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275楼#
发布于:2016-05-28 11: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集心得:
一四六、水银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疥瘘痂伤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镕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
【产地】产山西陕西山中。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主治】水银为杀虫要药,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
【别录】以傅男子阴,阴消无气。
【藏器】利水道,去热毒。
【大明】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疥,杀虫,催生下死胎。
【宗奭】治小儿惊痫热潮。
【灵胎】除湿热,解疮毒。
【用量】普通多配合丸散方用,内服约数分,外用无定量。
【禁忌】水银性沉,与金银诸物同,吞服金银水银者,皆足以致命,饵服者须慎之。
一四七、石膏


【本经原文】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又名寒水石。
【产地】产浙江江苏山东,他省亦有出产。
【性味】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主治】石膏为清凉解热要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止汗。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甄权】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和葱煎茶去头痛。
【大明】治天行热狂头风旋,下乳,揭齿益齿。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
【容川】得石之性多,味虽咸而不甚,且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为泉,是故此石纯具水性,禀天水之寒,故能清热。
【药征】主治烦渴,旁治谵语烦躁身热。
【用量】普通三钱至五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等均忌,真寒假热之症或因里虚引起之虚热症亦忌,有金疮下乳亦忌,胃家寒症者亦忌,恶巴豆畏铁。
一四八、慈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今名磁石。
【产地】产山中能吸铁。
【性味】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磁石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安宅,镇惊,明目,通耳,益精。
【别录】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
【甄权】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明之。
【大明】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呑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呑下。
【灵胎】补肾降火,强筋壮骨。
【用量】入煎剂二钱至四钱,水飞用三分至八分。
【禁忌】凡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然体重,难于消化,渍酒优于丸散,凡使火炙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恶丹皮杀铁消金。
久则化铁,为铁之母,药性为,石属金,铁为水,故磁石本兼金水两性,而归于肾,故其主治肾,能自肾中吸引肺金之气,以归于根。
【炮制】捡去杂质,捣碎,置铁锅中,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晾干,研粉即得。
一四九、凝水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
【产地】生于卤地积盐之下,精液渗入土中,年久至泉,结而成石,清莹如水晶,亦有带黑色者。
【性味】味辛亦做咸,性寒,无毒。
【主治】凝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腹中积聚,疗汤火伤(烧研敷)。
【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止渴,水肿,小腹痹。
【甄权】压丹石毒风,解伤寒劳复。
【用量】普通煎剂一钱至三钱。
【禁忌】性寒,虚寒之体不宜,入肾走血,除热之功与诸盐同,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制丹砂,伏玄精石。
一五〇、阳起石


【本经原文】味咸微温,主崩中漏下,破子臧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补不足。
【产地】产深山山谷,或曰,惟齐山有之。
【性味】味咸,性微温,无毒。
【主治】阳起石为补命门壮阳道要药,功能疗阴痿,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
【别录】疗男子阴头寒,阴下湿痒,去汗臭,消水肿,令人有子。
【甄权】补肾气,精乏腰痛,膝冷湿痹,子宫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大明】治带下瘟疫,冷气,补五劳七伤。
【好古】补命门火不足。
【灵胎】助阳益气。
【用量】普通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凡阴虚及阳痿属于失志,以致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与崩漏由于火盛,而非虚寒者,均忌,忌羊血,凡使用火灸酒淬七次,研细水飞用,不入汤药,又石药冷热皆有毒(因不易消化),非可久服之物。为云母石之根,其山冬不积雪,夏则生云,积阳上升,故凡病人阳气下陷,阳物不举者,用以升举阳气,此以阳助阳。
【炮制】拣去杂质,捣碎,置铁锅中,煅透,趁热倒入酒渍淬,取出晾干,研粉即得。
一五一、孔公孽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创疽瘘痔,利九窍,下乳汁。
一五二、殷孽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烂伤瘀血泄利寒热鼠瘘症瘕结气,今少用。
一五三、铁精

【本经原文】平主明目,化铜铁落,味辛平,主风热,恶创,疡疽创痂,疥气在皮肤中,铁主坚肌耐痛。
【产地】铁精或铁落为錬铁时锤打所落之皮甲。
【性味】味辛,性平。
【主治】铁精为解热,安神,补血药,能除风热,治风痉,癫痫,善怒发狂。
【别录】除胸膈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去黑子,可以染皂。
【大明】治惊邪癫痫,小儿客忤,消食及冷气。
【苏敬】炒热投酒中饮,疗贼风痉,裹以熨腋下,疗狐臭有验。
【用量】普通内服一厘至五厘,煎服者虽数钱亦可,近时多用以融化他药中服之。
【禁忌】铁性重坠,有碍消化,服原质者宜慎之,患肿者服之,一生须忌盐。
一五四、理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一五五、长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下三虫,杀蛊毒久服不饥。
一五六、肤青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虫毒及蛇,菜肉诸毒,恶创。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25集作业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276楼#
发布于:2016-05-28 19:10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課心得:

145、硫磺:or 生附子
脚无力:用硫磺,下肢瘫痪的人、全身性水肿、里寒(大夏天都感到很冷)的人用硫磺
肉桂粉:也可以点命门火。但是从木来的火,当火不够的话,无法点着命门火。当火很小的时候,需要硫磺,而不能用肉桂


146、水银:外用,很少用。因为有毒,尽量不要内服
【主治】杀虫、性病梅毒、皮肤病、下死胎

147、石膏
石膏:白虎
麻黄:青龙
大枣:朱雀
附子:玄武

石膏治疗阳明症很好,(阳明症:但热不寒,胃口很好、肥胖、便秘)
石膏治疗阳明症的时候,如果病人吃了石膏还是很热,就需要用到生附子(热极生寒)
煮石膏的时候要用棉布包起来煮,量可以大一点,一两二两不算多

感冒的发展:太阳(需要发表治疗)---》阳明(到此为止,不会再进了)or少阳(往来寒热)--》少阴、太阴(里寒)

治糖尿病配方:石膏(大剂量)、巴戟天、肉苁蓉、生地、怀山、薏仁(9碗水煮成3碗水)

【性味】甘、辛、大寒
【主治】清凉、解热、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解肌发汗、清热止汗
【元素】治阳明经头痛


148、磁石:吸气困难的时候吃。煮的时候用棉布包起来煮
【主治】补肾、强阴,引肺气入肾
【甄权】补男子肾虚风虚
【灵胎】补肾、降火、强筋壮骨

149、凝水石
【性味】辛、咸、寒
【主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
【别录】止渴、水肿


150、阳起石:治疗肿瘤、癌症时常用。由于无毒,可以大剂量的用
【性味】咸、温
【主治】崩中漏下(子宫颈癌)、补命门、壮阳道、治疗阴痿
【别录】去阴下湿痒、令人有子
【甄权】补肾气、精乏腰痛
【禁忌】有虚火的时候不可以用



153、铁精(铁落):治疗大小便都正常的精神病,可以单味药用
【性味】辛、平
【主治】解热、安神、补血、治癫痫、善怒发狂


157、干姜
吐血辩证:
经方:如同水管冬天被冻裂一样,人咳血,是因为里太寒,血管破裂。应该要用热药,如干姜
温方:大热,要用寒凉药

【性味】辛、温  (对应肺、寒,救心、救肺,大剂量)
【主治】除寒、散结,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寒泻腹痛
罗红灵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7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3
7277楼#
发布于:2016-05-28 20: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6课心得
硫磺与附子:都是大热大补药,使用硫磺与附子的时机,只要出现两脚无力,加硫磺,命门火来自肾脏,当生命将止时,肉桂一下,会将微弱的火熄灭,这时得用硫磺与生附去固住,当到生命关头,走路无力,下肢瘫痪,水肿,心大热,汗流浃背,里寒重极,可以用上金液丹,单味炮制过的硫磺。用3—5钱下去,如果有好转,但还是处在危险的边缘,用3两服一剂去,即把生命救回。
外伤中,有水泡,可以在水泡靠近皮肤的位置刺破,慢慢挤出水液,之后再撒上硫磺粉。伤口不会留疤。像膏类的抹在伤口上,则会不透气,留疤。硫磺与雄黄都不煮,一加热则成水银,即砒霜。
146,水银:味辛寒,外用,水银为杀虫要药,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利水道,去热毒,除风,安神,镇心,但其毒性很强,基本不会用上。
147,石膏:味甘辛微寒,清凉解毒要药,又名寒水石,色白,大寒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解汗。【甄权】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和葱煎茶去头痛。经方中,石膏称白虎,麻黄称青龙,红枣称朱雀,附子称玄武。当阳明症出现时无实症,只有便秘与壮热,这时根据病人的需要可以重用石膏,起于4两,如重用还是没解决,则要改用生附子,取其热极生寒的规律。【容川】得石性多,味虽咸而不甚,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为泉,此石纯具水性,秉天水之寒,故能清热。【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忌,真寒假热症,里虚引起虚热症,金疮下乳,胃家寒症忌,恶巴豆畏铁。
148,慈石,磁石:味辛寒,风湿肢节痛不可持物,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为补肾强阴要药,能引肺气入肾,镇惊,明目通耳,益精。颈核喉痛,小儿惊痫,治筋骨赢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吞针铁,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吞下。【用量】煎剂2—4钱,水飞用3分—8分。【禁忌】独磁石虽属石药,却冲和无悍猛之气,体重难于消化,恶丹皮杀铁消金。久则化铁,药性为石属金,铁为水,故兼金水两性。主治肾,能自肾中吸引肺金之气,归于根。【炮制】捣碎置铁锅煅透,趁热倒入醋,晾干研粉即得。
149凝水石:味辛寒,天然的咸味,都有利水排水的功能,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又名寒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疗汤火伤,【甄权】压丹石毒风,解伤寒毒劳复。【禁忌】性寒,虚寒之体不宜,入肾走血,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
150,阳起石:味咸微温,主崩中漏下,破子宫瘀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补不足。为补命门壮阳道要药,阴下湿痒,去汗臭,消水肿,令人有子。【禁忌】阴虚及阳痿属于失志,崩漏由于火盛,非虚寒者均忌。
151,孔公孽,味辛温,主伤食不化,恶疮疽痿痔,下乳汁。    152,殷孽:味辛温,主烂伤瘀血泄利寒热鼠痿症瘕结气。 都少用
  153,铁精:生铁烙,炼铁时锤打所落之皮甲,平主明目,味辛平,主风热,恶创,为解热安神补血药,能除风热,治风痉,癫痫,善怒发狂。【别录】除胸膈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去黑子,消食及冷气。【苏敬】炒热投酒中饮,疗贼风痉,裹以慰液下,疗狐臭。用量1厘至3厘,铁性重坠,有碍消化。患肿者服之,一生忌盐。
154—156,理石,长石,肤青,去虫毒杀三虫,亦少用。
157,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为除寒散结要药,回阳通脉,辛味入肺,故肺家寒症可用,咳嗽吐血,只有里寒重才会吐血,寒造成血管破裂,咳血吐血一定要放干姜,一个人有没有力气,跟肺有关系,温肺时阳会回头,回阳救逆,要用上干姜。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278楼#
发布于:2016-05-28 22: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课心得


一四六、水银:味辛寒,主伤白秃,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
【主治】杀虫要药,治性病溃烂、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
【大明】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疥。
【灵胎】除湿热,解疮毒。
【用量】多配合丸散方用,内服约数分,外用无定量。
【禁忌】性沉同金银,吞服能致命。
一四七、石膏:又称白虎,寒水石,味辛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产乳,金创。麻黄又称青龙,大枣又称朱雀,附子又称玄武。
【主治】为清凉解热要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止汗。
对治阳明症(但热不寒,一种是大热;一种会便秘)。病在阳明无死症。若高热不退可尝试大热药生附子,因人体是圆形的,热极会生寒。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结气,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甄权】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烧,和葱煎茶去头痛。
【大明】治天行热狂,头眩,下乳,益齿。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潮热,大渴,中暑,牙痛。
【倪师】大热燥渴用白虎汤。消渴频尿须补肾,用石膏约3两,巴戟天,肉苁蓉,生地,淮山,薏仁,9碗水煮3碗。热症消化速度快,用石膏可令其食欲减缓。若相反就换热药生附子去推,取热极生寒;寒则消化慢,无食欲。
【药征】主烦渴,旁治谵语烦躁身热。
【用量】3-5钱,大剂二三两。金石类药须打粉,用棉布袋包起来与他药同煮。
【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真寒假热,虚热者,有金创,下乳及胃寒者均忌,恶巴豆,畏铁。
一四八、慈石:即吸铁石。味辛寒,无毒,主周痹,风湿关节痛,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主治】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和谐,可镇惊,明目聪耳,益精。一般治气喘吸气困难者须加此药,同时加补肾的药,因吸气靠肾,肺为肾之母。
【灵胎】补肾降火,强筋骨。
【用量】入煎剂2-4钱,水飞用3-8分。
【禁忌】其性沉降,难消化,故渍酒优于丸散。用磁石泡酒可补肾壮阳,使元气归根。恶丹皮杀铁消金。
一四九、凝水石:味辛寒,无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大热,烦满喜饮。
【主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烧研敷疗烫火伤。
【别录】除五脏伏热,胃热,止渴消肿,小腹痹。
【用量】煎剂1-3钱。
【禁忌】虚寒者不宜。入肾走血,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制丹砂,伏玄精石。
一五0、阳起石:味咸微温,无毒,能软坚,主崩中漏下,破子宫瘀血,子宫、卵巢肿瘤,寒热腹痛,无子,阳痿,癌症多用。
【主治】为补命门、壮阳要药,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
【别录】疗男子阴茎寒,阴下湿痒,去汗臭,消水肿,令人有子。
【甄权】补肾,精乏腰痛,膝冷湿痹,宫寒,冷症寒瘕,月经不调。
【用量】水飞用五分至一钱,普通1-6钱。
【禁忌】虚寒中有火者忌,纯虚纯寒症宜。
一五一、孔公孽;一五二、殷孽很少用。
一五三、铁精:即铁落,味辛平,主明目,风热,恶疮,疮疽,疮痂。单味生铁落(1-3钱)可治单纯的精神病(无便秘),用棉布包着煮汤,6碗水煮2碗。
【主治】解热安神,补血药,治风痉,癫痫,善怒发狂。
【别录】除胸膈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去黑子。
【苏敬】炒热投酒中饮疗贼风痉,裹以熨腋下疗狐臭。
【用量】普通内服1-5厘,煎服数钱,今多融化他药中服之。
【禁忌】其性坠,下痢者不宜。
一五四、理石;一五五、长石;一五六、肤青均少用。
一五七、干姜:二三年不采收的老姜,味辛温,宜寒症,主胸满咳逆,咳血吐血,温中止痢,逐风湿痹,补脾利水、排水,多生用。
【主治】除寒散结要药,回阳通脉,治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冷痛疝气,寒泻腹痛。
【别录】腹冷痛,风邪诸毒,唾血。
【甄权】治腰肾间痛冷,破血去风,通关节,开脏腑,夜尿多。
【大明】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反胃干呕,散淤血,止鼻红,解冷热毒,开胃消食。
【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赤。
【容川】干姜炮制则温,性轻浮;生者烈,能去寒湿,和血通气。
【用量】一二钱,急救加量。
张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2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192
7279楼#
发布于:2016-05-28 22: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课心得
中经

干姜祛寒。如水不能运化,则为水肿,干姜常用于治疗水肿,腹水、肺水、四肢积水,皆可用。剂量一般2-3钱,急救可重用。
生姜干姜炮姜禁忌同,久服伤阴损目,误服劫津耗液,凡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胀痛均忌。
158、枲耳实
现使用较少。
159、葛根
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伤寒中风,治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解酒毒。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烦热,压丹石,傅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
葛根其根色纯白,属金,又能吸水气上升,是金水相生之物,故又能引津气治阳明之燥,故入太阳阳明二经。葛根全株皆可入药。项强可用葛根,项强属于太阳病,系温病,黄帝内经有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但运动之后伤津液而感受风寒证,即为伤于寒。
葛根生发力量强,小孩生水痘用葛根汤,透发水痘,即愈。葛根可治消渴。葛根生津,上身体液亏虚可用;可治脑部津液不足、刚痉。
断食养生可用葛根代替食物,患癌症身体壮实者,可用断食疗法。
表证伤寒,有汗用葛根汤,无汗麻黄汤主之。
葛根多用反伤胃气,升散太过也,丹溪曰已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恐表虚反增斑烂。
160、瓜蒌根(天花粉)
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为润肺降气要药,主袪痰止嗽,涤胸中垢腻,润心肺及胃,治吐血,天花粉主消渴,烦满大热,通乳消肿。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按伤寒杂病论之用根为生津要药,滋润太阳经之燥与胃经之燥,实为去心包积痰之要药。
瓜蒌根可治疗柔痉。所有消渴,皆可使用,其效力强于葛根。治疗心脏病、胸痹用其子。润肺治气,治疗肺之药,皆可治心。可治疗奶水累积。
瓜蒌根使用剂量一般5钱以上,瓜蒌实一般用三钱,皆可食用。
脾胃虚寒作泄者忌,恶干姜畏牛膝,反乌头,忌铁。
161、苦参
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湿,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为燥湿胜热健胃杀虫积要药,主治积聚,症瘕,恶疮,疳症,泄血中热,清湿养阴。养肝胆气,安五脏,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虫。治热毒风,皮肌烦躁,生疮,赤癞,眉脱,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
苦参性寒,祛热,小便刺痛、黄疸,均可治疗。苦参煮水外洗,可治皮肤发痒,如荨麻疹等,若苦参无效则用蛇床子。
苦参久服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性寒,热证方可用。
162、当归
味甘,温,无毒。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洒洒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为补血清血要药,主一切血虚血浊,治瘘弱,痹痛,诸疮,破恶血,生新血,补女子诸不足,为调经良药;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止呕逆虚劳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崩中补诸不足。
当归药膳常用,其中有油,大剂量使用,可以润肠,当归补血、养血、清血,血虚、血浊、妇科病,都可以使用。在治疗肝病时会使用当归、黄芪。
当归是滋补之药,也是活血化瘀的好药,治疗便秘,可使用当归,也可用柏子仁等。
性滑润,泄泻者慎用,脾胃薄弱者忌,用时须它药来佐。
163、麻黄
   味甘,温,无毒。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为发汗解散要药,功能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止好睡,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治身上毒风疹痹,皮肉不仁,主壮热温疫,山岚瘴气等。虽其茎直上,但却如草之丛生,故能上升又能外散,其茎空,直达而上,且无大味,纯得天轻阳之气,故专主气分。一般取其苗,以其苗细长中空,象人毛孔,而气轻扬,故能发汗,能通阳气,直走鼻皮毛,其根坚实味涩,故能止汗。
麻黄质轻,升气,肺癌、肺痨等肺病,都可用。麻黄有回阳救逆之效,但不能单用。
麻黄提神、发汗,表实证以麻黄解表,发汗即愈,用于高热、气喘、水肿,都很好用。主伤寒表实无汗。
肺实证也可以用麻黄,治肺一定会治肝,麻黄色青入肝。
若身有脓疮,不能用麻黄发表。
164、通草
味辛,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又名白通草。为利水退热要药,主泄肺热利阴窍,舒胃气,除水肿,治五淋,下乳催生。主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泻肺。
通草质极轻,加上炒麦芽可退奶水。其排水利湿,除水肿,治肺热、奶水不下。
虚脱之人与孕妇禁忌。
165、芍药
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白芍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功能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女科良药;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泻肝安脾,收肺气,止泻痢,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
白芍、赤芍差异不大,赤芍入血分,主收敛,可收缩静脉血管,治疗静脉瘤等。腹痛可用芍药,如是胸满则用枳实,不用芍药。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7280楼#
发布于:2016-05-28 23: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7日《神农本草经》第24课心得:

一四四、石硫黄(区别于土硫磺)
【本经原文】味酸温,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产地】产火山地带。
【性味】味酸,性温,有毒(全身皮肤发痒出红疹,鸭肉解硫磺毒)。
【主治】硫磺为补阳要药,主治脾胃虚寒,寒痹冷癖,命门火衰,能发汗以祛寒痰,及疏利大肠,通常性便秘,杀虫,治疮疥。(火烧木,用于疏肝;硫磺可化五金,如是五金类结石,可以用硫磺)
【别录】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痛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虫疮,止血杀疥虫。
【甄权】下气,治腰肾久冷,除冷风顽痹,寒热,生用治疥癣,炼服主虚损泄精。
【大明】壮阳道,补精骨劳损,风劳气,止嗽,杀脏虫邪鬼。
【吴普】治妇人血结。
【李珣】长肌肤,益气力,老人风秘,并宜炼服。
【容川】能燃,是水中之火也,其味酸,是得木味,水中之阳,发则为木,故味酸而能燃,又是水中之木也,为温下焦肝肾之猛药。(以意得药)
【灵胎】驱寒燥湿。杀虫化金。
【用量】普通五分至二钱。
【禁忌】硫磺为救急妙药,但中病便当已,不可尽剂,畏细辛朴消,中硫磺毒,黑铅煎汤解之,或是食鸭肉可解之。
【倪注】阴盛则死。脏(阴)主积;腑(阳)主泄。阴积用俊阳药补阳。硫磺通常用酒泡制,或用甘草煮,滋补固阳用;生用硫磺攻坚用。硫磺急救用,为回阳药。
硫磺辨症:脚无力,用硫磺。用于病人命门火不够时,点火烧木。急救时用三倍或十倍重剂就命火,平时不可重剂。
葛洪《抱朴子》,金液丹,用到煅硫磺,随身携带急救用。
硫磺制膏用于外伤、烫伤(西医)。硫磺粉处理烫伤,收口不留疤。

一四五、雌黄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恶创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
【产地】产地同雄黄。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主恶疮杀虫虱,身痒,邪气诸毒,治身面白驳,散皮死肌,血气虫积心腹痛,为外科要药,与雄黄功相仿。
雌黄有毒,一般外用;内用用雄黄。
生女儿:雌黄包布敷肚脐。
杀头虱:洗头包敷。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7281楼#
发布于:2016-05-28 23: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5月24日《神农本草经22》心得
119,鸡屎白,治疗腹水最好的药。鸡屎白味苦性微寒无毒,主要的功能就是行水消積
,治臌胀,小便里面带石头,结石通通可以治疗,解金银毒,乳痈,瘰疬。
120、雁肪,就是野鸭的脂肪。治抽筋拘挛,一定有用。
121、石蜜,甜的东西都能滋补,润心肺,酒醉可以用糖水。吃糖下去有胃酸都是人工
的糖。胖的人都是热,瘦的人都是寒。甘糖主胃,脾。
122、蜂子,蜂蜜,蜂蜡。蜂蜜补中益气非常好,滋补脏腑重要的药。蜂蜜滋养脾胃,
调和营卫,治五臓不足,肠胃燥结,肌肉疼痛通通可以。蜂蜜滋润的药,味甘。蜂蜜治麻风,肠道寄生虫。蜂蜡主孕妇胎动。大风疠疾就是麻风证。蜜蜂子,胡蜂子,黄蜂子。
123、蜜蜡,就是蜂蜡。
124、牡蛎,味咸,咸可以软坚,牡蛎主要是针对甲状腺肿瘤。海里面出来的东西对瘿
瘤效果都非常的好,瘿就是甲状腺肿瘤。性微寒无毒。牡蛎煮汤会对骨头增生很快跟吃钙
片是不一样的。男人遗精很厉害就用龙骨过跟牡蛎混合用能够固涩。牡蛎能够软坚而且排水,能够敛汗固肠,防止疜痢,遗精通通都可以用。久服强骨节。牡蛎粉可以治盗汗。腹动悸用黄连,脐下动悸用龙骨,而部位不定的动悸,胸腹烦躁的用牡蛎。
125、龟甲,味咸平,破症瘕疟痎,有肿瘤有硬块的癌症常常用到咸味的药。乌龟潜阳的力量很强,味道是咸味攻坚。小孩头顶的洞如果一直没有闭合好,用龟甲最明显。乌龟除了攻坚,还有滋补的效果,补血滋阴,肾亏也可以用龟甲来补。

126、桑螵蛸,就是螳螂的幼虫,男女都可以用,用在滋补药里面。桑螵蛸有固肾的功
能。遗精的时候早泄的时候都可以用。川芎,任何的骨头凸出来就用单位川芎粉,用纱布把川芎粉包起来,再在布外边散点米酒,晚上扑倒骨头凸出来的地方,每天都扑。同样蓖麻子粉贴在脂肪瘤上,每天晚上贴,白天不贴,脂肪瘤慢慢就消掉。
127、海蛤,软坚润下的药,只要是痰都能够去掉。能够消瘿核就是甲状腺肿瘤。
128、文蛤,文蛤比海蛤好。味咸性平无毒。如果是化痰软坚的话海蛤绝对比文蛤强很多。
129、蠡鱼,就是鲤鱼,黑鲤鱼更好。主治排水,面目浮肿都可以使用。味甘寒。淡水
鱼都有土味。凡是有土的厚味的就可以用。阴虚的就可以用这个方子排出水来,阴虚的病
人看见阳证,阳证脸色比较赤红,肚子燥热,里阳外浮。阳虚的用这个方子就排不出来水
。鲤鱼有排水消肿利尿的功能,水肿,脚气肿,孕妇的肿都可以用。鲤鱼煮的时候加赤小豆,赤小豆能去湿。水肿胀满,腹胀的时候把鲤鱼破开,肚子放入生白矾,用纸包住,用
土煨熟,一剂下去就排的很快,强土。腹胀肚子大起来都是浮阳不足的问题,腹胀是肝有
问题,肝影响到脾,脾臓受到肝的迫害,脾无力,这个时候要强脾的功能把水排掉,脾统水,全身的水脾臓在管。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7282楼#
发布于:2016-05-29 00:3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 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課心得:
贰、《中经》续
硫磺(或生附子)属大热药。当脚无力:用硫磺,下肢瘫痪的人、全身性水肿、里寒(大夏天都感到很冷)的人用硫磺,肉桂粉:也可以点命门火。但是从木来的火,当火不够的话,无法点着命门火。当火很小的时候,需要硫磺,而不能用肉桂。
146、水银
【性状】味辛寒,主伤白秃,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外用,很少用。因为有毒,尽量不要内服
【主治】杀虫要药,治性病溃烂、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
【大明】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疥。
【灵胎】除湿热,解疮毒。【用量】多配合丸散方用,内服约数分,外用无定量。【禁忌】性沉同金银,吞服能致命。
147、石膏
【性状】又称白虎或寒水石,味辛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产乳,金创。麻黄又称青龙,大枣又称朱雀,附子又称玄武。石膏治疗阳明症很好(阳明症:大热或壮热不寒,胃口很好、肥胖、便秘),病在阳明无死症。若高热不退可用大热药生附子,因人体是圆形的,热极必会生寒。煮石膏的时候要用棉布包起来煮,量可以大一点,一两二两不算多。感冒的发展:太阳(需要发表治疗)---》阳明(到此为止,不会再进了)or少阳(往来寒热)--》少阴、太阴(里寒)。
【主治】清凉、解热、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解肌发汗、清热止汗。
对治阳明症(只热不寒,一种是大热;一种会便秘)。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结气,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甄权】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烧,和葱煎茶去头痛。
【大明】治天行热狂,头眩,下乳,益齿。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潮热,大渴,中暑,牙痛。
【倪师】大热燥渴用白虎汤。消渴频尿须补肾,治糖尿病配方:石膏(大剂量)、巴戟天、肉苁蓉、生地、怀山、薏仁(9碗水煮成3碗水)。热症消化速度快,用石膏可令其食欲减缓。若相反就换热药生附子去推,取热极生寒;寒则消化慢,无食欲。【药征】主烦渴,旁治谵语烦躁身热。
【用量】3-5钱,大剂二三两。金石类药须打粉,用棉布袋包起来与他药同煮。【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真寒假热,虚热者,有金创,下乳及胃寒者均忌,恶巴豆,畏铁。
148、慈石
【性状】即吸铁石。味辛寒,无毒,主周痹,风湿关节痛,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吸气困难的时候吃。煮的时候用棉布包起来煮。
【主治】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和谐,可镇惊,明目聪耳,益精。一般治气喘吸气困难者须加此药,同时加补肾的药,因吸气靠肾,肺为肾之母。
【甄权】补男子肾虚风虚。【灵胎】补肾降火,强筋骨。
【用量】入煎剂2-4钱,水飞用3-8分。
【禁忌】其性沉降,难消化,故渍酒优于丸散。用磁石泡酒可补肾壮阳,使元气归根。恶丹皮杀铁消金。
149、凝水石
【性状】味辛微咸性寒,无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大热,烦满喜饮。
【主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烧研敷疗烫火伤。
【别录】除五脏伏热,胃热,止渴消肿,小腹痹。【用量】煎剂1-3钱。
【禁忌】虚寒者不宜。入肾走血,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制丹砂,伏玄精石。
150、阳起石
【性状】味咸微温,无毒,能软坚,主崩中漏下,破子宫瘀血,子宫、卵巢肿瘤,寒热腹痛,无子,阳痿。治疗肿瘤、癌症时常用。由于无毒,可以大剂量的用
【主治】为补命门、壮阳要药,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崩中漏下(子宫颈癌)、补命门、壮阳道、治疗阴痿。
【别录】疗男子
张瑞芝
会员
会员
  • UID201975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8
7283楼#
发布于:2016-05-29 07: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课心得

一四六、水银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疥瘘痂伤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镕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
【产地】产山西陕西山中。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主治】水银为杀虫要药,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
【别录】以傅男子阴,阴消无气。
【藏器】利水道,去热毒。
【大明】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疥,杀虫,催生下死胎。
【宗奭】治小儿惊痫热潮。
【灵胎】除湿热,解疮毒。
【用量】普通多配合丸散方用,内服约数分,外用无定量。
【禁忌】水银性沉,与金银诸物同,吞服金银水银者,皆足以致命,饵服者须慎之。
一四七、石膏
【本经原文】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又名寒水石。
【产地】产浙江江苏山东,他省亦有出产。
【性味】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主治】石膏为清凉解热要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止汗。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甄权】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和葱煎茶去头痛。
【大明】治天行热狂头风旋,下乳,揭齿益齿。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
【容川】得石之性多,味虽咸而不甚,且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为泉,是故此石纯具水性,禀天水之寒,故能清热。
【药征】主治烦渴,旁治谵语烦躁身热。
【用量】普通三钱至五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等均忌,真寒假热之症或因里虚引起之虚热症亦忌,有金疮下乳亦忌,胃家寒症者亦忌,恶巴豆畏铁。
一四八、慈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今名磁石。
【产地】产山中能吸铁。
【性味】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磁石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安宅,镇惊,明目,通耳,益精。
【别录】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
【甄权】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明之。
【大明】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呑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呑下。
【灵胎】补肾降火,强筋壮骨。
【用量】入煎剂二钱至四钱,水飞用三分至八分。
【禁忌】凡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然体重,难于消化,渍酒优于丸散,凡使火炙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恶丹皮杀铁消金。久则化铁,为铁之母,药性为,石属金,铁为水,故磁石本兼金水两性,而归于肾,故其主治肾,能自肾中吸引肺金之气,以归于根。
【炮制】捡去杂质,捣碎,置铁锅中,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晾干,研粉即得。
一四九、凝水石(不用)
一五〇、阳起石
 【本经原文】味咸微温,主崩中漏下,破子臧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补不足。
【产地】产深山山谷,或曰,惟齐山有之。
【性味】味咸,性微温,无毒。
【主治】阳起石为补命门壮阳道要药,功能疗阴痿,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
【别录】疗男子阴头寒,阴下湿痒,去汗臭,消水肿,令人有子。
【甄权】补肾气,精乏腰痛,膝冷湿痹,子宫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大明】治带下瘟疫,冷气,补五劳七伤。
【好古】补命门火不足。
【灵胎】助阳益气。
【用量】普通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凡阴虚及阳痿属于失志,以致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与崩漏由于火盛,而非虚寒者,
丁伊
会员
会员
  • UID201819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9
7284楼#
发布于:2016-05-29 07: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课心得
 一四六、水银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疥瘘痂伤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镕化还复为丹。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主治】水银为杀虫要药,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别录】以傅男子阴,阴消无气。【藏器】利水道,去热毒。【大明】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疥,杀虫,催生下死胎。【宗奭】治小儿惊痫热潮。【灵胎】除湿热,解疮毒。【用量】普通多配合丸散方用,内服约数分,外用无定量。【禁忌】水银性沉,与金银诸物同,吞服金银水银者,皆足以致命,饵服者须慎之。
一四七、石膏
【本经原文】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又名寒水石。【性味】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主治】石膏为清凉解热要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止汗。【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甄权】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和葱煎茶去头痛。【大明】治天行热狂头风旋,下乳,揭齿益齿。【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容川】得石之性多,味虽咸而不甚,且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为泉,是故此石纯具水性,禀天水之寒,故能清热。【药征】主治烦渴,旁治谵语烦躁身热。【用量】普通三钱至五钱,大剂二三两。【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等均忌,真寒假热之症或因里虚引起之虚热症亦忌,有金疮下乳亦忌,胃家寒症者亦忌,恶巴豆畏铁。
一四八、慈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今名磁石。
【性味】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磁石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安宅,镇惊,明目,通耳,益精。【别录】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甄权】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明之。【大明】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呑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呑下。【灵胎】补肾降火,强筋壮骨。
【用量】入煎剂二钱至四钱,水飞用三分至八分。
【禁忌】凡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然体重,难于消化,渍酒优于丸散,凡使火炙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恶丹皮杀铁消金。久则化铁,为铁之母,药性为石属金,铁为水,故磁石本兼金水两性,而归于肾,故其主治肾,能自肾中吸引肺金之气,以归于根。【炮制】捡去杂质,捣碎,置铁锅中,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晾干,研粉即得。一四九、凝水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
【产地】生于卤地积盐之下,精液渗入土中,年久至泉,结而成石,清莹如水晶,亦有带黑色者。
【性味】味辛亦做咸,性寒,无毒。【主治】凝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腹中积聚,疗汤火伤(烧研敷)。【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止渴,水肿,小腹痹。【甄权】压丹石毒风,解伤寒劳复。【用量】普通煎剂一钱至三钱。
【禁忌】性寒,虚寒之体不宜,入肾走血,除热之功与诸盐同,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制丹砂,伏玄精石。
一五〇、阳起石
【本经原文】味咸微温,主崩中漏下,破子臧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补不足。
【产地】产深山山谷,或曰惟齐山有之。
【性味】味咸,性微温,无毒。
【主治】阳起石为补命门壮阳道要药,功能疗阴痿,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别
焦艳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77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9
7285楼#
发布于:2016-05-29 08: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课心得
145、硫磺与生附子:脚无力用硫磺,下肢瘫痪的人、全身性水肿、里寒(大夏天都感到很冷)的人用硫磺。
146、水银: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利水道,去热毒,除风,安神,镇心,但其毒性很强,基本不会用上。
147、石膏:味甘辛微寒,清凉解毒要药,又名寒水石,色白,大寒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解汗。治阳明经头痛。治疗阳明症,重用石膏,病人还是很热,就需要用到生附子(热极生寒)。石膏包煎。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忌,真寒假热症,里虚引起虚热症,金疮下乳,胃家寒症忌,恶巴豆畏铁。
148、磁石:味辛寒,风湿肢节痛不可持物,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为补肾强阴要药,能引肺气入肾,镇惊,明目通耳,益精。颈核喉痛,小儿惊痫,治筋骨赢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
149、凝水石:辛、咸、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又名寒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疗汤火伤,明目、固齿、凉血、降火。禁忌:性寒,虚寒之体不宜,入肾走血,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
150、阳起石:咸、温,主治崩中漏下(子宫颈癌)、补命门、壮阳道、治疗阴痿。去阴下湿痒、令人有子。禁忌:有虚火的时候不可以用。
153、铁精(铁落):辛、平,主治解热、安神、补血、治癫痫、善怒发狂。
157、干姜:辛、温,(对应肺、寒,救心、救肺,大剂量),
主治除寒、散结,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寒泻腹痛。
耿雪明
侠客
侠客
  • UID20182521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215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286楼#
发布于:2016-05-29 09: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集心得:
一五七、干姜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产地】处处有之,即以母姜切片,在冬日于风日中透干制成者。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干姜为除寒散结要药,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冷痛疝气,寒泻腹痛,开脏腑,宣脉络。
【别录】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甄权】治腰肾间疼痛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
【大明】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肠脏,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红,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赤。
【容川】干姜炮制则温而不烈,性轻而上浮,而四逆理中,则干姜不炮,取其性烈,乃能去寒,能温土中之阳,阳出则阴消,为治寒湿之药,补火之药是火能化水也,故能行血。能补脾之火,是以土治水。
【药征】主治结滞水毒也,旁治呕吐咳,下利,厥冷,腹痛,胸痛,腰痛。
【灵胎】驱寒除湿,和血通气。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大剂上两许。
【禁忌】生姜干姜炮姜禁忌同,久服伤阴损目,误服劫津耗液,凡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胀痛均忌。
一五八、枲耳实
  
【本经原文】味甘温,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一五九、葛根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
【产地】处处有之,江浙尤多,花名葛花,子名葛谷,根制粉名葛粉,捣汁名葛汁,均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葛根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伤寒中风,治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
【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
【甄权】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解酒毒。
【大明】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便,排脓破血,傅蛇虫毒,毒箭伤。
【之材】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藏器】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
【开宝】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烦热,压丹石,傅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
【苏敬】猘狗伤捣汁饮,并末傅之。
【容川】葛根其根深,能以地中水气,上达于苗叶,其苗极长,象人身之太阳经,从膀胱水中,达阳气于经脉,以卫周身,故入太阳经。葛根气味较平,故发散而不伤血,根深能引水气,上达苗叶,故兼能升津液以治太阳之痉。其根色纯白,属金,又能吸水气上升,是金水相生之物,故又能引津气治阳明之燥,故入太阳阳明二经。与升麻不同,葛根根实,故升津不升气,升麻根空,有孔道以行气,故升气而不升津。
【药征】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
【用量】普通二钱至六钱。
【禁忌】多用反伤胃气,升散太过也,丹溪曰已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恐表虚反增斑烂。
【吴克潜】认为葛根为解热之剂,与麻黄桂枝同为伤寒要药,然麻黄发汗解表,乃解太阳皮表之邪以退热,桂枝发汗解肌,乃调和营卫解肌腠之邪以退热,麻黄治表实(汗不得出),桂枝治表虚(汗出恶风),而葛根发汗,主治则在病将由太阳而入阳明,热甚或呕或痢,必须汗出以解之,此三药之发汗不同之处。
【倪注】葛根为升津之要药,故仲景使用于太阳痉病,与下热痢,因能升津也,口噤用之也因其升津之性也,故伤寒论中之葛根汤实为仲景先师为温病立下之处方,今之温病学家误解仲景先师无温病之识,故曰北方无温病,为南方有之,因此分出温病学,殊不知伤寒论中的葛根汤就是治疗温病的第一优先方。
【炮制】捡去杂质,劈成0.6—1厘米厚长条块,去灰屑即得。
一六〇、瓜篓根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今名天花粉。
【产地】产我国陕西者良,他处亦有之,为山野自生之蔓草,根名天花粉,实名瓜篓实,皮名瓜篓皮,中含仁甚多,名瓜篓仁,俱入药。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瓜篓实为润肺降气要药,主袪痰止嗽,涤胸中垢腻,润心肺及胃,治吐血,天花粉主消渴,烦满大热,通乳消肿。
【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
【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
【大明】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
【吴克潜】瓜篓根实,皆能润肺治痰,此其同也,其中仁以清胸中痰火,润肠涤秽之功为主,其根治时热大渴,痈疮肿毒。皮能润肠消炎并行。一般治痰剂有宣有下有消有攻有润,而瓜篓实为润也,润剂之别是瓜篓清而润,苏子温而润,莱服子消而润,麦冬补而润,牛蒡杏仁散而润,补以治痰则有五味子之收敛,除湿健脾以治痰则有半夏之温而燥。
【倪注】按伤寒杂病论之用根为生津要药,滋润太阳经之燥与胃经之燥,实为去心包积痰之要药。
【容川】花粉清热,入气分,色白味苦而有液,故泻热之功轻,入胃生津之力重。瓜篓实能治膈间之结气,因篓之膜似人胸之膈膜,又似人腹之象,又治大腹之气,因子有油而气烈,包有瓠而味苦,捣烂合用,能解膈膜之痰火
【药征】主治胸痹也,旁治痰饮。治消渴。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脾胃虚寒作泄者忌,恶干姜畏牛膝,反乌头,忌铁。
一六一、苦参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湿,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产地】产河南四川,各地山野及田畔湿地亦俱有之,根黄白色类牛蒡,甚苦,入药。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苦参为燥湿胜热健胃杀虫积要药,主治积聚,症瘕,恶疮,疳症,泄血中热,清湿养阴。
【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虫。
【甄权】治热毒风,皮肌烦躁,生疮,赤癞,眉脱,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
【弘景】渍酒饮治疥杀虫。
【苏敬】治恶虫胫酸。
【纲目】杀疳虫,炒存性,米饮服,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括要】遍身风疹,痛不可忍,肺热生疮,遍身皆是;瘰疬结核,下部疮瘺,诸般实症用之有效。
【灵胎】清心肝火,去小肠热。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久服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
一六二、当归
  
【本经原文】味甘,温,无毒。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洒洒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一名干归。
【产地】我国西部皆有出产,以陕西四川为最良。
【性味】味甘苦辛,性温,无毒。
【主治】当归为补血清血要药,主一切血虚血浊,治瘘弱,痹痛,诸疮,破恶血,生新血,补女子诸不足,为调经良药。
【别录】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
【甄权】止呕逆虚劳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崩中补诸不足。
【大明】治一切风一切气,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症癖胃冷。
【好古】主瘘痹嗜卧,足下热痛,冲脉为痛,气逆里急,带脉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
【容川】当归辛苦,得地火之味,其气微温,得木之性,质多油,此因得地之湿,故能助心生血,以行于肝,其功专生血。归首之性升,故主生血,尾之性降,故主行血,性温润,可以去寒结。风能胜湿,风伤血则筋燥,当归能润燥。其味辛温,火也,其汁油润,水也,一物而具二者,是水交于火所化之物也,恰与血之生化相同,故主补血。
【灵胎】补血养血,润肺润肠。
【用量】普通二钱至五钱,大剂一至二两。
【禁忌】性滑润,泄泻者慎用,脾胃薄弱者忌,用时须它药来佐。
一六三、麻黄
  
【本经原文】味甘,温,无毒。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产地】我国西北部皆有出产,以山西大同为最良,其它如印度及西伯利亚南非洲皆有产。
【性味】味苦,性温散,无毒。
【主治】麻黄为发汗解散要药,功能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
【别录】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止好睡,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甄权】治身上毒风疹痹,皮肉不仁,主壮热温疫,山岚瘴气等。
【大明】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
【元素】去营中寒邪,泄卫中风热。
【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容川】虽其茎直上,但却如草之丛生,故能上升又能外散,其茎空,直达而上,且无大味,纯得天轻阳之气,故专主气分。一般取其苗,以其苗细长中空,象人毛孔,而气轻扬,故能发汗,能通阳气,直走鼻皮毛,其根坚实味涩,故能止汗。
【炮制】捡去杂质,去尽木质及残根,喷淋清水,微润,切1.5厘米段片,晒干或烘干,去灰即得。
【药征】主治喘咳水气也,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黄肿。
【灵胎】发汗止喘。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大剂三钱。
【禁忌】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忌之,诸虚有汗,肺虚痰嗽,气虚发喘,均忌。
【倪注】麻黄为发汗第一要药,能退热平喘利水,皆其解散之功,凡风寒初袭肌表,不得解散则发为头痛项强恶寒诸症状,发其汗则风寒得以解散,诸症自除,举凡外感初起之发热,多由汗不得出,因势利导使汗出而热解,此本经之所言去邪热也,又肺受风寒不解,则咳气上逆,用麻黄利水道,外为发汗,是故痰水因而下行,风寒因而得以宣泄,因病根解除,咳气上逆自愈,若以之点眼,可使瞳孔放大,此因其能散。今麻黄配桂枝能散营分之寒邪,配膏能泄卫分之风热,皮肉不仁,著名方剂如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因麻黄根能止汗,节亦止汗,故欲发汗,则须去根与节。
一六四、通草
  
  
【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又名白通草。
【产地】产于江南,多生山侧,茎入药。
【性味】味甘淡,性平,无毒。
【主治】通草为利水退热要药,主泄肺热利阴窍,舒胃气,除水肿,治五淋,下乳催生。
【东垣】主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泻肺。
【苏颂】解诸毒,虫毒。
【汪机】明目退热,下乳催生。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
【禁忌】虚脱之人与孕妇禁忌。
【容川】白通草象人身之油膜,故能通达油膜,上可以通乳,下可以通小便。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26集作业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287楼#
发布于:2016-05-29 10: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课心得


一五八、枲耳实,少用。
一五九、葛根:味甘平,无毒,入膀胱经、胃经,止渴生津,主消渴,大热,呕吐,诸痹,解诸毒。子名葛谷,根打粉名葛粉,捣汁名葛汁,均入药。
【主治】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治伤寒中风,项背强,头痛,泄泻,开胃,解酒毒。
【倪师】人汗后当风致津液丧失同于冬伤于寒,葛根汤多用在儿科感冒发热,有汗者宜,无汗用麻黄。
幼儿出水痘也用葛根汤,麻疹也可用此来发,上焦津液干枯时,人刚痉时均可。
【大明】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排脓破血。
【藏器】生者堕胎,蒸食解酒毒,打粉炒熟泡水喝可断谷不饥。
【开宝】利二便,敷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
【苏敬】服新鲜葛汁并研末外敷可治疯狗咬伤。
【药征】治项背强,喘而汗出。
【吴克潜】葛根用于太阳病,主发汗;麻黄解皮表热,治表实;桂枝解营卫肌肉间热。
【用量】2-6钱。
【禁忌】多用伤胃,服后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
一六0、瓜蒌根:又名天花粉,苦寒无毒,主消渴,身热,柔痉,烦满,补虚,续绝伤。其实为瓜蒌实,治心脏病;瓜蒌皮,瓜蒌仁均入药。
【倪师】生津药,去心包积痰。瓜蒌实治胸闷痛,胀痛;奶水累积用根。
【主治】为润肺降气要药,能祛痰止咳,润心肺胃,治吐血,通乳消肿。
【大明】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治肠风泻血,赤白痢。
【用量】一般根5钱,实3钱。
【禁忌】脾胃虚寒作泻者忌,恶干姜畏牛膝,反乌头,忌铁。
一六一、苦参:味苦寒,主去热,小便黄、刺痛,心腹结气,症瘕,黄疸,除痈逐水,补中,明目止泪。
【主治】为燥湿胜热,健胃杀虫要药,治恶疮,阴部湿疹,荨麻疹止痒(止风疹的痒不效时可用蛇床子粉),泄血热。
【别录】养肝胆,安五脏,除肠澼,止渴醒酒,疗恶疮,杀虫。
【括要】遍身风疹痛不可忍,肺热周身生疮,瘰疬(淋巴硬结)结核,臀部湿疹。
【灵胎】清心肝火,去小肠热。
【用量】1-3钱。
【禁忌】适宜湿热症,久服伤肾,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
一六二、当归:味甘苦辛,性温无毒,治咳逆上气,温疟,皮中寒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
【主治】为补血清血、女子调经要药,主一切血虚血浊,治瘘弱,痹痛,破恶血生新血,妇科常用。
【别录】温中止痛,除体内淤血,中风痉汗不出,湿痹,虚冷,补五脏,生肌肉。
【甄权】止呕逆,虚劳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崩中。
【倪师】当归中含油脂,可活血化瘀,生血润燥,滑肠通便。归尾行血能下胎。治肝病一定要治大肠,保持大便通畅。
【灵胎】补血养血,润肺。
【用量】2-5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泄泻者慎用,脾胃薄弱者忌,用时须它药来佐。
一六三、麻黄:味甘温,质轻无毒,可回阳救逆,但不能单用。解表发汗,治中风伤寒头痛,气喘咳嗽,咳逆上气,温疟,除寒热。
【主治】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肺实喘逆咳嗽,肺癌等。
【别录】五脏缓急,风胁痛,止嗜睡,通腠理,消赤黑斑毒。
【甄权】治身上毒风疹痹,壮热瘟疫。
【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倪师】麻黄为发汗第一要药,有解散之功,故用单味麻黄汤汁点眼可使瞳孔放大。身上有脓疮脓疡时,出血时都不能发表,发表湿会更盛。
【用量】5分至1钱,大剂三钱。
【禁忌】阳虚者(要用炮附子),腠理不密者,诸虚有汗,肺虚痰咳,气虚发喘者,均忌。
一六四、通草:味辛平,质轻无毒,主通乳(炒麦芽、阳起石都可退乳),去恶虫,除脾胃寒热,利九窍、血脉、关节,解诸毒。
【主治】利水退热要药,泄肺热,舒胃气,去水肿,治五淋,通小便。
【汪机】明目退热,下乳催生。
【用量】5分至1钱。
【禁忌】虚脱者与孕妇忌之。
一六五、芍药:味苦酸,有小毒,入血分,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利尿,益气。
【主治】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痢疾,胎前产后诸病,跟当归合用能生血,为妇科良药。
【倪师】腹痛用芍药,胸痛用枳实,胸满者不用芍药。酸主收,可治静脉曲张,一两起用。
桂枝和白芍并用,桂枝为阳药,走动脉;白芍为阴药,走静脉。人体失去平衡时,以桂枝白芍为主去调整。阳虚阴盛时,桂枝多用,芍药少用,如桂枝加味汤。反之,阴虚阳盛时,芍药重用,桂枝少用,如建中汤。没效果可能因剂量不够,加大药量若仍有症状,可能体内有寒,再加去寒的药。
文建宁
侠客
侠客
  • UID2018222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288楼#
发布于:2016-05-29 21:10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課心得:


157、干姜
【容川】温土中之阳,补脾、利水,使水气化
【用量】由于太辣,除非急救,平常用二钱
【灵胎】去寒除湿

159、葛根
葛根盘绕树木长的很高,跟的功能很强大。利用此形,葛根用来升津、用来治疗项强、刚痉。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其实现实中,除了大汗,吹了冷风、喝了冷饮,然后感冒,都认为是温病,是太阳病
【性味】甘、平
【主治】发汗、解肌、升阳、散火、治疗消渴、大热、伤寒中风、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
小孩出水痘时,吃葛根汤,发一身汗,长一身痘,然后就好了
【药征】治相背强
【禁忌】多用伤胃气、
【倪注】葛根汤是治疗温病第一优先方
【吴克潜】麻黄:发汗解表,治疗表实(汗不得出)
桂枝:发汗解肌,治疗表虚(汗出恶风)
葛根:病将由太阳而入阳明的时候,发烧或吐或啦,此时必须葛根发汗解之
葛根可以在强壮的癌症病人断食治疗饿死肿瘤的时候,可以吃
【容川】葛根:根实,所以升津不升气
升麻:根空,所以升气不升津

160、瓜篓根:天花粉,治疗糖尿病、消渴
【原文】苦、寒
【主治】润肺降气、祛痰止咳、润心肺及胃、治吐血、主消渴、通乳消肿
【倪注】根:生津、滋润太阳经和胃经的燥;   实:去心包之痰
【吴克潜】瓜篓皮:润肠消炎
瓜篓实:润肺止痰
同样是润,不同药的区别:
瓜蒌,清而润
苏子,温而润
莱菔子:消而润
麦冬:补而润
牛蒡杏仁:散而润
【禁忌】脾胃虚寒作泄者忌

161、苦参:去热、治小便赤痛
【性味】苦、寒
【主治】燥湿胜热健胃杀虫积,主治积聚、症瘕、恶疮、疳症、泄血中热、清湿养阴
【别录】养肝胆气(苦味养心,木生火,子能令母实)
【灵胎】清心肝火,去小肠热
【禁忌】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

162、当归:肝病、妇科病、重症时用,活血化瘀,生血
【原文】甘、辛、苦、温,治咳逆上气
【主治】补血清血、主一切血虚血浊、破恶血、生新血、补女子诸不足,可以调经
【容川】助心;生血,以行于肝;润燥;补血
【灵胎】补血养血、润肺润肠
【禁忌】泄泻者慎用;脾胃薄弱者忌

163、麻黄:青龙。治疗肺病、肺癌,回阳救逆
【原文】甘、苦、温散
【主治】发汗散表、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
【纲目】发散,可以散瞳孔
【容川】麻黄茎苗发汗,通阳气;根,坚实味涩,止汗
【灵胎】发汗止喘
【倪注】外感风寒,汗不得出,可吃麻黄。麻黄的根和节都止汗,如果要发汗,必须去除根与节

164、通草:通乳用
【性味】辛、甘淡、平
【主治】利水退热、主泻肺热利阴窍、舒胃气,除水肿、下乳催生
【容川】通乳,通小便

165、芍药:药店分白芍和赤芍,其实是一样的。花之王,很漂亮,阴药,主静脉,治疗静脉瘤
【原文】苦、酸、平
【主治】泻肝安脾,缓中去水,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妇科良药
【容川】敛肝木,降火行血。味苦能泻血,其色白,行气分之水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7289楼#
发布于:2016-05-29 21: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5课心得
雄黄雌黄均生用,加热变砒霜。
肉桂为木,当命门火不足里,需用大热的药,硫磺为生命门火药,脚无力,下焦阳虚,水肿(硫磺酸收力量强,大热散,黄入三焦),生用攻坚,炮制后滋补。烫伤后用硫磺粉,用膏皮肤不透气会留下疤。
一四六、水银
毒性强,很少用。
一四七、石膏
麻黄为青龙,石膏为白虎,红枣为朱雀,附子为玄武。
味甘辛,色白,为大寒热,治阳明症。为清凉解热要药,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凉止汗,下乳。
倪起用为四两,直至十四两,不行时改用大热药,热极生寒。
一四八、慈石
为天然磁石,为补肾强阴要药,能引肺气入肾,镇惊,明目,通耳,益精。
一四九、凝水石
味辛咸,性寒,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止渴,水肿。
一五O、阳起石
阳不足用此,癌症可重剂。味咸性温,主崩中漏下(宫颈癌的不正常出血),卵巢肿痛,阴痿,为补命门壮阳道要药,疗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助阳益气。
一五三、铁精
铁铬,打铁时锤打所落之皮甲。精神不正常时可单味用。
味辛性平,解热安神,为治风痉、癫痫、善怒发狂。
一五七、干姜
肺家寒症使用,吐血、咳血为里寒用。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为除寒散结要药,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炮制后温而不烈,生用取其烈性,能去寒,补脾,凡补脾之药均能利水。主治结滞水毒,旁治呕吐咳。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