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645楼#
发布于:2015-10-31 08:53
81~82集作业
膝五针在膝盖变形水肿时用鹤顶,膝眼处雀涿术提插扎到骨边用雀啄术插提,阴陵泉透阳陵泉三寸针透,也可加膝关穴,无所谓补泻,平时1.5寸,肿时3寸针。
*脚踝肿、扭伤、风湿痛时商丘透丘墟,从筋的下方透。
*膀胱经腰背痛,痛久为虚,扎委中,加重效果用表里经的本穴阴谷来平补平泻。
*阳白透鱼腰,此处较痛要揉后提起针沿皮刺,是眼科治症的大穴。眼周有膀胱经胆经少阳经三焦经通过。
*眼睛红肿结膜炎角膜炎是攒竹、太阳、耳尖放血,湿热可去。
*偏头痛,属胆经,下针肝经的本穴行间,侠溪,顺为补,天应下针可在太阳透率谷(先在太阳下针得气后提至皮层处沿皮刺至率谷)立竿见影之效。
*睛明穴取针直进直出,不可左右晃动以免造成眼部出血。留针10分钟,取针提至皮层快速取出,按压。
*带脉痛扎临泣。
*地仓透颊车,治疗中风、口角留涎。 *膏肓放血,在第四椎下五椎上找痛点放血,颜色淡后取罐,治疗膏肓背痛。
*膀胱经痛先下阴谷再下委中,可加强委中效果。
*百会涌泉治疗全头痛,百会在前五分的地方下针,涌泉有后跟向脚趾刺。
*肝经的膝关是治疗关节痛的。太冲穴下针可缓解头痛。
*百会治疗脑部外伤,通天治疗鼻窦炎,也可治疗意外伤害。合谷透后溪可使手指张开。外关透内关也是偏瘫的穴位。
曾从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75427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44
646楼#
发布于:2015-10-31 08: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曾从芬报到
七十至八十课  针灸和疗程   一般重症病人实病治疗需要做疗程   不然 病情 不会好反而觉得你技术差   特别是酸麻的病 最难治   属于时间久了的  需要疗程  慢慢调理    
癫痫    痫发病时候口中发出动物一样的声音  
癫    是口吐白沫 需要马上用东西放入口中不然病人会咬断舌头  
 狂症    登高而歌 脱衣而行   不能自控  狂的病人 都便秘  由于便秘引起浊气上升冲过了横隔膜  到肺 肺把浊气送到心  心主神明 所以病人失去自控能力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让便秘现在减轻 调理肠胃 病人才会慢慢 好转  
白色主肺  黄色主脾  声音的沙哑是来自肺  声音的力量 来自小肠   灸关元膻中  
给病人扎针一定要清洗手或者消毒   以防感染   下针感觉有一股力量吸住  那就是得气   下针引不到气时  提起到皮层  同一个方向捻转往外拔 得气后拔针停到皮层 也可以在经络上下拍打来引气   夏天温度高气在表 冬天气温低温度在深处  需要深刺 胖人深刺瘦人浅刺      病人脱臼除了患处附近下针还在阴陵泉下针  起到消导作用  经的问题都可以在阴陵泉下针
用来加强针的力量
肝胆病  下行间  阳辅 侠溪  治疗胆的虚实
便秘  下支沟  照海
便跟羊屎一样叫脾约 在脾上作手治疗
举例  第六胸椎痛 在它旁开一点五寸下针叫道   然后加后溪下针叫引
天应下针做道引  在本穴上泻  天应下针无所谓穴位顺经骨缝下针  引到气就好  一般在本穴上做泻法引到气 提到皮层留针
当很多脏腑有病时先保心脏  然后强土 平常治病的时候先治标  把表现在外的症状治住然后查找原因再从主要病因上下手  比如压痛 先下针合谷和内庭 上关等  把痛止住 再查找是胃火或者肝火或者肾虚引起的火起上升导致压痛 这才是治本
皮痒的五大穴  合谷  曲池 血海  筑宾  三阴交  止痒  
针灸是用来开启病人的自愈能力  帮助病人在自己身体不能自愈时辅助治疗
巴豆和黄莲是专门用来治疗肺积水伤寒积胸用的
灸友40812
会员
会员
  • UID201808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647楼#
发布于:2015-10-31 11:17
亲,是针灸吗?
肖以诺
贫民
贫民
  • UID201780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6
648楼#
发布于:2015-10-31 15:22
中医经典魔兽鬼训练1班以诺招报道
10月31号、81~82集针灸治症系列、以诺 作业。
膝五针(鹤顶 双膝眼 阴阳陵泉 需深针)治膝盖痛 变形 水肿:用3寸针下鹤顶,在扎双膝眼时进针碰到骨头时插提用雀涿法、雀啄几钞钟、再3寸针阴陵泉透阳陵泉。 重病者严重肿痛可加上膝关穴。
           商丘透丘墟治:脚踝肿、扭伤、风湿痛、从内商丘下针从筋的下方透向丘墟。
如病人腰背痛在督脉和膀胱经的区域、久痛为虚下针膀胱经的母穴委中穴做䃼穴。为了加强委中治疗效果可加上表里经的本穴阴谷穴来平补平泻。
          阳白透鱼腰:脸上下针前先扎双合谷镇痛、麻醉。在扎阳白穴透鱼腰时因比较痛要抓提起皮层揉揉再沿皮下透刺、这两个穴位是治疗眼科各种病症的大穴。眼周有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通过  胃经  三条阳经经过。
当眼睛红肿 结膜炎 角膜炎 时:扎攒竹、太阳、耳尖放血,可快速去湿热。
        偏头痛:属胆经,下肝经的本穴行间、补胆经本穴侠溪、该经气血是从身体走向脚尖、下针手法顺为补。          病人偏头痛时可在天应下针、从太阳穴透向率谷、先在太阳下针得气后提至皮层处沿皮刺向率谷方向、有立竿见影之效、能马上止痛。
     睛明穴出针要直进直出、不可左右晃动以免造成眼部内出血。留针10分钟,取针提至皮层快速取出,按压。
       胆经临泣穴在脚4趾和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直下针、如带脉痛扎临泣。        地仓透颊车:脸上透针比较痛先扎双合谷再下针治疗    如初中风、口角留涎、只要下地仓和颊车、如病人严重时才扎地仓透颊车。                   膏肓放血:在第四椎下五椎上找痛点放血、治疗膏肓处背痛、  放血时看到血淡时取罐。          治疗肩颈痛、膀胱经痛先下膀胱经阴谷穴再下委中,可加强委中效果、扎后溪是小肠经的虚痛。
           全头痛:下针百会、下针涌泉很痛要快速进针、专治全头痛。
      膝五针治疗膝盖痛、不能弯曲转动、进针膝眼不捻转只用插提雀啄法。再下肝经的膝关是治疗关节痛的。再下太冲穴由血压高引起的头痛。
   脑部外伤和外伤引起半身不能随、手不能张、:先下百会、平时扎通天可治疗鼻窦炎,百会也可治疗意外伤害。     合谷透后溪用左右捻转手法可使手指张开。中风偏瘫时也可用外关透内关。
任红超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649楼#
发布于:2015-10-31 15:42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班任红超报到

10.31日任红超81-82学习心得:
  1. 膝五针:鹤顶、膝眼(左右)、阳陵泉、阴陵泉,治关节炎、膝盖伤痛。
    下膝五针时不分前后顺序,前三个穴位平时用的1.5寸针,如膝盖肿厉害就用3寸针,阳陵泉透阴陵泉是用3寸针。
    雀啄术:像鸟吃东西一样,连续直进直出。
    下针手法:鹤顶→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五穴四针)+膝关
    在膝眼下针是,要注意针下去角度,要呈八行(上面看是直的,从前面看是八字形),针是直进直出,不左右捻转,因为有油囊在里面,左右捻转会把油带出来,伤害到膝盖,用雀啄术,做5秒钟或几秒钟根据病情而定。其它穴道直接下针就可。
    重病者可以加上膝关(无所谓虚实,补泻,只针对膝盖不管是痛、风湿)
  2. 裸关节治疗:
    商丘透丘虚:商丘是脾经的子穴,丘墟是胆经原穴,治脚扭伤、风湿病。
      商丘在大筋和骨头中间,在透针时,要从筋的下方透过去。
  3. 下腰部痛(督脉和膀胱经经过):先下阴谷再下委中(左右腿)。
    阴谷是肾经的本穴,委中才是治疗膀胱经的穴道,
    肩项痛:先下阴谷+委中(两腿),在下后溪(两手)。
  4. 膏肓附近痛,下针没效果,放血效果好,放完血后立马会感觉好。
    膏肓放血:找到病人的痛点,用三棱针去刺破皮肤,火罐放上去,直到血由黑红变为鲜红拔罐,需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5. 全头痛:血管绷胀痛,先下对侧合谷(去痛),再下百会+涌泉。
    下百会方法:需在百会前5分,沿皮刺至百合。
    百合和涌泉位置如何找就不细说。
    偏头痛(在胆经):下针侠溪(顺着经络下),再下合谷(去痛),再太阳穴透率谷。
    太阳穴透率谷:先在太阳穴下针引到气,把皮抓起来沿皮刺至率谷。
    下头针时先下对侧合谷(去痛)。
  6. 眼科
    晴明穴:治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
    手法:下针时直进,留针二十分钟,出针时直出(手不要抖),把针提到针孔时停留几秒中,快速出针按压。
    阳白透鱼腰:治疗眼科各种病症,眼睛上有膀胱经、胆经、少阳经、三焦经通过,让阳经的经气经过眼睛,气血循环过来,就会产生治疗效果。
    手法:阳白下针比较痛,把皮肤与骨头分开,让针从皮肤下面痛的神经透到鱼腰。
    7、临泣:在第四趾和第五趾筋和骨的中间,下针时不能直针,需要向下倾斜下针。
8、地仓和颊车:治中风、口角流涎,严重时地仓透颊车
徐佩凤
贫民
贫民
  • UID2014428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4
650楼#
发布于:2015-10-31 16:15
贵港-徐佩凤第81.82课心得:1患者脚膝盖肿大变形,脚踝裸肿大。先扎鹤顶穴,然后内外膝眼(以前是不捻转,用插提法,现代用雀啄法,用1寸半针),再下阳陵泉透阴陵泉(找到阳陵泉后。针下去一定在两个肌肉的中间,三寸针)。在足部用商丘透丘墟(从商丘底下,经过两条筋的下方穿到丘墟,1寸半针)。加强效果再下膝关(没有补泄,用1寸半针)。2腰痛在督脉和膀胱经部位:下针阴谷(平补平泻,下在筋的旁边),下委中(补泻法)。3眼疾:阳白透鱼腰(先把皮拉起来,揉一揉,从皮下进去)。晴明,下针时直进直出,留针10分钟,起针时,针提起到皮层要停留一下,再拉出。4偏头痛(在胆经上)可以扎对侧侠溪(下针时在侠溪穴上5分的地方斜刺,顺着经脉刺它),也可以下足临泣,也可以下太阳透率谷(下针时,把皮拉起来,从太阳透到率谷,然后揉一下率谷针两边的皮肤,叫患者不要乱动。5面部中风或面瘫:不严重时,先下对侧合谷,然后先下地仓,后颊车,分开下。比较严重时,下地仓透颊车。6膏盲痛:在膏盲放血,然后用罐把血吸出来,取罐时尽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7肩颈项下强:扎后溪,阴谷,委中。8患者症状:全头痛,膝关节无法弯起来。下百会(百会前5分处下针),涌泉,膝五针(鹤顶穴,内外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膝关穴,太冲。9患者症状:7年前出车祸,造成脑部气衰,右边瘫痪。下针百会,通天,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51楼#
发布于:2015-10-31 17:02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深圳-娄北京 2015年10月31日,湖北-郑其赛《针灸大成》81-82课心得:
膝五针治关节病   选择合适体位,暴露关节,便于准确找穴及进针。膝五针:鹤顶、膝眼、犊鼻(视膝肿大情况用1.5-3寸针,扎到深部骨边。不捻转,只作插提法如雀鸟啄食般上下抖动)、阳陵泉透阴陵泉。
踝关节扭伤/风湿肿胀  商丘透丘墟
膀胱经虚证取委中穴 取其表里经肾经本穴阴谷加强效果。委中穴做补泻
阳白透鱼腰 肝胆湿热引发的眼睛红肿等病可以点刺攒竹、鱼腰、太阳、耳尖。
偏头痛针眼后方太阳穴透率谷。睛明穴进出针要求直进直去,不能捻转。
头痛取临泣下针向内倾斜。膏肓放血拔罐治疗顽固肩背痛等痛入膏肓症。
先下阴谷,后下委中加强委中的针力。去膀胱经之虚证。全头痛下百会,在穴前0.5寸斜刺至百会穴。另加涌泉增加针力。外关透内关。
(湖北-郑其赛)
刘艳娟
会员
会员
  • UID2017542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7
652楼#
发布于:2015-10-31 18:23
刘艳娟81、82:膝盖肿很大:五穴四针,鹤顶、双膝眼(膝眼用插提法雀啄术),阳陵泉透阴陵泉(针要下得深才有效)、膝关(无所谓虚实,痛风,风湿都可下),雀啄术插提几次无所谓。脚踝肿、风湿关节、扭伤:商丘透丘墟。背痛很久:先下阴谷后下委中,阴谷平补平泻,下阴谷是为了加强委中的效果。白内障:晴明(直进)、阳白透鱼腰(下针有点痛,把病人的皮拉起来揉揉减轻痛,沿皮刺到鱼腰,阳经的经气进入眼部,气血循环回来对眼产生治疗作用)。眼睛红肿、角膜炎、结膜炎:攒竹、眉尾、耳尖、太阳穴放血。偏头痛在胆经上:行间、侠溪(顺着胆经下)、太阳透率谷(太阳穴引到气,提到皮层沿皮刺),睛明穴取针:直进直出,不要左右晃动,留针20分钟,针在针孔停几秒钟,手不要抖不会出血。临泣:脚小指外拉,筋和骨之间,不是直下,斜着下。中风、口角流涎:地仓穿透到嘴巴里面,不太严重,颊车下一针,地仓下一针,合谷下针(止痛作用)。偏头痛伴恶心:下合谷,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膏肓痛、项强痛:痛点放血,用拔罐器吸,血出来颜色较深,淡掉以后再把拔罐器取下,小肠经虚症:针后溪,先下阴谷后下委中,插提加捻转补泻手法。全头痛,膝盖痛:百会,针在百会前5分下、涌泉、膝五针、膝关、太冲。右边瘫痪:百会(脑部受伤一定要下针),通天,合谷透后溪(手紧握着不能松开),外关透内关。
贾付民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09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11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53楼#
发布于:2015-10-31 18: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付民报到
2015/10/31
81-82
集学习心得:
1、 膝关节疾患,用膝5针,第一针下鹤顶,膝眼用雀啄法提插下到骨边,阳陵泉透阴陵泉用三寸针。膝5针,不讲究下针顺序,严重肿痛可加膝关。膝关无所谓虚实,都可以下针。踝裸部肿胀厉害,商丘透丘墟,治疗踝裸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很有名的穴道。
2、 病人腰背痛在督脉和膀胱经的区域,久痛为虚,下针膀胱经的母穴委中,为了加强委中的效果可以加上表里经的本穴阴谷来平补平泻。
3、 阳白透鱼腰,脸上下针先针双合谷,镇痛,阳白透鱼腰提起皮肤揉揉再沿皮下透刺,这两个穴是治疗眼睛疾患的大穴。眼睛周围血管多晴明穴,取针直进直出,不要晃动,不会出血。起针的手法,针到皮层时停一下,然后再拔出来。
4、 眼科结膜炎、角膜炎,眼部红肿,攒竹、瞳子髎、耳尖放血,可以去湿热。
5、 中风,对侧的合谷,然后地仓透頬车。
6、 偏头痛,下合谷,病人恶心,太阳透率谷,下中脘,公孙。
7、 背痛,痛点在膏肓,膏肓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旁开3寸的地方,点刺放血,开始出血颜色较暗,慢慢变淡就可以取掉火罐了。
8、 治疗肩项强,先下肾经的阴谷,在下膀胱经的委中,小肠经的后溪。
9、 全头痛,先下百会,再下涌泉。
10、         脑部受伤瘫痪,先下百会,再下通天(平常多治疗鼻窦炎),接着下合谷透后溪,卷曲的手指就会伸开,最后下外关透内关。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654楼#
发布于:2015-10-31 18:33
中医经典特训1班张兴平报到
83~84节学习心得:   膝5针,第一针鹤顶,第二膝眼,膝眼是奇穴,针进膝眼时,不捻针,都用插提法,这叫做雀啄术,膝盖肿的很大要用三寸针,最好要针扎到底,碰到骨头就用插提法,雀啄抖动,在用3寸针阳陵泉透阴陵泉,这是很有名的膝5针。
   环踝关节痛:   可用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上的子穴,丘墟是胆经上的原穴,从商丘用3寸针直透到丘墟。这是很有名的治疗环踝关节扭,风湿痛,痛风等效果很好。在透针时,是从筋的后面追过去的。而不是往骨头处透的,如果病人比较重,可多加两针,可下肝经上的膝关穴,膝关这个穴道无所谓虚实补泻,因为这个是针对膝盖,任何的膝盖病,都可在膝关上下针,一般下1、5寸就行了。如果肿得比较大,就用三寸针。
   阳白透鱼腰:  下这个针比较痛,可先下对侧合谷,在把皮肤拉起来,揉揉,连皮刺,直透到鱼腰穴上。晴明直针下,这是治眼科的大穴,眼睛上有膀胱经,胆经、少阻经、三焦经、胃经都有络在这里。我们要让阳经的经气进入眼部,经气气血循环回来以后,就会对眼睛产生治疗着用。在我们治疗眼睛红肿,白内障,角膜炎,眼睛湿热的时候。可在攒竹穴、瞳子謬、耳尖上放血就好了。
   偏头痛: 属于胆经,我们先下肝经的本穴行间,在下侠溪,因胆经是从上往下走,所以我们要顺着经络下针为补。然后在用太阳透率谷,在透针前可先扎对侧的合谷穴。
    养老透间使,从养老穴进针,直透到间使穴,捻捻针就出来,一般不留针,这个是治疗手不能捏毛巾,这千针一透手三阳经就归位了。
   面部中风:  一般来说我们是治健则,如病人病很久了,就要两则一起治。先下合谷,面口合谷收,面部中风有个很有名的穴道是,地仓透挟车,从嘴角旁开5分的地方沿皮刺到挟车。
   扭伤: 我们用商丘透丘墟,从筋的下方透过去,这用于整个脚环关节痛用的,然后在对侧的商丘上下针,因痛在睥经上,我们下脾经的母穴大都,它可以补脾经的虚症,商丘是脾经的子穴。在这里下针是对称治疗。
   半边脸痛:   可先下百会,头上有三条阳经经过,在下合谷,(起麻醉着用),再在痛的这边做太阳透率谷,留针,在扎对侧胆经的母穴侠溪,头痛的对则三焦经的外关下针,如头痛到后项,因后项是轿脉的地方,所以扎申脉,这样取穴,所有的经都照到了。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655楼#
发布于:2015-10-31 20:32
第81、82集学习心得:膝五针是鹤顶、膝眼(左右)、阴陵泉透阳陵泉,可治关节炎、膝盖伤痛。下膝五针可治所有膝盖问题,下针时不分前后顺序,前三个穴位平时用的1.5寸针,如膝盖肿厉害就用3寸针,可到骨边,用插提法,阳陵泉透阴陵泉是用3寸针。在膝眼下针要注意针下去角度,要呈八行,上面看是直的,从前面看是八字形,针是直进直出,不左右捻转,因为有油囊在里面,左右捻转会把油带出来,伤害到膝盖,用雀啄术,做5秒钟或几秒钟根据病情而定。其它穴道直接下针就可。重病者可多加两针膝关,无所谓虚实,补泻,只针对膝盖不管是痛、风湿。商丘是脾经的子穴,丘墟是胆经原穴,商丘透丘虚治脚踝裸关节扭伤、风湿病、痛风。商丘在大筋和骨头中间,在透针时,要从筋的下方透过去。下腰部痛,因为督脉和膀胱经经过,先下阴谷再下委中。阴谷是肾经的本穴,委中才是治疗膀胱经的穴道。治肩项痛先下两腿的阴谷、委中,再下两手的后溪穴。晴明穴治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下针时直进,留针二十分钟,出针时直出,手不要抖,把针提到针孔时停留几秒中,快速出针按压,以免出血。阳白透鱼腰可治疗眼科各种病症,眼睛上有膀胱经、胆经、少阳经、三焦经通过,让阳经的经气经过眼睛,气血循环过来,就会产生治疗效果。阳白下针比较痛,把病人的皮拉起来揉揉减轻痛,把皮肤与骨头分开,沿皮让针从皮肤下面痛的神经透到鱼腰。膏肓附近痛,下针没效果,放血效果好,放完血后立马会感觉好。找到病人的痛点,用三棱针去刺破皮肤,火罐放上去,直到血由黑红变为鲜红拔罐,需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全头痛时,血管绷胀痛,先下对侧合谷去痛,再下百会、涌泉。需在下百会前5分,沿皮刺至百合。偏头痛在胆经顺着经络下针侠溪,再下合谷去痛,再用太阳穴透率谷。太阳穴透率谷时,要先在太阳穴下针引到气,把皮抓起来沿皮刺至率谷。临泣在第四趾和第五趾筋和骨的中间,下针时不能直针,需要向下倾斜。地仓和颊车可治中风、口角流涎,病情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56楼#
发布于:2015-10-31 20: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5年10月31日,徐州-杨诚《针灸大成》81、82课心得:
1.膝盖肿痛膝五针,屈膝下针,五穴四针,没有顺序规定先下哪个穴位。鹤顶穴、双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治疗所有膝盖的痛,如扭伤、膝盖肿胀、痛风、风湿痛。还可以再下膝关,增强膝五针效果。
鹤顶穴屈膝,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双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一般用一寸半的针,如果肿的厉害用三寸针,刺到骨边。针进膝眼用插提法——雀啄术,做5秒左右。两根针垂直下针。
阳陵泉:属足少阳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筋会阳陵。以髌骨外侧下方两骨头尖为等边三角形的底边,向下找另一个顶点即为阳陵泉。
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膝关:属足厥阴肝经,在小腿内侧,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无所谓虚实补泻。

2商丘透丘墟:治疗风湿关节脚踝、脚踝扭伤、痛风。从筋骨之间下针,从筋下方透过去,即脚踝正前方的韧带下透过去,而不是从关节透过去,两筋正中间就是解溪穴(胃经母穴)。
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丘墟:胆经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

3.下背部痛,没有往左右走(如果有向左右延伸的痛,是带脉痛),督脉和膀胱经痛,久病为虚,补,取本经母穴和表里经本穴。先下阴谷(肾经本穴),再下委中(膀胱经母穴)。俯卧,脚背放平。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母穴,膝后区,腘窝正中,腘横纹的中点。
阴谷:足太阴肾经本穴,膝后区,腘横纹上。

4.阳白透鱼腰:下针比较痛,要把皮提起来,让真皮和骨头离开,透针时离开真皮层,减轻病人痛苦。阳经都络到眼睛上,疏通经络,治疗近视、视物不明、眼睛痛、内障(从上面往瞳孔方向)
阳白:足少阳胆经穴。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
鱼腰:奇穴,瞳孔直上,眉毛中

5.结膜炎: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处放血,湿热就会去掉。眼睛红。

6.胆经引起的偏头痛,先下肝经的本穴(行间)再下侠溪,顺经络为补。
同时痛的时候做太阳透率谷。先在太阳引到气,提到皮层,把皮拉起来,沿皮刺到率谷。让病人放松。
率谷: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7睛明穴取针:留针20分钟,直进直出,手不要抖,不会出血。把针提到皮层时,针在针孔里停几秒钟,再出针。头部血管多容易出血。

8.临泣下针:针头向脚趾方向斜刺
取穴:病人仰卧把小拇脚趾拉起来,会看到筋会起来,筋骨的交接点就是。

9.地仓:中风口角流涎,透针透过去,上下像锯子一样拉针,流涎会马上停。严重时可以地仓透颊车。

10.病人偏头痛有严重的恶心。下面针时要先下对侧合谷止痛,再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都止吐

11.颈项不舒服大椎放血

12.膏肓痛:唯一治疗方法是膏肓放血,几乎当场就好。
膏肓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找最痛点三棱针放血,用火罐,待血液颜色由深变浅即变鲜红色时,就可以启罐。
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14.肩项强痛:先下阴谷再下委中,会加强委中的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证
后溪:去掉小肠经的虚证

15.全头痛:下百会,涌泉,还可太冲。脑部的血就会向下走,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从百会前5分向百会下针。
涌泉:脚部人字纹交叉点。
中医按症状治病,不按病名治病

16.车祸后右半身不遂,语言有些障碍,右手拘急。
百会:治疗脑部受伤
通天:百会外开一寸半向前一寸。排出脑部淤血,治疗脑部外伤,也可治疗鼻窦炎
合谷透后溪:用三寸针,同时逆时针捻针,可以让痉挛的手慢慢打开。
外关透内关:打通患侧手臂阴阳经。
天突: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下针可以让中风失语讲话,方向斜向下,贴着胸腔向下,以防刺到食道。
廉泉: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下巴向下一个拇指关节长度下针,方向指向舌根。有利于口齿清楚。
风府:后脑勺下,两个大筋中间。对着两骨头中间下针,一寸半针。
肾俞:肾主脑,因为脑部受伤。
京门: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
委中:膀胱经母穴,插提法补泻,可以控制四肢。
阴谷:肾经本穴。
承山:两个肌肉中间正对胫骨扎到骨,可以控制脚,让脚掌上下动,让脚非常有力。
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657楼#
发布于:2015-10-31 21:11
中医经典特训1班李焕报到
10月31日81-82集学习心得
1、膝五针 五穴四针鹤顶、膝眼(用插提法雀啄术)、阳陵泉透阴陵泉,严重时可以加膝关(无所谓虚实补泻)。下膝五针时不分前后顺序,一般下1.5寸针,膝盖肿的厉害就用3寸针,阳陵泉透阴陵泉是用3寸针。
2、脚踝肿、风湿关节、扭伤 商丘透丘墟。
3、下腰背痛,在督脉和膀胱经的地方,久痛为虚,先下阴谷再下委中,阴谷加重委中的效果。
4、阳白透鱼腰 比较痛,可先下对侧合谷,把皮肤拉起揉揉,沿皮刺到鱼腰。治疗眼睛红肿,白内障,角膜炎,可在攒竹穴、眉尾,瞳子謬、耳尖上放血。
5、偏头痛在胆经上 先肝经本穴行间再侠溪(顺经络下)、太阳透率谷。睛明穴取针直进直出,快到皮层稍微留下再取出来,
6、临泣 脚小指外拉,筋和骨交接点,下针时不能直针,需要向下倾斜下针。
7、地仓透颊车 治中风、口角流涎,严重时地仓透颊车,不太严重,颊车、地仓各下一针,对侧合谷止痛。
8、偏头痛 恶心,先下合谷,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内关。
9、膏肓痛、项强痛 膏肓附近痛,下针没效果,放完血当场就好,先找到病人的痛点,刺破皮肤,火罐放上去,直到血由深的黑红变为淡的鲜红拔罐,拔罐时要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10、全头痛,膝盖痛 百会、涌泉、膝五针、膝关、太冲(对头痛帮助也很大)。
11、脑部受伤右边瘫痪 百会,通天,合谷透后溪(手紧握着不能松开),外关透内关。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658楼#
发布于:2015-10-31 21:34
20151031李宁听第81、82课学习心得:
一、针灸实操
1.膝盖肿大
下膝五针(下针没有先后顺序)
鹤顶,内外膝眼(针下到骨边,用雀啄术插提五秒左右),阳陵泉透阴陵泉。
再下阴陵泉后一寸的膝关(无所谓虚实补泻)。
注:平时膝五针用一寸半针即可,因为病人膝盖肿的很大,用三寸针。

2.脚踝裸肿,扭伤,风湿,痛风
商丘透丘墟,从两条大筋下面透过去。

3.下背部久痛
因为是虚证,为了加强效果,膀胱经里经是肾经,先下肾经本穴阴谷平补平泻,再下委中用补法。

4.白内障
下针睛明,直针下,留针20分钟,直针出,起针时在皮层下停几秒再出就不会出血。再阳白透鱼腰,刺时要把皮肤提起来,再痛的神经下方下针,让阳经的经气进入眼睛。
的方向,
5.眼睛红肿,角膜炎,结膜炎
攒竹,瞳子髎,太阳,耳尖放血。

6.偏头痛和恶心
偏头痛就是胆经痛,下肝经本穴侠溪;
再下合谷,然后太阳透率谷(方法是在太阳引到气,针提到皮层,对着率谷的方向,把皮肤拉起来,沿皮刺向率谷。)
恶心就下中脘,公孙。

7.膏肓痛
在膏肓穴附近找到最压痛点,放血用火罐拔出瘀血,当场痛就没有了。

8.肩项强硬
下后溪(治小肠经虚证),再下阴谷,然后下委中。

9.全头痛
下百会(鼻子正中线和两耳尖交叉点往前一点的凹陷处为百会,下针要从百会前五分处斜刺),再下涌泉(因为较痛,下针要快),然后下太冲(肝经络到头部,下针后脑部的压力会往下导)。

10.脑部受伤,单侧身体瘫痪,中风
下百会,再下膀胱经通天,因为右边瘫痪手不能张开,再下合谷透后溪,手就能张开了。
外关透内关,可以打通手臂的阴阳关。
下天突(贴着喉咙向下斜刺),廉泉(对着舌根下针)治口齿不清。
下风府(在两骨头中间下针),下肾俞(肾主脑),下京门(肾的募穴)。
下委中,阴谷(肾的本穴),承山(从两肌肉缝下到胫骨)。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659楼#
发布于:2015-10-31 21:35
20151031李宁听第81、82课学习心得:
一、针灸实操
1.膝盖肿大
下膝五针(下针没有先后顺序)
鹤顶,内外膝眼(针下到骨边,用雀啄术插提五秒左右),阳陵泉透阴陵泉。
再下阴陵泉后一寸的膝关(无所谓虚实补泻)。
注:平时膝五针用一寸半针即可,因为病人膝盖肿的很大,用三寸针。

2.脚踝裸肿,扭伤,风湿,痛风
商丘透丘墟,从两条大筋下面透过去。

3.下背部久痛
因为是虚证,为了加强效果,膀胱经里经是肾经,先下肾经本穴阴谷平补平泻,再下委中用补法。

4.白内障
下针睛明,直针下,留针20分钟,直针出,起针时在皮层下停几秒再出就不会出血。再阳白透鱼腰,刺时要把皮肤提起来,再痛的神经下方下针,让阳经的经气进入眼睛。
的方向,
5.眼睛红肿,角膜炎,结膜炎
攒竹,瞳子髎,太阳,耳尖放血。

6.偏头痛和恶心
偏头痛就是胆经痛,下肝经本穴侠溪;
再下合谷,然后太阳透率谷(方法是在太阳引到气,针提到皮层,对着率谷的方向,把皮肤拉起来,沿皮刺向率谷。)
恶心就下中脘,公孙。

7.膏肓痛
在膏肓穴附近找到最压痛点,放血用火罐拔出瘀血,当场痛就没有了。

8.肩项强硬
下后溪(治小肠经虚证),再下阴谷,然后下委中。

9.全头痛
下百会(鼻子正中线和两耳尖交叉点往前一点的凹陷处为百会,下针要从百会前五分处斜刺),再下涌泉(因为较痛,下针要快),然后下太冲(肝经络到头部,下针后脑部的压力会往下导)。

10.脑部受伤,单侧身体瘫痪,中风
下百会,再下膀胱经通天,因为右边瘫痪手不能张开,再下合谷透后溪,手就能张开了。
外关透内关,可以打通手臂的阴阳关。
下天突(贴着喉咙向下斜刺),廉泉(对着舌根下针)治口齿不清。
下风府(在两骨头中间下针),下肾俞(肾主脑),下京门(肾的募穴)。
下委中,阴谷(肾的本穴),承山(从两肌肉缝下到胫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