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丽
贫民
贫民
  • UID2018114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3
705楼#
发布于:2015-11-02 22: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报到
病人环跳痛快好了,还有风湿关节炎,在髀关附近痛,除了针灸穴道外,在同侧耳朵的尾椎反应区找压痛点埋针,先用酒精棉擦消毒,六天后直接拔出来,用好的脱脂棉去擦一下。六天期间尽量不要沾到水。如果遇到感染,赶快把针拿出来,把脓放掉,针两侧曲池穴。
眼疾:养老穴(治疗眼科青光眼,白内章),臂臑(对视力有帮助的特效穴),太阳,阳白透鱼腰(把皮提起来穿刺到眉的中间),头临泣(从头上5分的地方对着临泣的位置斜刺过去,治多泪),睛明穴(把眼珠拨开,轻轻的下针),光明(让眼睛看到光明,对视力非常好)。有远取穴也有近取穴,这样经气就会往下走,病人就不会有头胀,难过的现象。
眼睛里湿热很重,在眼睛内侧长东西,如果不去掉会影响视力。
耳病治疗:先下对侧合谷,整个过程中时候让病人张着嘴。耳门,听宫,听会,不要捻针上下插提。
轻微中风:百会(凹洞前五分的地方下针),廉泉(讲话有问题),天突(去痰),前庭(加强效果)。先健侧后患侧,健侧肩俞,曲池,外关(手指头弯曲没有问题的用外关,弯曲不能张来的扎合谷),足三里,风市,阳陵泉透阴泉,绝谷。再针患侧,舌麻加巨阙,关元。
车祸行动不便:百会,廉泉(对着舌根的方向下针),天突(久坐去痰),健侧合谷,外关,曲池,肩俞,巨阙,关元(心脏三针天突,巨阙,关元),足三里(让脚有力),风市(扎到骨的边缘),阳陵泉透阴陵泉(阴阳交接,气血会加速),绝谷,涌泉(下针时速度要快,针的力量会透到脑部)
手背红肿:在两指指关节处下针,起时要用泻法,不按针孔。
风府,对这舌根的方向下针
第三椎外开一寸半的地方,它可以使肺气往。第五椎外开一寸半的心俞,第六椎灵台,督俞第六椎外开一寸照,肾俞,脾俞第十四椎外开1.5寸管肌肉。先扎阴谷,再扎委中(增强力量),承山(一定要到骨头的边缘才能引到肾气)。先针健侧,肩俞(直接进入,左右捻阴到气,平补平泻),曲池(顺为补,针下去后引到气,插提法,捻转法),合谷(无所谓补泻),外关,阳陵泉透阴陵穴,足三里,侠溪。做完补泻(快速的过去,慢慢的回来)后,提豆许气下的更快,迎为补,逆为泻。涌泉,然谷力量不够就扎涌泉,天突(一寸针斜刺)巨阙(治疗所有心脏病),关元。关元和巨阙起导引的作用。
左半部中风,对侧合谷,地仓透颊车,阳百透鱼要,解溪。顺为补,逆为泻。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06楼#
发布于:2015-11-02 22:54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5年11月2日,湖北-郑其赛《针灸大成》87-89课心得:
井主心下满,心下胃部胀满,取胃经的井穴厉兑下针治疗,病人会感觉心脏血管好象有人用扫帚清扫一样舒服。病 人不紧急不需要扎涌泉,可在公孙穴后1寸的然谷穴下针。
1.【病例】病人环跳痛将愈,但伴有风湿,在居髎穴周边有痛点,除针灸外,加耳针治疗
【诊断方法】耳朵像头下臀上的胎儿,用探针在同侧找到压痛点即阿是穴,
【治疗方法】阿是穴处用酒精消毒后用干药棉擦干,埋耳穴揿针。留针六天左右,注意防止进水;取针时直接揭下来即可,用干药棉擦拭消毒。如果化脓,针刺放脓后,可以下针双侧曲池消炎。

2. 【病例】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近取穴+远取穴,防止病人出现头昏脑胀的现象。留针20分钟。
【治疗方法】养老穴:手太阳小肠经,眼科大穴,治视物不明。
同侧臂臑:手阳明大肠经,提升视力特效穴,恢复眼肌弹性。
太阳穴:针尖向外眦方向下针,把湿热向下导,对西医来说是降眼压。
阳白透鱼腰:把皮肤提拉起来,从阳白下针到眉毛中间的鱼腰。
头临泣:从穴前5分的地方向临泣斜刺下针,治眼睛多泪。顺着胆经往后摸,有一个凹洞。
睛明:用左指头把眼珠向外拔开一点,右手垂直下针不捻转。膀胱经第一个穴位,多血多气。
光明:足少阳胆经络穴,外踝上五寸,垂直进针,主治眼科疾病,提升视力。
病人眼脸内长囊肿多为湿热重。

3. 【病例】耳鸣治疗
【治疗原则】近取穴
【操作要领】耳前三穴必须开口取,一般垂直进针,只上下提插不捻转。得气后留针5-10分钟(视病情轻重确定留针时间长短)。整个治疗过程中用东西(如牙套、毛巾等)把病人的嘴巴撑开;起针后再取出病人口中的东西。
【治疗方法】先对侧合谷:镇痛麻醉作用。次针耳前三针:听宫在耳屏前、耳门在听宫上、听会在听宫下。简单记忆法:门听会,间5分。

4. 【病例】新病左侧轻微中风,语言有轻微问题。
【治疗原则】先健侧后患侧,从身体上部往下针,开窍醒脑,语言恢复,肢体功能恢复
【治疗方法】百会:从百会前5分下针、沿皮刺;前顶:百会前的穴道,可以增强百会效果。
廉泉:位于颏下,下巴向下一个拇指关节长度指尖处下针,针尖方向指向舌根。有利于口齿清楚,恢复语言功能。
天突:方向斜向下下针,贴着胸腔向下,以防刺到食道。可以去痰,让中风失语者讲话。
肩髃:手阳明大肠经,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曲池:手阳明大肠经;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如果手指弯曲有问题扎合谷,弯曲没问题就扎外关;风市:足少阳胆经,要扎到骨头上;足三里:恢复腿部力量,同时健脾胃;阳陵泉透阴陵泉:重病时会跳起来;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脑病在绝骨下针。
治疗舌头讲话不利时取心三针,舌为心之苗,心开窍在舌,心藏神。(天突+巨阙+关元是心三针)。巨阙:心募,一寸针;关元:小肠募,心与小肠相表里。

5. 【病例】17年前车祸受伤做脊椎手术,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已经针灸三周,每周两次。右边受伤严重,但下针右边会痉挛,所以只下左侧。
【治疗原则】止痛,去痰、开窍醒脑、恢复语言功能,强脾恢复肌肉、肢体功能,强心肺恢复上焦功能、俞募治疗强肾补脑、强骨;局部外伤近取穴。一般情况下先针健侧,再下患侧。遇到母穴补,遇到子穴泻。
【治疗方法】百会:在百会前5分下针
廉泉:于人体的颈部,下巴向下一个拇指关节长度下针,方向指向舌根。有利于口齿清楚。
天突:1寸针斜刺,下针可以让中风失语讲话,去痰(病人久坐伤气,必痰多)。方向斜向下,贴着胸骨向下,以防刺到食道。久病的人痰多。
合谷:止痛作用。气之会穴,对侧合谷下针,无所谓补泻。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如果手指弯曲有问题扎合谷,弯曲没问题就可以扎外关。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的母穴,遇到母穴时要补,顺补逆泻,快插慢提。
肩髃:手阳明大肠经,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平补平泻
巨阙:心募,心藏神,心主思虑,脑部所有的活动都与心有关。内脏除了脾经没有络头外,其他内脏的经都络到头部去。
关元:小肠募,心与小肠相表里。(天突+巨阙+关元是心三针,治疗所有心脏病),巨阙+关元是导引法。
足三里:恢复腿部力量,同时健脾胃、长肌肉。脾经恢复,肌肉也会有力。平补平泻。
风市:足少阳胆经,膝盖上七寸,两肌肉中间,要深入扎到骨头边。平补平泻。
阳陵泉透阴陵泉:透针时阴阳交接,气血循环加强,重病时病人会叫喊。
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脑病在绝骨下针。
侠溪:足少阳胆经母穴,随、顺、快插慢提、提豆许都是补法。下对侧。
涌泉:肾经子穴,下针时已经是泻了。病重时直接用涌泉,平常用然谷替代涌泉。急救时下涌泉,可以直接刺激到脑部。需要快速下针,同时为了避免病人动要按住膝盖。在第二和第三趾掌骨中间。可以让病人很快恢复神智。
八风:病人的手指紫色、肿,是实症,用泻法,下在两个关节中间。下八风,起针很重要,需要用泻法。出针时不要按,要让它出血。
风府:中风大穴,后脑勺骨下半寸的地方,两个筋的正中间,对着舌根下针,让失语者讲话。
肺俞:第三椎外开一寸半,让肺气旺,令发声。治疗喉咙、声带病症都用这个穴位。左右两边从督脉外开一寸向一寸半处斜下针。
心俞:第五椎外开一寸半,令心肺等上焦功能恢复,恢复语言、听力、智慧、记忆等。左右两边从督脉外开一寸向一寸半处斜下针。
灵台:第六椎,直接扎在骨头上,管智力。度骨法找,在两肩胛骨连线与督脉交叉点是第七椎。
督俞:脑部的智力清明。左右两边从督脉外开一寸向一寸半处斜下针。
肾俞:第十四椎下(命门)外开一寸半,下针一寸深。肾主骨,脊椎骨受伤,也从肾经上治疗。从十四椎向下针刺都可以直刺。
京门: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加强肾脏功能。不要做补泻。
度骨法找肾俞和京门:膀胱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背后这两条肌肉是鼓起来的,从上向下摸,这两条肌肉从鼓起来到沉下去的地方就是肾俞。从肾俞向两边摸到最后一根肋骨的头的地方就是京门。
脾俞:第十四椎与第七椎中间,即第十一椎外开一寸半。脾主全身肌肉
阴谷:肾经本穴。先下阴谷再下委中,可以增强膀胱经弘扬行走的力量,提高委中效果。
委中:膀胱经母穴,插提法补泻,可以控制四肢。
承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针,让脚的力量可以控制。穴位在腿肚人字纹两个肌肉中间,左手中指摸到正对穴位的胫骨,大拇指找穴位,假想两个手指之间有一条线,右手针正对胫骨扎到骨边,扎浅了没有用,这样才能引到肾气。可以控制脚,让脚掌上下动,让脚非常有力。
6. 提插补泻,迎随补泻(倾斜45度角),捻转补泻。巨阙一定要配合关元导引下针才能增强治疗心脏病的效果。
7. 【病例】左侧面部中风14年,左侧笑不出来。
【治疗原则】眼睛内侧是足太阳膀胱经,眼角是足少阳胆经,眼睑是足阳明胃经。久病为虚。
【治疗方法】对侧合谷下针止痛,面口合谷收,对侧,上半身止痛,治疗青春痘。
地仓透颊车:从地仓进针,捻针得气后,提针,对着颊车透过去,不要透出皮肤外。沿皮刺。
太阳穴:让眼睛恢复
阳白透鱼腰:把皮肤拉起来,从阳白下针到鱼腰,速度要快。
对侧解溪:足阳明胃经的母穴,顺经下针补。用指甲把筋分开。两筋中间下针。(湖北-郑其赛)
肖以诺
贫民
贫民
  • UID201780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6
707楼#
发布于:2015-11-02 23:12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班以诺报道
以诺11月2号、87.88.89课针灸实际操作:心胸闷:可扎胃经,肾经井穴,,
患者原来环跳部位痛、还有风湿关节炎,现在只髀关附近痛,除了针灸穴道之外,可以在耳朵的尾椎反应区找痛点埋针。埋针后耳朵内要保持干燥,取针时要干棉花压一下、如弄到水有发炎症时可点刺出脓血水、再扎曲池治疗耳机炎症。       治疗眼病下针养老,臂臑,太阳,阳白透鱼腰,外临泣,晴明,光明。     耳病先下对侧合谷,再扎听宫,耳门,听会。下针时让病人张开嘴,不捻转只上下提插几下留针10—15分钟。      中风轻微症状 左边比较没有力量、中风或瘫痪病人、扎四肢时、先扎健侧,后扎患侧、从百会先扎在百会前1寸加一针增强百会治疗效果、依次扎廉泉治言语不清,天突治疗痰盂、然后先扎健侧手脚:肩髃,曲池,外关(手指不能弯曲扎合谷,没问题扎外关),足三里,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再扎巨阙,关元,用健侧一样的穴位扎患侧手脚的穴位。       患者17年前出车祸,瘫痪,脑部瘀血、痰盂堵胸、扎百会,廉泉,天突,外关,曲池,肩髃,巨阙,关元,足三里,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涌泉。右手指关节有红肿症状扎针患处两个手指跟间、起针不按针孔、让其出点瘀血好、再扎中风大穴风府穴,扎双肺俞,双心俞,灵台、双督俞,双肾俞,双京门,脾俞管肌肉,再扎脚阴谷增加脚力,委中是膀胱的母穴、下承山一定要碰到骨头。      扎中风瘫痪:先下合谷麻醉、镇痛 先扎健侧,下曲池先引气 手法补用快转慢回、臂髎穴、然后扎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再用随的方式扎解溪、再用捻转法、快转慢回是䃼法。再扎肾经井穴涌泉、(病轻者扎然谷、)再下㾾泉 天突  巨阙 关元、接着用同样穴位扎患处。      面部中风半边口歪斜、先扎双合谷麻醉填痛、  再扎地仓透颊车、太阳、阳白透鱼腰、再扎对侧足三阳胃经用补法扎解溪。
灸友45318
会员
会员
  • UID2018531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708楼#
发布于:2015-11-02 23:13
值得学习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709楼#
发布于:2015-11-03 00:05
 87~89集作业
*动脉血管堵塞时,紧急的时候,肾经的井穴会用到涌泉,平常用子穴然谷,在公孙往后一寸。
*病人环跳关节痛,只有一点点痛时除了下针可以加埋同侧耳针。耳朵对应的身体部位找压痛点,先用酒精消毒,埋6天,期间不可沾水,如果感染取针需要放脓治疗扎曲池。
*眼科青光眼、白内障治疗用养老穴,在小肠经。臂臑穴对视力恢复很有帮助,扎太阳穴导湿热,降低眼压,阳白透鱼腰时须把额头的皮拉起来比较方便,头临泣下针从上面五分的地方下到凹洞临泣。扎睛明穴须拉开眼珠,顺着内眦轻轻扎,不捻针。胆经的光明穴在绝骨上两寸,是胆经的募穴,下针即可,留针十分钟。眼湿热重翻开眼皮可见翳肉。
*针耳门、听宫、听会治耳聋、耳鸣,上下插提,不捻针,合谷先下针会有麻醉作用。
*中风,车祸致偏瘫可扎百会,在前五分下针沿皮刺扎到凹洞百会穴,扎前庭增加效果。讲话有问题,可对着舌根直进下廉泉穴。扎天突向下斜着下针,祛痰作用帮助讲话。中风时先健侧,后患侧,下针肩髃、曲池、合谷(手弯曲不好时用)、外关、足三里(脚有力)、风市 (下针要扎到骨边,是治疗中风的大穴 )、阴陵泉透阳陵泉 (重病会很痛,因为阴阳交接,气血循环会加速) 、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扎完巨阙,下关元(小肠募穴) 、巨阙(心脏的募穴,舌为心之表,发音)、 涌泉(直接络百会络脑,下针的时候按住膝盖,因为很痛,病人会动。)八风八邪下针对伤科用,起針时用泻法不按针孔。风府下针针尖对着舌根方向下 ,风府是中风大穴、肺俞、心俞 、 灵台、督脉直刺 、 肾俞 、京门(肾经的募穴)、 脾俞(主肌肉)、阴谷(肾经本穴)、委中(膀胱经母穴)、承山(一定要下到骨边才有效,使脚的力量得到控制)。
*遇半身瘫痪、中风时,先下健侧好了再下患侧。扎肩髃左捻右捻,引到气就好平补平泻。 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母穴,母穴须补,子穴须泻,顺气为补,逆气为泻,慢拉快压为补。捻转时,快转慢回,不让气回来,加速气的循环。合谷、外关不补泻,直接下针。风市穴在胆经,膝盖上七寸,在两个肌肉中间下针。阳陵泉透阴陵泉、足三里平补平泻、侠溪(是胆经的母穴,在骨头的中间下针,迎随法顺着45度角下针,补法)。涌泉(排脑内淤血)是肾经的子穴,因为下针很痛,常用然谷代替。天突可祛痰,关元和巨阙同时用,有导引的作用。
*面部中风用地仓透颊车,下针前先下对侧合谷止痛,太阳穴,阳白透鱼腰时,要捏起皮肤透 ,因面部中风已致失明,顺着经络下对侧阳明经解溪穴,是补,久病为虚均用补。
 *急救心脏病 用巨阙、天突、关元穴。
林金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7577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10楼#
发布于:2015-11-03 00:42
 87,88节课心得。                                     1环跳关节痛除了针灸再加耳针,(耳针同侧)用耳针探测笔找到痛点,用酒精消毒再用干棉花擦干保持干燥,再把耳针扎进去留针6天,保持干燥不要弄湿一湿就要取下来不然会发炎化脓,处理方法把脓放出来下两侧的曲池穴。              2治眼睛的所有大穴,小肠经养老穴道,手阳明大肠经的臂臑,太阳穴(对西医来说可以降低眼压)阳白透鱼腰,胆经头临泣,睛明穴膀胱经的第一个穴位,膀胱经非常多气的穴道,把眼珠子拉开来顺着眼睛旁边把针轻轻放下去不用捻针,胆经的光明穴。                                      3耳病治疗,对侧合谷先下针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听宫,耳门,听会虽然是3个不同的经络的功能差不多,下针不捻针上下插,治疗耳朵,耳鸣,看严重性留针5到10分针,针的时侯嘴巴要张开,把针拿下来以后才能把针拿下来。                   5轻微的中风,百会,前五分下针沿着头皮刺,中风的人讲话有问题扎廉泉,大拇指第一节放在下巴拇指尖位直针下去就行了,天突,对着胸前斜着下针,天突帮助中风讲话,去痰的效果,再扎百会前顶增加效果,中风先健侧后患侧,肩髃,曲池,合谷,看病人情形病人手弯曲有问题扎合谷弯曲没问题扎外关,胃经足三里,胆经风市,阴陵泉透阳陵泉(下长针)绝骨透三阴交,脑病有问题在此下针。                                  6瘫痪:百会,天突,合谷,曲池,中脘,关元,风府,肺俞,心俞,灵台,足三里,风市,阳陵泉透针,绝骨透三阴齐,涌泉,肾俞,京门,脾俞,阴谷,承山穴,肩髃,合谷,外关,风池,阳陵泉透针,涌泉。                           7急救心脏:天突,中脘,关元。            8左边面部中风:对侧合谷,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11楼#
发布于:2015-11-03 05:53
87-89课笔记:耳针的示范:在有环跳痛时,可以在同侧用耳针来治疗。首先耳朵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干燥。在想像耳朵是一个倒过来的小婴儿,耳珠是头,依次画分,在腰中处找到相对的压痛点,就对着压痛点下耳针,埋针几天(看季节来确定),不要用酒精棉花来消毒针,用棉花消毒便可。
阳白透鱼腰,一定要把额头皮拉起来,动作要快进行刺针。眼睛湿热的话,在眼内外眼角处,当把眼睑掀开会看到有个大包在里面,一定要清湿热,不然会引起很多症状。
治耳朵耳鸣,首先嘴巴要张开,才可找到穴位听宫,用上下插刀提法,不捻针;耳门,听会,这三个穴位可同时使用,留针的5-10分钟内,不能闭上嘴巴。
轻微中风:头部下针的穴位有:百会,在前5分处下针到百会;廉泉,只有一个唯一的下针角度,往舌根方向下针;天突,唯一的下针角度是往胸腔的方向下针。廉泉和天突可以帮助讲话,有效地去痰。前庭。身体下针的穴位有:先健侧,后患侧。肩臑,曲池,外关(如果手指方面有问题时再下合谷),足三里,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治脑病),巨阙和关元,这两个穴位一起用会加强下针的效果,是导引的方法,再加上之前下的天突,可以对心脏的动作产生好的治疗。
车祸受伤后的久病:百会,廉泉,天突,合谷,曲池,巨阙,关元,足三里,风市(一定要扎到骨边才有效),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往三阴交的方向透,涌泉(让脑部快速恢复神志,重症的时候用,因为这常用于急救,下针速度要快,因为会好痛),风府(要对着舌根方向下针),肺俞,心俞。督脉的灵台,在第六椎处,督脉上可以直针,督俞两边斜下针,肾俞,脾俞,委中,阴谷,承山(一定要下到骨边方为有效)。
八风八邪,内有瘀血,下针在2个指节关节间,起针要用泻法,20分钟后起针出点血,瘀血会泻去,泻法不要按针孔。
插提法的手法。捻转法的手法(不要在皮下层转动过了360度,因为会缠到筋肉,针拔不出来。
秦战强
会员
会员
  • UID2017602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2
712楼#
发布于:2015-11-03 06:44
第 87、88、89讲:
紧急的时候,肾经的井穴会用到涌泉,平常用子穴然谷,在公孙往后一寸。病人环跳关节痛,可以加埋同侧耳针。耳朵对应的身体部位在87集1分40秒处。先用酒精消毒,埋6天,期间不能沾到水,如果感染需要放脓治疗。养老对眼科青光眼、白内障治疗很好,在小肠经。臂臑穴在手肌肉下来尖端的地方,对视力恢复很有帮助。扎太阳穴导湿热,降低眼压。阳白透鱼腰时须把额头的皮拉起来比较方便。头临泣下针从上面五分的地方下到凹洞临泣。扎睛明穴须拉开眼珠,顺着轻轻扎,不捻针。胆经的光明穴在绝骨上两寸,是胆经的募穴。针耳门、听宫、听会治耳聋、耳鸣,上下插提,不捻针。轻微中风,扎百会在前五分下针扎到凹洞百会穴,扎前庭增加效果。讲话有问题,对着舌根下廉泉穴。扎天突向下斜着下针。先健侧,后患侧,用肩俞、曲池、合谷(或外关) 、足三里、风市、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扎完巨阙,下关元 。车祸后遗症致中风、瘫痪,先下健侧,因为病人患侧会无意识的动。百会、廉泉、天突、合谷、外关、曲池。巨阙(心脏的募穴)、关元(小肠的募穴) 、足三里(让脚有力)、 风市(下针要扎到骨边,是治疗中风的大穴)阳陵泉透针(重病会很痛,因为阴阳交接,气血循环会加速)、   绝骨透三阴交、涌泉(直接络百会,下针的时候按住膝盖,因为很痛,病人会动。八风八邪针对伤科用,中风后中指红肿放血,下针在指关节中间,拔针不按出点血最好。 半身瘫痪、中风治疗,风府下针针尖对着舌根方向下 (是中风大穴)、肺俞(三椎外开一寸半)、心俞 (第五椎外开一寸半) 灵台(六椎)、督脉直刺 (第六椎外开一寸半)、 肾俞 、京门(肾经的募穴)、 脾俞(第十一椎外开一寸半)、阴谷、委中、承山(一定要下到骨边才有效)。遇半身瘫痪、中风,先下健侧好了再下患侧。扎肩俞左捻右捻,引到气就好。 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母穴,母穴须补,子穴须泻,顺气为补,逆气为泻,慢拉快提为补。捻转时,快转慢回,不让气回来,加速气的循环,右手反之。外关不补泻,直接下针。风市穴在胆经,膝盖上七寸,在两个肌肉中间下针。阳陵泉透阴陵泉、足三里、侠溪(是胆经的母穴,在骨头的中间下针,顺着45度角下针)。涌泉是肾经的子穴,因为下针很痛,常用然谷代替。关元和巨阙同时用,有导引的作用。面部中风:地仓透侠车(下针前先下对侧合谷止痛)。阳白透鱼腰时,要捏起皮肤透 ,因为面部中风已致失明,顺着经络下对侧解溪穴,是补,久病均用补。
灸友29821
会员
会员
  • UID20169821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713楼#
发布于:2015-11-03 06:52
楼主辛苦了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714楼#
发布于:2015-11-03 08:28
胡林波87  88 89课
病人环跳关节痛,可以下耳针,取同侧。把耳朵假想成倒过来的婴儿,在耳上找压痛点,压痛点处会发红,消毒后对准红点埋针6天,要保持干燥,不要沾到水。取针后用干棉花擦,不可用酒精棉。如果沾到水感染要把耳朵上的脓放出来,同时下两侧曲池穴。
眼睛的病变
    养老,臂臑(对视力有帮助的特效穴),太阳(把湿热往下导,西医讲降低眼压),阳白透鱼腰(皮肤要拉起来,沿皮下透至鱼腰),头临泣(眉头正中线顺胆经向后找,入发际1.5寸有个凹洞,即头临泣,在穴位前5分处向头临泣处进针),睛明(从目内眦处把目珠拨开到一边再下针,轻轻放进去即可,不需捻转),光明(胆经穴位,外踝上3寸是绝骨,再上2寸是光明)。
耳鸣
    先在合谷下针(有麻醉作用),再下听宫(张口取穴)耳门(听宫上五分),听会(听宫下五分),留针五到十分钟,嘴巴不可闭,此三针可同时用。
中风
    百会,在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中点向后退一点的凹洞,在凹洞前五分处下针。
    廉泉,针对讲话有问题,取穴时拇指横纹对着下巴处手指尖到处是穴,对着舌根方向下针。
    天突,倒过来对着胸腔下针,可去痰。前顶,在百会前,用来增加效果。
    身体上的穴位要先针健侧,再针患侧。取穴如下:
    肩髃,平补平泻即可,左右捻捻,引到气即可。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的母穴,用补母法,下针时要了解经络的走向,顺气为补,逆气为泻,下针后先引到气,插提法是慢慢提出来快速压进去,捻转法是顺经气转过去,快转慢回。
    合谷,气之会穴,无所谓补泻,手指弯曲有问题时下。
    外关,也不做补泻,可去风。
    足三里,平补平泻。
    风市,胆经,膝盖上7寸,在两肌肉之间下针,针要下到骨边才有效,不需补泻。
    阳陵泉透阴陵泉,风中脑下针要深。
    绝骨透三阴交,因髓会绝骨,脑病治此。
    巨阙(心之募),关元(小肠之募),可增强舌发音的功效,因舌为心表,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天突,巨阙,关元此三穴同下对心脏病效果很好。


对手术外伤后的瘫痪,前面用法一致。另要加背部穴位如下:
    涌泉,肾经子穴,可排脑部淤血,直接络百会,络脑,直针进去,下针时速度要快,很痛,作用很强,一般急救昏迷时用,病不太重时用然谷代替。
    八风八邪,病人手指关节有红肿,内有淤血,针下在两指关节中间,起针时不按针孔,用泻法,最好出点血,血出来气就会走,气循环回来手关节会恢复很快。新病为实要泻。
    风府,后枕骨下半寸两筋中间对着舌根方向下针。为中风大穴,可以让病人讲话更好。
   肺俞(让肺气旺,可发声),心俞,督俞,以上要向两边分开进针。
   灵台,在督脉,直针刺到脊椎骨上,管脑部治愈的清灵。
   肾俞,肾主水,水汇集在较深处,用度骨法找穴,京门(肾之募穴),脾俞,管全身肌肉。
    阴谷,肾之本穴,委中,膀胱之母穴,用补法。提插捻转。
    承山穴,小腿人形肌的中点,另一边摸到骨头,针一定要下到骨边才有效,才会引到肾气,因肾主骨,这样脚才会有力量。
    侠溪,胆经母穴,用迎随补泻法,随着经络的方向45度斜刺。
    

左边面部中风
    在健侧下针,先下合谷,因面口合谷收,也有止痛效果。
   再下地仓透颊车,太阳,阳白透鱼腰。
   眼廉部分是阳明经,眼角是少阳经,目内眦是太阳经,病人眼睑无法开合,病在阳明经,久病为虚,下患侧阳明经的母穴解溪,在两筋之间,顺经下针。@深圳-娄北京
冯慧
会员
会员
  • UID2017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2
715楼#
发布于:2015-11-03 08:53
87.88.89学习心得
1.然谷在公孙后一寸的距离。耳针下同侧,先找痛点,然后用酒精消毒,然后擦干。再用耳针对准痛点。六天以后可以去下,不能碰水,就不会发炎。如果发炎,可以放脓,然后下针曲池。
2.治疗眼睛,养老穴,臂臑在大肠经上,光明,外踝上五寸。太阳,可以把湿热往下导西医讲是降低眼压。阳白透鱼腰,不用针管,然后拉皮进去。头临泣在前五分处斜刺进去,对于多泪效果好。睛明不需捻针。
3.眼珠当中有突出一块,在外眼角,是湿热太重之像。
4.耳前三穴,应张口取穴。插提法,不撵针。取针后可闭嘴。
5.中风先下百会,廉泉,在下巴处大手指指尖到处是穴。对着舌根下针。斜刺。天突,帮助讲话,可以祛痰。百会前前顶穴,可以加强效果。先健测后患侧,肩禺穴,曲池,合谷或者外关,根据手指屈伸情况来选穴,绝骨透三阴交,阳陵泉透阴陵泉,风市穴。需深到骨头。巨阙,在中脘与心蔽骨连线中点,关元在肚脐下三寸。
6,瘫痪病人久坐伤气,易有痰所以下针天突。治疗中风瘫痪都要治疗心脏,所以,天突,关元,巨阙。涌泉通于脑。八风八邪,对于伤科效果好,注意起针时要让其出血目的是泻实。
7.心肺功能恢复对于上焦效果好,对于心脑血管,讲话,记忆都不错。灵台穴深针直针,对脑好。从膀胱经下来凹陷处是肾俞,因为肾主水,在低谷处。承山穴一定要下到骨边才有效。不然没有效果。对准对面的骨头。@深圳-娄北京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716楼#
发布于:2015-11-03 09:03
请签到
慕利敏:81~82集作业
膝五针在膝盖变形水肿时用鹤顶,膝眼处雀涿术提插扎到骨边用雀啄术插提,阴陵泉透阳陵泉三寸针透,也可加膝关穴,无所谓补泻,平时1.5寸,肿时3寸针。
*脚踝肿、扭伤、风湿痛时商丘透丘墟,从筋的下方透。
*膀胱经腰背痛,痛...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717楼#
发布于:2015-11-03 09:03
请签到
曾从芬:七十至八十课  针灸和疗程   一般重症病人实病治疗需要做疗程   不然 病情 不会好反而觉得你技术差   特别是酸麻的病 最难治   属于时间久了的  需要疗程  慢慢调理    
癫痫    痫发病时候口中发出动物一样的声音  
...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718楼#
发布于:2015-11-03 09:03
请签到
肖以诺:10月31号、81~82集针灸治症系列、以诺 作业。
膝五针(鹤顶 双膝眼 阴阳陵泉 需深针)治膝盖痛 变形 水肿:用3寸针下鹤顶,在扎双膝眼时进针碰到骨头时插提用雀涿法、雀啄几钞钟、再3寸针阴陵泉透阳陵泉。 重病者严重肿痛可加上膝关穴。...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719楼#
发布于:2015-11-03 09:03
请签到
任红超:10.31日任红超81-82学习心得: 膝五针:鹤顶、膝眼(左右)、阳陵泉、阴陵泉,治关节炎、膝盖伤痛。
下膝五针时不分前后顺序,前三个穴位平时用的1.5寸针,如膝盖肿厉害就用3寸针,阳陵泉透阴陵泉是用3寸针。
雀啄术:像鸟吃东西一样,连续...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