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6690楼#
发布于:2016-04-28 15: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报到
2016428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肾水之气欲降,肝木不受,针足太阴脾经之井穴隐白,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肝经脉气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头部,此时取肝经行间穴。若阴寒之气过长,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取心包经荣穴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脾经之心气不正,此时取脾经之大都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通,此时取三焦之液门穴。 冬天面色要带点暗色,春天这个人气还停在冬天,气太过长,就算气过了,病不会跨过这个脏还是停在那个脏上的。 疫病都是节气过长,如果春夏秋冬看得很清楚,不会有疫病。五行之气不正,可用针灸使它通畅,气过有余,可以用针灸,名不过位,如秋天的秋气还在,跑到冬天还在行秋令,秋季过长,即使还是秋天,但是它不会跨越冬天,病气太盛还是在秋。
  
节气有过都是取合穴来做。
      
春行冬令,病还在肝经上,气在延长,肝气有余,刺肝经之合穴曲泉。 冬行春令: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取心包经之合穴曲泽。 梅雨季节过长: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取足太阴脾经之合穴阴陵泉。 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取手少阳三焦之合穴天井。 秋行夏令:夏日延长,阳明热必过盛,取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 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取肾经之合穴阴谷。
    
甲丙戊庚壬——阳干(刚),乙丁己辛癸——阴干(柔)。丙寅年遇到辛月,丙辛合化水,水月,那个月下雨很多正常,那个月只是乌云密布不下雨,节气就散失掉了,三年以后必生疫病。 肾脏不好的人,寅时可以起来,面朝南练气,嘴巴鼻子闭住,七次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遍以后会感觉到舌下生津。令脾气无滞,吃饱不要坐在那里起来走走,不要吃太饱,不要吃过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不要吃,吃带点甘味淡味的东西。人要实肺,用呼吸吐纳。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会互相传染,如果不用针灸可以用什么办法使它不相互传染:不会传染,正气要很盛。 进入疫区觉得身体不对时,用艾草煮水泡,汗出来就会好。进入疫区还可用观想法来保护自己。又一法:取小金丹方。
      
精神病胡言乱语,刺肝俞穴,足少阳的丘墟。 如果一个人说每天晚上看到黑黑的影来压,这是心虚,针手少阳阳池穴,再刺心俞。 脾脏有病,青尸鬼(木克土),刺足阳明之冲阳穴,再刺脾俞穴。 肺脏有病,赤尸鬼(火克金),刺阳明经之合谷穴,再刺肺俞。 肾脏有病,黄尸鬼(土克水),刺足太阳之京骨穴,再刺肾俞。 神失其位,精气不利,阳 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以俞代原。
    
心神不守: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神虚则心焦不守,刺手少阴心经之神门穴。扪针。 肺脏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 由此,肺虚不司其职,刺手太阴肺经之太渊穴。 肝脏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刺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刺足少阳胆经之丘墟穴。 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刺手厥阴心包之劳宫穴。 脾脏是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刺脾经之公孙穴。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刺胃经之冲阳穴。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刺大肠经合谷穴。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化无法生化为体用。刺小肠经之腕骨穴。 肾脏是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刺肾经之太溪穴。 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刺三焦之阳池穴。 膀胱是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乃出矣,一旦失守,气化不足,必致癃闭,刺膀胱经之京骨穴。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6691楼#
发布于:2016-04-28 15: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报到
2016428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肾水之气欲降,肝木不受,针足太阴脾经之井穴隐白,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肝经脉气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头部,此时取肝经行间穴。若阴寒之气过长,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取心包经荣穴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脾经之心气不正,此时取脾经之大都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通,此时取三焦之液门穴。 冬天面色要带点暗色,春天这个人气还停在冬天,气太过长,就算气过了,病不会跨过这个脏还是停在那个脏上的。 疫病都是节气过长,如果春夏秋冬看得很清楚,不会有疫病。五行之气不正,可用针灸使它通畅,气过有余,可以用针灸,名不过位,如秋天的秋气还在,跑到冬天还在行秋令,秋季过长,即使还是秋天,但是它不会跨越冬天,病气太盛还是在秋。
  
节气有过都是取合穴来做。
      
春行冬令,病还在肝经上,气在延长,肝气有余,刺肝经之合穴曲泉。 冬行春令: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取心包经之合穴曲泽。 梅雨季节过长: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取足太阴脾经之合穴阴陵泉。 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取手少阳三焦之合穴天井。 秋行夏令:夏日延长,阳明热必过盛,取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 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取肾经之合穴阴谷。
    
甲丙戊庚壬——阳干(刚),乙丁己辛癸——阴干(柔)。丙寅年遇到辛月,丙辛合化水,水月,那个月下雨很多正常,那个月只是乌云密布不下雨,节气就散失掉了,三年以后必生疫病。 肾脏不好的人,寅时可以起来,面朝南练气,嘴巴鼻子闭住,七次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遍以后会感觉到舌下生津。令脾气无滞,吃饱不要坐在那里起来走走,不要吃太饱,不要吃过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不要吃,吃带点甘味淡味的东西。人要实肺,用呼吸吐纳。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会互相传染,如果不用针灸可以用什么办法使它不相互传染:不会传染,正气要很盛。 进入疫区觉得身体不对时,用艾草煮水泡,汗出来就会好。进入疫区还可用观想法来保护自己。又一法:取小金丹方。
      
精神病胡言乱语,刺肝俞穴,足少阳的丘墟。 如果一个人说每天晚上看到黑黑的影来压,这是心虚,针手少阳阳池穴,再刺心俞。 脾脏有病,青尸鬼(木克土),刺足阳明之冲阳穴,再刺脾俞穴。 肺脏有病,赤尸鬼(火克金),刺阳明经之合谷穴,再刺肺俞。 肾脏有病,黄尸鬼(土克水),刺足太阳之京骨穴,再刺肾俞。 神失其位,精气不利,阳 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以俞代原。
    
心神不守: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神虚则心焦不守,刺手少阴心经之神门穴。扪针。 肺脏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 由此,肺虚不司其职,刺手太阴肺经之太渊穴。 肝脏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刺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刺足少阳胆经之丘墟穴。 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刺手厥阴心包之劳宫穴。 脾脏是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刺脾经之公孙穴。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刺胃经之冲阳穴。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刺大肠经合谷穴。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化无法生化为体用。刺小肠经之腕骨穴。 肾脏是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刺肾经之太溪穴。 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刺三焦之阳池穴。 膀胱是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乃出矣,一旦失守,气化不足,必致癃闭,刺膀胱经之京骨穴。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6692楼#
发布于:2016-04-28 15: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报到
2016428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肾水之气欲降,肝木不受,针足太阴脾经之井穴隐白,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肝经脉气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头部,此时取肝经行间穴。若阴寒之气过长,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取心包经荣穴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脾经之心气不正,此时取脾经之大都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通,此时取三焦之液门穴。 冬天面色要带点暗色,春天这个人气还停在冬天,气太过长,就算气过了,病不会跨过这个脏还是停在那个脏上的。 疫病都是节气过长,如果春夏秋冬看得很清楚,不会有疫病。五行之气不正,可用针灸使它通畅,气过有余,可以用针灸,名不过位,如秋天的秋气还在,跑到冬天还在行秋令,秋季过长,即使还是秋天,但是它不会跨越冬天,病气太盛还是在秋。
  
节气有过都是取合穴来做。
      
春行冬令,病还在肝经上,气在延长,肝气有余,刺肝经之合穴曲泉。 冬行春令: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取心包经之合穴曲泽。 梅雨季节过长: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取足太阴脾经之合穴阴陵泉。 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取手少阳三焦之合穴天井。 秋行夏令:夏日延长,阳明热必过盛,取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 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取肾经之合穴阴谷。
    
甲丙戊庚壬——阳干(刚),乙丁己辛癸——阴干(柔)。丙寅年遇到辛月,丙辛合化水,水月,那个月下雨很多正常,那个月只是乌云密布不下雨,节气就散失掉了,三年以后必生疫病。 肾脏不好的人,寅时可以起来,面朝南练气,嘴巴鼻子闭住,七次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遍以后会感觉到舌下生津。令脾气无滞,吃饱不要坐在那里起来走走,不要吃太饱,不要吃过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不要吃,吃带点甘味淡味的东西。人要实肺,用呼吸吐纳。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会互相传染,如果不用针灸可以用什么办法使它不相互传染:不会传染,正气要很盛。 进入疫区觉得身体不对时,用艾草煮水泡,汗出来就会好。进入疫区还可用观想法来保护自己。又一法:取小金丹方。
      
精神病胡言乱语,刺肝俞穴,足少阳的丘墟。 如果一个人说每天晚上看到黑黑的影来压,这是心虚,针手少阳阳池穴,再刺心俞。 脾脏有病,青尸鬼(木克土),刺足阳明之冲阳穴,再刺脾俞穴。 肺脏有病,赤尸鬼(火克金),刺阳明经之合谷穴,再刺肺俞。 肾脏有病,黄尸鬼(土克水),刺足太阳之京骨穴,再刺肾俞。 神失其位,精气不利,阳 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以俞代原。
    
心神不守: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神虚则心焦不守,刺手少阴心经之神门穴。扪针。 肺脏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 由此,肺虚不司其职,刺手太阴肺经之太渊穴。 肝脏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刺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刺足少阳胆经之丘墟穴。 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刺手厥阴心包之劳宫穴。 脾脏是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刺脾经之公孙穴。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刺胃经之冲阳穴。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刺大肠经合谷穴。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化无法生化为体用。刺小肠经之腕骨穴。 肾脏是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刺肾经之太溪穴。 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刺三焦之阳池穴。 膀胱是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乃出矣,一旦失守,气化不足,必致癃闭,刺膀胱经之京骨穴。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6693楼#
发布于:2016-04-28 15: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报到
2016428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肾水之气欲降,肝木不受,针足太阴脾经之井穴隐白,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肝经脉气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头部,此时取肝经行间穴。若阴寒之气过长,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取心包经荣穴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脾经之心气不正,此时取脾经之大都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通,此时取三焦之液门穴。 冬天面色要带点暗色,春天这个人气还停在冬天,气太过长,就算气过了,病不会跨过这个脏还是停在那个脏上的。 疫病都是节气过长,如果春夏秋冬看得很清楚,不会有疫病。五行之气不正,可用针灸使它通畅,气过有余,可以用针灸,名不过位,如秋天的秋气还在,跑到冬天还在行秋令,秋季过长,即使还是秋天,但是它不会跨越冬天,病气太盛还是在秋。
  
节气有过都是取合穴来做。
      
春行冬令,病还在肝经上,气在延长,肝气有余,刺肝经之合穴曲泉。 冬行春令: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取心包经之合穴曲泽。 梅雨季节过长: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取足太阴脾经之合穴阴陵泉。 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取手少阳三焦之合穴天井。 秋行夏令:夏日延长,阳明热必过盛,取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 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取肾经之合穴阴谷。
    
甲丙戊庚壬——阳干(刚),乙丁己辛癸——阴干(柔)。丙寅年遇到辛月,丙辛合化水,水月,那个月下雨很多正常,那个月只是乌云密布不下雨,节气就散失掉了,三年以后必生疫病。 肾脏不好的人,寅时可以起来,面朝南练气,嘴巴鼻子闭住,七次不呼吸,脖子伸长吞气,七遍以后会感觉到舌下生津。令脾气无滞,吃饱不要坐在那里起来走走,不要吃太饱,不要吃过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不要吃,吃带点甘味淡味的东西。人要实肺,用呼吸吐纳。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会互相传染,如果不用针灸可以用什么办法使它不相互传染:不会传染,正气要很盛。 进入疫区觉得身体不对时,用艾草煮水泡,汗出来就会好。进入疫区还可用观想法来保护自己。又一法:取小金丹方。
      
精神病胡言乱语,刺肝俞穴,足少阳的丘墟。 如果一个人说每天晚上看到黑黑的影来压,这是心虚,针手少阳阳池穴,再刺心俞。 脾脏有病,青尸鬼(木克土),刺足阳明之冲阳穴,再刺脾俞穴。 肺脏有病,赤尸鬼(火克金),刺阳明经之合谷穴,再刺肺俞。 肾脏有病,黄尸鬼(土克水),刺足太阳之京骨穴,再刺肾俞。 神失其位,精气不利,阳 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以俞代原。
    
心神不守: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神虚则心焦不守,刺手少阴心经之神门穴。扪针。 肺脏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 由此,肺虚不司其职,刺手太阴肺经之太渊穴。 肝脏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刺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刺足少阳胆经之丘墟穴。 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刺手厥阴心包之劳宫穴。 脾脏是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刺脾经之公孙穴。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刺胃经之冲阳穴。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刺大肠经合谷穴。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化无法生化为体用。刺小肠经之腕骨穴。 肾脏是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刺肾经之太溪穴。 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刺三焦之阳池穴。 膀胱是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乃出矣,一旦失守,气化不足,必致癃闭,刺膀胱经之京骨穴。
玲一一达 
会员
会员
  • UID2028830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
6694楼#
发布于:2016-04-28 15:37
@教官-藁城-贾英然
(补80-81课)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5日《黄帝内经》第80心得。
1、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医师诊病之五过
一过:诊病之初,必问过去之贵与贱,因病有由内情志产生,不是外感八风引起。如先贵(高官)后贱,易失血,名曰脱营。先富后贫易丧失精气,名曰失精。五脏之气不顺畅而滞留,会发生许多并发症。
诊察时病不在脏腑,外观无异常,诊断后必疑心,而不知病为何?结果病人身体日益衰弱,元气大衰,精神不振。病愈深入,气越衰微,常生寒意又易受惊吓。病深入时,必外会消耗卫阳之气,内伤血之营气,即有良医,也无法知晓病情,为一过失。
二过:诊察病人之初,必问饮食起居之习惯,大乐与苦闷,或先乐后苦,都会伤及人的积气。一旦精气耗损,形体亦同时消耗,面呈沮丧。大怒必伤阴精,大喜必伤阳气,形体必瘦。治此类病人,不知如何正确施予补泻,又不知病因。造成精神日渐衰弱,邪气聚一起其势更盛,为二过。
三过:医师不知医遵在望、闻、问、切,光以切诊来断病,此诊不足以依凭,为三过。
四过:诊断三常规,首必问贵贱,如本受禄命,但事与愿违,欲亲近王侯贵人,不得其门,此时不中外邪,但精神已黯然损伤,身体必败亡。
开始富有,后来财禄败光,即不中外邪,亦皮干焦而筋软无力,两足无力且萎缩。
医师遇此不严密注意,无法养足其精神,使病人外表柔弱,内脏功能紊乱不协调,必无法治好,此为四过。
五过:过去富有,现在贫困必有大伤之虞,令筋不得养,臌不得血气,即使恢复体能,但气血运行不好,皮表不润泽如前,此精神上上伤气,必停体内聚于一处,日久生热化脓,成为外寒内热病。遇差的医师治疗,致阴阳更乱,元气四散,手足抽筋,此时死日可待。
医师不明其间过程,不问发病始因,只告知何日会死,为五之过失。
凡以上五种过失,都因医卫不精,人事又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
2、治病之要法,精气内守为第一,按标准诊察法,查出精气不守,其病必乃表里失和造成,须先据守精气,再治疗,其法不离各经脉阴阳气交流的俞穴与背部五脏六腑的调治。
不知从背部俞穴着手治疗,必致五脏过热,脓痈生于腑中。
3、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人体有十二经脉,络脉集处共三百六十五位,诊断时无法确实掌握阴阳相从相逆的正确走向,是治疗失败第一因。
4、授业老师不精,只会乱做旁门左道的方式,又慌称是真理,甚而自立名目引以为功,滥施针灸术于人,造成很多后遗症,此为治疗失败第二因。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6日《黄帝内经》第81心得。
1、治疗失败的原因
不了解病人,贫富贵贱,生活起居,环境寒温不同,强勇与怯弱,饮食正确与否,不知比较分类,医者自乱手脚,是治疗失败第三因。
2、诊察病人不问始末,饮食、起居或外伤,即切脉,任意立病名,用不正确的方法治疗,是治疗失败第四因。
3、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立春之日,经脉气血,五脏所主之事,最主要的经脉为阳经中的太阳经。阳明经掌司表里维系的关系,少阳游走脏腑之间。
三阴太阴走表,二阴少阴走里,一阴厥阴,经脉与脏腑终点,经脉循环不止最重要。
4、三阳即手足之太阳经,当脉气入肺而达于寸口脉时,脉浮洪且大,如弦浮且重按无脉表示有病。
二阳即手足阳明经,正常脉浮大而短有力。若脉弦细且沉数无力是有病,夏季炎热时节,会恶化至死。
一阳即手足少阳二经,脉气至太阴寸口时与人迎脉一样,忽大忽小。弦急如悬吊不下是有病,出现纯阴弦脉则主死亡。
5、三阴即手足太阴,是六条经脉气血的主司来源,脉气入寸口会缓而有力。若浮沉如击鼓,脉不浮出,是生病,令人肺气虚而胸无大志。脉沉在内脏走里,脉浮表症。
玲一一达 
会员
会员
  • UID2028830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
6695楼#
发布于:2016-04-28 15:40
@教官-藁城-贾英然
(补77-79课)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2日《黄帝内经》第77心得。
1、 少阳之气有余与不足
有余:会筋痹,胁部满闷
不足:会发生肝痹
少阳脉呈滑脉表示肝风内动,涩脉则有积,常感到筋脉拘急和眼痛。
阳气,春季聚在经脉,夏季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季在皮肤,冬季在骨髓中。
2、春天,天气始生,地气开始泄,冰寒渐解,水行各经,此时人之气对应天地,故气在脉中。
夏天,经脉充满气血,会流入孙络,四肢末梢充血,皮肤因而充实。
长夏,经与络呈盛大状,故溢出渗入肌肉。
秋天开始收敛,人身的腠理闭塞。
冬天主闭藏,人血气收藏在内,内入骨髓,贯通着五脏。
3、逆四季而刺引起气血紊乱症状
春天应刺经脉,刺了络脉,是不及,血气会外溢,会伤到气,无力且短息。若刺在肌肉,是太过,血气回流加速,胸满气胀,刺到筋骨,是太过,血气会内停积瘀,腹胀满。夏天应剌络,现剌在筋上,会血气枯竭,四肢倦怠。刺肌肉,血气会内行,阳气不通,易惊恐。
4、针刺五脏不慎刺中心脏一日死,会噫气。
刺中肝脏五日死,多语。刺中肺三日死,嚏欠不止。刺中脾脏十日死,有吞咽不止动作。
刺伤五脏,必死。
5、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病有标,有本,刺法有順逆,本是最早发病处,标是本传经,在刺法里,要区分阴阳。例:七天不大便很危险,下药通便,大便一通,高烧就退。这里便秘是本,高烧是标,因阳明燥热会发高热。如果高烧,无便秘,高烧为本本。当急缓发生时先治急。
6、病机会转变,如心脏病,心会痛,先会咳嗽,因火克金。没好胸肋部疼痛,因金克木。继而大小便不通,全身痛且沉重,木克土,若三天没好,此病发在冬天,半夜就死。夏季正午死
7、肺病咳嗽不止,一段时间造成胸肋满痛,金克木。不好进而身体沉重,全身疼痛会(木克土)。没好会全身肿胀危险,十天沒好,必死。冬季死在日落的时,夏季死在日出时。
8、肝病会头晕目眩,胁肋满痛,一段时间会身重,全身疼痛(木克土),不好则腰椎小腹疼痛,脾主少腹,足胫酸痛,再不好,三天会死。冬季死在日落,夏季死在早餐前。
9、脾病,体重无力,身体痛,没治好,会引起腰脊痛,腿胫发酸(土克水),不好会传到膀胱,发生背脊筋挛痛,小便不通,十日没好,冬季在临睡时死,夏季晚餐时死。
10、胃病会腹部胀满,少腹牵引腰脊疼痛,足膝酸痛,因土克水,没好,则背脊部神经抽筋,小便不通,再不好,会身体沉重,六日不好,冬季下半夜死,夏季下午未时死。
11、膀胱病小便不通,天时间,五日不通则少腹胀满,腰背酸痛,足膝酸痛,再而腹部胀满,进而全身痛,再过两天不好,则死,冬季鸡鸣死,夏季黄昏死。
所有病都是相传,若传一个脏就停,把病固定在一个脏上,病不传,则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3日《黄帝内经》第78心得。
目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4日《黄帝内经》第79心得。
1.三阳(太阳,少阳,阳明)合而病至,发在头顶则昏厥,癫痫。发到身体入腑则下痢不止,小便失禁。在针灸里当百会放血,十宣放血,井穴放血。
2.三阳者积聚一起发病,则口干咽燥,声音很大。并于阴,则下痢不止,为三阳直心。
3.临床诊疗时,一定从容面对,才不能出错。年长的人先看他的腑,七八十岁的人,他的脏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脏气衰了。年轻的人则看他的经,因他的脏气很强。年壮的人看他的脏,因工作劳累很多,容易伤及脏。
4.四肢乏力,喘息咳嗽,便血,脉浮大而虚,临床诊疗时,多认为是肺的事,当我们细心梳理不难看出,其实是脾的病。因脾主四肢,主统血,主少腹,当脾阳不
玲一一达 
会员
会员
  • UID2028830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
6696楼#
发布于:2016-04-28 15:41
@教官-藁城-贾英然
(补77-79课)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2日《黄帝内经》第77心得。
1、 少阳之气有余与不足
有余:会筋痹,胁部满闷
不足:会发生肝痹
少阳脉呈滑脉表示肝风内动,涩脉则有积,常感到筋脉拘急和眼痛。
阳气,春季聚在经脉,夏季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季在皮肤,冬季在骨髓中。
2、春天,天气始生,地气开始泄,冰寒渐解,水行各经,此时人之气对应天地,故气在脉中。
夏天,经脉充满气血,会流入孙络,四肢末梢充血,皮肤因而充实。
长夏,经与络呈盛大状,故溢出渗入肌肉。
秋天开始收敛,人身的腠理闭塞。
冬天主闭藏,人血气收藏在内,内入骨髓,贯通着五脏。
3、逆四季而刺引起气血紊乱症状
春天应刺经脉,刺了络脉,是不及,血气会外溢,会伤到气,无力且短息。若刺在肌肉,是太过,血气回流加速,胸满气胀,刺到筋骨,是太过,血气会内停积瘀,腹胀满。夏天应剌络,现剌在筋上,会血气枯竭,四肢倦怠。刺肌肉,血气会内行,阳气不通,易惊恐。
4、针刺五脏不慎刺中心脏一日死,会噫气。
刺中肝脏五日死,多语。刺中肺三日死,嚏欠不止。刺中脾脏十日死,有吞咽不止动作。
刺伤五脏,必死。
5、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病有标,有本,刺法有順逆,本是最早发病处,标是本传经,在刺法里,要区分阴阳。例:七天不大便很危险,下药通便,大便一通,高烧就退。这里便秘是本,高烧是标,因阳明燥热会发高热。如果高烧,无便秘,高烧为本本。当急缓发生时先治急。
6、病机会转变,如心脏病,心会痛,先会咳嗽,因火克金。没好胸肋部疼痛,因金克木。继而大小便不通,全身痛且沉重,木克土,若三天没好,此病发在冬天,半夜就死。夏季正午死
7、肺病咳嗽不止,一段时间造成胸肋满痛,金克木。不好进而身体沉重,全身疼痛会(木克土)。没好会全身肿胀危险,十天沒好,必死。冬季死在日落的时,夏季死在日出时。
8、肝病会头晕目眩,胁肋满痛,一段时间会身重,全身疼痛(木克土),不好则腰椎小腹疼痛,脾主少腹,足胫酸痛,再不好,三天会死。冬季死在日落,夏季死在早餐前。
9、脾病,体重无力,身体痛,没治好,会引起腰脊痛,腿胫发酸(土克水),不好会传到膀胱,发生背脊筋挛痛,小便不通,十日没好,冬季在临睡时死,夏季晚餐时死。
10、胃病会腹部胀满,少腹牵引腰脊疼痛,足膝酸痛,因土克水,没好,则背脊部神经抽筋,小便不通,再不好,会身体沉重,六日不好,冬季下半夜死,夏季下午未时死。
11、膀胱病小便不通,天时间,五日不通则少腹胀满,腰背酸痛,足膝酸痛,再而腹部胀满,进而全身痛,再过两天不好,则死,冬季鸡鸣死,夏季黄昏死。
所有病都是相传,若传一个脏就停,把病固定在一个脏上,病不传,则生。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3日《黄帝内经》第78心得。
目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4月24日《黄帝内经》第79心得。
1.三阳(太阳,少阳,阳明)合而病至,发在头顶则昏厥,癫痫。发到身体入腑则下痢不止,小便失禁。在针灸里当百会放血,十宣放血,井穴放血。
2.三阳者积聚一起发病,则口干咽燥,声音很大。并于阴,则下痢不止,为三阳直心。
3.临床诊疗时,一定从容面对,才不能出错。年长的人先看他的腑,七八十岁的人,他的脏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脏气衰了。年轻的人则看他的经,因他的脏气很强。年壮的人看他的脏,因工作劳累很多,容易伤及脏。
4.四肢乏力,喘息咳嗽,便血,脉浮大而虚,临床诊疗时,多认为是肺的事,当我们细心梳理不难看出,其实是脾的病。因脾主四肢,主统血,主少腹,当脾阳不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697楼#
发布于:2016-04-28 16: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第84课心得

黄帝内经教导我们阴阳,学完黄帝内经我们进入神龙本草经,教我们如何选取、泡制药物,到伤寒金匮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处方是怎么来的。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6698楼#
发布于:2016-04-28 17: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4.运气太过与不及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当太过或不及时,取其生降之源,太过之时必令其折散,不及之时必滋养其源,如此则能扶正,使五行生克正常,才可预防病邪入侵。
5.司天之气未得迁正
天地四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应该正常,人的脉也应该是按四季正常变化。司天之气不能升迁于正位,使司天之气的气化政令失常,即一切气化都是失常,会使人们发生疾病,就会有疫病出现。疫病都是因为节气过长而生。
5.1阳热之气过长
【节气】本来是冬天,该冷不冷,天气很热(太阳复布),即阳热过长。(上一年的太阳寒水继续行使权力,使今年的厥阴风木不能迁正)。
【致病】导致足厥阴肝经脉气一定不正,肝气必阻塞于上头部。
【治疗】取足厥阴肝经荥穴行间。
5.2阴寒之气过长
【节气】该暖不暖(厥阴复布)。冬天时脸色暗点,脉沉是正常,但是如果到了春天,病人的脉、气还是冬天的,就是不正常。(上一年的厥阴风木继续行使权力,使今年的少阴君火不能迁正)。
【致病】导致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心气阻塞于心胸中。
【治疗】手厥阴心包经荥穴劳宫(因此时是从冬至到夏至期间)。
5.3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
【节气】少阴复布,上一年的少阴君火继续行使权力,使今年的太阴湿土不能迁正。
【致病】导致足太阴脾经的心气不正,脾土之气阻塞于中焦。
【治疗】足太阴脾经荥穴大都。
5.4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
【节气】太阴复布,上一年的太阴湿土继续行使权力,使今年的少阳相火不能迁正。
【致病】导致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于中焦,像天地间的湿热在空中没法成雨,气机阻塞中焦。阳中有阴是从夏至向冬至,此时三焦经属火。
【治疗】手少阳三焦经荥穴液门。
5.5冷热无常,不按节令,时间过长
【节气】少阳复布,上一年的少阳相火继续行使权力,使今年的阳明燥金不能迁正。
【致病】导致手阳明大肠经受阻,不能向上入肺。
【治疗】刺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
5.6秋天暑热难当
【节气】阳明复布,上一年的阳明燥金继续行使权力,使今年的太阳寒水不迁正。
【致病】导致足太阳膀胱经之气不正,足少阴肾经受阻
【治疗】刺足少阴肾经荥穴然谷。
6.司天之气太过(不退位)
新的一年节气已变,但是还延续去年的天气,天气失常,使人病。合主逆气而泻。太过的脏气要折损太过之气
6.1己亥年
【节气】岁末寒气一直延续到新年,是春行冬令,即春天太寒。
【致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
【治疗】刺足厥阴肝经合穴曲泉。
6.2子午年
【节气】冬行春令(冬天短、春来早),这是天数有余,第二年节令一定会变。
【致病】这时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
【治疗】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
6.3丑未年
【节气】夏季梅雨季节长,这是天数有余。
【致病】当年湿气盛,足太阴脾经湿过盛。
【治疗】刺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
6.4寅申年
【节气】春天短夏天长。
【致病】少阳必盛。
【治疗】刺手少阳三焦经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
6.5卯酉年
【节气】秋行夏令,秋热,夏天延后。
【致病】阳明热过盛,金气正行郄逢热势,必终成燥,天干物燥。
【治疗】取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泻燥气。
6.6辰戌年
【节气】冬行秋令,秋天长到冬天。
【致病】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
【治疗】阴足少阴肾经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下于肾脏。
7.五门十变
天干化合失其正位,使天地之气都弱,天地间变动异常,三年必成疫病。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阳),乙、丁、己、辛、癸为柔干(阴)。
详知五运的变化,在五年之中可以明察其失守何位,施予正确的刺法,就能事先治好疫病。
7.1甲子年
甲为刚干,当年己月时,甲己合化土为常态(甲是阳木、己是阴土)。
如果刚干甲失其正位,己脾的土气必弱,肝木必克胜,这是因为节令不对。一旦如此,则三年中必有疫病。
如果柔干己土不至,刚干甲独盛,则三年中必生脾土的大病。
【防治】先用补法针刺肾俞穴,以水生木;三日后刺足太阴脾经俞穴太白,强土疏肝。
针刺后,不可以夜晚出行或远行,必须有七天沐浴斋戒,则元气恢复。
7.2丙寅年
丙为刚干,当年辛月时,丙辛合化水为常态(丙是阳火,辛是阴金)。
如果刚干丙失守其刚,令柔干辛无法独立生化过程,水气生化不正常,水上行有余,因上刚干失守,阳不足以气化、节令生变,五韵律不协调,天地运转失常,三年后必生疫病。轻微的,三年后才生病;严重的三年前已经生病。
如果甲子年土运、辛己年水运柔不济刚,失去常态,造成地运即土气虚弱,三年后必成水病。
【防治】先针刺手太阴心经俞穴神门,使火不盛水;五日后针刺泻足太阴肾经合穴阴谷。
针刺后,不可大喜,节欲少志,如果不注意,正气必再散失,病会复发。至少要安静七天,静心止念。
7.3庚辰年
庚为刚干,当年乙月时,乙庚合化金为常态。(庚是阳金,乙是阴木)
如果刚干庚失守其刚,柔干乙无法与之相合,金气无法司守其职,节气不合,阴阳不调,天地失序,五音不和谐,三年后必一大病,病缓三年后病至,病急则三年内必至。
如果柔干阴木失守,则刚干阳金独治,三年内病:金疠。随节令变化发变。需要让肝平则不发怒。刺法同上。
【防治】先补肝俞,使金不克木,使金居其位不出;三日后再刺手太阴肺经经穴经渠。
针刺后,静养七天,切忌大怒,大怒伤肝、令金气四散,病复生。
7.4壬午年
壬为刚干,当年丁月时,丁壬合化木为常态。(壬是阳水,丁为阴火)。
如果年刚干壬失守其刚,柔干丁独处,该年为阳年,上下干不守其正位,互相招损。当年天地五音不协调,三年后大病至。
如果柔干甲子丁酉失守其柔,不能调节刚气,则丁不与壬合,三年也生病变。与天运不合一样。刺法同上。
【防治】先补刺脾俞,强土令木不克土,三日后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
针刺后,静养七天,切忌大醉、高歌欢乐,否则气散;不可吃太饱,不可吃生冷以减轻脾脏负担,要使脾脏气充实且不滞留湿气,必须在饱食后不久坐,食味不可过酸,不食一切生冷之物,食味宜甘宜淡。(实脾法)
7.5戊申年
戊为刚干,当年癸月时,戊癸合化火为常态。
如果刚柔互济失去本位,戊癸为火运,逢刚干阳年,火不足,刚干失守,柔地独处。火不足水必来扰。三年内火病来生。
如果柔失本位,刚干也会失守,造成戊癸不合成火,三年内病:火疠。
【防治】先刺肺俞,固金令火不克金,再刺手少阴心经经穴灵道。
针刺后安神静养七日,切忌过度悲伤,一旦太过悲伤必伤肺气,会使本聚之真气四散,病会再发。
【引申】实肺法:要法在呼吸上,不可言语过多,气息宜细宜长。
8.肾久病呼吸法
寅时面南而立,静心凝神。闭气,七个呼吸长,伸颈咽气,象吞咽硬东西一样,快速咽七下,舌头下必生津液,再分三次咽下,意念导入下丹田。这津液是离宫之水,又名玉泄、神水,可以补精益气。
9.防止疫病相传
不受到传染的人一定是有正气存在体内,使病邪无法入侵,这是避病邪的能力。
(1) 如果刚进入疫区或者刚感染疫情时,采艾叶煮水泡澡,出点汗就会好。
(2) 疫病由呼吸传染人,进入疫区保护自己的方法:
①先想自己的心脏像太阳,欲使心神与病邪相抗;
想有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
再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兵甲;
再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
再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
再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黄土。
五行之气护身后,头上会有北斗七星之壮盛,就可以进入疫区。
(3) 一年的春分日,太阳未出时,运气吐出中焦的湿液。
(4) 雨水之日,连续三天以艾草煮水沐浴出汗。
(4) 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合、细粉同入。在泥土地上筑高一尺土堆,下方挖空烧火,上方土中置药末,不用炉,焚烧七日不断,断火后,冷却七日。第八日取出,把药与土混合埋入地下七日。取出,白天研磨三天,使成细砂,入蜜为丸,做成梧桐子大小,每月的朔日、望日清晨日出时,深呼吸一口,再以冷水吞服一丸,以意念达于丹田。如此服十粒。
10.精神疾病针灸治疗
(1) 魂不守舍、胡言乱语,针刺足少阳胆经经穴丘墟+肝俞。
如果是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只有病邪乘此虚而入时,方有夭寿之虞。髻如厥阴之脉气虚,天气又虚,无法养肝,人体中肝气虚,又外感天气虚,此重虚之致,再遇木运衰弱之年,终而魂离肝而上头,此时若病邪干扰厥阴脉气,病人身体温者犹可以针治。
(2) 心气虚,说看到黑色的鬼,针刺手少阳心经经穴阳池+心俞。
心气虚又适逢天时相火之运失守其位,造成心火虚,三焦心包相火亦虚,心神必上出百会,再遇火运衰弱之年,火运一衰则水必犯之,令人昏厥。
(3) 脾气虚,说看到青面獠牙,针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脾俞。
脾病土虚,又适逢天时太阴之土运失守其位,因而重虚。土运过虚,再逢土运过虚之年,肝木必犯之,必令人昏厥。
(4) 肺气虚,说看到赤色鬼,针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合谷+肺俞。
肺气虚,又适逢天阳失守,金气益虚,再逢金运过虚之年,如此则火邪必犯,也会令人厥。
(5) 肾气虚,说看到黄色鬼,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肾俞。
肾气虚,又逢天运太阳失守,水气更虚,此重虚之成,再逢水运不足之年必发病。土来犯之,使人神魂不守,终至昏厥。
11.十二脏腑神亡
【病因】神,即情志,过度情绪会使神亡。
【治疗】取原穴、补法、扪针使神归位。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虚则心焦不守,针刺手少阴心经俞穴神门。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虚则魄不守,针刺手太阴肺经俞穴太渊。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虚则魂失,针刺足厥阴肝经俞穴太冲。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虚则犹豫不决,针刺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虚则精神不聚,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劳宫。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思虑太过则脾虚,针刺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
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暴饮暴食赐伤胃,针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虚则大便不正常,针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虚则无法吸收营养,针刺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虚则志竭,针刺足太阴肾经俞穴太溪。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虚则水道不利,针刺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虚必致癃闭,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
12万元归宗法门
随时随地保持腹式呼吸,让精气神守在关元。
祁峰
侠客
侠客
  • UID201858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68
6699楼#
发布于:2016-04-28 18: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祁峰申请签到,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83课学习心得;
阴寒之气客久,可阻滞胸中,可取荣穴泻之。
疫症即由气(四时之气)过长所致。
五运之气太过,必重复聚在某位,此因名不遇其位。
春行冬令,天数有余,肝经气太过,可针肝经之合穴(曲泉)治之。
冬行春令,天数有余,心包经气太过,可针心包经合穴(曲泽)治之。
夏季梅雨太过,天数有余,脾经土气太过,可针脾经合穴(阴陵泉)治之,使湿气消散,不令关节留湿。
春行夏令,天数有余,三焦经气太过,可针三焦经合穴(天井)治之。
秋行夏令,天数有余,必成燥症,天干物燥,肺气太过,可针肺经合穴(尺泽)治之。可去肺之燥热,以防生变。
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肾气太过,可针肾经之合穴(阴谷)治之。
节气不正,阴阳逆行,必生病灾。
天干分阴阳,甲,丙,戌,庚,壬为阳干。乙,丁,巳,辛,癸为阴干。
疫症一般通过口鼻而入,故五藏之经气强则疫病入而不发。
神失其位,经气一定不守。
形神不守,可针神门治之。
肺神不守,可针太渊治之。
常保持腹式呼吸,有愉悦欢快的心情,可万源归宗,是长寿之秘诀。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700楼#
发布于:2016-04-28 2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428-29日《黄帝内经》第83-84课心得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足厥阴肝经之脉气亦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上头部,此时必先取肝经脉气之所行处行间穴。
若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知此则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则取手厥阴心包经的脉气所行之处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必使足太阴脾经之心气不正,如此脾土之气必阻中焦。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令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行,犹天地间之热欲化雨但不雨,知此气机阻塞中焦,吾人可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行处液门穴。
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令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必不向上入肺,吾人可刺手太阴肺经脉气之所行处鱼际穴。
秋行夏令,必令足大阳之气不正。太阳气不正时,足少阴气本欲行而受阻,吾人当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行之处然谷穴。

节气过长就会生瘟疫。
五运之气不正,可以用针使其通畅,如果前进之气太过,如何折损其过余之气,不使太过之法为何?
五运之气大过,必一再重复聚在其本司之位,此因名不遇其位。如木气过旺,仍属木气,居于木位。新的一年,节气巳变,但去年之天气仍未因此而改变,此天令失常,使人致病也。
己亥之年,岁末寒气到新年来临仍司天气,此即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此天气使然,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吾人当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入之合穴曲泉。
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来年节令必变,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吾人当取手厥阴心包经脉气所入合穴曲泽。节气有过用合穴。
丑未之年,夏季梅雨太过,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吾人当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入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当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之所入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可免疾病之生矣。
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金气正行郄逢热势,必终成燥,天干物燥,此时取用手太阴肺经脉气之所入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矣。
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此吾人当取足少阴肾经脉气之所入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
所以当天地之节气不正,阴阳逆行,必致民病。使用针法正确,可以预防疾痫之发生。
瘟疫起源和预防: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阳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阴干),一旦天干化合失其正位,会使天地之气皆虚弱吗?其造成的病都可以治好吗?
其精奥的主旨,即天地间的变动一旦失常,三年必生成疫病。既能洞察其根源所在,必有良法免除病厄。
例如甲子之年,甲为刚干,其年己月时,甲己化土为常态。如其刚之甲干失其正位,己脾之土气必弱,肝木必相克胜,此因节令之不正,好像音律之不协调。一旦如此,则三年中必有大病。此已详细至病源之末根,能察病情之深浅,病未至而可先刺,以预防之。当先刺肾俞穴用补法,以水生木。三日后再刺足太阴脉气所注俞穴太白,此为强土疏肝法。也有状况是,己土之柔干不至,造成甲干独守,如此三年必生脾土之大病,其刺法补泻,则同上甲子之法。此时针刺后,切不可夜晚出行或到远方去,须有七日沐浴斋戒,则元气必自复。
阳气壮肾方法:凡肾有久病时,可以在寅时面向南立,去除杂念,凝神闭气不呼吸,伸颈咽气,如吞硬物入肚中,速续七咽,舌下必生津液无数,再用心念分三次把津液吞下入于丹田中。此即离宫之水,又名玉泄,一名神水,可以补精益气。
又例如丙寅之年,丙为刚干,其年辛月时,丙辛合化水为常态,然是年刚干丙气失守其刚,以致令辛之柔干无法独主生化过程,水气生化之机必不正常,无法正常的主司其职,水上行而有余,因上刚干失守,阳不足以气化,此即失其常态,犹天地之气不相合,节令生变,五音律不协调,乃致天地运转失其常序。三年后必生疫病,再详细其轻重缓急,其产生些徼之差异大小亦可分出。如果轻微的,三年以后才生病,严重的前三年即已病至。吾人当先用针刺补法取心俞穴,使火盛水不侵犯,五日后再针刺肾脉气之所入合穴阴谷用泻法。有时会因甲子年之土运,辛己年之水运,其柔不济刚,此亦失其常态,造成地运即土气呈虚弱之状态,其后三年必成水病,其刺法亦如前法。刺法完毕后,必慎不可大喜,节欲情志。如果不知禁忌,则正气必再失散,病将复发。至少须安静七日,心念不可贪婪,尽除忧思方可无碍。
又例如庚辰之年,庚为刚干,是年乙月时,乙庚合化金为常态,但其年刚干庚气失其刚位,柔干乙气无法与之相合,是年金气必无法司守其职,节气必然不合,阴阳不调,天地失序,终至五音不谐,如此一来三年内乃生大病。如详数其间产生天数之误差,即可知更细微的事。如果病缓则三年后病至,知果病速则三年内乃至。吾人当先补肝俞使金不克木,使过刚之金居其位不出,三日后再刺肺脉气所行之经穴经渠。针刺结束后,须静养安神七曰,切忌大怒,大怒伤肝,必令金气四散,其病复生矣。有时是居下位柔干失守其职,以致上刚干庚金独治,此亦为失守。如此三年生变,病名金疠。随节令之变,待时而发病。如详数地数之误差,是可以知其病来的快与慢,但其治法与上同。欲令肝平则不发怒,同上之理。
又例知壬午之年,壬为刚干,其年丁月时,丁壬合化木为常态。如果是年刚干壬气失守其刚,下位丁之柔干独处,即令该年为阳年,也会有五行盈亏不同的现象。上下干不守其正位,互相招损,其间差异的产生都有其可数之处。是年天地五音必不协调,此差异必使三年后大病至。
吾人当先补刺脾俞固土不令木克,三日后再刺肝经脉气之所出井穴大敦。刺毕后安神静养七日,切忌不可大醉,髙歌欢乐,否则气必复散,又不可过饱食,不可食生冷之物,造成脾脏负担过重。
实脾之法:生冷的东西不可吃,吃东西带点甘味带点淡味都是实脾的。要使脾脏气充实且不滞留湿气,必须在饱食后不久坐,食味不可过酸,不食一切生冷之物,食味宜甘宜淡。
又有时是因下位甲子丁酉等失守其柔,未能适中调节刚气,此亦丁不与壬合,也名为“失守”。此乃柔不复刚,与地之运不合,三年亦生病变,与上节天运不合一样,其刺法如同上法。
又例如戊申之年,戊为刚干,是年癸月时,乃戊癸合化火为常态,如果刚柔互济失其本位,即令戊癸为火运,逢刚干阳年,火亦不足,此上刚干失守,柔地独处,其气必失正,火一不足则水必来干扰,如此不因节令而擅自变迁,其有深浅的差异,如果是相合的正气,其天地五音必同。天数受此刚干失守,节令必变,三年之内火病乃生。吾人于此当先刺肺俞,固金不令火克,再刺手少阴心经脉气之所行灵道穴。刺毕须安神静养七日,切忌过悲伤,一旦太过悲伤必伤肺气,会使本聚之真气四散,病必再发矣。
强肺气之法:呼吸吐纳法:常人欲令肺家气实,要法在呼吸上,不可言语过多,气息宜细宜长。
又有时是柔下之干甲子癸亥失其本职,即柔失本位,这样刚干亦会失守,造成戊癸不相合成火也,此则地运失序,终必成虚,三年后必有病变,名为“火疠”。因此详知五运之变化,则在五年之中可以明察其失守何位,施予正确的刺法,就能使疫病等凡因时序失守产生之病变,事先治好,不因刚干或柔干那一个失职,而其治法则一也。千万变化,归于五法施刺,各所失守终不离五行之统辖也。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如果不施针刺治疗,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疫病不相传染也?欲将进入疫区,用观想法防止疫病传染:
其不相传变者,是因其人正气(免疫系统)存于体内,病邪无法入侵,此其避免病邪之能力,外来之邪一入体内即以泄汗解之,则正气必相往来。病气若出于鼻间,由鼻吸入,则以嚏出病,邪不入侵则无法相染,要令疫病出鼻,须先观想心神如日之炙,欲使心神与病邪相抗,先想青色之气自肝位出向左行,终生林木。再想白色之气自肺出而向右行,终而化为剑戟刀枪。再想火红之气自心出向头上行,终成明亮之火光。再想黑色气自肾脏出向下体而行,终而成水。再想黄明之气自脾脏出,而入主中央部位化为黄土。当五行之气护身完毕时,然后头部会有如北斗七星之壮盛,如此再进入失序得疫病之场合,则可无虑。
又有一法,可在一年之春分日,日未出时运气吐出中焦之湿液,亦可免除疫病。又一法,可在雨水之日连续三日以艾草煮水沐浴来泄出汗水,也可避免疫病。又一法,取小金丹方,即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合作细粉同入,在泥土地上筑高一尺土堆,下方挖空火烧,上方土中置药末,不用炉,如此焚烧七日不断,断火后冷却七日,笫二日取出,把药与土混合埋入地中七日,取出后,白昼时研磨三日使成细砂,再入蜜为丸,作成如梧桐子大小,每月之朔日望日清晨日出时,深呼吸一口,再以冷水吞服一丸,以意念达于丹田,如此服十粒后,必可避除疫病也。

五脏神不守的针刺法:
人在极虚时会心神失其位而出游,以致外在鬼神必干扰之,终成病灾夭折,如何可以用刺法,来保全其真元?
心虚,心神不守,会胡言乱语,会魂不守舍。如果是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只有病邪乘此虚而入时,方有夭寿之虞。发如厥阴之脉气虚,天气又虚,无法养肝,人体中肝气虚,又外感天气虚,此重虚之致,再遇木运衰弱之年,终而魂离肝而上头,此时若病邪干扰厥阴脉气,病人身体温者犹可以针治,可刺足少阳脉气所过之经穴坵墟,再刺肝俞即可回复。
如人之病为心气虚又适逢天时相火之运失守其位,造成心火虚,三焦心包相火亦虚,心神必上出百会,再遇火运衰弱之年,火运一衰则水必犯之,令人昏厥(心气虚会看到黑色的鬼影)。可刺手少阳脉气所过之经穴阳池,再刺心俞即可。
如人之脾病土虚,又适逢天时太阴之土运失守其位,因而重虚。土运过虚,再逢土运过虚之年,肝木必犯之,必令人昏厥(会看到青面獠牙的鬼,因为木克土,脾脏虚了)。可针足阳明脉气之冲阳,再刺脾俞即可。
如人病肺气虚,又适逢天阳失守,金气益虚,再逢金运过虚之年,如此则火邪必犯,也会令人厥(会看到赤色的鬼)。吾人可刺手阳明脉气之所过经穴合谷,再刺肺俞即可。
如人病肾气虚,又逢天运太阳失守,水气更虚,此重虚之成,再逢水运不足之年必发病。土来犯之,使人神魂不守,终至昏厥(会看到黄色的鬼来犯)。吾人可刺足太阳脉气之所过京骨穴,再刺肾俞穴即可。

十二脏腑之源是气神相合,互有常态之盛衰也。神失其位:阳经用原穴,阴经用俞穴代替原穴。
心脏,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神虚则心焦不守,可针刺手少阴之原穴神门穴,针用补法,出针扪穴不使气出。
肺藏,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由此。一旦肺魄因虚不司其职,可针刺手太阴之原太渊穴,用补刺手法,出针必扪针孔。
肝脏,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可针刺足厥阴肝经之原太冲穴,用补刺手法即可。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可刺足少阳胆经之原坵墟穴。
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可针刺手厥阴心包脉气之原劳宫穴,用补法即可。
脾脏,为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可刺脾经脉气之原公孙穴,采用补法来刺。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可刺胃经脉气之原冲阳穴,采补刺手法即可。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可刺大肠脉气之原合谷穴,用补刺手法。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华无法生化为体用。可刺小肠脉气之原腕骨穴。用补刺手法。
肾脏,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可刺肾经脉气之原太溪穴,用补刺手法。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可刺三焦脉气之原阳池穴,用补刺手法。
膀胱,是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乃出矣。一旦失守,气化不足,必致癃闭。可刺膀胱经脉气之原京骨穴,采用补刺手法即可。
以上凡此十二官,绝不可有一位缺失,其互相制衡,互相支持,循环不已,因此针刺之法,有使其神全,养其真元之妙,也有修炼身体呼吸吐纳之术来保养健康,皆非用在治病之时。所以人能修养精神,为预防灾病之道也。
预防疾病之道,贵在精神内敛,巩固精气,使精神不散,欲念不生。神不能守即有形体,亦无法生存。神能守,则疾病不生。健康之要道在胎息,回归孩提时代之全真,神守在丹田,每息皆入此生命之源,命名为“归宗”。
万源归宗:用腹式呼吸。没事就练习腹式呼吸。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6701楼#
发布于:2016-04-28 20: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4月28日 《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七十二 刺法论(素问遗篇)
4. 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这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当太过或不及时(脉症上都可以看到),取其生降之源(用克控制其太过,用生补其不及?),使五行生克正常,才可预防病邪入侵。
5. 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厥阴复布,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阳明复布,太阳不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a. 天地四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如果节气失常,就会有疫病出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应该正常,人的脉也应该是按四季正常变化。疫病都是因为节气过长而生。
b. 阳热之气过长(该冷但还不冷):足厥阴肝经脉气一定不正,肝气升发过度,一定会阻塞于头部。取足厥阴肝经子穴行间。
c. 阴寒之气过长(该暖不暖):冬天时脸色暗点,脉沉是正常,但是如果到了春天,病人的脉、气还是冬天的,就是不正常。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心气阻塞于心胸中(因此时是从冬至到夏至期间)。取手厥阴心包经子穴劳宫。
d.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足太阴脾经的心气不正,脾土之气阻塞于中焦。取足太阴脾经子穴商丘穴。
e.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于中焦,像天地间的湿热在空中没法成雨,阳中有阴是从夏至向冬至,此时三焦经属火。手少阳三焦经子穴是天井,为什么取荥穴液门?。
f. 冷热无常,不按节令,时间过长:手阳明大肠经受阻,不能向上入肺。刺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
g. 秋天暑热难当:足太阳膀胱经之气不正,足少阴肾经受阻。刺足少阴肾经子穴然谷。
6. 气过有余,复作布正,是名不遇位也。使地气不得后化新,司天未可迁正,故复布化令如故也。己亥之岁,天数有余,故厥阴不退位也。风行于上,木化布天。当刺足厥阴之所入。子午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阴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余化布天,当刺手厥阴所入。丑未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阴不退位行于上,雨化布天。当刺足太阴之入。寅申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阳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化布天。当刺手少阳之所入。卯酉之岁,天数有余,故阳明不退位也。金行于上,燥化布天。当刺手太阴之所入。辰戌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阳不退位也。寒行于上,禀水化布天。当刺足少阴之所入。故天地气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预可平痾。
a. 五运之气太过,即新的一年节气已变,但是还延续去年的天气,天气失常,使人病。合主逆气而泻。太过的脏气要折损太过之气。
b. 己亥年,岁末寒气一直延续到新年,是春行冬令,即春天太寒,足厥阴肝经本该生发,但这个时候不适合生发,即木气太旺,人容易上火生燥。刺足厥阴肝经合穴曲泉。
c. 子午年冬行春令(冬天短、春来早),这是天数有余,第二年节令一定会变。这时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刺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
d. 丑未年夏季梅雨季节长,这是天数有余,当年湿气盛,足太阴脾经湿过盛。刺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
e. 寅申年,春天短夏天长,少阳必盛。刺手少阳三焦经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
f. 酉年秋行夏令,秋热,夏天延后。阳明热过盛,天干物燥。取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泻燥气。
g. 辰戌年冬行秋令,秋天长到冬天。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太阳之气该收没收。刺阴足少阴肾经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下于肾脏。
7. 明其奥旨,天地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剥,刺之,当先补肾喻。次三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又有下位,己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其法补泻一如甲子同法也。其刺以毕,又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净齐戒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假令丙寅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不可独主之。中水运非太过,不可执法而定之。布天有余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吕音异,如此即天运失序,后三年变疫。。祥其微甚,差有大小。徐至即后三年,至甚即首三年,当先补心俞。次五日可刺肾之所入。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已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即刺法皆如此矣。其刺如毕,慎其大喜,欲情于中,如不忌,即其气复散也,令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
a. 天干化全失其正位,使天气之气都弱,天地间变动异常,三年必成疫病。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
b. 甲子年,甲为刚干,当年己月时,甲己合化土为常态(甲是阳木、己是阴土)。如果刚干甲失其正位,己的土气必弱,肝木必克、胜,这是节令不对。则三年中必有疫病。如果己土不至,刚干甲独盛,则三年中必生脾土的大病。先用补法针刺肾俞穴,以水生木;三天后刺足太阴脾经俞穴太白,强土疏肝。针刺后,不可以夜晚出行或远行,必须有七天沐浴斋戒,则元气恢复。
c. 丙寅年,丙为刚干,当年辛月时,丙辛合化水为常态(丙是阳火,辛是阴金),如果刚干丙失守其刚,令柔干辛无法独立生化过程,水气生化不正常,水上行有余,阳不足以气化、节令生变,五韵律不协调,天地运转失常,三年后必生疫病。轻微的,三年后才生病;严重的三年前已经生病。如果甲子年土运、辛己年水运柔不济刚,失去常态,造成地运即土气虚弱,三年后必成水病。先针刺手太阴心经俞穴神门,使火不盛水;五日后针刺泻足太阴肾经合穴阴谷。针刺后,不可大喜,节欲少志,如果不注意,正气必再散失,病会复发。至少要安静七天,静心止念。
d. 庚辰年,庚为刚干,当年乙月时,乙庚合化金为常态。(庚是阳金,乙是阴木)。如果刚干庚失守其刚,柔干乙无法与之相合,金气无法司守其职,节气不合,阴阳不调,天地失序,五音不和谐,三年后必一大病,病缓三年后病至,病急则三年内必至。如果柔干阴木失守,则刚干阳金独治,三年内病:金疠。随节令变化发变。需要让肝平则不发怒。刺法同上。先补肝俞,使金不克木,使金居其位不出;三日后再刺手太阴肺经经穴经渠。针刺后,静养七天,切忌大怒,大怒伤肝、令金气四散,病复生。
e. 壬午年,壬为刚干,当年丁月时,丁壬合化木为常态。(壬是阳水,丁为阴火)。如果年刚干壬失守其刚,柔干丁独处,该年为阳年,上下干不守其正位,互相招损。当年天地五音不协调,三年后大病至。如果柔干甲子丁酉失守其柔,不能调节刚气,则丁不与壬合,三年也生病变。与天运不合一样。刺法同上。先补刺脾俞,强土令木不克土,三日后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针刺后,静养七天,切忌大醉、高歌欢乐,否则气散;不可吃太饱,不可吃生冷以减轻脾脏负担,且吃后不可久坐,不可吃太酸,宜吃甘淡食物。
f. 戊申年,戊为刚干,当年癸月时,戊癸合化火为常态。如果刚柔互济失去本位,戊癸为火运,逢刚干阳年,火不足,刚干失守,柔地独处。火不足水必来扰。三年内火病来生。如果柔失本位,刚干也会失守,造成戊癸不合成火,三年内病:火疠。先刺肺俞,固金令火不克金,再刺手少阴心经经穴灵道。针刺后安神静养七日,切忌过度悲伤,过悲伤肺气,病会再发。
g. 久病之人的呼吸之法及注意点:肾久病呼吸法:寅时面南而立,静心凝神。闭气,七个呼吸长,伸颈咽气,象吞咽硬东西一样,快速咽七下,舌头下必生津液,再分三次咽下,意念导入下丹田。这津液是离宫之水,又名玉泄、神水,可以补精益气。肺久病不可言语过多,气息宜细宜长。
8. 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牡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 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以入于疫室。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泻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a. 不受到传染的人一定是有正气存在体内,使病邪无法入侵,这是避病邪的能力。如果刚进入疫区或者刚感染疫情时,采艾叶煮水泡澡,出点汗就会好。
b. 疫病由呼吸传染人,进入疫区保护自己的方法:先想自己的心脏像太阳,想使心神与病邪相抗。想有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再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兵甲;再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再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再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行之气护身后,头上会有北斗七星亮闪闪,就可以进入疫区。
c. 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合、细粉同入。在泥土地上筑高一尺土堆,下方挖空烧火,上方土中置药末,不用炉,焚烧七日不断,断火后,冷却七日。第八日取出,把药与土混合埋入地下七日。取出,白天研磨三天,使成细砂,入蜜为丸,做成梧桐子大小,每月的朔日、望日清晨日出时,深呼吸一口,再以冷水吞服一丸,以意念达于丹田。如此服十粒。
d. 精神疾病针灸治疗:
1)魂不守舍、胡言乱语,针刺足厥阴肝经经穴丘墟+肝俞
2)心气虚,说看到黑色的鬼(火虚则水盛),针刺手少阳心经经穴阳池+心俞
3)脾气虚,说看到青面獠牙(土虚则木盛),针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脾俞
4)肺气虚,说看到火色鬼(金虚则火盛),针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合谷+肺俞
5)肾气虚,说看到黄色鬼(水虚则土盛),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肾俞
e. 十二脏腑神亡:神,即情志,过度情绪会使神亡,用原穴、补法、扪针使神归位。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虚则心焦不守,针刺手少阴心经俞穴神门
1)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虚则魄不守,针刺手太阴肺经俞穴太渊
2)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虚则魂失,针刺足厥阴肝经俞穴太冲
3)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虚则犹豫不决,针刺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
4)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虚则精神不聚,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劳宫
5)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思虑太过则脾虚,针刺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
6)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暴饮暴食赐伤胃,针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
7)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虚则大便不正常,针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
8)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虚则无法吸收营养,针刺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
8)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虚则志竭,针刺足太阴肾经俞穴太溪
9)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虚则水道不利,针刺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
10)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虚必致癃闭,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
f. 万元归宗:随时随地保持腹式呼吸,让精气神守在关元。
郭新
会员
会员
  • UID2018753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13
6702楼#
发布于:2016-04-28 20: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郭新申请签到2016-4-28黄帝内经84课心得
學習中医首先掌握十二经络,然後分清楚阴阳,从高处入手,跟随倪师學習五大经典。
张亮荧
贫民
贫民
  • UID2018676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6703楼#
发布于:2016-04-28 20: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4-28《皇帝内经》第83课心得
1、阴阳五行升降之刺法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肝经脉气不正,肝气阻塞上头,取行间穴。
阴寒节气长,心经脉气不正,则心气阻塞心胸,取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会脾经心气不正,脾气必阻中焦,取大都穴。
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三焦气阻塞,气机阻塞中焦,刺液门。
冷热无常,时间过长,阳明气不正,受阻,则气不入肺,刺鱼际。
秋行夏令,则足太阳气不正,足少阴气受阻,刺然谷穴。

2、五运之气太过刺法
己亥年,春行冬令,必肝经脉气过盛,必木增燥作灾,刺肝经合穴曲泉。
子午年,冬行春令,来年节令必变,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取心包合穴曲泽。
丑未年,夏季梅雨太过,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脾经湿过盛,刺脾经合穴阴陵泉,让湿消散不留关节。
寅申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阳盛,致热上行,刺三焦合穴天井,让少阳不过于热亢。
卯酉年,秋行夏令,阳明热盛,终成燥,取肺经合穴尺泽。
辰戍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太阳之气不敛反盛,取肾经合穴阴谷,让太阳水下于肾。

3、肝与天气虚(重虚)遇木运衰弱,则魂离肝上头,胡言乱语,魂不守舍,刺胆经经穴丘墟,再刺肝俞。
心气虚同时相火失守其位,致心火虚,三焦心包相火虚,心神上出百会,同时火运衰弱年,则会昏厥,夜晚见黑尸鬼,刺三焦经穴阳池,心俞。
脾虚逢天时太阴土运失守其位(重虚),同时是土运过虚年,木克土,必令昏厥,见青尸鬼,刺阳明冲阳穴,脾俞穴。
肺虚逢天阳失守,遇金运过虚年,火克金,见赤尸鬼,会令人厥,刺阳明经穴合谷,肺俞。
肾气虚,逢天运太阳失守(重虚),遇水运不足年发病,土克水,见黄尸鬼,刺京骨,肾俞穴。

4、天干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刚干)
乙丁己辛癸为阴干(柔干)

5、心神虚则心焦不守,刺原穴神门穴,补法,扪针。
肺魄虚,刺原穴太渊穴,补法,扪针。
肝魂虚,刺原穴太冲穴,补法。
胆虚则疑虑不决刺原穴丘墟。
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刺原穴劳宫穴,补法。
思绪太过伤脾,刺原穴公孙,补法。
大肠失守, 无法传导秽物, 刺原穴合谷穴,补法。
小肠失守,谷物精华无法生化为体用,刺原穴腕骨,补法。
肾气虚,必使志竭,刺原穴太溪穴,补法。
三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刺原穴阳池穴,补法。
膀胱失守,则气化不足,致癃闭,刺原穴京骨,补法。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6704楼#
发布于:2016-04-28 20: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阴阳五行,其间互相生克制化,此必须取其生化之源,太过之时必令其折散,不及之时必滋养其源,如此则能扶正,使五行之生化正常,方可事先预防病邪之入侵。其取法如何,方可得生化之源。
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足厥阴肝经之脉气亦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上头部,此时必先取肝经脉气之所行处行间穴。若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知此则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则取手厥阴心包经的脉气所行之处劳宫穴。
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必使足太阴脾经之心气不正,如此脾土之气必阻中焦,此时取脾经之大都穴。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令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行,犹天地间之热欲化雨但不雨,知此气机阻塞中焦,可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行处液门穴。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令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必不向上入肺,可刺手太阴肺经脉气之所行处鱼际穴。秋行夏令,必令足大阳之气不正。太阳气不正时,足少阴气本欲行而受阻,当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行之处然谷穴。
五运之气不正,可以用针使其通畅,五运之气大过,必一再重复聚在其本司之位,此因名不遇其位。如木气过旺,仍属木气,居于木位。新的一年,节气巳变,但去年之天气仍未因此而改变,此天令失常,使人致病。己亥之年,岁末寒气到新年来临仍司天气,此即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此天气使然,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当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入之合穴曲泉。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来年节令必变,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当取手厥阴心包经脉气所入合穴曲泽。

丑未之年,夏季梅雨太过,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当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入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当刺手少阳三焦,经脉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可免疾病之生。
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金气正行郄逢热势,必终成燥,天干物燥,此时取用手太阴肺经脉气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
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当取足少阴肾经脉气之所入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所以当天地之节气不正,阴阳逆行,必致民病。使用针法正确,可以预防疾痫之发生。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一旦天干化合失其正位,会使天地之气皆虚弱吗?其造成的病都可以治好吗?例如甲子之年,甲为刚干,其年己月时,甲己化土为常态。如其刚之甲干失其正位,己脾之土气必弱,肝木必相克胜,此因节令之不正,好像音律之不协调。一旦如此,则三年中必有大病。此已详细至病源之末根,能察病情之深浅,病未至而可先刺,以预防之。当先刺肾俞穴用补法,以水生木。三日后再刺足太阴脉气所注俞穴太白,此为强土疏肝法。也有状况是,己土之柔干不至,造成甲干独守,如此三年必生脾土之大病,其刺法补泻,则同上甲子之法。此时针刺后,切不可夜晚出行或到远方去,须有七日沐浴斋戒,则元气必自复。凡肾有久病时,可以在寅时面向南立,去除杂念,凝神闭气不呼吸,伸颈咽气,如吞硬物入肚中,速续七咽,舌下必生津液无数,再用心念分三次把津液吞下入于丹田中。此即离宫之水,又名玉泄,一名神水,可以补精益气。
例如丙寅之年,丙为刚干,其年辛月时,丙辛合化水为常态,然是年刚干丙气失守其刚,以致令辛之柔干无法独主生化过程,水气生化之机必不正常,无法正常的主司其职,水上行而有余,因上刚干失守,阳不足以气化,此即失其常态,犹天地之气不相合,节令生变,五音律不协调,乃致天地运转失其常序。三年后必生疫病,再详细其轻重缓急,其产生些微之差异大小亦可分出。如果轻微的,三年以后才生病,严重的前三年即已病至。当先用针刺补法取心俞穴,使火盛水不侵犯,五日后再针刺肾脉气之所入合穴阴谷用泻法。有时会因甲子年之土运,辛己年之水运,其柔不济刚,此亦失其常态,造成地运即土气呈虚弱之状态,其后三年必成水病,其刺法亦如前法。刺法完毕后,必慎不可大喜,节欲情志。如果不知禁忌,则正气必再失散,病将复发。至少须安静七日,心念不可贪婪,尽除忧思方可无碍。
例如庚辰之年,庚为刚干,是年乙月时,乙庚合化金为常态,但其年刚干庚气失其刚位,柔干乙气无法与之相合,是年金气必无法司守其职,节气必然不合,阴阳不调,天地失序,终至五音不谐,如此一来三年内乃生大病。如详数其间产生

天数之误差,即可知更细微的事。如果病缓则三年后病至,知果病速则三年内乃至。吾人当先补肝俞使金不克木,使过刚之金居其位不出,三日后再刺肺脉气所行之经穴经渠。针刺结束后,须静养安神七曰,切忌大怒,大怒伤肝,必令金气四散,其病复生矣。有时是居下位柔干失守其职,以致上刚干庚金独治,此亦为失守。如此三年生变,病名金疠。随节令之变,待时而发病。如详数地数之误差,是可以知其病来的快与慢,但其治法与上同。欲令肝平则不发怒,同上之理。
例知壬午之年,壬为刚干,其年丁月时,丁壬合化木为常态。如果是年刚干壬气失守其刚,下位丁之柔干独处,即令该年为阳年,也会有五行盈亏不同的现象。上下干不守其正位,互相招损,其间差异的产生都有其可数之处。是年天地五音必不协调,此差异必使三年后大病至。吾人当先补刺脾俞固土不令木克,三日后再刺肝经脉气之所出井穴大敦。刺毕后安神静养七日,切忌不可大醉,髙歌欢乐,否则气必复散,又不可过饱食,不可食生冷之物,造成脾脏负担过重。要使脾脏气充实且不滞留湿气,必须在饱食后不久坐,食味不可过酸,不食一切生冷之物,食味宜甘宜淡。又有时是因下位甲子丁酉等失守其柔,未能适中调节刚气,此亦丁不与壬合,也名为“失守”。此乃柔不复刚,与地之运不合,三年亦生病变,与上节天运不合一样,其刺法如同上法。
例如戊申之年,戊为刚干,是年癸月时,乃戊癸合化火为常态,如果刚柔互济失其本位,即令戊癸为火运,逢刚干阳年,火亦不足,此上刚干失守,柔地独处,其气必失正,火一不足则水必来干扰,如此不因节令而擅自变迁,其有深浅的差异,如果是相合的正气,其天地五音必同。天数受此刚干失守,节令必变,三年之内火病乃生。吾人于此当先刺肺俞,固金不令火克,再刺手少阴心经脉气之所行灵道穴。刺毕须安神静养七日,切忌过悲伤,一旦太过悲伤必伤肺气,会使本聚之真气四散,病必再发矣。常人欲令肺家气实,要法在呼吸上,不可言语过多,气息宜细宜长。又有时是柔下之干甲子癸亥失其本职,即柔失本位,这样刚干亦会失守,造成戊癸不相合成火也,此则地运失序,终必成虚,三年后必有病变,名为“火疠”。因此详知五运之变化,则在五年之中可以明察其失守何位,施予正确的刺法,就能使疫病等凡因时序失守产生之病变,事先治好,不因刚干或柔干那一个失职,而其治法则一也。千万变化,归于五法施刺,各所失守终不离五行之统辖也。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会互相传染。若不论大小病,或病状是否相似,如果不施针刺治疗,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疫病不相传染也?其不相传变者,是因其人正气存于体内,病邪无法入侵,此其避免病邪之能力,外来之邪一入体内即以泄汗解之,则正气必相往来。病气若出于鼻间,由鼻吸入,则以嚏出病,邪不入侵则无法相染,要令疫病出鼻,须先观想心神如日之炙,欲使心神与病邪相抗,先想青色之气自肝位出向左行,终生林木。再想白色之气自肺出而向右行,终而化为剑戟刀枪。再想火红之气自心出向头上行,终成明亮之火光。再想黑色气自肾脏出向下体而行,终而成水。再想黄明之气自脾脏出,而入主中央部位化为黄土。当五行之气护身完毕时,然后头部会有如北斗七星之壮盛,如此再进入失序得疫病之场合,则可无虑。又有一法,可在一年之春分日,日未出时运气吐出中焦之湿液,亦可免除疫病。又一法,可在雨水之日连续三日以艾草煮水沐浴来泄出汗水,也可避免疫病。

精神病胡言乱语,刺肝俞穴,足少阳的丘墟。
 如果一个人说每天晚上看到黑黑的影来压,这是心虚,针手少阳阳池穴,再刺心俞。
 脾脏有病,青尸鬼(木克土),刺足阳明之冲阳穴,再刺脾俞穴。
 肺脏有病,赤尸鬼(火克金),刺阳明经之合谷穴,再刺肺俞。
 肾脏有病,黄尸鬼(土克水),刺足太阳之京骨穴,再刺肾俞。
 神失其位,精气不利,阳 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以俞代原。
 心神不守: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神虚则心焦不守,刺手少阴心经之神门穴。扪针。
 肺脏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 由此,肺虚不司其职,刺手太阴肺经之太渊穴。
 肝脏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刺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刺足少阳胆经之丘墟穴。
 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刺手厥阴心包之劳宫穴。
 脾脏是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刺脾经之公孙穴。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刺胃经之冲阳穴。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刺大肠经合谷穴。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化无法生化为体用。刺小肠经之腕骨穴。
 肾脏是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刺肾经之太溪穴。
 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刺三焦之阳池穴。
 膀胱是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乃出矣,一旦失守,气化不足,必致癃闭,刺膀胱经之京骨穴。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