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唐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94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1
690楼#
发布于:2015-12-01 21: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33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33课学习心得
    会郄治疗,扎郄穴的时候就是消炎,止痛,像麻醉穴。比如骨裂开伤到这个地方,这

个地方刚好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交接在这个骨头腕。大抒有压痛点,针下大抒以

后,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下针以后止痛,同时

让骨头回复。又比如,手没有受伤,是这条筋痛,肩膀抬不起来,只是肩膀抬不起来,病

在经络上面,下曲池。又如手痛了三个月,久痛曲池。整个礼拜心痛二间。子穴母穴应该

选的时候,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骨伤的时候会郄治疗。所以入土的治疗法则使用的时机

也不太一样。
    全身的骨肾脏在管,中医的观点是这样的,全身的骨骼有起点有终点。西方医学认为

骨头新骨细胞会取代旧骨细胞,骨头不断在长,你才能长高。你问他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

束,西医没有这个问题。
    髋关骨的地方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就是骨头的终点。人开始制造新的骨细胞

在这里面。从这个地方一直到手指尖,这个地方到脚趾之间一共耗费两年的时间。所以每

一个人两年有一套全新的骨头。刚开始在骨有病的时候,骨病之初,中医就知道。
    大抒穴有压痛点代表骨病。没有压痛点代表骨病好了。
    针灸的穴道好用,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帮助我们回头确定病好了没有。刚开始有骨病

的时候病人都有膝盖痛,绝大多数痛在左膝。骨头就不行了。
    在做会郄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了,针下去酸停就停感觉气到了。
    膀胱经下针的方式30度下。
    卷八三十六页“冬寒曰五脏气乱,取之于天柱大抒腹部补泻”。所谓五脏气乱从高处

撞下来跌下来手受到伤害,一摸他的脉都乱了,这个时候五脏要让他平气来,脏腑是这样

子,气血是不断的循环,十二经络上面“肺寅大卯胃辰工,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戊

心包,亥焦子胆丑肝中”。我们在讲这个的时候,内脏是按照这个时间走动气血最旺,经

络一直在循环,比如饮食时凌晨3点到5点走到手三阴肺经中府云门走到少商,5点到7点继

续在走,气血在走,你一直在循环,像个大循环一样,主力在前面,后面是跟到一片,后

面在动是因为前面。人整体看像个圆圈一样,如果只看圆圈没有头尾,所以设置头尾顺着

这个方向走。经络是二十四不断循环,这里在动,我们不去管他,认为气血流注到什么地

方去。中医观念气走动,西方医学看不到气在动只看见血流动,没看见前面的气。
    西方医学很多把尸体拿来看,尸体是死的。中国以前犯人抓了活杀,看见你胃里面把

肚子扎开,五个人吃不同的东西,很多都是活体解剖。现在不会发生这些不人道的事,以

前很乱,强盗杀人放火的,凌迟,一方面拿来做活体实验,一方面为了震慑警告作用。
    骨会大抒,督脉时,三椎身柱,灸身柱又灸大抒,金钟罩,骨头很硬,不容易受伤,

对身体很好,身体很健康强壮。    
    风门穴(发背脓疽),一椎下,第二椎下方就叫风门穴。后背,颈部入脑后脑勺的骨

头,在督脉上面有个穴道叫风府。胆经的时候我们还要介绍风池,很多在脑后方的穴道我

们通通用“风”来定名,大部分都有颈项很项强,很硬很痛,脖子很紧,这种现象产生。

也就是说这些穴道风最容易进去的地方,也是我们常常讲这是冷却系统,肾脏里面的津液

经过膀胱小肠的蒸化以后,进入命门,命门跟小肠是相通的,很热的营养的津液一直往上

冲顺着督脉,冲到这里时如果没有这个脖子的话进入脑部太热,脑部脑血管就烧坏掉,经

过这里要凉快一下,所以这里面很多穴道都是风进入的地方,一缩脖子的时候冬天就比较

不冷。男女就不一样。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正面是阴,背面是阳。这些穴道下

针近取穴脖子通通都可以下针,也可以灸,上火罐也可以。如果在野外,脖子伤到很难过

,针和艾绒也没有,砍个竹子来,把口子磨圆滑一点,用火罐用火烧把里面的空气烧热也

可以拔火罐。火罐在这附近都可以拔。都可以把风邪去掉。一拔,毛孔张开会流汗。经脉

循环,痛就去掉。
   有个病背上长了很多脓块,在治症上有三种,第一种是白头红肿,;第二种白色的硬头

;第三种凹陷。如果我们遇到这个痈,背后四肢上通通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

是风门穴。这三种稍微不太一样,前两种我们如果用灸的,第一种可以用三菱针把皮肤挑

破把脓吸出来,上一些外敷的药,在上面灸,在灸的时候灸的定义要痛灸到不痛。第一二

种的脓疱都是凸起来的。灸到不痛艾到了正常部位了,不痛就停掉了,只要把病去掉就好

了。痛灸到不痛。白色乌头也用灸,烧针,烧针也叫燔针,从不痛灸到痛为止,肿瘤皮肤

底下还有部分,开始灸的时候,灸到痛了病已经透出皮肤表面了,这个时候可以停止了,

也可以直接下针。第三种凹陷的话不用针,凹陷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用灸就好了

,直接灸,凹陷有两种,有不痛和痛,通通用灸,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风门穴治疗痈疽非常好的穴道。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背部长褥疮,痈疽都可以烧,不要

在褥疮上面烧,在风门穴上烧。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691楼#
发布于:2015-12-01 21: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所有骨的疾病都可在大杼穴。
 “会郄治疗法”,郄穴一般用来消炎、清热、止痛,是麻醉穴。内科、骨伤科-会郄治疗法;经络疾病-子母穴疗法。
 中医对骨的认识:全身的骨都有起点和终点。骨细胞的生长,从头到尾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全身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例如:有人髋关节痛,吃了几十年钙片到四五十岁依然骨头有问题,证明刚开始髋关节痛的时候就证明骨头的开始出现了问题。
  胫骨骨折患者,西医进行清理上石膏等,用钙片维持,骨头永远不会长好;中医思路,“会郄治疗”针刺大杼穴,外加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三个星期后,骨芽已经长出来,由于吃钙片导致的肾结石也会随之治疗好。
  大杼穴用来诊断、治疗、判断骨病的预后情况。压痛,治疗;无压痛,治疗好。
  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起到了即可。感觉酸痛。
  经络与气血:经络是十二时辰都在不断循环的;气血,每个时辰看的是气和血的动向。脏腑气血流注的时辰表,看得是脏腑的气血在哪个时间段最旺。一般气走6寸,血开始走。
  常灸身柱、大杼穴,长的高,骨头硬。
7.风门穴
 第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5寸。
 脑后的穴很多用风来命名,风经常进入。如风府穴、风池穴。项强一般针刺。
 脖子处是人体的冷却系统,一般肾脏的津液在小肠气化后进入命门,通过督脉上到脑部,在脖子大椎处冷却,很多风进入脖子位置,脖子缩进衣服,就不冷。
 男人:背面为阳,正面为阴;女人:正面为阳,背面为阴。
 风门处治疗头项的疾病,针或灸都可以。
 背后长痈的三种治法:(1)白头红色
                     (2)白色无头
                     (3)凹陷
第一种痈一般灸为主,先用三棱针挑刺,出脓,痛灸到不痛;第二种痈一般先挑刺出脓,不痛灸到痛为止。或者用燔针治疗。第三种只灸。
  褥疮一般在风门穴上艾灸,不直接灸屁股。
吴心雨
贫民
贫民
  • UID2018189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6
692楼#
发布于:2015-12-01 21:57
l中医经典魔鬼特训六班-成都-吴旭萍请申签2015.12.1《针灸大成》第33课学习心得:会郗治疗法,消炎止痛用郗穴有麻醉的作用。内科和骨伤的时候用会郗治疗法治疗。骨由肾管,全身骨骼起于髋关节止于四肢。每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骨有病的时候最初膝盖会痛,大多痛在左膝时那说明骨头都不行了。人气血流注时气走六寸血才开始动。常灸身柱和大抒不易受伤。风门穴,位于第二椎下外开1.5寸,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正好相反。溺水死尸面朝上女尸,背朝上男尸。近取穴,脖子强硬等。针,灸,拔罐都可以。四肢和背部的脓疽都可在风门灸。背上的疽有三种:1.白头红块(痛)用艾灸,灸到不痛。2,白色无头,用灸的方式灸到痛。3,凹陷,也可灸。在风门对褥疮也可以治疗。
卢昆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951
  • 粉丝2
  • 关注120
  • 发帖数137
693楼#
发布于:2015-12-01 22: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2.1日针灸大成第33.节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2.1日针灸大成第33.节课心得:
 
        大杼穴:陶道穴外开1.5寸;大抒穴是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专治骨病。十二经络上,“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骨病诊法:大杼一按,疼痛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
骨头没有裂。大抒可针可灸。
      会郄治疗法则:内科病和骨伤用会郄比较多,会郄治疗时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
      风门穴:风门在督脉外开1.5寸,在一椎下,在进入第二椎下方叫风门穴。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的穴道叫风府。胆经还有风池穴。专治脓肿疽:1.是脓块,红色的,头是白的;可用燔针可用灸。                                              2.白色的,没有头;可用燔针可用灸.
                                              3.是凹陷的;不用针用灸。肿块、褥疮都可以在风门上烧。

       女人呢,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因为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所以女人奶水从前面出来是白色的,白色在前面,所以胸部为阳。男人反过来,胸部是阴。
灸友王锡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6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2
694楼#
发布于:2015-12-01 22: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锡兰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学习心得:大杼,是郄穴,它能消炎止痛,也是麻醉穴,如在大杼出现压痛点,就在郄穴下针,但我们须分清它是经络痛,还是骨痛。肾主骨,在治疗骨性疾病,我们首先应明白骨它也有起点(环跳),终点(四肢末梢),并且我们每2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我们压大抒,可以了解骨疾病的好转与否。而骨病之初,病人会有膝盖痛。会穴,我们只用引到气就好,指针下去了就行了。
风门穴,主治发背脓疽,而风门穴,在脑后方,也是风最易进入之处,它也治伤风引起的颈项强痛,为近取穴,可针可灸也可拔罐。作为阴阳也分男女,男人前阴后阳,女人前阳后阴。
疽,它分三种,一种为白头红块,用三棱针调破吸脓;二种为白色无头,灸或烧针,三种为凹陷型,最难治,直接灸,而这三种有共同的治则,痛则灸到不痛为止,不痛则灸到痛为止,并且在临床,褥疮也可灸风门而治疗。
包小花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8
695楼#
发布于:2015-12-01 22: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一、会郄治疗
1.  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
2.  病人骨头裂开,刚好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
3.  若病在经络上面,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
4.骨头的起点和终点:人的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这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新骨细胞是在髋关节(环跳),从这到脚趾头和手指头,一共需要两年。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
5.骨内伤:病人髋关节痛,有可能是吃维生素片太多。
6.治骨伤,找到骨伤在哪跳经脉上面,然后在用这条经脉的郄穴下针,再开处方,让骨牙长出来,3个月后,断骨可以全部长好。
7.骨病(内伤)初期,病人都会有膝盖痛,支撑这里的开始痛,绝大多在左膝。
8.在做会穴治疗时,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
9.气血是沿着十二经络不断循环。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我们要看它每一时辰的气和血的动向。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气带着血动。
10.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二、风门穴(发背脓疽)
  1. 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
2.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
3.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
4.风门穴是进取穴,脖子强硬,可灸,可拔火罐。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来流汗,痛就会去掉了。
5.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嘛。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
6. 痈,无论背上的,四肢上的痈,都可以在风门上治。
7.三中痈的治疗:前二种如果用灸的,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在灸的时候,痛要灸到不痛。 第二个也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烧针)。用灸,就灸到他痛为止。
第三个是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的,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
8.背发的肿块、褥疮都是痈,都可以烧。褥疮,不要在褥疮上面烧,要在风门上面烧。
丁燕
贫民
贫民
  • UID20182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5
696楼#
发布于:2015-12-01 22:42
@教官-成都-曾从芬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丁燕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
第33课学习心得
风门穴(发背脓疽)
风门:第二椎下方外开一寸。是近取穴,脖子强硬可以针、灸、拔火罐。
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
男女是不一样的女:正面是阳,背面是阴。
男:背面是阳,正面是阴。
背上常常长很多脓块,医书上叫痈。
有三种治疗法
1、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
2、白色的没有头。
这两种了以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再用艾在上面灸。痛要灸到不痛,不痛要灸到痛。
3、凹陷的,是很不好的症状,不用针直接用灸。凹陷也有两种:痛和不痛。也是要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肺俞: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
肺的募穴是针从中府下到云门,再下针在背面的肺俞,这就是俞募治疗法。大部分都是用在内科治疗: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等。
如果还会痛,可以用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
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
当发现肺有问题时,第一个影响的就是肝,要先强肝,再治疗脾脏。要让金去找水没法克木。当金生水时,五行相生的现象出现就会恢复正常。
 发现木有问题时,就先强土在强肾。这样就可以先把病堵住,再去治疗。
 肾主二便,肺功能不正常时,要先治肝、治脾,肺功能恢复正常,大小便就会正常。
心脏是管奶水的,心情好奶水就会不断的从乳头出来。断奶时心脏功能好,大约二个星期,奶水下行就会来月经。
如果心情不好,经常忧伤,就会造成奶水逆反现象。奶水逆流就是肺癌的源头。在第三椎身柱按压时会痛,这时就在肺俞、中府治疗,同时要保持心情良好。
灸友45619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19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55
697楼#
发布于:2015-12-01 22: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第33课学习分享,申请签到
一、足太阳膀胱经
1、大杼穴(专治骨病)        病人脚突然扭到,在背后大杼一按,病人大叫一声,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骨头没有裂,如果裂了,就给他灸,下针都可以,骨头会恢复得很快。骨病治此。会穴,有一个可以加强它效果的法则叫会郄治疗。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病人骨头裂开了,刚好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五十肩,手抬不起来,那是病在经络上面,若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中医的观念是全身的骨骼都有个起点,也有终点。从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这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每一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
        当有患者膝盖关节断掉了,大骨头断了,这胫骨和筋黏到,有粉碎性骨折。下针骨会大杼,足阳明胃经,胃经的郄穴梁丘,再开处方,三个月,两个骨断的全部长好。膝盖痛,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气引到就好。针下去会酸就好了。“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打个比方说就是一个人从高处跌下来,受了伤害,脉一摸很乱,这时候就要先把他的五脏给平下来。十二经络上,“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是内脏气血最旺的时候。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中医观念,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会健康强壮。
2、风门穴(发背脓疽)      脑后的穴道很多用风来定名。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肾脏的津液经过小肠的蒸化以后,进入命门,命门的火跟小肠是相通的,蒸气是很热的,一路往上冲、没有脖子当冷却器的话,脑部就烧坏掉了。所以经过这边要凉快一下,所以这有很多风进入的地方,一缩脖子风进不去,就不冷。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所以女人奶水从前面出来是白色的,白色在前面,所以胸部为阳。男人反过来,胸部是阴。风门,这些穴道下针是近取穴,脖子强硬,可以灸,也可以拔火罐。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嘛。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这三种不太一样,前二种如果用灸的,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第一天开宗明义告诉你,在灸的时候,痛要灸到不痛。脓泡凸起来,艾在烧的时候,一开始会痛代表艾的力量已经到了正常肌肉的位置,到了正常的位置代表脓去掉了,所以痛要灸到不痛。白色无脓头一般来说也是用灸,还有烧针和燔针术。第二个也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因为他不痛,不痛的话,我们用灸,就灸到他痛为止。不痛的话,灸到痛,表示这个气已经透出皮表,就可以停了。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风门穴是很好的治疗的穴道。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褥疮,不要在褥疮上面烧,要在风门上面烧。
周旸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30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83
698楼#
发布于:2015-12-02 00:15
中医魔鬼特训6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2.1日《针灸大成》第33节课心得:
会郗治疗,用会穴和郗穴治疗,加强效果。郗穴,消炎、清热、止痛。
中医观念认为全身的骨骼都有起点,也有终点。环跳骨和髋关节是起点,四肢末梢是终点。治疗骨病,根据经络选郗穴,再加会穴大杼穴。穴道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帮助确定病情治疗结果。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只要气到了就好。
膀胱经下针,30度进针。“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
平常灸“身柱”“大杼”可以长高,骨头硬,身体健康。
风门穴:发背脓疽
风门:第二椎下方,督脉旁开1.5寸。风府,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胆经还有风池。这些带“风”的穴道都容易进风来。近取穴,脖子强硬,可灸也可拔火罐。
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正面是阴,背面是阳。
背后的痈有3种。1,脓块,白头。脓块红色,头是白的。可灸。2,白色的,没有头。可灸。3,凹陷。有两种,一种痛,一种不痛。不用针,用灸。
都是遵循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痛灸到不痛,代表艾的力量已经到了正常肌肉的位置,代表脓已经去掉了。不痛灸到痛,表示这个气已经透到皮表。因为这个肿脓底下有一个根,这是病根。
艳丽
会员
会员
  • UID201855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4
699楼#
发布于:2015-12-02 00: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吉林-艳丽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风门穴(发背脓疽)
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进入第二椎下方,因为这个穴位最常有风进来,是冷却系统,女人正面是阳,北面是阴,男人正面是阴,北面是阳,脖子强硬,长在四肢的痈,可针可灸风门穴,也可以拔火罐。
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还有脓块是红色的,头也是白色的,灸时,痛药灸到不痛。
第二种:白色的没有脓头,可灸,灸到他痛为止。
第三种:凹陷的,不用针,比较凶恶,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痛与不痛,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及以上三种病例都用风门穴治疗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风门下一个穴道,在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为肺俞穴,背部俞穴治疗时不分虚实寒热
俞募疗法:肺的募穴是从中府下针到云门,如果再下针在背面的肺俞穴,称为俞募治疗法,俞募治疗发大部分都用在内科的,主治: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如果肺经痛,实症(一个星期左右)用子穴,虚证(好几个月了)用母穴,子母穴大部分是用在经络或四肢痛,内科病用俞募治疗法,若用后,病人还会痛,可以用会郄治疗法,小儿龟背就是在肺里面有很多痰,我们在肺俞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它的募穴。
抑郁症治疗: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可以了。
正治法:发现木(肝)有问题,先强土,再去强肾,当肺(金)有问题,第一个会影响到木,先强木(肝),再强土(脾),让金生水,让金没有办法克木,当金去生水,相生的现象就出现了。当肺的功能不正常,我们治肝、治脾、若肺的功能恢复,我们看肾脏大小便会变正常,肾主二便。
头项强痛针大杼
奶水如果逆流,是肺癌的源头,我们压脊椎骨,压到第三椎身柱穴很痛,有风险存在,这时针肺俞穴、中府,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
厥阴俞与心俞穴
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又称心包,可针可灸,治疗心脏病
第五椎下是心俞,如果有心脏病压第五椎就会痛,压下去闷痛,是虚症,压下去刺痛(剧痛),就是堵到了,可能有淤血,可针可灸,用俞募治疗,背部针心俞和心的募穴(巨阙),治疗心脏病同时针心俞肺俞肝俞
红斑狼疮
当出现赤红色蝴蝶斑出现时,是心脏的问题,当营养没有办法进入心脏,反而逆流出来,跑到脸上,我们针心俞、肝俞、肺俞
督俞穴(血癌)
第六椎下,为督俞,专管督脉。诸阳之会,非常重要,可针可灸
白血球增高,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
林晶
侠客
侠客
  • UID201868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00楼#
发布于:2015-12-02 07: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的穴道

10)大杼穴(骨之会)
定位: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第一椎下叫做陶道,陶道穴外开一寸半就叫大杼穴。从这开始,左右开一寸半就是足太阳膀胱经。
用法:做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所谓引到气:针下会酸),膀胱经下针都斜30度角下针。
功用: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骨病治此(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比如病人脚突然扭到,没有 X 光也能知道有骨头裂掉,大杼一按,病人大叫,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骨头没有裂,治疗用灸或下针都可。同理,在这找到压痛点,就代表骨有问题;压痛点去了,骨头就没事了,所以穴道好用,就是可以帮助诊断,帮助确定病是否痊愈。

补充1. 会郄治疗
会郄治疗可以加强治疗效果。郄穴可以消炎,清热,止痛,是麻醉穴。比如病人骨头裂开了,刚刚好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再下会穴能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恢复。再比如病人五十肩,手抬不起,这是病在经络上,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用会郄比较多。

补充2.肾主骨,中医观念里,全身的骨骼都有个起点,也有终点。从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 所以人在生骨的时候,新骨细胞,从环跳骨、髋关节这个地方到脚趾头及手指头间,一共要两年,每一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举例:病人膝盖关节断掉了,大骨头断了,胫骨和筋黏到,有粉碎性骨折,西医把骨头清掉了,骨头变空了,中间少了两寸,就做个钢架撑住,九个月后,西医予大量钙片,脚没长,病人反而肾结石;中医用骨会大杼,判断脚胫骨属足阳明胃经,取胃经郄穴梁丘,再开处方,三个星期后照 X 光,骨牙已经长出来,三个月骨断全部长好。
 
补充3.东垣曰:“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比如一个人从高处跌下,受了伤,脉一摸很乱,这时候要把五脏平下来,治疗从天柱大杼着手。 十二经络上五脏气血不断循环,“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些时间内脏气血最旺,经络十二时辰不断循环,可以判断每一时辰气和血的动向。(气和血在中医观念,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西医看不到气,也看不到水蒸气,只看到血流动,没有看到前面有气带着血动。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强硬,身体强壮。

11)风门穴
定位:第二椎下,督脉外开一寸半。
功用:以风命名的穴道下针是近取穴,脖子强硬可灸,可拔罐(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流汗,痛就会去掉)。背痈(背上长很多脓块),遇到痈,长在躯干四肢,都可以在风门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风门穴治疗背发肿块、褥疮非常好,治疗时不在褥疮上灸,应在风门上灸。

补充1:背痈有三种
第一种,白头红块。治疗用灸,先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再灸。灸的时候,痛要灸到不痛。一开始会痛,因为病在这里,会一直痛,一时之间不痛了代表艾的力量到了正常肌肉的位置,即代表脓去掉了,所以痛要灸到不痛。
第二种,白色无头。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因为白色无头不痛,不痛用灸,就灸到痛为止。因为肿脓底下有根,病在根处,一开始灸不痛,灸到痛表示气已经透出皮表,就可以停了。
第三种,凹陷的。 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是非常凶恶的,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

补充2.脑后的穴道很多用风来定名,比如风府、风池。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因为这些穴道最常有风进来。颈部为冷却系统,肾脏的津液经过小肠蒸化后,进入命门,命门的火与小肠相通,蒸气很热,一路上冲,没有脖子这个冷却器的话,脑部就容易烧坏掉,所以经过这边时要凉一下,所以这里是很多风进入的地方,一缩脖子风进不去,就不冷。

补充3.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女人奶水从前面出来是白色的,白色在前面,所以胸部为阳;男人反之,胸部是阴。所以男女不一样,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因为天阳在上,地阴在下,比如在河中看到尸体泡烂分不清男女时,可以判断,面朝上的统统是女的,背朝上的都是男的。
周喜平
会员
会员
  • UID201848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2
701楼#
发布于:2015-12-02 09: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周喜平申请签到,《大成针灸》第29课学习心得。
手少阴心经—午时11:00—1:00。
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中有一滴血)过喜伤心就是这一滴血(神志)没有了,要用恐来治(让病人感到恐惧)。睡眠是心脏在管。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火,心的热传到小肠就可以燃烧腹部脂肪,所以心脏没问题腹部就是平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热到小肠那么腹部脂肪就燃烧不了,就会出现大腹翩翩。所以心脏在管人的体重。
强心和预防心梗,可以平时多做运动(嘴里发出徵音(呵)音,同时双臂外展扩胸用背部使劲撞墙。就会起到防止血管内心栓沉着。出现心梗等疾病。
心其华在面,实症壮热(红),虚症苍白(在少海下针单数来补)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
神门穴手内侧腕部横纹与筋交界处,依次过半寸分别是阴郗穴(郗穴)—通里穴(络穴)—灵通穴(经穴)
少府穴在小指内侧指甲底角旁,
神门斜下向少府方向,治失眠,擎悸,心情不稳。
心脏本身不生病以强身为主,一般病都生在心包或心脏周围。少府穴是心脏本穴,心脏病疾救,心虚补之均可,也是手解穴,阴痒阴痛也可治。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702楼#
发布于:2015-12-02 09:35
签到
张一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649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3
703楼#
发布于:2015-12-02 15: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5122《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在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肺俞。
俞的意思是输,运输气血。俞穴,我们在治疗时,是不分虚实寒热的。
俞募治疗法,用到俞穴,也用到募穴。大部分都用在内科,咳,或是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等都可以用俞募治疗。若用后,病人还会痛,还有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要知道如何灵活运用。
肺俞可治肺瘘、皮肤痒欲自杀,想自杀,就是忧郁症,因忧会伤肺。这个时候我们不用抗忧郁的药。可以用针灸,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可以了。
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有很多治疗法。有一种叫正治法,
当我们发现木有问题的时侯,我们先去强土
,再去强肾,就可以把病堵住了。同样的,当我们肺有问题时,第一个会影响到木,所以要先去强木。所以在治疗肺的时候,要先去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脏,让金必须要去生水,让金没办法克木,这种我们称之为正治。当金去生水,相生的现象出现了,就是正常了。
肾主二便,大小便是肾脏在管。当我们肺的功能不正常,你去治肝、治脾,若肺的功能一一恢复,就可以看到肾脏管的大小便会变正常,就可以知道是否恢复。小儿龟背,也可以用俞募治疗法,在肺俞下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它的募穴。

   当肺正常时,肺气是很旺的,我们叫卫气。阳是卫,当你阳退的时候,阴就会进。阴就是你看到的东西,营养都是阴,但如果因为忧伤到肺,因为忧而奶水造成反逆的现象。肺本来它只吸收脾脏的营养,只吸收大肠的水上来,脾脏是吸收白色的营养
。本来奶水是从肺脏渗透到乳房再排出来的,结果现在因肺忧,就跑到肺里面去。本来要代谢出去的营养,但现在却停在那里,这就是肺癌的源头。

当我们压到第三椎身柱时,很痛,我们就知道有这个风险。我们现在就要赶快开始治疗,下肺俞、中府,再叫病人不要生气,心情一开心,喜能胜忧就好了。
抽烟不会得肺癌, 但会影响到肝,因为金克木。 我们要知道造成病的原因。一开始就要快下手,包括生理上、心理上。
8、厥阴俞与心俞穴
第四椎下外开一寸半是厥阴俞。厥阴俞又称为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面。下针、用灸通通可以。可治疗心脏病。心脏本身正常应该不受病,有病都在心包上面。现在很多心脏病都是西药造成的后遗症。
   第五椎下这个穴道是心俞。所以在诊断上面要知道第几椎。当用手指头压的时候,如果有心脏病,压第五椎就会痛。当你压痛点压下去是闷痛,这是心虚,就是虚症。当你压下去是刺痛,剧烈的痛时,那就是堵到了。心脏有问题,可能是有瘀血。灸也可以,下针也可以。可以用俞募治疗,扎心的募穴巨阙,背后就下心俞

治疗心脏以后,我们看这五行,如果心脏火能去生土,能相生的话,就代表正常了。但如果克到金,那我们在下第五椎心俞时,是不是也要同时扎第三椎的肺俞,强金。可以让病不再移转。
我在治疗心脏病时,一下就是六针,心俞肺俞肝俞,治金完再去治木,心脏火就会生土,火会被生。在压最痛的地方,左右各开一寸半。下针从一寸往一寸半的地方斜刺,下到两个肋骨中间。
当我们扎心俞再扎肺俞的时候,就是告诉病只能到此为止,心脏不准再坏下去。所以你一直在强它的肺的话,基本上心脏病就停止了,病也就不会再坏下去了。

用灸用针,通通可以。 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就是心气不足,用针、灸都可以。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
9、红斑性狼疮
SLE,西医叫红斑性狼疮。我们在临症时,每次都是第五椎有压痛点,心脏有问题。 在治疗心脏的时候,针灸下心俞、肺俞、肝俞,治疗的过程中间,跟她多说一些中医的理论。女人会得到红斑性狼疮,男人也会,但很少。
10、督俞穴(血癌)
第六椎下外开一寸半是督俞。督俞,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在临床上,看血癌的时候,在第六椎可以找到压痛点。也就是说是督脉受到伤害,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
治疗之前,第六椎有压痛点,但治疗完以后,再去压第六椎就知道是否好了。
督俞可以下针,也可以灸。督脉是诸阳之会,当它是协调的时候,整个督脉找不到压痛点,不协调就会找到压痛点,所以人身上有痛的反应,就是身体里面告诉你某些健康讯息。
中医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讯息,当我们可以解读,就表示我们切入的角度就是对的,而且还可以预防它发生。
从这些治症上面,我们马上就可知道它怎么来的,同时我们能够知道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一下手就是对的,马上就会有反应。所以看病一定要知道病因。
灸友李晓静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3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8
704楼#
发布于:2015-12-02 18: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0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一、足太阳膀胱经
1、大杼穴
会郄治疗法:郄穴是麻醉穴,扎郗穴可消炎、止痛,加强会穴的疗效。
如果病人骨裂的位置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首先大杼穴会有压痛点,下针大杼穴后,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下针后可止痛,骨头也会恢复。
如果病在经络上,如五十肩(大肠经),久痛为虚下大肠经的母穴——曲池补之;新痛为实下子穴——二间泻之。
子穴、母穴用在经络问题上较多,会郄则多用在内科或骨伤病。
我们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全身的骨骼有起点,也有终点,髋关节的环跳的地方为骨头的起点,四肢末梢为骨头的终点。骨头生长需要两年的时间,所以每两年生一次骨骼。
骨病之初——在骨头开始处查是不是骨质疏松,那么就可以查的很准确。
生骨时的新骨细胞在环跳。例:膝关节的胫骨断掉了,粉碎性骨折,西医一般是把骨头清理掉,然后再重新建立一个骨头,然后大量的吃钙片,但是骨头没有任何的长进,确得了肾结石,而中医直接下针骨之会穴大杼,膝盖所在的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三个月就可以长好,还要治疗因为吃大量钙片的肾结石。
骨病都可以在在大杼治疗,如果大杼有压痛点则代表骨有问题,压痛点去掉了代表骨头恢复了。
刚开始有骨病时,都会膝盖痛。一开始骨痛时,髋骨不痛,而是从膝盖开始痛,因为膝盖支撑身体,绝大多数在左膝。
在做会穴治疗的时候,无所谓补泻,引到气(有酸感)就可以了。下针方向30度角,膀胱经下针的方式由身体内侧斜向外侧下针。
——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不补不泻。
一个人从高处跌下来,五脏的气都上乱的。
气走六寸,血才开始动,血流动是因为有气带领。
平常多灸身柱、大杼,可长个,骨头也硬,身体健康强壮。
2、风门穴——第二胸椎旁开1.5寸。
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叫风府穴,胆经有风池,脑后的穴位大多以风来命名,风门、风府、风池等,这些穴位最容易有风进去的地方。近取穴,伤风感冒有头项强痛的症状可下针可灸,火罐。经脉循环病就去了。
女性正面为阳,背面为阴;男性正面为阴,背面为阳。淡侧、亮侧为阳,黑侧、暗侧为阴。天阳在上,地阴在下。
3、痈疽: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长在背上或四肢,均可在风门上治。
痈疽分三种:
1. 白头红块:凸起,痛;脓排出后灸,痛灸到不痛就可以了。
2. 白色无脓头:表症不痛的。可用烧针叫燔针术,也可以用灸,本来是不痛的,灸到痛为止。脓肿在下面还有根,开始灸不痛直到灸到痛,是气已经从病灶透出皮表了可停了。燔针经过麻油烧过后扎进去第二天就消了.速度很快也可不要烧直接下针.
3. 凹陷:非常凶险的症状,有痛有不痛。直接灸,痛的炙到不痛,不痛的灸到痛。
背发的肿块、褥疮等都是痈,都可以在风门上灸。

风门是非常好的治疗痈疽穴道。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长疮都痛,可以烧在风门上灸。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