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楼#
发布于:2015-11-24 00:52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新疆-陈兴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1、商丘:商丘穴按度骨法,胫骨交接处。经穴,子穴。治实症。有帮助怀孕的效果。久痛为虚,新痛为实。痛多酸少,先泻后补;酸多痛少,先补后泻。麻是最严重的。 2、对称治疗:脚痛在公孙,下对侧商丘,如果还痛可以下对侧公孙,公孙在手上刚好是鱼际。肘痛,手反过来刚好是膝盖顶端,可以扎鹤顶。鹤顶痛,扎三焦经的天井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3、三阴交:沿着胫骨,内踝上三寸的地方,骨头的后面。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三条阴经的交汇。①女人月经痛 ,针三阴交。②腹部的问题,男女都可以用。③男人遗精 、梦遗,阴茎痛,少腹痛、肠子打结,都可以用三阴交。④几乎所有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妇人月经痛:按三阴交越痛越厉害。⑤水肿、脚积水也可在三阴交治疗。小便不利也可在三阴交治疗。 4、实有两种,一种是积块,一种是瘀血。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①如果有瘀血时,从关元穴外开三寸、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会找到压痛点。②子宫、腹腔有瘀血时,一般我们在腹部的左边有压痛点。③腹部的正中央有痛,大部分是有淤块,肿瘤。④不管是瘀血 、肿瘤 ,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好了就不痛。 5、孕妇:①气旺血衰,就会落胎。②血旺气衰安胎。③合谷是气穴,三阴交是血。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就可以安胎。补合谷泻三阴交,就是气旺血衰会落胎。 6、腹部寒冷是有寒。 脾统血,如果小肠的火不够,静脉是冷的,脾又是统腹的,因此就冷到了脚趾头上了。三条阴经都是冷的,冷会顺着阴经直接传导下去,又因脾主少腹,因此腹部冷代表有寒。 小肠寒近可在关元灸,远取三阴交。 |
|
586楼#
发布于:2015-11-24 01: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丽申请签到 2015年
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四)6.公孙穴主冲脉。腹胀,鼓胀用公孙,公孙是络穴,原穴络穴虚实都可以在此下针。 (五)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 1.商丘穴,脚踝下,脚的胫骨与脚交接的缝隙里就是商丘,下直针。 2.商丘穴是脾经经穴,属金,又是脾经子穴。子穴治实症。例如膝盖内侧痛,痛几天,下商丘(子穴,实,泻法),痛几个月的,下大都(母穴,虚,补法)。痛多酸少,先泻后补,酸多痛少,先补后泻。麻是最重的,病了要及时治疗。 3.对称疗法 不管穴性,不管阴阳五行,用基本常识取穴。例如痛在公孙,可以下对侧商丘,左病右治。下商丘之后还痛,下对侧公孙。公孙对应手上的鱼际穴,右脚公孙处痛,扎针左手鱼际,左脚公孙处痛,扎针右手鱼际。手肘痛,扎鹤顶(膝盖上一点),鹤顶痛,扎天井穴(三焦经,肘尖处)。 4.商丘穴,可助孕。 (六)三阴交与妇科治疗 1.三阴交,脚内踝,沿着胫骨上三寸的地方。是三条阴经交会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2.月经痛,针三阴交。可用于治疗,也可用于诊断,及事后确认疗效。按三阴交,越痛,痛经就越重。 3.实症有两种,积块与瘀血。如果有瘀血,关元穴外开三,四寸,在骨头旁,会有压痛点。腹部中央痛,有瘀块肿瘤,在三阴交会有压痛点。治疗后还有压痛,说明没好。 4.正常的孕妇,有血旺气衰和气旺血衰。孕妇血旺气衰,有利于胎儿。气旺血衰,会落胎。合谷穴是大肠经原穴,大肠和肺相表里。气就表现在合谷上,三阴交主血,脾主少腹,补三阴交泻合谷,就是安胎。合谷三阴交禁针,腹部也禁针。 5.灸三阴交非常好,一个人脚冰冷,就说明腹部寒冷,容易瘀血。脾脏主运化,统血。小肠是火,正常人是把小肠吸收的营养转给心脏。如果小肠温度不够,热传递不出去,脾就直接把冷传导到脚,所以腹冷,脚冷。 6.正常的小肠火能传下去,心脏把奶水退到子宫卵巢,白色的奶水排出遇到小肠火变成红色,所以正常的月经是鲜红色,月经色淡,小肠热度不够,月经色黑,就是温度太高。 7.小肠的寒热,可以灸关元,就近取穴,远取穴,灸三阴交,还可灸中极,关元。 8.腹部的问题,男女通用。男人梦遗 遗精,阴茎痛,少腹痛,灸三阴交,下针也可以。肠子打结,也可用三阴交,公孙穴也可。 9.几乎所有妇科疾病都可以用三阴交,针三阴交后,腹不痛,但滴漏仍不止,下隐白(井穴止血)。 10.月经期间不行房。 11.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下三阴交,也可用中极(膀胱募穴),同时再灸关元。 |
|
587楼#
发布于:2015-11-24 07:28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任立业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号《针灸大成》第25课学习心得
十二正经之足太阴脾经 1、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本经脉腧穴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42穴,左右各21穴。 2、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脏为先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3、商丘穴和三阴交 商丘穴:度骨法在脚掌骨和胫骨交接处,为脾经经穴金穴,所有阴经的经穴为金穴,脾经为土商丘穴是脾经的子穴治实证。 三阴交:在内踝骨最高点上三寸胫骨后缘处,名字由来足有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阴交就是这三条阴经交接处。功能主治:痛经、月经不调、少腹冷痛、男子遗精、梦遗、阴茎痛、脚积水、小便不利等,三阴交可针可灸实则针刺寒证多用灸。 4、对称治疗法 中医治疗法之对称治疗法来自于黄帝内经的髎刺篇,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右病左治、左病右治等,如:一个病号正好是左侧公孙穴痛可真对侧的公孙穴也可以针刺对侧手上的鱼际穴,还有肘尖痛可以针刺鹤顶穴,同样鹤顶痛可以针刺三焦经的天井穴等。 5、妇科病的诊治 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所有如果是子宫、腹腔有瘀血时,一般我们在腹部的左边有压痛点,腹部中央有压痛,大部分是有於块、肿瘤,同样不管是瘀血还是肿瘤在三阴交都有压痛。实有两种一为积块一为瘀血,月经的颜色取决于小肠的温度,月经颜色淡为小肠温度低,月经颜色很深、很黑为小肠火比较旺烤焦了。 中医的可贵之处在于灵活,学习中医不能拘泥关键在于“悟”字诀 |
|
588楼#
发布于:2015-11-24 08: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5 .11 . 23.《针灸大成》第25课学习心得
5.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 a商丘穴,商丘穴是经穴,脾经的经穴,阴经的经穴是金,脾经是土,土生金是脾经的子穴。子穴治实症,新症取商丘,虚症久痛取大都。痛多酸少,先泻后补,酸多痛少,先补后泻,麻就比较严重了。 b中医的对称治疗,脚痛在公孙,可对侧公孙位置,右脚的公孙痛,扎左手的鱼际穴,手肘痛,手反过来对正的是膝盖项端,扎鹤顶,反过来鹤顶痛,扎三焦经的天井穴,对称疗法即左病右治。 c商丘穴还有助孕的效果。 6.三阴交和妇科病治疗 三阴交和足三里是人体的大穴,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处。 妇人月经痛针三阴交立竿见影。 如果有瘀血,关元旁开三、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边,会找到压痛点,人体左主血右主气,如果子宫、腹腔有瘀血时,一般在腹部左边有压痛点。腹部正中央有压痛,大部分是淤块和肿瘤。 在三阴交不管瘀血或肿瘤都有压痛。判断是否好、可以按三阴交,有痛继续治疗。 一般孕妇分血旺气衰和气旺血衰两种。前者为佳,小孩会长的好,后者会落胎。合谷为气穴,三阴交是血。可补三阴交泻合谷,孕妇禁针。 脾主少腹,腹部寒冷,瘀血容易堆积在里面。如何知道腹部寒冷,看脚是否冷,正常人的小肠里的火来自心脏,腹部是脾脏在管,小肠把东西吸收起来以后,红色营养给心脏,黄色自己吸收,青色给肝脏,白色给肺脏,黑色给肾脏。脾主腹部,小肠温度不够,静脉变冷,这个冷顺着脾经传到脚,所腹冷脚冷,月经颜色鲜红,小肠温度够。所以小肠寒可以灸关元或三阴交。远治和近治原则。 妇女痛经针三阴交,滴漏不止,下隐白。小便不利,中极,三阴交都可以治疗。男性遗精,梦遗,或肠子打结,都可以针灸三阴交。 如果判断小便不出是膀胱冷,可以灸关元。 10更年期妇女,三阴交、隐白、巨阙、中极都可以用。 更年期妇女朝左边睡,常人朝右睡,血在右气在左,让血在气上走,肝才会很强。更年期反过来,不会潮热。 天,地,人三皇穴中,三阴交叫人皇。 |
|
589楼#
发布于:2015-11-24 08:28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冯羡群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公孙:主冲脉,络穴,虚实都可以在这下针。 *商丘:用度骨法比较好找。在脚后跟和脚踝前下方凹陷处,直针下。商丘穴是脾经的经穴,子穴治实症。治症膝盖内侧痛,有帮助怀孕的效果。 久痛为虚,新痛为实。一般是:痛多酸少,先泻后补;酸多痛少,先补后泻;最后只有麻了,麻比较严重,在治疗上也会较久,所以发病时要早治疗。 *对称治疗法: 病例1:脚痛正好在公孙,可以下对侧商丘,左病右治。下商丘还痛,下对侧的公孙。如果它痛过来一点,针也下过来一点。 病例2:右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左手的鱼际穴,左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如果把公孙放到手上面去,刚好是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 病例3:手肘撞痛,把手翻过来就像膝盖的顶端,就扎鹤顶;反过来鹤顶痛,扎三焦的天井穴。 三阴交和妇病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不要贴在骨头旁边下针。三阴交,三条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主治女人月经痛,针三阴交,立竿见影。三阴交主血,脾主少腹。妇人月经痛,月事好不好,按按三阴交就知道了,如果病人大叫一声,叫越大声的,痛经越厉害。 实:分积块和瘀血两种。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 腹诊:如果有瘀血,从关元穴外开三寸、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会找到压痛点;腹部的左边有压痛点-子宫、腹腔有瘀血;腹部的正中央有痛-大部分都是有积块,肿瘤;同样的,不管是瘀血、肿瘤 ,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如果看治疗效果,要看瘀血化了没,一样按三阴交,如果还有痛,就继续治疗。最古老最实在的方法。 一个正常的孕妇有两种:血旺气衰、气旺血衰。怀孕的时候,婴儿都是靠血在滋养,所以要让孕妇血旺气衰,胎儿才会长的好。如果孕妇平时是血旺气衰,但在怀孕的时候生气、婆媳不和,就会变成气旺血衰,会导致落胎,这是情志上的反应。合谷是气,三阴交是血。如果是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就可以安胎;如果是补合谷,就气旺,泻三阴交,血会衰。所以,合谷、三阴交,孕妇来说是禁针的,因为怕补泻搞错。所以孕妇腹部的针、合谷三阴交禁针。这个观念搞清楚,以后下药也一样,药也有气药跟血药,不能乱开药。 腹寒脚冷:腹部寒冷的时候,瘀血容易堆积。正常人的小肠是火,小肠里面火的源头是来自心脏。腹部是脾在管,小肠是受纳之官,它把东西吸收起来后,营养会转交给心脏。而脾脏主运化,所以脾脏会把红色的营养交给心脏,青色的营养给肝脏,黄色的营养自己吸收,白的营养给肺脏,黑的营养给肾脏。脾统血,食物营养吸收后都是血。当小肠温度不够了,静脉变冷。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这个冷会顺着三条阴经把冷传下去,直接到脚趾头上去。代表小肠温度不够了脾主少腹,所以腹是冷的,脚也是冷的。 如果是小肠的火能下去,在后面的子宫卵巢得到小肠的热。因小肠够热,心脏才能把奶水退下来,到子宫卵巢里面去,奶水本来是白的,但初奶是黄的,土生金,到后来是白的。白色的奶水排出来变红色的,因为奶水下来的时候,到了小肠,小肠很热,一加热以后就变红的。所以月经鲜红色,则小肠温度是对的,若月经很淡,是因为小肠热度不够,没有完全气化掉;如果月经很黑、很深,就是烤焦了,过热。 小肠的寒热,可以在关元上灸,近取穴,也可以灸在三阴交,远取穴。如果三阴交不能治,就灸中极、关元。 男女都可以用三阴交。男人遗精、梦遗、阴茎痛,女人月经痛,针、灸三阴交均可。少腹痛、肠子打结、肠套叠,都可以用三阴交。公孙对冲脉很好,因为冲脉的路线经过少腹。 中医不赞成月经期间行房,因为经血是往下走,行房会影响月经往下走。 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出来,也可以用三阴交。 |
|
590楼#
发布于:2015-11-24 08:54
@教官-南京-李宁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学习心得 足太阴脾经 商丘穴 商丘穴是脾经的经穴也是脾经的子穴。木火土金水,所有阴经的经穴都是金的脾经是多土,土生金,所以这是它的子穴。 商丘穴按度骨法比较好找,脚后跟到踝裸脚的胫骨, 在交接的缝里面是商丘。商丘下针的时候,就是直的进去的。商丘穴有帮助怀孕的效果 三阴交 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处,足有三条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内踝裸,要沿着胫骨,在踝裸上三寸的地方,骨头的后面。 三阴交是妇科大穴。可以用在诊断,也可以用在治疗,以及事后的确认。 主治:腹部的问题,男女都可以用。几乎所有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女人少腹痛,月经等。男人遗精 、梦遗,阴茎痛,少腹痛灸三阴交,针也可以。这个少腹痛除了月经痛以外,像肠子打结,都可以用三阴交。那水肿 ,脚积水,小便不利 ,也可以用三阴交,这是消导。 我们有天、地、人三皇。三皇穴中,三阴交叫人皇 虚实证 子穴治实症。当我们发现脾经上膝盖内侧痛,痛了好几天,下商丘。痛了好几个月,下大都。因为久痛为虚,新痛为实。痛多酸少,先泻后补。酸多痛少,就先补后泻。最后只有麻了,麻比较严重,但在治疗上也会较久,所以发病时要快点治疗。 对称治疗,我们不管穴性,不管阴阳五行,用基本常识去取。 脚痛正好在公孙的地方,下对侧商丘,左病右治。下商丘还痛,下对侧的公孙,如果它痛过来一点,也下过来一点。 如果右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左手的鱼际穴,左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 手肘痛,那你想想看,把手翻过来对到的正好是膝盖的顶端,我们就扎鹤顶,反过来鹤顶痛,扎三焦经的天井穴。 我们有很多治疗法则,但有时用那个方法比较好,看那个比较方便,就用那个。 实有两种,一种是积块,一种是瘀血。 腹诊上面可以查到,如果有瘀血时,从关元穴外开三寸、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会找到压痛点,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所以如果是 子宫、腹腔有瘀血时,一般我们在腹部的左边有压痛点。腹部的正中央有痛,大部分的都是有淤块,肿瘤。同样的,不管是瘀血 、肿瘤 ,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如果治疗好一点, 要看瘀血化了没,一样按三阴交,如果还有痛,就继续治疗,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最实在的方法。 血旺气衰:正常的孕妇是血旺气衰,因为怀孕的时候。婴儿都是靠血在滋养,所以我们要让孕妇血旺气衰,小孩子会长的好。如果孕妇平时是血旺气衰,但在怀孕的时候生气,变成气旺血衰,就会落胎,这是情志上的反应。 合谷是气穴,合谷是气,三阴交是血。我们如果是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就可以安胎。如果说是补合谷,一补的话,就气旺,泻三阴交呢,就是血会衰。所以,合谷、三阴交,孕妇来说是禁针的。所以孕妇除了腹部的针不要扎以外,合谷三阴交也不要扎,因为怕你补泻搞错。但你这个观念搞清楚后能正确的使用也不会有问题。 脾主少腹,腹部寒冷的时候,瘀血容易堆积在里面。 腹部是脾在管,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把东西吸收起来后。营养会转交给心脏。而脾脏主运化, 所以脾脏会把红色的营养交给心脏,青色的营养给肝脏,黄色的营养自己吸收,白的营养给肺脏,黑的营养给肾脏。 所以说,脾统血,食物营养吸收后是血。若有一天小肠温度不够了,静脉变冷的,就代表小肠温度下降。由于脾主腹,所以脾直接到脚趾头上去了。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冷会顺着三条阴经把冷传下去。而脾主少腹,所以腹是冷的,脚是冷的。 如果是小肠的火能下去,这个子宫卵巢得到小肠的热,小肠在后面子宫卵巢在前面。小肠够热,心脏才能把奶水退下来,到子宫卵巢里面去,奶水本来是白的,但刚开始时是黄的,因为土生金嘛,到后来是白的。这白色的奶水排出来变红色的,因为奶水下来的时候, 到了小肠,小肠很热,一加热以后就变红的。所以月经鲜红色是小肠温度是对的。若月经很淡,是因为小肠热度不够,没有完全气化掉,如果月经很黑、很深,就是烤焦了,用基本常识去想,这样就可以了。小肠的寒热,当然可以在关元上灸,因为这是近取穴。而远取穴就在三阴交上面。有人脚没有了,三阴交不能治,那就灸中极、关元嘛。有各种切入的角度。 中医认为血无止法,生病时没有止血的药,只有消导的药,让血自然停了,不要让本来要排出的血流在身体里面,这血要是留在里面,以后会做乱的。 中医不赞成月经期间行房,因为经血是往下走,行房会影响月经往下走,因为你行房你会很亢奋,月经就下不去。 所以不要在月经来时行房。 小便不出来时,可以用三阴交.也可以用中极,因为中极是膀胱之募。小便不出来,是因为膀胱太冷了,而膀胱太冷是因为小肠的温度不够。这小便在膀胱里面是冷水而不是热水,冷水在里面会造成频尿,这时再灸关元。 女人进入更年期后,晚上回家向左边睡,平时人要向右边睡,右边是气左边是血,晚上睡,为了让血归肝,所以要往右躺,血在上气在下,这样肝才会很强,但更年期的妇女要反过来,这样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天、地、人,三皇穴中,三阴交叫人皇. |
|
591楼#
发布于:2015-11-24 10: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彩云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学习心得一、商丘穴与对称治疗商丘穴按度骨法比较好找,脚后跟到踝裸这边,脚的胫骨,在这交接的缝里面是商丘。商丘下针的时候,就是直的进去。商丘穴是经穴,脾经的经穴。木火土金水,所有阴经的经穴都是金,脾经是多土,土生金,是它的子穴。子穴治实症。当我们发现脾经这里痛,膝盖内侧痛了好几天,下商丘。痛了好几个月,下大都。因为久痛为虚,新痛为实。七分痛三分酸,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病人到后来比较严重,酸多痛少,就先补后泻。最后只有麻了,麻比较严重,但在治疗上也会较久,所以发病时要快点治疗。中医有一种治疗法则叫对称治疗。不管穴性,不管阴阳五行,用基本常识去取。他脚痛正好在公孙的地方,可以下对侧商丘,左病右治。下商丘还痛,下对侧的公孙,如果它痛过来一点,你也下过来一点。如果你把公孙放到手上面去,这刚好是我们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所以右脚的公孙痛,你可以扎左手的鱼际穴,左脚的公孙痛,你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有人一打架,手肘撞到会很痛,有时不小心一撞就很痛,那你想想看,把手翻过来对到的正好是膝盖的顶端,我们就扎鹤顶,反过来鹤顶痛,扎三焦经的天井穴。我们有很多治疗法则,要随症随病看情况用,有时用那个方法比较好,看那个比较方便,就用那个。商丘穴还有帮助怀孕的效果。二、三阴交穴与妇病治疗三阴交跟足三里是人身上的一个大穴。脚后跟,内踝裸,要沿着胫骨,在踝裸上三寸的地方,骨头的后面。是三阴交。三阴交在骨头旁边,不要扎到骨膜,所以不要贴在骨头旁边下针。三阴交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阴经的交会处。月经痛,针三阴交立竿见影。穴道可以用于诊断,也可以用与治疗,以及事后的确认。实有两种,一种是积块,一种是瘀血。腹诊上面可以查到,如果有瘀血时,从关元穴外开三寸、四寸的地方,在骨头旁,会找到压痛点,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所以如果是子宫、腹腔有瘀血时,一般我们在腹部的左边有压痛点。腹部的正中央有痛,大部分的都是有淤块,肿瘤。同样的,不管是瘀血、肿瘤,在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要看瘀血化了没,一样按三阴交,如果还有痛,就继续治疗,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最实在的方法。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大肠跟肺表里,所以气表现在合谷上面。那三阴交主血,脾主少腹。所以一个正常的孕妇有两种,血旺气衰跟气旺血衰。怀孕的时候。婴儿都是靠血在滋养,我们要让孕妇血旺气衰,小孩子会长的好。如果孕妇平时是血旺气衰,但在怀孕的时候生气啊,婆媳不和,变成气旺血衰,就会落胎,这是情志上的反应。合谷是气穴,合谷是气,三阴交是血。我们如果是补三阴交泻合谷,气弱血旺,就可以安胎。如果说是补合谷,一补的话,就气旺,泻三阴交呢,就是血会衰。所以,合谷、三阴交,孕妇来说是禁针的。所以腹部的针不要扎以外,合谷三阴交也不要扎,药也有气药跟血药,也不要乱开药。脾主少腹,腹部寒冷的时候,瘀血容易堆积在里面。腹寒冷,脚会有冰冷。腹部是脾在管,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把东西吸收起来后。营养会转交给心脏。而脾脏主运化,所以脾脏会把红色的营养交给心脏,青色的营养给肝脏,黄色的营养自己吸收,白的营养给肺脏,黑的营养给肾脏。所以说,脾统血,食物营养吸收后是血。若有一天小肠温度不够了,静脉变冷的,就代表小肠温度下降。由于脾主腹,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这个冷会顺着三条阴经把冷传到脚趾头去了。而脾主少腹,所以腹是冷的,脚是冷的。如果是小肠的火能下去,这个子宫卵巢得到小肠的热,小肠在后面子宫卵巢在前面。因小肠够热,心脏才能把奶水退下来,到子宫卵巢里面去,奶水本来是白的,但刚开始时是黄的,因为土生金嘛,到后来是白的。这白色的奶水排出来变红色的,因为奶水下来的时候,到了小肠,小肠很热,一加热以后就变红的。所以月经鲜红色是小肠温度是对的。若月经很淡,是因为小肠热度不够,没有完全气化掉,如果月经很黑、很深,就是烤焦了,用基本常识去想,就可以了。小肠的寒热,当然可以在关元上灸,因为这是近取穴。而远取穴就在三阴交上面。有人脚没有了,三阴交不能治,那就灸中极、关元嘛。有各种切入的角度。有的太太不好意思把肚皮给你看,妊娠纹很多,那就灸三阴交也可以。 腹部的问题,男女都可以用。男人遗精、梦遗,灸三阴交,针也可以。阴茎痛,少腹痛都可以。这个少腹痛除了月经痛以外,像肠子打结,都可以用三阴交。当然公孙也很好。公孙对冲脉很好,因为冲脉的路线经过少腹。几乎所有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但如果三阴交下去,腹不痛了,但滴漏仍不止,那就下隐白。中医认为血无止法,生病不用止血的药,只用消导的药,让血自然停了,不要让本来要排出的血流在身体里面,这血要是留在里面,以后会做乱的。我们要了解病理中间的过程。中医不赞成月经期间行房,因为经血是往下走,行房会影响月经往下走,因为你行房你会很亢奋啊。所以不要在月经来时行房。那水肿,脚积水,也可以用三阴交,这是消导。小便不利 ,也可以用三阴交。因为三条阴经经过,同时又主少腹。小便不出来,也可以用中极,因为中极是膀胱之募。都下的话,当然更好!小便不出来,是因为膀胱太冷了,而膀胱太冷是因为小肠的温度不够。不够以后,这小便在膀胱里面是冷水而不是热水,冷水在里面会造成频尿,这时再灸关元。穴道要很活用啊!书是死的,理是活的。我们要能随时随地都看病,这才是中医嘛! 三阴交就是属于阴经的穴道。平常妇女、小姐可以多灸三阴交,三阴交是妇科大穴。女人进入更年期后,晚上回家向左边睡,平时人要向右边睡,右边是气左边是血,晚上睡,为了让血归肝,所以要往右躺,血在上气在下,这样肝才会很强,但更年期的妇女要反过来,这样不会有潮热的现象。我们有天、地、人三皇。三皇穴中,三阴交叫人皇。
|
|
592楼#
发布于:2015-11-24 19:20
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4号《针灸大成》第26课学习心得
天地人三皇穴有:阴陵泉(天皇)~地机(地皇)三阴交(人皇)组成三皇穴,治疗水肿时,除了消水外,第一个是强土,下针双侧,左右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专门治疗水肿。脾是主四肢~主肌肉 ~主四肢、主少腹、统血、主湿热。 在五行里、阴经是:木火土金水。水肿时可以下针三皇穴,脾经又叫水道,水肿得很厉害时,针刺进去会很疼,因为里面水多,压力大,一刺会出水,但不会发炎,要让它流出来。 地机穴(郄穴)可消炎镇痛,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腹部肿瘤~硬块都可用; 可治肚痛 腹部有硬块。 阴陵泉 脾经合穴 合穴在阴经上是水,可以用来治疗漆盖风湿~水肿~小便摄护脉肥大、小便失禁、夜尿~尿频~中风等~~男人要多灸关元~足三里,病人只要有水病,三阴交就会有压痛。水病刺针要深,但也不可太过,用一寸半就够了;病在表皮,针浅~下针深浅也要看脚的大小来定,病在骨,要深,在脏也要深针,腑是宣泄,就不用下很深。 2 ️痛经三穴:血海穴 三阴交 中极 血海是妇科大穴,治月经不调、滳漏不止、月经过多或过少。经期疼痛时下针血海穴能马上止痛~用一寸针下,无所谓补写~。 加上三阴交、中极,便可治所有的痛经。 3 奇穴、百虫窝: 此穴有诊断、治疗作用、拒压痛时 表示肚子有蛔虫,同样也用于治疗,治到百虫窝不疼了,就证明好了。 4、箕门与冲门:期门较少用,在血海上5寸处。冲门是在曲骨旁开4寸、当冲门有病症时,对称治疗,可选云门治疗。妇女生孩子胎盘下不来时、可扎冲门。 5、腹舍穴与腹哀穴: 腹舍在曲骨上1寸旁开4寸~了解它在胃经上就好~腹哀治疗肠胃问题~大便不畅~消化不好都可用。再下来是腹结穴,关元上面是石门、阴交、神阙,在石门外开寸就是腹结,很少用。大横穴在神阙外开四寸的地方,治肠胃方面的,如泻利、拉肚子等;腹哀穴-建里外开4寸,治疗腹部、肠胃问题,如大便不畅、胃不消化等。 6、食窦穴与天溪穴: 食窦在天溪下约一寸六的地方~就是跳过一根肋骨,肋骨周围的穴道,在夹缝中取穴,天溪在靠过来约五分的地方下针~ 可治疗乳癌、可做诊断作用。 |
|
593楼#
发布于:2015-11-25 08:49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练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5号《针灸大成》第27课学习心得
一、足太阴脾经续 7、漏骨穴:三阴交上三寸或翀内踝上六寸。此穴禁灸。是脾的络穴,络穴就与足阳明胃经相通,为表里经。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阴与阳一定表里。脾的表经是胃,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处就是漏骨。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三阴交):阴陵穴用手摸,在左腿胫骨内侧大骨头,按到腿内胫骨转弯处就是阴陵穴,阴陵穴下三寸就是地机穴。阴陵穴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脾主四肢,肌肉、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在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当得水病时,土不能制水。只有把水建起来,水就归位,把土强起来,水就不会乱跑。如何治疗水肿,除了消水,第一是强土。否则水肿退了还会再来。强土就是在腿的双侧下针,三阴交、地机、阴陵穴左右两边,专治水肿。脾经这一条也叫水道,一针下去起针后这三个穴道会出水,流水不会发炎,可以不管。第二,脾主四肢,当腿无力也可用三皇穴,强土之效。 地机是脾经的郗穴,此穴可消炎、镇痛。女人腹部有肿瘤、硬块可用此穴。 阴陵穴是脾的合穴,就是阴经,即木火土金水,合穴是水。阴陵穴是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夜尿多等。故男人常灸关元、足三里益处多。病人有水病压三阴交就痛,可来一针。 下针深浅要因病人的以制来定。下针的深浅,是按照病人的需要来定。 9、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血海,正坐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在股内侧肌内侧缘处。在妇女来月经时痛的时候帮她下针血海、三阴交、中极,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扎血海时无所谓补泻,扎进去后把针左右捻捻即可,此穴不深针一寸即可。 10、奇穴-百虫窝:在血海穴将指头往下移动一寸就是。此穴是诊断体内有无蛔虫、寄生虫,当看病人牙龈无白点,眼睛又不让看时,按百虫窝病人有痛,说明体内有虫在里面。此穴下针治疗也可。 11、萁门穴与冲门穴: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萁门穴,按照近取穴它靠近阴部,对阴部疾病有帮助。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曲骨外开四寸是冲门穴。此穴有对称疗法,在治病时要因时因地治宜。女性冲门痛,,不便时可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用云门就是采取对称疗法。妇人生完孩子,胎盘不下来,可用冲门穴,效果好。 12、府舍穴至腹哀穴:从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穴。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半寸是肾经。知道经络的走向,病人说哪里痛就知道在哪条经络上。府舍穴是近取穴,因靠近腹部,可治腹部疾病。关元再上是石门、阴交、神阙。在石门外开四寸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就是腹结穴很少用,大横穴神阙外开四寸是大横穴,外开二寸太阳经的天枢穴。大部分是用来治疗胃肠疾病这些都是近取穴。腹哀穴在建里穴外开四寸处,也是治疗胃肠不适大便不顺、消化不良等疾病。 |
|
594楼#
发布于:2015-11-25 09:29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珂娜申请签到。 1、脾经上的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地机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分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直刺1—2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著。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2、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3、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血海,正坐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在股内侧肌内侧缘处。在妇女来月经时痛的时候帮她下针血海、三阴交、中极,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扎血海时无所谓补泻,扎进去后把针左右捻捻即可,此穴不深针一寸即可。 4、奇穴-百虫窝:在血海穴将指头往下移动一寸就是。此穴是诊断体内有无蛔虫、寄生虫,当看病人牙龈无白点,眼睛又不让看时,按百虫窝病人有痛,说明体内有虫在里面。 5、萁门穴与冲门穴: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萁门穴,按照近取穴它靠近阴部,对阴部疾病有帮助。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曲骨外开四寸是冲门穴。此穴有对称疗法,在治病时要因时因地治宜。女性冲门痛,,不便时可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用云门就是采取对称疗法。妇人生完孩子,胎盘不下来,可用冲门穴,效果好。 12、府舍穴:从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半寸是肾经。知道经络的走向,病人说哪里痛就知道在哪条经络上。府舍穴是近取穴,因靠近腹部,可治腹部疾病。 |
|
595楼#
发布于:2015-11-25 09:37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珂娜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27课心得。 1、脾经上的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地机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分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直刺1—2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著。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2、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3、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血海,正坐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在股内侧肌内侧缘处。在妇女来月经时痛的时候帮她下针血海、三阴交、中极,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扎血海时无所谓补泻,扎进去后把针左右捻捻即可,此穴不深针一寸即可。 4、奇穴-百虫窝:在血海穴将指头往下移动一寸就是。此穴是诊断体内有无蛔虫、寄生虫,当看病人牙龈无白点,眼睛又不让看时,按百虫窝病人有痛,说明体内有虫在里面。 5、萁门穴与冲门穴: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萁门穴,按照近取穴它靠近阴部,对阴部疾病有帮助。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曲骨外开四寸是冲门穴。此穴有对称疗法,在治病时要因时因地治宜。女性冲门痛,,不便时可扎脾经的子穴或母穴,用云门就是采取对称疗法。妇人生完孩子,胎盘不下来,可用冲门穴,效果好。 12、府舍穴:从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半寸是肾经。知道经络的走向,病人说哪里痛就知道在哪条经络上。府舍穴是近取穴,因靠近腹部,可治腹部疾病。 |
|
596楼#
发布于:2015-11-25 10: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连永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27课心得。
1.漏骨穴:三阴交上三寸。禁灸。是脾的络穴,漏骨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处。 2.阴陵泉穴 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转弯凹陷处,脾的合穴。是大穴,可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前列腺肥大,夜尿多等 地机穴 阴陵泉下三寸。脾经的郗穴,可消炎、镇痛。女人腹部有肿瘤、硬块可用此穴。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专治水肿、四肢无力。 3.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主身上的湿热,统血。脾属土,土克水,得水病(水肿)时,土不能制水。只有把土(脾)强起来,水就不会乱跑才能归位,所以治疗水肿,一消水,第二是强土(脾)。否则水肿退了还会再来。三皇穴可强土健脾。 4. 下针深浅要因人因病因时因需而定,病在表皮,针浅,病在骨,骨深针要深,病在脏,脏主收藏,针也要深,病在腑,腑主宣泄,下针不用很深。 5.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血海,髌骨内上2寸,肌肉最高点。是妇科大穴,治痛经、滴漏不止、或不来。针血海无所谓补泻,针下一寸即可。痛时下针效果最好。 6.百虫窝:血海穴下一寸。按百虫窝病人有痛,说明体内有虫。下针也可治疗。 7.萁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靠近阴部,对阴部疾病有帮助 8.冲门穴:曲骨外开四寸,妇人生完孩子,胎盘不下来,可用冲门穴,效果好。 9.府舍穴: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靠近腹部,可治腹部疾病。 10.腹哀穴:建里穴外开四寸,治疗胃肠不适大便不顺、消化不良等疾病。 任脉外开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半寸是肾经。 11.食窦:乳中外开二寸是天溪穴,天溪下约一寸六(天溪向下跳过一肋间)是食窦穴。 肚脐以上肋骨以下可直针,但直针不要下太深,一寸左右。因年龄、肚子大小决定深浅。 |
|
597楼#
发布于:2015-11-25 10: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连永刚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27课心得。
1.漏骨穴:三阴交上三寸。禁灸。是脾的络穴,漏骨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处。 2.阴陵泉穴 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转弯凹陷处,脾的合穴。是大穴,可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中风、前列腺肥大,夜尿多等 地机穴 阴陵泉下三寸。脾经的郗穴,可消炎、镇痛。女人腹部有肿瘤、硬块可用此穴。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专治水肿、四肢无力。 3.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主身上的湿热,统血。脾属土,土克水,得水病(水肿)时,土不能制水。只有把土(脾)强起来,水就不会乱跑才能归位,所以治疗水肿,一消水,第二是强土(脾)。否则水肿退了还会再来。三皇穴可强土健脾。 4. 下针深浅要因人因病因时因需而定,病在表皮,针浅,病在骨,骨深针要深,病在脏,脏主收藏,针也要深,病在腑,腑主宣泄,下针不用很深。 5.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血海,髌骨内上2寸,肌肉最高点。是妇科大穴,治痛经、滴漏不止、或不来。针血海无所谓补泻,针下一寸即可。痛时下针效果最好。 6.百虫窝:血海穴下一寸。按百虫窝病人有痛,说明体内有虫。下针也可治疗。 7.萁门穴:血海穴直上五寸,靠近阴部,对阴部疾病有帮助 8.冲门穴:曲骨外开四寸,妇人生完孩子,胎盘不下来,可用冲门穴,效果好。 9.府舍穴: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靠近腹部,可治腹部疾病。 10.腹哀穴:建里穴外开四寸,治疗胃肠不适大便不顺、消化不良等疾病。 任脉外开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半寸是肾经。 11.食窦:乳中外开二寸是天溪穴,天溪下约一寸六(天溪向下跳过一肋间)是食窦穴。 肚脐以上肋骨以下可直针,但直针不要下太深,一寸左右。因年龄、肚子大小决定深浅。 |
|
598楼#
发布于:2015-11-25 13: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27课心得。
漏谷穴 漏谷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漏谷这个穴,本身是脾经的络穴。络穴就是跟足阳明胃经有相通的地方,它们是表里经。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阴和阳一定有个表里。 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 三阴交)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 阴陵泉就在你手去摸,按到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阴陵泉是个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像小便失禁、小便频数都可以用。中风的病人也可以用,包括摄护腺肥大,晚上会夜尿。 地机 从阴陵泉下三寸就是地机。脾经的郗穴,可消炎、镇痛。女人腹部有肿瘤、硬块可用此穴。 三阴交怎么找,我们这个脚后跟在这边。脚后跟,内踝裸,要沿着胫骨,在踝裸上三寸的地方,骨头的后面 由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在五行木火土金水里面,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得水病时,是土不能制水。把土强起来,水就不会跑。我们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第二个,脾主四肢,腿没有力,也可以用三皇穴,这是强土的动作。 下针深浅要因人因病因时因需而定,病在表皮,针浅,病在骨,骨深针要深,病在脏,脏主收藏,针也要深,病在腑,腑主宣泄,下针不用很深。 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血海 我们如果用左手,按在这个犊鼻,手掌正好把整个膝盖骨盖住,盖住以后,大拇指尖到处是穴。血海也是一样,在治疗妇科的时候,在痛时下针最好。说女人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 血海后,再知道三阴交、中极,世界上所有的痛经你都可以治了。 奇穴:百虫窝 血海穴不要动,将指头往下移动一寸,从侧面看。这是腿的侧面,往下一寸的地方,有个奇穴叫百虫窝。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在身上。肚子那么大,一看牙龈没有白点,眼睛又不给你看,那你就摸他的脚,按到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这是一种诊断的方式,表示里面有疣虫、蛔虫,也是告诉你给病人一针嘛!治疗到百虫窝没有痛了,就好了! 、箕门穴与冲门穴 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箕门穴。,它靠近阴部,所以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 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从曲骨外开四寸,就是我们讲的冲门穴。妇人生完孩子,胎盘不下来,可用冲门穴,效果好。 、食窦穴与天溪穴 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二寸,就是天溪穴。从天溪跳过一个肋间,所以《针灸大成》上说一寸六,谁会真的去注意一寸六,就是跳过一个肋骨嘛。 天溪穴在两个骨头中间,再跳一个肋间就是食窦,所以穴道一定是在骨头中间或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筋之间,没有直接在骨上、肌肉上或筋上的。 肚脐以上肋骨以下可直针,但直针不要下太深,一寸左右。因年龄、肚子大小决定深浅. 天溪穴治乳房硬块. |
|
599楼#
发布于:2015-11-25 14:37
@南京-教官-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27课心得 1、漏谷 三阴交再上三寸为漏谷,漏谷禁灸,是脾经的络穴, 2、天地人三皇 阴陵泉在腿内侧胫骨转弯的地方,阴陵泉下三寸为地机。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脾统穴,脾主身上湿热。三皇穴专治水肿,其次治疗四肢无力 地机是脾经的欷穴,欷穴是消炎、镇痛穴。可以治疗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人肚子里长肿瘤、硬块。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是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前列腺肥大。 关于进针深浅:皮肤表面的病,针浅,内脏要下的深,腑的病不要太深,骨头的病下到骨头旁边。 3、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血海是妇科的名穴,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或月经不来都可以治。除了血海、三阴交、中极都可以治疗痛经,最好在疼痛时来治疗。 4、百虫窝 血海下一寸是百虫窝,按痛证明里面有虫,治疗到按压无痛、虫没有了。 5、箕门穴和冲门穴 血海直上五寸为箕门穴,取局部治疗、可治阴部的病,但很少用。冲门是曲骨旁开四寸,痛症可取对称治疗法,云门取穴。对于妇女产后胎盘不下,效果好。 6、府舍穴和腹哀穴 中极旁开四寸是符舍,近取穴原则,治疗腹部的病,石门旁开四寸是腹哀,治疗肠胃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7、食窦和天溪穴 乳中旁开两寸为天溪,天溪下一肋骨为食窦。肚脐以上肋骨以下的针要直刺,下针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