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5楼#
发布于:2016-05-12 18: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得
上经 21:人参 人参最好的产于长白山。其特征为三芽五叶。人参可取之为独参汤,大补元气,救人于危难之中。人参较贵,在煎煮汤药后,可将其取出食之。 人参多用于病后元气伤者,可以黄芪、甘草代之,方剂中常以党参代之。人参不可将其作为补药常服,要在必须时方可使用。含服参片,可提神。 人参用于虚证,实证不用。肺有热证、阴虚上火、出痘等不用,伤寒始作,均不用人参。 22:天门冬 其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利小便,补五劳七伤吐血,治咳嗽消痰,去风热烦闷。可治心痛、渴欲饮、足下热而痛,润肌肤等。 肺热可用天门冬,肺热证有舌苔黄、口渴、喜饮冷饮等症状。 天门冬适合煎煮服用。现代方剂三才丸、天王补心丹等中皆有天门冬。 天门冬忌有虚热之人服用,泻者忌之,鲤鱼忌之。 23、甘草 经方派方剂是一切中医方剂的基础,在学好经方的基础上可以去学习温病派的方剂,但只用温病方剂不能治疗重病,沉疴不起。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其性平无毒,为调和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再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温中下气止渴,通经脉,利气血,吐肺萎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痈。 甘草可调和百药,但利水时,不可使用,因其味甘性缓。甘草能缓、和、补。 治疗肺萎之脓血,以桔梗甘草汤主之。特别是肺咳过久,肺内有脓,此时治疗后,肺的空间会回来。因此在处方时不仅要考虑止咳,还要考虑祛痰、去火,活血化瘀,方可取得显著疗效。 解毒一定会用甘草。如某药具毒,可以甘草解之,如半夏。甘草可解金石类药物之毒,金石类药物中毒,会有皮肤痒、红疹、舌麻等症状。 甘草可生用,或以蜜炙后用。生用取其气平。炙后取其益味。心动悸、脉结代者,可用炙甘草汤主之,此因炙甘草有强心之用。里急痛,可以甘草缓之。筋拘急亦可以甘草缓之。 肚子胀满、酒后,皆禁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 24、干地黄 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无毒,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露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地黄炮制后入肾,其滋补作用强。女用生地,可补脾胃、凉血;男用熟地。炮制后其色黑,性温,可补精补肾。 肾热外泄,以酸苦收之,生地即可收之。 地黄阴虚者用以滋阴,血证水症皆可用。脾胃弱、大便泄等里寒证忌用。 25、白术 白术分为黄土炒和红土炒二种,也有直接用白术者。其味苦,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无毒,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祛湿,和中调气,外科用托疮疡。 白术味苦,性燥,可坚,遇有风寒、湿证,就是使用白术的时机。风湿性关节炎、胃口不好,皆可用。此因脾阳不足是因湿积聚导致,白术具有祛湿的作用。风寒证中白术只祛湿,寒证亦要他药而治。有一方名术附汤,白术祛湿,附子力量很大,其排出脓的效果很好。脓在骨,可以热药祛之。脓有热加湿,可以白术祛湿,加上祛热之药,即为好的消炎药。 白术常与茯苓合用,茯苓味淡,可渗湿,合用可将水湿在小便中排出。小孩湿盛,脾胃不开,亦可用白术茯苓。还可治疗子宫肿瘤。可治冲脉之病、反胃、腹痛等。 冲脉之病,针药皆可治疗。要因时制宜。 白术以产于浙江者为最好。白术内含油脂,可以通中利水道,是利水要药。 白术与苍术不同。白术与苍术同属一株植物,区别是白术是根,苍术是树枝、树干。白术与苍术可合用。苍术性燥,配以菖蒲、辛夷花治疗鼻窦炎。苍术可以到头,白术到脾胃,故此合用除湿较好。 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滞下皆忌之。 骨蒸:觉得骨头发热。人消瘦。骨蒸之人有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骨蒸之人禁用白术。 舌苔厚、腹部大,均为有湿,可用白术。 26、菟丝子 味辛平,主续绝上,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皲。 |
|
7036楼#
发布于:2016-05-12 20:56
08,中医经典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5月10日《神农本草》第08课心得
十二、禹余粮 1,属性:味甘寒无毒,主咳逆寒热烦满,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 2,作用:乃石中黄粉,为固补下焦要药,主治滑泄下血,血闭血虚,四肢虚而不仁,崩露赤白。下痢不止,微咸之药,入肾经。常与赤石脂合用,治疗下脓痢血不止。 3,禁用:热实症禁用,其为涩剂,热实服之,病愈重。 4实证:分表实、里实。 (1)表实:皮肤体表固锁,不能透发 (2)里实:脏腑长了东西,有东西不能排出,如便秘。 (3)分寒热 寒实:不动 热实:动而不出。 (4)便秘攻坚,要用到芒硝。寒证肠子没有蠕动,寒证便秘,小便清长。热证便秘,小便色深。 十三、太一余粮 属性及其作用: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 十四、白石英 祭蘸合之三十六日成 1,属性:味甘微温无毒,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延年。 2,作用 (1)治肺大肠枯燥,疗肺痿肺痈消渴。 (2)肺痈吐脓,咳逆上气,黄疸。 (3)其色白入肺。石头类药物皆有重镇、稳心、压制焦虑、抑郁,治疗肺短气,以及下泻等功用。 (4)治疗消渴、肺癌等,其用量二到三两钱,不可久服。 十五、紫石英 1,炮制: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可。 2,属性:味甘温无毒 3,作用 (1)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轻身延年。 (2)主镇怯润枯,养心益肝,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风寒在子宫不孕,因心脏火力不足,导致小肠温度不够,不能温暖子宫,致不孕,用紫石英可温暖小肠,从而温暖子宫)。 (3)治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 3,禁忌:虚证时,可用金石类药物,热实证不可用。紫石英为金石类。 紫石英绝孕因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禁用。 十六、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1,属性:味甘平,性味酸辛,性大温无毒。 2,作用 (1)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掻 (2)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3)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4)补五脏虚气。 (5)可治宫颈癌。小便不止、遗精、夜尿等亦可收。胎盘不出亦可治疗。 3,禁忌: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带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去湿除积,止涩非宜。赤石脂寒痢者忌用。(寒痢者所排出大便色淡,水多,肚子没有压实,面色发暗,人体消瘦等。) 注意:一般的下痢,用苍术、茯苓等利小便之药,利小便即愈。 十七、白青 白青现已绝迹。空青、曾青等皆入眼疾,白青效果最佳,有明目之效。草药类贝母亦是 十八、扁青 1、属性:味甘平 2,作用: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小寒无毒,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去寒热风痹。吐风痰,癫痫、平肝。 十九、菖蒲 1,种类:石菖蒲、水菖蒲 《神农本草》为石菖蒲。 2,属性:味辛温 3,作用 (1)辛味之药皆可发散,性温之药皆可祛寒,风寒湿痹皆可。 (2)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3)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疗心脏病常用菖蒲,取其通九窍之意 (4)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 (5)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 (6)注意:药有祛风、寒、湿之分,在使用时要辩证清晰。 (7)菖蒲主发散,湿痹用菖蒲发散。 (8)治疗 |
|
7037楼#
发布于:2016-05-12 21: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第8课心得
十二、禹余粮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 【产地】产于山岛或是池泽,乃石中黄粉。 【性味】味甘寒,无毒。 【主治】禹余粮为固补下焦要药,主治滑泄下血,血闭血虚,四肢虚而不仁,崩露赤白。大便下血都可以用。一般用于热俐,止俐。下焦虚都可以用。 【别录】疗小腹痛结烦疼。 【甄权】主崩中。 【大明】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露等疾,久服耐寒暑。 【灵胎】除热燥湿,止利消瘀。 【用量】入煎剂钱半至三钱,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重可去怯,故为镇纳固补之剂,下焦有实热者忌,虚者良。质重的要可以去担忧害怕。金石类的药都有这个功能。 实热:实就是有东西了,实有表和里,如果表有实就是固定住了存在的东西,如毛孔闭锁不能透发汗,就是表实。里实:如便秘大便堵住了,出不来。实分寒热:寒就是冷,寒是不动静止状态。热就是有蠕动,而实热就是有蠕动却排不出来。 大便如鞭:大肠壁被大便堵住了,中间留了一个空隙,大便出来是一条细细的如同鞭子一样。这就是坚,里面大便如石头一样一颗一颗的坚硬,这时候就用芒硝里面有坚。 另一种坚:大便坚硬将肠堵住了,只有水无孔不入,所以拉不出的如水状并下痢不止。再按其肚子很硬很痛,就是便秘造成的下痢。就是里面有坚硬的东西堵住了。 如何知道大肠没有蠕动:小肠在大肠前面烧,大肠里的水气化后会进入肺,如果是热症水就气化了精液没了,小便就会变得浓稠黄色的;如果小便是白色的就是寒。 【倪注】此药多使用于下脓血利不止,常与赤石脂同用。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容川】是石谷中之土质,又具涩性,故以填涩胃肠,甘而微咸,甘能补正以止利,咸能入肾以涩精。 十三、太一余粮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生泰山上,石如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又名太乙余粮,与禹余粮同,唯质较佳者。 【抱朴子·金丹篇】灵丹经用丹砂雄黄雌黄石硫磺曾青矾石戎盐太一余粮,亦用六一泥及神室祭蘸合之三十六日成。 十四、白石英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延年。形如紫石英,选白泽长者二三寸。 【产地】产深山中。 【性味】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肺大肠枯燥,疗肺痿肺痈消渴(肺痿就是肺萎缩了;肺痈就是肺里化脓,肺癌等)。 【甄权】治肺痈吐脓,咳逆上气,黄疸。 【好古】实大肠。 【用量】普通煎用二至三钱,火炙过用。 【禁忌】不可久服,寇氏曰紫白二石英攻疾可暂煮汁,未闻久服之益,仲景只为咀嚼不为细末,岂无意焉。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十五、紫石英 【本经原文】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轻身延年。 女子风寒在子宫:小肠在子宫的后面,小肠的温度不够子宫就会寒,就会不孕,而小肠的温度又来自于心脏,金石类的药下去能让小肠的火力加大,所以能治疗不孕。用热药金石类的要都比较容易怀孕。 【产地】产深山中。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镇怯润枯,养心益肝,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虚寒的时候可以用。 【别录】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 【甄权】养肺气,治惊痫,蚀脓。 【灵胎】补血降气。 【用量】普通煎用二至三钱,火炙过后用量宜少。 【禁忌】凡绝孕由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忌用。 阴虚:阴虚见阳症。满面红光,讲话声音大,性子急,口燥渴,就是阳症就是阴虚。 阳虚:阳虚见阴症。如气色暗,喜静不爱说话,口不渴没精神,就是阴症就是阳虚。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因为醋是酸的有收敛的功能。 十六、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石头里的脂肪。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掻,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计然曰赤石脂出河东赤色者善,列仙传曰赤须子好食石脂。 【产地】产山西山东河南,他省亦多。 【性味】性味酸辛,性大温无毒。 【主治】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子宫颈癌等 【甄权】补五脏虚气。 【括要】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胞衣(胎盘),无推荡之峻。 【灵胎】功能治温,分补五脏。 【用量】普通二钱至三四钱。 【禁忌】凡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带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去湿除积,止涩非宜。 【容川】赤石脂粘涩又味甘,能填补止泻利,土之质也,能燥湿。 【倪注】此药常与禹余粮合用,因同属涩剂,多用于温中止血痢不止。 【药征】主治水毒下利,故兼治便脓血。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醋淬可以增强收敛之功。 十七、白青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轻身延年不老。 十八、扁青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久服轻身不老。神农雷公小寒无毒,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 【别录】吐风痰,癫痫,平肝。 【灵胎】养肝明目。 十九、菖蒲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生池泽。 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旬七日昌始生,昌者百草之先,于是始耕,又名兰荪。即今之菖蒲也。 【产地】我国四川,今处处有之,多生水滨,可供盆栽,西洋及日本亦俱产之,根入药,一寸九节者良。一般用的是石菖蒲,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菖蒲为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主开心孔通九窍(治疗心脏病常用),明耳目出声音,治咳嗽上逆,霍乱转筋,健脾胃杀诸虫,疗噤口痢(噤口痢就是赤俐,大便是红色带血,肛门会痛,又吃不下东西,此症称为噤口痢。) 鼻病,鼻赛鼻涕很多,菖蒲就可以打开让鼻子通气。 【别录】四肢湿痹不得曲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 【甄权】治耳鸣,头风泪下,鬼气,杀虫,恶疮疥掻。 【大明】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及耳痛者,作末炒,趁热裹。 【好古】心积伏梁。 【时珍】解巴豆大戟ji毒。巴豆的毒,喝冷开水就能解。 【灵胎】下逆开窍。 【用量】普通生用二三钱,干用五分至一钱半。 【禁忌】忌饴糖羊肉铁器。 【吴克潜】菖蒲南人多常用置食水中,或加明矾少许,解一切毒,周颠仙曰常食菖蒲饮水,永无腹痛之疾(最主要是因为菖蒲能解毒),沈金鳌曰治禁口痢,屡用屡效,道藏经曰能治一切风,手足顽痹瘫痪不遂。正传曰九节菖蒲去毛捣末,入黑猪心一个,批开煮服,之癫痫风疾,著名方剂有菖蒲丸(石菖蒲人参丹参天冬麦冬赤石脂)。治小儿心气不足,不能言语。又醋糊丸棉裹置耳中,治耳内卒痛,聋闭不闻,有菖蒲益智丸(菖蒲远志人参桔梗牛膝附子茯苓桂心)。治健忘恍惚,破积聚止痛,安心定神聪明耳目均效。 【倪注】常用于鼻塞不通,脑部受损。内服外用皆宜。菖蒲常与辛夷花一起用,如菖蒲3钱,辛夷花2钱,一般辛夷花的剂量要小一点。治疗鼻窦炎:菖蒲3钱,辛夷花2钱,苍术3钱。若是寒(清鼻涕)再加干姜去肺的寒,若是热(鼻涕流出来是浓稠的)再加杏仁去肺的热。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洗净晒干,去灰尘即得。 二十、鞠华就是菊花。一般是将杭菊杭州的菊花。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生川野及田野。今之菊花。 【产地】处处有之,种类很多,黄白二种入药,味苦,家庭玩赏之菊不入药,今杭州出产多,号称杭菊。 【性味】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菊花为清风热明目解毒要药,主诸风头眩肿痛(这里的风就是外感,一般受风被冷气吹的头痛),目痛翳膜,利血脉,治疔疮。 【甄权】治头目风热,风眩倒地,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调四肢。 【大明】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都可食。 【元素】养目血,去翳膜。 【容川】菊叶为治疮之要药,因其性散,能去肌肉中之风邪也。 【灵胎】平肝熄风。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味苦辣者,陈久者,不堪用,其甘者亦名甘菊,可饮可食亦入药。 【吴克潜】近世用为平肝良药,头痛目疼多因肝经风热上乘所致,菊花入肝,兼行周身,血脉不利而死肌,得菊花之利血脉皆效,特长于解毒,外科方剂用之治疔毒发背者,沈金鳌曰菊花并茎叶打汁饮,外涂内服皆可。时医用之因防邪热过久而酝酿化毒;平淡多奇功。 【附加菊叶】菊叶解毒之功胜于花,以鲜者良,捣汁敷一切肿毒,亦可内服。菊花的叶子可以治脓疮,生用嚼碎直接敷在脓疮伤口上,有收敛伤口的功效,可以解毒。【炮制】拣去杂质及梗叶,拍去灰尘即得。 |
|
7038楼#
发布于:2016-05-12 22: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 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得
二十一、人参: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红参(高丽参)最佳,暗红色,气味浓。补五脏,止惊悸,明目益智。无野参可用黄芪甘草代替,方剂中多以党参替代。 【主治】大补元气,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效多力缓,高丽参性温而力峻。 【元素】治肺胃阳气不足,肺虚气短,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 【炮制】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 【药征】治心下痞坚,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 【用量】普通五分至三钱,大剂一两。 【禁忌】肺热,阴虚,痘疹初发,伤寒始作者均不宜用。若吃人参上火是因肺有热,去掉肺热再吃。 二十二、天门冬:色白,味苦平,主风湿痹,强肾髓,杀虫。 【主治】清虚热,润燥痰,咳逆,咳血,保肺气,治消渴。 【别录】去寒热,养肌肤,利小便,冷而能补。 【甄权】咳喘气急,肺痿吐脓,除热气,治中风,通肾,煮熟久服可美颜。 【大明】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吐血,止渴消痰,去风热烦闷。 【好古】主心病,心痛渴欲饮,足下热而痛。 【吴克潜】消痰止咳,治因本元不足虚火所生之痰,多与麦冬并用。 【用量】1-3钱。 【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均忌,忌鲤鱼。 二十三、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坚筋骨长肌肉,解毒。 【主治】调和气血,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祛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邪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 【甄权】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肾气内伤,妇女血沥腰痛,虚热者加量。 【大明】安魂魄,补虚损,除烦闷,通九窍。 【好古】吐肺痿(肺癌)脓血,消疮疽。 【吴克潜】服金石药过量中毒会皮痒,头麻,起红疹,生甘草片煮水或服甘草粉可解。 【容川】和诸药,同黄芪;但黄芪中空属气分;甘草中实能补脾阴,益胃阳,如炙甘草汤。心脏时跳时停或心动悸时重用炙甘草;虚寒也用炙甘草。生用取其气平,如芍药甘草汤。 【倪注】甘草缓,紧急时忌用。生姜解毒更快,如食生半夏而失声,含片生姜能很快发声。 【用量】生用五分至钱半,炙用三分至一钱,大剂一两左右。 【禁忌】喝酒者、腹胀者及重风湿患者均忌,忌猪肉。 二十四、干地黄:味甘寒无毒,主折跌绝筋,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以生者良。孕妇用生地可解胎毒。 【主治】滋阴养血,滋肝肾,补脾胃,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 【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露下血,便血。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益力气,利耳目。 【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脾气痿蹶,嗜卧,足下热痛。 【药征】主治血症,水病。 【灵胎】熟地补血,生地凉血。 【吴克潜】鲜生地多用于肺胃实热,口燥渴,舌苔光绛色。干地黄治血虚内热,熟地黄补阴生精。故血热者、阴虚者用生地,血衰者用熟地。 【王硕】女人多血热宜生地,男人多阴虚用熟地。 【用量】普通二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脾胃弱,大便泄,体寒者及产后不食或泻,气道不利多痰者均忌,忌铜铁、茶。 二十五、白术:味苦肉白,性温无毒,除湿。附子去寒,故肌肉化脓时可用术附排脓汤。皮肤化脓属热症,需去湿和去热同治。白术去湿,茯苓利尿,湿盛兼水肿时把白术和茯苓并用,茯苓加量。 【主治】健脾胃,利水,和中调气,外用涂疮疡。 【别录】治受风所致的头眩痛,泪出;消痰,去皮间风水、水肿,除心下急满,暖胃消谷。 【甄权】治心腹胀满,腹中冷痛,胃虚下痢,出汗热止,呕逆。 【大明】治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妇女症瘕(子宫肌瘤)。一般良性瘤不会出血,恶性瘤出血。 【好古】补肝,食即呕,胃脘痛,心下水痞,冲脉气逆,里急腹痛。 【容川】内含甘油可滋脾阴,外发辛香温性,故通利三焦,治水病用之。 【灵胎】白术为根补脾补气,苍术在上可燥湿发汗。白术加苍术:治胃口不好兼有鼻窦炎。再加茯苓可治积水。 【用量】普通半至三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骨头发热,体瘦多食但不胖),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咽塞,便秘,带下者均忌,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若肠胃里有脓疡,溃疡,胃出血等,用白术收湿很好。有湿者舌苔厚,腹大。 |
|
7039楼#
发布于:2016-05-12 22:28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特训二班山西吴静申请签到 2016年5月10日学习《神农本草》第8课心得 太一余粮,味甘寒无毒,性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气,久服耐寒暑不饥。 白石英,味甘温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延年。治肺大肠枯燥,疗肺痿肺痈消渴。肺痈吐脓,咳逆上气,黄疸。 其色白入肺。石头类药物皆有重镇、稳心、压制焦虑、抑郁,治疗肺短气,以及下泻等功用。治疗消渴、肺癌等,其用量二到三两钱,不可久服。 紫石英,味甘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主镇怯润枯,养心益肝,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治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虚证时,可用金石类药物,热实证不可用。紫石英为金石类。紫石英绝孕因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禁用。 青石赤石黄石之,味甘平,性味酸辛,性大温无毒。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掻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补五脏虚气。可治宫颈癌。小便不止、遗精、夜尿等亦可收。胎盘不出亦可治疗。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带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去湿除积,止涩非宜。赤石脂寒痢者忌用。 白青,空青、曾青等皆入眼疾,白青效果最佳,有明目之效。 扁青,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小寒无毒,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去寒热风痹。吐风痰,癫痫、平肝。 菖蒲有石菖蒲、水菖蒲。味辛温辛味之药皆可发散,性温之药皆可祛寒,风寒湿痹皆可。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疗心脏病常用菖蒲,取其通九窍之意,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菖蒲主发散,湿痹用菖蒲发散。治疗鼻窦炎,常用菖蒲加上辛夷花。辛夷花开窍功用亦强。另可用麝香加矾石,麝香其性无孔不入,治疗效果极佳。禁痢的症状,是赤痢,肛门痛,食不下。可作浴汤,治疗身热不解。可解巴豆、大戟之毒,但也可以凉开水饮下,其毒即解。 |
|
7040楼#
发布于:2016-05-12 23: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祁峰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8课学习心得:
禹粮石:甘,微咸,固下焦,用于赤白血痢,实热者忌用。 质重的药一般可去怯,实热者不可用。 有形为实,毛孔闭锁而不得透发为表实,内有形而阻滞不通为里实(便秘或瘀血等)。 便秘大肠不蠕动为寒,蠕动为热。 便秘导致的下利为热结旁流,可用大承气汤。 便秘区分寒热可观察小便的颜色,色黄者为热,色白者为寒,寒热在小便的反映可早于舌象和脉诊。 白石英:味甘无毒,入肺经,主治呼吸短促气逆,焦虑,肺痿,肺痈,消渴。不可久服。 喉癌喉不开可用生半夏,如还不开,可用巴豆或硝石。 抗焦虑:紫石英,白石英,龙骨,牡蛎,禹粮石,大黄,葛根。 紫石英:味甘温,辛,无毒。养心益肝,壮小肠火,可治疗宫寒不孕。阴虚火旺者禁用。 阳虚见阴证,阴虚见阳证。 石脂:有五种,分为青赤黄白黑。分补五脏。其中赤石脂最佳,味甘酸辛,大温无毒,固肠收敛,可治疗赤白痢,阴蚀下血,脱肛,胞衣不下等。寒痢不可用。 菖蒲:分为石菖蒲,九节菖蒲等,九节菖蒲最佳,临床常用石菖蒲,味辛温,无毒,功效为辛香开窍,解毒,常用于噤口痢,身热不减,鼻塞流涕,菖蒲和辛夷为对药,加苍术研未吹鼻治疗鼻窦炎。 菊花(杭菊):味苦甘平,无毒,为外感头痛与解毒之要药,菊叶外用可收敛伤口解毒,入药新者为佳。 人参:味甘微寒,红参最佳,因价贵,临床常党参代替,功效:生津止渴,大补元气,为大补元气第一要药。 |
|
7041楼#
发布于:2016-05-12 23: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得
21,人参,多用于病后元气伤者,产于吉林长白山,阴湿之地,含人参片比嚼口香糖好,现今多栽培的人参药力不如野参,可用黄芪、甘草代替人参,补五脏气泻五脏火,因中药治病不会过与不及,会中和调理。方剂中多以党参代替人参,【炮制】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主治心下痞坚,痞鞭支结。非虚者勿服。用量五分至一钱。【禁忌】咳嗽,痘疹,斑点,肺家有热诸症及阴虚火动之侯,反黎芦。 22,天门冬:味苦平,肺里有热症,长期服能轻身延年,【主治】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肺痿生痈吐脓,除热气通肾,止消渴。脚底干裂,煮水喝润肌肤。一钱至三钱用量。【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忌,忌鲤鱼。天冬麦冬性相近,二药常并用, 痰之标在脾胃肺,本在肾,若肾家有火,炎上薄肺煎熬津而成黏腻,成痰,天冬味苦气寒,清热保肺,下通于肾,消痰止咳必用要药。天冬是治本元不足虚火所生之痰,与外感咳嗽,痰饮咳嗽,虚寒咳嗽,虚寒痰嗽,风火痰喘都不一样。 天门冬散治小儿心胸烦闷,体热咳嗽,三才封髓丹治虚火上炎,梦遗失精,滋阴养血,降心火益肾水,三才丸治气血惧虚,虚劳咳嗽。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津液枯崮,健忘怔仲。 23,甘草:味甘平,补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解百毒,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解肌,入凉剂泻热,入润剂生津。入峻剂缓正气。因甘草缓中,故腹水或吐急都不放甘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治肺痿之脓血,甘草中实,补脾阴,益胃阳。生用和中益气,用蜜炙过后味厚,入心,心动悸(跳动过速,或脉跳跳停停)【用量】生用五分至钱半,炙者三分至一钱【禁忌】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 24,干地黄:味甘寒,生地黄,熟地为黑色,因其炮制过,本身黄,性寒,补骨髓,长肌肉,产于河南陕西,滋阴凉血要药,女,皮肤干燥,凉血补血都用生地(如在怀孕,脐带有胎毒积聚的热在里面)男用熟地(因其炮制过性温,补脾胃和补精),方用2至4钱的量,【禁忌】脾胃虚弱,里有寒者禁用。 25,白术:有用白土炒与红土炒,功能都差不多,味苦,苦味的药主泄,能燥,坚,去湿,当遇有风、寒、湿症,因脾阳不够,湿累积起来很盛的时候,例如风湿关节炎或胃口不好的时候,用3—5钱。 把白术打粉放在那里可以吸湿,成团。冲脉为病,气逆里急脐腹痛,都可以用白术,小孩胃口不好,呕吐,妇人有子宫肿瘤都可以用。也可以下针公孙,术附汤,也称排脓汤,脓跑骨头里去,用白术加附子脓会往外走。也常与茯苓同用可治水肿。白术与苍术属于同一植株,白术属根,苍术属树枝树叶。白术苍术可同用,苍术、辛荑、菖蒲可以治鼻窦炎。【禁忌】内热骨蒸(胃口好,却怎么吃都不胖,内热造成骨头热,身体里面似带个蒸笼,副症,喉咙闭塞,头痛)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滞下,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忌与蛤雀桃李菘菜青鱼同食。 26菟丝子:味辛平,主续绝伤,骨头断裂都可以用。 |
|
7042楼#
发布于:2016-05-12 23: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11日《神农本草经》第08课心得:
十二、禹余粮(禹粮石)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 【产地】产于山岛或是池泽,乃石中黄粉。 【性味】味甘寒,无毒。外灰里黄。(重咸攻坚,微咸) 【主治】禹余粮为固补下焦要药,用于热痢,主治滑泄下血,血闭血虚,四肢虚而不仁,崩露赤白。 【别录】疗小腹痛结烦疼。 【甄权】主崩中。 【大明】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露等疾,久服耐寒暑。 【灵胎】除热燥湿,止利消瘀。 【用量】入煎剂钱半至三钱,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重可去怯,故为镇纳固补之剂,下焦有实热(实-有、固定存在的东西,如汗不出为表实,便秘为里实;热-寒相反)者忌,虚者良。(质重的药、金石类药,均为镇纳固补之剂) 【倪注】此药多使用于下脓血利不止,常与赤石脂同用。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容川】是石谷中之土质,又具涩性,故以填涩胃肠,甘而微咸,甘能补正以止利,咸能入肾以涩精。 十三、太一余粮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生泰山上,石如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又名太乙余粮,与禹余粮同,唯质较佳者。 【抱朴子金丹篇】灵丹经用丹砂雄黄雌黄石硫磺曾青矾石戎盐太一余粮,亦用六一泥及神室祭蘸合之三十六日成。 十四、白石英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延年。形如紫石英,选白泽长者二三寸。 【产地】产深山中。 【性味】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肺大肠枯燥,疗肺痿肺痈消渴。 【甄权】治肺痈吐脓,咳逆上气,黄疸。 【好古】实大肠。 【用量】普通煎用二至三钱,火炙过用。 【禁忌】不可久服,寇氏曰紫白二石英攻疾可暂煮汁,未闻久服之益,仲景只为咀嚼不为细末,岂无意焉。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十五、紫石英 【本经原文】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轻身延年。 【产地】产深山中。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镇怯润枯,养心益肝,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 【别录】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 【甄权】养肺气,治惊痫,蚀脓。 【灵胎】补血降气。 【用量】普通煎用二至三钱,火炙过后用量宜少。 【禁忌】凡绝孕由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忌用。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 十六、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掻,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计然曰赤石脂出河东赤色者善,列仙传曰赤须子好食石脂。 【产地】产山西山东河南,他省亦多。 【性味】性味酸辛,性大温无毒。 【主治】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甄权】补五脏虚气。 【括要】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胞衣,无推荡之峻。 【灵胎】功能治温,分补五脏。 【用量】普通二钱至三四钱。 【禁忌】凡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带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去湿除积,止涩非宜。 【容川】赤石脂粘涩又味甘,能填补止泻利,土之质也,能燥湿。 【倪注】此药常与禹余粮合用,因同属涩剂,多用于温中止血痢不止。 【药征】主治水毒下利,故兼治便脓血。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得。用醋淬可以增强收敛之功。 十七、白青(几乎绝迹,很少用)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轻身延年不老。 十八、扁青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久服轻身不老。神农雷公小寒无毒,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 【别录】吐风痰,癫痫,平肝。 【灵胎】养肝明目。 十九、昌蒲(石菖蒲,非水菖蒲)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生池泽。 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旬七日昌始生,昌者百草之先,于是始耕,又名兰荪。即今之菖蒲也。 【产地】我国四川,今处处有之,多生水滨,可供盆栽,西洋及日本亦俱产之,根入药,一寸九节者良。 【性味】味辛(主发散)性温无毒。 【主治】菖蒲为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主开心孔通九窍(用于心脏病),明耳目出声音,治咳嗽上逆,霍乱转筋,健脾胃杀诸虫,疗噤口痢(赤痢带血,噤口痢不能饮食)。 【别录】四肢湿痹不得曲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 【甄权】治耳鸣,头风泪下,鬼气,杀虫,恶疮疥掻。 【大明】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及耳痛者,作末炒,趁热裹。 【好古】心积伏梁。 【时珍】解巴豆大戟毒。(巴豆毒喝冷水即解) 【灵胎】下逆开窍。 【用量】普通生用二三钱,干用五分至一钱半。 【禁忌】忌饴糖羊肉铁器。 【吴克潜】菖蒲南人多常用置食水中,或加矾少许,解一切毒,周颠仙曰常食菖蒲饮水,永无腹痛之疾,沈金鳌曰治禁口痢,屡用屡效,道藏经曰能治一切风,手足顽痹瘫痪不遂。正传曰九节菖蒲去毛捣末,入黑猪心一个,批开煮服,之癫痫风疾,著名方剂有菖蒲丸(石菖蒲人参丹参天冬麦冬赤石脂)。治小儿心气不足,不能言语。又醋糊丸棉裹置耳中,治耳内卒痛,聋闭不闻,有菖蒲益智丸(菖蒲远志人参桔梗牛膝附子茯苓桂心 )。治健忘恍惚,破积聚止痛,安心定神聪明耳目均效。 【倪注】常用于鼻塞不通,脑部受损。内服外用皆宜。处方上常与辛夷(花)并用,加苍术,治疗鼻窦炎。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洗净晒干,去灰尘即得。 二十、鞠华(菊花,杭菊,菊叶) 【本经原文】味苦(可燥、坚、泻)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生川野及田野。今之菊花。 【产地】处处有之,种类很多,黄白二种入药,味苦,家庭玩赏之菊不入药,今杭州出产多,号称杭菊。 【性味】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菊花为清风热明目解毒要药,主诸风头眩肿痛,目痛翳膜,利血脉,治疔疮。 【甄权】治头目风热,风眩倒地,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调四肢。 【大明】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都可食。 【元素】养目血,去翳膜。 【容川】菊叶为治疮之要药,因其性散,能去肌肉中之风邪也。 【灵胎】平肝熄风。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味苦辣者,陈久者,不堪用,其甘者亦名甘菊,可饮可食亦入药。(多数中药越陈越好,杭菊例外) 【吴克潜】近世用为平肝良药,头痛目疼多因肝经风热上乘所致,菊花入肝,兼行周身,血脉不利而死肌,得菊花之利血脉皆效,特长于解毒,外科方剂用之治疔毒发背者,沈金鳌曰菊花并茎叶打汁饮,外涂内服皆可。时医用之因防邪热过久而酝酿化毒;平淡多奇功。 【附加菊叶】菊叶解毒之功胜于花,以鲜者良,捣汁敷一切肿毒,亦可内服。 【炮制】拣去杂质及梗叶,拍去灰尘即得。 二十一、人参(红参最好) 【本经原文】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人形皆具者能做儿啼。 |
|
7043楼#
发布于:2016-05-12 23: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5-12《神农本草经》第8课心得
十三、太一余粮 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与禹余粮相似。 十四、白石英 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肺大肠枯燥,肺痨肺痈(肺里发脓疡,与肺癌相似)消渴。 十五、紫石英 性味:甘辛,性温无毒(虚寒用)。 主治: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紫石英等金石类药,可以增加小肠温度,把下焦寒湿去掉,变温热,才容易受孕。 炮制:捣碎置铁锅煅烧,趁热倒入醋(收敛)渍淬,取出,晒干,打粉。 阴虚见阳症:阴虚不固阳,阳奔走则显阳症,如满面红光,声音大,心急等。 阳虚见阴症:如色暗,不语,不渴,无精神,用阳药紫石英,硫磺等。 十六、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性味:味酸辛,性大温无毒。 产地:河东赤色者善。 主治:(1)黄疸泻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如子宫颈癌,无缘无故出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搔,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2)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补五脏虚气。 (3)常与禹余粮合用,因同属涩剂,多用于温中血痢不止(如大肠炎)。 禁忌: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带下本属湿热积滞,当去湿除积,止涩非宜。 十七、白青(绝迹,少用) 味甘平,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 十八、扁青 味甘,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吐风痰,癫痫、平肝。 金石类眼科用药 白青、扁青、空青、曾青,煅过,打碎,做水飞,沉底的不要,溶化在水里可做眼药水涂,用于眼睛痛痒、止痛。 十九、昌蒲 菖蒲分两种,一、石菖蒲,用的多,此处所讲即是。二、水菖蒲。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原文: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 主治:宣窍泄热,疗噤口痢(赤痢,大便是红色带血,肛门痛,不能饮食) 别录:四肢湿痹不得曲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 时珍:解巴豆大戟毒,巴豆中毒也可喝冷开水。 倪注:用于鼻塞不通,脑部受伤,内服外用皆宜。 辛夷、菖蒲、苍术适量治鼻窦炎。 二十、鞠华(菊花) 性味:甘平无毒。 产地:杭州,杭菊最好。 主治:清风热明目解毒要药,主诸风头眩肿痛,目痛翳膜,利血脉,治疔疮,平肝良药,特长于解毒。 禁忌:陈久者,不堪用。 菊叶:解毒功能胜于花,以鲜者良,捣汁敷一切肿毒。 |
|
7044楼#
发布于:2016-05-12 23: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1 05 11《神农本草经8》心得
12、禹余粮:热实证禁用,因其为涩剂,热实服之,病愈重。便秘攻坚,用芒硝。 13、太一余粮:与禹余粮功效相仿。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 14、白石英:味甘微温,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其形如紫石英。产自深山,味甘微温无毒,主治大肠枯燥,肺萎肺痈消渴。治疗消渴、肺癌等,其用量2到3钱,不可久服。 15、紫石英: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无毒,味甘辛。养心益肝,镇怯润枯,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紫石英绝孕因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禁用。炮制紫石英,拣去杂质,刷去灰尘,置铁锅煅透,以醋淬之,取出晾干打粉即可。 16、青赤黄白黑石脂:多常用赤石脂。其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辟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搔。性味酸辛,大温无毒,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常与禹余粮合用,多用于温中止血痢不止。可治宫颈癌。小便不止、遗精、夜尿等亦可收。胎盘不出亦可治疗。赤石脂寒痢者忌用。 17、白青:现已绝迹。明目利九窍。 18、扁青: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小寒无毒,去寒热风痹。吐风痰,癫痫、平肝。 19、菖蒲:菖蒲分为石菖蒲、水菖蒲。神农本草经介绍者为石菖蒲。其味辛温,其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产于四川,为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菖蒲主发散,湿痹用菖蒲发散。治疗心脏病常用菖蒲,取其通九窍之意。治疗鼻窦炎,常用菖蒲加上辛夷花。辛夷花开窍功用亦强。另可用麝香加矾石,麝香其性无孔不入,治疗鼻窦炎效果极佳。菖蒲可解巴豆、大戟之毒,但也可以凉开水饮下,其毒即解。菖蒲常与辛夷花、苍术并用,治疗鼻窦炎。常用量为菖蒲3钱,辛夷花2钱,苍术3钱。不论寒热均可用。若伴有肺寒则加干姜,伴有肺热则加麦冬等养阴之药。心脏问题重用菖蒲。菖蒲忌饴糖羊肉铁器。 20、鞠华(今菊花):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痈,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菊花为清风热明目解毒之要药。菊花为滋补润喉之药。其味苦平,苦性燥、坚、泻。可治皮肤生疮、目痛翳膜,利血脉。平肝熄风。菊花入药,一般为黄白二色。很多药是越陈越好,如陈皮、艾草等,菊花则以较新为佳。味苦辣者,陈久者,不用。 21、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以东北、朝鲜所产较多,无毒,为大补元气要药,治一切衰弱,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主五劳七伤,虚损痿弱,止呕吐,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萎及痫疾,冷气上逆,伤寒不下食,虚而多梦等。方剂中多以党参代之。 |
|
7045楼#
发布于:2016-05-13 00: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11日《神农本草经》第9集心得:(草稿)
21、人参 【本经原文】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人形皆具者能做儿啼。 【产地】我国吉林辽宁产者最良,山西长子县云南姚安县安徽舒城县亦有出产,高丽产出丰。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人参为大补元气要药,功能治一切衰弱痨瘵,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效益多但功缓,红色曰高丽参,性温而力较峻。 【甄权】主五劳七伤,虚损痿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上逆,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者可用。 【元素】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 【容川】人参多用于病后元气伤者、用人参佐他药来调理,病人邪去正脱者,用人参佐他药调理之,现今人参多人工栽植,药力不如野参,我们可用黄耆甘草代人参,方剂中多以党参代人参。 因生于阴湿之地,禀水阴润泽之气,故味苦甘而有汁液,发为三枒五叶,阳数也,因生于阴而出阳,故于甘苦味中而有一番生阳之气。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而上达于肺,此亦生于阴而出阳,与人参同一理,因此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为津液,所以人参能生津也。人参生于北方、有阴中之阳药称,有化气补津之功。 【炮制】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即可。 【药征】主治心下痞坚,痞鞭支结,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等。 【灵胎】升提元气,兼补五脏,有崇正去邪之功,然非虚者勿服。 【用量】普通五分至三钱,大剂一两。 【禁忌】肺家有热诸症及阴虚火动之候与痘疹之初发,身虽热而斑点未形,与伤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热炽均忌,反藜芦。 22、天门冬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产地】处处有之,近以浙东产者为多,或生于暖地海滨或种植各地,藤蔓大,根似麦门冬而色白。 【主治】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 【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利小便,冷而能补。 【甄权】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痈吐脓,除热气通肾,止消渴去热,中风,治湿疥,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 【大明】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吐血,治咳嗽消痰,去风热烦闷。 【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欲饮,痿躄嗜卧,足下热而痛。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均忌,忌鲤鱼。 【吴克潜】曰天冬麦冬性相近,故一般方剂二药并用。仲醇曰痰之标在脾胃肺,其本在肾,若非肾家有火,炎上薄肺,煎熬津而成黏腻,则痰何自成。天冬味苦气寒,能清热保肺,下通于肾,故为消痰止咳必用要药,观此则天冬治痰乃治本元不足虚火所生之痰,而与外感咳嗽,痰饮咳嗽,虚寒痰嗽,风火痰喘等均不相同,著名方剂如天门冬散治小儿心胸烦闷,体热咳嗽。三才封髓丹治虚火上炎,梦遗失精,滋阴养血,降心火益肾水。三才丸治气血俱虚,虚劳咳嗽。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津液枯涸,健忘怔忡。 秉水阴,能滋肺以清气分。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即得。 23、甘草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郡。 郭璞云:今甘草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黄有节,节有枝。 【产地】我国四川陕西出产,江苏福建亦有,日本种植颇多,茎高二三尺。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甘草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制药之暴性,效益甚多,为诸药之君。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甄权】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肾气内伤,令人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 【大明】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 【好古】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 【仲醇】凡解毒必入甘草。 【吴克潜】曰九土即九州岛岛土气之精华,故能解诸毒如神,古时有炼石为丹服之者多中药石之毒,服甘草而解,故曰安和七十二种石。 【容川】味甘正入脾。守而不走,补中气,和诸药,根深四五尺,与黄耆同,但黄耆中空,属气分,是得土中之水气,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厚,故深长且实,能补脾阴,益胃之阳。炙用是取其益胃,使胃气上升,如炙甘草汤。生用取其气平,如芍药甘草汤。 【倪注】仲景经方中使用甘草多处,即知道仲师之重视甘草,而现今却被西洋人购去制造成许多药品或是食物,再回销我国,实在是感叹国家之愚昧竟至于斯,我辈当以复兴中医药为职志,将中药制剂卖到国外,既造福人类又可以赚取外汇,岂非一举两得。甘草缓中,故遇排腹积水时忌用,因其能守,故不利于排水。 【药征】主治急迫,治里急急痛,旁治厥冷烦躁冲逆之症。 【灵胎】生用泻火,解毒炙用,和中益气。 【用量】普通生者五分至钱半,炙者三分至一钱,大剂一两左右。 【禁忌】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 24、干地黄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 鲜生地根绞汁晒干曰干生地,大者今称大生地,细者称细生地。 【产地】产陕西河南者良,生川泽黄土之地。根入药,根须之鲜者即鲜生地。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干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 【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露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大明】助心胆气,强筋骨,长志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力,心肺损吐血,鼻血,妇人崩中血晕。 【元素】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 【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脾气痿蹶,嗜卧,足下热而痛。 【容川】产中州,得土深水厚之性,内含润泽之湿也。原色为黄,制后为黑,故人知地黄之能滋肾阴,不知地黄实滋脾阴,内经云脾为阴中之至阴,地黄以湿归脾,脾阴足,则肝肾自受其灌溉。其不辛温,故能益水液,滋血之源,而不能变化、以成血色。以水配火,不使壮火食气,如此气纳矣。 【药征】主治血症及水病也。 【灵胎】熟地补血,生地凉血。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凡病人脾胃弱,大便泄,产后不食或泻,及胸膈多痰,气道不利者均忌,忌铜铁及茶,得清酒麦冬良。 【吴克潜】曰现市面用药有三种,鲜生地干地黄熟地黄,一物各有其用,鲜生地多用于肺胃实热,口燥烦渴,舌苔光绛色。干地黄多用于滋养阴血,血虚内热之症。熟地黄则用于补阴生精,扶养亏弱之虚。是故元素曰生地凉血,血热者须用。熟地微温,血衰者须用。 【王硕】曰男子多阴虚宜熟地,女子多血热宜生地。 25、白术 【本经原文】味苦,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精,神药经云:必欲长生服山精。 【产地】产河南浙江安徽及各地,为山间多年野生草,根细者如指,大者如拳,外微褐,肉白入药。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白术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科用托疡疮。 【别录】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眼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甄权】治心腹胀满,腹中冷痛,胃虚下利,多年气痢,除寒热止呕逆。 【大明】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妇人症瘕。 【好古】理胃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即呕,胃脘痛,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气逆里急脐腹痛。 【容川】内含甘润之油质,可以滋脾之阴,外发辛香之温性,故可以畅达脾之阳,尤以浙产之油质最厚,可补脾之膏油,油不粘水,故能利水,其气香味甘而苦温,能升发,故补脾温土,使脾土之气上达,和肝气以伸脾气,为补脾之正药。 【药征】主利水也,故能治小便自利,不利,旁治身烦疼,痰饮失精,眩冒下利喜唾。 【灵胎】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 【用量】普通半至三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滞下均忌,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忌与蛤雀桃李菘菜青鱼同食。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9集作业 |
|
7046楼#
发布于:2016-05-13 02: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深圳-凤翔,申请签到。2016-05-12,本草视频第09课心得,请教官审阅。
人参要在长白山,树阴的地方,人参果红色,独参汤补气救逆,气血两虚用人参,不能每天吃,高丽参,野山参很好,可补可泻,不会过与不及,可用黄芪甘草代人参,党参。痘疹,热症不用,气虚为用。
二十二,天门冬,清湿热润燥去痰,口喝喜冷水,肺家热症。煮来吃,心病嗌于,润泽肌肤,禁忌虚症无热,忌鲤鱼,味甘寒。天门冬与麦门冬放一起。
温病没办法治重症。
二十三,甘草,味甘平,补气血,解百毒,入和剂补益,入汗剂解肌,入凉剂泻热,入峻剂则缓正气,为诸药之君,腹水排水利水时不用甘草,紧急时不用,吐脓血,桔梗甘草,还要开活血化淤的药,生姜也解毒。解过食云石,空青,生用气平缓,炙用取其异味上升,味厚,焦味入心火。脉结代,心律不齐,可用炙甘草汤。甘草可以用生的,泻火,力量大,喝酒的人,风湿肿满不能用。
二十四,干地黄,泡制成黑色,甘味,补骨髓长肌肉,生地滋阴养血,凉血。怀孕肚子很热,用生地滋阴。阴虚为阳症,肾热外泄,凉补,男用熟地,血病,脾胃虚弱有寒不要用他。
二十五,白术,味苦,泻去湿,去风,用三钱,苦燥,关节炎,胃口不好。对肌肉帮助很大,附子白术,排脓汤,去寒去湿,可久服。可外用,很干燥去湿很强。化脓的,去湿去热一起很快。白术配合茯苓并用,甘味利湿,利尿。水肿,女人子宫肌瘤,白术下去,加茯苓。肠胃,气逆里急脐腹痛。小便自利,不利。公孙主冲脉。白补脾补气为根,苍术枝叶燥湿发汗。到头部。禁忌,骨热骨蒸,吐血,溃疡用之很反生脓。关节舌头,肚子大,有湿的地方。
二十六,菟丝子,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久服明目,
|
|
7047楼#
发布于:2016-05-13 05: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09课心得
21:人参:多用于病后元气伤者,可以黄芪、甘草代之,也可以党参代之。人参平常要少吃,尽量在气血两虚时煮汤吃。含服参片,可提神。人参用于虚证,实证不用。肺有热证、阴虚上火、出痘等不用,伤寒刚开始需要发散的时候,不可以用人参。 22:天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利小便,补五劳七伤吐血,治咳嗽消痰,去风热烦闷。可治心痛、渴欲饮、足下热而痛,润肌肤等。肺热可用天冬。胃虚无热、泻者均忌;忌鲤鱼 23、甘草:经方派方剂是一切中医方剂的基础,在学好经方的基础上可以去学习温病派的方剂,温病的方只能作为附带用。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其性平无毒,为调和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再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温中下气止渴,通经脉,利气血,吐肺萎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痈。甘草可调和百药,能缓、和、补。解毒一定会用甘草。甘草解半夏毒。甘草可生用,或蜜炙用。心动悸、脉结代者,可用炙甘草汤主之。里急痛,可以甘草缓之。筋拘急亦可以甘草缓之。诸湿肿满、胀满、酒后,皆忌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 24、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无毒,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露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女用生地,男用熟地。炮制后其色黑,性温,可补精补肾。脾胃弱、大便泄等里寒证忌用。 25、白术:其味苦,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无毒,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祛湿,和中调气,外科用托疮疡。白术常与茯苓合用,去水肿利小便。小孩湿盛,脾胃不开,亦可用白术茯苓。白术的祛湿能力非常的强,内服外用都很好,只要有湿,就可以用白术。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苍术与辛夷合用,治疗鼻炎。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滞下皆忌之。骨蒸:觉得骨头发热。人消瘦。骨蒸之人有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禁用白术。 26、菟丝子:味辛平,主续绝上,补不足,益气力肥健。 |
|
7048楼#
发布于:2016-05-13 06: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
得 二十二、天门冬 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痈吐脓,除热气通肾,止消渴去热,中风,治湿疥,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吐血,治咳嗽消痰,去风热烦闷。 天冬麦冬性相近,故一般方剂二药并用。仲醇曰痰之标在脾胃肺,其本在肾, 若非肾家有火,炎上薄肺,煎熬津而成黏腻,则痰何自成。天冬味苦气寒,能清热保肺,下通于肾,故为消痰止咳必用要药,观此则天冬治痰乃治本元不足虚火所生之痰,而与外感咳嗽,痰饮咳嗽,虚寒痰嗽,风火痰喘等均不相同,著名方剂如天门冬散治小儿心胸烦闷,体 热咳嗽。三才封髓丹治虚火上炎,梦遗失精,滋阴养血,降心火益肾水。三才丸治气血俱虚,虚劳咳嗽。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津液枯涸,健忘怔忡。 二十三、甘草 味甘性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郡。甘草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制药之暴性,效益甚多,为诸药之君。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肾气内伤,令人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厚,故深长且实,能补脾阴,益胃之阳。 炙用是取其益胃,使胃气上升,如炙甘草汤。生用取其气平,如芍药甘草汤。 甘草缓中,故遇排腹积水时忌用,因其能守,故不利于排水。 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 二十四、干地黄 味甘性寒无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干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 产中州,原色为黄,制后为黑,地黄之能滋肾阴,实滋脾阴,脾为阴中之至阴,地黄以湿归脾,脾阴足,则肝肾自受其灌溉。其不辛温,故能益水液,滋血之源,而不能变化、以成血色。以水配火,不使壮 火食气,如此气纳矣。 肾是水中有火,当火外泄时,脚心会很热,导致脚背也会热,此时可以服用生地、或者咸味药、酸味药把或固住。 熟地补血,生地凉血。 凡病人脾胃弱,大便泄,产后不食或泻,及胸膈多痰,气道不利者均忌,忌铜铁及茶,得清酒麦冬良。 鲜生地多用于肺胃实热,口燥烦渴,舌苔光绛色。干地黄多用于滋养阴血,血虚内热之症。熟地黄则用于补阴生精,扶养亏弱之虚。是故元素曰生地凉血,血热者须用。熟地微温,血衰者须用。 男子多阴虚宜熟地,女子多血热宜生地。 二十五、白术 味苦,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精产河南浙江安徽及各地,味甘性温无毒。白术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科用托疡疮。胃虚下利,多年气痢,除寒热止呕逆。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妇人症瘕。 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 (苍术+辛夷,治疗鼻炎;白术,去脾湿;苍术+白术:只有鼻炎和脾胃都有问题的时候才同时用) 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 塞,便 |
|
7049楼#
发布于:2016-05-13 08: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得
第十一,人参 1,原文,味甘微寒,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2,主治,大补元气,治一切衰弱,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泄五脏之火,主五劳7伤,虚损痿弱,止呕秽,补五脏六俯,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上逆,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者可用 3,多用于病后调理元气伤者,可用党参或黄芪甘草代替 4,主治,治肺胃阳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五脏火邪,止渴生津夜 5,禁忌,肺有热症及阴虚火动,与痘疹初发,身虽热而斑未形,伤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热炽满者忌 二十二,天门冬 1,原:味苦平,主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2,主治:清虚热润燥痰,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 3,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均忌,忌鲤鱼 二十三,甘草 1,原文:味甘平无毒,主脏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2,主治,调和周身气血,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上祛痰止咳,中调和脾胃,下清热利溲,入和剂补益,入汗剂解肌,入凉剂泻热,入润剂生津,入峻剂缓正气,制造之暴性,效益甚多,解金石毒 3,别录,温中下气,烦闷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毒,为九土之精,安和72石,一千种草 4,忌甘草缓中,故排腹水忌用,酒后不用会使排水不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