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595楼#
发布于:2016-03-30 10: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5集心得:
妊娠诊断: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的原因:
阳脉是主热证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
若人迎一倍于寸口,是病在太阳;
大三倍于寸口,是病在阳明。
三阳既毕,则传入于三阴。
病在三阳,则发热头痛,今传入于三阴,故又出现腹部胀满,所以病人有腹胀和头痛的症状。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各种腰痛:
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会令人产生腰痛牵 引项背及尾骨,使背部感觉如负重物状,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若在春季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如用针刺于皮肤中,逐渐加重不能前后俯仰,并且不能左右回顾。治疗时应刺足少阳经成骨的起点出血,成骨即膝外侧高骨突起处,若在夏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阳明经脉发病而使人腰痛,颈项不能转动回顾,如果回顾则神乱目花犹如妄见怪异,并且容易悲伤,治疗时应刺足阳明经在胫骨前的足三里穴三次,并配合上、下巨虚穴刺出其血,秋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阴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牵引到脊骨的内侧,治疗时应刺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两次,若在春季则不要刺出其血。如果出血太多,就会导致肾气损伤而不易恢复。
厥阴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腰部强急如新张的弓弩弦一样,治疗时应刺阻厥阴的经脉,其部位在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摸之有结络累累然不平者,就用针刺之,如果病人多言语或沉默抑郁不爽,可以针刺三次。
足太阳之别脉为解脉,解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会牵引到肩部,眼睛视物不清,时常遗尿,治疗时应取解脉在膝后大筋分肉间(委中穴)外侧的委阳穴处,有血络横见,紫黑盛满,要刺出其血直到血色由紫变红才停止。
同解脉之别络为带脉,其腰痛症状围绕腰部 一圈如带状的疼痛,腰部好像要断成两半似的, 使人易受惊吓。可针刺解脉在委中位到外膝部处血络结如黍米一样一粒粒相连处放血出,刺之则有黑色血液射出,等到血色变红时即停止。
同阴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胀闷沉重,好象有小锤在里面敲击,病处突然肿胀,治疗时应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的阳辅穴处,针三次。
衡络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不可以前俯和后仰,后仰则恐怕跌倒,这种病大多因为用力举重伤及腰部,使横络阻绝不通,淤血滞在里。治疗时应刺委阳大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视其血络横居满者针刺二次,令其出血。
同阴之脉引起的腰痛:
会感觉如有小秤锤在身中,胀闷而腰痛之感,可刺同阴之脉,在绝骨 穴位附近找三处压痛点刺之即可。
奇经之阳维脉引起的腰痛:
其感觉是肿胀而痛。可针刺阳维脉与太阳脉交接之飞扬穴,约离地一尺之高。
冲脉之络脉伤,所引发之腰痛:
令人无法前后弯身,如仰身则会担心跌倒,此病是因举重物伤及腰部,使横络之血脉断,排不出之瘀血聚此造成的。刺法在委阳穴上方找青筋血郁处放血,立愈。
会阴之脉引起的腰痛:会在痛的部位上汗出淋漓,汗干后又口渴引饮,饮水之后又想走动。吾人可刺足部阳蹻之脉约在外膝关下五寸地方 找血瘀之处放血。
飞扬脉引起之腰痛:
使人痛而肿胀感,严重 时令人时悲时恐。可针飞阳脉在内踝上五寸,为 足少阳与阴维脉交会的位置,约漏谷穴下一寸 处。
昌阳脉引起之腰痛:
会痛引前胸,目视不明状,严重时会有痉孪且向后弯曲状,舌向上卷起 且无法说话。可针刺内踝上二寸的复溜及交信二穴,以有压痛点为正穴位。
散脉发病使人腰痛而发热:
热甚则生心烦,腰下好象有一块横木梗阻其中,甚至会发生遗尿,治疗时应刺散脉下俞之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其穴在膝前外侧骨肉分间,看到有青筋缠束的脉络,即用针刺三次。
肉里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得不能咳嗽,咳嗽则筋劢拘急挛缩,治疗时应刺肉里之脉二次,其穴在阻太阳的外前方,阻少阳绝骨之端的后面。腰痛挟脊背而痛,上连头部拘强不舒,眼睛昏花,好象要跌倒,治疗时应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出血。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55集作业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596楼#
发布于:2016-03-30 10: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5集心得:
妊娠诊断: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的原因:
阳脉是主热证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
若人迎一倍于寸口,是病在太阳;
大三倍于寸口,是病在阳明。
三阳既毕,则传入于三阴。
病在三阳,则发热头痛,今传入于三阴,故又出现腹部胀满,所以病人有腹胀和头痛的症状。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各种腰痛:
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会令人产生腰痛牵 引项背及尾骨,使背部感觉如负重物状,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若在春季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如用针刺于皮肤中,逐渐加重不能前后俯仰,并且不能左右回顾。治疗时应刺足少阳经成骨的起点出血,成骨即膝外侧高骨突起处,若在夏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阳明经脉发病而使人腰痛,颈项不能转动回顾,如果回顾则神乱目花犹如妄见怪异,并且容易悲伤,治疗时应刺足阳明经在胫骨前的足三里穴三次,并配合上、下巨虚穴刺出其血,秋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阴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牵引到脊骨的内侧,治疗时应刺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两次,若在春季则不要刺出其血。如果出血太多,就会导致肾气损伤而不易恢复。
厥阴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腰部强急如新张的弓弩弦一样,治疗时应刺阻厥阴的经脉,其部位在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摸之有结络累累然不平者,就用针刺之,如果病人多言语或沉默抑郁不爽,可以针刺三次。
足太阳之别脉为解脉,解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会牵引到肩部,眼睛视物不清,时常遗尿,治疗时应取解脉在膝后大筋分肉间(委中穴)外侧的委阳穴处,有血络横见,紫黑盛满,要刺出其血直到血色由紫变红才停止。
同解脉之别络为带脉,其腰痛症状围绕腰部 一圈如带状的疼痛,腰部好像要断成两半似的, 使人易受惊吓。可针刺解脉在委中位到外膝部处血络结如黍米一样一粒粒相连处放血出,刺之则有黑色血液射出,等到血色变红时即停止。
同阴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胀闷沉重,好象有小锤在里面敲击,病处突然肿胀,治疗时应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的阳辅穴处,针三次。
衡络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不可以前俯和后仰,后仰则恐怕跌倒,这种病大多因为用力举重伤及腰部,使横络阻绝不通,淤血滞在里。治疗时应刺委阳大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视其血络横居满者针刺二次,令其出血。
同阴之脉引起的腰痛:
会感觉如有小秤锤在身中,胀闷而腰痛之感,可刺同阴之脉,在绝骨 穴位附近找三处压痛点刺之即可。
奇经之阳维脉引起的腰痛:
其感觉是肿胀而痛。可针刺阳维脉与太阳脉交接之飞扬穴,约离地一尺之高。
冲脉之络脉伤,所引发之腰痛:
令人无法前后弯身,如仰身则会担心跌倒,此病是因举重物伤及腰部,使横络之血脉断,排不出之瘀血聚此造成的。刺法在委阳穴上方找青筋血郁处放血,立愈。
会阴之脉引起的腰痛:会在痛的部位上汗出淋漓,汗干后又口渴引饮,饮水之后又想走动。吾人可刺足部阳蹻之脉约在外膝关下五寸地方 找血瘀之处放血。
飞扬脉引起之腰痛:
使人痛而肿胀感,严重 时令人时悲时恐。可针飞阳脉在内踝上五寸,为 足少阳与阴维脉交会的位置,约漏谷穴下一寸 处。
昌阳脉引起之腰痛:
会痛引前胸,目视不明状,严重时会有痉孪且向后弯曲状,舌向上卷起 且无法说话。可针刺内踝上二寸的复溜及交信二穴,以有压痛点为正穴位。
散脉发病使人腰痛而发热:
热甚则生心烦,腰下好象有一块横木梗阻其中,甚至会发生遗尿,治疗时应刺散脉下俞之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其穴在膝前外侧骨肉分间,看到有青筋缠束的脉络,即用针刺三次。
肉里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得不能咳嗽,咳嗽则筋劢拘急挛缩,治疗时应刺肉里之脉二次,其穴在阻太阳的外前方,阻少阳绝骨之端的后面。腰痛挟脊背而痛,上连头部拘强不舒,眼睛昏花,好象要跌倒,治疗时应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出血。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55集作业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597楼#
发布于:2016-03-30 10: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5集心得:
妊娠诊断: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的原因:
阳脉是主热证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
若人迎一倍于寸口,是病在太阳;
大三倍于寸口,是病在阳明。
三阳既毕,则传入于三阴。
病在三阳,则发热头痛,今传入于三阴,故又出现腹部胀满,所以病人有腹胀和头痛的症状。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各种腰痛:
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会令人产生腰痛牵 引项背及尾骨,使背部感觉如负重物状,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若在春季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如用针刺于皮肤中,逐渐加重不能前后俯仰,并且不能左右回顾。治疗时应刺足少阳经成骨的起点出血,成骨即膝外侧高骨突起处,若在夏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阳明经脉发病而使人腰痛,颈项不能转动回顾,如果回顾则神乱目花犹如妄见怪异,并且容易悲伤,治疗时应刺足阳明经在胫骨前的足三里穴三次,并配合上、下巨虚穴刺出其血,秋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阴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牵引到脊骨的内侧,治疗时应刺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两次,若在春季则不要刺出其血。如果出血太多,就会导致肾气损伤而不易恢复。
厥阴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腰部强急如新张的弓弩弦一样,治疗时应刺阻厥阴的经脉,其部位在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摸之有结络累累然不平者,就用针刺之,如果病人多言语或沉默抑郁不爽,可以针刺三次。
足太阳之别脉为解脉,解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会牵引到肩部,眼睛视物不清,时常遗尿,治疗时应取解脉在膝后大筋分肉间(委中穴)外侧的委阳穴处,有血络横见,紫黑盛满,要刺出其血直到血色由紫变红才停止。
同解脉之别络为带脉,其腰痛症状围绕腰部 一圈如带状的疼痛,腰部好像要断成两半似的, 使人易受惊吓。可针刺解脉在委中位到外膝部处血络结如黍米一样一粒粒相连处放血出,刺之则有黑色血液射出,等到血色变红时即停止。
同阴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胀闷沉重,好象有小锤在里面敲击,病处突然肿胀,治疗时应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的阳辅穴处,针三次。
衡络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不可以前俯和后仰,后仰则恐怕跌倒,这种病大多因为用力举重伤及腰部,使横络阻绝不通,淤血滞在里。治疗时应刺委阳大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视其血络横居满者针刺二次,令其出血。
同阴之脉引起的腰痛:
会感觉如有小秤锤在身中,胀闷而腰痛之感,可刺同阴之脉,在绝骨 穴位附近找三处压痛点刺之即可。
奇经之阳维脉引起的腰痛:
其感觉是肿胀而痛。可针刺阳维脉与太阳脉交接之飞扬穴,约离地一尺之高。
冲脉之络脉伤,所引发之腰痛:
令人无法前后弯身,如仰身则会担心跌倒,此病是因举重物伤及腰部,使横络之血脉断,排不出之瘀血聚此造成的。刺法在委阳穴上方找青筋血郁处放血,立愈。
会阴之脉引起的腰痛:会在痛的部位上汗出淋漓,汗干后又口渴引饮,饮水之后又想走动。吾人可刺足部阳蹻之脉约在外膝关下五寸地方 找血瘀之处放血。
飞扬脉引起之腰痛:
使人痛而肿胀感,严重 时令人时悲时恐。可针飞阳脉在内踝上五寸,为 足少阳与阴维脉交会的位置,约漏谷穴下一寸 处。
昌阳脉引起之腰痛:
会痛引前胸,目视不明状,严重时会有痉孪且向后弯曲状,舌向上卷起 且无法说话。可针刺内踝上二寸的复溜及交信二穴,以有压痛点为正穴位。
散脉发病使人腰痛而发热:
热甚则生心烦,腰下好象有一块横木梗阻其中,甚至会发生遗尿,治疗时应刺散脉下俞之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其穴在膝前外侧骨肉分间,看到有青筋缠束的脉络,即用针刺三次。
肉里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得不能咳嗽,咳嗽则筋劢拘急挛缩,治疗时应刺肉里之脉二次,其穴在阻太阳的外前方,阻少阳绝骨之端的后面。腰痛挟脊背而痛,上连头部拘强不舒,眼睛昏花,好象要跌倒,治疗时应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出血。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55集作业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598楼#
发布于:2016-03-30 10: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5集心得:
妊娠诊断: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的原因:
阳脉是主热证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
若人迎一倍于寸口,是病在太阳;
大三倍于寸口,是病在阳明。
三阳既毕,则传入于三阴。
病在三阳,则发热头痛,今传入于三阴,故又出现腹部胀满,所以病人有腹胀和头痛的症状。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各种腰痛:
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会令人产生腰痛牵 引项背及尾骨,使背部感觉如负重物状,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若在春季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如用针刺于皮肤中,逐渐加重不能前后俯仰,并且不能左右回顾。治疗时应刺足少阳经成骨的起点出血,成骨即膝外侧高骨突起处,若在夏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阳明经脉发病而使人腰痛,颈项不能转动回顾,如果回顾则神乱目花犹如妄见怪异,并且容易悲伤,治疗时应刺足阳明经在胫骨前的足三里穴三次,并配合上、下巨虚穴刺出其血,秋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阴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牵引到脊骨的内侧,治疗时应刺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两次,若在春季则不要刺出其血。如果出血太多,就会导致肾气损伤而不易恢复。
厥阴经脉发病使人腰痛:
腰部强急如新张的弓弩弦一样,治疗时应刺阻厥阴的经脉,其部位在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摸之有结络累累然不平者,就用针刺之,如果病人多言语或沉默抑郁不爽,可以针刺三次。
足太阳之别脉为解脉,解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会牵引到肩部,眼睛视物不清,时常遗尿,治疗时应取解脉在膝后大筋分肉间(委中穴)外侧的委阳穴处,有血络横见,紫黑盛满,要刺出其血直到血色由紫变红才停止。
同解脉之别络为带脉,其腰痛症状围绕腰部 一圈如带状的疼痛,腰部好像要断成两半似的, 使人易受惊吓。可针刺解脉在委中位到外膝部处血络结如黍米一样一粒粒相连处放血出,刺之则有黑色血液射出,等到血色变红时即停止。
同阴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时胀闷沉重,好象有小锤在里面敲击,病处突然肿胀,治疗时应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的阳辅穴处,针三次。
衡络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不可以前俯和后仰,后仰则恐怕跌倒,这种病大多因为用力举重伤及腰部,使横络阻绝不通,淤血滞在里。治疗时应刺委阳大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视其血络横居满者针刺二次,令其出血。
同阴之脉引起的腰痛:
会感觉如有小秤锤在身中,胀闷而腰痛之感,可刺同阴之脉,在绝骨 穴位附近找三处压痛点刺之即可。
奇经之阳维脉引起的腰痛:
其感觉是肿胀而痛。可针刺阳维脉与太阳脉交接之飞扬穴,约离地一尺之高。
冲脉之络脉伤,所引发之腰痛:
令人无法前后弯身,如仰身则会担心跌倒,此病是因举重物伤及腰部,使横络之血脉断,排不出之瘀血聚此造成的。刺法在委阳穴上方找青筋血郁处放血,立愈。
会阴之脉引起的腰痛:会在痛的部位上汗出淋漓,汗干后又口渴引饮,饮水之后又想走动。吾人可刺足部阳蹻之脉约在外膝关下五寸地方 找血瘀之处放血。
飞扬脉引起之腰痛:
使人痛而肿胀感,严重 时令人时悲时恐。可针飞阳脉在内踝上五寸,为 足少阳与阴维脉交会的位置,约漏谷穴下一寸 处。
昌阳脉引起之腰痛:
会痛引前胸,目视不明状,严重时会有痉孪且向后弯曲状,舌向上卷起 且无法说话。可针刺内踝上二寸的复溜及交信二穴,以有压痛点为正穴位。
散脉发病使人腰痛而发热:
热甚则生心烦,腰下好象有一块横木梗阻其中,甚至会发生遗尿,治疗时应刺散脉下俞之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其穴在膝前外侧骨肉分间,看到有青筋缠束的脉络,即用针刺三次。
肉里之脉发病使人腰痛:
痛得不能咳嗽,咳嗽则筋劢拘急挛缩,治疗时应刺肉里之脉二次,其穴在阻太阳的外前方,阻少阳绝骨之端的后面。腰痛挟脊背而痛,上连头部拘强不舒,眼睛昏花,好象要跌倒,治疗时应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出血。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55集作业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599楼#
发布于:2016-03-30 11: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6课心得
    治腰痛:痛在膀胱经上,针委中,同时扎阴谷,以阴引阳;然后在腿后腘横纹下至承山一带找痛点下针。一般越靠近阴谷内侧的地方,腰痛越接近脊椎骨;越接近承山,痛越靠近尾椎。根据病人腰痛点在小腿上方找压痛点下针,看到有青筋就把淤血放掉。但开刀后的病人效果就不佳,需吃活血化瘀的药治疗。
    风论篇第四十二
    风为百病之始。风邪伤害人体,或为寒热病,或为内热病,或成里寒症等不同的病症。
    风气入体首先在皮与肌肉之间。内受阻不通,外受阻则汗不出,使表里运输失常。若大汗时突然吹冷风或进到空调房,毛孔闭锁热气被阻于体内就会全身发痒。
    风之性善游走且多变。当毛孔闭塞时令人发闷烦躁,毛孔张开时则感到阵阵寒意。若转成寒气,则令人没胃口。若转化为热则使人肌肉萎缩,看到食物就害怕,此名“寒热”。
    若风气进入阳明经入胃,会沿经脉上行至内眼角。胖人则风气无法外泄,中焦湿热且眼目鲜黄。瘦人会多汗造成里寒,且多泪。故胖人多热症,瘦人多寒症。
    若风气进入太阳经,经过背部俞穴分散到肌肉间,会与固表之阳气相争,一旦受阻停滞不去,会使肌肉鼓胀内生脓疡。固表之阳气受阻无法运行,会造成肌肉麻痹。
    瘴疠之病即麻风病,因血气中有热邪居之而令血气混淆,病人会鼻塌面暗,皮肤化脓溃烂。若风寒居于脉不去,就名为时疠之病,或名寒热。
    从季节来说,春天或甲乙日时受风,名为肝风。夏天或丙丁日时受风为心风,长夏或戊己日时受风为脾风,秋天或庚辛日时受风为肺风,冬天或壬癸日时受风为肾风,背部俞穴受风为脏腑之风,其它一侧有问题为偏风。
    风气若沿风府穴上行为脑风。风若入头面则名“目风”或“眼寒”。目风者眼睛红肿刺痛,眼寒者泪多。酒后伤风为漏风,房事后出汗伤风为内风,沐浴后伤风为首风,久居风中令风气入中焦为肠风或“飧泄”,会肠鸣腹痛下痢。风居肌肉间为“泄风”,多汗。
    风症者脉浅,用手指轻轻触摸可及。
    肺中风多汗恶风,面白,常咳嗽气短,白天转轻,入夜严重。诊断在眉,眉毛上下发白。一般老人长眉,耳内长毛为高寿;年轻人耳内长毛为凶悍之人。
    心风多汗,恶风,唇口焦干,易惊善怒,面色赤。病重时讲话无法很快。诊断在舌,其色赤。
    肝风多汗恶风,善悲,面带微青。咽干,人易怒,常恶见女子。诊断在眼下,其色青。
    脾风多汗恶风,人倦怠,四肢不想动。面色无华微带黄色,不思食物。诊断在鼻,其色黄。若鼻色鲜黄,将有横财。
    肾风多汗恶风,脸面浮肿,背脊疼痛无法久站。其色如煤黑,无法行房;女人月经不调。诊断肌肤,其色黑。
    胃风颈多汗,恶风,食物吞咽不下,下膈阻塞不通,腹常胀满。若穿薄衣受寒则腹胀不已,吃冷食则下泄。诊断在体形,必人瘦而腹大。
    首风头面多汗,恶风。到当风前一日病情加重,头痛剧烈,至受风日病稍愈。
    漏风时有多汗,平日穿很厚,吃饭头流大汗,严重时全身都大汗,以致衣服常湿。呼吸浅短,恶风。病人口干舌燥,易渴,无法正常工作。
    一般风寒造成的头痛,用去寒和去热的药可治;风热造成的头痛,用去热和去风的药可治。
    泄风必多汗到衣服尽湿,口干,皮肤湿润,无法劳动。局部痛分寒热,若全身皆痛,必寒。若病人有汗,去寒同时要固表。无汗则需用发汗的药去寒。
    痹论第四十三
    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在一起就是痹病。若风气较多,为游走性之“行痹”;寒气较多为“痛痹”;湿气较多则酸痛不已,且固定不移,为“着痹”。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600楼#
发布于:2016-03-30 13:19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5課心得: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足太陽經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牽引著頸項、脊背、屁股,好像負重一樣。
治療方法:刺足太陽的委中穴;如果春季,不能放血


足少陽經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好像針刺皮膚一樣,不能仰臥、不能回頭
治療方法:刺足少陽的陽陵泉放血;如果夏季,不能出血


足陽明經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不能扭腰,如果扭腰,就會出現幻覺
治療方法:刺足三里穴出血;如果在秋季,不能出血


足少陰經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牽引著脊骨內外皆痛
治療方法:刺少陰經的復溜穴兩次。如果在春天,不要出血;出血太多,會血虛


足厥陰經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腰就像弓弦張開時一樣。
治療方法:刺蠡溝穴


解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會牽引到肩部、眼睛模糊,常常遺尿;腰象斷開一樣,容易害怕。
治療:刺膝后的橫脈處出血,待血色由紫黑變成赤色才好


同陰之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好像小錘子在裡面敲打
治療方法:刺陽輔穴三次


陽維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經脈會突然腫起。
治療方法:刺陽維脈與太陽經相交會合處。


衡絡脈引發的腰痛:通起來不可以直身,後仰會跌倒。
發生的原因:用力舉重,傷及腰部。,導致橫絡阻絕,惡血灌注
治療方法:刺殷門穴,刺兩次,使出血


會陰之脈引起的腰痛:痛止之後,汗不斷出,想喝水,喝完水想小便
治療方法:刺會陰脈三次,刺申脈穴上和委中穴上下約5寸的地方,針刺有小絡脈的充血處出血


飛揚脈引發的腰痛:痛起來心里不安,會悲哀、會恐懼
治療方法:刺飛揚脈與陰維交會的地方


昌陽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牽引胸部、眼睛模糊、舌短卷縮,不能說話
治療方法:刺復溜穴兩次


散脈引發的腰痛:使人發熱、發燒,遺尿
治療方法:刺地機穴三次


肉里之脈引發的腰痛:痛的時候人不能咳嗽,如果咳嗽,筋脈痙攣
治療方法:刺陽輔穴三次


腰痛痛到頭頂,眼睛驚視
治療方法:刺委中放血


腰痛時有寒冷感覺
治療方法:刺足太陽陽明


腰痛時有熱的感覺
治療方法:刺足厥陰


腰痛時不可以彎腰直身
治療方法:刺足少陽


腰痛時伴有內熱氣喘
治療方法:刺足少陰,并刺委中放血


腰痛時感覺寒冷,不能四顧
治療方法:刺足陽明


腰痛時感覺燥熱
治療方法:刺足太陰


腰痛而且大便困難
治療方法:刺足少陰


腰痛并少腹脹滿
治療方法:刺足厥陰


腰痛牽引下腹和脇下,不能後仰身體
治療方法:刺下髎穴,左部痛,刺右穴;右痛,刺左
凤翔
贫民
贫民
  • UID2018415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5601楼#
发布于:2016-03-30 14: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深圳-凤翔,申请签到。2016-03-30,内经视频第55课心得,请教官审阅。
颈痛气海受病,胸腹气满,阴阳都有问题,厥逆阴阳相格。阳下不来阴上不去。反着走。用灸和针会失声发狂,要等阴阳和,也可开方。病气盛时攻之气会虚,可以让他喝些粥,放点生姜发散,气平再动手。
怎知怀子,身有病而无邪脉,会顺产。
病热者阳脉也,人迎比寸口大一倍为一盛,为少阳,二倍为阳明,三阳聚在一起是太阳,阳入于阴身胀头痛,腹为纯阴,太阳是小肠,头痛重阳,连及腹痛,阳极入阴之症。
尻,尾椎的地方连及腰痛,委中放血,春天阳虚,尽量不放血。夏天血旺可以放血。冬天腰痛,在膀胱经扎委中,委阳放血。尾椎痛扎承山下放血,有青筋。为太阳症。少阳不能弯腰回头看,阳明也不能回头看会晕,易哭,刺足三里。
少阴腰痛引腹痛,复溜下刺,厥阴腰紧,刺太冲周围压痛点。厥阴腰痛,心包膜络胆及女子胞,病人善言。
带脉腰痛如折,委中到外膝,临泣上刺。少阳脉腰重如矺,放血黑色变红就停,不要太过。阳维脉,横胸膈,飞扬穴,冲脉不能伏仰,主血,刺委中,膝外阳陵泉外膝关一带瘀血。会阴任脉腰痛,汗干,喝东西又想多走动,膝外放血,飞扬肾和阴维脉腰痛,内踝五寸筑宾,脾漏谷,带脉维道等放血。督脉痛腰部,往后翻,舌卷不能言,刺肾经。膝以下瘀血都可以放。
散脉,太阳络脉腰痛,身热,痛如有横木,小便失禁。不能咳,筋抽肉里之脉,肝主经,膝外放血,绝骨周围也有。阴维脉内侧的地方,。腰痛上寒刺阳明,上热刺足厥阴,阳病治阴,左病治右,在委中委阳阴谷找痛点。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5602楼#
发布于:2016-03-30 16: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4课心得
第四十篇 腹中论
1.鼓胀(肝病)
【症状】胸腹部肿胀发闷,早晨病情较轻还可以吃东西,但到晚上不能吃东西。
【处方】鸡矢醴:用鸡屎白晒干,用微火焙黄后取一两,放入三碗米酒中,用火烧开数次,澄清后,空腹时热服。一剂见效,二剂治愈。这种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养在户外散养的鸡,吃小虫子时,会吃进去泥土、沙石,排出的粪便中间白色的的部分称为鸡屎白,用镊子收集。饲养的鸡屎无效。
五畜,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鸡马牛狗猪。鸡为木,呆若木鸡。
【复发原因】邪气聚在腹中没有完全去除,在病将愈时,饮食不知节制而引起的,导致病邪又聚合在腹中,所以病会复发。任何病后都要注意饮食有节。平时吃要简单。
2.血枯
【症状】胸胁胀满,妨碍饮食。病发作时,先闻到腥臊的气味(由于身体里有污血,时间久了,会有腥臊味),口中泛清水,吐血,四肢清冷,双目发眩昏花,并经常出现大小便中带血的现象。
【病因】病人在少年时曾经有过大出血,病根还留在体内;成年后醉后行房事,以致中气不足,肝脏受伤,女子则必月经停滞不来。
【处方】四分海螵蛸(乌贼骨)、一分茜草(鹿衔草,活血化瘀,可用于癌症),两种药混合一起,研成细末;再加上麻雀蛋(鸟蛋都行,如鸽子蛋),做成小豆大小的药丸,饭前服五丸,用鲍鱼汤送服。可以使肠中清利,同时恢复肝脏功能。
3.伏梁I
【症状】小腹部坚硬胀满,且上下左右都有根蒂一样,大小便下脓血(脓血囊向下走)。
【病因】①胆囊破裂:胆被堵了很长时间,胆囊破裂,胆汁外流,脓血被三焦油网包住,部位在肠胃外。经常因为用手按压患处过重,致使脓血包穿孔,脓血流入腹中而引起死亡。
②结膜炎:病在下腹部,盲肠破裂,脓血被三焦油网包住,靠近肛门和尿道,就会出现从大小便中排出脓血的症状。辩证:a在右下腹部接近大腿根的地方是热的(气结,气堵在关元到足三里一段)。b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手掌肺经靠近生命线的地方有一块褐色的痣,随着治疗的深入,病越来越好,痣的颜色也越来越浅。
若上行则压迫胃脘,造成胃中生痈脓,成为病程迁延、很难治愈的重病。
③腹腔动脉血管破裂:动脉破裂后,三焦会把它包住。
【禁忌】不能重按患处,针刺时不可用强泻法。
4.伏梁II(风根)
【症状】身上、大腿(坐骨、髋骨)和小腿部位都肿,腹部有绕脐痛的现象。(西医上腹腔大动脉破裂)
【病因】外感风寒邪气引起。病气溢出大肠而附着在肓部。肓之源头在脐下气海穴,所以会有环脐而痛的现象。
【禁忌】不要让患者动,否则会引起小便涩滞不畅,导致死亡。
5.热中、消中
【用药禁忌】不能吃高厚美,也不能用芳香的草药和矿石类药物。
【分析】①药性:芳香类药物性热,会使此种病人发狂。矿石类药物性猛,会使人发癫疾。二者药气快速而强劲有力。
②病气:热中和消中的病人,都因肠胃中过热引起,热气本性慓悍,芳香类药物和矿石类药物的药气亦同,会使脾脏正气受到伤害。(脾脏在五行中属土,受木制,本身就不喜欢芳草类的药物,会在甲乙之木日造成脾病。)
【基本原则】用金石类的药物和芳香类的药物需要病人保持心态平和、性情和缓,身体也应阴阳平衡。生病的人要吃的简单,很有钱、野心欲望很大的人不能用药性很强的药
6.人有四海
脑为髓之海,上俞为百会,下俞为风府。
喉项为气之海,上俞为天柱,下俞为人迎。
胃为水谷之海,上俞为气街(关元以下),下为足三里。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主血,上俞为大杼,下俞为上下巨虚、上廉下廉。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5603楼#
发布于:2016-03-30 16: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4课心得
  ★人悲则令心脉拘急,肺叶伸张且抬高,以致上焦不通,气血无法散开,热气在中间无法散出,就令人气消弱了。
  ★恐惧会伤肾,正常人肺气下降,金生水,现肾受伤,肺气无法下降而回逆,使上焦闭塞,下焦阴积累,使人胀气,气无法正常运行。
  ★寒气能使肌理毛孔闭塞,阳气无法形之于外表,故令气收敛在内而不出。
  ★热气令人毛孔肌理大开,血液流畅,汗大出,所以气外泄。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过劳则会令人喘息,出大汗,内外皆伤,造成气耗损。
  ★思念能使心有所依靠,神志有归依,正气因而停留无法正常运行,令气郁结不通。
  腹中论篇第40
  ★有种病,使人腹腔胀满,吃了早餐晚上无法进食,这种病叫鼓胀。用干燥过的鸡矢白与甜酒合煮,一剂有反应,两剂治愈。如果病再复发,是由于饮食不知节制造成的。
  ★有种病人胸胁胀满,无法入食,在病之初时可闻到腥臊的臭味,口中轻涎不断,咳吐中带血,手足冰凉,目眩,常常大小便中也带血,这种病名血枯,是在少年时曾大量出血,或最醉后强行房事,以致中气不足,肝脏受损,女子则必月经停滞不来。可用四付乌贼骨及茜草一份,二物合并,研为粉末,利用却卵黄来做黏着,制成如小豆般大的丸,每次5粒饭前服用,并喝鲍鱼汁,如此可使肠中清利,恢复肝的功能。
  ★有种病是下腹部隆起,在其上下左右皆可摸到块儿样的根,这种病叫“伏梁”,是由于胆囊破裂或盲肠破裂以后,被三焦油网包裹的脓血。浓血在小腹下面的则由大小便排出脓血,在小腹上面,则迫近胃部靠着横膈膜夹着胃而成为内痈,这是一个慢性病,很难治疗,在肚脐上面的伏梁是逆证,在肚脐下面的伏梁是顺证。
  ★有一种病,躯干,髀部,大腿,小腿都肿大,围绕着肚脐痛,这个病名也叫伏梁,是由于寒气所致,寒气充满了大肠而附着肓,肓的根源在肚脐下面,所以围绕着肚脐痛,不可以动它,动了他则会成为水肿,小便闭塞的病。
  ★辛香的药物味美,石类的药物气悍,它们的作用都剧烈而持久,不是心性缓和的人不可以轻服。人体内的热气剧烈,这两类的药性也剧烈,它们合在一起,将使脾受伤,脾属土,而厌恶木,如果服用这两类药品,则需待至甲乙的日子,再看情形说话。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5604楼#
发布于:2016-03-30 18:49
中医经典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330日黄帝內经第54课心得

腹中论篇    
      心腹胀满的病,早上能吃东西,晚上就不能吃东西了,这叫鼓胀,可用在山上野外养的鸡拉的大便中间那一点白的东西晒干,打成粉与甜酒一起煮吃。
由于饮食不注意,所以有时病会复发,是一种情况是,病虽接近痊愈,又伤于饮食,邪气聚于腹中,也是要复发的。    
   胸胁胀满的病妨碍饮食,发病时先闻到有腥臊气味,鼻流清涕,四肢寒冷,目眩晕,大小便经常出血,这种病叫做血枯,是因为在年少时有过大出血,或者大醉后犯房事,使精气耗竭,肝脏损伤,以致月经量少,或停止不来。这种病可用用乌贼的骨头与茜草打成粉,用雀卵(鸽子蛋)和为丸,制成如小豆大的丸药,先服药后吃饭,用鲍鱼汁送下。这样可使肠中非常的轻,同时,恢复肝脏的功能,因肝藏血,这种血枯不代表有瘀血,而是里面有乌血停在里面,因为原气大伤,精血伤了以后,血就不干净了。血停在里面久了,就会闻到腥味。因为有乌血,才用茜草,茜草是很有活血化瘀的药。
     小腹胀起来,上下左右模好象都有根在里面,这叫伏梁的病。是少腹里裹着大脓血。伏梁有两种,一是胆堵塞很久了,破了,胆汁外流,这时三焦把他包住了。二是肓肠破了,三焦的油网又会包住,这里面就是脓血,也就是腹膜炎。不可治,是死症。
如果这个病在肚脐以上,比较难治,肚脐以下比较好治,这针灸,处方都可治。
     坐骨,尾椎骨这个地方痛肿,还环绕肚脐而痛,这也叫做伏梁,这是因为宿受风寒而发病的,风寒之气由大肠外泄,滞留在肠外的脂膜上,肠外脂膜的根源在气海、石门这里,所以会环脐疼痛。对这种病不可轻易攻下,如果攻下不当,就要发生小便涩滞的病。在临床上,腹腔有个大动脉,这里如果破了,三焦会把他包住,所以中医说,胆、盲肠、动脉血管破例,都会造成这种症状。都称为伏梁。发这种病,不能动,只能躺在床上,如果动了血散开病人就会死。

     患热中,消中病的,不可吃厚味精粮,也不可用芳草,石类药物,因为吃了石类药物容易发疽,吃了芳草药物容易发狂。但患热中,消中之病的,多是富贵之人,吃厚味精粮,就不合其中心愿,不用芳草石药,病又不能治愈,因为 芳香类药物的性质多热,石类药物的性质多猛烈,这两类药物都有急疾坚劲的性质,因此不能舒缓人的身心。  热气本身是猛烈的,药物之气也是如此,两者遇在一起,会伤脾气,脾气属土,受制于木,服用这类药物,逢到甲乙日病会更加严重。

     胸部为阳脖子为气之海,人有四海
脑为髓之海,骨中有髓,上俞白会穴,下为风府穴。 脖子为气之海,上俞为天柱穴,下輸为人迎穴。 胃为水谷之海,上俞气间关元以下,下俞为足三里。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主血,上俞在大杼,下俞在上,下巨虚,上下廉的地方。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5605楼#
发布于:2016-03-30 19: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3-30《黄帝内经》第54讲学习心得:
 一、(接52讲)心和肺位居上焦胸阳,寸脉侯之,横膈部位以及以下统称为阴,尺脉候阴,肝脾胃胆是关脉候他们。人悲(过悲)则令心脉拘急,肺叶伸张且抬高,以致上焦不通。荣卫无法散开,胸中的阳无法散开,热在肺里面,心又是热,就造成气消掉了。严重的悲会出人命的。恐(伤肾,被人追杀,怕死亡,犯法之后的,惧内都是恐的情形,正常人,肺气下降到肾脏,)惧则令人胆怯,却意一生即使上焦闭塞,(肺气回逆)上焦闭则令下焦上而复返下焦,使人腹胀(下焦的阴会累积),气就无法正常运行了。常用思胜恐劝慰病人,同时观察一个人为什么那么恐惧,心里没有思念,不重感情的人。寒气能使肌理毛孔闭塞,阳气无法行之于外表,故令气收敛在内而不出矣。热气能令人毛孔肌理大开,气血流畅,汗大出,所以气就外泄了。人受惊则心意无倚靠,神志恍忽不知所处,谋虑不定,以致气机混乱了。过劳会令人喘息大汗出,于是内外皆太过伤,造成气耗损不复矣。思念能使心有所依靠,神志有所依归,正气因而停留无法正常运行,致令气郁结不通了。
 二、腹中论篇第四十1.黄帝问:有种病使人腹腔肿满,吃了早餐则晚上无法进食,这是什么病?歧伯说:是“鼓胀”。如何治疗?(鸡矢醴)土鸡屎中间的白色物质(是由鸡吃进了许多泥土,岩石的碎屑而形成,经过肠胃,出来白包色的,五种肉类:鸡〈木-肝〉-呆若木鸡,马〈火-心〉,牛〈土-脾〉,犬〈金-肺〉,黑猪〈水-肾〉),收集起来晒干和米酒一起煮治疗鼓胀效果特好,一剂就好。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歧伯说:这是因为饮食不节,才会再回来。所以任何正常人平时饮食要节制,不能吃的大多大饱。生了病后更应该小心,饮食上要节制。吃一定要简单。
 2.血枯:有人病胸胁胀满,无法入食。发病之初先可闻腥臊的臭味,口中清涎不断,咳吐中带血,手足冰冷,眼目昏花的样子,时时大便或小便带血。这是因为年少时得到的,比如曾有大量失血,醉入房,以至中气不足,肝脏受伤。女子则必月经停滞不来。用四付乌贼骨(海螵蛸)及茜草一份,二物合幷,研为粉末,利用雀(鸽子也可以)卵黄来做黏着,制成如小豆般大的丸,每次五粒饭前服用,并喝鲍鱼汁。如此可使肠中清利,恢复肝的功能(肝藏血的功能,这个时侯的血枯,并不代表瘀血,而是里面有污血停在里面,因为元气大伤,精血受伤之后,血份不是很干净,停在身体里面停久了,闻到一股腥臊味,所以才会用茜草)。
 3.伏梁:有病症下腹隆起,在其上下左右皆可摸到块状的根样(表现)。(原因)许多脓血被囊状物包着,因位居肠胃之外,故无法治疗。想去治疗而每次切按此块会因之而死。此病脓血囊向下走,则必下脓血。若上行则压迫胃脘,造成胃中生痈脓。这病必久也,很难治。如果位在脐上是逆症,如在脐下是从症,还好治些。针刺时不可用强泻法,否则必伤病人,详论在刺法篇中。有人身上及大腿部,足胫部都肿起来,腹部有绕脐痛的现象,此病亦为伏梁,但是是由风来造成的。其病气溢出大肠而附着在肓部。肓之源头在脐下气海穴,所以会有环脐而痛的现象,此病不可乱动,摇动过剧会造成小便濇涩不易排出的病,很危险。
 4.热中、消中之病不可服用高厚美食或芳香草药或石药。石药令此种病人易发癫疾,芳香草药使人发狂。芳香的草蘖其气必盛,石药之气亦悍烈(吃金石类的药物时,一定要保持心情平和)。故此二者药气快速而强劲有力,所有热中及消中之病,都因肠胃中过热引起,热气本性慓悍,药气亦同,一旦二者相遇,必内伤脾。脾为土气,受木制,因此于甲乙之木日必造成脾病矣。不管有没有钱,生病时吃的都要简单。
 5.人有四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5606楼#
发布于:2016-03-30 20:49
54,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4课心得
1,情志对气的影响
(1)悲伤令心脉拘急,肺叶伸张且抬高,致上焦不通,气血无法散开,热气在中间无法散出,令人气消弱(严重致命)
(2)恐惧伤肾,正常人肺气下降,金生水,肾受伤,肺气无法下降而回逆,使上焦闭塞,下焦阴积累,致胀气,气无法正常运行。
(3)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气乱。
(4)过劳则会喘息,出大汗,内外皆伤,气耗损。
(5)思念则心有所依靠,神志有归依,正气因而停留无法正常运行,气郁结不通。
2,寒热对汗的影响
(1)寒气使肌理毛孔闭塞,阳气无法形之于外表,气收敛在内而不出。
 (2)热气令人毛孔肌理大开,血液流畅,汗大出,气外泄。
  
 第40篇 腹中论篇
1,鼓胀:腹腔胀满,吃了早餐晚上无法进食
治疗:干燥过的鸡矢白与甜酒合煮,一剂有反应,两剂治愈。
病复发,饮食不知节制导致。
2,血枯:胸胁胀满,无法入食,病初可闻到腥臭味,口中轻涎不断,咳吐中带血,手足冰凉,目眩,常常大小便中也带血,
缘由:少年时曾大量出血,或醉后强行房事,致中气不足,肝脏受损,女子则月经停滞不来。
治疗:四付乌贼骨及茜草一份,二物合并,研为粉末,利用却卵黄来做黏着,制成如小豆般大的丸,每次5粒饭前服用,并喝鲍鱼汁――肠中清利,恢复肝功能。
 3,伏梁
(1)A,症状:下腹部隆起,其上下左右皆可摸到块样的根,
B,缘由:胆囊破裂或盲肠破裂以后,被三焦油网包裹的脓血。浓血在小腹下面的则由大小便排出脓血,在小腹上面,则迫近胃部靠着横膈膜夹着胃而成为内痈,
C,慢性病,很难治疗,在肚脐上面的伏梁是逆证,在肚脐下面的伏梁是顺证。
(2)A,症状:躯干,髀部,大腿,小腿都肿大,绕脐痛
B,缘由:风所致,病气溢出大肠而附着肓部,肓的根源在肚脐下面,围绕着肚脐痛,不可以动它,动则成为水肿,小便闭塞的病,很危险。
4,辛香的药物味美,石类的药物气悍,作用皆剧烈而持久,不是心性缓和的人不可以轻服。人体内的热气剧烈,两类的药性亦剧烈,合在一起,脾会受伤,脾属土,而厌恶木,服用则需待至甲乙日,再看情况
 
灸友50150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5607楼#
发布于:2016-03-30 21: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年3月30日《黄帝内经》第54课心得: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顺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鸡矢。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野生鸡粪的白色部分,晒干碾粉备用。加甜洒(米酒)煮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而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
岐伯曰:以四乌骨一茹,二物并合之,丸以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胁中及伤肝也。
海螵蛸和茜草,加鸟蛋为丸,饮以鲍鱼汁饭前吃。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鬲,侠胃脘内。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勿动夺。论在《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热气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5608楼#
发布于:2016-03-30 21: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6年3月30日《内经》第54集心得
    悲则气消:过度悲哀使心联系其他组织的脉络痉挛,还会影响到肺,使肺叶张大抬高,呼吸异常,以致胸腔胀满,气的运行不通,营卫之气不能布散到全身,停留在胸中,时间长久转化成热,而损耗气。
从人体外部看里面:肺和心在膈上,为阳;膈中有肝、胆、脾、胃;膈下腹部大肠、小肠、膀胱、肾为阴。寸脉为胸阳,膈为关,腹为尺。人体里面,阳向下降,阴向上升,这样头面是冷的,脚是热的。
恐则气下:过度恐惧会损伤肾脏,肾脏所贮藏的精气也被损伤。肾功能受伤,使人体上部闭塞不通,下部的气无法上行,停留于下,使人体下部胀满。正常人肾脏在下面,肺气下降、肺金生肾水。恐惧时伤到肾脏,肺气下不来为,上焦的阳就会闭住,下部的阴就会累积。
思盛恐,思念怀念的人可以减轻恐惧。
寒则气收:人体遇到寒后,使汗孔闭塞不能,阳气不能向外通告而收敛于内
热则气泄:人体遇热后汗孔舒张开,营卫之气也随着汗液而外泄。
惊则气乱:人体突然遭受惊吓就会心悸不宁,精神不安,疑虑不定。
劳则气耗:过度体力劳动使人气喘汗出,气喘损耗体内的气,出汗损耗体表的气
思则气结:人如果思虑太多,精神过度集中于某一事物,就会使体内的正气停留在局部而不能正常运行。
腹中论第四十篇
臌胀,胸腹部肿胀发闷,早晨病情较轻还可以吃东西,但到晚上病情较重,就不能吃东西了鸡矢醴:用鸡屎白晒干,用微火焙黄后取一两,放入三碗米酒中,用火烧开数次,澄清后,空腹时热服。一剂见效,二剂治愈。这种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养在户外散养的鸡,吃小虫子时,会吃进去泥土、沙石,排出的粪便中间是白色的,是鸡屎白,用镊子收集。五畜,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鸡马牛狗猪。
病邪邪残留在腹中,病根未除,时间长了,病邪邪又聚合在腹中,再加上不注意控制饮食,便脾胃又受到损伤,所以病会复发。
血枯,胸胁胀满,妨碍饮食。病发作时,先闻到腥臊的气味,口中泛清水,吐血,四肢清冷,双目发眩昏花,并经常出现大小便中带血的现象。病人在少年时曾经有过大出血,病根还留在体内;或因醉酒后行房事,中气会衰竭,导致肝脏和肾脏的精气损伤,造成月经量少或者停经。四分海螵蛸(乌贼骨)、一分茜草(鹿衔草,活血化瘀),两种药混合一起,研成细末;再加上麻雀蛋(鸟蛋都行,如鸽子蛋),做成绿豆大小的药丸,饭前服五丸,用鲍鱼汤送服。既可以缓解胸胁胀满的症状,又可以补益被损伤的肝脏。
伏梁,小腹部坚硬胀满,局部病灶较深,并与上下左右的组织有粘粘连,少腹包坚硬,固定不移,大小便下脓血。胆被堵了很长时间,胆囊破裂,胆汁外流,脓血被三焦油网包住,部位在肠胃外。经常因为用手按压患处过重,致使脓血包穿孔,脓血流入腹中而引起死亡。
如果这种病在下腹部,即盲肠破裂,脓血被三焦油网包住,靠近肛门和脲道,就会出现从大小便中排出脓血的症状。在右下腹部接受大腿根的地方是热的。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手掌靠近生命线的地方有一块褐色的痣,随着治疗的深入,病越来越好,痣的颜色也越来越浅。
如果病位在上腹部接近胃和横膈膜,可以引起胃和横膈膜之间发生脓肿包块,成为病程迁延、很难治愈的重病。要避免触动患处,也不能用猛药,以免引起穿孔。刺法篇中有治疗方法。
伏梁二,风根,大腿和小腿部位都发生肿痛,且有环绕脐部疼痛的症状。外感风寒邪气引起。风寒邪气由大肠泄出到肠外,停留附着在肠外的脂肪系膜上,而肠外脂肪系膜的根源在脐下,所以产生绕脐痛的症状。不能重按患处,也不能用猛药泄下,更不要让患者动,否则会引起小便涩滞不畅的病变。
热中、消中,不能吃膏粱厚味,也不能用芳香的草药和矿石类药物。芳香类药物多数性质辛热,性质燥热、刚劲,会使人发生狂病。矿石类药物多数性质猛烈,性质燥热、刚劲,会使人发生癫疾。热中和消中的病人,多数是富贵人,平常多吃膏粱厚味,体内的热气本来已经亢盛,再加上芳香类药物和矿石类药物,会热上加上热,使脾脏正气受到伤害。在五行中属土,受木的克制,所以如果在甲乙日(属木)服用这类药物,会使疾病更加严重。
人有四海:脑为髓之海,上俞为百会,下俞为风府。喉项为气之海,上俞为天柱,下俞为人迎。胃为水谷之海,上俞为气街(关元以下),下为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主血,上俞为大杼,下俞为上下巨虚、上廉下廉。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5609楼#
发布于:2016-03-30 21: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3月30《黄帝内经》第55课心得
腹中论篇第四十 (二)
三、厥逆:胸肿颈痛,胸满腹胀。这种病如果用灸法便会失音,用针刺就会发狂,必须等到阴阳之气上下相合,才能进行治疗。因为,上本为阳,阳气又逆于上,重阳在上,则有余于上,若再用灸法,是以火济火,阳极乘阴,阴不能上承,故发生失音;若用砭石针刺,阳气随刺外泄则虚,神失其守,故发生神志失常的狂证;必须在阳气从上下降,阴气从下上升,阴阳二气交并以后再进行治疗,才可以获得痊愈。
四、妊娠的特征:其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五、热病的脉象: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的原因?
  答:阳脉是主热证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若人迎一倍于寸口,是病在少阳;大两倍于寸口病在太阳;大三倍于寸口病在阳明。传入三阴。病由阳入阴,病在头部与腹部,就会发生腹胀和头痛。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各种腰痛的针剌方法
一、足三阳、三阴经腰痛
1、足太阳经脉发病的腰痛:痛时牵引项脊尻背,好象担负着沉重的东西一样,治疗,在委中穴处刺出恶血。春季不要刺出其血。
  2、足少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如用针刺于皮肤中,逐渐加重不能前后俯仰,并且不能左右回顾。治疗时应刺膝外侧高骨突起处,若在夏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3、阳明经脉发病而使人腰痛,颈项不能转动回顾,如果回顾则神乱目花犹如妄见怪异,并且容易悲伤,治疗时应刺足三里穴三次,并配合上、下巨虚穴刺出其血,秋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4、足少阴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牵引到脊骨的内侧,治疗时应刺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两次,若在春季则不要刺出其血。如果出血太多,就会导致肾气损伤而不易恢复。
  5、厥阴经脉发病使人腰痛,腰部强急如新张的弓弩弦一样,治疗时应刺阻厥阴的经脉,其部位在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摸之有结络累累然不平者,就用针刺之,如果病人多言语或沉默抑郁不爽,可以针刺三次。
二、诸脉腰痛
1、解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会牵引到肩部,眼睛视物不清,时常遗尿,治疗时应取解脉在膝后大筋分肉间(委中穴)外侧的委阳穴处,有血络横见,紫黑盛满,要刺出其血直到血色由紫变红才停止。
  解脉发病使人腰痛,好象有带子牵引一样,常好象腰部被折断一样,并且时常有恐惧的感觉,治疗时应刺解脉,在郄中有络脉结滞如黍米者,刺之则有黑色血液射出,等到血色变红时即停止。
  2、同阴之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胀闷沉重,好象有小锤在里面敲击,病处突然肿胀,治疗时应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的阳辅穴处,针三次。
  3、衡络之脉发病使人腰痛,不可以前俯和后仰,后仰则恐怕跌倒,这种病大多因为用力举重伤及腰部,使横络阻绝不通,淤血滞在里。治疗时应刺委阳大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视其血络横居满者针刺二次,令其出血。
  4、会阴之脉发病使人腰痛,痛则汗出,汗止则欲饮水,并表现着行动不安的状态,治疗时应刺直阳之脉上三次,其部位在阳蹻申脉穴上,足太阳郄中穴下五寸的承筋穴处,视其左右有络脉横居、血络盛满的,刺出其血。
  5、昌阳之脉发病使人腰痛,疼痛牵引胸膺部,眼睛视物昏花,严重时腰背向后反折,舌卷短不能言语,治疗时应取筋内侧的复溜穴刺二次,其穴在内踝上大筋的前面,足太阴经的后面,内踝上二寸处。
  6、散脉发病使人腰痛而发热,热甚则生心烦,腰下好象有一块横木梗阻其中,甚至会发生遗尿,治疗时应刺散脉下俞之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其穴在膝前外侧骨肉分间,看到有青筋缠束的脉络,即用针刺三次。
  7、肉里之脉发病使人腰痛,痛得不能咳嗽,咳嗽则筋劢拘急挛缩,治疗时应刺肉里之脉二次,其穴在阻太阳的外前方,阻少阳绝骨之端的后面。
  8、腰痛挟脊背而痛,上连头部拘强不舒,眼睛昏花,好象要跌倒,治疗时应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出血。腰痛时有寒冷感觉的,应刺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以散阳分之阴邪;有热感觉的,应刺足厥阴经,以去阴中之风热;腰痛不能俯仰的,应刺足少阳经,以转枢机关;若内热而喘促的,应刺足少阴经,以壮水制火,并刺委中的血络出血。
三、总结:
  1、腰腰痛时,感觉上部寒冷,头项强急不能回顾的,应刺足阳明经;
2、感觉上部火热的,应刺足太阴经;
3、感觉内里发热兼有气喘的,大便困难的,腰痛牵引脊骨内侧的,应刺足少阴经。
4、少腹胀满的,应刺足厥阴经。
5、腰痛犹如折断一样不可前后俯仰,不能举动的,应刺足太阳经。
  6、腰痛时牵引少腹,引动季胁之下,不能后仰,治疗时应刺腰尻交处的下髎穴,其部位在两踝骨下挟脊两旁的坚肉处,针刺时以月亮的盈亏计算针刺的次数,针后会立即见效,并采用左痛刺右侧、右痛刺左侧的方法。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