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5楼#
发布于:2016-06-18 00:4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 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6月17日《神农本草经》第38课心得
264、附子 续 【别录】腰脊风寒,脚寒冷弱,心腹冷痛,下痢,赤白,温中强阴,坚肌肉骨,堕胎。 【元素】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石硫磺:当癌症肿瘤沿着经的顺序转移的时候,可以用来治疗三焦、淋巴肿。 炮附子+青盐:刷牙,可以固牙、补肾 生附子+生姜+当归:冬天可以常吃,使身体热 生附子:可以救逆、治疗白血病,可以使白血球直线下降。治疗白血病一定要用到生附子,可以补督脉,治疗督脉的病。生附子有毒是误传:因为生附子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煮过之后溶在汤里,喝的时候会卡在喉咙,引起咳嗽。因此煮生附子的时候要用棉布包起来煮。 【倪注】水肿、腹积水、肝腹水都可用,硫磺亦可。如癌症扩散有腹水者,可把生附子和生硫磺并用,加一点儿麝香。喉痹者可加硝石把喉咙打开,把药液慢慢灌服下去,直至病人呼吸正常。 【好古】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生附子治督脉病,使脊柱强厥。 【倪注】炮附子多治表症,如毛孔闭塞导致的大热,用量过大时病人会流汗不止,此时可用炮附子来收敛毛孔止汗。身体有脓疡时也可用炮附子把毒推出来。生附子往里走,和炮附子并用可利水,排肌肉中水。若病人气虚,同时加用黄芪;血虚者则加当归。若元气还在可直接攻病。 【药征】排水,去里寒,身体四肢、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旁治腹痛,失精。 【倪注】最毒是乌头,其次附子,再其次是天雄。用炮附子粉和青盐刷牙可固齿。寒湿是诸病之源。病人寒在上,吃生附子会吐白津出来。寒在下,会从小便排出。寒湿在肠胃,则会拉肚子,寒从大便排出。这都是寒化解后排出的表现,若这些现象没了说明身体在恢复。表寒者:脉浮,恶寒,周身疼痛,需用麻黄汤(又称回阳汤)发表;里寒者:脉沉,恶寒,脸色苍白或青黑,手脚冰冷,舌苔白,病人不口渴,皮肉不痛,用生附子逐寒回阳。阳虚者要固阳,如失精,流汗不止,舌不能收回,脱肛、疝气等脱症,都要用炮附子。 【用量】生附子一般用一枚(约3钱),洗干净后切8片,晒干收藏即得,新鲜的也能用。煮药时用棉布包起来,以免纤维出来吃时粘喉咙。生附子吃到嘴有点麻为佳(不会有后遗症),不可过量。炮附子一般5钱至3两左右,酌情加减,吃时不会麻嘴。若无生附子,可用大剂炮附子代替,但药力差点儿,最好收藏些生附子备用。 倪注:单纯膀胱的问题要用炮附子,肾病用生附子,生附子补命门火:肾通过肺吸气,吸入天之阳,经肺到达命门。命门火就是生命之火,当命门之火不够时,不能使用肉桂,因为肉桂是木之火,当火太弱时,会使火熄灭,肉桂强心时可用。命门火不够时,使用生附子或者生硫磺,来补命门火。治癌和尿毒症(面黑,无尿意)多用。因肾主气化,肾衰竭前,人体内的水不能气化,会累积在腹部,病人就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的症状,好转的标志就是尿意回来了,当大小便恢复正常时就不需再洗肾了。 【禁忌】乌头、附子用豆腐蒸熟或黑豆蒸熟称为熟乌头。熟附子,味淡力薄,不能救急。生附子味咸力猛,可救逆回阳,宜与他药配合。凡阳症火症热症,阴虚内热,贫血者均忌。忌豆豉,畏饴。 265、乌头 【性状】与附子同种,称为附子之母。一般用川乌头,色黑,味辛,性热有大毒,治中风,恶风,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草乌头为伤科外用药。 【主治】为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功能同附子。倪注:服太多止痛药会伤肾。乌头蜜制作:一两川乌头,三碗水煮成一碗水,过滤去渣后混合两碗蜂蜜,再煮成两碗即成乌头蜜。 乌头桂枝汤:桂枝3钱,白芍3钱,炙甘草3钱,生姜2片,大枣10枚,6 |
|
7426楼#
发布于:2016-06-18 05: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6月17日《神农本草经》第38课心得:
二六四、附子 【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小腿萎缩),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产地】产我国四川山野,亦可种植,冬播而春生苗,其初种之根,生成小块状者曰乌头,附乌头旁生而大者即附子,又附生而变形者曰天雄,小者毒强而大者毒少,故近人多取用附子,亦曰大附子。(采完用矾石洗净)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生附子里有乌头碱,神经性毒药,吃完会口唇开始发麻,麻到手脚)炮附子味咸,入肾。 【主治】附子为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主寒湿痿躄,症瘕积聚,命门火衰,脾胃虚寒,治寒霍乱转筋,阳气暴脱,及真寒假热,阳气欲散,疗寒痰,寒痛,阴疽。 【别录】腰脊风寒,脚气寒冷弱,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温中,强阴,坚肌骨,又堕胎为百药长。 【元素】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好古】督脉为病,脊强而厥。(乙肝疫苗会导致督脉脊柱S形弯曲) 【容川】人身之气,生于肾中一阳,实则借鼻孔吸入之天阳,歴心系,引心火下交于肾,附子可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其色纯黑,味辛烈,能从下焦扶阳补气,凡极阳极阴,皆有毒,附子之烈,正因其纯是坎阳之性,可以大毒,与肉桂不同,肉桂是补火,属地二之火气也,附子是助热,热生于水中,是得天水之阳,故附子入气分以助阳,能补命门之火,是以火化水,为肾与膀胱要药,火炙则无毒,水中之阳毒,过火则散,此阴阳相引之意。今用盐腌以去毒,使附子之性不全,非正法也,举凡温药皆秉木气,唯附子是水中之阳,为温肾达阳之正药,而得木火者,为得地二之火,能秉水中之阳,是得天一之阳。 仲景用炮附子,是制其毒也,用生附是以毒追风,毒因毒用,一生一炮,有一定之理。 【倪注】炮附子(可以用豆腐、甘草炮制)可以固表虚(防脱水),去肺家寒症,生附子可以去里寒(如肾阳不足,生附子黑色可点命门火;区别于石硫磺黄色,入齐桓之腑,入三焦,除脑瘤;区别于肉桂点心火,木生火),二者截然不同。医者须明辨之,方可以用之无误。阳不足亦可用附子,如病人喜阴不语等。 临床时可见病人因表虚而至真阳外越,我辈当以炮附子为救逆之剂。如脉细无力,病人昏迷不识人,此为里寒至极,因而真阳不足,当此之时又须以生附为主。膀胱问题用炮附子,肾脏问题用生附子。 炮附子化脓疡,生附子可到人中心,到炮附子不可到之处。生附子炮附子共用,强力去水攻坚。 【尿毒症】没有尿意,要使阳回复,生附子生于水中,治疗尿毒症。肾脏衰竭,会产生头晕恶心,因水不能气化到脑。生附子吃到有尿意即止。 黄连解心毒,亦可治尿毒。 【药征】主逐水,能治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而旁治腹痛失精下利。 【灵胎】逐寒邪,回阳气。(里寒,脸色发黄,手脚冰冷;表寒用麻黄汤;失血发冷亦用生附子)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大剂一至二两。(生附子剂量至病人感觉到嘴微麻即止,炮附子量可稍大,五钱+) 【禁忌】乌头附子,用豆腐蒸熟或黑大豆蒸熟者,谓之熟乌头熟附子,味淡而力薄,不能用以救急,生者仅去皮脐,味咸而力猛,可以救急,宜慎用之,经疏曰,一切阳证火证热证,阴虚内热,血液衰少证,均忌,忌豉汁,畏饴。 二六五、乌头(川乌) 【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中风,恶风洒洒,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生山谷。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 【产地】产我国四川,故亦名川乌,与附子同种,称为附子之母。 【性味】味辛,性热,有大毒。加远志、肉桂等可解 |
|
7427楼#
发布于:2016-06-18 07: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丁伊申请签到,2016年6月17日《神农本草经》第38集心得:
二六四、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乌药、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 【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产地】产我国四川山野,亦可种植,冬播而春生苗,其初种之根,生成小块状者曰乌头,附乌头旁生而大者即附子,又附生而变形者曰天雄,小者毒强而大者毒少,故近人多取用附子,亦曰大附子。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 【主治】附子为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主寒湿痿躄,症瘕积聚,命门火衰,脾胃虚寒,治寒霍乱转筋,阳气暴脱,及真寒假热,阳气欲散,疗寒痰,寒痛,阴疽。附子可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其色纯黑,味辛烈,能从下焦扶阳补气,凡极阳极阴,皆有毒,附子之烈,正因其纯是坎阳之性,可以大毒,与肉桂不同,肉桂是补火,属地二之火气也,附子是助热,热生于水中,是得天水之阳,故附子入气分以助阳,能补命门之火,是以火化水,为肾与膀胱要药,火炙则无毒,水中之阳毒,过火则散,此阴阳相引之意。今用盐腌以去毒,使附子之性不全,非正法也,举凡温药皆秉木气,唯附子是水中之阳,为温肾达阳之正药,而得木火者,为得地二之火,能秉水中之阳,是得天一之阳。仲景用炮附子,是制其毒也,用生附是以毒追风,毒因毒用,一生一炮,有一定之理。【倪注】炮附子可以固表虚,去肺家寒症,生附子可以去里寒,二者截然不同。医者须明辨之,方可以用之无误。临床时可见病人因表虚而至真阳外越,我辈当以炮附子为救逆之剂。如脉细无力,病人昏迷不识人,此为里寒至极,因而真阳不足,当此之时又须以生附为主。 【禁忌】用豆腐蒸熟或黑大豆蒸熟者,谓之熟乌头熟附子,味淡而力薄,不能用以救急,生者仅去皮脐,味咸而力猛,可以救急,宜慎用之,经疏曰,一切阳证火证热证,阴虚内热,血液衰少证,均忌,忌豉汁,畏饴。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2. 因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面色发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附子适合人群: 阳虚阴盛,真寒假热。 阳盛阴虚,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附子食疗作用: 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气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具有补火助阳,莠寒除湿,止痛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寒厥头痛,阴火喉痹,心腹冷痛,吐泻久痢,冷结便秘,阴寒水肿,冷积疝瘕,阳虚外感,风寒湿痹,中风挛急,阴疽疮漏。附子食物相克: 附子反半夏、瓜蒌、白蔹、贝母、白芨;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附子做法指导:1. 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滑精,或阳虚水泛、尿少水肿。常与肉桂等同用。2. 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常与麻黄、细辛、桂枝、白术、甘草、人参黄芪等配伍。3. 内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药时不宜饮酒,不宜以白酒为引。附子具有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1.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2.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3. 附 |
|
7428楼#
发布于:2016-06-18 08: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瑞芝申请签到,2016年6月17日《神农本草经》第38课心得
264,附子 辛甘大热大毒,复员回益阳,不火退寒,主寒湿痿躄,症瘕积聚,命门火衰,脾胃虚寒,至寒,霍乱转筋,阳气暴脱,即真寒假热,阳气欲散,疗寒痰,寒痛,阴疽 生用降白血球,强命门火。 别录:腰及风寒,脚气寒冷弱,心腹冷痛,下痢赤白温中,强阴,肩肌骨,坠胎,为白药长 〈元素〉:文痞妹,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倪〉:泡附子,可故表虚,去肺寒,生附可去里寒,二者不同,病人因表虚而真阳外越用泡附。 如脉细无力,病人不识人昏迷,此为里寒至极,因而真阳不足用生附 〈药征〉:主逐水,治恶寒,身四肢骨节痛,或沉重或不忍,或厥冷,而旁治腹痛,失精下痢,回阳气,寒邪 265,乌头 辛热,大毒,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药,功同附子 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坚痞,感寒腹痛,补命门不俗,肝风虚 |
|
7429楼#
发布于:2016-06-18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焦艳春申请签到2016年06月17日《神农本草经》第38课心得
264、附子: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生附子:治疗白血病,可补督脉,治疗督脉的病。炮附子+青盐:刷牙,可以固牙、补肾。生附子+生姜+当归:冬天可以常吃,使身体热。生附子补命门火:肾通过肺吸气,吸入天之阳,经肺到达命门。命门火是生命之火,当命门之火不足时,不能使用肉桂,因为肉桂是木,当火太弱时,会使火熄灭,肉桂可以强心时用。命门火不足时,使用生附子或者生硫磺,来补命门火。里寒:皮不痛,身体冷,用生附子。表寒:皮痛,身体冷,用麻黄。炮附子:收敛,固阳。生附子用来治疗尿毒症(脸黑、无尿意)。肉桂:是通过强心脏,传火入小肠命门,来点燃肾脏之火。附子:是直接点燃肾脏之火。 265、乌头:辛、热,主治扶元回阳,补火退寒。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除寒冷,去心下坚痞。补命门不足,肝风虚。类风湿关节炎:乌头桂枝汤可以治疗 。 |
|
7433楼#
发布于:2016-06-18 14:29
@教官-伊犁-慕利敏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 文建宁申请签到,2016年6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39課心得: 黄连解心头毒 远志解乌头、附子、天雄毒 266、天雄:壮阳,天天雄壮 种植:3年大附子;4年乌头;5年天雄 【性味】甘、辛、温 【主治】治下元虚寒性机能衰退者(阳不举)及风痰症 阳可以举,只能滋阴,不可以壮阳,否则会导致阳不举 治疗肾脏病或者水肿时,不可以吃盐巴 267、半夏:祛痰、止咳、开喉、去脑部积水 分为生半夏和姜半夏。生半夏要和姜一同使用才能无毒,用了姜半夏,就不用再放姜了 急救时用三生一汤: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病人马上呕出痰,回阳 【性味】辛、平 【主治】除湿化痰,止呕、开郁发表,主和胃、健脾、消积、化诞,顺气止咳,平逆止吐 【甄权】消痰下肺气,关胃健脾。把生半夏直接摩擦脖子肿块,很快就排水消肿 【好古】补肝风虚 【容川】主降逆水饮,为阳明之药。 【倪注】生半夏单独使用,会使人失音。用姜可解 【灵胎】开肺降逆,消痰燥湿 【禁忌】一切血症、阴虚血少,津液不足(口渴但不想喝水,是血有瘀),忌 268、虎掌(天南星):去痰 海蛤:去脖子咽喉处的痰 半夏、天南星:去肺里的谈 半夏:主攻去水,次攻去痰 天南星:主攻去痰 半夏+天南星:先去水+再去痰 半夏+天南星+生附子:去水、去痰、去寒,寒不去尽的话,水和痰还会再来 所有的中风、小儿惊风、癫痫都是有痰 【性味】苦、温 【主治】祛风湿豁顽痰 【禁忌】误食唇舌会麻,配防风则解 269、鸢尾:少用 270、大黄(川军,非常彪悍):去实,不去寒、不去热,如果去寒实加附子,如果去热实加黄连 当食物中毒开始的时候,要甘草+大黄,可以清掉胃里的实,还有肠里边的实 |
|
7434楼#
发布于:2016-06-18 22: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9班张宏申请签到,2016年6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39课心得
下经 附子乌头之毒用远志可解。 266、天雄 味辛,温,有大毒。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天雄与附子之功用略同,惟一般对下元虚寒性机能衰退者及风痰症都多用天雄。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聚,关节重,不能步行,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心。 天雄治疗痨证。下虚用其补虚,如是治疗癌症应用生附子,壮阳则用天雄,关节炎则用乌头。 267、半夏 其分为生半夏、姜半夏。 味辛,平,有毒。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为除湿化痰,止呕止哕,开郁发表要药,主和胃,健脾,消积,化涎,顺气止咳,平逆止吐,治心痛,痞结,水饮,痰气,救五绝。消心腹胸膈痰热结满,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疗痿黄,悦泽面目,堕胎。制者消痰下肺气,关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生者摩痈肿,除瘤瘿气。 生半夏可治瘿瘤等,其排水力量极强,祛痰、止咳、开喉用的最多。 急救三生饮:生附子、生南星、生半夏各三钱,取其迅捷之效。 生姜可解半夏之毒,去至高之水,故可治疗脑积水。肺积水也可用。如以人参、半夏、干姜成方,则治孕吐。如是寒湿所致呕吐,则用生半夏加干姜,如是热证不用。区分之法,问病人是否口渴,如渴着为热不用。如是肝呕,不用半夏用吴茱萸。 半夏常用于健脾祛湿,如是肺寒,不用半夏,用干姜。 口渴不想饮水,是有淤血。孕妇一般不用半夏。一切血症及阴虚血少,津液不足之病,均忌,孕妇禁用,用姜佐则无害,反乌头,忌饴糖海藻羊血。 268、天南星 味苦,温,有大毒。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瘘,拘缓,利水道。为祛风湿豁顽痰要药。主风痰壅塞,中风口噤,治口歪眼斜,痈毒疥癣,小儿惊风。治阴下湿,风眩。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天南星也是毒药,祛痰之力很强。如是咽喉痰吐,用海蛤。胸腹痰用天南星。中风、癫痫等皆有痰,天南星是攻痰的峻药,可去任何顽固之痰。痰之成因水没有及时去掉,久之生痰。防风可解其毒。 269、鸢尾 现已基本不用。 270、大黄 味苦,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为泻实热,荡积滞要药,主血闭热结,功能下瘀破症,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大便燥结,女子经闭。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小腹痛,诸老血留结。通女子经候,利水肿,利大小肠,贴热肿毒,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结,泄壅滞水气,温瘴热疟。 大黄又名川军,为将军之药,其力峻猛。大黄为攻实之药,寒热实证均可用,但其攻实不去寒热,故寒者加热药,热者加寒凉之药。 |
|
7435楼#
发布于:2016-06-18 22: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6年6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39课心得
二六六、天雄:同一株附子三年采收就是附子,四年采收是乌头,五年采收是天雄。天雄味辛温,有大毒,过去做补剂治疗痨症用。治大风,寒湿痹,节沉痛,拘挛缓急,金创,强筋骨。 【主治】与附子功效略同,一般对治下元虚寒性机能衰退及风痰症。 【别录】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聚,强心,令人勇武。 【倪注】阳举没问题用滋阴补精的药即可,阳举有问题用补阳、壮阳药,如巴戟天,肉苁蓉等。天雄是草药中补阳最强的。 天雄与蜂蜜可做成丸剂:先水煮后去渣,再与蜂蜜同煮成乌头蜜做成丸。天雄散:天雄、桂枝、白术、龙骨等。 生附子攻坚可治癌,乌头主治关节炎,天雄壮阳。临床治肾病水肿时,用生附子、炮附子退水须忌盐,因人体是圆形的,这些药为咸味,再吃盐会让病回头。 【用量】1-3钱。 【禁忌】热症者忌用。 二六七、半夏:味辛平有毒,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晕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倪师】又叫水玉。其排水力量很强,生用药峻捷,多用于祛痰止咳,喉咙闭塞时开喉咙(用醋泡的半夏收敛或半夏苦酒汤,再不开换硝石)。生半夏用棉布袋包起来,在皮肤上摩挲能很快消脖子、腋下及甲状腺肿瘤、硬块等。 【主治】除湿化痰,平逆止呕,开郁发表要药,主和胃健脾,消积化涎,顺气止渴,治心痛,痞结,水饮,救五绝。 【好古】补肝风虚。 【药征】主治痰饮,恶心呕吐,旁治心痛,逆满,咽痛,咳悸,腹中雷鸣。 【用量】普通1-3钱。 【禁忌】一切血症及阴虚血少,津液不足之病,均忌。反乌头,忌饴糖,海藻,羊血。 三生饮: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各3钱,三碗水煮成一碗水灌服,可催吐积痰急救。痰之前是水,累积久了而成痰。半夏去水效,南星祛痰良,生附子去寒,三者并用才能有效去寒痰水。 生半夏可让人失音,又称婆婆药,用生姜可解。故处方开生半夏时,再加两片生姜;姜半夏则不必。 男怕脚肿,女怕戴帽。生半夏能去至高之水,如脑积水,肺积水,咳嗽咽痒,都可用生半夏去水止咳。 妊娠止呕方:人参半夏干姜汤。去寒湿用生半夏和干姜,只湿不寒用生半夏和生姜。开方时要问病人是否口渴。口大渴者不用半夏,不渴者可用。口干燥但不想喝水说明体内有淤血。 吴茱萸和半夏都能止呕,吴茱萸治寒症及肝病引起的呕吐;半夏治水饮造成的恶心呕吐。张仲景用甘草干姜汤治肺寒咳嗽。 二六八、虎掌:即天南星,味苦温,有大毒,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拘缓,利尿。 【主治】去风湿、顽痰要药,主风痰壅塞,中风口噤,口歪眼斜,痈毒疥癣,小儿惊风(也是痰饮造成)。 【倪师】海蛤也能去顽痰,二者区别:海蛤咸味,入肾走喉,去上焦喉咙里的痰,如甲状腺肿大,大脖子,腮腺肿大,咽喉炎,喉癌,鼻咽癌被痰堵到时用海蛤。南星和半夏去胸腔肺里的痰。 痰饮会造成很多症状。中风,癫痫发作时都有痰,小儿感冒咳嗽,其它症状都没了只剩痰多等,这时都可用半夏、南星祛痰,如蒙石滚痰丸、控涎丹等。 【别录】治阴下湿,风眩。 【甄权】主疝瘕肠痛,强阴。 【大明】蛇虫咬伤,恶疮。 【用量】普通五分至钱半。 【禁忌】误服南星会唇麻,得防风可解。使用宜以矾汤或皂角水浸,至不麻为止。忌铁,阴虚燥痰忌用。 二六九、鸢尾:味苦平,有毒,治蛊毒,破症瘕积聚,去水,杀虫。 二七0、大黄:又称川军,味苦寒,无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涤荡肠胃,排宿便,通利水谷,安和五脏。 【主治】为泻实热,荡积滞要药,主热结血闭,调中化食,大便燥结,女子闭经。 【倪师】专攻去实,须分寒热。寒实要去寒去实同治,热实要去热去实同治。初症一般为实症,此际用大黄须加甘草来缓,否则力太急而不去病。寒实有时也可用大黄。 |
|
7436楼#
发布于:2016-06-18 22: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6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37课学习心得:
二四八、梅实【本经原文】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能益气,不饥。生川谷。梅实即梅花之实,有乌梅与白梅二种,处处有之。乌梅系采半黄之梅实,用烟熏黑,再以稻草灰淋汁润湿蒸过,白梅又叫盐梅,用大青梅实用盐腌渍,日晒夜渍,十日即可【性味】乌梅味酸,性平而涩:白梅味酸咸,性平。【主治】乌梅为收敛,解热,消肿,驱虫之药,治久利,痢疾,反胃,去面痣,蚀恶肉,蚘厥吐利,反胃膈噎。驱蛔虫。白梅与乌梅之效用相同。【藏器】止渴,调中,去痰,治瘴疟。止吐逆霍乱,除冷热利。【弘景】白梅和药点痣,蚀恶肉。水渍汁饮治伤寒烦热。【时珍】敛肺,涩肠,止久嗽泻利,反胃咦膈,蛔厥吐逆,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硫磺毒。【容川】乌梅极酸,能敛肝木之阳,能化蛔虫,能去坏肉,此是以木来克土,酸能收之义【汪颖】治乳痈肿毒,杵烂贴之佳。【禁忌】多食梅肉损齿伤筋。凡风寒初起,疟痢未久者均忌,忌猪肉。 二四丸、大豆黄卷(大豆蘖、黄卷、卷蘖)【本经原文】味甘,平,无毒。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平。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赤小豆,平。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性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大豆黄卷为清热开胃,推陈去积要药,主行水去湿,胃气结积,治湿痹筋挛膝痛。【别录】五脏不足,味气结积,益气止痛,去黑皯,润肌肤皮毛。【禁忌】恶海藻龙胆。 二五〇、粟米【本经原文】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胃中脾中热,益气。陈粟,味苦,寒,无毒。主胃熟,消渴,利小便。 二五一、黍米【本经原文】味甘,温,无毒。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二五二、蓼实【本经原文】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马蓼,去肠中蛏虫,轻身。生川泽。 二五三、葱实【本经原文】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平,作汤,治伤寒寒热,出汗,中凤,面目肿。薤,味辛,温,无毒。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生平泽。 二五四、水苏【本经原文】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生池泽。一名芥蒩。叁、下经本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二五五、石灰【本经原文】味辛,温。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生川谷。一名恶灰。【性味】味辛,性温,有毒。【主治】石灰为止血要药,功能蚀恶肉,止吐血,疗金疮,又能解酸类中毒。【别录】疗髓谷疽。【甄权】治病疥,蚀恶肉,止金疮血甚长。【大明】生肌长肉,吐血,白癜疬疡,瘢疵,痔瘘,瘿赘疣子,妇人粉刺,产后阴不能合,解酒酸,治酒毒,暖水臓,治气。【禁忌】性燥,且能蚀肉,不可多服。 二五六、礜石(砷黄铁矿)【本经原文】味辛,大热,有毒。治寒热,鼠瘘,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除热。生山谷。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功用主治 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 治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本经】:主寒热鼠瘘,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别录】:除热,明目,下气,除膈中热,止消渴,益肝气,破积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药性论】:除胸膈间积气,去冷湿风痹瘙痒皆积年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或浸酒。 外用:研末调敷。 二五七、铅丹,四氧化三铅。 |
|
7437楼#
发布于:2016-06-19 00: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9班-耿雪明申请签到,2016年6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39集心得:
二六六、天雄 【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生山谷。 【产地】如乌头。 【性味】味甘辛,性温热,有毒。 【主治】天雄与附子之功用略同,惟一般对下元虚寒性机能衰退者及风痰症都多用天雄。 【别录】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聚,关节重,不能步行,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心,令人勇武力作不倦。 【用量】一般一钱至三钱 【禁忌】热症之人忌用 二六七、半夏 【本经原文】味辛,平,有毒。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生山谷。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产地】产我国四川江浙及北地多有之,为多年生野草,根白色,入药。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主治】半夏为除湿化痰,止呕止哕,开郁发表要药,主和胃,健脾,消积,化涎,顺气止咳,平逆止吐,治心痛,痞结,水饮,痰气,救五绝。 【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结满,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疗痿黄,悦泽面目,堕胎。 【甄权】制者消痰下肺气,关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生者摩痈肿,除瘤瘿气。 【大明】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元素】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 【好古】补肝风虚。 【容川】此生当夏之半,其根成于秋时,得燥金辛烈之气,故主降逆水饮,为阳明之药,此为真性。 【倪注】一般使用生半夏以止呕吐时,多加生姜以制其毒,重症病患之呕吐,唯此生半夏可治,学者当用之勿惧,今之医多不敢使用生药,因惧其毒性,实则此药又名婆婆药,意即可以让人失音,并不会致命,如果失音时,只须口含生姜片,须臾声自回。 【药征】主治痰饮呕吐也,旁治心痛逆满,咽中痛,咳悸,腹中雷鸣。 【灵胎】开肺降逆,消痰燥湿。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一切血症及阴虚血少,津液不足之病,均忌,孕妇禁用,用姜佐则无害,反乌头,忌饴糖海藻羊血。 二六八、虎掌 【本经原文】味苦,温,有大毒。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瘘,拘缓,利水道。生山谷。又名虎掌,今名天南星。 【产地】产我国北地,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阴处,根入药。 【性味】味苦,性温,有大毒。 【主治】天南星为祛风湿豁顽痰要药。主风痰壅塞,中风口噤,治口歪眼斜,痈毒疥癣,小儿惊风。 【别录】治阴下湿,风眩。 【甄权】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大明】蛇虫咬,疥癣恶疮。 【元素】去上焦痰,眩晕。 【好古】补肝风虚,治痰功同半夏。 【用量】普通五分至钱半。 【禁忌】误服麻唇舌,得防风则不麻,凡使,宜以矾汤或皂角水浸,至不麻乃止,忌铁,用竹刀切,阴虚燥痰忌用。 二六九、鸢尾 【本经原文】味苦,平,有毒。治蛊毒,邪气,鬼疰,诸毒。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生山谷。 二七〇、大黄 【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 【产地】产陕西甘肃四川等处,为多年生宿根草,根黄色,带有赤色之纹,故亦曰绵纹。 【性味】味大苦,性大寒,无毒(或作有毒)。 【主治】大黄为泻实热,荡积滞要药,主血闭热结,功能下瘀破症,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大便燥结,女子经闭。 【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甄权】通女子经候,利水肿,利大小肠,贴热肿毒,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 【大明】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结,泄壅滞水气,温瘴热疟。 【元素】泻诸热不通,除下焦湿热,消宿食,泻心下痞痛。 【容川】大黄味苦大寒,形大而气烈,得地火之阴味,色黄,为火之退气所发见,故能退火,专下血分之结,以味厚有烈气,味既降又得气之助,故走脾胃,下行更速更远。寒性皆下引。其纯于苦味,又有雄烈之气,以气行其苦味,则走而不守。与黄连之守而不走,正好相反。大黄是治火之药,禀地气,入后天之血分也。 【药征】主通利及结毒也,故能治胸满腹满,腹痛及便秘,小便不利,旁治发黄瘀血脓肿。 【灵胎】攻凝结,消积滞。 【用量】普通五分至三钱。 【禁忌】凡气分病,及胃寒血虚,妊娠产后,均忌。 【炮制】拣去杂质,大小分开,浸泡约一小时,捞出沥干余水,切3毫米厚,长宽约3厘米块片,晾干或烘干即得。 熟大黄,取大黄片,用白酒调匀,待吸收酒后,蒸约4小时,以蒸黑为度,停火闷一夜,冷却后取出,烘干即得,酒炒至黑后,则质轻味淡,能上清头目。 9班-河南-耿雪明《神农本草经》第39集作业 |
|
7438楼#
发布于:2016-06-19 00:44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 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6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39课心得
黄连解心头毒,远志可解乌头、附子、天雄的毒。 266、天雄 【性状】种植时,一般同一株附子,三年采收就是大附子,四年采收是乌头,五年采收是天雄。壮阳,天天雄壮。天雄味辛温,有大毒,过去做补剂治疗痨症时多用。治大风,寒湿痹,节沉痛,拘挛缓急,金创,强筋骨。 【主治】与附子功效略同,惟一般对治下元虚寒性机能衰退(阳不举)及风痰症。 【别录】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聚,强心,关节重,不能步行,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心,令人勇武。 【倪注】阳举没问题用滋阴补精的药即可,不可以壮阳,否则会导致阳不举。阳举有问题用补阳、壮阳药,如巴戟天,肉苁蓉等。天雄是草药中补阳最强的。 天雄与蜂蜜可做成丸剂:先水煮后去渣,再与蜂蜜同煮成乌头蜜做成丸。 天雄散:天雄、桂枝、白术、龙骨等。 生附子攻坚可治癌,乌头主治关节炎,天雄壮阳。临床治肾病水肿时,用生附子、炮附子退水须忌盐,因人体是圆形的,这些药为咸味,再吃盐可使病回头。 【用量】1-3钱。【禁忌】热症者忌用。 267、半夏 【性状】又叫水玉。味辛平有毒,其排水力量很强,生用药峻捷,多用于祛痰止咳,喉咙闭塞时开喉咙(用醋泡的半夏收敛或半夏苦酒汤,再不开换硝石)。分为生半夏和姜半夏。生半夏要和姜一同使用才能无毒,用了姜半夏,就不用再放姜了。 【主治】除湿化痰,止呕、开郁发表,主和胃、健脾、消积、化诞,顺气止咳,平逆止吐。治心痛,痞结,水饮,救五绝。 【甄权】消痰下肺气,关胃健脾。用生半夏直接摩擦脖子肿块,很快就排水消肿【好古】补肝风虚。【容川】主降逆水饮,为阳明之药。 【灵胎】开肺降逆,消痰燥湿。 【药征】主治痰饮,恶心呕吐,旁治心痛,逆满,咽痛,咳悸,腹中雷鸣。 【用量】普通1-3钱。 【禁忌】一切血症及阴虚血少,津液不足之病,均忌。反乌头,忌饴糖,海藻,羊血。 【倪注】生半夏可让人失音,又称婆婆药,用生姜可解。故处方开生半夏时,再加两片生姜;姜半夏则不必。 急救时用三生饮: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各3钱,三碗水煮成一碗水灌服,可催吐积痰急救。痰之前是水,累积久了而成痰。半夏去水效,南星祛痰良,生附子去寒。回阳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晕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男怕脚肿,女怕戴帽。生半夏能去至高之水,如脑积水,肺积水,咳嗽咽痒,都可用生半夏去水止咳。 妊娠止呕方:人参、半夏、干姜汤。去寒湿用生半夏和干姜,只湿不寒用生半夏和生姜。开方时要问病人是否口渴。当病人有口渴者不用半夏,不渴者可用。口干燥但不想喝水说明体内有淤血。 吴茱萸和半夏都能止呕,吴茱萸治寒症及肝病引起的呕吐;半夏治水饮造成的恶心呕吐。张仲景用甘草干姜汤治肺寒咳嗽。 268、虎掌(天南星) 【性状】味苦温,有大毒,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拘缓,利尿。 【主治】去风湿、顽痰要药,主风痰壅塞,中风口噤,口歪眼斜,痈毒疥癣,小儿惊风(也是痰饮造成)。 【倪师】海蛤也能去顽痰,二者区别:海蛤咸味,入肾走喉,去上焦脖子咽喉处的痰如甲状腺肿大,大脖子,腮腺肿大,咽喉炎,喉癌,鼻咽癌被痰堵到时用海蛤。半夏、天南星可去胸腔肺里的痰。 半夏:主攻去水,次攻去痰。天南星:主攻去痰,半夏+天南星:先去水+再去痰;半夏+天南星+生附子:去水、去痰、去寒,寒不去尽的话,水和痰还会再来,所有的中风、小儿惊风、癫痫都是有痰,这时都可用半夏、南星祛痰,如蒙石滚痰丸、控涎丹等。 【别录】治阴下湿,风眩。 【甄权】主疝瘕肠痛,强阴。 【大明】蛇 |
|
7439楼#
发布于:2016-06-19 05: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6月18日《神农本草经》第39课心得:
二六六、天雄 【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生山谷。 【产地】如乌头。三年采收附子,四年采收乌头,五年采收天雄。 【性味】味甘辛,性温热,有毒。 【主治】天雄与附子之功用略同,惟一般对下元虚寒性机能衰退者及风痰症都多用天雄。治痨症。治疗阳不举,天雄为草药类治疗阳不举最强药。(阳举没问题就不能用阳药,要用滋阴的药) 【别录】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聚,关节重,不能步行,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心,令人勇武力作不倦。 【用量】一般一钱至三钱 【禁忌】热症之人忌用(如同治疗肾脏病不能用盐巴,物极必反,人体是圆形) 二六七、半夏 【本经原文】味辛,平,有毒。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生山谷。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产地】产我国四川江浙及北地多有之,为多年生野草,根白色,入药。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主治】半夏为除湿化痰,止呕止哕(止恶心力量非常强,去水力量强,不渴用半夏),开郁发表要药,主和胃,健脾,消积,化涎,顺气止咳,平逆止吐,治心痛,痞结,水饮,痰气,救五绝。(三生汤: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迅捷催吐回阳)区别于吴茱萸为寒证肝脏引起的呕吐,半夏治疗因水饮引起的呕吐。 【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结满,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疗痿黄,悦泽面目,堕胎。 【甄权】制者消痰下肺气,关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生者摩痈肿,除瘤瘿气。 【大明】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元素】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 【好古】补肝风虚。 【容川】此生当夏之半,其根成于秋时,得燥金辛烈之气,故主降逆水饮,为阳明之药,此为真性。 【倪注】一般使用生半夏以止呕吐时,多加生姜以制其毒,重症病患之呕吐,唯此生半夏可治,学者当用之勿惧,今之医多不敢使用生药,因惧其毒性,实则此药又名婆婆药,意即可以让人失音,并不会致命,如果失音时,只须口含生姜片,须臾声自回。(如用姜半夏,药物已炮制,无需加姜解毒) 【药征】主治痰饮呕吐也,旁治心痛逆满,咽中痛,咳悸,腹中雷鸣。(大渴不用半夏) 【灵胎】开肺降逆,消痰燥湿。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一切血症及阴虚血少,津液不足之病,均忌,孕妇禁用,用姜佐则无害,反乌头,忌饴糖海藻羊血。(淤血症:口渴积郁) 二六八、虎掌(天南星) 【本经原文】味苦,温,有大毒。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瘘,拘缓,利水道。生山谷。又名虎掌,今名天南星。 【产地】产我国北地,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阴处,根入药。 【性味】味苦,性温,有大毒。 【主治】天南星为祛风湿豁顽痰要药。主风痰壅塞,中风口噤,治口歪眼斜,痈毒疥癣,小儿惊风。(海蛤用于喉部痰堵,咸味入肾;天南星用于肺部痰饮要药) 【别录】治阴下湿,风眩。 【甄权】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大明】蛇虫咬,疥癣恶疮。 【元素】去上焦痰,眩晕。 【好古】补肝风虚,治痰功同半夏。(使用部位不一样) 【用量】普通五分至钱半。 【禁忌】误服麻唇舌,得防风则不麻,凡使,宜以矾汤或皂角水浸,至不麻乃止,忌铁,用竹刀切,阴虚燥痰忌用。 二六九、鸢尾 【本经原文】味苦,平,有毒。治蛊毒,邪气,鬼疰,诸毒。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生山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