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5楼#
发布于:2016-05-23 21: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课心得
九十五、槐实:味苦性平,主五内邪热,止涎唾,补绝伤,火创,子宫急痛。 【主治】槐花是凉血要药,主五痔,痢疾,崩中漏下,解毒杀虫,凉大肠,润肝燥。 【灵胎】清湿火,疗痔疮。 【用量】1-3钱。 【附录】槐角子主一切热,散结清火,治瘘疮(熬成膏入谷道,日三易);妇女乳房硬块,阴疮湿痒,大热难产,风眩欲倒,晕车晕船,明目补脑。 【禁忌】虚寒作泻者,阴虚血热者均忌。 九十六、枸杞:味苦寒,入气分,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久服坚筋骨,生津止渴。 【主治】滋肾养肝,生精润肺之要药,补精气,治虚劳,明目安神,除风养颜。 【别录】强阴,利大小肠。 【用量】1-3钱,平时用甘草、枸杞和黄芪泡水喝可补气。决明子炒过加枸杞泡水可明目。 【禁忌】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九十七、柏实:即柏子仁,味甘平,无毒,镇惊,益气,除湿痹,润肌肤,耳目聪明。柏实和决明子一起炒熟,加枸杞泡水喝可治便秘,美容明目。侧生的叶子为侧柏叶,加当归、首乌可生发黑发。 【主治】滋润要药,养心肾,除风湿痛,疗恍惚虚损,养肝润肝,补脾、燥脾。 【别录】疗腰中重痛,益血止汗。 【甄权】治头风,腰肾冷,膀胱冷,小儿惊痫,兴阳道。 【用量】1-3钱,多食会下痢。 【禁忌】体虚肠滑泻者,暑湿泻者,膈间多痰者,阳道数举者,肾家有热者,均忌。 九十八、茯苓:外黑内白,富含筋,味甘平无毒,利尿,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寒热烦满。 【主治】利水行痰,开胃平呕,主烦满咳逆,除湿热(尿道炎,小便刺痛等),积水。 【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祛痰。 【大明】补劳伤,健忘,暖腰膝,安胎。 【好古】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灵胎】补脾生津,化痰利水。 【药征】镇惊安神,皮下积水(眼皮跳) 【用量】普通三钱,积水重者1-3两。 【禁忌】忌米醋等酸物,一般都可用。 九十九、榆皮:今名榆白皮。味甘平无毒,滑利,主二便不通,周身肿,肚子鼓胀积水用茯苓较好。 【主治】泄泻去着,利水消肿,通五淋,渗湿热,治肠胃邪热,外敷治癣及头疮。 【甄权】滑胎,止喘,疗失眠。 【用量】普通二三钱。 【禁忌】宜气盛而壅者,胃寒虚者久服泄真气。 一00:酸枣仁:味酸平无毒,主心腹寒热,四肢酸痛,湿痹。 【主治】宁心敛汗要药,主邪结气聚,心烦不眠,虚寒烦渴,益肝养筋。 【用量】1-3钱。 【禁忌】肝胆心脾有实热者忌。 一〇一、黄柏:味苦寒,无毒,能消炎滋阴,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泄痢,小便刺痛,肾结石等。 【主治】除热杀虫,坚肾益阴要药,主结热,诸痿,瘫痪,疮痛,疗淋浊白带。 【甄权】男子阳痿及茎生疮,女子月经下大血块。 【藏器】热疮,血痢,止消渴,杀蛀虫。 【丹溪】得知母降阴火,得苍术除湿清热,得细辛泻膀胱火,治口舌生疮。 【用量】五分至二钱。 【禁忌】恶干漆、硫磺,阴阳两虚,脾胃薄弱者忌。 一0二、干漆:为漆树之脂,辛温无毒,主绝伤,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主风寒湿痹。 【主治】破淤血(体内有淤血者其舌有齿痕),积滞,疝瘕,心痛,闭经。 【甄权】杀虫,通女子月经。 【别录】止咳,消淤血痞结腰痛,利小肠。 【用量】五分至二钱。 【禁忌】畏川椒紫苏鸡卵及蟹,忌油脂,胃虚大疮及无淤血者忌用。 一0三、五加皮:辛温无毒,可泡酒,主心腹疝气,腹痛,阴部湿疹脓疮,阴囊湿痒。 【主治】宜寒症,祛风湿,壮筋骨要药,主风湿痹痛。 【大明】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 【用量】1-3钱。 【禁忌】下部无寒湿而有火,及肝肾有虚火者忌。 一0四、蔓荆实:质轻气烈,苦辛微寒,无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固齿,利窍,去虫。 【主治】搜风凉血要药,治风头痛脑鸣。 【大明】利关节,治痫疾,赤目。 【元素】受风头痛沉昏,散风,止目痛。 【用量】八分至二钱。 【禁忌】血虚有火致头痛者,胃虚者均忌。 一0五、辛夷:辛温无毒,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脸上青春痘。 【主治】升阳治上要药,通关利结,主头脑诸病,鼻塞,开胃宣肺。辛夷加菖蒲、苍术,治鼻窦炎、鼻畜脓。辛夷辛香发散,菖蒲开心利窍,收敛下导,苍术开胃去湿。流白涕为肺寒,可加干姜、炙甘草等去寒;流黄稠涕加杏仁、麦门冬、半夏、天南星等去热。同时可针灸合谷、迎香穴,喷麝香矾石散。 【别录】利九窍,通鼻塞,治面肿齿痛。 【大明】通关脉,治头痛,瘙痒。 【灵胎】疏肝散风。 【用量】二三钱,酌情加减。 【禁忌】气虚者,偶感风寒鼻塞者,血虚火炽致头痛者,胃火致齿痛者均忌。 一0六、桑寄生:味苦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固发齿,长须眉。 【主治】补肝肾,坚筋骨要药,主腰痛背强,益血脉,怀孕漏血,产后余疾。 【别录】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下乳汁,主金创,去痹。 【容川】清肝胆之火,治风热,筋脉节等症。 【用量】1-3钱。 【禁忌】忌见火。 |
|
7216楼#
发布于:2016-05-23 22: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5月21日《神农本草经》第17课心得
糖尿病的原因:一型依赖胰岛素,出生后注射小儿麻痹的疫苗,身体敏感的一下子胰脏失去功能而致;二型糖尿病因常吃宵夜而致。 兰草煎水解病死猪牛马肉的毒。 七十四、蛇床子 可作单味药用,炒干碾粉外用,女人阴痒、男人睾丸湿疹痒,外涂上立即止痒,阴道内的痒可用棉条蘸粉塞入止痒,内服外用均可。 味苦辛,性温,为疏风去湿强阳益阴要药,治下焦留湿,男子阳痿湿痒,女人阴肿痛痒,恶疮湿癣,专治下体湿毒。 七十五、地肤子 味苦性寒,主膀胱热,为利小便要药,治阴卵颓疾。 禁忌:老人小便短而频,是膀胱气化不足,小肠火不足(里寒),法当补小肠火,如乌药艾叶,不可独用地肤子。 煎水洗目,治眼科炎症。 七十六、景天 用在外科,现在说的红景天,味苦甘,性寒,主治肿痛疮蜂螫,能吸脓拔毒,消毒止血药,火烧伤,毒蜘蛛、蜜蜂、蝎子咬螫之毒。疗金疮止血。外用药无定量,烤干打粉用。 七十七、茵陈 治黄要药,味苦性平微寒,为去黄疸要药,功能除湿利尿,主治脾胃湿热,天行时热,周身发黄,主治发黄。 黄芪退三焦的黄。茵陈去胆肝的黄,去阳黄,脾胃湿热,小孩生下黄疸可用。 七十八、杜若 很少用,治甲状腺肿。 七十九、沙参 产北方沙地,又称北沙参,为清补肺气要药,清肺中之热,祛肺中之痰,补肺中之气,治久咳。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此二者一般用在病好后调理时用。 任何补肺的都能补肝,同理,对肝好的都补脾,依五行相克之理。 八十、白兔藿 很少人认得,治蛇、蜂、疯狗咬伤。 八十一、徐长卿 治中邪中毒疫疾等。 八十二、龙须草 为泻心经之热,通利小肠膀胱要药,主治小便不通,小便带血,茎中热痛及淋闭。 八十三、鹿衔草 主治风湿痹,逐水,益筋节,疗痿辟,婴儿先天不足。 禁忌:孕妇或待孕之人不用,服之绝产无子。 八十四、云实 主腹泻,下痢不止,杀虫毒,止泻,治疟,治瘟疫。 八十五、王不留行 活血力量很强,乳癌可用,子宫肌瘤、肿瘤可用。 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因其性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行,故名之。为行血要药,走血分通血脉,行月经,下乳汁,催生定痛,治金创。 八十六、升麻 味甘辛解百毒,为升阳散毒要药,治斑疹疮毒,治阳明经位置脸上红斑,外涂内服皆可。治牙根浮烂恶臭,为疮家圣药。升脾胃之气。 八十七、胡麻 味甘寒,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长肌肉,补虚嬴,滋润五脏,利大小肠,凡有油脂类的均可利大小肠,其油亦作解毒用。 八十八、姑活 又名冬葵子,为冷滑解热药,主滑胎易产,治妇人乳内闭,肿痛,为脾之菜,宜脾,利胃肠,滑大肠。 九十二、牡桂 桂枝,味辛甘,性温,为发表解肌要药,横行手臂治痛风,去伤风头痛,开肌理,解表发汗,色赤味辛入心肝助火,主治冲逆,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桂枝发散,不能止血,如正在出血要加上止血的药,如续断等。 |
|
7217楼#
发布于:2016-05-23 22: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5月22日《神农本草经》第18课心得
九十三、肉桂 味辛甘,性大热,为温补要药,温中逐寒,能引火归元,治上热下寒,补命门之火,补肋阳气。肉桂粉生用冲服,因其性发散,故不可煎煮。 肉桂导心火下行于水,须有附子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此肉桂能化气,因为附子。 肉桂大辛大温,虽得金味,实为木火之性,故主入心肝血分,能助血之化源,桂皮尤能上行。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治噎膈满腹。肿瘤可用肉桂粉,内陷用阳药,内陷上抬为阳回头。 肉桂,入心脏,主命门火,下肢冷。 桂枝,主血脉不通,手脚麻。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 白术去湿,桂枝去风,炮附子去寒,甘草主和,治风湿关节炎的处方就出来了。 |
|
7218楼#
发布于:2016-05-23 22: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课心得 上经 94、松脂 味苦温,主疽恶创,头伤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脏,除热,味苦甘,性温。松子味甘,性微温。松花味甘,性温。松节味苦,性温,为袪风寒湿,止痛,生肌,杀虫药;治痈疽恶疮,风痹,死肌,疥癣,蛀齿,松子为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气虚头眩,肺燥咳嗽,及老人虚闭。松花为驱风镇静药;治头眩脑肿。松节为驱风,止痛药;治历节风痛,风痹,脚弱;除胃中伏热,咽干消渴,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 松脂不同于蜜蜡,是从松树皮上流出的油脂。 在松树林中可以采到茯苓,观察是否有茯苓,要看松树是否被山猪拱过,如有再向下洼,可得茯苓。 松花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很好,对肠胃也很好,松节可以酿酒,治疗关节痛。 松脂一类树脂药,一般都是性温,有燥热之证不要用。 95、槐实 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创,妇人乳瘕,子藏急痛。槐树处处有之,其花与实均入药。为凉血要药,主五痔肠风,解毒杀虫,凉大肠,润肝燥,治吐衄,崩中,痢疾,漏下。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脏虫,及皮肤风热,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研服。 槐实即槐树之果实,其中有仁,含有油脂,可以熬成膏状,外用于痔疮。槐花可治创伤。 槐实虚寒作泄及阴虚血热而非实热者均忌。 96、枸杞 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为滋肾养肝要药,生精润肺要药,主五内邪热,周痹风湿,坚筋骨,补精气,治虚劳,明目。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强阴,利大小肠,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坚筋骨,耐老,除风去虚劳,补精气。 枸杞其树子与根皆入药。枸杞可与红参、高丽参等同泡水,作代茶饮,可补气血。其可养肺,因其色红入心,凡入心之药,皆有润肺之功效,治疗心脏病,要先治肺。枸杞可治虚,与决明子同用,可明目,与与菟丝子同用,可强精,肾病可用之。 枸杞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97、柏实(柏子仁) 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为滋润要药,主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治痹痛,疗恍惚虚损,养肝舒脾。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治头风腰肾中冷,膀胱冷,浓宿水,兴阳道,去百邪鬼魅,小儿惊痫。 任何带有实的药,皆为种子,皆有仁。柏实下痢、虚之人不可用,便秘可用之。柏实可祛痰。 柏树之叶,名为侧伯叶。其可生发,可作生发剂,以当归、侧伯叶组成,如要乌发,可再加入首乌。 肝有燥,眼睛发干,不好睡觉,可用柏子仁,还可以利小便,其味清香,可补脾。 使用柏子仁的著名方剂有:柏子养心丸(柏子仁, 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伏神,元参,熟地,甘草),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 恍惚,怔忡惊悸,及健忘遗精等症。 柏子仁汤(柏子仁,人参,茯苓,陈皮,甘草,麝香少许),治肠胃中津液枯少,脉虚微无力,大便艰涩者。 柏子仁散(柏子仁,远志,人参,桑 寄生,防风,琥珀,当归,生地,甘草)治产后败血挟邪攻心,乱语狂言,乍见鬼神等症。 柏子仁丸(柏子仁,干地黄,茯苓,枳壳,覆盆子,北五味,附子,石斛,鹿茸,酸枣仁, 桂心,沉香,黄耆)治妇人臂痛,筋脉挛急,遇寒则剧者。 98、茯苓 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为利水行痰,通补兼长要药,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治烦满咳逆,水肿淋沥,能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气。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心腹胀满,小儿惊痫,女人热淋,五劳七伤,开心益志,止健忘,暖腰膝,安胎。 真正的茯苓,在灯光下可以看到很多的脉络,其味甘淡,是利小便最好之药,遇有水肿,无论是在哪里,都可以用茯苓,心动悸,也用茯苓。 茯苓色白,入肺经,可治皮下积水、祛痰饮,止咳,治疗肝病、脾病、肾病,都会用到茯苓。 茯苓半夏汤(茯苓,白术,半夏,神曲,大麦芽,陈皮,天麻,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 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甘草,干姜,生附子,治伤寒太阳证厥而心下悸,汗下后烦燥者)。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陈皮,一方有白术无陈皮,治湿热霍乱,胸 闷胀痛,溺涩烦渴)。 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生姜,治伤寒太阳证汗出不渴,或厥而 心下悸,或咳而遗溺,或小便不利)。茯苓厚朴汤(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及吐泻后喉涎 牵响,脾胃气虚,饮食减少)。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太阳证发汗后,脐下悸,欲做奔豚)。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水邪射肺,阻其出气,治胸痹短气)。茯苓补心汤(茯苓,桂枝,炙甘 草,紫英石,人参,麦冬,大枣,赤小豆,治心气不足,悲愁恚怒,烦热,面黄衄血,喉痛 舌强,妇人气血两虚)等。 99、榆皮 味甘平,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久服轻身不饥。今名榆白皮。为泄滞去着,利水消肿要药,主大小便不通,利五淋,渗湿热,治肠胃邪热,水肿,痈肿,外敷疗癣湿,头疮。疗肠胃邪热气,消肿,治小儿头疮痂疕。 榆皮为利水消肿之药,可与茯苓配合使用,不会冲突。皮肤上水肿用榆皮效果较好;五脏积水,用茯苓效果较好。身体有积水,也可用榆皮。 水肿之人喘,因皮肤水肿,透气性差,全靠肺呼吸,肺不堪其劳所致。 榆皮胃寒而虚者,久服恐泄真气。 100、酸枣仁 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为宁心敛汗要药,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烦心不眠,虚汗烦渴,治四肢酸痛湿痹,益肝养筋;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主治胸膈烦躁,不能眠也。 其味酸,有收敛之功。表虚、汗不止、急躁,可用酸枣仁收之。酸味之药皆有收敛之功,酸枣仁汤可治失眠。 酸枣仁有实邪不要用。 101、黄柏 味苦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下漏下,赤白阴阳蚀疮。为除热杀虫,坚肾益阴要药,主结热,黄疸,诸痿,瘫痪,治诸疮痛,泄痢,下血,泻膀胱相火,疗淋浊白带,肠胃结热,疗惊气在皮间肌肤赤起,目热赤口疮,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坚肾壮骨髓,疗下焦虚,诸痿瘫痪,利下窍,除热。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疣心痛,鼻衄,肠风下血,后急热肿痛。 三黄汤中即有黄柏,可治肾热证。除热杀虫之外,还有滋阴之效,可与知母、苍术等搭配,达到除湿、清热之效,可治湿热阳痿。 恶干漆,伏硫磺,阴阳两虚,脾胃薄弱者均忌。 102、干漆 味辛温,无毒,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主破瘀血,续筋骨,治风寒湿痹,积滞,疝瘕,心痛,闭经。疗咳嗽,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疣虫,杀三虫,主女人经脉不通,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干漆争议较大,为漆树之脂,现多用于伤科,要选自然风干的用,可除陈年之淤血。舌苔上有锯齿,可认为有陈年淤血。 干漆畏川椒紫苏鸡卵及蟹,忌油脂,然大伤营血卫气,若胃虚大疮及无瘀血者均忌用,中其毒者,杉木紫苏漆姑草并可解之,凡人畏漆者,嚼蜀椒涂口鼻可免。 103、五加皮 味辛温,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创阴蚀,为祛风湿壮筋骨要药,主疼痹风弱,五缓虚羸,小儿行迟,疝气腹痛,治瘀留皮肌,阴痒囊湿。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酿酒饮治风痹,四肢挛急,目僻眼瘫。 五加皮其根、皮入药,性温,使用于寒症。下部无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均忌。 104、蔓荆实 味苦微寒,主筋骨间寒热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为搜风凉血要药,主利九窍,散风邪,明目坚齿,治风头痛脑鸣,湿痹拘挛,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疗太阳头痛头沉昏闷,除昏闷,散风邪,凉诸经血,止目精内痛。蔓荆子气烈,味辛而气发散,而质轻,故主散头目之风。 蔓荆子作用搜风凉血,没有热证,不要用蔓荆子。 105、辛夷 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 辛夷为升阳治上要药,主头脑各病,鼻渊鼻塞,行胃气,宣肺气,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通关脉,治头痛,憎寒体噤,搔痒,入面脂生光泽,辛夷花在树梢,其性极升,而味辛散,故能散脑鼻之间风寒。 其为花类药,可治鼻窦炎。味辛温,开窍鼻子的效果好,任何鼻子病皆可用。与菖蒲配合治疗鼻窦炎,或再加上苍术,其效果更强。在肺有寒,如流清鼻涕时可用。 106、桑寄生 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为补肝肾坚筋骨要药,主腰痛背强,益血脉,安胎孕,治女子内伤不足,怀孕胎漏,产后余疾。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味酸枝繁,具木之性,生于桑树之上,桑者,木中之金也,寄生附之,故独得金木之间气,且根不粘土,纯感风气而生,故为清散风木之要药。此药附木而生,象胆附肝,味酸苦,得木火之味,能清肝胆之火,治风热,筋脉结等症,胆通三焦之网膜,外连于筋,寄生如藤附木,象人之筋,故治之。 其为滋补药,补肝、补肾,通三焦。其味酸。,可收敛,胆结石病人不可用,肝胆发炎可用。苦主泻,肝癌肝硬化等需疏肝之病,皆可用桑寄生。 |
|
7219楼#
发布于:2016-05-23 23: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课心得:
九十四、松脂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疽恶创,头伤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产地】产于松树之脂,处处有之。(在树上采得的是松脂,浓度高了流到地里的是琥珀,即蜜蜡;松树下如有山猪刨过土,即树下土里再深一点有茯苓) 【性味】松脂味苦甘,性温。松子味甘,性微温。松花味甘,性温。松节味苦,性温。 【主治】松脂为袪风寒湿,止痛,生肌,杀虫药;治痈疽恶疮,风痹,死肌,疥癣,蛀齿。 松子为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气虚头眩,肺燥咳嗽,及老人虚闭。松花为驱风,镇静药(松花皮蛋);治头眩脑肿。松节为驱风,止痛药,治历节风痛,风痹,脚弱。 【别录】松脂除胃中伏热,咽干消渴,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 【甄权】松脂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 【大明】松脂除邪下气,润心肺,治耳聋。 【弘景】松节酿酒,主脚弱骨节风。 【灵胎】除湿火敷疮疡。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燥热症者忌。(脂、子的要一般均为温热药) 【附方】 肿毒疮疖——翠玉膏:松脂八两,铜绿二两,麻油二两,雄猪胆汁三个,先溶松脂,乃下油胆,倾入水中扯拔,每用摊贴,不须再换。 历节风痛——松节酒:松节二十斤,酒五斗,浸二十一天,每服一杯,日五六服。(外台) 头旋脑肿——三月取松花连苔如鼠尾者,切一升,以绢袋浸三升酒中,五日后,空心暖饮五杯。(普济) 肺燥咳嗽——风髓膏: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蜜半两,和研膏,每服二钱。(外台) 九十五、槐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创,妇人乳瘕,子藏急痛。 【产地】槐树处处有之,其花与实均入药。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槐花为凉血要药(消炎止痛),主五痔肠风,解毒杀虫,凉大肠,润肝燥,治吐衄,崩中,痢疾,漏下。 【大明】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脏虫,及皮肤风热,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研服。 【灵胎】清湿火疗疮痔。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病人虚寒作泄及阴虚血热而非实热者均忌。 【附录】槐角子即槐实,味苦性寒,无毒,主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治五痔瘘疮(槐实膏-熬膏丸入谷道,日三易,一日换三次),邪热,妇人乳瘕,子脏急痛,补绝伤,疗火疮,阴疮湿痒,大热难产,能明目补脑,除头脑心胸间热,风眩欲倒,心头吐涎如车船上晕者。 九十六、枸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产地】处处有之,其子名枸杞,根皮名地骨皮,均入药。 【性味】味甘苦,性平,无毒。 【主治】枸杞子为滋肾养肝要药,生精润肺要药(淡味红色药一定会润肺,入气分,火克金),主五内邪热,周痹风湿,坚筋骨,补精气,治虚劳,明目。 【别录】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强阴,利大小肠。 【甄权】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孟铣】坚筋骨,耐老,除风去虚劳,补精气。 【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凡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九十七、柏实(柏子仁)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今名柏子仁。 【产地】处处有之,山野最宜种植,树高大可做木材,叶侧生者入药,名侧柏叶(生发:当归侧柏叶),实名柏子仁,亦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柏子仁为滋润要药,主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治痹痛,疗恍惚虚损,养肝舒脾。 【别录】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 |
|
7220楼#
发布于:2016-05-23 23: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课心得
94,松脂:松树皮旁漏出的油脂,味苦温,杀虫,去风寒湿。松脂掉土里掩埋后,几百年后会成为琥珀,松树下有茯苓,找茯苓的方法,茯苓深长在地底,但其散发的味道会吸引野猪啃却啃不到,所以顺着啃过的位置则可以采挖到茯苓,因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天性,就如犀牛看到火灾就会扑去灭火。故犀牛角也可灭火,清热解毒。松节,关节类的东西可以利节风,关节痛都可以治。松子可以祛风,滋润强壮药。松脂治骨节风,去死肌,润五脏。松节酿酒可治弱骨节风。禁忌,燥热症者忌。 95,槐实:槐树的果实,熬膏塞入肛门不会会得痔疮。味苦性平凉血,主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疗火疮,阴疮湿痒,大热难产,能明目补脑。 96,枸杞:味苦寒,性平无毒,主五内邪热,坚筋骨,色红,为滋肾养肝要药,生精润肺要药,其根叫地骨皮,用黄芪、红参、枸杞、甘草泡茶喝讲话声音会变得很大。心脏病第一个要治肺,味淡红入气分,味重红入血分,明目,也可以炒过的决明子加枸杞和菟丝子泡茶喝。 97柏实:(柏子仁)带实的药物会有种子在里面,含油分,下痢有虚时不用。滋润要药,主养心气,除风湿,可以润肝,觉不好睡可以用。侧柏叶,从侧旁生出,可以生发,当归加侧柏叶可以当生发剂,乌发加首乌。98,茯苓:外黑内白,分辨真假的方法,灯光下掰开可见其纹路。如是面粉皮假造则无筋。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利小便最好的就是茯苓,生津止渴,补肾,口干舌焦,都可以用,能安魂养神,益脾胃,【徐灵台】主悸,眼皮跳,肌肉跳动,补脾生肌,化痰利水,痰饮。用量1—3钱,症重2两。茯苓半夏汤,茯苓四逆汤都是排水利水而不伤正气,汗后奔豚。附录,刺茯苓,性一样,外黑而里红,利窍行水,肾与脾脏病问题茯苓会用很多,禁忌不管,身体需要而用之。 99,枳实(榆白皮)利水消肿药,味甘平,滑利无毒,皮下有水,用榆白皮比茯苓好。 100,酸枣:果实大有仁,仁剂有油多吃则下痢,味酸,表虚发汗不止会用上。可以滋肝养筋。 101,檗木:黄柏,味苦寒,主五脏肠胃结热,膀胱热小便刺痛,可以用三黄汤(黄芪、黄柏,黄连)。川地出产,寒凉药,解毒杀菌去热,阴痿(湿热造成),生疮,月经血块,热症通通可用。黄柏得知母降阴火,苍术去湿,黄柏去热可以用,但去风与水时力量不够而不用。 102,干漆:无毒,漆树则很毒,味辛辣性温,主活血化淤,炮制过使用,除虫,禁药。 103,五加皮:去风湿壮骨,可泡酒,阴部湿疹脓疮,寒症出现时使用。 104,蔓荆实:味苦辛,性微寒,收风凉血要药,利九窍,气烈味辛而气发散,散头目之风。 105,辛夷:花类,味辛温,花类,2—3钱,辛夷加苍术与苍蒲可以治一切鼻病。鼻涕白水样,代表肺寒,可以加干姜,炙甘草。肺热时鼻涕浓稠,口干舌燥,加半夏,天蓝星,合谷迎香下针,用麝香矾石散喷之,不该去鼻子上开刀,开刀后还要开活血化淤药。 106,桑寄生:桑树上寄生的产物,得风气而生,可以清散风气,螳螂的为桑螵蛸,补肾壮阳,可以明目,清肝胆之火,味苦性平,怀孕下血不止,可以安胎止血。 |
|
7221楼#
发布于:2016-05-23 23: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年5月20日《神农本草经17》心得
糖尿病有两种,一种被西医定义成你依赖胰岛素;一种要怪自己,不要吃宵夜,这种糖 尿病绝对会治好。心情不好吃的兰草。 74、蛇床子,可以炒过以后打成粉,女人阴部瘙痒,把蛇床子粉放上去痒当场就好了 ,特别是对男人的睾丸阴部湿痒有效。味辛苦,苦辣。蛇床子主治疏风去湿强阳益阴的药 ,主治下焦湿,女人下焦湿有寄生虫都没有关系,用蛇床子都能去掉。蛇床子性温。苦能 泻热。 75、地肤子,味道是苦寒的药,寒能去热,小便发炎小便赤痛都可以用,苦味能泻, 这个利小便一定是炎症,可以用来洗也可以用来内服,专门治疗阳痿。禁忌有一些老年人 频尿,不要给他吃这个,地肤子本身是寒凉的药,小肠火偏弱。地肤子可以煮汤水来洗眼睛,专门治疗眼科的发炎。 76、景天,大部分用在外科,味苦甘,专门治疗蜂蜜咬伤,毒蝎毒蜘蛛咬伤,火烧伤 烫伤,刀伤,治疗毒证蜜蜂最好。只要有恶疮通通都可以使用。治疗外伤止血。外用都是 炮制过的,烤过的。 77、茵陈,治黄的要药。黄芪可以退黄但是黄芪退的是三焦的黄,流汗把衣服染上黄 色;茵陈治的黄是肝胆病的黄;还有一种黄是贫血的黄,要用补血的药。茵陈性苦平微寒 ,所有的湿热证,热在中焦,病人恶心呕吐,黄疸,胆汁堵到了,小便黄的,全身黄的, 逆流都会用到茵陈。茵陈大部分用在阳黄。看见黄通通使用茵陈。 78、杜若,也叫杜衡,很少有人用他。过去用在甲状腺肿。 79、沙参,产在北方的沙地,味甘苦,肺气不足,肺里面有热,只要肺里面有寒就要 用消炎药,用沙参。沙参内服。任何能够润肺的都能够治肝,五臓相生相克。肺寒的人用 人参,肺热的人用沙参去热。 80、白兔藿,治疗疯狗咬伤,现在都没有人在用了,失落了。 81、徐长卿,精神科专门用的,过去用在中毒中邪传染性的病都可以用来辟邪。 82、石龙刍,也叫龙须草,泻心经的热,通利小肠膀胱,寒凉性的药。 83、薇衔,也叫鹿衔草,主治风湿关节。禁忌用鹿衔草,孕妇想怀孕不能用,怀孕的 人吃了鹿衔草不会怀孕的。 84、云实,有几种专门治疗鼠疾,常三治疟疾,往来寒热疜痢。云实,疜痢不止非常 好用的药,杀虫。 85、王不留行,活血化瘀的要药。金创止血,逐痛出剌,非常好用。主治行血,走血分通血脉,行月经,下乳汁。王不留行用在乳癌,子宫肿瘤,卵巢肿瘤都可以用。定痛可以止痛。行血的力量很强,没有痛淤血就去掉了。 86、升麻,外用内服都可以。味甘辛解百毒,主治升麻为升阳散毒的要药,脸上阳明 经的头痛,脸上的斑点,长的红斑都可以用升麻。内服能够安魂定魄。过去牙根都烂掉了 都可以用升麻。升麻是疮家的圣药,身上生疮恶疮脓疮牙龈都可以用。升麻解毒的功能非常强。最好的药外敷内服最好。 87、青蘘,现在称为胡麻,主治长肌肉,补虚赢,利大小肠。任何有子的都有利大小 肠。滋补的药,同时利气,补脑髓都可以。 88、姑活,冬葵子,治寒痛关节的痛,主治解热冷滑,滑胎,胎儿难产不下,可以利用姑活助产。妇女奶水排不出来,冬葵很好效果。用冬葵的菜苗来煮菜,专门治疗补脾的 89、别羁,已经没有人用了。 90、屈草,已经没有人用了。 91、淮木,已经没有人用了。 92,牡桂,桂有两种,大桂和小桂。小桂的皮称为肉桂,大桂的皮称为官桂。桂枝就 是从大桂官桂里面出来的。牡桂讲的就是大桂。中药用到枝的时候心里想的这个肢,手脚 四肢上的问题第一个要想到桂枝。发表解肌的药,阳药。主治温通经脉,表虚中风,无汗 发汗,有汗止汗,行肺气,散寒邪。心脏的问题也会使用桂枝。主治冲逆,发热恶风,汗 出身痛。病人正在出血,桂枝要很少用 |
|
7222楼#
发布于:2016-05-24 00:13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22-23日《神农本草经》第19-20课心得(19课目录)
94、松脂 【原文】苦、甘、温,主疽恶疮 【性状】树干的皮渗出来的油脂。琥珀、蜜蜡:松树枝渗出的油脂滴到泥土里边,经过上百年形成。其味苦甘,性温,主痈疽恶疮,头伤白秃,除热,杀虫,安五脏。松子味甘,微温;松花味甘,性温;松节味苦,性温。 【主治】松脂祛风寒热,止痛生肌,治风痹、疥癣,蛀齿。松子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气虚头眩,肺燥咳嗽,老人虚闭。松花祛风镇静,治头晕脑肿。松节祛风止痛,治关节风痛、风痹,脚弱。 【别录】除胃中伏热,咽干消渴。 【甄权】治骨节风,头晕,去死肌,美白,散水气,润五脏。 【大明】除邪下气,润心肺,治耳聋。 【弘景】松节酿酒主脚弱骨节风。【灵胎】除湿火,敷疮疡。 【禁忌】燥热症忌(油脂类的药燥热的人不可以吃,舌苔黄,面红,口渴) 95、槐实 【性状】味苦性平,主五内邪热,止涎唾,补绝伤,火创,子宫急痛。槐角子,熬成膏为槐实膏,可以塞肛门治疗痔疮疼痛 【主治】槐花是凉血要药,主五痔,痢疾,崩中漏下,解毒杀虫,凉大肠,润肝燥。【灵胎】清湿火,疗痔疮。【用量】1-3钱。 【附录】槐角子主一切热,散结清火,治瘘疮(熬成膏入谷道,日三易);妇女乳房硬块,阴疮湿痒,大热难产,风眩欲倒,晕车晕船,明目补脑。 【禁忌】虚寒作泻者,阴虚血热者均忌。 96、枸杞 【性状】枸杞淡红色,味苦寒,入气分不入血分,对肺很好,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久服坚筋骨,生津止渴。 【主治】滋肾养肝,生精润肺之要药,五内热邪,周痹风湿,补精气,治虚劳,明目安神,除风养颜。 【别录】强阴,利大小肠。 【用量】1-3钱,平时用甘草、枸杞和黄芪泡水喝可补气。决明子炒过加枸杞泡水可明目。经常讲话的人可泡茶多喝点。 【禁忌】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97、柏实(柏子仁) 【性状】味甘平,无毒,镇惊,益气,除湿痹,润肌肤,耳目聪明。柏实和决明子一起炒熟,加枸杞泡水喝可治便秘,美容明目。侧生的叶子为侧柏叶,加当归、首乌可生发黑发。 【主治】滋润要药,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痛,疗恍惚虚损,养肝润肝,除风湿、治痹痛、补脾、燥脾。 【别录】疗腰中重痛,益血止汗。 【甄权】治头风,腰肾冷,膀胱冷,小儿惊痫,兴阳道。【用量】1-3钱,多食会下痢。 【好古】润肝,当太燥、眼干、不好睡觉时可以吃。 【灵胎】养心气、润肌肤。 【禁忌】体虚肠滑泻者、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泻者,膈间多痰者,阳道数举者,肾家有热者,均忌。 柏子养心丸: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伏神、元参、熟地、甘草治疗: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健忘遗精。 柏子仁汤:柏子仁、人参、茯苓、陈皮、甘草、麝香。治疗:肠胃中津液枯少、大便艰涩。 98、茯苓 【性状】外黑内白,富含筋,味甘平无毒,利尿,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原文】味甘平淡无毒,入气分。 【主治】利水行痰,开胃平呕,主烦满咳逆,除湿热(尿道炎,小便刺痛等),积水。通+补,水肿淋沥,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 【别录】止消渴好睡(糖尿病用)大腹淋沥,祛痰。 【大明】补劳伤,健忘,暖腰膝,安胎。 【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药征】镇惊安神,皮下积水(治眼皮跳、肉皮跳)。旁治小便不利 【灵胎】补脾生津,化痰利水。【用量】普通三钱,积水重者1-3两。 【禁忌】忌米醋等酸物,一般都可用。 【吴克潜】能行气而和缓,利水而不伤正,故通补皆宜。茯苓半夏汤:茯苓、白术、半夏、神曲 |
|
7223楼#
发布于:2016-05-24 05: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课心得
94、松脂:树干的皮渗出来的油脂。苦、甘、温 ,主疽恶疮。主治:祛风寒湿,止痛、生肌、杀虫药;松脂为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松花为驱风,镇惊药;松节为驱风、止痛药。松节酿酒,主脚弱骨节风。燥热症忌。(舌苔黄,面红,口渴的人不可以吃)。 95、槐实:可以塞肛门治疗痔疮疼痛。 96、枸杞:主治:滋肾养肝、生精润肺、五内热邪,周痹风湿,补精气、治虚劳,明目。黄芪、枸杞、甘草泡茶饮,养身体很好。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97、柏实(柏子仁):主治: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治痹痛、养肝舒脾。肠滑做泻、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做泻均忌。柏子养心丸: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伏神、元参、熟地、甘草。主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健忘遗精 98、茯苓:甘、淡,入气分。主治:下水行痰,通补,水肿淋沥,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止消渴好睡(糖尿病用)。泻膀胱、益脾胃。补脾生津,化痰利水。茯苓半夏汤:茯苓、白术、半夏、神曲、大麦芽、陈皮、天麻 主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肝病、脾病常用。 99、榆皮(榆白皮):利水消肿。主治:泄滞,利水消肿、大小便不通、渗湿热、治肠胃邪热,水肿、痈肿。 100、酸枣(酸枣仁):主治宁心敛汗、烦心不眠.治疗失眠、滋肝养筋。肝胆心脾有实邪者禁用。 101、檗木(黄柏):苦、寒(去热、解毒)。主治除热杀虫,坚肾益阴。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 102、干漆:伤科用,活血化瘀的力量很强。 103、五加皮:辛、温,祛风湿、壮筋骨。肝肾虚而且有火,禁用。 104、蔓荆实:苦、辛、微寒,搜风凉血,利九窍、散风邪、治风头痛。 105、辛夷:辛、温,主治升阳治上、鼻渊鼻塞、行胃气、宣肺气。治鼻窦炎、花粉过敏。气虚人忌。由于辛夷花在树梢,性升,味辛散,所以能散脑鼻之间风寒。治疗鼻窦炎经方:辛夷、菖蒲、苍术+(生姜祛寒)或(麦冬去热)。 106、桑上寄生:苦、平,补肝肾、坚筋骨,清散风木、清肝胆之火,治风热,疏肝。为补肝肾坚筋骨要药。所有的肝病可以用;胆囊发炎可以用。 |
|
7224楼#
发布于:2016-05-24 08: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课心得
九十四、松脂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疽恶创,头伤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性味】松脂味苦甘,性温。松子味甘,性微温。松花味甘,性温。松节味苦,性温。 【主治】松脂为袪风寒湿,止痛,生肌,杀虫药;治痈疽恶疮,风痹,死肌,疥癣,蛀齿。松子为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气虚头眩,肺燥咳嗽,及老人虚闭。松花为驱风,镇静药;治头眩脑肿。松节为驱风,止痛药;治历节风痛,风痹,脚弱。 【禁忌】燥热症者忌。! 九十五、槐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创,妇人乳瘕,子藏急痛。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槐花为凉血要药,主五痔肠风,解毒杀虫,凉大肠,润肝燥,治吐衄,崩中,痢疾,漏下。 【禁忌】病人虚寒作泄及阴虚血热而非实热者均忌。 九十六、枸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性味】味甘苦,性平,无毒。 【主治】枸杞子为滋肾养肝要药,生精润肺要药,主五内邪热,周痹风湿,坚筋骨,补精气,治虚劳,明目。【别录】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强阴,利大小肠。【甄权】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禁忌】凡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九十七、柏实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今名柏子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柏子仁为滋润要药,主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治痹痛,疗恍惚虚损,养肝舒脾。【别录】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甄权】治头风腰肾中冷,膀胱冷,浓宿水,兴阳道,去百邪鬼魅,小儿惊痫。【好古】润肝。 【禁忌】肠滑做泻,膈间多痰,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做泻者均忌。 九十八、茯苓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茯苓为利水行痰,通补兼长要药,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治烦满咳逆,水肿淋沥,能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气。【甄权】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心腹胀满,小儿惊痫,女人热淋。【大明】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止健忘,暖腰膝,安胎。 【禁忌】恶白敛,畏地榆雄黄秦艽鳖甲,忌米醋及酸物,凡病人肾虚,小水自或不禁,或虚寒,精清精滑均忌,入补药,宜乳蒸晒干用。 著名方剂有茯苓半夏汤(茯苓,白术,半夏,神曲,大麦芽,陈皮,天麻,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甘草,干姜,生附子,治伤寒太阳证厥而心下悸,汗下后烦燥者)。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陈皮,一方有白术无陈皮,治湿热霍乱,胸 闷胀痛,溺涩烦渴)。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生姜,治伤寒太阳证汗出不渴,或厥而心下悸,或咳而遗溺,或小便不利)。茯苓厚朴汤(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及吐泻后喉涎牵响,脾胃气虚,饮食减少)。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太阳证发汗后,脐下悸,欲做奔豚)。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水邪射肺,阻其出气,治胸痹短气)。茯苓补心汤(茯苓,桂枝,炙甘草,紫英石,人参,麦冬,大枣,赤小豆,治心气不足,悲愁恚怒,烦热,面黄衄血,喉痛舌强,妇人气血两虚)等。 【附录】 赤茯苓:性质功用与白茯苓同,尤能利窍行水,破结气,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凡外感证多用之。 茯苓皮:主利水道,开肌理,治水肿肤胀, |
|
7225楼#
发布于:2016-05-24 08: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1课心得
九十四、松脂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疽恶创,头伤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性味】松脂味苦甘,性温。松子味甘,性微温。松花味甘,性温。松节味苦,性温。 【主治】松脂为袪风寒湿,止痛,生肌,杀虫药;治痈疽恶疮,风痹,死肌,疥癣,蛀齿。松子为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气虚头眩,肺燥咳嗽,及老人虚闭。松花为驱风,镇静药;治头眩脑肿。松节为驱风,止痛药;治历节风痛,风痹,脚弱。 【禁忌】燥热症者忌。! 九十五、槐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创,妇人乳瘕,子藏急痛。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槐花为凉血要药,主五痔肠风,解毒杀虫,凉大肠,润肝燥,治吐衄,崩中,痢疾,漏下。 【禁忌】病人虚寒作泄及阴虚血热而非实热者均忌。 九十六、枸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性味】味甘苦,性平,无毒。 【主治】枸杞子为滋肾养肝要药,生精润肺要药,主五内邪热,周痹风湿,坚筋骨,补精气,治虚劳,明目。【别录】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强阴,利大小肠。【甄权】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禁忌】凡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九十七、柏实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今名柏子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柏子仁为滋润要药,主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治痹痛,疗恍惚虚损,养肝舒脾。【别录】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甄权】治头风腰肾中冷,膀胱冷,浓宿水,兴阳道,去百邪鬼魅,小儿惊痫。【好古】润肝。 【禁忌】肠滑做泻,膈间多痰,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做泻者均忌。 九十八、茯苓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茯苓为利水行痰,通补兼长要药,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治烦满咳逆,水肿淋沥,能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气。【甄权】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心腹胀满,小儿惊痫,女人热淋。【大明】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止健忘,暖腰膝,安胎。 【禁忌】恶白敛,畏地榆雄黄秦艽鳖甲,忌米醋及酸物,凡病人肾虚,小水自或不禁,或虚寒,精清精滑均忌,入补药,宜乳蒸晒干用。 著名方剂有茯苓半夏汤(茯苓,白术,半夏,神曲,大麦芽,陈皮,天麻,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甘草,干姜,生附子,治伤寒太阳证厥而心下悸,汗下后烦燥者)。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陈皮,一方有白术无陈皮,治湿热霍乱,胸 闷胀痛,溺涩烦渴)。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生姜,治伤寒太阳证汗出不渴,或厥而心下悸,或咳而遗溺,或小便不利)。茯苓厚朴汤(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及吐泻后喉涎牵响,脾胃气虚,饮食减少)。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太阳证发汗后,脐下悸,欲做奔豚)。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水邪射肺,阻其出气,治胸痹短气)。茯苓补心汤(茯苓,桂枝,炙甘草,紫英石,人参,麦冬,大枣,赤小豆,治心气不足,悲愁恚怒,烦热,面黄衄血,喉痛舌强,妇人气血两虚)等。 【附录】 赤茯苓:性质功用与白茯苓同,尤能利窍行水,破结气,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凡外感证多用之。 茯苓皮:主利水道,开肌理,治水肿 |
|
7226楼#
发布于:2016-05-24 09: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23日《神农本草经》第20集心得:
九十四、松脂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疽恶创,头伤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产地】产于松树之脂,处处有之。 【性味】松脂味苦甘,性温。松子味甘,性微温。松花味甘,性温。松节味苦,性温。 【主治】松脂为袪风寒湿,止痛,生肌,杀虫药;治痈疽恶疮,风痹,死肌,疥癣,蛀齿。松子为祛风,滋润强壮药;治骨节风痹,气虚头眩,肺燥咳嗽,及老人虚闭。松花为驱风,镇静药;治头眩脑肿。松节为驱风,止痛药;治历节风痛,风痹,脚弱。 【别录】松脂除胃中伏热,咽干消渴,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 【甄权】松脂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 【大明】松脂除邪下气,润心肺,治耳聋。 【弘景】松节酿酒,主脚弱骨节风。 【灵胎】除湿火敷疮疡。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燥热症者忌。 【附方】肿毒疮疖——翠玉膏:松脂八两,铜绿二两,麻油二两,雄猪胆汁三个,先溶松脂,乃下油胆,倾入水中扯拔,每用摊贴,不须再换。 历节风痛——松节酒:松节二十斤,酒五斗,浸二十一天,每服一杯,日五六服。(外台) 头旋脑肿——三月取松花连苔如鼠尾者,切一升,以绢袋浸三升酒中,五日后,空心暖饮五杯。(普济) 肺燥咳嗽——风髓膏: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蜜半两,和研膏,每服二钱。(外台) 九十五、槐实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创,妇人乳瘕,子藏急痛。 【产地】槐树处处有之,其花与实均入药。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槐花为凉血要药,主五痔肠风,解毒杀虫,凉大肠,润肝燥,治吐衄,崩中,痢疾,漏下。 【大明】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脏虫,及皮肤风热,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研服。 【灵胎】清湿火疗疮痔。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病人虚寒作泄及阴虚血热而非实热者均忌。 【附录】槐角子即槐实,味苦性寒,无毒,主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治五痔瘘疮(熬膏丸入谷道,日三易),邪热,妇人乳瘕,子脏急痛,补绝伤,疗火疮,阴疮湿痒,大热难产,能明目补脑,除头脑心胸间热,风眩欲倒,心头吐涎如车船上晕者。 九十六、枸杞(子名枸杞,根皮名地骨皮)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产地】处处有之,其子名枸杞,根皮名地骨皮,均入药。 【性味】味甘苦,性平,无毒。 【主治】枸杞子为滋肾养肝要药,生精润肺要药,主五内邪热,周痹风湿,坚筋骨,补精气,治虚劳,明目。 【别录】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强阴,利大小肠。 【甄权】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孟铣】坚筋骨,耐老,除风去虚劳,补精气。 【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凡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肠滑者忌。 九十七、柏实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今名柏子仁。 【产地】处处有之,山野最宜种植,树高大可做木材,叶侧生者入药,名侧柏叶,实名柏子仁,亦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柏子仁为滋润要药,主养心气,润肾燥,除风湿,治痹痛,疗恍惚虚损,养肝舒脾。 【别录】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 【甄权】治头风腰肾中冷,膀胱冷,浓宿水,兴阳道,去百邪鬼魅,小儿惊痫。 【好古】润肝。 【灵胎】养心气,润肌肤。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肠滑做泻,膈间多痰,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做泻者均忌。 【吴克潜】曰柏子仁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既养心肾,兼益脾肾,凡补脾药多燥,唯此独润而气味清香,故脾约宜之,燥脾药中,加用最良,著名方剂有柏子养心丸(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伏神,元参,熟地,甘草),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及健忘遗精等症。柏子仁汤(柏子仁,人参,茯苓,陈皮,甘草,麝香少许),治肠胃中津液枯少,脉虚微无力,大便艰涩者。柏子仁散(柏子仁,远志,人参,桑寄生,防风,琥珀,当归,生地,甘草)治产后败血挟邪攻心,乱语狂言,乍见鬼神等症。柏子仁丸(柏子仁,干地黄,茯苓,枳壳,覆盆子,北五味,附子,石斛,鹿茸,酸枣仁,桂心,沉香,黄耆)治妇人臂痛,筋脉挛急,遇寒则剧者。 九十八、茯苓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产地】产我国云南及各省山中大松树下,年久而巨大者良,有白色者,有微赤者,皆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茯苓为利水行痰,通补兼长要药,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治烦满咳逆,水肿淋沥,能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 【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气。 【甄权】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心腹胀满,小儿惊痫,女人热淋。 【大明】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止健忘,暖腰膝,安胎。 【元素】止渴利小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 【东垣】逐水暖脾,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肌理。 【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药征】主治悸及肉瞬筋惕也。旁治小便不利,头眩烦躁。 【灵胎】补脾生津,化痰利水。 【用量】普通钱半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恶白敛,畏地榆雄黄秦艽鳖甲,忌米醋及酸物,凡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精滑均忌,入补药,宜乳蒸晒干用。 【吴克潜】茯苓能行气而和缓,利水而不伤正,故通补皆宜,古今方中用者很多,著名方剂有茯苓半夏汤(茯苓,白术,半夏,神曲,大麦芽,陈皮,天麻,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甘草,干姜,生附子,治伤寒太阳证厥而心下悸,汗下后烦燥者)。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陈皮,一方有白术无陈皮,治湿热霍乱,胸闷胀痛,溺涩烦渴)。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生姜,治伤寒太阳证汗出不渴,或厥而心下悸,或咳而遗溺,或小便不利)。茯苓厚朴汤(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及吐泻后喉涎牵响,脾胃气虚,饮食减少)。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太阳证发汗后,脐下悸,欲做奔豚)。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水邪射肺,阻其出气,治胸痹短气)。茯苓补心汤(茯苓,桂枝,炙甘草,紫英石,人参,麦冬,大枣,赤小豆,治心气不足,悲愁恚怒,烦热,面黄衄血,喉痛舌强,妇人气血两虚)等。 【附录】赤茯苓:性质功用与白茯苓同,尤能利窍行水,破结气,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凡外感证多用之。 茯苓皮:主利水道,开肌理,治水肿肤胀,行水而不耗气,胜于大腹皮。 【容川】茯苓得木之气,又能疏土,故能化气行水。 九十九、榆皮 【本草原文】味甘平,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久服轻身不饥。今名榆白皮。 【产地】榆树处处有之,树之白皮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滑利,无毒。 【主治】榆白皮为泄滞去着,利水消肿要药,主大小便不通,利五淋,渗湿热,治肠胃邪热,水肿,痈肿,外敷疗癣湿,头疮。 【别录】疗肠胃邪热气,消肿,治小儿头疮痂疕。 【甄权】滑胎,利五淋,治喘疗不眠。 【大明】通经脉,捣涎傅癣疮。 【孟铣】生皮捣和三年醋泡封,暴患赤肿,女人妒乳肿,日六七易效。 【用量】普通二三钱。 【禁忌】此能利窍渗湿热,去有形之积,气盛而壅者宜之,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恐泄真气。 一○○、酸枣 【本经原文】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产地】产我国山西河南等地,多生山野间,或作棘实,,乃棘树之实也,实之大者名酸枣仁,入药。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主治】酸枣仁为宁心敛汗要药,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烦心不眠,虚汗烦渴,治四肢酸痛湿痹,益肝养筋。 【别录】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 【甄权】筋骨风,炒仁研汤服。 【药征】主治胸膈烦躁,不能眠也。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凡肝胆心脾有实邪热者,禁用,以收敛故也。 一○一、檗木(黄柏, 黄檗, 元柏, 川柏, 檀柜, 黄蘗, 川柏皮, 檗皮)bomu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下漏下,赤白阴阳蚀疮。今名黄柏。 【产地】产我国四川,故亦称川柏,他处亦有之,日本输入者劣,树皮入药。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黄柏为除热杀虫,坚肾益阴要药,主结热,黄疸,诸痿,瘫痪,治诸疮痛,泄痢,下血,泻膀胱相火,疗淋浊白带,肠胃结热。 【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赤起,目热赤口疮。 【甄权】男子阴痿及传茎上疮,治下血如鸡鸭肝片。 【藏器】热疮疱起,虫疮,血痢,止消渴,杀蛀虫。 【元素】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坚肾壮骨髓,疗下焦虚,诸痿瘫痪,利下窍,除热。 【大明】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疣心痛,鼻衄,肠风下血,后急热肿痛。 【东垣】泻伏火救肾水,治冲脉气逆,不渴而小便不通,诸疮痛不可忍。 【丹溪】得知母降阴火,得苍术除湿清热,为治痿要药,得细辛泻膀胱火,治口舌生疮。 【灵胎】清热燥湿。 【用量】普通五分至二钱。 【禁忌】恶干漆,伏硫磺,阴阳两虚,脾胃薄弱者均忌。 一○二、干漆 【本经原文】味辛温,无毒,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耐老。 【产地】产我国四川安徽等地,为漆树之脂,自然干者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干漆主破瘀血,续筋骨,治风寒湿痹,积滞,疝瘕,心痛,闭经。 【别录】干漆疗咳嗽,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疣虫。 【甄权】杀三虫,主女人经脉不通。 【大明】治传尸劳,除风。 【元素】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灵胎】养筋骨,祛风湿。 【用量】普通五分至二钱。 【禁忌】畏川椒紫苏鸡卵及蟹,忌油脂,然大伤营血卫气,若胃虚大疮及无瘀血者均忌用,中其毒者,杉木紫苏漆姑草并可解之,凡人畏漆者,嚼蜀椒涂口鼻可免。 一○三、五加皮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创阴蚀。 【产地】产我国陕西江浙湖南等地,五叶者良,根皮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五加皮为祛风湿壮筋骨要药,主疼痹风弱,五缓虚羸,小儿行迟,疝气腹痛,治瘀留皮肌,阴痒囊湿。 【别录】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甄权】破逐恶风,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兼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 【大明】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 【苏颂】酿酒饮治风痹,四肢挛急。 【雷斅】作末浸酒饮,治目僻眼瘫。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下部无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均忌。 一○四、蔓荆实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主筋骨间寒热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 【产地】产我国河南甘肃江浙等地,子入药。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无毒。 【主治】蔓荆子为搜风凉血要药,主利九窍,散风邪,明目坚齿,治风头痛脑鸣,湿痹拘挛。 【别录】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甄权】治贼风,长髭发。 【大明】利关节,治痫疾,赤目。 【元素】太阳头痛头沉昏闷,除昏闷,散风邪,凉诸经血,止目精内痛。 【好古】搜肝风。 【用量】普通八分至二钱。 【禁忌】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血虚有火者忌,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容川】蔓荆子气烈,味辛而气发散,而质轻,故主散头目之风。 一○五、辛夷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 【产地】处处有之,庭园可以种植,树高大,苞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辛夷为升阳治上要药,主头脑各病,鼻渊鼻塞,行胃气,宣肺气。 【别录】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大明】通关脉,治头痛,憎寒体噤,搔痒,入面脂生光泽。 【灵胎】疏肝散风。 【用量】普通一二钱。 【禁忌】凡气虚人忌,偶感风寒鼻塞亦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亦忌,齿痛属胃火者亦忌,恶赤石脂,畏菖蒲黄连蒲黄石膏。 此药性升,故主头面各疾,可引诸药上升至头面,经曰脑渗为涕,王冰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名鼻渊。 【容川】辛夷花在树梢,其性极升,而味辛散,故能散脑鼻之间风寒。 【炮制】拣去杂质及柄,去灰即得。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20集作业 |
|
7227楼#
发布于:2016-05-24 10: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5月24日《神农本草经》第21课心得
一0七、杜仲:味辛甘,性温无毒,主腰脊痛,尤其妇女产后腰背痛。主补中益精,坚筋骨,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女人安胎,产后收腹部妊娠纹。 【主治】补肾要药,主腰膝酸痛,体虚强直。 【别录】脚酸痛不敢着地。 【大明】治肾劳腰痛。 【用量】2-4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恶元参蛇蜕,肾虚火炽者忌。 一0八、女贞子:苦平无毒,补中,安五脏,除百疾。 【主治】除热益精要药,养精神,健腰膝,治白发。 【用量】1-3钱。 【禁忌】气味俱阴,老人用当加入保脾胃药,以免腹泻。 一0九、木兰:味苦寒,主皮中大热,面热,阴下湿痒,明耳目。 【主治】解热、行血、去湿药。治脸上青春痘,酒糟鼻,水肿,酒疸,重舌等。 【别录】疗中风、伤寒及痈疽,去臭气。 【用量】1-3钱。 【禁忌】体寒者忌。 一一0、蕤核:甘温无毒,主心腹邪气,目疾,伤泪出。 【主治】治眼翳膜,眦烂,生用疗多睡,熟用治不眠。 【别录】治心下结痰,痞气。 【甄权】治鼻衄。 【用量】1-3钱。 【禁忌】补肝虚,但非火风暴眼者忌。 一一一、橘柚:即陈皮。辛温无毒,行气,主胸痹,嗝逆,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主治】通利要药,入脾胃,可降气健胃,祛湿化痰,发散清热,消积水气。 【别录】止呕咳,治气冲入胸,脾不能消谷,止泻,除膀胱留热,利尿,去小虫。 【甄权】清痰涎,治上气咳嗽,开胃,破症瘕。 【容川】陈皮主治脾胃嗝逆,上达于肺。厚朴气沉,走大小肠,泄肺气。未熟的橘皮为青皮入肝,治肝。 【用量】1-3钱。 【禁忌】中气虚者忌。 一一二、发髲:味苦温,通关节,利尿,疗小儿痫。经方中用猪油和头发一起煎炸,治诸黄疸。 【主治】益阴泄热,主五癃,体内积水,血晕,去淤血,止好血。 【别录】与蛋黄并煎可消积水,疗小儿惊热。 【苏敬】乱发烧灰,疗小便不通,赤白痢,痈肿,骨疽。 【用量】3-5分。 一一三、龙骨:甘平无毒,止惊烦,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主治】固敛正气,镇纳扶阳要药,安神,主崩带遗精,镇喘逆,敛虚汗,收疮口,疗脱肛。 【药征】治脐下动悸。 【用量】2-4钱,常与牡蛎并用,收敛心神。 【禁忌】火盛失精者忌,久痢虚脱者宜。畏石膏川椒,忌鱼及铁器。 一一四、麝香:辛温无毒,避邪气,去三虫,镇心安神,利尿,治蛇咬伤。 【主治】开关通窍要药,治中恶,胀急,痞满,风毒风痰,暴痛卒闭,鼻塞耳聋目翳。 【用量】数厘至分许。 【禁忌】不煮,虚症不宜,孕妇,劳弱者忌佩戴,忌蒜及近鼻嗅。 一一五、牛黄:苦平有小毒,主惊痫,寒热中恶。 【主治】泻热定惊,利痰清心要药,主口噤,小儿惊邪,痘疮发狂,治痰迷,痉急,益肝胆。 【甄权】安魂定魄,小儿夜啼。 【日华】主中风失音,健忘虚乏。 【用量】五分至一钱。 【禁忌】畏牛膝、干漆,风热未深者忌。 一一六、熊脂:今已不用。 一一七、白胶:又名鹿角胶,味甘平,主腰痛羸弱,补中益气,妇女经闭不孕,止痛安胎。 【主治】长肌增髓,黑发,壮腰膝,生精血,治虚损劳咳,吐血尿血,下血,多汗淋露,崩中带下,疗疮疡,肿毒。 【日华】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遗精,女人漏血。 【灵胎】补督脉,强肾气。 【用量】七分至钱半。 【禁忌】宜虚寒者,下焦有热者、阴虚火旺者忌,壮年慎用。 一一八、阿胶:甘平无毒,主心腹内崩,腰腹痛,四肢酸痛,孕妇下血。 【主治】养阴清热要药,清补肺心,滋肝肾,坚筋骨,治风痛,虚劳喘咳,女子血枯经闭,崩中带下。 【药征】治诸血症,心血虚而不能眠。 【灵胎】养肝滋血,补脾安胎。 【用量】1-3钱,汤药煮好后下之而服。 【禁忌】其性黏腻,胃弱作呕,脾虚食不消者均忌。 一一九、丹雄鸡:味甘微温,主女人崩中漏下,补虚温中,止血通神。 【鸡内金】消积,治反胃,泄痢,尿血下血,外敷治一切口疮,腿疮,谷道生疮。 【鸡屎白】味苦微寒,无毒,可行水消积治鼓胀,肝腹积水,肾结石,下气破血,止遗尿,消疤痕,小儿惊啼,解金银毒;亦可疗乳痈,乳头破裂;外敷治秃疮,耳疮,瘰疬。 验方:鲜鸡屎白用铁锅炒干收藏,每次吃约1钱,用米酒送服排腹水很快。 |
|
7228楼#
发布于:2016-05-24 10: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24日《神农本草经》第21集心得:
一○六、桑上寄生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 【产地】产我国广西.或云处处有之,但寄生杂树者多,寄生桑树者少。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桑上寄生为补肝肾坚筋骨要药,主腰痛背强,益血脉,安胎孕,治女子内伤不足,怀孕胎漏,产后余疾。 【别录】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 【容川】此药味酸枝繁,具木之性,生于桑树之上,桑者,木中之金也,寄生附之,故独得金木之间气,且根不粘土,纯感风气而生,故为清散风木之要药。此药附木而生,象胆附肝,味酸苦,得木火之味,能清肝胆之火,治风热,筋脉结等症,胆通三焦之网膜,外连于筋,寄生如藤附木,象人之筋,故治之。 【甄权】主怀孕漏血不止,令胎牢固。 【灵胎】驱风养血安胎。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忌见火。 一0七、杜仲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产地】产我国陕西四川等地,树皮中有银丝如棉,故亦名锦杜仲,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温,无毒。 【主治】杜仲为健筋骨补腰肾要药,主腰膝酸痛,体虚强直,治胎漏胎堕,精气亏弱。 【别录】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甄权】肾冷膂腰痛,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重。 【大明】治肾劳腰脊挛。 【东垣】能使筋骨相着。 【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汪机】治胎漏胎堕。 【容川】杜仲柔韧,象人之筋膜,能伸能缩,极其坚韧,包紫黑,味纯厚,故入肝肾,以强人筋骨。 【用量】普通二钱至三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恶元参蛇蜕,肾虚火炽者忌,当知母黄柏同用。 常用于胎前能安,胎后能补。 一0八、女贞实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又名女贞子。 【产地】处处有之,生川谷中,叶隆冬不凋,实入药。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女贞子为除热益精要药,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健腰膝,治白发。 【用量】普通一至三钱。 【禁忌】气味俱阴,老人当入保脾胃药及椒红温暖之剂,不然恐腹痛作泻。 一0九、木兰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身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疱酒皻,恶风瘨疾,阴下痒湿,明耳目。 【产地】处处有之,庭院可种植。 【性味】木兰皮味苦,性寒。 【主治】木兰皮为解热,行血,祛湿药。治面疱,酒糟鼻,水肿,酒疸,重舌,及阴下湿痒。 【别录】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去臭气。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体寒之人禁。 【附方】面上疱——木兰皮一斤,细切酒渍百日晒干,栀子一斤,共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肘后)。 酒疸发斑——赤黑黄色,心下懊痛,足胫肿满,小便黄,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木兰皮一两,黄花二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 一一0、蕤核Ruí Hé 【本经原文】味甘温,主心腹邪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久服轻身,益气不饥。 【产地】产我国陝西河南等地,核仁入药。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蕤核主心腹邪热结气,治目赤痛伤泪出,翳膜,眦烂,生用疗多睡,熟用治不眠。 【别录】破心下结痰痞气,齆鼻。 【甄权】治鼻衄。 【吴普】强志,明耳目。 【藏器】生治足睡,熟治不眠。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能补肝虚,今人多用治眼疾,然非火风暴眼所宜用也。 一一一、橘柚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又名橘皮。今之陈皮。 【产地】产我国广东,即广橘皮,以晒干陈久为良,故名陈皮。 【性味】味苦辛,性温,无毒。 【主治】陈皮为宣通疏利要药,主行气健胃,去湿化痰,能发散清热,消积水气。 【别录】下气止呕咳,治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止泄,除膀胱留热停水,起淋,利小便,去寸白虫。 【甄权】清痰涎,治上气咳嗽.开胃主气痢,破症瘕痃癖。 【药征】主治呃逆也,旁治胸痹停痰。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凡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忌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忌与半夏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忌。 成无己曰陈皮和百药,脾为气母,肺为气籥,凡补药涩药必用陈皮以利气,凡用陈皮取其发散皮肤也,故陈皮之用在于行气,气行则领导百药,有痰者因气行而化,有湿者亦因气行而消,其它因食积及饮食之毒亦无不因气行而消解,气虚不能归元,则仅存之气不可再行而耗之,故忌。 【容川】陈皮亦木实也,能治胃,兼治脾,但兼辛香,又能上达于肺。枳壳不辛香,故不走肺,厚朴辛,而气太沉,故不走肺。因肺通于大肠,故厚朴可泄肺气。其气不轻不重,故可降上焦与中焦之气。 一一二、发髲(血余炭) 【本经原文】味苦温,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痓,仍自还神化。 【产地】乃人身头上之发也,处处有之。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主治】发髲主益阴泄热,治小便不利,五癃关格,小儿惊痫,血闷血晕,去瘀血,止好血。 【别录】合鸡子黄煎之消积水,疗小儿惊热百病。 【大明】止血闷血运金疮伤风血痢,入药烧存性用,煎膏长肉,消瘀血。 【苏敬】乱发烧灰,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痢,痈肿疔肿骨疽。 【丹溪】乱发消瘀血,止舌血,补阴甚捷。 【用量】普通三五分。 【禁忌】发灰气味不佳,胃弱者勿服。 一一三、龙骨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 【产地】多产于我国山西四川等处山岩中,为一种化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龙骨为固敛正气,镇纳浮阳要药,主安心神辟惊烦,治泄痢脓血,崩带遗精,镇喘逆,敛虚汗,收疮口,疗脱肛。 【别录】心腹烦满,恚怒,气伏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四肢痿枯,夜卧自惊汗出,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白龙骨主多寐泄精,小便泄精。 【甄权】逐邪气,安心神,止夜梦鬼交,虚而多梦纷纭,止冷痢,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 【日华】怀孕漏胎,止肠风下血,鼻洪吐血,止泻痢渴疾,健脾,涩肠胃。 【药征】主治脐下动也,旁治烦惊失精。 【灵胎】敛气涩血,定志安神。 【用量】普通二钱至三四钱。 【禁忌】收摄太过,若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多致溺赤涩痛,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川椒,忌鱼及铁器。 龙骨今所用者皆石质也,过去有人误解为龙之骨化石,实则为化石之一种,质细而性纯,如同禹余粮亦为石之一种,故二者功能相近,常与牡蛎合用。系土中石类,潜藏于土中,是天水之阳,以归地下,故能潜纳肾气.收敛心神.因其潜纳之性也。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泥沙即得,煅龙骨即置铁锅中,煅透,即得。 一一四、麝香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虫毒,痫痓,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 【产地】产我国青海西藏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似鹿而小,牡麝之脐部有囊,分泌奇香之质,曰麝脐香,结成颗粒者曰当门子。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麝脐香为开关通窍要药,主内透骨髓,外彻皮毛,走窜开通。治中恶,痞满,风毒,风痰,暴痛卒闭,疗痰厥惊痫,鼻塞耳聋目翳。 【别录】疗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去面黡,目中肤翳,妇人难产,堕胎。 【日华】治蛇蚕咬,沙蛊溪瘴毒,辟蛊气,杀脏腑虫,治疟疾,吐风痰,疗一切虚损恶病,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下。 【弘景】佩服及置枕间辟恶梦,及ㄕ疰鬼气,又疗蛇毒。 【药性】热水研服一粒,治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止小便利,又能蚀一切痈疮脓水。 【好古】疗鼻窒不闻香臭。 【孟铣】除百病,治一切恶气,及惊怖恍惚。 【灵胎】除邪辟秽,开窍杀虫。 【用量】普通数厘至分许。 【禁忌】凡病之属于虚者,当补益,概勿施用。劳怯及孕妇均不宜佩带,忌蒜及近鼻嗅之。 【吴克潜】中医之用麝香乃因其有开窍之功,一般毛孔闭塞者麻黄以通之,腠理闭塞者葛根以通之,荣卫闭塞者桂枝以通之,风塞者独活羌活以通之,血塞者延胡郁金以通之,肺气塞者桔梗前胡以通之,心气塞者菖蒲远志以通之,胃气塞者藿香川朴以通之,肝气塞者香附川芎以通之。但是此类用法可以一脏一腑一经为治,并非闭塞之重者。当诸邪深入,或内病暴作,内则经络全被遏阻之势,外则诸窍亦有闭塞之象,是故心神失其主,神志为蒙,此时势非麝香通之不可,著名方剂有麝香天麻丸(麝香天麻防风川芎天南星菊花,治风痰气厥,头痛目眩、四肢倦怠,睡卧不宁),麝昏蟾酥丸(麝香蟾酥轻粉乳香砒石雄黄巴豆寒水石治痈疽发背.疔疮内毒),及至宝丹紫雪丹苏合丸牛黄清心丸等。 一一五、牛黄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 【产地】牛黄生于病牛胆中,状如鸡子黄,多出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有小毒。 【主治】牛黄为泻热定惊,利痰清心要药,主惊痫,寒热中恶,口噤,小儿惊邪,痘疮发狂,治痰迷,痉急,斑痧疮毒,益肝胆,定魂魄。 【别录】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久服令人不忘。 【甄权】安魂定魄,辟鬼邪,卒中恶,小儿夜啼。 【日华】主中风失音,口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思邈】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除百病。 【灵胎】化痰定痫,泄热除邪。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 【禁忌】恶龙骨龙胆(钱乙方中不忌)地黄常山蜚蠊,畏牛膝干漆,风热未深者忌用。 一一六、熊脂 【本经原文】味甘微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皯,久服强志,不饥轻身。 【产地】熊身上之脂肪。今已经不用。 一一七、白胶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一名鹿角胶。 【产地】鹿之角茸。产我国东北西北地区。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补中益气,长肌增髓,止痛安胎.黑须发。强筋骨,壮腰膝,生精血,治伤中,虚损,劳嗽,吐血,尿血,下血,多汗淋露,腰痛羸瘦,四肢作痛,崩中带下,疗疮疡,肿毒。 【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数利,泄精溺血,破瘀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久服耐老,不可近丈夫阴令痿。 【日华】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带下,炙末空心服方寸匕,壮筋骨。 【灵胎】补督脉,强肾气。 【用量】普通七分至钱半。 【禁忌】壮年慎用,阴虚火旺者忌。麻勃为使畏大黄,不可嗅,有虫恐入鼻内,药不能治,男子阴茎近入,易于痿弱。 鹿茸——味甘咸性温无毒.鹿茸为大补真阳要药,主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生精充髓,治男子虚劳,老人精衰,腰膝无力,滑精眩晕,妇人崩漏带下。 鹿角——味咸性温无毒,主益气补阳,强骨髓,续绝伤,治腰脊痛,心腹痛少腹血急痛,脱精尿血,夜梦鬼交、疗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恶疮痈疽,煮成粉名鹿角霜,治脾胃虚寒,呕逆食少便溏。 【吴克潜】曰鹿茸为纯阳之物,性温而燥,专补元阳,凡男子虚怯老人阳亏允为合宜,若吐血尿血等症,由于阴虚火旺下焦有热者居多,误用鹿茸必致反剧,故鹿茸治血症乃治阳衰气虚而不摄血者。治痈疽亦为阴症而火衰者,研习者须知。 一一八、阿胶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产地】原产山东东阿县,用阿井之水将牛皮或驴皮煎熬而成,今者阿井之水久湮,处处皆有出产,多以驴皮熬胶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阿胶为养阴清热要药,主清补肺脏,滋益肝肾和血液,坚筋骨,治风痛.虚劳喘嗽吐血,妇人血枯经闭,崩中带下。 【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药性】坚筋骨,益气,止痢。 【药征】主治诸血症,故兼治心烦不得眠者。 【容川】阿胶以水济火,是以坎填离,此阴汁得心火化为赤,即为血,益阴气,使阳不动、保持厥阴之本体,阿胶得阿井伏流之水性,故能伏水中之阳。 【灵胎】养肝滋血,补脾安胎。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气味虽平和然其性黏腻,胃弱作呕吐,脾虚食不消者均忌。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21集作业 |
|
7229楼#
发布于:2016-05-24 20:10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5月24日《神农本草经》第21課心得: 106、桑寄生 【灵胎】驱风、养血、安胎 107、杜仲:妇科多用,去妊娠纹、产后腰背痛 【原文】辛、甘、温 【主治】补腰肾 【容川】入肝肾、强人筋骨 108、女贞实(女贞子):滋补类 【性味】苦、平 【主治】除热益精、养精神、治白发 109、木兰:女孩吃皮肤好 【原文】苦、寒 【主治】解热、行血,祛湿 【禁忌】体寒之人禁 110、蕤核:失眠、眼病。现在用的不多 【原文】甘、温 【主治】生用治疗多睡,熟用治疗不眠 111、橘柚(陈皮) 【原文】苦、辛、温 【主治】行气健胃,去湿化痰,发散清热、消极水气 【别录】下气止呕咳 【容川】陈皮治胃、治脾、上达于肺。枳壳不辛香,不走肺;厚朴虽然辛,但是气太陈,所以也不走肺,但可以泄肺气 112、发髲(头发):用猪油炸过,下水,治黄疸 【原文】苦、温,治疗水拍不出来,利小便 【主治】益阴泄热,去瘀血,止好血 【别录】猪油炸头发,煎鸡蛋,利水、活血化瘀效果很好 113、龙骨:与牡蛎合用,治疗已经,心乱 【原文】甘、平,金石类药 【主治】固敛正气,镇纳浮阳(肺金制约不住心火的热,导致热气外溢,肺热,上焦热),安心、崩带遗精,敛虚汗 114、麝香:麝与鹿长的很象。又叫麝脐香、当门子,味道很臭 【原文】辛、温 【主治】开关、通窍,内透骨髓,外彻皮毛,走窜开通 【禁忌】孕妇要忌,否则滑胎 【吴克潜】毛孔闭塞:用麻黄 ; 腠理闭塞:用葛根 ; 荣卫闭塞: 用桂枝 ; 风塞:用独活姜活 血塞:延胡郁金 ; 肺气闭塞:桔梗前胡 ; 心气闭塞:菖蒲远志 ; 胃气闭塞:藿香川朴 肝气闭塞:降伏川穷 ; 全身闭塞:麝香 115、牛黄:张仲景不用,同仁堂出产牛黄静心丸 【原文】苦、平 【主治】泻热定惊、利痰清心 116、熊脂:现在不用了,因为要杀熊 117、白胶(鹿角胶):下焦有热不可以吃 【原文】甘、平 【主治】补中益气,长肌增髓,强筋骨 【灵胎】补督脉,强肾气(久站的人可以吃) 【禁忌】壮年慎用,阴虚火旺者忌;不可以靠近男人阴茎,否则阳痿 【吴克潜】阳不举的人可以吃;如果阳起正常的话,不要吃 118、阿胶:滋补类的药,止血 【原文】甘、平 【主治】养阴清热,清补肺脏,滋益肝肾和血液,妇人血枯经闭,崩中带下 【药征】治诸血症 【容川】能伏水中之阳 【灵胎】养肝滋血,补脾安胎 【禁忌】胃弱作呕吐者禁,脾虚食不消者,忌 119、丹雄鸡:男人吃公鸡、女人吃母鸡 【原文】甘、温。治女人崩中漏下,补虚温中,止血通神。 【灵胎】疏肝养窜、鸡金消积 【鸡内金】化积,治反胃,小儿食疟疳积,外敷治疗一切口疮,谷道生疮 【鸡屎白】行水消积,治鼓胀。可以单味要治疗肝癌、肝硬化腹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