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0楼#
发布于:2016-05-21 19: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集心得:
九十二、牡桂(肉桂、桂枝、桂心)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桂之供药有两种,一曰菌桂,又称小桂,其皮为肉桂,或称筒桂:一曰牡桂,又称大桂,或单称桂,其皮为官桂,其枝为桂枝。 【产地】产安南及我国云南两广等地。 【性味】味辛甘,性温无毒。 【主治】桂枝为发表解肌要药。主温经通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无汗能发,有汗能止,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肢节。 【别录】心痛胁痛胁风,温经通脉,止烦出汗。 【甄权】去冷风疼痛。 【丹溪】横行手臂治痛风。 【元素】去伤风头痛,开肌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容川】色赤味辛,入心肝助火,但桂枝实因苓泽之利水,方能入水以化气,可以导心火以下交于水,故多用之以降冲逆之气,加入补血药中,因而能温通血脉,桂枝能散四肢,质较坚实,故桂枝能兼走筋骨。味辛又得土之气,故能散血脉肌肉中之风寒。 【药征】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凡阴虚火炎,温病大热,喉症血症均忌。 【倪注】桂枝为古今皆用之要药,治疗甚广,与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同用,治风寒束表,与桑枝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同用,治关节疼痛。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同用,治上气咳逆。与白芍同用解肌和中,与葛根同用发汗退热,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桂枝了。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刷去灰尘即得。 白术祛湿,桂枝祛风,附子驱寒。 九十三、菌桂(肉桂)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又名肉桂。 【产地】产安南及我国云南两广等地,木高大,皮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有小毒。 【主治】肉桂为温补要药,主扶火助阳,温中逐寒,能引火归元,治上热下寒,破沉寒痼冷,疗霍乱转筋,心腹诸痛,疝瘕奔豚。 【好古】补命门不足,能益火消阴。 【元素】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春夏为禁药,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 【汪昂】木得桂而枯,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脾虚恶食、湿盛泄泻,补劳通经。 【灵胎】补助阳气,驱逐阴邪。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忌生葱石脂及火炙,凡阴虚内热。液少口干者慎用,食木实或瓜类中毒,及闭口蜀椒中毒,俱用肉桂煎汁饮之可解。 肉桂——一般生用冲服之,力更大。 禀地二之火,入血分,但仲景取其化气,非是化血。肉桂导心火下交于水,须有附子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此肉桂之能化气也,因为附子。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刷去灰尘即得。肉桂大辛大温,虽得金味,实为木火之性,故主入心肝血分,能助血之化源,桂皮尤能上行。张仲景之复脉汤,用桂枝。取其入心助火,以化血也。 【容川】肉桂比枝味更厚,气更凝聚。乃木之极致,大辛则大温,能益心火,为以木生火之专药,其实是温肝之品。肝为心之母,虚则补其母也,心肝皆司血分,故肉桂又为温血之要药,仲景用肾气丸,是接引心肝之火使之下归于肾。 【倪注】一般桂枝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 【附录】桂心主补阳活血,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日华】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可忍,咳逆结气雍塞,脚痹不仁,止下利,杀三虫,治鼻中息肉,破血通利月闭,胎衣不下。 【甄权】主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治噎膈满腹。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18集作业 |
|
7201楼#
发布于:2016-05-21 20: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上经 93、肉桂 补命门不足,能益火消阴,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 肉桂一般用于寒证,如下痢、恶寒、怕冷等,热证需用滋补之药。 命门之火很重要,肉桂能点起命门之火,治疗癌症、肝硬化等,就要把命门之火固在里面,故使用肉桂,温补命门之火。 肉桂一般打粉冲服。加上附子,可固阳不外散。 治疗肾病,要先治心。 治疗风湿性关节病,要用祛风、祛湿、祛寒之药,以白术祛湿,桂枝祛风,附子祛寒,这是开方的原则。药性不合,可加甘草调和。 肉桂为阳药,有升提之效,疮疡下陷,可用肉桂。 |
|
7202楼#
发布于:2016-05-21 2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九十三、菌桂:即肉桂,大辛,性大热,有小毒。入肾,主百病,滋补养神,和颜色。 【主治】为温补要药,助阳逐寒,引火归元,治上热下寒,心腹诸痛,奔豚,消肿瘤硬块等。 【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元素】补下焦不足,治沉寒固冷,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秋冬下腹痛,春夏不用。 【日华】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可忍,咳逆结气壅塞,脚痹不仁,止下痢,杀三虫,治鼻息肉,破血通利月经,胎衣不下。 【甄权】主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治噎嗝满腹。 【附录】桂皮走上身,桂心补阳活血,治一切风,补劳伤,通九窍,消淤血,利关节,续筋骨,生肌肉,益精明目。 【容川】比桂枝味更厚,气更凝,温肝、温血之药。 【用量】三分至一钱。一般打粉生用,吃药时撒上,常和附子并用。 【禁忌】忌生葱、石脂及火炙。阴虚内热,液少口干者慎用。吃木实或瓜类中毒及闭口蜀椒中毒,均可用肉桂煎汁,饮之可解。 【倪师】适合虚寒体质(形瘦弱,面苍白)者,也可用桂附八味丸。阴虚内热者需服六味地黄丸。一般桂枝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 风湿关节炎须同时去风、寒、湿,如白术去湿、桂枝祛风、炮附子去寒,三者并用再加入甘草来和缓。兼有痛风或膝盖痛者,可因人调整处方,临床一般针药并施。同时想尽办法让病人新陈代谢恢复正常,能吃,能睡,二便畅,心情好,才能见效快。 乳房硬块严重致乳头下陷,但还未溃烂流脓者可用肉桂、附子等热药,因肉桂是阳药,有提升作用,可把乳头抬起来。再配合清乳、下乳的药把里面的东西排出来。 九十四、松脂:味苦甘,性温,主痈疽恶疮,头伤白秃,除热,杀虫,安五脏。松子味甘,微温;松花味甘,性温;松节味苦,性温。 【主治】松脂祛风寒热,止痛生肌,治风痹、疥癣,蛀齿。松子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气虚头眩,肺燥咳嗽,老人虚闭。松花祛风镇静,治头晕脑肿。松节祛风止痛,治关节风痛、风痹,脚弱。 【别录】除胃中伏热,咽干消渴。 【甄权】治骨节风,头晕,去死肌,美白,散水气,润五脏。 【大明】除邪下气,润心肺,治耳聋。 【弘景】松节酿酒主脚弱。 【灵胎】除湿火,敷疮疡。 【用量】1-3钱。 【禁忌】燥热症(多胖人)者忌。 |
|
7203楼#
发布于:2016-05-21 22: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第17课心得
七十三、兰草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 【产地】产池泽畔,处处有之,庭园亦可栽种,叶入药。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兰草为消炎除恶荡涤肠胃要药,功能推陈致新,生津止渴,治消渴,辟秽毒。糖尿病用的很多。糖尿病分两种:一种依赖型,依赖胰岛素,打小儿麻痹疫苗造成脾脏受伤而得的糖尿病。二种:吃宵夜,吃太多睡觉就会得糖尿病。兰草可使人心情好,除胃里的郁气。兰草煮水可解吃到坏死的牛马肉。 【别录】除胸中痰癖。 【东垣】其气清香,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痹。 【元素】辛平能散肺气郁结,芬芳能去胃气郁滞。 【汪机】兰草走气分,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与泽兰同走血分,能消水肿,除痈毒,除症破瘀,为妇人要药。 【好古】消痈肿。调月经,煎水解中牛马毒。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无。 我国药物同名甚多。因兰草又名省头草。今药房所谓佩兰,其名亦省头草,解释为籣草为较老草,佩兰为较嫩草,同为一株。 七十四、蛇床子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创,久服轻身。 【产地】产于海滨或下湿地。我国江北及关外皆有之。 【性味】味辛苦,性温无毒。 【主治】蛇床子为疏风去湿强阳益阴要药,主治下焦留湿,男子阳痿湿痒,女人阴肿痛痒。恶疮湿癣。外用煎汤浴良。阴部瘙痒,涂上蛇床子粉,马上止痒。 【别录】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男子阴强,久服令人有子。 【甄权】治男子女人虚湿痹,毒风屌痛。去男子腰痛,浴男子阴,去风冷,大益阳事。 【大明】暖丈夫阳气,女人阴气,治腰胯酸疼,四肢顽痹,缩小便,去阴汗,湿癣,齿痛,赤白带下。小儿惊痫,扑损瘀血,煎汤浴大风身痒。 【灵胎】专治下体湿毒之病。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肾家有火(有热症、炎症等。如气色鲜红,脚发热,小便黄等症状,需要配合苦味的药),下部有热。及阳易举者,虽有湿,宜酙酌用之。恶丹皮,巴豆,贝母,伏硫磺。 七十五、地肤子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聪目明,轻身耐老。 【产地】生田野间,处处有之,子落则老茎可以为少帚,故又名落帚。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地肤子为利小便要药,主膀胱热,通利五淋,强阴益精,治下焦虚而有热良。 【别录】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强阴。 【甄权】治阴卵颓疾;去风热,可做汤沐浴,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 【日华】治客热丹肿。 【用量】普通一钱至二三钱。 【禁忌】老人小便短而频数,是膀胱气化不足,小肠火偏弱也,法当补小肠火;如乌药艾叶,不可独用地肤子。 【附录】地肤子煎——煎水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煎水服利小便诸淋,解恶疮。 七十六、景天,现在也称红景天。外用药,取叶子部分。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大热,火创身热烦邪恶气华,主女人漏下赤白,轻身明目。 【产地】多自生于高山上,庭中盆景俱可栽种,叶入药。 【性味】味苦甘,性寒。无毒。 【主治】景天主治肿疡蜂螫,能吸脓拔毒。消毒止血药,火疮,丹毒,风疹、狂热赤眼,脑膜炎头痛。 【括要】治虫毒蜂螫,傅肿伤,吸脓拔毒。 【甄权】风疹恶疮,小儿丹毒及发热。 【弘景】疗金疮止血。煎水浴小儿,去烦热惊风。 【用量】普通一钱,外用无定量。烤干后打粉外敷。 【禁忌】为外用药,少内服。 七十七、茵陈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今名茵陈蒿。 【产地】生于山野或河岸沙石之多年生草,其叶状似青蒿而背白,茎叶枯,则由陈茎再生,故名茵陈。 【性味】味苦性平微寒,无毒。 【主治】茵陈蒿为黄疸要药(大部分用于阳黄),功能除湿利尿,主治脾胃湿热,天行时热,周身发黄,以此为君。黄芪退三焦的黄(出黄汗)。茵陈退肝胆病的黄。贫血的黄,血色的黄:手掌暗黄淡黄色没有血色。 【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藏器】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 【大明】石茵陈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闪损乏绝。 【药征】主治发黄也。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四钱。 【禁忌】蓄血发黄者忌用,伏卤砂忌火。 七十八、杜若,现在也称杜衡。 【本经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久服益精明目,轻身。一名杜衡。 【产地】山中阴地之多年生草,叶做心脏形,似细辛,惟经冬不凋,与细辛异,根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杜衡主治发热头痛,能催吐,近世用者不多。 【甄权】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项间瘿瘤之疾。 【括要】下气杀虫,利小便,发汗通经,将根末吹入鼻中,能做轻嚏。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 【禁忌】使人呕恶,不宜多用。 七十九、沙参:补肺气的药。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 【产地】产北方沙地,故又号北沙参,叶椭圆有锯齿,根粗大,似参而质松,产南方者为南沙参,体虚力逊。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寒就是能消炎的药。 【主治】沙参为清补肺气要药,功能清肺中之热,祛肺中之痰。补肺中之气,治久咳,退邪热,安神,南沙参力减。任何能补肺的都能制肝。 【别录】疗胸痹,心腹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久服利人,又云主头肿痛,益气长肌肉。 【甄权】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 【大明】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灵胎】补中益气。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四钱。 【禁忌】脏腑无实热,肺虚客寒作嗽者均忌,反藜芦,恶防己。 【元素】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故举凡属肺家有虚热。嗽痰咳血,潮热似痨症,用之甚佳,如属风寒初客肺,浊痰未成,此时宜解表为先。 八十、白兔藿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蛇虺蜂藌猘狗蔡肉蛊毒。 八十一、徐长卿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 【产地】生山东陕西甘肃,如细辛微粗而长,徐长卿乃人名,尝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徐长卿主辟邪恶,近时用者不多,功与鬼督邮相近。 【别录】鬼疰精物邪恶气,杀百虫蛊毒老魅注易,立走啼哭。悲伤恍惚。 【用量】普通八分至钱半。 【禁忌】治鬼之药多有毒。用之宜慎。 八十二、石龙刍zou。现代称:龙须草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鬼注,恶毒,久服补虚羸,轻身,耳目聪明,延年。一名龙须草。 【产地】生长泽地,产山西河南一带,茎以九节多珠者良。 【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龙须草为泻心经之热,通利小肠膀胱要药,主治小便不通,小便带血;茎中热痛及淋闭。 【别录】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疗疣虫肿不消食。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小便不通不因于热者勿用。 八十三、薇衔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瘘痈肿。今名鹿衔草。 【产地】产我国陕西河南,叶似茺蔚。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鹿衔草主治风湿痹,逐水。益筋节,疗痿躄,婴儿先天不足。腹部鼓胀。 【别录】暴症,逐水。疗痿躄。 【藏器】妇人服之,绝产无子。 【用量】普通一二钱。 【禁忌】待孕之妇忌服,绝产。 八十四、云实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泄利,肠澼,杀虫蛊毒,去邪恶结气,止痛除热,主见鬼精物,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通神明。 【产地】处处有之。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云实为止泻,截疟,杀虫要药。常山苗、云实都是用于治疟用的。 【苏颂】治疟多用。疟疾:往来寒热、上吐下泻,拉到虚脱。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寒利者禁忌。 八十五、王不留行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剌,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 【产地】处处有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性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行,故名之。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王不留行为行血要药,走血分通血脉,行月经,下乳汁,催生定痛,治金疮。 【别录】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塞,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 【甄权】治风毒,通血脉。 【元素】下乳汁。 【日华】游风风疹,妇人经血不匀,发背。 【用量】普通一钱至二钱。 【禁忌】走而不守,血症慎用,孕妇忌之。 民间方治妇人乳少,因气郁者:王不留行,穿山甲,炒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之,后食猪蹄汤。此名涌泉汤。 八十六、升麻:疮家圣药。 【本经原文】味甘辛,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气毒蛊,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 【产地】产益州山谷中,今四川陕西淮南溪涧阴地皆有之,根紫黑色、体轻,入药。 【性味】味甘苦,性平无毒。 【主治】升麻为升阳散毒要药,功能升清气,散浊邪,治斑疹疮毒,时气寒热,阳明胃经风邪。 【甄权】小儿惊痫,热拥不通,疗痈,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大明】安魂定魄,鬼附啼泣,疳疮游风肿毒。 【元素】治阳明头痛,补脾胃,去皮肤风邪,解肌肉间风热,疗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好古】牙根浮烂恶臭,太阳鼻衄,为疮家圣药。 【用量】普通八分至一钱半。 【禁忌】凡吐衄多痰,阴虚火动,气逆呕吐,惊悸怔忡癫狂等病,均忌。误用多致危。 【容川】升麻味甘,能升脾胃之气,其能升之理则因根中有孔道,引水气上达于苗,故性主升,然无四散之性,因为是根之性,升麻根大于苗,故根之得气也厚,故专取其根。 八十七、青蘘rang。现在称胡麻。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益气,补脑髓。坚筋骨。久服耳目聪明,不饥不老增寿,乃巨胜之苗也。今称胡麻,此植物叶名青蘘,种子名胡麻。 【产地】处处有之,昔从胡来,故曰胡麻,今名脂麻有黑白黄三种,其大者曰巨胜子,入药。 【性味】青蘘性味如上,胡麻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胡麻主长肌肉,补虚羸,滋润五脏,利大小肠,其油亦作解毒用。 【别录】胡麻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 【日华】补中养气,润养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利太小肠,耐寒暑,逐风湿气,游风头风,治劳气,产后羸困,催生落胞,细研涂发令长,白蜜蒸饵治百病。 【廷飞】炒食不食,风病人久食,则步履端正,语言不蹇。 【苏颂】生嚼涂小儿头疮,煎汤浴恶疮,妇女阴疮大效。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多用为服食,少以入药,如入药,大便溏泄者忌之。 【附录】麻油主利大肠,产妇胞衣不下。 【别录】天行热闷,膈内热结,服一合,取利为度。 【藏器】下三焦热毒气,通大小肠,治蚘心痛,敷一切恶疮疥癣,杀一切虫,取一合和鸡子二个,芒硝一两,搅服,少时即泻下热毒。 【孟铣】士良曰外科熬膏多用之,以其能凉血解毒,止毒生肌也,虞鍑曰生用消疮毒,熟用利肠胃。 八十八、姑活:现代称冬葵子 【本经原文】味甘温,主大风邪气,湿痹寒痛。久服轻身益寿耐老,一名冬葵子。 【产地】处处有之。 【性味】冬葵子及叶,根味皆甘,性滑。 【主治】为冷滑解热药,主滑胎易产,治热痢,通尿疗淋。 【别录】疗妇人乳内闭。肿痛,根治恶疮疗淋,利小便。解蜀椒毒。 【甄权】冬葵苗煮汁服利小肠,治时行黄病,干叶为末及烧灰服治金疮出血。 【思邈】此脾之菜也,宜脾,利胃气,滑大肠。 【用量】一钱至三钱,大剂一两。 【禁忌】无。可做菜肴。 【附方】肉锥怪疾——手足忽长倒生肉刺,痛不可忍,但食冬葵叶即可。 消中尿多——尿崩,日夜尿七八升。冬葵根浓煎。每日平旦服二升。 妊妇下血——葵子水煎服,日三。 妊妇水肿——小便不利,身重,恶寒,起即头眩。冬葵子,茯苓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利即愈。 胎死腹中,葵子为末,酒服方寸匕,口噤不开者,灌之即生 八十九、别羁 【本经原文】味苦微温,主风寒湿痹,身重四肢疼酸。寒邪历节痛。 【产地】生蓝田,今俗亦绝耳。 九十、屈草 【本经原文】味苦,主胸胁下痛邪气腹间寒热,阴痹,久服轻身益气耐老。因方药无人用,今无人识者。 九十一、淮木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久咳上气,伤中虚羸,女子阴蚀漏下,赤白沃。 【产地】今人已不识此物,至为可惜。 九十二、牡桂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桂之供药有两种,一曰菌桂,又称小桂,其皮为肉桂,或称筒桂:一曰牡桂,又称大桂,或单称桂,其皮为官桂,其枝为桂枝。 【产地】产安南及我国云南两广等地。 【性味】味辛甘,性温无毒。 【主治】桂枝为发表解肌要药。主温经通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无汗能发,有汗能止,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肢节。桂枝就是动脉阳药;白芍就是经脉阴药。 【别录】心痛胁痛胁风,温经通脉,止烦出汗。 【甄权】去冷风疼痛。 【丹溪】横行手臂治痛风。 【元素】去伤风头痛,开肌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容川】色赤味辛,入心肝助火,但桂枝实因苓泽之利水,方能入水以化气,可以导心火以下交于水,故多用之以降冲逆之气,加入补血药中,因而能温通血脉,桂枝能散四肢,质较坚实,故桂枝能兼走筋骨。味辛又得土之气,故能散血脉肌肉中之风寒。 【药征】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凡阴虚火炎,温病大热,喉症血症均忌。 【倪注】桂枝为古今皆用之要药,治疗甚广,与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同用,治风寒束表,与桑枝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同用,治关节疼痛。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同用,治上气咳逆。与白芍同用解肌和中,与葛根同用发汗退热,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桂枝了。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刷去灰尘即得。 |
|
7204楼#
发布于:2016-05-22 00:01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93、菌桂(肉桂或小桂、) 【原文】辛、甘、温,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面部光滑媚好常如童子。 【性状】即肉桂,大辛,性大热,有小毒。入肾,主百病,滋补养神,和颜色。 【主治】为温补要药,助阳逐寒,引火归元,治上热下寒,心腹诸痛,奔豚,消肿瘤硬块等。 【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元素】补下焦不足,治沉寒固冷,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秋冬下腹痛,春夏不用。 【汪昂】抑肝风、扶脾土,脾虚恶食,湿盛泄泻,补劳通经 【灵胎】补助阳气,驱逐阴邪 【日华】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可忍,咳逆结气壅塞,脚痹不仁,止下痢,杀三虫,治鼻息肉,破血通利月经,胎衣不下。 【甄权】主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治噎嗝满腹。治疗皮肤、乳沟凹陷、癌症 【附录】桂皮走上身,桂心补阳活血,治一切风,补劳伤,通九窍,消淤血,利关节,续筋骨,生肌肉,益精明目。 【容川】比桂枝味更厚,气更凝,温肝、温血之药。 【用量】三分至一钱。一般打粉生用,吃药时撒上,常和附子并用。 【禁忌】忌生葱、石脂及火炙。阴虚内热,液少口干者慎用。吃木实或瓜类中毒及闭口蜀椒中毒,均可用肉桂煎汁,饮之可解。 【倪师】适合虚寒体质(形瘦弱,面苍白)者,也可用桂附八味丸。阴虚内热者需服六味地黄丸。一般桂枝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 1、治疗风湿关节炎须同时去风、寒、湿,如白术去湿、桂枝祛风、炮附子去寒,三者并用再加入甘草来和缓。兼有痛风或膝盖痛者,可因人调整处方,临床一般针药并施。同时想尽办法让病人新陈代谢恢复正常,能吃,能睡,二便畅,心情好,才能见效快。 2、乳房硬块严重致乳头下陷,但还未溃烂流脓者可用肉桂、附子等热药,因肉桂是阳药,有提升作用,可把乳头抬起来。再配合清乳、下乳的药把里面的东西排出来。 3、意大利人和capital咖啡时会加肉桂粉。只要不是便秘的人,平常都可以吃点肉桂粉来养生 命门火:为生命之源。急救、重病人救急时,要想办法点燃并固住命门之火,可用肉桂+附子。大便燥、身体热、便秘、喜欢喝冷水:可吃六味地黄丸;滋补下利、恶寒,喜欢喝热水、温水、晚上睡觉时手脚冰冷(身体虚寒):吃温热药,如肉桂。 4、肉桂治病大原则:一使病人通大便,二使病人好胃口,三使病人睡好觉,四使病人开心。所有的肿瘤都可以放些肉桂粉。阳药都有升提的功能,如乳房硬块用阳药提升(附子、肉桂)。 |
|
7205楼#
发布于:2016-05-22 00: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深圳-凤翔,申请签到。2016-05-21,本草视频第18课心得,请教官审阅。
体质虚寒的人,下痢恶寒脚冷喜欢喝温水,桂附八味丸。便秘,燥渴喝冷水,六味地黄丸。命门火是生命源头,命门火衰的时候,要点燃,在就不会死,肉桂温中逐寒,命门火不足,频尿,灵台补固阳气,生用冲服。用肉桂加附子化元阳。大辛大温药,治肾脏先治心。分清什么时候用桂皮,往上是桂皮,四肢用桂枝。心脏闷痛用桂树,风湿关节炎,白术去湿,桂枝去几,附子去寒。治症。阳药都有升提攻能。桂枝治九种心痛。保持大小便通畅,开心。乳房硬块,乳头凹陷,乳头抬起来阳就回来了,附子肉桂的大药。
94.松子
|
|
7206楼#
发布于:2016-05-22 05: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93、菌桂:小桂(肉桂)补命门不足,能益火消阴,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命门火:生命之源。肉桂+附子点燃并固住命门之火。用于急救重病人。用于寒症如下利、恶寒,手脚冰冷(身体虚寒)等。禁忌:阴虚内热、液少口干,慎用。一般生用肉桂粉,药效更好。 治疗风湿关节炎:白术(祛湿),桂枝(祛风),附子(祛寒),加甘草调和药性。肉桂为阳药,有升提之效,疮疡下陷,可用肉桂。 |
|
7207楼#
发布于:2016-05-22 08: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5月20日《神农本草经》第17课心得
九十二、牡桂(肉桂、桂枝、桂心)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桂之供药有两种,一曰菌桂,又称小桂,其皮为肉桂,或称筒桂:一曰牡桂,又称大桂,或单称桂,其皮为官桂,其枝为桂枝。 【性味】味辛甘,性温无毒。 【主治】桂枝为发表解肌要药。主温经通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无汗能发,有汗能止,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肢节。【别录】心痛胁痛胁风,温经通脉,止烦出汗。【甄权】去冷风疼痛。【丹溪】横行手臂治痛风。【元素】去伤风头痛,开肌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容川】色赤味辛,入心肝助火,但桂枝实因苓泽之利水,方能入水以化气,可以导心火以下交于水,故多用之以降冲逆之气,加入补血药中,因而能温通血脉,桂枝能散四肢,质较坚实,故桂枝能兼走筋骨。味辛又得土之气,故能散血脉肌肉中之风寒。【药征】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凡阴虚火炎,温病大热,喉症血症均忌。【倪注】桂枝为古今皆用之要药,治疗甚广,与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同用,治风寒束表,与桑枝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同用,治关节疼痛。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同用,治上气咳逆。与白芍同用解肌和中,与葛根同用发汗退热,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桂枝了。白术祛湿,桂枝祛风,附子驱寒。 九十三、菌桂(肉桂)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又名肉桂。【性味】味辛甘,性大热,有小毒。 【主治】肉桂为温补要药,主扶火助阳,温中逐寒,能引火归元,治上热下寒,破沉寒痼冷,疗霍乱转筋,心腹诸痛,疝瘕奔豚。【好古】补命门不足,能益火消阴。【元素】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春夏为禁药,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汪昂】木得桂而枯,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脾虚恶食、湿盛泄泻,补劳通经。【灵胎】补助阳气,驱逐阴邪。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忌生葱石脂及火炙,凡阴虚内热。液少口干者慎用,食木实或瓜类中毒,及闭口蜀椒中毒,俱用肉桂煎汁饮之可解。 肉桂——一般生用冲服之,力更大。 禀地二之火,入血分,但仲景取其化气,非是化血。肉桂导心火下交于水,须有附子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此肉桂之能化气也,因为附子。【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刷去灰尘即得。肉桂大辛大温,虽得金味,实为木火之性,故主入心肝血分,能助血之化源,桂皮尤能上行。张仲景之复脉汤,用桂枝。取其入心助火,以化血也。【容川】肉桂比枝味更厚,气更凝聚。乃木之极致,大辛则大温,能益心火,为以木生火之专药,其实是温肝之品。肝为心之母,虚则补其母也,心肝皆司血分,故肉桂又为温血之要药,仲景用肾气丸,是接引心肝之火使之下归于肾。【倪注】一般桂枝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附录】桂心主补阳活血,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日华】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可忍,咳逆结气雍塞,脚痹不仁,止下利,杀三虫,治鼻中息肉,破血通利月闭,胎衣不下。【甄权】主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治噎膈满腹。 |
|
7208楼#
发布于:2016-05-22 08: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九十二、牡桂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桂之供药有两种,一曰菌桂,又称小桂,其皮为肉桂,或称筒桂:一曰牡桂,又称大桂,或单称桂,其皮为官桂,其枝为桂枝。 【产地】产安南及我国云南两广等地。 【性味】味辛甘,性温无毒。 【主治】桂枝为发表解肌要药。主温经通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无汗能发,有汗能止,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肢节。 【别录】心痛胁痛胁风,温经通脉,止烦出汗。 【甄权】去冷风疼痛。【丹溪】横行手臂治痛风。 【元素】去伤风头痛,开肌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容川】色赤味辛,入心肝助火,但桂枝实因苓泽之利水,方能入水以化气,可以导心火以下交于水,故多用之以降冲逆之气,加入补血药中,因而能温通血脉,桂枝能散四肢,质较坚实,故桂枝能兼走筋骨。味辛又得土之气,故能散血脉肌肉中之风寒。 【药征】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用量】普通三分至钱半。 【禁忌】凡阴虚火炎,温病大热,喉症血症均忌。 【倪注】桂枝为古今皆用之要药,治疗甚广,与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同用,治风寒束表,与桑枝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同用,治关节疼痛。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同用,治上气咳逆。与白芍同用解肌和中,与葛根同用发汗退热,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桂枝了。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刷去灰尘即得。白术祛湿,桂枝祛风,附子驱寒。 九十三、菌桂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又名肉桂。 【产地】产安南及我国云南两广等地,木高大,皮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有小毒。 【主治】肉桂为温补要药,主扶火助阳,温中逐寒,能引火归元,治上热下寒,破沉寒痼冷,疗霍乱转筋,心腹诸痛,疝瘕奔豚。 【好古】补命门不足,能益火消阴。 【元素】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春夏为禁药,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 【汪昂】木得桂而枯,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脾虚恶食、湿盛泄泻,补劳通经。 【灵胎】补助阳气,驱逐阴邪。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忌生葱石脂及火炙,凡阴虚内热。液少口干者慎用,食木实或瓜类中毒,及闭口蜀椒中毒,俱用肉桂煎汁饮之可解。 肉桂——一般生用冲服之,力更大。 禀地二之火,入血分,但仲景取其化气,非是化血。肉桂导心火下交于水,须有附子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此肉桂之能化气也,因为附子。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刷去灰尘即得。肉桂大辛大温,虽得金味,实为木火之性,故主入心肝血分,能助血之化源,桂皮尤能上行。张仲景之复脉汤,用桂枝。取其入心助火,以化血也。 【容川】肉桂比枝味更厚,气更凝聚。乃木之极致,大辛则大温,能益心火,为以木生火之专药,其实是温肝之品。肝为心之母,虚则补其母也,心肝皆司血分,故肉桂又为温血之要药,仲景用肾气丸,是接引心肝之火使之下归于肾。 【倪注】一般桂枝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 【附录】桂心主补阳活血,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日华】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可忍,咳逆结气雍塞,脚痹不仁,止下利,杀三虫,治鼻中息肉,破血通利月闭,胎衣不下。 |
|
7209楼#
发布于:2016-05-22 08: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93肉桂:命门为生命的源头,命门火衰时,要将其火点起,肉桂为其中的一种。命门火点起后要固定住加附子。命门火不足,下焦冷,频尿,尿淡白,治心先治肝 命门主肾脏点命门之火用肉桂,(打粉) 桂皮主上身。 桂枝主血脉不通,(手麻,脚麻)心脏闷痛用桂枝,直去心脏,,肉桂主五劳七伤,破所有的硬块,消淤血,去关节疼痛,去风寒湿分别要用上桂枝,附子,肉桂,加甘草缓其性。 肉桂能治九种心痛,腹痛,下焦寒会造成心脏恶痛,因小肠与心脏相表里。不管是什么病,大小便要通畅,胃口要好,想尽办法让其睡,让其开心,治疗肿块,阳药都有升提的功能,经方中用的最多的是桂枝,其次是肉桂。 94,松脂:用途也很多。 |
|
7210楼#
发布于:2016-05-22 22: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九十三、菌桂(肉桂,小桂,入命门)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又名肉桂。 【产地】产安南及我国云南两广等地,木高大,皮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有小毒。 【主治】肉桂为温补要药,主扶火助阳,温中逐寒,能引火归元,治上热下寒,破沉寒痼冷,疗霍乱转筋,心腹诸痛,疝瘕奔豚。 【好古】补命门不足,能益火消阴。(命门火,生命之源) 【元素】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春夏为禁药,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 【汪昂】木得桂而枯,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脾虚恶食、湿盛泄泻,补劳通经。 【灵胎】补助阳气,驱逐阴邪。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忌生葱石脂及火炙,凡阴虚内热。液少口干者慎用,食木实或瓜类中毒,及闭口蜀椒中毒,俱用肉桂煎汁饮之可解。 肉桂——一般生用冲服之,力更大。 禀地二之火,入血分,但仲景取其化气,非是化血。肉桂导心火下交于水,须有附子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此肉桂之能化气也,因为附子。(肉桂点火,附子固阳)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刷去灰尘即得。肉桂大辛大温,虽得金味(辛味),实为木火之性,故主入心肝血分,能助血之化源,桂皮尤能上行。张仲景之复脉汤,用桂枝。取其入心助火,以化血也。 【容川】肉桂比枝味更厚,气更凝聚。乃木之极致,大辛则大温,能益心火,为以木生火之专药,其实是温肝之品。肝为心之母,虚则补其母也,心肝皆司血分,故肉桂又为温血之要药,仲景用肾气丸,是接引心肝之火使之下归于肾。 【倪注】一般桂枝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 【附录】桂心主补阳活血,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白术祛湿,桂枝气祛风,炮附子去寒,加甘草缓、和,即为处方。 【日华】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可忍,咳逆结气雍塞,脚痹不仁,止下利,杀三虫,治鼻中息肉,破血通利月闭,胎衣不下。 【甄权】主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治噎膈满腹。 |
|
7212楼#
发布于:2016-05-22 23: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 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5月18日《神农本草经15》心得。
53 川芎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原名芎芎,产于四川,故叫川芎。主治:遇到任何肝病(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川芎都要用。任何头痛都用川芎。妇科良药。血管因食酸而收缩的病,吃川芎可以让血管恢复常大。顺气行血要药,功能行气开郁。上头目,下血海(子宫包户),一切气郁血郁,女子妇人都用。预防栓塞、动脉堵塞都可用。专行心肝之血 剂量:2-5钱皆可。禁忌:不宜久服,病好了就不吃了就行。 54 蘼芜 川芎的苗,古代用做面霜。 55 黄连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极寒药,与石膏不同,石膏是淡味色白入气分,黄连是厚味色黄入血分,血热用黄连。剂量:2钱 主治:清热解毒,内服疗口疮(口疮外用单味药,打粉的五倍子即可,用棉棒沾于口疮处)。安疣杀虫(最酸-乌梅,最苦-黄连,最辣-干姜,搅拌在一起,用蜜包起来,虫吃后就被驱赶走了)。祛暑之要药。56 络石藤 把石头紧紧的包住的藤。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主治:发炎的炎症通通可以用络石藤。利筋骨关节,舒筋活血。喉咙肿,水浆不下(络石藤单味药1两,三碗水煮成1碗,喉癌舌癌扁桃腺发炎适用。络石藤打不开时可改用硝石,硝石也打不开则无救了。半夏苦酒汤也可开喉咙)。蝮蛇疮毒都可用络石藤外洗。按照藤状,此药应入三焦,比如通乳,但一定要用于热症。 57 蒺藜子 主治:为眼科要药,尤其是白蒺藜(可治疗眼球凹陷、视物模糊、睛生障翳,白为金,金生水)。年久失明者可阴干捣散食用。乳房硬块、奶水排不干净、子宫肌瘤等都可以使用蒺藜子,眼科专用白蒺藜。 58 黄芪 北方的黄芪最好(禀北方水中之阳气以生),所以又叫北芪。气药,用途非常广。大补脾:实脾,黄色归脾经通利三焦。性味:味甘,性微温,无毒。主治:脾气虚时用。固表(实皮毛)。四肢肌肉萎缩。脓疮没有收口,可以用黄芪帮助提升上来。褥疮,糖尿病足等补虚都可。去腹部积水。破症癖癳疬瘿赘。产前产后(气虚血旺安胎;气旺血衰为下胎。帮助气旺可以用黄芪,气旺骨盆也会开,气主开合)。美容(孕期每天早上喝豆浆加黄芪1-2钱,小孩出生后皮肤会很雪白)。虚证的积水重用黄芪,5钱-1两都可,2-3两亦可。剂量:生用半钱-三钱,炙用八分-3钱,大剂1-2量都没关系。禁忌:表邪者忌。 59 肉苁蓉阳药性味:味甘酸咸(软坚。大便排不出用淡咸,肿瘤要用重咸的药),性温 主治:除茎中寒热,强阴益精多子,妇人症瘕。益髓壮阳要药。阳不足时用(阳不足时会阴积累,阴积就会变阴实),所以也是抗肿瘤药物,阳壮起后血路就畅通了。补精益气,养血润肠。剂量:普通2-4钱,自己可以用1两。可泡酒(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加点黄连,因为苦能坚)。 |
|
7213楼#
发布于:2016-05-22 23: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5月19日《神农本草经16》心得:
五十九、肉松容:(肉苁蓉)药性:味甘酸咸性温,无毒。主治:益髓壮阳,治精血不足,阳痿,女子绝产阴痛,血崩,润枯燥,滑大肠。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禁忌:泄泻,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忌用,忌用铁器。 六十、防风:药性:味甘辛性温,无毒。主治:恶风,目盲,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散表发汗,散肌肉风寒,周身痛,搜肝泻肺,散风胜湿,瘫痪,盗汗,解毒(砒霜,乌头毒,莞花毒,野菌)诸毒。黄耆,得防风功效最大,得葱白行周身,得泽泄疗风,得归芍阳起石禹余粮治妇人子脏风。用量:一钱至三钱。禁忌:产后血虚便秘,小儿慢惊,阴虚盗汗,阳虚自汗,忌用。 六十一、蒲黄:蒲花之花粉。药性:味甘辛,性平,无毒。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凉血活血散结除热,生用消淤通经,疗跌打损伤,炒黑用止血止崩,止带止遗。用量:普通七分至二钱。禁忌: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淤血,忌用。 六十二、香蒲:少用。主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 六十三、续断:药性:味苦性微温,无毒。主治:补益筋骨,腰脊痛,折跌续筋骨,破淤生新,补肝肾,安胎气,产后诸病。用量:二至三四钱。 六十四、漏芦:外伤、痔疮,活血化瘀药。药性:味苦咸性寒,无毒。主治:泄热解毒,恶疮热毒,湿痹,排脓止血,通经脉。用量:普通一至三钱。禁忌:妊娠,真气虚,忌用。 六十五、营实:(蔷薇子):口疮和性病药。药性:味酸性温,无毒。主治:痈疽恶创,利关节,下停水,清热解毒,口舌糜烂(蔷薇根煮汁温含)。用量:普通一至二钱。禁忌:行水时配大黄。 六十六、天名精:药性:味甘苦性平,无毒。主治:淤血症瘕,诸毒疔肿,破血生肌,杀虫,内外皆可用。用量:普通一二钱。禁忌:有小毒,生汁吐人。 六十七、决明子:炒熟泡茶明目。药性:味咸性平,无毒。主治:泻肝明目,补肝虚泻肝经风热,主头风头痛,治一切眼病。用量:普通一至三钱。 禁忌:恶麻仁,疗目疾外,其他用者鲜。 六十八、丹参:入心脏,妇科用药。药性:味苦,性微寒,无毒。主治:通经,活血调经,心腹邪气,寒热聚集,宿血恶露,养血,清酒饮,疗风痹,安生胎。用量:普通二钱至三四钱。禁忌:畏咸水,反藜芦。 六十九、茜根:茜草,血见愁。药性:味酸苦性寒,无毒。主治:凉血通经,吐血下血,月经不通,月经不止,治骨节风痛,折跌损伤。用量:普通一至二钱。禁忌:泄泻血症,饮食不进,忌用。 七十、飞廉:少用。药性:味苦,性平。主治:风湿止痛活血药,骨节热,下乳汁,杀虫。用量:一至三钱。禁忌:里寒,兼下痢,忌用。 七十一、五味子:有五种味道,酸味最重。药性:味酸性温,无毒。主治:肺虚咳逆上气,敛肺滋肾,祛痰止咳,生津止渴,敛汗退热,治劳伤,补不足,止呕逆,壮筋骨,治风,消食,消水肿,解酒毒。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禁忌:咳初脉数,有实火,肺气有实热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忌用。 七十二、旋华:(旋覆花)药性:味甘,性温,无毒。主治:主益气,去面黑,固精强壮,补劳损。用量:普通五分至一二钱。 |
|
7214楼#
发布于:2016-05-23 19:08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課心得: 94、松脂:树干的皮渗出来的油脂 琥珀、蜜蜡:松树枝渗出的油脂滴到泥土里边,经过上百年 【原文】苦、甘、温 ,主疽恶疮 【主治】祛风寒湿,止痛、生肌、杀虫药;松子为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松花为驱风,镇惊药;松节为驱风、止痛 【别录】除胃中伏热,咽干消渴,风痹死肌 【弘景】松节酿酒,主脚弱骨节风 【禁忌】燥热症忌(油脂类的药燥热的人不可以吃,舌苔黄,面红,口渴) 95、槐实:槐角子,熬成膏为槐实膏,可以塞肛门治疗痔疮疼痛 96、枸杞 黄耆+枸杞+甘草:茶饮,养身体很好 枸杞淡红色,入气分不入血分,对肺很好,经常讲话的人可以泡茶多喝点 【主治】滋肾养肝、生精润肺、五内热邪,周痹风湿,补精气、治虚劳,明目 【别录】强阴,利大小肠 【禁忌】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97、柏实(柏子仁) 【主治】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治痹痛、养肝舒脾 【好古】润肝,当太燥、眼干、不好睡觉时可以吃 【灵胎】养心气、润肌肤 【禁忌】肠滑做泻、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做泻,忌 柏子养心丸: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伏神、元参、熟地、甘草 治疗: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健忘遗精 柏子仁汤:柏子仁、人参、茯苓、陈皮、甘草、麝香 治疗:肠胃中津液枯少、大便艰涩 98、茯苓 【原文】甘、淡,入气分 【主治】下水行痰,通+补,水肿淋沥,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 【别录】止消渴好睡(糖尿病用) 【好古】泻膀胱、益脾胃 【药征】治眼皮跳、肉皮跳。旁治小便不利 【灵胎】补脾生津,化痰利水 【吴克潜】能行气而和缓,利水而不伤正,故通补皆宜 茯苓半夏汤:茯苓、白术、半夏、神曲、大麦芽、陈皮、天麻 治疗: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 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甘草、干姜、生附子 治疗:伤寒太阳证厥而心下悸,汗下后烦躁者 【容川】能疏土,能化气行水(肝病、脾病常用) 99、榆皮(榆白皮):利水、消肿 【主治】泄滞,利水消肿、大小便不通、渗湿热、治肠胃邪热,水肿、痈肿 100、酸枣(酸枣仁):治疗失眠、滋肝养筋 【主治】宁心敛汗、烦心不眠 【禁忌】由于收敛,所以肝胆心脾有实邪者,禁 101、檗木(黄柏) 苦、寒(去热、解毒) 【主治】除热杀虫,坚肾益阴 【元素】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 102、干漆:伤科用,味道很大,活血化瘀的力量很强 【主治】破瘀血,续筋骨 【甄权】杀三虫 【元素】削年深坚结之积滞,婆日久凝结之瘀血 百病都有瘀,治老病主要是活血化瘀 103、五加皮 【原文】辛、温 【主治】祛风湿、壮筋骨 【别录】男子阴痿、囊下湿 【禁忌】由于药是温性的,所以有火不能用,下部无寒湿邪并且还有火,以及肝肾虚而且有火,均忌 104、蔓荆实 【原文】苦、辛、微寒 【主治】搜风凉血,利九窍、散风邪、治风头痛 【好古】搜肝风 105、辛夷:治鼻窦炎、花粉过敏 治疗鼻窦炎经方:辛夷、菖蒲、苍术+(生姜祛寒)或(麦冬去热) 【原文】辛、温 【主治】升阳治上、鼻渊鼻塞、行胃气、宣肺气 【灵胎】疏肝散风 【禁忌】气虚人忌 【容川】由于辛夷花在树梢,所以能散脑鼻之间风寒 106、桑上寄生:所有的肝病可以用;胆囊发炎可以用;胆结石不可以用 【原文】苦、平 【主治】补肝肾、坚筋骨 【容川】清散风木、清肝胆之火,治风热,疏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