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870楼#
发布于:2016-01-04 20: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1月4日 《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
【血症辨证】一种是脏腑里面的出血是病的出血,还有一种是外伤病的出血。
【治症】
1、伤科在然谷放血,有胸痛的时候在三毛上放血,在胃经的冲阳脉放血。
2、胸腔有内出血,针肩井时再足三里,血由大便出来。
3、内脏的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比如胃出血不扎本穴,因本穴扎后会蠕动的更快出血更多。公孙内关可以用,胃的募穴也可以用。同样脾脏内出血,本穴太白也不能用,实则泻其子,脾脏出血针商丘,胃经的内庭也可以下。
腑跟脏不一样。
腑大部分是中午,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
治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病人恢复时是半夜醒来感到饿,就表示病人阳气回来了,脏病通常在半夜。
发烧的话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开始退,第二天中午退烧,胃气恢复病就好了。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朝食暮吐症状】朝食暮吐,胃的堵到了,早上吃的早餐到黄昏西下,会很恶心,一吐早餐就出来了。
【处理办法】中脘穴下针,或者是灸。根据寒热判断是针还是灸;

【腹膜炎感染情况】治胆病的时候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第一个是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第二个是阑尾,当盲肠被堵到,无论是慢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都没问题。盲肠破掉感染了腹膜炎,食物的残渣、粪便,就会跑到腹腔里面。

【诊断】:手是温热,摸到那一块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
【处理办法】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到肚子肠鸣为止。病人会跑厕所排脓血就没事了。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包含了胰在里面,如果严格区分,脾脏管的是胃口,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消渴症状及处理办法】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在天突下针。嘴巴里面的津液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在关元灸或针都可以,热会加起来。天枢穴可让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下利或便秘时都可以在天枢上做。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和手上的阳池穴用来治疗消渴、口渴。

【痞 块症状】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是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如果是很圆滑,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有痞块的时候,是因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
【处理办法】背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姜灸,然后下针。一样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虚症或病很久。如果是痛得很厉害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治法都一样。
【处理原则】先固胃同时行阳气。

【肝结石成因】胆是“中正之官”,不能把胆拿掉了,拿了会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
【处理办法】
1、下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
2、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再通便排浊气,如果痛得很厉害用隔姜灸。
巩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19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4
871楼#
发布于:2016-01-04 21: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614号,《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血症:
 
外伤引起的内出血:在然谷穴放血,如果还有胸痛,就在三毛上放血,三毛上有青筋,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脚上的冲阳脉也可以放血,如果还有痛,就在肩井下针,下肩井后一定要下足三里,把阳气导下去,血也会被导下去,大便会黑,血从肺的下方渗透到三焦油网,在从大便排出。
 
如果是和外伤没有关系的内出血,一般不下针本穴。
例如胃出血,如果扎足三里的话,胃的蠕动会加快,出血更多,这是可用公孙内关。
若是脾脏破了出血,本穴太白就不能用,实则泻其子,要下针商丘,胃经的内庭也可以用。
 
治腑病有好转的表现是白天的时候感到好饿。
治脏病有好转的表现是半夜会感到好饿。
 
生病的人,如果感到饿,说明快好了,所以生病的时候,一定要强胃气。
 
 
治朝食暮吐:
朝食暮吐----早上吃的东西,到下午就会恶心吐出来。
胃的下方有个袋子,里面装着宿食,每次吃过东西后,会把旧的导下去,所以总会有一些事物留在胃的下方。因此,人7天不吃东西可以,只要喝水就能活。当胃不好的时候,胃不蠕动了,这个袋子里旧的东西就不会导下去,造成标准的朝食暮吐。
这种情况在中脘下针-------热,或灸--------寒。
 
 
治腹膜炎:
发生腹膜炎的情况:1. 胆堵了,胆汁排不出,把胆撑破了  2. 阑尾炎穿孔
正中情况用经外奇穴隔姜灸肘尖穴。灸到肚子里肠鸣开始,病人会跑厕所排出脓血。
 
治消渴:
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在管,吃进去味道如何,胰脏在管。
 
糖尿病人会消渴,一般在天突下针,另外在关元艾灸,因为嘴巴里的津液来源于大肠,大肠的热度不够,气化的津液就少,所以要加热小肠来提高大肠的温度。另外针天枢穴,来增加大肠的蠕动,这样水分就会回到肺里。
糖尿病的特效穴:天枢、关元、肺俞、糖尿病特效穴(阳池穴透大陵穴),背后至阳外开1.5寸,一般都用针灸的手法。
 
 
 
治痞块:
肿瘤是不规则的,像岩石一样硬,中医认为痞块是阴的积累,所以要行阳,用针、用灸都很好。
 
肝的痞块-----后背第13椎外开3寸半的痞根穴+脚后跟上3寸的消积穴上隔姜灸。然后下针。
虚证痛很久----下肝关,太冲。
痛的厉害----下行间,肝俞,萁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脾土。
 
当身体出现痞块的时候,要先固胃,让胃口好,同时行阳气。
 
十二经脉的流注,讲的是阳气的流注,当治疗肝的痞块的时候,病人由晚上1—3点醒,变为能睡觉,说明是好转。
 
肝和大肠的关系:
肝和大肠之间有一根血管,当吸气的时候,肺部扩张,横膈膜下降,肝脏的血被挤压,顺着血管流到大肠,大肠就有力量蠕动,把宿食排出去,吐气的时候,肺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血就会从大肠回到肝脏,一直循环。
 
胆的总胆管和肝脏连在一起,当胆被切除的时候,总胆管不能被同时切除,慢慢的,胆汁会累积在总胆管里面,变成结石,就是西医说的肝结石,我们可以下针:肝关、天枢、萁门、日月、肝俞,胆俞,慢慢软化结石。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872楼#
发布于:2016-01-04 22: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04号,《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1、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
 两种血:一种是脏腑里面的出血,是病的出血,比如胃出血;一种是外伤病的出血。
 伤科病人:然谷放血(不单单是脑溢血,对脑部外伤、脑震荡都很好),然谷放血不够,还有胸痛时,三毛放血(会看到青筋),胃经的冲阳脉放血(下针放血都可以),三毛放血后就会醒过来,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针肩井及足三里(胸腔内出血),淤血会通过大便排出来(肺与大肠相表里)。
 针灸可以止痛,外伤痛的时候,按照经络来决定,如果是一整块,公孙、内关。
 内脏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比如胃出血,一般不扎本穴,会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增加,公孙内关可用,募穴可用。
 例:胃出血,不用足三里;脾破裂,内出血,本穴太白也不能用,针商丘,胃经的内庭。
 腑跟脏不同,腑大部分是中午,脏是半夜。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治腑病的时候,一定是中午,白天的时候,会感到好饿,治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病人在恢复时,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饿,就表示这病人阳气回来了。
2、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朝食暮吐,原因为胃的下方蠕动没有了,食物始终停留在胃的底部,针中脘穴。不管胃病是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还是其他,处方上可能有不同,但针灸是一样,只要分清寒热,确定到底是针还是灸即可。
 治胆病时,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第一个是胆堵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还有一个是阑尾,盲肠被堵到,形成盲肠炎,导致盲肠破掉。
 辩证:原来痛的部位,突然不痛了,但一动就很痛(盲肠破掉了,压力没有了,不再胀痛,但垃圾跑到腹腔),用手去摸时,身上是冰凉的,但摸到那一块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取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灸到他肚子里面肠鸣,开始叫为止,停下后病人就会大便,然后排出脓血。
 3、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包含了胰在里面,如果严格区分它,脾脏管的是胃口,感觉肚子饿,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针天突,灸或针关元(是小肠热起来),天枢,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及手上的阳池穴。
 遇到痞块,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则为恶性;很圆滑,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中医认为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时,会造成痞块,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所以用灸,针都会很有帮助。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先固胃,让病人胃口好,同时行阳气,当气机一流畅,就算肿块还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
 胆结石不可以把胆拿掉,连在肝上的总胆管拿不掉,肝产生的垃圾仍然会变成胆汁淤积在总胆管处,时间久了就形成肝结石,会很痛,针肝关(可止痛),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
 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遇到这种情形,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如果痛得很厉害,拿生姜灸也有用(行阳)。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873楼#
发布于:2016-01-04 22: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1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血症:
外伤止痛: 按照经络来决定。 内脏的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
如胃出血,一般不扎本穴。胃出血,不管是胃出血还是胃癌,足三里不能扎,
扎后会蠕动的更快,出血会更多。公孙内关胃的募穴可以用。
腑跟脏不一样。腑大部分是中午,脏是半夜。
治腑病一定是中午、白天。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
治脏病: 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治内科病,病人恢复时,一定是半夜醒过来,
感到饿想吃东西,就表示病人阳气回来了。脏病通常在半夜。
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
发烧: 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开始退,胃气恢复,病就好了。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朝食暮吐:胃下方有个小袋子,平时都有宿食在里面,新的食物会把旧的导下去,
新的食物取代旧的食物,留一些食物在胃的下方。
如果堵到胃的下方蠕动没有了,就会造成朝食暮吐。
中脘穴下针或者是灸,病人会感到胃开始动,一般大多数胃的治症,
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 处方上有差异,针灸是一样。
胆病:两个地方容易传染腹膜炎,第一个是胆堵到,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
一个是阑尾。无论是慢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
盲肠破掉,感染了腹膜炎,食物的残渣、粪便,就会跑到腹腔里面。
诊断方式:用手去摸时,手是温热,但身上是冰凉的,
摸到一块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用经外奇穴,叫肘尖穴。
艾隔生姜,手肘的尖端,三焦经过的地方,灸到肚子里肠鸣为止。
肠鸣开始叫的时候,病人会跑厕所,排出来的都是脓血,血一排出来,就没事了。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包含了胰,脾脏管的是胃口,
感觉肚子饿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糖尿病燥渴:  一般在天突下针。嘴巴里面的津液来自于大肠。
把小肠加热让津液发上来。关元灸或针都可以,热会加起来。
针大肠的天枢穴,可让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
下利或便秘时 都可以在天枢上做。
中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慢了天枢让你加快,太快天枢让你慢一点,有调节的做用。
下针天枢、关元,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肺吸收水,水才会上来。
中府、云门、肺俞是糖尿病的特效穴。
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治疗消渴 、口渴。
痞块:  如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正面可以摸到硬块、肿瘤,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很圆滑,可能是良性、脂防瘤。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时,会造成痞块。
治痞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用灸、针绝对会有帮助。
肝痞块 在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消积穴上灸。隔姜灸然后下针。
下肝关、太冲,虚症或病很久。痛得很厉害,
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
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先固胃,胃口好,同时行他的阳气。
少腹:人有膈膜,吸气时候,膈膜会下来,浊气往下导。
膈膜是一个分清浊的地方,上清下浊。
便秘沼气会冲到头上去。若只到膈膜,就不会精神失常。
浊气冲上去人会发狂奔走,弃衣而走,登高而歌。上焦没有浊气,精神就会恢复。
病人摘掉胆,总胆管还在,会慢慢累积胆汁,变成肝结石。
肝结石: 任何肋间痛,下肝关可以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
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期门,往下消导下来,慢慢软化。 发时症,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可止痛,大便舒通慢慢消掉,隔姜灸也很好。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874楼#
发布于:2016-01-04 22:56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04号,《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
  两种血:一种是脏腑里面的出血,是病的出血,比如胃出血;一种是外伤病的出血。
  伤科病人:然谷放血(不单单是脑溢血,对脑部外伤、脑震荡都很好),然谷放血不够,还有胸痛时,三毛放血(会看到青筋),胃经的冲阳脉放血(下针放血都可以),三毛放血后就会醒过来,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针肩井及足三里(胸腔内出血),淤血会通过大便排出来(肺与大肠相表里)。
  针灸可以止痛,外伤痛的时候,按照经络来决定,如果是一整块,公孙、内关。
  内脏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比如胃出血,一般不扎本穴,会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增加,公孙内关可用,募穴可用。
  例:胃出血,不用足三里;脾破裂,内出血,本穴太白也不能用,针商丘,胃经的内庭。
  腑跟脏不同,腑大部分是中午,脏是半夜。
  治胆病时,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第一个是胆堵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还有一个是阑尾,盲肠被堵到,形成盲肠炎,导致盲肠破掉。
  辩证:原来痛的部位,突然不痛了,但一动就很痛(盲肠破掉了,压力没有了,不再胀痛,但垃圾跑到腹腔),用手去摸时,身上是冰凉的,但摸到那一块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取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灸到他肚子里面肠鸣,开始叫为止,停下后病人就会大便,然后排出脓血。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包含了胰在里面,如果严格区分它,脾脏管的是胃口,感觉肚子饿,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针天突,灸或针关元(是小肠热起来),天枢,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及手上的阳池穴。
  遇到痞块,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则为恶性;很圆滑,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中医认为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时,会造成痞块,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所以用灸,针都会很有帮助。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先固胃,让病人胃口好,同时行阳气,当气机一流畅,就算肿块还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
  胆结石不可以把胆拿掉,连在肝上的总胆管拿不掉,肝产生的垃圾仍然会变成胆汁淤积在总胆管处,时间久了就形成肝结石,会很痛,针肝关(可止痛),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
  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遇到这种情形,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如果痛得很厉害,拿生姜灸也有用(行阳)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875楼#
发布于:2016-01-04 23: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1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3.3胆与肝病治症
①胆结石
【功能】胆与心脏关系:胆在肝的下方,与心包相连,心脏的跳动会产生振动,不断刺激到胆,使胆汁一阵阵喷射出来,力量与心脏是一样的。
【诊断】阳陵泉下一寸有压痛点;第十椎下,是胆俞的地方,有压痛;晚上11-1点难过。
【主穴】针胆石点,巨阙、关元、心俞、胆俞,至阳。
【释义】胆与心脏有关,取心脏穴位,如果病人全身发黄,则针第七椎下的至阳穴,因为血会膈俞正好在肝脏的后方,至阳穴是最有名的治黄的穴道。
②腹膜炎
【病因】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或者盲肠堵到破掉,会转变为腹膜炎,食物的残渣、粪便会跑到腹腔里。
【诊断】一动就很痛,手摸上腹或少腹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
【主穴】肘尖灸,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臂弯时位于手肘的尖端,三焦经过的地方。灸到肠鸣为止,病人会跑厕所,脓血排出来就没事了。
③肝病
肝、脾、胰、胆、胃,都在中焦。
【肝脾辩证】颜色:都发黄,肝是青黄,脾是土黄色;
胃口:肝都没有胃口,但肝病时会恶心呕吐;
部位:脾主少腹,肝脏络阴器,小便很黄;
大便:都不好;
时间:肝病半夜一点到三点会醒。
【主穴】肝俞、太冲,肝关(痛),经外奇穴肝一肝二肝三。
【配穴】中脘、章门、期门、胃俞、脾俞,肾俞、京门、三皇,足三里
【释义】正治法:肝病治疗要强土、强水。强土:腑会中脘是胃的募穴,脾的募穴是脏会章门,肝募期门,背后下俞穴。强水:水是肾脏,要消导,还没有积水就先下针,让小便通利。肝病时小便不好,肝硬化、肝癌后期都没有小便。强脾脏时,因脾统水,也是先去强肾脏,背后的肾俞,肾的募穴京门,天人地三皇。有那么多穴道可用,可以换着下,今天用俞募,后天用原络。
【针灸疗程】一般的病是隔日去做疗程,要让病完全去掉才能停止。有的病一次就好了;有的要好几次,扎一次,去掉八成,那隔天就再扎。
【针后禁忌】a不要喝酒;b不要吃辛辣的东西;c不要吃麻油。下针以后,这三种东西会影响到阳气运行,让气比较乱。疗程中间有禁忌,疗程结束72h以后才能喝酒。
④肝结石
【病因】金和木的关系:肝脏和大肠交接处有一条血管。全身的血管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回逆,只有这个血管没有瓣膜,允许血进入大肠。
横膈膜作用:人有膈膜,吸气时候,膈膜会下来,浊气往下导。膈膜是一个分清浊的地方,上面是清,下面是浊,正常人浊气不会过膈膜。便秘时,沼气会冲到头上去,人会发狂奔走,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就是便秘造成的。把浊气清出来,上焦没有浊气,人的精神就会恢复。吸气的时候,肺扩张,膈膜下降,肝脏的血压到大肠,大肠得到血就有力量蠕动,把宿食排出去。吸气、吐气时,横膈就移动,血就会回到肝脏,一直循环。
病因:不赞成把胆拿掉,胆是“中正之官”。胆没了,总胆管还在,会慢慢累积胆汁,变成肝结石,发病时很痛。
【主穴】对侧的肝关,天枢,期门、日月、肝俞、胆俞,太冲,灸天应。
【释义】肝关可以止痛;通大便;俞募治疗;时症下俞穴,同时亦可止痛;如果痛得很厉害,隔姜灸天应,行阳。
【原则】行阳。
3.4脾胃治症
①脾肿大
【症状】脸色发黄、没有胃口、肚子大、少腹满、肚子圆通通的,身体沉重。
【辩证】脾主四肢,主肌肉,正常人气是往上升的,阳气由脚底往上升的,所以人像个气球一样,走路不会觉得重。脾脏有问题时,四肢很沉重,严重时肌肉萎缩。肝病的人,肚子大,肌肉萎缩,是因为肝克脾→脾肿大→肌肉萎缩。
【主穴】三皇、章门、脾俞,京门、复溜(补法),灸关元、中极、脾俞、复溜。
【释义】治脾要先固肾,使病不再进。复溜(肾的母穴),用补法,迎随法或插提法皆可。灸也很好。
②胃痛
【病因】大部分是饮食不正常。不要喝牛奶、碳酸饮料、咖啡,天然的酸本性是碱性的。
【诊断】患者眉毛间有悬针纹,表示胃不好,因为胃痛的时候会皱眉。
【辩证】分寒热。寒症:舌苔白厚,脸苍白,艾灸。热症:舌苔黄湿,脸红,下针。一般来说,胖人比较热,瘦人比较寒。
【主穴】寒:隔姜灸中脘、公孙、内关,足三里,梅花灸;
湿热:针中脘、胃俞、足三里、梅花针
【释义】胃的募穴中脘;公孙内关胃心胸;胃经本穴是足三里。针公孙和内关,痛当场就去掉了。如果是寒症有水,用隔姜灸。足三里、公孙可以恶心止呕。
③胃出血
【症状】最常见的是在胃的下口,幽门。大便是黑的(远血是胃到后来没有氧气了,所以变成黑色)。如果是鲜血,则来自大肠或者痔疮。严重的病人会吐血,如胃癌患者。
【辩证】血症:分为内出血与外伤出血,即脏腑里出血,和外伤病出血。像胃出血,胃里面摩擦得很厉害,胃癌里面破掉,是内脏的出血。
【主穴】对于内伤,如脑溢血、脑部外伤、脑震荡等,a绝大多数都可以是在然谷放血;b放血后还有胸痛,可以在三毛青筋放血、胃经的冲阳脉青筋下针或放血;c放血后会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下肩井+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血一定是由大便出来。肺和大肠表里,血从肺的下方进入三焦油网,再从大肠排出来,这是胸腔内出血治疗的方式。
外伤:针灸止痛,按照经络决定,胸前是胃经或肾经,正面是任脉,胸部一整块则取公孙、内关。
【原则】内脏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一般不下本穴,下子穴。如胃出血,不管是单纯的胃出血还是胃癌,不要扎足三里,扎后阳行得更快,胃会蠕动的更快,出血更多。可以用公孙内关或胃的募穴。脾脏内出血,不能用本穴太白。实则泻其子,脾脏出血下商丘,胃下内庭。
【病退】腑跟脏不一样。腑病和表症(如感冒、发烧)大部分是中午(白天)恢复胃气,脏是半夜恢复胃气。腑就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奇恒之腑(脑、女子胞、三焦)。治病时,感到饿想吃东西,就表示病人阳气回来了。如有小孩用开天河水,第二天中午,这小孩子就有胃口说明恢复,如果没好继续做。发烧少商、商阳、大椎放血。
④朝食暮吐症与腹膜炎
【症状】早上吃的东西晚上吐出来。
【病因】胃的下部有个小袋子,平时都留有宿食,当吃入新的食物时,会取代旧的食物,把旧的导下去。因此七天不吃东西,只要喝水还可以活。但是如果胃的下方不蠕动,就会造成朝食暮吐。
【主穴】针或者灸中脘。针灸一下去,病人会感到胃开始动,食物往下走。
【释义】大多数胃的治症,无论是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针灸是一样。只要辩证寒热,知道什么时候用灸,什么时候用针就可以了。
⑤消渴症
胰脏和脾脏的关系: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脏管的是胃口,感觉肚子饿、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管。
【症状】消渴、燥渴。
【主穴】针天突,灸或针关元、针天枢,中府、云门、肺俞,至阳旁开1.5寸、阳池穴(特效穴)。
【释义】嘴巴里面的津液,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天枢穴可使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下利时针灸天枢,便秘时也可针天枢)。下针天枢、关元,大肠里的水分就会被小肠的火生化起来回到肺里面去,肺受纳吸收水才会化成津液。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
⑥痞块
【症状】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正面可以摸到硬块、肿瘤,形状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圆滑的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
【辩证】中医认为阴会累积,会造成痞块。因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循环的速度加快就不会累积。
【原则】先固胃,让胃口好,同时行阳气,使气机流畅,病人晚上可以睡觉。
十二经气血流注,是阳气的循环,阳气没有堵住,可以睡得很好。在治疗肝硬化,一点到三点变成可以睡觉,说明阳气开始运行了。
【主穴】痞根穴(第十三椎旁开3.5寸)、消积穴(脚后跟上3寸),隔姜灸痞块后再下针。
【配穴】肝:有痛下肝关、太冲、肝一、肝二、肝三;
虚症或病很久下曲泉;
痛得很厉害下行间、肝俞、期门;
强土。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876楼#
发布于:2016-01-05 06: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1月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外伤痛的时候,按照经络来取穴,如果是一整块痛,就下么孙内关。
      内脏的出血,一般不扎本穴。如胃出血下本穴足三里,会让阳行的更快,加快胃蠕动,使出血更多。
       脾脏如果破裂,本穴太白也不能用。实证的话,实则泻其子,下商丘,胃经的内庭都可以。
        腑病多是中午,脏病是半夜。治腑病时,中午,白天会觉得好饿。治脏病时病人在恢复时,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饥饿。说明胃口恢复了。
        小朋友开天河水做完,跟妈妈要东西吃,说明小孩子救回来了。发烧的话,少商,商阳,大椎放血。

朝食募吐
        在中脘下针,针一下去,或者是灸,病人会感到胃开始动。只要记得寒热,寒灸热针。

腹膜炎
        胆病,最容易传染腹膜炎,一个是胆被堵到,一个是阑尾,盲肠被堵到。
        诊断方式:手机温热的,身上是冰凉的是对的,摸到那一块特别热,就是化脓了。隔姜灸经外奇穴时尖穴,灸到肚子里肠鸣为止,大便排出来的都是脓血。血一排出就没事了。

消渴
       脾包括胰脏,脾脏管的是胃口,肚子饿,想吃东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里,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病人燥渴时,一般在天突下针。嘴巴里的津液,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针或灸关元,针天枢让大肠的蠕动正常。
       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穴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治疗消渴,口渴。

痞块
        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在那边的时候,会造成痞块。因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
        隔姜灸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然后下针。有痛的话,下肝一肝二肝三,肝关,太冲。痛的很厉害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
        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先固他的胃,让他胃口好,同时行他的阳气。
  
        胆在肝的下方,下腹到大肠交接的地方有一条血管,全身血管都有瓣膜预防血液回逆,只有这一条血管没有。人有隔膜,吸气时隔膜下降,浊气向下导。隔膜是一个分清浊的地方,上面是清,下面是浊,若浊气冲上去,人会发狂奔走。
        吸气时,肺扩张,隔膜下降,肝脏的血到大肠,大肠得到这个血,就有力量蠕动,就会把宿食排出去。
        病人胆没了,胆总管还在,跟肝连在一起,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会很痛。针灸任何肋间痛,都可下对面的肝关,肝关可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让他慢慢软化。
        如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针荥穴把时症去掉,同时可止痛,再把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痛的厉害拿生姜灸行阳也可以。
@教官-徐州-杨诚
赖惠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877楼#
发布于:2016-01-05 08:06
 2016年1月4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接上)


    胸腔内出血:在冲阳脉上会看到青筋,用三棱针放血,再针肩井、足三里。
    外伤止痛:按经络来取穴,如果是一整块,公孙、内关。
    胃出血:公孙、内关、胃的募穴。脏器急性出血一般不扎本穴,如胃出血,不管是单纯的胃出血还是胃癌,不要扎足三里,因会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更多。
    脾脏出血:针商丘、内庭。本穴太白也不能用。
19.发烧:少商、商阳、大椎放血。 
20.朝食暮吐:中脘针或灸。可以治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
   腹膜炎:隔姜灸肘尖,灸到肚子里面肠鸣。
21.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消渴:天突、关元(灸或针都可以)、天枢、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8椎至阳外开1.5寸),阳池也都是特效穴。
痞块:比如说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
肝的痞块:在背后的第13椎外开3.5寸的痞根及脚后跟上3寸的消积上隔姜灸,然后下针。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剧痛可下行间、肝俞、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先固他的胃,让他胃口好,同时行他的阳气。
身上的浊气不会过膈膜,膈膜是一个分清浊的地方,正常人的浊气只能到这里,若浊气冲上去,人会发狂奔走,会精神失常。
肝结石:任何肋间痛,下对面的肝关、天枢、日月、肝俞、胆俞、期门。
 
灸友王香香
新手
新手
  • UID2018707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7
878楼#
发布于:2016-01-05 08: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20161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血症:
外伤引起的内出血:在然谷穴放血,如果还有胸痛,就在三毛上放血,三毛上有青筋,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脚上的冲阳脉也可以放血,如果还有痛,就在肩井下针,下肩井后一定要下足三里,把阳气导下去,血也会被导下去,大便会黑,血从肺的下方渗透到三焦油网,在从大便排出。如果是和外伤没有关系的内出血,一般不下针本穴。
例如胃出血,如果扎足三里的话,胃的蠕动会加快,出血更多,可用公孙内关。
若是脾脏破了出血,本穴太白就不能用,实则泻其子,要下针商丘,胃经的内庭也可以用。治腑病有好转的表现是白天的时候感到好饿。治脏病有好转的表现是半夜会感到好饿。生病的人,如果感到饿,说明快好了,所以生病的时候,一定要强胃气。
朝食暮吐:
朝食暮吐----早上吃的东西,到下午就会恶心吐出来。
胃下方有个袋子,里面装着宿食,每次吃过东西,把旧的导下去,所以总有食物留在胃的下方。因此,人7天不吃东西可以,只要喝水就能活。当胃不好的时候,胃不蠕动,袋子里旧的东西就不会导下去,造成标准的朝食暮吐。中脘下针--热,或灸--寒。
腹膜炎:
发生腹膜炎的情况:1胆堵了,胆汁排不出,把胆撑破了2阑尾炎穿孔
正中情况用经外奇穴—隔姜灸肘尖穴。灸到肚子里肠鸣开始,病人会跑厕所排出脓血。
消渴:
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在管,吃进去味道如何,胰脏在管。
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针天突,另外在关元艾灸,因为嘴巴里的津液来源于大肠,大肠的热度不够,气化的津液就少,所以要加热小肠来提高大肠的温度。另外针天枢穴,来增加大肠的蠕动,这样水分就会回到肺里。
糖尿病的特效穴:天枢、关元、肺俞、糖尿病特效穴(阳池穴透大陵穴),背后至阳外开1.5寸,一般都用针灸的手法。
治痞块:
肿瘤是不规则的,像岩石一样硬,中医认为痞块是阴的积累,所以要行阳,用针、用灸都很好。
肝的痞块--后背第13椎外开3寸半的痞根穴+脚后跟上3寸的消积穴上隔姜灸然后下针。
虚证痛很久----下肝关,太冲。
痛的厉害----下行间,肝俞,萁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脾土。
当身体出现痞块的时候,要先固胃,让胃口好,同时行阳气。
肝和大肠之间有一根血管,当吸气的时候,肺部扩张,横膈膜下降,肝脏的血被挤压,顺着血管流到大肠,大肠就有力量蠕动,把宿食排出去,吐气的时候,肺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血就会从大肠回到肝脏,一直循环。
胆掉了,总胆管拿不掉,因为跟肝连在一起,胆汁会慢慢累积,变成肝结石,痛,用处方解决。针灸治疗任何肋间痛,下肝关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期门、日月,往下消导,让它慢慢软化。
时症一点到三点针荣穴,同时亦可止痛,再舒畅大便,让它慢慢消掉。隔姜灸行阳也可以。

十二经脉的流注,讲的是阳气的流注,当治疗肝的痞块的时候,病人由晚上1点—3点醒,变为能睡觉,说明是好转。
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879楼#
发布于:2016-01-05 08: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6年1月4日 《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
1.一种是脏腑里面的出血是病的出血

2.外伤病的出血。
【治疗】伤科在然谷放血,有胸痛时在三毛上放血,在胃经的冲阳脉,脚上的冲阳脉下针放血都可以。

三毛放血后,醒来还有痛就是胸腔有内出血,针肩井时再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血由大便出来。
内脏的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比如胃出血不扎足三里(本穴),因本穴扎后会蠕动的更快出血更多。公孙内关可以用,胃的募穴也可以用。

脾脏内出血,本穴太白也不能用,实则泻其子,脾脏出血【治疗】针商丘,胃经的内庭也可以下。
腑跟脏不一样。
腑大部分是中午,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退烧,胃口恢复,病就好了。
治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病人恢复时是半夜醒来感到饿,就表示病人阳气回来了,脏病通常在半夜。

小朋友发烧【治疗】推天河水。推完后,用指头的针,轻轻地摸。小朋友第二天想吃饭,病就好了。
发烧的话【治疗】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开始退,第二天中午退烧,胃气恢复病就好了。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临床表现】早上吃的早餐,要到黄昏夕阳西下,很恶心,一吐早餐就出来了,早餐都没有消化还在胃里面。
【治疗】中脘穴下针,或者是灸。根据寒热决定是用针还是灸;

治胆病的时候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

1.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
2.是阑尾,当盲肠被堵到,无论是慢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都没问题。盲肠破掉感染了腹膜炎,食物的残渣、粪便,就会跑到腹腔里面。

【诊断方式】用手去摸时,手是温热,但身上是冰凉的是对的,摸到那一块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
【治疗】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姜灸到肚子肠鸣为止。病人会跑厕所,排出来的都是脓血就没事了。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包含了胰在里面,如果严格区分,脾脏管的是胃口,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

【治疗】在天突下针。嘴巴里面的津液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在关元灸或针都可以,热会加起来。天枢穴可让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下利或便秘时都可以在天枢上做。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用来治疗消渴、口渴。

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是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如果是很圆滑,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有痞块的时候,是因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所以我们用灸,针。
肝有痞块【治疗】在背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姜灸,然后下针。一样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虚症或病很久。如果是痛得很厉害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治法都一样。

痞块【治疗原则】先固胃,再行阳。

胆是“中正之官”,不能把胆拿掉了,拿了会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
【治疗】任何肋间痛,下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肝关可以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
胆病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治疗】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再通便排浊气,如果痛得很厉害用隔姜灸,用来行阳。
巩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19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4
880楼#
发布于:2016-01-05 20: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616号,《针灸大成》第69课心得
 
 
治腹痛:
腹痛的原因:
1. 淤血---一般痛在左腹,关元外开3寸有压痛点代表有淤血。因为人的左边是血,左边压下去痛代表淤血。
2. 便秘造成的腹痛---------1. 实,病人腹部难受     1. 虚,病人不难受。
便秘如果在小肠里面,放屁就很多,宿食累积在小肠,大肠没有东西,所以只会不断排气,这是就应该下针关元。
 
大便像一粒一粒的,因为太干燥,小肠太干了。又因为脾主少腹,所以少腹有问题,要从脾脏下手,强心脏和脾脏,可以让小肠变热和水进入小肠,穴道有:关元,脾俞,巨阙,章门,还有支沟和照海穴只要是实证,不论寒热都可以用。
 
如果堵在大肠头这里,大肠头很干,刚好是寒实,大肠没有蠕动,可以灸关元,天枢,中脘,四花灸,足三里,肠子就会蠕动,
 
 
盲肠炎:
大肠头堵住了,大肠头有几种变化:
1. 少腹位置隐隐作痛,西医说是慢性盲肠炎--------在足三里下1寸的阑尾穴下针,下针后痛就去掉了,急性、慢性都可以。
 
急性腹膜炎的时候,可以在肘尖隔姜灸。在肘尖隔姜灸还有一个作用是消除瘰疬或淋巴结肿大。
 
当病人便秘的时候,问小便,如果小便是清白的,就是寒。如果小便很浊黄,肚脐旁的天枢会有压痛点,说明是燥矢。就下针支沟、照海、中极、巨阙、天枢,不用灸,因为里面是热的。
 
奔豚证:
肚子里有燥矢的时候,当受到惊吓,燥矢会进入到心脏,造成心脏跳的很快,中医叫这个是奔豚证。严重的时候,肚脐旁的动脉血管都在不断的跳动。
大部分的奔豚证患者都有便秘的症状,这时要先强心脏,心脏力量强了,燥矢浊气会被逼回大肠,所以下针的穴位选择巨阙、天枢、少府、神门,内关、劳宫,便秘再加腑会中脘,关元,支沟、照海。
 
血痢:
外痔---放血,用火罐吸,然后用枯痔散。
内痔-----大便和血一起排出-------中医叫肠风下血(西医包括内痔或者大肠炎)-------从肾俞开始,往下走,一节一节按,当按到痛点的时候,就用隔姜灸,灸到不流血为止。
 
肠漏:用艾灸,收口力量大,在尾椎骨,腰椎隔姜灸。
 
痔疮的下针选择承山,孔最,长强都很好。
 
大肠癌:如果下针后大便还出不来,就下痞根,消积穴。
 
有癌症的病人,脚都是凉的,因为肿块是阴的积累,会把阳阻隔掉,是心的热量不能下移到小肠,这是热量就会找地方散掉,如果散不掉,热量就会回到心脏,心脏管两个手,手掌就会非常干。大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病人手都会凉。
 
月经寒实症:
中医认为月经的由来:
女人每个月都会产生奶水,正常人的心脏把胸腔里的奶水沿着冲脉、任脉、胃经下到子宫里,奶水下来时是白的,经过小肠的火烧加热之后,变为红色的,拍出来就是月经。
奶水如果不能正常往下排,在乳房里堆积久了,就会形成乳房肿块,初期的可以在肿块上隔姜灸,另外要强心脏的阳气,阳气足了,气血流动就会加快,肿块就会冲开,心阳足了,只要脚是热的,就能保证小肠的功能是正常的,月经就会正常。
 
月经提前来-----热症
 
月经推后------寒症----灸法----合谷、三阴交、关元、中极都可以。
 
针灸助孕:
在关元,中极,三阴交上艾灸,经期也不能间断,灸到月经周期恢复到28天。
 
来月经前胸部为什么会胀,就是因为月经就是奶水,奶水聚集的时候就会胀,如果月经开始了,胸部的压力会慢慢减轻。
 
针灸绝育:针灸石门,阴交穴。
 
痛经:
当最痛的时候,下针三阴交,如果还痛再下针血海。
 
血流不止:
1. 鼻血流不止---下天府穴。
2. 吐血不止-----下中脘、内关。
3. 月经不止----下针或艾灸隐白穴。
[巩菲于2016-01-06 19:09编辑了帖子]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881楼#
发布于:2016-01-05 22:25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1月5号,《针灸大成》第68课心得
治腹痛:
腹痛的原因:淤血-般痛在左腹,关元外开3寸有压痛点代表有淤血。因为人的左边是血,左边压下去痛代表淤血。便秘造成的腹痛1. 实,病人腹部难受    虚,病人不难受。便秘如果在小肠里面,放屁就很多,宿食累积在小肠,大肠没有东西,所以只会不断排气,这是就应该下针关元
大便像一粒一粒的,因为太干燥,小肠太干了。又因为脾主少腹,所以少腹有问题,要从脾脏下手,强心脏和脾脏,可以让小肠变热和水进入小肠,穴道有:关元,脾俞,巨阙,章门,还有支沟和照海穴只要是实证,不论寒热都可以用。如果堵在大肠头这里,大肠头很干,刚好是寒实,大肠没有蠕动,可以灸关元,天枢,中脘,四花灸,足三里,肠子就会蠕动,盲肠炎:
大肠头堵住了,大肠头有几种变化:. 少腹位置隐隐作痛,西医说是慢性盲肠炎在足三里下1寸的阑尾穴下针,下针后痛就去掉了,急性、慢性都可以。急性腹膜炎的时候,可以在肘尖隔姜灸。在肘尖隔姜灸还有一个作用是消除瘰疬或淋巴结肿大。当病人便秘的时候,问小便,如果小便是清白的,就是寒。如果小便很浊黄,肚脐旁的天枢会有压痛点,说明是燥矢。就下针支沟、照海、中极、巨阙、天枢,不用灸,因为里面是热的。奔豚证:大部分的奔豚证患者都有便秘的症状,这时要先强心脏,心脏力量强了,燥矢浊气会被逼回大肠,所以下针的穴位选择 巨阙、天枢、少府、神门,内关、劳宫,便秘再加腑会中脘,关元,支沟、照海。
血痢:
外痔---放血,用火罐吸,然后用枯痔散。-中医叫肠风下血(西医包括内痔或者大肠炎从肾俞开始,往下走,一节一节按,当按到痛点的时候,就用隔姜灸,灸到不流血为止。
肠漏:用艾灸,收口力量大,在尾椎骨,腰椎隔姜灸。
痔疮的下针选择承山,孔最,长强都很好。
大肠癌:如果下针后大便还出不来,就下痞根
痛经:
当最痛的时候,下针三阴交,如果还痛再下针血海。

血流不止:鼻血流不止下天府穴。吐血不止-下中脘、内关。月经不止下针或艾灸隐白穴。
华华
会员
会员
  • UID2021327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882楼#
发布于:2016-01-06 02:31
…氵1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883楼#
发布于:2016-01-06 07: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1月6日《针灸大成》第69课心得

                           腹痛
淤血造成的腹痛
        一般在左腹,关元穴外开三寸的地方有压痛点代表有淤血,因人左边是血,右边是气,活血化瘀是下手的方向。
便秘造成的腹痛
        便秘是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寒实就是没有蠕动,不难过,用灸,热实不上厕所会难过用针。
        用四花灸选穴天枢,关元,中脘。肠有蠕动时灸足三里,。这是去寒实的方法,下针支沟,照海。
        小肠有便秘,放屁会很多,因为小肠堵到了。用小肠募关元。
        脾主湿,主少腹,大便一粒粒的,是太干燥,津液没了,小肠太干了。要在脾脏下手,强心,强脾,心可让热进入小肠,脾可让湿进入小肠,小肠津液会增加。所以选穴关元,心募巨阙,脾募章门,支沟(也叫飞虎)照海是治便秘有要穴。

盲肠炎
        大肠头堵到引起的慢性盲肠炎,在少腹部隐隐作痛,在足三里下一寸处的阑尾穴下针,针刺关元,天枢,中脘,支沟照海。
        急性盲肠炎,在阑尾穴下针,足三里下一寸处,会摸到像豆子一样的东西。如有腹膜炎,马上灸肘尖(长瘰疠或淋巴结肿,都可灸肘尖)。下针关元,天枢,支沟,照海。
        盲肠炎堵到了,在肚脐两侧,病人便秘,先问小便,小便清白就是寒,小便浊黄时天枢会有压痛点,就代表有燥矢,在支沟照海,中极,巨阙,天枢下针。

奔豚气
        有便秘的人在很急想解大便时受到惊吓,燥矢的气进入心脏,会刺激心脏跳的很快,就是奔豚气。
        当奔豚产生时心脏搏动很快,有时严重时,肚脐旁的动脉血管都会不断在跳动。
        治疗要先强心脏,把燥矢浊气逼至大肠头,针心募巨阙,天枢,少府,神门,内关,劳宫,把它逼回来,便秘加天枢,腑会中脘,关元,支沟,照海。

血痢,痔疮
        外痔就放血,用火罐吸,再用枯痔散,让痔脱落下来。
        肠风下血,可能是内痔或大肠炎,在背后从尾椎骨往上走,到第四椎,用手指去按,每个关节都会有个痛点,最常见的有三个椎,在痛点隔姜灸,灸到不出血就好了。

肠瘘
        就是痔疮手术后的瘘管,在尾椎骨,腰椎隔姜灸,治痔疮下承山,孔最,长强都可以,天应放血也很好。

大肠癌
       有癌症的病人,脚一定是冷的,只要有癌产生,都会把阳阻隔掉,热没办法下来,脚就是冰的。
        因为下焦堵到,阳没办法下去,回逆心脏,心脏管两个手,就会到劳宫少府,手掌会非常干,男人摄护腺癌,大肠癌,女人子宫肿瘤也一样,脚是冷的,手是干的,甚至退皮。
  
月经寒实症
        月经提前来,都属于热症,延后来都属于寒证,是寒就用灸,灸合谷,三阴交,中极,关元。

助孕
        男人只要脚是热的,就没有问题。女人用灸的,灸三阴交,关元,中极,经期照灸。

绝孕
       灸石门,阴交,绝孕穴。针也可,都可断孕。
@教官-徐州-杨诚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884楼#
发布于:2016-01-06 13: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06日 《针灸大成》第69课心得
13. 腹痛、瘀血与便秘
1)瘀血造成的腹痛一般在左腹关元穴外开三寸的地方有压痛点,因为左边主血。
2)便秘造成的腹痛分寒热,寒是没有蠕动,不上厕所也不难过,热是不上厕所会难过。
3)小肠便秘的特点是放屁很多,因小肠堵到时大肠里没有东西就会不断的排气。治疗小肠便秘要用到小肠的募穴关元。
4)当大便形如羊矢时,是因为小肠太干没有津液所致,此时强心脏让心脏的火进入小肠,同时强脾,让脾湿(因为脾主湿又主少腹)进入小肠从而增加小肠的津液,此时下小肠之募关元,心脏之募巨阙,脾之募章门,脾之本穴太白。照海穴和支沟是很有名治疗便秘的穴道,无所谓小肠、大肠通通可治。
5)大肠头堵塞同时又是寒症时,大肠没有蠕动,可用四花灸(中脘,关元,天枢),灸足三里也可去寒实,再下针支沟照海。
14. 盲肠炎与奔豚症
1)盲肠堵塞时,小便清为寒症,小便浊黄为实症同时肚脐旁的天枢穴有压痛点代表有燥矢堵在大肠里,在支沟照海、中极、巨阙、天枢下针。
2)大肠头堵塞时会导致以下几种病症:
a. 第一慢性盲肠炎,症状是少右侧少腹隐隐作痛。治法:下针关元、中枢、中脘、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支沟、照海穴。
b. 第二是急性盲肠炎:在足三里附近有痛点,痛点有时在两边有时仅在一边,找到最痛的一点,在阑尾穴上会摸到绿豆大小的硬点,在阑尾穴下针可立即止痛。 还可下针关元、天枢、支沟、照海等。
c. 第三是盲肠破裂引发腹膜炎,此时肚子整体很凉仅中间很烫。采用灸肘尖,同时灸肘尖还可治瘰疬或淋巴结肿,都可以在肘尖来炙。
3)奔豚症:有便秘的人在急着上厕所的同时受到惊吓燥矢吸在肝脏与大肠连接的血管上,燥矢的浊气不经过膈膜一路进入心脏,会刺激心脏跳动加快,严重时肚脐旁边的动脉血管都会不断在跳动,此称为奔豚症。 治法:下针巨阙、心俞、少府、神门、内关、劳宫(加强心脏逼迫燥矢的浊气退回大肠),加上天枢、中脘(腑之会)、关元、支沟、照海治疗便秘。
4) 治痔疮时下针承山、孔最、长强均可,也可在天应放血。外痔时放血治疗,用火罐去吸再用枯痔散让痔脱落下来。
5) 肠风下血:可能是内痔或大肠炎,便有带有鲜血。特殊的灸法:用手指从尾椎向第十四椎方向按压,基本每隔一个关节有一个压痛点,以三个压痛点最常见,在压痛点上进行隔姜灸,灸到没有血流出以止。
6) 肠漏:开刀后伤口没有收好产生瘘管。治法:采用隔姜灸尾椎、腰椎,因为灸的收口力量很大,治疗效果效果好。
7)大肠癌:症状为大便不出。下针痞根、消积,因有肿块在里面。
8) 一般有癌症的人脚是冷的,不管是什么癌症,比如摄护腺癌(前列腺癌)、子宫肿瘤、卵巢癌等,只要有癌产生时会有肿块,会把阳阻隔掉,热没办法下到脚上,脚是冰的。但身上还有阳热会找个地方散掉,热会回逆到心脏,心脏会心悸,同时心脏管两手,就会到劳宫穴、少府,所以手掌会非常干,出现严重的掉皮现象。
15. 月经寒实症、助孕与绝孕
1) 正常人的心脏按月把胸腔的奶水沿着冲脉、任脉、胃经导入腹腔的卵巢、子宫,白色的奶水经过小肠火的加热变红成月经。中医认为,女子14岁天癸至,49岁天癸竭,这是一般的年龄。现在的女孩十岁来月经是因为营养过剩导致早熟,从而使月经提前来。营养过剩影响健康,吃饭吃到七分饱最好,不会造成身体的负担。
2)女人乳房有硬块在初期可天应上隔姜灸,同时壮心阳即下针心俞,将其沙层入子宫、卵巢。奶水的硬块积在乳房太久会造成乳癌。当奶水在子宫、卵巢里面待太久就会形成子宫积瘤、卵巢瘤等。
3)只要女孩脚热就代表小肠生化奶水的机能是正常的,每二十八天会排下来。如果月经提前都属于热症;如果推后都属于寒症。寒症可以灸合谷、三阴交、中极、关元等。
4)助孕:灸三阴交、关元、中极,经期也可进行会让气血更流畅,直至月经周期恢复到28天。月经来前胸部会胀满,月经开始时胸部的压力慢慢减少,待月经结束压力全无。
5)绝孕:灸石门、阴交、绝孕。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