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5925楼#
发布于:2016-04-06 22: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报到
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61课心得:
胃气热返逆,人迎脉跳动过盛。人迎脉是胃脉,跳动过盛即人迎脉比关脉大很多,表示体内有热,胃气上逆,则而且热停在胃的上方(小肠上口)不动。两点同时具备,说明有累积的东西在胃里。绝大多数人胃病生在胃的下方(即胃幽门),这里所说胃的上口指的是小肠的上方,即小肠与胃连接处的胃幽门。有的时候胃酸过多,发生的胃痛是在胃的上口、胃贲门处,把胃烧坏。人迎部是胃脉经过的地方,由于气逆而跳动过于亢盛,反映出热邪聚集在胃口不得发散,所以胃脘部发生痈肿。正常人胃气是下降的,不可以回头向上的,很细很沉的脉代表是堵到的。
睡眠不安:是因为五脏受七情劳倦的影响,而有所损伤的缘故。要等损伤恢复,精神有所寄托,才能安睡。所以一般人无法猜出他得的什么病。不能仰卧,肺脏在各脏中的位置最高,覆盖着其他各脏,如果肺脏中邪气充盛,就会使肺脏中络脉胀大,络脉胀大就不能仰卧。

厥病(气反逆):
右手脉沉而紧,左手脉浮而迟,如果是在冬天,左手脉、右手脉本应沉紧,即是肾脉,这是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的。但左手脉浮迟,是秋天的脉,即是虚脉,说明气逆上去了,即左手尺向寸部气逆,即肾脏有问题;
左手脉浮迟,说明与肺脏也有很大关系,病人应该还有腰痛的症状。
侧面看,寸关尺脉从手腕处逐渐向下沉,在尺部最沉,最贴近骨头。
脉:春夏长夏秋冬,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弦洪缓浮沉,季节转换摸到长夏的脉。
脉沉,是在下面,肾在下;同时冬天所有的东西收藏,所以,沉主冬。脉浮,是秋天,是肺,脉浮到皮表是阳,如果浮到表又很虚弱时,是阳虚。
脉紧,里面有寒、有湿,是实症。人的左手管的是血,右手管气。心肺是天气与人体交接的地方,寸部为阳是9分,尺部为阴是1寸。
脉浮、挺起来了、在上面,说明是肾的实症。当肾里有实症时,脉会超过关的位置。
足少阴肾经贯穿肾脏,并向上连络到肺脏、到喉部再到舌下金津、玉液处。冬天时见到浮迟的肺脉,是肾气不足。肾脏有病,实证,所以腰痛。
颈痈:脖子长肿块,同病异治。
气郁停滞而形成的痈肿,用针刺的方法开泄停滞之气。因为邪气亢盛,血液停聚在局部形成的痈肿,即有化脓情况,用砭石治疗,泻除瘀血。脖子是气聚的地方,气太盛,血也会聚在一起,散不开,瘀血积在一起会化脓,取脓时,气也会散开。
治症原则:有脓在里面一定要刺破,脓流出来就会好,没有脓不要刺破。
检查是否有脓:一是皮肤表面有脓头;二是皮肤下有肿块,肿块处是热的,其他地方都是凉的。
阳厥:发怒狂躁。所有的狂症、怒症都是阳,是重阳,没有阴气控制,人会发狂是因阳气逆乱。病人突然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刺激,并且又不好解决,所以容易发怒狂躁。
阳明经脉搏动明显,而太阳、少阳经脉搏动不明显。本来应该搏动不明显的经脉,现在搏动得明显且频率很快,就是阳厥的证候。
禁食就能痊愈,尤其禁食辛辣厚味之物,以防助阳生热,加重病情。因为阳明气来自食物,食物进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就会助长阳气,因此要禁食就会痊愈。
服用:生铁洛饮,迅速降气,镇定心神能力特别强。特殊的药需要自己收集。
生铁洛,即冶炼时锤炼钢铁时锤落下来的铁屑,具有降气开结,清热,重镇安神的功效。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5926楼#
发布于:2016-04-07 00: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2课心得:      肠痹者,上为食自倍,痹聚亦益内,久之脏。如病深入,痹感病邪又受痹病之寒湿三生的病且呕吐。气志上冲时,惊醒,喝水多,小便次数多、量少,腹部胀满如怀孕一样。肾伤于痹者,易生水肿,从屁服直下到足踝,痹者,四肢解惰,发欬呕汁,上为大塞。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清举。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因为五臓各有所主,痹病久居不去,因而延伸至内造成的。故骨痹不已必不去,再感受外邪入侵,必会内延至肾筋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必使痹于肝臌。如脉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病于是入侵心脏。如肌痹久不去,又受外侵入,于是痹病进入脾脏。如皮痹久不去,外感病邪侵入,致使痹病进入肺臓。故凡区分,是各以四季时节为准,在重伤于风气之时节来定的。凡痹病之居于五脏而产情,如肺伤于痹的,会造成胸满呼吸气短心伤于痹者,令血脉不通,胃中胀满心烦,强烈上冲,呼吸短促,咽干容易打嗝,气令人心生恐惧。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5927楼#
发布于:2016-04-07 00: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50160406《皇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胃部发痈脓,诊断时须诊胃脉,当胃腿呈现沉且细状,其沉细表示胃气反逆。一旦胃气反逆, 人迎脉必盛造成发热状。人迎脉就是胃脉所 在,一旦变为盛大,就表示热聚在胃脉的出口无法流行,也就表示胃生痈脓了。
有人卧时无法安眠心情很乱,这是为什么呢?
内脏有所受伤时,其精气于入眠 时无法回脏,就使人失眠,只要精气能回归脏中 则能安眠矣,心情也不会焦躁,所以常人无法消 除其病症。

有人无法仰卧者,道是为什么呢?
肺是五脏之华盖,一旦肺气盛且大,无法肃降,必令人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 卧,此点在奇恒及阴阳篇中有详论。
有人得到厥病,按诊其右手脉沈而紧,左手脉浮而迟,不知其病在何处?
如在冬季诊到右手脉沈而紧,这是 人体应乎四季之正常状态,若左手脉浮而迟,此 乃反逆四时之症。在左手当是病在肾。因为时节 为冬,右手又是冬脉,冬之肾本应收藏,今浮面 迟,乃精气不藏也,脉自尺过关部到寸时,必生 腰痛矣。

因足少阴之脉穿过肾而络到肺部, 今肾有病,又得肺脉,故乃知病在后腰肾俞处。
有颈部生痈之患者,有用 砭石破开,有用针灸刺之,其病皆愈,其真正道 理何在呢?
这是同样的疾病,而用不同的 疗法来治。其实是有差异的,对于痈脓之热气流 滞不去的,直用针刺开破,令其气消除之。一旦 痈气已盛大,血已结聚者,则直用砭石开大口破开来大泻其聚热,这是同病异治法,视病之深浅 而定。
有人有发怒且狂的病,这是由何而 生的病呢?
这是因为阳气异常而发生的。
阳气乱为何人狂怒?
阳气会乱,乃因突遭重大挫折, 无法下决定而造成的,所以令人易怒,此病名“阳 厥”。
三阳经的阳厥?何以分别?
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太阳 少阳之气厥,令人静止不动。若是本不应动却发 狂,且大闹不休,这就是病候也。
治之奈何?
不令其食即可好。人食其精华入于阴,其热气能强阳气,所以不令其食即可好。 严重时,可令其服生鐡屑即可好,因为生鐡洛可抑制阳气故也。
寻找
会员
会员
  • UID2024707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5928楼#
发布于:2016-04-07 05:52
张洪玮
贫民
贫民
  • UID201793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0
5929楼#
发布于:2016-04-07 06:06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1、右手的关部外侧是脾脉,靠近内侧是胃脉,正常的胃脉应该是缓而有力,一息五至,当胃部发痈脓的时候,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胃主肌肉,脉应该在肌肉里摸到,沉是指脉在骨边,人迎脉比寸口脉大很多,人迎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大多数生病,都是在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只有酸特别多的时候,胃的上口才会生病。
 2、脏有所伤,精气在睡眠时无法回到内脏,使人失眠。肺是五脏之华盖,肺气盛则脉大,肺气无法肃降,肺气向上冲,故人不得仰卧。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沉是肾脉,浮是肺脉,紧是寒脉,实脉,迟是虚脉,右手是气,左手主血,如果冬天摸到右手脉沉紧是应四时的,是正常的,左手也应沉紧,现左手脉浮而迟,肺脉,逆四时,浮是阳,迟是虚,浮而迟是阳虚,应该摸到肾脉却摸到肺脉,病在肾,当尺脉超过关的位置,脉大急,代表肾有实,必生腰痛。腰痛大部分跟肾有关系,脉贯肾络肺,从肺络到喉咙,再到舌头下面的金津玉液,本应摸到肾脉,现在摸到肺脉,说明气逆上去了,肾脏出了问题。
 3、喉咙为气之海,气太盛血就会聚在里面引起化脓,从表面看有白色的脓头,用手摸皮肤非常热,别的地方凉,可用砭石开大口破开来大泄其聚热。无论是发怒还是发狂都是阳气异常造成的,阳气没有阴的制约。
 4、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阳明气往下走气很盛,所以脚很有力量,现在气逆,所以会造成动症,以前学过风也会发动症,治疗阳明气厥的动症,不让吃东西就会好。吃食物以后,味道厚重的入阴,轻淡的入阳,不让吃食物,阴阳都阻隔病就会好。严重时可令其服生铁屑即可好,因为生铁洛可抑制阳气。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5930楼#
发布于:2016-04-07 06: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1课学习心得:
一、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此篇讲病的状态。1.胃里化脓如何诊断:左手关部外侧为肝脉,内侧为胆脉,右手关部外侧为脾脉,里侧为胃脉。正常的胃脉缓而有力,一息四到五至,力量温循。如果胃脉沉细到骨(土脉变成水脉)是气逆,一手触摸人迎脉,一手触摸胃脉,如人迎脉大很多(人迎脉就是胃脉),示热停在胃口(贲门处)不动,就是有积在胃。大部分情况下,胃病是患在小肠的上口胃的下口(幽门)的位置,此处是胃酸过多,反逆而伤贲门处。因正常胃气下降,食物也是下降,所以胃脉缓而有力,如果脉细很沉就提示胃堵住了。
 2.人卧而不安:因内脏有所伤时,其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就使人失眠,则卧而不安。五味入胃,津液各走其道,胃所生之精分寄于五脏则安,如果逆留于胃则卧不安。情志对人的影响也很大,人不能总是惦记着自己的病。
 3.人不能平躺为何?因为肺在人体的正上方,如果肺气盛大则脉大则不能平卧(肺气盛且大,无法肃降,必令人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卧),平躺气就会上冲,人就没办法平躺。
 4.肾气逆而为病:正常左脉主血当沉,右脉主气当浮。天气和人交接的地方就是心肺。沉脉主冬,是肾脉;浮脉主秋,是肺脉。脉紧,如绳子绷紧,就是里面有寒湿,实症,如冬天伤于寒的时候,皮肤表面会缩紧,触摸脉会感觉到很紧的脉。人的右手管的是气(天气),左手管的是血脉。如冬天摸脉,右脉沉紧,是应四时,正常;如果左边的脉也是沉紧是正常,现在左脉是浮迟,脉浮就是阳虚,逆四时,就不正常。肾主冬气,反浮在左,得肺脉(秋天的脉),故主病在肾。肾脉络到肺,再上到喉咙,再络到舌下金津玉液。肾脉在尺部,正常的脉尺沉寸浮,如果肾里有实(如肾结石或者是肿瘤),脉大回逆,下焦的脉冲破上焦的脉(超过关的位置),就是实症,腰就会痛。
  5.脖子长脓包:长脓包判断的方法有二:一是皮肤上有脓头;二是脓包处皮肤热,周围皮肤冷,化脓的时候会感觉到热气。化脓的原因是因为脖子为气之海,脖子气太盛,血会聚于此,散不了,瘀血就会化脓。治疗方法是用石针刺破,挤出脓就好了,没有脓头的时候,不要去刺破它。
 6.怒狂症:狂症怒症都生于阳,正常的阳让人精神很好,如果阳没有阴的控制,阳上加阳(重阳),就会出现狂症;人突然受到刺激就出于怒症。
  7.三阳症:阳明气厥,令母常动不止,因为阳明经经气旺,下走,所以脚力大于手力,如果气逆,力量很大,所以人会动。太阳症少阳症不动,如果不动之气反动就是大疾。治动的方法是断食,阳明气的源头(来自食物)没有了病就好了。因为味厚的食物滋阴,味淡的食物生气,断食阴阳阻绝,动就好了。如果断食后还动,就吃打铁时产生的铁灰(生铁洛),能镇定心神。因此有些特殊的药,最好自备。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931楼#
发布于:2016-04-07 06: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04月06日 《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四十六 病能论篇
    常人胃脉位于皮下应缓而有力,缓即一息四到五至。当胃脉沉而细时胃脉沉至骨边。
     胃痈时人迎脉大于寸脉很多是热脉,即热停在胃的上部不动。多数人生病时在胃下口幽门即小肠上口,如果发在胃上部贲门即酸过多反逆而烧到胃所致。
    常人之胃气应是下降的,脉应该是缓而有力,当胃脉出现沉细脉,本应是肾水之脉,即代表水克土。
     睡眠不安是因为五脏受七情劳倦的影响,而有所损伤的缘故。要等损伤恢复,精神有所寄托,才能安睡。所以一般人无法猜出他得的什么病。
    不能仰卧是因为肺脏的位置最高,覆盖着其他各脏,如果肺脏中邪气充盛,就会使肺脏中络脉胀大,络脉胀大就不能仰卧。
     沉为冬脉为肾;浮为秋肺;实、寒症为紧脉;右手主气,左手主血。
     冬天应摸到沉紧之脉,如果右脉沉紧为正常,左脉浮迟不正常,所以病在左。左手尺脉超过关位代表肾有实症,会出现腰痛之症。
     颈痈:脖子长肿块,是因为血淤积或气郁停滞而形成,用砭石或针刺的方法治之。
    当邪气亢盛,血液停聚在局部形成的痈肿,即有化脓情况,用砭石治疗,泄除瘀血。当脖子处气过盛时,血也会聚在一起无法散开,导致瘀血积在一起而化脓。取脓后气也会散开。有脓在里面时一定要刺破,脓流出来就会好,没有脓不要刺破。
     阳厥时会有发怒狂躁之症,阳明经脉搏动明显,而太阳、少阳经脉搏动不明显。本来应该搏动不明显的经脉,现在搏动得明显且频率很快,就是阳厥的证候。
      阳明气厥时会发动症,风也会发动症。阳明发动症的原因是其经气很旺并应下行使脚部很有力量,但气厥时此力量反逆至身体上部,身体无法承受而发动症。禁食就能痊愈,尤其禁食辛辣厚味之物,以防助阳生热,加重病情。因为阳明气来自食物,食物进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就会助长阳气,因此要禁食就会痊愈。服用生铁洛饮,可迅速降气,用于镇定心神。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5932楼#
发布于:2016-04-07 08: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3课心得:
 
有病人身体发热且身重倦怠,汗出不止如浴后,恶风而呼吸浅,此病名“酒疯”。用泽泻、苍朮各十分,鹿蹄草(糜衔:茜草)五分合而煎煮,在饭前服用即可。

第四十七篇:奇病论
[病]人怀孕到九个月时,突然无法说话(瘖),这是子胞的络脉不通所造成的。
[病因] 子胞之络脉,连系在肾脏,足少阴之经脉贯穿肾脏,连系舌根,所以不能说话。
[治疗] 无法治疗也,当在十月满生胎后,其病自愈。

疹(病情缠绵不去)
刺法论有说,不可增损其不足所在,增益其有余之所在,如此只会使病情缠绵不去,于此时再调理,乃差矣。病人元气不足的时候,不下针,气不足会引出元气。常言所谓无损不足者,即如对身体痩弱之人,不采用砭石的刺法。所谓无益有余者,当腹中有硬块,而施予泻法,一旦泻出反令精气失散,病却独居其中而反蔓延,这就是不当的治疗,反造成疾病缠绵不去也。
 
息积之因
[病]胁下部胀满短气,时常气上冲胸,常常二、三年不会痊愈,这病叫做“息积”,因积不在胃,故不碍饮食,不可施予针灸。此积宜耐心练习导引气功,兼服药物,光是服药是不会好的。胸肋统称少阳,因三焦油网聚集,如有病在此,必有积聚在内脏,可以用处方和导引散开。
 
伏梁症
大腿臀部及膝胫肿胀,环脐四周疼痛,此病名“伏梁”,其始肇因于风,邪气自大肠出而附着于肠间油膜上。油膜之源头在脐四周,故有环脐而痛的症状,此病不可施予刺法,一旦误动,必令邪气影响小便涩止也。小孩子肚脐要遮住,防止邪风入。三焦行气,因此治肾一定要治三焦。
 
筋症
尺部脉呈急数状,且筋绷紧,此病名“疹筋”(疹:久病),此人小腹必拘急,望之如见面色白黑混杂(寒痛),此病重矣。
面色:黄色红色是热症;青色黑色是痛症;白色是寒证。
 
寒症头痛
头痛且数年不愈者,此因患者得之大寒时为寒所中,日久入侵骨髓造成的,脑为髓之海,一旦脑逆病,令人头痛齿亦痛,此病名“厥逆”。肾主骨生髓。
热痛:胃热中,邪气直冲脑部,造成前额痛。鼻有积,用清利的药去积。鼻留清水为寒,同时头痛为寒痛。脾湿造成的头痛,头像顶紧箍咒。
 
脾瘅
会口中甘甜的病,这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溢出造成的,病名“脾瘅”(胃劳,瘅:劳)。五味入口,收藏于胃中,由脾脏为其运行精华到全身。当精华在脾中,必令人口中甘甜。这是由肥美的食物所发生的。此人必常食肥美的食物(味重的食物)。凡味重者,会令人内热,味甘甜者,令人中焦阻塞胀满。食物精气无法运作正常,反而上逆,日久成为消渴(糖尿病),此病可以兰草来治它,以去除陈积之肥气也。
 
糖尿病之成因
消渴,长期睡前吃太多,导致胃过劳。
糖尿病治法
血糖高不会引起心脏病。糖尿病要少吃,禁宵夜,多运动,少跑,减肥,停胰岛素药(西药,降压药和胰岛素药会引起心脏病),病会慢慢变好。
 
胆瘅
病人口中苦,针取阳陵泉,此病名“胆瘅”。肝脏是将军之官,其能决策乃因有胆为其腑,咽喉为其出入之所。病此之人,必多谋虑而犹豫不决,造成胆虚,乃致气上逆,胆汁入口,故为之苦(常人阳降阴升,如阳虚必无法降反而上升)。治在胆的募穴日月与胆俞穴。详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之中。
 
有小便不出(癃)之患者,即令一旦小便数十次,但量少不足。
袁小玲
会员
会员
  • UID201855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0
5933楼#
发布于:2016-04-07 08:24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1、 当胃腿吴现沉且细状,其沉细表示胃气反逆,一旦胃气反逆,人迎脉必盛。造成发热。也表示胃生痈脓了。
2、 有人卧时无法安眠心情很乱,是因为内脏有所受伤时,其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使就使人失眠。有人无法仰卧,是因为肺是五脏之华盖,一旦肺气盛且大大,必令人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卧。
3、 如在冬季诊到右手脉沈而紧,这是正常状态,若左手脉浮而迟,些为反逆四时之症。在左手当是病在肾。脉自尺过关部到寸时,必生何腰痛。
4、 对痈脓之热所了流滞不去的,直用针刺开破,令其气消除之。一旦痈气已盛大,血已结聚,用砭石开大口破开来大泻,是同病异汉法。
5、 有人有发怒且狂的病,是因为阳气异常而发生的。阳气会乱,因突受重大挫折,无法下决定而造成的,所以令人易怒,名“阳厥”。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太阳少阳之气厥,令人静止不动。不令其食即可好。严重时,令其服生铁屑即好。
昆明郭艳
会员
会员
  • UID201824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8
5934楼#
发布于:2016-04-07 09: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郭艳申请签到,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1.胃脉在右手的关部,寸脉九分为阳,尺脉一寸为阴,大于这个为长脉,短于这个为短脉。外侧是脾脉,靠近内侧是胃脉,正常的胃脉应该是缓而有力,一息五至,力量应是温醺的,当胃部发痈脓的时候,其脉当沉细(肾脉),沉细者气逆,胃主肌肉,脉应该在肌肉里摸到,沉是指脉在骨边,人迎脉比寸口脉大很多,人迎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大多数生病,都是在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只有酸特别多的时候,胃的上口才会生病。胃气以降为和,现摸到胃脉沉而细,说明堵到了。
  2.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是因为脏有所伤,它的精气睡眠时无法回到内脏,使人失眠,所以人不能总焦虑,担心自己的病。
  3.肺是五脏之华盖,肺气盛则脉大,肺气无法肃降,肺气向上冲,故人不得仰卧。
  4.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沉是肾脉,浮是肺脉,紧是寒脉,实脉,迟是虚脉,右手是气,左手主血,如果冬天摸到右手脉沉紧是应四时的,是正常的,左手也应沉紧,现左手脉浮而迟,肺脉,逆四时,浮是阳,迟是虚,浮而迟是阳虚,应该摸到肾脉却摸到肺脉,病在肾,当尺脉超过关的位置,脉大急,代表肾有实,必生腰痛。
  5.腰痛大部分跟肾有关系,少阴脉贯肾络肺,从肺络到喉咙,再到舌头下面的金津玉液,本应摸到肾脉,现在摸到肺脉,说明气逆上去了,肾脏出了问题。
  6.喉咙为气之海,气太盛血就会聚在里面引起化脓,从表面看有白色的脓头,用手摸皮肤非常热,别的地方凉,可用砭石开大口破开来大泄其聚热。
  7.无论是发怒还是发狂都是阳气异常造成的,阳气没有阴的制约。
  8.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阳明气往下走气很盛,所以脚很有力量,现在气逆,所以会造成动症,以前学过风也会发动症,治疗阳明气厥的动症,不让吃东西就会好。吃食物以后,味道厚重的入阴,轻淡的入阳,不让吃食物,阴阳都阻隔病就会好。严重时可令其服生铁屑即可好,因为生铁洛可抑制阳气。
丁保华
贫民
贫民
  • UID2018829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5
5935楼#
发布于:2016-04-07 09:07
 @教官-藁城-贾英然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丁保华申情签到  2016年4月5日《黄帝内经》第60课学习心得  1太阳厥会有头肿且沉重状,足无法行走,发作时眼目昏眩而仆到不知人事。阳明厥,令人如癫疯状,想奔走呼叫,腹部胀满无法入眠,面红赤且热,胡言乱语且不认人状。少阳厥令人耳聋而颊肿胀且热,两胁疼痛,足膝无法正常走路。2太阴厥(肺,脾)令人腹胀满,大便不顺,没味口,—吃东西就呕吐,无法安卧。少阴厥(心,肾)令人口干,小便黄赤,小腹胀满而胸口痛。厥阴厥(心包,肝)使人小腹肿胀且痛,腹胀如鼓小便不顺畅,嗜眠,屈膝时阴部会收缩且肿胀感,大腿内侧.有灼热感。凡厥症太盛则施泻法,太虚则施补法,平常不虚不盛时,只取病经上的穴道。3太阴厥逆时,会腿内侧抽筋,且心痛牵引腹痛,治法取病经上的穴道。少阴厥逆,令人腹虚胀满且呕吐,下利清㨌,治在其病经上的穴道。厥阴厥逆,四肢抽筋,腰部疼痛,腹部虚满,小便不通且胡言乱语,治在其病经上的穴道。—旦三阴同时厥逆,大小便不通,令人手足冰冷,则三日内必死。4太阳之厥逆,使人突然昏倒且吐血出,平常易流鼻血,治在其病经上。少阳厥逆,令人关节不利,—旦如此则腰无法转动,头无法回顾,—旦见有肠痈现象,则无法治疗了,人如惊状则必死。阳明(胃,大肠)厥逆,令人气短身热而咳嗽,易受惊吓,且流鼻血,兼有吐血症。5手太阴(肺)厥逆,会有胸部虚满胀兼有咳嗽的症状,当吐涎沫出,治在其病经上的穴道。手少阴心经主少阴厥逆,其主要症状是心痛牵引到喉部,—旦兼有身热症状必死,无法治疗。6手太阳小肠厥逆,使人耳聋目泪出,头项无法回顾,腰无法弯曲,治在其主病之经。手.阳明大肠经与少阳(三焦,胆)的厥逆,必有喉不发音,咽肿且吞咽困难,治在其病经止。
丁保华
贫民
贫民
  • UID2018829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35
5936楼#
发布于:2016-04-07 09:08
 @教官-藁城-贾英然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丁保华申情签到  2016年4月6日《黄帝内经》第61课学习心得   病能(态)论篇第四十六。1如何诊断人胃部发痈脓:诊断时须诊胃脉,当胃脉呈现沉且细状,其沉细表示胃气反逆,—旦胃气返逆,人迎脉必盛,造成发热状,就表示热聚在胃脉的出口无法流行,也就表示胃生痈脓了。2有人卧时无法安眠,心情很乱的原因:内脏有所受伤时,其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就使人失眠,只要精气能回归脏中则能安眠,心情也不会焦躁。所以常人无法消除其病症。3有人无法仰卧的原因:肺是五脏之华盖,—旦肺气盛且大,无法肃降,必令人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卧。4有人得到厥病,按诊其右手脉沉而紧,左手脉浮而迟,这种厥病的出处及出现症状的原因:如在冬季诊到右手脉沉而紧,这是人体应手四季之正常状态,若左手脉浮而迟,此乃反逆四时之症,在左手当是病在肾,因为时节为冬,右手又是冬脉,冬之肾应收藏,今浮面迟,乃精气不藏,脉自尺过关部到寸时,必生腰痛。5颈部生痈之患者,有用砭石破开,有用针炙刺之。6有人有发怒且狂的病是因为阳气异常而发生的,原因是:阳气会乱,乃因突遭重大挫折,无法下决定而造成的,所以令人易怒,此病名为“阳厥“。7如何分別三阳经的阳厥及治法:A在正常的情况下,足阳明经脉是常动不休的,太阳,少阳有病脉是不甚搏动的,现在不甚搏动的太阳,少阳经脉也搏动的大而急疾,这就是病生于阳气的征象。治法:病人禁止饮食就可以好了。因为饮食经过脾的运化,能够助长阳气,所以禁止病人的饮食。使过盛的阳气得以衰少,病就可以痊愈。同时再给以铁洛煎水服之,因为生铁洛有降气开结,镇定心神的作用。8酒疯;有病人身体发热且身重倦怠,汗出不止如浴后,恶风而呼吸浅,这病叫“酒疯”。治法:用泽泻,苍术各十分,鹿蹄草5分合而煎煮,在饭前用即可。
张亮荧
贫民
贫民
  • UID2018676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5937楼#
发布于:2016-04-07 09: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2016-4-7《皇帝内经》第61课心得
1、卧时无法安眠
内脏有所受伤时,精气入眠无法回脏,而失眠,只要精气回脏则安眠。

2、人无法仰卧
肺五脏之华盖,肺气盛且大,无法速降,必令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卧。

3、冬季诊右脉沉而紧,是顺四季正常态。若左手脉浮而迟,为逆四时之症。在左手病在肾,因时节为冬,右手又是冬脉,冬之肾本应收藏,今浮迟,乃精气不藏,脉自尺部过关部到寸时,必生腰痛。
因足少阴脉过肾络肺,今肾有病又得肺脉,故知病在后腰肾俞处。

4、颈痈
有用砭石破开或针灸刺皆愈是同病异治法,痈脓之热气流滞不去,用针刺开破令其气消,痈气盛大,血结聚则用砭石大泄其热,视病深浅而定。

5、阳厥
突遭重大挫折,无法下决定而造成阳气乱,令人易怒且狂,曰阳厥。

6、三阳厥
阳明气厥,常动不止。太阳少阳气厥,静止不动。本不应动却发狂、大闹不休是病候。
治法:人食精华入于阴,其热气能强阳气,所以不令其食即好。重时服生铁屑,因生铁洛可抑制阳气。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938楼#
发布于:2016-04-07 09: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4月7日《黄帝内经》第63课心得


黄帝说,有病人身体发热且身重倦怠,汗出不止浴后,恶风而呼吸浅,这是什么病呢?
歧伯答道,此病名“酒疯”。
黄帝问,治法如何呢?
歧伯答道,用泽泻、苍术各十分,鹿蹄草五分合而煎煮,在饭前服用即可。
    
第四十七篇  奇病论

黄帝问,有人怀孕到九个月时,突然无法说话,这是为什么呢?
歧伯回答,这是子胞的络脉不通所造成的。
黄帝问,此话何意呢?
歧伯说,子胞之络脉,连系在肾脏,足少阴之经脉贯穿肾脏,连系舌根,所以不能说话。
黄帝问,如何治疗呢?
歧伯答道,无法治疗也,当在十月满生胎后,其病自愈。刺法论有说,不可增损其不足所在,增益其有余之所在,如此只会使病情缠绵不去,于此时再调理,乃差矣。常言所谓无损不足者,即如对身体瘦弱之人,不采用砭石的刺法。所谓无益有余者,当腹中有硬块,而施予泻法,一旦泻出反令精气失散,病却独居其中而反蔓延,这就是不当的治疗,反造成疾病缠绵不去也。
黄帝问,有病胁下部胀满短气,时常气上冲胸,常二、三年不会痊愈,这是什么病?
歧伯答道,这病叫做“息积”,因积不在胃,故不碍饮食,不可施予针灸。此积宜耐心练习导引气功,兼服药物,光是服是不会好的。
黄帝问,有人大腿臀部及膝胫肿胀,环胶四周疼痛,这是什么病呢?
歧伯答道,此病名“伏梁”,其始肇因于风,邪气自大肠出而附着于肠间油膜上。油膜之源头在脐四周,故有环脐而痛的症状,此病不可施予刺法,一旦误动,必令邪气影响小便涩止也。
黄帝问,有人尺部脉呈急数状,且筋绷紧,这是何病?
歧伯答道,此病名“疹筋”,此人小腹必拘急,望之如见面色白黑混杂,此病重矣。
黄帝问,有人病头痛且数年不愈者,此如何得之?又叫何病呢?
歧伯答道,此因患者得之大寒时为寒所中,日久入侵骷髅造成的,脑为髓之海,一旦脑逆病,令人头痛齿亦痛,此病名“厥逆”。
黄帝问,有一种会口中甘甜的病,其病名为何?又如何得来的呢?
歧伯答道,这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溢出造成的,病名“脾瘅”。五味入口,收藏于胃中,由脾脏为其运行精华到全身。当精华在脾中,必令人口中甘甜。这是由服美的食物所发生的。此人必常食肥美的食物。凡味重者,会令人内热,味甘甜者,令人中焦阻塞胀满。食物精气无法动作正常,反而上逆,日久成为消渴(糖尿病),此病可以兰草来治它,以去除陈积之服气也。
黄帝问,有病人口中苦,针取阳陵泉,此口苦病名为何?如何得到的呢?
歧伯答道,此病名“胆瘅”。肝脏是将军之官,其能决策乃因有胆为其腑,咽喉为其出入之所。病此之人,必多谋虑而犹豫不决,造成胆虚,乃致气上逆,胆汗入口,故为之苦(常人阳降阴升,如阳虚必无法降反而上升)。治在胆的募穴日月与胆俞穴,详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之中。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939楼#
发布于:2016-04-07 10: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46日《黄帝内经》第61课心得


病能(态)论篇第四十六:病的状态


胃部:胃脘痛、胃发痈脓
右手关的位置就是胃脉。正常的胃脉是缓而有力。一呼一吸4-5至。诊断时须诊胃脉,当胃腿呈现沉且细状,其沉细表示胃气反逆。一旦胃气反逆,人迎脉必盛?造成发热状。人迎脉就是胃脉所在,一旦变为盛大,就表示热聚在胃脉的出口无法流行,也就表示胃生痈脓了。
有人卧时无法安眠心情很乱,这是为什么呢?内脏有所受伤时,其精气于入眠时无法回脏,就使人失眠,只要精气能回归脏中则能安眠矣,心情也不会焦躁,所以常人无法消除其病症。生病时总是担心病情,所以睡不好。
有人无法仰卧者,道是为什么呢?肺是五脏之华盖,一旦肺气盛且大,无法肃降,必令人血脉贲张,脉张则无法仰卧,此点在奇恒及阴阳篇中有详论。
有人得到厥病,按诊其右手脉沈而紧(沉就是冬天,就是肾。紧就代表有实症,代表寒),左手脉浮而迟,不知其病在何处?如在冬季诊到右手脉沈而紧,这是人体应乎四季之正常状态,若左手脉浮而迟,此乃反逆四时之症。在左手当是病在肾。因为时节为冬,右手又是冬脉,冬之肾本应收藏,今浮面迟,乃精气不藏也,脉自尺过关部到寸时,必生腰痛矣。足少阴之脉穿过肾而络到肺部,在上到舌头金津玉液的地方,今肾有病,又得肺脉,故乃知病在后腰肾俞处。
有颈部生痈之患者,有用砭石破开,有用针灸刺之,其病皆愈,其真正道理何在呢?这是同样的疾病,而用不同的疗法来治。其实是有差异的,对于痈脓之热气流滞不去的,直用针刺开破,令其气消除之。一旦痈气已盛大,血已结聚者,则直用砭石开大ロ破开来大泻其聚热,这是同病异治法,视病之深浅而定。
有人有发怒且狂的病,这是由何而生的病呢?这是因为阳气异常而发生的。阳气乱为何人狂怒?阳气会乱,乃因突遭重大挫折,无法下决定而造成的,所以令人易怒,此病名“阳厥”。
三阳经的阳厥?何以分别?阳明气厥,令人常动不止,风也会发动。太阳少阳之气厥,令人静止不动。若是本不应动却发狂,且大闹不休,这就是病候也。
治法:不令其食即可好。人食其精华入于阴进入血分,其热气能强阳气,所以不令其食即可好。严重时,可令其服生铁屑即可好,因为生铁洛可抑制阳气故也。生铁洛能镇定心神。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