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玮
会员
会员
  • UID2028788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1
7050楼#
发布于:2016-05-13 09:53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8课心得。
十二、禹余粮
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痢赤白,血闭,症瘕大l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是石中黄粉,为固补下焦要药,主治滑泄下血,血闭血虚,四肢虚而不仁,崩露赤白。下痢不止,微咸之药,入肾经。常与赤石脂合用,治疗下脓痢血不止。热实症禁用,其为涩剂,热实服之,病愈重。分表实、里实。分寒热,便秘攻坚,要用到芒硝。寒证肠子没有蠕动,寒证便秘,小便清长。热证便秘,小便色深。
十三、太一余粮
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与禹良石同。
十四、白石英
味甘微温无毒,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延年。治肺大肠枯燥,疗肺痿肺痈消渴。肺痈吐脓,咳逆上气,黄疸。其色白入肺。石头类药物皆有重镇、稳心、压制焦虑、抑郁,治疗肺短气,以及下泻等功用。治疗消渴、肺癌等,其用量二到三两钱,不可久服。
十五、紫石英 打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即可。味甘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轻身延年。主镇怯润枯,养心益肝,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风寒在子宫不孕,因心脏火力不足,导致小肠温度不够,不能温暖子宫,致不孕,用紫石英可温暖小肠,从而温暖子宫。治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虚证时,可用金石类药物,热实证不可用。紫石英为金石类。紫石英绝孕因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禁用。
十六、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味甘平,性味酸辛,性大温无毒。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掻。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补五脏虚气。可治宫颈癌。小便不止、遗精、夜尿等亦可收。胎盘不出亦可治疗。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带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去湿除积,止涩非宜。赤石脂寒痢者忌用。寒痢者所排出大便色淡,水多,肚子没有压实,面色发暗,人体消瘦等。一般的下痢,用苍术、茯苓等利小便之药,利小便即愈。
十七、白青
白青现已绝迹。空青、曾青等皆入眼疾,白青效果最佳,有明目之效。草药类贝母亦是
十八、扁青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疗,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小寒无毒,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去寒热风痹。吐风痰,癫痫、平肝。
十九、菖蒲分石菖蒲、水菖蒲,《神农本草》为石菖蒲。味辛温,辛味之药皆可发散,性温之药皆可祛寒,风寒湿痹皆可。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疗心脏病常用菖蒲,取其通九窍之意。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菖蒲主发散,湿痹用菖蒲发散。治疗鼻窦炎,常用菖蒲加上辛夷花。辛夷花开窍功用亦强。另可用麝香加矾石,麝香其性无孔不入,治疗效果极佳。
禁痢的症状,是赤痢,肛门痛,食不下。可作浴汤,治疗身热不解。据本草纲目记载,可解巴豆、大戟之毒,但也可以凉开水饮下,其毒即解。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7051楼#
发布于:2016-05-13 10: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8课心得
十二、禹余粮
禁忌,重可去怯,质重之药如金石类药均有此效,故为镇纳固补之剂,下焦有实热者忌。(实热,实有表实与里实,表实毛孔闭锁,汗不出中,里实便秘,动为热,不动为寒,便如鞭如水,均为热实,用攻坚之芒硝。)
多用于下浓血痢不止者,因其土质,又具涩性,故填濇肠胃,甘而微咸,甘能补正以止痢,咸能入肾以濇精。重咸攻坚,微咸入肾濇精。
十三、太一余粮
与禹余粮性同,金石类的药可使所气下行,主治咳逆上气等。
十四、白石英
味甘微温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治肺痿肺痈吐脓,实大肠。不可久服。
十五、紫石英
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宫寒绝孕,虚症金石类药可用。
味甘辛,甘辛为阳,养心益肝,补血降气。
禁忌,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忌。(阳虚:见阴症,如少言,面白;阴虚:见阳症,如满面红光,口渴等)
炮制: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晒干研粉。
十六、石脂
分青赤黄白黑,以赤石脂为好,治阴实下血,子宫颈癌。
味甘酸辛,性大温无毒。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下胞衣。
禁忌: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水痢不用。
赤石脂加禹余粮治下血痢最好。炮制同上。
十七、白青
与空青、曾青同属铜矿科,治眼最好。味甘平利九窍,主目痛明目。
十八、扁青
与上同,养肝明目。
十九、昌蒲
指石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治禁口痢(下痢而不能饮食者),用量依体格二三钱,外用打粉。昌蒲泡水加明矾解一切之毒。常用于鼻塞不通,脑部受损,内外用皆宜。
昌蒲三钱,辛荑两钱,苍术三钱,治鼻窦炎。
两种粉剂:昌蒲辛荑、麝香涅石,通窍。
二十、菊花
黄、白入药,以杭菊为好。味苦平,主风,为清风热明目解毒要药,主诸风头眩肿痛,养目血,去翳膜,平肝息风。
禁忌:味苦辣,陈者不用。诸药以陈者好,菊花除外。
菊叶解毒之功胜于菊花,以鲜者良,捣汁敷一切肿毒,也可内服。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7052楼#
发布于:2016-05-13 11: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得
二十一、人参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采时用竹刀收,以免味失。
为大补元气要药,治一切衰弱痨瘵,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效益多功缓,红色高丽参为善,性温而力峻。多以黄芪甘草代人参,或以党参代之。
炮制: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食。
虚者用,肺热及阴虚火动与痘疹、邪热均忌。
二十二、天门冬
味苦平,去肺热,润皮肤,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心病气干,心痛渴欲饮,足下热痛,脚皮干。
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忌,忌鲤鱼。
二十三、甘草
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金创肿解百毒。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急泻之药不用甘草,因有缓效。
蜜炙甘草:味厚,焦味入心火,心动悸、心律不齐重用炙甘草,强心(补脾胃),虚寒也用此。
禁忌: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
二十四、干地黄
味甘寒,填骨肌长肌肉,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务血热,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
女用生地,补血凉血,补脾胃,去胎毒,滋阴。
男用熟地,炮制过的,性湿色黑,补脾胃肾。
用量,二至四钱,血虚用重剂,二三两。
禁忌:里寒不用。
二十五、白术
味苦主风寒湿痹,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用涂疮疡去湿。
湿盛用白术,依体格取量。风湿关节炎、胃口不好均可用。
术附汤,又称排脓汤,白术去湿,附子去寒。
白术、茯苓并用,白术去湿,茯苓利尿,湿从小便排。
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白术为根,在土中故有土性,苍术为枝干。
禁忌: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带下均忌,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
金陈云
会员
会员
  • UID203012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7053楼#
发布于:2016-05-13 11:18
我怎么加入学员呢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054楼#
发布于:2016-05-13 15:11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10課心得:

二十六、菟丝子

【主治】补肾益精,治茎中寒、精自出、
只有当精子淡+阳不举,才可以吃菟丝子;否则,会造成阳不举

二十七、牛膝

【原文】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急,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腿没有力的时候可以用;活血化瘀,如果有孕在身,不可以用,用了推堕胎
【荣川】牛膝性降,能引火下行。
攻中带补:活血化瘀,不用辩证寒热虚实,都可以用。中医认为以痛为补,以活血化瘀为补
【禁忌】疑似怀孕,不可以用,上焦的问题不可以用;遗精、血崩不可以用

二十八、茺蔚子(益母草)

性微寒,可以认为是滋补类的药
妇女逆经(月经从鼻子出来),可以吃益母草
眼睛有血丝,说明有火,可以吃益母草
【禁忌】血崩及瞳子散大,忌

中医治疗中耳炎:改变环境,麝香+明矾,喷入耳朵,让耳朵的环境象沙漠一样干燥,细菌无法滋生

二十九、女萎(玉竹)
【原文】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去黑斑
【主治】治风热、风湿入肌作痛,祛风清热,除湿止痛,主邪热头痛,腰痛身痛
经方,绝对处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个药加入经方中,来治疗疾病

三十、防葵
又名梨盖,现在几乎没有了

三十一、柴胡
少阳的药,半表半里的药,主要用来疏肝,治疗肝胆脾胃都可以用
【原文】苦平,主心腹(中焦),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
【主治】发表清热,能散三焦肝胆诸经之热邪,主治寒热疟疾,口苦耳聋,头痛眩晕
【甄权】治热劳骨蒸(怎么吃都不胖,没有精神,出现在化疗后或者经常劳力出汗后冷水洗澡),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下气消食,宣畅气血,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食良
【药征】主治胸胁苦满,旁治往来寒热,腹中痛,胁下痞鞭
【灵胎】其性清扬,能逐半表半里之邪
【禁忌】凡虚人气升呕吐,及阴虚火热炎上,法同所忌
【汪昂】凡胁痛,多属肝旺,宜小柴胡汤。加青皮、川穹、白芍,可以治疗左胁痛使活血行气,治疗右胁痛宜消食行痰
【荣川】四川梓潼柴胡最佳,今多不知用。银柴胡,味甘性微寒,凡热在骨髓者,非此不除。



三十一、麦门冬

【主治】润肺、清火,治肺中伏火,痰多,心腹结气,肺弱胃弱,津少口渴,止咳嗽,治疗肺病吐脓血
【别录】治疗身重目黄,口干燥咳
【灵胎】寒咳勿用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055楼#
发布于:2016-05-13 15: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10集心得:(草稿)
26、菟丝子: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产地】产朝鲜川泽及田野,我国亦有之,夏生苗,初如细丝,得地种植物而缠绕之,自绝其根,即借他物之养料以生长,子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平无毒。
【主治】菟丝子为补肾益精要药,主绝续伤,补不足,坚筋骨,强阴分,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腰痛膝冷。
【甄权】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热中,久服去面皯,悦颜色。
【大明】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
【灵胎】补益肝脾,接续筋骨。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肾家多火,阳强不痿,及大便燥急者,均忌,得酒良。
【倪注】现在已经是属于被管制中药,因为植物保护法。
27、牛膝
【本经原文】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急,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产地】产我国河南一带,四川亦有出产,为山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根入药。
【性味】味苦酸性平无毒。
【主治】牛膝为寒湿痹痿,骨节疼痛要药,走血能补,益肝肾强筋骨,痛淋浊,引诸药下行,治膝痛,能堕胎。
【别录】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白发,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调血结。
【甄权】治阴痿,补肾助十二经脉,逐恶血。
【大明】治腰膝软怯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晕,落死胎。
【灵胎】舒筋行血,降气堕胎。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牛膝误用必伤胎,经闭未久,疑似有妊者忌用,上焦药中勿用,梦遗失精,脾虚下陷,血崩不止亦忌。忌牛肉牛乳。
【附录】杜牛膝──性专走下,毫无补益,散恶血破症瘕,止痛,治淋药中宜用。
【容川】牛膝性降,因根深味苦,故能引水火下行。因根坚实,形不空,无升达之孔道,味既苦泻,故下行双足。其节如膝,能利膝胫,以其形似也。
28、充蔚子
【本经原文】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做浴汤,一名益母。
【产地】多生于原野及近水处,叶为深裂式,茎做方形,名益母草,即茺蔚子。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此药为去瘀生新,通调月经,及产后要药,根茎功用相同。
【别录】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
【吴瑞】舂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肝。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血崩及瞳子散大均忌,唯热血欲贯瞳仁者,可与凉药同用。
【吴克潜】曰近医多用于行血止血,如胎动下血,经行不止,小便混有鲜血,可熬膏用。
【附录】益母草性味通茺蔚子,主瘾疹,可做浴汤,捣汁服用主浮肿下水,消恶毒疔肿,乳痈丹游等毒可敷之,又服汁主治胎死腹中及产后血胀闷,滴汁入耳治耳聤。
29、女萎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又名萎蕤。现名玉竹。
郭璞云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
【产地】生于山麓阴地之多年生草,各地皆有,以产南部地方者为上,其地下茎粗大有三棱,节作紫黑色。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萎蕤为治风热风湿入肌作痛要药,功能祛风清热,除湿止痛,主邪热头痛,及腰痛身痛,补劳伤。
【别录】心腹中结气,虚热湿毒肿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
【甄权】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良。
【弘景】服诸石人不调和者,煮汁饮之。
【容川】风能胜湿,风伤血则筋燥,玉竹可以润燥。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畏咸卤。
39、防葵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又名梨盖。
【性味】防葵味辛苦,性寒。
【效用】根为解热利尿,镇静药,治膀胱宿水,膀胱热结,癃闭,癫狂痫症。
【甄权】主痃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盆者,悉能消散。
31、茈胡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现名柴胡。
【产地】出关东陕西各地,今各处亦有产,分南北两种,性味相同,产银州者曰银柴胡,性味稍异。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柴胡为发表清热要药,功能散三焦肝胆诸经之热邪,主治寒热疟疾,口苦耳聋,头痛眩晕。
【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急,亦可做浴汤。
【甄权】治热劳骨蒸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下气消食,宣畅气血,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食良。
【备要】伤寒邪热,痰热结实,虚劳肌热,十二经疮疽血凝气聚,功同连翘。
【容川】柴胡一茎直上,花清香,故能升散郁结。专治胸前逆满,太阳经气陷于胸中,不得外达,以致胸满,唯柴胡能透达,其色青,生于春而采于夏,得木火之气,从中土以达木火之气,使不侮肺也,故功能透胸前之结,仲景用柴胡以治少阳,少阳为水中之阳,发于三焦,以行腠理,寄居胆中,以化水谷,故必三焦之膜网通畅,肝胆之木火清和,则水中之阳乃由内达外,柴胡茎中虚松,有白丝通气,象人之三焦膜网,少阳木火,郁于腠理,而不达者,则作寒热,柴胡能达之,阳气得发散,且味清苦,良柴胡须用一茎直上,茎色青,叶生四面,细如竹叶,开小黄花者,乃为真柴胡,此为仲景所用。四川梓潼产柴胡最佳,价极廉。今多不知用,因药典有软柴胡,银柴胡,红柴胡等,皆以假乱真,柴胡入肝经。附银柴胡:柴胡之产于陕西银州者,色黄白而大,味甘性微寒,凡热在骨髓者,非此不除,为清热凉血之品,优于发散而推陈致新,治虚劳者酌用之。
【药征】主治胸胁苦满也,旁治往来寒热也,腹中痛,胁下痞鞭。
【灵胎】其性轻扬,能逐半表半里之邪。
【用量】普通八分至一钱,大剂三四钱。
【禁忌】凡虚人气升呕吐,及阴虚火热炎上,法同所忌。
汪昂曰:凡胁痛,多属肝旺,宜小柴胡汤。加青皮川芎白芍,左胁痛宜治活血行气,右胁痛宜消食行痰,因胁痛须开郁,故加柴胡则皆宜也。
32、麦门冬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川谷及堤阪。
    陶弘景云: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
【产地】生山谷肥地,我国陕西及江浙一带,多有之。叶绿,四季不凋,根黄白色,入药。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麦冬为润肺清火要药,主治肺中伏火,痰多,心腹结气,肺弱胃弱,津少口渴,止咳嗽,疗肺病吐脓血。
【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躄,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定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
【藏器】去心热,止烦热寒热体劳,下痰饮,合车前地黄丸服去湿痹。
【甄权】治热毒大小,面目肢节浮肿,下水主泄积。
【元素】治肺中伏火,补心气不足,主血妄行,及经水枯,乳汁不下。
【灵胎】补土生金,寒咳勿用。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麦冬性寒,虽主脾胃而虚寒泄泻及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寒作泻均忌,入补药,酒浸良。秉水阴,能滋肺以清气分。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即得。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10集作业
蔡彩婵
侠客
侠客
  • UID2014470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5
7056楼#
发布于:2016-05-13 20:10
@教官-深圳-林金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6班 深圳 蔡彩婵申请签到
2016年05月12日《神农本草》第9课心得
二十一、人参
【本经原文】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
服轻身延年。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人形皆具者能做儿啼。
【产地】我国吉林辽宁产者最良,山西长子县云南姚安县安徽舒城县亦有出产,高丽产出丰。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人参为大补元气要药,功能治一切衰弱痨瘵,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
效益多但功缓,红色曰高丽参,性温而力较峻。
【甄权】主五劳七伤,虚损痿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
疾,冷气上逆,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者可用。
【元素】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
【容川】人参多用于病后元气伤者、用人参佐他药来调理,病人邪去正脱者,用人参佐他药
调理之,现今人参多人工栽植,药力不如野参,我们可用黄耆甘草代人参,方剂中多以党参
代人参。
因生于阴湿之地,禀水阴润泽之气,故味苦甘而有汁液,发为三枒五叶,阳数也,因生
于阴而出阳,故于甘苦味中而有一番生阳之气。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而上达于肺,此亦
生于阴而出阳,与人参同一理,因此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为津液,所以
人参能生津也。人参生于北方、有阴中之阳药称,有化气补津之功。
【炮制】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即可。
【药征】主治心下痞坚,痞鞭支结,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等。
【灵胎】升提元气,兼补五脏,有崇正去邪之功,然非虚者勿服。
【用量】普通五分至三钱,大剂一两。
【禁忌】肺家有热诸症及阴虚火动之候与痘疹之初发,身虽热而斑点未形,与伤寒始作,形
症未定而邪热炽均忌,反藜芦。
二十二、天门冬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产地】处处有之,近以浙东产者为多,或生于暖地海滨或种植各地,藤蔓大,根似麦门冬
而色白。
【主治】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
【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利小便,冷而能补。
【甄权】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痈吐脓,除热气通肾,止消渴去热,中风,治湿疥,
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
【大明】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吐血,治咳嗽消痰,去风热烦闷。
【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欲饮,痿躄嗜卧,足下热而痛。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均忌,忌鲤鱼。
【吴克潜】曰天冬麦冬性相近,故一般方剂二药并用。仲醇曰痰之标在脾胃肺,其本在肾,
若非肾家有火,炎上薄肺,煎熬津而成黏腻,则痰何自成。天冬味苦气寒,能清热保肺,下
通于肾,故为消痰止咳必用要药,观此则天冬治痰乃治本元不足虚火所生之痰,而与外感咳
嗽,痰饮咳嗽,虚寒痰嗽,风火痰喘等均不相同,著名方剂如天门冬散治小儿心胸烦闷,体
热咳嗽。三才封髓丹治虚火上炎,梦遗失精,滋阴养血,降心火益肾水。三才丸治气血俱虚,
虚劳咳嗽。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津液枯涸,健忘怔忡。
秉水阴,能滋肺以清气分。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即得。
二十三、甘草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
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郡。
郭璞云:今甘草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黄有节,节有枝。
【产地】我国四川陕西出产,江苏福建亦有,日本种植颇多,茎高二三尺。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甘草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
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
峻剂则缓正气,制药之暴性,效益甚多,为诸药之君。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
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甄权】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肾气内伤,令人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
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
【大明】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
骨。
【好古】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
【仲醇】凡解毒必入甘草。
【吴克潜】曰九土即九州岛岛土气之精华,故能解诸毒如神,古时有炼石为丹服之者多中药
石之毒,服甘草而解,故曰安和七十二种石。
【容川】味甘正入脾。守而不走,补中气,和诸药,根深四五尺,与黄耆同,但黄耆中空,
属气分,是得土中之水气,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厚,故深长且实,能补脾阴,益胃之阳。
炙用是取其益胃,使胃气上升,如炙甘草汤。生用取其气平,如芍药甘草汤。
【倪注】仲景经方中使用甘草多处,即知道仲师之重视甘草,而现今却被西洋人购去制造成
许多药品或是食物,再回销我国,实在是感叹国家之愚昧竟至于斯,我辈当以复兴中医药为
职志,将中药制剂卖到国外,既造福人类又可以赚取外汇,岂非一举两得。甘草缓中,故遇
排腹积水时忌用,因其能守,故不利于排水。
【药征】主治急迫,治里急急痛,旁治厥冷烦躁冲逆之症。
【灵胎】生用泻火,解毒炙用,和中益气。
【用量】普通生者五分至钱半,炙者三分至一钱,大剂一两左右。
【禁忌】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
二十四、干地黄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
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
鲜生地根绞汁晒干曰干生地,大者今称大生地,细者称细生地。
【产地】产陕西河南者良,生川泽黄土之地。根入药,根须之鲜者即鲜生地。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干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
【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露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
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大明】助心胆气,强筋骨,长志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力,心肺损吐血,鼻血,妇人崩中血
晕。
【元素】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
【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脾气痿蹶,嗜卧,足下热而痛。
【容川】产中州,得土深水厚之性,内含润泽之湿也。原色为黄,制后为黑,故人知地黄之
能滋肾阴,不知地黄实滋脾阴,内经云脾为阴中之至阴,地黄以湿归脾,脾阴足,则肝肾自
受其灌溉。其不辛温,故能益水液,滋血之源,而不能变化、以成血色。以水配火,不使壮
火食气,如此气纳矣。
【药征】主治血症及水病也。
【灵胎】熟地补血,生地凉血。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凡病人脾胃弱,大便泄,产后不食或泻,及胸膈多痰,气道不利者均忌,忌铜铁及
茶,得清酒麦冬良。
【吴克潜】曰现市面用药有三种,鲜生地干地黄熟地黄,一物各有其用,鲜生地多用于肺胃
实热,口燥烦渴,舌苔光绛色。干地黄多用于滋养阴血,血虚内热之症。熟地黄则用于补阴
生精,扶养亏弱之虚。是故元素曰生地凉血,血热者须用。熟地微温,血衰者须用。
【王硕】曰男子多阴虚宜熟地(性温色黑),女子多血热宜生地(凉血)。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7057楼#
发布于:2016-05-13 20:47
09,中医经典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第09课心得
二十一、人参
1,属性,味甘微寒
2,采收:用竹刀收,以免失味。
3,作用
(1)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
(2)大补元气要药,治一切衰弱痨瘵,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效益多功缓,红色高丽参为善,性温而力峻。多以黄芪甘草代人参,或以党参代之。
4,炮制: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食。
5,禁忌:虚者用,肺热及阴虚火动与痘疹、邪热均忌。
二十二、天门冬
1,属性:味苦平
2,作用:去肺热,润皮肤,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心病气干,心痛渴欲饮,足下热痛,脚皮干
3,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忌,忌鲤鱼。
二十三、甘草
1,属性:味甘平
2,作用
(1)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金创肿解百毒。
(2)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
3,禁忌:急泻之药不用甘草,有缓效。
4,蜜炙甘草:味厚,焦味入心火,心动悸、心律不齐重用炙甘草,强心(补脾胃),虚寒。5,禁忌: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
二十四、干地黄
1,属性:味甘寒
2,作用:
(1)填骨肌长肌肉,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务血热,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
(2)女用生地,补血凉血,补脾胃,去胎毒,滋阴。
(3)男用熟地,炮制过,性湿色黑,补脾胃肾。
3,用量:二至四钱,血虚用重剂,二三两。
4,禁忌:里寒不用。
二十五、白术
1,属性:味苦
2,作用
(1)主风寒湿痹,健脾胃要药,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用涂疮疡去湿。
(2)注意:湿盛用白术,依体格取量
(3)风湿关节炎、胃口不好均可用。
(4)术附汤,又称排脓汤,白术去湿,附子去寒。
(5)白术、茯苓并用,白术去湿,茯苓利尿,湿从小便排。
(6)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白术为根,在土中故有土性,苍术为枝干。
3,禁忌: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带下均忌,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058楼#
发布于:2016-05-13 21: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第9课心得

二十一、人参,人参里红参最好。
【本经原文】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人形皆具者能做儿啼。
【产地】我国吉林辽宁产者最良,山西长子县云南姚安县安徽舒城县亦有出产,高丽产出丰。顶级的是红参。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人参为大补元气要药,功能治一切衰弱虚劳,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效益多但功缓,红色曰高丽参,性温而力较峻。病人气血两虚时用人参,补气血。高考紧张时都可以口含人参能提神生津。
【甄权】主五劳七伤,虚损痿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上逆,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者可用。
【元素】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
【容川】人参多用于病后元气伤者、用人参佐他药来调理,病人邪去正脱者,用人参佐他药调理之,现今人参多人工栽植,药力不如野参,我们可用黄芪甘草代人参,方剂中多以党参代人参。
    因生于阴湿之地,禀水阴润泽之气,故味苦甘而有汁液,发为三枒五叶,阳数也,因生于阴而出阳,故于甘苦味中而有一番生阳之气。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而上达于肺,此亦生于阴而出阳,与人参同一理,因此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为津液,所以人参能生津也。人参生于北方、有阴中之阳药称,有化气补津之功。
【炮制】新鲜的人参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即可。
【药征】主治心下痞坚,痞鞭支结,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等。
【灵胎】升提元气,兼补五脏,有崇正去邪之功,然非虚者勿服。
【用量】普通五分至三钱,大剂一两。
【禁忌】肺家有热诸症及阴虚火动之候与痘疹之初发,身虽热而斑点未形,与伤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热炽均忌,反藜芦。吃人参上火,口干舌燥,就是肺有内热,需先去内热。

二十二、天门冬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产地】处处有之,近以浙东产者为多,或生于暖地海滨或种植各地,藤蔓大,根似麦门冬而色白。
【主治】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
【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利小便,冷而能补。
【甄权】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痈吐脓,除热气通肾,止消渴去热,中风,治湿疥,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天门冬能滋润肌肤。
【大明】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吐血,治咳嗽消痰,去风热烦闷。
【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欲饮,痿躄嗜卧,足下热而痛。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均忌,忌鲤鱼。
【吴克潜】曰天冬麦冬性相近,故一般方剂二药并用。仲醇曰痰之标在脾胃肺,其本在肾,若非肾家有火,炎上薄肺,煎熬津而成黏腻,则痰何自成。天冬味苦气寒,能清热保肺,下通于肾,故为消痰止咳必用要药,观此则天冬治痰乃治本元不足虚火所生之痰,而与外感咳嗽,痰饮咳嗽,虚寒痰嗽,风火痰喘等均不相同,著名方剂如天门冬散治小儿心胸烦闷,体热咳嗽。三才封髓丹治虚火上炎,梦遗失精,滋阴养血,降心火益肾水。三才丸治气血俱虚,虚劳咳嗽。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津液枯涸,健忘怔忡。
秉水阴,能滋肺以清气分。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即得。

二十三、甘草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郡。
    郭璞云:今甘草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黄有节,节有枝。
【产地】我国四川陕西出产,江苏福建亦有,日本种植颇多,茎高二三尺。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甘草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制药之暴性,效益甚多,为诸药之君。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甄权】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肾气内伤,令人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
【大明】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
【好古】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桔梗甘草汤有名的去肺里的脓疽。
【仲醇】凡解毒必入甘草。生姜也可解毒,生姜解半夏的毒。
【吴克潜】曰九土即九州岛岛土气之精华,故能解诸毒如神,古时有炼石为丹服之者多中药石之毒,服甘草而解,故曰安和七十二种石。
【容川】味甘正入脾。守而不走,补中气,和诸药,根深四五尺,与黄芪同,但黄芪中空,属气分,是得土中之水气,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厚,故深长且实,能补脾阴,益胃之阳。炙用是取其益胃,使胃气上升,如炙甘草汤。生用取其气平,如芍药甘草汤。
【倪注】仲景经方中使用甘草多处,即知道仲师之重视甘草,而现今却被西洋人购去制造成许多药品或是食物,再回销我国,实在是感叹国家之愚昧竟至于斯,我辈当以复兴中医药为职志,将中药制剂卖到国外,既造福人类又可以赚取外汇,岂非一举两得。甘草缓中,故遇排腹积水时忌用,因其能守,故不利于排水。
【药征】主治急迫,治里急急痛,旁治厥冷烦躁冲逆之症。
【灵胎】生用泻火,解毒炙用,和中益气。
【用量】普通生者五分至钱半,炙者三分至一钱,大剂一两左右。
甘草被蜂蜜炙过以后强心。因为炒过后强补脾胃。
【禁忌】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

二十四、干地黄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
鲜生地根绞汁晒干曰干生地,大者今称大生地,细者称细生地。
【产地】产陕西河南者良,生川泽黄土之地。根入药,根须之鲜者即鲜生地。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干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
【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露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大明】助心胆气,强筋骨,长志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力,心肺损吐血,鼻血,妇人崩中血晕。
【元素】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
【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脾气痿蹶,嗜卧,足下热而痛(肾热)。
【容川】产中州,得土深水厚之性,内含润泽之湿也。原色为黄,制后为黑,故人知地黄之能滋肾阴,不知地黄实滋脾阴,内经云脾为阴中之至阴,地黄以湿归脾,脾阴足,则肝肾自受其灌溉。其不辛温,故能益水液,滋血之源,而不能变化、以成血色。以水配火,不使壮火食气,如此气纳矣。
【药征】主治血症及水病也。
【灵胎】熟地补血,生地凉血。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凡病人脾胃弱,大便泄(里有寒不可用),产后不食或泻,及胸膈多痰,气道不利者均忌,忌铜铁及茶,得清酒麦冬良。
【吴克潜】曰现市面用药有三种,鲜生地干地黄熟地黄,一物各有其用,鲜生地多用于肺胃实热,口燥烦渴,舌苔光绛色。干地黄多用于滋养阴血,血虚内热之症。熟地黄则用于补阴生精,扶养亏弱之虚。是故元素曰生地凉血,血热者须用。熟地微温,血衰者须用。
【王硕】曰男子多阴虚宜熟地,女子多血热宜生地。
女人选用生地黄,能补血凉血。男人选用熟地黄,炮制过的性温,补脾胃还能补肾补精。
生地黄多用于滋阴。

二十五、白术zhu
【本经原文】味苦,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精,神药经云:必欲长生服山精。
【产地】产河南浙江安徽及各地,为山间多年野生草,根细者如指,大者如拳,外微褐,肉白入药。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白术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科用托疡疮。脓就是有炎,炎中医讲的就是有火有热。白术配合茯苓用。白术利湿,茯苓利肾湿。
【别录】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眼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甄权】治心腹胀满,腹中冷痛,胃虚下利,多年气痢,除寒热止呕逆。
【大明】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妇人症瘕(子宫瘤)。
【好古】理胃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即呕,胃脘痛,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气逆里急脐腹痛。
【容川】内含甘润之油质,可以滋脾之阴,外发辛香之温性,故可以畅达脾之阳,尤以浙产之油质最厚,可补脾之膏油,油不粘水,故能利水,其气香味甘而苦温,能升发,故补脾温土,使脾土之气上达,和肝气以伸脾气,为补脾之正药。
【药征】主利水也,故能治小便自利,不利,旁治身烦疼,痰饮失精,眩冒下利喜唾。
【灵胎】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
【用量】普通半至三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骨蒸:能吃却不胖,骨头如蒸东西一样一阵一阵热),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滞下均忌,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忌与蛤雀桃李菘菜青鱼同食。
张亮荧
贫民
贫民
  • UID2018676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7059楼#
发布于:2016-05-13 21: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5-13《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得
二十一、人参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
产地:吉林辽宁,长白山品质最好,红色高丽参为顶级人参。
主治:大补元气要药(太贵可用党参取代),治一切衰弱痨瘵,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性温而力较峻。
止渴生津,人参切片含嘴里生津提神。
禁忌:人参属气药,有滋补功能,肺家有热诸症及阴虚火动之候与痘疹之初发,身虽热而斑点未形,与伤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热炽均忌,反藜芦。虚症用,实症不用。

二十二、天门冬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
主治:清虚热润燥痰要药(去肺热),主肺气咳逆,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
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均忌,忌鲤鱼。

二十三、甘草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本经原文: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
主治:调和周身气血要药(补气血),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制药之暴性,为诸药之君。
炙用是取其益胃,使胃气上升,如炙甘草汤。生用取其气平,如芍药甘草汤。
禁忌: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恶远志忌猪肉。

二十四、干地黄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为滋阴养血要药,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
主掌中热痛,足下热而痛(肾热,生地凉血),女子伤中胞露下血。
女性用生地:补血凉血。
男性用熟地:炮制,色黑,性温,补脾胃、肾,补精。
禁忌:脾胃弱,大便泄,产后不食或泻,胸膈多痰,气道不利者均忌,忌铜铁及茶,得清酒麦冬良。

二十五、白术
白术分三种:一、不炒。二、黄土炒。三、红土炒。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本经原文: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主治:健脾胃要药,利水祛湿,和中调气,外科用涂疡疮。
大明: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妇人症瘕(子宫肿瘤、肌瘤)
容川:内含甘油之油质,可滋脾之阴,尤以浙产之油质最厚,可补脾之膏油,油不粘水,故能利水,通三焦,补脾,利水要药。
灵胎: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
术附汤:白术去湿,附子去寒,又称排脓汤。只要有湿都可用白术。
禁忌: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吃不胖,骨头内发热,肌肉关节很多地方痛),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滞下均忌,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
张洪玮
会员
会员
  • UID2028788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1
7060楼#
发布于:2016-05-13 21:59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洪玮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9课心得
二十一、人参
人参三芽五叶,每个芽上有5片叶子,人参果是红色的,有点像桑葚,根是人参。过去也有用独参汤补气的,只有一味药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要药。
人参为大补元气要药,功能治一切衰弱痨瘵,通行终身补五脏六气,泄五脏之火,效益多但功缓,红色曰高丽参,性温而力较峻。人参一般要价很贵,一般煮汤以后把人参也吃掉。一般病人在气血两虚的时候用人参,顶级的人参就是红参。人参片含在嘴里可以生津清脑安神。没有人参的时候可以用黄芪甘草来顶代人参,方剂里面像小柴胡汤,多以党参代替人参。一般来说都是病人出现虚证的时候用人参。病人虚弱的时候,病人痊愈身体还没有恢复的时候用人参。有的人一只人参就上火,是因为身体内有热。可以把肺热去掉。
二十二、天门冬
天门冬味苦平,肺有热可用天门冬,清虚热润燥祛痰,如舌苔比较黄,口渴头晕,喜欢喝冰水,都是肺家的热症。主心病嗌干,心痛渴欲饮,足下热而痛。天门冬可以滋润皮肤,胃虚无热及泻者均忌,忌鲤鱼。天门冬与麦门冬相近,一般放在一起用。
二十三、甘草
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除了能够补气血之外,还能够解百毒,如果开的处方里有毒的话,可以加甘草败把毒性缓和掉。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制药之爆性,效应甚多,为诸药之君。比如说用发汗解表的药,病在表,药一吃下去以后如果没有甘草的话,胃的津液就没有了,变成汗排掉了,这时候放甘草进去就能缓和他,如果两味药一个寒,一个热,不能放在同一个处方里面,如果我们想把它们放在一起就要加甘草,甘草的性就是缓和,有时候我们用峻药攻的时候,怕太过,加点甘草进去,如果是急症,排水利水的时候是不应该加甘草的,甘草是要缓。生姜也是可以解毒的,生姜可以解半夏的毒。甘草可以解金石类的毒。生用甘草,取气是平的,炙甘草就是用蜂蜜炒过,取其益胃,使胃气上升,心跳的很快,跳跳停停用炙甘草汤。筋拘急的时候可以吃甘草来缓它,同时还可以止痛。
二十四、干地黄
生地熟地本身都是黄色的,我们看到黑色的是因为炮制过,味甘寒,味甘入脾脏比较滋补。填骨髓长肌肉。干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男人和女人的一般观念是这样,女人大部分用生地,男人大部分用熟地,生地就是指新鲜的,熟地就是泡制过的。泡制过以后就成黑色的了,除了补脾胃以外,还能补肾。脚底正常应该是温热的,14椎命门是火,两边肾脏是水,火应该潜在水里面,所以摸着脚面是凉的,脚底是热的,如果有一天火无法潜在里面的时候,热外泄。经方会用一些酸味的药和咸味的要把它收敛住。生地能凉血,是凉补。生地是用滋阴的药,病人呈现出阴虚的症状,表面上看到的都是阳症。脾胃太弱的时候,里面有寒症的时候,不能用生地。
二十五、白术
味苦主泄,主燥,主坚,所以白术可以去湿,当遇到病人湿很盛的时候,就是用白术的时候,一般剂量3钱到5钱,风湿关节炎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白术,胃口不好的时候也会用到白术,因为白术可以去湿,脾脏在管湿。脾阳不够的时候,湿会累积很多,这个时候白术下去,可以去湿。
★术附子排脓汤,白术可以去湿,附子可以去寒,脓跑到骨头上去,就要靠附子的热进去,然后再用白术把湿去掉。白术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科用疡疮。白术和茯苓通常混合用,白术把湿收起来以后茯苓利尿。白术长在下面,苍术长在上面,所以白术去湿,苍术去燥。苍术配合辛夷治鼻窦炎。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061楼#
发布于:2016-05-13 22: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10课心得


 二十六、菟丝子:味辛甘平,无毒,主续断伤,益气力。
【主治】补肾益精要药,坚筋骨,治阳痿,遗精,尿不尽,腰痛膝冷。
【甄权】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消渴热中。
【用量】普通1-3钱。
【禁忌】肾多火者,性功能正常者,大便燥急者均忌,加酒效更强。
二十七、牛膝:味苦酸,性平无毒,攻中带补,活血化瘀,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急,膝痛不可曲伸,逐血气伤热火,堕胎。杜牛膝性专走下,无补益。
【主治】骨节疼痛,走血能补,益肝肾,强筋骨,痛淋浊,性降引诸药下行。
【别录】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白发,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女月经不调,血结。
【甄权】治阳痿,逐恶血。
【大明】治腰膝软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血晕,落死胎。
【灵胎】舒筋行血,降气堕胎。
【用量】钱半至三钱。堕胎可8钱,脚无力3-5钱,根据病情和体格适量加减。
【禁忌】上焦病者,梦遗失精,脾虚下陷,血崩者均忌,忌牛肉牛乳。
二十八、充蔚子:即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无毒,明目益精,除水气,新鲜的可做浴汤。
【主治】去淤生新,调经及产后要药。
【别录】治妇女逆经。大热头痛心烦。
【用量】普通1-3钱。
【禁忌】血崩及瞳孔放大者均忌,眼白有红血丝时可用。
【附录】妇女乳房长硬块时可把益母草捣碎外敷。
二十九、女萎:现名玉竹,味甘平,无毒,主中风暴热,肌肉关节痛,久服好颜色。
【主治】治风热风湿引起的肌肉痛,祛风清热,除湿止痛,邪热头痛,腰痛身痛,补劳伤。
【别录】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肿痛,阳痿,目痛眦烂泪出。
【容川】风能胜湿,风伤血则筋燥,玉竹可润燥。
【禁忌】畏咸卤。
三十、防葵:又名梨盖。味辛寒,主疝瘕,肠泄,尿不出,咳逆,温疟,癫痫,今已少见。
【效用】根可解热利尿,镇静药,治癃闭,癫狂。
三十一、茈胡:即柴胡,入半表半里之少阳药。味苦性平无毒,主心腹,去肠胃结气,饮食积聚。中焦病适宜用此药。凡胁痛多属肝旺,须开郁,宜小柴胡汤。
【主治】发表清热要药,散诸经热邪,主治寒热疟疾,口苦耳聋,偏头痛晕眩。
【甄权】治热劳骨蒸烦疼(形瘦面青,脉大骨热,身痛无力,吃不胖),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弱,下气消食,宣畅气血,单煮服食良。
【容川】散郁结,治胸逆满,通利三焦,入肝经,以四川梓潼产柴胡最佳。银柴胡色黄白而大,味甘性微寒。骨蒸者必用此清热凉血,治虚劳者酌情使用。
【药征】治胸胁苦满,恶心,往来寒热,腹痛,胁下痞鞭。
【用量】小孩一钱,常人三四钱,视病人体格加减。
【禁忌】凡虚者气升呕吐及阴虚火热炎上者均忌。临床上阳虚者用行阳和补虚的药,虚热者用补虚和去热的药,实热者用去实和去热的药。
三十二、麦门冬:味甘性寒,无毒,主心腹结气,羸弱短气。
【主治】润肺清火要药,治肺中伏火痰多,止咳,肺胃弱,口干渴,疗肺病吐脓血。
【别录】治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热,口干燥渴,止呕吐,令人肥健色美,有子。
【甄权】治热毒,面目肢节浮肿。
【元素】补心气,主血妄行,经闭,乳汁不下。
【用量】1-3钱。
【禁忌】寒咳者,脾胃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寒作泻者均忌。入补药,酒浸良。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7062楼#
发布于:2016-05-13 23: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办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9》心得
二十二、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为清虚热润燥痰要药,主肺气咳逆,风湿偏痹益肌肤,保肺气治消渴、疗咳血。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痈吐脓,除热气通肾,止消渴去热,中风,治湿疥,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吐血,治咳嗽消痰,去风热烦闷。天冬麦冬性相近,故一般方剂二药并用。仲醇曰痰之标在脾胃肺,其本在肾,若非肾家有火,炎上薄肺,煎熬津而成黏腻,则痰何自成。天冬味苦气寒,能清热保肺,下通于肾,故为消痰止咳必用要药,观此则天冬治痰乃治本元不足虚火所生之痰,而与外感咳嗽,痰饮咳嗽,虚寒痰嗽,风火痰喘等均不相同,著名方剂如天门冬散治小儿心胸烦闷,体热咳嗽。三才封髓丹治虚火上炎,梦遗失精,滋阴养血,降心火益肾水。三才丸治气血俱虚,虚劳咳嗽。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津液枯涸,健忘怔忡。二十三、甘草味甘性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郡。甘草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制药之暴性,效益甚多,为诸药之君。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肾气内伤,令人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厚,故深长且实,能补脾阴,益胃之阳。炙用是取其益胃,使胃气上升,如炙甘草汤。生用取其气平,如芍药甘草汤。甘草缓中,故遇排腹积水时忌用,因其能守,故不利于排水。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恶远志忌猪肉。二十四、干地黄味甘性寒无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干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产中州,原色为黄,制后为黑,地黄之能滋肾阴,实滋脾阴,脾为阴中之至阴,地黄以湿归脾,脾阴足,则肝肾自受其灌溉。其不辛温,故能益水液,滋血之源,而不能变化、以成血色。以水配火,不使壮 火食气,如此气纳矣。肾是水中有火,当火外泄时,脚心会很热,导致脚背也会热,此时可以服用生地、或者咸味药、酸味药把或固住。熟地补血,生地凉血。凡病人脾胃弱,大便泄,产后不食或泻,及胸膈多痰,气道不利者均忌,忌铜铁及茶,得清酒麦冬良。鲜生地多用于肺胃实热,口燥烦渴,舌苔光绛色。干地黄多用于滋养阴血,血虚内热之症。熟地黄则用于补阴生精,扶养亏弱之虚。是故元素曰生地凉血,血热者须用。熟地微温,血衰者须用。男子多阴虚宜熟地,女子多血热宜生地。二十五、白术味苦,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精产河南浙江安徽及各地,味甘性温无毒。白术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科用托疡疮。胃虚下利,多年气痢,除寒热止呕逆。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妇人症瘕。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 (苍术+辛夷,治疗鼻炎;白术,去脾湿;苍术+白术:只有鼻炎和脾胃都有问题的时候才同时用)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7063楼#
发布于:2016-05-13 23: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5月12日《神农本草经》第八讲学习心得:
 十二、禹余粮:经方用的很多,肠胃方面的下痢不止用禹余粮,唐容川认为其是石谷中之土质,具涩性,填涩胃肠,甘而微咸,入肾以涩精。微咸和重咸不一样,重咸的药,是攻坚,也就是攻里面的坚(肿瘤,硬块,癌)。因此,吃盐巴少量是可以的,过食绝对是伤身体的。禹余粮常与赤石脂合用,治疗下脓痢血不止。禁忌:所有质重的药,像金石类的药,都可去怯(焦虑,担忧,害怕),因此其为镇纳固补的药物。禹余粮在实热时(便秘)禁用,因其为涩剂,热实服之,病愈重。实证分为表实、里实。表实就是固定住了,存在的东西。表实:毛孔闭锁,汗在皮肤下面没有办法透发出来。里实:脏腑长了东西,或有东西不能排出,如便秘。实证亦分寒热。寒实:寒就是冷,(肠子不蠕动)不动为寒实。实热:肠子有蠕动但大便排不出。因此治疗实热症用袪实和袪热的药合用就药到病去。因此要辩证要清楚。便秘攻坚,要用到芒硝。寒证肠子没有蠕动,寒证便秘,小便清长,热证便秘,小便色深。
 十三、太一余粮:其用途与禹余粮差不多。味甘平,主治咳逆上气,(质重的药。像金石类的药都可以把气往下压,练功夫的人常采石钟乳或者是硫磺的药物来吃。目的是使气往下走)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此为金石类之药,古时,常用金石类药物炼丹。
 十四、白石英:白色入肺。味甘(阴,能补能和能缓)微温,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隔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其形如紫石英。产于深山味甘微温无毒,主治大肠枯燥,疗肺萎肺痈消渴。石头类药物皆有重镇、稳心、压制焦虑、抑郁,治疗肺短气,以及下泻等功用。白石英还可治疗消渴、肺癌等,其用量二到三钱,不可久服。中药的大原则是健康人吃了没有问题,才会给病人吃。
 十五、紫石英: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轻身延年。性味:味甘辛(阳药),性温无毒,养心益肝。主治:镇怯润枯,养心益肝,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不孕。【别录】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心,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紫石英亦为金石类,虚证时,可用金石类药物,热实证不可用。风寒在子宫不孕,因心脏火力不足,导致小肠温度不够,不能温暖子宫,致不孕,用紫石英可温暖小肠,从而温暖子宫。紫石英绝孕因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禁用。(阴虚:阳症,血脉是阴,皮肤肌肉是阳,满面红光,讲话声音很大,口又燥渴;阳虚:见阴症,气色很暗,静静的不太爱讲话,口不渴。)炮制紫石英,拣去杂质,刷去灰尘,置铁锅煅透,以醋(取其收敛的功能)淬之,取出晾干打粉即可。
 十六、(青赤黄白黑)石脂:多用者为赤石脂。有时候是生用,有时候是放到汤药里面煮,有时候生用熟用或者是合并来用。临症再决定。其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辟脓血,阴蚀下血(子宫颈癌),赤白(赤白痢下血)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搔,久服补骨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性味甘酸辛(辛甘发散为阳,再加酸收),大温无毒(不像附子硫磺大热),为固肠收敛要药。主治赤白久痢,赤白带下,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常与禹余粮合用,同属涩剂,多用于温中止血痢不止。可治宫颈癌。小便不止、遗精、夜尿等亦可收。胎盘不出亦可治疗。赤石脂寒痢者忌用。寒痢者所排出大便色淡,水痢比较多,肚子没有压癃,不是实,气色很暗,人体消瘦等。一般的下痢,用白术、茯苓等利小便之药,利小便即愈。醋制增加收敛的作用。
 十七、白青:白青现已绝迹。空青、曾青等皆入眼疾,白青亦治上,有明目之效。草药类贝母亦有入眼之效。
 十八、扁青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7064楼#
发布于:2016-05-13 23: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9讲学习心得:
 二十一、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采时用竹刀收,以免味失。为大补元气要药,治一切衰弱痨瘵,通行周身补五脏之气,泻五脏之火,效益多功缓,红色高丽参为善,性温而力峻。多以黄芪甘草代人参,或以党参代之。炮制:用湿布包裹,焖润用火烤,再晾干或烘干食。虚者用,人参是气药,肺家的热症及阴虚火动与痘疹初发(病邪在发散的时候用补药,病邪就发散不出来)、邪热均忌。吃人参时上火,口腔溃疡或口干舌燥,是肺家有热,把肺热去掉了就好了
 二十二、天门冬:味苦平,去肺家热症,久服能轻身益气延年,产地非常普遍。像麦门冬颜色比较白,,配制过以后颜色很好看,主治为清虚热润燥袪痰,因此燥咳,肺家的实热,虚热证(舌苔比较黄,口渴,喜喝冷水冰水)。甄权认为天门冬适合煮来吃,不要生用。能让皮肤变得很润泽白滑。【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欲饮,足下热痛,脚皮干(能润肌肤)。禁忌:胃虚无热及泻者忌,忌鲤鱼(第129味药)。【吴克潜】天门冬麦门冬个性相近,常常合用。麦门冬是白色的,一颗一颗的,天门冬颜色不大一样。天门冬苦平,麦门冬药性比较甘些。【倪师】温病和伤寒家,我们并没有说一定要不用温病派的药。而是说你们的基础是在伤寒论。经方不足的地方,用温病的药来补充。不能把经方舍弃而用温病派的药,那样遇到重症就治不了了。也没有办法救命。如果经方很强,很熟练,再去看温病派的药就不会被迷惑。不会被影响舍弃伤寒用温病。
 二十三、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金创肿解百毒。过去生长在河西走廊沙漠边缘一带。现在也可培植。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补脏腑,泻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在下清热利溲,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润剂则生津,入峻剂则缓正气。急泻之药不用甘草,因有缓效。【大明】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好古】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我们在经方中有个桔梗甘草汤,专门治疗吐脓稠,可使肺中的脓血吐掉,使肺的容积恢复回来。久咳的话,肺的气管会破裂,会有瘀血在里面,开处方的时候,除了开止咳化痰袪邪的药,同时还开活血化瘀的药在里面,否则肺的容积不容易恢复。病人还是会短气咳嗽。甘草解毒,生姜也解毒,生姜解半夏的毒比甘草快。【吴克潜】解过食金石类的毒。中毒的症状:皮肤痒,起红疹,舌头麻,头发麻。【唐容川】甘草和黄芪的区分很好。蜜炙甘草:味厚,焦味入心火,心动悸、心律不齐重用炙甘草,强心(补脾胃),虚寒也用此。解毒用生甘草。禁忌: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均忌。
 二十四、干地黄:味甘寒,填骨肌长肌肉,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女用生地,补血凉血,补脾胃,去胎毒,滋阴。男用熟地,炮制过的,性湿色黑,补脾胃肾。用量,二至四钱,血虚用重剂,二三两。禁忌:里寒不用。
 二十五、白术:味苦主风寒湿痹,为健脾胃要药,功能利水去湿,和中调气,外用涂疮疡去湿。湿盛用白术,依体格取量。风湿关节炎、胃口不好均可用。术附汤,又称排脓汤,白术去湿,附子去寒。白术、茯苓并用,白术去湿,茯苓利尿,湿从小便排。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白术为根,在土中故有土性,苍术为枝干。禁忌: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齿血,咽塞便秘带下均忌,溃疡用之反生脓作痛。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