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
贫民
贫民
  • UID2018455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090楼#
发布于:2016-04-11 19: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1班文霞申请签到
2016年1月6日《黄帝内经》第64课学习心得
一、病能论篇第四十七
厥病症:有时小便不出,有时小便频繁,身热如炭,脖子和胸腔感觉分开了,人迎胃气躁盛,喘息气逆,右手关部脾脉微细。病因:病在太阴脾经,太阴不足则胃气热,所以人迎躁盛,胃气上逆,颇关在肺,所以喘息气逆。太阴不足,五脏六腑皆无所受气,为厥逆死症。脖子是气海,膺是胸阳,阳和气要相通,才能扭动脖子,如果阳和气分开,阳气上逆,就是死症。注:五有余二不足,指五脏气有余,而病气不足。厥是外得五有余,不能行气于表之三阳,内得二不足,不能行气于里之三阴,身体表里阴阳都断绝了,就是死症。
生而有癫痫病因:胎儿在母体内母亲受到惊吓,阳气上逆和精气并居造成。治法: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上病下治。
肾风病症:脉又大又紧,身体里感觉有水,但是身不痛,不消瘦,不能吃东西。病因:病在肾,水气上乘,非有形之水,阳不足水会累积;少阴寒水主气,大则为风,紧则为寒,所以脉大紧;此病非受之风邪,故身不痛;胃为肾之关,关口不开就吃不下饭;容易受惊吓,心是火,肾是水,肾病一直不好,水越来越盛,水就伤到火,心气会萎。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1.肿,肝满,肾满,肺满都为肿。(1)肺满:病症:即肺气肿,喘息,肺只张开不收缩,两胁胀满。(2)肝满:病症:两胁胀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病因:木克土,土是脾,脾管水,利水要开健脾的药。(3)肾满病症:脚到少腹会积水,易偏枯。病因:水在身体上的常态是气化的,如果下面有寒,热气就变成冷水,水会波动,一侧就没有力量。如水在膈,膈是阴阳交会处,膈如天平的底座,常态膈这里是蒸汽,如果蒸汽化成水,水一波动,底座不稳人就会晕眩。注:此三症都是实症,因为都是阴脏,都属阴实。
2.心脉满大,病症:心慌,失眠,短气,手足冷。
3.肝脉小急,病症:人会抽筋,筋脉紧绷。病因:肝主筋,主血,小则为虚,急则为寒,肝脏虚寒不能荣养于筋。
4.肝脉鹜暴,病症:脉乱跳,肝肾同病,易受惊吓。如果人吃喝拉撒睡都正常,手脚温热,有此脉也会愈。
5.瘕,肝脉,肾脉,心脉都小急,不鼓,是附骨脉,此脉指手指摸到骨头了脉还是很细小,就说明有肿瘤。
6.肝肾脉之状(1)并沉:石水,好治。(2)并浮:风水,难治。(3)并虚:死症。(4)并小弦:欲惊。
7.疝,疝根源在寒,小腹痛,痛不移,病在里坚定如山常脉的脉形和脉神:肝脉弦缓,心脉洪缓,脾脉缓缓,肺脉浮缓,肾脉沉缓。缓代表胃气。(1)肾脉大急沉:肾疝,说明里面堵了,有结石,肿瘤,寒积在里面。(2)肝脉大急沉:肝疝。(3)心脉搏滑急:心疝。(4)肺脉沉搏:肺疝。
8.瘕,肚子里长肿块。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癫痫,二阳急为惊。
王玲萍
侠客
侠客
  • UID2017695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19
6091楼#
发布于:2016-04-11 19: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第65课心得
  ★病人项强,是指督脉和膀胱经,督脉是诸阳之汇,膀胱经是三阳之汇,只有脖子强硬,病一定在太阳。如果脊椎骨痛不是项强问题。
  ★①有所谓“强上引背”者,就是项背强硬的,此因阳气盛大而向上与阴争位,所以项强。②所为耳鸣者,阳气上升而乱窜造成的。③阳气全聚头上阴气聚下,造成下虚上实,故发癫狂。正常情况下阳气向下,阴气向上,所以头面是凉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人才会舒服。上面只有阳,没有阴的时候,神就会乱,就会发癫狂。治疗癫痫的时候,上病下治,阳气从督脉上来,到前面从上往下走,阳气被堵到下不来,所以要用清痰的药,把痰清掉。④有见阳气浮上成耳聋者,只因肾阴不足造成阳气浮上。⑤有见阳气入中而无法说话者(阳气本应在外),是阳气由盛而衰,呈不足状造成哑的,又房事过度,精气衰竭,四肢冰冷,这是肾太虚造成无法说话的,凡少阴肾气不足者手足必冷。
  ★肾的阳虚,会有点头痛,痛到牙齿,阳在上,阴在下,所以肾阳虚。一般出现吐血或大便出血以后,病人会肾阳虚,标准的症状是手足冰冷。肾主瞳孔,阳虚的时候,不能见人。阳虚的时候,阴没有阳的控制,小便就会很多。
  ★肾脏的阴虚,眼睛花,刚开始耳鸣,然后再聋,手脚热,大便一天一次阴虚,大便一天两三次,肾阳虚。
  ★胸胁苦满少阳的问题,少阳过盛。受病之初在太阳,病没好进入经,再入络入腑,由表入里,入脏。太阳没好进入少阳,两肋中间,少阳是夏天,现在病遇到秋天,主肃杀收敛,结果病气还在,把病压制藏在那里。恶心是少阳症。
  ★阳明症是纯热症,正因为是热症,所以才能感觉到空气中的细细冷。阳明经的经气由上向下走,当热的时候阳向上走,正常情况下阳向下走,阴气向上走,现在阳气向上阴气无法回头,就累积在脚的下面,会出现胫肿而腿股无力。当阳明气反逆的时候,水停在下面,水正常应为热气,现在阳下不来,水变成冷水累积,阴气自下而上,居于脏腑之间,水气不化,故为水肿之病,水气上犯肺脏,所以出现喘息的症状。水本来自肾,散于肺,(把肾脏想象成两个马铃薯,发芽长出土面,土就是中膈的地方,上面长出叶片就是肺),人体正中央是阳气所在,不可以有阴气,中央就是讲心和小肠之间的大血管。人体的正中间是大动脉,心通过这个大动脉移热给小肠,上半身的热心脏在管,下半身的热小肠在管。水在中,心阳没有办法下来就会上逆造成心闷痛,肺会受到影响,肺津液会不够,就像汽车水箱里的水不够,会出现短气的现象。
  ★阴阳是应该相辅相成的,不能出现相搏的现象,出现相搏人就会出现昏厥,异常的现象,恶人与火,惕然而惊。欲独闭户牖而处,阴阳相搏,阳尽而阴盛。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女人二七天癸至,所以14岁以下小孩感冒发烧流鼻血是正常的,不会高烧,大人流鼻血是病态!
  ★太阴是三阴聚,十一月是子月,十二月是丑月,一月是寅月,心和胃相连,心脏有问题的时候自救就会想吃东西,但有时候越吃越胖。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6092楼#
发布于:2016-04-11 19: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411日黄帝内经第66课心得:

   癲狂:下虚上实。临床上看:项强(督脉和膀胱经的地方),只要脖子强硬,一定病在太阳,如果在脊椎骨上就不是项强能解决的。因为诸阳之会,整个人角弓反张,发起来就是癫痫或者是脑膜炎。耳鸣:阳气上越,一般是少阳。癲痫狂都是阳气在上,阴气在下,阳上加阳,阴没有了,脸通红,阳气往上升,阳气一乱,神就跟着乱,就会发癲痫。癫痫:病在头治在下。清痰把痰清出来,痰一去掉,阳下来,癫痫就停下来了。 阳气在表面上行走,阳气入中造成哑,是阳虚的状况。 肾阳虚:头痛痛到牙齿(阳在上,阴在下,上实下虚),大吐血,大便出血,手足冰冷,眼睛不能见物,小便很多。 肾阴虚:眼睛看到五彩的,先耳鸣再耳聋,手脚温热。 少阳所谓心胁痛,胸胁苦满,恶心。
     常人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平均的,没有一经应该谁盛谁衰的,这些经按照节气,春天时谁盛,夏天时谁盛都按节气走,轮流做王,十二月走完,十二经络走完,再循环,越循环人越老。每个节气都有个王,那个王是盛的才是对的。夏天心盛很正常,九月是秋天,应该是肺盛,现在心气很盛,脉很壮,造成胸胁苦满。
受病之初在太阳,项强。太阳没好往身体里跑,人体会受病一定是表先受病,表受病没好跑到经络里,再跑到腑,肠胃吸收功能很差,胃气很差,病邪会进入脏,太阳没好进入少阳,在两胁中间,少阳是夏天,现在是秋天,秋天的时候精气在控制,精主肃杀,主收敛,秋天阴要盛起来,结果病气在那里,把病压制在那里没有排出来,不能转动(因为胃气里有病,一转动就痛)。阳明本身是振物,阳气很热的,五月是阳里有阴,有阴夹在外面,所以会洒洒恶寒,实际上是纯热症。因为纯热会感觉到天地之间的寒气。阳明症是纯热症,阳明经精气由上往下走,阳明受热,阳往上升,阴会累积,在脚下造成胫肿。阳明气反逆,水停留在下面,照正常来讲,水是人身体上热气,热气是要往上升的,但是阳没下来,水在下面呆太久会变成冷水,冷水回到身体里面去不会呆在经脉里会跑到脏腑之间去。
     水本自肾,散于肺:肾像马铃薯,是根,根发芽到土上面,土是中膈,到上面开始长出树叶,树叶是肺。水有可能是冷水停在肺下方,冷水是会致病的,温水不会。五脏六腑之间有三焦系统,在三焦里面的水也是热的,速度很快,如果水是冷的,停在脏腑之间,我们可以根据症状判断水在哪里,开的处方都不一样。肺主皮毛,所以皮肤摸上去应该是滋润的,如果是水肿,喝水皮肤会更干更坏。
保养皮肤:身体里面先调理好,让水归位,这样皮肤才会好。
     人体正中央是阳气所在,不可以有阴气的,正中央指的是心和小肠之间的大血管,中医讲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膀胱,上半身热是心脏在管,下半身热是小肠在管,所以我们四肢是温热的。大血管里的热是往下沉的,是因为金在上面,心包把它包住,这两个功能加起来才完成心移热于小肠这个动作。
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心阳没办法下来,心阳上逆产生闷痛,上逆肺会受到影响,津液会不够,所以会短气。 阴气和阳气是相辅相成的,绝对不可以相搏,相搏的人会有晕厥,有反常 现象,看到人很讨厌,看到火也讨厌,心里会受到惊吓,一个人独处,喜欢阴暗都是阳气不足,阴气独盛。女人阴主血,14岁以下流鼻血,这是正常的,会流鼻血的小孩没有高热,得到感冒发烧时身体抵抗力很强,身体里阳和表寒在对抗时一流鼻血热就有地方疏散,一疏散就没有高热,十四岁以上流鼻血才是病态。
     十一月是子月,十二月是丑月,十一月天地的气藏于中,腹会胀起来即阴不藏于中。心跟胃是相连的,如一个人胃口很大,全身燥热,又胖,嘴巴很渴喝冷水,晚上睡觉不盖被子,吹电风扇还在热这是阳明热,开寒凉的药下去结果嘴巴更渴,胃口更大,这代表里面是寒的,改开热药下去(生附子、干姜、炙干草),一下去一热起来,手脚温热起来,人就瘦下去了。
当胃有问题时是心有问题:心脏有问题,人体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反射动作,会去找一些东西来修补心脏,把心脏治好,人类因为文明的关系不会像动物一样去路边找草吃,于是找一些能吃的东西,越吃越不对,吃是对的,结果找的吃的对象不对,越吃越胖。开处方开对时一到胃里身体就感应到了,这是我要找的食物,吃热药就瘦下去了。心脏有问题胃口会开是因为人体会自救。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093楼#
发布于:2016-04-11 20: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第67集心得:
少阴经:P416
有所谓腰痛的,是因为足少有病应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阴气初生,万物肃杀,阳气被抑制,腰为肾之府,故出现腰痛的症状。
所谓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是因为阴气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而无所依附,少阴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出现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症状。
所谓身体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眼花缭乱、视物不清的,是因为七月秋气始至,微霜始降,阴阳交替尚无定局,万物因受肃杀志气而衰退,人体阴阳之气衰夺,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则两目视物不清。
所谓少气善怒的,是因为秋天阳气下降,失去调其作用少阳经阳气不得外出,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不能约束其所管,故容易发怒,怒则其逆而厥,叫做“煎厥”。所谓恐惧不安好象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衰,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
所谓厌恶食物气味的,是因为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使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的气味。所谓面色发黑如地色的,是因为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发黑。
所谓咳嗽则出血的,是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充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
厥阴经脉:
为病有所谓“癫疝”,及妇女少腹肿的,是因为厥阴应于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阳气方长,阴气尚存,阴邪积聚于中,循厥阴肝经发病,故发生阴囊肿大疼痛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
所谓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繁茂,然尚有余寒,人体应之,故出现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状。
所谓有“癫癃疝肤胀”的,也是因为阴邪旺盛,以致厥有病脉胀闭不通,故发生前阴肿痛、小便不利以及肤胀等病。
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三月阴阳相争而阳气胜,阳胜产生内热,热邪循厥阴肝经上逆入喉,故出现咽喉干燥的症状。
素问卷之六
刺要论篇第五十:P419
本篇阐述了依据疾病所在部位确定适宜的进针深度的针刺要领,同时指出,违背了这一要领,就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分别说明人体各部因针刺深浅不当导致五脏在相应季节产生的种种病变。
针刺方面要领:
疾病有在表在里的区别,刺法有浅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应当浅刺,病在里应当深刺,各应到达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违背这一发度。
刺得太深,就会损伤内脏;
刺得太浅,不仅达不到病处,而且反使在表的气血壅滞,给病邪以可乘之机。
因此,针刺深浅不当,反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使五脏功能紊乱,继而发生严重的疾病。
疾病的部位有在毫毛腠理的,有在皮肤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脉的,有在筋的,有在骨的,有在髓的。
因此,该刺毫毛腠理的,不要伤及皮肤,若皮肤受伤,就会影响肺脏的正常功能,肺脏功能扰乱后,以致到秋天时,易患温疟病,发生恶寒战栗的症状。
该刺皮肤的,不要伤及肌肉,若肌肉受伤,就会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在每一季节的最后十八天中,发生腹胀烦满,不思饮食的病症。
该刺肌肉的,不要伤及血脉,若血脉受伤,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夏天时,易患心痛的病症该刺血脉的,不要伤及筋脉,若筋脉受伤,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秋天时,易患热性病,发生筋脉弛缓的症状。
该刺筋的,不要伤及骨,若骨受伤,就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冬天时,易患腹胀、腰痛的病症。
该刺骨有,不要伤及骨髓,若骨髓被损伤而髓便日渐消减,不能充养骨骼,就会导致身体枯瘦,足胫发酸,肢体懈怠,无力举动的病症。
刺要论篇第五十一:
本篇重点阐明掌握针刺深浅限度的具体方法,指出针刺深度太过或不及,都是违反针刺疗法原则的,都会给人体造成损害。
针刺浅深的不同要求:
针刺骨,就不要伤筋;不可在仅刺到筋而未达骨的深度时,就停针或拔出;
针刺筋,就不要损伤肌肉;不可在仅刺到肌肉而未达筋的深度时,就停针或拔出;
针刺肌肉,就不要损伤脉;需刺至肌肉深部的,不可在仅刺到脉而未达肌肉深部时,就停针或拔去;
针刺脉,就不要损伤皮肤,需刺至脉的,不可在仅刺到皮肤而未达脉的深度时,就停针拔去。
以上四句指的是,应该深刺,则不能浅刺。
以下三句指的是,应该浅刺,则不能深刺。
针刺皮肤,则不要伤及肌肉;病在皮肤之中,针就刺至皮肤,不要深刺伤及肌肉;
针刺肌肉,则不要伤及筋;针只能刺至肌肉,太过就会伤及筋;
针刺筋,则不要伤及骨,针只能刺至筋,太过就会伤及骨。
以上这些,是说若针刺深浅不当,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本篇明确指出脏腑要害部位应该禁针;列举误刺人体某些部位造成的后果:轻者发生盲、瘖肿、咳、聋、跛、遗尿等病,重者可致死亡;指出在暴饮暴食、大饥大渴、过度疲劳及情绪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不可立即进行针刺,而应在适当休息后,方可进行。
人体禁刺的部位:内脏各有要害之处,不能不细看详审!
肝气生发于左,肺气肃降于右,心脏调节在表的阳气,肾脏管理在里的阴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赖以转输,胃主受纳,饮食水谷汇聚于此。
膈肓的上面,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心、肺两脏,第七椎旁的里面有心包络。
上述部位都应该禁刺,遵循这个刺禁,就有利于治疗,违背了,则会给人体造成祸害。
刺中心脏的:约一日即死,其病变症状为嗳气。
刺中肝脏:约五日即死,其病变症状为多言多语。
刺中肾脏:约六日即死,其病变症状为打喷嚏。
刺中肺脏:约三日即死,其病变症状为咳呛。
刺中脾脏:约十日即死,其病变症状为频频吞咽。
误刺中胆:约一日半死,其病变症状为呕吐。
针刺足背,误伤了大血管,若出血不止,便会死亡。
针刺面部的脑户穴,若刺至脑髓,就会立即死亡。
针刺廉泉穴,误伤了血管,若出血不止,可使喉哑失音。
9班-河南-耿雪明《黄帝内经》第67集作业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094楼#
发布于:2016-04-11 20: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04月11号,《黄帝内经》第66课心得
  脉解篇第四十九
  足太阳经的肿与腰椎痛,是因在农历正月即寅月,此月是足太阳经掌司之月,正月时,阳气始出头向上行,但阴气仍盛在上,阳气因此无法正居其位造成肿症,即腰椎痛。如果是病一侧偏枯而跛足者,乃因正月阳气正消解地上寒冬之冰,地气因之而出造成的。所谓“偏虚”,就是冬寒未解阳气因而不足状,故使人偏虚而足跛。
  “强上引背”,就是项背强硬者,此因阳气盛大而向上与阴争位,所以“项强”,膀胱经为三阳之会,如果只是后项强硬,那么必是病在太阳,如果在脊椎骨上,诸阳之会的位置就是督脉的问题,可能就是癫痫或者脑膜炎。
  “耳鸣”,此因阳气上盛而乱窜造成的,严重的呈狂癫状,此因阳气全聚头上,阴气居下,造成下虚上实,故发狂癫,有见阳气浮上成聋者,此因肾阴不足造成阳气浮上,阳气入中而无法说话者,是阳气由盛而衰,呈不足状造成哑,或房事过多,精气衰竭,四肢冰冷,肾太虚造成无法说话,凡少阴肾气不足者,手足必冷。
  肾阳虚,会头痛,痛到牙齿,很强烈。因为阳在上,阴在下,上实下虚,下面没有阳,所以称阳虚。症状:大吐血,或者便血,最标准的症状是手脚冰冷。肾主瞳孔,所以阳虚时,眼睛看不到东西。肾主二便,肾虚时,小便就会很多。
  肾阴虚,眼睛视物五彩,花花的。肾开窍在耳,所以阴虚的人先耳鸣再聋。手脚仍然热乎。
   少阳中,有心胁部位疼痛(胸胁苦满,即胸部胀),此意少阳过盛,通盛乃心之表征(夏天心气盛很正常),九月为秋末时节,为阳气当尽阴气当盛之时,今少阳之阳过盛,致令心胁生痛,也有症状是不可反侧身体,这是因为阴气本收藏食物精华,万物收藏则必不动,所以会有不可反侧之现象。
  严重则“跃”,九月时节万物皆衰,草木皆落而堕下,此时生气失阳而入阴蛰状,今却气盛造成阳气自下而生,故名之“跃”,即是呕吐。
  受病之初在太阳(即先在表,后进经络,再进腑,最后脏),然后进去少阳,在胸肋之处。
  少阳症,必有恶心感。
   阳明症中有见洒洒振寒者,此因阳明者为正午之阳,五月为阳至盛之月,今阴入之,此盛阳之时却受阴气,故有洒洒振寒之现象。有见胫肿而腿股无力者,也是在盛阳之五月而阴入之所以造成的。阳应盛于五月,今反衰之,阴气因阳衰而上与阳相争,故见胫肿而腿股无力,也有上喘而为水逆入胸之症,这是阴气本居下,今因阳虚而上逆,不因时而上,以致于客居于脏腑之间,此谷物之精华无法入脏,终成为水,为病(水本应为热气,现为寒水,则不会入经络,即上逆的胸部)。
  水,本来自肾(根),散于肺(树叶),水如果是冷的,在脏腑之间,就是病。
  有见胸痛短气之症状,此因水气在脏腑中。水本阴之气,水本居脏腑之上而为津液,今居其内,故有胸痛短气的现象。
  阳明经气应该由上而下,而引气由下往上,当其受热时,热的本性为升,阳下不去,阴上不去,就会累积在身体下方,形成胫肿。
  所谓“甚而厥”者,症状是恶见外人与火光,一闻两木相击之音,就立发惊栗,这是阳气与阴气不合而相逼,水火无法兼容而生克,就有立发惊栗的症状。也有见到独居自处闭斗不出之症状,这也是阴阳相逼造成的(阴阳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可相博)。当阳气尽而阴气盛时,就使人喜深居简出独处不与人相往的现象,也有一发病就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症状,此因内里阴阳相争,而又外出居于阳位,就产生弃衣而走的症状。
  所谓“客孙脉”者,会有头痛鼻子流血腹部肿大的症状,这是阳明的燥气居上不下,头部为诸阳之会,其孙络入于太阴,所以会有头痛鼻子流血且腹肿,因太阴主腹。
  女二七天葵至,为阴,主血,十四岁以下的小孩流鼻血是好事,不会有高热的危险,相反,大人常流鼻血,则为病态。
  太阴中有病苦于胀满者,因为太阴为子,为至阴。十一月为至阴之月,万物皆收藏其中,故病为胀满,也有上入于心而生噫气的,此阴过盛而上走入阳明,阳明之络在心,所以说上走入心成噫病。有见食入则呕吐者,此里阴盛满不受,物入成溢,所以会呕吐,也有得到大便或排气出体外胀满即除的现象,这是因为十二月是阴气下衰阳气复出的时节,于是产生排便或棑气后,腹胀减缓的现象。
  心跟胃是相连的。例:病患,胃口很大,全身燥热,胖,喜欢喝冰水,为阳明热,寒药下去反而越来越热,说明是寒症,下热药生附子,干姜之类,接着胃口就小了,手脚也温热了,人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找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东西,如果不对症,则会越来越严重。
贵阳-李广合
侠客
侠客
  • UID2015068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3
  • 社区居民
6095楼#
发布于:2016-04-11 21: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贵阳-李广合申请签到,
2016年4月10《黄帝内经》第66课心得
  太阴经脉有所谓病腹胀的,是因为太阴为阴中至阴,应于十一月,月建在子,此时阴气最盛,万物皆闭藏于中,人气亦然,阴邪循经入腹,所以发生腹肿的症状。
所谓上走于心而为嗳气的,是因为阴盛邪,阴邪循脾经上走于阳明胃经,足阳明之正上通于心,心主嗳气,所以说上走于心就会发生嗳气。
所谓食入则呕吐的,是因为脾病,食物不能运化,胃中盛满而上溢,所以发生呕吐的症状。
所谓得到大便和失气就觉得爽快而病减的,是因为十二月阴气盛极而下衰的,阳气初生,人体也是一样,腹中阴邪得以下行,所以腹胀嗳气的病人得到大便或失气后,就觉得爽快,就象病减轻了似的。
  少阴有所谓腰痛的,是因为足少有病应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阴气初生,万物肃杀,阳气被抑制,腰为肾之府,故出现腰痛的症状。
所谓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是因为阴气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而无所依附,少阴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出现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症状。所谓身体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眼花缭乱视物不清的,是因为七月秋气始至,微霜始降,阴阳交替尚无定局,万物因受肃杀志气而衰退,人体阴阳之气衰夺,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则两目视物不清。
所谓少气善怒的,是因为秋天阳气下降,失去调其作用少阳经阳气不得外出,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不能约束其所管,故容易发怒,怒则其逆而厥,叫做“煎厥”。
所谓恐惧不安好象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衰,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
所谓厌恶食物气味的,是因为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使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的气味。
所谓面色发黑如地色的,是因为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发黑。所谓咳嗽则出血的,是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充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
  厥阴经脉为病有所谓蘈疝,及妇女少腹肿的,是因为厥阴应于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阳气方长,阴气尚存,阴邪积聚于中,循厥阴肝经发病,故发生阴囊肿大疼痛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
所谓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繁茂,然尚有余寒,人体应之,故出现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状。所谓有蘈癃疝、肤皮肿胀的,也是因为阴邪旺盛,以致厥有病脉胀闭不通,故发生前阴肿痛、小便不利以及肤胀等病。
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三月阴阳相争而阳气胜,阳胜产生内热,热邪循厥阴肝经上逆入喉,故出现咽喉干燥的症状。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096楼#
发布于:2016-04-11 21: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4月10日《黄帝内经》第65课心得
医生的一呼一吸病人五下的脉是正常的,有胃气的脉。
脾脉见沉而又有向外鼓动之象者,主下痢,里邪外出将自愈。肝脉小且缓也主下痢,易治。肾脉小搏而沉,主下痢且排血便,身冷(脉症和)则可救。若身体发热(脉症不和),里阳要绝快死了。
心、肝得到寒湿引起的下痢也会带血,如果两脏同病则可治。如果脉细沉,身热必死。在发热持续第七日死(因为胃气能维持七天)。
因此,只要脉症和就可以治。
胃脉呈沈下且搏动有力又濇,或浮出且搏动强大。心脉呈细小但坚硬且急,这表示胃阳无法输送阳热,阳气遇阻,会造成半身不遂。
胃脉沉、鼓大,脉往外走,所有脉以胃气为本,胃本身阳气很大,胃能够受纳五谷,滋润五脏六腑,脉上以胃气为主,当胃气一受阻力时,会发现胃脉很大,不缓,阳气受阻,寸脉一定会变得很大。
胃脉鼓大,心脉小坚急,身体上有偏枯现象出现(一侧瘫痪)。右手关脉鼓大左手心脉细小,表示胃里堵到了。阳气不能滋润四肢,胃脉很大,心脉没有了,胃气往下沉(胃下垂),经方治胃下垂只要两味药。
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一有偏枯,会发生在比较弱的一边,男子左边比较弱,女子右边比较弱,只要口能言都好治。
讲话一个动作:肾贯到肺,络过心包,心肾相交,肺贯到喉咙,喉咙贯到金津玉液,肾脏在发它的阳,心脏在发它的音的高低,肺在发它的气。舌为心表,中风可以讲话的很好治,舌头堵到不能讲话的不好治一点,因为心肺肾受到损害。偏枯,舌头能讲话,一个月内会好,但是中风不能超过两个星期,超过两个星期不好下手,碰到没办法说话的,心肺肾三个伤到,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治好。如果二十岁以下得到偏枯的病最多活三年,因为这个时候是阳气最旺的时候,一偏枯就完蛋。
脉至而搏,出鼻血身体发热者必死(脉症不和)。刚受到惊吓,当时脉会跳得很快,会很喘,摸脉跳得很乱,这个人气是乱的,虽然受到惊吓,但神还在自己会好的。
脉呈浮合状,好像永远有脉如直,细数约一息有十跳,经气不足,九十日死。
脉呈火星,心精气夺,遇到相克的节气冬天会死掉。
脉本来是弦的,现在散开来,肝气已虚,秋天会死掉。
脉如省客,脉堵塞在那里并且往上跳,肾气不足,会在春末夏初死掉。
脉如泥丸样(摸上去脉在旋转,好像你在拉一串佛珠一粒粒的,摸上去一按它就扁掉了),胃的精气已不足,春天死。
脉来如窗之横格,胆气不足,秋天死。
相克时节摸到脉会在相克时节走掉,脉症来判断生死,以胃气为准,有胃气则生,没胃气则死。没胃气的表症:讲话没有力量,不想吃东西。如果治腑病时隔天中午胃气会回来,治脏病时半夜胃气会回来。
有病人自言自语,神要出去了,秋末下霜死。
一个人会有自我保卫的动作,当他阳气在虚的时候,生命力还在的时候,身体自己会调整,人表现出来的是不太想讲话,把元阳存在身体里。阳要散出来时,不能控制自己,很想讲话,对着空气也能讲。
脉来如交膝者即左右互跳由傍而至中,三十日内死。
脉来知涌泉状,浮出鼓胀在肌肉中,太阳经气不足,如果没有元气,初春死。
内脏热竭,热传导下去,寒也会传导下去,寒热传到肾脏,肾脏本身是寒热交点,命门是火,两个肾是水,一个火对付两个水,下焦是温热的,过寒或过热同时进到肾脏里,这是很危险的症状,阴阳分开时,寒热一起,此人没办法坐起来,因为肾主骨,立春就死掉。
第四十九 脉解篇
利用天地之间的气象来解释人跟它对应的关系。
阴阳的关系:肾是阳潜伏在阴里的,阳不往外走,是因为阴很均匀把阳控制住。一个人大便下痢,一两天没感觉,下痢越重人就没有元气了,下痢下到阴都跑掉了,身体里的阳没有阴固它人体会消耗。阳一浮上来全身是热的,因为阳是热的,产生身体在热,人却一直在下痢,如果一直下痢,身体是冷的代表阳还潜在里面,这好治;阳不怕多,但一定要潜。
太阳的肿,腰椎痛者,是因为在正月寅月是太阳,阳在上,刚出来,阴盛在上,阳气因为阴很盛出不来,即会腰椎痛。
一侧偏枯而跛足者:春天阳要出来,阴还很盛,一边阳出来,一边阳出不来,造成一边偏枯,阳出不来代表没有表汗,阳出来代表有办法流汗。
张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2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192
6097楼#
发布于:2016-04-11 21: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第67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411日《黄帝内经》第67课心得
脉解第四十九

腰痛有二:一为扭伤痛,二为少阴腰痛。此因十月阳气为最低之时,因节气造成的天地之间阳气不足,从。而造成肾阳不足,致腰痛。
阳一定要潜,阴向上,此为常态。若阳不潜浮于表,致阳反逆,则发呕吐、气喘、咳嗽等。
身体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眼花缭乱、视物不清,不能视为阳虚,眼花为阴虚。
少气善怒因秋阳气下降,少阳经阳气不得外出,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故容发怒,怒则气逆而厥,为 “煎厥”。
恐惧不安如被人捉捕,因秋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衰,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人有七情,皆为阴阳失衡所致。
厌恶食物气味,因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胃气不足,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的气味。
面色发黑如地色,因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变黑。
咳嗽则出血,因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充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
三月之气阳中有阴,正常下要保持少腹发热,若少腹发冷,则为寒证。易发肿瘤。常态下要保持下焦温热,若冷则有淤。人正常下脚应热,若冷则为气逆。小肠温度正常,少腹温热,脚冷代表小肠温度不足。
阴盛则阳衰,若补阳,要在补阳的同时,将阳潜藏,此为补阳之原则。阴阳平衡为常态。
刺要论第五十

针刺治疗不能过,也不能不及。病在表当浅刺,病在里当深刺,春夏为浅,秋冬为深,热浅寒深,辩证要准确。刺太深,损伤内脏;刺太浅,达不到病处,且反使在表的气血壅滞,反使病深。
针刺要按照病所在部位:腠理、皮肤、肌肉、脉、筋、骨、髓确定下针之深浅。刺腠理不要伤及皮肤,皮肤受伤影响肺,到秋易患温疟,致恶寒战栗。
刺皮肤不要伤及肌肉,肌肉受伤影响脾,以致在长夏发生腹胀烦满、不思饮食。
刺肌肉不要伤及血脉,血脉受伤影响心,以致夏天易患心痛。
刺血脉不要伤及筋脉,筋脉受伤影响肝,以致秋易患热性病,发生筋脉弛缓。
刺筋不要伤及骨,骨受伤影响肾,以致冬易患腹胀、腰痛的病症。
刺骨不要伤及骨髓,骨髓损伤日渐消减,不能充养骨骼,导致身体枯瘦,足胫发酸,肢体懈怠,无力举动。
刺齐第五十一

刺骨不要筋;刺筋不要伤肉;刺肉不要伤脉;刺脉不要伤皮;刺皮伤肉;刺肉不要筋;刺筋不要伤骨。按照辩证的需要,确定针刺之深浅,不要过,也不要不及。
刺禁第五十二

针灸的禁忌,一是不可扎到内脏。伤及内脏便会受伤。
伤及心:嗳气,一日即死。
伤及肝:呵欠,五日死。
伤及肾:喷嚏,六日死。
伤及肺:咳嗽,三日死。
伤及脾:吞咽,十日死。
伤及胆:呕吐,一日半死。
刺冲阳,如误中动脉,流血不止死。现代针不存在此问题。
督脉可直刺,膀胱经下各腧穴,在十四椎以上,不可直刺,刺则易伤脏腑。
面部刺到动脉,会致失明。刺睛明、四白等穴,要小心。
刺头部穴位,一定是在皮与骨中间,刺百会穴应当斜刺。
刺舌下廉泉,如中经脉太深,就会血流不止,以致失音不能说话。
灸友50150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6098楼#
发布于:2016-04-11 21: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惠州-赖惠平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第66课心得: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也,者,心者所表也,九月阳所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 侧也。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面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腹肿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一月阴气下衰 ,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6099楼#
发布于:2016-04-11 21:49
66,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第66课学习心得:
1,癲狂:下虚上实。
(1)项强:项背强硬,督脉诸阳之会和膀胱经三阳之会的地方,一定病在太阳,在脊椎骨上可能癫痫――诸阳之会,整个人角弓反张,发起来就是癫痫或者是脑膜炎。只有阳明经是后项强硬。
(2)耳鸣:阳气上越,一般是少阳。癲痫狂都是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正常人反之。阳上加阳,阴没有了,脸通红,阳气往上升,阳气一乱,神就跟着乱,就会发癲痫。
(3)治疗:病在头治在下。清痰:控涎丹,痰阻塞阳气下降,去掉,则阳气一流畅下来,癫痫就停。
2(1)阳虚:阳气在表面上行走,阳气入心胞造成哑。
(2)肾气不足:气不能上去,声音无。
(3)肾阳虚:头痛痛到牙齿――阳在上,阴在下,上实下虚,大吐血,大便出血,手足冰冷,眼睛不能见物(肾主瞳孔),小便很多――阴在下面没有阳控制,就往外跑,尿多)
治疗:桂附八味丸
(4)肾阴虚:眼睛看到五彩的,先耳鸣再耳聋,手脚温热。
(5)诊断:每天大便多次肾阳虚,每天一次,肾阴虚。
 3,少阳心胁痛,胸胁苦满,恶心。
常人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受病之初在太阳,病没好进入经,再入络入腑,由表入里,入脏。太阳没好进入少阳,两肋中间,少阳是夏天,现在病遇到秋天(肺王时),主肃杀收敛,结果病气还在,把病压制藏在那里。
4,阳明症
(1)纯热症,阳明本身是正午,阳气很热,五月是阳里有阴,有阴夹在外面,纯热会感觉到天地之间的寒气。
(2)常态:阳明经经气由上往下走,阳明受热,热的本性是升,本来阳往下走,阴才会回头到身体里去,阴阳平衡。现阳往上升,阴会在下累积,在脚下造成胫肿积水。
皮肤摸上去应该是滋润的,水肿则喝水皮肤会更干更坏
5(1)人体正中央是阳气所在,不可有阴气。正中央指的是心和小肠之间的大血管,中医观念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膀胱,上半身热是心脏在管,下半身热是小肠在管,四肢是温热。大冬天,可以赤脚在雪地里跑。这是常态。大血管里的热是往下沉的,是因为金在上面,心包把它包住,这两个功能加起来才完成心移热于小肠这个动作。
(2)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心阳没办法下来,上逆产生闷痛,肺会受到影响,津液会不够,所以会短气。
  6,厥:逆,反逆,反常的现象。阴气和阳气是相辅相成的,绝对不可以相搏,相搏的人会有晕厥,有异常反动的现象。看到人,火讨厌,听到木的声音,心里会受到惊吓。
一个人独处,喜欢阴暗都是阳气不足,阴气独盛 治疗:开启阳的药
  7,女子二七天葵至,女人是阴,主血。14岁以下小孩感冒了,会流鼻血,正常。会流鼻血的小孩没有高热,得到感冒发烧时身体抵抗力很强,身体里阳和表寒在对抗时。一流鼻血,热就有地方疏散,一疏散就没有高热,因此十四岁以下的小孩常流鼻血是常态,不需要棉花塞起来,大人或者说十四岁以上流鼻血才是病态。
  6.十一月是子月,十二月是丑月,正月是寅月,十一月天地的气藏于中,腹会胀起来即阴不藏于中。当胃有问题时是心有问题:胃口会开是因为人体会自救。
例:一个人胃口很大,全身燥热,又胖,嘴巴很渴喝冷水,晚上睡觉不盖被子,吹电风扇还在热:阳明热,开寒凉的药下去结果嘴巴更渴,胃口更大,代表里寒,改开热药(生附子、干姜、炙甘草),手脚温热起来,人就瘦下去了。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100楼#
发布于:2016-04-11 21: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第66课心得
项强,是督脉和膀胱经的问题。一定病在太阳。阳气应下降,阴气应上升,阳气往上冲会导致癫痫。
少阳会造成耳鸣。阳气上升时被痰堵到了,就会发癫痫,痰一去掉,阳下来,癫痫就好了。。阳气一乱,神志就会乱。阳气在表面上行走,如果入中,声音就没有了。阳气入中造成哑,是阳虚的状况。
肾虚分阴虚和阳虚。
肾阳虚:会导致头痛、牙痛。阳在上,阴在下。上实下虚。病人会呕吐,手脚冰冷,会看不见东西。
肾阴虚时,眼睛会花,看见很多颜色,先耳鸣,后来会聋。手脚温热。
阳虚时阴没有阳的控制就会出来,肾主二便,会小便频繁。

心胁痛,胸胁苦满,恶心是少阳的问题。六经是平均的。无孰盛孰衰,太阳没好,会进入少阳。少阳是夏天,如果现在是秋天,本应该收敛,但病气没排出来,堵住了,一动就会痛,就会胸胁胀痛。少阳症会恶心,胸胁苦满。

阳明盛时,有阴在,会感觉到天地之间的寒气。阳明症是纯热证。阳明本应由下往上走,阴才会回头。但阳明气盛,会往上走,阴就会累积,造成胫肿。阳明气反逆时,水停在下面,正常时,水是人身上的热气,阳没有下来,热气就会变为冷水,就不会到经脉里去,会到脏腑中去,会造成上喘。
水本来自肾,散于肺。
水停在肺的下方,是因为是冷水,停在脏腑之间,就会致病,皮肤摸上去应该是润泽的。水是阴气,人体的正中央是心和小肠之间的大动脉,不可以有阴。
水者,阴气也。
阴阳区分人体时,热应该是由上往下沉的。心阳不能下来,肺的津液不够,就会短气,少气。
阴气和阳气相辅相成,不能相搏。否则昏厥。
一个人独处,喜欢阴暗,是因为阳气不足,阴盛。上身非常燥热,弃衣而走,都是阳气太盛。
会流鼻血的小孩没有高热。抵抗力强,热可以疏散,14岁以下小孩流鼻血是常态,14岁以上是病态。
太阴是子,三阴聚,是阴之至阴,农历十一月是子月。腹会胀,心和胃是相连的,病人若胃口大,胖,喝冰水,是阳明热,开石膏下去不可而要开热药生附子干姜类药。里面有寒,要下很重的热药。
心脏有问题时,胃火会开起来,是因为心脏在自救。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101楼#
发布于:2016-04-11 21: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411日《黄帝内经》第66课心得
少阳中所谓有心胁部位疼痛者,此意少阳过盛也。通盛乃心之表征也。九月为秋末时节,为阳气当尽阴气当盛之时也,今少阳之阳过盛,致令心胁生痛也。也有症状是不可反侧身体的,这是因为阴气本为收藏食物之精华者,万物收藏则必不动,所以会有不可反侧之现象。所谓甚则“跃”者,九月时节万物皆衰,草木皆落而堕下,此时生气失阳而入阴蛰状,今却气盛造成阳气自下而生,故名之“跃”(跃就是呕吐)。受病之初在太阳,未治好会进入少阳(在两肋中间)
阳明症中有见洒洒振寒者,此因阳明者为正午之阳,五月为阳至盛之月,今阴入之,此盛阳之时却受阴气,故有细细恶寒之现象。有见胫肿而腿股无力者,也是在盛阳之五月而阴入之所以造成的。阳应盛于五月,今反衰之,阴气因阳衰而上与阳相争,故见胫肿而腿股无力也(胫肿,是因为胃气往上走,寒气累积在膝盖处)。也有上喘而为水逆入胸之症,这是阴气本居下,今因阳虚而上逆,不因时而上,以致于客居于臓腑之间,此谷物之精华无法入脏,终成为水,为病也。有见胸痛短气之症状者,此因水气在脏腑中。水本阴之气也,水本居脏腑之上而为津液,今居其内,故有胸痛短气的现象。水来自肾,散于肺。
所谓“甚而厥”者,症状是恶见外人与火光,一闻两木相击之音,就立发惊栗,这是阳气与阴气不合而相逼,水火无法兼容而生克,就有立发惊栗的症状。也有见到独居自处闭斗不出之症状,这也是阴阳相逼造成的。当阳气尽而阴气盛时,就使人喜深居简出独处不与人相往的现象。也有一发病就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症状,此因内里阴阳相争,而又外出居于阳位,就产生弃衣而走的症状。所谓“客孙脉”者,会有头痛鼻子流血腹部肿大的症状,这是阳明的燥气居上不下,头部为诸阳之会,其孙络入于太阴,所以会有头痛鼻子流血且腹肿,因太阴主腹也。观念:14岁,女人是阴主血,14岁以下孩子留鼻血是正常。感冒发烧留鼻血就疏散高热。14岁以上流鼻血才是病态。
太阴中有病苦于胀满者,因为太阴为子也,为至阴也。十一月为子月,万物皆收藏其中,故病为胀满。也有上入于心而生噫气者,此阴过盛而上走入阳明,阳明之络在心,所以说上走入心成噫病。有见食入则呕吐者,此里阴盛满不受,物入成溢,所以会呕吐也。也有得到大便或排气出体外胀满即除的现象,这是因为十二月是阴气下衰阳气复出的时节,于是产生排便或棑气后,腹胀减缓的现象。心和胃相连,心脏不好会影响到胃,胃口会大开,是身体在自救,在找修复心脏的东西。如果药吃对了,胃就能恢复正常。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6102楼#
发布于:2016-04-11 21: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66课心得
正常时人的六经是平均的,没有一经哪个盛哪个衰。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是一个经络的王时,此络此月最盛。
受病之初在表、即太阳(项强),如果太阳经病没好,就向里入,即,由经入络再入腑(胆小肠大肠胃膀胱),如果再入就进脏(肝心脾肺肾)
3.2跛足
【病理】跛足是因为阳气偏虚(偏一侧)而发生。常人春天到时,阳要出来,正月阳气上升,冰冻的地气解散,地气随阳气上出,但寒冬的影响仍然存在,人体内的阳气尚不足,一侧阳气偏虚,所以发生跛足。即一侧的寒在里面,阳没法排出来。
3.3颈项部僵硬强直,牵连到背部
【辩证】①如果只是脖子强硬的话,病在足太阳膀胱经;病是由于阳气上升互相争扰而引起;②如果整个脊柱都僵硬、角弓反张,发病起来就是脑膜炎、癫痫,病在督脉。
【引申】颈部是督脉与膀胱经的地方,督脉是诸阳之首,膀胱经是三阳之会。
3.4耳鸣
【病理】阳气上跃,所以出现耳鸣,大部分少阳造成耳鸣。
3.5癫痫狂
【病理】阳气聚集在上部,阴气停留在下部,阴阳之气不调和,成为下虚上实的情况,所以发生癫狂。
阳气从督脉上来到头顶下降,在任脉被痰堵住没法下降,但督脉、太阳经的阳一直在从下向上涌,阳气在头部太盛就会发癫痫。把喉咙的痰清掉,阳气可以下降、流畅,癫痫就治好了。
【治疗】癫痫病在头,治在下,清痰(控涎丹)。
【引申】正常人阳气下降、阴气上升,所以人不会感觉头部很热,而且一年四季人脸部的温度感觉是一样的,脸露在外面不感觉冷,是因为阳在。阳中有阴人才会很舒服,如果上面只有阳气没有阴气,脸就会通红;同时阳气冲到上部、阳气一乱人就容易发癫痫。
3.6耳聋
【病理】因阳气上浮,因肾阴不足造成阳气浮上。
3.7失音
【病理】阳气入中,阳气不足,即阳虚,所以出现不能言语的症状。
阳气入中为瘖:阳从后背督脉上去、从任脉下来。阳气在身体外面是正常。肾脏络到心脏、络到肺脏、络到舌头才能发声音,这个通路就是中,即阳气停于中没办法出去,就会没办法发声,是阳虚的状态,
3.8四肢冰冷、失音
【病理】房事过多,精气衰竭导致肾太虚,少阴肾气不足,经气不能达到四肢,手脚就会冷。当肾气不足、肾虚的时候,气没办法顺着肾脏到心脏到肺脏到舌头,所以没法发声,人就不能言语。
【引申】a体内真气的运行位置:吸进的阳气经肺的肃降到肾脏,然后阳气沿原路返回。肾中的阳气经过命门火的蒸化后形成元阳、真阳、真气,然后顺着脊椎上行,再从任脉下降。
b肾脏阳虚
【标准症状】头痛入齿,手足冰冷。
【并发症状】不能见物(肾主瞳孔所以眼睛能看),小便多、大便多(阳虚时,阴在下,阴没有阳的控制就会出来,肾主二便)。
【病因】阳在上、阴在下,即上实下虚(下面阳虚)。大吐血、下血才会肾阳虚。
【治疗】桂附八味丸。
c肾脏阴虚
【症状】眼睛花、看到五彩,先耳鸣再耳聋(肾开窍在耳),手脚热,大便一天一次。
4.少阳经九月发病
4.1胸胁苦满
【症状】心和胁肋部位胀疼痛的症状。
【病理】少阳经在九月戌时气盛,其气现于外,其病本在胆,发病影响到心。
九月是阳气将尽、阴气方盛的时候,即秋气,应该是肺脉,但现在心气盛,脉很壮,而所以心和胁肋部出现疼痛;病在太阳没治好,接着进入少阳,病在胸胁;少阳应九月,是秋天,应该是收敛,但病气在,就把病气压制在胸胁处。
4.2睡卧时不能转侧身体
【病理】阴气渐盛,万物开始闭藏不动,人体相应地出现喜欢安静而不想活动。少阳经受其影响,所以不能转侧。
4.3想吐
【病理】九月万物开始衰败,草木凋零,人体的由表向里运行,阴气旺盛于上,阳气被阻于下,所以病人出现想吐的症状。
*少阳症胸胁苦满,想吐。
5.阳明经五月发病(纯热症)
阳明是正午,阳明之气是阳里有阴,其实里面是纯热症,会感觉到天地间的寒。
5.1振寒
【症状】非常寒冷的症状。
【病理】阳明经经气在五月最旺盛,其月建在午。五月是阳气极盛而阴气初生的时候,如果阴气逐渐复加在阳气之上,抵制了阳气的功能,所以出现寒冷、颤抖的症状。
5.2足胫肿而腿股无力
【病理】阳气在五月旺盛到极点而开始逐渐衰弱,阴气开始上升,阴阳之气相争,使阳明经气不和,阴沉在下,便出现足胫肿而大腿不能自如活动的症状。
5.3上喘而水逆入胸
【病理】阴气从下部上逆,水邪向上停留在脏腑之间,所以发生喘息的症状。
阳明经经气由上而下,阳明受热时,热的本性是上升,即阳在上,阴气在下部,所以有积水现象。冷水会让人生病,停在脏腑之间。
正常时水是人体的热气,因为阳不降,冷水不会在经脉里,而是在脏腑之间。
很多地方可以积水:水来自肾,散于肺。水可以停在肋骨、肺的下方、横膈、肠子里、肠子外、皮肤。
5.4胸痛呼吸短浅
【病理】水液属阴,若停留在体内,心阳上逆胸会闷痛,呼吸短促。
人体的正中间是阳气所在(不可以有阴气)人的正中间是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膀胱,这并不仅仅指大动脉,而是同时把心脏产生的热向下一直传导到脚(肺金的肃降功能把热向下导)。上半身的热心脏在管,下半身的热小肠在管。
5.5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
【病理】阳气与阴气相争,水火不相协调。阴气与阳气是相辅相成的,不可以相争相搏,如果相争相搏,人就会异常反逆,也会昏厥。
5.6欲独闭户牖而居
【症状】有的病人喜欢独自在屋中,关门闭户。
【病理】阴气与阳气相争,结果阴胜阳负,阴气主静,所以病人关闭门窗,喜欢独处。都是阳绝而阴独盛。
5.7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病理】阴阳二气重复相争,结果阳气胜,则邪气并于阳经,阳气盛则产生燥热,使病邪人不欲穿着衣服,阳气扰乱心神,则精神错乱。
5.8头痛鼻子流血
【病理】阳明经中邪气向上侵犯头部的细小络脉。
【引申】14岁以下的孩子感冒发烧流鼻血正常,会流鼻血的小孩没有高热。感冒发烧时,小孩子身体抵抗力很强,体内阳亢去与表寒相抗争,流鼻血时体内的热就从血疏散出来,人就不会有高热。14岁以上流鼻血才是病态。
5.9腹部肿大
【病理】阳明经和太阴经相表里,所以阳明经受邪也会影响太阴经。
6.太阴经十一月发病
6.1腹部胀满
【病理】太阴是阴中之至阴,其月建子。十一月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闭藏在体内,脾脏的经脉布于腹部,易出现腹部胀满意的症状。胀是由于阴不藏的原因。
6.2上走心为噫,食则呕
【症状】噫气,进食后即呕吐。
【病理】太阴经中的阴气亢盛,向上侵入足阳明胃经,而足阳明胃经的络脉和心相连,所以阴气上犯心脏,产生嗳气症状。因为脾胃相表里,胃有问题、脾经功能减弱,食物过多,不能消化,胃中太满,所以向上漫溢,出现呕吐。
【引申】心跟胃是相连的:
①心脏有问题时,胃口会大开,是身体在自救:因为心脏有问题,人会主动找修复心脏的东西吃进去。如果吃的药不对,会越来越想吃东西,会吃的越来越多;只有吃对药了,食量才会降下来——身体感觉到找到了修复心脏的药。
②胃有问题时,会影响心脏,治好胃,心脏也会好。
6.3腹满,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腹部畅快
【病理】十二月阴气到极点而逐渐衰弱,阳气开始出动,排出身体浊物,所以会通过大便和放屁排出寒湿,寒湿减轻后会感到舒畅,好像腹部胀满已经痊愈。
【引申】热气上逆时会发生噫症,热气下行时,就排出体内寒湿,大便或放屁。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6103楼#
发布于:2016-04-11 22: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第66课心得:
足太阳经的肿与腰椎痛,是因在农历正月即寅月属太阳,正月时,阳气始出头向上行,但阴气仍盛在上,阳气无法出来造成肿症,即腰椎痛。肾管腰椎。如果是病一侧偏枯而跛足者,乃因正月阳气正消解地上寒冬之冰,地气因之而出造成的。所谓“偏虚”,就是冬寒未解阳气因而不足状,故使人偏虚而足跛。
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阴位。项强是督脉和膀胱经,督脉是诸阳之会,太阳是是三阳之会。仅项强是在膀胱经上。若在脊椎骨上会角弓反张是督脉。
耳鸣者,因阳气上盛而乱窜造成的。
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治癫痫,病在头,治在下,祛痰,使堵塞疏通流畅。
有见阳气浮上成聋者,此因肾阴不足造成阳气浮上。
肾络心脏到肺到舌头才能发生,阳在中间无法出去,而造成瘖。
肾阳虚:头痛入齿。因阳在上,阴在下,即上实下虚。大吐血,便血。手足冰冷。不能视物。无阳,阴跑出来即大小便多。
肾阴虚:看到五彩色。先耳鸣在聋。手脚热的。大便正常。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是少阳盛也。通盛乃心之表征。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九月是秋主肺,故心胁痛也。也有症状是不可反侧身体的。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
所谓甚则“跃”者,九月时节万物皆衰,草木皆落而堕下,
此时生气失阳而入阴蛰状,今却气盛造成阳气自下而生,故名之“跃”。跃东西会吐出来。即上阳症会呕吐。
阳明症中有见洒洒振寒者,因阳明者为正午之阳,五月为阳至盛之月,今阴入之,此盛阳之时却受阴气,故有洒洒振寒之现象。有见胫肿而腿股无力者,也是在盛阳之五月而阴入
造成的。阳应盛于五月,今反衰之,阴气因阳衰而上与阳相争,故见胫肿而腿股无力也。也有上喘而为水逆入胸之症,是阴气本居下,今因阳虚而上逆,不因时而上,以致于客居于脏腑之间,此谷物之精华无法入脏,终成为水,为病也。有见胸痛短气之症状者,此因水气在脏腑中。水本阴之气也,水本居脏腑之上而为津液,今居其内,故有胸痛短气的现象。
正常阳往下走,阴才回头,现阳往上走,则阴累积下面,胫肿,积水。
正常水是热气,阳未下来,热气变冷水,冷水回到身体不再经脉,而到脏腑之间。
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本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争,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的燥气在上,头部为诸阳之会,其孙络入于太阴,因太阴主腹,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6104楼#
发布于:2016-04-11 22: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报到
2016年4月11日,《黄帝内经》66课心得:
太阳经应正月发病的症状、机理:
太阳经病变出现腰和臀部肿胀疼痛的症状,由于正月月建在寅。太阳是诸阳气之首,所以正月主管太阳。常人正月阳气升发、慢慢浮出体表,阴潜在体内。但如果阴寒之气尚盛,阳气未能按正常次序逐渐旺盛,阴很盛在身体里,阴阳之气就会堵在腰部和臀部,所以腰椎和臀部肿胀疼痛。除了扭伤受伤,人的腰椎应该不会痛,有痛就是肾脏有问题,肾脏有问题的腰痛,有的痛在第十四椎,有的痛在第十四椎旁边肾脏的部位

跛足:
跛足是因为阳气偏虚(偏一侧)而发生。常人春天到时,阳要出来,正月阳气上升,冰冻的地气解散,地气随阳气上出,但寒冬的影响仍然存在,人体内的阳气尚不足,一侧阳气偏虚,所以发生跛足。即一侧的寒在里面,阳没法排出来。
颈项部僵硬强直,牵连背部,颈部是督脉与膀胱经的地方,督脉是诸阳之首,膀胱经是三阳之会。如果只是脖子强硬的话,病在足太阳膀胱经;病是由于阳气上升互相争扰而引起。如果整个脊柱都僵硬、角弓反张,发病起来就是脑膜炎、癫痫,病在督脉。如果蛤是后项强硬,是阳明经的问题。
耳鸣:
阳气像自然界万物向上生长一样活跃,所以出现耳鸣,大部分少阳造成耳鸣。
太阳病患病严重的人,甚至产生癫狂症状,阳气聚集在上部,阴气停留在下部,阴阳之气不调和,成为下虚上实的情况,所以发生癫狂。
正常人阳气下降、阴气上升,所以人不会感觉头部很热,而且一年四季人脸部的温度感觉是一样的,脸露在外面不感觉冷,是因为阳在。阳中有阴人才会很舒服,如果上面只有阳气没有阴气,脸就会通红;同时阳气冲到上部、阳气一乱人就容易发癫痫。癫痫病在头,但治在下,清痰、控涎丹。阳气从督脉上来到头顶下降,在任脉被痰堵住没法下降,但督脉、太阳经的阳一直在从下向上涌,阳气在头部太盛就会发癫痫。把喉咙的痰清掉,阳气可以下降、流畅,癫痫就治好了。
耳聋:因阳气上浮,而阳气上浮是因为气分失调。
失音不能说话,四肢软弱,不能运动:入中,阳气不足,即阳虚,所以出现不能言语的症状;肾气虚衰,少阴经气不能达到四肢、导致气逆,甚至四肢厥逆。
所谓阳气入中:阳从后背督脉上来、从前面下来。阳气在身体外面是正常。肾脏络到心脏、络到肺脏、络到舌头才能发声音,这个通路就是中,即阳气停在身体中没办法出去,就会没办法发声,为喑。阳入中为喑,是阳虚的状态,当肾气不足、肾虚的时候,气没办法顺着肾脏到心脏到肺脏到舌头,所以没法发声,人就不能言语。
肾脏阳虚:头痛入齿,手足冰冷。
发病机理因阳在上、阴在下,即上实下虚。发病症状:大吐血、下血才会肾阳虚,不能见物(肾主瞳孔所以眼睛能看),小便多、大便多(阳虚时,阴在下,阴没有阳的控制就会出来,肾主二便,下午会大便两三次)
治疗:桂附八味丸
肾脏阴虚:
眼睛花、看到五彩,先耳鸣再耳聋(肾开窍在耳),手脚热,大便一天一次。
少阳经应九月易发病的症状、机理:
心和胁肋部位胀疼痛的症状,胸胁苦满。因为少阳经在九月戌时气盛,其气现于外,其病本在胆,发病影响到心。九月是阳气将尽、阴气方盛的时候,即秋气,应该是肺脉,但现在心气盛,脉很壮,而所以心和胁肋部出现疼痛。
病在太阳没治好,接着进入少阳,病在胸胁;少阳应九月,是秋天,应该是收敛,但病气在,就把病气压制在胸胁处。
睡卧时不能转侧身体:是因为阴气渐盛,万物开始闭藏不动,人体相应地出现喜欢安静而不想活动。少阳经受其影响,所以不能转侧。有的病人因少阳经有病而想吐,少阳症胸胁苦满,想吐。
阳明经五月易发病的症状、机理(纯热症):
阳明是正午,阳明之气是阳里有阴,其实里面是纯热症,会感觉到天地间的寒。
发病症状:阳明经病变病人有非常寒冷、振寒的症状,阳明经经气在五月最旺盛,其月建在午。
有的病人出现足胫肿(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而且大腿软弱无力,阳气在五月旺盛到极点而开始逐渐衰弱,阴气开始上升,阴阳之气相争,使阳明经气不和,阴沉在下,便出现足胫肿而大腿不能自如活动的症状。
病人上气喘息,发生水肿:
因为阴气从下部上逆,水邪向上停留在脏腑之间,所以发生喘息的症状。阳明经经气由上而下,阳明受热时,热的本性是上升,即阳在上,阴气在下部,所以有积水现象。
正常时水是人体的热气,因为阳不降,冷水不会在经脉里,而是在脏腑之间。
很多地方可以积水:水来自肾,散于肺。水可以停在肋骨、肺的下方、横膈、肠子里、肠子外、皮肤……
胸痛呼吸短浅:水液属阴,若停留在体内,心阳上逆胸会闷痛,呼吸短促。
人体的正中间是阳气所在(不可以有阴气)人的正中间是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膀胱,这并不仅仅指大动脉,而是同时把心脏产生的热向下一直传导到脚(肺金的肃降功能把热向下导)。上半身的热心脏在管,下半身的热小肠在管。有的病人因病情严重而出现厥病,并且怕见人,怕见火,听见木击之声就惊恐不安。由于阳气与阴气相争,水火不相协调。
有的病人喜欢独自在屋中,关门闭户,由于阴气与阳气相争,结果阴胜阳负,阴气主静,所以病人关闭门窗,喜欢独处。都是阳绝而阴独盛。
阳明病极端严重时,就会出现病人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症状,由于阴阳二气重复相争,结果阳气胜,则邪气并于阳经,阳气盛则产生燥热,使病邪人不欲穿着衣服,阳气扰乱心神,则精神错乱。
有的病人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及腹部肿胀等症状,因为阳明经中邪气向上侵犯头部的细小络脉。
就会出现腹部肿胀的症状,阳明经和太阴经相表里,所以阳明经受邪也会影响太阴经。
太阴经应十一月易发病的症状、机理:
太阴经病变有腹胀满的症状,因为太阴是阴中之至阴,其月建子。十一月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闭藏在体内,脾脏的经脉布于腹部,易出现腹部胀满意的症状。胀是由于阴不藏的原因。
有的病人出现噫气,进食后即呕吐,因为太阴经中的阴气亢盛,向上侵入足阳明胃经,而足阳明胃经的络脉和心相连,所以阴气上犯心脏,产生嗳气症状。因为脾胃相表里,胃有问题、脾经功能减弱,食物过多,不能消化,胃中太满,所以向上漫溢,出现呕吐。
心跟胃是相连的:心脏有问题时,胃口会大开,是身体在自救:因为心脏有问题,人会主动找修复心脏的东西吃进去。如果吃的药不对,会越来越想吃东西,会吃的越来越多;只有吃对药了,食量才会降下来——身体感觉到找到了修复心脏的药。胃有问题时,会影响心脏,治好胃,心脏也会好。有的病人腹满,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腹部畅快,胀满减轻。热气上逆时会发生噫症,热气下行时,就排出体内寒湿,大便或放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