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750楼#
发布于:2015-12-26 18: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号,《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阳数九是补,阴数六是泻。龙九虎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
龙虎交战——在三部,天、人、地这三部上面做一补一泻。所谓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下针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做完后再到人部,做九次补,六次泻,再到地部做九补六泻。这就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交战目的——止痛,是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灸可以了。麻醉效果很好。

龙虎升降—— 提插补泻法。同样在天地人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后,用插提法之后,把针提出来,提在天部,放在那等,让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
龙虎升降使用时机——关节有阻塞,气过不去,多用于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等气机堵到时。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大,气过不去时用。

近取穴:1.烧针 2.报刺法—— 都是针对良性痞块。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751楼#
发布于:2015-12-26 19: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二、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11.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是相反的手法。使用的时机不一样。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是九,老虎是阴数是六,也就是龙九、虎六。
a. 龙虎交战:目的是止强烈的痛,不管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还是意外伤害的痛,是镇痛的手法。在下针点用捻转法在三部(天、人、地)上面分别做一补(9次)一泻(6次)。骨头未裂时使用,麻醉效果好。
b. 龙虎升降:使用时机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等气过不去时用,都用在气机堵到时才会用。采用插提法分别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最后将针提到天部处等待气自行循环。
12. 留气法:是消痞块的远取穴的治疗方法,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的。下针引到气后,采用阳数9次紧按慢提的手法将痞块冲开,将针稍提豆许留针5分钟,再进行6次紧提慢按的插提将气导出,出针后不需按针孔。治痞块的近取穴方法有两种,烧针法和报刺法,适用于良性的痞块。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752楼#
发布于:2015-12-26 20: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日、 《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龙是九,虎是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龙虎交战在天、人、地三部一补一泻。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我们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然后做完以后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升降法就是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是镇痛的手法。
龙虎升降的目的是要气经过关节,关节有堵塞,我们就会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这个使用时机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都是气机堵到的时候。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53楼#
发布于:2015-12-26 20: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号,《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1、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是两种相反的手法,使用时机不同。龙是纯阳九,老虎是阴数六,即龙九虎六。
 龙虎交战在三部(天、人、地)各做一补一泻,用于止痛,各种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痛等强烈疼痛,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
 针法: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用捻转法做九补(顺经快转慢回)六泻(逆经快转慢回),做完以后再到人部,九补六泻,再到地部,九补六泻。平时一般做一补一泻,九补六泻太复杂。
 龙虎升降,用插提法在三部各做一补一泻,使气通过被卡住的关节,
 使用时机: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用的,都是气机堵到的时候,若骨头没有裂,只用龙虎交战就可以了。
 针法:气至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放在那等,让气一直在那边循环。
 例:脱臼或是骨头断了,关节有堵塞,气过不去,就会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
 2、留气法
留气法,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管肿瘤是生在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皮肤表面上的积瘤、脂肪瘤等,通通用留气法,是消痞块的方法。按痞块所在位置选择相应经络的穴位进行治疗。
 例:乳房硬块,正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可在足三里、上巨虚,或是郄穴梁丘下针。
 针法:行纯阳数九,一部九次,可用插提法,采紧按慢提,就是烧山火,一边捻转、一边插提更好,做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稍微提上来一点(提豆许),针放那边不要动,等五分钟,再做完九次以后,把针再提起来一点(提豆许),再等五分钟,因为提豆许是强补,气冲上去的时候,力量很强,会冲到胸部去将痞块冲开,冲开以后,用泻,再把气导引出来,可以在同一个穴位行六数(不用天人地),做完六次以后,我再往下插一点,然后针留在那边,取针的时候,不按针孔,直接拔出来,此为远取穴治疗痞块。
 近取穴有两种:烧针和报刺法,都是痞块是良性的,摸上去皮肤是滑滑的,才用,硬的像岩石,就不用。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754楼#
发布于:2015-12-26 2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号,《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阳数九是补,阴数六是泻。龙九虎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龙虎交战——在三部,天、人、地这三部上面做一补一泻。所谓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下针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做完后再到人部,做九次补,六次泻,再到地部做九补六泻。这就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交战目的——止痛,是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灸可以了。麻醉效果很好。
龙虎升降—— 提插补泻法。同样在天地人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后,用插提法之后,把针提出来,提在天部,放在那等,让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
龙虎升降使用时机——关节有阻塞,气过不去,多用于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等气机堵到时。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大,气过不去时用。

近取穴:1.烧针 2.报刺法—— 都是针对良性痞块,硬的不能用。
@教官-徐州-杨诚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755楼#
发布于:2015-12-26 21: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1226日《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12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
作用:都是镇痛、麻醉的手法,但使用时机不一样。
原理:龙是纯阳,虎是阴,即龙九虎六。
①龙虎交战:采用捻转法。是进针引气后,提针到天部后,采用捻转法依次在天、人、地三部各做一补一泻(补为九,泻为六)。,补泻完成后把针提到天部留针,让气一直在循环。
适用:在没有骨裂的情况下,止强烈的痛,如头痛、牙痛、癌症痛、意外伤害的痛等,都可以用。
②龙虎升降:采用插提法。是进针引气后,提针到天部后,采用插提法依次在天、人、地三部各做一补一泻,补泻完成后把针提到天部留针,让气一直在循环。
适用:大多用于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等气机堵到的情况,如关节脱臼、风湿关节肿很大、骨裂等关节有堵塞时,气过不去。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56楼#
发布于:2015-12-26 22: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日《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1、    龙虎交战
龙虎交战。龙是纯阳当九,老虎是阴数当六。就是龙九、虎六。龙虎交战在天、人、地三部,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我们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
用于在没有骨裂的情况下,止强烈的痛,如头痛、牙痛、癌症痛、意外伤害的痛。
2、    龙虎升降
龙虎升降法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把针提在天部这个地方,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
在关节脱臼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
鞠文盈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7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48
757楼#
发布于:2015-12-27 07:46
中医经典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日《针灸大成》58课学习心得: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是纯阳,是9,虎是阴数,是6。龙虎交战,龙虎交战在三部,天人地三部,做一补一泻。针在天部,把穴道皮层到骨头之间距离想成三等分,天,地,人。针下去之后,引到气,把针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做完以后针下到人部,地部,手法相同,做九次补六次泻。平常可做一补一泻。
龙虎升降,就是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做插提,做完了,把针提到天部,等一会儿,让气一直在那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者意外的痛,都可用,这是镇痛用的。
灸友王香香
新手
新手
  • UID2018707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7
758楼#
发布于:2015-12-27 08: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20151226日《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龙虎交战
龙虎交战用于止痛。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者意外的痛,都可用,这是镇痛用的。

龙虎升降
龙虎升降法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把针提在天部,等一会儿,让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用于在关节脱臼、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759楼#
发布于:2015-12-27 08: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号,《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龙虎交战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这个是皮,这个是骨,这个是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我们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这边,如果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然后做完以后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那平常在做九、做六真的很复杂,平常你做一个补、一个泻。天部做完,做地部,然后一补一泻,再人部,一补一泻。这样天、人、地都一补一泻。在龙虎交战上,都是用捻转法。
龙虎升降法: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通通可以用龙虎交战,这是镇痛的手法。龙虎升降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气要经过关节,关节卡住了,气过不去。比如说,有人脱臼或是骨头断了,气过不去。我们的关节有堵塞,我们就会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所以,这个使用时机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都是气机堵到的时候,我们才会用这种方法。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760楼#
发布于:2015-12-28 07: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8日《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五脏交经法
   就是在本穴上做补泻,力量可以到内脏去,用青龙摆尾的手法。
   使用时机是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
   通关交经,使用赤凤摇头的手法。治疗曾经骨头断裂,关节脱臼等,让气通过去。
   膈角交经,目的是不让病情再恶化,比如心脏有病,心属火,火会克金,要先去生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就不会再恶化。

                     呼吸补泻法
    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
    补法是鼻吸气口吐气,在他吸气的时候,把针提起来,吸饱气后,等他吐完气后,就按进去,就不会影响到气,紧按慢提,这是强补。
    泻法是鼻吐气口吸气,在他吐气的时间候慢慢把针刺进去,等他开始吸气的时候,再把针提起来,跟他的气正好是相撞的,紧提慢按,这是泻法。
    泻法针拔出来以后,针孔不要按。

                    子午捣臼法
    用在水病。治疗鼓胀水病针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下三皇时用九入六出插提法,这是专门退水用的。
   补泻会同时出现在一个穴道,是要引动他三焦的气,三焦气不通时,水会累积。用九宫六数,阳气会很旺,同时在那边做补泻,阳气的进退会有依据。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所谓疾之,就是热症时,针下去就出来,不留针。
   寒症留针。
   凹陷的病,肿瘤凹陷下去,就用灸。
   不知道虚实者,下经穴。

                  下针八法

      就是用指甲戳一戳它,针下去不伤到气,就先揣,针下去下深一点,扎到血脉旁边就好了。

      就是左右捻转。

     是轻微补。弹动针柄。

     是轻微泻。摇针是摇动针头,不是摇动针柄。
循和捻就是迎随法。

                   五俞穴治疗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五俞穴的治疗要看病在哪经,取穴要看症。
   例如发高烧,头昏,这是太阳症,就下太阳经的荥穴通谷。

                     原络治疗法
   主客治疗,也称原络治疗。
   主,是指病变经,客指表或里经。在主经取原穴,客经取络穴。
   阴经没有原穴,故以俞为原。用了原穴,一定会用到表经或里经的络穴,这才是真正的原络治疗。
    原络治疗就是个治疗法则,没有特殊补泻,引到气就好。
@教官-徐州-杨诚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761楼#
发布于:2015-12-28 16: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8日《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五脏交经:青龙摆尾是采本穴治疗。同样运用这一个本穴,把这个经络的气,打到内脏去。就在这个穴道平补平泻,光是引到气就不够了。用青龙摆尾的方式,来加强补的力量。力量可以到内脏去。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
通关交经:做关节周围的时候,比如说扎针扎膝关,治膝盖关节,手肘受伤我们扎曲池。若关节本身有受伤,我们要让它气通过去,加强它的力量,就会用通关交经。用赤凤摇头来通关交经。赤凤摇头就是一个泻的手法。
膈角交经:当我们心脏有病的时候,像病人如果有常年的心口痛,有心脏病、心脏肥大都无所谓。你治心脏病时,一开始下手的时候,先去治金,先让它生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就不会再恶化。这个时候你再慢慢去做其它的动作。这就叫膈角。那补泻的手法呢,就是看你须要做补还是做泻。看它相克还是相生用的。针刺的目的,就是不要让病情再恶化。
关节交经:跟通关交经差不了多少。
呼气补泻:,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所有脏腑的俞穴,比如说正面,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的募穴关元、膀胱的募穴中极、背后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心俞都可以做。常用的手法,就是先引气。一般来说,先要引到气,就是针扎了,病人感到酸了,气到了,气到了以后你才开始做补泻,才有用。气没有到,你在那做补泻半天,那个病仍不会走。先引气,然后病人吸,叫鼻吸,口吐,鼻子吸气,口吐气,我们这样先做补。
紧按慢提:就将针按下去的速度快一点,再慢慢慢慢提。提的时候就在吸,按下去的时候,就是吐完气的时后。利用他吐气和吸气的中间,没有人吐气和吸气是连续的,除非你在跑,跑的时候会呼吸很短,这样才会连续,否则吸和吐中间,可能会有一秒钟的停止状态,正常的时候会停一下。这时候你用气停的瞬间,在气不动的时候,赶快把针刺到底部做它的补。
鼻吐气口吸气:紧提慢按。就是他要吐气吐完了,在吐气的时候,等它吐完气,就把针放到底下。补就是想办法把气充饱,像帮汽车车胎打饱气一样,它的手法正好是反过来。所以,鼻子在吐气的时候,你把针压下去,让他把整个气通通吐出去,然后在他吸气的时候,将针慢慢的提起来,不要让他气回流到这边来。临床上,我们有时不用跟病人讲你用鼻子吐气、吸气。就是呼吸,他在吸气的时后,你把针提起来,然后吸饱了以后,等他吐完气以后,就按下去,就不会影响到气,这是强补。泻:让他吐气,吐气的时候,你把针慢慢、慢慢刺进去,等他开始呼气的时候,你再把针提起来,跟他的气正好是相撞的,撞在一起,那这是泻法。
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胀):重要的是用在水病。
子午捣臼法:治疗鼓胀的时候哦,鼓胀的人肚子都是水,都是积水。九入六出插提法,这是专门退水用的。我们用在大穴上面,比如我们治水病,水道、水分、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我们知道阴陵泉是最大的,阴陵泉是山林里面的地下水。你在阴陵泉上做,地机上做,三阴交上做都可以。一般来说,我是在阴陵泉上做。尤其是遇到水病的时候,在地机跟三阴交,只是平补平泻,但在阴陵泉上的时候要加重进针,进针的时候,你就只要一寸的距离,九刺的进,进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提起来,再很快的进去,这就是补。那很快的提起来,慢慢、慢慢的进去,就是泻。所以九次补做完以后,再做六次的泻。
补泻会同时出现在一个穴道就是要引动他三焦的气,三焦的气不通时,水会累积。因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全身的水我们要把它散掉的时候,要把三焦的气点起来。三焦它是行阳的,全身的阳气就是在三焦网络里面,散布到全身里面去。所以我们用九宫六数,阳气会很旺。你同时补泻在那边,阳气的进退会有依据。
十二经络的病,很重要,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所谓疾之,就是热症的时候,针下去就出来。一般是不会留针的。寒症我们就留针留在那边。如果看到凹陷的病,肿瘤凹陷下去,就用灸。当我们没有办法区分它的虚实的时候,这时我们就取它的经穴。
下针八法:
第一个是揣,荣卫的观念。如果这是血,这是气。如果病在气分,我们知道是在很表面上,我们扎气的时候,就不希望它伤到血。那如果病在荣上面,病就是在血,我们扎针就不希望伤到气。当针进到身体里面去的时候,我们会用到八法。揣就是用指甲戳一戳它。如果要针下去不伤到气,先用指甲戳一戳,针下去时下的深一点,扎到血脉旁边就好了。因卫病比较浅,荣痛比较深。
搓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左右捻转。
弹针:用手指头弹那个针,针还在那边弹,这样气就来了,就好像在池塘边,拍拍水,水就来了。弹一弹气就来了,这是弹。
摇针:摇动针头不是摇动针柄,想办法去摇动针头。摇一摇,这是摇针头。
弹一弹来补,摇一摇就是泻,这是最浅的补泻手法。
循和捻:就是我们的迎随法。
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五俞穴井荣俞经合,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五俞穴的治疗是每一条经,不管是阴经、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井荣俞经合本身的穴性,就是这五个。五俞穴也要看当经的病变,而不是任何的经络都可下。利用它的穴性来做取舍。
主客治疗,也称之为原络治疗。主就是病变经。客就是表或者是里经。我们在主经上取它的原穴,客的时候取络穴,所以又称之为原络治疗。所有的阳经是由三焦脉络在管。所以三焦经通过属于络,行阳。因此阳经有独立的原穴。这个原穴就直接络到三焦上面去。阴经呢?三焦不管阴经。所以阴经是没有原穴的。但当病发在阴经时,我们又要用原络治疗的时候,因为阴经没有原穴,就取阴经的俞穴来代替。用俞穴来取代它。
十二经的主客治疗,肺是主,大肠是客。所谓肺是主、大肠是客,就是病在肺,而肺跟大肠相表里。因为我们两边是相通的。所以说,可以用大肠经的络穴来辅助它。你看肺为主的时候,像喉咙痛啊,肺主喉咙,手掌发热痰多。我们可以太渊穴。下太渊以后,再下肺经的表里经——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穴。除了内科治症以外,这个原络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比如说,肺经的实症,我不想下他的尺泽。你可以用原络治疗,但你用了原穴,你一定会用到表经或里经的络穴,这才是真正的原络治疗。没有特殊的补泻,就是捻针,就是左右转,引到气就好了。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62楼#
发布于:2015-12-28 16: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8号,《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1、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于本穴)
 五脏交经法:在本穴上用青龙摆尾在本穴上做补泻。
 使用时机:1)在不能下到内脏的穴道,只能在四肢下针,但还要力量到达内脏时;2)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比如子宫肿瘤,用五脏交经,针下在三阴交,月经痛,下三阴交、血海。
 通关交经:用赤凤摇头来通关交经,使气通过关卡。
 使用时机:骨头有断裂,中间少一截,接过骨,关节脱臼,关节本身有受伤,扎对侧如果没好,加强力量用,一般来说都是在关节周围,治膝盖关节,扎膝关手肘受伤,扎曲池。
 膈角交经:膈角,心脏有病的时候,像病人如果有常年的心口痛,治心脏病时,一开始先治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不会再恶化,此时再慢慢去做其它的动作,即为隔角。
 2、呼吸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所有脏腑的俞穴,比如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的募穴关元、膀胱的募穴中极、背后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心俞都可以做。
 针法:先引气,气到以后,要病人吸气(鼻吸),吸的时候就把针提到皮层,吐气(口吐),吐气的时候,针不动,一气吐完时,很快的把针拉放到皮层下,如此几次,气足,最好是吸完的瞬间针也提到皮层,如此三次即可气慢。补:鼻吸口吐,紧按慢提;泻,鼻吐口吸,紧提慢按,起针后不按针孔。临床上,有时不用跟病人讲用哪里吸气吐气,直接按照呼吸做即可。
 3、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胀)
 子午捣臼法,用在大穴,治水病,鼓胀,积水,九入六出的插提法,专门退水用,一般在阴陵泉做,地机及三阴交(没穴性)只是平补平泻。在阴陵泉上时,要加重进针,只要进一寸的距离,九进入(快进慢出,补)六出(慢进快出泻)。
 补泻使用同一穴道的原因:引动三焦的气,三焦的气不通时,水会累积,因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要散水,就要把三焦的气点起来,三焦行阳,全身的阳气在其内,用九宫六数,阳气会很旺,同时补泻阳气的进退会有依据,阴和阳能够平衡,恢复常态。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所谓疾之,就是热症的时候,针下去就出来,一般是不留针,寒症留针。凹陷的病,肿瘤凹陷下去,用灸,无法区分虚实时,取它的经穴。例:膀胱经虚则补其阳,阳所出为井,不虚不实时,就扎它的经穴——昆仑。
 4、下针八法
 下针八法: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荣(对应血)卫(对应气),卫病比较浅,荣痛比较深。如果病在气分,是在很表面上,扎气时,不希望它伤到血;如果病在荣上面,是在血,不希望伤到气。当针进到身体里面去的时候,会用到八法。
 ,如果要针下去不伤到气,先用指甲戳一戳,针下去时下的深一点,扎到血脉旁边即可。临床上不会讲究是伤血还是伤气,就指甲掐一下,指头按一下,再下针。
 同揣,都是用指甲,扎在动脉旁边时,比如扎太渊、经渠、列缺时,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针再下进去,扎在动脉的后方,有时用指头把脉轻轻的切开,针下去以后,再把脉放下来,动脉会跟针贴到,会看到针在跳,即点头针。
 ,就是左右捻转。
 弹跟摇,很轻微的补泻时,会用到弹跟摇,用子母补泻或是本穴来做,弹为补,摇为泻,最轻微的补泻手法。弹,就是用手指头弹针,针还在那边弹,气就来了,这是弹针法。摇,是摇动针头不是摇动针柄。
 针法:下到穴位,引到气以后提一点(提豆许,但非提豆许补泻,只是给气一些空间),让气有个地方待着,再来弹或摇。
 例:胃痛,又有牙齿痛,牙齿痛已两三天了,胃痛用足三里即可,那么懒得再去找子穴处理牙痛,就直接在足三里这个穴道,同时去胃痛,也同时去牙痛,即用到弹和摇。
 循和捻,就是迎随法。
 5、五俞穴治疗
 五俞穴治疗,可用于每一条经,五俞穴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例:乳房痛,硬块正好在胸口,因心下满有胀满的症状,就可以下井。
 取穴的原则:过去,在临床上,井跟荣大部分是冬天下针,因天气冷容易受伤的地方就是在脚趾头边或手指头旁边,春夏大部分是在俞、经、合下针,还要看当经的病变,而不是任何的经络都可以。例:发高烧,太阳症,下太阳经的荣穴通谷。
 例:乳癌,有乳房硬块、溃烂流脓、身热,不管身热,发炎,溃烂,还是高烧,一样取胃经的荣穴内庭穴。感冒了关节疼痛,在后颈的地方,后颈是膀胱经络到,胆经也有络过,下膀胱经的俞穴跟胆经的俞穴,专门治疗体重节痛。
 关节痛肿,肿正好在关节上,比如:指头风湿性关节痛(痛风),下肺经的俞穴,利用它的穴性来做取舍,平补平泻。
 6、原络治疗
 原络治疗,主客治疗,主是指病变经,客是指与其相表里的经,主经上取原穴,客经取络穴,不需要补泻,捻针,引到气就好。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在阴经需要使用原穴的时候,就取用其俞穴,例足太阴脾经是太白穴,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太渊。
 例:喉咙痛,肺主喉咙,手掌发热痰多,病在肺,肺是主、大肠是客,下太渊及偏历。肺经实症,但不想下尺泽,可以用原络治疗。治疗内脏病的时候,不用分左右,两边都下。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63楼#
发布于:2015-12-28 17: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1228日《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1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于本穴)
在五脏交经上,如果我们要去木生火,要去强心脏,胆是心脏的母亲,也是小肠的母亲,那你一针在临泣胆经的本穴上,如果是平补平泻,它对带脉对治经络的虚实症很好。如果小肠经痛很久,同样运用这临泣穴再用青龙摆尾的方式,来加强补的力量。把这个经络的气,打到内脏去。
子宫里面有肿瘤,那就用五脏交经针下在三阴交,痛就会去掉。比如说月经痛,你下三阴交、血海,痛就当场去掉了。
2通关交经赤凤摇头是泻的手法
用于关节周围,比如说扎针扎膝关,治膝盖关节。如说骨头断掉中间少了一截,或者是骨头有断裂接过骨,或关节有脱臼。用下针的手法去用通关交经。若关节本身有受伤,要让它气通过去就扎对侧。如果下针还没好,我们就加强它的力量,就会用赤凤摇头来通关交经。
3、膈角交经---用于阻止病情再恶化
心脏有病的时候,如果有常年的心口痛,有心脏病、心脏肥大。治心脏病时,一开始下手的时候,先去治金,先让它生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就不会再恶化。这个时候你再慢慢去做其它的动作。这就叫膈角。补泻的手法就用相克相生来补泻。
4呼吸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所有脏腑的俞穴,比如说正面,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的募穴关元、膀胱的募穴中极、背后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心俞都可以做。做的时候先引气气到了以后才开始做补泻。
补:扎针后先引气,然后病人用鼻子吸气,吸的时候就把针提起来到皮层,再要他吐气,吐气的时针不动,一直等到他气吐完的时候,很快的把针拉放到皮层下。紧按慢提。
鼻吐气口吸气,紧提慢按。在吐气吐完气把针放到底下。然后在吸气的时候,将针慢慢的提起来,
5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胀)
子午补泻、子午捣臼用在水病。
治疗积水用子午捣臼法。下在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的时候,我们用九入六出插提法,这是专门退水用的。在地机跟三阴交,只是平补平泻,但在阴陵泉上的时候要加重进针,进针的时候只要一寸的距离,快进慢提就是补;慢进快提就是泻。所以九次补做完以后,再做六次的泻。
补泻出现在一个穴道原因是要引动他三焦的气,三焦的气不通时,水会累积。因为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全身的水我们要把它散掉的时候,要把三焦的气点起来。三焦它是行阳的,全身的阳气就是在三焦网络里面,散布到全身里面去。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就是热症的时候针下去就出来不留针。凹陷的病,肿瘤凹陷下去,就用灸。当没有办法区分虚实的时候,就取它的经穴。举例来说,膀胱经虚则补其阳,阳所出为井。那不虚不实的时候,就扎它的经穴昆仑。
6下针八法
如果病在荣上面,病就是在血,扎针就不希望伤到气。当针进到身体里面去的时候,我们会用到八法。
用指甲戳一戳它。针下去时下的深一点,扎到血脉旁边就好了。这意思是告诉你,手摸一摸他再下去,治血不伤气。
临床上不管是伤血还是伤气。就指甲掐一下,指头按一下,再下针。因卫病比较浅,荣痛比较深,基本上就是这个观念。
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左右捻转。就是弹跟摇。胃痛下了本穴足三里胃就不痛了,可是那人又有牙齿痛已两三天了我针扎在足三里上就会有这个弹和摇的手法。弹是补用手指头弹针,这样气就来了,摇就是泻摇针是摇动针头
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五俞穴井荣俞经合,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五俞穴的治疗是每一条经,心下满正好在乳房这边,如果乳房痛,硬块正好在胸口这边。就可以下井。
春夏大部分是在俞、经、合下针。发高烧头昏,这是太阳症就下太阳经的荣穴通谷。
咳嗽,喘咳寒热、气喘就用合穴。合主逆气而泻,逆气而泻就是有人嗝逆、上吐下泻、打嗝不断、放屁都可以用。
原络治疗
在主经病变经上取它的原穴,客表或者是里经的时候取络穴。
所有的阳经是由三焦脉络在管。所以三焦经通过属于络,行阳。因此阳经有独立的原穴。这个原穴就直接络到三焦上面去。
三焦不管阴经。所以阴经是没有原穴的。但当病发在阴经时,我们又要用原络治疗的时候,因为阴经没有原穴,就取阴经的俞穴来代替。用俞穴来取代它。
十二经的主客治疗,肺是主,大肠是客。所谓肺是主、大肠是客,就是病在肺,而肺跟大肠相表里。可以用大肠经的络穴来辅助它。你看肺为主的时候,像喉咙痛啊,肺主喉咙,手掌发热痰多。我们可以太渊穴。下太渊以后,再下肺经的表里经——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穴。除了内科治症以外,这个原络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比如说,肺经的实症不想下尺泽。可以用原络治疗。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764楼#
发布于:2015-12-28 17: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1228日《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13.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于本穴)
【原理】本穴采用青龙摆尾手法来加强补的力量,以使经络的气达内脏。
【适用】a加强补泻作用;b腹部痞块、硬块、积块,如子宫肿瘤。
【应用】足临泣:a平补平泻:带脉,泻膀胱的实症,补小肠经虚症。
                b青龙摆尾:强心(到达内脏)。
三阴交:a平补平泻:痛经。
b青龙摆尾:子宫肌瘤。
14.通关交经
【原理】在关节周围利用赤凤摇头手法加强泻的力量使气通过。
【适用】骨头断裂、关节脱臼等气被堵塞的情况。
【应用】膝盖关节:对侧膝关,手肘受伤:对侧曲池。
15.膈角交经
【原理】就是缓治法——如心脏有病先强金,然后再进行其他。补泻的手法看相克还是相生。
16.呼吸补泻法(最多最强)
【适用】肉多的地方。比如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的募穴关元、膀胱的募穴中极、背后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肺俞都可以。
【手法】补法:紧按慢提,鼻吸气口吐气。先引气至,一边吸,一边把针提起来到皮层。然后病人吐气时针不动,气吐完时,在气停的瞬间快速进针,这样不会动到气。最好的速度是吸完气时,针提到顶端,让气到最饱满。做第三次时针很难提起,说明气很饱满。
泻法:紧提慢按,鼻吐气口吸气。鼻子吐气时,把针慢慢压下去,把所有气出去,吸气时把针快速提起来,不让气回流。
临床上,不用嘴吐气、吸气,就是呼吸。
17.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胀)
【适用】专门退水用的。治疗鼓胀,积水。
【穴位】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一般在阴陵泉上操作,因为阴陵泉最大,而地机和三阴交,只是平补平泻,没有穴性。
【手法】九补六泻插提法,补法:慢慢提针,快速进针。泻法:快速提针,慢慢进针。
【原理】阴阳平衡、调和是常态。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会造成失衡。在同一个穴道补泻,可以引动三焦的气。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的气不通时,水会累积。要散掉全身的水,就要引动三焦的气。三焦是行阳的,全身的阳气就是在三焦网络里面,散布到全身里面去。用九入六出,阳气会很旺,泻的力量很大。同时补泻,阳气的进退会有依据。
直接下针水道、地机、阴陵泉、三阴交也有效,只是速度慢一些。
第六章 治疗法则

1.治疗原则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所谓疾之是热症时,针下去就出来,不留针。寒症要留针。凹陷的病用灸。没有办法区分虚实(不虚不实)时取经穴。如膀胱经虚症下至阳。不虚不实时下昆仑。
2.下针八法
①揣:如果病在血分(荣血),要针下去不伤到气,用指甲戳一戳,指头轻压,然后下针深一点,扎到血脉旁边。临床应用是没有这么讲究,都可以用手揉揉,用指甲按按再下针即可。
荣血卫气:如果病在气分,在表面上,扎气时不希望伤到血。如果病在荣血,扎针时不希望伤到气。如伤寒,病人发汗,头痛恶寒发高烧,或是皮肤病,病在表。下针在气分,在肌肉和皮肤中间,很浅,不伤血。
②爪:扎在动脉旁边时,如太渊、经渠、列缺,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下进去扎在动脉的后方再把脉放开,动脉会跟针贴到,会看点头针。
③搓:左右捻转。
④弹:轻微的补。下针后引气至,然后退豆许后,再用手指头弹针柄,一直弹气就来了。(退豆许指把针退出一点点,让气有停留的地方。)
⑤摇:轻微的泻。下针后引气至,然后退豆许后,再摇动针头
⑥循和捻就是迎随法。
3.五俞穴治疗
【穴性】
主心下满
主身热
主体重节痛
主喘咳寒热
主逆气而泻
【手法】下针后不需要补泻,穴性使然。
【取穴原则】
a冬天大部分下井和荣,春夏秋大部分下俞、经、合。天气冷越容易受伤的地方就是在脚趾头边或手指头旁边。
b看症,判断哪条经络的问题,然后当经的穴位。如太阳症发热头晕,则取太阳经的荣穴通谷。
【临床应用】
a心下满:心下正好在乳房,乳房痛、硬块正好在胸口。因心下满有胀满的症状,就可以下井穴。
b身热:乳癌,有乳房硬块、溃烂流脓、身热。不管是发炎、溃烂引起的身热,还是高烧的热,都取胃经的荣穴内庭穴。
c体重节痛:①感冒,后颈的关节疼痛,是膀胱经或胆经络过。下膀胱经的俞穴束骨和胆经的俞穴足临泣,专门治疗体重节痛。痛风关节痛肿、风湿性关节痛,在大拇指关节处,为肺经所及,下肺经的俞穴太渊。
d喘咳寒热:
e逆气而泻:如嗝逆、上吐下泻,不断打嗝、放屁。
4. 主客治疗(原络治疗)
【释义】主是病变经,客是表经或者里经。在主经上取原穴,客经取络穴,所以又称之为原络治疗。
【原理】所有的阳经由三焦的脉络管。三焦经行阳,阳经的原穴直接络到三焦上面去。三焦不管阴经。阴经没有原穴,取俞穴代替。足太阴脾经太白,手太阴肺经太渊。
【适用】内脏病、经络病。
【手法】平补平泻,引气至即可。内脏病左右都下。
【应用】
a肺是主、大肠是客内科:肺为主时,肺主喉咙,喉咙痛、手掌发热、痰多可以下太渊,再下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穴。经络病:如肺经的实症,可以用原络治疗,用了原穴,一定要用到表经或里经的络穴,这才是原络治疗。
b大肠主,肺为客:大肠有病,下大肠的原穴和肺经的络穴,以此类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