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平
会员
会员
  • UID201848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2
765楼#
发布于:2015-12-06 09:42
中医魔鬼特训6班周喜平申请签到,2015.12.5日《针灸大成》第37节课心得:
肝主生发。耳鸣、耳聋、听力不好、胸无大志、头发问题、骨头问题、脑部问题,都跟肾有关。肾主水,如果两个腿起肿,是肾脏问题。如果只有脚踝关节肿是心脏有问题。
气海俞六与大肠俞穴
气海俞穴:第十五椎下外开1.5寸。近取穴,可治腰痛、痔疮。
大肠俞:第十六椎下外开1.5寸,可治腰痛、便秘、。腰痛,痛中间是督脉。痛两边,是膀胱经。
关元俞:第十七椎旁开1.5寸。治疗妇科、腰痛。
第十四椎以下可以直针下针,下一寸半的地方,也可用隔姜灸。
第十八椎下外开1.5寸。治腰痛,痔疮。与小肠有关的疾病均可。
第十九椎下外开1.5寸是膀胱穴。治腰痛、小便失禁、妇科病。
第二十椎下是中膂六。治肾虚、消渴、二便、腰痛,妇女赤白带。针灸都可以。
第二十一椎下旁(尾椎骨突出处)外开1.5寸是白环俞。治疝气、大小便、腰酸背痛、女人白带。(十女九带)
八髎穴:全身上下最小的穴道(督脉外开7.8分)。
上髎穴,小肠俞和督脉中间。治所有腰痛,不孕,阴部疾病,统归八髎穴。下针在洞里面去约一寸,碰到骨洞下五分就可以了。
次髎穴,督脉跟膀胱俞中间。中髎穴,中膂俞跟脊椎骨交接的中间。治不孕,白带多。下髎穴,白环俞与督脉之间。治腰部到脚发麻,大便下血。
会阳穴:尾椎骨。腰俞穴跟尾椎骨中间旁开1寸。膀胱经上穴位。
膀胱经分两条,一条督脉旁开1.5寸,一条督脉旁开3寸。
附分:第二椎下外开3寸。是手足太阳之会,治疗颈项肩背。
第三椎外开3寸是魄户穴与肺俞外开1.5寸。肺部问题可治,针灸可同时用。
第四椎下与第五椎的前1/3外开3寸是高盲穴。(无所不疗。所有病都可以在此治),平时高盲穴是被肩胛骨盖住的,治疗时病人要抬高双肩,高盲穴才会露出来。膏肓痛很常见,可放血治疗,火罐吸,灸都可以。
灸膏肓,一百壮到五百壮都可以。灸完后,如果嘴巴燥渴、嘴唇干裂,是因为胸腔气很旺,再灸关元,气海,足三里,把气往下引。在灸的时候,胸腔里,肚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表示灸对了。
神堂穴:心脏大穴,心俞外开1.5寸。
督俞:第六椎外开1.5寸。譩嘻,再外开1.5寸。在治疗血癌时,用来加强督俞效果。
膈关:第七椎外开三寸,治小便黄,大便不好。
魂门:第九椎外开三寸。
张一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649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3
766楼#
发布于:2015-12-06 15: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5126日《针灸大成》第39课心得
担法与截法
两种针剌的手法,担法、截法。在两个穴道中间,一针下去就解掉了,这就叫担法。不能担到神阙,神阙是禁针的。
截法,笫一个用在有出血的时候,在出血的位置靠近身体的一寸上下针。没有穴道的,上一寸下一针,下完还在流,再下一寸,再下一针,两针下去一定止血。下针的时候,用一寸半的针,像手比较浅用一寸,腿部用一寸半。
五行上面来说,心脏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先去治金,病不会再进了,再去强木,硬把火推到土上,循环就回来了,这是一种截法。

合阳穴与模拟法
委中直下三寸是合阳,是辅助委中的,以委中为主。
把人的下体放到这个腿部上面,这是类比法,治疗腰痛效果非常好。
28、承筋、承山、飞扬穴
承筋穴在委中和承山的正中间。抽筋,脚不能动,痉挛通通都可以在这下针。
承山用的地方非常多。脚常常抽筋,如果游泳时抽筋就重压承山。在临床上,因痔疮大量出血时,针承山,灸孔最都有止血的效果。痔疮很严重,就下长强,下承山,下孔最,痛就去了。若还有痛,比如说那个痔疮很大,就天应放血,把脓血放掉。

委中和承山常常并用,用在中风上面。腰背委中求,针委中,能加强腰背力量。下承山可让脚有力。
尾椎骨被撞到,刚开始,在承山穴会看到青筋,放血,效果很快,这是伤科的大穴。其它如脚后跟痛,脚无力、抽筋通通可以在承山治。承山穴下针,一定要透到胫骨上。尤其是抽筋,你同时用手去按它,筋就慢慢松开来了。
承山穴再往下一寸,再外开一寸,就是飞扬。飞扬是膀胱络穴。
飞扬穴刚好就在我们人字横纹肌这边,下针一定是在两个肌肉中间,筋和肉的中间或筋和骨的中间。飞扬也是让脚有力的穴道。
29、跗阳与昆仑穴
大筋和外踝裸的中间,这个穴道是昆仑穴,专门治疗项背痛。昆仑穴是膀胱经的经穴,是火。孕妇不能下针,下针会落胎。在生完小孩,胎盘没有下来,可以用昆仑。从昆仑往上三寸的距离,就是跗阳。跗阳穴是阳蹻脉的郄穴,治症跟飞扬、承山差不多。

奇穴:消积穴(判断肿瘤)
脚后跟往上三寸,大筋的正中央,就在筋上面,这个穴道是奇穴, 消积穴。里面有聚积、痞块,都可以用消积穴。
消积穴可以用来诊断。正确找消积,要让脚垂在床沿上面,去压,两个筋的中间,如果没有痛,代表身上没有积,如果有压痛,不管是左脚或右脚,代表身上有积,可以在这下针,治疗完以后,再压它,没有痛了,就是好了。
下针的时候,手指把大筋捉住,针直接从这个筋的正中间扎下去,扎到骨头上。一针从这边进去到骨头上,病人躺倒的时候,针是这样下进去,从大筋的中间穿到骨头上面去,正扎在筋上面。平常筋上没有穴道,但在这是个例外。

30、仆参穴至京骨穴
昆仑下来到骨头旁边是仆参。仆参穴治足跟痛或脚后跟痛。
一般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脚后跟的问题是肾脏在管,而脚踝这边会水肿大部分是心脏的问题。全部下半身水肿的话是肾脏的问题。这些病可以下仆参穴。
申脉穴在外踝裸下五分的地方。下针的时候,手法斜的成四十五度,不是直针进去。这个申脉穴主管阳蹻脉。因为有蹻脉,可以左转、右转。阴蹻、阳蹻管我们的左右转
痫病昼发,就是白天发痫病,我们灸阳蹻,就是灸申脉。夜发就灸阴蹻,照海。阳蹻、阴蹻,刚好是脚踝的两侧。脚上的火气是不会上来的,有空就灸,灸到眼上的鸡爪慢慢退下去,跟黑眼珠没有碰到就不会发了。
脚掌的外侧有个凸大骨的前面就是金门穴,是膀胱经的郄穴。郄穴都是可以止痛,消炎,镇痛的穴道。主治的症状:身站,不能久立等。凸骨的后面是京骨。京骨穴刚好跟金门隔一个骨头。下针的时候,金门穴和京骨穴,都是直针下。正好要扎在脚掌骨或脚趾骨跟肌肉的中间。京骨穴是膀胱经的原穴。虚症、实症通通可以在原穴上来扎。只要扎原穴就不管虚实,平补平泻都可以。越靠脚旁边,它的穴道的力量越强,所以强烈膀胱经的头痛,下京骨穴也可以。
31、束骨穴(专治经络之病)
小脚趾头外侧的后面有个凸的骨头,前方就是我们的通谷穴,后方就是束骨穴。
束骨穴是膀胱经的子穴,又是膀胱经的俞穴,膀胱经的俞穴是木,专治膀胱经的实症。

治症,像背痛、生疮、生脓疮、化脓,因为都是长在膀胱经上面,都是属于膀胱经的实症,都可以在束骨穴来下针。束骨穴专治足太阳经络上的病。
王亚娜
新手
新手
  • UID2018735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0
767楼#
发布于:2015-12-06 17: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亚娜申请签到,2015年126日《针灸大成》第38课心得
 
 
第九椎外开三寸是魂门,肝藏魂,加强肝俞的效果。
 
第十椎下外开三寸,胆俞外开一寸半,阳刚穴。
 
第十一椎下外开三寸为意舍,脾藏意,人的意志、意念是脾脏在管,辅助脾俞。
 
第十二椎下外开三寸为胃仓,辅助胃的穴道。
 23、盲门穴至秩边穴

 
第十三椎外开三寸是盲门,乳房属于三焦系统,乳疾在三焦俞、盲门、三焦募穴石门都可以用,包括乳癌,针灸都可。
 
第十四椎外开三寸为志室,肾俞、志室一起下针,帮助肾脏的功能。
 24、经外奇穴:痞根穴

 
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叫痞根穴,痞块之根,肿瘤、硬块都有根,用在诊断和检验上。
 
脚上有个奇穴叫消积穴,不管在痞块还是水积在那,还有腹胀,都可用消积穴。
 
第十九椎外开三寸是胞盲,治大小便的近取穴。
 
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是秩边,治痔疮的近取穴,对各种痔都有效,可扎长强、秩边、孔最、温溜。
 25、承扶穴至委阳穴

 
臀部正下方,正好在大腿的正中间横纹的地方叫承扶,近取穴,对坐骨神经痛效果好,下针用三寸针,一针到骨头上面,深针才有效果,久年痔疮、臀肿、小便不利都可用。
 
腿弯膝盖后两个筋的正中间中委中,委中与承扶的中点就是殷门,很少用。
 26、殷门与委阳穴

 
委中的外侧是委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委中外走的两个大筋中间叫委阳,委阳往上一寸叫浮郄,浮郄常用在治麻痹不仁。委阳又称太阳经的别络,不是正络,别络是指还有分支在这里,不是大络,淋巴肿大用委阳,腋下肿大也可在委阳下针。
 
如果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果是痞块或积块,是气闷在此,要行阳,让阳气流畅。
 
阳走六寸阴再走,阴和阳差六寸,阴就是看得到的东西,血就是阴,阳就是气。
 27、委中穴(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

 
委中是放血去毒的大穴,卡西波肉瘤,症状是脐上上半身长肉瘤,像葡萄一样,很多,上有津液流出,AIDS,委中放血症状消失。委中放血姿势:身体趴在墙上,脚距墙一段距离,脚后跟踮起,用水或米酒拍打委中,看到青筋冒出,用放血针刺,让脏血流出。
 
委中是中医的第一解毒大穴,任何的毒可解,第二个病是麻风病,委中放血,效果很好。
 
委中的另一个名称叫血郄,血的郄穴,血里有毒,统统可以在委中放掉,脚踮着,毒血会集中在此,一次把毒血放掉。
 
委中是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是阳经,属水,井穴属金,井穴是它的母穴,补井当补合,因而,委中变成膀胱经的母穴,补的时候顺经气方向快转慢回,用三、五、七阳数补,补完再提一点出来,专治背痛。
 
背痛在督脉上扎后溪,如痛在膀胱经上,下委中,腰背委中求
 
 
刘本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8451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9
768楼#
发布于:2015-12-06 19: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刘本红申请签到,2015年12月6日《针灸大成》第38课学习心得
     23.盲门穴至秩穴
第十三椎外开三寸是盲门,
乳房属于三焦系统,所以乳疾时可在用三焦俞、盲门和三焦募穴石门。乳强硬块时第十三椎下不一定有压痛点,但一有压痛点在这选穴最好,针或灸都可以。
第十四椎外开三寸是志室,可以帮助肾脏功能,一般肾俞、志室一起下针。
第十九椎外开三寸是胞盲,是治疗大小便的近取穴。
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是秩边,是治疗痔疮的近取穴,各种痔疮效果都很好。痔疮可取长强、秩边、孔最(肺的郄穴),温溜穴等都对痔疮有消炎镇痛.止血的效果。
     24.经外奇穴:痞根穴
从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再往下到第十四椎,有个穴位叫痞根穴,是痞块之根。可用于诊断肿瘤是否治好,在这里也可以下针,把根断掉。
     25.承扶穴至委阳穴
在大腿的正中间横纹的地方是承扶,近取穴对坐骨神经痛效果好,下针时用三寸针,一针透到骨头上面才有效果。在脚背后两个筋的正中间有个穴称为委中穴。殷门在承扶和委中连线的正中间。
     26.殷门与委阳穴
膀胱经是阳经,在外侧是阳经,内侧是阴经。在委中的外侧,肌肉和筋的中间叫委阳穴。从委阳上一寸是浮郄穴。浮郄穴常用在治疗麻痹不仁。委阳是足太阳经的络穴,又称为太阳经的别络。用于治疗淋巴肿大等。
治疗肿瘤时就是"行阳","行阳"就是让阳气流畅。有肿块的地方有气积,阳不能行阴就累积。阴和阳的区分,阳走六寸后,阴再行。阴和阳永远差六寸的距离。阳是气,阴是血。
     27.委中穴        委中是非常有名的大穴。常用委中放血去毒。人身躯趴在墙上,脚后跟踮起,用水或酒拍打委中穴,会看到有青筋冒出来,用放血针刺青筋,让脏血流出。委中是解毒大穴,也叫血郄,血的郄穴,血液里的妻都可以从委中放掉。麻风病毒也可以委中放血解。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为膀胱经的补穴,用捻转法,三、五、七、九补,专治背痛。背痛在督脉上扎后溪,在背椎骨两侧就下委中。所以叫"腰背委中求"。
      担法:在两个穴位中间,一针下去就解决病症,如肩膀痛和手腕痛,下曲池;承扶和委中之间下殷门等。
丁燕
贫民
贫民
  • UID20182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5
769楼#
发布于:2015-12-06 19:34
@教官-成都-曾从芬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丁燕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6日《针灸大成》
第38课学习心得
神堂穴至胃仓穴
神堂:在第五椎下外开三寸,是心脏的大穴。
譩嘻:在第之椎下外开三寸,治疗血癌时针、灸都可以。
膈关:在第七椎下外开三寸,在肝脏的旁边,小便黄、大便不好,都可以治疗。
魂门:在第九椎下外开三寸,肝藏魂。有辅助治疗肝脏,增加肝俞的效果。
阳纲穴:在第十椎下外开三寸。
意舍:第十一椎下外开三寸,脾藏意,脾脏管意念。
脾主少腹、大便滑泻;脾脏是湿,脾脏有问题时湿不守,会进入大肠,就会洞泄。
脾主黄,小便赤黄,脾脏虚弱无法吸收营养,营养就会跟着小便拍出来。意舍有辅助脾俞的治疗效果。
胃仓:第十二椎下外开三寸,有辅助治疗胃穴的效果。
盲门:第十三椎下外开三寸。乳癌、乳房有硬块,在三焦、盲门治疗针、灸都可以。
志室:第十四椎下外开三寸,有助于肾俞治疗效果。
经外奇穴:痞根穴
痞根穴:第十三椎下外开三寸半,顾名思义痞块之根。治疗肿瘤、硬块断根的。
胞盲:第十九椎下外开三寸,是治疗大小便的近取穴。
秩序: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是治疗痔疮的近取穴。长强、秩序、孔最、温溜穴对痔疮有消炎、镇痛、止血的效果。
承扶穴至委阳穴
承扶:大腿正中间臀下横纹的位置。治疗坐骨神经、痔疮、臀肿,用三寸针扎,针深才有效果,扎太浅就没效果。
委中穴:腘横纹中点,两个筋的正中间。膀胱经的合穴,是母穴。可用捻转法做补泻。腰背病、痛、麻风病、皮肤病都可以治疗。委中穴也可以放血祛毒。是解毒大穴,可解任何毒。
殷门:承扶穴下六寸。
浮郄穴:委阳上一寸。治疗广协痹不仁。
委阳:委中平行外侧,股二头肌腱内侧。是足太阳经的络穴。淋巴肿大、腋下肿大在委阳采用活血化瘀治疗。
阴和阳的区分:阳走六寸后阴再走。阳是气,气就是水蒸气;阴是血。阳不行,阳失守阴就会累积。
合阳:委中直下三寸。辅助委中治疗的。
担法与截法
担法:痛在两个点,针扎两点。担法不能随便用。
截法是用在出血的时候。
冯秀琴
贫民
贫民
  • UID20151724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51
770楼#
发布于:2015-12-06 22: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新乡-冯秀琴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6号《针灸大成》38课学习心得
     第九椎外开三寸,就是魂门。因为在肝脏的旁边,是辅助肝脏的,可增加肝俞的效果。
     第十椎下外开三寸,就是阳刚穴。
     第十一椎下外开三寸是意舍,因为脾藏意。人体的意志、意念是脾脏在 管,主治腹满虚胀。因为脾主少腹,大便滑泻,因为脾脏 湿的缘故,脾有问题的时候,湿不守就会进入大肠。小便赤黄,因脾主黄色,黄色本来应该在脾里面,因脾脏比较虚,所以营养会跟着小便排出来。呕吐消渴,因脾是在中焦。身热目黄,因脾是黄色的。意舍是辅助脾俞的。
       第十二椎下外开三寸的胃仓是辅助胃的穴道。
       第十三椎外开三寸是肓门。乳房属于三焦系统。很多黄色的营养都在三 焦。所以乳疾,在三焦俞、肓门、还有三焦募石门,包括乳癌硬块,通通可以在这里针,或者是灸。
       第十四椎外开三寸是志室。肾俞,志室一起下, 帮助肾的功能。
      第十三椎和第十四椎外开三寸半的地方,有个穴道,叫做痞根穴。这个穴道用在诊断上,查有没有肿瘤及治好了没有,同时也可以在这穴道下针,把根断掉。
       第十九椎外开三寸的地方是胞肓。 胞肓是治大小便的近取穴,都是在下焦排泄系统。
      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是秩边。秩边穴是很有名的治痔疮的近取穴,可扎长强、 秩边、孔最。孔最是肺经的郄穴,肺跟大肠相表里,还有温溜穴,都对痔疮有消炎,止血的效果。秩边对各种痔疮的效果都很好。
       臀部下缘横纹正中间,是承扶。近取穴对坐骨神经痛效果非常好。下针时用三寸针,一针就到骨头 上面。深针才有效果,一定要深针。像久年痔疮,臀肿、 小便不利,近取穴都可用。坐骨神经痛,也可以下针。
     承扶委中之间找出正中点,就是殷门穴。
      从委阳往上一寸叫浮郄,再上去是承扶。 浮郄穴常常用在治麻痹不仁。
     委阳又称太阳经的别络。淋巴肿大,腋下肿大都可以在委阳上下针。
     委中穴: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委中是非常有名的大穴。委中放血是去毒,放血方法:人身躯趴在墙上,将脚后跟踮起来。踮起来后,拿水或米酒,拍打委中穴。委中在两筋中间,就会看到有青筋冒出来,用放血针刺青筋,让血流出来。
      委中另一个名称叫血郄。所以当血里面有毒都可以在委中放血。
      委中是膀胱经的合穴。阳经的井穴是金,按照原则,补井当补 合,所以就补合穴。“腰背委中求”,腰背有痛、有病的时候,都可以下委中穴。
      担法与截法:在两个穴道中间,一针下去就解掉。这就 叫担法。病人肩膀痛 和手腕痛 ,扎曲池。






冯秀琴
贫民
贫民
  • UID20151724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51
771楼#
发布于:2015-12-06 22:50
@教官-成都-曾从芬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新乡-冯秀琴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5号《针灸大成》37课学习心得
    十五椎下外开一寸半,就是气海。像腰痛、痔疮,都可以用。
    十六椎下是大肠俞。有的人内科没有病,就背痛,就痛在十三椎,就针十三椎旁边的俞穴,治疗那一椎的痛。若想加重治疗,在三焦经上的子穴上下针,这是本身没
有其它病,就单椎痛的治法。
       大肠俞,它在腰椎的位置,近取穴也可以治疗腰痛。大肠的问题如便秘、下利都可以治疗。
      第十七椎外开一寸半叫关元俞。在后面、背部下针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治疗妇科、 腰痛的病。男人腰痛,女人妇科都在这下针,像子宫肿瘤。
       第十四椎以下,通通可以直针下。灸也可以,放片生姜做隔姜灸。
      第十八椎下就是小肠俞。那小肠俞顾名思义是跟小肠 有关系的。像腰疼、痔疮都可以治。
      第十九椎下,就是膀胱俞。治疗腰痛, 小便失禁,妇科的病,都可以在这靠近的地方下针。
      第二十椎下是中膂俞。靠近屁股、臀部的地方。针、灸可以。像肾虚、消渴病,大小便的问题、腰痛,女人的赤带白带都可以。
       第二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就是白环俞。这个顾名思义, 因为是接近阴部的地方,像疝气、大小便,腰酸背痛,女人的白带,通通可以在这治疗。
       八髎穴是全身上下最小的穴道。八髎穴有八个点。小肠俞和督脉中间的地方是所谓的上髎。上髎统治所有的腰痛,不管腰痛在 那个部位,都可以治。妇女无法怀孕,想要生小孩,可以灸上髎,针上髎也可以。阴部的治症,通通可以用上髎穴。次髎是在督脉跟膀胱俞的中间。八髎统归上髎来管。阴茎痛、睾丸痛,是近取穴。从腰到脚麻,都可以下次髎穴。
     中髎穴在中膂俞跟脊椎骨交接的中间。主治妇人 绝子、不会怀孕、白带很多。
    下髎穴在白环俞与督脉的中间。 大便下血,可能是痔疮漏血,也可能是大肠癌,可以 在下髎针。妇人没有怀孕,可以在上髎中髎这边做,用灸的。
     膀胱经在上背部分两条。第一条是在督脉外开一寸半,另外 一条是从督脉算外开三寸。
      第二椎下外开三寸,是附分。附分是手足太阳之会,和肩中俞、肩外俞、大杼一样都可以治疗颈项肩背。
     第三椎外开三寸,叫魄户。跟肺俞很近。穴道很接近, 就是要加强效果。所以肺有问题的时候,在肺俞或魄户下针都可以,灸也可以。
      膏肓无所不疗。穴非常好用,但穴位不好找: 坐在椅子上的时候。让病人反着坐,前面放个枕头。抱着枕头,一抱肩胛骨就打开来,膏肓就出来了,平常膏肓是躲在肩胛骨里面。唯一治疗的方法是放血,拿三棱针或放血针去刺破皮肤,火罐放血。
       灸膏肓的时候,可以灸一百壮到五百壮。都没有关系。灸完膏肓后,如果嘴巴燥渴、嘴唇会干裂,那是因为胸腔里面气很旺。这时候灸关元,气海,中极,石门、阴交都可以,灸的时候,气就会往下走。再去灸足三 里,足三里灸完就会把这热气往下导。我们最主要是要把热气导到脚里面去。
      膏肓穴是起死回生的妙穴 ,大部分是用灸和放血。
     第五椎下外开三寸,就是神堂穴。神堂是心脏的大穴。
      第六椎外开三寸是譩嘻。在治疗血癌的时候,可以用针或灸,来帮助督俞的效果。
      第七椎外开三寸,就是膈关。治症跟膈俞差不多,像小便黄,大便不好,都可以用。
周旸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30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83
772楼#
发布于:2015-12-06 23:15
中医魔鬼特训6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2.6日《针灸大成》第38节课心得:
阳刚穴,第十椎下外开3寸,胆俞外开1.5寸。
意舍,第十一椎下。主治腹满虚胀,小便赤黄,身热目黄。可辅助脾俞。
胃仓,第十二椎下,辅助胃的穴道。
肓门,第十三椎外开3寸。乳癌,有硬块在此下针。乳房是属三焦系统,很多黄色营养在三焦。所以还可以加上三焦俞。但如果第十三椎有压痛,那么就在此下针。
志室,第十四椎外开3寸。
经外奇穴:痞根穴
痞根穴:第十三椎到第十四椎之间,外开3.5寸。肿瘤,硬块可在此下针。
消积穴:疲块,水积,腹胀都可以用。
胞肓穴:第十九椎外开3寸。治大小便。
秩边穴:第二十椎下外开3寸。治痔疮。“长强,秩边,孔最”治痔疮。孔最是肺经郗穴,温溜穴,对痔疮可消炎镇痛,止血。
承扶穴:大腿正中间横纹中点,对坐骨神经痛效果好。治久年痔疮,臀肿,小便不利。下针用3寸针,深针才有效果。扎此穴没有什么危险。
殷门:委中穴和承扶穴连线的中点。委中穴,腘窝中点。
委阳穴:委中外侧,两大筋中间。称为太阳经别络。治淋巴肿大,瘀血,疲块,积块。
浮郗穴:委阳穴往上一寸。
治肿瘤就是“行阳”,即让阳气流畅。阴阳的区别是,阳先走六寸,阴才走。
委中穴(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
委中,是解毒大穴,任何毒都可以在这边解。另一个名称叫血郗,血的郗穴。委中穴是膀胱经合穴。补井当补合,井穴属金,膀胱经是水,所以可以把委中穴当做母穴,来做补泻。下针时,手快转是顺经,再慢慢转回来,捻转,做阳数补。补完后再把针提一点点。
“腰背委中求”,腰背痛可在此下针。卡波西肉瘤,麻风病,可在委中放血。放学时,让病人站着,把脚后跟踮起来,用放血针刺青筋放血。
担法:痛在两边,取中间穴位。
截法:用来止血。
灸友45619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19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55
773楼#
发布于:2015-12-07 02: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第37课学习分享,申请签到
一、足太阳膀胱经    魂门:第九椎下外开三寸。肝藏魂。是辅助肝脏增加治疗肝脏效果的。阳纲穴:胆第十椎下外开三寸。意舍:第十一椎下,脾藏意,主管人的意志和意念,意舍主治腹满虚胀。脾湿不守,脾就会有问题,造成大便滑泻,进入大肠就会洞泻。脾主黄色,如果脾脏虚了,营养就会随着小便排泄出来。所以看到小便都赤黄的。脾是中焦,意舍是辅助脾俞治疗,胃仓是辅助治疗胃的。
肓门穴至秩边穴      肓门:十三椎外开三寸。乳房是属于三焦系统,乳液排出的黄色营养都在三焦。石门是三焦俞、肓门、三焦的募穴,用于治疗乳房疾病。石门有绝孕的功能。乳癌硬块也是治此,可针可灸。如有压痛点时可在三焦穴和肓门穴下针,但不一定在十三椎有压痛点,如有压痛点在那在痛点取穴更好。志室:在十四椎外开三寸。肾俞和志室一般是一起下针,可以帮助肾俞的功能。
经外奇穴:痞根穴      痞根穴在癌症肿瘤上在此下针可以取得身体的营养,可以断掉肿瘤的根。消积穴是脚上的一个奇穴,不管是痞块还是水积在哪里,都在消积穴上下针。胞肓:在第十九椎外开三寸的位置,是下焦的排泄系统,大小便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治疗。秩边:在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下针时都是直针下。秩边是治疗痔疮得近取穴,可配长强、秩边、孔最,温溜穴,可治疗痔疮的消炎和止血。
承扶穴至委阳穴       承扶穴在大腿根部中间和臀部横纹的地方。承扶下针近取穴可治疗坐骨神经痛。用三寸针,因为臀部肌肉厚,用深针才有效。腿背部弯曲处的两根筋的中间是委中。承扶与委中两穴的正中间是殷门。殷门很少用,直接用承扶跟委中就可以了。膀胱经的外侧是阳经,内侧是阴经,在腿部膀胱经的外侧阳经与委中平行肌肉与筋的中间是委阳穴。委阳上一寸是浮郗穴。委阳与委中平齐。委阳是太阳经的络穴。原络大部分用在阳经,膀胱经的原穴上扎肾经的络穴。络穴在表里经上。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委阳上一寸是浮郗穴,主治麻痹不仁,用的不多。用最多的是委中。委阳可治淋巴肿大。淤血是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果是痞块,有气在里面,就用行阳的方法。之所以有痞块积块是因为阳气不走,阴就积在那个地方。阳行6寸阴才开始走。所以阴和阳永远是差6寸的,阴就是看的到的东西,如血。阳是看不到的,如气。
委中穴      委中的放血方法:主要是放毒血。患者将脚踮起直靠墙上,用水或米酒涂抹上面,然后用手拍打委中位置,两根青筋露出来,然后刺破放血。委中是解毒大穴。任何毒液都可在此解。麻风病的放血:也是在委中上放血,对于传染性的疾病放血时要戴上手套,以防自己被感染。委中另一个名字叫血郄,是血的郗穴。血液里有毒时都可在委中采取放血疗法。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属阳经,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委中是膀胱经的合穴。任何阳经的井穴都是阳经。补井当补合,膀胱经的母血刚好在井穴上,所以就在这个穴上做补泻。几乎所有的背痛,都在委中取穴下针。因为委中是母穴。膀胱经的精气是往下来的,所以针膀胱经的委中时顺经快转,然后慢慢回来,三补五补或者九补(补阳数),补完后针提一点出来就是补好了。专治背痛。背痛在督脉扎后溪,痛在脊椎两侧扎委中。
针刺的手法:担法与截法     在两个痛点的中间取穴下针叫担法。肩膀痛、手腕痛扎曲池。 但不是所有的痛都是用担法下针,例如两乳痛,肚子跟小腹痛,因为神阙是禁针的。 截法,用来止血。
灸友唐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94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1
774楼#
发布于:2015-12-07 02: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6日《针灸大成》38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6日《针灸大成》38课学习心得
    第九椎下外开三寸就是魂门,“肝藏魂”,把他归纳在一起放在肝脏的旁边,也是铺

助增加肝治疗肝病的效果。
    第十椎下胆俞外开一寸半第十椎下外开三寸所谓阳纲。
    第十一椎下意舍,“脾藏意”,人体的意志意念。小便赤黄,脾主黄色,脾脏比较虚

,营养跟不上。意舍就是铺助脾脏的。
    第十二椎下胃仓,铺助胃。
    第十三椎下外开三寸就是盲门。所谓三焦,乳房就是属于三焦系统,三焦的募穴石门

,盲门通通可以用。石门有绝育的功能。包括乳癌通通都可以在这里灸或者针。有非常多

的穴道可以治疗乳癌,有压痛点的时,在三焦在盲门直接下针效果和好。有压痛点在这里

选穴最好。
    第十四椎下外开三寸就是志室,志室会帮助肾脏。
    经外奇穴:痞根穴,从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地方到第十四椎三寸半的地方就是痞根

穴。中医认为说肿瘤硬块有根,就好像树有根,把树砍掉,根要长起来。这个穴道用在诊

断有没有肿瘤,治好了没有,同时也可以在这个穴道下针。就把这个根断掉。这个根从这

个地方可以从肾脏里面肿瘤硬块从身体里面取得营养,得于他的根的地方。
    第十九椎外开三寸的地方就是胞盲,大便小便都可以在胞盲上治疗。
    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就叫秩边穴。这边都是直针下。秩边穴是个很有名的治疗痔疮的

进取穴,临床上用的很多治疗各种痔疮。
    在臀部的股沟弯起来,正下方的地方就叫承扶,承扶要下针对坐骨神经痛效果很好,

下针的时候用三寸针,一针透过去直接扎到骨头上去,深针才有效果,因为这边肉很多。

痔疮一直不好,背痛,小便不利,坐骨神经痛,进取穴都可以在承扶上下针,这里没有什

么危险。
    腿背后腿窝两个筋正中间这个穴道我们称之为委中。承扶和委中加起来一条线的正中

点就是殷门穴,殷门穴很少下针。
    膀胱经是阳经,背对着,膀胱经的外侧通通属于阳,内侧就属于阴。委中往外走这个

地方在肌肉和筋的中间就叫委阳,委阳上一寸就是我们的浮郄穴。委中跟委阳齐平。委阳

是足太阳经的络穴。
                     十二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殷门穴与委阳穴
委中穴(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
担法俞截法
合阳穴与类比法
承筋,承山,飞扬与跗阳穴
奇穴:消积穴
昆仑穴至京骨穴
束骨穴(专治经络之痛)
通谷穴与至阴穴
    如果是淤血在里面产生的刺痛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针灸的很多穴道可以活血化瘀。    

    如果是痞块硬块在里面是气焖在里面,肿瘤的时候只有两个字行阳,行阳就是让他阳

气流畅。阳气和阴气,阳气先走,阳气行6寸,阴气才开始走。阴是你看得到的,如血,西

医看得到血,看不到气,气就是阳气,就是水蒸气。
    卡波西肉瘤,从肚脐划开,肚脐上半身有,下半身没有,下半身完好,上半身都是肉

瘤,大的像葡萄一样,肉瘤上面白水津液流出来。中医治疗委中放血,让病人斜靠着墙,

脚后跟踮起,在委中用米酒拍拍,就看见青筋冒出来,用针刺他,把血吸出来,过几天就

好了。
    麻风病,传染很厉害,也是在委中放血,对于传染性的病,放血要带手套,不要沾着

,手上有伤,沾到不好。
    委中又名血郄,所以当血里面有毒的时候通通可以从委中放掉他,临床上看,委中穴

是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是阳经,井荣俞金合,五行是金水木火土。阳经的井穴是金,按

照阴阳五行来说,水是子的话,金就是母,膀胱的金是水金,在膀胱经的井穴做补泻,补

井当补合,在膀胱经的合穴做补泻。
    所有的背痛都可以在委中下针。因为委中是母穴。针到膀胱经的委中时快转,慢慢慢

慢回来,捻转法。3补或者7补或者9补。做完以后把针提一点点就是补,背痛下来就舒服了

。如果痛在督脉上面就扎后溪穴。如果痛在脊椎骨两侧就专门下委中。“腰背委中求”,

背有痛都可以下委中。
    担法与截法:病人就痛承扶和委中,可以扎对侧,右边有问题我们扎左边,左边有问

题我们扎右边,担法就直接扎承扶和委中正中间殷门穴,一针下去就不痛了。不过不要乱
用担法;截法止血。
艳丽
会员
会员
  • UID201855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4
775楼#
发布于:2015-12-07 06: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吉林-艳丽申请签到,2015年12月6日《针灸大成》第38课心得
盲门穴至秩边穴
第十三椎外开三寸是盲门,,乳房属于三焦系统,乳疾(乳癌硬块)可针三焦俞、盲门、三焦募石门,可针可灸,石门有绝育功能。
第十四椎外开三寸是志室,肾俞、志室一起下,可帮助肾脏 ,帮助肾功能。
经外奇穴:痞根穴
肿瘤、硬块都有根,如果把树砍了,根部砍,树还会长出来的,痞根穴可诊断肿瘤及治好了没有,同时可以在痞根下针,把根断掉
消积穴:这个积不管是痞块积在哪,还是水积在哪,还有腹胀,都可以通过消积穴。
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是秩边(常用穴),治疗痔疮,可针长强、秩边、孔最(肺经郄穴)、温溜穴,有消炎镇痛止血效果。
承扶穴至委阳穴
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痔疮、臀肿、小便不利,下针用三寸针,针到骨头上面,深针有效。膀胱经外侧是阳经,内侧是阴经,委阳穴和委中平行,委阳时足太阳经的络穴,足太阳之别络
殷门与委阳穴
承扶下一个穴道是殷门,在腘中正中央,是委中穴,他的外侧是委阳,臀部下缘横纹正中间是承扶。
委阳时太阳经的别络,不是正络,别络是指有分枝在这里,不是大络,淋巴肿大,腋下肿大都可以针委阳。当有痞块或积块,气闷是,我们“行阳”,让阳气流畅。
委中穴(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
委中是大穴,委中放血去毒,第一解毒大穴,任何的毒都可以这边解,麻风病也在委中放血,委中另称血郄,就是血的郄穴,当血里面有毒,通通可以在委中放掉,放血方法:人身体趴着墙面,脚踮起,毒血通通会集中在这里,可一次把毒血拿掉,非常有名。委中穴施膀胱经的合穴。
阳经: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母),金生水(子),水生木,水是子,金是母,膀胱经是水经,他的妈妈就是金,阳经的井穴都是金,补井当补合,补的手法是遇到母穴是井穴时,因补井当补合,所以补合穴,因膀胱经母穴正好在井穴上面,所以委中变成膀胱经的母穴,在委中做补泻。所有背痛,都可以针委中。“腰背委中求”。委中因汗多,不灸,就用放血、下针,所有的皮肤病都可以放血,如果牛皮癣长在委中,就在委中放血,效果快。
担法与截法
担法:在两个穴道中间,一针下去就解掉了,病人肩膀痛和手腕痛,扎曲池,乳房痛、肚子痛、小腹痛,承扶痛不能用担法。
截法:如果手被砍断,在出血的位置上一寸下针,手用一寸针,腿用一寸半针,如果还有出血,再上一寸再下一针。所谓一寸是靠近身体的一寸,不是往四肢末梢,没有穴道,上一寸下一针,下完还在流,再下一寸,再下一针,两针下去一定止血。
心脏问题-治金(病不会进了)-再去强木-把火推到土上-循环就回来了-截法的观念。
合阳穴与模拟法
委中直下三寸,是合阳,是辅助委中的,以委中为主,模拟法:如果是一条经痛,下委中。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776楼#
发布于:2015-12-07 08: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6日《针灸大成》第38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37.阳刚穴
  第十椎下凹陷处,外开3寸。
38.意舍穴
  第十一椎下凹陷处,外开3寸。
  脾藏意,主腹满虚胀。
39.胃仓穴
  第十二椎下凹陷处,外开3寸。
40.肓门穴
  第十三椎下凹陷处,外开3寸。
  乳房属于三焦系统,乳癌一般选用此穴。
41.痞根穴
  十三椎外开3寸半,下到十四椎处。
  “痞块之根”
  诊断肿瘤、硬块有没有消失。
  治疗水积、腹胀-消积穴。
42.胞肓穴
   第十九椎下凹陷处,外开3寸。
43.秩边穴
  第二十椎下凹陷处,外开3寸。
  治疗痔疮的近取穴。痔疮取穴:长强、孔最、秩边、温溜。
44.承扶穴
  臀部横纹的中点处。
  治疗坐骨神经痛,一般三寸针,直刺。
  痔疮可以用此治疗。小便不利、臀肿都可以用。
45.殷门穴
  承扶和委中的中点处。
46.委阳穴-络穴
  腿外侧,腘窝处,两个大筋之间的位置。
  治疗淋巴肿大。
  瘀血-活血化瘀;
  痞块-气-行阳;
47.浮郄穴
  委阳穴上一寸处。少用。
  治疗麻痹不仁。
48.委中穴-合穴(血郄)
  艾滋病的卡波西瘤,可以此穴放血。
  解毒大穴,任何的毒都可以在委中解。血郄,血里有毒可解。
  麻风病,可以用此穴。
  “腰背委中求”治疗腰背痛,正中间—后溪穴;两侧-委中穴。
  针刺的手法:担法与截法
(1)  担法:痛点中间取穴。在两个痛点中间取穴。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777楼#
发布于:2015-12-07 09: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06日《针灸大成》第38课心得
 九、 足太阳膀胱经:州都之官,属水,二次汽化水。
   40)阳刚穴:第十椎下外开3寸,与胆俞平,辅助穴。
   41)意舍穴:第十一椎下外开3寸,与脾俞平,辅助穴。
   42)肓门穴:第十三椎下外开3寸,与三焦平,黄色营养在三焦,乳房硬块,在此有压痛点的可以选穴,辅助穴。
   43)志室穴:第十四椎下外开3寸,与肾俞平,辅助穴。
   经外奇穴:痞根穴——第十三椎下外开3寸半往下,痞块之根,用在诊断肿瘤,可下针。
   44)胞肓穴:第十九椎下外开3寸,近取穴治疗下焦排泄系统病症。
   45)秩边穴:第二十椎下外开3寸,近取穴治疗各种痔疮。
   46)承扶穴:位子如图1,近取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久年痔疮,臀肿,小便不利,用三寸针透到骨头。


   47)殷门穴:委中与承扶正中间,很少下针,
   48)浮郄穴:委阳上一寸,治疗麻痹不仁。
   49)委阳穴:委中外开大筋旁,太阳经的络穴,别络(络的小分支)。治疗淋巴肿大,腋下肿大。
   补充知识:瘀血——活血化瘀;肿块——行阳(让阳气流畅),阳气流畅之后,阴血就不会堵塞形成肿块。
   50)委中穴:又名血郄(对血消毒),脚弯两条大筋正中间,合土穴,腘中,解毒大穴,放血去毒。
   a--治疗卡波西肉瘤,水或米酒拍打委中,冒出青筋,在此放血。病人姿势如图2:
  
   b--治疗麻风病,鼻毛头发一块块掉,此种病会血液传染。
   c--治疗腰背痛。
   补充知识:①担法——一个经络上的两个穴位痛,取正中间穴(注意不能取禁针穴)。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778楼#
发布于:2015-12-07 09:23
签到
周喜平
会员
会员
  • UID201848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2
779楼#
发布于:2015-12-07 09: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周喜平申请签到,2015年12月6日(大成针灸)第38课学习心得。
10椎下外开3寸是胆俞穴。
11椎是意秩穴,皮主少腹,大便粘稠,小便黄,呕吐,消渴,阻秩脾俞。
12椎是胃仓穴。
第13椎外开三寸是肓门(三焦属乳房)。乳癌,有硬块,在有压痛时针炙效果是最好的。同时石门穴也可以用。
第14椎外开三寸是志she,(经外奇穴),肓门上下三寸便是。
痞根穴(肿瘤硬块的根源)用于疹断治疗和治愈的判断依据。
19椎外开3寸是胞肓,大小便不利可在此治。下三寸秩边要直针下是治痔疮的近取穴。
股沟正下方是承扶穴,三寸针直下扎到骨头为止。背痛,小便不利都可以用。
腘窝正中是委中穴,委中外侧是委阳,委阳上一寸是浮郄穴。委中内侧是内阴。阳经才有原穴,呵所以原络穴治疗都用阳经。
委中与承浮连线的中点是殷门。平时少用。
瘀血—活血化瘀
痞块—行阳(阳气行6寸,阴(血)才开始行)。
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是全身的解毒大穴,也叫血郄,血液里有毒。都可以在此放血排毒治麻疯病,皮癣病。病人上身正面靠墙,脚尖踮起,把委中穴绷紧就会看见一条青筋,刺破放血即可。所有背痛他可以在此治疗。(腹痛三里寻,腰背委中求)快转慢回,3,5,7,9,次即可。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