540楼#
发布于:2015-12-12 12:58
2015年12月12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接上) 4.郄门:手腕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心包经的郄穴。镇痛、止痛、心痛。 人体有12经筋,有6条经在手上,位于手臂内侧纵向排列。 5.间使:手腕横纹上3寸,两筋之间。心包经的经穴,属金,在当年冬至到来年夏至是母穴。 下针专治手麻。 手麻:同侧间使+对侧大陵,见效很快。 6.内关:手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心包的络穴,无所谓虚实补泻,虚实皆可。所有胃病、心脏病、胸病如气喘。可止吐、也可催吐,与意念有关。指针,公孙配内关。 公孙配内关:所有胃方面、心脏方面、胸口的气喘、呼吸短促、咳嗽、长期气喘,都可以用。 胃心胸急症:先下公孙、内关,急症就去掉一大半,如气喘、心痛、胃痛。胃痛再扎足三里、中脘等。心脏痛、心口痛关元、巨阙、天突。气喘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 7.大陵:手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心包经的俞穴,属土,当年夏至到当年冬至是子穴。 治对侧后脚跟痛和心包经实症。 后脚跟痛:对称治疗,下对侧大陵穴,要下得更精准,可以在手掌跟附近找压痛点,然后从大陵对着压痛点穿刺过去。 乳房硬块:如在乳中穴旁开一寸,心包经天池。初症有剧痛或三、四个月拒按(实症),虚症时喜按。虚症时下母穴。有时好几个月都是实症,有痛及红肿通通下子穴。 8.劳宫:手轻握拳,中指、无名指尖所到处。手掌的正中间。心包经的荣穴,属火,当年的夏至到冬至是本穴。手心汗多,不灸,下针或推拿(儿科治症,以劳宫为基准推拿可退烧。) 9.中冲: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心包经的井穴,属木,在当年夏至到冬至是母穴。主治退烧。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分:上焦:胸骨以上,如雾 中焦:胸骨到肚脐,如沤 下焦:肚脐以下,如渎 三焦都是黄色的,古字里“焦”=“膲”。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
|
541楼#
发布于:2015-12-12 19: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 《针灸大成》第44心得 4)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镇痛的效果好。位于手横纹正中两大筋中间上五寸。 手六筋:肺经所处为心(小肠)筋,为赤筋;肺经所处筋与手臂正中筋的中间的筋为肝(胆筋),为青筋;中间偏左侧为脾(胃)筋,为黄筋;手臂中间偏右为三焦经;再往内侧走为肺(大肠)筋;最内侧为肾(膀胱)筋,为十二筋中的六筋。 5) 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五行属金,在冬至到夏至间为其母穴。位于手横纹上三寸处。成人下针间使穴专治手麻,同侧下间使起导引作用,对侧下大陵去症。 6) 内关穴:主管阴维脉,是心包经的络穴。位于手横纹上两寸处。有止吐和催吐的作用。晕车呕吐、妊娠吐、饮食引起的呕吐等。 a. 一般男左女右,按压内关穴时同时意念想象着吐或止吐,可达到相应的效果。b. 下针止吐效果更好,一般配合公孙穴(主冲脉)使用,治疗胃、心、胸方面的问题,治疗呼吸短气、咳嗽、长期地气喘等。先下公孙、内关止住相应的胃疼、心脏疼等,再根据疼痛对应的脏腑找对应的治疗点。 c. 肋骨里面为阴维;肋骨外面为阳维。 7) 大陵穴:是心包经的俞穴,五行属土,在夏至到冬至间为心包经的子穴,此时段心包经的实症在此下针。位于手横纹正中间处。下针时针头对着手掌心劳宫穴的方向。 对称治疗法:左脚脚后跟痛下针右侧的大陵穴。如果在手掌心找到相应的压痛点,从大陵穴对着压痛点下针,治疗效果更好。 乳房天池穴有痛点,可能痛了几个月,痛仍然红肿,拒按,仍为实症,在夏至至冬至间在大陵穴下针。 “指针”用于治疗婴儿的退烧、受惊、眼睛歪等问题,也称天河水。 8) 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荣穴,五行属火,夏至至冬至心包经属火,此时段劳宫穴是本穴。取穴时握拳中指与无名指交接在手掌心的落点处即是。儿科治症时推拿劳宫用于退烧。劳宫穴下针禁灸。 9) 中冲穴:是心包经的井穴,五行属木,夏至到冬至间为心包穴的母穴,此时段时“补井当合”。位于中指头肚处。 心包和心均络到舌头的后方,因为有经络和三焦才使得内脏与外面的器官联系在一起。心包围绕着心,偏于走阴。三焦完全是行阳气的,所以全身上下布满三焦。所以心包与三焦为表里经。 二、 手少阳三焦经 1. 三焦: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肚脐以下为下焦;胸蔽骨至肚脐间为中焦;胸蔽骨以上为上焦。 上焦如雾,非常干净。中焦如沤,横跨肝胆脾胃,是消化的地方,当中焦气将尽时,将出现打嗝的现象即“哕”声。下焦为渎,食物的残渣在此,是脏的地方。小肠的上方是大肠,前面是膀胱,后面是肾脏,水经过小肠的火加热气化上升到达上焦,此时的水气非常干净,即上焦如雾,非常干净。 古字焦又作膲。内经认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是三焦在管,肚子腹水满满的就是水道不通,换言之就是阳气不通,一般采用行阳的手法使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 |
|
542楼#
发布于:2015-12-12 21: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号,《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1、郄门穴,手臂内侧两条大筋,手横纹上五寸筋(经筋)上,心包经的郄穴,镇痛、止痛。 2、间使穴,掌横纹头上三寸黄筋(经筋)上,心包经的经穴,属金,在心包经相水时段为母穴,专治手麻 3、内关穴,掌横纹头上两寸黄筋(经筋)上,心包的络穴,跟原穴一样,无所谓虚实补泻,虚症实症都可以治。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简单观念:肋骨里面叫阴维,围一圈;肋骨外面叫阳维,围一圈,比如心口痛,痛在肋骨里面,可针内关),可止吐也可以催吐,压内关的同时,心里专心默念“我想吐”或“我不想吐”(心藏神),就可实现催吐或止吐,一般按穴道是采用男左女友(实际左右不太重要),针内关一般是配合公孙(管冲脉)使用,可治胃心胸,几乎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用,如长年气喘。 4、大陵穴,掌横纹头黄筋(经筋)上,心包经的俞穴,属土,心包经相火时,是子穴,此时段内,治实症(拒按,虚症喜按)。下针,像神门一样,对手掌方向下针,神门对少府方向,大陵对劳宫方向,下针,对侧治疗足跟痛,治疗时,可用硬的筷子在手横纹附件找压痛点,找到压痛点后,从大陵下针,向痛点而去,在手上扎时候,病人脚踮起来,像跳芭蕾舞一样。 指针,指头当针来用,用在儿科,治退烧、退热,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 导引法:例,手麻在心包经,针在同侧间使,做导引(靶子),对侧手臂的子母穴做补泻(射箭)。 5、劳宫穴,手轻握拳时,中指无名指尖所到的地方,手掌的正中间,荣穴,属火,心包经相火时,是本穴,儿科治症,推拿,退烧,以其为基准,针或推拿,不灸(汗多)。 6、中冲穴,手中指的指尖,井穴,属木,心包经相火时,是母穴,但补井当补合(曲泽),可以退烧,心包络直接络到喉咙的舌后,中医说心开窍在舌,肾开窍在耳,肝开窍在眼,脾开窍在唇,肺开窍在鼻,除了内脏以外,因为有心包络跟三焦夹在中间,所以内脏跟外面的器官是相互连到的。 心包经,因为是跟心脏在一起,所以偏向走阴,而三焦完全行阳,三焦行阳,心包是阴,二者相表里。 中医的脏腑观念:腑就是消化系统,包括我们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是阳,脏,是阴,肝、心、脾、肺、肾,心包。三焦是行阳的,无所不治。 二、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上焦:胸蔽骨以上,上焦如雾,很轻,非常干净,膀胱在小肠前面,大肠在小肠上方,肾脏在小肠后方,当水经过小肠的加热,水气就因蒸发而到上面来了,所以上焦如雾。 中焦:胸蔽骨到肚脐,中焦如沤,横跨肝胆脾胃,全是消化的地方,当中焦气快没了时,病人呈现是“嗝”,打嗝(古人称“哕”),虽然还可以吃东西,但是很危险。 下焦:肚脐以下,下焦如渎,是指下焦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残渣的地方。 三焦看起来都是黄色的,《黄帝内经》认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是三焦在管;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肚子腹水胀满,就是在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所以常采用行阳。 平常人,在打坐时,心情很平稳、很安定,气会顺着三焦,散布到全身四肢,当有欲望时,三焦的气会慢慢回来,集中到命门。 三焦经,经行亥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
|
543楼#
发布于:2015-12-12 22: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日 《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2、郄门穴至内关穴 【穴位、临床表现及运用】 手上有六条经,十二条经筋。手掌最靠近太渊\经渠\列缺是肺经的地方。这条经筋上面是我们的心和小肠。第一条是赤经(心和小肠),第二条是青筋(肝,胆),第三条是黄筋(脾,胃),肾筋(肾和膀胱),三焦筋,肺和大肠的筋。心包经在肾筋和三焦筋的中间; 手横纹头筋上五寸是郄门穴,心包经的郄穴(镇痛止痛效果好)。 手掌横纹上三寸是间使。 指针:指头可以当针来用,用在儿科退烧、退热。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我们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天河水。 间使穴专治手麻;手麻在心包经下大陵采对侧。如用同侧叫导引;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心包经的经穴是属于金,木火土金水的金。心包经在今年的冬至到笫二年的夏至,间使穴是它的母穴。 手横纹上二寸的地方是内关穴。内关是心包络穴,无所谓虚实补泻。几乎任何胃病,心脏病,气喘,都可以用。治呕吐,催吐;常用于食物不好吃坏肚子; 下内关配合公孙做, 公孙主冲脉,下公孙(管冲脉,跟着肾经上来直接冲到胃经)后再下内关可治胃心胸、气喘。 内关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维:肋骨里面围一圈叫阴维,外面围一圈叫阳维。 胃痛公孙、内关扎下去后,再扎足三里、中腕、一路下去。 心脏痛、心口痛,治疗动脉血管堵塞,心肌梗塞公孙、内关下针后,再下关元、巨阙、天突。 气喘下公孙,内关后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 手横纹头处是大陵。对称法,足跟痛在手腕处找痛点,从大陵下针过去; 3、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 【穴位、临床表现及运用】 内关往下走二寸大陵穴,下针时,对着手掌方向下针。神门对少府,大陵对劳宫的方向。下针治疗足跟痛,在对侧取穴。有压痛点时,从大陵对着压痛点穿刺过去。大陵是心包经的俞穴,属土。实症在此下针(今年夏至到冬天)。 手握拳中指无名指尖到的地方,手掌中间就是劳宫穴,荣穴,属火。因手掌汗多,此处不灸,可以下针或者推拿。 中指指尖是中冲穴,井穴,可以退烧。补井当补合; 心包络直接络在喉咙的舌后。 中医说:心开窍在舌,肾开窍在耳,肝开窍在眼,脾开窍在唇,肺开窍在鼻。除了内脏以外,主要是因为有心包络跟三焦夹在中间,所以内脏跟外面的器官相互连到。 心包气血流向是从上往下走的。心包经跟心脏在一起,所以它是偏向走阴的。三焦完全是行阳的,所以全身上下的内脏之间,布满了三焦。三焦行阳,心包是阴,这两个是表里经。 腑阳:消化系统,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和三焦。 脏阴:包括肝、心、脾、肺、肾和心包。 三焦行阳,无所不治。三焦跟心包都要配合节气交换。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 1、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肚脐以下我们称下焦,胸蔽骨到肚脐称中焦,胸蔽骨以上称上焦,合为三焦。 上焦如雾,雾是很轻的,非常干净,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三焦就是网络、网膜,它横跨肝胆脾胃,完全是消化的地方,当中焦气快没有了的时候,病人呈现的是“嗝”,就是打嗝,这是很危险的时候。下焦如渎,这是指下焦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的残渣的地方。三焦看起来都是黄色的,古字上面这个“焦”,就是“膲”。在《黄帝内经》里面认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是三焦在管。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那肚子腹水胀满满的,这就是在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行阳的手法,不管是下针或用药,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 |
|
544楼#
发布于:2015-12-12 22: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号,《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郄门穴:心包经的郄穴,镇痛、止痛。手横纹头两条筋中间上五寸。 十二经筋,有六条经在手上。手掌最靠近太渊,经渠,列缺,是肺经的地方,赤筋、青筋、黄筋。再过来这一条是三焦,三焦在管这一条筋。神门属于肾筋,肾筋和膀胱都在这,在肾和三焦的中间,还有一条叫肺和大肠。心包经,就在黄的筋上, 间使穴:掌横纹头上三寸黄筋上。心包经的经穴,属金,在心包经相水时段为母穴,专治手麻 。心包经在今年的冬至到笫二年的夏至,间使穴是它的母穴,会变动。 指针:指头当针来用,用在儿科,治退烧、退热,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 导引法:例,手麻在心包经,针在同侧间使,做导引(靶子),对侧手臂的子母穴做补泻(射箭)。 内关穴:掌横纹头上两寸黄筋上。内关穴本身可以止吐,也可以催吐。下针内关的时候。一般是配合公孙在做。公孙主冲脉,跟着肾经上来直接冲到胃,所以下公孙以后,再下内关可治胃心胸。我们所有胃方面、心口方面、气胸方面如长年气喘,公孙、内关都可以用。内关穴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所以当你下公孙时,管冲脉。再下内关,内关管阴维脉。什么是“维”,肋骨里面叫阴维,围一圈。肋骨外面叫阳维,围一圈,心口痛在“肋骨里面”,就是内关穴。如果在肋骨外,就是阳维。心包的络穴,跟原穴一样,无所谓虚实补泻,虚症实症都可以治。内关穴是大穴。几乎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用。 大陵穴:从内关穴往下走二寸,掌横纹头黄筋上,下针,像神门一样,对手掌方向下针,神门对少府方向,大陵对劳宫方向,下针,对侧治疗足跟痛,治疗时,可用硬的筷子在手横纹附件找压痛点,找到压痛点后,从大陵下针,向痛点而去,在手上扎时候,病人脚踮起来,像跳芭蕾舞一样。 心包经的俞穴,属土,心包经相火时,是子穴,此时段内,治实症(拒按,虚症喜按)。下针,像神门一样,对手掌方向下针,神门对少府方向,大陵对劳宫方向,下针,对侧治疗足跟痛,治疗时,可用硬的筷子在手横纹附件找压痛点,找到压痛点后,从大陵下针,向痛点而去,大陵穴不动,而是从大陵对痛的地方下针,没有固定的穴位。今年的夏至到年底的冬至,心包经是相火的,它的属性是火,大陵穴就是子穴。心包的实症在这下针。 导引法:例,手麻在心包经,针在同侧间使,做导引(靶子),对侧手臂的子母穴做补泻(射箭)。 劳宫穴:手轻握拳时,中指无名指尖所到的地方,手掌的正中间,荣穴,属火,心包经相火时,是本穴,儿科治症,推拿,退烧,以其为基准,针或推拿,不灸(汗多)。 中冲穴:手中指的指尖,井穴,属木,心包经相火时,是母穴,但补井当补合(曲泽),可以退烧,心包络直接络到喉咙的舌后,中医说心开窍在舌,肾开窍在耳,肝开窍在眼,脾开窍在唇,肺开窍在鼻,除了内脏以外,因为有心包络跟三焦夹在中间,所以内脏跟外面的器官是相互连到的。 心包经跟心脏在一起,偏向走阴,而三焦完全行阳,三焦行阳,心包是阴,二者相表里。 腑就是消化系统,包括我们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是阳,脏,是阴,肝、心、脾、肺、肾,心包。三焦是行阳的,无所不治。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上焦:胸蔽骨以上,上焦如雾,很轻,非常干净,膀胱在小肠前面,大肠在小肠上方,肾脏在小肠后方,当水经过小肠的加热,水气就因蒸发而到上面来了,所以上焦如雾。 中焦:胸蔽骨到肚脐,中焦如沤,横跨肝胆脾胃,全是消化的地方,当中焦气快没了时,病人呈现是“嗝”,打嗝(古人称“哕”),虽然还可以吃东西,但是很危险。 下焦:肚脐以下,下焦如渎,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残渣的地方。 三焦看起来都是黄色的,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是三焦在管;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肚子腹水胀满,就是在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采用行阳的手法,不管是下针或用药,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 |
|
545楼#
发布于:2015-12-12 23:18
中医经典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日《针灸大成》44课学习心得: 4、郗门 【定位】郗门在手大陵穴与曲泽连线上,距离大陵上五寸位置,是心包经的郗穴 【主治】具有止痛、镇痛的功效 5、内关穴----络穴 【定位】内关在腕横纹上两寸位置 【主治】几乎治疗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治疗呕吐或者催吐都非常好。 6、间使----经穴 【定位】在内关上一寸位置 【主治】 7、大陵----俞穴 【定位】手横纹中间就是大陵 【主治】在今年夏至到冬至时,就是心包经的子穴。在手腕横纹中点,下针都是代替手掌方向下针。大陵透劳宫,神门透少府。有人左脚脚跟痛,就用象型治疗法,找到对侧手掌的压痛点,从大陵透压痛点。一妇女乳房心包经上有硬块,是刚起不久,这就是心包的实症,就可以在今年夏至到冬至这个季节的子穴大陵上治疗。如果这个妇人痛了三四个月了,触诊是拒按的话,也是实症,同样取这个穴来治疗。如果红肿及痛都在子穴治疗。 人体有十二经筋,手有六筋。靠近肺经太渊的这条经筋是心与小肠。手臂的正中间有两条大筋,肺经与同侧的大筋之间的一条是肝胆,同肺经侧就是脾胃,与心经同侧的这条筋是三焦,心经同侧与心经肩的一条是肺与大肠。心经侧的是肾与膀胱。 8、劳宫----荣穴 【定位】在手握拳时中指和无名指指到的地方,解剖学的第四和第三掌骨的中间。 9、中冲穴----井穴 【定位】中冲穴在中指的指尖处 【主治】中冲可以退烧。 心包是直接络到喉咙的舌后。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唇,肺开窍于鼻,除了内脏以外,最主要的是心包络和三焦是夹在中间的,所以内脏与外面的器官是连到的。心包的气血流向是从上往下走的,心包和心在一起,所以偏于行阴。而三焦则是行阳,所以全身上下的内脏都布满三焦的油网。脏是阴,有肝、心、脾、肺、肾、心包。腑是阳,是消化系统,有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三焦和心包是要配合节气交换来确定本经属性以及子母穴的。 一、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人体躯干部分为三段,以心蔽骨为界,上是上焦,心蔽骨至肚脐是中焦,肚脐以下是下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是连通内脏的,横跨肝胆脾胃,当中焦快没气时候,就是不停的有嗝声。下焦如渎就是说下面比较脏,都是装的一些食物的残渣。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就是三焦在管。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肚子腹水涨满就是水道不通,所以一般就用行阳的办法,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人心情平稳、很安定时,气会顺三焦散布全身。 |
|
546楼#
发布于:2015-12-12 23: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日《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郄门: 手腕横纹上五寸是郄门。横纹上三寸是间使穴, 上两寸是内关,到手横纹头是大陵穴。 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镇痛、止痛的效果很好。 我们有十二经筋,有六条经在手上。 靠内侧经筋就是我们的心和小肠。在手大筋,中间有两条, 中间这一条就是肝胆。那正中央是脾土,第一条是红筋、 第二条是青筋、第三条叫黄筋。再过来这一条是三焦, 三焦在管这一条筋。 指针:指头可以当针来用。常用在儿科。 治疗退烧、退热、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 有个特别的名叫天河水。 间使:是专治 手麻,如果病人很手麻,间使针一下马上就去掉了。 比如,手麻在心包经上下大陵, 大陵下去很快就好。一般采对侧。 用同侧,我们叫导引。如说手麻,下针在间使, 要子母补泻,就在对侧下针,手麻就去掉。 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心包经的经穴是属于金, 心包经在今年的冬至到笫二年的夏至,间使穴是它的母穴。 内关:内关穴本身可以止吐,也可以催吐。 晕车呕吐 ,或者是怀孕呕吐、吃饭呕吐,你就用 手压内关。 专心想不想吐,我不想吐,就不会吐。想我想吐,就吐掉了。 下内关的时一般是配合公孙在做。公孙主冲脉,再下内关可治胃心胸。 所有胃方面、心口方面、气胸方面如长年气喘 ,公孙、内关都可以用。 内关穴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肋骨里面叫阴维,肋骨外面叫阳维。 心口痛在肋骨里面就是内关穴。如果在肋 骨外,就是阳维。 内关穴是心包的络穴,原穴一样,无所谓虚实补泻。 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用。 急症下公孙、内关先下去,心脏痛的厉害,公孙、内关下去就减轻。 治疗动脉血管堵塞、心肌梗塞,公孙内关下针后,再下关元、巨阙、 天突。 若是气喘还是下公孙、内关,再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 大陵、中冲、劳宫、 大陵下针,手掌方向下心包经的俞穴,属土。 夏至到年底的冬至心包经属火,大陵穴就是子穴。 治心包经的实症。足跟痛取对侧取穴大陵穴。 左后脚跟痛下右手大陵穴。先找压痛点,从大陵对压痛点下针。 心包的实症在大陵穴下针。实症拒按下子穴,虚症喜按下母穴。 如乳房硬块在乳中穴旁开一寸天池。在心包经上己痛了三、四个月,拒按下大陵穴。 劳宫:在第四个指掌骨和笫三指掌骨的中间,在手掌的正中间。 劳宫穴是荣穴,属火,心包经在夏至到冬至属火,所以劳宫穴是本穴。 劳宫穴因汗比较多所以不用灸用针 中冲:中指的指尖。心包经的井穴,属木,心包经在夏至到冬至属火,所以中冲穴为母穴。按照补井当补合,要到合穴上面做补。 可以退烧。 腑为阳就是消化系统,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脏为阴包括肝、心、脾、肺、肾,心包。 三焦为阳,心包为阴,这两个是表里经。三焦是行阳的,是无所不治。 三焦经: 肚脐以下称下焦, 胸蔽骨到肚脐称中焦。胸蔽骨以上称上焦,合为三焦。 上焦如雾,雾是很轻的,非常干净, 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三焦就是网络、网膜,它横跨肝胆脾胃,完全是消化的地方, 当中焦气快没有了的时候, 病人呈现就打嗝。 下焦如渎,下焦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的残渣的地方。 肚子腹水胀满是水道不通,阳气不通。就在三焦。常用行阳手法, 不管是下针或用药,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 正常人情绪稳定,气会顺着三焦遍布四肢。 |
|
547楼#
发布于:2015-12-13 01:15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日 《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手横纹头筋上五寸是郄门穴,心包经的郄穴(镇痛止痛效果好)。 手掌横纹上三寸是间使。 指针:指头可以当针来用,用在儿科退烧、退热。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我们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天河水。 间使穴专治手麻;手麻在心包经下大陵采对侧。如用同侧叫导引;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心包经的经穴是属于金,木火土金水的金。心包经在今年的冬至到笫二年的夏至,间使穴是它的母穴。 手横纹上二寸的地方是内关穴。内关是心包络穴,无所谓虚实补泻。几乎任何胃病,心脏病,气喘,都可以用。治呕吐,催吐;常用于食物不好吃坏肚子; 下内关配合公孙做, 公孙主冲脉,下公孙(管冲脉,跟着肾经上来直接冲到胃经)后再下内关可治胃心胸、气喘。 内关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维:肋骨里面围一圈叫阴维,外面围一圈叫阳维。 手横纹头处是大陵。对称法,足跟痛在手腕处找痛点,从大陵下针过去; 大陵穴、劳宫穴、中冲 手握拳中指无名指尖到的地方,手掌中间就是劳宫穴,荣穴,属火。因手掌汗多,此处不灸,可以下针或者推拿。 中指指尖是中冲穴,井穴,可以退烧。补井当补合; 心包络直接络在喉咙的舌后。 中医说:心开窍在舌,肾开窍在耳,肝开窍在眼,脾开窍在唇,肺开窍在鼻。除了内脏以外,主要是因为有心包络跟三焦夹在中间,所以内脏跟外面的器官相互连到。 心包气血流向是从上往下走的。心包经跟心脏在一起,所以它是偏向走阴的。三焦完全是行阳的,所以全身上下的内脏之间,布满了三焦。三焦行阳,心包是阴,这两个是表里经。 三焦行阳,无所不治。三焦跟心包都要配合节气交换。 手少阳三焦经 1、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肚脐以下我们称下焦,胸蔽骨到肚脐称中焦,胸蔽骨以上称上焦,合为三焦。 上焦如雾,雾是很轻的,非常干净,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三焦就是网络、网膜,它横跨肝胆脾胃,完全是消化的地方,当中焦气快没有了的时候,病人呈现的是“嗝”,就是打嗝,这是很危险的时候。下焦如渎,这是指下焦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的残渣的地方。 |
|
548楼#
发布于:2015-12-13 03: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日、 《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十二手厥阴心包经 2.郄门穴至内关穴 郄门穴: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镇痛、止痛效果很好。我们有十二经筋,手上有六条。 间使穴:手腕关节横纹头上三寸,上二寸是内关,手纹头这边叫大陵,五寸是郄门。间使穴专治手麻,可下大陵,一般采对侧,如用同侧,叫导引。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属经,在今冬至来年夏,间使穴是心包经的母穴。 指针:用在儿科。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天河水。 内关穴:在掌上横纹上二寸。1、内关穴可止吐,也可催吐。手压内关,心想,因心包经在管心脏,心藏神,心神很重要,男按左,女按右,一般如此,实际无所谓左右。或有上吐下泻,可心想不要下利,人体很奇妙,临床上很有效;2、下针时,内关一般是配合公孙在做(公孙主冲脉,内关管阴维脉,肋骨里面叫阴维,围一圈,肋骨外面叫阳维,围一圈,简单观念是这样的);3、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无所谓虚实补泻。几乎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用,扎公孙、内关,胃痛,再下关元、巨阙、天突,气喘,再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 3,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 手横纹头就是大陵穴大凌下针正对着劳宫穴。 大陵穴是心包经的的俞穴属土,今年夏至到年底冬至心包经是属火的大陵穴就是子穴实症下针。 手握拳中指无名指间所到的地方就是劳宫穴,是荣穴,今年夏至到年底冬至心包经属火,劳宫穴就是本穴 从掌心直达中指指尖就是中冲穴,是井穴,可以退烧,心包络直接络到舌头后面 心包经是从上往下走的因为是跟心脏在一起所以它是偏向走阴的而三焦是完全行阳的这两个是表里经。 中冲是井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属火,所以井穴成为母穴,按照补井当补合,所以晚饭合穴上做补。三焦和心包一样都要配合节气交换。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 1,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肚脐以下称下焦,胸蔽骨到肚脐称中焦,胸蔽骨以上称上焦,合称三焦。上焦如雾,很轻,非常干净,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焦如雾:因膀胱在小肠前面,大肠在小肠上方,肾脏在小肠后方,当水经过小肠的加热,水气就因蒸发到上面了,所以上焦如雾。 下焦如渎:指下焦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残渣的地方。三焦看起来都是黄色的。古字是带月字旁加一个焦。《黄帝内经》里认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肚子腹水胀满,就是在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一般用行阳的手法,下针或用药,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 平常人打坐时,心情平稳,安定时,气会顺着三焦,散布到全身四肢,有欲望时,三焦气就会慢慢回来集中到命门。 三焦经有二十三个穴道,和心包经是表里经,亥时是晚上九点至十一点,气血流注到三焦经。 |
|
549楼#
发布于:2015-12-13 07: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2日《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郄门穴: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镇痛、止痛效果很好。我们有十二经筋,手上有六条。 间使穴:手腕关节横纹头上三寸,上二寸是内关,手纹头这边叫大陵,五寸是郄门。间使穴专治手麻,可下大陵,一般采对侧,如用同侧,叫导引。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属经,在今冬至来年夏,间使穴是心包经的母穴。 指针:用在儿科。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天河水。 内关穴:在掌上横纹上二寸。1、可止吐,也可催吐。手压内关,心想,因心包经在管心脏,心藏神,心神很重要,男按左,女按右,一般如此,实际无所谓左右。或有上吐下泻,可心想不要下利,人体很奇妙,临床上很有效;2、下针时,一般是配合公孙在做(公孙主冲脉,内关管阴维脉,肋骨里面叫阴维,围一圈,肋骨外面叫阳维,围一圈,简单观念是这样的);3、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无所谓虚实补泻。几乎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用,扎公孙、内关,胃痛,再下关元、巨阙、天突,气喘,再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 大陵穴:内关穴往下走二寸。下针时,像神门一样,对手掌方向下针,神门是对少府,大陵对劳宫穴的方向。临床上有人左后脚跟痛,可下右手大陵,如果要下得更准确,可以用硬的筷子,找找看压痛点,从大陵对压痛点穿刺过去,痛当场就去了;大陵穴是心包经的俞穴,属土,今夏至今冬,心包经相火,大陵穴是子穴,实症治此。当有痛及红肿通通下子穴。 劳宫穴:1、手轻握拳,中指无名指尖所到地方就是劳宫穴,以解剖学来看,是在第四个指掌骨和第三指掌骨中间,在手掌正中间;2、劳宫穴是荣穴,属火,今夏至冬至,是本穴;3、儿科治症,手的推拿,让小孩退烧,都是以劳宫为基准;4、手掌汗多,不灸,用下针或推拿。 中冲穴:中指的指尖。1、中冲穴可以退烧。心包络直接络到喉咙的舌后,心开窍在舌,肾开窍在耳,肝开窍在眼,脾开窍在唇,肺开窍在鼻,除内脏以外,最主要是因为有心包络跟三焦夹在中间,所以内脏跟外面的器官是相互连到的。2、中冲是井穴,属木,今夏至冬至,是母穴,补井当补合,不在井穴上做。三焦跟心包都要配合节气交换。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肚脐以下称下焦,胸蔽骨到肚脐称中焦,胸蔽骨以上称上焦,合称三焦。上焦如雾,很轻,非常干净,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焦如雾:因膀胱在小肠前面,大肠在小肠上方,肾脏在小肠后方,当水经过小肠的加热,水气就因蒸发到上面了,所以上焦如雾。 下焦如渎:指下焦比较脏,是有很多食物残渣的地方。三焦看起来都是黄色的。古字是带月字旁加一个焦。《黄帝内经》里认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肚子腹水胀满,就是在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一般用行阳的手法,下针或用药,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 平常人打坐时,心情平稳,安定时,气会顺着三焦,散布到全身四肢,有欲望时,三焦气就会慢慢回来集中到命门。 三焦经有二十三个穴道,和心包经是表里经,亥时是晚上九点至十一点,气血流注到三焦经。 |
|
550楼#
发布于:2015-12-13 08: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号,《针灸大成》第44课心得 手厥阴心包经 1. 郄门穴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镇痛、止痛的效果好。 手上有6条筋。 2. 间使穴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心包经的经穴,属性为金。 专治手麻。例如:手麻在心包经上,我们下大陵穴,采用对侧治疗。 3. 内关穴 间使穴下1寸,为内关穴。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络穴和原穴一样,无所谓虚实补泻,都可以治疗。 内关可以止呕。也可以催吐。按压的时候,想着止呕或者想吐,就可以。因为心包经管心脏,心藏神。 内关一般和公孙穴想配合,公孙管冲脉,下内关以后,再下公孙,可治胃心胸。所有胃的、心的、胸部的问题如气喘等,都可以在公孙和内关治疗。 内关穴是管阴维脉的,阴维脉是指肋骨里面围的一圈,阳维迈是指肋骨外面围的一圈。 胃痛: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 心脏痛、心口痛、动脉血管堵塞、心肌梗塞:内关、公孙、关元、巨阙、天突 气喘:内关、公孙,中府、云门、肺腧 4. 大陵穴 手纹头处叫大陵穴。在大陵穴下针,要对着手掌的方向。神门对着少府,大陵对着劳宫穴。 大陵穴是心包经的俞穴,属性为土。从夏至到冬至,心包经是相火的,属性是火,火生土,大陵穴就是心包经的子穴。心包经上的实证,就可以在这里治疗。 例如;一个女孩的乳房肿块,正好长在心包经上,是初证的,就是实证,如果她已经痛了2、3个月了,但是拒按,也是实证。因为喜按才为虚。这时就在大陵穴下针。 如果病人的后脚跟痛,就在大陵穴附近找痛点,然后从大陵穴穿刺过去, 5. 劳宫穴 握拳,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对的地方,就是劳宫穴。在手掌的正中间。劳宫穴是荥穴,属火,从夏至到冬至的时候,心包经是相火,所以劳宫穴也是本穴。在儿科退烧时,都以劳宫穴为基准。 6. 中冲穴 中指的指尖就是中冲穴。是井穴,可以退烧。心包经是络到喉咙的舌后。 三焦: 肚脐以下为下焦。胸弊骨到肚脐是中焦。胸弊骨以上为上焦。 上焦如雾,指大肠和肾脏的水经过小肠加热,气化,像雾一样。 中焦如, 下焦如渎,是指下焦比较脏,有很多事物的残渣, 三焦经有23个穴位,和心包经互为表里,运行的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 |
|
551楼#
发布于:2015-12-13 10: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2、关冲穴至阳池穴 当心包经的气血,走到指头边,关冲穴的时候,就会顺着指头再绕回来到笫二个指头,也就是无名指的外侧的穴道。 关冲穴——在无名指指甲外侧的穴道。是三焦经的井穴。井穴是我们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 液门穴——在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间,靠近骨边。是三焦经的荣穴,属水。 中渚穴——液门往后一寸,在骨缝中间。三焦经的俞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三焦的俞穴属木,在夏至到冬至的中间,它是三焦经的母穴。三焦经的虚症,在此下针。 眼科疾病,都可以在液门,中渚下针。在四肢上取穴,像眼生白内障,这都是油网,焦膜的问题。都是三焦经的虚症。 严重的中风患者——下针从合谷透到后溪。若是一般关节不能动的话,如扭曲不行,灸用三间透劳宫。 阳池——在手的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凹洞处。治疗糖尿病,从阳池穴透到大陵穴。 病人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可以扎右手的阳池穴,用对称治疗。同样的,病人伤到阳池穴,就下对称的解溪穴。 3.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外关——阳池穴上二寸。外关对面就是内关。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 通生死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的时候,你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你把针慢慢推到内关。从外关引到气以后,因为它是行阳的,就好像这个热水停在那边,针直接下去就好比现在打个洞,阳就往下走。所以,针一通到内关,这热当场就去了。十四岁以下单刺,从外关左捻右捻,烧就退了。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开天河水:小孩高烧壮热时,将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再找心包经的间使穴,你只有按到它,一揉,天河水就散掉了。最好的手法是让小孩子的手握拳,中指头往前推。因为小孩手就是捏着的,所以你把它往前推。揉几下,烧就退了,这刚好是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 基本手法:男左女右。在三关的地方,男孩是寒症时往上推,然后你顺着身体方向推,往内关方向推。这可以去寒。反过来,往指尖方向推,就是去热。(治疗的时候注意男左女右,男女的手法是反的。) 寒症——小海嘴唇青,脸色白。热症——小孩脸红。 耳轮:治小儿惊吓 耳轮:耳朵外面一圈。中医认为,肾主耳,小孩受到惊吓,眉宇间会有一条青筋,小孩子胃里面比较寒冷,眉宇间也会有青筋。 受到惊吓时,严重时,眼珠会动。一般处理时,把小孩子的手指头, ,在耳朵耳轮外侧这边,轻轻揉它,重量一样,当你揉耳朵的时候,小孩子就很安静了。你揉得很久,揉到小孩子睡过去,或这小孩子开始笑,就可以停下来了。如果小孩子是眼睛是往上吊,黑珠子是往上吊的,那你揉耳朵的时侯,将耳垂往下拉一点重一点,它就会慢慢回来。如果眼球吊在下面,就耳朵上面的耳轮揉一揉。你如果看到小孩子眼珠是这样子,这眼睛斜那边的,或斜这个地方。你就把他对侧的耳朵,揉一揉、拉一拉,让它回来。反之,如果在这边的话,拉这个耳朵,就是拉对侧。这是调整眼珠子的方法。叫双龙抢珠。 三关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个关叫气关。第三个到手指头是命关。这三关,如果是初症,刚开始出现有问题时是在风关,没有治好才会到气关,再没治好会到命关。到了命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看儿科的时候,常常把小孩子的手指头拉起来一看。横纹青筋在这边(风关),表示在表,到这(气关)时是入腑,到这边(命关)就入脏。这是我们诊断上的一种方式。 三种背痛诊治:1.痛在中间是督脉,就扎后溪。2.如果痛在两条经上面是膀胱经,虚证我们扎委中,实证我们扎束骨。3.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病人有痛的时候,是带脉痛。上面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就针外关。外关的治症上,常常会配合临泣这个穴道。 外关穴同时是三焦经的络穴。诸位知道原穴跟络穴,都是不分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像实则肘挛,手挛急,虚则手张开不能握拳。都可以用外关来治。 4、支沟穴至四渎穴 支沟穴——在外关上一寸。支沟穴在临床上,治疗便秘很好。支沟穴下针以后再配合照海穴。照海管的是阴蹻脉。支沟、照海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 便秘有分寒、热。 1.寒症的便秘就是肠子没有蠕动了,病人没有感觉,一个礼拜不大便也不难过,这是寒症。 2.热症的便秘,病人只有一天不大便就会很难过,肚子很胀,绞痛得很难过。在针支沟、照海时,并无谓寒热,下针后,二十四小时就排便了。 会宗穴——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 三阳络——从会宗穴再跳回来到支沟上一寸,三焦经在这弯了一下。 当我们遇到经筋的病。我们开天河水,退天河水。这只是一般的寒热、高烧。严重的时候,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啊,天河水不够用了。这时候我们会用到经筋,从三阳络把气导回来。我们从内侧六个经筋下手。这边三关不够,就要到经筋上面。这个时候,男女不一样,往上推去寒,筋经会松掉,抽筋的现象就会去掉,那女孩子反过来,男的往上,女的往下。寒一定是往上抽,这个绷得很紧。男孩子往上,如果是热症的时候,就全身好像软掉一样,你就往手掌的方向去推,这是去热。寒往身体走,这是男孩子,女孩子反过来。 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骨头的阳侧。 |
|
552楼#
发布于:2015-12-13 11: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号,《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1. 关冲穴 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就是关冲穴。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阳经是金木水火土,所以关冲穴的属性为金。井穴可以急救。 2. 液门穴 在第4指掌骨和第5指掌骨间,指蹼赤白肉际处。是三焦经的荥穴,属性为水。 三焦经沟通脏腑之间,是阳气运行的通到,当疾病在脏腑之间,阴阳互相抗争的时候,人会出现忽冷忽热的表现,都可以在三焦经的穴道上治疗。 3. 中渚穴 在第4指掌骨和第5指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凹陷中。中渚穴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性为木,从夏至到冬至,三焦经为相火,木生火,所以中渚穴又是三焦经的母穴,可以治疗三焦经的虚证。 液门穴和中渚穴都可以治疗眼科的疾病,例如白内障。 如果中风的手指关节不能伸曲,一般从合谷透到后溪穴。 一般的手指不能扭曲,从三间穴透后溪穴。 5. 阳池穴 手腕横纹中间,为阳池穴。治疗糖尿病,从阳池穴透到大陵穴。 此穴不灸,因多汗。 如果病人的左脚解溪穴痛,可以在右手的阳池穴下针,这是对称治疗。 6. 外关穴 阳池穴上2寸,为外关穴。和内关穴相对。外关穴管阳维脉。 通生死桥:当病人高热的时候,从外关下针,左右捻转,得气后,慢慢推到内关,不能扎透。热会退掉。 开天河水:当孩子发高热的时候,手指按外关揉一揉,然后往手指末端推,推几下就可以,气就来了,弯曲孩子的中指,指尖正好顶在劳宫穴上,按揉手指,这是天河水就会进到身体内部,烧就会慢慢退下来。 男孩: 如果退寒的时候,开完天河水以后,从三关(2、3、4指头)指尖往内推。 如果退热的时候,开完天河水以后,从手心往三关(2、3、4指头)指尖推。 女孩子的操作方法和男孩子正好相反。 然后再操作散天河水: 散天河水:按揉心包经的间使穴,天河水就会散掉。 耳轮治疗小儿惊吓: 小孩子耳朵外面一圈,称为耳轮。中医的观念里面,肾主耳,小孩受到惊吓的时候,眉毛中间会有青筋,如果脾胃有寒的时候,眉毛之间也有青筋。惊吓严重的时候,眼珠会动,可用双手轻轻的在耳轮处揉。如果孩子黑眼珠往上吊,在揉的时候,轻轻往下拉耳垂。反之,黑眼珠往下,就轻轻拉二间。如果眼珠往左,就轻轻将右侧耳朵往右拉,反着,将左耳往左拉。 如果病人背痛,痛在中间,为督脉,扎后溪。痛在督脉两侧,为膀胱经,虚证扎委中穴,实证扎束骨穴。如果是横着背痛,督脉第14椎为命门,从命门以上为阳维脉痛,可针外关穴。从命门以下痛,为带脉痛。 7. 支沟穴 外关上1寸,为支沟穴。支沟穴治疗便秘,配合照海一起下针,寒秘热秘都适合。 寒症的便秘:病人一个礼拜不大便也不难过。 热证的便秘:病人一天不大便就很难受。 支沟穴+照海穴+关元+天枢也都可以治疗便秘,自己随意加减。 妇人难产,不容易怀孕等都可以在支沟穴治疗。 8. 会宗穴 从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是会宗穴。 9. 三阳络 支沟穴上1寸,为三阳络。 当我们遇到经筋的病,例如癫痫,抽搐,角弓反张等,揉三阳络,导。 三阳络的气脉很强,所以声音哑掉,耳聋,都可以在此治疗。 |
|
553楼#
发布于:2015-12-13 18: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1、关冲穴 在无名指指甲外侧。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 属性是金。井穴是我们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 2、液门穴 在凸起来的两个骨头的后方。在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间。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荣穴,属水。 3、中渚穴 在液门往后一寸在骨缝中间。三焦经的俞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三焦的俞穴属木,中渚穴是三焦经的母穴。 中渚治疗三焦经的虚症。液门、中渚可以治眼科像眼生白内障。这都是油网、焦膜的问题。它们是三焦经的虚症。 通常遇到严重的中风患者,我们从合谷透到后溪。若是一般关节不能动的话,用三间透到劳宫穴去了。 4、阳池穴在手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的凹洞。 治疗糖尿病消渴从阳池穴可以透到大陵穴。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可以扎右手阳池穴。病人伤到阳池,你就下对侧的解溪,采用对称治疗。 5、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三焦经的络穴 外关穴在阳池穴往上二寸,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 络穴不分虚与实,实则肘挛,手挛急,虚则手张开不能握拳 通生死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 的时候,你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你把针慢慢推到内关。从外关引到气以后,因为它是行阳的,就好像这个热水停在那边,针直接下去就好比现在打个洞,阳就往下走。所以,针一通到内关,这热当场就去了。 开天河水:小孩高烧壮热时,将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三下,往下推到四肢末梢,从阳经这样推下来,那天河水就会从这出来,然后进入手掌内部。再找心包经的间使穴揉一揉,天河水就散掉了。 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 女孩子呢?一般我们在指针上来说,我们是男左女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手法。 寒症:嘴唇是青的、脸色白 热症:脸色为红色。 男孩子治寒往内关的方向推;去热往指尖的方向推,推完要把天河水散掉,不然它气就一直在那边,按间使穴,从掌的内侧到间使的地方,按到揉一下,天河水就散了。 耳轮:治小儿惊吓 耳朵外面一圈称之为耳轮。肾主耳,小孩子受到惊吓时或胃里面比较寒冷眉宇会有一条青筋,在耳朵耳轮外侧轻揉揉到小孩子睡过去,或这小孩子开始笑,就可以停下来了。 遇到壮热、大寒的时候,可以在三关往手掌上推,你可以加重它都没有关系。 青筋在风关表示在表,到气关时是入腑,到命关就入脏。 *背痛诊治 痛在头发后脑勺中间是督脉,就扎后溪。 痛在两条膀胱经,虚证扎委中,实证扎束骨。 痛是横的背痛,命门以下是带脉痛 胸肋痛是阳维脉,就针外关。外关的治症上,常常会配合临泣。 6、支沟穴 支沟穴在外关上一寸。支沟穴下针以后再配合照海穴。照海管的是阴蹻脉。支沟、照海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 。 我们便秘有分寒、热。寒症的便秘就是肠子没有蠕动了。热症的便秘,病人只有一天不大便就会很难过。 *在针支沟、再下关元,大肠经的募穴天枢,再来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 支沟治疗以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者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上做。 7、会宗穴---从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穴。 8、三阳络从会宗穴再跳回来到支沟上一寸。 *当我们遇到经筋的病。我们开天河水,退天河水。 严重的寒热时候,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啊,会用到经筋,我们在三阳络开始揉一下,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过去的三阳络我们不扎针的,遇到小孩子发高烧、痉挛用经筋。我们从三阳络把气导回来。我们从内侧六个经筋下手。这边三关不够,就要到经筋上面。 男往上推去寒,筋经会松掉,抽筋的现象就会去掉,那女孩子反 过来。 8、三阳络的气脉很强,所以你声音哑掉,耳聋,都可以用。 9、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骨头的阳侧。 |
|
554楼#
发布于:2015-12-13 19:41
中医经典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45课学习心得: 1、关冲----井穴----金 【定位】无名指指甲外侧是穴,是急救的大穴。今年冬至到来年夏至是三焦经的母穴。 2、液门----荣穴----水 【定位】在第四第五指掌骨靠近骨边的位置。今年冬至到来年夏至是三焦经的本穴。 3、中堵穴----俞穴----木 【定位】液门向后一寸的位置。在今年夏至到冬至之间是三焦经之母穴。 【主治】中堵和液门治疗白内障等眼疾。白内障是油膜和焦膜的問題,属于三焦经的虚症。 4、阳池----原穴 【定位】手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有一凹洞处是穴。 【主治】禁灸。阳池的下面是心包经的大陵穴,阳池透大陵治疗消渴症。用类比法阳池跟解溪相对应。可以互相采用对称治疗。 5、外关----络穴 【定位】手背横纹中间上二寸的位置。 【主治】主阳维脉。外关主阳维,内关主阴维。用外关透内关我们称之为通生死桥。一般总在寒热不退,壮热,大热时期。 【针法】针下外关,气至后,把针慢慢的向下推,推到内关。外关透内关可沟通阴阳,让氣血平衡。 6、支沟 【定位】外关上一寸的位置 【主治】在治疗便秘上,支沟配照海是临床上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寒症热症便秘皆可治。 7、会宗穴 【定位】支沟平行到骨边 8、三阳络 【定位】从会宗跳回来,支沟上一寸的地方。 【主治】三阳络的气脉非常强,当推天河水和泄三关不够用时,我们就从三阳络上把气导下来,和推三关一样男孩往上推去寒,這是经筋就会松掉,抽筋的现象会去掉。向下推是去热。 推开天河水:开天河水一般用在小孩子高烧不退。采用男左女右的方法。 操作手法我们以男宝宝为例:用手指揉外关穴两三下,然後从外关穴向手指方向推,从阳经這樣一路推下來,天河水就会从手指出來,进入手掌内部。然後让小孩子手握拳,中指自然弯曲,让中指对应在劳宫穴的位置,慢慢的把中指向前推,轻轻的揉几下烧就退了。最后揉心包经的间使穴让天河水散去。如果病症是因寒引起的,开天河水后,我们顺着三关向身体的方向推向内关,這是引阳入阴。如果是热症,从身体向手指尖方向推,這是泄热。 推三关:以男宝宝为例,食指、中指、无名指這三个指头,挨着手掌的横纹向上是风关,指病在表。手掌向上的第二横纹上是气关,指病在腑。第三横纹向上是命关,指病在脏。 小儿惊吓的治疗:当小儿受到惊吓和肠胃比較寒冷时,眉宇之间会有一条青筋。我们在耳轮外侧(耳朵外一圈叫耳轮)轻轻的揉,小孩子就会慢慢的安静下来或慢慢的睡着。如果因受到惊吓小儿的眼珠向上调,我们揉耳唇时向下拉,眼珠就慢慢回来了。如果眼珠向下调,就揉耳朵上面的耳轮并向上提一点。如果眼珠斜视,就拉对侧的耳朵,向相反的方向揉一揉,拉一拉。 背痛三诊:在背中间痛是督脉痛,后溪主之。在督脉两旁竖着痛是膀胱經的痛,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命门向上横着痛是阳维脉痛,外关主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