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0楼#
发布于:2016-05-29 22:12
您好,天应穴是哪里?
杨诚:2015年10月26日,徐州-杨诚《针灸大成》69、70课心得: |
|
7291楼#
发布于:2016-05-29 23: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年5月25日《神农本草经23》心得
130、鲤鱼胆,过去治疗眼睛的白内障,眼睛刺痛红肿,能够明目,对眼睛非常的好。 蛇胆鱼胆,各种胆类的东西,眼睛开窍在胆,表里关系。 131、藕实茎,就是莲子。淡味渗泻的都是阳药。味甘平。 132、大枣,指的是红枣。皮是红的,里面是黄的,所以大枣入心又入脾臓。大枣滋润的力量非常强。中医常常使用红枣去保护胃。病治好了,胃比较干,就用中医的汗、吐、下三法,有时用这三法会伤到胃的津液,事先就会在汤里面加红枣进去保护胃的津液不会丧失掉。红枣跟鲤鱼不能放在一起煮,鲤鱼是攻坚利水的不能用来补身体的,红枣是生津的。鸡有增津液的功能,使用加红枣进去。要用红枣一般都把皮打碎。红枣有助湿热,身体有湿热的人不要用,不要和葱和鱼用,胀满的人也少用红枣。 133、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可以长吃。主补身益气养血。养血的必须是红色的黑色的葡萄才行。 134、蓬蘽,又叫覆盆子,味酸平,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老人尿频可以加覆盆子进去。禁忌小便有炎症的不要用。 135、鸡头实,就是芡实,俗名鸡头米。味甘淡,属于阳药。开胃助气。 136、胡麻。 137、麻蕡,就是麻子仁。只要看见仁都有油都有利大便的功效。麻子仁味辛平,可以久吃没有关系,女人有习惯性的便秘。主治行血,除风,强壮的药,大便很干燥都可以。小便赤痛红赤都可以用。禁忌大便泻的人不要用。攻坚有大黄。老人一般用麻仁去滋润他把大便排下来,大便排出来人也不会虚。 138、冬葵子,味甘寒,治疗女人的乳房排不出奶水出来,还治疗女人乳房肿痛,乳房内化脓要让他浮表。有脓头的时候想办法让他浮表,越浮在表面上脓头出来都没有关系,往里面走就是致命的,乳癌就是这样的往里面走。治到脓头往外走就是顺证,越治他凹陷的越厉害就是逆证。 139、苋实,很少使用他。 140、瓜蒂,病在上取吐症,瓜蒂吃下去会吐。味道苦寒,瓜蒂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这个四肢浮肿是由于上焦有水,痰拥塞,肺里面的水没有办法进入肾,肺就开始累積,肺主皮毛,全身就发起来,病人告诉你痰咳不出来,短气,病人的胸胁苦满非常痛,这个时候就用吐法,用瓜蒂,痰一吐掉水通通跑掉。瓜蒂主治上焦不通造成的全身性水肿的实证,一定要是实证。中风浊痰不出无法吞咽。如果吐个不停,用半夏一钱止吐。 141、白瓜子,就是冬瓜子。 142、苦菜,味苦寒,性寒,主明目,除热,如果是热性的疜痢都可以使用,眼睛明目都可以使用。本草的中经,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要去病补赢者中经。真正要治疗就是这中经120味中药。 143、雄黄,阳气很强,辟邪。可以吃,解毒很强。任何解毒的药过去都是用雄黄的。主治蚀疮杀虫的要药,任何的疮,任何的毒,为外科用。味道辛辣苦味,性温,本身有毒。雄黄外用,主一切虫兽伤。搜肝气,泻肝风,消痰涎。禁忌不要吃太多。疮疡,化脓很臭,用雄黄可以吧脓疮里面的腐肉清掉,但是清掉就不要用了,因为他腐蚀力量很强。巴豆雄黄解毒丸治疗喉痹喉咙不通。金锁匙 治疗喉咙闭塞不能打开。使用时一定是肚子里面有虫或者是中毒的才会内服。 144、石硫磺,现在市面上有两种,一种石硫磺,一种土硫磺,土硫磺才是真正的剧毒,非常的毒,不能内服的,一般用于跌打损伤。治病的使用的是石硫磺,石硫磺是大热的药。 |
|
7292楼#
发布于:2016-05-29 23: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课心得:
一四六、水银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疥瘘痂伤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镕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 【产地】产山西陕西山中。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主治】水银为杀虫要药,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 【别录】以傅男子阴,阴消无气。 【藏器】利水道,去热毒。 【大明】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疥,杀虫,催生下死胎。 【宗奭】治小儿惊痫热潮。 【灵胎】除湿热,解疮毒。 【用量】普通多配合丸散方用,内服约数分,外用无定量。 【禁忌】水银性沉,与金银诸物同,吞服金银水银者,皆足以致命,饵服者须慎之。 一四七、石膏(寒水石,白虎) 【本经原文】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又名寒水石。 【产地】产浙江江苏山东,他省亦有出产。 【性味】味甘辛,性微寒(大寒),无毒。 【主治】石膏为清凉解热要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阳明症:但热不寒,阳明无死症),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止汗。大热不解,用生附子,热极生寒。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甄权】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和葱煎茶去头痛。 【大明】治天行热狂头风旋,下乳(汁),揭齿益齿。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 【容川】得石之性多,味虽咸而不甚,且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为泉,是故此石纯具水性,禀天水之寒,故能清热。 【药征】主治烦渴,旁治谵语烦躁身热。 【用量】普通三钱至五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等均忌,真寒假热之症或因里虚引起之虚热症亦忌,有金疮下乳亦忌,胃家寒症者亦忌,恶巴豆畏铁。 石膏-白虎;麻黄-青龙;大枣-朱雀;附子-玄武 红枣要配合强药保护胃,其他均为强药。 一四八、慈石(磁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今名磁石。 【产地】产山中能吸铁。 【性味】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磁石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安宅,镇惊,明目,通耳,益精。 【别录】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 【甄权】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明之。 【大明】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呑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呑下。 【灵胎】补肾降火,强筋壮骨。 【用量】入煎剂二钱至四钱,水飞用三分至八分。 【禁忌】凡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然体重,难于消化,渍酒优于丸散,凡使火炙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恶丹皮杀铁消金。 久则化铁,为铁之母,药性为,石属金,铁为水,故磁石本兼金水两性,而归于肾,故其主治肾,能自肾中吸引肺金之气,以归于根。 【炮制】捡去杂质,捣碎,置铁锅中,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晾干,研粉即得。 一四九、凝水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 【产地】生于卤地积盐之下,精液渗入土中,年久至泉,结而成石,清莹如水晶,亦有带黑色者。 【性味】味辛亦做咸,性寒,无毒。 【主治】凝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腹中积聚,疗汤火伤(烧研敷)。 【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止渴,水肿,小腹痹。 【甄权】压丹石毒风,解伤寒劳复。 【用量】普通 |
|
7293楼#
发布于:2016-05-29 23: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28日《神农本草经》第25课心得
中经 脚无力、下焦阳虚、命门火不足,下肢瘫痪,散积水,都用硫磺。 硫磺用于里寒证,里寒证的特点,是极度畏寒。硫磺生用攻坚,炮制滋补、生精。 皮肤烫伤时,不能将皮剪掉,用三棱针旁刺,以手慢慢挤掉积水,再撒上硫磺粉,痊愈后,不会留下疤痕。使用烫伤膏,会留下疤痕,因其不通透。 硫磺可以点命门之火,危重病人急救时,可以大剂量使用。 145、雌黄 功效与雄黄相类。可杀虫。与雄黄皆属金石类,金石类药物其性峻猛。在炮制时不能烧,烧后即成砒霜。 146、水银 味辛寒,主疥瘘痂伤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性寒,有毒。为杀虫要药,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 水银性沉,与金银诸物同,吞服金银水银者,皆足以致命,饵服者须慎之。 147、石膏(白虎) 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又名寒水石;为清凉解热要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止汗,】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治天行热狂头风旋,下乳,揭齿益齿,得石之性多,味虽咸而不甚,且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为泉,是故此石纯具水性,禀天水之寒,故能清热。 石膏是大寒之药。治疗阳明证。病入在太阳,没有治好,会进入阳明或少阳,入少阳可能入阴,入阳明则止。 石膏使用的剂量,视病情而定。石膏在煎煮时,要用棉布包着,否则石膏全部散进水里。大热、燥渴等阳明证症状,为白虎汤证;石膏、巴戟天、肉苁蓉、熟地、生地、山药、薏仁等,治疗消渴症。石膏清热力量极强,寒证、虚证不用。 区分寒热:速度很快是热证,慢是寒证。 148、磁石 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安宅,镇惊,明目,通耳,益精,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明之。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呑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呑下。 磁石煎煮时也要以棉布包裹。 金生水,肺有问题,导致肺气不降,会致气喘、吸气困难,治肾,呼气困难,治肺,处方不同。吸气无法到达肾,要用药将其沉降到肾,磁石是其中一种药物,在用磁石时,要加上一点补肾之药,可将元气归肾。 凡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然体重,难于消化,渍酒优于丸散,凡使火炙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恶丹皮杀铁消金。 149、凝水石 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腹中积聚,疗汤火伤(烧研敷),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止渴,水肿,小腹痹,压丹石毒风,解伤寒劳复。 性寒,虚寒之体不宜,入肾走血,除热之功与诸盐同,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制丹砂,伏玄精石。 150、阳起石 味咸微温,主崩中漏下,破子臧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补不足,为补命门壮阳道要药,功能疗阴痿,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疗男子阴头寒,阴下湿痒,去汗臭,消水肿,令人有子。补肾气,精乏腰痛,膝冷湿痹,子宫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味咸可软坚,治疗肿瘤。 宫颈癌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流血不止,阳起石治疗多种癌症都会用到,为滋补、壮阳之药,纯虚证时使用。 凡阴虚及阳痿属于失志,以致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与崩漏由于火盛,而非虚寒者,均忌,忌羊血,凡使用火灸酒淬七次,研细水飞用,不入汤药,又石药冷热皆有毒(因不易消化),非可久服之物。 151、现已未用。 152、现亦未用。 153、铁精(生铁落) 平主明目,化铜铁落,味辛平,主风热,恶创,疡疽创痂,疥气在皮肤中,铁主坚肌耐痛。为解热,安神,补血药,能除风热,治风痉,癫痫,善怒发狂。除胸膈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去黑子,可以染皂。治惊邪癫痫,小儿客忤,消食及冷气。 铁精可治精神疾病、精神不集中等。对眼睛亦有好处。金石类药物皆重,因此在是需要重坠之药时采用,有下痢慎用。 单味生铁落治疗精神异常亦为有效。 154、155、156 现已极少使用。 157、干姜 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为除寒散结要药,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冷痛疝气,寒泻腹痛,开脏腑,宣脉络,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治腰肾间疼痛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肠脏,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红,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干姜使用很多,是陈年之姜。干姜在寒证时使用。其味辛温,要想到肺寒。寒证会致使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吐血、咳血,治疗时,要首先想到干姜。回阳救逆也要使用干姜。 |
|
7294楼#
发布于:2016-05-29 23: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九班罗红灵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7课心得
157,干姜:干姜为除寒散结要药,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甄权】治腰肾间疼痛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容川】干姜炮制则温而不烈,性轻而上浮,四逆理中,干姜不泡,取其性烈,乃能去寒,能温土中之阳,阳出则阴消,为治寒湿之药,补火之药是火能化水也,故能行血,能补脾之火,是以土治水。干姜也可用在水肿上面,用量2—3钱。 158,枲耳实:味甘温,使用不多。 159,葛根:临床上,项强用葛根,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同时,因津液丧失而得到的风寒就是伤于冬,是故葛根汤常用在小儿科,当出现角弓反张,整个身体会反过来,抽筋,称为刚痉的症状时,都是用葛根汤,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花名葛花,根制粉为葛粉,捣汁名葛汁,均入药。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伤寒中风,治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臧器】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容川】葛根其根深,能以地中水气,上达于苗叶,其苗极长,像人身之太阳经,入太阳经。根色纯白,属金,又能吸水气上升,是金水相生之物,引经气治阳明之燥,故入太阳与阳明二经。【药征】主治项背强,旁治喘而汗出。2—6钱。【禁忌】多用反伤胃气,升阳太过。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吴克潜】麻黄、桂枝、葛根三者治发汗的不同之处: 麻黄治表实,(汗不得出)。 桂枝治表虚(汗出恶风)。 葛根发汗,主治病由太阳入阳明,热甚或呕或痢。 【倪注】葛根汤是治疗温病的第一优先方。 160瓜篓实:天花粉,治疗柔痉的第一处方,味苦寒,主消渴身热,仁,实,粉皆入药。瓜篓实为润肺降气要药,主祛痰止嗽。治吐血,润心肺与胃,天花粉主消渴,烦满大热,通乳消肿,子炒用补虚劳,瓜篓实润剂之别是瓜篓清而润,瓜篓根主治消渴的力量比葛根好。心脏病用瓜篓实,治肺的药与治心脏的药会同时放在一起,胸痛的病名不管是心肌哽塞、心脏肥大,辩膜不全,都会用上瓜篓实,用量,瓜篓根用4—5钱,瓜篓实用1—3钱。 161,苦参:味苦寒,去热,小便刺痛,黄疸,煮水外洗治寻麻疹,如无效则用蛇床子。苦参为燥湿胜热健胃杀虫积要药,养肝胆气,安五脏,治热毒风,生疮,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久服损肾气。 162,当归:味干苦辛,性温无毒。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洒洒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一名干归。为补血清血要药,主一切血虚血浊,治痿弱,痹痛,诸疮,破恶血,生新血,补女子诸不足,为调经良药。【大明】治一切风一切气,补一切劳。【容川】当归辛苦,得地火之味,其气微温,得木之性,质多油,得地湿能助心生血,行肝。味辛温,火也,汁油润,水也,水交于火所化之物,与血之生化相同,故主补血。脾胃薄弱者忌。 163,麻黄:(青龙)质轻气升,味甘温,无毒。不能单用,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为发汗解散要药。功能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甄权】治身上毒风疹痹,皮肉不仁,主壮热温疫,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容川】能发汗也能止汗。肺家的实症用。【药征】主治喘咳水气,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黄肿。【禁忌】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忌之,肺虚痰嗽,气虚发喘,忌。欲发汗,需去根与节。 164,通草:白通草,5分—1钱,味辛性平,通乳用,色白中通,利水退热要药,通乳房硬块会用,可以明目退热,下乳催生,通小便。虚脱之人与孕妇忌。 165,芍药:味苦平,有小毒,花之王,白勺赤勺是同一种。味苦酸,去热,腹痛必用芍,胸满必用枳实。故,有胸满与出血的症状都不能用白芍。白芍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功能养血散淤,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女科良药。 |
|
7295楼#
发布于:2016-05-30 00:42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 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課心得:
158、枲耳实,味甘温,主风头寒痛风湿周裨,四肢拘挛痛,现很少用。 159、葛根 【性状】味甘、性平无毒。葛根盘绕树木长的很高,跟的功能很强大。利用此形,葛根用来升津、用来治疗项强、刚痉。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其实现实中,除了小孩大汗,吹了冷风、喝了冷饮吃冰棒等,然后感冒,都认为是温病,是太阳病 【主治】发汗、解肌、升阳、散火、治疗消渴、大热、伤寒中风、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小孩出水痘时,吃葛根汤,发一身汗,长一身痘,然后就好了。或发烧不退或麻疹时,都可以用 【藏器】生者坠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 【容川】葛根其根很深,故根实,所以升津不升气,而升麻:根空,所以升气不升津。 【药征】治相背强(刚痉)。【禁忌】多用伤胃气。 【倪注】葛根汤是治疗温病第一优先方 【吴克潜】麻黄:发汗解表,治疗表实(汗不得出),桂枝:发汗解肌,治疗表虚(汗出恶风)。葛根:病将由太阳而入阳明的时候,发烧或吐或啦,此时必须葛根发汗解之。葛根可以在强壮的癌症病人断食治疗饿死肿瘤的时候,可以吃。 160、瓜篓根 【性状】天花粉,治疗糖尿病、消渴。苦、微寒 【主治】润肺降气、祛痰止咳、润心肺及胃、治吐血。天花粉主消渴、通乳消肿【倪注】根:生津、滋润太阳经和胃经的燥;实:去心包之痰 【吴克潜】瓜篓皮:润肠消炎。瓜篓实:润肺止痰。同样是润,不同药的区别:瓜蒌,清而润。苏子,温而润;莱菔子:消而润;麦冬:补而润;牛蒡杏仁:散而润。 【禁忌】脾胃虚寒作泄者忌。 161、苦参 【性状】味苦寒,性寒无毒,主心腹结气,去热、治小便赤痛 【主治】燥湿胜热健胃杀虫积,主治积聚、症瘕、恶疮、疳症、泄血中热、清湿养阴。苦参煮水治荨麻疹效果好。 【别录】养肝胆气(苦味养心,木生火,子能令母实) 【灵胎】清心肝火,去小肠热。【禁忌】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 162、当归 【性状】味苦甘,性温无毒。肝病、妇科病、重症时用,活血化瘀,生血。 【原文】味甘、辛、苦、温,治咳逆上气。 【主治】为补血清血要药,主一切血虚血浊、破恶血、生新血、补女子诸不足,为调经良药。 【容川】当归辛苦,得地火之味,其性微温,得木之性,故能助心、生血,以行于肝,其功专生血,可润燥、补血。 【灵胎】补血养血、润肺润肠。【禁忌】虚弱泄泻者慎用;脾胃薄弱者忌。 163、麻黄 【性状】又名青龙。味甘,性温散,无毒。发汗、解表的药,主治肺病、肺癌,回阳救逆。当皮肤有脓疮或出血时,不能用发表的药。 【主治】发汗散表、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纲目】发散,故可散瞳孔。 【容川】麻黄茎苗可发汗,通阳气;根,坚实味涩,可止汗。【灵胎】发汗止喘。 【倪注】麻黄为发汗第一要药。外感风寒,汗不得出,可吃麻黄。麻黄的根和节都止汗,如果要发汗,必须去除根与节。 【用量】五分至1钱,大剂量3钱。 164、通草 【性状】味辛、甘淡、性平无毒。通乳用。 【主治】利水退热、主泻肺热利阴窍、舒胃气,除水肿、治五淋、下乳催生。 【容川】可通乳、通小便。 【用量】五分至1钱。 165、芍药 【性状】味苦酸、性平,无毒。一般药店分白芍和赤芍,其实是一样的。花之王,很漂亮,阴药,主静脉,治疗静脉瘤。桂枝为阳药,白芍和桂枝调整好就是阴阳平衡。 【主治】泻肝安脾,缓中去水,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妇科良药。 【容川】敛肝木,降火行血。味苦能泻血,其色白,行气分之水,收敛常用药。 |
|
7296楼#
发布于:2016-05-30 05: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课心得
157、干姜:温土中之阳,补脾、利水,使水气化,去寒除湿。全身积水都可以用。 159、葛根:甘、平,发汗、解肌、升阳、散火、治疗消渴、大热、伤寒中风、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用来升津、用来治疗项强、刚痉。禁忌:多用伤胃气。葛根:根实,所以升津不升气。升麻:根空,所以升气不升津。 160、瓜篓根:苦、寒,润肺降气、祛痰止咳、润心肺及胃、治吐血、主消渴、通乳消肿。根:生津、滋润太阳经和胃经的燥。实:去心包之痰。瓜篓皮:润肠消炎。瓜篓仁:润肺止痰。天花粉,治疗糖尿病、消渴。 161、苦参:苦、寒,燥湿胜热健胃杀虫积,主治积聚、症瘕、恶疮、疳症、泄血中热、清湿养阴。去热、治小便赤痛。养肝胆气,清心肝火,去小肠热。禁忌: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用。 162、当归:甘、辛、苦、温,治咳逆上气,补血清血、主一切血虚血浊、破恶血、生新血、补女子诸不足,可以调经。补血养血、润肺润肠禁忌:泄泻者慎用;脾胃薄弱者忌用。 163、麻黄:甘、苦、温散,发汗散表、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麻黄茎苗发汗,通阳气;根,坚实味涩,止汗。外感风寒,汗不得出,可吃麻黄。麻黄的根和节都止汗,如果要发汗,必须去除根与节。 164、通草:辛、甘淡、平,利水退热、主泻肺热利阴窍、舒胃气,除水肿、下乳催生。通小便。 165、芍药:苦、酸、平,泻肝安脾,缓中去水,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妇科良药。敛肝木,降火行血。味苦能泻血,其色白,行气分之水。阴药,主静脉。 |
|
7297楼#
发布于:2016-05-30 06: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课心得
一五七、干姜 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干姜为除寒散结要药,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冷痛疝气,寒泻腹痛,开脏腑,宣脉络。 干姜炮制则温而不烈,性轻而上浮,而四逆理中,则干姜不炮,取其性烈,乃能去寒,能温土中之阳,阳出则阴消,为治寒湿之药,补火之药是火能化水也,故能行血。能补脾之火,是以土治水。主治结滞水毒也,旁治呕吐咳,下利,厥冷,腹痛,胸痛,腰痛。 生姜干姜炮姜禁忌同,久服伤阴损目,误服劫津耗液,凡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胀痛均忌。 一五八、枲耳实(xi) 用的不多。味甘温,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一五九、葛根 生津,主治项强,项强属太阳,为温病。运动后受凉是因津液丧失而得,故是发于冬。 处处有之,江浙尤多,花名葛花,子名葛谷,根制粉名葛粉,捣汁名葛汁,均入药。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 葛根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伤寒中风,治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 藏器: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断食吃葛根最好)不饥,作粉尤妙。 葛根其根深,其苗极长,入太阳经。葛根气味较平,故发散而不伤血,根深能引水气,上达苗叶,故兼能升津液以治太阳之痉。其根色纯白,属金,又能吸水气上升,是金水相生之物,故又能引津气治阳明之燥,故入太阳阳明二经。与升麻不同,葛根根实,故升津不升气,升麻根空,有孔道以行气,故升气而不升津。 药征: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 普通二钱至六钱,一般5、6钱,多些无关系,不可单味使用。多用反伤胃气,升散太过也,丹溪曰已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恐表虚反增斑烂。 吴克潜认为葛根为解热之剂,与麻黄桂枝同为伤寒要药,然麻黄发汗解表,乃解太阳皮表之邪以退热,桂枝发汗解肌,乃调和营卫解肌腠之邪以退热,麻黄治表实(汗不得出), 桂枝治表虚(汗出恶风),而葛根发汗,主治则在病将由太阳而入阳明,热甚或呕或痢,必须汗出以解之,此三药之发汗不同之处。 倪注:葛根为升津之要药,故仲景使用于太阳痉病,与下热痢,因能升津也,口噤用之也因其升津之性也,故伤寒论中之葛根汤实为仲景先师为温病立下之处方,今之温病学家误解仲景先师无温病之识,故曰北方无温病,为南方有之,因此分出温病学,殊不知伤寒论中的葛根汤就是治疗温病的第一优先方。 一六〇、瓜篓根 为山野自生之蔓草,根名天花粉,实名瓜篓实,皮名瓜篓皮,中含仁甚多,名瓜篓仁,俱入药。 味甘,性寒,无毒。瓜篓实为润肺降气要药,主袪痰止嗽,涤胸中垢腻,润心肺及胃,治吐血,天花粉主消渴,烦满大热,通乳消肿。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今名天花粉。 吴克潜:瓜篓根实,皆能润肺治痰,此其同也,其中仁以清胸中痰火,润肠涤秽之功为主,其根治时热大渴,痈疮肿毒。皮能润肠消炎并行。一般治痰剂有宣有下有消有攻有润,而瓜篓实为润也,润剂之别是瓜篓清而润,苏子温而润,莱服子消而润,麦冬补而润,牛蒡杏仁散而润,补以治痰则有五味子之收敛,除湿健脾以治痰则有半夏之温而燥。 倪注:按伤寒杂病论之用根为生津要药,滋润太阳经之燥与胃经之燥,实为去心包积痰之要药。 容川:花粉清热,入气分,色白味苦而有液,故泻热之功轻,入胃生津之力重。瓜篓实能治膈间之结气,因篓之膜似人胸之膈膜,又似人腹之象,又治大腹之气,因子有油而气烈,包有瓠而味苦, |
|
7298楼#
发布于:2016-05-30 08: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5月29日《神农本草经》第26课心得
一五七、干姜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干姜为除寒散结要药,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冷痛疝气,寒泻腹痛,开脏腑,宣脉络。 【别录】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甄权】治腰肾间疼痛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 【大明】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肠脏,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红,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赤。 【容川】干姜炮制则温而不烈,性轻而上浮,而四逆理中,则干姜不炮,取其性烈,乃能去寒,能温土中之阳,阳出则阴消,为治寒湿之药,补火之药是火能化水也,故能行血。能补脾之火,是以土治水。 【药征】主治结滞水毒也,旁治呕吐咳,下利,厥冷,腹痛,胸痛,腰痛。 【灵胎】驱寒除湿,和血通气。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大剂上两许。 【禁忌】生姜干姜炮姜禁忌同,久服伤阴损目,误服劫津耗液,凡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胀痛均忌。 一五八、枲耳实(少用) 一五九、葛根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 【产地】处处有之,江浙尤多,花名葛花,子名葛谷,根制粉名葛粉,捣汁名葛汁,均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葛根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伤寒中风,治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 【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 【甄权】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解酒毒。 【大明】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便,排脓破血,傅蛇虫毒,毒箭伤。 【之材】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藏器】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 【开宝】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烦热,压丹石,傅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 【苏敬】猘狗伤捣汁饮,并末傅之。 【药征】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 【用量】普通二钱至六钱。 【禁忌】多用反伤胃气,升散太过也,丹溪曰已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恐表虚反增斑烂。 【吴克潜】认为葛根为解热之剂,与麻黄桂枝同为伤寒要药,然麻黄发汗解表,乃解太阳皮表之邪以退热,桂枝发汗解肌,乃调和营卫解肌腠之邪以退热,麻黄治表实(汗不得出),桂枝治表虚(汗出恶风),而葛根发汗,主治则在病将由太阳而入阳明,热甚或呕或痢,必须汗出以解之,此三药之发汗不同之处。 【倪注】葛根为升津之要药,故仲景使用于太阳痉病,与下热痢,因能升津也,口噤用之也因其升津之性也,故伤寒论中之葛根汤实为仲景先师为温病立下之处方,今之温病学家误解仲景先师无温病之识,故曰北方无温病,为南方有之,因此分出温病学,殊不知伤寒论中的葛根汤就是治疗温病的第一优先方。 一六〇、瓜篓根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今名天花粉。 【产地】产我国陕西者良,他处亦有之,为山野自生之蔓草,根名天花粉,实名瓜篓实,皮名瓜篓皮,中含仁甚多,名瓜篓仁,俱入药。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瓜篓实为润肺降气要药,主袪痰止嗽,涤胸中垢腻,润心肺及胃,治吐血,天花粉主消渴,烦满大热,通乳消肿。 【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 【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 【大明】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 |
|
7299楼#
发布于:2016-05-30 09: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5月30日《神农本草经》第27集心得:
一六五、芍药 【本经原文】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一名白木。 【产地】处处有之,为多年生草本,山野自生,或种植,因芍药花美也,根做纺锤形,外淡褐色而内白色,其稍赤者名赤芍。 【性味】味苦酸,性平,无毒。 【主治】白芍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功能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女科良药。 【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大明】女人一切病,胎前产后诸疾,治风补劳,退热除烦,益气,惊狂头痛目赤,明目,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 【元素】泻肝安脾,收肺气,止泻痢,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 【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鼻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血痹即血凝于肌肤而为痹)。 【容川】为春之花,而根微酸,故主能敛肝木,降火行血。苦性较轻,故白芍只微降,大黄则降力大。味苦能泻血,其色白,故又能行气分之水。 【药征】主治结实而拘挛,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腹满,咳逆下利肿脓。 【灵胎】平肝止痛。 【用量】普通二钱而五钱,大剂一两以上。 【禁忌】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肠胃中觉冷,均忌,反藜芦恶芒硝,鳖甲,小蓟。 一六六、蠡实(马蘭子) 【本经原文】味苦,平,无毒。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轻身。花、叶,去白虫,喉痹。一名剧草。一名三坚。一名豕首。又名马蔺子。 【产地】产我国陕西河南一带多有之,为山野自生之宿根草,实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蠡实主治皮肤寒热,一切疮疖,产后血晕,寒疝诸疾,利大小便。 【别录】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肥大。 【苏敬】疗金疮血内流,痈肿有效。 【大明】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晕,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消一切疮疖,止鼻衄吐血,通小肠,消酒毒,治黄病,杀蕈毒,傅蛇虫咬。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不详。 一六七、瞿麦 【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一名巨句麦。 【产地】为山野河边自生之宿根草,子黑色扁平,入药。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瞿麦为利水破血要药,主五淋,治小便癃闭,月经不通,降心火,利小肠。 【别录】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 【大明】主五淋,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瞿麦性猛利,善下逐,凡肾气虚,小肠无大热,胎前产后一切虚人患小水不利,及水肿鼓胀脾虚者均忌,能堕胎孕妇忌用,恶螵蛸,伏丹砂。 王执中曰五淋大抵皆属湿热,热淋用八正散(瞿麦萹蓄车前滑石甘草山栀仁木通大黄),血淋宜小蓟牛膝膏,肾虚淋宜补肾,不可独泻,老人气虚者。宜参术加木通山栀,亦有痰滞中焦作淋,宜行痰兼通利药,最忌发汗,汗之必便血。 一六八、玄参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无毒。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一名重台。又名黑参,元参。 【产地】处处原野多产之,根直而肥大,生时本白色,切片后即变黑。 【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元参为清火退热要药,功能治一切实热,狂热,燥热,肿疡,瘰疬。 【别录】暴中风伤寒,身热又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 【甄权】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暴结热,散瘿瘤瘰疬。 【大明】治游风,补劳损,心惊烦躁,骨蒸,传尸邪气,消肿毒。 【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灵胎】育阴滋水。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四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凡血少目昏,停饮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均忌。恶黄耆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 一六九、秦艽 【本经原文】味苦,平,无毒。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一名秦瓜。 【产地】产我国陕西河北河南等地,生山谷中,根做土黄色,以有罗纹相交者良。 【性味】味苦辛,性平,无毒。 【主治】秦艽为治风湿要药,功能清风热治湿热,主寒热身酸痛,黄疸酒毒,养血,荣筋,安胎。 【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甄权】利大小便,疗酒黄,黄疸,解酒毒,去头风。 【大明】傅尸骨蒸,治疳疾及时气。 【元素】除阳明风湿,及手足不遂,口噤牙痛,口疮,肠风泻血,养血荣筋。 【好古】泄热,益胆气。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下部虚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均忌。 【吴克潜】秦艽味苦能杀虫、故外科亦用之,时珍曰:阳明有湿则身体疼烦热,阳明有热则日晡潮热骨蒸,沈金鳌曰感受风寒发热,遍身疼痛,必以秦艽治之,以其能散结除邪也。 【容川】秦艽肌纹多,左右交缠。故治左右偏风,筋脉疼痛之症,利于续接经脉。 一七○、百合 【本经原文】味甘,平,无毒。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山谷。 【产地】处处有之,生山谷中,种类颇多,以味苦者为真,白花者为良,根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百合为清凉退热要药,主润肺宁心,清热止咳,补中益气,治百合病,肺病,吐血。 【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 【甄权】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脚气热咳。 【大明】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颠邪狂叫惊悸,产后血狂运,杀虫毒气,胁痈乳痈发背诸疮肿。 【元素】温肺止嗽。 【灵胎】补肺益气。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中寒者勿服。 如天下之下垂,本天清之气。皆入气分。以敛肺气。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灰即得。 一七一、知母 【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一名蚳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蝭母。 【产地】我国河内川谷濒河,及解州滁州多产之,为多年生草根横生,类万年青。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知母为清凉解热要药,功能泻肺火,清胃火,下水消肿,利二便。 【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疽,多服令人泄。 【甄权】心烦燥闷,骨热劳往来,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烦。 【大明】热劳传尸疰痛,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安心止惊悸。 【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痰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好古】泻火而上清肺金,滋水而下润肾燥,治命门相火有馀。 【容川】知母叶至难死。拔之犹生,即知其得水气多,故能清气分之热。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能滑肠,泄泻者忌,阳痿及易举易痿,脾弱饮食不化,胃虚不思食,均忌,勿犯铁器,得黄相及酒良。 一七二、贝母 【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名空草。 【产地】产四川山西等地,为圆球形之根。色白入药,今浙江亦有之,称浙贝母,功用稍异。 【性味】味辛苦,性平无毒。 【主治】贝母为袪痰治咳要药,功能散结泄热,润肺清火,治烦热疮疡。 【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恶,风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 【大明】消痰润心肺。末和沙糖丸含之,止嗽,烧灰油调,传人畜恶疮,敛疮口。 【容川】色白性平,利胸肺之痰气。 【药征】主治胸膈郁结痰饮。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寒湿痰食痰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法宜用辛温燥热者,均忌贝母。 一七三、白芷 【本经原文】味辛,温,无毒。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一名芳香。一名虈。 【产地】处处有之,根有轮节或隆起,外面色淡黄褐。气味甚香。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白芷为散风表汗要药,功能通窍去湿,疗风行血,止头痛,和肠胃,烧之辟邪气。 【别录】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头眩目痒。 【甄权】能蚀脓,止心腹血刺痛,女人沥血腰痛血崩。 【大明】治目赤努肉,去面皯疵瘢,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一切痈疮疥癣,止痛排脓。 【元素】解利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及肺经风热,头面皮肤风痹燥痒。 【灵胎】驱风燥湿。 【用量】普通五分至钱半。 【禁忌】呕吐由于火,漏下赤白,阴虚火炽。病由血热所致者,均忌。恶旋覆花,制雄黄硫黄。 【容川】白芷辛香,色白入肺,入阳明陉,根性又主升,故能升散肺与阳明之风寒。 一七四、淫羊藿 【本经原文】味辛,寒,无毒。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一名刚前。 【产地】产四川北部,据云其地有淫羊,一日百遍合,乃食此霍所至,叶为卵圆形类杏叶,入药。 【性味】味辛苦,性温(或作小寒) 【主治】淫羊霍为壮阳益精要药,功能治阳痿茎痛,坚筋骨,利小便。 【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有子。 【大明】治丈夫绝阳无子,女人绝阴无子,老人昏耄,中年健忘,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强心力。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凡虚阳易举,梦遗不止,便赤口干,强阳不痿均忌。得酒良。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27集作业 |
|
7301楼#
发布于:2016-05-30 21: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2016年5月30日《神农本草经》第27课心得
一六五、芍药:色白入肺,入肺的药都能健脾(子能令母实)。 【别录】通血脉,逐贼血,利大小肠,消肿,去腰痛。 【大明】女人一切病,治风补劳,退热除烦,益气明目,头痛目赤,泻血,痔瘘,发背,疮疥。 【元素】泻肝安脾,收肺气,止泄痢。 【好古】心下痞,胁下痛,善噫,喘咳,肝血不足目涩。 【容川】苦性较轻,只是微降,大黄降力大。 【灵胎】平肝止痛。延胡索和金铃子止肝痛力更强。 【用量】2-5钱,大剂一两以上。 【禁忌】中寒腹痛或作泻者,肠胃冷者均忌,反藜芦恶芒硝、鳖甲、小蓟。 一六六、蠡实:味苦平,无毒,治皮肤寒热,胃热,风寒湿痹,坚筋骨,古多用于伤科消炎退热,今少用。 一六七、瞿麦:味苦寒,无毒,主癃结,小便不通,出刺,消痈肿,去翳,堕胎。 【主治】为利水,破血要药,适合实症热症,主五淋,尿不出,月经不通,降心火,利小肠。 【别录】养肾,去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 【用量】1-3钱。 【禁忌】其性猛,善下逐,故肾虚,小肠无大热,胎前产后体虚且小便不利,及水肿鼓胀脾虚者,孕妇均忌,恶螵蛸,伏丹砂。中医认为汗血同源,五淋病忌发汗,汗必便血。 一六八、玄参:又名黑参,味苦微寒,无毒,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明目。 【主治】清火退热要药,治一切实热,狂热,燥热,肿疡,瘰疬。 【甄权】热风头痛,暴结热,散瘿瘤(甲状腺肿大,淋巴肿大)。 【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用量】钱半至四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凡虚寒者均忌,恶黄芪干姜、茴香山萸。 一六九、秦艽:味苦平,无毒,治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尿。 【主治】治风湿要药,能清风热、湿热,寒热身酸痛,黄疸,解酒毒,养血,荣筋,安胎。 【倪师】多用于腰背痛,脊椎骨、尾椎骨痛。 【甄权】利二便,疗酒黄,去头风。 【用量】钱半至三钱。 【容川】治偏瘫,筋脉疼痛,外伤接筋。 【禁忌】下部虚寒及尿失禁者忌。 一七0、百合:味甘平,无毒,治邪气腹胀,心痛,利二便。 【主治】清凉退热要药,润肺宁心,清热止咳,补肺益气,治肺病,吐血。 【别录】痞满寒热,乳难(吃百合可增乳汁),喉痹,止涕泪。 【甄权】除心下急满痛,脚气,热咳。 【元素】温肺止咳。 【用量】1-3钱。 【禁忌】寒症不宜。 一七一、知母:味苦寒,无毒,治消渴,热中,下水,肢体浮肿,补不足,益气。 【主治】清凉解热要药,泻肺火,清胃火(胃有火则胃口太大),利二便。 【大明】通小肠,消痰止咳,润心肺,安心止惊。 【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症实热(小便黄,便秘),泻膀胱、肾经火热,痰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好古】泻火清肺热,润肾燥。 【用量】钱半至三钱。 【禁忌】能滑肠,泄泻者,阳痿及易举易痿者,脾弱食不化,胃虚不思食者均忌,畏铁。 一七二、贝母:味辛平,无毒,治伤寒烦热,淋沥,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 【主治】为祛痰止咳要药,能散结泻热,润肺清火,治疮疡。 【倪师】把贝母打成粉,用很细的滤网过滤几次成为细粉。再和蒸馏水按约1:30的比例配成眼药水,点眼可治眼翳。 【大明】消痰润心肺。研末和砂糖做丸含之可止嗽,烧灰用油调可收疮口。 【药征】治胸膈郁结痰饮。 【用量】钱半至三钱。 【禁忌】寒湿痰嗽,脾胃湿痰,胃寒作泄,中恶呕吐宜用辛温燥热药,均忌贝母。 一七三、白芷:味辛温,无毒,治女子漏下赤白,血闭,阴肿,风头侵目泪出,壳美容养颜。 【主治】散风表汗要药,能通窍去湿,疗风行血,利肠胃。 【灵胎】祛风燥湿,因风胜湿。 【大明】治目赤,青春痘,色斑,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一切痈疮疥癣,止痛排脓。 【元素】去阳明头痛(前额痛,可针中脘止痛),中风寒热,肺经风热,头面皮肤风痹燥痒。 【容川】入阳明经,能升散肺与阳明之风寒。 【用量】内服五分至5钱,外用与绿豆、薏仁粉等混合可作面脂。 【禁忌】呕吐因为火,漏下赤白,阴虚火炽,病由血热致者,均忌。恶旋覆花,制雄黄硫磺。 一七四、淫羊藿:味辛寒,无毒,治阳痿,绝伤,利尿,益气力。 【主治】壮阳补肾益精要药,治阳痿茎痛,坚筋骨。 【别录】消瘰疬,赤痈,下部生疮。 【大明】治男女不孕不育,中年健忘,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强心力。 【用量】钱半至三钱。 【禁忌】虚阳易举,梦遗不止,便赤口干,强阳不痿者均忌,得酒良。 一七五、黄芩:味苦平,无毒,治诸热,黄疸,下痢,逐水,下血闭,除恶疮。 【主治】清热要药,去诸经之热,泻肝胆火(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等,肝癌是寒热并结)。主风热,湿热,天行热疾,养阴安胎。 【倪师】寒痢不宜用,寒痢不消化,热痢有臭味。 【别录】疗痰热,胃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甄权】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良,治五淋,解热渴。 【容川】味苦入胆,行水气,主清相火,火逆呕苦者以此为正药。 【药征】治心下痞(胃痛,恶心),胸胁满,呕吐,热痢。 【用量】钱半至三钱。 【禁忌】过服损胃,血虚寒中者忌。 灸友174755:如何加入你们学习群? |
|
7302楼#
发布于:2016-05-30 21:52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5月30日《神农本草经》第27課心得: 165、芍药 【元素】泻肝、安脾、收肺气 【大明】治女人一切病 【容川】敛肝木,降火行血 【灵胎】平肝止痛(止痛良药:延胡索、金铃子) 【禁忌】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肠胃中觉冷,忌 166、蠡实:伤科用,内伤、外伤的寒热 167、瞿麦:治疗热症的淋病 【性味】苦、寒 【主治】利水破血,主五淋、月经不通、降心火、利小肠 【大明】破血块排脓 【禁忌】能堕胎 168、玄参:清火退热 【性味】苦(坚: 补肾;泻:退热)、寒(清火退热) 【主治】清火退热、治一切实热、狂热、燥热、肿疡、瘰疬 【甄权】热风头痛 【灵胎】育阴滋水 169、秦艽:治督脉、背、腰、肌肉、关节的痛 【主治】风湿、清风热、治湿热、主寒热身酸痛、黄疸酒毒、养血、荣筋、安胎 【容川】治左右偏风、筋脉疼痛 170、百合 【性味】甘、平 【主治】清凉退热,主润肺宁心、清热止咳、补中益气 【别录】乳难(母乳太少的时候吃) 【元素】温肺止咳 【灵胎】补肺益气 【禁忌】中寒者忌 171、知母:减胃口可以用 【性味】苦、寒 【主治】清凉解热、泻肺火、清胃火,下水消肿、利二便 【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 【容川】清气分之热(肺热) 【禁忌】虚寒者忌 172、贝母:可以1:30溶于水滴眼睛,去眼翳 【性味】辛、苦、平 【主治】祛痰止咳、散结泄热、润肺清火 173、白芷:美容养颜、阳明头痛 【性味】辛、温 【主治】散风表汗、通窍去湿 【灵胎】驱风燥湿 【容川】升散肺与阳明之风寒 174、淫羊藿:壮阳补肾、不分男女 【性味】辛、苦、温 【主治】壮阳益精、治阳痿茎痛 【禁忌】虚阳易举、强阳不痿,忌 175、黄芩 【性味】苦、平 【主治】清热,去心肺大小肠诸经之热,肝胆之火。主治黄疸,肠壀下利,风热,湿热: 【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 【容川】药苦而色绿,入胆 【禁忌】过服损胃,血虚寒中者忌 |
|
7303楼#
发布于:2016-05-30 22: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6年5月30日《神农本草经》第26课心得
一五九、葛根 葛树的根,治太阳症项强,角弓反张,脑中津液不足,抽筋等,葛根汤治小儿发烧,发疹子、出水痘,出不来闷烧时用葛根汤助发。 味甘性平,为发汗解表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断食疗法最怕脱水,可吃葛根粉,保持津液生。疯狗咬伤捣汁饮并涂之。 葛根根实,升津不升气,升麻根空,升气而不升津。 主治项强,旁治喘而汗出。 一六O、瓜蒌根 又名天花粉,柔痉第一处方(角弓反张为刚痉)。根为天花粉,实为瓜蒌实,天花粉治消渴,比葛要好,通乳消肿,瓜蒌实治心脏病,胸痹,胸闷。瓜蒌实为润肺降气要药,主祛痰止嗽,涤胸中垢腻,润心肺及胃,能治膈间之结气,解膈膜之痰水。 一六一、苦参 煮水外洗治皮肤痒,荨麻疹有效,杀虫有效,无效用蛇床子。 味苦寒,为燥湿胜热健胃杀虫要药,养肝胆气,治遍身风疹,肺热生疮,瘘症结核,诸般实症。虚症不用。 一六二、当归 有油脂,可润肠。味甘辛性温,为补血清血要药,主一切血虚血浊,补女子诸不足。治肝病放当归,补血养血,润肺润肠,脾胃虚弱者忌。 一六三、麻黄 又叫青龙,味苦性温散,为发汗解散要药,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治身上毒风疹痹,皮肉不仁。治皮肤病原则,有脓疮不要发表,风疹湿疹可发表,出血不可用。麻黄汤点眼可散瞳孔。 麻黄茎发汗,麻黄节止汗。使用时机肺家实症。 一六四、通草 很轻,量用五分。色白入肺,味甘淡,能渗利,性平,为利水退热要药,主泻肺热利阴窍,舒胃气,除水肿,治五淋,下乳催生。白通草像人身之油膜,故能通达油膜,上可通乳,下可通小便。 一六五、芍药 芍药花的根,味苦酸,性平,白芍赤芍一样。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妇科良药。 入血分又能收,可治静脉瘤,用量在大约一两。 腹痛用芍,胸满用枳实,妇科腹痛用三钱即可,胸满不用白芍。 桂枝为阳药,白芍为阴药,阴阳不平时用桂枝白芍,根据阴阳情况调整多少,如阳虚桂枝多点,阴虚白芍多点。 四物汤:芍药、当归、川芎、熟地。 平肝止痛。延胡索、金铃子为止痛的药,相当于吗啡。 |
|
7304楼#
发布于:2016-05-30 22: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31日《神农本草经》第28课心得
中经 176、狗脊 味苦,平,无毒。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为益气血,强筋骨要药,功能治肝虚肾亏,脚弱腰痛,筋肉拘急,失溺淋露,疗失溺不节,男女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暗,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男子女人毒风软脚,肾气虚弱,续筋骨,补益男子。 狗脊肾虚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黄赤,口苦舌干,均忌,恶香附败酱草。 177、石龙芮 味苦,平,无毒。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现已很少使用。 178、白茅根 味甘,寒,无毒。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为止血利尿要药,功能止吐血行瘀血,治消渴水肿,不伤胃气。下五淋,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白茅根为利尿剂,利水,水肿可用,并有止血作用,身体有内出血,可以用白茅根,栓塞也可用。 不宜遇铁。胃寒脾湿者忌之。 179、紫苑 味苦,温,无毒。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厥,安五脏.为祛痰止咳要药,主治咳逆,痰涎,吐脓血,益肺气。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治尸疰,补虚下气,劳气虚热,百邪鬼魅。调中消痰,止渴润肌肤,添骨髓。 紫苑治疗寒症所致咳嗽。 180、紫草 味苦,寒,无毒。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为痧痘要药,功能凉血,活血,透发解毒,治恶疮天花,麻疹及小儿疮疖与面皻。通水道,疗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 性寒,热证使用,治疗发水痘、湿疹等,也可治麻疹。水痘发出时色泽鲜红,白色凹陷的,均可以使用。紫草根所做的紫云膏,可用于治疗皮肤坚结、硬块、疮等,乳癌等可以用。 痘已出而红活及白陷,脾胃肠虚寒大便溏者忌服。 181、败酱草 一名鹿肠.味苦,平,无毒。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生川谷。主治赤眼,障膜,弩肉,聤耳,痈肿结热,破凝聚血,化脓为水。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痛。治毒风瘰痹,破多年凝血,能化脓为水,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 关元外开三寸是盲肠头,如有发炎肿胀,破裂即为腹膜炎,此处会很热,败酱草治疗腹膜炎。 以通为补:有便秘等时,用大黄等通便,人会觉得很舒服,叫以通为补。 腹膜炎还有可能由胆破裂引起。 忌葱,性专下泄,无瘀者忌。 182、白鲜皮 味苦寒,无毒,治头风,黄疸,咳逆淋漓,女子阴中肿痛。生川谷。主治头风黄疸,天行时疾。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治一切热毒风,恶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 治疗黄疸,特别是急性黄疸,热证、急症均可用,是黄疸专剂。 虚寒之人不用白鲜皮。 183、灯笼草 味酸,平,无毒。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其苗,叶,根,茎皆为解热,排水药,治百日咳,黄疸,小便赤涩,果能催生。主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难产吞之,立产。 孕妇禁忌。 184、紫参 味苦,寒,无毒。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治牛病。生山谷。为破血通经要药,功能治心腹寒热积聚,产后恶露不行。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廱肿诸疮,止渴益精。治心腹坚胀,散瘀血,治妇人血闭不通。主狂疟温疟,鼽血,汗出,治血痢。畏辛夷。 185、槀本 一名地新。味辛,温,无毒。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色。生山谷。为祛风寒镇痛要药,治大寒犯脑头痛齿亦痛,女人阴寒肿痛,体肤风湿。治皮肤疵皯,酒皻,粉刺,癫疾。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大寒犯脑,痛连齿颊。 热病头痛,血虚头痛,均忌服。 186、石苇 味苦,平,无毒。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为利尿治淋要药,主清肺火以滋源,通膀胱以利水,益精气,治淋闭。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脏,去恶风,益精。治淋沥遗溺。 用于利尿、淋病,以及热证,热证水便不通都可以用,清肺火,通膀胱。 制丹砂矾石,得菖蒲滑石射干良。 187、萆薢 味苦,平,无毒。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生山谷。入足阳明厥阴,祛风去湿,以固下焦,补肝虚,坚筋骨,益睛明目。恶疮梅毒及淋浊。主治风寒湿痹。腰痛久冷,关节老血。膀胱宿水,阴痿,茎痛,遗浊,痔瘘,恶疮。阴痿失溺,老人五缓,关节老血。 此药主要功能是补肝虚,为滋补药。还可治疗梅毒,梅毒还可用土茯苓。 讲话、动作出现缓慢,代表衰老。 入肺之药,皆可补肝。脚无力,都是肾的问题。补命门火,硫磺最为峻猛。还可以巴戟天、肉苁蓉、肉桂,均可。 188、白薇 味苦,平,无毒。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洒洒、发作有时。味苦咸,性平,无毒。阳明冲任之药。为凉血退热要药,功能清虚火,除胃热,主治身热肢满,风温灼热,汗出热不退,妇人身热,伤中淋露。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治惊邪风狂痣病,百邪鬼魅。主治中风,身热支满,忽忽不知人,血虚,热淋,温疟,洗洗寒热酸痛。妇人伤中淋露,产虚烦呕。 功能凉血、退热,治疗中风、身热,清阳明之热。 血分有热,直冲上脸,面部色赤,就是血热。凉血之法,还可用针灸,如百会放血、十宣放血、涌泉放血等。 恶大黄,大戟,山茱,姜枣。 189、水萍 味辛,寒,无毒.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久服轻身。为解热,发汗,利水,祛湿药。能消皮肤肿痒,治水肿,风疹,丹毒,小便不利,目赤翳膜,外治敷疮肿。主风湿,麻痹,脚气,打扑损伤,目赤翳膜,口舌生疮,衄血。治热毒,风热,热狂,熁肿毒,汤火伤,风疹。 治疗风疹,效果较好。排水力量很强,为辛辣之物,可解酒、治疗丹毒、眼红等,还可发汗。 发汗力猛,证非大实大热者,不可轻用,表虚自汗者尤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