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70楼#
发布于:2015-12-14 19: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日 《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5、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穴位】手伸直时没有天井穴,手弯起来在手肘后面两个筋的中间有个凹洞的地方。

【临床表现及运用】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支沟穴这个穴道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在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所以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在夏至到冬至的时候要下天井穴。下针天井穴就下在两个筋的中间。实症在这里泻,对称治疗时左边的膝盖头痛下右边的天井,因为天井正好对到膝盖头。

【穴位】从天井直上一寸就是清冷渊。
【临床表现及运用】手臂痛不能梳头,还有一种症状病人夹菜到嘴巴、筷子一闪就掉了;
痛三天下子穴,时间长下母穴。手在侧面不能举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往后是小肠经有问题。
清冷渊上下针也可以治发烧。
6、消泺穴至翳风穴
【穴位临床表现及运用】
清冷渊再往上五寸就是消泺。
消泺再上三寸是臑会,臑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
肩髎在手臂上方,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这就是三焦经的肩髎。在三焦经上找到压痛点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一般腺体的问题,内分泌通通是属于三焦。肩髎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

头后脑勺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三焦经的地方,很少下针也不灸;

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在耳朵下方骨头一寸的地方是翳风穴。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下很浅直针进去。治耳鸣耳聋 、下巴脱臼、牙关很痛,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7、瘈脉穴至丝竹空穴
【穴位临床表现及运用】
耳朵翻过来后面有个骨头叫智慧骨。越凸越高越聪明,沿着耳朵一圈痛就是三焦经。痛好几个月就下中渚,这是夏至到冬至嘛。如果是痛的二、三天就下天井。
放血:中风在急救的时候,癫痫、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

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瘈脉,可以刺出血(不下针也不灸),还有是摸愚笨、聪明。
跳过智慧骨头上方凹洞的地方就是颅息,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放血
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是角孙穴。
丝竹空在眉毛尾端,眼睛旁边五分的地方是太阳。后面有个凹洞是太阳。常放血,比如说角膜炎,眼红肿、眼睫毛倒长、眼睛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放血。你把耳朵拉起来用三棱针刺破,再挤两滴血,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
8、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就扎阴陵泉下一寸有个奇穴,叫眉棱点。
左边的眉棱痛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下左边的眉棱点。若正面痛是胃经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头痛在头中间旁开二寸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再痛的话就下涌泉。

指针术
手掌有六根筋。上面是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经渠,列缺,这条的筋经是管心和小肠。在这两条筋的中间,就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筋的上面这条经管的是脾胃。心包筋的下面管的是三焦,然后再下去是手少阴心经这边,阴郄通里灵道到神门,下面有根筋是肾和膀胱,在这两条筋中间是管肺和大肠。
小孩子吐奶在脾胃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和髎穴与耳门穴
【穴位临床表现及运用】
靠近耳门前,这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有个动脉在跳是和髎穴。
牙科病、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轮次耳门(三焦经),中间为听宫(小肠经),下面为听会(胆经)下针;或者用手指按,在痛点下针;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571楼#
发布于:2015-12-14 2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 《针灸大成》第46心得
二、 手少阳三焦经
2. 三焦的穴位 (手少阳三焦经)
9)四渎穴:位于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骨头的阳侧。
肩膀痛应循着经络去做,曲池仅治疗大肠经导致的肩膀痛即胳膊不能往前抬、侧举,不能梳头是三焦经的问题,不能后抬是小肠经的问题,应根据具体的痛法确定下针的位置。
10)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五行属土,夏至到冬至间是三焦经的子穴,此时段内治疗三焦经的虚症在此下针。取穴时弯曲手肘位于手肘后方两筋之间。对称治疗可治疗对侧的膝盖头痛。
11)清冷渊穴:位于天井穴直上一寸。下针可治发烧。
    三焦经引起的肩膀痛是不能梳头,或者是夹菜但放不到口里。    
12)消泺穴:位于清冷渊上五寸,很少用。
13) 会穴:位于清泺穴上三寸。用于治疗甲状腺亢进引起的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肿瘤。
14)肩髎穴:位于肩髃穴跨过大筋的凹洞处。近取穴用于肩膀不能抬举等。
全身腺体的问题,比如内分泌,淋巴结,淋巴癌,甲状腺肿瘤等都可以由三焦在管,所以沿着三焦经方向找到天应点(并非淋巴结等所在位置)在天应点上下针治疗效果最好。
15)天牖穴:位于后颈大筋与后脑骨的内交接处。很少下针和灸。
16)翳风穴:位于耳后骨下约一寸处。西医眼科麻醉剂流向点恰好在翳风穴。后脑处下直针且很浅。用于治疗耳鸣、耳聋、下巴脱臼、TMJ牙关痛等。
TMJ 痛:下针对侧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穴。
17)瘈脉穴:位于耳后沟里跑翳风穴一寸半处。不下针和灸,主要用于放血。在耳后鸡爪经的头和尾放血用于中风急救,癫痫,小孩的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等。
18) 颅息穴:与瘈脉穴相隔于智慧骨的两侧,在骨缝处。近取穴点刺放血用于治疗耳朵肿、耳鸣、耳流脓等耳朵后面的问题。
19) 角孙穴:将耳尖压下位于耳朵正上面与发际线中间。近取穴用于治疗眼科的问题,如白内障、青内障。
20) 丝竹空穴:位于眉毛尾端。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用于治疗眼科的问题,如角膜炎,眼红肿,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睫毛倒长等。
a. 眉棱点:经外奇穴,用于治疗眉棱点骨痛,位于阴陵泉下一寸处。
印堂痛(即两眉中间)是胃痛,下针中脘;眉棱骨(即眉毛下方的骨头)痛在眉棱点(阴陵泉下一寸处)附近的痛点下针,左边痛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痛下左边的眉棱点;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两边痛是胆经;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中间偏两边痛是膀胱经。整个头痛下百会,六阳之首。
b. 指针术:手六筋从外往里依次是心(小肠),肝(胆),脾(胃),三焦(心包),肺(大肠),肾(膀胱)。
小儿黄疸推肝胆筋,轻挨皮肤推即可,不需用力。小儿吐奶轻推脾胃筋。小儿小便不顺或者是咳嗽在肾筋上推。咳嗽在肺筋上推。推完筋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由下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推是去热。中医指针分寒热,脸赤红色是热。脸青淡暗是寒。
21) 和髎穴:位于丝竹穴与耳门穴中间动脉的下方。近取穴用于治疗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等。常采用轮刺法扎耳门、听宫、听会、和髎。也可按压三焦经在最痛的穴位点(即阿是穴)上下针。一般治疗儿科耳朵化脓是用麝香矾石散的喷剂。
22) 耳门穴:位于耳前骨缝的上边,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耳门用于治疗耳鸣,原则是以强肾为主要的治法。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572楼#
发布于:2015-12-14 20: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12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5、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所以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在夏至到冬至时下天井穴。天井穴:手弯起来,手伸直时没有天井穴,要手弯起来,肘关节后面两筋中间的凹洞就是天井穴。一般是让病人采卧姿,躺在床上手是弯的下进去。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
对称治疗时,左边的膝盖头痛,下右边的天井,因为天井正好对到膝盖头。右边膝盖头痛就扎左边天井穴。从天井直上一寸是清冷渊。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不能梳头,筷子碰不到嘴巴。三天,是子穴。好几天、一个星期,母穴。一般是子穴。不能举是侧面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往后,往后搬不上去是小肠经。
三焦是行阳的,清冷渊下针可以治发烧。
6、消泺穴至翳风穴
清冷渊上五寸是消泺,很少用。
消泺再上三寸,就是臑会。臑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
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过大筋到后面的凹洞是三焦经的肩髎。肩髎下三寸是臑会。
淋巴结、甲状腺的肿,一般来说是找天应。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三焦在管。淋巴结属于三焦。在三焦经上若找到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对于淋巴结肿,不管是淋巴癌,或是甲状腺肿瘤,都可以使用的。一般腺体的问题,内分泌,是属于三焦。
肩髎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近取穴。
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外侧还有一条大筋。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很少下针,也不灸。
耳朵下方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是翳风穴。西医眼科麻醉时在翳风穴下麻药针。下针时,可以看到下颚骨,顺着中间扎,直针很浅。用于治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牙关痛,不能咬合食物,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针就好。
7、瘈脉穴至丝竹空穴
把耳朵翻起来,后面有个骨头叫智慧骨,跟智慧就有关系,越凸越高越聪明,越平的越笨。
头痛,沿着耳朵一圈,是三焦经。痛几个月,夏至到冬至下中渚,痛二、三天,下天井。
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临床上治症很多,中风急救时,耳朵翻开有很多青的鸡爪,因血脉都在耳朵后面,拿三棱针,在血脉头尾放血,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有的是在耳朵后面可以找到。放完血,人就会醒过来,这也是急救大穴。癫痫、小孩子脑膜炎 、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这样弯折过去,也在这里放血。一般只要是耳朵后面的问题,只要耳朵翻过来,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就在上面点刺放血。因为一把血放掉,压力一去掉,人就醒过来了。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
从翳风开始,沿着耳朵旁边,在耳朵跟发际中间后面是耳沟,耳沟中间这一条就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瘈脉,可以刺出血。这里不下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智慧骨上方凹洞的地方是颅息,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
耳朵最上方到发际中间是角孙穴。在越靠眼睛的穴道,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里面像白内障、青内障。
眉毛尾端是丝竹空,眼睛旁边五分的凹洞是太阳。在眼科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说角膜炎 ,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你把耳朵拉起来,用三棱针刺破,再挤两滴血,不要上火罐。刺破,挤压几滴血出来就好了。你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尤其是眼睛红肿。湿热的时候,一放血,它就很轻松,清凉的感觉就下来了。因为里面有血堵着,有很多湿热,湿热的时候有很多病毒,放了很多瘀血,新的血就补过来并带来很多白血球,抗体一来,病就去了。
脸上的穴道我们一般都是禁灸,用下针、放血。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8、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在两眉中间,最常见的就是胃痛,下针下中脘,印堂痛就去了。痛在眉棱骨上,在眉毛下方的骨头上,就扎阴陵泉下一寸,有个奇穴,叫眉棱点。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有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左边的眉棱痛,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下左边的眉棱点。若正面痛是胃经,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还痛的话就下涌泉。
指针术
手臂从上到下,有六根经筋,分别管心和小肠、肝胆、脾胃、三焦、肺和大肠、肾和膀胱。黄疸轻推肝胆筋,吐奶轻推脾胃筋,咳嗽轻推肺筋,大小便问题轻推肾筋。由下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脸赤红色是热。脸是青淡暗是寒。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和髎穴与耳门穴
嘴一张开,耳前有一个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穴道是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耳门是属于三焦经,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
眉毛后面点为丝竹空。从丝竹空到耳门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在靠近耳门前,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有动脉,为和髎穴。和髎穴在脉的下方,先用指甲把脉推开来,再下针。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 ,耳聋,采轮刺的方法。在耳朵旁边,三焦经有很多穴道,用指头去按,在阿是穴下针。头痛也是这样做。
和髎治牙科病如牙痛、头痛、耳朵流脓。一般来说治疗儿科耳朵里面化脓出来是用麝香矾石散的喷剂,用麝香、矾石。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73楼#
发布于:2015-12-14 20:46
中医经典魔鬼特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1、    天井穴---三焦经的合穴,属土
把手弯起来在关结后面两个筋中间的凹洞就是天井穴。
夏至到冬至,三焦属火,合穴属土,所以三焦经的实症就取天井穴(子穴)。
2清冷渊在从天井直上一寸。
清冷渊上下针可以治发烧。
3、支沟穴---三焦经的经穴,属火。
腕后臂外三寸,两肉间陷中
对称治疗时,如果一个病人来是因左边的膝盖头痛,那你可以下右边的天井,因为天井正好对到膝盖头。右边膝盖头痛就扎左边天井穴。你找到正位的天井穴后,
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来说不能梳头,食物夹不到嘴巴;手臂不能侧面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往后举是小肠经的问题。
4、臑会穴在肩髎下三寸。臑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臑会在清冷渊上五寸。
5、肩俞穴在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这是。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
6、肩髎穴位于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髎在肩膀附近是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啊,通通可以用肩髎。
我们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这个淋巴结、甲状腺的肿,一般来说是找天应。
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是三焦在管。一般腺体的问题,内分泌,淋巴结通通属于三焦。
7、天牖穴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很少下针,也不能让人家灸,头后面的地方都不灸。
8、翳风穴然后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这是翳风穴。眼科麻醉、白内障、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痛。
牙关痛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9、瘈脉穴至丝竹空穴
耳朵后面有个骨头,这个骨头叫智慧骨。这个智慧骨跟智慧就有关系,你用手去摸,摸到是平的或扁的,这就是笨蛋。这次跟你们面试没有机会摸。你摸小朋友,这智慧骨很高很凸,越凸越高越聪明,越平的越笨。
头痛沿着耳朵一圈是三焦经痛。痛好几个月,就下中渚,这是夏至到冬至嘛。如果是痛的二、三天,就下天井。
所以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这耳后,临床上治症很多,中风在急救的时候,耳朵翻开来看,有很多青的鸡爪,这因血脉都在耳朵后面,你拿三棱针,在血脉头放穴,这也放,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有的是在耳朵后面,可以找到。放完血,人就会醒过来,这也是一个急救的大穴。癫痫也在这放,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这样弯折过去,也在这个地方治疗。
从翳风这个穴道开始,沿着耳朵旁边,在耳朵跟发际中间后面是耳沟,耳朵中间这一条就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
10、瘈脉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可以刺出血。在这里不下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还有是摸愚笨、聪明。往上差不多一寸到二寸的距离。用度骨法来找最好。因为每个耳朵不一样,跳过这个智慧骨,跳过这个大骨头上去,骨头上方凹洞的地方,就是颅息。所以颅息跟瘈脉刚好隔一个智慧骨,叫做大骨头。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一般只要是耳朵后面的问题,你只要耳朵翻过来,看一下,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你就在上面点刺放血。因为你一把血放掉,压力一去掉,人就醒过来了。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
11、角孙穴把耳廓往前折在耳尖直入发际的地方。
在越靠眼睛的穴道,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像白内障、青内障。
12、丝竹空在眉毛尾端,眼睛旁边五分的地方是太阳。后面有个凹洞是太阳。在眼科,我们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说角膜炎,眼红肿。
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尤其是眼睛红肿(因为里面有血堵着,湿热的时候有很多病毒放了瘀血,新的血就补过来并带来很多白血球,抗体一来,病就去了)、眼睛往上吊,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头部疼痛
两眉中间正面痛是胃经,扎中脘穴。
痛在眉棱骨上(在眉毛下方的骨头上)就扎眉棱点(阴陵泉下一寸),找眉棱点附近的痛点下针。用对侧疗法
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
头痛在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
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
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还痛的话就下涌泉。
*婴儿黄疸在肝胆上轻轻的推;吐奶在脾胃上轻轻推向心推为去寒,离心推去热。
咳嗽、大小便的问题在肺经上推。指针都是手指头轻轻在皮肤上摸就好了。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13、和髎穴与耳门穴
嘴一张开后在耳前有一个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从上往下依次为耳门(三焦经),听宫(小肠经)和听会(胆经)。
和髎穴在耳门至丝竹空连线上从耳门前斜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有个动脉在跳的位置。
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所谓的近取穴。遇到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都可以下。
在阿是穴上下针。和髎穴治牙科病如牙痛、头痛、耳朵流脓。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74楼#
发布于:2015-12-14 20: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号,《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1、天井穴
 天井穴,手臂弯起来(手臂伸直时找不到),在手肘关节后面两个大筋中间的凹洞,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在三焦经相火时(当年的夏至到冬至),为子穴,此时节,实症在此泻,可对称治疗(+对侧治疗)膝盖头痛,下针时,一般病人采俯卧位,手臂弯曲。
2、清冷渊
清冷渊,从天井直上一寸,可治发烧。
 手臂痛的情况:不能梳头,筷子碰不到嘴巴(食物夹到嘴边,手一闪就被丢掉了),是三焦经痛;不能侧举,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后翻够后背,是小肠经。
3、消泺穴
消泺,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很少用,
4、臑会穴
 臑会,肩髎穴下三寸,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肿瘤。
5、肩髎穴
肩髎穴,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近取穴治肩膀痛,手臂痛,手臂不能举,
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结通通是三焦在管,在三焦经上按,若找到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不一定要对着穴道上下针,而是找到天应,最痛的那一点下针,不管是淋巴癌,或是甲状腺肿瘤,通通可以用。
6、天牖穴
 天牖,在颈后两侧有两个大筋(非中间的两个大筋),大筋与脑骨交接的地方,不灸,很少下针,
7、翳风穴
翳风,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西医,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下针时在下颚骨与筋中间扎,扎后脑针时,直针入,很浅,治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例:牙关痛,不能咬合食物,先下对侧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
耳朵翻过来,后面的凸起的骨头,叫智慧骨,智慧骨越凸,人越聪明,越平越愚钝。
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即是三焦经,沿着耳朵头痛,视虚实,在三焦经找穴;中风急救:耳朵翻开来看,有的是在耳朵后面,有很多青的鸡爪,三棱针,在血脉头放血,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癫痫,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后仰弯折过去,也是治耳后。一般耳朵后面的问题,只要把耳朵翻过就可以看到有青筋在,点刺放血,压力去了人就能醒过来,痉挛也会去掉,尤其是脑膜炎。
从翳风这个穴道开始,沿着耳朵旁边,在耳朵跟发际中间后面是耳沟,耳朵中间这一条就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
8、瘈脉
瘈脉,从翳风上来一寸半,不针不灸,一般是放血,摸愚笨、聪明。
 9、颅息
颅息,从瘈脉跳过智慧骨,骨后面凹洞的地方,近取穴,治耳朵肿、耳鸣、耳流脓。
10、角孙穴
角孙,耳朵最上方到发际中间的地方,近取穴,治眼科病症
11、丝竹空
丝竹空,眉毛尾端的凹缝,禁灸,一般是下针,放血。
眼科放血四穴: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放血,三棱针刺破,再挤两滴血,尤其是治眼睛红肿,可治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
12、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眉棱点,阴陵泉下一寸,两眉正中间,正印堂痛,胃经,下中脘;痛在眉毛下方的骨头,针眉棱点,在眉棱点附件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下针,对侧下针;
13、指针术(接上堂课)
 指针都是手指头轻轻在皮肤上摸,做完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散掉(有开有关)。
14、和髎穴
嘴巴张开,耳朵前面有条缝,最上面是耳门(三焦经,治耳鸣),中间是听宫(小肠经),最小面是听会(胆经)。
和髎穴,靠近耳门前,朝丝竹空倾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有个动脉在跳,脉的下方即是,禁灸(汗多)可针,下针时,手摸上去,先用指甲把脉推开,再下针,近取穴,治牙痛、头痛、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近取穴很多,采轮刺,压痛点最重的效果最好,肾其华在发,开窍在耳,相关治疗以强肾为主。
儿科耳朵化脓,麝香(一点点就能通利九窍)矾石(过去用白矾,主要用于防腐)散的喷剂,喷到耳朵或鼻子里面,然后再单刺和髎穴,要保持嘴巴张开,不然会卡住针。
巩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19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4
575楼#
发布于:2015-12-14 21: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1214号,《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经
 
痛如果在大肠经和小肠经的中间,那就是三焦经,如果痛几天,实证,痛很久,是虚证,就可以在三焦经的母穴上治疗。
 
要知道穴位的走向,才能准确判断疼痛是发生在哪条经络上。
 
1. 天井穴
在肘后区,肘尖上1寸凹陷中,是天井穴。为三焦经的合穴,属性为土。从夏至到冬至,三焦经是相火,火生土,所以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可以治疗三焦经的实证。
 
在天井穴下针的时候,要将肘弯曲起来。
 
运用对称治疗法则,左边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右侧的天井穴。右侧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左侧的天井穴。
 
2. 清冷渊穴
从天井穴上1寸,为清冷渊穴。
三焦经造成的手臂痛,一般说,是不能梳头。还有病人夹菜的时候,夹到嘴巴口就丢出去了,也是三焦经的问题。如果时间短,就可以在三焦经的子穴----天井穴上治疗。
 
手臂不能侧举,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
 
手肘不能往背后抬,是小肠经的问题。
 
三焦经是行阳的,发烧也可以在清冷渊上下针。
 
3. 消烁穴
肘尖上5寸,为消烁穴。
 
4. 臑会穴
在臂后区,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清冷渊上5寸。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大,淋巴肿瘤,都可以在臑会穴下针。
 
5. 肩髎穴
从肩髃穴往后跨一个大筋,有一个凹洞,就是肩髎穴。可治疗肩膀不能抬举。
 
有很多穴道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肿瘤:我们一般找天应
我们知道三焦经主油网,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三焦在管,我们只要在三焦经上找到痛点,就可以下针。
 
当腺体问题出现,淋巴系统,内分泌出现问题,都可以在三焦经治疗。
 
6. 天护穴
禁针禁灸
 
7. 翳风穴
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下针为直刺,下很浅。对耳鸣耳聋,牙冠痛。
 
一般眼睛手术,会从翳风穴打麻醉剂。
 
当病人牙冠痛,不能咬合食物,可下针:对侧的合谷,下关,颊车,翳风穴。
 
8. 瘈脉穴
翳风穴上1.5寸,为瘈脉穴。
耳后的骨头叫智慧骨。如果是平的,智商不高。
耳朵后与发迹中间叫耳沟,就是三焦经的通道。
 
耳后只有三焦经一条通过
 
若一个病人耳朵一圈痛,是三焦经的问题,若痛了几个月,那下中渚穴。若痛了几天,下天井穴。
 
急救的时候,若耳后有血脉,可点刺放血,人就会醒过来。癫痫,脑膜炎,角弓反张,都可以在耳后青筋处放血。
 
9. 颅息穴
从翳风穴跳过智慧骨的穴位,叫颅息穴。颅息穴和瘈脉穴隔了一个智慧谷
 
耳后部的疾病,都可以在耳后的三焦经上治疗。都可以在耳后青筋上的血脉上放血,尤其对脑膜炎。
 
10. 角孙穴
耳朵最上方,和脑袋链接的地方,与发迹的中间,就是角孙穴。对眼部的疾病,例如白内障等,都可以治疗。
 
11. 丝竹空
在眉毛的后方的凹陷中
 
眼科的四个放血点: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好,对眼睛红肿,酸胀效果好。睫毛倒长也是这四个穴位。
 
头痛---在印堂处-----------最常见的是胃痛-------在中脘下针
 
在眉毛下方的眉棱骨痛-------------扎阴陵泉下1寸,脾经上,是经外奇穴,叫眉棱点,用取对侧疗法。
 
正中间头痛-----督脉,下后溪,近取穴就下百会。
 
膀胱经的头痛------实证下束骨穴,虚证下委中穴
 
指针术:
 
手六筋------以右手掌内侧为例,从桡侧开始,第一根筋管心和小肠,手腕内侧中间,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的桡侧的筋管脾胃,尺侧的筋管三焦,管心和脾胃的筋的中间,管的是肝胆,小指尺侧的筋管肾和膀胱,管三焦的筋和管肾的筋中间的筋,管的是肺和大肠。
当小儿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筋上治疗。轻轻的推,因为气就在皮肤表面。
向心推是驱寒,离心推是去热。
 
做完以后,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上揉一揉。
 
12. 耳门穴
嘴巴张开,耳前骨缝中有三个穴道。从上到下是耳门、听宫(小肠)、听会(胆经),
 
13. 耳和髎穴
从丝竹空和耳门连线,耳门前半寸的地方,有一个动脉,就是耳和髎,下针时要把动脉拨开。
 
当耳朵流脓,发炎的时候,耳朵周围的穴道很多,可以选择按压时最痛的点去下针。
[巩菲于2015-12-15 20:21编辑了帖子]
鞠文盈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7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48
576楼#
发布于:2015-12-14 21:28
中医经典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46课学习心得:
手臂前侧大肠经,手臂后侧小肠经,中间三焦经。一定要记住穴道、经络的走向,看痛点在那条经络上,就取相应经络的穴位进行治疗。病痛短期内出现的取子穴,疼痛时间久了取母穴治疗。
9、 天井----合穴----土----子穴
【定位】将手臂弯成90度直角,顺肘尖向上摸,两条大筋的中间就是天井穴
【主治】直刺,治三焦经实症。也可以用来治疗对侧的膝盖上方痛,取对侧治疗法。
10、清冷渊
【定位】天井上一寸
【主治】也是治疗三焦经巡经部位疼痛的穴位,还可以治疗发烧。
11、消烁
【定位】清冷渊上五寸是消烁,很少用到。
【主治】
12、臑会
【定位】消烁上在三寸是臑会
【主治】这个穴位可治疗甲状腺、淋巴、脖子肿、强硬。
12、肩髎
【定位】肩髎在手臂上方,在肩兪后下侧的凹洞里
【主治】一般近取穴治疗肩膀痛
13、翳风穴
【定位】耳屏后的凹陷处是翳风穴, 在颅骨后源和下颌骨的交接的缝隙中
【主治】治疗白内障等眼疾以及耳鸣、耳聋、下巴脱臼和牙关痛不能咬食物,下针直刺,不可深刺。
14、窦脉
【定位】翳风上一寸半
【主治】一般放血
15、颅息
【定位】过智慧骨在上方凹陷处
【主治】治耳鸣、耳朵流脓
16、角孙
【定位】耳尖对的位置
17、丝竹空
【定位】眉毛后是丝竹空
18、太阳
【定位】眼睛旁侧凹洞
【主治】靠近眼睛和眼睛周围的穴位都治疗眼疾。眼睛附近炎症、眼睫毛倒长、眼睛上翻不认识人都可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治疗。
19、和髎
【定位】耳门前半寸至一寸位置的动脉血管下
20、耳门穴
【定位】三焦经的耳门穴在耳前骨缝里,嘴张开就可以摸到,这个骨缝有三个穴位,上是耳门,中是听宫,下是听会。
【主治】耳朵附近穴位治疗治疗耳朵疾病,而治疗时耳门、听宫、听会可以轮刺法取穴治疗。
一、奇穴眉淩点
印堂痛是胃经,下针中皖。眉骨痛有一奇穴可以治疗。此穴在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下一寸位置,叫眉淩点,取对侧治疗法。沿耳头痛是三焦痛,头痛在正中间是督脉痛,在旁两侧是膀胱经痛。所有治疗按虚补实泄原则下针。
二、指针术
手六筋,以右手示例,上管心与小肠,中管脾胃,下管肾与膀胱。小儿脉浅,推时轻推。小儿吐奶推手部脾胃筋,由手走心是去寒,由心走手是去热。推完放掉天河水,在间使揉散气。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577楼#
发布于:2015-12-14 21: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12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手弯起来,两个筋中间有个凹洞就是天井。手伸直没有穴道。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
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
夏至到冬至的时候,要下天井穴。
病人采卧姿,躺在床上手是弯的,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实症在这里泻。
对称治疗时,病人左边的膝盖头痛,下右边的天井。
清冷渊:天井直上一寸, 就是清冷渊。
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不能梳头、食物无法送嘴。
三天,下子穴。好几 天、一个星期,母穴。但一般是子穴。
手臂不能举,实际上来讲是手不能梳头。
不能举是侧面, 侧面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往后,是小肠经。
清冷渊下针也可以治发烧。
清冷渊再往上五寸,就是消泺,消泺再上三寸是臑会。
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都可在臑会上下针。
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是肩髎。三寸,这就是臑会。
淋巴结、 甲状肿,一般来说是找天应。
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是三焦在管。
在三焦经上按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好下针的地方。
对于淋巴结肿,不管是淋巴癌,或是甲状腺肿瘤,通通可以使用。
腺体的问题,内分泌啊,通通是属于三焦。
肩髎近取穴,治肩 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
天牖:
颈后中间两个大筋,大筋 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
少下针,也不能让人家灸,头后面的地方 都不灸的。
翳风穴:                                                                                                
侧面看,在耳朵下方,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 地方
一般西医来说,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白内障都在这治疗。
下针时可以看到下颚骨跟筋顺着中间扎,扎后脑的针时,下得很浅,直针进去。
治耳鸣 耳聋、下巴脱臼,还有牙关很痛。
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下针的时候下下关、颊车。
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瘈脉穴至丝竹空:
把耳朵翻过来,后面有个骨头叫智慧骨。
智齿跟智慧没有关系。智慧骨跟智慧就有关系,平的或扁的,就是笨蛋。
智慧骨越凸越高越聪明。病人头痛,痛沿着耳朵一圈。
只要是沿着耳朵一圈,你马上就要想到是三焦经。
痛好几个月就下中渚, 夏至到冬至。如果痛的二、三天,就下天井。
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中风在急救的时,耳朵翻开来看,有很多青的鸡爪,三棱针在血脉头放血,手推一推。放完血, 人就会醒过来。急救的大穴。
癫痫,小孩子脑膜炎 、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弯折过去,也在这治疗。
瘈脉:翳风上来一寸半,可以刺出血。不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
颅息:跳过智慧骨,骨头上方一两寸凹洞的地方。
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耳朵后面的问题,看到有青筋冒出来,
或是有血脉在,上面点刺放人就会醒。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尤其是脑膜炎。
角孙:耳朵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是角孙穴。
治白内障、青内障。
丝竹空: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
常放血,比如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
刺破,挤压几滴血出来就好。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 尤其是眼睛红肿。
脸上的穴道一般都是禁灸,常用下针、放血。
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
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奇穴-眉棱骨:痛在眉毛下方的骨头上就扎眉棱点在阴陵泉下一寸,
找眉棱点附近的痛点下针。用对侧疗法
头痛在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
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还痛的话就下涌泉。
指针:婴儿黄疸在肝胆上轻轻的推;吐奶在脾胃上轻轻推向心推为去寒,
离心推去热。咳嗽、大小便的问题在肺经上推。
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和髎穴与耳门穴
 嘴一张开后在耳前有一个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从上往下依次为
耳门-三焦经,听宫-小肠经和听会-胆经。
 和髎:丝竹空至耳门前斜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有个动脉在跳的地方。
下针把脉拨开,直针下。
 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
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都可以下。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578楼#
发布于:2015-12-14 22:47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号,《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
 天井穴
在肘后区,肘尖上1寸凹陷中,是天井穴。为三焦经的合穴,属性为土。从夏至到冬至,三焦经是相火,火生土,所以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可以治疗三焦经的实证。

在天井穴下针的时候,要将肘弯曲起来。

运用对称治疗法则,左边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右侧的天井穴。右侧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左侧的天井穴。
清冷渊穴
从天井穴上1寸,为清冷渊穴。
三焦经造成的手臂痛,一般说,是不能梳头。还有病人夹菜的时候,夹到嘴巴口就丢出去了,也是三焦经的问题。如果时间短,就可以在三焦经的子穴----天井穴上治疗。手臂不能侧举,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手肘不能往背后抬,是小肠经的问题。三焦经是行阳的,发烧也可以在清冷渊上下针。
消烁穴肘尖上5寸,为消烁穴。 臑会穴在臂后区,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缘。清冷渊上5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大,淋巴肿瘤,都可以在臑会穴下针。肩髎穴,从肩髃穴往后跨一个大筋,有一个凹洞,就是肩髎穴。可治疗肩膀不能抬举。有很多穴道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肿瘤:我们一般找天应
我们知道三焦经主油网,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三焦在管,我们只要在三焦经上找到痛点,就可以下针。当腺体问题出现,淋巴系统,内分泌出现问题,都可以在三焦经治疗。 天护穴
禁针禁灸。 翳风穴
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下针为直刺,下很浅。对耳鸣耳聋,牙冠痛。
一般眼睛手术,会从翳风穴打麻醉剂。当病人牙冠痛,不能咬合食物,可下针:对侧的合谷,下关,颊车,翳风穴。瘈脉穴,翳风穴上1.5寸,为瘈脉穴。
耳后的骨头叫智慧骨。如果是平的,智商不高。耳朵后与发迹中间叫耳沟,就是三焦经的通道。耳后只有三焦经一条通过若一个病人耳朵一圈痛,是三焦经的问题,若痛了几个月,那下中渚穴。若痛了几天,下天井穴。急救的时候,若耳后有血脉,可点刺放血,人就会醒过来。癫痫,脑膜炎,角弓反张,都可以在耳后青筋处放血。 颅息穴,从翳风穴跳过智慧骨的穴位,叫颅息穴。颅息穴和瘈脉穴隔了一个智慧谷,耳后部的疾病,都可以在耳后的三焦经上治疗。都可以在耳后青筋上的血脉上放血,尤其对脑膜炎。角孙穴耳朵最上方,和脑袋链接的地方,与发迹的中间,就是角孙穴。对眼部的疾病,例如白内障等,都可以治疗。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的凹陷中,眼科的四个放血点: 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好,对眼睛红肿,酸胀效果好。睫毛倒长也是这四个穴位。膀胱经的头痛-实证下束骨穴,虚证下委中
指针术:手六筋-以右手掌内侧为例,从桡侧开始,第一根筋管心和小肠,手腕内侧中间,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的桡侧的筋管脾胃,尺侧的筋管三焦,管心和脾胃的筋的中间,管的是肝胆,小指尺侧的筋管肾和膀胱,管三焦的筋和管肾的筋中间的筋,管的是肺和大肠。
当小儿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筋上治疗。轻轻的推,因为气就在皮肤表面。
向心推是驱寒,离心推是去热。完以后,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上揉一揉。
耳门穴,嘴巴张开,耳前骨缝中有三个穴道。从上到下是 耳门、听宫(小肠)、听会(胆经),耳和髎穴
从丝竹空和耳门连线,耳门前半寸的地方,有一个动脉,就是耳和髎,下针时要把动脉拨开。当耳朵流脓,发炎的时候,耳朵周围的穴道很多,可以选择按压时最痛的点去下针。
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579楼#
发布于:2015-12-15 07: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5日《针灸大成》第47课心得



治疗儿科耳朵里面化脓用麝香矾石散的噴剂。
治疗耳鸣,基本原则,肾其华在发,开窍在耳朵,所有以强肾为主。


十四、足少阳胆经
1.胆
正常人——木火土金水,这是相生,所谓相生就是正常。
五脏(阴):肝心脾肺肾
腑(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
胆汁喷射出来的速度就是心脏的速度。
治疗胆的问题:只要加强心脏,让心脏搏动力量加强,同时用一些药把浊物清出来,同时增加肝的代谢。
肝木生心火,肝在心的下方,肝是木,心脏是火,不断扔木给火,所有心脏就有热的力量。心脏光是热不够,心脏在跳动,搏动时,会产生一个速度。中医认为,胆在肝的下方,肝脏的排泄物到胆,胆的下方是小肠,胆是木,小肠是火,浊物进入胆,就是进入木,加上小肠开始生火,消化力更强。胆木生阳火。
《针灸大成》上说视物倒之,不是说真的反的,是左右反。其实就是胆囊翻过来了。胆为清净之腑,中正之官,视物倒之。
临床上,胆病呕吐,口苦,嘴巴苦。因为阳木在生火,烧完后,烧焦之后都是苦味,口苦呕吐都是胆。
2.瞳子髎穴
胆经的第一个穴道。
眼睛的内眦第一个穴道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
內翳从睛明穴快通到瞳孔那边,是太阳经的经热。
从外眼角往鼻子方向过来是胆经问题。
从眼下方,白翳往上生,是阳明胃经的湿热,是胃热造成的。
若从上面下来,还是胆经问题,因为胆经从上面到阳白穴,最靠近这个地方。
治疗眼翳的时候,是看它从哪里长过来,再看从哪个经络去治疗它。
瞳子髎又称太阳穴,就是眼角后方有个骨头,骨头复方有个凹洞。下针用一寸扎半寸就到了。临床上,最多是放血。像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都在太阳穴放血。
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从太阳透到率谷。
3.听会穴与上关穴
耳门,听宫,听会都是张口取穴。下针是直下,用上下插提法。
治疗耳鸣时,要问问怎么得的?
外来的耳鸣,比如潜水浮起来太快,因压力不适应,造成耳鸣。处理方法,让他潜水回原来的地方,然后慢慢起来,让压力慢慢变轻,这样耳鸣就好了。
上关——又叫客主人。是手足少阳阳明的会穴。
取穴:当穴性雷同时,以最痛点来治疗,这是选择下针的原则。
4.颔厌穴与率谷穴
穴道不记得没关系,重要的是记住经络走向。
这些穴道临床上用的不多,都是放血。
颔厌——足阳明胃经第一个穴道是头维,往下一寸。
在耳朵旁边一圈,靠近耳朵后边的是三焦经,再再外面一圈是胆经。从正面看,头正中央是督脉,旁开一寸是膀胱经,再开一寸半,通通是胆经。要连到三焦经时,就在耳朵后面。
越靠近耳朵的穴位,越能治疗耳朵,靠近头部的,治疗偏头痛。
率谷——耳朵尖端往上一寸。
治疗头痛有名的手法:太阳透率谷。就是从瞳子髎一针透到率谷穴。怎么透?
针先扎瞳子髎,捻捻针,用三寸针,扎到瞳子髎,再捻一 捻,再把针提起来,提到皮层,不要拔出来,然后手摸到率谷,把针倒过来之后,把皮拉起来,一点点透过去,透到瞳子髎时,头痛就没有了。在透针前,先再合谷扎一针,有麻醉效果。
5.完骨,本神与阳白穴
眼骨穴——在天柱穴与天容穴的中央,大筋后方。
阳白穴——在眉毛跟发际中间,正对眼睛眉毛上方。下针时,把皮肤拉起来,从阳白刺进去,刺到眉毛中间,这叫阳白透鱼腰。治疗眼睛近视,视物不明,或是眼睛痛,白内障。
胆经通到鱼腰,所有白内障若从上面下来,还是在胆经上面治疗。
足阳明胃经通通在脸的前面,所以面脸问题,都是胃经在管。
灸友王香香
新手
新手
  • UID2018707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7
580楼#
发布于:2015-12-15 08: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201512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1
天井穴:手弯起来时手肘后面在两个筋的中间的凹洞.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在夏至到冬至,三焦相火,是三焦经的子穴。对称治疗时膝盖头痛扎天井。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

2清冷渊穴:天井直上一寸。三焦经行阳,可治发烧。

手臂痛(不能梳头、食物放不到嘴里)是三焦经问题,不能举是侧面,侧面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往后,搬不上去,就是小肠经问题。

3消泺穴:清冷渊往上五寸。很少用。

4臑会穴:消泺上三寸。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

5肩俞穴: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

6肩髎穴: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是近取穴。可治疗肩膀不能抬举,手臂痛。

7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大筋外侧是天柱。外面还有一条大筋。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三焦经的地方,很少直针,也不能灸,头后面一般不灸。

8翳风穴: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尖下方。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可治疗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不能咬食物,下对侧合谷,再下颊车,下关,翳风。
把耳朵翻过来,后面有个骨头,这个骨头叫智慧骨。
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中风在急救的时候,耳朵翻开来看,有很多青的鸡爪,因血脉都在耳朵后面,用三棱针,在血脉头放穴,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有的是在耳朵后面,可以找到。是急救的大穴。癫痫也在这放,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这样弯折过去,也在这个地方治疗。
9瘈脉穴:从翳风上来一寸半。不下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还有是摸愚笨、聪明。

10颅息穴:跳过智慧骨,骨头上方凹洞的地方。(颅息跟瘈脉刚好隔一个智慧骨),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

11角孙穴: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这个地方。在越靠眼睛的穴道,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里面像白内障、青内障。
丝竹空穴;在眉毛的后方,在眉毛尾端.眼睛旁边五分的地方是太阳。后面有个凹洞是太阳。在眼科,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说角膜炎,眼红肿 。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是近取穴。禁针或灸。

12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眉棱点:阴陵泉下一寸。头痛在两眉中间,最常见是胃痛,下针中脘,印堂痛就去了。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有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左边的眉棱痛,我们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我们下左边的眉棱点。若正面痛是胃经,我们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管他的,就下百会。还痛的话就下涌泉。
指针术:手上有六筋分别管心小肠,肺大肠,三焦心包经,脾胃。小孩子生下来有黄疸,中医会在肝胆下手,轻轻推,下手不要太重,沿着皮肤的表面轻轻往上推,小孩子的气再表面。小孩子吐奶则在脾胃这条筋上面轻轻的推,就会好。推得时候,由下往身体里面推是去寒,由身体往下推的时候是去热,小孩脸是赤红色的,热,脸是青淡暗色的,寒。小孩小便不顺或者咳嗽,都可以在这条筋经上面做,做完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揉,气就散了。做完后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上揉一揉气就放掉了。

13耳门穴:在耳前有一个骨缝,用手按在这,嘴张开,就出现一条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穴道是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耳门是属于三焦经,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眉毛后面这个点,我们称之为丝竹空。从丝竹空到耳门这边,这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耳鸣,不管是蝉鸣各种声音,像鸟叫、火车声,都可以治,治症治法一样。禁灸。

14
和髎穴:在靠近耳门前,这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可以摸到动脉在跳。

和髎穴,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都采用轮刺。耳朵旁边,三焦经很多穴道,用指头按压到特别痛的点(阿是穴)就下针痛点。

  治疗儿科耳朵里面化脓用麝香矾石喷剂,保持它干燥,这是外用;小孩下针采用单刺,下针时张开嘴巴。
赖惠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581楼#
发布于:2015-12-15 11:15
2015年12月14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接上)

10.天井:手弯起来,两个筋中间有个凹洞就是天井。合穴,属土。实症泻此。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
夏至到冬至的时候,这实证下天井穴。
对称治疗时,病人左边的膝盖头痛,下右边的天井。反之亦然。
11.清冷渊:天井直上1寸。治手不能梳头。初病下子穴,久病下母穴。但一般是子穴。清冷渊下针也可以治发烧。 
12.消泺:清冷渊再往上5寸。
13.臑会:消泺再上3寸。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
14.肩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
15.翳风: 侧面看,在耳朵下方,骨头后面差不多1寸的地方
一般西医来说,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白内障都在这治疗。
下针时可以看到下颚骨跟筋顺着中间扎,扎后脑的针时,下得很浅,直针进去。
治耳鸣、 耳聋、下巴脱臼,还有牙关很痛。
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
中风在急救的时,耳朵翻开来看,有很多青的鸡爪,三棱针在血脉头放血,手推一推。放完血, 人就会醒过来。急救的大穴。
癫痫,小孩子脑膜炎 、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弯折过去,也在这治疗。
16.瘈脉:翳风上来1.5寸,可以刺出血。不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
17.颅息:跳过智慧骨,骨头上方一两寸凹洞的地方。
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
18.角孙:耳朵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治白内障、青内障。 
19.丝竹空: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常放血,比如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刺破,挤压几滴血出来就好。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禁灸,常用下针、放血。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20.经外奇穴-眉棱骨:
21.和髎:丝竹空至耳门前斜0.5寸到1寸的中间,有个动脉在跳,穴在脉的下方。下针把脉拨开,直针下。
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都可以下。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582楼#
发布于:2015-12-15 11:47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号,《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
 天井穴
在肘后区,肘尖上1寸凹陷中,是天井穴。为三焦经的合穴,属性为土。从夏至到冬至,三焦经是相火,火生土,所以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可以治疗三焦经的实证。

在天井穴下针的时候,要将肘弯曲起来。

运用对称治疗法则,左边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右侧的天井穴。右侧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左侧的天井穴。
清冷渊穴
从天井穴上1寸,为清冷渊穴。
三焦经造成的手臂痛,一般说,是不能梳头。还有病人夹菜的时候,夹到嘴巴口就丢出去了,也是三焦经的问题。如果时间短,就可以在三焦经的子穴----天井穴上治疗。手臂不能侧举,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手肘不能往背后抬,是小肠经的问题。三焦经是行阳的,发烧也可以在清冷渊上下针。
消烁穴肘尖上5寸,为消烁穴。 臑会穴在臂后区,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缘。清冷渊上5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大,淋巴肿瘤,都可以在臑会穴下针。肩髎穴,从肩髃穴往后跨一个大筋,有一个凹洞,就是肩髎穴。可治疗肩膀不能抬举。有很多穴道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肿瘤:我们一般找天应
我们知道三焦经主油网,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三焦在管,我们只要在三焦经上找到痛点,就可以下针。当腺体问题出现,淋巴系统,内分泌出现问题,都可以在三焦经治疗。 天护穴
禁针禁灸。 翳风穴
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下针为直刺,下很浅。对耳鸣耳聋,牙冠痛。
一般眼睛手术,会从翳风穴打麻醉剂。当病人牙冠痛,不能咬合食物,可下针:对侧的合谷,下关,颊车,翳风穴。瘈脉穴,翳风穴上1.5寸,为瘈脉穴。
耳后的骨头叫智慧骨。如果是平的,智商不高。耳朵后与发迹中间叫耳沟,就是三焦经的通道。耳后只有三焦经一条通过若一个病人耳朵一圈痛,是三焦经的问题,若痛了几个月,那下中渚穴。若痛了几天,下天井穴。急救的时候,若耳后有血脉,可点刺放血,人就会醒过来。癫痫,脑膜炎,角弓反张,都可以在耳后青筋处放血。 颅息穴,从翳风穴跳过智慧骨的穴位,叫颅息穴。颅息穴和瘈脉穴隔了一个智慧谷,耳后部的疾病,都可以在耳后的三焦经上治疗。都可以在耳后青筋上的血脉上放血,尤其对脑膜炎。角孙穴耳朵最上方,和脑袋链接的地方,与发迹的中间,就是角孙穴。对眼部的疾病,例如白内障等,都可以治疗。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的凹陷中,眼科的四个放血点: 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好,对眼睛红肿,酸胀效果好。睫毛倒长也是这四个穴位。膀胱经的头痛-实证下束骨穴,虚证下委中
指针术:手六筋-以右手掌内侧为例,从桡侧开始,第一根筋管心和小肠,手腕内侧中间,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的桡侧的筋管脾胃,尺侧的筋管三焦,管心和脾胃的筋的中间,管的是肝胆,小指尺侧的筋管肾和膀胱,管三焦的筋和管肾的筋中间的筋,管的是肺和大肠。
当小儿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筋上治疗。轻轻的推,因为气就在皮肤表面。
向心推是驱寒,离心推是去热。完以后,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上揉一揉。
耳门穴,嘴巴张开,耳前骨缝中有三个穴道。从上到下是 耳门、听宫(小肠)、听会(胆经),耳和髎穴
从丝竹空和耳门连线,耳门前半寸的地方,有一个动脉,就是耳和髎,下针时要把动脉拨开。当耳朵流脓,发炎的时候,耳朵周围的穴道很多,可以选择按压时最痛的点去下针。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583楼#
发布于:2015-12-15 12:01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号,《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
 天井穴
在肘后区,肘尖上1寸凹陷中,是天井穴。为三焦经的合穴,属性为土。从夏至到冬至,三焦经是相火,火生土,所以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可以治疗三焦经的实证。

在天井穴下针的时候,要将肘弯曲起来。

运用对称治疗法则,左边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右侧的天井穴。右侧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左侧的天井穴。
清冷渊穴
从天井穴上1寸,为清冷渊穴。
三焦经造成的手臂痛,一般说,是不能梳头。还有病人夹菜的时候,夹到嘴巴口就丢出去了,也是三焦经的问题。如果时间短,就可以在三焦经的子穴----天井穴上治疗。手臂不能侧举,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手肘不能往背后抬,是小肠经的问题。三焦经是行阳的,发烧也可以在清冷渊上下针。
消烁穴肘尖上5寸,为消烁穴。 臑会穴在臂后区,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缘。清冷渊上5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大,淋巴肿瘤,都可以在臑会穴下针。肩髎穴,从肩髃穴往后跨一个大筋,有一个凹洞,就是肩髎穴。可治疗肩膀不能抬举。有很多穴道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肿瘤:我们一般找天应
我们知道三焦经主油网,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三焦在管,我们只要在三焦经上找到痛点,就可以下针。当腺体问题出现,淋巴系统,内分泌出现问题,都可以在三焦经治疗。 天护穴
禁针禁灸。 翳风穴
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下针为直刺,下很浅。对耳鸣耳聋,牙冠痛。
一般眼睛手术,会从翳风穴打麻醉剂。当病人牙冠痛,不能咬合食物,可下针:对侧的合谷,下关,颊车,翳风穴。瘈脉穴,翳风穴上1.5寸,为瘈脉穴。
耳后的骨头叫智慧骨。如果是平的,智商不高。耳朵后与发迹中间叫耳沟,就是三焦经的通道。耳后只有三焦经一条通过若一个病人耳朵一圈痛,是三焦经的问题,若痛了几个月,那下中渚穴。若痛了几天,下天井穴。急救的时候,若耳后有血脉,可点刺放血,人就会醒过来。癫痫,脑膜炎,角弓反张,都可以在耳后青筋处放血。 颅息穴,从翳风穴跳过智慧骨的穴位,叫颅息穴。颅息穴和瘈脉穴隔了一个智慧谷,耳后部的疾病,都可以在耳后的三焦经上治疗。都可以在耳后青筋上的血脉上放血,尤其对脑膜炎。角孙穴耳朵最上方,和脑袋链接的地方,与发迹的中间,就是角孙穴。对眼部的疾病,例如白内障等,都可以治疗。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的凹陷中,眼科的四个放血点: 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好,对眼睛红肿,酸胀效果好。睫毛倒长也是这四个穴位。膀胱经的头痛-实证下束骨穴,虚证下委中
指针术:手六筋-以右手掌内侧为例,从桡侧开始,第一根筋管心和小肠,手腕内侧中间,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的桡侧的筋管脾胃,尺侧的筋管三焦,管心和脾胃的筋的中间,管的是肝胆,小指尺侧的筋管肾和膀胱,管三焦的筋和管肾的筋中间的筋,管的是肺和大肠。
当小儿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筋上治疗。轻轻的推,因为气就在皮肤表面。
向心推是驱寒,离心推是去热。完以后,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上揉一揉。
耳门穴,嘴巴张开,耳前骨缝中有三个穴道。从上到下是 耳门、听宫(小肠)、听会(胆经),耳和髎穴
从丝竹空和耳门连线,耳门前半寸的地方,有一个动脉,就是耳和髎,下针时要把动脉拨开。当耳朵流脓,发炎的时候,耳朵周围的穴道很多,可以选择按压时最痛的点去下针。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584楼#
发布于:2015-12-15 12:02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号,《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
 天井穴
在肘后区,肘尖上1寸凹陷中,是天井穴。为三焦经的合穴,属性为土。从夏至到冬至,三焦经是相火,火生土,所以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可以治疗三焦经的实证。

在天井穴下针的时候,要将肘弯曲起来。

运用对称治疗法则,左边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右侧的天井穴。右侧的膝盖头痛,可以扎左侧的天井穴。
清冷渊穴
从天井穴上1寸,为清冷渊穴。
三焦经造成的手臂痛,一般说,是不能梳头。还有病人夹菜的时候,夹到嘴巴口就丢出去了,也是三焦经的问题。如果时间短,就可以在三焦经的子穴----天井穴上治疗。手臂不能侧举,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手肘不能往背后抬,是小肠经的问题。三焦经是行阳的,发烧也可以在清冷渊上下针。
消烁穴肘尖上5寸,为消烁穴。 臑会穴在臂后区,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缘。清冷渊上5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大,淋巴肿瘤,都可以在臑会穴下针。肩髎穴,从肩髃穴往后跨一个大筋,有一个凹洞,就是肩髎穴。可治疗肩膀不能抬举。有很多穴道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肿瘤:我们一般找天应
我们知道三焦经主油网,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三焦在管,我们只要在三焦经上找到痛点,就可以下针。当腺体问题出现,淋巴系统,内分泌出现问题,都可以在三焦经治疗。 天护穴
禁针禁灸。 翳风穴
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下针为直刺,下很浅。对耳鸣耳聋,牙冠痛。
一般眼睛手术,会从翳风穴打麻醉剂。当病人牙冠痛,不能咬合食物,可下针:对侧的合谷,下关,颊车,翳风穴。瘈脉穴,翳风穴上1.5寸,为瘈脉穴。
耳后的骨头叫智慧骨。如果是平的,智商不高。耳朵后与发迹中间叫耳沟,就是三焦经的通道。耳后只有三焦经一条通过若一个病人耳朵一圈痛,是三焦经的问题,若痛了几个月,那下中渚穴。若痛了几天,下天井穴。急救的时候,若耳后有血脉,可点刺放血,人就会醒过来。癫痫,脑膜炎,角弓反张,都可以在耳后青筋处放血。 颅息穴,从翳风穴跳过智慧骨的穴位,叫颅息穴。颅息穴和瘈脉穴隔了一个智慧谷,耳后部的疾病,都可以在耳后的三焦经上治疗。都可以在耳后青筋上的血脉上放血,尤其对脑膜炎。角孙穴耳朵最上方,和脑袋链接的地方,与发迹的中间,就是角孙穴。对眼部的疾病,例如白内障等,都可以治疗。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的凹陷中,眼科的四个放血点: 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好,对眼睛红肿,酸胀效果好。睫毛倒长也是这四个穴位。膀胱经的头痛-实证下束骨穴,虚证下委中
指针术:手六筋-以右手掌内侧为例,从桡侧开始,第一根筋管心和小肠,手腕内侧中间,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的桡侧的筋管脾胃,尺侧的筋管三焦,管心和脾胃的筋的中间,管的是肝胆,小指尺侧的筋管肾和膀胱,管三焦的筋和管肾的筋中间的筋,管的是肺和大肠。
当小儿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筋上治疗。轻轻的推,因为气就在皮肤表面。
向心推是驱寒,离心推是去热。完以后,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上揉一揉。
耳门穴,嘴巴张开,耳前骨缝中有三个穴道。从上到下是 耳门、听宫(小肠)、听会(胆经),耳和髎穴
从丝竹空和耳门连线,耳门前半寸的地方,有一个动脉,就是耳和髎,下针时要把动脉拨开。当耳朵流脓,发炎的时候,耳朵周围的穴道很多,可以选择按压时最痛的点去下针。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