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楼#
发布于:2015-11-08 07:16
学习心得 艾灸,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的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艾“,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样貌非常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人们 用它的根煲汤,祛风暖胃。产妇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在农村 和城市郊区的夜晚,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是常见的事。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 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穴 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 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把阳气算着一 百,那么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自动有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效,艾火的连续燃烧, 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 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作用。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 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 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的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 走向痊愈。所有人都有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 线上有电压和电流。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道,内脏器官通 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 天然渠道和缺口。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 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 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只不过,从补泻意义上 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的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 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 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艾灸能治哪些病?既适宜体弱病 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元气虚弱的人,一 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很多药物还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 用,长期服药而不及时恢复和补充元气,又必然更损伤元气。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 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 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 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 律的,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必人为再去 调整,人体自有大药!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 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像用一股強气流去疏通经脉,同时,总闸开闸 放水去冲刷病灶,效果非常好。 日常生活中,时常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效果非常 快,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预防经常性感冒 ,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现代人的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 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 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 位怎么办,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用艾灸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患部,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 ,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处取穴,我们称为”就近取穴“。 艾灸后注意事项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 助排毒,但绝不能和冷水冰水。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 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 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身体有发炎者也不能灸。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 加重的反应呢?如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 内寄居很久,这时候免不了有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 会逐渐地出离体外了。有时候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有可能因为 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助去调整。假如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妇科方 面的隐患,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 。艾灸的通窜功能就是在告诉身体有 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调动的好,相关的部分都会齐心协力一起工作,每个人有不同的 ”经络敏感度“,所以灸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青壮年人的灸感,往往较老年人强和快,女 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 肌脉,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这是历代医家反复强调的。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市场上挑选艾条 ,艾绒,可以看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 人;好的艾条,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 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温和灸”一般都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现代条件下开发出许多艾灸器械,使用艾 叶加工而成的艾条和各种温灸器具。温和灸有两种用法:(一)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痛处,移动熏烤,用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之诸多手法,病人可以长期自灸;(二)工具支持法,有手持的有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隔着衣服灸疗,也能使得渗透力源源不断地发生作用。 |
|
47楼#
发布于:2015-11-08 07:16
学习心得 艾灸,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的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艾“,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样貌非常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人们 用它的根煲汤,祛风暖胃。产妇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在农村 和城市郊区的夜晚,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是常见的事。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 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穴 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 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把阳气算着一 百,那么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自动有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效,艾火的连续燃烧, 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 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作用。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 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 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的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 走向痊愈。所有人都有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 线上有电压和电流。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道,内脏器官通 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 天然渠道和缺口。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 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 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只不过,从补泻意义上 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的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 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 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艾灸能治哪些病?既适宜体弱病 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元气虚弱的人,一 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很多药物还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 用,长期服药而不及时恢复和补充元气,又必然更损伤元气。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 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 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 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 律的,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必人为再去 调整,人体自有大药!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 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像用一股強气流去疏通经脉,同时,总闸开闸 放水去冲刷病灶,效果非常好。 日常生活中,时常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效果非常 快,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预防经常性感冒 ,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现代人的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 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 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 位怎么办,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用艾灸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患部,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 ,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处取穴,我们称为”就近取穴“。 艾灸后注意事项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 助排毒,但绝不能和冷水冰水。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 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 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身体有发炎者也不能灸。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 加重的反应呢?如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 内寄居很久,这时候免不了有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 会逐渐地出离体外了。有时候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有可能因为 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助去调整。假如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妇科方 面的隐患,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 。艾灸的通窜功能就是在告诉身体有 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调动的好,相关的部分都会齐心协力一起工作,每个人有不同的 ”经络敏感度“,所以灸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青壮年人的灸感,往往较老年人强和快,女 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 肌脉,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这是历代医家反复强调的。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市场上挑选艾条 ,艾绒,可以看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 人;好的艾条,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 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温和灸”一般都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现代条件下开发出许多艾灸器械,使用艾 叶加工而成的艾条和各种温灸器具。温和灸有两种用法:(一)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痛处,移动熏烤,用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之诸多手法,病人可以长期自灸;(二)工具支持法,有手持的有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隔着衣服灸疗,也能使得渗透力源源不断地发生作用。 |
|
48楼#
发布于:2015-11-08 07: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宁波-包小花 学习心得2015-11-7作业-艾灸知识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 6班-宁波-包小花 学习心得2015-11-7作业-艾灸知识 艾草:艾草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 民间传统习俗应用:1. 在中国南方,广东客家人喜欢用它的根煲汤,祛风暖胃。2. 安徽农村地区,产妇们依老人言,懂得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3. 在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夜晚,可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提到艾灸,“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介绍: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地艾称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艾热: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的功能: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人为什么生病?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 经络现象:所以人身上都有一种经络现象,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线上有电压和电流。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 健康的生理状态下: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 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艾灸与针灸的共性与差异
古人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现代人的生活:反其道而行之,太难做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环境,加上不恰当地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经常身体保温不当,熬夜等等,人体健康所依赖的阳气容易被加速损耗。增加炉膛中的生命之火,变得越来越为现代人所需。 艾灸能治哪些病? 艾灸适应范围广泛,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很多药物还必须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长期服药而不及时恢复和补充元气,有必然更损伤元气。 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重灸关元穴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律的,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必人为的去调整,人体内自有大药。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 日常生活应用:
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命门穴 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不知道穴位怎么办? 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用艾灸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患部,古人称为阿是或天应穴。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处取穴,我们称之为“就近取穴”。 艾灸有什么讲究? 人体随时在消耗,虽说我们可以随时可灸, 艾灸注意事项:
艾叶的选择:《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历代医家反复强调的。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 新艾: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室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陈艾: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者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温温和又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现代温和灸疗法:由于对艾灸养生的重视,现代条件下已经开发出许多艾灸器械,使用艾叶加工而成的艾条和各种温灸器具,因为一般都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被称之为“温和灸”。 常用的温和灸大致有两种
《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应用广泛,我国已经有悠久历史,日本,韩国,欧洲等都广泛应用。 |
|
49楼#
发布于:2015-11-08 10: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宋书婷学习心得2015-11-7作业-艾灸知识 艾草是中国古代医术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特用特殊的草,神奇而普遍。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草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用针药治疗不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灸养生贵是保养阳气,强壮阳气。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内经云“阳气者,昔天与日,失所则,折寿而不彰”!艾灸适应范围:1适宜体弱多病久的慢性病人,2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3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4元气虚弱,5胃功能吸收差者,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部的腧穴,六脏六腑有12个募穴。 艾灸注意事项:1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对不能喝冷水冰水; 2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哀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 3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于颜面部位,也不要灸!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主要从绒,色,味,烟四方面入手,新艾的颜色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白烟雾由下而下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现代温和灸疗,1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移动熏烤,可上下左右等,病人可长期自灸。 2工具支持法,各种各样的现代灸器,手持的,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 艾灸法世界各国,经过不断的改进,试验,研究,发扬光大至今!
|
|
50楼#
发布于:2015-11-08 11:01
《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陈涛学习心得 艾草:又明艾蒿或茵陈,在中国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 民间习俗:煲汤,祛风暖胃。 泡澡或熏蒸,理气血,逐寒湿。焚以驱蝇。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提到艾灸,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的说话 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原生态疗法 艾灸是用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调节免疫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灸以补为主,以泻为辅达到治疗目的,如风湿关节痛,肩周炎等 艾灸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或元气虚弱的人都可以使用。 艾灸的日常生活应用: 1. 感冒:取灸大椎穴,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 2. 预防感冒: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3. 胃肠不适:可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胃热胃寒可以中脘。 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命门穴,和十二大幕穴,长期温灸之,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防病治病的作用。 不知道穴位的时候就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用艾灸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患部,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处取5穴。 艾灸有什么讲究? 人体随时在消耗,虽说我们可以随时可灸,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多喝一些温开水。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特殊部位,大血管,心脏部位,眼球属于颜面。 本节重点,艾灸手法,四大养生穴,十二大幕穴。 |
|
51楼#
发布于:2015-11-08 11: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学习心得
艾灸,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的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艾“,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样貌非常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人们 用它的根煲汤,祛风暖胃。产妇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在农村 和城市郊区的夜晚,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是常见的事。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 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穴 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 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把阳气算着一 百,那么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自动有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效,艾火的连续燃烧, 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 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作用。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 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 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的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 走向痊愈。所有人都有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 线上有电压和电流。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道,内脏器官通 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 天然渠道和缺口。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 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 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只不过,从补泻意义上 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的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 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 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艾灸能治哪些病?既适宜体弱病 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元气虚弱的人,一 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很多药物还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 用,长期服药而不及时恢复和补充元气,又必然更损伤元气。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 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 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 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 律的,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必人为再去 调整,人体自有大药!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 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像用一股強气流去疏通经脉,同时,总闸开闸 放水去冲刷病灶,效果非常好。 日常生活中,时常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效果非常 快,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预防经常性感冒 ,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现代人的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 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 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 位怎么办,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用艾灸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患部,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 ,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处取穴,我们称为”就近取穴“。 艾灸后注意事项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 助排毒,但绝不能和冷水冰水。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 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 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身体有发炎者也不能灸。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 加重的反应呢?如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 内寄居很久,这时候免不了有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 会逐渐地出离体外了。有时候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有可能因为 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助去调整。假如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妇科方 面的隐患,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 。艾灸的通窜功能就是在告诉身体有 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调动的好,相关的部分都会齐心协力一起工作,每个人有不同的 ”经络敏感度“,所以灸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青壮年人的灸感,往往较老年人强和快,女 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 肌脉,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这是历代医家反复强调的。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市场上挑选艾条 ,艾绒,可以看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 人;好的艾条,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 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温和灸”一般都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现代条件下开发出许多艾灸器械,使用艾 叶加工而成的艾条和各种温灸器具。温和灸有两种用法:(一)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痛处,移动熏烤,用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之诸多手法,病人可以长期自灸;(二)工具支持法,有手持的有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隔着衣服灸疗,也能使得渗透力源源不断地发生作用。 |
|
52楼#
发布于:2015-11-08 11: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学习心得
艾灸,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的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艾“,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样貌非常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人们 用它的根煲汤,祛风暖胃。产妇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在农村 和城市郊区的夜晚,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是常见的事。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 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穴 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 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把阳气算着一 百,那么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自动有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效,艾火的连续燃烧, 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 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作用。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 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 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的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 走向痊愈。所有人都有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 线上有电压和电流。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道,内脏器官通 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 天然渠道和缺口。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 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 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只不过,从补泻意义上 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的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 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 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艾灸能治哪些病?既适宜体弱病 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元气虚弱的人,一 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很多药物还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 用,长期服药而不及时恢复和补充元气,又必然更损伤元气。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 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 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 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 律的,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必人为再去 调整,人体自有大药!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 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像用一股強气流去疏通经脉,同时,总闸开闸 放水去冲刷病灶,效果非常好。 日常生活中,时常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效果非常 快,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预防经常性感冒 ,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现代人的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 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 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 位怎么办,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用艾灸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患部,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 ,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处取穴,我们称为”就近取穴“。 艾灸后注意事项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 助排毒,但绝不能和冷水冰水。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 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 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身体有发炎者也不能灸。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 加重的反应呢?如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 内寄居很久,这时候免不了有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 会逐渐地出离体外了。有时候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有可能因为 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助去调整。假如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妇科方 面的隐患,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 。艾灸的通窜功能就是在告诉身体有 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调动的好,相关的部分都会齐心协力一起工作,每个人有不同的 ”经络敏感度“,所以灸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青壮年人的灸感,往往较老年人强和快,女 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 肌脉,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这是历代医家反复强调的。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市场上挑选艾条 ,艾绒,可以看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 人;好的艾条,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 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温和灸”一般都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现代条件下开发出许多艾灸器械,使用艾 叶加工而成的艾条和各种温灸器具。温和灸有两种用法:(一)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痛处,移动熏烤,用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之诸多手法,病人可以长期自灸;(二)工具支持法,有手持的有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隔着衣服灸疗,也能使得渗透力源源不断地发生作用。 |
|
53楼#
发布于:2015-11-08 12:41
2015-11-07 《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1.艾草及艾灸的认识 艾草:样貌普通,随处可见,却具有神奇功效的草。 艾草的民间作用:悬挂辟邪祈福,煲汤祛风暖胃,泡水洗澡理气血逐寒气,焚烧驱赶蚊蝇。 艾灸: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绿色原生态。 2.艾灸的治病及养生原理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具自动有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效,艾火的连续燃烧使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调节身体内部阴阳升降,最终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作用。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 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 3.艾灸的适应范围 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体壮病新的急性病,热性病患也可以灸治。比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 4.艾灸的一些应用 时常感冒可取灸大椎穴;预防经常性感冒 ,可以温和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四大养生穴位,长期温灸之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当不知道穴位时,可哪里不舒服灸哪里。 5.艾灸的注意事项 1)艾灸后1小时内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绝不能喝冷水冰水。3)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身体发炎者,不适宜艾灸。4)禁止灸某些特殊部位、大血管处、心脏部位和眼球。5)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施艾需用陈年艾。 6.分辨优劣艾绒和艾条 应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新艾:色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燃烧时烟气青、黑,呛 人。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色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 7.现代温和灸法的认识 温和灸一般都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一般使用艾叶加工而成的艾条和各种温灸器具进行艾灸。温和灸有手持移动法和工具支持法两种。 |
|
54楼#
发布于:2015-11-08 15:42
2015,11,7 6班-重庆-方凯 艾灸心得 什么叫艾 ? 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 什么叫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凌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灸是纯阳之火
|
|
55楼#
发布于:2015-11-08 19:38
@教官-成都-曾从
申请教官审核2015-11-07 日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丁燕 《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艾,是一种特殊的草,样貌非常普通,运用非常广泛,根煲汤,祛风暖胃,泡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这种疗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艾能续命、艾能补肾,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灸材料产生的艾热,艾热可以刺激皮表穴位和特定部位,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纯阳之火,阳气是身体的根本,《内径》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而养生贵在阳气,从而保养阳气。 艾热之热,非其它发热的物质能比拟的,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到4倍,能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 艾火连续燃烧的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成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对身体内部的阴阳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能。 从补泄意义上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泄少,针灸的作用是泄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是先补而后泄,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泄,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 古人强调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至少在日常习惯上:“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更难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经常身体保温不当、熬夜等等,人体健康所倚赖的阳气,容易被加速损耗,增加炉膛中的生命之火,变得越来越为现代人所需要。 艾灸能治哪些病 艾灸适应范围广泛,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者也可以灸治。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很多药物还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 长期服药而不及时恢复和补充元气,必然更损伤元气,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 通过重灸关元穴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穴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 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律的,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照规律运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必人为去调整,人体内自有大药。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12个募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 像用一股强气流去疏通经脉,同时,总闸开闸放水去冲刷病灶效果非常好。 日常生活中,感冒的时候可以取大椎穴,效果非常快,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预防经常性感冒艾灸也很有效果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现代人胃肠不适的很多,一般性肠胃问题,可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一般人无法记住太多的穴位,但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穴,长期温灸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加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四大养生穴是: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 不知道穴位怎么办 哪里不舒服灸哪里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洗澡,艾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对不能喝冷水冰水。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 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颜面部不要艾灸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加重反应 如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正气足够多了,病邪就会逐渐出离体外 有时候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胃脘不适,这有可能是关元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主动帮助调整 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妇科、前列腺或生殖系统方面的隐患和问题 每个人有不同的“经络敏感度” 青壮年人的灸感往往较老年人强和快 女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本草纲目》记载 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保证疗效 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 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 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比较好 常用的大致有两种法 手持法 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移动熏烤、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之诸多手法 工具支持法 目前已有各种各样的现代温灸器,有手持的、有绑缚式 古法艾灸不仅仅在国内深受重视,而且被很多国外追捧应用 |
|
56楼#
发布于:2015-11-08 19:47
教官-成都-曾从芬 6班-绵阳-秦明作业:艾,一种效用特殊的草。
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热之热的特点:1.渗透力强。2.自动找病位。3.通经脉。 艾灸适用人群:1.体弱病久的慢性病病人.2.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3.热性病患者。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位者,也可以哪里不舒服灸哪里。 如何分辨艾的优劣呢?从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灸治效果好。 |
|
57楼#
发布于:2015-11-09 00: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1、针灸的使用时机 1)不能使用针灸的时机: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行完房事后,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等。 2)所有病都可以针灸 3)为何要用艾草灸:除了艾草的本身适合灸的特性(《艾灸知识》里有特别讲解),还有它生命力顽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取材方便。 2、艾灸的种类:(灸单数,单数属阳,双数属阴) 1)隔姜灸:切一片大概一元硬币厚度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生姜片不用换,烧到温热,时就换一壮。(若灸后起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不要把皮肤撕掉免得造成疤痕,洒上一些硫磺粉及大黄粉便可。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2)隔盐灸:先将青盐炒熟,等盐变温一点了填满神阙穴(就是肚脐),再放艾绒上去灸。(寒利或热利,灸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灸:被毒物咬伤,破伤风,疱疹,腰蛇,锦蛇可用 ①、久咳的时,是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因为舌为心表,心和肺最接近,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有助于治疗咳嗽。 ②、破伤风案例:如何判断破伤风患者的病是加重还是减轻?手指头红肿,从手指头一路红到手上。伤口被感染往身上走,加重,往四肢走,减轻。 加重应调整治疗方案,减轻应继续按原治疗方案灸。 ③、治疱疹:a、放点凡士林在疱疹处轻轻烧。b、全蝎粉放胶囊里,吃吃八到十颗。c、灸天应穴。 4)米粒灸: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 ①施用病症:鼻窦炎、鸡眼(做法:上用香点,灸3—5个,就病重情况。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3、补充知识: 1)那些病症不能灸:热症,流汗多的地方,手掌,津液多的地方,眼睛,阴部,有痔疮时。 2)针灸有些禁忌歌: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3)艾灸注意原则:针和灸要分开使用,对称治疗,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黄玲于2015-11-09 19:19编辑了帖子]
|
|
58楼#
发布于:2015-11-09 00: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针灸的使用时机 ![]() ![]() 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到底什么时候我们要用针灸,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一定要掌握,在几种情况下不能针灸。遇到病人气血大虚,刚刚重病后、失过很多血,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不针,另外,刚行完房事后,也不针,那是因为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喝酒后,不针,酒醉,可以在耳尖打耳洞处放血来醒酒。总之在人元气不够,很虚的情况下不针。 除了这些情形下,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疾病上面。从感冒、头痛、胃痛、癌症,肾衰竭都可以。针医是独立的一个部门,我们谈针炙的时候不谈中药。 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灸,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为什么要用这个艾,艾草随处可见,艾有个特性,向下,古时部队就利用艾的“向下”特性来找水,(“人纪”,站到外面看到里面),在针力不济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灸,比如病人气血大虚时。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隔姜灸就是切一片硬币大小的生姜,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感觉温热,不用烧到很烫就可换一壮。(未烧完的艾可丢到水里熄灭掉)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因为艾本性向下,它的本性是属阳的,在病很重的时候,灸百壮,无所不疗,若灸后起了水泡,也没关系,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第二种是隔盐灸,把炒热的青盐填在神阙穴(肚脐),再放艾上去灸。下利时,寒利或热利都可以灸。 第三种是隔蒜灸。灸一个就是一壮。隔蒜灸我们常用在久咳时,蒜是白色的,辛辣,入肺,放在舌上,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这时候我们去灸,咳嗽就会好。肺的问题我们都要用隔蒜灸。 灸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当在病退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位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止,若病仍在进,则说明你错了,错了就要想想你要怎么去解决。象病人手指头破伤风,可以用隔蒜灸,头尾两头灸。像疱疹、腰蛇、锦蛇等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再头尾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另一种用干棉花(不要用酒精棉)薄薄一层用凡士林粘住,轻轻一烧(古时用蜘蛛网)。全蝎粉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疱疹可治。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针灸的禁忌:“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起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针灸大成》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灸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 还有一个灸法就是“米粒灸”,把一点点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
|
59楼#
发布于:2015-11-09 04: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吉林-艳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针灸使用时机(第一节) 禁针:针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不能针的, 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不能针),刚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不能针),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能针),喝酒后,体力不够(不能针), 适宜: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如感冒,头痛,胃痛,内科,癌症,肾衰竭等等, “灸”,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咽就往上升,艾灸看着网上升,其实药力是往下的 隔姜灸: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把它放在生姜上面,每个单位为“一壮”,在灸的时候,生姜片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直到生姜片干了,再换),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就换一壮。在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单数,如果灸后起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不要把皮肤撕掉免得造成疤痕,撒上一些硫磺粉和大黄粉就可以了。另外,不论什么病,灸膏盲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隔盐灸: 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味道会很臭),就神阙就可以了,具体方法:先将青盐炒熟,等盐变温一点了,凉了,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再放艾绒去灸 隔蒜灸: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上走的,治疗过程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我们的处方,穴道错了,这时就应该换其他办法解决。当病退时:是由身上往四肢走,如果治疗过程中,病在退了,处方,穴道就不能改,直到他病好了为止, 灸的用途很广,如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例如破伤风治疗:头尾灸两壮,当退到手掌心,退到劳宫时,就知道病离开心脏了。还有疱疹,腰蛇,锦蛇,(红红的小颗粒),我们有两种方式: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它就不会再蔓延了,等疱疹变短了,我们还是用同等方法,慢慢去灸,总之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灸。还有一种方法:用蜘蛛网薄薄一层平摊在疱疹上面,瞬间一稍,烧完后,五天到一个星期就好了,也可以用干棉花放些凡士林在上面轻轻一烧,烧完后就会干掉。 久咳治疗方法: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入肺,放在舌上,因为舌为心表,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 针灸禁忌: 热症(感冒)不灸,流汗多不灸,津液多不灸,眼睛不灸,阴部不灸,痔疮不灸, 针而勿灸灸勿针,针就是针,灸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法 米粒灸:灸的原则是,“痛灸到不痛止”比如肿瘤,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知道不痛的地方就停住。“不痛灸到痛止”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根的时候,那就产生了痛,表示到了,把病治好,又不伤元气。 治疗鼻炎,鸡眼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