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楼#
发布于:2015-11-20 12: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针灸大成》第22课心得。
三、足阳明胃经(续): 11、足三里穴:胃经合穴。足三里是非常常用的大穴,所有胃病都可以治(但吐血除外)。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本穴。比如灸中脘、关元,灸得太过了。再灸足三里,它会把热往下导。灸膏肓穴,感觉很燥热,就灸足三里,把火气往下导。足三里可以用补泻手法。中医说是阳亢,脸充血,西医说
是血压很高,我们可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这是临床实务在用。常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中医观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治病的时候,不管是肝癌、肺癌,或感冒。处方下去,病人如果胃口恢复, 就代表救回来了。所以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很好。但常常保持太饿也不好,常常保持太饱也不好。不饱不饿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饮食要定时定量。乳腺癌,硬块正好在乳中的下方,足三里就很好用。问硬块多久啦,答:“二年!”就在足三里用补。如果硬块压好痛,就在足三里用泻的方法。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比如病人的左腿,足三里做补泻,阳明经的气是往下走的,针扎到足三里,心里面想经络运行的方向,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逆为泻,顺为补。那逆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就是泻嘛。补的时候,补是单数,像三五七九,比如说,把针提一点起来,一个绿豆大,气就到了,很快。 如果是右腿,要扎针下去,你针下去转顺要快,再慢慢回来。因为主要是要让气这样过去,不要把气带回来,所以很快的过去,慢慢的回来。
如果要泻的话,针扎下去以后,要逆的转,很快的让它的气往回走,不要去记顺时逆 时、左右腿是反的。用基本常识去想,用基本法则把它简单化,这是补泻的一个手法。 12、奇穴—阑尾穴。在足三里下一寸,有个穴名叫阑尾穴。所有的穴道,可以帮助诊断,帮助治疗,也帮助知道病好了没有。比如病人肚子痛。一看是个女的,你要查到底是月事痛,还是盲肠炎,还是其它腹痛?中医是叫腿伸出来,男左女右,男的看左边,女的取右边。足三里找到后,在它下一寸的上、 下都找压痛点。如果有压痛,就是盲肠炎。下针下去的时候,引到气就好了。痛人的痛会当场去掉,一般盲肠炎病人会像虾子弯起来,因为弯起来比较舒服一点。痛去掉以后,为确保从大便清出来,可以下大肠募穴天枢,小肠募穴关元。当病人从盲肠炎破掉时,病人会变成腹膜炎,因为原本盲肠肿的很大,还没有破,所以病人会很痛。后来一破,因为压力没有了,大便都跑到腹腔了,所以没有痛了。病人会以为他好了,实际上散开来,但一动就痛,就是腹膜炎了。中医看有没有腹膜炎很简单,看肚子是凉的,但这边是烫的,知道里面是破裂,在《金匮》时会讲到,在这不讲处方。如果痛,都可以下针,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阑尾,都可以下针。 13、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再来是足三里下三寸,三寸的距离,我们叫上巨虚。那再下三寸,我们叫下巨虚。下巨虚上一寸叫条口穴。上巨虚穴顾名思义,对我们乳房的硬块很好,把上面巨大的东西虚掉了。下巨虚呢?肚脐以下硬块,比如女人子宫卵巢有肿瘤在这边,可以在下巨虚治疗。当我们发现实症,实就是有东西。虚呢?就是没有东西,就是无。遇到实症是用泻的手法,泻时逆向行针,补泻做完再往前扎一点,就是泻。 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条口可以治脚麻,在治糖尿病时第一个要务是把水补足,中药里有很多生津的药。
第二个要务就是把陈旧的糖导引回身上。所以,在糖尿病初期的时候,中医开始治疗时,会有一段时间血糖变得比较高,这是正常的啊!因为这是老糖啊!糖会从脚底回到血中,本来糖 就不会积在脚底,是你吃了西医降血糖的药,打了胰岛素才会沉淀下去的。这时,我们把下面积的糖去掉,同时把水补满。怎么知道把水补满了呢?就是病人不渴了嘛!反正糖尿病又叫 消渴嘛,这是中医。 第二个,我们很有名透针是由条口透承山。承山在膀胱经,你看后面那边,两个大肌肉
中间,有个穴道叫承山穴,介绍到膀胱经时会提到。条口穴一针,可以透到承山穴。条口透 承山专治五十肩,比如说病人肩抬不起来,你从对侧条口穴下去,拿三寸针,一路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这样就好了。这是我们条口透承山的方法。 再来就是下巨虚。下巨虚治女子乳房硬块,腹部硬块都可以。那以上巨虚治肚脐以上最好。肚脐以下找下巨虚。这硬块局限在足阳明胃经上面,你一看硬块在阳明胃经上面,对西
医来说可能是子宫肿瘤,都没关系。马上采对称治疗为主。 14、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左腿外侧胫骨摸到骨头凸,而外踝有骨头凸起来,这两个骨头,你把它连成一条线,正中间那点,就叫做丰隆穴。可以让你丰隆一点,的确有效。我们针灸要美容时要做疗程隔
天扎针。所谓新病,刚得到的病,一次就好。有些不是病,就要隔日像一三五,二四六的帮她下针。丰胸用丰隆穴很好,你可以用补,不要用泻,不然正好相反。 丰隆穴最有名是用在去痰。实症癫痫的病人,实症是因有痰饮,用下针把痰导出来。丰隆穴是很有名的导痰穴,病人痰很多,喉咙在呼吸时都是痰。我们用针灸,在丰隆穴下针。导痰的方式很特殊。针扎到丰隆穴以后,左右转捻针,病人感到
酸时就是气到了。气到了后,针慢慢起来,针不要出来,只要提到皮层。再把它倒过来,斜针 45 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又到皮 层,再往下 45 度下去,下去以后,针就留在那边 20 分钟。就是导痰术。 15、解溪穴与冲阳穴。在脚上一摸,你会摸到有两条大筋。在大筋的中间下针,这就是解溪。解溪是胃经的母穴。足阳明是土经,所以“妈妈”是火。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又是本穴,解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性是火,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此。
所谓的虚症,像头痛在胃经,已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顺着这经络下针,虚症在这治疗。 再来是冲阳,在解溪穴下二寸,找的时候不要硬找二寸、三寸,你用摸的。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大约在解溪穴下二寸,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手三阳足三阳,阳经上才有原穴,阴经上没有原穴。《素问》说冲阳是禁针的,因为过去针很粗,一下针就会扎到动脉。但现在针很细,你摸到冲阳脉时,先把脉拨开来,针就下去了。因为它是原穴,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冲阳我们可以下针,用 32 号针,虚实都可治。 你看书上写的胃经资料,很多都是发狂奔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因为是肠胃的病,大便不通,燥气会上冲,让人头昏过去。所以会跑到很高的地方,很燥热,就开始脱衣服而走了。我们介绍到伤寒时,知道燥矢是如何造成的,可以把它消导下来。 |
|
76楼#
发布于:2015-11-20 19: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日《针灸大成》第22课心得
一、足阳明胃经接(接上集) 足三里的补泻手法:此穴虚实都可用,针下去后,逆着快速的捻,慢慢转回来为泻,顺着快速的捻,慢慢的转回来为补。 可治疗高血压:在足三里下5分的地方往足三里方向斜刺,可降阳明经的热。 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可常灸,因为灸足三里可以增强胃气,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注:如海里的蔬菜可以使人长寿,因为海里的蔬菜是黑色,又带咸味,黑色可以补肾,咸味可以入肾,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中医临床不必太在意病人得的什么病,而在意的是病人有胃气否。 阑尾穴:为经外奇穴,在足三里下约1寸,可以诊断和治疗盲肠炎。取穴时为男左女右,下针后有气感就可以,无所谓补泻。治疗盲肠炎时,痛止后,为清除大便我们可以取天枢、关元等穴。 上巨虚:足三里下三寸,可用于乳房肿块。 下巨虚:足三里下六寸,可用于肚脐以下的硬块,如:子宫,卵巢肿瘤等。 条口:足三里下五寸外一横指处是此穴,条口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条口透承山可以治疗五十肩,采用对侧取穴,一边针一边嘱咐患者活动患侧肩膀,效果会很好。 丰隆:胫骨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为此穴。用于祛痰效果很好,祛痰下针后,捻转到病人感觉有酸麻胀时,把针提到皮下,以45度角向身体方向斜刺下针,捻针到病人感觉酸麻胀时再把针提至皮下,再往下 45度斜刺扎针,感觉也是酸麻胀,留针20分钟。 解溪:在系鞋带处,两肌腱凹陷处为此穴,此穴为经穴,属性为火,为本经母穴,虚实都可以治疗。 |
|
77楼#
发布于:2015-11-20 20: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日《针灸大成》第22课心得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针下去以后,逆为泻,顺为补,逆着经气快转,再慢回为泻,补相反,补是单数,再把针提一点起来,气到很快。 足三里用途:治血压上升,中医说是阳亢,脸充血,西医说是血压很高,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 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中医观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很好。不饱不饿 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饮食要定时定量。 12、奇穴—阑尾穴 足三里下一寸,叫阑尾穴。帮助诊断用时,男左女右,如果有压痛,就是盲肠炎。帮助治疗时,在痛点下针,引到气就好了。痛去掉以后,为确保从大便清出来,可以下大肠募穴天枢, 小肠募关元。盲肠炎破掉时会变成腹膜炎,腹膜炎是原本肚子剧烈痛,后来盲肠破了,痛瞬间消,但一动就痛,就是腹膜炎了。看有没有腹膜炎, 看肚子是凉的,但这边是烫,可以下针,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阑尾。 13、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3-02:16:58) 足三里下三寸叫上巨虚。再下三寸叫下巨虚。下巨虚上一寸叫条口穴。上巨虚穴顾名思义治乳房的硬块,下巨虚治肚脐以下硬块,如子宫卵巢有肿瘤。实症泻,逆向行针,做完再往前扎一点。 条口透承山穴:条口可以治脚麻。承山在膀胱经,腿肚后两个大肌肉中间的穴道叫承山穴。条口穴一针,可以透到承山穴。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从对侧条口穴下去,拿三寸针,一路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 下巨虚。下巨虚治女子乳房硬块,腹部硬块都可以。上巨虚治肚脐以上最好,肚脐以下找下巨虚,但这硬块局限在足阳明胃经上面,采对侧治疗为主。 14、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丰隆穴,膝盖外侧凸起来的骨头与外踝凸起来的骨头的连线中点。 丰隆穴最有名是用在去痰:实症癫痫有痰饮,在丰隆穴下针,针扎到丰隆穴,气到后,针慢慢提到皮层,把它倒过来,斜针 45 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气到后再慢慢把针提到皮层,再往下 45 度下去留20 分钟,这就是导痰术。 解溪穴:腿脖子两个大筋中间,胃经的母穴 |
|
78楼#
发布于:2015-11-20 21: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日《针灸大成》第22课心得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六、足阳明胃经 11、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大穴,胃经本穴。所有的胃病都可以治。补泻皆可。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
足三里做补泻,阳明经的气是往下走的,针扎到足三里(左腿),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逆为泻,顺为补。那逆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就是泻。不要去记顺时、逆时。补的时候,补是单数,像三五七九,把针提一点起来,一个绿豆大,气就到了,很快。 。 在治疗血压上升的时候,可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 常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中医观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海带、海藻类对人的身体都很好。 人类来自海洋,海带、海藻类都是黑色的,黑色的入肾。即使病人还是有癌、肿瘤,但病人治后疗后,从没有胃口治成有胃口,这个癌你可以忽略它。 所以,健康的定义不是没有癌细胞,而是它无害。怎么知道它无害,就看有没有胃气。所以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很好。不饱不饿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饮食要定时定量。 12、奇穴—阑尾穴 在足三里下一寸叫阑尾穴。帮助诊断。 男左女右,如果在阑尾穴有压痛,就是盲肠炎。也可以治疗盲肠炎。 下针下去的时候,引到气就好了。为确保从大便清出来,可以下大肠募穴天枢,小肠募关元。当病人从盲肠炎破掉时,病人会变成腹膜炎,看肚子是凉的,但这边是烫的,就是腹膜炎。如果痛,都可以下针,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阑尾,都可以下针。 13、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 足三里下三寸是上巨虚。那再下三寸是下巨虚。下巨虚上一寸叫条口穴。上巨虚穴治乳房的硬块。 下巨虚治疗肚脐以下硬块,比如女人子宫卵巢有肿瘤。当我们发现实症,用泻的手法,泻时逆向行针,补泻做完再往前扎一点,就是泻。 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 条口可以治脚麻,可以治疗糖尿病。 在治糖尿病时第一个要务是把水补足,中药里有很多生津的药。第二个要务就是把陈旧的糖导引回身上。我们把下面积的糖去掉,同时把水补满,治到病人不渴。 很有名透针是由条口透承山。承山在膀胱经,条口穴一针,可以透到承山穴。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比如说病人肩抬不起来,你从对侧条口穴下去,拿三寸针,一路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 14、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胫骨凸起到外踝骨凸的正中间那点,就是丰隆穴。可丰胸,去痰。导痰术,针扎到丰隆穴以后,左右转捻针,病人感到酸时就是气到了。气到了后,针慢慢起来,针不要出来,只要提到皮层。再把它倒过来,斜针45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又到皮层,再往下45度下去,下去以后,留针20分钟。 |
|
79楼#
发布于:2015-11-21 00: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2015-11-20《针灸大成》第22课学习心得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 2015-11-20《针灸大成》第二十课学习心得 足阳明胃经续 1、足三里:膝下三寸,几乎所有的胃病都可以找足三里,按住足三里,冲阳脉就消失了,这才说明穴位找对了,摸骨头找穴位的方法叫度骨法。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井荣俞经合,阳经的合穴,胃经是土经,五俞穴是金水木火土,合为井荣俞经合,胃经是土经,胃经的本穴是足三里,属性相同,所以虚实皆可治。如:恶心呕吐,扎足三里即可;脚无力,走不远,也可扎足三里;足三里有引火下行之功,灸中脘、关元、膏肓等,燥热难忍,就是灸足三里引火下行;乳癌的肿块若在乳中下方的足阳明胃经,就可下针足三里,虚则补,实则泻。 足三里的补泻手法:用足三里做补泻,若新病,针左腿,左手转动,引到气,感到酸就是气到了,阳明经的气都是往下走的,逆向为泻,顺为补,逆着经气快转,再慢慢转回来,就是泻;补的时候,单数为阳,下针之后,提起一点,气就到了;右腿,按经络气血流注方向下针,转顺要快,慢慢回来,此为补,泻的话下针后快速逆转,气就往回走,这就是补泻的简单方法。 足三里可治高血压:因血压上升导致的阳亢、脸充血,可在足三里下五分下针,斜刺到足三里即可。 中医观念:所有疑难杂症病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重灸足三里,大补胃气,,使病人有饿感,胃气回来了,病人就有救了。 海带藻类黑色入肾,大补肾气,肾阳充足,则长命百岁! 2、奇穴: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即阑尾穴,确诊阑尾炎,只虚病人男左女右伸腿过来,足三里下一寸如果压痛,即可确诊阑尾穴。 阑尾穴治疗方法:先针阑尾穴,减少腹腔压力,气就跑到腹膜了,所以再针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 3、上巨虚:足三里下三寸,对应治疗乳房上部足阳明胃经的肿块。 4、下巨虚:上巨虚在下三寸,可治肚脐以下的腹部肿块,如:女性子宫卵巢的肿瘤,虚补实泻。 5、条口,下巨虚上一寸,专治女子乳房肿块,仅限足阳明胃经,对侧治疗。条口透承山:糖尿病治疗法:糖尿病人西医治疗方法会导致脚麻,因为西医并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本问题,不是消糖,而是让糖下沉至脚底,变硬,麻木没知觉,糖尿病人口渴是因为体液不足,中医治疗很简单1:生津补水2把陈旧的糖引回身上,消掉,两用方法结合,糖尿病就好了!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膀胱经直透胃经,用三寸针,透针时需病人抬手。 6、丰隆:与导痰针灸法:腿外侧与膝眼连线的中点,可丰胸,丰满,丰隆最有名的是祛痰,实症癫痫病人都是痰饮,丰隆下祛痰针即可,具体如下:下针后捻转至酸感气到,慢慢提至皮层下,斜45度向上下针,再捻针至酸麻后再慢慢提起至皮层,再往下45度下针,挺针20分即可。 |
|
80楼#
发布于:2015-11-21 20: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学习心得
一:足阳明胃经之陷谷、内庭、厉兑穴 陷谷:内庭上二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命穴所在,只要是时间的病都可以用。如:早上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是走脸上的,故会脸肿,可在陷谷穴下针。 内庭穴:在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缝上五分,在两个脚趾头后面,是胃经的荣穴,主水。 厉兑穴:在脚趾甲旁,是井穴,属金,是子穴,也是井穴,所以有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井穴一般是在四肢末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在脚趾上,从后面下针,对着胃经下针,就是泻,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如果下内庭,足阳明胃经气血,用应随法,迎是泻,随是补,然后再逆转,迎它又用逆转法补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这个是三种手法里面最强的补泻。 足阳明胃经: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用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2个都扎。走到历兑的时候,历兑是胃经的井穴,有一句话叫“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的病。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历兑。 尸厥放血:《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心下满时,会胀满到闷,血一放出来,胀马上就没了。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井穴和荣穴都是治胃经实证,像牙痛,乳房硬块,乳房胀起来下子穴也可以让他退掉,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 针灸之导引法:《黄帝内经》里有介绍:善针者,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高山,丘陵,然后山沟之间,还有深谷,比如:承山、阳陵、水沟、陷谷等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一路把它引导到河里。 二:足太阴脾经:谏议之官-脾脏:中医的脾脏和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和胃相表里,胃为表,脾为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这是脏,内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泻、消化。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小肠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中风病人流的口水是涎,是从脾脏流出来的,是甜味的,而胃里的津液是很酸的。脾脏主四肢,主肌肉,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属土。 |
|
81楼#
发布于:2015-11-21 22: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0《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三、足阳明胃经(续): 16、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脚第二趾跟第三趾交接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两个脚趾骨,这个穴道称内庭。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边的地方就是厉兑。陷谷是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所在,足阳明胃经是上午七点到九点,是胃经气血流注的时间。假设有个病人来告诉你,他头痛是在每天早上七点开始到九点就不痛了,按时辰发的病,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那你如果说病人告诉你,
“为什么我太太七点到九点 要跟我发脾气”,陷谷,这些只要是时间发生的都可用俞穴。每天早上脸肿,我们在陷谷穴下针。 内庭,这个穴道在两个指头后面,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他主水。那厉兑穴是井穴,属金。这里出现一个问题,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子穴,子穴正好是井穴。拿个针做泻,是折腾人家。我们有个法则,叫做“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
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井穴一定是在四肢末梢。内庭穴变成足阳明胃经的母穴。 如果你下内庭。足阳明胃经气血是这样下来的,我们用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然后再逆转,迎它又用逆转法补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这是三种手法在里面,这是很强的补泻。 阳明经呢,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阳明经,
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 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两个都扎。这是牙科,那近 取穴也可以扎,像颊车、下关等。 走到厉兑的时候,厉兑是胃经的井穴,我们有一句话叫“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
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像心口的闷痛,因为胃经经 过胸口这样下来。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我们治疗心脏 动脉血管阻塞 ,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这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好像有扫把在洗刷心脏, 这是我们非常好用的穴道。 尸厥放血:《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即昏迷
。少商、商阳等等的井穴直接把手一抓。指头尖一次放完,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在这井穴与荣穴
都是胃经实症,像牙痛、乳房硬块。假设妇人不打算喂奶了。现在乳房胀起来。胀起来下时, 下子穴也可以让它退掉,陷谷也很好用啊,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巨虚也可以用。 针灸之导引针法:在导引的时候,《黄帝内经》说,善针者,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我们看穴道的名字,高山、丘陵,然后山沟之间,还有深谷,这水一路导下去。这什么意思,因为我们有很多穴道是以山做名称,很多穴道是以陵做名称,像承山、阳陵、阴陵,人中又叫水沟,刚刚有讲到陷谷,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一
路把它导引到河里。所以,像水沟,就是急救的大穴,病人阳亢一上来,昏迷时,水沟一下 去,就会把它导到深谷。我们手上有阳谷、支沟,很多穴道都是用这类名词。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七、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中医的脾脏,把它跟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所以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肉边收藏,藏的意思。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
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 脾脏主四肢,四肢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谏议之官就像是魏征,当皇帝不对,要告诉皇帝不对,这就是脾脏。脾主肌肉,肌肉是脾脏在管。那脾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里面属土。胃是甘味,你吃到天然的甜,通通入脾胃。土很重要,因为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中风预兆:手前面三个指头麻。这个麻一旦的出现,大概六个月以内会中风。那如果说这个麻是出现在足阳明胃经上面,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的时候,可能两个星期内会中风。这时候就马上灸足三里,灸的时候要灸到他不麻,起了疤都没关系,起了水泡就把水泡刺掉,灸个九壮、十一壮、十五壮,灸完第二天再灸,在灸的中间就让它通了。 脾脏是黄色,黄色也是入通于脾。吃蔬果类,见到黄色的,橘子,黄瓜之类的,都是入脾脏的。音是宫,实际上我们用“呼”出脾胃污浊之气。当胃气、脾脏的气要消失的时候,可能三天、四天,每天不断的打嗝。到时候嗝不出气的时候,就是脾气绝了。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脏是先天之本。思伤脾,脾主味。胃口,味觉,是脾在管。思能伤脾,思虑很重,脾脏会受伤。脾脏受伤,味觉就没有了。 |
|
82楼#
发布于:2015-11-21 22: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15、解溪穴与冲阳穴 解溪穴:腿脖子两个大筋中间,胃经的母穴,虚症治此,如头痛在胃经几年了,扎对侧的解溪。 冲阳:解溪下二寸,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是胃经的原穴,实虚补泻均可。冲阳脉代表胃气。 16、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内庭,在第二、三趾交缝上半寸,骨头后下针,为内庭,再上二寸为陷谷,一直到二脚趾甲旁边的地方为厉兑。 陷谷: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治按时辰发的病,胃经时间为上午七点到九点。治早上脸肿。 内庭: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为井穴,属金,胃经为阳土,厉兑为子穴,“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如井穴为子穴,改荣穴泻,井穴为母穴时,改合穴补。所以,内庭逆气入针。 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下大肠经,对侧治疗。近取穴也可,下颊车、下关等。 厉兑,“井主心下满”,心口痛、心脏动脉血管阻塞,下厉兑。 尸厥放血:昏迷、心下满胀满闷倒,十宣放血。牙痛、乳房硬块、回奶,下胃经子穴,陷谷也可。 针灸之导引针法: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导引,以山沟、丘陵命名。 七、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中医的脾脏和胰脏合在一起。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为里。 脾脏主四肢,脾主肌肉,肝主筋,脚抽筋,手不能握拳,肝的问题,肌肉在萎缩,脾的问题,脾味是甜的。 中风预兆:第一、手前三指头麻,六个月内会中风,如果麻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上下巨虚、丰隆麻的时候,可能两个星期会中风。 |
|
83楼#
发布于:2015-11-21 23: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2日《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脾脏是黄色,黄色蔬菜瓜果入脾。音是宫,发音是“呼”,脾开窍在唇,动作配合:双手按在脾脏上,左肋的地方,嘴唇做“呼”的口型,吹气出来的声音,呼到没气,再把肛门提起内劲吐出,这是没声音的,再吸气回来,一定到空气好的地方。 脾变动在哕,哕是打嗝,当胃气、脾脏的气要消失的时候,可能三四天不断地打嗝,嗝不出气时,脾气即绝。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脏为先天之本。思伤脾,脾主味(胃口、味觉)。 咖啡与胰脏癌:喝咖啡会得胰脏癌,酸入肝,酸克土,重味入血分、淡味入气分,胃主气、脾主血,咖啡味厚重入血分,而又为酸性,直接打击到脾。 2、隐白穴与奇穴三毛 足太阴脾经第一个是隐白穴,大脚趾甲外侧下方,治尸厥昏迷。井穴力量很强,疝气、肠子下坠,在肝经的井穴、脾经的井穴上都可下针。隐白除了治疝气,治白带、经漏不止、阴道问题,脾主少腹。 隐白上面的区域叫三毛,“灸三毛治失眠”。 3、大都穴与太白穴 大都位于脚侧大脚骨前与脚趾骨之间的竖纹,扎针脚趾弯下。荣穴,属火,为脾经母穴,虚症治此。 蛔虫症判断:一是看下牙龈的下方,如果有很多白点连在一起,就有虫,这个没了再看眼睛,眼皮翻开,眼白上有很多蓝点,代表有虫,还有晚上肛门痒。表症是肚子大。脾脏实了就有会生虫,脾虚才生虫。运动强脾。 太白穴,大脚骨后凹下处,脾经的俞穴,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因为属性相同,补泻均可。 4、公孙穴(胃心胸病) 公孙在脚掌上凸起来的骨头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公孙主冲脉,列缺主任脉,冲脉在任脉旁开半寸。 “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配上内关穴,治任何的胃病,心脏病,胸部的病、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公孙通通可治。病人胃出血不下足三里,足三时是胃的本穴,会吐更多血,下公孙。同样,公孙治孕吐,足三里也可。 公孙是脾经的络穴,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冲阳,病变在足阳明,冲阳配公孙。 |
|
84楼#
发布于:2015-11-22 01: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针灸大成》第二十三课学习心得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 《针灸大成》第二十三课学习心得 足阳明胃经续:1、解溪:脚面两条大筋的中间,胃经母穴,阳经是金水木火土,对应井荣俞经合,解溪可治阳明经的虚症。如胃经上的头疼就可针解溪。 2、冲阳:脚面上有动脉的地方,就是冲阳脉,代表胃气,冲阳是胃经原穴,可补可泻,虚实皆治。 3、内庭:第二三脚趾交接处上五分,胃经荣穴,属水。欲求肠胃之气求内庭,内庭要逆气下针。 4、陷谷:内庭上两寸,胃经俞穴,病在时取其俞,胃经实症可求陷谷,也可治脸肿。 5、历兑:胃经井穴,属金,“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下牙痛属足阳明胃经,针历兑,上牙痛属手阳明大肠经,针合谷,对侧下针,若已化脓,加梁丘,牙痛也可就近取穴,针颊车,下关等。井主心下满,井穴可治心脏下方涨满,堵塞,心脏动脉血管阻塞。 6、尸厥放血,即昏迷症,十二井穴,十宣放血可解;也可治,心下满涨满闷倒,牙痛,回乳,乳房硬块等,可下胃经子穴,陷谷,上巨虚等。 7、 针灸之导引针法:针灸重在导引,带“山、陵、谷、沟、” 等可做导引作用。 足太阴脾经: 1、脾为谏议之官,脾和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脾是脏,收藏之意,胃是腑,主宣泄,消化,有开口,有进出 ,脾胃为表里关系, 阳明经又是多气多血,所以脾胃的气血是平衡的。脾主四肢,主肌肉,脾属土,土生万物,方向对,万物都对,方向错了,万物就是万弊。 2、 中风预兆:手前三指会麻,一麻,六个月内会中风,如果是麻到胃经上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也两周会中风,这时要马上灸足三里,灸到不麻,即可化解中风。 3、脾脏是黄色,黄归脾,所以黄色蔬果都入脾脏,养脾还要注意深呼吸以排出脾脏之毒,好的中药、针灸、功发都会让人冥眩,这都是正常的。 4、当胃气、脾气要消失的时候,打嗝三四天后,打嗝停的时候,脾气就绝了。 5、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思伤脾,脾主味,思虑很重,脾脏就会受伤,味觉就没有了。 |
|
85楼#
发布于:2015-11-22 07: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六、足阳明胃经 15、解溪穴下二寸左右,能摸到一动脉,动脉下为冲阳穴,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
我们有手三阳足三阳,阳经才有原穴,阴经上没有原穴,过去冲阳穴禁针,因为过去针粗,下针就会扎到动脉,现在可针冲阳穴,下针时先把动脉拨开,冲阳为原穴,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都可治。 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 16、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脚的第二个趾头跟第三个趾头交缝上五分的地方,为内庭穴。为胃经荣穴,主水。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陷谷是我们足阳明胃经的俞穴,如果按照时辰发病,都可以下胃经的俞穴——陷谷穴。 从内庭一直往下到脚指甲边为厉兑穴,厉兑穴是胃经的子穴,也是井穴,我们有一个法则,叫做“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意为需要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时,因为井穴都在四肢末稍上,没办法在井穴上泻时我们改为荣穴,要补井穴时我们改用合穴。 内庭变成足阳明胃经的子穴,下针时,逆着胃经下,用迎随法做补泻,再用逆转法补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三种手法用在补泻上,效果很强。 厉兑也可用来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 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中说,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一开始学习到的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面,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因为井穴在旁边。 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 针灸之导引法 黄帝内经中说:“善针者,善导引。”导引最初的手法:如高山、丘陵、山沟、深谷,水可以一路导下去,我们有很多穴道是以山做名称,很多穴道以陵做名称,如承山,阳陵、阴陵,人中又叫水沟,陷谷,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我们导引,一路将它导引到河里。 七、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中医把脾脏跟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所以腑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藏的意思。中医认为荣是血,卫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我们在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上下,这是因气在推动,除了推动肝腑外,也在推动脾脏,脾被推动,胃就爱挤压,脾胃就呈现互动的关系。 脾脏主四肢,四肢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脾属土,甘入脾。 |
|
86楼#
发布于:2015-11-22 19:44
中医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2日《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一:脾经的功能 1,脾在色为黄色,所有黄色入脾脏。比如黄瓜、橘子之类的。脾在音为“宫”,动作上是“呼”。脾开窍在唇。我们用手按在脾脏的地方,左肋下的地方,把嘴唇做“呼”的口型,然后吹出来声音,吹到没有气的时候提肛门,排脾脏的毒。眩晕反应:当我们吃中药,下针,做这些功法的时候会头昏都是正常的,做得好才会头昏的现象。 脾,在变动为哕,就是打嗝。当胃气、脾气要消失的时候,可能三四天都会不断的打嗝。到打不出来了,就是脾气没了。 二:脾经的穴位 隐白穴:隐白穴、在大脚趾内侧指甲盖旁。可以治1、治尸厥昏迷2、治疝气3、治妇人白带、经漏不止,阴道的问题。 三毛:经外奇穴,隐白穴上面长毛的地方。灸三毛可治失眠。 大都穴:在脚趾头跟脚掌交接横纹的地方。是脾经荣穴,阴经的荣穴都属火,火生土,所以又是脾经的母穴。虚证可在此治。脾脏有虚证,除四肢无力,唇会比较白。因为土生金,金是白色。 蛔虫诊断,1、把嘴唇拉开,在下牙龈的下方,如果有很多白点出现,是有虫。2、眼白,如果有很多蓝色的点,是有虫。3、晚上肛门痒,是有虫。4、脾虚的人有虫。最明显的表证是肚子大。 太白穴:在脚旁边的大骨后面的骨缝下方。是脾经的俞穴。俞穴按时间发病,脾经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 公孙穴:在脚掌突骨的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是脾经的络穴。1、公孙主冲脉。公孙内关可治胃心胸病,既任何的胃病、心脏病、胸部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治。公孙,足三里可治孕妇妊娠呕吐。 |
|
87楼#
发布于:2015-11-22 22: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2《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七、足太阴脾经(续) 1、谏议之官:脾脏。中医的脾脏包含胰脏,跟胃相表里。脾脏主四肢,主肌肉,味道是甜的,甘味。五行属土,属黄色,音是宫,清脾胃用“呼”字诀。脾胃为后天之本,肾脏是先天之本。思伤脾,脾主味。脾脏受伤,味觉就没有了。 咖啡与胰脏癌。味有两种,一个很重,一个很淡,重的入血分,味淡的入气分。胃主气,脾主荣主血。咖啡,味道很厚重,是入血分的,咖啡又是酸性的,酸味,本身入肝,酸克土,直接打击到脾脾,造成负担,导致胰脏癌。 2、隐白穴与奇穴:三毛。 足太阴脾经第一个是隐白穴,左脚趾甲,旁边有一个穴道。隐白穴可治尸厥昏迷。下针也可以,疝气,在肝经的井穴、脾经的井穴,都可以下针。按五行说,阴经的井荣俞经合在手肘以下、膝盖以下。手肘以下的井荣俞经合是木火土金水。隐白是脾经的井穴,属木。隐白穴,妇科也可以,因为脾主少腹。肚脐以下,就是少腹。是脾在管。所以很多妇人的白带,经漏不止,阴道的问题,可以在隐白下针。隐白上面的区域,叫三毛。灸三毛可以治失眠。有失眠的问题,就灸三毛。 3、大都穴与太白穴,趾甲旁边是隐白。在脚掌里面有一个大脚趾骨。在这个骨边横纹,脚趾头跟脚掌交接横纹的这个地方,叫
大都穴,扎下去很痛,把脚趾头弯起来肉就比较多。大都穴是荣穴。阴经的荣穴,全身上下阴经的荣穴都是火,火生土。所以是脾经的母穴。虚症治此。用插提法、迎随法,会很痛。针下去以后,再提一点,就可以了。中医认为,脾脏虚症时,除了四肢无力以外,唇会比较白。白色是金,土生金,极虚的话,会容易产生蛔虫。 蛔虫症判断。把嘴唇拉开来,看下牙龈的下方,如果很多白点在一起,就是有虫。眼睛拿起来看,把眼睛翻开来。如果在眼白的地方,出现很多蓝色的点代表有虫。还有晚上肛门痒,也代表有虫。因为虫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在肝,有的在肠,有的在肛门口,所以要看好几个地方。最明显的表证是肚子大。大都穴因为虚症治此,所以我们可以实脾。脾脏实了就不会生虫。三个人在吃菜,只有脾虚的会长虫。 太白穴。穿过脚旁的大骨后面,骨前是大都,绕过骨头后面的
地方是太白穴。下针的方式是直针下。要下在下面,阴经的地方。太白穴是脾经的俞穴。俞穴按时间发的病,脾当值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脾很实,脾气很旺的时候,四肢肌肉都很旺,九点到十一点是最有力的。一开始上班,大家都很累,那就是脾虚。想办法让他们多跑步,多“呼”啊,这 样可以实脾、也不会生虫了。或者按时间下针,员工懒得动,一针太白,就清醒过来了。因为属性相同,在俞穴上做补泻,虚实都可以。需要扎大都,的虚症,也可以选太白。 4、公孙穴(胃心胸病)。 公孙用途非常多,道非常好找,脚掌有凸起来的骨头,在凸骨的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就是公孙穴。公孙主冲脉。人身上,在任脉旁开半寸的地方,是冲脉。有歌诀:“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穴配上内关穴(在手心包经上)。任何的胃病、心脏病,胸部的问题: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公孙通通可以治。病人一直喘,无法回答你,公孙内关针下去,就可以跟你讲话了。要先把喘定住,才能问他。不能一直问他,又让他一直喘。 当胃痛时,内关还没用到,公孙下去也就好了。有时候若没有立竿见影,就是没有扎到穴道。甚至在发心脏病的时候,摸公孙都会摸到一个硬块。 整个冲脉都是公孙在管,整个任脉是列缺在管。临床上病人胃出血 一般不下足三里,因为是足三里胃的本穴,病人会吐更多血,所以我们下公孙。同样的,公孙可以治妇女怀孕恶心、吐啊。 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刚刚介绍到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冲阳,病变经在足阳明,我们要采原
络治疗。我们会找病变经的原穴,足三里。再配合表里经的络穴,公孙。阴经和阳经中间有络,所以能阴阳协调,阴阳是相辅相成的。公孙穴主冲脉,冲脉力量很强,所以腹胀、鼓胀通通可以用公孙。“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因为它是络穴,虚实都可以在这下针。 |
|
88楼#
发布于:2015-11-22 23: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3日《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公孙穴主冲脉,冲脉力量很强,腹胀、鼓胀用公孙。“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络穴虚实皆可下针。 5、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 商丘,脚踝骨与脚胫骨交接的缝处,下针为直下,为脾经的经穴,属金,为脾经的子穴,治实症,新病治此,久病治大都。 对称治疗法,不管穴性与五行,公孙痛下对侧商丘,还痛,下对侧公孙。 商丘还有助孕的效果。 6、三阴交与妇科病治疗 三阴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位于内脚踝上三寸的地方,骨头后面。可诊、治月经痛,腹诊子宫、腹腔有淤块、肿瘤,三阴交会有压痛点。 腹左主血、右主气,有淤血时左边有压痛点(关元外开三四寸),有积块、肿瘤时中间有压痛点。 三阴交主血,脾主少妇,孕妇正常为血旺气衰,如果气旺血衰会落胎。合谷为气穴,三阴交为血穴,补三阴交泻合谷安胎,否则落胎,所以合谷、三阴交孕妇禁针,以免补泻错误。 腹寒,淤血易积,症状为冰脚。小肠温度不够可以在关元上灸,近取穴,远取穴就是灸三阴交。 男人遗精、梦遗,阴茎痛、少腹痛,肠子打结,都可以用三阴交。 几乎所有的妇科病都可用三阴交,如腹不痛了但滴漏不止,下隐白。 水肿、脚积水,也可用三阴交,消导。小便不利,可用三阴交,也可用中极,中极为膀胱之募,都下更好,再灸关元。中医要活用。 |
|
89楼#
发布于:2015-11-22 23: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2015-11-22《针灸大成》第24课学习心得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2015-11-22《针灸大成》第二十四课学习心得 足太阴脾经续: 1、咖啡与胰腺癌:酸入肝,酸克土,咖啡味道厚重,入血分,咖啡又是酸性的,很伤脾,会致胰腺癌(重味入血分,淡味入七分,胃主气,脾主荣主血)。 2、隐白与三毛穴:隐白可治尸厥昏迷,隐白是井穴,井穴力量很强,脾经肝经肾经都从腹股沟上来,所以,隐白可治:疝气,肠下坠,女人妇科(脾主少腹,脐下归脾经管,病在脏取其井,所以找脾经井穴),白带,崩漏,阴道病。阴经的井荣俞经合是木火土金水,阳经是金水木火土。三毛穴治失眠。 3、大都与太白:大脚趾和脚掌交接横纹处即大都,荣穴,全身所有阴经荣穴都属火,火生土,所以大都是脾经的母穴,治脾经虚症,脾脏虚症的症状:四肢无力,唇白。脾急虚易生蛔虫:蛔虫病的判断: a:下牙龈下方,如果有很多白点即是蛔虫;b:眼睛翻开,眼白处,有蓝点,即是有虫;c:晚上肛门痒;d:肚子大。脾实就不会生虫,多运动,少胡思,就会强脾。太白穴:大骨后骨缝下方是太白,太白是脾经的俞穴,病在时取其俞,按时间发病都可针或灸太白,脾经时段很累就是脾虚,很精神就是脾强!太白与脾经属性相同,可补可泻,虚实皆可。 4、公孙(胃心胸):凸骨下方,跟肌肉交接处即公孙,公孙主冲脉,“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配内关,可治任何胃病、心脏病、胸部病: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皆可。(心脏有病时公孙会有硬块)。公孙配足三里,可治孕吐。公孙是脾经络穴,如果病变在足阳明胃经,用原络治疗法,先找足阳明胃经原穴足三里,再配合表里经的络穴公孙即可治。阴阳经之间有了络穴,阴阳才协调,相辅相成,化疗后的病人,阴走阴,阳走阳,就快要死了。扎针治病,针的力量一定要到!才能治病,否则,治病就是个玩笑。公孙穴主冲脉,冲脉力量很强,所以腹胀,鼓胀皆可下公孙,“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因其是络穴,原穴,虚实皆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