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李晓静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3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8
555楼#
发布于:2015-11-23 22: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1、公孙穴:
公孙穴主冲脉,冲脉的力量非常强,所以腹胀、肚子鼓、胀都可以用公孙穴。
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补之。虚实都可以在这里下针。
2、商丘穴:脚踝,骨头交接的缝里面。
下针商丘,直针进去。商丘穴是经穴,脾经的经穴,所有阴经的经穴都是金,脾经属土,所以也是脾经的子穴,实症的时候在商丘下针。膝盖内侧痛,痛几天,下商丘,如果超过一个星期,痛几个月,下大都。
痛比较多,酸比较少——泻后补
酸比较多,痛比较少——补后泻
如果麻的话就比较麻烦,所以发病的时候越快治疗越好

对称治疗。上部对下部,左部对右部
比如病人脚痛,在公孙的地方痛,可以下对称的公孙,也可以放在手太阴肺经上面,扎鱼际穴。左痛扎右,右痛扎左。所以右脚的公孙痛,你可以扎左手的鱼际穴,左脚的公孙痛,你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
商丘穴有帮助怀孕的效果
3、三阴交——在脚后跟,内踝裸,要沿着胫骨,在踝裸上三寸的地方,骨头的后面。在骨头旁边下针,不要贴着骨头下针。
三阴交跟足三里是人身上的一个大穴。
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汇处。
比如女人月经痛 ,针三阴交,立竿见影,如果还是痛,就说明没有扎到位置上。诊断妇人有没有痛经,或者腹部有血块,按三阴交,如果一按惨叫一声,根据声音大小,叫的越重的,痛经痛的越厉害。
实有两种:
一种结块:如果是腹部的正中央痛,大部分都是肿瘤,肿块。在三阴交也会有压痛点
一种淤血:如果有淤血,关元穴外开,三寸的位置有压痛点。人体的左边主血,右边主气,所以在腹部的左边会有压痛点。
看肿瘤或者淤血有没有除掉,按三阴交,看是不是有压痛点。

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大肠跟肺表里,所以气表现在合谷上面。
三阴交主血,脾主少腹。
一个正常的孕妇有两种:血旺气衰;气旺血衰。
因为怀孕的时候,婴儿都是靠血在滋养,所以我们要让孕妇血旺气衰的状态下面,肚子里的宝宝会长的好。
如果孕妇本来是血旺气衰,如果后期因为妇人吵架伤到了血,就会气旺血衰,胎儿就容易滑落。
合谷是气,三阴交是血。
如果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就可以安胎。
如果说是补合谷,一补的话,就气旺,泻三阴交呢,就是血会衰,就容易滑胎。
所以孕妇除了腹部不能扎以外,合谷、三阴交也最好不要扎,害怕搞错。
平常灸三阴交是非常的好。
腹部寒冷的时候淤血容易堆积在里面。
如何看腹部为寒冷——因为脚是冷的。      
这是大肠、小肠,小肠里面火的源头是来自心脏。腹部是脾在管,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把东西吸收起来后。营养会转交给脾脏。脾脏主运化,脾脏会把红色的营养交给心脏,青色的营养给肝脏,黄色的营养自己吸收,白的营养给肺脏,黑的营养给肾脏。 脾统血,食物营养吸收后是血。若有一天小肠温度不够了,静脉血一循环,静脉变冷的,就代表小肠温度
下降。由于脾主腹,所以脾直接到脚趾头上去了。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这个冷会顺着三条阴经把冷传下去。而脾主少腹,所以腹是冷的,脚是冷的。
如果是小肠的火能下去,这个子宫卵巢得到小肠的热,小肠在后面子宫卵巢在前面。因小肠够热,心脏才能把奶水退下来,到子宫卵巢里面去,奶水本来是白的。但刚开始时是黄的,因为土生金嘛,到后来是白的。这白色的奶水排出来变红色的,因为奶水下来的时候,到了小肠,小肠很热,一加热以后就变红的。所以月经鲜红色是小肠温度是对的。
如果病人月经很淡——小肠温度不够,没有完全气化掉
如果病人月经很黑——小肠温度太高,烤焦了。
小肠的寒热,可以在关元上灸,这是近取穴。远取穴灸三阴交。所以都可以治疗,哪个穴位都可以。
比如男人已经,晚上梦遗,就灸三阴交,如果灸的太过了上火了,就扎一针三阴交就好了。
阴茎痛,腹痛,所有腹部的问题都可以针三阴交。
所有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如果病人腹痛滴漏不止,三阴交下去,腹不痛了,但滴漏仍不止,那就下隐白,因为隐白穴可以用于止血。但中医认为血无止法,一般不用止血的药,只有消导的药,让血自然停止,因为让本来要排出的血流在身体里面,以后会做乱的。
妇女月经的时候不能行房,行房会影响月经或者奶水。
水肿 ,脚积水,也可以用三阴交,来消导。小便不利:三阴交、中级、关元,都可以,需要我们灵活使用。
艳丽
会员
会员
  • UID201855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4
556楼#
发布于:2015-11-23 22: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吉林-艳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
商丘是脾经经穴,属金,土生金,是脾经子穴,治疗实症,当膝盖内侧痛,实症下商丘,虚症下大都,商丘有助怀孕的效果
痛多酸少,先泻后补,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对称疗法:如果脚痛在公孙,下对侧商丘,如果下商丘还痛,针对侧公孙穴,右脚公孙痛,可以针左手鱼际穴,如果手肘碰痛,可针膝盖顶端鹤顶,反过来鹤顶痛,扎三焦经的天井穴
三阴交穴与妇病治疗
三阴交和足三里是人身上的一个大穴,在脚踝骨,沿着胫骨,上三寸的地方,骨头后面,三条阴经交汇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主治:月经痛(立竿见影)
实有两种:一种是积块,
一种是瘀血,在关元穴外开三寸,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会找到压痛点,人体左侧主血,右侧主气,如果是子宫、腹腔有淤血时,在腹部左边或正中英有痛,不管是淤血还是肿瘤,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
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大肠跟肺表里,所以气表现在合谷上面,三阴交主血,脾主少腹,怀疑时,要血旺气衰,小孩成长好,如果是气旺血衰,会落胎
合谷是气,三阴交是血,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安胎
若知腹寒冷,看脚是否冰冷,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顺着3条阴经把冷传下去
小肠的寒热 进取穴在关元上灸,远取穴在三阴交上,也可以灸中极和关元
三阴交可治疗男人遗精、梦遗、阴茎缩,少腹痛,肠子打结都可以,可针可灸,公孙主冲脉,也可以灸
三阴交和隐白: 可治疗妇科腹痛及滴漏不止,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都可以用三阴交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557楼#
发布于:2015-11-23 22: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六、足太阴脾经:脾包含胰脏,管四肢,主肌肉,统血,谏议之官,甜入脾脏。
   5)商丘穴: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经穴,属金,子穴。
    补充知识:对称治疗法——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a--帮助怀孕
   6)三阴交穴:踝骨内侧上三寸骨头靠内侧。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交汇处,人皇。
    a--腹诊,实。其一,积块,其二,瘀血。腹腔有瘀血时,关元左开三四寸有压痛点。瘀血、肿瘤在三交阴有压痛点。(人体,左主血,右边主气)
    b--主少腹,男女腹部问题都可以治疗,如男人遗精、梦遗,阴茎痛,肠子打结,灸或针此。
    c--水肿 ,脚积水,小便不利(也可用膀胱募穴中极)
    补充知识:①正常孕妇,血旺气衰,婴儿靠血供养,若生气,变气气旺血衰,会落胎。合谷气穴,三阴交血穴,补三阴交泻合谷可安胎。
              ②月经不能行房,行房造成血上行,乳房硬块。
              ③月经淡白,体寒,月经暗红,体热。
陈文洁
会员
会员
  • UID2018511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4
558楼#
发布于:2015-11-23 23: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柳州-陈文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三阴交就是属于阴经的穴道。平常妇女可以多灸三阴交,三阴交是妇科大穴。妇女有更年期的压力,像三阴交、隐白这些很好的穴道,中极、巨阙都可以用。
女人进入更年期后,晚上回家向左边睡,这样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我们有天、地、人三皇。三皇穴中,三阴交叫人皇。
7、漏谷穴
三阴交下一个穴道叫漏谷,漏谷这个穴道我们是禁灸的。漏谷本身是脾经的络穴。络穴就是跟足阳明胃经有相通的地方,它们是表里经。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阴和阳一定有个表里。那脾的表经就是胃,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就是漏谷。漏谷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从三阴交算是三寸。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 地机 三阴交)
介绍地机之前,先介绍阴陵泉。从阴陵泉下三寸就是地机。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在五行木火土金水里面,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得水病时,是土不能制水。我们要把土建立起来。我们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脾经这一条,我们又叫水道。第二个,脾主四肢,腿没有力 ,也可以用三皇穴,这是强土的动作。
地机是脾经的郗穴。郗穴就是消炎、镇痛穴。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 ,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都可以用。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我们的五腧穴,都是井荣俞经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那阴陵泉是合穴,阴经就是木火土金水,合穴是水,阴经从四肢末梢,木火土金水。
阴陵泉是个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像小便失禁、小便频数都可以用。中风的病人也可以用男人要多灸关元、足三里,临床上治症的时候,很奇妙的事情,病人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
我们下针的深浅怎么定它?有时要看脚的大小来决定深浅,有时脚粗的,你扎一寸半对你来说很深,但对他来说还是在表,所以治水肿会没效。如果是皮肤表面的病,针就不要下很深,一定下在皮表上面。病在中间的地方,就下中间的地方。所以我们的深浅,是按病人的需要决定的,这是第一个观念。第二个是治病的时候,病人是骨头的问题,我们下针也要下很深,下到骨头。这是一样的观念。如果是内脏的问题,治肝病,治气喘,也是要深针,因为脏是收藏嘛!是在看不到的地方。那腑是宣泄,所以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这是深浅的一般概念。
9、痛经三穴:血海 三阴交 中极
血海,病人的左腿,手按上去以后,看肌肉最高点的地方就是穴。跟合谷一样,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你找到最高点一压,会有一点点压痛感。这个血海穴是妇科的名穴。所以说女人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
血海在治疗妇科的时候,在痛时下针最好。扎进血海以后,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因血海里面深的地方有个筋在里面,所以血海我们不深针,扎很浅,用一寸针扎进去就可以了。
10、奇穴:百虫窝
血海穴往下移动一寸,有个奇穴叫百虫窝。按到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有疣虫、蛔虫。
11、箕门穴与冲门穴
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箕门穴。
冲门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在治病时,要因时因地治宜。我们可以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但我们用的是云门,因为是对称治疗法,我们可以采对称治疗法。
生完小孩胎盘下不来 ,冲门穴也是很好的穴道。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从中极找府舍。从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面半寸是肾经。
腹结,要从石门找。大横就是神阙外开四寸,外开
灸友44761
贫民
贫民
  • UID2018476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6
559楼#
发布于:2015-11-23 23: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聂君芝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25课学习心得
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为脾经经穴,属性属金,是脾经子穴,可用于实证。在脾经上痛时,久痛下大都穴,初痛下商丘穴,刚开始痛多酸少,先泻后补,再后来酸多痛少,先补后泻,最后就是麻,麻是最严重的了。商丘穴有助于怀孕。
对称治疗: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就是说左(右,上,下)侧的病我们在右(左,下,上)同样位置选取阳性反应点下针。
三阴交:在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处,因为此穴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处,所以叫三阴交,此穴可用于诊断,治疗,及事后确认。男女所有腹部问题都可以用,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所有妇科疾病也可以用。脾主少腹,淤血时,在关元穴旁开3、4寸的地方有压痛点,不管是肿瘤还是淤血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因为经血往下走,月经期间行房会影响月经往下走,所以月经期间禁行房。怀孕时,婴儿靠血滋养,所以孕妇要血旺气衰,小孩子才会长得好,如果是气旺血衰了就容易落胎,合谷穴是气,三阴交是穴,在妇人怀孕时,如果我们分不清补泻,这两个穴位最好不下针。在人体左侧是主血,右侧主气,所以为了让血归肝,晚上睡觉时最好右侧躺,让血在上,气在下,肝就会强。
灸友唐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94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1
560楼#
发布于:2015-11-23 23: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25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25课学习心得
    商丘穴,用度骨法找,这个脚后跟到了踝脚以后,在这个交接缝里面就叫商丘穴,下针

下商丘的时候就是直接进去,商丘穴由于他是脾经的经-金穴,土生金,是脾经的子穴,要

知道脾经的子穴,实证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在子穴上下针。当我们发现病人喊这里痛的时候

,膝盖内侧缝,刚好在脾经上。痛一个礼拜,下商丘穴;痛了好几个月,下大都穴,因为是

虚证,久痛为虚。初痛,心痛为实。有七分痛三分酸,痛久的人在酸在麻,痛比较多,酸比

较少,就先泻后补;到后来病人越来越酸比较多,痛比较少,先补后泻。过了这个期间,通

通是麻了,麻是最重的,针灸在治麻,麻比痛来的慢,你会治疗的次数比较多,痛是比较快

,所以发病的时候越快越好。商丘穴,有帮助怀孕的效果。
    中医里面,有种治疗法则,叫对称治疗法。对称治疗法不管血型不管阴阳五行,就是对

称治疗,怎么取他的对称?比如病人脚痛,正好就在公孙这地方痛,你可以下对侧,左病右

治,右病左治,如果他是心痛,我们可以在他的对侧扎商丘,他的痛还没有去掉,你可以下

对侧的公孙,看见他痛哪边,按照比例来分,右脚的公孙痛,你可以扎左手的鱼际穴;左脚

的公孙痛,你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打架打到手肘痛,扎对面的鹤顶,反过来,如果是鹤顶

痛,就扎对面的天井穴。临症时看哪个治疗法比较方便就用哪个。
    三阴交跟足三里是我们人身上的大穴。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的地方,在骨头的后面,

骨头后面都是阴经,骨头前面都是阳经,所以骨头前面是足阳明胃经,骨头后面就是足太阴

脾经。三阴交下针不要贴着骨头下针,会伤到骨膜。为什么叫三阴交?是有三条阴经的交汇

,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阙阴肝经。女人月经痛,痛的当时时你针三阴交,针一下痛

就去掉了,这叫立竿见影。穴道都可以用于诊断,用于治疗,用于事后看你好了没有。女人

月经痛,看好了没有,按三阴交,痛的话,看痛的程度大小,叫的越重的,痛的越厉害。
    实有两种,一种是积块,一种是淤血,腹诊上面可以查到,有淤血的话,从关元穴外开

三寸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边找个压痛点,人体的左边主血,人体的右边主气,如果说子宫

腹腔里面有淤血的话,我们在腹部的左边找到压痛点;如果腹部的正中央有痛,都是有积块

,有肿瘤,肿块在里面。在三阴交都可以找到痛点,当你把他治好的时候,肿瘤化掉没有,

肿块化掉没有,按三阴交就可以知道。按三阴交还有痛,对不起,再继续治疗,最简单最古

老的方法最实在的方法。
    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大肠与肺是表里关系,气已经在里面了,肺气表现在合谷上面。

三阴交是络的主穴,腹部是属于脾经,脾经属少腹,少腹的问题是脾上在管,所以如果说我

们一个正常的妇人,孕妇有两种,一种血旺气衰,一种气旺血衰,因为怀孕的时候婴儿都是

靠血在滋养,所以要让孕妇的血旺气衰的状态之下小孩长的很好。如果孕妇气旺血衰,就会

落胎,这是情志方面的反应。简单的观念有了以后,合谷是气,三阴交是血,我们如果说是

补三阴交泻合谷,就是安胎。如果说是去补合谷泻三阴交,就是落胎。所以孕妇的合谷和三

阴交都是禁针。
    平常灸三阴交非常好,灸是久火,脾主少腹,腹部这边都是脾上在管,当发现腹部寒冷

现象的时候,淤血堆积在里面。怎么知道她是腹寒?脚是冷的,冰的脚。为什么知道她是冰

的脚?正常人的小肠是火,小肠里面的火热是源头,来至心脏,腹部是脾臓在管,小肠是受

纳之官,他把东西堆起来以后,食物吸收了以后,这食物会转交给脾臓,脾主运化主输送,

所以脾红色给心脏,清色给肝脏,黄色的给自己,白色的给肺脏,黑色的给肾脏,脾在统血

。食物营养吸收以后就是血。哪一天小肠的温度不够了,当小肠的温度不够的时候,静脉循

环时两个脚是冰冷的时候代表小肠的温度在下降,由于脾主腹,脾经上面直接到脚趾头,三

条阴经都是冷的,都交汇在三阴交。如果小肠的火降下去,子宫与卵巢在旁边,子宫与卵巢

必须要有小肠的火,小肠的热,小肠在后面,子宫卵巢在前面,小肠够热,心脏的火不断往

下走,才会把奶水退下来,消导到子宫卵巢里面去,到了子宫卵巢里面的时候,这个奶水本

来是白的,下来以后到了小肠,小肠热的像火一样,煮过以后变成红的,一加热变红,所以

,月经从奶水白的到小肠变成红的。如果月经淡,小肠温度不够,汽化掉,排出月经颜色较

淡。月经很黑很深,小肠里面太热,过热烤的焦了的缘故。近取穴关元,远取穴三阴交。
    腹部问题,男女都可以用,男的遗精,梦遗。灸三阴交可以。阴茎痛,腹部痛,少腹痛

,通通可以用,除了少腹痛,像肠子都可以用三阴交。几乎妇科上的病都可以在三阴交上治

。三阴交一针下去不痛了,但是月经滴漏不止,隐白再下一针。隐白是井穴,止血用的。中

医认为,穴无指法。在治病时,不是开止血的药,而是消导。
    中医建议月经停房,尽量不在月经期间行房。不然会影响奶水往下走的现象。
    水肿,脚积水也可以用三阴交,消导,小便不利的时候也可以用三阴交。
    针灸活用,书是死的。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林晶
侠客
侠客
  • UID201868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61楼#
发布于:2015-11-24 07: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足太阴脾经】

脾经穴位

4) 公孙穴(脾经的络穴)
定位:脚背有个凸骨,凸骨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就是公孙。
用法:脾经络穴、原穴,虚实都可以在此穴下针。
功用:“公孙内关胃心胸”,意思是公孙穴配上内关穴(内关在手心包经上),任何的胃病、心脏病、胸部的问题(包括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通通可以治。比如问病人什么病时,他一直喘無法回答,公孙内关针下去,他就不喘并可以讲话了;胃痛时,公孙一下针马上就好,立竿见影,没有立竿见影,则为没扎到穴位;甚至在心脏病发的时候,公孙处能摸到一个硬块;临床上胃出血可下公孙;妇女妊娠呕吐,可针足三里和公孙。

补充知识1.公孙主冲脉(任脉旁开半寸的地方,是冲脉的所在),整个冲脉都是公孙在管,整个任脉是列缺在管。冲脉力量很强,所以腹胀  、鼓胀通通都可用公孙(“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补充知识2. 原络治疗法举例:当病变经在足阳明胃经时,找到该经原穴-冲阳,再配合其表里经脾经的络穴-公孙,一起治疗,因为阴经阳经之间有络,所以能阴阳协调相辅相成。

5)商丘穴(脾经的子穴)
定位:按度骨法找,脚的胫骨与脚掌骨交接的缝里是商丘(足内侧)。
用法:直针。
功用:有助孕效果。也可用于对称法治疗,

补充知识1.木火土金水,商丘穴是脾经的金穴,脾经是土,土生金,所以商丘是子穴,子穴治实症。如膝盖内侧痛,痛了好几天,下商丘(子穴);痛了好几个月,下大都(母穴);七分痛三分酸,先泻后补;酸多痛少,先补后泻;最后只有麻了,按痛、酸、麻进展,麻比较严重,治疗会比较久,所以发病时要越早治疗约好。

补充知识2.对称治疗法:对称治疗不管穴性,不管阴阳五行,用基本常识去取即可。举例,如脚痛正好在公孙,可以下对侧商丘,左病右治,下商丘还痛,可以下对侧的公孙;脚上的公孙正好对应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所以右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左手的鱼际穴,左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手肘撞到会很痛,此位置为三焦经的天井,而手翻过来正好对应膝盖的顶端-鹤顶,可以在此用针治疗;鹤顶痛,反过来也可以扎三焦经的天井穴。运用治疗法则时,哪个方法比较适合比较方便,就用哪个。

6)三阴交穴(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此三条阴经交会处)
定位:内踝骨沿着胫骨向上,踝骨上三寸胫骨后。
用法:三阴交在骨头旁边,扎的时候避开骨膜,不贴着骨头旁边下针, 孕妇禁针。
功用:此穴道可以用于诊断、治疗,以及确认治疗效果。此穴道很大,女人月经痛  ,针三阴交,立竿见影,如果痛没有去掉,就是没有扎到三阴交;妇人月经痛和月事好不好,按三阴交时病人大叫一声,叫声越大痛经越厉害。(实有两种:积块和瘀血。如果有瘀血时,从关元穴外开三-四寸的地方,骨头旁可找到压痛点。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所以子宫、腹腔有瘀血时,腹部的左边有压痛点,而腹部正中央有压痛大部分都是有淤块,肿瘤。不管是瘀血  、肿瘤  ,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看治疗效果时,按三阴交,如果还有痛,就继续治疗。腹部的问题,男女都可以用此穴,男人遗精  、梦遗、阴茎痛、少腹痛、肠子打结都可灸三阴交,针也可以。当然公孙也用于这些疾病,公孙对冲脉很好,因为冲脉的路线经过少腹。 几乎所有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当三阴交下针后腹不痛了,但滴漏仍不止,可下隐白。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可用三阴交消导(因为三条阴经经过,同时又主少腹),小便不利和尿频,也可以灸中极(中极是膀胱之募,小便不出因为膀胱太冷,而膀胱太冷是因为小肠的温度不够,导致小便在膀胱里是冷水不是热水,冷水会造成频尿)。

补充知识1.三阴交主血,脾主少腹。所以正常的孕妇分为血旺气衰和气旺血衰两种。怀孕时,婴儿靠血滋养,所以孕妇血旺气衰,孩子会长得好;如果孕妇平时血旺气衰,怀孕时气旺血衰(易生气,与人不和)就易落胎。合谷是气(大肠经原穴,大肠与肺相表里,所以气表现在合谷上),三阴交是血,所以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就可以安胎;而补合谷泻三阴交,就会气旺血衰。所以,合谷、三阴交,孕妇禁针,以免补泻搞错。但常人下药时可对应气药和血药去运用。

补充知识2.脾主少腹,腹寒时瘀血容易堆积,腹寒根据脚的温度判断。正常人的小肠是火,小肠的火源是心脏。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把东西吸收起来,营养转交给心脏;而脾主运化,它会把红色的营养交给心脏,青色的营养给肝脏,黄色的营养自己吸收,白的营养给肺脏,黑的营养给肾脏,所以脾统血,食物营养吸收后是血。当小肠温度不够时(静脉变冷就代表小肠温度下降),由于脾主腹,所以脚趾温度也随之下降,而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冷会顺着三条阴经把冷继续传下去,结论就是而腹是冷的,脚就是冷的。 如果小肠是火热的,子宫卵巢就能得到小肠的热,因小肠够热,心脏才能把奶水导下来到子宫卵巢里去,奶水刚开始时是黄的,因为土生金,所以后来是白的,白色的奶水排出来变红的,因为奶水到了小肠,小肠很热,一加热就变红了,所以月经鲜红色提示小肠温度是对的。若月经颜色很淡,则小肠热度不够,没有完全气化;如果月经色很黑、很深,就是烤焦了,用基本常识去想。 小肠的寒热可以在关元上灸(近取穴),而远取穴就在三阴交上。有人没脚,三阴交无法取,可灸中极、关元替代;妇人因妊娠纹多,不便亮出肚皮,可灸三阴交替代。

补充知识3.中医认为血无止法,生病时没有止血的药,只有消导的药,让血自然停了,不要让本来要排出的血留在身体里,这种血留在身体里以后会做乱。比如中医不赞成月经期间行房,因为经血是往下走。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562楼#
发布于:2015-11-24 08: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5.商丘穴-经穴-脾经子穴
 足内踝前下方,两骨头缝隙中间。一般直刺。
 子穴治疗实证。有助孕的效果。
 有人膝盖内侧痛(脾经走行),痛了几天-刺商丘;痛了几个月-刺大都。
 痛多酸少-泻多补少。程度分级:痛-酸-麻,麻比酸难治疗,麻最严重。
“对称治疗法”:不管阴阳,不管穴性,常识取穴。公孙穴对应鱼际穴,鹤顶穴对应天井穴。左侧公孙处痛,针刺右侧鱼际穴。
6.三阴交穴
 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
 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汇点。
 治疗:(1)痛经针刺效果好。月经不好,按压三阴交大叫不止,痛经明显。
       (2)消除瘀血、肿瘤。一般实证分瘀血和积块两类。
           诊断方法:关元穴外开3-4寸的位置,骨头旁边,压痛点。根据左侧主血,右侧主气的原             则,瘀血-左侧压痛;积块-正中央压痛;瘀血、积块同时存在-三阴交处压痛。治疗后再             按压,没有疼痛证明治愈。
       (3)孕妇禁针合谷穴、三阴交穴。
            孕妇分为两类:血旺气衰和气旺血衰。血旺气衰的孕妇生出孩子健康;气旺血衰的孕妇              容易滑胎。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主气;三阴交主血,针刺两穴不容易把握补泻,一              般孕妇禁针。
       (4)所有的妇科病都可以针刺此穴。中医认为血无止法,只有消导,不要让停留的血在身体             里面。妊娠纹可以灸三阴交。
       (5)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原因:膀胱太冷,膀胱太冷是小肠温度不够,不够              温度导致膀胱里面是冷水,冷水在里面会导致尿频。可针刺三阴交,灸关元穴。
       (6)遗精、梦遗、肠套叠。
 
   艾灸三阴交,提高腹部的温度。腹部是冷的,通过脚的温度就可以判断。脚凉-腹部凉。原因:少腹是脾脏在管,小肠是火,小肠的温度来源于心脏,当食物在小肠里消化吸收后,营养会转交给心脏,脾脏主运化,脾会将营养分配给各个脏腑。脾统血,食物营养吸收后是血。小肠温度不够了,静脉变冷,脾主腹,通过经脉传到脚趾,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汇,冷会顺着阴经传到脚上。因此腹冷,脚就冷。
  子宫、卵巢在小肠的后面,子宫、卵巢的热来自于小肠的热,小肠够热,心脏才能把奶水退下来,到子宫卵巢中,形成经血。奶水由白变红。是奶水在小肠里加热变红的缘故。
  月经鲜红色-小肠温度过高;月经淡红色-小肠温度不够。小肠的寒热,灸关元或三阴交穴。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563楼#
发布于:2015-11-24 11:06
签到
周旸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30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83
564楼#
发布于:2015-11-24 23:43
中医魔鬼特训6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1.24日《针灸大成》第27节课心得:
三阴交,是妇科大穴。妇女、女生可多灸。更年期妇女,向左睡,平常人向右睡。因为左是血,右是气。向右睡是为了让血归肝,这样气在下血在上肝才会很强。更年期妇女翻过来就不会有潮热现象。
漏谷穴
足三里上三寸,是脾经络穴,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禁灸。
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三阴交)
阴陵泉,在胫骨内侧缘。地机,阴陵泉下三寸。天皇,阴陵泉;地皇,地机;人皇,三阴交。
三皇穴:
1,治水肿。两侧都下针,如果有水流出来是正常现象。水肿病人在三阴交有压痛点。
2,肌无力。脾主肌肉,用三皇穴可以强土。
地机,脾经郗穴。消炎、镇痛。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腹部有硬块、肿瘤。
阴陵泉,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摄护腺肥大,晚上夜尿。
下针的深浅:1,病情、病灶部位决定2,年龄大小决定3,肌肉多少决定
痛经三穴:血海 三阴交 中极
血海,按在犊鼻,手掌盖住整个膝盖,大拇指指尖是穴。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女人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者月经不来都可以用此穴。
血海,三阴交,中极可治世界上所有痛经。
血海治病讲时机下针,在痛经的时候下针,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不深扎,一寸就可以了。
奇穴:百虫窝
血海往下一寸。这里如果有压痛,可以诊断体内有蛔虫,寄生虫。
箕门穴与冲门穴
箕门穴,血海穴上五寸。靠近阴部,对阴部的病有帮助。
冲门穴,曲骨穴外开四寸。曲骨穴,耻骨往上,正中间任脉的曲骨穴。
冲门的对称治疗穴是云门。
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穴,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近取穴,靠近腹部。腹结,石门外开四寸,肚脐下两寸。
大横,神阙外开四寸。天枢,神阙外开两寸。大部分治疗肠胃病,例如拉肚子。
腹哀穴,建里外开四寸。治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食窦穴与天溪穴
天溪穴,乳中外开二寸。食窦穴,天溪穴旁隔一个肋间。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一寸就可以。如果胖一点可以一寸半,小孩可以半寸。



杨志磊
贫民
贫民
  • UID20182568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9
565楼#
发布于:2015-11-25 00: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杨志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4日《针灸大成》27课心得
天地人三皇穴,三阴交是人皇,我们称为漏谷,它是脾经的络穴,三阴交上三寸就是漏谷,地机穴,膝盖下胫骨的内侧,外开0.5寸,就是阴陵泉,从阴陵泉下3寸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地皇,阴陵泉就是天皇穴,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少腹,主血,当水有病的时候,用土来治,下针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当两腿没有力的时候也可以用三皇穴,地机是脾经的郗穴,就是消炎阵痛的作用,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是水穴。病人只要有水病的时候,按压三阴交会很痛,下针灸的深浅,水病下1.5寸,
痛经三穴,血海穴,我们用手把膝盖盖住,大拇指尖的地方就是,肌肉最高的位置,当我们在治疗妇科的是,痛的时候我们在下针,这就是讲的时机,从血海穴往下1寸,就是百虫窝,血海穴直上5寸就是其门穴,从耻骨上腹中线的正中间骨头的上面就是曲骨穴,曲骨穴外开4寸就是冲门穴,
对称治疗法,冲门对云门,从中极外开4寸是府舍穴,石门外开4寸就是腹结穴,神阙外开4寸就是大横穴,从建里外开4寸就是腹哀穴,食窦穴,乳中穴外开2寸就是天熙穴,从天熙穴过一个肋骨就是食窦穴,下针的时候我们要斜着下针,
灸友王锡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6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2
566楼#
发布于:2015-11-25 12: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锡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学习心得: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为人皇穴,它与地机(地皇),阴陵泉(天皇)合称为三皇穴,共称为水道,对水肿病有奇效。正常人睡眠时,应向右边,(左血右气),它能让血很好的运行,而在更年期,应左睡,能缓解更年朝之潮热,并且灸中极,巨阙,三阴交也能缓解。漏谷,为脾经之络穴(禁炙),与足阳明胃经相连。脾主肌肉,四肢,也管理着少腹部,根据五行相生原理,水生木生土生金生水,水病治土,如出现水肿,在消水时,须强脾,脾主运化,将水湿运化走,而肿自消,且水能土淹,如单纯消肿而不健脾,则停而又会水肿。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属水,主治膝盖病,风湿,水肿,小便失禁等。而水病,可压迫三阴交,出现疼痛。
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下针的深浅,应灵活运用,如水病,下针要深,也是根据病人的不同而运用,(胖人要深,瘦人应稍浅),而内脏深而下针深,腑在浅表,下针应浅,在骨边下针而非骨头上下针,这些需要医者的灵活,而不是一个死方法。
血海,为全身最大之穴位,它主治月经的一切病症,如痛经,量多或少,崩漏等,治这类病我们也应掌握时机,即痛时下针,能立竿见影,如不能,则找穴不准。
血海穴下移一寸,有一奇穴,百虫窝,如此处压痛,则表示有虫,应强脾而虫不生。
冲门(曲骨外开四寸)采用对称疗法,即针阴门,也可直接针治胎盘不下。
大横,神阙以外开四寸,治泻痢,腹胀之证。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二寸,在天溪穴下一寸,为食窦,也治腹泻,腹胀,水肿。我们取穴一定要注意,穴位它在骨骨之间,两条肌肉之间,骨缝边,不会在骨头上。取穴准确,抓准时机,才能达到立竿见影。
包小花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8
567楼#
发布于:2015-11-25 13: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一、漏谷穴:从三阴交在上三寸或从内踝骨上六寸。
1.  漏谷穴是禁灸的。
2.  漏谷穴是脾经的络穴,是与足阳明胃经想通,相连的地方。
3.  补充: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是表里经,阳经是表经,阴经是里经。
二、天、地、人三皇穴(阴陵泉,地机穴,三阴交)
1.  阴陵泉:以左腿为例,左腿胫骨内侧,大骨头,按到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
2.  地机穴:阴陵泉下三寸即是地机穴,是郄穴(消炎,镇痛)。可治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腹部有肿瘤,硬块。
3.  阴陵泉是天皇;地机穴是地皇;三阴交是人皇。
4.  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统血,主身上的湿热。
5.  得水病时,是土不能制水。把土强起来,水就不会跑。所以治疗水肿,1.消水,2.强土。不强土,水肿退了还会回来。西医利尿剂可把水排掉,但不能强土。
6.  下针双侧,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
7.  整个脾经,又叫水道。
8.  因脾主四肢,退无力,用三皇穴,来强土
三、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属水,是大穴。
1、 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前列腺肿大,夜尿等。
2、 男人要多灸关元,足三里。
3、 看病人是否有水病,压三阴交会有痛点。
4、 补充:下针的深浅:1,。看脚的大小来决定深浅。腿粗的,用三寸针;小孩腿细,用一寸针下;或用一寸半从阴棱泉透到阳棱泉。
2.看病的位置:如果病在皮肤表层,一定下在皮肤上面;
病在中间,就下中间;如果病在骨,下针下到骨头;如果病在内脏,深针。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
四、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1.  血海:如果左手按左腿,按在犊鼻穴,手掌把整个膝盖骨盖住,大拇指尖到处即是血海穴。或者看肌肉最高点即是血海穴。
2.  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
3.  血海穴是妇科的名穴,可治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或月经不来。
4.  血海穴+三阴交+中极穴,可治疗所有的痛经。
5.  治疗的时机:月经来时,痛的时候,下针,效果非常好。不痛时,下针,效果不明显。。
6.  血海在治疗妇科时,在痛时下针最好。
7.  扎针:下针血海,左右捻一捻针,无所谓补泻。
五、奇穴:百虫窝,血海穴往下一寸。
1.  用来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按到百虫窝,病人有痛,即有虫,疣虫,蛔虫。
六、箕门穴与冲门穴
1.  箕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进取穴,靠近阴部,对阴部的病有帮助,很少用到。
2.  冲门穴:曲骨穴外开四寸。
3.  治病要因时,因地治宜。当不方便扎冲门穴时,可用云门,这是对称治疗法。
4.  下冲门穴可让刚生完小孩的人,胎盘下来。
七、府舍穴至腹哀穴
1.  府舍穴:从曲骨上一寸,再外开四寸。
2.  补充:任脉外开四寸是脾经,外开二寸是胃经,外开半寸是肾经。
3.  进取穴:靠近腹部,治疗腹部的病。
4.  腹结穴:石门外开四寸,或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很少用。
5.  大横穴:神阙外开四寸,进取穴,治肠胃方面的病,如泻利,拉肚子。
6.  腹哀穴:建立外开四寸,治腹部肠胃的病,如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八、食窦穴与天溪穴
1.  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二寸,2个骨头中间。
2.  天溪穴跳过一个肋骨,即是食窦穴。
3.  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一般下一寸,肚子大可下一寸半,肚子小,5分,小孩三分。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568楼#
发布于:2015-11-25 14: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三阴交是妇科的大穴,常灸三阴交可以治疗更年疾病。
 晚上睡觉一般右侧睡姿好,右边是气左边是血,晚上睡,为了让血液流回肝脏,右躺血会流入肝脏,肝强。更年期,左侧卧睡觉,防止发生潮热现象。
7.漏谷穴-络穴
 足内踝上六寸。一般禁灸。
 脾经的络穴。脾经的表经是胃,脾经和胃经相连的位置-漏谷穴。
8.阴陵泉穴-合穴
 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一般避开骨头禁针,防止刺到骨膜疼痛。
 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
9.地机穴-郄穴
 阴陵泉下3寸。
 “三皇穴”:阴陵泉-天皇;地机-地皇;三阴交-人皇。三皇穴用来治疗(1)水肿病。水病先强脾。(2)肌肉、四肢无力可用。
  水肿病的治疗思路:消水,主要强脾,针刺“三皇穴”。
  郄穴用来消炎镇痛。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生腹部用肿块、硬块都可以治疗。
针刺深浅观念:(1)病位深,针刺深。筋上的病针刺在筋上;脸上皮肤上的病针刺在皮肤表层,不能深。(2)骨的问题针刺在骨边,避开骨膜位置。内脏疾病深刺,腑的问题浅刺。
10.血海穴
 掌心放在膝盖犊鼻穴上,大拇指下方按压的地方,肌肉的最高点处。
 妇科名穴:中极穴、三阴交穴、血海穴
 痛经时应该在痛的时候针刺效果最好。(针灸应该把握时机)在血海穴处一般用一寸针浅刺。
 “立竿见影”应该是针灸应该有的效果。
11.百虫窝穴-奇穴
 血海穴下一寸。
诊断有没有蛔虫病,按压,痛则有虫;不痛,无虫。
12.箕门穴
   血海穴上五寸。少用。治疗阴部的疾病。
13.冲门穴
  曲骨穴外开四寸。
  冲门穴不方便针刺,采用“对称治疗法”云门穴对应冲门穴。
  胎盘不下一般刺此穴。
14.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
  曲骨上一寸,外开4寸-府舍穴
  石门穴外开4寸-腹结穴
  神阙外开4寸-大横穴
  正中线旁开4寸是脾经;旁开2寸是胃经;旁开0.5寸是肾经。
15.腹哀穴
  建立外开4寸处。
 治疗腹、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16.食窦穴
  天溪穴下一肋骨。(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两寸处)
 
张一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649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3
569楼#
发布于:2015-11-25 15: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51125《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7、漏谷穴(4-00:02:40
三阴交上三寸是漏谷,这个穴是禁灸的。是脾经的络穴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 三阴交)(4-00:03:58
左腿胫骨内侧这边,手摸过去,按到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就是阴陵泉。下针贴到骨边下,要过来一点。从阴陵泉下三寸就是地机。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三皇穴专门治疗水肿。
治疗水肿,除了消水以外,最重要就是强土。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一针下去起针后,这三个穴道会出水。另外,脾主四肢,腿没有力,也可以用三皇穴,这是强土的动作。
地机是脾经的郗穴。郗穴就是消炎、镇痛穴。 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都可以用。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属性是水。
阴陵泉是个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都可以用。中风的病人也可以用,包括前列腺肥大,晚上会夜尿。在诊断上,病人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
下针的深浅看具体情况,按病人的需要决定。

9、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 中极
手掌把整个膝盖骨盖住,盖住以后,大腿内侧,大拇指尖到处就是血海。跟合谷一样,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你找到最高点一压,会有一点点压痛感。血海穴治疗妇科,痛经、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
血海在治疗妇科的时候,在痛时下针是最好时机。扎进血海以后,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浅扎,用一寸针扎进去就可以了。
10、奇穴:百虫窝
血海穴往上一寸有个奇穴叫百虫窝。可以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在身上。按到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治疗到百虫窝不痛就好了
11、箕门穴与冲门穴
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箕门穴。箕门穴按照近取穴的定义,它靠近阴部,所以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很少用到。
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从曲骨外开四寸,就是冲门穴。冲门有一个对称治疗法,在治病时,要因时因地治宜。冲门痛我们可以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但我们用的是云门,我们可以采对称治疗法。
胎盘下不来,冲门穴也是很好的穴道。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从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面半寸是肾经,所以要知道经络的走向,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府舍是近取穴,因为靠近腹部,所以可以治疗腹部的病。
在石门外开四寸,也就是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就是腹结,很少在腹结上治疗。大横就是神阙外开四寸,大部分都是治肠胃方面,泻利、拉肚子,都可以在这附近取穴。
建里外开四寸是腹哀。治症都一样,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都可以用这个穴道。
13、食窦穴与天溪穴
乳中穴外开二寸是天溪穴。天溪穴治乳房硬块。
天溪穴在两个骨头中间,再跳一个肋间就是食窦。
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直针下去不要下太深。一般大概下一寸。肚子很大,可以下一寸半,小孩子的话,很浅的,三分就到了。要看他肚子大小来决定深浅。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