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一一达 
会员
会员
  • UID2028830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
7140楼#
发布于:2016-05-18 17:21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袁小玲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4课心得。
1、 细辛:味辛性温元毒。为风痛要药,深入散风去寒,主治咳逆上气,风湿,痹痛,头痛,齿痛,泄热破痰,开窍行水。含之去口臭。属阳药。(去寒,寒咳,风湿,头痛,臂痛,牙痛,小便排不出)治头痛:太阳经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萸,少阳则柴胡。
2、 石斛:味甘性平无毒。主养脾胃,益心肾,补虚劳,退虚热,治自汗盗汗。禁忌:多服能寒胃,入姜一二片为辅。
3、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无毒。主治:为补气益精要药,功能去风除湿,强筋骨,壮元阳,治遗精。禁忌:大便燥结者均忌。此药治肾亏最佳,故遗精滑精者宜,阳痿者良,有虚火者禁忌。(是阳药,去鬼魔,作恶梦,里虚,阳虚,遗精,阳痿最)
4、 白英:根苗叶味甘,性寒。治风疹,丹毒,黄疸及热疟。
5、 白蒿: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
6、 赤箭:味辛性平无毒。为去风镇痉要药,功能治诸风头痛头眩,风湿痹。禁忌:风药多燥,风能胜湿故也。
7、 奄闾子:味苦性微寒,无毒。主五脏瘀血,风寒湿痹,身体诸痛,明目益气消食。禁忌:用之治扑打损伤效,罕有用于调理者。
8、 蓍实:味苦平主益气充肌,明目聪慧先知。
9、 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黑芝: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品鼻。黄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
10、 卷柏:味辛性平无毒。生用平,主破血通经,炙用性温,治肠风脱肛。禁忌:多用于止血药中。
11、 蓝实:味咸性寒无毒。为解散热毒要药,主散五脏郁火,热疮虫咬,头生黄水疮,治小儿丹毒。
吴静
会员
会员
  • UID2018759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5
7141楼#
发布于:2016-05-18 20:53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二班山西吴静申请签到
2016年5月18日学习《神农本草》第14课心得
        细辛:治疗少阴症的头痛,牙痛的时候把细辛放在牙洞里。味辛温,有发散效果,阳药,只有阴症才会有死症。当身体里有寒症出现的时候,咳白痰舌苔白是寒证的时候才能够用细辛。阴比较盛,小便排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去口臭,主治各种痛,热痛不可以用。
       石斛:滋阴的药,阴虚的时候使用,
味甘平,石斛为除热益阴要药,主养脾胃,益心肾,补虚劳,退虚热,治自汗盗汗,小便余沥,脚痛痹弱。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肤肉,逐皮肤邪热,疿气脚湿,痛冷痹弱,定志除惊。
多服会胃寒。舌苔黄腻,一般是胃口比较热,胃口热的人食欲比较强。
        巴戟天:补肾壮阳健骨,味辛甘,性温,是阳药,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智益气。
入肾入骨,是补气益精要药,祛风除湿,强筋骨,壮元阳,治遗精。有虚火的人不适宜用。
        白英:甘味的药,性寒,小孩子的发烧风疹都可以用。风疹通通治热症,丹毒.
        石蒿:味甘平,补中益气,长毛发,能够让头发变黑,水生的石蒿最好。
        赤箭:天麻,味辛温,祛风的药,味辛,辛辣的味道都能够润,根就是天麻,苗叫赤箭。天麻为祛风镇痉要药,功能治诸风头痛头,风湿痹,小儿精痫拘挛。癫痫或者脑瘤,病人有抽筋的现象,通通可以用天麻。是阳性的药,冷气麻痹.
        奄闾子:中医伤科在用,活血化瘀,内脏五脏出血,撞伤打伤,苦味,主泄下,能够坚,同时能入心脏,所有的痛都可以使用,内服和外敷都可以。伸出舌头,舌头上有黑痣,代表体内有淤血。
        蓍实:味苦平主益气充肌,明目聪慧先知。
        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赤补心,黑补肾,青补肝,白补肺,黄补脾。紫芝久服轻身不老,好颜色。
      卷柏:妇科常用药,味辛温。无毒,专治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绝子。卷柏生用平,主破血通经,炙用性温,治肠风脱肛。去斑,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蓝实(青黛),味苦寒,主解毒。味咸性寒,咸能够软坚,能够润下。解散热毒要药,很多蚊虫咬伤,头生黄水疮,治小儿丹毒都可以用,包括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头尾灸,再撒青黛。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142楼#
发布于:2016-05-18 21: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5集心得:
五十三、芎穷(川芎)xiongqiong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一名川芎。
【产地】产四川陜西及江南各地,为多年生草本,或自生或栽种,根为块状结节,味辛烈,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川芎为顺气行血要药,功能行气开郁,入肝理血,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主治头痛及妇女一切气郁血郁,心腹痛,腰脚软,破宿血,养新血,补肝散风。
【别录】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
【甄权】脚膝软弱,半身不遂,胞衣不下。
【大明】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吐血,鼻血,溺血,脑瘫,发背,瘰疬瘿赘痔瘘疮疥,长肉排脓,消瘀痰血。
【好古】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
【容川】川芎之味更辛苦于当归,得木火之性尤烈,苦而兼辛,有生血之功,质不柔润,性专走窜,故专主行心肝之血。苦者火之味也,苦而兼辛,则性温而有生血之功,苦而不辛,则性凉而专主泻血,温者阴中之阳,是风木本气,故入肝经,根又主上升故能至于巅顶,以散风寒,气滞血瘀,寒热身疼,女子经闭不通,当行血中之气。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其性疏散,不宜久服,反能损肝,畏黄连,伏雌黄。
五十四、蘼芜miwu(川芎之苗)
  
【本经原文】味辛性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即川芎之苗也。
【别录】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
【苏颂】作饮止泄泻。
【时珍】蘼芜花入面脂用。
五十五、黄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产地】产四川者良,雅州者尤可贵,云南及他省亦有之,为山野多年生草本,日本产者劣,然多流入我国。根色黄,故名。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黄连为清火除湿健胃要药,功能治湿滞,解热毒,益肝胆,厚肠胃,主治肠澼下痢,天行热疾,胎毒疳疾,效益甚多。
【别录】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大明】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燥,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止盗汗,并疮疥,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安疣杀虫。
【好古】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容川】黄连之味正苦,入心经以泻火。清火之药,是水交于火也,故能止血,凡药得苦味者,其中必含水性,故能降火,此为水火互根之理。其质枯而不泽,其纯于苦味而无气,故守而不走,为去暑之要药。
【倪注】按此药专治热与利湿,凡出现热症皆可用,但是须要辨明是属于何种热,例如虚热,则须在去热药中增加补虚的药物,像黄连阿胶汤;如是实热,则须在去热的药中加去实的药物,像三黄泻心汤之类,学者按此推之,即可善用黄连。黄连大寒,得水之性,故去热。与阿胶鸡子黄为填离清坎之药,故治心内之热。
【药征】主治心中烦悸也,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灵胎】除热燥湿,明目止利。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血少气虚,致惊悸烦燥,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泻,真阴不足内热均忌。
五十六、络石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
    又名耐冬,云花,为野生常绿藤本,茎有气根,藉以攀缘于他物上。此药以石上生者为最佳,故又名石龙藤。
【产地】产山谷阴湿之地,为自生常绿之草,茎入药。
【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络石主利筋骨关节,治风热痈肿,能凉血退热,舒筋活络。
【别录】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久服明目润泽。
【藏器】主一切风,变白宜老。
【苏敬】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洗之,刀斧伤疮,敷之愈。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忌服,恶铁落,畏贝母菖蒲。
【附方】喉痹肿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用络石草一两,水煎一大碗,细细吞下,少顷即通。
五十七、蒺藜子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又名刺疾藜。
【产地】到处皆有。
【性味】味苦性温。
【别录】主身体风痿,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做磨粉。
【大明】主身益精,疗水脏冷,小便多,止遗沥泄精,溺血肿痛。
【毅民】白疾藜治睛球凹陷,及睛生障翳,视物模糊。
【容川】利湿,此以金行水也。
【时方】腰脊引痛——捣末为蜜丸,胡豆大,酒服二丸日三。
    年久失明——阴干捣散,食后水服方寸匕。(外台)
五十八、黄耆(黄芪)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产地】我国山西陕西均有出产,山西绵上者佳,茎卧地成蔓状,叶为羽状复叶,根肥大,短而理横,味苦者不堪入药。
【性味】味甘性微温无毒。
【主治】黄耆为补气要药,功能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损五劳,痘疮不起,外症治痈疽,托毒止痛。
【别录】女人子脏冷,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甄权】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治发背,内补。
【日华】助气,壮筋骨,长肌肉补血,破症癖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侯不匀。痰嗽,头风,热毒,赤目。
【元素】治虚劳自汗,补肺气,泻肺火心火,实皮毛,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之痛。
【好古】太阴疟疾,阳维为病苦寒热,督脉为病逆气里急。
【容川】禀北方水中之阳气以生,以北耆最佳,人身之阳气皆从肾与膀胱之气海出发,上循三焦油膜,以达于肺,而为呼吸,分布于皮毛,则为卫气,北耆之体极松,内行水道之孔更大,故知其气盛,黄耆之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吸收土下之水以上其苗叶,气即水也,故其气盛而能补气,色黄如三焦油膜,故为三焦之良药,能拓里达表,行三焦之水气,又皮色黑,是水火之色也,色黄味甘,乃土之色味也,得味厚故能补,黄耆入土最深,得土之气最厚,故又大补脾,所以黄耆归脾经,又能通利三焦也。与升麻不同,升麻味不厚,故能升不能补。
【药征】主治肌表之水,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旁治身体肿或不仁者。
【灵胎】内补脾胃,外托疮毒。
【用量】普通生者钱半至三钱,炙者八分至三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黄耆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忌,又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上焦热甚,下焦虚寒,及病人多怒肝气不和,并痘疮血分热者均忌。
【倪注】一般言黄耆专于补气,凡气虚之症皆可用,又治自汗,补中气之不足,外科及痘科多以之托里透脓,肾亏溺血亦治之。
【附录】黄耆皮——性味功用同黄耆,善走表逐水湿,治虚浮及脚肿。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洗净捞出,沥干水分,切片晒干,再筛去灰即得。炙黄耆,用蜂蜜与水置锅中炒至干,取出冷却,即是。
五十九、肉松容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久服轻身。一名肉苁蓉。
【产地】生于各处高山,为一种寄生植物,茎富肉质,叶细如鳞。
【性味】味甘酸咸,性温无毒。
【主治】肉苁蓉为益髓壮阳要药,功能治精血不足,阳痿不举,女子绝产阴痛,润枯燥,滑大肠。
【别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
【甄权】益髓悦颜色,大补壮阳,治女子血崩。
【大明】男子绝阳不兴,女人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血,遗沥,女子带下阴痛。
【容川】象人之阴,味咸入肾,温润而强阴,能助肾中之阳,益命门之火也。
【灵胎】补精益气,养血润肠。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
【禁忌】凡泄泻,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者均忌,忌犯铁器。
【泡制】洗净,大小分开,浸泡4~8小时,捞出,润透,切6毫米纵片,用清水漂4~6小时,捞出,晒干或烘干即得。
【酒制】取肉苁蓉片,加白酒调匀,置密闭容器内,隔水蒸至酒被吸尽,停火稍闷,取出晒干即得。一般酒制后,较能温肾助阳。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15集作业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143楼#
发布于:2016-05-18 21: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518日《神农本草》第14课心得

四十一、细辛--治疗少阴症的头痛。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岐伯曰无毒。色白者善。
【产地】产我国陕西及关外,今北地多有之,为多年生草本,叶下开花,状似杜衡,唯苗叶经冬则凋,根外淡褐而内白色,气味辛烈。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细辛为风痛要药,功能深入散风袪寒,主治咳逆上气,风湿,痹痛,头痛,齿痛,泄热破痰,开窍行水。细辛苗还能治疗蛀牙牙痛,因为细辛有麻醉的作用。身体里有水都可以用细辛,如寒咳都可以用。
【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滞积,除喉痹,鼻塞不闻香臭,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甄权】添胆气,治咳嗽,去皮风湿痒。风眼泪下,除齿痛,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弘景】含之去口臭。
【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吴克潜】曰细辛主治诸痛(指寒痛),但用不可过剂。
宗奭si曰治头面风不可缺此(脸部中风就是寒症,寒则缩,热则纵)。元素曰以独活为使治少阴头痛如神。
张子和曰治头痛,太阳经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萸,少阳则柴胡。
成无己曰胆气不足(胆气不足胆小),细辛补之。著名方剂有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等。
【容川】细辛形细色黑,故入少阴经,味大辛,能温散少阴之风寒,而少阴为寒水之脏,寒则水气上泛,细辛散少阴之寒,能达水中之阳,故能逐水饮。细辛能气化太阳经的寒水。
【药征】主治宿饮停水也,故治水气在心下而咳满,或上逆,或胁痛。
【灵胎】疏风散邪,驱逐寒气。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细辛性比较烈,速度很快。
【禁忌】升燥发散性烈,凡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均忌。
用药:有阳药。细辛就是阳药,阴就是死症,虚好治,实难治,实要用阳药把它打开来去掉。

四十二、石斛
滋阴的药,阴虚时使用(如精子少,成活率小,就是阴虚)。眼睛看不到的虚就是阳虚,眼睛能看见的就是阴虚。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产地】产我国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多自生于山谷湿润之石上,日人用以栽种,出产丰,茎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石斛为除热益阴要药,主养脾胃,益心肾,补虚劳,退虚热,治自汗盗汗,小便余沥,脚痛痹弱。
【别录】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肤肉,逐皮肤邪热,疿气脚湿,疼冷痹弱,定志除惊。
【甄权】益气除热,男女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疼,补肾益力。
【日华】壮筋骨,暖水脏,益智清气。
【灵胎】养胃生津,补虚除痹。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多服能寒胃,至大便溏薄,入姜一二片为辅,则无此弊,清肺补脾也,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僵蚕。
【附录】鲜石斛—石斛茎之鲜者,以铁皮鲜石斛为最良,治胃中大热,津液干竭,凉肺生精,胜于石斛。
钗石斛—石斛之状似金钗者,较之寻常石斛凉性多而黏性少,滋阴降火,于小儿胃热尤宜。胃热看舌苔:有点舌苔最好,平整薄薄一层。
川石斛—石斛之产于四川者,其茎紧小,清热之功较着。

四十三、巴戟ji天
【本经原文】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智益气。
【产地】产四川者最佳,多山林内,叶经冬不枯,根似联珠,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无毒。辛甘发散为阳药。
【主治】巴戟天为补气益精要药,功能祛风除湿,强筋骨,壮元阳,治遗精。
【别录】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补五劳,益精,利男子。
【甄权】男子夜梦鬼交泄精(见到或梦到鬼邪,噩梦等,都可以用巴戟天),强阴,下气,治风癞。
【日华】治一切风,疗水胀。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凡相火炽,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烦燥口渴,大便燥结者均忌,恶雷丸丹参,得覆盆子良。此药治肾亏最佳,故遗精滑精者宜,阳痿者良,有虚火者禁忌。
【容川】色紫而根实,能温肝,足厥阴主风,属阴中之阳,药气温者即阴中之阳,故入肝。

四十四、白英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寒热八疽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
【产地】生川泽,为野生蔓草,全草可用。
【性味】根苗叶味甘,性寒。
【效用】白英为解热药,治风疹,丹毒,黄疸及热疟。有补益之效。
【弘景】叶做羹饮,可疗劳。
【藏器】烦热,风疹,丹毒,瘴疟寒热,小儿结热,煮汁饮之。

四十五、白蒿,石蒿。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
【产地】到处皆有,以水生蒌蒿最好,辛香而美。

四十六、赤箭,现代称天麻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今之天麻。
【产地】产四川及各地山野林中之阴地,苗名赤箭,根即天麻。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天麻为祛风镇痉要药,功能治诸风头痛头眩,风湿痹,小儿精痫拘挛。
【甄权】治冷气麻痹瘫缓不随,语多恍惚,善惊失志。
【大明】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鬼疥(病),通血脉,开窍。
【用量】普通八分至二三钱。
【禁忌】风药多燥,风能胜湿故也。凡病人觉津液少,口干舌燥,咽干痛,大便涩,及火炎头晕,血虚头痛,似中风症皆忌。
   东垣曰肝虚不足者,天麻川芎以补之。罗天益曰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因此天麻有养血之功。汪昂云风药中必兼养血药,以制其燥,养血药须兼收风药,宣其滞也。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举凡能宣血之滞,故能发痘疹。

四十七、奄an闾lv子。主活血化瘀,伤科的用药。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张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产地】处处有之,状似蒿艾,其茎可以盖覆奄闾,故名。
【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奄闾主五脏瘀血,风寒湿痹,身体诸痛,明目益气消食。身体有淤血:舌头有点状黑痣。小腿三阴交至地机段有肌肤甲错。
【别录】疗心下坚,隔中寒热,周痹,妇人月水不通。
【甄权】益气,主男子阴痿不起,治心腹胀满。
【大明】腰脚重痛,膀胱痛,及骨节烦痛,不下食。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用之治扑打损伤效,罕有用于调理者。

四十八、析蓂子
【本经原文】味辛微温,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痛,补五脏益精光,久服轻身不老。

四十九、蓍shi实。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益气充肌,明目聪慧先知,久服不饥不老轻身。
【灵胎】此因其物之所能,以益人之能也,昔圣人幽赞于神明而生耆,此草中之神物也,服之则补人之心神,自能聪慧前知,食肉者鄙,不益信夫。能益智通灵。

五十、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
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霍山。
黑芝—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元芝。生恒山。
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龙芝。生太白。
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魂,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生华山。
黄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生嵩山。
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木芝。生高夏地上,色紫形如桑。
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磨粉。

五十一、卷柏,妇科常用药。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绝子,久服轻身和颜色。一名万岁。
【产地】产陜西山东等地,多附生深山石壁,叶细似柏,生于地上者曰地柏,茎高数吋。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卷柏生用平,主破血通经(痛经时用),炙用性温,治肠风脱肛。
【别录】止咳逆,治脱肛,散淋结,头中风眩,痿躄,强阴益精。
【甄权】通月经,治ㄕ疰(由病死之人传染的病)鬼疰,腹痛百邪,鬼魅啼泣。
【大明】镇心,除面斑,头风,暖水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多用于止血药中,其他方剂罕用。

五十二、蓝实,现称青黛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解毒,杀蛊蚑,注鬼,螫毒,久服头不白轻身。又今俗名青黛。
【产地】从属于大青科名蓝草者之蓝叶制出,体轻质细,药用最良,今多见于园艺。
【性味】味咸性寒无毒。
【主治】蓝实(青黛)为解散热毒要药,主散五脏郁火,治时疾热狂与大青同功,并敷热疮虫咬,头生黄水疮,治小儿丹毒。
【甄权】填骨髓(咸味的药能如骨髓),明耳目,利五脏,调六腑,通关节,治经络中结气,使人健少睡,益心力。
【苏颂】疗肿毒。
【别录】蓝叶杀百药毒,解狼毒(狼毒草药),射罔毒(射罔就是斑蝥),先在伤口处撒青黛,然后在吃点青黛。。
【时珍】主解班蝥,芫青,朱砂,橒鸡,砒石毒。
【备要】外敷治痈疽蛇犬毒。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凡血证非血分实热,而由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气因空上炎,发为唾咯吐血诸证,切不可用青黛等,盖血得寒则凝,则寒热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
【附录】蓝汁—蓝叶之汁,主一切毒,百毒药,天行热狂,游风热毒肿毒,吐衄血,金疮血闷,烦渴,女人产后血晕。
蓝淀—蓝汁中合有石灰者,主解诸毒,敷热疮,小儿秃疮热肿。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更胜于蓝。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144楼#
发布于:2016-05-18 22: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5课心得

 五十三、川穹: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急,妇女闭经不孕。
【主治】顺气行血要药,行气开郁;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主治头痛及妇女一切气郁血郁,心腹痛,腰脚软,破宿血,养新血,补肝散风。
【别录】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目泪多涕唾,诸寒冷气,心腹坚痛,胁风痛。
【甄权】脚膝软弱,半身不遂,胎盘不下。
【大明】一切风、气、血症,一切劳损,壮筋骨,调经脉,治脑瘫,发背,长肉排脓,消淤痰血,肿瘤、颈肿,动脉阻塞均可用。
【好古】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
【容川】川穹之辛苦味胜于当归,主行心肝之血。苦凉泻血,辛温生血,故川穹能散风寒,除气滞血瘀,寒热身疼,女子经闭不通。
【用量】三分至钱半,重病加量。
【禁忌】久服损肝,畏黄连,雌黄。
 五十四、蘼芜:即川穹之苗,很少用,味辛性温,主咳逆,定惊辟邪,除蛊毒,去三虫。
 五十五、黄连:味苦性寒,无毒,主热气,目痛,眦伤,心腹痛,下痢,妇女阴中肿痛。
【主治】清火除湿,健胃要药,治湿滞,肠癖,解热毒,胎毒,益肝胆,厚肠胃。
【别录】五脏冷热,久泄脓血,止消渴,大惊。疗口疮,亦可用五倍子打粉敷之,也可喷西瓜霜。
【大明】治劳伤,润心肺,长肉止血,止盗汗,热疾,疥疮。把黄连、乌梅和干姜粉混合,外用蜂蜜包裹制成丸吞下,可杀腹内诸虫;使君子、乌梅丸也可杀虫。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容川】降火去暑要药,同菖蒲。
【倪师】此药专治热,利湿。伤口化脓时,把黄连和白术研粉撒在伤口上消炎助收口。热症分虚实,虚热要补虚和去热同治,如黄连阿胶汤。实热要去实和去热同治,如三黄泻心汤。
【药征】治心中烦悸,心下痞。
【用量】三分至一钱。
【禁忌】血少气虚致惊悸烦躁,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泻均忌。
 五十六、络石藤:味苦微寒,无毒,主死肌、口干舌焦,痈肿、喉舌肿,治炎症。水浆不下时,把络石藤煮浓汤,让病人一点点喝下去,可把喉咙打开。不行换硝石,半夏苦酒汤也可开喉咙。
【主治】利筋骨关节,治风热痈肿,凉血退热,舒筋活络。入三焦,乳房硬块,乳癌,通乳(现热症时)均可用。
【别录】养肾,主腰髋痛,久服明目。
【苏敬】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外洗,刀斧伤疮,敷之可愈。
【用量】1-3钱。
【禁忌】阴脏畏寒易泄者忌,恶铁落,畏贝母、菖蒲。
 五十七、蒺藜子:眼科要药,味苦性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子宫肌瘤。
【毅民】白蒺藜粉可治眼球萎缩凹陷,目生翳视物模糊。因白属金,金生水,故利湿。
【时方】腰脊引痛:捣末为蜜丸,如胡豆大,酒服二丸,一日三次。
 五十八、黄耆:味甘微温,无毒,主痈疽久败疮,褥疮等,排脓止痛。味苦者不能入药。可美容,孕妇每天早上喝豆浆,放1-2钱黄耆,加点蔗糖,会让孩子的皮肤很白。
【主治】补气要药,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劳。实脾,通利三焦,利水消肿。
【甄权】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治发背。
【日华】行气补血,壮筋骨,长肌肉,血崩带下,月经不调,赤白痢,孕妇产前用可催产助产。喉为气之海,喉病需行气,如黄耆、木香等可让气机流畅。
【容川】北芪最佳,归脾经,为三焦良药,重用之能治虚症积水,腹水。
【药征】治肌表之水,黄汗、盗汗、皮水,身肿或不仁。
【用量】生用钱半至三钱,炙用八分至三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有表邪者,肠胃有积滞者,阳盛阴虚者,上焦热下焦寒及多怒者,痘疮血分热者均忌。
徐淑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7145楼#
发布于:2016-05-18 22: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徐淑娟申请签到,2016-5-10《神农本草经》第14讲学习心得:
 四十一、细辛:经方用细辛用的很多。经方认为少阴症的头痛是非要用细辛来治疗的。过去用细辛治牙痛。细辛有麻醉的作用,有止痛的作用。【本经原文】味辛温,(辛有发散的作用)主咳逆头痛,脑动(脑部有痛,振动,张仲景治咳嗽也用的很多,因细辛可以排水利水。肾水,坎中的阳,肾是水脏,如果这个水没有阳,无阳,就像一瓶冷水千年不会动,如果给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那个水就会循环,那个温度就是阳,因此下肢水肿的人,就像一杯水倒下来,下面实,上面空的,上面口渴,越喝水下面越肿胀,口还是渴,代表水里面的阳没有了,细辛是其中一个振发水中的阳的药物,属于小强,其能气化水,我们很多咳嗽是因为肺中有积水,因此细辛也可以治疗咳嗽。中医能把人体中的水道来通利,人才会健康)。辛味,味辛烈,强,因此小朋友的开始剂量一钱,个子比较大用二钱,此在经方中比较重。不行用三钱,四钱(心里知道病人需要该药),病人需要的时候,这个药就是她的补药。我们开大黄,大黄是攻坚去实的药,南派不敢用大黄芒硝,他们用治二到三钱就认为量多,我用治胰脏癌的便秘的时候用到过五六钱,这个时候让胰脏癌的病人把大便排出来,对他而言,那是补药(以通为补)。否则燥气冲到脑部会发狂奔走。【主治】细辛是温药(阳药),为风痛要药。功能深入散风袪寒,主治咳逆上气,风湿,痹痛,头痛,齿痛。泄热破痰,开窍行水。(阴比较盛的时候,小便排不出来,有寒证的时候都可以用)【别录】破痰,利水,鼻子不闻香臭(寒证的时候)。【甄权】除齿痛。【弦景】含之去口臭。【吴克潜】(近代的经方家)治各种的痛。(热痛不能用,如小腹痛,便秘小便黄色的不能用。但遇到冷痛的更厉害的痛,都是需要使用细辛的)当归四逆都放细辛下去。宗四曰治头面风不可缺此(寒则综,热则纵),元素曰以独活为使至治少阴头痛如神,张子和月曰治头痛,太阳经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萸,少阳则柴胡。成无己曰胆气不足,细辛补之。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都用了细辛。【容川】细辛散少阴之寒,能达水中之阳,故能逐水饮。细辛还是小强。【用量】普通的五分三分到一钱。实际上应用量到两钱三钱五钱都没有关系。细辛吃下去会嘴发麻,辛辣味很重。
 四十二、石斛:为滋阴的药。阴虚的时候用。如精子很稀,太太不易受孕,阴虚,眼睛看的到是阴虚,看不到的是阳虚。如肌肉柔软阴虚,走路没有力量阳虚。【本经原文】味甘平,补五脏虚劳(一般来说,能够滋阴的药可以常常来吃,经方派认为,滋阴的药可以吃,其是滋补身体的,但治疗疾病效果不好,病后,或病人虚劳或者劳而得到的病可以给他吃,治病的时候,力量不是很强。)【性味】味甘性平无毒。甘饴的味道【主治】为除热益阴的要药,养脾胃,补虚劳,退虚热(滋阴的药退虚热是温病态的观点,经方家会用补虚的药和除热的药合在一起除虚热。而不是用一味药袪虚热)【别录】补内绝不足,里面虚劳。【甄权】男女腰脚酸软,没有力量。补肾益力,增强体力。【禁忌】滋阴的药,像这种比较温和,性平,无很热性的药,长时间吃会使胃寒,大便比较溏泻,比较软。【附录】鲜石斛:治胃中大热(观察舌苔:舌苔就是胃气的所在,无舌苔,舌呈绛红色,此是胃气跑掉了,舌苔大厚也不行,最好的是一层薄薄的一层,分布的很均匀,不能千疮百孔,呈地图舌也不好。如舌苔比较黄比较厚,胃气湿热比较重,小孩子的舌苔如果粘腻是胃热,一般来讲有胃热的人胃口很强,这个时候都可以用滋阴的药,如果你的胃比较寒一点,人就会比较瘦。因此中医设置让人胃寒下来,同时又把肌肉中的
灸友潘兴葵
贫民
贫民
  • UID203057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7146楼#
发布于:2016-05-18 22:15
谢谢!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7147楼#
发布于:2016-05-18 22: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5月15日《神农本草经12》心得
三十九,远志 味甘苦性温无毒,强心益智,功能治神虚怔忡,痰涎咳逆,治心脏病健忘,心病睡眠不好,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其性与桂枝同,但桂枝四达,远至则根系细瘦入心经,以善心终致雪,味苦亦入心,兼有辛温之性,故能补心火禁忌:凡心经有实火,用黄连,生地者,禁与参术等助阳药同用。
四十,龙胆味苦涩,兼有水火之性,性大寒无毒,泻火除湿热,健胃清热,治痢杀虫,主治肝胆胃火,下焦湿热,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泻下痢,去肠中小虫,以肝胆气,止惊惕,治小儿壮热骨蒸,惊痫入心,时痢热黄,痈肿口干,去目中黄及眼赤肿胀,於肉高起,痛不可忍,去三焦少阳之火,去中焦湿热禁忌:为寻邪少脾胃两虚所写,病虚有色热均忌,龙胆草大苦大寒,多治湿热之病
何媛
贫民
贫民
  • UID201769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75
7148楼#
发布于:2016-05-18 22:25
13,中医经典特训二班何媛申请签到,2016年5月17日《神农本草》第13课心得
四十一、细辛
1,属性:味辛温,无毒(少强之药),为多年生草本,叶下开花,状似杜衡,唯苗叶经冬则凋,根外淡褐而内白色,气味辛烈。
2,作用
(1)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岐伯曰无毒。色白者善。
(2)主治:风痛要药(少阴头痛),功能深入散风袪寒,主治咳逆上气,风湿,痹痛,头痛,齿痛,泄热破痰,开窍行水。
(3)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阳药:让水的阳气恢复而排水,通利水道),开胸中滞积,除喉痹,鼻塞不闻香臭,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4)添胆气,治咳嗽,去皮风湿痒。风眼泪下,除齿痛,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5)含之去口臭。
(6)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7)吴克潜曰:细辛主治诸痛,但用不可过剂。宗奭曰治头面风不可缺此。元素曰以独活为使治少阴头痛如神。张子和曰治头痛,太阳经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萸,少阳则柴胡。成无己曰胆气不足,细辛补之。著名方剂有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等。
(8)细辛形细色黑,故入少阴经,味大辛,能温散少阴之风寒,而少阴为寒水之脏,寒则水气上泛,细辛散少阴之寒,能达水中之阳,故能逐水饮。
(9)主治宿饮停水也,故治水气在心下而咳满,或上逆,或胁痛。
(10)疏风散邪,驱逐寒气。
3,产地:陕西及关外,今北地多
4,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5,禁忌:升燥发散性烈,凡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均忌。
四十二、石斛
1,属性:味甘平,无毒
2,作用
(1)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2)主治:滋阴,阴虚用。石斛为除热益阴要药,主养脾胃,益心肾,补虚劳,退虚热,治自汗盗汗,小便余沥,脚痛痹弱。
(3)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肤肉,逐皮肤邪热,疿气脚湿,疼冷痹弱,定志除惊。
(4)益气除热,男女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疼,补肾益力。
(5)壮筋骨,暖水脏,益智清气。
(6)养胃生津,补虚除痹。
3,产地:四川湖南湖北安徽,多自生于山谷湿润之石上,日人用以栽种,出产丰,茎入药。
4,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5,禁忌:多服能寒胃,至大便溏薄,入姜一二片为辅,则无此弊,清肺补脾也,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僵蚕。
6,附录
(1)鲜石斛—石斛茎之鲜者,以铁皮鲜石斛为最良,治胃中大热(看舌苔,黄、厚;如无舌苔,表示没有胃气,人将绝),津液干竭,凉肺生精,胜于石斛。
(2)钗石斛—石斛之状似金钗者,较之寻常石斛凉性多而黏性少,滋阴降火,于小儿胃热尤宜。
(3)川石斛—石斛之产于四川者,其茎紧小,清热之功较着。
四十三、巴戟(ji)天
1,属性:味辛(辛甘发散为阳药)微温,无毒
2,作用
(1)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智益气。
(2)主治:巴戟天为补气益精要药,功能祛风除湿,强筋骨,壮元阳,治遗精。阳虚者均可用。
(3)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补五劳,益精,利男子。
(4)男子夜梦鬼交泄精,强阴,下气,治风癞。
(5)治一切风,疗水胀。
(6)色紫而根实,能温肝,足厥阴主风,属阴中之阳,药气温者即阴中之阳,故入肝
3,产地:产四川者最佳,多山林内,叶经冬不枯,根似联珠,入药。
4,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5,禁忌:凡相火炽,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烦燥口渴,大便燥结者均忌,恶雷丸丹参,得覆盆子良。此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7149楼#
发布于:2016-05-18 23: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5课心得:

五十二、蓝实(青黛,可外敷内服,生用解毒能力更强)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解毒,杀蛊蚑,注鬼,螫毒,久服头不白轻身。又今俗名青黛。
【产地】从属于大青科名蓝草者之蓝叶制出,体轻质细,药用最良,今多见于园艺。
【性味】味咸性寒无毒。
【主治】蓝实(青黛)为解散热毒要药,主散五脏郁火,治时疾热狂与大青同功,并敷热疮虫咬,头生黄水疮,治小儿丹毒。
【甄权】填骨髓,明耳目,利五脏,调六腑,通关节,治经络中结气,使人健少睡,益心力。
【苏颂】疗肿毒。
【别录】蓝叶杀百药毒,解狼毒(草药,毒草,根黄内白),射罔(乌头)毒。(远志解内毒,青黛解外毒)
【时珍】主解班蝥,芫青,朱砂,橒鸡,砒石毒。
【备要】外敷治痈疽蛇犬毒。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凡血证非血分实热,而由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气因空上炎,发为唾咯吐血诸证,切不可用青黛等,盖血得寒则凝,则寒热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
【附录】
蓝汁—蓝叶之汁,主一切毒,百毒药,天行热狂,游风热毒肿毒,吐衄血,金疮血闷,烦渴,女人产后血晕。
蓝淀—蓝汁中合有石灰者,主解诸毒,敷热疮,小儿秃疮热肿。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更胜于蓝。

五十三、芎穷(川芎)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一名川芎。
【产地】产四川陜西及江南各地,为多年生草本,或自生或栽种,根为块状结节,味辛烈,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川芎为顺气行血要药,功能行气开郁,入肝理血,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主治头痛及妇女一切气郁血郁,心腹痛,腰脚软,破宿血,养新血,补肝散风。
【别录】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
【甄权】脚膝软弱,半身不遂,胞衣不下。
【大明】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吐血,鼻血,溺血,脑瘫,发背,瘰疬瘿赘痔瘘疮疥,长肉排脓,消瘀痰血。
【好古】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
【容川】川芎之味更辛苦于当归,得木火之性尤烈,苦而兼辛,有生血之功,质不柔润,性专走窜,故专主行心肝之血。苦者火之味也,苦而兼辛,则性温而有生血之功,苦而不辛,则性凉而专主泻血,温者阴中之阳,是风木本气,故入肝经,根又主上升故能至于巅顶,以散风寒,气滞血瘀,寒热身疼,女子经闭不通,当行血中之气。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其性疏散,不宜久服,反能损肝,畏黄连,伏雌黄。

五十四、蘼芜(川芎之苗)
【本经原文】味辛性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即川芎之苗也。
【别录】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
【苏颂】作饮止泄泻。
【时珍】蘼芜花入面脂用。

五十五、黄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产地】产四川者良,雅州者尤可贵,云南及他省亦有之,为山野多年生草本,日本产者劣,然多流入我国。根色黄,故名。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黄连为清火除湿健胃要药,功能治湿滞,解热毒,益肝胆,厚肠胃,主治肠澼下痢,天行热疾,胎毒疳疾,效益甚多。
【别录】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黄连内服,外涂五倍子粉)。
【大明】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燥,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止盗汗,并疮疥,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安疣杀虫(蜜蜡封:极苦药黄连、极酸药乌梅、极辣药干姜)。眼白处有蓝点,或下唇牙底有白点,或百虫窝压痛,或肛门痒大便虫,表示肚里有虫。
【好古】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容川】黄连之味正苦(厚味药入血分),入心经以泻火。清火之药,是水交于火也,故能止血,凡药得苦味者,其中必含水性,故能降火,此为水火互根之理。其质枯而不泽,其纯于苦味而无气,故守而不走,为去暑之要药(同菖蒲)。
【倪注】按此药专治热与利湿,凡出现热症皆可用,但是须要辨明是属于何种热,例如虚热,则须在去热药中增加补虚的药物,像黄连阿胶汤;如是实热,则须在去热的药中加去实的药物,像三黄泻心汤之类,学者按此推之,即可善用黄连。黄连大寒,得水之性,故去热。与阿胶鸡子黄为填离清坎之药,故治心内之热。
【药征】主治心中烦悸也,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灵胎】除热燥湿,明目止利。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血少气虚,致惊悸烦燥,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泻,真阴不足内热均忌。

五十六、络石(络石藤)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
又名耐冬,云花,为野生常绿藤本,茎有气根,藉以攀缘于他物上。此药以石上生者为最佳,故又名石龙藤。
【产地】产山谷阴湿之地,为自生常绿之草,茎入药。
【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络石主利筋骨关节,治风热痈肿,能凉血退热,舒筋活络。
【别录】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久服明目润泽。
【藏器】主一切风,变白宜老。
【苏敬】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洗之,刀斧伤疮,敷之愈。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忌服,恶铁落,畏贝母菖蒲。
【附方】喉痹肿塞(用消石等亦可,看症状用)、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用络石草一两,水煎一大碗,细细吞下,少顷即通。

五十七、蒺藜子(眼科要药,分白蒺藜和黑蒺藜)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又名刺疾藜。
【产地】到处皆有。
【性味】味苦性温。
【别录】主身体风痿,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做磨粉。
【大明】主身益精,疗水脏冷,小便多,止遗沥泄精,溺血肿痛。
【毅民】白疾藜治睛球凹陷,及睛生障翳,视物模糊。
【容川】利湿,此以金行水也。
【时方】腰脊引痛——捣末为蜜丸,胡豆大,酒服二丸日三。
年久失明——阴干捣散,食后水服方寸匕。(外台)
【主治】白蒺藜治眼科;蒺藜子治乳房硬块、下乳等。

五十八、黄耆(黄芪?气药之王,实脾骏药)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产地】我国山西陕西均有出产,山西绵上者佳,茎卧地成蔓状,叶为羽状复叶,根肥大,短而理横,味苦者不堪入药。
【性味】味甘性微温无毒。(味苦者不可用)
【主治】黄耆为补气要药,功能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损五劳,痘疮不起,外症治痈疽,托毒止痛。通利三焦,利水。
【别录】女人子脏冷(脾统少腹),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甄权】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治发背,内补。
【日华】助气,壮筋骨,长肌肉补血,破症癖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气虚血旺,安胎;气旺血衰,下胎;小剂量使用,可使婴儿肤白)产时(补气顺产)产后一切病,月侯不匀。痰嗽,头风,热毒,赤目。
【元素】治虚劳自汗,补肺气,泻肺火心火,实皮毛,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之痛。
【好古】太阴疟疾,阳维为病苦寒热,督脉为病逆气里急。
【容川】禀北方水中之阳气以生,以北耆最佳,人身之阳气皆从肾与膀胱之气海出发,上循三焦油膜,以达于肺,而为呼吸,分布于皮毛,则为卫气,北耆之体极松,内行水道之孔更大,故知其气盛,黄耆之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吸收土下之水以上其苗叶,气即水也,故其气盛而能补气,色黄如三焦油膜,故为三焦之良药,能拓里达表,行三焦之水气,又皮色黑,是水火之色也,色黄味甘,乃土之色味也,得味厚故能补,黄耆入土最深,得土之气最厚,故又大补脾,所以黄耆归脾经,又能通利三焦也。与升麻不同,升麻味不厚,故能升不能补。
【药征】主治肌表之水,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旁治身体肿或不仁者。
【灵胎】内补脾胃,外托疮毒。
【用量】普通生者钱半至三钱,炙者八分至三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黄耆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忌,又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上焦热甚,下焦虚寒,及病人多怒肝气不和,并痘疮血分热者均忌。
【倪注】一般言黄耆专于补气,凡气虚之症皆可用,又治自汗,补中气之不足,外科及痘科多以之托里透脓,肾亏溺血亦治之。
【附录】黄耆皮——性味功用同黄耆,善走表逐水湿,治虚浮及脚肿。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洗净捞出,沥干水分,切片晒干,再筛去灰即得。炙黄耆,用蜂蜜与水置锅中炒至干,取出冷却,即是。

五十九、肉松容(肉苁蓉)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子宫肌瘤),久服轻身。一名肉苁蓉。
【产地】生于各处高山,为一种寄生植物,茎富肉质,叶细如鳞。
【性味】味甘酸咸(攻坚),性温无毒。
【主治】肉苁蓉为益髓壮阳要药,功能治精血不足,阳痿不举(阴积,阴实,同样适用于肿瘤治疗),女子绝产阴痛,润枯燥,滑大肠(咸能攻下)。
【别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
【甄权】益髓悦颜色,大补壮阳,治女子血崩。
【大明】男子绝阳不兴,女人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血,遗沥,女子带下阴痛。
【容川】象人之阴,味咸入肾,温润而强阴,能助肾中之阳,益命门之火也。
【灵胎】补精益气,养血润肠。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
【禁忌】凡泄泻,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者均忌,忌犯铁器。
【泡制】洗净,大小分开,浸泡  4~8 小时,捞出,润透,切 6 毫米纵片,用清水漂 4~6小时,捞出,晒干或烘干即得。
【酒制】取肉苁蓉片,加白酒调匀,置密闭容器内,隔水蒸至酒被吸尽,停火稍闷,取出晒干即得。一般酒制后,较能温肾助阳。
张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2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192
7150楼#
发布于:2016-05-18 23: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5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518日《神农本草经》第15课心得
上经

52、蓝实(青黛)
咸味之药,皆入骨,狼毒是一种草药,射罔毒:即乌头中毒,用蓝实可解,还可用远志解毒。蓝实解蛇毒效果较好,可内服,也可外用。
虚证不可用蓝实。生用蓝实,解毒力更强。
53、川芎
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味辛性温无毒。为顺气行血要药,功能行气开郁,入肝理血,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主治头痛及妇女一切气郁血郁,心腹痛,腰脚软,破宿血,养新血,补肝散风。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吐血,鼻血,溺血,脑瘫,发背,瘰疬瘿赘痔瘘疮疥,长肉排脓,消瘀痰血。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
头痛寒痹、肝病皆可用川芎。亦为妇科良药。川芎可治疗以及预防中风,使用川芎活血,远比用阿司匹林安全有效。其气味强烈,药性极强,治疗一切气郁血郁之证。动脉阻塞也可应用川芎。川芎无毒,剂量可按需要而定,一般用根。
其性疏散,不宜久服,反能损肝,畏黄连,伏雌黄。
54、蘼芜
   即为川芎之苗。味辛性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主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可制作面霜。
55、黄连
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味苦性寒无毒,为清火除湿健胃要药,功能治湿滞,解热毒,益肝胆,厚肠胃,主治肠澼下痢,天行热疾,胎毒疳疾,效益甚多。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燥,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止盗汗,并疮疥,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安疣杀虫。
其味极苦,性大寒苦能燥、坚、泻。作汤剂使用,一般用量2钱,但还要看病情以及煎煮的方式。其清热解毒之效极佳,与另一清热之药石膏有区别,石膏色白,入气分,黄连味厚,入血分。血过热,以黄连治之。
身体极寒,用热药不起,以黄连治之,取其寒极生热之意。热证同理,可以附子治之,取其热极生寒之意。
口疮治疗用黄连内服,外用一般用五倍子打粉,敷在患处。
体内杀虫,一般用最苦、最辣、最酸的药材,如黄连、干姜、乌梅。诊断是否有虫,一是看眼睛,在眼白上有蓝点,代表有虫;下唇翻起,下齿根部有白点,代表有虫;脚上百虫窝穴有压痛,代表有虫。治疗可用乌梅丸等。
黄连主治热证,清热利湿,但在治疗时,要分清是何种热证。
56、络石
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目,味苦性微寒,无毒,主利筋骨关节,治风热痈肿,能凉血退热,舒筋活络,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洗之,刀斧伤疮,敷之愈。
发炎的炎症,均可使用。其性舒筋活络,喉癌、舌癌等咽喉不利,也可以使用,可以络石藤制成浓汤,以打开咽喉。若络石藤无效,则用硝石,经方用半夏苦酒汤。
络石藤入三焦经,乳癌治疗也会用到。但是一定要用在热证。
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忌服,恶铁落,畏贝母菖蒲。
57、蒺藜子
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主身体风痿,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做磨粉。白疾藜治睛球凹陷,及睛生障翳,视物模糊。
蒺藜子,特别是白蒺藜,为眼科要药。打粉后,用于眼睛萎缩。白蒺藜色白,性属金,金生水,故可补眼睛之津液。蒺藜子还可治子宫肌瘤。
58、黄芪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为补气要药,功能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损五劳,痘疮不起,外症治痈疽,托毒止痛。女人子脏冷,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黄芪色黄,耆为老之意,故可补虚劳。是为补气之要药,如黄芪建中汤等多种方剂均使用黄芪为君药。黄芪为气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实脾,补脾必用黄芪。黄芪通利三焦。
脾主湿,主少腹,腹部问题归脾,黄芪是实脾之药,皮肤表面是气走之所,黄芪可固表。亦可长肌肉,益气强健。
皮肤表面有脓疮致使皮肤凹陷,可用黄芪提起。伤口不能收口,需排脓止痛,也可用黄芪。积水也可用黄芪。
喉部为气海,黄芪为行气之药,喉部的问题,皆可用黄芪。
女子产前、产后、月经不调,亦可用黄芪。怀孕时,中医安胎要求气衰血旺,若需下胎,则气旺血衰。生产时,可以黄芪助气旺,帮助生产。
黄芪有美容作用,怀孕时,每天服用一点黄芪,生产后小孩皮肤会很白。
虚证所致腹水、积水,一定会用黄芪,还可治疗黄汗。
黄芪皮功效同黄芪。
黄芪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忌,又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上焦热甚,下焦虚寒,及病人多怒肝气不和,并痘疮血分热者均忌。
59、肉苁蓉
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味甘酸咸,性温无毒。为益髓壮阳要药,功能治精血不足,阳痿不举,女子绝产阴痛,润枯燥,滑大肠。益髓悦颜色,大补壮阳,治女子血崩,子绝阳不兴,女人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血,遗沥,女子带下阴痛。
张亮荧
贫民
贫民
  • UID2018676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7151楼#
发布于:2016-05-18 23: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班张亮荧申请签到2016-5-18《神农本草经》第14课心得
41:细辛
性味:味辛温发散,无毒。
主治:一、阳药,通利水道
二、治少阴症头痛或者牙痛都可以用细辛。
三、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死肌。
四、为风痛要药,深入散风祛寒,风湿,痹痛,头痛齿痛。含之去口臭。
张子和曰:治头痛,太阳经痛用羌活,少阴症用细辛,阳明经用白芷,厥阴症用川芎与吴茱萸,少阳症用柴胡。著名方剂有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和当归四逆汤。

42、石斛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滋阴药,阴虚用。味甘平,补五脏虚劳,退虚热。补肾益力。
禁忌:胃寒人忌吃。

43、巴戟天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无毒。
产地:产于四川的为最好。
主治:一、阳药,补肾壮阳健骨很有名的药。
二、补气益精要药,温散力量很强,夜梦鬼交,恶梦惊醒,虚劳,阳虚,去风,遗精,阴痿,滑精都可用。
禁忌:有虚火的人吃下去会更燥热。
易看到鬼邪原因:一是虚痨,生下就有痨会常看到鬼邪。
二是临终前。

44、白英
味甘性寒,用的不多
主消渴补中益气,解热药,去风疹,小孩丹毒都可用

45、白蒿
味甘平,补中益气,长毛发变黑,少用,以水生的最好。

46、赤箭(天麻)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一、阳药,怯风镇痉要药,癫痫、脑瘤或车祸造成的中风发痉都可以用
二、治诸风头痛眩晕,冷气麻痹瘫痪不随,手脚冰凉。
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寒症、阴症时用天麻,女人用可以让皮肤润泽。
禁忌:风药多燥,风能胜湿,若感觉津液少,口干舌燥,咽干痛,大便涩,及火炎头晕,血虚头痛,似中风症忌用。

47、奄闾子
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伤科用药,活血化淤,主五脏淤血,疗心下坚,内服外用或泡酒都可以。
诊断内有瘀血的两个方法:1、舌头有黑痣,2、三阴交到地机的位置会有肌肤甲挫,代表腹有瘀血。

48、析蓂子
味辛微温,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痛,补五脏。

49、蓍实
味苦平主益气充肌,明目聪慧先知。补心神,草中之神物。

50、(青、赤、黄、白、黑、紫)芝
赤芝(丹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
黑芝(元芝),味咸平,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
青芝(龙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
白芝(玉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魂。
黄芝(金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
紫芝(木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坚筋骨,保神,益精气,好颜色。
五色代表五脏,可以补各脏,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

51、卷柏(万岁)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一、妇科常用药。
二、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子宫癌,卵巢瘤)绝子,都可用
三、活血化淤,生用破血,炙用止血。所有药生用活血化瘀,破血,炙用止血。


52、蓝实(青黛)
性味:味咸(软坚,润下)性寒无毒,藏青色
主治:一、主解毒,如旅行外出郊游被毒物咬伤用其解毒,可内服,与外用。
二、治五脏郁火,头生黄水疮,小儿丹毒,解狼毒,斑蝥,芫青,朱砂,砒石毒。
三、外敷治痈疽蛇犬毒。
禁忌:阴虚内热不可用,用于实症寒症不用。
带状疱疹:头尾隔姜灸后铺一层薄棉花点燃后,撒上青黛粉即可。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7152楼#
发布于:2016-05-18 23: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4课心得
四十一、细辛
少阴的药,治头痛、牙痛,有麻醉作用,塞进牙洞中可止痛。
味辛温主咳逆头痛,味辛烈,药性很强。为风痛要药,功能深入散风祛寒,治风湿痹痛,泄热破痰,不便不出。含之去口臭。
细辛为通水的好药,寒症用,治风湿关节痛。治头面风,以独活为使治少阴头痛。
治头痛,少阴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川芎吴萸,少阳用柴胡。
用量依体格,一般一钱起,二钱为重剂,三至五钱重时用。
为阳药,内热火上,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均不用。
四十二、石斛
滋阴的药,味甘平,补五脏虚劳,为除热益阴要药,退虚热,补肾益力,男女腰脚软弱。多服能寒胃至大便溏泄。
鲜石斛治胃中大热,钗石斛治小儿胃热(舌苔腻,胃口强)。
四十三、巴戟天
补肾壮阳健骨。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阳痿,强筋骨安五脏。阳药辛甘发散力量强。为补气益精要药,强筋骨、壮元阳、治遗精。治一切风,疗水肿。
有虚火禁用。色紫而根实,能温肝,护肝强肾,泡酒很好。
四十四、白英
解热的药,味甘寒,治小儿风疹、丹毒、黄疸及热疟,不常用的药。
四十五、白蒿
味甘平,不常用。
四十六、天麻
祛风解毒防沼气。味辛性平,其根入药,为阳药,为祛风镇痉要药,治诸风头痛头眩,滋润津液,丰胸,助阳气,补五劳七伤。
四十七、奄闾子
中医伤科用,活血化瘀,所有痛皆可用,可外用可内服。
味苦微寒,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治跌打损伤。腹有瘀血的症状:舌上有黑痣,三阴交到地机肌肤甲错。
四十八、析冥子
不常用的药。
四十九、蓍实
蓍草的茎占卜用,蓍草的果实为此。味苦平,主益气充肌,明目聪慧先知。
五十、灵芝
分青赤黄白黑紫,五色对五脏,紫芝坚筋骨好颜色。
五十一、卷柏
妇科常用,味辛温,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子宫肌瘤等,也叫万岁。
生用平,主破血通经,痛经,腹中瘀血痛,炙用性温,治肠风脱肛。生用破血,炙用止血。多用于止血药中。
五十二、蓝实
今名青黛。解毒杀虫,味咸性寒。为解散热毒要药。外用治疮虫咬,头生黄水疮,小儿丹毒。带状疱疹灸后或烧后用此敷。填骨髓,解百药毒,解狼毒、乌头毒,外用治痈疽蛇犬毒。质地轻用三五分就可。实症用,寒症不用。
蓝汁-蓝叶之汁,解百毒。蓝淀-蓝汁中合有石灰,外用热疮、小儿秃疮热肿。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7153楼#
发布于:2016-05-19 00:17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5课心得
53、川穹
【性状】味辛温,无毒,活血化瘀,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急,治肝病,头痛、妇科、预防心脏病,妇女闭经不孕。
【主治】顺气行血、行气开郁,入肝理血,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主治头痛及妇女一切气郁血郁,养新血,补肝散风
【甄权】腰膝软弱,半身不遂,胞衣不下
【别录】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目泪多涕唾,诸寒冷气,心腹坚痛,胁风痛。
【大明】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
【好古】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
【容川】生血,行心肝之血。
【用量】三分至钱半,重病加量。不过有些药方不敢给抓药。阿司匹林用来预防中风不靠谱,还是吃川穹比较好
【禁忌】久服损肝,畏黄连,雌黄。
54、蘼芜
即川穹之苗,很少用,味辛性温,主咳逆,定惊辟邪,除蛊毒,去三虫。
55、黄连
【性状】味苦性寒,无毒,主热气,目痛,眦伤,心腹痛,下痢,妇女阴中肿痛。
清热解毒,寒极生热。
【主治】清火除湿健胃,治湿滞,解热毒,益肝胆,厚肠胃。
【别录】五脏冷热,久泄脓血,止消渴,大惊。治口疮(也可用五倍子磨粉,用棉花棒沾上去,效果更好)也可喷西瓜霜。
【大明】治劳伤,润心肺,长肉止血,止盗汗,热疾,疥疮。把黄连、乌梅和干姜粉混合,外用蜂蜜包裹制成丸吞下,可杀腹内诸虫;使君子、乌梅丸也可杀虫。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杀虫(找虫的办法:眼白处有蓝色点、下牙龈有点点、百虫窝有压痛点、肛门痒)(最酸:乌梅,最苦:黄连,分别用蜂蜜裹了吃下去,杀虫效果很好)
【容川】入心经泻火,可止血。
【大明】【容川】降火去暑要药,同菖蒲。
【倪师】此药专治热,利湿。伤口化脓时,把黄连和白术研粉撒在伤口上消炎助收口。热症分虚实,虚热要补虚和去热同治,如黄连阿胶汤。实热要去实和去热同治,如三黄泻心汤。
【药征】治心中烦悸,心下痞。【用量】三分至一钱。
【禁忌】血少气虚致惊悸烦躁,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泻均忌。
56、络石(络石藤)
【主治】可以开喉,治疗喉癌、扁桃体发炎、扁桃体癌、口腔癌。利筋骨关节,治风热痈肿、凉血退热。味苦微寒,无毒,主死肌、口干舌焦,痈肿、喉舌肿,治炎症。水浆不下时,把络石藤煮浓汤,让病人一点点喝下去,可把喉咙打开。不行换硝石,半夏苦酒汤也可开喉咙。
【别录】养肾,主腰髋痛,久服明目。
【苏敬】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外洗,刀斧伤疮,敷之可愈。【用量】1-3钱。【禁忌】阴脏畏寒易泄者忌,恶铁落,畏贝母、菖蒲。
【附方】可以单味药服,开喉
57、蒺藜子:
【性状】眼科要药,味苦性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子宫肌瘤。
【原文】去恶血,治疗妇科子宫肌瘤、乳癌,喉痹
【毅民】白蒺藜子治眼球凹陷,白内障因白属金,金生水,故利湿。
【容川】利湿,原因是金行水
【时方】腰脊引痛:捣末为蜜丸,如胡豆大,酒服二丸,一日三次。
58、黄耆(黄芪)
【性状】味甘微温,无毒,黄色,补虚劳。主痈疽久败疮,褥疮等,排脓止痛。味苦者不能入药。长期吃,健康长寿。补气的药,黄耆+甘草,补气,甘,温。
【主治】补气要药,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劳。实脾,通利三焦,利水消肿。大补脾,实脾,脾气虚的时候可以吃,主小腹积水,让四肢长肌肉,糖尿病,身上长疮不收口,可以吃;气不足,喉咙发炎,口腔癌,扁桃体炎、癌,可以吃;安胎,需要气虚血旺,(合谷、三阴交的补泻调整);下胎:需要气旺血衰,吃黄耆,生小孩的时候可以用,帮顺产,气主开合。孕妇吃黄芪量要小,可以让小孩皮肤白(雪白
王芝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66
  • 粉丝0
  • 关注2
  • 发帖数1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154楼#
发布于:2016-05-19 00: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王芝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15课心得
五十三、芎穷(川芎)
用的很多,任何的肝病、头痛、妇科都会用。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一名川芎。
【产地】产四川陕西及江南各地,为多年生草本,或自生或栽种,根为块状结节,味辛烈,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川芎为顺气行血要药,功能行气开郁,入肝理血,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主治头痛及妇女一切气郁血郁,心腹痛,腰脚软,破宿血,养新血,补肝散风。
【好古】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
【容川】川芎之味更辛苦于当归,得木火之性尤烈,苦而兼辛,有生血之功,质不柔润,性专走窜,故专主行心肝之血。苦者火之味也,苦而兼辛,则性温而有生血之功,苦而不辛,
则性凉而专主泻血,温者阴中之阳,是风木本气,故入肝经,根又主上升故能至于巅顶,以散风寒,气滞血瘀,寒热身疼,女子经闭不通,当行血中之气。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其性疏散,不宜久服,反能损肝,畏黄连,伏雌黄。

五十四、蘼芜
是川芎之苗。很少用,。
【本经原文】味辛性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即川芎之苗也。
以前花用来做面霜。
五十五、黄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产地】产四川者良,雅州者尤可贵,云南及他省亦有之,为山野多年生草本,日本产者劣,然多流入我国。根色黄。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黄连为清火除湿健胃要药,功能治湿滞,解热毒,益肝胆,厚肠胃,主治肠澼下痢,天行热疾,胎毒疳疾,效益甚多。疗口疮(因太苦,可用五倍子打粉,外敷)。
【大明】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燥,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止盗汗,并疮疥,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安疣杀虫。
【容川】黄连之味正苦,入心经以泻火。清火之药,是水交于火也,故能止血,凡药得苦味者,其中必含水性,故能降火,此为水火互根之理。其质枯而不泽,其纯于苦味而无气,故守而不走,为去暑之要药。(菖蒲也是去暑的药)
【倪注】按此药专治热与利湿,凡出现热症皆可用,但是须要辨明是属于何种热,例如虚热,则须在去热药中增加补虚的药物,像黄连阿胶汤;如是实热,则须在去热的药中加去实的药物,像三黄泻心汤之类,按此推之,即可善用黄连。黄连大寒,得水之性,故去热。与阿胶鸡子黄为填离清坎之药,故治心内之热。
【药征】主治心中烦悸也,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血少气虚,致惊悸烦燥,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泻,真阴不足内热均忌。
黄连是黄色,清热解毒,极寒的药,味道很厚,入血分。
石膏是白色的也是寒凉的药,是淡味的入气分。
用苦药可杀虫,中医用最苦的黄连,最酸的乌梅,最辣的干姜用蜜包住吃下,虫会从大便排出。
五十六、络石(络石藤)
所以发炎的症状都可用使用。
产山谷阴湿之地,为自生常绿之草,又名耐冬,云花,为野生常绿藤本,茎有气根,藉以攀缘于他物上。此药以石上生者为最佳,故又名石龙藤。茎入药。
味苦性微寒,无毒。主利筋骨关节,治风热痈肿,能凉血退热,舒筋活络。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苏敬】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洗之,刀斧伤疮,敷之愈。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忌服,恶铁落,畏贝母菖蒲。
【附方】喉痹肿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用络石草一两,水煎一大碗,细细吞下,少顷即通。
 五十七、蒺藜子(ji、li)
眼科的要药,尤其是白蒺藜打粉。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又名刺疾藜。
到处皆有。白疾藜治睛球凹陷,及睛生障翳,视物模糊。
【容川】利湿,此以金行水也。
【时方】腰脊引痛——捣末为蜜丸,胡豆大,酒服二丸日三。
年久失明——阴干捣散,食后水服方寸匕。
五十八、黄耆(qi,黄芪)
味甘性微温无毒,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产地】我国山西陕西均有出产,山西绵上者佳,茎卧地成蔓状,叶为羽状复叶,根肥大,短而理横,味苦者不堪入药。北方的最好也叫北芪。
【主治】黄耆为补气要药,功能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损五劳,痘疮不起,外症治痈疽,托毒止痛。
【药征】主治肌表之水,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旁治身体肿或不仁者。【灵胎】内补脾胃,外托疮毒。
【用量】普通生者钱半至三钱,炙者八分至三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黄耆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忌,又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上焦热甚,下焦虚寒,及病人多怒肝气不和,并痘疮血分热者均忌。【倪注】一般言黄耆专于补气,凡气虚之症皆可用,又治自汗,补中气之不足,外科及痘科多以之托里透脓,肾亏溺血亦治之。
黄芪色黄,可补虚劳,为气药之王。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补脾,让脾实。黄芪通利三焦。脾主湿,主少腹,腹部问题归脾,黄芪是实脾之药。
皮肤表面是气走之所,黄芪可固表,可长肌肉,益气强健。皮肤表面有脓疮致使皮肤凹陷,伤口不能收口,需排脓止痛,积水也可用黄芪。
喉部为气海,黄芪为行气之药,喉部的问题,可用黄芪。
水肿、腹部积水也可用黄芪。黄芪有美容作用,平常吃皮肤非常的好。
怀孕时,每天早上豆浆加一点黄芪,轻煮以免气太旺,小孩皮肤会很白。
怀孕时气虚血旺安胎,气旺血虚下胎。怀孕前几个月要血旺,越到临产时气会越来越旺,气主开合,气旺骨盆才能打开。。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