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楼#
发布于:2015-11-30 15:37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 补交:2015年11月27日《针灸大成》第29课学习心得 非植置入性治疗清除动脉血管阻塞:在五音宫、商、角徽、羽五音里心脏是徵音,就是练功夫时发的“喝”音。练功时的撞墙就是敲墙可以舒通管道淤堵。非置入性治疗清除动脉血管阻塞方法:背部离墙三寸距离,脚一前一后,撞的时候两个肩胛骨去撞,刚好是3、4、5、6、7椎的位置,吸气撞上去,吐气发“呵”音。这样可以把心脏血管堵塞打通。心主喜,过喜伤心,恐能胜喜,恐属水肾在管。 手少阴心经续 2、极泉与青灵穴 心经有九个穴道,第一个穴道叫做极泉,腋下的地方,正上方是肩俞,下面是极泉。平时极泉不会下针和去灸,知道那个穴道叫极泉穴。如这里乳房有硬块,就知道是在心经上。要在心经上治疗,但不一定要用极泉治疗,它可帮助我们诊断用。第二个穴道是青灵,在手肘上三寸。所谓手肘上三寸的定义,把手弯起来,手肘弯起来外侧是曲池,这弯起来内侧叫少海。从少海上三寸,是青灵,一般也很少用,但要知道心经从这经过,从这条路线到极泉去。 2、母穴-少海穴:用少海要用到青灵,少海穴是心经的母穴,遇到心经的井穴,这里的井穴属于木,那心经是火,因为木生火,变成母穴是井穴。补井当补合,泻井应泻荣,而母穴遇到井穴,要取合穴像心脏的虚症,就取它的母穴,当心气太过而不能睡觉,心气不足也不能睡觉。心其华在面,就是脸上的气色,两颊这边就是心脏管的部分。当它红色的时候,就是壮热,就是心实。实症壮热时,我们病人就感到热,这种是赤红色、鲜红色。因为心脏本身有东西堵到,当从脾送营养给心脏时,心脏有东西堵到,造成心脏本身不收来自脾脏的营养,而这个红色的营养就会反应到脸上,这就是实症。反过来是虚症。像这脸色很苍白没有血色就是虚症。心脏的虚症,取它的合穴,在少海穴下针。那这个少海穴的穴性,属水,但由于是井穴的关系,我们用合穴来取代它。看左手,补的数是三五七九单数。心脏比较虚,可以做九补,九次做完以后,再提一点点,提一点点就是补。效果就看他回家睡觉睡得好不好睡。过几天如脸色越来越苍白,是补错了,可以查出来。 4、灵道、通里、阴郗、神门穴:手掌下面有很粗的筋,在这个筋的内侧,跟手掌横纹交接的地方称为神门。神门再上半寸是阴郄。阴郄再上半寸是通里,通里再上半寸是灵道。这四个穴位是连在一起,各差半寸(同身寸)的距离,这几个很接近。灵道是阴经的经穴,阴经的经穴就是金。通里是心经的络穴。阴郄顾名思义是心经的郄穴。神门是心经的子穴。 5、少府与少冲穴:握拳手第四指和第五指指头到的地方这点就叫少府穴,是在第四、五掌骨中间这地方,旁边是劳宫穴。在小指的内侧指甲旁是心经的最后一个穴道少冲。少冲穴是井穴。少府穴是荣穴。神门穴就是俞穴。灵道是经穴。少海穴就是合穴。从神门穴进去,对着少府下针,对着手掌的方向下进去的沿着心经的方向下针,或从灵道、通里、阴郄到神门,治失眠很有效。神门常用在治疗失眠,惊悸,心脏动悸。对心脏,情志方面,情绪不稳的,像动辄生气或心神不守,常常见鬼发笑的都可以下神门,神门可让他的心定下来。因神门是子穴,所以心脏发生的实症,可在神门上下针。如摸病人的脉非常壮热,病人说:“热”,只要是心脏的实症,可以在这下针。实和虚,手它有一定的力量,温度,当加强加速时就很热是心实。心虚就是没有力了,产生的力量比较小,但是心脏还在跳啊。所以同样的速度太强了就是热,弱的就是虚,“心脏其脏坚固,不能容邪,容邪则死”。心脏有病就会死,所以一般的病都是在心包,包络着君主心脏,病都在心脏的周围,心脏本身根本就不受病,也不能受病。一旦受病就是死,这也是《内经》的定义。所以我们生下来心脏都没有问题,你可以死在脑瘤、肝癌、肺癌,就是没有听过心脏癌,只有听过心脏病,动脉血管堵塞,心律不整等等,但没有听过有人得了心脏癌。因为心脏本身不受病。少府穴是心经的本穴,井穴是木,它的荣穴是火,心经是火经,它又是属火,属性相同。当穴道跟该经属性相同的时候称之为本穴。少府穴是心脏病的急救大穴。心脏停跳时少府针下去,心脏还没有动,那这个病人就差不多了。涌泉、公孙,都可以治心脏病,用在急救方面。 少府又名手解穴。脚的解穴上次介绍过了,是在膝盖外侧直角骨上一寸的地方。而上半身的解穴是少府穴。少府可以治阴痛阴痒,心经跟小肠相表里,下焦的病可以用到。本穴治疗,每条经都有它的本穴,我们利用本穴来调它的木火土金水。让它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等等,那就正常。若生病,有病态出现,就是木克土。要了解本穴的属性。不正常就是相克,相克就变成木克土,土去克水。肝脏有病的人,结果把脾胃堵到了一堵到胃口就没有了。脾管水,脾是统水的,脾脏有问题时,胃口都没了,就克到水,那水灾就开始泛滥了。肾脏开始衰弱了,这个水就慢慢把心脏的火浇熄了。心脏火被浇熄了,肺脏就没有心脏的支持,结果死亡就是心肺衰竭。这就是克的现象。当一开始知道肝有问题时,就先去强土,不要再让它克到土了。井穴效果又很好,速度又很快。克到土,第一个马上壮水,让病到此为止,病不会再前进。这时候再去想办法解决。所以中医治症是,先止,再把病去掉。想尽办法让它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让它回到正常。少冲穴是手少阴心经井穴,属木。书上写“心虚补之”。木生火。在少海穴上做补泻。若在少冲上做插提、捻转会很辛苦。心经只有九个穴道是阴火。小肠经是阳火,而心跟小肠相表里,小肠的问题可以在心经上面治,同样心的问题可以在小肠经上治,这两个是相对的。 九、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内经》上说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是赤肠,胃之下口等。手太阳小肠经,它流注的时间为下午一点到三点。吃完中餐就很累的,昏昏沉沉到三点多以后精神又来了,这就是小肠有问题。这个小肠有问题,不见得是病,而是小肠比较虚弱一点。当你按照时辰发病的时候,依《针灸甲乙经》,就是取俞穴或荣穴。故当小朋友,每天在学校念书,下午一点到三点都在打瞌睡,回来后,针下他的荣穴或俞穴,小朋友比较乖的,下俞穴相对不痛,下荣穴比较痛,因为越靠近四肢末梢就越痛,这是正常现象。 |
|
743楼#
发布于:2015-11-30 15:55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 补交:2015年11月28日《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九、手太阳小肠经 1、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水谷于是分焉”。小肠是赤肠,胃之下口。未时(下午1-3时)流注。小肠阳火,心脏阴火,阳火来自阴火,即心脏移热给小肠,小肠与心脏相表里。心主汗,心脏功能正常就会流汗:运动或受热时,心脏正常则会接收到外面的热,热胀冷缩,使毛孔打开,肺中的水会变成汗液排出体外,流汗多,小便就会减少。 小便的来源: 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变成水和残渣,残渣到大肠。 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水在上面煮,水会回流到肺脏,即形成唾液;当肺和心脏受热时,肺中的津液变成汗液排出体外,没有变成汗液排掉的,慢慢进入肾脏(此时为金生水),进入肾脏的水第一次气化,蒸馏后经输尿管进入膀胱,在膀胱时第二次气化,小肠的热将膀胱中的水气化,气化的过程中第二次蒸馏,此后浊水成为尿液排出,干净的水进入肝脏(水生木),肝脏得到干净的水就可排毒。三焦者,水道出焉。是脏腑之间的油网,跟膀胱连在一起,膀胱中的尿液经小肠加热气化,使膀胱膨胀起来,受热膨胀的膀胱出现很多小孔,气化后的水经由这些小孔进入三焦系统。如果小肠冷,则水变冷,膀胱也冷,水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人在过度憋尿时尿不出来可以扎中级、关元、三阴交、地机与开三皇穴。膀胱既有上口也有下口,上口是三焦与膀胱的通道,即小肠的火使膀胱受热膨胀后出现的小孔,如果没有温度,小孔是闭锁的,所以上口只有在活的人体中才有。 2、少泽穴与前谷穴 ①小肠经是阳经,有19个穴道4。少泽:小手指外侧指甲下。小肠经的井穴也是本穴,五行属金,可下针放血。 ②前谷:手握拳,小手指侧的横纹头处。小肠经的荣穴,五行属水。下针时轻轻握拳直针。主治:奶水不足。因为是荣穴,所以也可用于时症治下午3-5时出现的时辰病;但针前谷较痛,所以一般在后溪上求治。 导引术:水在山谷里,水不足时,找谷。 ③后溪穴:手握拳,往手臂方向,前谷的下一个横纹头处。此穴是大穴,小肠经的俞穴,五行属木,亦是小肠经的母穴,小肠经的虚症治此。后溪主督脉,列缺主任脉。颈、肩问题多用后溪穴。主治:督脉上的病(没有虚实之分)和小肠经的虚症。 4、腕骨穴与阳谷穴 ①腕骨:手握拳,小天星骨与第五掌骨的中间。小肠经的原穴,虚实皆可治。 ②阳谷:小肠经的经穴,五行属火,亦为小肠经的本穴。下1寸针就可以。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①养老:是小肠经的郄穴。主治:老年人眼睛不好,如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等,是眼科名穴。下1寸针即可。 养老透间使(心包经):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拧毛巾。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 ②支正:在手腕后5寸,即阳谷上5寸。小肠经的络穴,虚实皆可治。 |
|
744楼#
发布于:2015-11-30 16:01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张君娴申请签到补交:2015年11月29日《针灸大成》第31课心得
九、手太阳小肠经续 6、奇穴:肠关、肝关、心关:是手上的三个奇穴,在手腕骨上三寸处, 内急想上厕所,可按压肠关(男左女右),心想着不想上厕所,压到没有便意到却要拉时放开。 a.肠关:治下利,少腹痛,肠绞痛等腹部疼痛。下针三阴交、公孙、关元、中极后还痛,下肠关,平补平泻,立止。 b.肝关:治肝癌痛,肝病所致疼痛,胁间痛,对称治疗。 c.心关:治心脏病,虚实皆可用。 7、支正穴与小海穴: a.支正: 阳谷穴上5寸,小肠络穴,原穴和络穴都无所谓虚实,它们虚证实证都可以治。 b.小海:合穴,土,子穴,实症皆可用,如疣 ,一寸针,压到小海,前臂麻。臑俞:是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处,治肩痛,近取穴。臑俞下三寸是肩贞,近取穴。(痛三天以内,下小海。三个月,下后溪)。 8、肩贞穴至臑腧穴 a.臑腧穴: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手阳明、阳维脉、阳硚脉的交会; b.肩贞穴:臑腧穴下三寸,对侧治疗; 9、天宗穴与秉风穴 a.天宗穴:肩胛骨正中间(肩胛下窝中央凹陷处),少用; b.曲垣穴:肩井穴往后直下三寸; c.秉风穴:曲垣穴旁开二寸,胆经在前面,小肠经在后面,中间是三焦经,哪那一条经产生的痛,我们在该经的子穴或母穴做补泻,或者在原穴上做补泻 。 10、肩中俞与肩外俞 a.肩外俞:第一胸椎下陶道穴旁开四寸; b.肩中俞:大椎穴旁开二寸; c.扎背针时,由身体内侧向外侧斜刺(在穴位内侧一寸或半寸处呈30度角斜刺进穴位);两侧穴位下针后呈八字形; 11、天窗、天容与颧髎穴 a.天窗穴:人迎穴后人迎脉横开三寸,即扶突穴后一寸半,大筋(胸锁乳突肌)后缘处;主治喉咙问题; b.天容穴:耳朵下方(下颌角的后方)在5寸左右,可摸到动脉搏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治疗甲状腺肿,脖子肿瘤、硬块,下针浅,五分左右; c.颧髎穴:瞳子髎(太阳穴)下三寸,颧骨下缘凹陷处;偶尔治疗上牙痛,少用; 12、听宫穴(耳鸣、耳脓、中耳炎) a.听宫穴:耳朵前的耳屏前方骨缝处,张口凹陷中;以骨缝为主分上中下三穴:耳门、听宫、听会,都可治疗耳鸣、耳脓、中耳炎;下一寸针,平补平泻,留针五到十分钟; b.耳朵流脓,黄色、腥臭味为实症,泻法; c.治疗耳朵流脓、化脓,常用喷剂如麝香矾石散,可以保持耳朵干燥; 十、足太阳膀胱经 气虚流注下午三点到五点,州都之官,水。后面小肠(火).水进膀胱方法:三焦内水渗透进入。从肾脏经输尿管流进去。肾水来自肺脏,小肠在肾下,肾的水加热气化入命门经督脉到大脑。 |
|
745楼#
发布于:2015-11-30 19: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补交: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州都之官:膀胱 。在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五行里面属火,膀胱是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三焦是油网,泌也,是渗透的意思,水是渗透进去的。还有一个是西方医学知道的输尿管,从肾脏流进来。 v , 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所谓命门的地方。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蒸发了以后不是有残渣吗,残渣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还有好的营养在里面,会再气化第二次,所以水到了膀胱以后,会经第二次气化。第二次气化以后,水就顺着三焦油网再进入肝脏。 进入肝脏,因肝是木,这就是为什么说水生木的原因了。当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膀胱等到达400cc以上,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小肠火衰了,就看病人脚是不是冷的就知道了。 ,如果膀胱小便无力,光灸就帮助很大。中极是膀胱之募。那关元当然可以灸啊! 、睛明穴与攒竹穴-第一个穴道是睛明穴。这个穴道刚好在眼内眶的地方,不可能在那灸,可针不可灸。那所有眼睛的病,都可在这治疗。 。第二个穴道呢,我们叫攒竹。攒竹穴正在眉头,我们的眉头平常有几根毛翘起来的点就叫攒竹,如果你手摸下去,你可以压在一个骨缝,那个骨缝是横的,那个横的骨缝就是攒竹穴。时会下攒竹和放血,但是不灸 。 那我们下针的时候,就是攒竹透鱼腰。什么叫鱼腰,就是眉毛像鱼嘛,从这边刺下去,沿皮刺,刺到鱼腰。 四穴放血:治视力 。有四个地方可以放血,四个穴道,第一个就是攒竹。第二个在眉毛尾巴,眉尾,鱼尾的地方。第三个,眼外的瞳子髎,就是俗称太阳穴的地方。第四个在耳尖,耳尖就是,你把耳朵一折,最尖的那一点就叫耳尖。攒竹穴跟睛明一样,都是近取穴。治我们眼睛的问题。这个放血尤其是角膜炎、眼红肿,当场放血出来,就不痛了,很舒服。 、眉冲穴至玉枕穴 从眉毛直上进入发际五分就是前面督脉介绍的神庭穴。那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差的距离就是一寸五分。从这找一寸半,在曲差和神庭的正中间,这个穴道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眉冲。神庭,上星,眉冲,这个都是在头顶的地方,这个位置正好就是鼻子冲到脑部的地方,很多鼻科病在这里可治。神庭后五分就是上星,上星过来一寸半,就是五处。都是治疗眼科的问题。诸位可以看看里面的内容,承光从五处往后面一寸半的距离,像很多穴道,都是穴性来取名,这样比较好记嘛。承光就是眼看不到光,或对光很敏感,所以叫承光。承光往后一寸半,为什么叫通天,鼻子要通天嘛。像有人鼻窦炎,鼻塞,下通天也可以。所以我们可以先下合谷,再来迎香,再下通天。下通天时像扎百会,用一样的方向,这是通天。 再来就是络却,从头一路往后走,沿着督脉一寸半的距离,一寸半、一寸半的走到后面。络却在通天后一寸半。络却,像头眩、耳鸣的很多。从络却往后一寸五分是玉枕穴,头上的穴道都是近取穴,因为就近嘛。下针时,一定是在头皮和头骨中间。你不要想尽办法,下在头里面,。 、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 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从天柱外开一寸的地方,在这个骨缝边有一个奇穴,贴在骨边属于经外奇穴,专治失眠,穴名安眠。 、大杼穴(专治骨病)大杼穴在陶道穴外开一寸半,这个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骨病治此。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有一个病人脚突然扭到,你没有X光你怎么知道他里面有骨头裂掉,过来背后大杼一按,病人大叫一声,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骨头没有裂,检查就结束了。 一种法则叫会郄治疗 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现在病人骨头裂开了,伤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刚刚好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 是五十肩,手抬不起来,它这是病在经络上面,下大杼干嘛?若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 |
|
746楼#
发布于:2015-11-30 20:35
@8班-教官-李宁 @助教-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 1.工作原理:在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五行里属火,膀胱是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三焦是油网,泌也,是渗透的意思,水是渗透进去的。第二个是输尿管,从肾脏流进来。肾水来自肺脏,肾水在小肠的加热下就会被气化,气化后会进入命门,水进入命门以后,和肾的营养一起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蒸发后的残渣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进入膀胱,其中还有好的营养会经第二次气化,第二次气化以后,水就顺着三焦油网再进入肝脏,这就是为什么说水生木的原因。当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常人膀胱有400cc的量,当水在气化的时候,膀胱会膨胀,膀胱就像是热气球呈往上升的状态。因为往上升,所以虽带着很多水,正常人却不会感觉到膀胱很重。等到达400cc以上,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因为里面有蒸气,水被气化了,所以小便是有压力的,很容易排出去。当上了年纪,小肠的火不够了,膀胱的水就没有被气化,变成冷水在里面。这时,水是停在底下的,所以,只要有一点点累积在下面,就会很胀,很急,就会想上厕所,就变成频尿。治疗尿频就要把小肠的火救起来,只要把这火一加压,尿液在进入膀胱的时候,就气化掉了,膀胱就会往上升,那个括约肌一下就回来了。看病人脚是不是冷的就知道小肠是否火衰了。所有的细菌、癌细胞、肿瘤都喜欢冷水,所有健康的组织细胞都喜欢热气,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把水气化,把坏的水排掉而又不伤好水。了方法是灸中极或关元。 2. 睛明穴讲究要直进直出,起针最关键。主治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 、青光眼 、白内障 。可针不可灸。 3.攒竹穴在眉头,我们的眉头平常有几根毛翘起来的点就叫攒竹,如果用手摸下去,可以压在一个骨缝,那个骨缝是横的,那个横的骨缝就是攒竹穴。攒竹透鱼腰(短刺)或攒竹放血(常用) 4.四穴放血治视力:四穴是攒竹、鱼尾、太阳穴、耳尖。 5.眉冲穴至玉枕穴,共8个穴位,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多做诊断和局部取穴。鼻炎,先下合谷麻醉,再针迎香、通天。 6.眩晕西医认为内耳不平衡,中医认为是水饮停在中焦,天平原理的底座不稳定所致,所以头昏眼花,常常恶心,取穴络却、中脘、公孙、内关。 7.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 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天柱倾命在旦夕。天柱是近取穴,治后项强痛。从天柱外开一寸的地方,贴在骨边属于经外奇穴叫安眠穴,专治失眠 。下针5分即可。 8.大杼穴(专治骨病),病人扭伤后按一下大杼穴,如果很痛就表示骨裂了,可针可灸促进恢复。 9.会郄治疗法则:用子穴、母穴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用会郄比较多。 |
|
747楼#
发布于:2015-11-30 20:45
@8班-教官-李宁 @助教-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灵中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1.水到了膀胱是第二次气化,因为膀胱紧贴着小肠,一气化后,水顺着肝经和三焦的油网又回到肝脏,肝属木,这就是为什么说水生木。当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入肝脏以后,帮助肝脏代谢,代谢一定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汁也就是肝脏的浊物,大便。正常人有400CC的容量在膀胱。当水在膀胱里累积的时候,膀胱紧贴着小肠,所以水气化以后,整个膀胱的尿液悬浮顶在膀胱的上面,膀胱等于是个热气球往上升的状态,所以身上带着很多水不重。清气回到肝脏,浊水还在这里,400cc满了要去小便,小便的时候,因为里面有气,蒸气产生压力,压力产生速度,所以可以把尿强力的排出去。当年龄大了,小肠的火不够,膀胱的水就沒有气化,同样是尿,冷水在里面,冷水在底下的,只要有一点点的水,就会很胀满,就想小便,就成了尿频了。这样的病人把小肠火降下来就好了,怎么知道小肠火衰,他脚是冷的。西医无用,因为A元素加B元素生成C元素加水,化学的东西吃到肚里会把水释放出来,哪天把动脉血管的水释放掉,A血管就会变很硬,随时准备破裂。我们人身上一定要有水,所以中医讲气,就是讲这个水。所有寒症就是寒水,水是冷的水就会制约疾病,所有细菌,癌细胞肿瘤都喜欢冷水,所以要想办法把水排掉,不能伤到好的水,所以任何中医治疗要想办法把水气化,所有健康细胞都喜欢热气,病毒都喜欢冷气,看病要改变内环境。可以灸关元,中极,把水气化。 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出焉。 1.晴明 目內眦旁0.1寸,下针时把眼睛推开来,在眼球和骨头中间,起针要直进直出,主视物不明,近视,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均可针,不可炙。 2.攒竹 :眉头凹陷中,可针不灸,可透鱼腰。四穴放血 ,治视力:攒竹,眉尾,太阳,耳尖。 近治眼肿眼疾, 3.眉冲 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旁1.5寸为曲差,曲差上0.5寸为五处,五处上1.5寸为承光,承光后1.5寸为通天,主鼻病。通天后1
|
|
748楼#
发布于:2015-11-30 21:14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是全身最大,穴道最多的经络,下午三点到五点。在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属火,膀胱是水。水有两个管道进入膀胱,第一个从三焦,渗透进去,第二个肾脏通过输尿管将浊水排进去。肾水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肾脏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肾水气化进入命门,水和肾的营养顺着督脉一跑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气化,蒸发后的残渣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后,还有好的营养在里面,再次气化,好水顺着三焦油网进入肝脏,帮助肝脏代谢,肝脏代谢出来的废物进入胆,所以胆汁就是肝脏排出去的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 小肠有热,膀胱会气化,像热气球向上,人不会觉得重,当到了400CC,就会觉得胀,去上厕所,小便的时候,因为里面有蒸汽,有压力和速度,很强的把尿排出去,还可以收敛。有一天,年纪大了,小肠无火,小便不能气化,水停在底下,有一点小便就想去,变成尿频,西医称膀胱括约肌无力。解决的方法把小肠的火救起来。 所有的细菌、癌细胞、肿瘤都喜欢冷水,我们要想办法把冷水排掉,又不能伤到好水,我们想办法让水气化,气化后的水都是热的,健康的组织细胞都喜欢热气。如何让膀胱的水气化,灸中极、关元。 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出焉。足太阳膀胱经一共67个穴道。 1、睛明穴和攒竹穴 睛明穴直进直出,不会出血。可治疗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攒竹穴可以放血,角膜炎,眼红肿,当场放血出来就不痛了。攒竹透鱼腰治疗眼睛的毛病。 2、四穴放血:治视力 眼睛不好的人,可放血四穴:攒竹、眉尾,太阳穴,耳尖,增加眼睛视力。 3、眉冲穴和玉枕穴 攒竹直上发际五分为眉冲,神庭旁开1.5寸为曲差,神庭后五分为上星。神庭、上星、眉冲治鼻科病。上星横开一寸半为五处,都是治眼科问题。五处后一寸半是承光,治疗眼看不见或对光很敏感。承光后一寸半为通天,象鼻窦炎、鼻塞可治。通天后一寸半为络却,头眩、耳鸣,水饮中焦引起的头昏噁心,可络却,中脘、公孙、内关针取治疗。络却下一寸半是玉枕穴。 4、天柱穴与奇穴 大筋和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治后项强痛,脖子酸。天柱外开一寸是奇穴,专治失眠。后面的针下五分好了。 5、大杼穴 大杼是陶道旁开一寸半,大杼是骨之会,骨头的病通通在这里治。 |
|
749楼#
发布于:2015-11-30 21: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 正常人身体上不会浪费一滴水。肾水是来自肺脏(金生水),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为小肠的加热,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命门;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将最好的肾水提供给脑部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蒸发了以后,残渣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会经第二次气化,剩余的有营养的水就顺着三焦油网再进入肝脏(水生木),帮助肝脏的代谢;肝脏代谢出来的废物进入胆,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胆汁排出去后再给身体消化再送给全身。 频尿:正常人有400cc的量在膀胱里。当水在膀胱里面累积时,由于膀胱是紧贴着小肠,所以好的水会被气化,整个尿液是全部顶在膀胱的上面,所以膀胱就像是热气球往上升的状态。因为往上升,所以虽带着很多水,但却不重,正常人就不感觉到膀胱很重。等到达400cc以上,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小便的时候,因为里面有蒸气(水被气化了),蒸气产生压力,压力产生速度,所以可以很强的把尿排出去。把尿排出去以后,膀胱还可以收敛。如果小肠的火不够,膀胱的水不能气化了,变成冷水在里面,同样是尿,但是是冷的水。这个时候,水是停在底下的。所以,只要有一点点尿液累积在下面,就会觉得很胀、很急,就会想上厕所,即频尿。治频尿:把小肠的火救起来。 所有的细菌、癌细胞、肿瘤都喜欢冷水,所以要想办法把冷的水排掉。排水的同时,不能伤到好的水,要把坏的水排掉。因为水生化万物,所有健康的组织细胞都喜欢热气,病毒都喜欢冷水,所以任何的中医治疗,都是想尽办法把水气化,把冷水变热水。当把水气化掉,让环境改变后,病毒就没有水分的供应。 让膀胱的水气化,灸中极。中极是膀胱之募。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焉”!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67个穴道。 1、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 (面部) 睛明: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眼内框。睛明穴下针的时候,要把眼珠子拨开来,下针在骨和眼球中间;起针的时候要直进直出,避免划破血管,造成黑眼圈。治症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可针不可灸。 攒竹:正在眉头横的骨缝。平时会下攒竹和放血,但是不灸。近取穴,治眼睛的问题。放血治角膜炎、眼红肿,当场放血出来,就不痛了,很舒服。放血时是用同侧;两个眼睛都肿,就放两边。 攒竹透鱼腰:从攒竹刺下去,沿皮刺,刺到鱼腰。 四穴放血:治视力。攒竹、眉尾、瞳子髎(太阳穴)、耳尖(把耳朵一折,最尖的那一点)。放血的手法:放血针拿右手,穴位一刺,挤两滴血出来就好。放血针很利,放血时要注意手法。 1、足太阳膀胱经:->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 (脑部) 眉冲:眉毛直上进入发际五分,跟督脉差的距离就是一寸五分,即一寸半,神庭与曲差正中。神庭、上星、眉冲,都是在头顶的地方,这个位置正好就是鼻子冲到脑部的地方,很多鼻科病在这里可治。 曲差: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神庭旁开一寸半。治症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结膜炎、眼肌痉挛。 五处:上星旁开一寸半,治症头痛、目眩、视力减退、癫痫。 承光: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五处往后一寸半。治症眼看不到光,或对光很敏感。 通天:承光往后一寸半。治症鼻窦炎,鼻塞。 络却:通天往后一寸半。治症头眩、耳鸣。 玉枕:络却往后一寸五分。治症头项痛、目痛、目视不明、鼻塞。 内耳不平衡:水饮停在中焦,头昏眼花,常常恶心。中膈,才是管人体的平衡处。可以下巨阙、中脘等。 2、足太阳膀胱经:->天柱-> (颈部) 天柱:后脑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头是天,天柱倾命在旦夕。近取穴,治症后项强痛。 【经外奇穴】安眠:天柱外开一寸。用一寸针,下五分就够。不可以灸。治症失眠。 3、足太阳膀胱经:->大杼-> (背部) 大杼:陶道穴外开一寸半。大杼穴是骨之会,骨病治此。灸,下针都可以。在做会穴治疗时,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针下去会酸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