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5楼#
发布于:2016-04-28 00: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佘勇辉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时会进入主经脉,所以外感邪气会由此进入体内,而情志产生的病亦会由内脏渗出而出于经,手、足太阳是一样的看法,察其经脉所过之皮表,有呈现浮盛则会的皮部在内侧,名叫“枢儒”,足少阴是一致的,诊视其皮部有浮起之血络者,名叫络所过络,凡络脉盛都会入注主经脉。关蛰”,有见浮络者,都是太阴之络,络脉满盛则入注主经邪入皮此,病邪就入居络脉,停滞不去,久而传入主经,此际如病邪不去,必傅入腑中,停滞在肠胃之中。脉,各经都是如此的。太阳经的皮表,名叫“关枢”起之血脉者,都是属于太阳之络,络脉满入于主经脉。少阴经都属于少阴之络。一旦络脉满盛则必入主经。邪入体内,是由络入经,再由经入脏,内邪出于外,是由脏内而入骨中厥阴经所行经路线的皮表居四肢内侧“害肩”,手、足厥阴是一样的,察其经之皮表,有见浮起之血络者,都属厥阴之太阴经所过四肢内侧之部位,名叫“手太阴是一样的,察视其皮表部位,起之血脉。全身十二经之络脉都在皮之表部,所以也是百病始生之所。病之始必在皮表,一旦病表,会使肌肉纹理打开。
|
|
6676楼#
发布于:2016-04-28 00:36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刺法论第七十二续 1、阴阳五行,其间互相生克制化,互有所承,互有相抑,此必须取其生化之源,太过之时必令其折散,不及之时必滋养其源,如此则能扶正,使五行之生化正常,方可事先预防病邪之入侵。其取法如何,方可得生化之源,此良法载于玄珠密语第一卷中。 2、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足厥阴肝经之脉气亦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上头部,此时必先取肝经脉气之所行处行间穴。若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知此则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则取手厥阴心包经的脉气所行之处劳宫穴。 3、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必使足太阴脾经之心气不正,如此脾土之气必阻中焦。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令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行,犹天地间之热欲化雨但不雨,知此气机阻塞中焦,吾人可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行处液门穴。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令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必不向上入肺,可刺手太阴肺经脉气之所行处鱼际穴。秋行夏令,必令足大阳之气不正。太阳气不正时,足少阴气本欲行而受阻,吾人当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行之处然谷穴。4、四季各有其气,如每个季节就可以发病,疫病,都是因节气过长导致生病。如禽流感。五运之气不正,可以用针使其通畅,如果前进之气太过,折损其过余之气,不使太过之法。五运之气大过,必一再重复聚在其本司之位,此因名不遇其位。如木气过旺,仍属木气,居于木位。新的一年,节气巳变,但去年之天气仍未因此而改变,此天令失常,使人致病也。 5、己亥之年,岁末寒气到新年来临仍司天气,此即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此天气使然,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此时当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入之合穴曲泉。 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来年节令必变,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吾人当取手厥阴心包经脉气所入合穴曲泽。 丑未之年,夏季梅雨太过,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吾人当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入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当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之所入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可免疾病之生矣。 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金气正行郄逢热势,必终成燥,天干物燥,此时取用手太阴肺经脉气之所入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矣。 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此吾人当取足少阴肾经脉气之所入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 故当天地之节气不正,阴阳逆行,必致民病。使用针法正确,可以预防疾痫之发生。 6、疫病的起源和预防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刚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柔干),一旦天干化合失其正位,其精奥的主旨,即天地间的变动一旦失常,三年必生成疫病。既能洞察其根源所在,必有良法免除病厄。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会互相传染。若不论大小病,或病状是否相似,如果不施针刺治疗,其不相传变者,是因其人正气(免疫系统)存于体内,病邪无法入侵,此其避免病邪之能力,外来之邪一入体内即以泄汗解之,则正气必相往来。 7、人在极虚时会心神失其位而出游,以致外在鬼神必干扰之,终成病灾夭折,用刺法来保全其真元。如果是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 |
|
6677楼#
发布于:2016-04-28 06: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4-27黄帝内经83课心得
1阴阳五行有前后升降,相生相克,当其有太过和不及,治疗上要取其生化之源,太过就令其散,不及就滋养其源。 春夏秋冬四季要节气分明,不能有一季过长和不及,反则为病。节气过长会造成疫病。 当冬天阳热之气过盛,肝气必阻塞于头部,取肝经之行间穴。 阴寒节气过长,心气会阻塞心胸,取手厥阴之劳宫穴。 冬气过长,脾土之气必阻于中焦,取脾经的大都穴。 长夏节气过长,必令三焦之气阻塞不行,就像天气闷热不下雨,是气阻塞中焦,取三焦经之液门穴。 天气冷热无常,日久则令阳明经气受阻,其气不能上行于肺。取肺经之鱼际穴。 秋行夏令,必令足太阳气受阻,当刺肾經之然谷穴。 节气失正之病,取病经的荣穴就可。 人在冬天气色应有点暗,为正常,春天如果還在暗就表示气过长。 2五气太过取病经的合穴 已亥之年,春行冬令,令厥阴之气有余,刺肝经之曲泉穴。 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来年节气必变,热盛于上,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刺心包之曲泽穴。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刺三焦之天井穴,泻其太过之阳气,使热不盛于上。 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加上金气正行,必会成燥,天干物燥,取肺经之尺泽穴泻肺金之燥。 辰戊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不为雨,取肾之阴谷穴。使过盛太阳之水下行入肾。 3天地间的节气一旦失常,三年必生疫病。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性刚。 乙丁已辛癸为阴干,性柔。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举例,当刚干年遇柔月时,如刚干之气失守,失守严重者,三年之中必有大病,失守轻微者三年后有病。 如若柔干不致,造成刚干独守,也是三年必有病也。治疗上强病经的母脏背俞穴,再取它所克之经的俞穴即可。用五行相生相克之法治疗。针刺后七日应心平气和不急不躁,饮食节制必令病复,反则病还会反复。 肾不好之人,应于寅时起床,面南而立,闭口鼻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次,七次后会感覺舌下生津,然後分三次吞入丹田。反复做。 實脾之方法,平时勿饱食,勿生冷,刚吃饱不要坐,勿过食酸,勿食生冷之物,味一甘一淡最能實脾。 木火土金水五疫病皆会传染在沒有条件做针灸和药物的時候,我们可以這樣做:观心神如日之火,然後想肝气左旋,成为树林。接着想白色之肺气右行,成为刀剑。再想火之气自心出于头上,成为明亮之火光,在想黑色气从肾脏向下而行,成为水。再想黄明之气自脾脏出,入主中央部位,化为黄土。此五行之气护身完毕,头部会有如七斗星之状盛。 也可在一年之春分日,太阳未出之时运气吐出中焦之湿液。 还可在雨水之日,连续三日用艾煮水來泄出汗水。 5人病神失其位之病,会令鬼神外干,造成人精神的失常。 魂不守,刺肝经的肝俞和胆经的邱墟穴。 心气虛人会看到黑色的鬼,针手少阳之阳池穴和心俞穴。 脾虛会看到青面獠牙鬼,脾虛肝气入也,刺胃經冲阳和脾俞。 肺气虛会看到赤鬼,刺大肠之合谷和肺俞穴。 肾虚会看到黄鬼,刺足太阳之京骨,和肾俞。 情致上的問題如惊吓,过悲,受到严重打击,都会令神失其位,可刺病经的原穴让神归位。 |
|
6678楼#
发布于:2016-04-28 06: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4-27《黄帝内经》83课心得
1.阴阳五行有前后升降,相生相克,当其有太过和不及,治疗上要取其生化之源,太过就令其散,不及就滋养其源。春夏秋冬四季要节气分明,不能有一季过长和不及,反则为病。节气过长会造成疫病。当冬天阳热之气过盛,肝气必阻塞于头部,取肝经之行间穴。阴寒节气过长,心气会阻塞心胸,取手厥阴之劳宫穴。冬气过长,脾土之气必阻于中焦,取脾经的大都穴。长夏节气过长,必令三焦之气阻塞不行,就像天气闷热不下雨,是气阻塞中焦,取三焦经之液门穴。天气冷热无常,日久则令阳明经气受阻,其气不能上行于肺。取肺经之鱼际穴。秋行夏令,必令足太阳气受阻,当刺肾經之然谷穴。节气失正之病,取病经的荣穴就可。人在冬天气色应有点暗,为正常,春天如果還在暗就表示气过长。 2.五气太过取病经的合穴已亥之年,春行冬令,令厥阴之气有余,刺肝经之曲泉穴。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来年节气必变,热盛于上,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刺心包之曲泽穴。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刺三焦之天井穴,泻其太过之阳气,使热不盛于上。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加上金气正行,必会成燥,天干物燥,取肺经之尺泽穴泻肺金之燥。辰戊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不为雨,取肾之阴谷穴。使过盛太阳之水下行入肾。 3.天地间的节气一旦失常,三年必生疫病。甲丙戊庚壬为阳干,性刚。乙丁已辛癸为阴干,性柔。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举例,当刚干年遇柔月时,如刚干之气失守,失守严重者,三年之中必有大病,失守轻微者三年后有病。如若柔干不致,造成刚干独守,也是三年必有病也。治疗上强病经的母脏背俞穴,再取它所克之经的俞穴即可。用五行相生相克之法治疗。针刺后七日应心平气和不急不躁,饮食节制必令病复,反则病还会反复。肾不好之人,应于寅时起床,面南而立,闭口鼻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次,七次后会感覺舌下生津,然後分三次吞入丹田。反复做。實脾之方法,平时勿饱食,勿生冷,刚吃饱不要坐,勿过食酸,勿食生冷之物,味一甘一淡最能實脾。木火土金水五疫病皆会传染在沒有条件做针灸和药物的時候,我们可以這樣做:观心神如日之火,然後想肝气左旋,成为树林。接着想白色之肺气右行,成为刀剑。再想火之气自心出于头上,成为明亮之火光,在想黑色气从肾脏向下而行,成为水。再想黄明之气自脾脏出,入主中央部位,化为黄土。此五行之气护身完毕,头部会有如七斗星之状盛。也可在一年之春分日,太阳未出之时运气吐出中焦之湿液。还可在雨水之日,连续三日用艾煮水來泄出汗水。 5.人病神失其位之病,会令鬼神外干,造成人精神的失常。魂不守,刺肝经的肝俞和胆经的邱墟穴。心气虛人会看到黑色的鬼,针手少阳之阳池穴和心俞穴。脾虛会看到青面獠牙鬼,脾虛肝气入也,刺胃經冲阳和脾俞。肺气虛会看到赤鬼,刺大肠之合谷和肺俞穴。肾虚会看到黄鬼,刺足太阳之京骨,和肾俞。情致上的問題如惊吓,过悲,受到严重打击,都会令神失其位,可刺病经的原穴让神归位。 |
|
6679楼#
发布于:2016-04-28 07: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阴阳五行升降的刺法,天地四时一定要有常轨,阳热气过长,节气失去正常,一定生疫病,如瘟疫,禽流感。肝气上阻于头,取肝经脉气所在处行间穴。 阴寒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脉气不正,心气阻心胸,取手厥阴心包经脉气处劳宫穴。 阴中有阳的冬季过长,足太阴脾经心气不正,刺足太阴大都穴。 阳中有阴的长夏过长,手少阳三焦气阻中焦,刺其脉气处液门 冷热无常,阳明气会受阻,致使气不入肺,刺鱼际。 秋行夏令,足太阳气受阻,刺足少阴肾经然谷。 五运气太过,重复聚在其本司之位,名不遇其位。如木气过旺,仍属木气。居木位。新的一年,节气变但天气仍未改,天令失常,人会得病。 己亥之年,春行冬令,肝经气过盛,刺合穴曲泉。 冬行春令,子午年,取心包经合穴曲泽。 丑未年 夏季梅雨太过,脾经湿过盛,刺阴陵泉。 寅申年,春行夏令,热盛少阳三焦,刺合穴天井。 卯酉年,秋行夏令,取肺经合穴尺泽。 辰戌年,冬行秋令,取肾经阴谷。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 天干化合失其正位,天地间的变动一旦失常,三年必生疫病,例甲子年,甲为刚干,到己月时,甲乙化土是常态,刚之甲干失其正位,己脾土气必弱,木克土,节令不正,三年中必有大病。预防时,用水生木,刺肾俞用补法。三日后刺足太阴脉俞穴(太白)强土疏肝。也有己土之柔干不至,造成甲干独守,三年脾土大病,刺法同上补泻,刺后不可夜行出外,七日沐浴斋戒,元气复。 离宫之水,(补精益气)又名玉泄。肾久病时,寅时面向南立,去杂念,凝神闭气不呼吸。连续伸颈咽气七次,舌生津液用心念分三次咽下吞入丹田。 脾脏不留湿气,饱食不久坐,食不过酸,紧生冷,食甘和淡。 肺家要气实,言语不过多,气息细长。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不相传的方法。1.法,病气由鼻吸入,以嚏出病,需观想心神如日炙,想青色气自肝位向左行,终生林木,想白色之气自肺出向右行,再想火红之气自心出向头行,再想黑色气自肾出向下体而行,再想黄明之气自脾出入中央位化黄土,五行气护身毕,头有如北斗七星之壮盛,再进疫区无忧。 2法,或春分日,日未出时运气吐出中焦湿液,3法,雨水日连续三日洗艾草水。4法,小金丹方,服十日。于朔日日出时,深呼吸以冷水吞服。以意念达于丹田 心神在极虚的时候,会出游,致鬼神扰,用刺法保真元。 如肝气虚,又遇天气虚,重虚,再遇木运衰年,终致魂离肝。身体温则可治,刺足少阳脉经穴丘墟,加肝俞。 心气虚适逢天时相火运失守其位,造成心火墟,三焦心包亦虚,心神上出百会,遇火运衰弱年份,会昏厥,刺手少阳经穴阳池加心俞。 脾虚,加天时运失守其位造成重虚,再遇土运过虚之年发昏厥,刺足阳明冲阳加脾俞。 肺虚,金生水,天时运失守再遇水运不足之年发昏厥,刺足太阳脉合谷加肺俞。 肾虚,天运太阳失守,水气重虚,再遇水运不足之年会发昏厥,刺足太阳京骨穴,加肾俞。 心主神明,虚则心焦不主,刺手少阴原穴,神门,补法,扪气 肺,相傅之官,治节治之,肺魄虚时刺手太阴原穴太渊 肝,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魂失守,刺肝经原穴太冲。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疑虑不绝,刺丘墟。 膻中,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虚则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刺劳宫。 脾,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伤,刺公孙。 胃,仓禀之官,五味出此,暴饮暴食胃伤,刺冲阳。 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此,失守则无法传导秽物。刺合谷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此,刺腕骨 肾,作强之官,伎巧出此,肾虚志竭,刺太溪。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此,刺阳池。 膀胱,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出,刺京骨。 预防疾病,健康之道,是无论坐卧行走都时刻保持胎息,神守丹田。 |
|
6680楼#
发布于:2016-04-28 07: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
得 “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五运之至,互相生克,应当取其生化的源头,太过必令其折散,不及之时必滋养其源,如此则能扶 正,使五行之生化正常,方可事先预防病邪之入侵。 “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五运之气不正时,如节气过长则生疫病,取其荣穴,节气失正,必生疫病。阳热之气过长,足厥阴肝经之脉气不正,肝气必阻塞于上头部,取肝经行间穴。 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则心气阻塞于心胸中,取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必使足太阴脾经之心气不正,脾土之气必阻中焦,取足太阴脾经的大都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令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行,犹天地间之热欲化雨但不雨,则气机阻塞中焦,可刺手少阳三焦经的液门穴。 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令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必不向上入肺,可刺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 秋行夏令,必令足大阳之气不正,则足少阴气本欲行而受阻,刺足少阴肾经的然谷穴。 “气过有余,复作布正,是名不退位也。” ,五运之气大过,必一再重复聚在 其本司之位,此因名不过位。如木气过旺,仍属木气,居于木位。新的一年,节气巳变,但去年之天气仍未因此而改变,此天令失常,使人致病也。 己亥年,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此天气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刺足厥阴肝经的合穴曲泉。 子午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刺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 丑未年,梅雨季节,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刺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当刺手少阳三焦合穴天井。 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则天干物燥,取用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矣。 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取足少阴肾经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 。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性刚。 乙丁已辛癸为阴干,性柔。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举例,当刚干年遇柔月时,如刚干之气失守,失守严重者,三年之中必有大病,失守轻微者三年后有病。 如若柔干不致,造成刚干独守,也是三年必有病也。治疗上强病经的母脏背俞穴,再取它所克之经的俞穴即可。用五行相生相克之法治疗。针刺后七日应心平气和不急不躁,饮食节制必令病复,反则病还会反复。 肾不好之人,应于寅时起床,面南而立,闭口鼻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次,七次后会感覺舌下生津,然後分三次吞入丹田。反复做。 实脾之方法,平时勿饱食,勿生冷,刚吃饱不要坐,勿过食酸,勿食生冷之物,味一甘一淡最能實脾。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木.火.土.金.水五疫病皆会传染,在沒有条件做针灸和药物的時候,我们可以這樣做:观心神如日之火,然後想肝气左旋,成为树林。接着想白色之肺气右行,成为刀剑。再想火之气自心出于头上,成为明亮之火光,在想黑色气从肾脏向下而行,成为水。再想黄明之气自脾脏出,入主中央部位,化为黄土。此五行之气护身完毕,头部会有如七斗星之状盛。 也可在一年之春分日,太阳未出之时运气吐出中焦之湿液。 还 |
|
6681楼#
发布于:2016-04-28 07: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
得 “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五运之至,互相生克,应当取其生化的源头,太过必令其折散,不及之时必滋养其源,如此则能扶 正,使五行之生化正常,方可事先预防病邪之入侵。 “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五运之气不正时,如节气过长则生疫病,取其荣穴,节气失正,必生疫病。阳热之气过长,足厥阴肝经之脉气不正,肝气必阻塞于上头部,取肝经行间穴。 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则心气阻塞于心胸中,取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必使足太阴脾经之心气不正,脾土之气必阻中焦,取足太阴脾经的大都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令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行,犹天地间之热欲化雨但不雨,则气机阻塞中焦,可刺手少阳三焦经的液门穴。 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令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必不向上入肺,可刺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 秋行夏令,必令足大阳之气不正,则足少阴气本欲行而受阻,刺足少阴肾经的然谷穴。 “气过有余,复作布正,是名不退位也。” ,五运之气大过,必一再重复聚在 其本司之位,此因名不过位。如木气过旺,仍属木气,居于木位。新的一年,节气巳变,但去年之天气仍未因此而改变,此天令失常,使人致病也。 己亥年,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此天气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刺足厥阴肝经的合穴曲泉。 子午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刺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 丑未年,梅雨季节,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刺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当刺手少阳三焦合穴天井。 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则天干物燥,取用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矣。 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取足少阴肾经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 。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性刚。 乙丁已辛癸为阴干,性柔。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举例,当刚干年遇柔月时,如刚干之气失守,失守严重者,三年之中必有大病,失守轻微者三年后有病。 如若柔干不致,造成刚干独守,也是三年必有病也。治疗上强病经的母脏背俞穴,再取它所克之经的俞穴即可。用五行相生相克之法治疗。针刺后七日应心平气和不急不躁,饮食节制必令病复,反则病还会反复。 肾不好之人,应于寅时起床,面南而立,闭口鼻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次,七次后会感覺舌下生津,然後分三次吞入丹田。反复做。 实脾之方法,平时勿饱食,勿生冷,刚吃饱不要坐,勿过食酸,勿食生冷之物,味一甘一淡最能實脾。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木.火.土.金.水五疫病皆会传染,在沒有条件做针灸和药物的時候,我们可以這樣做:观心神如日之火,然後想肝气左旋,成为树林。接着想白色之肺气右行,成为刀剑。再想火之气自心出于头上,成为明亮之火光,在想黑色气从肾脏向下而行,成为水。再想黄明之气自脾脏出,入主中央部位,化为黄土。此五行之气护身完毕,头部会有如七斗星之状盛。 也可在一年之春分日,太阳未出之时运气吐出中焦之湿液。 还 |
|
6682楼#
发布于:2016-04-28 08:38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2心得。 解经微论篇第八十一 1、 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2、 人哭泣而泪不出的,此因神不悲,是假的哭。凡人之志悲者必全身抖动,一旦如此则阴津会上冲头面,人之志会入目中,则涕与泪必俱出也。 刺法论第七十二 1、 肝木之气欲升入脑,须立春之时节,取用足厥阴肝经之井穴大敦。心火之气欲升发,须待清明时节,取用心包络之荣穴劳宫。脾土之气欲发,在立夏之后,小满芒种时节,取足太阴脾经之俞穴太白。肺金之气欲升发,在小暑、大暑之时节,取手太阴肺经之经穴经渠。肾水之气欲升发,在寒露霜降时节,取足少阴肾经的合穴阴谷。以上刺法先刺左后刺右。留针三呼到五呼,气到时急出针。 2、 肝木之气欲降,取手太阴肺经之井穴少商,再刺手阳明大肠经气之合穴曲池。心火之气欲降,取足少阴肾经气之井穴涌泉,再刺足太阳膀胱经气之合穴委中。脾土之气欲降,取足厥阴肝经气之井穴大敦,再刺足少阳胆经报导之合穴阳陵泉。肺金之气欲降,取手厥阴心包经气之井穴中冲,再刺手少阳三焦经气之合穴天井。肾水气欲降,取足太阴脾经气之井穴隐白,再刺足阳明胃经气之合穴足三里。 |
|
6683楼#
发布于:2016-04-28 08: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承,相抑,针灸调整的方法 须取其生化之源,太过令其散,不及时滋养其源,则能扶正,预防病邪 四,五行升降的刺法 1,四时有常规,阳热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肝经脉气必不正,肝气必阻塞于头,刺行间穴 2,若阴寒节气过长,必是心心脉不正,心气阻塞于心中,取心包脉气所行劳宫穴 3,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必脾经之气不正,阻塞中焦 4,阳中有阴长夏之气过长,必三焦之气阻塞不行,阻塞中焦,可刺夜门穴 5. 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阳明之气受阻,气不向上入肺,可刺鱼际 6,秋行夏令,必太阳气受阻,刺肾然谷穴 五,五运之气不正,可用针使通,如果前进太过,如何折损,不使其太过之法 五运之气太过,必重复聚在本司之位,因名不遇其位,若木气太旺,仍属木气,节气变,但天气未变,此天令失常,致人病 1,己亥年,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肝经脉气过盛,此天气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刺肝经曲泉。 2、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刺心包曲泽。 3、丑未年,夏季梅雨太过,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脾经之湿过盛,刺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4、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当刺三焦合穴天井。 5、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则天干物燥,取用肺经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矣。 6、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取肾经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 六,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阳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阴干)。一旦天干化合失其正位,会天地皆虚,天地间的变动一旦失常,三年必生成疫病。洞其根源免除之法 1、如甲子之年,甲为刚干,其年己月时,甲己化土为常态。如其刚之甲干失其正位,己脾之土气必弱,肝木必相克胜,此因节令之不正,则三年中必有大病。当先刺肾俞穴用补法,以水生木。三日后再刺足太阴脾经俞穴太白,此为强土疏肝法。也有状况是,己土之柔干不至,造成甲干独守,如此三年必生脾土之大病,其刺法补泻,则同上甲子之法。此时针刺后,切不可夜晚出行或到远方去,须有七日沐浴斋戒,则元气必自复。 凡肾久病,可以寅时面向南站立,净神不乱思,闭气不不呼吸,引颈咽气,七遍后舌下津液无数。然后分三口吞到丹田里。可补精益气 2、丙寅之年,丙为刚干,其年辛月时,丙辛合化水为常态,丙辛合化为水,水上行而有余,因上刚干失守,阳不足以气化,此即失其常态,犹天地之气不相合,节令生变,乃致天地运转失其常序。三年后必生疫病。如果轻微的,三年以后才生病,严重的前三年即已病至。可先用针刺补法取心俞穴,使火盛水不侵犯,五日后再针刺肾经合穴阴谷用泻法。有时会因甲子年之土运,辛己年之水运,其柔不济刚,土气呈虚弱之状态,其后三年必成水病,其刺法亦如前法。刺法完毕后,必慎不可大喜,节欲情志。如果不知禁忌,则正气必再失散,病将复发。令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 3、如庚辰之年,庚为刚干,是年乙月时,乙庚合化金为常态,但其年刚干庚气失其刚位,柔干乙气无法与之相合,是年金气必无法司守其职,节气必然不合,三年内乃生大病。如果病缓则三年后病至,病速则三年内乃至。当先补肝俞使金不克木,使过刚之金居其位不出,三日后再刺肺经穴经渠。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眞气却散之。 时是居 |
|
6684楼#
发布于:2016-04-28 09: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深圳-凤翔,申请签到。2016-04-27,内经视频第83课心得,请教官审阅。
阴阳五行相克制的时候要取他的源头,太过令其折散,不及则滋养其源,五行升降刺法。
太阳复布,厥阴不迁正,气塞于上,阳热过长或阴气过长都不对,泻足厥阴气之所流行间穴。就像冬天有夏天过热的现象。
寒气过长会让气塞于胸中,五行之气不停循环,不得有气过长,找他的荣穴把气散掉,塞于胸扎心包劳宫穴,气塞于太阴刺大都穴。冬天面色带暗,到春天不退,就是过长。节气过长会生疫。
五运不正,可用针灸让他通畅,气过有余,可复正,明不过位,冬天行秋令,元气过长,明不过位,还是在秋。
己亥之月,天数有余,春行冬令,肝气有余,刺曲泉穴。子午之岁,冬行春令,刺合穴。丑未之最,梅雨季节,天数太过,湿盛,太阴阴陵泉,合穴。寅申之岁,春行夏令,燥热,少阳合穴。卯酉之岁,秋行夏令,扎肺经尺泽穴。辰戌,冬行秋令,扎合穴。
天时地利,疫病的起源与预防。阳干,甲丙戊庚壬,阴干乙丁己辛癸,柔,天干年月日有干支。丙乙年遇辛月,丙辛为水,下雨多,正常,不下雨,节气就丧失,三年后会有疫病。
肾有久病者,早上起来要练气,闭气七次,吞气七遍舌下生津,肾阳回顾,分三口咽下丹田练化。
肝有病,实脾,勿饱食生食,走动一下,宜甘宜淡。让肺强壮就是呼吸吐纳最好。
五疫之至互相传染。人正气很正,避其毒气,觉得身体不对就用生艾叶煮汁服下汗出。空气传染。练五气预防疫法,观想法。早上喝冷水。
精神病的治法。厥阴失守,黑尸鬼出现,糊言肝俞,丘墟穴。心虚,被鬼压,见黑色,阳池心俞穴,脾虚青尸冲阳穴,肺虚赤死鬼,合谷肺俞。肾黄鬼,肾俞京骨穴。
十二脏像治法。
|
|
6685楼#
发布于:2016-04-28 09: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 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04月27日《黄帝内经》83课心得 刺法论第七十二 一、阴阳升降刺法 1.升(升发不盛) 以下刺法皆先刺左后刺右,留针三到五呼,待气至时急出针。 升之不前,即有期凶。木欲升而天柱(小寒大寒)窒抑之,木欲发郁,亦须待时(立春),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升而天蓬(雨水惊蛰气温不足)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清明),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荣。土欲升而天冲(清明谷雨热度不足)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小满芒种),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升而天英(小满芒种土气生发不足)窒抑之,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小暑大暑),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升而天芮(处暑白露金气不足)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寒露霜降),当刺足少阴之合。 2.降(升发过盛) 木欲降而地晶窒(心不受)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得位,降可折其所胜(金),当刺手太阴之所出(肺经井穴少商),刺手阳明之所入(大肠经合穴曲池)。火欲降,而地玄(脾不受)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水),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井穴涌泉),刺足太阳之所入(合穴委中)。土欲降而地苍(肺不受)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木),可散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井穴大敦),刺足少阳之所入(合穴阳陵泉)。金欲降而地彤(肾)窒抑,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火),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井穴中冲),制手少阳所入(合穴天井)。水欲降而地阜(肝)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井穴隐白),刺足阳明之所入(合穴足三里)。 3.太阳复布(阳热之气过长),即厥阴不正,气塞于上(上头部),当写足厥阴之所流行间穴。厥阴复布(阴寒节气过长),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劳宫穴。少阴复布(阴中有阳的冬季过长),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太阴复布(阳中有阴的长夏过长),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液门穴。少阳复布(冷热无常,节气失常),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鱼际穴。阳明复布(秋行夏令),太阳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然谷穴。 4.气过有余之刺法 乙亥年,春行冬令,此天数有余,必使肝经脉气过盛,刺足阙阴之所入曲泉穴。 子午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来年节令必变,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刺手阙阴之所入曲泽穴。 丑未年,夏季梅雨太过,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脾经湿过盛,刺足太阴之所入阴陵泉。 寅申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刺手少阳所入天井穴。 卯酉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金气正行郄逢热势,必终成燥,天干物燥,刺手太阴所入尺泽穴。 辰戊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剑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刺足少阴所入阴谷穴。 二、神移失守之刺法 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只有病邪乘此虚而入时,方有夭寿之虞。刺法保全其真元,非治疾。 1.如厥阴之脉气气虚,天气又虚,无法养肝,人体中肝气虚,又外感天气虚,此重虚之致,再遇木运衰弱之年,终而魂离肝而上头,此时若病邪干扰厥阴脉气,病人身体温者可刺丘墟穴,肝俞穴。 2.心气虚又适逢天时相火之运失守其位,造成心火虚,三焦心包相火亦虚,心神必上出百会,再遇火运衰弱之年,火运—衰则水必犯上,令人昏厥,刺阳池穴,心俞穴。 3.脾病土虚,又适逢天时太阴之土运失守其位,因而重虚,土 |
|
6686楼#
发布于:2016-04-28 14:25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第84課心得: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黄帝内经可以不去深究,但要学习到精髓,大的方向的要把握住,要结合神农本草经和伤寒论来诊病。 温病派的理论依据不是《黄帝内经》 |
|
6687楼#
发布于:2016-04-28 14: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王玲萍申请签到,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时段,不应该过长,某一节气过长都是不正确的,例如人在冬天脸色暗一点为常态代表收藏,但春天来了以后,脸色还是暗就代表冬天之气太长了。某一气太过,取该经的荥穴。疫病都是节气太长造成的。 ★春行冬令,肝气有余。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入之合穴曲泉穴。冬行春令,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当取手厥阴心包经脉气所入何选合穴曲泽。夏季梅雨太过,使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刺阳陵泉。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阴必盛,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刺少阳三焦的合穴天井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取肺经的尺泽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取肾经的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 ★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 ★肾有久病时,可以在寅时面向南立,去除杂念,凝神闭气不呼吸,伸颈咽气,如吞硬物入肚中,连续七咽,舌下必生津液无数,再用心分3次把津液吞下入丹田中,可以补精益气。 ★肝有病时必先实脾,实脾时不可以过饱,饱食后不久坐,不可以吃过酸的食物,不吃生冷的食物,宜吃味甘味淡的食物。 ★要肺强壮的最好办法就是呼吸吐纳。 ★阳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取它的俞穴为原穴。神不守可以下原穴。 |
|
6688楼#
发布于:2016-04-28 15: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报到 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83课心得: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当太过或不及时(脉症上都可以看到),取其生降之源,用克控制其太过,用生补其不及,使五行生克正常,才可预防病邪入侵。 天地四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如果节气失常,就会有疫病出现。 阳热之气过长(节气该冷但还不冷): 足厥阴肝经脉气一定不正,肝气升发过度,一定会阻塞于头部。取足厥阴肝经子穴行间。 阴寒之气过长:节气该暖不暖 冬天时脸色暗点,脉沉是正常,但是如果到了春天,病人的脉、气还是冬天的,就是不正常。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心气阻塞于心胸中(因此时是从冬至到夏至期间)。 节气过长要想办法克制它,取手厥阴心包经子穴劳宫。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足太阴脾经的心气不正,脾土之气阻塞于中焦。取足太阴脾经子穴商丘穴。冬行夏令,取合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于中焦,像天地间的湿热在空中没法成雨,阳中有阴是从夏至向冬至,此时三焦经属火。手少阳三焦经子穴是天井,取荥穴液门。 秋天暑热难当,必足太阳膀胱经之气不正,足少阴肾经受阻。刺足少阴肾经子穴然谷。 五运之气太过,即新的一年节气已变,但是还延续去年的天气,天气失常,使人病。 太过的脏气要折损太过之气。己亥年,岁末寒气一直延续到新年,是春行冬令,即春天太寒,足厥阴肝经本该生发,但这个时候不适合生发,即木气太旺,人容易上火生燥, 刺足厥阴肝经合穴曲泉。子午年冬行春令(冬天短、春来早),这是天数有余,第二年节令一定会变。这时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取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 丑未年夏季梅雨季节长,这是天数有余。刺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 寅申年,春天短夏天长,少阳必盛。刺手少阳三焦经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 卯酉年秋行夏令,秋热,夏天延后,阳明热过盛,天干物燥,取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泻燥气。辰戌年冬行秋令,秋天长到冬天,阴足少阴肾经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下于肾脏。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 甲子年,甲为刚干,当年己月时,甲己合化土为常态(甲是阳木、己是阴土)。 如果刚干甲失其正位,己的土气必弱,肝木必克、胜,这是节令不对。则三年中必有疫病。如果己土不至,刚干甲独盛,则三年中必生脾土的大病。先用补法针刺肾俞穴,以水生木;三天后刺足太阴脾经俞穴太白,强土疏肝。针刺后,不可以夜晚出行或远行,必须有七天沐浴斋戒,则元气恢复。 丙寅年,丙为刚干,当年辛月时,丙辛合化水为常态(丙是阳火,辛是阴金) 如果刚干丙失守其刚,令柔干辛无法独立生化过程,水气生化不正常,水上行有余,阳不足以气化、节令生变,五韵律不协调,天地运转失常,三年后必生疫病。轻微的,三年后才生病;严重的三年前已经生病。如果甲子年土运、辛己年水运柔不济刚,失去常态,造成地运即土气虚弱,三年后必成水病。先针刺手太阴心经俞穴神门,使火不盛水;五日后针刺泻足太阴肾经合穴阴谷。针刺后,不可大喜,节欲少志,如果不注意,正气必再散失,病会复发。至少要安静七天,静心止念。 庚辰年,庚为刚干,当年乙月时,乙庚合化金为常态。(庚是阳金,乙是阴木) 如果刚干庚失守其刚,柔干乙无法与之相合,金气无法司守其职,节气不合,阴阳不调,天地失序,五音不和谐,三年后必一大病,病缓三年后病至,病急则三年内必至。先补肝俞,使金不克木,使金居其位不出;三日后再刺手太阴肺经经穴经渠。 针刺后,静养七天,切忌大怒,大怒伤肝、令金气四散,病复生。 壬午年,壬为刚干,当年丁月时,丁壬合化木为常态。(壬是阳水,丁为阴火) 如果年刚干壬失守其刚,柔干丁独处,该年为阳年,上下干不守其正位,互相招损。当年天地五音不协调,三年后大病至。如果柔干甲子丁酉失守其柔,不能调节刚气,则丁不与壬合,三年也生病变。与天运不合一样。刺法同上。先补刺脾俞,强土令木不克土,三日后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针刺后,静养七天,切忌大醉、高歌欢乐,否则气散;不可吃太饱,不可吃生冷以减轻脾脏负担,且吃后不可久坐,不可吃太酸,宜吃甘淡食物。 戊申年,戊为刚干,当年癸月时,戊癸合化火为常态。如果刚柔互济失去本位,戊癸为火运,逢刚干阳年,火不足,刚干失守,柔地独处。火不足水必来扰。三年内火病来生。如果柔失本位,刚干也会失守,造成戊癸不合成火,三年内病:火疠。先刺肺俞,固金令火不克金,再刺手少阴心经经穴灵道。针刺后安神静养七日,切忌过度悲伤,过悲伤肺气,病会再发。 久病之人的呼吸之法: 肾久病,寅时面南而立,静心凝神。闭气,七个呼吸长,伸颈咽气,象吞咽硬东西一样,快速咽七下,舌头下必生津液,再分三次咽下,意念导入下丹田。这津液是离宫之水,又名玉泄、神水,可以补精益气。肺久病不可言语过多。 疫病防护: 如果刚进入疫区或者刚感染疫情时,采艾叶煮水泡澡,出点汗就会好。疫病由呼吸传染人,进入疫区保护自己的方法: 先想自己的心脏像太阳,想使心神与病邪相抗,想有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再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兵甲。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行之气护身后,头上会有北斗七星亮闪闪,就可以进入疫区。一年的春分日,太阳未出时,运气吐出中焦的湿液。雨水之日,连续三天以艾草煮水沐浴出汗。 精神疾病针灸治疗:魂不守舍、胡言乱语,针刺足厥阴肝经经穴丘墟、肝俞。 心气虚,说看到黑色的鬼,火虚则水盛,针刺手少阳心经经穴阳池、心俞。 脾气虚,说看到青面獠牙,土虚则木盛,针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脾俞。 肺气虚,说看到火色鬼,金虚则火盛,针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合谷、肺俞。 肾气虚,说看到黄色鬼,水虚则土盛,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肾俞。 十二脏腑神亡: 神,即情志,过度情绪会使神亡,用原穴、补法、扪针使神归位。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虚则心焦不守,针刺手少阴心经俞穴神门。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虚则魄不守,针刺手太阴肺经俞穴太渊。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虚则魂失,针刺足厥阴肝经俞穴太冲。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虚则犹豫不决,针刺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虚则精神不聚,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劳宫。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思虑太过则脾虚,针刺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 万元归宗:随时随地保持腹式呼吸,让精气神守在关元。让阳气守在中焦,一般就会长寿。 |
|
6689楼#
发布于:2016-04-28 15:19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第83心得。 1、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必先取肝经脉气之所行处行间穴。若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取手厥阴心包经的脉气所行之处劳宫穴。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令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行,可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行处液门穴。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令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必不向上入肺,可刺手太阴肺经脉气之鱼际穴。秋行夏令,必令足大阳之气不正。当刺足少阴肾经脉气之然谷穴。已亥之年,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当刺足厥阴脉气所入之合穴曲泉。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当取手厥阴心包经脉气所入合穴曲泽。丑未之年,夏季梅雨太过,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当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入合穴阴陵泉。寅申之年,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行而上行,当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之合穴天井。卯酉之年,秋行夏令,阳明热必过盛,取用手太阴肺经脉气之合穴尺泽。辰戌之年,冬行伙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当取足少阴肾经脉动气这所合营企业穴阴谷。 2、 甲子之年,甲为刚干,其年已月时,甲已化土为常态。如其刚之甲干失其正们,已脾之土气必弱,肝木必相克胜,好像音律之不协调。先刺肾俞穴用补法,以水生木。三日后再刺足太阴脉气所注俞穴太白。如丙寅之年,是年刚干丙气失守其刚,以致令辛之柔干无法独立生化过程,先刺补法取心俞穴,五日后现针刺肾脉气之合穴阴谷用泻法。至少须安静七日,心念不可贪婪,尽除忧思方可无碍。如壬午之年,如是年风干壬氯失守其刚,也会有五行盈亏不同的现象。先补刺脾俞固土不令木克,三日后再刺肝经脉气所出井穴大敦。 3、 如是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可刺足少阳脉气所过之经穴垢虚,再刺肝俞即可恢复。如人之病为心气虚又适逢天进相火之运失守其位,造成心火虚,三焦心包相火变虚,心神必上出百会,可刺手少阳脉气所过之经穴其守,可刺足厥阴肝经这太冲穴,用补刺手法即可。 4、 心脏,神虚则心焦不守,可针刺手少阴之原神门穴,针用补法,出针扪穴不使气出。肺一旦因虚不司其职,可针刺手太阴太渊穴,用补法,出针必扪针孔。肝脏失守,针刺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用补法。胆虚,刺足少阳胆经之垢虚穴。膻中虚,针刺手厥阴心包脉气劳宫穴,用补法。脾脏太过刺脾经公孙穴,补法。胃气伤,刺胃经脉气冲阳穴,补法。大肠失守,刺大肠脉气合谷穴,用补法。小肠失守,刺小肠脉气腕骨穴,补法。肾脏气虚,刺肾经脉气太溪穴,补法。三焦失守,刺三焦脉气阳池穴,补法。膀胱失守,刺膀胱经脉京骨穴,补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