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楼#
发布于:2015-11-08 13:35
2015-年11-月7-日8班-阳江-梁海霞学习心得
艾草,是一种特殊的中草药。艾草全身都是宝,艾根煲烫可袪风暖胃;艾叶可泡水洗澡或薫蒸可以理气祛寒湿作用;焚烧艾草可以驱赶蚊子。 一,艾草的特点 1.渗透力强:是利用燃烧时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2.通经脉: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作用,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的部位,是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3.不用服药,无毒无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二:艾灸适用调理治疗疾病如风寒症、急性疾病、慢性疾病、保健。 1.如感冒时,艾灸大椎穴直到皮肤发红微出汗为佳。 2.长期温灸四大养生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衰老。 3.哪里不舒服灸哪里,就是阿是穴也可患处附近取穴,就是“就近取穴”法。 4.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的腧穴。 四注意事项 1.艾灸后一小时之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多喝温水有助于排毒,更加注意保暖。 2.孕妇、醉酒、大汗淋漓、极度虚弱、心脏、颜面都不适宜艾灸。 3.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是正邪交战现象属于正常。 五如何辩别出优劣艾: 要从色、味、烟入手。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燃后火力强,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陈艾,色土黄,金黄,烟气淡白不浓烈,烟雾缭绕,味道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六现代灸法 1.手持移动法,2.工具支持法。 |
|
61楼#
发布于:2015-11-08 13:46
8班-贵港-严婷-学习心得
2015.11.7 一 : 艾草的认知与作用 在中国的南北地区,有这样一种草,他普通又特殊,在 传统的习俗里他用来辟邪祈福,驱赶蚊蝇,他就是艾草。艾的根煲汤,祛风暖胃。用艾泡的水洗澡,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的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化功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把太阳喻为天之阳,艾则为地之阳,《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热之热的参透能力强,比普通红外线产生的参透力强3-4倍。同时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效。 二、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中医了解到所有人都有经络,为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经络和穴位相通是宣泄病理产物的最好渠道。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泄少,针灸的作用是泄多补少,针灸是主通经脉,不补元阳,艾灸是先补后泄,提高正气,让邪气自除。 三、艾灸能治那些病?针对慢性,急性,热性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男性肾病,类风湿,脊椎炎等,通过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先天补后天的道理,使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墓穴',六脏六腑共有'墓穴'12个,艾灸墓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平时感冒的时候,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微微出汗最好,常灸中脘,关元,足三里还可以预防感冒。胃肠不适,可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寒胃热,可灸中脘。四大养生要穴是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能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不知道穴位的,哪里不舒服灸哪里。 四 艾灸的禁忌 1 灸后1小时内不用冷水洗手,洗澡。 2 灸后多喝温开水,以协助排毒。忌喝冷水,冰水。 不适合艾灸人群有: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者,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颜面部不灸。为什么有些人灸后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如灸后会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逐渐艾灸,体内累计了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出离体外了。艾灸中脘,会有肝区或胃部不适,这是因为肝部或胃部有隐疾,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妇科,前列腺,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艾灸会主动调整,每个人的经络敏感度不同,灸感差别也大,青壮年灸感比老年人强和快,女性感传也比男性高。《本草纲目》记载,施艾需用陈年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五、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挑选艾条和艾绒。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燃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是淡白不浓烈,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参渗透力强。 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常用的有:手持移动法,上下,左右移动 工具支持法有,绑缚式的,隔衣也能灸,便捷,简单,随时随地可用,'保 |
|
62楼#
发布于:2015-11-08 14:05
2012.11.07艾灸养生学习心得:
1艾草。“艾”是一种有特殊效用的草药, 虽然在中国南北田间到处可见,但是作用却非常的多,可以辟邪祈福、祛风暖胃、理气血、祛寒湿、驱赶蚊蝇、续命补肾,不用服药。2艾灸。“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是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灸成为常规常发而载诸典籍,经历了漫长的实验、研究、发扬沿用至今。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太阳称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之本。”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段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具有自主找病位和通经活络的功能,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效。现代医学治疗手法没有一种可以完全取代”艾“。3为什么能治病?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生的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生,通过艾灸找到出路,病感必然会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4艾灸与针灸的区别。艾灸玉珍就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激发感传作用,是良性循环可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切断和阻滞,都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是补多泻少,针灸是补少泻多。针灸不能补元气,艾灸是先补后泻,在提高正气的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正“”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的对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在生活上人们应注意”宁事温补,勿事寒凉“。5艾灸能治哪些病?艾灸适合慢性病人,也适合急性患者,适合肾虚、失眠、虚胖、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6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命门穴。7艾灸养生有什么讲究?艾灸后一小时内不可用凉水洗手,洗澡;艾灸后多喝温开水,不能喝凉水,冰水;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可艾灸;一些特殊穴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脸部不可艾灸。8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加重的情况?有些人艾灸后会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据寄很久免不了会有各种反应,通过艾灸体内慢慢累计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逐出体外。9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新艾颜色发青,发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颜色发黄或金黄,烟色淡白不浓烈,燃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10现代温和灸的两种方法:手持移动灸,工具支持灸。11艾灸在国外也受到很好的认可。 |
|
63楼#
发布于:2015-11-08 14:26
2012.11.07艾灸养生学习心得:1艾草。“艾”是一种有特殊效用的草药, 虽然在中国南北田间到处可见,但是作用却非常的多,可以辟邪祈福、祛风暖胃、理气血、祛寒湿、驱赶蚊蝇、续命补肾,不用服药。2艾灸。“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是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灸成为常规常发而载诸典籍,经历了漫长的实验、研究、发扬沿用至今。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太阳称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之本。”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段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具有自主找病位和通经活络的功能,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效。现代医学治疗手法没有一种可以完全取代”艾“。3为什么能治病?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生的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生,通过艾灸找到出路,病感必然会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4艾灸与针灸的区别。艾灸玉珍就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激发感传作用,是良性循环可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切断和阻滞,都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是补多泻少,针灸是补少泻多。针灸不能补元气,艾灸是先补后泻,在提高正气的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正“”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的对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在生活上人们应注意”宁事温补,勿事寒凉“。5艾灸能治哪些病?艾灸适合慢性病人,也适合急性患者,适合肾虚、失眠、虚胖、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6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命门穴。7艾灸养生有什么讲究?艾灸后一小时内不可用凉水洗手,洗澡;艾灸后多喝温开水,不能喝凉水,冰水;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可艾灸;一些特殊穴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脸部不可艾灸。8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疾病加重的情况?有些人艾灸后会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据寄很久免不了会有各种反应,通过艾灸体内慢慢累计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逐出体外。9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新艾颜色发青,发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颜色发黄或金黄,烟色淡白不浓烈,燃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10现代温和灸的两种方法:手持移动灸,工具支持灸。11艾灸在国外也受到很好的认可。
|
|
64楼#
发布于:2015-11-08 15:48
8班-王枚栋-学习心得
一 : 艾草的认知与作用 在中国的南北地区,有这样一种草,他普通又特殊,在 传统的习俗里他用来辟邪祈福,驱赶蚊蝇,他就是艾草。艾的根煲汤,祛风暖胃。用艾泡的水洗澡,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的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化功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把太阳喻为天之阳,艾则为地之阳,《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热之热的参透能力强,比普通红外线产生的参透力强3-4倍。同时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效。 二、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中医了解到所有人都有经络,为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经络和穴位相通是宣泄病理产物的最好渠道。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泄少,针灸的作用是泄多补少,针灸是主通经脉,不补元阳,艾灸是先补后泄,提高正气,让邪气自除。 三、艾灸能治那些病?针对慢性,急性,热性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男性肾病,类风湿,脊椎炎等,通过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先天补后天的道理,使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墓穴',六脏六腑共有'墓穴'12个,艾灸墓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平时感冒的时候,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微微出汗最好,常灸中脘,关元,足三里还可以预防感冒。胃肠不适,可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寒胃热,可灸中脘。四大养生要穴是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能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不知道穴位的,哪里不舒服灸哪里。 四 艾灸的禁忌 1 灸后1小时内不用冷水洗手,洗澡。 2 灸后多喝温开水,以协助排毒。忌喝冷水,冰水。 不适合艾灸人群有: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者,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颜面部不灸。为什么有些人灸后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如灸后会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逐渐艾灸,体内累计了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出离体外了。艾灸中脘,会有肝区或胃部不适,这是因为肝部或胃部有隐疾,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妇科,前列腺,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艾灸会主动调整,每个人的经络敏感度不同,灸感差别也大,青壮年灸感比老年人强和快,女性感传也比男性高。《本草纲目》记载,施艾需用陈年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五、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挑选艾条和艾绒。新艾的颜色发青,暗,点燃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是淡白不浓烈,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参渗透力强。 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不会破皮损肉,安全稳妥,常用的有:手持移动法,上下,左右移动 工具支持法有,绑缚式的,隔衣也能灸,便捷,简单,随时随地可用. |
|
65楼#
发布于:2015-11-08 16:11
2005年11月8日 8班江苏杨林学习心得
认识艾灸,以前对艾灸的认识都是模模糊糊的,因为三月份怕冷胃不舒服开始接触艾灸,只知道艾灸对人好具体好在哪不知道,看了视频后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认识艾草:样貌普通,古代一要书籍对艾草的评价: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艾灸可以治愈很多针药治疗不了的病症,“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说明古代对艾灸治疗的高度评价 作为古代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的特点:是一种原生态的治疗方法,无需服药无毒副作用艾灸的原理: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刺激皮表特定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化生理生理 ,1艾草作用:扶正祛邪,补多泄少,先补后泄,提高正气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祛风暖胃 理气血 驱蚊,治病,防病 2艾草的治:能续命,补肾,无副作用 3认识阳气:生命之本,艾火是纯阳之火,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内径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慢慢变弱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健康问题,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4艾的机理:燃烧时可以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强能激活细胞免疫,提高人体免疫力 自动找病穴,通经络。连续燃烧时,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 5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人体是一阴阳协调的整体,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长期阴阳失调必会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聚,如果能找到出路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中医认为每个人都有经络,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艾灸就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穴位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阻滞和遮断恶性循环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5艾灸的适应症:体弱,慢性病,热性病患者,元气虚弱,腰椎疾病,感冒,肾虚,肥胖,慢性肾病,类风湿,失眠,贫血,妇科病等,西医的不治之症,可通过重久关元治疗 人体内自有大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十二个募穴,艾灸募穴位可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感冒时灸大椎,灸到皮肤发红发潮,微微出汗效果最好,用温和灸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可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胃热胃寒灸中脘 6艾灸的禁忌:孕妇 极度衰弱 过饱过饥 大汗淋漓 ,大血管部位,心脏颜面部不能艾,无自制能力者 7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后一小时不能用冷水洗澡,洗手,艾灸后多喝温水,协助排毒,不能喝冷水 8艾灸的正常反应:口干,舌燥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免不了各种反应逐步艾灸,体内慢慢累积足够多的正气,病邪逐渐逐离体外,艾灸中脘有时会有肝区不适或胃脘不适,有可能肝有隐患或胃有疾病,艾灸关元有可能会出现妇科,前列腺,或生殖方面隐环 每个人的经络敏感度不同,灸感个体差异大,青壮年的灸感比老年人来的强和快,女性感传比男性高, 9四大养生要穴:关元 中脘 足三里 命门,长期温灸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穴位不确定时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部位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近 施艾需用陈年艾 10分辨艾条的优劣:绒,色,味,烟四方面。新艾色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燃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色土黄金黄,烟色淡白不浓烈。燃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味温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11疗法有两种用法:1.手持移动法,病人可长期自灸2工具支持法 |
|
66楼#
发布于:2015-11-08 16:22
2005年11月8日 8班江苏杨林学习心得
认识艾灸,以前对艾灸的认识都是模模糊糊的,因为三月份怕冷胃不舒服开始接触艾灸,只知道艾灸对人好具体好在哪不知道,看了视频后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认识艾草:样貌普通,古代医药书籍对艾草的评价: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艾灸可以治愈很多针药治疗不了的病症,“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说明古代对艾灸治疗的高度评价 作为古代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的特点:是一种原生态的治疗方法,无需服药无毒副作用艾灸的原理: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刺激皮表特定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化生理生理 ,1艾草作用:扶正祛邪,补多泄少,先补后泄,提高正气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祛风暖胃 理气血 驱蚊,治病,防病 2艾草的治:能续命,补肾,无副作用 3认识阳气:生命之本,艾火是纯阳之火,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内径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慢慢变弱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健康问题,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4艾的机理:燃烧时可以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强能激活细胞免疫,提高人体免疫力 自动找病穴,通经络。连续燃烧时,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 5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人体是一阴阳协调的整体,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长期阴阳失调必会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聚,如果能找到出路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中医认为每个人都有经络,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艾灸就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穴位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阻滞和遮断恶性循环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5艾灸的适应症:体弱,慢性病,热性病患者,元气虚弱,腰椎疾病,感冒,肾虚,肥胖,慢性肾病,类风湿,失眠,贫血,妇科病等,西医的不治之症,可通过重久关元治疗 人体内自有大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十二个募穴,艾灸募穴位可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感冒时灸大椎,灸到皮肤发红发潮,微微出汗效果最好,用温和灸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可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胃热胃寒灸中脘 6艾灸的禁忌:孕妇 极度衰弱 过饱过饥 大汗淋漓 ,大血管部位,心脏颜面部不能艾,无自制能力者 7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后一小时不能用冷水洗澡,洗手,艾灸后多喝温水,协助排毒,不能喝冷水 8艾灸的正常反应:口干,舌燥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免不了各种反应逐步艾灸,体内慢慢累积足够多的正气,病邪逐渐逐离体外,艾灸中脘有时会有肝区不适或胃脘不适,有可能肝有隐患或胃有疾病,艾灸关元有可能会出现妇科,前列腺,或生殖方面隐环 每个人的经络敏感度不同,灸感个体差异大,青壮年的灸感比老年人来的强和快,女性感传比男性高, 9四大养生要穴:关元 中脘 足三里 命门,长期温灸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穴位不确定时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部位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近 施艾需用陈年艾 10分辨艾条的优劣:绒,色,味,烟四方面。新艾色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燃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色土黄金黄,烟色淡白不浓烈。燃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味温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11疗法有两种用法:1.手持移动法,病人可长期自灸2工具支持法 |
|
69楼#
发布于:2015-11-08 23: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集心得。
第一篇 一、 针灸的使用时机 1. 不下针的情况: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刚刚做完爱,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醒酒,可以在耳尖的地方扎一下醒酒),体力不够 2. 针灸可以治所有的病 3. 灸时必须用艾绒。艾的特性:向下,艾会自己找水,找到水后烟往上升 4. 人纪:站在外面看到里面,灸就是为了找“水”。看着烟是往上的,其实药力是往下的。 5. 针力不及的时候,会用到灸,气血大虚的可以用灸。 6. 灸法:隔姜、盐、蒜灸和米粒灸 7. 隔姜灸:切片,牙签戳洞,艾绒搓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烧到温热可换一壮,未烧完的艾要丢在有水的容器里,否则会烧破。灸单不灸双;姜干掉了可以换片姜;若灸后起水泡,用消毒的针,刺水泡靠近皮肤的地方,把水慢慢排出,洒上硫磺粉及大黄粉即可。 8. 隔盐灸:神阙穴(肚脐)用盐巴(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用青盐,变温了放)填满,再放艾绒灸。不管是寒利还是热利(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腥臭),可以就神阙穴。 9. 隔蒜灸:蒜也是切片;久咳用隔蒜灸。蒜(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入肺)放在舌头上;舌头往外伸,心脏加强,心肺最接近,这样去灸,咳嗽会好;肺的问题要用蒜灸。 10. 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11. 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当病进时,是从四肢往身上走;病退时,是从身上往四肢走。病退时,处方、针的穴道不能改,直到病好;病进,说明方法不对,要想办法解决。 12. 破伤风用隔蒜灸。 13. 疱疹、腰蛇:在疱疹的头尾隔姜灸,疱疹就不会延伸,过两天会变短,继续头尾灸。另法,用蜘蛛网,薄薄铺在疱疹上 ,用火烧,烧完后,五天到一个礼拜,疱疹就好了。疱疹如比米粒小,粉红色,很痛,可以用干棉花(无酒精),要薄,放点凡士林,烧。或者用全蝎,烤成金黄色,或者到药房买全蝎粉,放到胶囊里,吃8-10粒,疱疹很快治好。 14. 热症不灸。感冒发烧,不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多不灸,津液多不灸,眼睛不灸,阴部不灸,痔疮不灸。 15. “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16.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法 17. 针就是针,灸就是灸,要分开使用 18. 米粒灸:艾绒,捏成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涂在要灸的穴位,然后把艾绒放上去,用香来点,治疗鼻窦炎、鸡眼。 |
|
70楼#
发布于:2015-11-09 00:06
2015年11月9日心得
灸的时机 时者,势也。顺势愈强,逆势自损。灸本为扶强扶阳,如果灸的时机不对,不仅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所以艾灸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气血大虚、重病、失血过多、行完房事、醉酒大汗皆不宜灸,因其元气大伤而不足,势衰而不可逆也。
针灸(针法和灸法)作为中医中与中药、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治疗手法之一,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和认可。艾灸,利用了艾烟上热下蹿的特性,将纯阳热力传输至病灶及全身经络穴位。尤其是能迅速遍及针力汤剂所不及之处。 1. 隔姜灸 生姜切片,牙签戳洞。换艾不换姜,灸单不灸双,,若灸后有水泡,可用消毒针平针刺破,不可直刺,免得留疤。 2. 隔盐灸 青盐炒熟(不用精盐),晾温,填满神阙穴(肚脐眼),寒利或热利,盐灸神阙效果尤为明显。 3. 隔蒜灸 方法同隔姜灸,毒蛇蝎子蜘蛛咬伤、疱疹等病症,驱毒效果明显。 4. 米粒灸 艾绒捏成米粒状,涂凡士林于欲灸之处,用香火点燃,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鼻窦炎,急眼效果明显。 热证少灸,汗处不灸,针勿灸,灸勿针。针灸齐施,患者如炮烙。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病救人因时因人而异,无常法,亦无定法。 |
|
71楼#
发布于:2015-11-09 00:41
5.11.08 大同 梁翠英 学习心得一、 针灸的使用时机1. 不下针的情况:气血大虚、重病、失血、病患没有元气,做爱,运动过后,大汗,喝酒,体力不够等2.艾灸可以治疗从感冒到癌症的病情。3.艾灸用艾绒治疗。艾的特性:向下,会找水。古时部队找水,找到艾草,燃烧后附近就有水源。4 针力不及的时候,会用到灸,气血大虚的用灸。5. 灸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和米粒灸6. 隔姜灸:切片,戳洞,艾绒搓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灸的时候,感觉温热可换一壮,艾是纯阳要单数。艾要丢在有水的容器里。灸后起水泡,用消毒的针,刺破把水排出,洒上硫磺粉或大黄粉即可,免得留有疤痕。艾灸膏肓百壮,无所不疗。7. 隔盐灸:把盐巴(炒熟的青盐,变凉了)填满神阙,用艾绒灸。寒或热都可用盐灸。8. 隔蒜灸:同隔姜灸;久咳用隔蒜灸,毒蛇蜘蛛蝎子破伤风都可用隔蒜灸。9. 热症不灸。已感冒发烧,不灸,流汗多不灸,手掌汗多不灸,津液多不灸,眼睛不灸,阴部不灸,痔疮不灸。10. 针灸禁忌:“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11. <<针灸大成>>: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疗。针是针,灸是灸,分开使用12. 米粒灸:取艾绒,捏成米粒,用凡士林涂在欲灸的穴道,把它放上,用香点燃,可治疗鼻窦炎、鸡眼。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是艾灸的原则。
|
|
72楼#
发布于:2015-11-09 00: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周华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周华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1.针的使用时机 不宜下针的情况 a.气血大虚、人没元气时 b.房事后 c.运动后大汗 d.酒醉后(醒酒,可以在耳尖的地方扎一下醒酒) 除此以外都适合用针。 2.灸用艾,艾的特性 性向下,古有烧艾,方圆5里可见烟来找水。我们看到烟向上,其实药力是向下的。针所不及,用灸的方式。 3.隔姜灸(用的最多) 鲜姜切片,牙签戳洞,艾绒双手搓成两头尖,取一尖放生姜,为“一壮”。用香或打火机点燃,烧到温热可换一壮,换下来的艾丢到盛水容器里。灸单不灸双,由于单数为阳数;姜干掉可以换;若灸后起水泡,用消 毒针水平方向刺水泡靠近皮肤之处,轻按压把水慢慢排出。 4.隔盐灸:(少用) 神阙穴(肚脐)用炒过的熟盐填满,只用海盐和青盐炒变色,温凉后用,再放艾绒。可以针对寒性的毛病(食物不消化为寒,臭为热)。 5.隔蒜灸:(少用,适用于肺部毛病) 取独蒜,去皮切片;久咳用。蒜(蒜白、辛辣,入肺)放舌头上再放艾绒;舌头往外伸,心脏加强,心肺最接近。 6.米粒灸:艾绒搓成米粒大,用凡士林固定,用香来点,治疗鼻窦炎、鸡眼。 7.毒蛇,蜘蛛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病进:四肢末端往身体走,病退反之。 8.疱疹:在疱疹的头尾隔姜灸,疱疹就会被控制而减弱。也有古法用蜘蛛网,薄铺疱疹上,用火烧。现在可用干棉花+凡士林替代,轻薄一层,烧。全蝎烤干成金黄,或者到药房买全蝎粉,放到胶囊里吃。 9.注意事项: a.热症不灸。感冒发烧不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腋窝汗多不灸,眼睛不灸,阴部不灸。 b.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针灸要分开使用 c.《针灸大成》: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周华阳于2015-11-09 12:32编辑了帖子]
|
|
73楼#
发布于:2015-11-09 01:27
@教官-南京-李宁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针灸是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中医针和灸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的穴位,运用手法深浅不一,以疏通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古人有针与灸不共施之说,“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和不足的时候,行完房事后,时机不 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以前是独立的中医部门称之为“针医“。 2、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药性向下,渗透力强。 3、当针力不足的地方,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古时有灸膏盲穴百余壮无所不治之说。 4、灸的几种方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米粒灸等。 ——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5毛大小的生姜,先用牙签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用手心凹处搓揉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姜片不用换,点燃后感觉温热后用钳子把艾绒夹到放水的碗里,因为烧过的艾绒温度很高,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贴着皮肤在旁边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这样不会留疤。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码。 ——隔盐灸:灸的时候,用盐填满神阙穴(肚脐眼)再放艾绒上去灸。要用青盐和海盐,先将青盐(指青海盐)炒熟呈微红,温热时倒在神阙穴上再艾灸。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一般用寒症居多。 ——隔蒜灸: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当久咳的时候,用独蒜切成5毛硬币大小放在舌上,再上面艾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入肺;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米粒灸:把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到最痛点就是病根,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就表示到地方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5、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 有病进、病退之分。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像疱疹、腰蛇、锦蛇等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灸头尾。古时有用蜘蛛网平放在疱疹上瞬间烧,专门针对绿豆大小的非常疼的一种,现在人们用棉花平在疱疹上瞬烧,一般3到5次就可以。还可以把全蝎烤干成金黄色磨粉制成股襄吃8一10个。 针灸的禁忌:1、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2、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灸大成》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对称治疗。人纪,站在外面能看到里面。 |
|
74楼#
发布于:2015-11-09 07: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讲师:倪海厦 针灸比中药的使用还早了上千年。 灸乃久火,用艾绒。艾之性向下且纯阳(放在门口可辟邪)。古时军人烧艾找水,利用了这一特性。 艾绒放入手掌中,搓成小条,一分为二,每一分为一壮。 灸用途甚广,可治毒物咬伤(毒蛇、蝎子、蜘蛛)、破伤风。隔姜灸放在伤势靠身体端,灸到伤势倒退到四肢末梢。 可治疱疹,灸病兆头尾将其包住;或用干棉花沾凡士林覆盖轻薄的一层用火烧;或服用全蝎粉胶囊八粒。 隔姜灸 用新鲜的生姜切片,姜片上搓几个洞,放艾绒点燃。病人感到温热时,用镊子把艾绒拿开,艾绒放到有水的碗中,当心艾绒很烫。在更换新的艾绒到姜片上,当姜片比较干时可再换新的姜片。 灸艾绒灸单不灸双,即取阳数。 遇重病可灸膏肓穴,膏肓穴无所不治,可灸数百壮。 如灸的太烫皮肤起水泡,用消毒过的针从皮肤旁边刺进去,用手慢慢把水排出。 隔盐灸 通常是灸肚脐(神阙穴)。用青盐或海盐炒热变红色后冷却到温热铺在肚脐上,再把艾绒放上去烧。可治疗下痢不止。 隔蒜灸 一整个的大蒜切片放上艾绒灸。 久咳病人在舌头上隔蒜灸(蒜色白辛辣入肺,舌为心表,舌外伸加强了心脏力量,心肺临近) 米粒灸 艾绒搓到米粒大小,涂凡士林固定在皮肤上。治鼻窦炎、鸡眼。 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 针而勿灸 灸而勿针 针经为此长叮咛。庸医针灸一起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不针的情况 气血大虚 、刚行房后、运动大汉后、 酒醉后(醒酒解酒穴位:女孩打耳洞处,三菱针刺挤血)。 大原则是人在体力很虚、元气不够时不针,此外所有疾病都可针灸。 不灸的情况: 热症不灸、出汗多的部位不灸、手掌不灸、津液多的地方不灸、痔疮不灸、阴部不灸。 其它 寒就是没有消化,吃进去什么就排什么,热是腥臭。 病进:从四肢末梢往身体方向走。病退:从身体往四肢走。当病退时处分方不变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