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5楼#
发布于:2016-04-06 06: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04月05日 《黄帝内经》第60课心得 四十五 厥论篇 太阳膀胱经发厥病症状:脸肿、头部沉重,两脚不能行,并有眩晕昏仆的症状。 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癫狂。 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发生厥病,突然耳聋,面部肿胀发热,胸胁疼痛,小腿活动不便。 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发生厥病,腹部胀满、大便不通,不想吃东西,如果勉强进食则出现呕吐,不能安卧。 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发生厥病口干,小便颜色发红,腹部胀满,心痛。 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发生厥病,小腹部肿胀疼痛,二便不通,喜欢以屈膝状体位睡觉,并有阴囊收缩,小腿内侧发热的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厥逆,小腿痉挛拘急,并见心痛牵连到腹痛。 治疗时取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脉上的穴位。因为脾主少腹,少腹是小肠,治少腹时一般会同时治小肠。小腹突起,是脾湿,是太阴堵。 足少阴肾经厥逆腹部虚性胀满,呕吐、腹泻、大便清稀。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治肾时一般也会治胃。肾有问题时,一定可以看到胃的症状。当肾要衰竭时,病人有晕眩和强烈的呕吐,因为肾主水,水太多会反侮到土中焦,胃受不了,就开始吐。 足厥阴肝经厥逆,腰痛、痉挛、腹部虚性胀满,小便不通,神经错乱,胡言乱语等。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治肝病时,一定要保持病人大便很好即保持金和木之间的平衡,肝病自然就好。常态时,肝木在中间,上面是肺金,下面是大肠金来制衡。大便不好也影响肝,肺不好也影响肝。 足太阴、少阴、厥阴三条经脉都发生厥逆,大小便不通,并使病人手足寒冷。出现这种情况,三天就会死亡。 足太阳膀胱经厥逆身体突然僵直跌倒,呕吐带血,并有鼻出血。太阳是三阳,发病时很强烈。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即膀胱有问题时可以治肺,肺有问题时可以治膀胱。因为肺是天幕,是金,金生水到肾脏,即肺肃降的津液到肾里累积,肾里的水经过命门火、小肠火第一次蒸化,这是最好的精液补骨髓、补脑;蒸化剩下的液体输送到膀胱;在膀胱里经过小肠火的第二次蒸化进入肝脏,清洗肝脏,第二次蒸化剩下的浊水再从尿道排出体外。所以,肺的水与膀胱的水是相关的。所以,久咳时一咳嗽小便会出来。 足少阳胆经厥逆,关节筋骨活动不利,腰不可弯,动作不自如,颈项发僵不能回头,如果并发肠部痈肿,就是不治之症,如果病人发惊,就可能死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因为少阳为枢,身上所有像门那样开关的地方都是枢,一般是三焦在管,胆管不了那么远。重病人死之前神会离开,会很容易被惊到。 足阳明胃经厥逆,咳嗽、身体发热,容易受惊,鼻中出血或呕吐血液。胃癌是很严重的厥逆,但这个病不会死人。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手太阴肺经厥逆有腹部虚性胀满,并见咳嗽,经常呕吐出泡沫状物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因为正常时肺象风箱一样把气向下压向下降,而且肺里津液很多,如果肺部气上逆,就会咳嗽吐出泡沫状物体。脾主少腹,治脾时要治小肠。 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厥逆有胸部疼痛,牵连到喉咙,身体发热的现象,死,不治。因为心脏有问题时,心是相火,极热,是阳中之阳,阳气向上升,当心脏有问题阳厥时,象蜡烛灭之前,火苗猛然变大、然后很快熄灭,即阳气一下子冲到喉咙,是不治之症。 手太阳小肠经的厥逆,耳聋、流眼泪、颈项发硬不能回头、腰部发硬不能俯仰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治小肠也会治脾脏,因为脾脏跟小肠是相通的。 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厥逆喉痹、咽部肿胀、吞咽困难、肢体颈项强直等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气会膻中,是气病之始。气性上升,气从膻中经过颈部肾经流过的地方到达喉部,所以喉部是气之海。喉病都是气有堵塞,可以用行气的药,推着气让气走快点,就可以让喉部堵塞的气散开,喉病即愈。 常人胃脉位于皮下应缓而有力,缓即一息四到五至。当胃脉沉而细时胃脉沉至骨边。 胃痈时人迎脉大于寸脉很多是热脉,即热停在胃的上部不动。多数人生病时在胃下口即小肠上口,如果发在胃上部即酸过多反逆而烧到胃所致。常人之胃气应是下降的,脉应该是缓而有力,当胃脉出现沉细脉,同时人迎脉大即代表胃里有东西累积所致。 |
|
5896楼#
发布于:2016-04-06 07: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
得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人病胃脘痈者,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胃脘痈病,应当先诊其胃脉,他的脉搏必然沉细,沉细主胃气上逆,上逆则人迎脉过盛,过盛则有热。人迎属于胃脉,胃气逆则跳动过盛,说明热气聚集于胃口而不得散发,所以胃脘发生痈肿。 人睡卧不能安宁,是五脏有所伤及,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人一直想着自己的病就失眠)要等到损伤恢复,精神有所寄托,睡卧才能安宁,所以一般人不能测知他是什么病。 人不能仰卧,是肺居胸上,为五脏六腑的华盖,如果肺脏为邪气所犯,邪气盛与内则肺的脉络胀大,肺气不利,无法肃降,呼吸急促,故不能仰卧。在《奇恒阴阳》中有这方面的论述。 患厥病诊得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因为冬天诊察其脉象,右脉本来应当沉紧,这是和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左脉浮迟,则是逆四时的反常脉象,所以与肺脏关联。腰为肾之府,故当有腰痛的症状。少阴的经脉贯肾络于肺,现于冬季肾脉部位诊得了浮迟的肺脉,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虽与肺有关,但主要是肾病,故肾病当主为腰痛。 颈痈病,因程度不同治疗会有所不同。颈痈属于气滞不行的,宜用针刺开导以除去其病;若是气盛壅滞而血液结聚的,宜用砭石以泻其淤血。这就是所谓同病异治。 患怒狂病的病因:阳气因为受到突然强烈的刺激,郁而不畅,气厥而上逆,因而使人善怒发狂,由于此病为阳气厥逆所生,故名“阳厥”。足阳明经脉是常动不休的,太阳、少阳病脉是不甚搏动的,现在不甚搏动的太阳、少阳经脉也搏动的大而急疾,这就是病生于阳气的征象。治疗时病人禁止饮食就可以好了。因为饮食经过脾的运化,能够助长阳气,所以禁止病人的饮食,使过盛的阳气得以衰少,病就可以痊愈。同时,再给以生铁烙煎水服之,因为生铁烙有降气开解的作用。 |
|
5897楼#
发布于:2016-04-06 07: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4-5黄帝内经61课心得
1.病能论篇四十六 人病胃脘痈者,胃脉会呈现沉细状(出现肾脉),表示胃气反逆,這时人迎脉必盛大,表示热聚在胃的上口(指小肠上口),无法运行,胃必生痈。胃反酸过反逆时会累积在胃的上口。摸脉时,脉外是脾,脉里是胃,脉外是气之所在,脉里是血之所在。正常的胃脉应缓而有力,一呼一吸五至,今得肾脉之沉细,同时人迎脉盛大,表示胃里有积。人卧时不能眠,心乱是因脏已伤,精气无法回脏。人不能仰卧,是因肺气盛大无法肃降,令人血脉喷张。病厥者,诊的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者,如是冬天,右手脉正常,左手为反逆四时之脉。因浮为秋为肺,今脉浮而迟乃精气不藏,表示肾有病。少阴之脉过肾络肺,今肾病的肺脉,故知病在后腰肾俞处。沉为冬为肾为藏。浮为秋为肺为表为阳,今脉浮且虛者,可知是阳以虛。颈部生痈者,或用砭石破开,或用针灸刺之,皆能令人愈。人病痈脓热气滞者,用针刺开破,令其气消。人病痈气大盛,血已结聚者,则用砭石破开,泄其聚热。人病发怒且狂症,是因阳气异常造成的。重阳或者阴不能控制阳或人突生大变,令人阳厥造成的阳明之厥令人动,太阳少阳气厥,人静止不动。人若該静时却动,且大闹不止,这就是病侯。治疗时让病人不食即可。严重时可服用生铁屑,生铁屑可抑制阳气,同时镇心。 |
|
5898楼#
发布于:2016-04-06 07:58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0课心得。 1、太阳之厥,会有头肿且沉重状,足无法行走,发作是眼目昏眩而仆倒不知人事。阳明之厥,令人如癫疯状,想奔走呼叫,腹部胀满无法入眠,纲红赤且热,胡言乱语肯不识人状。少阳之厥,令人耳聋雨肿胀且热,两胁疼痛,足膝无法正常走路。 2、太阴之厥,令人腹胀满,大便不顺,没味口,一吃东西就呕吐,无法安卧。少阴之厥,令人口干小便黄赤,小腹胀满而胸口痛。厥阴之厥,使人小腹肿胀且痛,腹胀如鼓小便不顺畅,嗜眠,屈膝时阴部会收缩且有肿胀感,大腿内侧有灼热感。 3、太阴厥逆时,会腿内侧抽筋,且心痛牵引腹痛。少阴之厥逆,令人腹虚胀满且呕吐,下利清。厥阴之厥逆,四肢抽筋,腰部疼痛,腹部虚满,小便不通且胡言乱语。一旦三阴同时厥逆,大小便不通,令人手足冰冷,则三日内必死。 太阳之厥逆,使人突然昏倒且吐血出,平常易流鼻血。少阳之厥逆,令人关节不利。一旦如此则腰无法转运,头无法回顾。一旦有肠炎出现,则无法治疗。阳明之厥逆,令人气短身热,而咳嗽,易受惊吓,且流鼻血,兼有吐血症。 手太阴之厥逆,会有胸部虚满胀兼有咳嗽的症状,当吐涎沫出。手少阴心经主少阴之厥逆,心痛牵引到喉部,一旦兼有身热症状必死,无法治疗。 手太阳之厥逆,使人耳聋目泪出,头项无法回愿,腰无法弯曲。手阳明与少阳的厥逆,必有喉不发音,咽肿且吞咽困难。 |
|
5899楼#
发布于:2016-04-06 07: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病态论篇46 一,人胃部发痈脓,如何诊断? 诊断时须诊胃脉,当胃脉呈现沉且细状,其沉细表示胃脉反逆,则人迎脉必盛,成发热状,人迎脉是胃脉,一旦变大,表示热聚胃脉出口无法流行,也表示胃生痈脓 二,内脏受伤时,其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使人失眠,只要精气能回归脏中,则能安眠,心情不会焦躁,所以常人无法消除病症 三,有人无法仰卧,为什么 肺是五脏之华盖,一旦肺气盛且大,无法肃降,必令血脉喷张,脉张则无法仰卧 四,有人得厥病,诊右手脉沉而紧,左手脉浮而迟,不知其病,在何处 若冬季右手脉沉而紧,属正常,若左手脉,浮而迟,乃反逆四时之症,在左手当是病在肾 冬之肾本应收藏,今浮而迟,乃精气不藏,脉自尺过关部到寸时,必生腰痛 原因,肾脉穿过肾而络到肺部,今肾有病,又得肺脉,故病在肾俞处 五,颈部生痈,患者用砭石破,再用针刺,能愈,为何? 同病不同治,痈脓之热气,留滞不去,用针刺开破令气消除,一旦痈盛大,血聚结,则用砭石开大口,来大泻热气,视病深浅而定 六,有人发怒且狂,病由何生? 是因阳气异常而发生 原因,阳气会乱,是因大挫折而无法下决定造成,令人易怒,名阳厥 七,三阳经的阳厥,如何区分及治法? 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已 太阳 少阳死绝厥,令人静止不动。 若本不想动却发狂,且大闹不休,这是病候 治法:不食即好,人吃精华入阴,其热气能强阳气,所以不食。服用生铁屑即可好,其可抑制阳气 |
|
5900楼#
发布于:2016-04-06 08: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60405《皇帝内经》第60课心得
太阳之厥,会有头肿且沉重状, 足无法行走,发作时眼目昏眩而仆倒不知人事。 阳明之厥,令人如癫疯状,想奔走呼叫,腹部胀 满无法入眠,面红赤且热,胡言乱语且不识人状。 少阳之厥,令人耳聋雨颊肿胀且热,两胁疼痛, 足膝无法正常走路。 太阴之厥,令人腹胀满,大便不顺,没味口, 一吃东西就呕吐,无法安卧。少阴之厥,令人口 干小便黄赤,小腹胀满而胸口痛。厥阴之厥,使 人小腹肿胀且痛,腹胀如鼓小便不顺畅,嗜眠, 屈膝时阴部会收缩且有肿胀感,大腿内恻有灼热 感。凡厥症太盛则施泻法,太虚则施补法,平常 不虚不盛时,只取病经上的穴道即可。太阴厥逆时,会腿内侧抽筋,且心痛牵引腹 痛。治法取病经上之穴道。少阴之厥逆,令人腹虚胀满且呕吐,下利清榖。治在其病经上的穴道。 厥阴之厥逆,四肢抽筋,腰部疼痛,腹部虚满, 小便不通且胡言乱语。治在其病经上的穴道。一 旦三阴同时厥逆,大小便不通,令人手足冰冷, 则三日内必死。 太阳之厥逆,使人突然昏倒且吐血出,平常 易流鼻血。治在其病经上。少阳之厥逆,令人关 节不利。一旦如此则腰无法转运,头无法回顾。 一旦见有肠痈现象出现,则无法治疗了。人如惊 状则必死。阳明之厥逆,令人气短身热而咳嗽, 易受惊吓,且流鼻血,兼有吐血症。 手太阴之厥逆,会有胸部虚满胀兼有咳嗽的 症状,当吐涎沬出。治在其病经上之穴道。手少 阴心经主少阴之厥逆,其主要症状是心痛牵引到 喉部?一旦兼有身热症状必死,无法治疗。 手太阳之厥逆,使人耳聋目泪出,头项无法 回愿,腰无法弯曲。治在其主病之经。手阳明与 少阳的厥逆,必有喉不发音,咽肿且吞咽困鸡。 治在其病变之经上。 |
|
5901楼#
发布于:2016-04-06 08: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4月05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病能论第四十六 正常胃脉应当缓而有力,若胃脉沉细,主胃气上逆,胃气上逆人迎脉旺盛,成发热状,人迎是胃脉。气机上逆,人迎脉盛,为邪热聚集于胃口而不散,所以出现胃脘痈。 睡卧不安,因人体五脏有所损伤,整日念想自己的病情,或是人的思想挂念着某一个事情。如果不消除这两方面的因素,是睡不安宁的。不能仰卧,因肺为华盖,肺气过盛,致络脉胀大,不能仰卧。右手主气,左手主血脉,若脉紧,其内有寒实。若为冬季,诊右手之脉,应为沉紧,心肺上焦与天气相接,中膈下与地气相接,人体与四时相应,诊左脉也应为沉紧。若左脉浮迟,为阳虚之证。冬见秋脉,主肾病。腰部会出现疼痛。因此腰痛多与肾病关联。因肾脉络肺,到喉,再到舌下金津、玉液,冬见肺脉,主肾气逆。喉痛化脓,以针刺破脓,没有脓不要刺。颈痈以气滞为主,适于针灸治疗;颈痈以气滞血瘀为主,适宜于用砭石治疗。化脓是因气太盛,以致血聚,从而化脓,化脓时,会有周围发热等症候。这是同病异治法,视病之深浅而定。阳气突然受到抑制而不能宣泄,所以容易发怒,病名阳厥。阳厥是因阳气过盛,阴不能制阳。阳明经上某些部位是经常跳动的,而太阳、少阳经上很少有跳动的地方,平时不跳动的地方,突然跳动得大而快速,是阳厥的征兆。阳明气逆而气动,发生动证。治阳明气逆,可减少病人的饮食,饮食之精华入于阴,其热气能强阳气,所以减少病人的饮食,没有阳气供给,病即痊愈;严重时还可服生铁落饮,因生铁落可抑制阳气。 |
|
5902楼#
发布于:2016-04-06 08: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4-6《皇帝内经》第60课心得
1、厥令人腹满,甚至昏厥 原因:阴气盛于上,必下焦虚,则腹满。阳气盛于上,下焦气上逆,加重阳气成邪气上冲头面,阳气必逆乱,故昏迷不醒。 2、三阳厥 太阳厥:头肿、沉重,足不能行,发作时眼目昏眩仆倒不醒人事。 阳明厥:如癫疯状,想奔走呼叫,腹胀满无法入眠,面红赤且热,胡言乱语不识人。 少阳厥:耳聋、两颊肿胀热,两胁疼痛,足膝无法正常走路。 3、三阴厥 太阴厥:腹胀满,大便不顺,无胃口,食则吐,无法安卧。 少阴厥:口干小便黄赤,小腹胀满而胸口痛。 厥阴之厥:小腹肿胀且痛,腹胀如鼓小便不顺畅,嗜睡,屈膝时阴部会收缩且有肿胀感,大腿内有灼热感。 凡厥症太盛则泄,太虚则补,不虚不盛取病经穴道。 4、三阴厥逆 太阴厥逆:会腿内侧抽筋,心痛牵引腹痛 少阴厥逆:腹虚胀满且呕吐,下泄清。 厥阴厥逆:四肢抽筋,腰部疼痛,腹部虚满,小便不通且胡言乱语。 治法取病经穴道。三阴同时厥逆,大小便不通,手足冰冷,则三日内必死。 5、三阳厥逆 太阳厥逆:会突然昏倒吐血,易流鼻血,治在其经。 少阳厥逆:关节不利,腰无法转动,头无法回顾,若见肠痈则无治。 阳明厥逆:气短、身热而咳,易受惊吓,流鼻血,兼吐血。 6、病能(态)论篇第四十六 诊胃脉,沉且细,表示胃气反逆,则人迎脉必盛,造成反热状。人迎脉即胃脉,变盛大,表示热聚胃脉出口无法流行,代表胃生痈脓。 |
|
5903楼#
发布于:2016-04-06 08: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病能(态)论篇第四十六》 一、人若有胃部发痈脓的。 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统为痈也。 正常胃脉在右手关部,缓而有力,一息4到5至。胃发痈脓大多数发生在胃下口幽门处,发生在贲门是因胃酸太多造成。 二、有人卧时无法安眠心情很乱,是因脏受伤时,其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就使人失眠,只要精气能回归脏中则能安眠,心情也不会焦躁。故人不能老想其病也。 三、有人无法仰卧者,是因肺者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无法肃降,必令人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卧。 四、有病厥者,诊右脉沈而紧,左脉浮而迟。主病为何? 冬诊之右脉固当沈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因为时节为冬,右手又是冬脉,冬之肾本应收藏,今浮面迟,乃精气不藏也,脉自尺过关部到寸时,必生腰痛。 因少阴肾脉贯肾络肺到喉到舌下的金津玉液。今得肺脉,则为气逆上去,为肾有病,乃知病在后腰肾俞处,则腰痛。 五、有颈部生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痊愈。 这是同样的疾病,而用不同的疗法来治是有差异的。对于痈脓之热气流滞不去的,直用针刺开破,令其气消除之。一旦痈气已盛大,血已结聚者,则用砭石开大ロ破开来大泻其聚热,这是同病异治法,视病之深浅而定。 有脓时刺破,无脓不刺。当皮肤表面有白色的脓头或皮肤一块是热的其余是冷的,则为化脓。 六、有人有发怒且狂的病,是因阳气异常而发生的。 因阳气乱,乃因突遭重大挫折,故善怒。病名曰阳厥。这个只是部分原因不是全部原因。 七、三阳经的阳厥 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太阳少阳之气厥,令人静止不动。若是本不应动却发狂,且大闹不休,这就是病候。 治法:人食其精华入于阴,其热气能强阳气,故不让其吃东西即可好。严重时,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生铁洛可抑制阳气,镇定心神很强。生铁洛是打铁时掉出来的铁渣。 |
|
5904楼#
发布于:2016-04-06 08: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4.胃部痈脓的诊断 当诊寸口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5.卧而不安,何也? 脏有所伤,脏之精气入眠时无法归脏故不能安眠。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6.不得仰卧,何也? 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 7.病厥,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病在何处? 若冬诊之,右脉固为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肺脉自尺部经关到寸部时,当腰痛也。 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8.颈部生痈的治疗 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此同名异治,痈脓之热气滞留不去,宜以针石开破除去之。气盛血聚者,宜石大破口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9.阳阙:发怒且狂 因:这是由于阳气异常引起的。阳气者,因突遭重大挫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 诊:阳明气阙者常动,巨阳少阳气阙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治:不令其食即已。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络为饮,夫生铁络者,下气疾也。 10.酒风 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病名曰酒风。 治:以泽泻,朮(苍术)各十分,麋衔(鹿蹄草)五分,合以三指撮为饭前服用。 |
|
5905楼#
发布于:2016-04-06 09: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4月6《黄帝内经》第62课心得 奇病论第四十七 一、怀孕妇人不能发声的原因: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宫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受阻,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舌本失养,故不能言语。 治疗:不需要治疗,待至十月分娩之后,胞络通,声音就会自然恢复。《刺法》上说:正气不足的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的不可用补法,以免因误治而造成疾病。所谓“无损不足”,就是怀孕九月而身体瘦弱的,不可再用针石治疗以伤其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腹中已经怀孕而又妄用泻法,用泻法则精气耗伤,使病邪独据于中,正虚邪实,所以说疾病形成了。 二、伏梁、疹筋和厥逆头痛 1息贲:有病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二三年不好的,这种病在胁下而不在胃,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并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 2、伏梁:人有身体髀部、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体内所致。邪气流溢于大肠,而流着于肓膜,因为肓膜的起源在肚脐下部,所以环绕脐部作痛。这种病不可用按摩方法治疗,否则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利的疾病。 3、诊筋病黄帝说:人有尺部脉搏跳动数疾,筋脉拘急外现的,这就是所谓,此人腹部必然拘急,如果面部见到或白或黑的颜色,病情则更加严重。 4、厥逆:有人患头痛已经多年不愈,此人当受过严重的寒邪侵犯,寒气向内侵入骨髓,脑为髓海,寒气由骨髓上逆于脑,所以使人头痛,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也痛,病由寒邪上逆所致,所以病名叫做“厥逆”。 三、脾瘅 症状:患口中发甜的,这是由于五味的经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溢,就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热之气。 四、胆瘅 胆瘅:病口中发苦的,应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法。记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
|
5906楼#
发布于:2016-04-06 13: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睡卧不能安宁的原因: 五脏有所伤及,要等到损伤恢复,精神有所寄托,睡卧才能安宁,所以一般人不能测知他是什么病。 不能仰卧的原因: 肺居胸上,为五脏六腑的华盖,如果肺脏为邪气所犯,邪气盛与内则肺的脉络胀大,肺气不利,呼吸急促,故不能仰卧。在《奇恒阴阳》中有这方面的论述。 患厥病诊得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主病的诊断: 因为是冬天诊察其脉象,右脉本来应当沉紧,这是和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左脉浮迟,则是逆四时的反常脉象,所以与肺脏关联。腰为肾之府,故当有腰痛的症状。 原因:少阴的经脉贯肾络于肺,现于冬季肾脉部位诊得了浮迟的肺脉,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虽与肺有关,但主要是肾病,故肾病当主为腰痛。 颈痈病的治疗:颈痈病病名虽同而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颈痈属于气滞不行的,宜用针刺开导以除去其病;若是气盛壅滞而血液结聚的,宜用砭石以泻其淤血。这就是所谓同病异治。 患怒狂病的病因: 阳气因为受到突然强烈的刺激,郁而不畅,气厥而上逆,因而使人善怒发狂,由于此病为阳气厥逆所生,故名“阳厥”。 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足阳明经脉是常动不休的,太阳、少阳病脉是不甚搏动的,现在不甚搏动的太阳、少阳经脉也搏动的大而急疾,这就是病生于阳气的征象。 治疗原则:病人禁止饮食就可以好了。因为饮食经过脾的运化,能够助长阳气,所以禁止病人的饮食,使过盛的阳气得以衰少,病就可以痊愈。同时,再给以生铁烙煎水服之,因为生铁烙有降气开解的作用。 |
|
5907楼#
发布于:2016-04-06 13: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2课心得。
奇病论第四十七 怀孕妇人不能发声的原因: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宫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受阻,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舌本失养,故不能言语。 治疗:不需要治疗,待至十月分娩之后,胞络通,声音就会自然恢复。《刺法》上说:正气不足的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的不可用补法,以免因误治而造成疾病。所谓“无损不足”,就是怀孕九月而身体瘦弱的,不可再用针石治疗以伤其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腹中已经怀孕而又妄用泻法,用泻法则精气耗伤,使病邪独据于中,正虚邪实,所以说疾病形成了。 伏梁、疹筋和厥逆头痛: 息贲:有病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二三年不好的,这种病在胁下而不在胃,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并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 伏梁:人有身体髀部、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体内所致。邪气流溢于大肠,而流着于肓膜,因为肓膜的起源在肚脐下部,所以环绕脐部作痛。这种病不可用按摩方法治疗,否则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利的疾病。 诊筋病黄帝说:人有尺部脉搏跳动数疾,筋脉拘急外现的,这就是所谓,此人腹部必然拘急,如果面部见到或白或黑的颜色,病情则更加严重。 厥逆:有人患头痛已经多年不愈,此人当受过严重的寒邪侵犯,寒气向内侵入骨髓,脑为髓海,寒气由骨髓上逆于脑,所以使人头痛,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也痛,病由寒邪上逆所致,所以病名叫做“厥逆”。 脾瘅 症状:患口中发甜的,这是由于五味的经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溢,就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热之气。 胆瘅 胆瘅:病口中发苦的,应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 |
|
5908楼#
发布于:2016-04-06 13: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第四十六篇 病能(态)论 黄帝问道,人若有胃部发痈脓的,如何诊断呢? 歧伯回答道,诊断时须诊胃脉,当胃腿呈现沉且细状,其沉细表示胃气反逆。一旦胃气反逆,人迎脉必盛,造成发热状。人迎脉就是胃脉所在,一旦变为盛大,热就聚在胃脉的出口无法流行,也就表示胃生痈脓了。 内脏有所受伤时,其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就使人失眠,只要精气能回归脏中则能安眠矣,心情也不会焦躁,所以常人无法消除其病症。 黄帝问,有人无法仰卧者,是为什么呢? 歧伯回答,肺是五脏之华盖,一旦肺气盛且大,无法肃降,必令人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卧,此点在奇恒及阴阳篇中有详论。 黄帝问,有人得到厥病,按诊其右手脉沉而紧,左手脉浮而迟,不知其病在何处。 歧伯答道如在冬季诊到右手脉觉而紧,这是人体应乎四季之正常状态,若左手脉浮而迟,此乃反逆四时之症。在左手当是病在肾。因为时节为冬,右手又是冬脉,冬之肾本应收藏,今浮面迟,乃精气不藏也,脉自尺过关部到寸时,必生腰痛矣。 黄帝问,这是为什么呢? 歧伯答,足少阴之脉穿过肾而络到肺部,今肾有病,又得肺脉,故乃知病在后腰肾俞处。 黄帝说,答得好。有颈部生痈之患者,有用砭石破开,有用针灸刺之,其病皆俞,其真正道理何在呢? 歧伯回答道,这是同样的疾病,而用不同的疗法来治。其实是有差异的,对于痈脓之热气流滞不去的,直用针刺开破,令其气消除之。一旦痈气已盛大,血已结聚者,则直用砭石开大口破开来大泻其聚热,这是同病异治法,视病之深浅而定。 黄帝问,有人有发怒且狂的病,是这由何而生的病呢? 歧伯回答,这是因为阳气异常而发生的。 黄帝问,阳气乱为何人狂怒? 歧伯答道,阳气会乱,乃因突遭重大挫折,无法下决定而造成的,所以令人易怒,此病名“阳厥”。 帝问,三阳经的阳厥?何以分别? 歧伯答道,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太阳少阳之气厥,令人静止不动。若是本不应动却发狂,且大闹不休,这就是病候也。 黄帝问,治法如何呢? 歧伯答道,不令其食即可好,人食其精华入于阴,其热气能强阳气,所以不令其食即可好。严重时,可令其服生铁洛即可好,因为生铁洛可抑制阳气故也。 |
|
5909楼#
发布于:2016-04-06 13: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胃脉在右手的关部,寸脉九分为阳,尺脉一寸为阴,大于这个为长脉,短于这个为短脉。外侧是脾脉,靠近内侧是胃脉,正常的胃脉应该是缓而有力,一息五至,力量应是温醺的,当胃部发痈脓的时候,其脉当沉细(肾脉),沉细者气逆,胃主肌肉,脉应该在肌肉里摸到,沉是指脉在骨边,人迎脉比寸口脉大很多,人迎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大多数生病,都是在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只有酸特别多的时候,胃的上口才会生病。胃气以降为和,现摸到胃脉沉而细,说明堵到了。 ★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是因为脏有所伤,它的精气睡眠时无法回到内脏,使人失眠,所以人不能总焦虑,担心自己的病。 ★肺是五脏之华盖,肺气盛则脉大,肺气无法肃降,肺气向上冲,故人不得仰卧。 ★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沉是肾脉,浮是肺脉,紧是寒脉,实脉,迟是虚脉,右手是气,左手主血,如果冬天摸到右手脉沉紧是应四时的,是正常的,左手也应沉紧,现左手脉浮而迟,肺脉,逆四时,浮是阳,迟是虚,浮而迟是阳虚,应该摸到肾脉却摸到肺脉,病在肾,当尺脉超过关的位置,脉大急,代表肾有实,必生腰痛。 ★腰痛大部分跟肾有关系,少阴脉贯肾络肺,从肺络到喉咙,再到舌头下面的金津玉液,本应摸到肾脉,现在摸到肺脉,说明气逆上去了,肾脏出了问题。 ★喉咙为气之海,气太盛血就会聚在里面引起化脓,从表面看有白色的脓头,用手摸皮肤非常热,别的地方凉,可用砭石开大口破开来大泄其聚热。 ★无论是发怒还是发狂都是阳气异常造成的,阳气没有阴的制约。 ★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阳明气往下走气很盛,所以脚很有力量,现在气逆,所以会造成动症,以前学过风也会发动症,治疗阳明气厥的动症,不让吃东西就会好。吃食物以后,味道厚重的入阴,轻淡的入阳,不让吃食物,阴阳都阻隔病就会好。严重时可令其服生铁屑即可好,因为生铁洛可抑制阳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