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楼#
发布于:2015-11-17 21: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7日《针灸大成》第17、18课心得
合谷有一个歌诀叫面口合谷收,意为面部的病,口部的病都可以在合谷下针,合谷有麻醉作用。透针时可先下合谷再透,如要透左边,就下对侧右边的合谷。 曲池可治肩膀痛,皮肤痒等,曲池往下两寸为手三里穴,又称扭伤穴,因为它专治扭伤摔伤等。如腰扭伤,落枕都可针手三里。 还有一种方法可纠正落枕,当早上起床发现落枕时,马上将头朝床尾平躺下,并让头睡出床尾,认头自然的垂下,肩膀放松,慢慢呼吸3、4分钟后再慢慢的躺回正常姿势就好了。 8、肘髎至巨骨穴 曲池往下连至阳溪穴,往下两寸是手三里,手三里往下一寸是上廉,再往下一寸是下廉,在阳明经上都可以治疗乳痈、硬块或手臂的问题。 曲池穴,在拱手的地方,往后有个大骨,过这个骨头就是肘髎,如果手肘受伤可以针肘髎,也可在此放血。 肘髎穴往上三寸为手五里穴,这个穴道禁针,因为此处有大动脉。 从手肘上七寸为臂臑,也可以从肩髃找,我们把手臂往上抬,手臂上有个凹洞的地方为肩髃穴,肩髃穴下两寸,就是臂臑。臂臑在两个肌肉中间,臂臑是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是几个经络都会到的地方。主瘰疬,臂痛不得举等。 中风大穴 肩髃是我们中风的大穴,百会、肩髃、曲池穴这几个都是大穴。我们中风有八大穴:百会、曲池、肩髃,下针时,让病人将手臂弯起来,针下合谷,一路透到后溪,用三寸针,不要透出来。中风手筋挛的时候,针下去自然就好了,还有脑后方的风府穴治疗中风舌强。 肩髃穴是手阳明、阳蹻脉之会,主中风、风病、半身不遂,不能张弓射箭。 肩膀的问题,近取穴的效果比较好,治疗来说以对侧取穴效果最好,我们有一针很有名,为肩髃透极泉极泉在手腋窝下方,是专治狐臭的穴道,透针时要注意角度,让病人的右手肘反搭在下针者的左手手肘上,手臂自然的往下垂,让病人的手与身体成90度,针透下去,没有补泻。巨骨穴,从肩髃往肩上走,中间有两个骨头,巨骨位于这两个骨头中间,为手明阳蹻之会,此穴禁针,因为下面就是肺。 9、天鼎、扶突穴 我们脖子上面有一条大筋,大筋的外侧是大肠络,内侧是胃经,天鼎位于大筋跟肋骨交接的地方,扶突位于从廉泉一路下来到大筋的外侧,这穴道很少下针。 10、禾髎与迎香穴 禾髎位于嘴角至鼻角及水沟至嘴角的正中间,左右各一,经络走向为左边的经络走向右边的禾髎穴。鼻旁开五分为迎香穴。 迎香是大肠经的最后一个穴道,禾髎可治鼻子的问题,如鼻窦炎、鼻塞,迎香主治鼻子闻不到味道。 禾髎下针约五分即可,迎香用透针,先直下针,不用太深,透过皮层后将针斜往内眼角透,透到内迎香,接近山根的地方,不要透太深以免扎到眼骨,也不要透出来。透针关先在对侧合谷下一针,此穴禁灸。 六、足阳明胃经 1、头维穴 任何的阳经都从四肢末稍为井荣俞经合,属性为金水木火土,都位于膝盖以下。胃经从头上一路下去到脚趾头,是相当大的经络,手上的阳经由四肢往身上走,脚上的阳经是从身上往四肢走,大肠走完之后,气血进入头维,阳明胃经的第一个大穴。 头维位于头侧转角的弧面上,由发际线往后摸至有一个凹洞的地方便是头维穴。这个穴道跟本神在同一条线,此穴比较少下针,这个穴道很大。 内经里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黄肠。我们有五味,酸味入肝,我们说的味道指天然的味道。如柠檬是酸的,入肝经,所有天然酸都是碱性的,如食物坏掉也是酸的,就是毒。 苦味入心,心是红色,脾胃是黄色,所以又叫黄肠,甜味入脾胃,像麦芽糖,人工糖会造成身体的负担。 正常人的脉息,一息四至到五至。意为一呼胃动两下,一吸胃动两下。加起来为一息四至或五至 脾胃属土,土克水,水会反侮,水是肾脏,如今天肾有问题了,像有严重的肾脏病或是尿毒等,除了极度的晕眩以外,就是恶心、吐,为水反土。 |
|
76楼#
发布于:2015-11-17 22: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余娇申请签到。《针灸大成》第17、18课学习心得:
面口合谷收,只要是面部的疾病都可以合谷下针。面部下针先下合谷,可以麻醉。曲池下两寸,是手三里,又称扭伤穴,治疗各类扭伤。手三里下一寸上廉,再向下一寸是下廉,治乳痈、硬块或手臂病痛。 一、肘髎至巨骨穴 肘髎,治打球受伤,可放血,火罐吸血。肘髎上三寸五里穴,禁针,很少用。臂臑在肩隅下两寸,治臂痛不举和罗疬。肩隅是治中风的大穴,治风病与半身不遂。中风时筋孪身体僵硬搬不动下针合谷透后溪。 二、天鼎、扶突穴 天鼎在颈部大筋和肋骨的交接处,扶突穴在喉结处,做诊断用。 三、禾髎与迎香穴 禾髎鼻孔下方,左右各一,治鼻窦炎、鼻子不通,下针浅,约五分。。迎香在鼻子两旁,迎香透内迎香治疗鼻窦炎效果极好。 四、足阳明胃经之头维穴 足阳明胃经是一条相当大的经络,从头走手。头维在发际转角处,针很少用到。 |
|
77楼#
发布于:2015-11-17 22: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7日《针灸大成》第17、18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7日《针灸大成》第17、18课心得
手三里穴 曲池穴往下两寸,是手三里,又称扭伤穴。 腰扭伤,针下去,左右捻捻,让患者慢慢活动,扭伤就好啦。落枕 或脖子突然不能动了,赶快针手三里。 自己早上起床,发现歪头一边不能动,马上躺回床上去,很多人落枕脖子弯一边,教你一个方法。躺过来(掉头睡),让头自然下垂(在床沿外),手自然下垂,躺平,三分钟、四分钟,慢慢呼吸,让身体慢慢扭回来,让头慢慢扭回来,当场就好。 所有受伤,撞车、打球受伤,高处跌下来等,真正受伤的是事后,不是事前,受伤是因起来太快而受伤。一旦受伤,要保持那个姿势不要动,让身体去适应那个姿势,三分钟后再慢慢起来,就不会受伤。受伤是因为气血突然受挫,没有适应及恢复,所以受伤是事后自己处理不当造成的。 手三里往下一寸上廉,再往下一寸,就是下廉。在阳明经上都可治乳痈、硬块,或手臂的问题、手臂的病。 肘髎穴 曲池穴往后有个大骨,这个骨头是肘髎。肘髎可针,打网球受伤,就是此处受伤,也可放血,用火罐吸一点血。、 五里穴 肘髎穴往上三寸,是五里穴,有大动脉在此处禁针,很少用。 臂臑穴 手臂上有个凹洞,是肩髃穴。从肩髃穴下两寸,在两个肌肉的中间,是臂臑。 是手阳明、手足太阳、阳维之会。
主治瘰疬 、臂痛不得举、中风,风病、半身不遂 ,不能张弓射箭。肩膀的疾患,找肩髃穴非常好。 有一针很有名,叫肩髃透极泉。专治狐臭:下针时,通过肩髃透到极泉处,没有补泻,左转右转。 中风八大穴 肩髃,是中风的大穴。中风有八大穴,百会、肩髃穴、曲池穴等都是。要记得肩髃穴是中风的大穴。 手整个弯起来,针下合谷,一直透到后溪,用三寸针,这针从这边透过去,合谷透后溪,不要透出来。患者已经很痛苦了,透到后溪。中风筋挛起来时,都很硬。针一下,自然就张开来了,效果很快。这是治疗中风。 舌强不语(突然不能说话)很痛苦,找风府穴,这也是中风大穴。 所谓近取、远取,是病在这边,就在这下针;而远取,不在这下针。治疗来说以对侧取穴最好,左边下针配合右边下针,要看什么病。有时要近取,有时要远取。 巨骨穴 从肩髃上两边骨头有个缝,一压下去,会很酸,是巨骨穴。 是手阳明、阳蹻之会,一般禁针,容易刺伤肺。 可助辨证。大肠经的问题,不是要去下针,而是知道痛在哪个经络。 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有更好的穴位,比巨骨还好, 天鼎穴 脖子上有一条大筋,大筋的外侧,是大肠经,内侧是胃经,大肠经与胃经隔着一条大筋。天鼎就在一大筋与肋骨交接的地方。 从廉泉一直下到大筋的外侧,很少下针,有时肿瘤长在外侧就知病在大肠经,在内侧就在胃经上面。要知穴位的位置跟经络的走向,不见得一定要下针,但诊断用得上。 扶突穴 正好在喉结旁开3寸,在脖子下针时,用手指头先把筋捉住,然后顺指头推进去,有动脉,将脉移开,下五分,要下很浅。 除非是很严重的喉咙肿胀,没有声音的,讲话讲不出来,才找扶突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 “喉中如水鸡(青蛙)声”声音比较尖锐一点,表示讲话声音变调了。 禾髎穴 口禾髎穴位于人体的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口禾髎穴下针很浅,直刺或斜刺0.3-0.5寸。(口禾髎穴因位于面部危险三角区,禁灸) 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治鼻子的问题,如鼻窦炎、鼻子不通。 迎香穴 是大肠经最后一个穴道。 迎香,是治鼻不闻香臭,针下,香味就闻得到。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从外迎香针透到内迎香,两个鼻孔不通,两边都透,一下子就通,沼鼻窦炎效果非常好。透迎香时,对侧合谷先下一针。一个鼻孔不通,同侧透一边即可,要先扎对侧的合谷穴。 迎香专治鼻科病,针下去是立竿见影,千万不要透出来。 很严重鼻塞,迎不了香,直接扎迎香穴还是不好,要透过去到内迎香一下就好。 脸上都是下针,不灸,灸或会晕倒,艾烟致患者呼吸困难。 足阳明胃经
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头维穴 手上阳经由四肢往躯干走,脚上阳经是躯干往四肢末梢走。大肠之后,气血进入头维(胃经的第一个大穴)。 全身最小的穴位是八髎穴,其它穴位都蛮大的,血海更大。 《内经》:“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黄肠。 五味,酸味入肝。中医里讲的原味是纯天然的。柠檬是酸的,入肝经,是碱性的,是好的。坏掉食物也是酸的,是毒,同样是酸味,坏的身体排斥,好的就吸收。 所谓常人,正常人他的脉息是一息四至。一息四至的定义是:摸脉医生的在正常的一呼一吸之间,患者脉跳四下,四至到五至都可以,中间会停一下。 比如正常人吸气,一吸胃动两下,吐气,一吐胃动两下。这是四至到五至的观念。 土克水:水有问题(肾属水),肾脏有问题将土淹没掉了,水会反土。胃是肾之关,严重的肾脏病、尿毒症,除了极度的晕眩以外,恶心,不断的吐,是因水太重,反伤害到胃,并不是有胃病。 胃的本身是黄色的,属土叫黄土。胃里没东西就没体力,有东西才有体力。 阳明胃经一共四十五个穴道,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为井荣俞原经合。 胃经,气血多,7点——9点是胃经在管,是吃早餐时间。 胃经气脉,是在右手的关部,尺部是肾脏、子宫胞户。左手寸关尺分别是心脏、肝胆、肾脏。胃脉,实则实脉,脉按着越重,就越弹得越高,这是实脉;虚脉摸着很大,按下去就没有了。 头维穴位置: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本神是胆经的穴位),从神庭旁上开四寸半。 头维穴是足阳明跟足少阳之会,一般禁灸。 [文斌于2015-11-18 12:27编辑了帖子]
|
|
78楼#
发布于:2015-11-18 00: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吴超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7日《针灸大成》第17、18课心得 :
8、肘髎至巨骨穴 手三里往下一寸是上廉,再往下一寸,是下廉,在阳明经上都可以治乳痈,硬块或者手臂的病。 肘髎: 曲池穴往肘弯大骨方向,过大骨就是肘髎,可以下针,打网球受伤,可以放血,用火罐吸一点血。 五里穴:肘髎往上三寸,禁针,有大动脉在,很少用。 臂臑:抬高手臂,手臂近肩处有一凹洞,是肩隅穴。肩隅穴下2寸,是臂臑。在两个肌肉中间。臂臑穴是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主瘰疬,臂痛不举。 肩髃是中风大穴,中风有八大穴,百会,肩髃穴,曲池穴,风府穴这都是大穴。中风后手握不开,针下合谷,透到后溪,用三寸针,手自然张开 肩髃是手阳明、阳跷脉之会 。主中风,倒数第三段,风病、半身不遂 ,不能张弓射箭。 肩髃透极泉,治疗狐臭。极泉就是手胳肢窝下方的这个地方。肩髃可以透到极泉这个地方,只有一个角度透过去,这是治疗狐臭的方法。那用什么角度呢,病人肩膀和身体成90度,手自然下垂,这个角度可以透到极泉穴 。没有补泻,左转右转。 巨骨穴:肩髃上来,两个骨头有个缝隙,就是巨骨穴。是手阳明阳蹻之会,跟肩髃一样。禁针的,可帮助辩证,像知道是大肠经的问题,不是要去下针,而是知道痛在那个经络。可治胸中有淤血,肩臂不能屈伸。 巨骨穴,第二行下方,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我们有更好的穴道,比巨骨还好,将来会介绍到。 9、天鼎、扶突穴 天鼎穴:脖子大筋外侧与肋骨交接处。扶突位于天鼎上面,与喉结水平位置。很少用,但可助诊断。像扶突穴正好在喉结这边,在脖子上下针时,用手指头先把筋捉住,然后顺指头推进去,有动脉在这边,要把脉移开来,下五分,要下很浅。这穴道用的不多,除非是很严重的喉咙肿胀,没有声音的,讲话讲不出来。书上说,喉中如水鸡(青蛙)声,你们听过水鸡叫没有?以前乡下听过,声音比较尖锐一点,表示讲话声音变调了。 大筋外侧是大肠经,内侧是胃经。比如肿瘤长在大筋外侧,就知道病在大肠经,在内侧,就是胃经。 10、禾髎与迎香穴 禾髎:人中旁,鼻孔下方,左右各一,禾髎穴可治鼻子的问题,如鼻窦炎、鼻子不通。禾髎下针很浅,约五分。 迎香:鼻子旁开五分,是迎香穴,左边的禾髎连接右边的迎香穴,右边的连接左边。是大肠经最后一个穴道,鼻孔不通,从迎香下针透到内眼角下的内迎香穴,透迎香时,要先下针对侧合谷。一个鼻孔不通,透同侧迎香穴。治鼻不闻香臭。这个穴道是治鼻科的病,千万不要透出来,针下去是立竿见影,病人很严重的鼻塞,迎不了香,直接扎迎香穴还是不会好,要透过去到内迎香一下就好。脸上都是下针,不用灸,在这灸会晕倒,都是烟,不能呼吸 六、足阳明胃经 大肠经走完了以后,进入了足阳明,足阳明是胃经。阳经又重复了,任何的阳经从四肢末梢,井荣俞经合,就是金水木火土,膝盖以下。胃经从头上,一路下去,到脚趾头,是相当大的经络。手上的阳经由四肢往身上走,脚上的阳经是身上往四肢末梢走。 1、头维穴 阳明胃经的第一个大穴,发际转角处的凹洞是头维。很少下针,讲话时摸着会有脉在动。 《内经》里面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黄肠。酸味入肝,我们讲的味道是天然的原味,比如说柠檬是酸的,这是天然的酸很好,入肝经。这酸是碱性的,是好的。食物坏掉也是酸的,就是毒,同样是酸味,一个是坏的,身体会排斥,一个是好的会吸收。廪之官管仓库,东西进来不好就把你排掉。当胃一吃到是不好的东西,就开始反胃、恶心想吐。 苦味入心,心是红色。甜味入脾胃。麦芽糖是天然的糖入脾胃,现在市面上的糖是人工糖,会造成负担,身体排不掉。 正常人,脉息是一息四至。一息是指医生正常一呼一吸,病人脉跳四五下。 胃是肾之关,肾关门的地方。严重的肾病尿毒症,极度晕眩外,会恶心呕吐,不是胃病,是肾水太重,害到胃。即恶心呕吐是表象,真正有病的是肾脏。因为水克土,肾属水,胃属土。 看卷八第十二页,足阳明胃经一共四十五个穴道,它还不是最大的经络,最大的是膀胱经。十二经络上面,第四行中间,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为井荣俞原经合。 胃经是多血多气的。是辰时注此,书上写错了。辰时气血注在这个地方。是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在管。所以早上五点到七点上个大号,差不多该吃早餐了。 那胃经的这个气脉,是在右手的关部,我们右手这边,这个是肺和大肠,再来是脾和胃,尺部是肾脏、子宫胞户。左手寸关尺分别是心脏、肝胆、肾脏。讲到《黄帝内经》、四诊心法时,会越讲越详细。这个胃脉,实则实脉,脉按着越重,就越弹得越高,这就是实脉,虚脉看着很大,按下去就没有了。 我们看考正穴法。头维,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从神庭旁上开四寸半。本神是胆经的穴道,本神旁一寸五分。我们还没介绍到胆经,所以头维穴从神庭外开四寸半,头维穴是足阳明跟足少阳之会,一般来说也是禁灸的。 |
|
79楼#
发布于:2015-11-18 22: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8日《针灸大成》第19、20课心得
胃的本身是黄色的,叫黄土,所有的食物,吃进去以后,就像大地的泥土,吸收营养才会肥沃。 足阳明胃经一共有四十五个穴道,历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为井荣俞原经合。 2、下关与颊车穴 下关在耳前头发鬓角处,嘴巴张开时有个凹洞的地方,此穴主治中耳炎、牙科、下巴脱臼等,禁灸。 颊车,用力咬牙齿时,脸颊上有一片肌肉会鼓起来会跳动的地方为颊车穴,主治中风、口歪眼斜。下针时用地仓透颊车。 将嘴巴闭上,嘴角处有点凸出来的土方为地仓穴,主治口张不开,口噤不语,失音,面部中风,口歪眼斜等。 3、承泣、四白与巨髎穴 承泣位于眼框下方正中,是足阳明、阳蹻、任脉之会穴,禁针,此穴用来诊断。 四白位于眼框下一寸,承泣正下方,眼睛附近的穴道都是用来治疗眼睛内翳的问题,不过还有更好的穴道可用。 巨髎位于颧骨正下方,巨髎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之会,这里有动脉,下针不要下太深,巨髎可治牙痛,也可用作局部肌肉麻痹。 4、地仓、大迎与人迎穴 地仓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的会穴,地仓位于嘴角两边。 大迎穴位于地仓与颊车穴的中间,大迎在骨头上方。 大迎往下到脖子上,有脉跳动的地方为人迎穴,人迎往下是水突,水突往下是气舍。 这几个穴道只有水突常用,用于治疗瘰疬,甲状腺肿大。 下针时要注意不要刺到血管,把大筋捉住,针顺着指甲进去五分即可,人迎一般来用摸脉,有人迎脉,就表示有胃气。 5、缺盆穴至膺窗穴 缺盆穴位于琵琶骨锁骨正中间,禁针,若深针会扎到肺。 缺盆往下一根肋骨是气户,再往下一根肋骨为库房“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乳房旁边的穴位一般治疗乳房的问题,如乳房有硬块,奶水排不出等,这里下针不用直刺,从前五分的地方斜刺进去。 6、乳中穴与乳根穴 膺窗、屋翳乳根是治疗乳房硬块的地方。 膺窗,乳痈寒热。乳中穴,禁针禁灸,针下去而化脓就不容易收口,乳头即是足阳明胃经经过的地方,也是肝经经过的地方,乳头络到肝经,所以有的人乳癌常会转移到肝或肺! 再往下,到乳房边缘为乳根,膺窗、乳中、乳根、乳中不下针,如果针膺窗、乳根,可以丰胸,还有一个丰隆穴,也可做丰胸用。 乳癌之针灸治疗 乳癌,过去,我们用岩来表示!形容硬得像岩石一样,中医观念认为奶水就是月经。 我们从两点可以证明:1、女人在哺乳期无论多久,几乎都没有月经,2、可在哺乳期,既使没有月经照样会怀孕,所以卵就是卵,月经就是月经。 癌在西医定义不是病毒、细菌,而是细胞增生。因为营养过多了细胞才会增生,乳头下方,有肝经、足阳明经等经络一路下去,有好几条经络都经过乳房。 当妇人喂母乳的时候,奶水没有排出来,淤积在管腺、乳腺里则会产生硬块,我们有几种方法可将它排出来,一是将它吸出来,要用人为的方法来吸,不能用火罐。如果产生硬块之后,我们用按摩的方式,慢慢揉,慢慢推将它软化,再排出来。如果不排出来会引起发炎,发炎久了之后有可能会引起癌症。不要去打退奶针,也不要去做切片,切片会伤到我们的管腺、淋巴,会产生很多结缔组织及淤块。 产生硬块后,也可用艾绒隔姜灸,或是下针,下针要按经络去下。效果都非常好。如硬块在胃经上面,就下在胃经的子穴,母穴或郄穴。依照虚实来下针,针者善导引。 乳癌后期,整个乳房会变得像岩块一样硬,会化脓,甚至到后来连肋骨都能看到,但从开始发病到化脓病人完全不痛。 7、不容与承满穴 巨阙旁开两寸为不容,不容意为食物不容纳!吃东西很胀,不能容纳,就在不容上治疗,为近取穴。不分虚实寒热,只有在手脚上才有子母补泻。 上脘旁开两寸为承满,承满意为承受不了太多食物,吃一点就饱了,胃口不开,吃不多,也为近取穴。 再来是关门,太乙,滑肉门。关门穴,顾名思义,就是不想吃东西,类似不容。以任脉的穴位为准,这些穴道为辅,比如胃痛扎中脘,如果扎完还痛可以旁开两寸的穴道再扎。 现在我们学到三个穴道可以让小孩长得高大:身柱,脊椎第三椎,太乙跟滑肉门,灸完会胃口大开。 8、天枢穴 神阙旁开两寸为天枢穴,左右各一,是大肠的募穴,我们有一种治疗法叫俞募治疗法,就是在大肠的俞穴加大肠的募穴治疗。 大肠的募穴还可以帮肋助我们诊断,如病人便秘时,我们可以按压他的天枢穴,如果很痛,便是燥矢,也就是有宿便,而且是很干的宿便。 这种燥矢若不去除,会让人发精神病,治疗至此穴道按压不痛了,软了,那就是宿便排掉了。我们宿便有两种,一种是寒,一种是热,寒为大肠不蠕动,病人不会感到难过,热为大肠有蠕动,但大便排不出来,所以肚子会痛。有东西在里面,不管寒热,都叫实。热的叫热实,寒的叫寒实。热实病人小便为黄褐色,寒实小便清白。 如果是寒症,可在天枢上面隔姜灸,如果是热症,则下针。 |
|
80楼#
发布于:2015-11-18 22: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余娇申请签到。《针灸大成》19、20课学习心得:
足阳明胃经有45个穴位,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历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井荣俞原经合穴,早七点到九点是气血流注到胃经的时候。右手关脉是查看本经脉气的部位。 一、下关、颊车穴 下关不灸,下针患者体位侧躺,治疗中耳炎,牙科病。颊车在咬肌的最高点,治疗中风、口眼歪斜。嘴角旁五分是地仓,地仓透颊车是治疗面部中风的一个方法,对侧取穴,效果极好。 二、承泣、四白、巨髎穴 承泣在下部眼眶骨凹陷上一点位置,不针不灸做诊断用。拉开下眼皮如果眼繄是从下往上升就说明病在胃经。四白在下一寸位置,在下一寸是巨髎,颧骨下方,三个穴位都在一条垂直线上。巨髎下针须浅,五分即可,皮下是动脉。治牙痛效果好。眼睛附近的穴位都治疗眼部疾病。 三、地仓、大迎、人迎穴 地仓是手足阳明、阳跷脉之会,胃经脸上巡经部位长痘痘是胃热或者熬夜、吃宵夜引起。大迎在下颌部,地仓与颊车中间。在下就是人迎、水突、气舍。水突较常用到,治疗罗苈,人迎用来摸脉判断胃气强弱。 四、缺盆至鷹窗 缺盆在琵琶骨与锁骨正中间,不可针。缺盆下来一条直线是气户、库房、鷹屯、膺窗、乳中、乳根,一根一根肋骨下来就是一个一个穴位,与任脉相距四寸处。 五、乳中、乳根穴 乳中禁针禁灸,是足阳明胃经经过之处,另外肝经也别处一络走向腋下斜肋部。妇人初乳不下取葱白涂乳中,然后用葱须扫乳中,可下奶。膺窗、乳根可丰胸。 六、乳癌针灸治疗 乳癌中医称岩,比喻像石头那样硬。奶水等同于月经,为心所主和控制。如果哺乳期有硬块是奶水在里面的话,可以按摩疏通,注意手法的力度,不可用力过猛。如果硬块结了很硬,用隔姜灸来治疗,初期百分百都会好。也可以看病在哪条经上,辩证虚实,取子穴母穴治疗,千万不要做切片去破坏组织。对于哺乳期的妇人一定要把奶水排空,以免为将来埋下隐患。对于更年期的女性要特别注意乳房的变化。 七、不容、承满穴 不容开始胃经走到距离任脉两寸处,不容在巨阙穴旁边,承满在上腕旁边两寸处。所有的穴位都是以任脉的穴位为坐标找穴位。一般任脉穴为主,胃经穴为辅的取穴来治疗疾病。太乙,滑肉门是可以帮助小孩增高的穴位,灸完胃口大开在灸身柱强壮身体。 八、天枢穴 天枢在神阙旁开两寸,是大肠募穴,治便秘。便秘要确定堵塞在大肠、小肠、十二指肠那一段。天枢按压可以判断燥屎是否出来了。 |
|
81楼#
发布于:2015-11-18 23: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吴超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8日《针灸大成》第19、20课心得 :
2、下关与颊车穴 下关:只针不灸。治:牙科、下巴脱臼、中耳炎(耳流脓)、牙关痛不能咬。 治法:痛在下关,先下对侧合谷,再针下关。这边痛下另一边,两边痛下两针。扎一、两次就好了,但痛会痛好几个月,一年两年都有,咬东西、吃东西很痛。 颊车:下巴这边,有个肉,咬牙时,肌肉会起来。肌肉会跳动的地方就是颊车穴。治中风、口歪眼斜。面部中风、口歪眼斜时,用地仓透颊车:先下对侧合谷,再透健侧。或新鲜鳝鱼血拉脸,涂在健侧。 地仓透颊车:治面部中风、口歪眼斜、口张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等。 3、 承泣、四白与巨髎穴 承泣:足阳明、阳蹻、任脉会穴。禁针;主要用来诊断:如眼翳从下往上升,则是足阳明胃经的问题。 四白:眼睛附近的穴位,都是治疗眼睛、内翳的问题。 巨髎:多治牙痛(包括拨牙后的痛)、局部的肌肉麻痹。 4、地仓、大迎与人迎穴 地仓:手阳明、足阳明、阳蹻的会穴。在嘴角边;如无则表明胃气不够。 天仓:在眉毛边;如无或凹则表明身体很差。 大迎:很少用。 人迎:很少用。很少下针,主要用来摸脉,有人迎脉,就有胃气。 水突:较常用,治瘰疬、甲状腺肿大。水突下针下5分,治甲状腺肿很好用。 5、缺盆穴至膺窗穴 缺盆穴:锁骨上窝中央,任脉旁开四寸,禁针. 气户穴: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四寸处;“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气户跟缺盆隔了一个骨头,跳一个骨头下来就是气户,再来就是库房。 这个足阳明胃经,顺着大筋的内侧下来以后,再转到这边来。与任脉相距四寸的距离,到了乳根进来,后面是两寸。 这是乳中,你可以从乳中一路往上看,到缺盆的地方是足阳明经过的地方。“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这几个穴道,都每隔一个肋骨一个穴,男人比较好找,而女人比较不好找。 我们这说明是以男性为主,近取穴一定是乳房的问题嘛,平常不会下这边,通常是像这个乳水排不出来,有硬块,男生很简单一个肋一个肋这样去找。我们下针的时候不是直下,要斜剌。这是你的针,这是乳头,这是缺盆,下针是在前五分的地方从里面斜刺进去,而不是直刺。 6 、乳中穴与乳根穴 乳中:膻中旁开4寸。不易收口,禁针禁灸。 初次哺乳,奶水涨但出不来,可用葱白涂抹乳头,葱白辛辣发散,然后用葱须扎一下,奶水就出来了,效果很好。 乳根:膺窗+乳根,可丰胸。胃经的丰隆穴,也可丰胸。 乳癌之针灸治疗:奶水,月事也。是心脏在管,而心脏是神明所在,是意志、心情之所在。足阳明胃经经过乳房,而足太阴肝经络到乳头,所以乳癌会转移到肝、肺。哺乳期间情绪不好会造成奶水积在乳房中出不来,最后变成硬块。有硬块时:①吸; ②轻轻按摩; ③隔姜灸或循经取穴下针。有很多经络经过乳房,按经络取穴,在硬块处灸,最初期,百分百会好。 ④保持心情愉快。 正常一天一次排便,更年期时要多一或两次排便, 不可打退奶针,会伤害到心脏。有硬块时,千万不可切片!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不用使用女性荷尔蒙等代用品,会造成心脏损伤、心脏瓣膜闭锁不全。 乳癌从开始发病到化脓出来,完全不痛。 近取穴都会有用,如:绕脐痛,肚脐旁的穴位均可,但不可针神阙;乳中也是。 远取穴就是顺着经络取穴。 7、不容与承满穴 不容:巨阙旁开2寸。治食物不纳、吃东西很胀/吐。不分虚实寒热。(只有在手脚上的穴位才有子母补泻。) 承满:治胃口不开,吃不多。 关门:治无食欲、吃东西就想吐,同不容。 以任脉穴位为主,这些穴位为辅,如胃痛,针中脘,针完还痛,可旁开2寸的穴位再针;隔盐灸神阙,灸完后,肠鸣腹泻,可配合天枢穴。 身柱、太乙、滑肉门:长高,针、灸均可。 8 、天枢穴 天枢:神阙旁开2寸。大肠募。寒症时,天枢隔灸比针好;热症时,针比灸好。 便秘:要确定是在大肠、小肠、十二指肠还是胃里。 按天枢,病人痛,是燥矢,有宿便,就是堵在大肠里。当大肠中的水气化上升时,有大肠的燥气,横隔膜会把浊气隔掉,只让清气上升,但当燥矢太强时横隔膜挡不住了,人就会发狂奔走。所以精神病人十有八九有便秘。 宿便有两种:一寒一热。寒是大肠没有蠕动,所以累积了很多宿便,但病人不会感到难受;热是大肠有蠕动,但排不出来,所以肚子会痛。有东西在里面,不管寒热,都是实;便秘时肚子痛、小便黄褐色为热实;不痛、小便清白为寒实。 |
|
82楼#
发布于:2015-11-19 07: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7班杨秋丽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8日《针灸大成》第19、20课心得 2下关:张口取穴,主要治症包括,中耳炎 ,牙科。脱臼的时候以下关穴为主,下关不灸,有头发的穴道都不灸。 颊车:咬肌鼓起来的地方。咬牙时,肌肉会起来。肌肉会跳动的地方就是颊 车穴。颊车穴可治疗口张不开,口噤不语、失音,面部中风 、口歪眼斜。用地仓透颊车效果更好。 3、承泣:在眼睛下方、眼框骨头上面一点,不会在骨头的正上方,而是在骨头上面凹的地方,这就是承泣。不下针,因扎了眼睛会黑眼圈瘀血嘛。 四白:眼要正视,瞳孔下来一条线,承泣下一寸,同身寸一寸的距离,这是四白。 承泣、四白、巨髎是从这一条线下来,水沟、兑端,是平行的,正好是水沟这边。 巨髎穴: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的会穴。巨髎是在颧骨下方这边,有动脉,可以下针,但不要太深。 4、地仓:瞳孔直下垂线与口水角平线相交点处。人有天苍跟地仓,天苍在眉毛边上。 大迎:地仓颊车的中间是大迎,大迎往下是人迎,少用。 5、缺盆穴至膺窗 缺盆穴在琵琶骨锁骨正中间。不下针。 气户:缺盆下来是气户,接下来的穴位用歌诀记: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膺窗,屋翳、乳根,是治乳房硬块 的,这几个穴道是每隔一根肋骨一个穴道。下针的时候不是直下,要斜剌。 6、乳中穴:禁针,禁灸。乳房是足阳明胃经所经过,乳头的地方是肝经经过,因为乳头有络到肝经上面。所以说乳房有足阳明胃经通过它,足太阴肝经也通过它。 初次喂母乳,奶水很胀,乳汁不通,可以用葱头,用葱白,来通乳。先用葱白的地方,把乳头涂一下,这葱白会辛辣发散,然后把葱反过来,用葱背后的毛 一扎一下,奶水就出来了,效果很好。 乳根:膺窗,乳中、乳根,乳中不下针,膺窗、乳根都可以下针。下针在膺窗跟乳根,丰隆穴,可以帮女人丰胸。 乳癌之针灸治疗: ①奶水是月经。大多数奶水少的哺乳妇女在哺乳期间没有月经,也有奶水多的人有月经。可是在喂乳期间虽然没有月经但是照样很多人在怀孕,因为卵就是卵,月经就是月经,这是两件事。 ②中医认为奶水就是月经。 A:中医认为奶水就是月经,而这个是心脏在管。那心脏是神明 所在,是意志、心情之所在。如果说妇女们每天心平气和,开心、不动怒,那这个月经来时胸部会胀,胀满以后等月经来了,奶水就会顺着足阳明胃经、冲脉入子宫卵巢。一路月经开始排,排的时候,胸部慢慢会消,排完了,胸部的胀满也没有了。所以中医认为没有月经照样会怀孕是对的。 B:奶水就是月经,所有的癌症都是因过多的营养没有去消导,癌在西医定义不是病毒、细菌,而是细胞的增生。喂母乳的时候,这奶水没有排出来,淤积在管腺、乳腺里面, 这些乳水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排出来,不是吸出来还是消导把它变成月经排出来,否则淤积在乳房,产生硬块,最会会变成癌,会化脓。据记载,从发病到化脓是完全不会痛的。 C:乳房问题,乳房上得穴位不能针可以采用取近穴和取远穴的方法来治疗。 7:不容:巨阙旁开2寸。吃 东西很胀,不能容纳,就在不容上治疗,这是所谓的近取穴。不分虚实寒热,只有 在手脚上面,才有子母补泻。 使人长高的三个穴道是:身柱。太乙,滑肉,门。 8、天枢:神阙旁开2寸,大肠的募穴。可以治疗便秘和腹泻。 要确定便秘是堵在大肠、小肠或十二指肠里面,还是在胃里面等等,后面会慢慢讲到。如何确定它是堵塞在大肠里面呢?就看大肠的募穴天枢,手放肚脐旁,一按天枢,病人大叫一声、惨叫,这是燥矢。 肚子痛便秘的人热实的,小便是黄褐色的,寒实是清白的。寒实隔姜灸最好。热症不灸。 |
|
83楼#
发布于:2015-11-19 08: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8日《针灸大成》第19、20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8日《针灸大成》第19、20课心得下关穴 下针下关时,患者侧卧,张嘴有个洞,闭嘴就没了。 下巴脱臼,找下关。主治中耳炎、牙科、耳流脓;牙关这边很痛,不能咬,下针下关穴;脱臼之症,以下关穴为主,两手将下巴的骨头往上打,就会合起来。 下关不灸,有头发的穴位都不灸。 脸部下针时,先下对侧合谷。颞下颌关节之症(颞颚关节功能障碍):痛会痛好几个月,一年两年都有,咬东西、吃东西很痛。治法是痛在下关,先下对侧合谷,再针下关。 颊车穴 咬牙时,下巴骨两侧有肌肉会突出鼓起,肌肉处会跳动处是颊车穴。 针下地仓透颊车可治:面部中风 、口歪眼斜、口张不开,口噤不语、失音,面部中风、口歪眼斜,先针健康侧,要先下合谷再透针。 古时面部中风治疗,是鳝鱼血,当场杀一条鳝鱼,把鳝鱼血涂上去,血一干,拉力很强,就把脸拉回来。用鳝鱼血拉脸很有名的,万一歪左边的时候,就涂右边。没鳝鱼血时,就下针,用地仓透颊车。 承泣穴 在眼睛下方、眼框骨上凹陷处(穴位不会在骨头正上方)。 一般来说,不下针,会造成瘀血形成黑眼圈。 承泣是足阳明、阳蹻、任脉会穴,禁针。 用来诊断,用在辨证很有帮助。下眼袋拉开一看,眼翳从下往上升,就知是足阳明胃经的问题,升到瞳孔边把眼睛遮住就看不到了。 四白穴 眼要向前正视,从眼珠直下到眼框下一寸是四白。斜眼、斗鸡眼怎么办?看眼睛形状中间直下。 为什么会有斗鸡眼?是因婴儿时期,小孩睡觉,灯很亮,很乖的小朋友晚上醒来都不吵的,小baby脖子很软没有力气,眼珠子会找光,然后眼睛就对着光,看久了眼睛就偏一边。所以有小baby时,以后点两个灯,不能让房间黑的,开两个小灯在那边,让他不知道看哪一个,眼睛就正了,这是基本常识。 巨髎穴 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的会穴。巨髎是在颧骨下方,这里有动脉,可下针,但不要太深。 拔牙完很痛,在巨髎下针,效很好。此穴用得最多的是治牙痛 ,还有此穴附近局部的肌肉麻痹。 地仓穴 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的会穴。地仓在嘴角旁,眉毛附近有个天仓穴。 有人天仓凹下去,完全没有天仓,也有人完全没有地仓。 没有天仓,一种是没有祖业或身体很差时,天仓是会凹下来的。 没有地仓表示是小偷或身体胃气不够。胃经在脸上走,很多年轻人长青春痘,都在胃经上面。胃很热,吃得多,吃了半天,痘痘就比较多,又再通宵熬夜,痘子就长出来。 大迎穴 地仓颊车中间是大迎。大迎穴在骨头上方,再往下是人迎。这些穴位很少用。 人迎有人迎脉,中间就是水突,再下来是气舍。 水突常用,治疗甲状腺肿大、瘰疬 ,下针时捉住大筋,不碰血管,顺指甲进针,进五分,治甲状腺肿很好用。 人迎很少下针,用来摸脉,人迎脉有的话,胃气就有,患者就不会死。 缺盆穴 位于在琵琶骨、锁骨正中间。禁针,深针会伤到肺脏。 气户 “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气户与缺盆隔了一个骨头,跳一个骨头下来是气户,再来是库房。乳根、乳中这些穴位是每隔一个肋骨一个穴,男人较好找,而女人不好找。 下针不能直下,要斜剌。下针是在前五分处从里面斜刺进去,而不是直刺。 乳中穴 膺窗、屋翳、乳根,治乳房病。 男人乳中是乳根,女人乳房比较大,不要按寸找,乳房的下方是乳根。 指膺窗,乳痈寒热。 乳中禁针也禁灸。如果下针后引起化脓,就不容易收口。 足阳明胃经通过乳房,乳头络到足太阴肝经。这就是为什么女人患乳癌?若切了乳癌又会转变成肝癌、肺癌的原因。 乳癌发病过程——妈妈给小孩喂母乳,喂母乳的中间跟老公吵架、婆媳吵架,就造成奶水积在里面,那奶水一积住,奶水不出来,变成硬块,就是不去治疗。可活十四年。给西医治,十年没有乳房,十年就死了。此病针灸不可治,针医无法治,就轮到《伤寒》、《金匮》上阵显威。 乳中穴,初次喂母乳,奶水很胀,出不来。古时的中医,用葱头、葱白(药性辛辣发散),先用葱白,将乳头涂一下,然后将葱反过来,用葱背后的毛一扎一下,奶水就出来了,效果很好。记住奶水出来以后,须先擦一下,不然小孩子辣死了。这是很简单很自然的催乳方法。 最早中医的癌症,宋朝开始有记载。乳癌就是像石头一样那么硬,到了十三年、十四年,中间破个洞,流很臭的脓,肿得很大,但患者不痛;到后期时,深可见骨(肋骨),还流很臭的黑脓血,像烂的尸体臭味。 乳根穴 一般来说,膺窗、乳中、乳根,乳中不下针,膺窗、乳根都可下。针灸美容丰胸,下针在膺窗、乳根、丰隆穴,可助女人丰胸。 乳癌之针灸治疗:在看病时,治不好就是治不好,治得好就是治得好,不可以浪费病人的金钱、时间 乳癌 ,古时称岩,(板书为“巖”——校对注),都是硬的意思,像岩石一样硬。 中医的观念,奶水是月经。如果有中医说不对,就是那个中医书没有读通。从两点可很好证明。生完小孩哺乳期间,有人花了十个月、一年,在喂母乳的期间,大多数的人几乎是没有月经。偶尔还是有人有。奶水比较多,同时又有月经。可是在喂乳期内,虽没月经但照样很多人会怀孕。为什么妇女没有月经,却还会怀孕?因为卵就是卵,月经就是月经,这是两码事。但西医认为月经是卵没有受精而排出来。 癌症的问题,中医认为奶水就是月经,是心脏在管。心脏是神明所在,是意志、心情之所在。如果妇女每天心平气和,开心、不动怒,那月经来时胸部会胀,胀满以后等月经来了,奶水就顺着足阳明胃经、冲脉入子宫卵巢。一路月经开始排,排的时候,胸部慢慢会消缩,排完了,胸部胀满也没有了,这是第一个证据。 第二个证据:是妇女结扎后就不怀孕,那结扎的妇女月经有没有来?还是有月经。 但西医认为月经是卵没有受精而排出来。那么女人没有卵,怎么还是有月经? 知道成因以后,要注意。知道奶水就是月经,所有癌症都是因过多的营养没有去消导,癌——西医定义不是病毒、细菌,是细胞的增生。为什么细胞会增生?因吃太多,(妇人的乳房、乳头,有肝经、足阳明经等好几条经络通过)而喂母乳时,奶水没有排出来,淤积在管腺、乳腺里,这时要想办法让乳水排出来。 有几种方式,第一种吸出来,小孩子吸出来,但有时小孩子力量不够,也不能用拔火罐,因力量控制不住,人为的去吸,不管是老公或自己。喂完小孩后,决定不喂了,有两个星期时间,乳头会胀满得很厉害,会发炎,不能碰,很痛。西医看就打退乳针,西医不知奶水是月经,也不知心脏在管这些问题。西医研发了退奶针,无形中替代了心脏工作,打了退奶针也就等于是身体告诉心脏,“去睡觉,我来帮你做”一样,无心中伤及心脏。 就像糖尿病,当血糖很高时,西医吃降血糖药或打胰岛素,这等于叫胰脏去睡觉。这一辈子,就依赖胰岛素或降血糖的药物。到有一天,控制不住时,胰岛素、降血糖药都没有用了,而血糖还很高,怎么办?就死定了!这是一条不归路!所以身体一定要自己做,不能找代用品。 乳房硬块处理方法:初期是乳房有硬块,是因奶水堵在里面,没有排出而己,将奶水吸出来就好了; 吸不出来怎么办?就用按摩方式,放松深呼吸,慢慢推,让老公帮太太做最好,每天慢慢推,就软掉了; 如果很硬怎么处理?千万不要去做切片。用艾灸非常好,直接放生姜片,用艾绒去烧。下针也非常好,下针要按经络来走,是循经取穴。 如硬块在胃经上面,就找胃经的子穴、母穴或郄穴,依照虚实来下针。 “针者善导引”,导引之术就是按经络来找穴。 古时有种刀针,与九针的刀针很类似,刀针与切片是一样的,会把管腺、淋巴伤到,产生很多结缔组织及淤块。已经知道它是淤了,若再切片,过程中间又生成很多瘀血,造成更多伤害。所以做了半天,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有用,就没那么多妇女死在乳癌上面。 乳癌的生成原因:是因心脏在管奶水,患者是情志有忧,抗生素又吃很多,心脏受到伤害。所以人体需要维他命C,要以吃食物来获得,而不是吃维他命的药片。当营养片虽吃了很多,是在伤害心脏。等摸到硬块时,更慌、更紧张,又更伤心脏,又更排不出来,造成恶性循环。 乳房有硬块时 ,只要没有人动过,下针用对穴位都可治好。 据记载:乳癌完全没有治疗,也活了十几年。不要慌,有十几年时间,不管是吸出来还是用消导,使其变成月经排出。 妇女更年期怎么办?有人子宫、卵巢都被拿掉了。西医是检查好了,用切片很正常,也说把子宫卵巢拿掉就好,认为这样不会有子宫癌、卵巢癌。 有实际病例,十年前子宫、卵巢拿掉,切片正常,但十年后却患上子宫癌,将癌细胞拿出来,一看这种细胞只能生长在子宫。女人拿掉子宫、卵巢,没月经了或五十岁天癸竭,以为月经没有了,其实错了;当月经没有了以后,奶水一样有。 六十六岁的女性患者,胸部大,她说:“我如果年青时,这样大就好了”。从更年期后大三个CUP,“完了!”问:“大便好不好?”她说“不好,便秘”。 月经停后,胸部还会制造奶水,这时只有第二个出路,从大便出来。所以平常一天一次大便,更年期要多个一次或两次排掉。更年期症状很多:很燥热,情绪变化很大,很烦燥,很难过等。西医找女性荷尔蒙等代用品治疗,西医不知这也是心脏在管。一般心脏自己会调整,把奶水引导到大肠去。但西医介入,又吃女性荷尔蒙,很灵!情绪变很好,潮热都没了,这药真好!其实错了,女性荷尔蒙又取代了心脏的工作。但这本是心脏的工作。 现代研究,吃荷尔蒙会造成心脏损伤、心脏瓣膜闭锁不全。开始就知后果是什么和怎么去治疗。中医生理学就清楚,马上就知根本不能用!很多经络经过乳房,按经络来取舍,在有硬块处艾灸,刚开始100%会好,不需要药。最重要的是患者要保持心情愉快,开心,很多事不要去想它。 乳癌到了后期症状:整个变成岩块,会化脓。甚至到后来连肋骨都会看到。从开始发病到化脓,患者完全不痛。 远取穴实例:乳根、乳房下方,足阳明胃经从这里经过一直到脚上,因此,下针在脚上也是在治疗胃,这是远取穴。远取穴就是顺着经络来取穴,本来下针足阳明胃经,却扎到脾经。没效果,也不会有副作用出现。 近取穴实例:绕脐痛 ,可下针肚脐旁的穴位,注意神阙、乳中禁针,其它都可以。 不容穴 乳根穴之后,进入不容,巨阙外开两寸是不容。 吃东西很胀,不能容纳,在不容上治疗(近取穴)。 不分虚实寒热,只有在手脚上面,才有子母补泻。 患者:心口很痛,喝水就吐,中医针灸穴位有它的名称是有喻义的,心脏痛找巨阙,喝水就吐找不容! 承满穴 上脘旁开两寸叫承满, 承满的意思是吃一点就饱了,胃口不开,吃不多,一下子就有饱满感,近取穴找承满。 关门穴 顾名思义,就是不想吃东西,吃东西就想吐,跟不容一样。 胃痛下针中脘后,如果还痛,可旁开两寸的穴位再扎。 隔盐灸神阙,灸后肠鸣腹泻 还可以配合天枢穴。 太乙穴、滑肉门穴针、灸都可。艾灸有助小孩长身高,灸完胃口大开,再灸身柱,小孩子会长得人高马大。千万记住:不能只有四肢发达,头脑也要好, 天枢穴 正在神阙外往左右两边开两寸处,是大肠的募穴。当便秘时,这才刚开始,要确定便秘是堵在大肠、小肠或十二指肠里面,还是胃里面等等。 俞募治疗法,大肠的俞穴加大肠的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 怎么知堵塞在大肠里面呢?看大肠募穴——天枢,手放一按天枢,患者大叫一声(惨叫),是燥矢(干的大便),就是病人有宿便,硬得像石头,排出时,像石头掉下来,丢到墙上还弹回来。这种燥矢若排不出,会致精神病。食物与水的残渣在大肠,小肠火在下面烧,水会气化上升,有大肠的燥气,很脏的气在里面,横膈膜会将浊气过滤隔掉,让浊气不能往上走,只让清气上升。而燥矢太强时,横膈膜却挡不住,人就会发狂奔走。 有助诊断,怎么知患者大便排出没有?一压又惨叫,就再治疗,若压了软掉了,是宿便排了。 宿便有两种,一种是寒,一种是热。寒是大肠没有蠕动了,没有蠕动了就累积很多,但患者不会感到难过。 一种是热,肠子有蠕动,但大便排不出,肚子痛,小朋友半夜肚子痛,是热。有东西在里面,不管寒热,是实症。便秘时肚子痛是热实。还有一种是寒实,寒是没有动。若是搞不清楚,看小便,热实患者的小便是黄褐色,寒实是清白。 大肠堵住,到底会被撑得多大,美国名星约翰伟恩,他肚子很大,枪袋都肚子下,他死后,法医将尸检,宿便有40磅。因他工作太辛苦,沙漠中待得太久,水份都没了。 是寒症,在天枢灸(隔姜)比针好,是热实,下针会比灸好。若热实用灸是火上加油,会更干。 |
|
84楼#
发布于:2015-11-19 19: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7班杨秋丽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9日《针灸大成》第21课心得 腹四针:中脘关元天枢 病人诉说症状:胃口不好,便秘,肚子又痛,小便又淡白。灸天枢,下针中脘,关元,左右天枢 9、外陵穴至气冲穴 外陵:阴交旁开两寸 大巨:石门旁开两寸 水道:关元旁开2寸,水分和水道合用治疗水肿,腹水 归来:中极旁开2寸,治疗男人睾丸 上缩到腹部 气冲:曲骨旁开2寸 以上这些穴位和中极、气冲、关元都围绕在妇人子宫、卵巢,所以多灸可以助孕 ,不需要用人工受精。都是围绕在 10、髀关穴至梁丘穴 髀关:膝盖头往上六寸,叫伏兔穴。从伏兔穴再往上六寸,就是髀关穴,伏兔有时用到,髀关几乎没有用到,这些穴道多半是治抽筋、脚没有力。腿上的阳经,从中间分阴阳,内侧是阴,外侧是阳,翻过来找第六寸,绝不是在肌肉上,而是在肌肉缝中间,这样找就不会错。 阴市: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这个穴道,我们叫阴市,治膝盖冰冷 梁丘:足阳明胃经郄穴,炎症时使用,如膝盖受伤。针梁丘,消炎穴。 解穴:解放不舒服的 犊鼻:膝盖 的盖子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韧带的正是犊鼻。少针。 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 鹤顶,两膝眼,阴阳陵泉 11、足三里,胃经合穴 足三里:治所有胃病。胃经合穴,属土,胃经属土,属性相同。恶心呕吐,脚不能远走,脚没有力气,都可以灸或针足三里 井(金) 荣(水) 俞(木) 井(火) 合(土)足三里 |
|
85楼#
发布于:2015-11-19 20: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余娇申请签到。《针灸大成》21课学习心得:
宿便有两种,寒与热,寒证病人不会痛,热证会痛。治疗寒证天枢隔姜灸加神阙隔盐灸。治疗热证下针。 一、腹四针 腹四针包括双天枢、中皖、关元,实寒证双天枢隔姜灸,其余下针。实热证下四针,没有虚实补泄。 二、外陵至气冲穴 从不容开始足阳明胃经在任脉旁开两寸处巡行,神阙旁开两寸是天枢,阴交旁开两寸是外陵,石门旁开两寸是大巨,关元旁开两寸是水道,中级旁开两寸是归来,曲骨旁开两寸是气冲。水道与水分经常同用,治疗水肿、腹水病。中级治疗男性缩阴证。中级、关元、归来、气冲有助孕之疗效。 三、卑关至梁丘穴 卑关几乎没用到,知道就好,伏兔也用的少。在下来阴市,在膝盖头上两寸在旁开一寸位置,治膝盖冰冷。阴市下一寸是梁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郗穴,专门治疗炎症,具有消炎的功效。如果胃经的巡行路线上长青春痘下针梁丘。在下来是经外奇穴解穴,在膝盖头外侧直角骨头上一寸,比如下针后针感痛,难过或扎到动脉肿了起来,扎解穴具有去除压力的功效。 四、五穴四针 鹤顶、双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是五穴四针针法的取穴,鹤顶在膝盖头正上方。在双膝眼下针呈八字形,九十度角,不捻针。阳陵泉透阴陵泉用三寸针透,这组针法治疗所有膝盖问题。 五、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也是本经的本穴,是非常常用的大穴,可以治疗除吐血以外的所有胃病,虚证实证都可以用。在膝下三寸处。也可顺胫骨从下往上推,到骨头准备高起处旁开一寸就是足三里穴。男人过三十可以多灸足三里保健。腿不能远走、腿无力都可选用。本穴还有引气下行的作用。 |
|
86楼#
发布于:2015-11-19 22: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9日《针灸大成》第21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9日《针灸大成》第21课心得 腹四针(神阙、中脘、关元、天枢) 患者胃口差、便秘,肚子痛,小便淡白,怎么处理?肚脐、中脘(胃的募穴)、关元(小肠的募)、天枢(大肠的募)。 小便淡白,灸天枢,其它用下针;小便深黄,是实热,下四针,胃、肠一起治;腑病最好治,近取穴,没有什么虚实补泻,针下左转右转、感到酸麻胀就痊愈了。 外陵穴 阴交穴外开两寸是外陵。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一直往下二寸全是阳明经。针灸学经络不熟,只会开处方,诊断能力是不够。 水道穴 石门穴外开两寸,是大巨,关元穴外开两寸是水道,肠鸣、腹泻(近取穴) 都可治。特别是水道穴,神阙上一寸叫水分,水分与水道常合并在使用。可通利水肿 、腹水,如果患者胀得厉害,不能躺下,操作上不太好灸,下针。 归来穴 中极外开两寸是归来。睾丸上缩到腹部,下针归来就好了。还有一种症很特殊:睾丸会一直转,西医会将睾丸摘除,不然一直转,血管为断缠绕,会转在一起,造成血液坏死。 肝经直接络到阴器的地方。 气冲穴 曲骨外开二寸是气冲。怀孕的孕妇,在肚脐以下的腹针,最好禁针。 平时可灸。中极、气冲、关元都围绕在妇人子宫、卵巢附近,可助孕 ,不需要用人工受精。 伏兔穴 膝盖头往上六寸,叫伏兔穴,绝不是在肌肉上,而是在肌肉缝中间;伏兔穴往上六寸,是髀关穴,伏兔有时用到,髀关几乎没用到过,伏兔、髀关多半是治抽筋、脚没有力。 伏兔穴治脚膝冷 ,临床上有比伏兔穴更好的穴位,很少用它。 阴市穴 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是阴市。 摸自己的脚,在膝盖头外侧有个直角的骨头,往上一寸,有个经外奇穴是解穴。 阴市是近取穴,平常治膝盖冰冷 ,好像有水在里面一样。 有个患者脚痛,脾经、胃经痛,下完针痛止!但回去,晚上又痛,奇怪了?老是发在晚上,问“做什么工作?”回:“夜市里卖东西!”。就下阴市,一下针,马上就好,也从此就好了。因为晚上在交易。 梁丘穴 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炎症时用来消炎。 举例:膝盖受伤,偏偏伤在膝盖头,膝盖头每天在那弯来弯去,最不好收口,化脓。西医治疗是将膝盖子拿掉后清脓,复发又化脓;找到中医针师,药都没用,下针梁丘,患者就觉得好痒,二十分钟起针,整个膝盖伤口就结在一起,效果很好。 梁丘是消炎穴,青春痘老是生在足阳明胃经上面,下针梁丘,效果很好。 针梁丘穴,摸两个肌肉中间,下针。无所谓补泻,主要是消炎、红肿都可用。 解穴 有几种功能,第一种,下完针后,比如下太渊、经渠时,不小心扎到动脉,胀起来了。这个时候(对侧取穴)肿在这边,下对面的解穴,解穴就是当你下针的针感、很痛、很难过,包括下针肿起来,一下解穴,患者会感觉到有个东西跑,很快压力消失。 古时武者点穴,点穴后解不掉,解穴一点就解了。另一个是手上的少府穴。都是经外奇穴。 犊鼻,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中间这个是犊鼻,很少下针。下针很深,会伤到膝盖的油囊。 犊鼻旁边两个凹洞,称膝眼,膝眼属经外奇穴,像个眼睛。 五穴四针:治疗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时,用五穴四针。第一个穴在膝盖头,不要扎到膝盖骨,骨头上没穴位,要上来一点。这一针称鹤顶,鹤顶再加上两个膝眼。 在双膝眼上下针时,要注意针下去的角度,要呈八字形。上面看是直角,从前面看是八字。扎膝盖的地方,针是直进直出,不要捻针,因为有油囊在里面,如果是捻针的话,一旦把油带出来,膝盖会受伤。再来是阳陵泉、阴陵泉,胆经阳陵泉透脾经阴陵泉用三寸针,五穴用四支针,可治所有膝盖问题,效果都很好。 直进直出,下针速度很快,不要左右转,像鸟吃东西一样叫雀啄术。 足三里穴:胃经合穴。膝盖头下去,在膝下三寸,是足三里,是很大的穴位。有一个方法找足三里更加准备:用手指头顺着胫骨,从下往上推过来,推到开始高起之处,就是准备高的起点,外开一个指头,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是非常常用的大穴,所有胃病(除吐血外)都可以治。 有个穴位叫冲阳脉,找到足三里,按住足三里,冲阳脉就没了,表示找准穴位了。 胃乃后天之本,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经的本穴(胃经属土),男人年过三十,多灸足三里。 恶心想吐,脚不能走远,脚没有力,都找足三里,灸和针都可用, 足三里灸百壮都没有关系,可将燥热之气往下引导,如果灸中脘、关元,灸得太过了,灸到口干舌燥怎么办?再灸足三里,将热往下导。灸时,感觉很燥热,再灸足三里,将火气往下导。 本穴,虚症、实症都可治疗。如果乳癌硬块正好在乳中下方,足三里就很好用。问:“硬块多久啦?”答:“二年!”就用足三里用补;如果压硬块,好痛,找足三里用泻的方法。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 是新病,左转动,引到气,感到酸是得气。针刺左足三里,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逆为泻,顺为补。逆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就是泻。不要去记顺时、逆时。补的时候,补是单数,像三、五、七、九,比如针提一点起来(一个绿豆大),气到,很快。 针刺右足三里,针下去转顺要快,再慢慢回来,是补;针扎下去后,要逆的转,很快的让气往回走,不要去记顺时逆时、左右腿是反的。用基本常识去想,用基本法则简单化,这是补泻的一个手法。 血压上升。中医是阳亢,脸充血,西医是血压很高,可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这是临床实务在用。 常常灸足三里,使人健康长寿。因“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临床上,在治病时,不管是肝癌、肺癌,或感冒等等,处方下去,患者如果胃口恢复,就表示救回来了;一直在治,胃口仍没有回复(所谓胃口没有恢复就是,患者不感到饿,不吃东西),表示胃气没有回来,就是没有胃气。这是第一个很简单的观念。 第二个是中医对疾病的定义,澳洲南方小镇的某渔村,没有疫苗,也没有医疗,很多人死后,体内也有肝癌、肿瘤等之症,但是绝大多数人却是百岁之寿,调察研究后发现,其主要食物是海带、海藻类。海带、海藻类都是黑色,入肾。这个案例上说明,即使人患有癌、肿瘤,但治疗之后,从没有胃口治成有胃口,这个癌可忽略它,在身体内也不会害你,没必要动它,让其睡眠中。 所以临床,不见得一定要使癌细胞完全消失。只要知道,本来没有胃气治成有胃气;本来失眠治成能睡,睡得很好;本来全身黄疸,黄疸退了;本来小便排不出,使其能排出来;本来水肿,使水肿没了。一个人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基本正常就可以了,即使病还在,也是睡眠状态,不要再用X光等等来刺激它,就不会醒来,也不会造成危害。所以,中医对健康的定义:不是没有癌细胞,而是它无害。怎么知无害?就看有没有胃气。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充盈,但常常保持太饿、太饱也不好,不饱不饿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饮食要定时定量。 |
|
87楼#
发布于:2015-11-19 22: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9日《针灸大成》第21课心得
腹四针 小便淡白时,灸天枢,小便是深黄色为热实,下四针,下中脘、关元、天枢,肠胃一起治,没有虚实补泻。 9、外陵穴至气冲穴 阴交穴外开两寸叫外凌穴。石门穴外开两寸为大巨,关元穴外开两寸是水道,这些都是近取穴,可治肠鸣,腹泻,神阙上一寸为水分穴,水分跟水道常合并在使用,可通利水肿、腹水。针灸都可。 中极外开两寸为归来穴,可治睾丸上缩到腹部。 曲骨外开二寸为气冲穴,气冲可灸,孕妇禁针,肚脐以下腹部的穴位孕妇都禁针。中极、气冲、关元都在女性子宫、卵巢附近,可助孕。 10脾关穴至梁丘穴 从膝盖头往上6寸,叫伏兔穴,跪着时,肌肉隆起就像兔子一样的地主为伏免穴,主治脚膝冷,伏兔很少用到,从伏免穴往上六寸为髀关穴,髀关穴几乎没有用到,这些穴道主治抽筋、脚没有力。 从膝盖头上二寸,外开一寸为阴市,主治膝盖冰冷,为近取穴。 阴市往上一寸为梁丘穴,梁丘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用来消炎,如果青春痘长在胃经上也可在梁丘上治疗。 膝盖头外侧有个直角的骨头,这个骨头上一寸有个奇穴叫解穴,解穴有几种功能,如下针时,不小心扎到动脉,胀起来了,这时下对侧的解穴可以将其解掉,还有古代练武点穴时可用此穴来解穴。 膝盖的盖跟胫骨中间有跟韧带,中间为犊鼻穴,这个穴下针如果太深会伤到膝盖的油囊。此穴比较少用。 犊鼻旁边有两个凹洞,我们称膝眼,膝眼属经外奇穴,像眼睛 五穴四针 我们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膝盖伤痛的时候,有五穴四针。第一个穴在膝盖头,不要扎到膝盖骨上,这一针我们称鹤顶,鹤顶再加上两个膝眼,在膝眼上下针时,针下去的角度要呈八字形,上面看是直角,扎膝盖的地方针是直进直出,不要捻针,因为有油囊在里面,捻针会把油带出来。直进直出我们叫雀啄术。再来是阳陵泉跟阴陵泉,我们胆经的阳陵泉透脾经的阴陵泉,用三寸针。五穴四针,可治疗所有膝盖的问题。 11、足三里穴:胃经合穴 从膝盖头往下,膝下三寸为足三里,足三里是大穴,也可以用手指顺着胫骨从下往上推上来,推到准备高起来的起点外开一个手指就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常常用到,所有胃病都可以在足三里治疗(吐血除外)有个穴道叫冲阳脉,按住足三里时,冲阳脉就没了。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属土,也是胃经的本穴。足三里可治疗恶心、想吐、脚没有力等,足三里还可将燥热往下导,虚症实症都可在足三里治疗。 |
|
88楼#
发布于:2015-11-19 22: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吴超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9日《针灸大成》第21课心得 :
腹四针(中脘、关元、天枢) 中脘:是肚脐上四寸(胃的募穴);关元:肚脐下三寸(小肠的募);天枢:肚脐左右两寸是(大肠的募) 小便淡白的时候,灸天枢,其它用下针。小便是深黄色,我们知道是实热,下四针,胃、肠一起治。腑病最好治近取穴,没有虚实补泻,针下去左转右转就好了,病人感到酸麻胀就好了。 9、外陵穴至气冲穴 神阙到曲骨,用目测的,看三比二,这交接的地方叫关元,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这两个中点叫石门,这两个中点叫阴交,中间是气海。 从阴交穴外开两寸叫外陵,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一路下来二寸全是阳明经。病人说这里痛,你一看是胃经,就结束了。所以经络要强,针灸经络学不强,只会开处方,诊断实力就不够。 关元、石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这都是近取穴,肠鸣、腹泻都可以治。水分跟水道可通利水肿、腹水,两个穴道同时用。我们在神阙上一寸叫水分,水分跟水道常合并在使用。 归来:中极外开两寸。 气冲:曲骨外开二寸是。孕妇禁针 气冲可用灸。这些穴道,中极、气冲、关元都围绕在妇人子宫、卵巢,可以助孕。 10、髀关穴至梁丘穴 伏兔,这个穴道过去跪着时,肌肉隆起就像兔子一样,所以叫伏兔穴。伏兔穴管的像脚 膝冷。从膝盖头往上六寸,叫伏兔穴。 从伏兔穴再往上六寸,就是髀关穴,伏兔有时用到,髀关几乎没有用到,这些穴道多半 是治抽筋、脚没有力。 从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这个穴道,我们叫阴市,阴市是近取穴,平常是治膝盖冰冷 ,好像有水在里面一。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我们在炎症时用来消炎用的。在膝盖头外侧有个直角的骨头,这个直角骨头上一寸,有个奇穴叫解穴。解穴就是当你下针后的针感、很痛、很难过,包括下针肿起来,一下解穴,病人会感到有个东西跑,就那么快,压力马上就去掉了。 过去武功高强的点穴,点穴后解不掉,解穴一点就解掉了。有两个,一个在脚上,一个在手上是少府穴。这是一个经外奇穴的地方,我在介绍经络遇到奇穴就直接讲了,这样就不用再外开一堂经外奇穴的课。 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中间这个叫做犊鼻。犊鼻穴,很少下。 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 ) 治疗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的时候,有五穴四针。不要扎到膝盖骨,骨头上没有穴道, 要上来一点。这一针我们称鹤顶。 扎膝盖的地方,针是直进直出,不要捻针,直进直出我们叫雀啄术。五穴但用四支针, 可治所有膝盖的问题,没有膝盖风湿痛会不好的,效果都很好。 11、足三里穴:胃经合穴在膝下三寸,照书上说是足三里。所有胃病 都可以治。 度骨法,就是按照骨头来找。 男人年过三十,多灸足三里。灸和针都可以用,灸百壮都没有关系。足三里是胃经本身 的合穴,也是属土为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在这治疗。 有人脚不能走远,扎足三里。脚没有力扎足三里。灸和针都可以用,灸百壮都没有关系。它可以把燥热的气导下来,比如灸中脘、关元,灸得太过了。想要超过那个老将军,就灸五百壮,灸得很黑,灸到口干舌燥怎么办? 再灸足三里,它会把热往下导。后面还会介绍到灸膏肓穴。灸的时候,感觉很燥热,我们就灸足三里,把火气往下导。 这个足三里是胃经本身的合穴,也是属土为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在这治疗。如果乳癌 硬块正好在乳中的下方,足三里就很好用。问硬块多久啦,答:“二年!”就在足三里用补。如果硬块压好痛,就在足三里用泻的方法。 |
|
89楼#
发布于:2015-11-20 16: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日 《针炙大成》第22课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 针下去后,逆为泻,顺为补,逆着经气快转,慢慢 回,为泻,泻阴数,补阳数。等气到后提一个绿豆大为补。 足三里用得很多,如病人血压上升时(高血压)中医称为阳亢,脸充血。我们可在足三里往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 常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因为中医观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很好,但常常保持太饿也不好,太饱也不好,不饱不饿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饮食要定时定量。 12、奇穴——阑尾穴 足三里往下约一寸,有个穴位叫阑尾穴,这个穴道可以诊断也可治疗 。此穴位取穴男左女右,如病人腹痛,在足三里下一寸的上下找压痛点,如果有压痛,就是肓肠炎,先针阑尾穴,气到即可,再针天枢、关元。 13、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 足三里下三寸,为上巨虚,顾名思义,上巨虚能把上面巨大的东西虚掉,即为可治疗乳痈。上巨虚下三寸为下巨虚,下巨虚可治疗肚脐以下硬块,比如女人的子宫或是卵巢肿瘤,属实症,泻之。 条口透承山穴 下巨虚上一寸叫条口穴,可以治疗脚麻,西医发明了一种人工酵素及胰岛素,让糖尿病人的血糖下降,但是糖不会凭空不见,而是往脚底沉积,日积月累之后,脚就会慢慢的硬化,只要脚破一点伤口,就不能收口,西医就开始截肢。 而中医治疗糖尿病首先会把水补足,再把陈旧的粮导引到身上,所以在糖尿病初期中医开始治疗时,会有一段时间血糖变高。 条口透承山还可以治疗五十肩,比如病人肩抬不起来,承山位于膀胱经上。 14、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膝盖下连接胫骨的外侧从凹陷的点开始至脚外裸的凸骨处的正中间为丰隆穴。此穴可丰胸,美容针灸做疗程要隔一天扎一次针。丰胸只补不泻,不然会得反效果 。 丰隆穴最有名是用在去痰上,我们实症癫痫的人,实症是因有痰饮,我们可下针将痰导出。下针时,针下到丰隆穴之后捻针,气到了之后,针慢慢起来,起到皮层后把针倒过来,斜针45度,针头朝下,往身体上方下针再捻针。气到后再把针提到皮层再掉头,针头朝上,往下45度下针,留针20分钟。 15、解溪穴与冲阳穴 丰隆穴往下脚背与脚的连接处中间,可摸到两条大筋,解溪穴位于两条大筋中间,解溪穴为足阳明胃经的母穴,也是胃经的经穴,虚症治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