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楼#
发布于:2016-02-17 20:27
@教官-廖尹萍 2016年2月17日《针灸大成》第14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47班--成都—陈艾 申请签到 补泻的手法:顺为补,逆为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就是有东西没东西。实拒按,虚喜按。比如说肩膀痛,按的时候好舒服,就是喜按,也就是虚。不要碰就是实。顺气扎针,叫补,逆气扎就是泻。这是一种补泻的方式。 书上说中府穴是肺的募穴,实际上云门才是肺的募穴,《针灸大成》说,肺之募、手足太阴二脉之会。 针灸书上讲的瘿瘤包含我们的甲状腺肿瘤、淋巴腺肿瘤、腋下的肿瘤。 天府穴,治流鼻血,左鼻右治,右鼻左治,采对称治疗。两个鼻孔流就两边扎。 尺泽穴,手肘上面有大筋,大筋的外侧,手弯曲的地方就是尺泽穴。尺泽,因为多汗,针比灸好。按井荣俞经合,这是肺经的合穴,因为它是阴经嘛。肺实泻之。肺家的实症,在这个穴道上治。为虚症,就不能扎尺泽。因为尺泽是合穴,属性是水。尺泽穴,又称肺经子穴。这个肺经除了内科病以外,还包括神经痛。 侠白穴,在天府下一寸。扎天府就不用扎侠白。 随寸针,比如说天府下去血没有止,再针侠白,因为差一寸像加强效果,变成两倍效果,增强它的效果。这两个主治都是流鼻血。 肺的经气是向下,逆向下就是泻,同向下就是补,顺为补逆为泻。 经络上的痛是新病的话,是实症,症状判断的准,才会选择穴道。久病,一个星期以后,就是虚症,用母穴。 孔穴,从尺泽下三寸,压下去在两个肌肉中间。孔穴是肺经的郄穴。郄穴一般是发炎的时候用的。孔在两个肌肉中间,可针可灸。而孔针灸都可以。所以炎症时,肺经郄穴都可以用。孔穴专治痔疮。 压痛点可帮助我们诊断治疗。像孔是三寸,有时在二寸半找到压痛点,有时是在三寸半找到压痛点,然后再在痛点下针,这才是“阿是”。所以我们下针是在痛的地方下针。 平常咳嗽带血,咳血表示有炎症,很热嘛,舌苔都黄的,口渴,这些都可以用孔穴。 列缺,高骨之下是经渠,经渠后五分叫列缺,经渠前靠近手横纹的地方,叫太渊。列缺主任脉,任脉有问题下列缺,喉咙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这个络从手太阴肺经络穴络到手阳明大肠经。 脉会太渊,气会膻中。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是并列的。这三个部位是寸关尺。 寸关尺:上面叫寸,中间叫关,下面叫尺。下针到穴道后,会变点头针,针下的很好,针会点头。怎么下列缺?要用指甲去拨。太渊下针角度是斜下进针,用一寸针。用3210 “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㰦①,则便遗数,补之”。这个实热症泻之,如果是虚症,补之。在列缺上补泻的时候,顺为补,逆为泻。虚症跟实症,虚症小便多,实症会手掌过热。i 反关脉与经渠穴 人会有寸关尺的脉不见,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 有反关脉,非富即贵,这是象。 经渠穴,在高骨之下。经渠属性是金,手太阴肺经就是阴金,是本穴。这个穴道跟这个经属性相同的,我们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补也可泻。 尺泽,必须要实症才下,虚症不下。假设补泻没做好,针下在尺泽,也是泻,因为穴性 就是泻。而本穴补泻都可以做。 “寸口动脉陷中,肺脉所行,禁灸”。脉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话会伤到血脉。 太渊,《难经》说“脉会太渊”,寸口脉会太渊,太渊是俞穴。太渊属土。 手太阴肺经的母穴就是太渊,手太阴肺经的子穴就是尺泽,本穴就是经渠。每个经络都有子穴母穴,阴经是木火土金水对应的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 |
|
46楼#
发布于:2016-02-18 11:10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47班-荆州-张光恋申请签到,2016-02-18《针灸大成》第15课心得
1、鱼际: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是荥穴,属火。治乳痈。中医讲的乳痈就是乳癌。 2、少商:指甲旁边就是穴道。井穴,十三鬼穴之一。治扁桃体发炎,发烧!一般是放血。小孩子发烧,在大椎,少商放血可以退烧! 大肠经: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云白肠。 3、商阳穴: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大肠经的井穴,治发烧。一般放血! 中医认为,吸气是肾脏在管,吐气是肺在管!吐气困难是肺的问题,吸气困难是肾的问题! 4、二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前,桡侧凹陷处。治大肠的实症。下针时将病人手指弯起来,然后一压,肉就会比较多,就不会那么痛! 我们抬手有三个动作,第一个是手没法向前抬,是大肠经的问题,手不能梳头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的问题。 5、三间:从二间穴跳过来,进入手掌有个关节缝就是三间。下针可用三间透劳宫,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 6、合谷:手握起来,虎口高起来的地方,最高点就是合谷。大肠经的原穴。灸合谷可治脸上多油,可以美白,去痘。妇人怀孕时禁针。中医在接生小孩的时候,如果合谷有脉在跳。一路跳到食指这边,表示要生了。 在合谷那两个骨头快到交叉点的这边还有个穴道叫牙痛合谷。治牙痛,右边上牙痛扎左边,左边上牙痛扎右边!下针时不能太靠近骨边,会伤到骨膜 |
|
47楼#
发布于:2016-02-18 22:00
@教官-廖尹萍 2016年2月18日《针灸大成》第15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47班--成都—陈艾 申请签到 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穴是肺经之荣穴。屈起大拇指,在突起拇指第二节和掌骨连线的中点。主治乳痈(乳腺癌)。少商穴:大拇指的指甲旁边外侧。是井穴。扁桃体炎,发烧都可在少商穴放血。肺经从中府 云门一直到少商穴后,气血会回到大肠经上面。 手阳明大肠经 当遇到阳经的时候,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了。变成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大肠传导之官,运行时间早上5点到7点,顺时针揉肚子,可帮排便。走向从手到头。 商阳穴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肺脏跟大肠互为表里。吸气是肾脏在管,呼气是肺脏在管。商阳穴主治放血,退烧。治扁桃体。 二间与三间穴 大肠经的荣穴叫二间,在食指第二节的横纹的尽头。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针时将食指屈起。手上有三条阳经,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虚实要看病多久,在该经的子穴,母穴上下针即可。三间穴,手掌的中心是劳宫。三间到劳宫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三间也可以透到合谷穴。 合谷穴 手握虎口高起的地方,最高点是合谷穴。是大穴。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合谷是阳经的原穴。原络治疗法,“原”就是病经,“络”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虚实症之诊治 实症——痛——泻 虚症——酸——补 实带虚——痛多酸少——先泻后补 虚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合谷穴用法非常多,用生姜灸,可治青春痘,还可美白,皮肤会好。大肠的脉走到上面的牙齿,所以上牙痛,下合谷穴。左症右治。也可用来诊断妊娠妇女是否临产。 阳溪穴,很少用。 |
|
48楼#
发布于:2016-02-20 11:48
@教官-廖尹萍 2016年2月20日《针灸大成》第17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47班--成都—陈艾 申请签到 喉咙肿胀合谷歌诀:面口合谷收。面部的病,口部的病,都可以在合谷下针。比如面部中风。
曲池主治:肩膀痛、皮肤痒等等。 三里穴(扭伤穴):曲池穴往下两寸,叫三里。 主治:扭伤落枕。用法:针。 所有受伤,撞车、打球受伤,高处跌下来等,真正受伤的是事后,不是事前,受伤是因你起来太快而受伤。所以要保持不动,三分钟后慢慢起来,受伤就去掉了。 1、肘髎至巨骨穴 曲池直下连至阳溪穴,往下两寸是手三里。手三里往下一寸上廉,再往下一寸,就是下廉。在阳明经上可以治疗乳痈、硬块,或手臂的病。 在拱手的地方,曲池穴往后有个大骨,过这个骨头就是肘髎。可下针可放血。 五里穴在肘髎穴往上三寸,禁针,因为有大动脉在。 臂臑从手肘上七寸或肩髃穴下两寸。是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主瘰疬 、臂痛不得举等。 2、中风八大穴: 百会,肩髃穴,曲池穴,这都是大穴。手整个弯起来,针下合谷,一路透到后溪(不要透出来),用三寸针,中风筋挛起来的时候,搬它都很硬。针一下去,自然就张开来了,还有脑后方的风府穴,舌强不语,突然不能说话。 3、肩髃穴 手阳明、阳蹻脉之会。主中风,风病、半身不遂。肩膀的问题,肩髃穴非常好。是中风的大穴。 肩髃透极泉:极泉就是手胳肢窝下方,肩髃透到极泉,只有一个角度透过去,这是治疗狐臭的方法。没有补泻,左转右转。 巨骨穴是手阳明阳蹻之会,跟肩髃一样。禁针,因为下面是肺, 4、天鼎、扶突穴 脖子大筋的外侧,就是大肠经,内侧是胃经,所以大肠经跟胃经隔着一条大筋。 天鼎就是在一个大筋跟肋骨交接的地方。 扶突就是从廉泉一路下来到大筋的外侧, 肿瘤,长在大筋外侧病在大肠经上面,在内侧就在胃经上面。要知道穴道的位置跟经络的走向,不见得一定要下针,但诊断用的到。 扶突穴,在脖子上下针时,用手指头先把筋捉住,然后顺指头推进去,有动脉在这边,要把脉移开来,下五分,要下很浅。用的不多,除非是很严重的,没有声音的,讲 话讲不出来。 |
|
49楼#
发布于:2016-02-23 10:11
@教官-廖尹萍中医经典魔鬼特训47班-荆州-张光恋申请签到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3日 《针灸大成》第19、20课心得 一、 足阳明胃经 45个穴位。井荣俞穴原经合:厉兑穴,内庭穴、陷谷穴、冲阳穴、解溪穴、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是多血多气的穴位,辰时气血流注此经。右手的尺关寸分别对应肺和大肠,脾胃,肾脏和子宫胞户;左手的尺关寸分别对应心脏小肠、肝胆、肾脏膀胱。 1. 头维穴:神庭穴外开四寸半。足阳明和足少阳之会,治头痛,禁灸。 2. 下关穴:鬓角骨头,开口时的凹处。治疗脱臼,中耳炎。有头发的穴道都不灸。 3. 颊车穴:下巴处,咬牙时肌肉跳动的地方。治疗口张不开,口噤不语,失音,中风口眼歪斜。 4. 承泣穴:眼珠下方,骨头上面,是足阳明、阳蹻、任脉的会穴,禁针:下针会导致眼圈变黑。用于诊断,当眼翳从下往上升可判定是足阳明胃经的问题。 5. 四白穴:眼珠正下方,距眼眶骨下一寸处。治疗眼睛、内翳 的问题。 6. 巨髎穴:颧骨下方,与水沟平行。治疗拔牙后的牙痛,肌肉麻痹,可下针,但不能太深。 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都是治疗眼睛的问题。 7. 地仓穴:嘴角旁边,地仓没有表示是小偷或身体的胃气不够。 8. 天仓穴:眉毛旁边。天仓没有获凹表示没有祖业或身体很差。 9. 大迎穴:在骨头上方,很少用。 10. 人迎穴:主要用来摸脉,人迎脉有的话,胃气就有,病人就不会死。 11. 水突穴:治疗瘰疬,治甲状腺肿大。 12. 缺盆穴:琵琶骨、锁骨正中间。易扎到肺。 13. 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 “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这几个穴道,都每隔一个肋骨一个穴。与任脉相距四寸的距离,到了乳根进来,后面是两寸。膺窗,屋翳,是治乳房硬块的地方。也可用于丰胸。丰隆穴也是丰胸的穴位。 14. 乳根穴:位于乳房正下方,可下针,与膺窗穴一样用于治疗乳房硬块。 15. 乳中穴:禁针也禁灸。乳头的地方是肝经经过,然后络到肝经上。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都通过乳房。初次下奶:用葱白涂抹乳头一下,然后反过来用葱须扎一下就可下奶水。近取穴治疗乳房硬块在膺窗、乳根下针,也可以远取穴即在足阳明胃经的脚上取穴进行治疗,远取穴时必须要循经取穴。 16. 不容穴:巨阙穴外开两寸。食物不能容纳之意,用于治疗食物不消化,不分虚实寒热。心口疼喝水吐,可在巨阙穴和不容穴下针。 17. 承满穴:上脘穴外开两寸。近取穴用于治疗胃口不开,容易胀满。 18. 关门穴:建里穴外开两寸。治疗不想吃东西,吃东西就想吐。 19. 太乙穴:下脘穴外开两寸。 20. 滑肉门穴:水分穴外开两寸。针、灸均可。身柱,太乙和滑肉门用于增高 21. 天枢穴:大肠的募穴,神阙穴外开两寸。按天枢穴病人惨叫可诊断大肠里有宿便(也叫燥矢),长时间燥矢会导致精神病。精神病的人一定有便秘的现象。下针治宿便,按压天枢穴来判断宿便是否清理干净,没有疼痛,位置会变软。如果没有清理干净,进一步下针直到天枢穴无痛为止。 |
|
50楼#
发布于:2016-02-25 15: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47班-荆州-张光恋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5日《针灸大成》第22课心得
一、足三里穴(胃经合穴) 胫骨头外开一个指头就是足三里。治疗所有胃病,除吐血。一般灸效果好,虚证实证都可以。是胃经本穴治疗乳癌肿块。 二、补泻手法。 新病(实),左转动,引气酸,逆为泻,顺为补,单数为补,双数为泻。治疗高血压斜刺五分。灸养生调胃气,对肝、肺癌有效。 三、经外奇穴阑尾穴 位于足三里下一寸是阑尾穴,此穴帮助诊断阑尾炎,男左女右有压痛点。治疗阑尾炎、腹膜炎,针刺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阑尾穴。 四、上巨虚、条口、下巨虚。 足三里下三寸是上巨虚,再下三寸是下巨虚,下巨虚上一寸是条口。上巨虚治疗乳房疾病,下巨虚治疗脐下疾病,如子宫卵巢肿瘤釆用泻法。条口透承山穴治疗糖尿病、脚麻、五十肩效果很好。 五、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位于腿外侧,胫骨凸起,与外踝骨头凸起,联线正中点是丰隆穴。治疗美容乳房隔天针剌。祛痰实证癫痫病,先直刺有䣫麻肿感,再出针至皮向上斜刺针再出皮层,再向下斜刺45度左右捻转留针20分针就是导痰术。 六、解溪穴与冲阳穴。 解溪穴位于人体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凹陷中,当是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是胃经母穴,阳经是金水木火土,对井荣俞经合,胃经属阳土,足三里属木,解溪属火,木生火。治疗虚症头痛。冲阳位于解溪穴下两寸,动脉下是冲阳,胃经原穴。 |
|
51楼#
发布于:2016-04-10 16:56
@教官--成都-廖尹平 2016年4月10日作业倪海厦-针灸(69)心得完成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47班—长沙—陈喜申请签到 腹痛、瘀血与便秘 只要是瘀血造成的腹痛,可能月经痛,或踢到阴部,或腹部出血的现象,一般来说都是在左腹,关元穴外开三寸的地方有压痛点代表有瘀血,因为人左边是血。 第一,如果是便秘造成的腹痛。下焦的便秘,我们分寒热。寒就是没有蠕动,病人一个星期不上厕所,也不难过。热一两天不上厕所就很难过。 便秘 如果在小肠里面,放屁就很多。大肠没有东西,因此会不断的排气。用到小肠的募穴关元。 羊大便是因为太干燥,津液没了,小肠太干了。脾主湿,又主整个少腹。我们想要让小肠的津液回来的,就要强他的心,强他的脾,心可以让热进入小肠,脾可以让湿进入小肠,小肠的津液会增加,所以关元,心募巨阙,脾募章门,都是要取的穴道。 照海穴和支沟是很有名治疗便秘的穴道。因为在阴蹻脉上面,支沟在三焦经上面,无所谓在小肠还是大肠,通通可以用。脾经的本穴是太白穴,也都可以下针。 堵在大肠头这个地方,刚好是寒实,大肠没有蠕动。灸比针好,灸他的天枢关元、中脘,四花灸,一灸下去,一热肠就开始蠕动,病人在灸的同时,会感到肠子不断在动,灸足三里,这是去寒实的方法。当然下针在支沟照海,不管寒热,只要是实症,下支沟照海都可以。如今天晚上下针,明天就有大便。 盲肠炎与奔豚症 大肠头堵到,有几种变化。第一种,堵在这里面,西医来说是慢性盲肠炎 。这个少腹的地方隐隐作痛,有痛但闷闷的。在足三里下一寸的阑尾穴不管急性慢性,都可以在阑尾穴下针。在大肠头,一样针刺关元,天枢,中脘,支沟照海都可以用,但我们会下一针阑尾穴。这个针下去以后,痛就去掉了,不会隐隐作痛。 暴饮暴食,又走来走去,很容易得盲肠炎。第一个在阑尾穴下针。在足三里下一寸,会摸到像豆子一样的东西,像绿豆那么大。把针拿起来,一针下去,当场痛就没了。 肘尖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腹膜炎,大便带血可以炙它,第二个是长瘰疬或淋巴结肿,都可以在肘尖来炙。 这是盲肠炎堵到了,在肚脐两侧,当病人便秘时,先问小便,小便是清白的就是寒,因 为没有蠕动了,所以小便很淡白。当小便很浊黄的时候,肚脐旁的天枢会有压痛点,就代表 有燥矢。堵在大肠里,病人会很痛,在支沟照海、中极、巨阙、天枢下针。因里面是很热的, 不要去灸,下针就好了。这个是堵在大肠的处理方法。 人便秘体内有燥湿的时候,受到惊吓一收缩正好这里有血管连到肝脏,好像一个吸管一样吸了燥矢的浊气,并不经过膈膜,一路通到心脏,这个燥矢的气进入心脏后,会刺激心脏跳的很快。中医特别有个名称叫奔豚 。当奔豚产生的时候,心脏搏动的很快,有时严重时,肚脐旁的动脉血管都会不断在跳动。遇到奔豚时,要先强心脏,心脏力量强,燥矢浊气会被逼至大肠头。所以,针心的募穴巨阙,天枢,少府穴,神门穴,内关,劳宫,把它逼回来。便秘加上天枢,腑会中脘,关元、支沟,照海。 血痢、痔疮、肠漏与大肠癌 如是外痔就放血,用火罐去吸,用枯痔散,让痔脱落下来。 有一种很特殊的灸法,可以治疗下血,比如内痔,有大量的血排出来或者大肠炎便血混合。我们叫肠风下血。我们从第十四椎开始,从尾椎骨往上走,用手指头去按,按照过去的说法是一寸,这是同身寸。你一路往上按,每一个关节都会有一个痛点,最常见的是三个椎,压了好痛,遇到痛就放个生姜灸。在这个背后连续痛点灸,第二天会消很多。灸到没有血流出就可以了。治肠漏(外治疮开刀后出血)也可用此法。治痔疮,下承山、孔最、长强都可以,天应放血也都很好。 现在有一个肿块,不管是摄护腺癌、子宫肿瘤、卵巢癌,大肠癌不管什么癌,只要有癌产生时,都会把阳阻隔掉。热没办法下来,脚就是冰的。阳没办法下去了,但身上还有阳热,就会找个地方散掉。不然就太热,若热没办法下去,回逆心脏,而心脏管两个手,就会到劳宫穴、少府,所以手掌会非常干。 月经寒实症、助孕与绝孕 中医的观念是这样子,正常人的心脏按月把胸腔的奶水沿着冲脉、任脉、胃经,下到腹腔的卵巢子宫。奶水下来是白的,小肠的火去烧,白的遇到火去烧,一蒸热,变红的。就排出来是月经。女子二七十四,天癸至,七七四十九天癸竭。这是一般的年龄,现在的女孩子在十岁月经就来了。为什么,因为营养太过了。 月经提前是热症,推迟是寒症。如果是寒,我们用灸的。灸合谷、三阴交、中极、关元,这是很好的穴道。那下针当然也可以。 |
|
52楼#
发布于:2016-07-09 17:58
2016年7月9日廖尹萍《伤寒论》第1课学习任务
2016年7月9日廖尹萍已用心完成《伤寒论》第1、2课学习任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太阳,可以代表经络中的太阳经,也可以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太阳为寒水,所以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手脚是温热的, 寒水不断更新,可以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调节体温。影响气脉 脉法,最常用的就是浮沉迟数,浮脉与数脉是阳,沉脉与迟脉是阴,浮脉就是轻轻地摸在皮肤表面就摸到脉。初病如果脉是浮脉或加上一点“大”“动”、“滑”“数”,这是阳脉,代表阳病;若病久了,变成沉脉,或加上一点“涩”、“微”、弱、“弦”这是阴脉,代表阴病;就是病势恶化中,若反之,原来是阴脉,后来变成阳脉,则是病势在退, 正常人的脉是“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就是常脉 只要出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些症状,就是太阳证,管他里面是什么病不管是肺癌、肝癌,就以太阳证来处方用药就对了。如果病人原来是厥阴病,治疗了以后,最后变成太阳证,就是快好了。如果反过来,太阳证的病人,治疗后变成厥阴证那就是不对的。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