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44761
贫民
贫民
  • UID2018476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6
615楼#
发布于:2015-11-27 20: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聂君芝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29课学习心得
心主喜,若过喜易伤心,则恐能胜喜。
极泉:此穴在腋窝下,不针也不灸,知道在什么位置即可,帮助诊断用。
少海: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为心经合穴,属性属水。当面部通红时为心实证,面部苍白时为心虚证,阴经补井当补合,心脏虚证时在少海穴下针。
青灵:少海穴上三寸处为此穴,用之较少。
灵道: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处,为心经经穴。
通里: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处,为心经络穴。
阴㕁: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处,为心经㕁穴。
神门:在腕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腕横纹上。为心经子穴,此穴的进针手法,对着少府方向下针,可用于失眠,心悸,神志方面等疾病。
少府:握拳时,第四五掌骨之间小指尖处是此穴,为心经本穴,荣穴,又名手解穴,可用于上半身出血的解穴。此穴是心脏急救的大穴,关元,巨阙,涌泉,公孙都可以用于心脏急救。
五行之间相生为生理状态,相克为病态。
少冲: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为心经井穴。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为阳火,与心相表里,所以心经上的病可以从小肠经治,小肠经的病可以从心经治,小肠经气血流注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到三点。
林晶
侠客
侠客
  • UID201868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16楼#
发布于:2015-11-27 22: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
 
 【手少阴心经】
 1.心的特点
 (接昨日)
 7)在五音(宫、商、角、徵、羽)里心脏的声是“徵”。练功时发出的“喝”就是徵音。
 
 补充:撞墙的动作,配合发出“喝”的声音,可把心脏动脉血管的堵塞打通。做这动作时,一脚前一脚后,不要两个脚平的,撞的时候,墙要找钢筋或混泥土的,撞的时候,背与墙不要靠太远,差不多三寸的距离。撞的时候用后面两个肩胛骨去撞(刚好走三、四、五、六、七椎这几个地方)。碰的时候,要全身放松。吸气,撞上去的时候大力的把气吐出来,吐气同时,要发出“喝”的音,这就是徵音。 等习惯以后,开始大力了,就叫征声。 练功夫的人,一开始用五脏声音,把毒排掉,这是练功之前的基本的动作。
 
 8)心经有九个穴道,人全身上下穴道最少的就是心经。
9)心主喜,任何东西都不能太过,过喜就会笑出病来。中医说恐能胜喜,肾主恐五行属水,心主喜五行属火,水能治火。当一个人过喜的时候,就用恐来治它。

 2.
心经穴位
1)极泉穴
定位:腋下正中。
用法:极泉一般不下针,也不艾灸,只要知道它的位置就好。
功用:如果乳房有硬块,治疗在心经,不一定要用极泉治疗,极泉仅帮助诊断。
2)青灵
定位:青灵在手肘上三寸。手肘弯起来外侧是曲池,内侧是少海,少海上三寸为青灵。
功用:一般很少用,但要知道心经从这经过到极泉去。
3)少海穴(心经-母穴)
定位:手肘弯起来外侧是曲池,内侧是少海。少海是很大的穴道。
心经是阴经,少海穴是合穴,对应阴经的木火土金水,属性是水。心经是阴经,井穴是属木,而心脏是火,木生火。所以心经的井穴就是心经的母穴。但根据“补井当补合”,母穴遇到井穴,要取合穴,因此少海穴是心经的母穴,心脏的虚症在此治疗。
功用:心脏其华在面(指脸上的气色),两颊就是心脏在管的区域。当它红色的时候,就是壮热,就是心实,实症壮热时,病人感到热,面色赤红、鲜红色。比如当心脏有东西堵住时,脾送营养给心脏,心脏因堵塞接收不了来自脾脏的营养,而这红色的营养反应到脸上就出现了实症;而虚症的脸色很苍白,没有血色。心脏的虚症取合穴,在少海穴下针,心脏比较虚,可以做九补,顺着心经的方向快转慢回,九次做完后,再提一点绿豆大小就是补,治疗效果可以通过睡眠来判断。
4)灵道(心经-经穴)、通里(心经-络穴)、阴郄(心经-郄穴)、神门穴(心经-子穴、俞穴)
定位:手掌尺侧大筋内侧,跟手掌横纹交接的地方为神门。神门向手臂方向上半寸就是阴郄,阴郄再向上半寸就是通里,通里穴再向上半寸就是灵道。这几个穴位是连在一起,各差半寸(同身寸)的距离。
用法:神门下针是从神门穴进去,对着少府下针,向手掌的方向下(沿着心经的方向)。也可以从灵道、通里、阴郄到神门,因为是心经,所以对失眠帮助很大。
功用:神门常用于治疗失眠、惊悸、心脏悸动,常用穴。心脏方面、情志方面、情绪不稳、动辄生气、心神不守、傻笑等,都可下神门,神门可让心定下来。由于神门是子穴,所以心脏发生实症在神门下针,比如病人两颊潮红,脉摸上去非常壮热,病人又说很热,只要是心脏实症,都可在这下针。
补充:《内经》定义“心脏其脏坚固,不能容邪,容邪则死”,即心脏得到病就会死,所以一般的病都是在心包,包络着君主心脏,病都在心脏的周围,心脏本身根本就不受病,也不能受病,一旦受病就是死。所以治疗要以强心为主
5)少府(心经-荣穴、本穴)
荣穴是火,心经是火经属火,属性相同,当穴道跟该经属性相同的时候,该穴道称之为本穴。
定位:病人握拳,手第四指和第五指指头到的地方就叫少府穴(实际就是在第四指掌骨跟第五指掌骨中间。
功用:少府穴是心脏病急救大穴。心脏停止跳动时,下关元、巨阙、少府。少府针下去,心脏没恢复跳动,那这个病人就差不多了(包括涌泉、公孙,都可治心脏病,且是用在急救方面)。
少府又名手解穴,脚解穴在膝盖外侧直角骨上一寸的地方。过去被打到了,丢到墙上,或打到大包躺下去后,可下少府穴解回来。
少府可以治阴痒阴痛,因为心跟小肠表里,所以下焦的病少府也可以治。
本穴治疗:每条经都有它的本穴,中医利用本穴来调木火土金水,让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等,恢复相生,相生的定义就是正常,正常的人就是相生。若生病,有病态出现时,就是相克。比如木克土,土克水,肝脏有病的人,最后把脾胃堵到了,脾胃一堵到了,胃口就没有了;再比如脾管水,脾是统水的,脾脏有问题时,胃口都没了,就克到了水,水灾就开始泛滥,肾脏开始衰弱,水慢慢把心脏的火浇熄,肺脏得不到心脏的支持,结果心肺衰竭,这就是克的现象。我们在治症上,不管是什么病,当一开始知道肝有问题时,就先强土,不要再让它克到土了,再想办法强水,中医想尽办法让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让它回到正常。
6)少冲(心经-井穴)
定位:小指的内侧指甲旁,心经的最后一个穴道,叫少冲。
功用:手少阴心经井穴,属木,木生火,“心虚补之”。一般在少海穴上做补泻,因为在少冲上做插提、捻转会很痛很辛苦。
【手太阳小肠经】
心经只有九个穴道,是阴火;小肠经是阳火;而心跟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以在心经上面治,心的问题也可以在小肠经上治,这两个是相对的。
1.小肠经特点
1)《内经》上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是赤肠,胃之下口。
2)手太阳小肠经,流注时间为下午一点到三点。有病人说吃完中餐就很累,昏昏沉沉到三点多后精神又来了,这就是小肠有问题,这个小肠有问题,不见得是病,而是小肠比较虚弱。按时辰发病,依《针灸甲乙经》是取俞穴治疗,也可以用荣穴治疗。
灸友李晓静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3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8
617楼#
发布于:2015-11-27 22: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 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
一、 手少阴心经
心的音:在五音,宫、商、角、徵、羽里面,心脏的声音是“徵”。其实在练功的时候,我们发的声音是“呵”。经常撞墙有助于强心,先慢慢的靠近墙,轻轻的撞击,慢慢习惯以后再大力的撞击,同时发出 “呵”的声音,这样有助于强心,把心脏动脉血管的堵塞打通。
中医说恐能胜喜,恐是水——肾脏在管。木——》火——》土——》金——》水,心是火,肾是水,水能治火,肾脏管的情志,就是恐。当一个人过喜的时候,就用恐来治这个病。
心经有九个穴道
1、极泉穴——第一个穴道叫极泉。个腋下的地方,正上方是我们的肩井,下面是极泉。一般不用灸的,用作临床诊断,比如乳房肿块,到了腋下,就说明在心经上面。
青灵穴—— 第二个穴道是青灵。青灵在手肘上三寸,
2、少海穴——我们手弯起来,手肘弯起来外侧是曲池,内侧叫少海——合穴,母穴。  
阴经是木火土金水,心脏是火,木生火。所以刚好心经的井穴,正好是心经的母穴。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
补井当补合:如果井穴是经的母穴的时候,合穴上治疗,补合穴。
泻井当泻荣:如果井穴是经的子穴的时候,就在荣穴上面治疗,泻荣穴。
因为少海穴是心经的母穴。所以心脏的虚症,就可以在少海穴上面治疗。
心脏虚实之症——其华在面
人脸两颊就是心脏管的部分。当脸颊红色的时候,壮热,就是心实。实症壮热时,病人就感到热,两颊就会呈现赤红色、鲜红色。因为心脏从脾脏接收的东西是红色,有实证在心脏时候,心脏有东西堵到,造成心脏收不到来自脾脏红色的营养,这个红色的营养就会反应到脸上,这种情形出现就是实症,下子穴——神门穴。如果苍白没有血色就是虚症。心脏的虚症,我们可以取它的合穴,在少海穴下针。少海穴的穴性,本身是水,但由于是井穴的关系,我们用合穴来取代它来补之。
3.神门,阴郄
神门穴——手腕的内侧,筋的内侧跟手掌横纹交接的地方就是神门穴,是心经的子穴,是俞穴。神门下针是对着手掌的方向,沿着心经的方向下针,也可从灵道、通里、阴郄到神门,有助失眠,神门可治疗心脏发生的实症,失眠,惊悸,情志方面,情绪不稳的,动辄生气,心神不守,见鬼发笑的等。心脏发生的实证可以在神门上下针。
阴郄——神门往手臂的方向上半寸,阴郄是郄穴
通里——阴郄上半寸,是心经络穴
灵道——通里上半寸。是心经的经穴 。灵道、通里、阴郄,都是下实证。
心脏本身是不受病的,一般生病都是心包生病,所以不会有心脏癌,如果心脏生病了,那么这个人就会死掉。
4、少府穴——病人握拳。手第四指和第五指到的地方中间就是少府穴。第四指掌骨和第五指掌骨的中间。少府是荣穴 ,荣穴属火,心经也属火,心经本穴。
心脏病急救大穴,心脏停止跳动时,下关元,巨阙,少府(扎下去很痛的),涌泉、公孙,都可治心脏病。少府又名手解穴——上半身的解穴,上半身出血可以下少府穴,比如被人点穴了,上半身的可以下少府穴。少府可治阴痛、阴痒,急救也可以在少府穴上面治疗。因为心经和小肠相表里,所以小肠的病可以在心经上面治疗。
木火土金水——
正常的人——相生的。
病人——相克——木克土,土克水,肝脏有病,把脾胃堵了,所以胃口就没有了,因为脾管水,脾脏有问题胃口没了,就开始克水,水灾就开始泛滥了,肾脏就开始衰弱,衰弱之后就会乱跑,把心脏的火浇熄了,肺脏没有心脏的火来资源,就会死于心肺衰竭。
所以相克就是病态。一开始肝生病的时候就开始强土。这样就不会相克了。
5、少冲穴——小指内侧指甲旁。少冲是井穴,心虚补之,但一般不在这边补,会在少海补。
6、心经是阴火,小肠经是阳火,心跟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以在心经上面治,心经的问题也可以在小肠上面治。
方向,单取的时候,这三个是直针。神门下针。是对着手掌的方向,沿着心经的方向下针。
二、手太阳小肠经 (受盛之官,化物之焉)  
手太阳小肠经,它流注的时间为下午一点到三点。
比如每天中午吃完饭以后,就会很困,很累,昏昏沉沉想睡觉,到三点钟以后就清醒,就是小肠经的问题。按照时辰发病的,应该针小肠经的腧穴,但荣穴也可以。下针腧穴或者荣穴都可以。
苹果肌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5
618楼#
发布于:2015-11-27 22: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黄萍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27日《针灸大成》第28-29课学习心得:
五、手少阴心经:
心经属火,心脏一般不受病,病都在心包,平时保养心脏的最好方法就是心平气和,就不会生病。心脏疾病有一些二尖瓣、三尖瓣等,以前有猪瓣膜,现在有人工瓣膜。装了人工瓣膜后,到了中医,反而会不太好治。因为心底压力放掉后,还是会不合。因为不是原配。
心脏管的东西很多,心主藏神,平时一定要有方法保持心情愉快。
下午11-13点运行。所以,当晚上就是不好好睡觉,就是心脏的问题。中医说心主藏神,心中有一滴血。如果受到惊吓,这滴血吓掉,就会血流很快,会失眠。中医有方法可以让血回到正常位置。
心藏神,很多人失眠就会吃一些安眠药,就会有自杀的侵向,而且是笑着死的。(见鬼则笑)
心脏好,心情会好,睡眠会很好。
心和小肠相表里:心脏产生的热,会通过血管导到小肠。热量够,就会让肚子很平,如果热量不能集中在小肠,就会出现腹部肥大。所以体重是心脏在管。西方医学不明白体重会影响到心脏。发明一些减肥药燃烧脂肪,但这是心脏的活,如果长期这样的话,就会伤到心脏,会出现一些心脏方面的疾病。
心发呵音就是徵音。如果当血管粘滞时,会用一些植入性的方法去将粘滞解决,但中医可以通过撞墙这种敲掉血管上泥土的方法。边撞墙边发呵的音,慢慢可以更大力一些。
心经穴道比较少,9个,是经络中最少的穴位,心主喜,我们有喜悦感,是心来管的,但过喜则伤心,中医说,恐能胜喜(水克火嘛)范进中举,太开心就疯了,后面把他最怕的人找来,大喝一声就醒了。
1、极泉:不下针,不灸,如果有人在这有硬块,可以从心经治。
2、青灵:少海上3寸,
3、少海穴:是一个大穴,是合穴,阴经补井当补合,泄井当泄荣。少海是心经的母穴(水生木,)心气太过,都不能心脏其华在面,脸上的气色,脸颊很红,说明有实症在心脏,不能吸收脾送到的红色的营养。如果脸上发白,就是虚证。
从神门开始各上0.5寸共4个穴位:
4、灵道:金、经穴
5、通里:
6、阴郗:
7、神门:心脏有实可下(如心跳跳太快)对失眠帮助很大。心情不佳,心神不安失眠,惊悸。等可治。
心脏一般不受病,从没有听过心脏癌的,现在有人研究鲨鱼没有癌症,提取了深海鱼油,其实没有必要,也没月多大用处。
8、少府:握拳小手指对应点为小府。是荣穴,为火穴。急救大穴,也是手部的解穴,上半身出血、阴痛、阴痒可点。
9、少冲:井穴,心虚而补之。(木生火)但一般在少海做补泄,少冲转捻太痛。
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方法让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正常的运行起来,正常运行就不会生病,是正常人,如果当有了肝病时,就会压抑住脾胃,没有胃口吃饭,没有胃口,就会导致肾水泛滥,土不治水,则会灭了心火,肺脏没有心脏的支持,则最终心肺衰竭而死。很多人肺癌转移到肝癌。所以我们治症时的思路,要懂的去强脏。想尽一切方法让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正常的运行起来.
心经共有9个穴位,心为阴火,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与心的问题可以互相治。
刘本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8451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9
619楼#
发布于:2015-11-27 22: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刘本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学习心得
    心脏的声音是"徵",发"呵"的声。配合动作:脚一前一后站立,背与墙有三四寸的距离,撞墙时用后肩胛骨去撞,刚好三四五六七胸椎的地方,碰的时候要全身放松。吸气后撞上去的时候,大力的把气吐出来。在吐气的同时,要发出"呵"的音。在撞的时侯可以把心脏动脉血管的堵塞打通。
     心经全身穴位最少,心主喜,但不能太过,如诺太过就用恐来相治。恐能胜喜。
     2,极泉穴与青灵穴    
第一个穴就是极泉穴,在腋下的地方,正上方是肩井,下方是极泉,平时不会下针。把手弯起,手肘弯起来外侧是曲池,内侧就是少海,从少海上三寸就是青灵。
      3,母穴:少海穴      少海是合穴,也是心经的母穴,像心脏的虚症,当心气太过而不能睡觉,心气不足等就取少海穴。心其华在面,就是脸上的气色,两颊属心脏在管,当有热,心实面色呈赤红、鲜红色。当是虚症时,脸色很苍白沒有血色。
  4,灵道、通里、阴郄、神门
  手掌内侧有很粗的筋,跟手掌横纹交接的地方叫神门穴,神门往上半寸是阴郄。阴郄再往上半寸是通里,通里再上半寸就是灵道。灵道是经穴,通里是络穴,阴郄是郄穴,神门是子穴。灵道、通里、阴郄单取时下直针。神门穴是对着少府下针,向手掌方向下进去,沿着心经的方向。神门是子穴,所以心脏的实症、热症可以在神门下针。也可以从灵道、通里、阴郄利过去,对失眠很有帮肋。
      5少府与少冲穴        手握成拳,第四指与第五指指头到的地方,在四指掌骨与五指掌骨中间。在小指的内侧指甲旁是心经最后一个穴少冲穴。少冲是井穴,少府是荣穴。少府穴是急救大穴。心脏骤停下关元、巨阙、少府。涌泉、公孙都可以用于急救。少府又名手解穴,少府可以治阴痛,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下焦病也可以用。
     少冲穴是井穴,属木,"心虚补之"。在少海做补泻。
      心经只有九个穴位,是阴经,小肠是阳火,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小肠病变可在心经上治疗,心的病变也可在小肠经上治疗,是相对的。
卢昆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951
  • 粉丝2
  • 关注120
  • 发帖数137
620楼#
发布于:2015-11-27 23: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1.27日<针灸大成第29节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1.27日<针灸大成第29节课心得:
        手少阴心经:心经有九个穴道,全身上下穴道最少的就是心经;早上十一点到下午一点当令;属火是阴经是阴火;心主喜,中医说恐能胜喜,恐是水,恐是肾脏在管。我们的木火土金水,心是火,水能治火,水就是肾,肾脏管的情志,就是恐。当一个人过喜的时候,就用恐来治它;在五音,宫、商、角、徵、羽里面,心脏的声音是“徵”。中医的观念,心脏本身是“君主之官”,它本身不受病,如有病病都在心包上面。
       极泉穴:心经第一个穴道。
       青灵穴:青灵在手肘上三寸。
       少海穴:心经母穴和井穴;母穴遇到井穴,要取合穴:井荣俞经合属性是合穴,阴经是木火土金水,“合水”,他的属性是“水”。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
       灵道:通里: 阴郄 :神门穴:神门上半寸,就是阴郄。阴郄穴再上半寸,就是通里。通里穴再上半寸,就是灵道,各差半寸;灵道是阴经的经穴;阴经的经穴就是金;通里是阴经的络穴;阴郄顾名思义是心经的郄穴;神门是心经的子穴。
       少府穴:少府又名手解穴,手握拳在第四指和第五指指头到的地方,可以治阴痛
       少冲穴:在小指的内侧指甲旁。
       井荣俞经合穴:少冲穴是井穴;少府穴是荣穴;神门穴就是俞穴;这个灵道是经穴;少海穴就是合穴。
       心跟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以在心经上面治,同样心的问题可以在小肠经上治,这两个是相对的。
周喜平
会员
会员
  • UID201848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2
621楼#
发布于:2015-11-27 23: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周喜平申请签到,《针灸大成》21课:
天枢穴在神阙穴开外二寸,是大肠的募穴,便秘就选它,寒症便秘在天枢穴灸比针好,热症便秘在天枢穴针比灸好。
腹四针,肚脐上四寸(胃的募穴—中腕穴),下三寸(小肠募穴—关元穴),左右外开二寸(大肠募穴—天枢穴)腑病,消化系统都可以治。下针时左右转,气到了有酸,麻,胀的感觉。
天枢穴往下走分别是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与水分穴同时用治水肿)—归来(关元与曲骨正中间的中极穴外开二寸)治睾丸内缩症。—曲骨穴外开二寸是气冲穴。卵巢周围可用灸。治疗各种妇科病。
腹突穴在膝盖骨头上六寸,膝盖骨下缘与胫骨之间有条韧带两旁凹洞便是膝眼。膝双眼在下针时要直进直出,以免伤到关节腔里的油袋。风湿关节炎,伤痛在此可以下针。
左腿,足阳明胃经的郗穴—梁丘穴,膑骨受伤可以用。梁丘上一寸是阴市,下一寸是解穴。
足三里穴是个大穴。膝盖头下三寸(手指顺着胫骨往上摸,刚突起的那个点再加一横指)。一切胃病都可以治。足三里穴是合穴也是胃的本穴。恶心呕吐,脚无力,无论虚实都可以灸足三里。燥热症可以灸足三里,把燥热往下走。
男人年过三十要常灸足三里。
周旸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30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83
622楼#
发布于:2015-11-28 00:25
中医魔鬼特训6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1.27日《针灸大成》第29节课心得:
练撞墙的动作,用两肩胛骨去撞,刚好走三、四、五、六、七椎这个地方。撞的时候全身放松,同时配合“呵”的发声,这样可以把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打通。也可以排我们心脏的毒。
心主喜,恐胜喜。
极泉穴:腋下方是极泉,正上方是我们的肩井,可帮助我们做诊断。
青灵穴:手肘上三寸。
少海穴:心经母穴,也是心经的井穴,井穴属木,心经属火。“补井当补合”就是母穴刚好是它的井穴时,我们就在合穴上治疗。心脏的虚实就可用此穴。心气太过不能睡觉,心气不足也不能睡觉。心实,面颊赤红、鲜红,状热。虚证,面色苍白无力。心脏比较虚,可做九补,再提一点,也是补。
神门:手掌下的筋的内侧,跟手掌横纹交接的地方。心经的子穴,心脏发生的实证可以用此穴。下针,对着手掌方向,沿着心经的方向下针。神门可治失眠,惊悸,情绪不稳,动辄生气的。
阴郗:神门再上半寸,心经郗穴。
通里:阴郗再上半寸,心经络穴。
灵道:通里穴在上半寸,心经经穴。
少府:第四指掌骨跟第五指掌骨中间,荣穴。荣穴是火,心经属火,所以少府是心经本穴。是心脏病急救大穴,心脏停止跳动时,就下关元、巨阙、少府。心脏急救,也用涌泉,公孙。少府又名解手穴,可治阴痛。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治下焦的病。
少冲:小指的内侧指甲旁,井穴。“心虚补之”,在少海上做补泻。若在少冲上做补泻会很辛苦。
“心脏其坚固,不能容邪,容邪则死”。心脏不受癌症,所以强心为主。
心经,阴火。小肠经,阳火。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可相对治疗。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是赤肠,胃的下口。小肠的循行时间是下午一点到三点,按时辰发病的取俞穴,也可以用荣穴。


陈文洁
会员
会员
  • UID2018511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4
623楼#
发布于:2015-11-28 07: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柳州-陈文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

6、奇穴:肠关 肝关 心关
手上有三个奇穴。手腕骨上三寸,有肠关穴,再上三寸叫肝关,从这个地方再上三寸,叫心关穴。
肠关下针的时候,是在骨头的后方,用来防止下利 。少腹的痛,像肠绞痛 ,在三阴交下针,公孙,关元,中极也下针,但腹部还痛,就下肠关,肠关下去,痛当场就去掉了。
再上三寸叫肝关。像肝癌到后来非常的疼,如果痛右边,就下左边的肝关,针下去平补平泻,痛就慢慢去掉了。如果是右边的痛,可能是被踢到、摔到等等,或肋间痛,我们都可以在对侧的肝关下针。正好在胸胁的地方,都可以下肝关。心关是治心脏病的,也无所谓虚实。
7、支正穴与小海穴
支正穴在阳谷穴上五寸的地方,在骨头的外侧。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支正是虚实都可以用,实则节弛肘废,手臂没有力气,泻之。虚则生疣,生了很多疣在皮肤表面上,都可用支正。
小海穴是小肠经的合穴,也就是小肠经的子穴。治小肠经的实症。用一寸的针就够了。
8、肩贞穴与臑腧
要先找臑腧,再从臑腧下三寸找肩贞穴。是小肠经痛三天,就下小海。三个月,就下后溪。 看身体那边痛,我们再扎对侧。臑腧是手太阳、阳维脉、阳蹻脉的会穴。
9、天宗穴至秉风穴
在肩胛骨的正中间,就是天宗穴。肩胛骨旁边的痛,都属于小肠经。大肠经在前面,小肠经在后面,中间三焦经。
肩井不能重击,但可以下针,但不能太深,因为它是肺的上端,下太深会伤到肺造成肺气肿,要特别注意。
从肩井穴往后,直下三寸,就是曲垣。从曲垣再旁开两寸,就是秉风。中间差三寸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如果病人说肩井上痛,就是胆经,后面痛到三寸的地方就是小肠经。在三寸跟肩井中间就是三焦经。所以,确定是那一条经产生的痛,我们在该经的子穴或母穴做补泻,或者在原穴上做补泻就可以了。原穴是阳经才有,阴经没有原穴。
10、肩外俞与肩中俞  
肩外俞是从陶道外开四寸的距离。肩中俞是从大椎开二寸。左边右边都有。
扎背针的时候,下针的方向是从身体内侧对身体外侧方向下针,呈八字形。后面膀胱经都是这样下。
肩中俞和肩外俞,这些是肩膀酸痛的近取穴。项强的时候,按照附近的穴道来取穴。不要直针,要斜刺。大约是三十度角。
11、天窗、天容与颧髎穴
天窗穴在小肠经上面。可以治疗喉咙的问题,天容在耳朵的下方。
一般来说,头部的穴道,我们可以下针,但差不多下五分。像脖子的甲状腺肿 ,脖子里面有肿瘤,硬块,天容都可以治。再来是颧髎,很少下针。颧髎偶尔会用到治上牙痛 。
12、听宫穴  
耳门听宫听会,都是治疗耳朵化脓、发炎、耳鸣。下针时,病人嘴巴要张开来,针直接进去。大概是五分,十分钟就可以了,起针后,耳朵的耳鸣就好了。  
一般来说,我们治疗耳朵流脓、化脓的时候常用喷剂。我们常用的麝香矾石散可以保持耳朵干燥。再下针止痛。
十、足太阳膀胱经
1、州都之官: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在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五行里面属火,膀胱是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三焦是油网,泌也,是渗透的意思,水是渗透进去的。人身体上也蒸馏二次,身体上不会浪费一滴水。我们讲人纪,就是人身上的纪律。
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所谓命门的地方。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

 
张一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649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3
624楼#
发布于:2015-11-28 08: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8日《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九、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它流注的时间为下午一点到三点。有的人吃完中餐就很累,昏昏沉沉到三点多以后精神又来了,这就是小肠有问题。这个小肠有问题,不见得是病,而是小肠比较虚弱一点。
当你按照时辰发病的时候,就是取俞穴。用荣穴也可以 下俞穴比较不痛,下荣穴比较痛,因为越靠近四肢末梢就越痛,这是正常现象。
1、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属火,属阳火,阳火来自阴火,来自心脏。心脏在上面,心脏产生的热能移转给小肠,心脏的下方就是动脉血管,血管里面除了血以外,还带着热。
心跟小肠两个相表里。
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会到大肠。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水在上面煮,所以这水会回流到肺脏,就是口中唾液的来源。心主汗,心脏功能很正常就会流汗,所以当你运动时会流汗,这汗是来自心。一接触到外面的热,热胀冷缩,毛孔就打开了,流汗流很多,汗水蒸发多了,水份就变少,小便自然而然也会变少。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西医认为是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中医认为三焦是水道。三焦是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是连在一起。当我们小肠跟膀胱贴在一起的时候,因为小肠很热,所以这个尿液是紧贴在火边,水就气化了,水一气化起来,膀胱就膨胀,膨胀起来后,就好像毛孔遇热打开一样,膀胱也是一样。平常不遇热,毛孔是不会打开的,所以当膀胱一气化以后,膀胱会有很多小孔出现,这个小孔会排出来干净的水出来,这水会流到肝脏,帮肝脏来清肝脏,所以中医叫水生木。
如果小肠冷了,这个水就变冷,膀胱也就是冷的,水气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
所以说,当你的肺受到外面的热,心脏受到热而心主火,所以两个火在相争,肺的水会变成汗排掉。如果没有变汗流掉,肺的津液,因金会生水,慢慢进入肾,进入肾后再输到膀胱出去,所以叫金生水。
同样的,肾再排到膀胱以后,会经过第二次的气化,好的水会再回到肝脏,而浊水则会排到体外去。膀胱有上口也有下口,但上口看不到。所谓上口就是三焦进入膀胱。必须在活的人体里受热于小肠才有,死了当然看不到上口。
2、少泽穴与前谷穴

小肠经一共有十九个穴道。左手的小指,指甲旁边是少泽穴,是井穴,
因阳经的关系是火,所以少泽穴是小肠经的本穴。平常井穴是下针放血用的。
手握拳的时候,这个横纹头,就是前谷穴,前谷是荣穴.
下针的时候,要压一下肉,尽量下在骨和肉的中间,不要贴在骨边下,下针时也是手握拳,但不要握太紧。
3、后溪穴

再过来这个横纹头的穴道就是后溪。前谷后溪都是要握手取。
前谷穴是心经的荣穴,穴性是水,像妇人奶水不够,用前谷穴。也可以用在时症,下午一点到三点可以用。扎前谷穴比较痛,所以我们常用在俞穴后溪穴上治。后溪穴主督脉。
督脉是后溪,任脉是列缺。奇经八脉,每一个奇经都有一个穴道在管。
后溪本身是小肠经的俞穴,它属木,小肠经是火经,本身属火,木生火,所以它又是小肠经的母穴,因此小肠经的虚症在这治疗。
如果病人说,他整个脊椎骨痛。一看是督脉,就下后溪。小肠经的虚症,肩膀痛,一看是小肠经的经络,同样是下后溪,所以我们常常一个穴道可以治很多症状。
后溪管整个督脉,而小肠经有绕过后面的肩膀。所以肩、项有问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后溪。我们针督脉时候没有虚实,反正是一个穴道在管,但小肠经就有虚实。如果是小肠经的初痛,用小肠经的子穴。那久病就用它的母穴。
4、腕骨穴与阳谷穴

手握拳,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是腕骨穴。它是小肠经的经穴,本身是相火的。所以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原穴无所谓实症、虚症,都可治
一般来说,心主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出汗不正常,即可以看出病人是在进步还是退步。
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我们阳经都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再来是阳谷。阳谷穴是我们的经穴,属火,阳谷也是小肠经的本穴。
手握拳,手背腕部骨头跟掌骨的中间有个大筋关节和筋之间就是阳谷穴。阳谷穴下针要很浅,一寸针。阳谷穴就是小肠经的本穴,本穴就是属性相同的穴。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再手要翻起来,转过来,有个骨头会凹裂开,这个骨缝就叫养老穴。
平常下针的时候,我们手指去按它,再把它反过来,只有这个角度可以找到养老穴。
养老穴不是养老的病都可以扎。养老可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都可以。
养老穴要下浅,且要把手转过来下针,用一寸针,半寸就下到。养老穴本身是小肠经的郄穴。很有名的“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
我们下养老透间使的时候,手指头先按到间使,用三寸针把针提起来这个角度,从里面穿刺到间使穴,手先按到间使穴这边来,会感觉到针尖到这边来了,你不要透出来,感觉针到了就是到了。针穿过去以后,左右捻捻、平补平泻。左右捻捻叫平补平泻,平补平泻完了后,不留针,针马上抽出来,当场就能好。
所以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透针,几秒钟就结束了,另一个就是找西医开刀,开完刀完还不见得会好。我有个病人,他来的时候,手上包个三角巾来找我,我问:“手干嘛?”,他说是给西医开刀,他说:“我是学校的老师,我同事问我手怎么了?他说我怎么不告诉他,因为针灸很快嘛”!
在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支正。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我们知道原穴是腕骨,络穴是支正。原穴和络穴都无所谓虚实,它们虚实都可以治。记得在阳经取穴的时候,阳经是在手肘的上面,下面都是阴经。
6、奇穴:肠关肝关 心关

手上有三个奇穴。以左手为准,从后面看。手腕骨上三寸,有个穴名叫肠关,再上三寸叫肝关,从这个地方再上三寸,这个穴道叫心关。
下针的时候,是在骨头的后方,所以在骨头的上方是小肠经,在骨头下方这边有三个穴道。病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手要平着摆。
肠关呢,顾名思义,就是把肠关掉,紧急时可以帮助自己。可以下针,也可以按,用来防止下利。像肠绞痛, 如果三阴交下去,公孙,关元,中极也下去,但腹部还痛。就下肠关,肠关下去,痛当场就去掉了 。
灸友王锡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6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2
625楼#
发布于:2015-11-28 08: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锡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徵音,它是利用的一个撞的动作(两脚前后分开,用后背肩胛骨去撞,撞之前深吸一口气撞上去,即大呵一声,把气吐出,)利用气流,将己有堵塞的动脉血管打通,达到治病的目的。
心在七情中主喜,喜太过又能使心神涣散,即伤心,这时,我们用一件惊恐的事情来吓他一下,又能使涣散的心神收回来。
极泉穴与青灵穴,我们很少用,但当出现乳房包块,我们应明了它是否是在心经上,而这两穴则帮助我们诊断。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大穴,母穴,合穴,属水。我们在前面就学过,补井当补人合,泻井当泻荥,而心属火,阴经是木火土金水,木火为母子关系,所以补心当在少海穴,用 单数补。
但我们在治疗时,也应分虚实,心脏虚证治少海。
心,其华在面,如心脏疾病实证,它表现在两颊上的是赤红色,因它受病,不能接受红色,而浮现在脸上,虚证表现为脸色老白。
神门穴,在手掌腕横纹的内侧点上,为心经之俞穴,子穴,其下半寸为阴郄,为心经之郄穴,再下半寸为通里,为心经之络穴,再下半寸为灵道,为心经之经穴属金,它们连在一起。而神门,要对着手掌方向下针主治失眠,惊悸,心脏如有兔子跳的动悸,心神不守等,也可从灵道透神门治失眠。
少府穴,在第四指掌骨与第五掌骨的中间,是荥穴,也为心脏的本穴为心脏病之急救大穴,也名手解穴。也可治阴痛阴痒,因它与小肠经为表里关系。
人体正常为相生,如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生木,而出现病态,它们就相克,如木克土,即肝火过旺,而克制脾土,出现脾不接纳黄色,而溢于肌肤,土克水,而出现水肿等,这都是病态。
而小肠之火属阳火,心经之火属阴火,它们会相互传变。而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指小肠将胃推下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把精化运送到脾。@教官-成都-曾从芬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锡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徵音,它是利用的一个撞的动作(两脚前后分开,用后背肩胛骨去撞,撞之前深吸一口气撞上去,即大呵一声,把气吐出,)利用气流,将己有堵塞的动脉血管打通,达到治病的目的。
心在七情中主喜,喜太过又能使心神涣散,即伤心,这时,我们用一件惊恐的事情来吓他一下,又能使涣散的心神收回来。
极泉穴与青灵穴,我们很少用,但当出现乳房包块,我们应明了它是否是在心经上,而这两穴则帮助我们诊断。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大穴,母穴,合穴,属水。我们在前面就学过,补井当补人合,泻井当泻荥,而心属火,阴经是木火土金水,木火为母子关系,所以补心当在少海穴,用 单数补。
但我们在治疗时,也应分虚实,心脏虚证治少海。
心,其华在面,如心脏疾病实证,它表现在两颊上的是赤红色,因它受病,不能接受红色,而浮现在脸上,虚证表现为脸色老白。
神门穴,在手掌腕横纹的内侧点上,为心经之俞穴,子穴,其下半寸为阴郄,为心经之郄穴,再下半寸为通里,为心经之络穴,再下半寸为灵道,为心经之经穴属金,它们连在一起。而神门,要对着手掌方向下针主治失眠,惊悸,心脏如有兔子跳的动悸,心神不守等,也可从灵道透神门治失眠。
少府穴,在第四指掌骨与第五掌骨的中间,是荥穴,也为心脏的本穴为心脏病之急救大穴,也名手解穴。也可治阴痛阴痒,因它与小肠经为表里关系。
人体正常为相生,如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生木,而出现病态,它们就相克,如木克土,即肝火过旺,而克制脾土,出现脾不接纳黄色,而溢于肌肤,土克水,而出现水肿等,这都是病态。
而小肠之火属阳火,心经之火属阴火,它们会相互传变。而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指小肠将胃推下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把精化运送到脾。@教官-成都-曾从芬
灸友王锡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6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2
626楼#
发布于:2015-11-28 08: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锡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徵音,它是利用的一个撞的动作(两脚前后分开,用后背肩胛骨去撞,撞之前深吸一口气撞上去,即大呵一声,把气吐出,)利用气流,将己有堵塞的动脉血管打通,达到治病的目的。
心在七情中主喜,喜太过又能使心神涣散,即伤心,这时,我们用一件惊恐的事情来吓他一下,又能使涣散的心神收回来。
极泉穴与青灵穴,我们很少用,但当出现乳房包块,我们应明了它是否是在心经上,而这两穴则帮助我们诊断。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大穴,母穴,合穴,属水。我们在前面就学过,补井当补人合,泻井当泻荥,而心属火,阴经是木火土金水,木火为母子关系,所以补心当在少海穴,用 单数补。
但我们在治疗时,也应分虚实,心脏虚证治少海。
心,其华在面,如心脏疾病实证,它表现在两颊上的是赤红色,因它受病,不能接受红色,而浮现在脸上,虚证表现为脸色老白。
神门穴,在手掌腕横纹的内侧点上,为心经之俞穴,子穴,其下半寸为阴郄,为心经之郄穴,再下半寸为通里,为心经之络穴,再下半寸为灵道,为心经之经穴属金,它们连在一起。而神门,要对着手掌方向下针主治失眠,惊悸,心脏如有兔子跳的动悸,心神不守等,也可从灵道透神门治失眠。
少府穴,在第四指掌骨与第五掌骨的中间,是荥穴,也为心脏的本穴为心脏病之急救大穴,也名手解穴。也可治阴痛阴痒,因它与小肠经为表里关系。
人体正常为相生,如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生木,而出现病态,它们就相克,如木克土,即肝火过旺,而克制脾土,出现脾不接纳黄色,而溢于肌肤,土克水,而出现水肿等,这都是病态。
而小肠之火属阳火,心经之火属阴火,它们会相互传变。而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指小肠将胃推下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把精化运送到脾。@教官-成都-曾从芬
灸友王锡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6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2
627楼#
发布于:2015-11-28 08:55
灸友王锡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6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2
628楼#
发布于:2015-11-28 08:56
杨志磊
贫民
贫民
  • UID20182568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9
629楼#
发布于:2015-11-28 11: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杨志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29课心得
手少阴心经
共有九个穴道,第一个是极泉穴,机泉不针不灸的,第二个穴道是青灵穴,手肘上3寸,
少海穴是心经的合穴,也是心经的母穴,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心脏的虚症我们找母穴,
其华在面,当我们的脸很红的时候,这就是心的实证,脸色很苍白就是虚症,心脏的虚症我找它的合穴少海穴,
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与神门穴,手掌下面有一条很粗的筋,在筋的内测和手掌横纹交接的地方就是神门穴,神门穴上去半寸就是阴郄穴,阴郄穴上去半寸就是通里穴,通里穴上去半寸就是灵道穴,用同身寸法,灵道穴是心经的经穴,通里穴是心经的络穴,阴郄穴就是心经的郄穴,神门穴是心经的子穴,
在手的第四指和第五指的中间交接的地方我们我拳以后两指头到的地方就是少府穴,再到小指的内测,指甲的旁边就是少冲穴,少冲穴是心经的井穴,少府穴就是心经的荣穴,这几个穴道下针的方向,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如果是单刺,这三个就用直针,神门穴下针的时候就对着少府穴的方向下针,神门穴是治疗失眠,情志方面的问题等,一般的病都在心包,少府穴这是心经的本穴,这个穴是心脏病的急救大穴,少府穴又名手解穴,脚上的解穴是在膝盖外侧肢骨上一寸的地方就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相克,小肠经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心经上治疗,心经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在小肠经上治疗,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