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楼#
发布于:2015-11-11 23:33
孙钦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5、6课学习心得: 小肠是人的第二个心脏,会发热。 小肠因为有了这个热,食物才会消化掉。 所以小肠被定义为火,食物消化后进入大肠,大肠把水拿走,大肠环绕小肠, 大肠的水因为热而汽化。蒸汽透过肠壁上升,回到肺里,形成津液。 例如:水生木,膀胱在小肠前,小肠是火很热,膀胱容量400cc会有尿意, 因膀胱的热产生的速度、、力量、压力排出。膀胱在第二次汽化时, 浊水排出,干净的水交给肝。肝得到干净的水把毒排掉,再交给胆,化成胆汁。 地支歌: 3:00-5:00 寅时 肺经 5:00-7:00 卯时 大肠经 7:00-9:00 辰时 胃经 9:00-11:00 巳时 脾经 11:00-13:00 午时 心经 13:00-15:00 未时 小肠 15:00-17:00 申时 膀胱 17:00-19:00 酉时 肾脏 19:00-21:00 戌时 心包 21:00-23:00 亥时 三焦 23:00-1:00 子时 胆经 1:00-3:00 丑时 肝经 可帮助我们做诊断。 五行与五色: 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 肺是白色的,心是红色,肺比心大很多,很多白加一点红,就是手掌的颜色。 手掌表示肚脐以上的颜色。 肝脏是心脏的妈妈,心的血来自于肝,人睡觉时,是肝脏最忙的时候。 把身上的毒素排干净,血就是正常的,质量好,跟肺合在一起。 肝硬化、肝肿瘤, 中医里面,有东西的在里面称为实,没有东西在里面称为虚。 有东西在,空间小,但血流量是一样的,还没把毒素完全代谢掉, 大量的血回到心脏,白不变,红增加,所以肝病人的手暗红色。 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你睡不着,身体告诉你肝脏有问题了。 地支歌讲的是时间或时机。时机很重要。 当中医能掌握时机,就可以诊断、治疗、验证。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人体有十二正经,六阳经,六阴经。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井容俞经合下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阴经属性排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井容俞经合。 任何的阴经,他的井穴都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 阳经属性排行:金水木火土,对应井荣俞经合。 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上都有络,叫络穴。 阳经比阴经多一个原穴。 四、病在脏取井穴。 病在脏,病在越深的地方,我们要在指头末梢,井穴通通在手指头或者脚趾头的末梢,非常敏感。 比如: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叫“厉兑”(位于第二个脚趾头)。 “井主心下满”,动脉血管堵塞,心剧烈疼痛,针一下去, 痛立马去掉,就是所谓的实症。 五、病在色取荣穴。 遇颜色出现,选穴道的时候用荣穴。发黄脾病,发红心脏病,发黑肾脏病。 六、病在时间取俞穴。 俞穴治时间的病。按照时间发病的,按地支歌去判断。 七、病变于音取经穴。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每一条经都有他的经穴,声音是从那个器官发出来的。 如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暴饮暴食就用合穴,平时只要七八分饱就好,可以锻炼胃气。 九、五脏不平用原穴。 原穴是安五脏的。阳经都有原穴。 十、与四季关系。 井穴主冬天,脏主冬。 声音主长夏,取俞穴。 味主秋,取合穴。包括嗅觉、味觉。 为什么要取春夏秋冬,中医观念,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按照节气走,寿命会延长。 任脉与督脉: 女人怀孕靠任脉。 任脉24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用于溺水急救, 病人采取趴地姿势,小腿跪着。 取三寸长针入会阴时要对着心脏的方向下针。 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这是对称取穴的方法。 |
|
76楼#
发布于:2015-11-12 06: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张倩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5、6课学习心得 一、五行与五脏五色的关系
心脏不存在癌,因为它温度高,癌细胞经过心脏时将被杀死。 水生木的解释:膀胱在小肠前面,当尿液累积到膀胱时,因为小肠很热,膀胱里的尿液是汽态的,气是往上的,当达到400cc里人会感觉到尿意。在膀胱汽化的过程中,浊水被作为尿液被排出,干净的水将被运回到肝脏,肝脏得到干净的水用于排毒,化成胆汁排出。 五行与五色的关系: 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
脏腑器官 对应时间 对应五行 肺 寅(凌晨3:00-5:00) 阴金 大肠 卯(凌晨5:00-7:00) 阳金 胃 辰(上午7:00-9:00) 阳土 脾 巳(上午9:00-11:00) 阴土 心 午(上午11:00-下午1:00) 阴火 小肠 未(下午1:00-下午3:00) 阳火 膀胱 申(下午3:00-下午5:00) 阳水 肾脏 酉(下午5:00-下午7:00) 阴水 心包 戌(下午7:00-下午9:00) 三焦 亥(晚上9:00-晚上11:00) 胆 子(晚上11:00-凌晨1:00) 阳木 肝 丑(凌晨1:000-凌晨3:00) 阴木 三、中西医健康标准
西医:设备检测,查不出问题则为健康。 中医:正常人到生病是一个过程,会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 四、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正经十二条,奇经八条,有六阳经、六阴经,加起来共十二条。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正经十二条。十二正经中,所有的阳经及所有的阴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经合,俞是运输的意思。古体字是有一个“月”边,腧,古书上有歌诀,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下针时,在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下针。 阴经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阴经有五行的排行,叫做木火土金水。阳经比阴经多原穴。 络穴:连接两条平行经脉的穴位。 病在脏取井穴,病变于色取荣穴,病在时间取俞穴,病变于音取经穴,病起于饮食取合,五脏不平和用原穴 五、与四季的关系
井穴主冬天,脏主冬,冬季刺井穴。井荣俞经合五穴,都在手肘以下或膝盖以下。夏天,取俞穴。只要有味道的问题治在合穴。 长夏:指每个季节交换的时候,如春夏交接的前后2个礼拜,春天的最后2个礼拜和夏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阴:看得到的,有形的。 阳:看不到的,无形的。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
任脉——所有阴汇积的地方。督脉——诸阳之会
一、任脉与督脉 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靠任脉。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 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中。嘴巴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舌头顶到上颚的时候,任督二脉通。任督二脉相通时,脑筋清醒。 任脉有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穴用途:道家练打坐时,把会阴往上提。急救的时候也用会阴。 |
|
77楼#
发布于:2015-11-12 08: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 《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中医为何可以治疗癌症? 很简单,因为心脏很热,癌细跑经过心脏,像飞蛾扑火一样。若把全身从头到脚变成像心脏一样,很热,癌细胞就没有了。 地支歌的精神,就是从时间和时机和判断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和验证。我们有专门时辰发病,我们下时针,就是时间的针,把他治好。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肺寅(凌晨3-5点)手太阴肺经 大卯(凌晨5-7点)手阳明大肠经 早上上大便,证明身体健康 胃辰宫(早上7-9点)足阳明胃经 脾巳(早上9-11点)足太阴脾经 心午(中午11-1点)手少阴心经 小未中(下午1-3点)手太阳小肠经 申胱 (下午3-5点) 足太阳膀胱经 酉肾(下午5-7点)足少阴肾经 心包戌(下午7-9点)手厥阴心包经 亥焦(下午9-11点)手少阳三焦经 子胆(晚上11-1点)足少阳胆经 超过11:30发生病痛为胆结石 丑肝通(晚上1-3点)足厥阴肝经 (脸黄手掌暗红,晚上这个时候睡不着就是肝出了问题,如果冶过后,还通宵不能睡,就是越治越坏。怎么知道肝胆治好了,很简单,好不好睡?答,现在很好睡,不用X光去照,人纪是站在外面就知道里面,这就是需要地支歌的原因) 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的颜色为:青赤黄白黑,阴为里,表为阳。对应的十二经络图整合如下: 我的图上不了,等一会我再研究一下。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正经有十二条(六阳经、六阴经),都会去到井荣俞经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阴经的五行排行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他的井穴通通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 阳经的五行排行属性是金水木火土。他的井穴就是金。 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经上面都有一个络,叫络穴,什么叫络穴,这两条不交接,平行,是经,横向联连的地方就是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是原穴。 四、病在脏取井穴① 所谓病在脏取井就是病在越深的地方,我们要在指头末稍,井穴通通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稍,非常的敏感。比如说,足阳明胃经的井穴,我们叫厉兑,位在第二个脚趾头。我们下针的时候,“井主心下满”,临床上,在动脉血管堵塞,用一寸针,刺一点点即可。所谓堵塞,西医讲的动脉血管堵塞,中医是讲心剧烈的疼痛,这个针一下去的时候,痛马上去掉,就是所谓的实症。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 《黄帝内经》指出病变在颜色上,青色为肝,红色主的是心,脾主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了,一看见到发黄是脾病,发红是心脏病,这个人脸色发黑是肾脏病。遇有颜色出现,我们选取穴道的时候用荣穴。 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这个俞穴,你们可以叫它shu穴,治时间的病。每一条经都有他的俞穴所在。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天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按地支歌去判断。 过去有的是用荣穴,例如有的人每天晚上因发气喘起来,或每天晚上三点钟起来,要五点才能睡,我们要下他的肺经的俞穴。这出自《针灸甲乙经》③,用俞穴的效果非常好。也可以用荣穴,也有效果。我的方法是:亲人用俞穴,敌人的话就选荣穴,比较痛。两个穴道都有效。所以按照时间发的病,要如何治疗,现在讲完地支歌,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嘛。按时间上扎,针灸是非常灵活的,中医比较接近哲学。 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者。相法中,女人面大声沙骨粗,这是孤单到老,声沙就是象,骨头很大,肉看不到,脸又很大,这个女生一辈子孤单到老。如果是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声音是从那器官发出来。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胀满的病就用合穴。讲到饮食,真正对身体最好的,是吃完还要有一点饿的感觉,一年四季保持有一点饿,只要七、八分饱就好,因为这样不断训练你的胃气。治病时,只要病人饿,有一点胃气,病人就救回来了。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原穴是安五脏的,五脏不平衡时用的,阳经都有原穴。 十、与四季的关系 井穴主冬天,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夏天出问题,我们一样取他的俞穴。声音主长夏。长夏的概念:节气在转换或季节的交换。合穴《针灸甲乙经》指出,味主秋; 阴是看得到的皮肤、肌肉、血管,是有形的。阳是无形,但存在的,力量有多大就是阳。所谓春天夏天要养阳,秋冬主收敛要养阴。针灸的穴道是可以用在保养的。 十一、五行 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一、任脉与督脉 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无论如何不要让别人碰你的脊椎骨,督脉不能碰,脊椎骨像龙骨一样。(写到这我发现我错了一件事情,生孩的时候不该打无痛分娩,如果早四年看到这,绝对不会在脊椎打针) 女人怀孕全靠任脉。督脉走在后面,诸阳之会,脊椎骨上面,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中这边。简单的概念,舌头顶到上颚的时候,任督二脉是通的。你们在听课时,是把舌头顶上去的,脑筋会很清醒,阴电阳电相通。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穴在那呢? 男人呢,把睾丸翻起来,在肛门和睾丸下方的中间。女人呢?在阴道和肛门的中间是穴。 假如要下针在手上的少商、鱼际,病人偏偏手指断了没有少商穴,就从别的角度进去。 我们要从很多角度进去,经方为何叫经方,处方要治那个地方就会到那个地方,百发百中。 所以切入的角度很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诸位从头到尾要有这个观念。 我常常讲这个穴道可治这个病,其它穴道也一样可以治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疑问是:十二经络手足各六条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以“太”和“少”作为第二个命名?比如足少阴肾经,为何不是足阴肾经,“少”字有何意义和典故?足太阳膀胱经,为何不是足阳膀胱,“太”字有何意义和典故? 我的收获是: 1、身体要保证温度不能太寒,但凡身体有寒就容易生病;比如感冒,为什么风寒感冒就占了80%的比例,一旦发生风寒,都市熊老师说这是“足太阳膀胱经”受寒,需要通过出汗解决,比如经方桂枝汤,食疗姜葱粥,姜糖茶,晚上泡脚等,发了汗病情就不会往里走。 我曾经不明白表里的关系,也不知道往里走,是往哪里走?结合倪师昨天讲的表里的关系,阳水为膀胱经,阴水为肾水,那就是处理好了足太阳膀胱经受寒问题,病症就不会走到肾水里面,产生别的病变。(这是现在的思考,我不太确定理解是否正确,先放这里,后续学到后面我再回顾;在这之前我也有一直在想“病情走到里”如何处理的问题,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至少可以通过针灸来处理。)。 2、通过一个人脸部的颜色去判断生了什么病,比如我们一个同事老是脸黄,就是脾胃 出了问题,食疗的方式就是小米粥,也可以通过拍打经络的方式处理:早上拍胃经。也可以通过病变于色取荣穴来处理,找脾经的荣穴。 3、病在时间者取俞穴,半个月我前,我打电话问爸,问到睡眠问题,他说每天凌晨2点会醒来,眼睛现在不舒服。我判断是肝的问题,让爸买金钱草喝,同时吃胆宁片。今天的学习让我悟到,原来针灸取俞穴,针对我爸的这种情况,就找肝的俞穴下针。 4、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原来我的理解是治没有发生的病,而不是治已发 生的病;理解的层面在于保健;通过今天五行相克的学习,木克土,当出现肝病的时候,先去抢救还是正常的脾,把脾调好了,肝病就不会往下走。当肺出现问题,比如肺癌,金克土,就去抢救肝。肾有问题,水克火,火代表心,就要把心脏调好,睡好觉。 针对个人情况,五行里面,我肺弱,金克木,我要先处理肝的问题,肝现在很好继续保护,肝脏在1-3点排毒,我现在必须在11点前睡觉,从情绪方面,要少恼,放宽心。 肾不好,水克火,火代表心,我的心虽然可以睡整觉,但是经常手脚冰凉,也是心不强的表面,解决方案食疗为多吃枸杞、红枣,颜色搭配可选红色,注意冬天穿长衣长裤,避免受凉,多晒太阳(天之阳)、艾灸(地之阳),经络拍打为心包经。 心弱,火克金,金代表肺,肺现在已经弱了;心弱方面多吃莲子百合汤;我现在首要做的是:补土,让土生金。食疗方案为小米粥,颜色搭配多选黄色。 |
|
78楼#
发布于:2015-11-12 08: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针炙大成》第5、6集心得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寅时开肺(凌晨3-5点),卯时大肠经(5-7),辰时胃经(7-9点),己时脾经(9-11点),午时心经(11-13点),未时小肠(13-15点),申时膀胱经(15-17点),酉时肾经(17--19点),戌时心包经(19--21点),亥时三焦经(21--23点),子时胆经(23--1点),丑时肝经(1--3点)。 根据发病的时间,判断哪个脏腑有问题,对症治疗。 中医五行图解: 中医五行相关内容归纳图: 人体12条经脉: 12条指名称有12种,人体两边共计有24条 手三阳,两边共6条经络,手三阴,两边共6条经络 足三阳,两边共6条经络,足三阴,两边共6条经络 分别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经脉的走向,我自己有 一个顺口溜: 手三阴,胸内手,手三阳,手外头 足三阳,头外足,足三阴,足内胸。 十二经脉之井荥输经合: 金 井 木 病在脏,取井。说明位置较深。井穴下针,效果非常好。 水 荣 火 病变有颜色时,选荣穴。青色主肝,红色主心,黄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肾。 木 腧 土 按照时间发病的。如发病在胆的,会用到胆经的腧穴。 火 经 金 病变在音可选用经穴. 土 合 水 由食物引起的选用合穴.平常最好是7.8分饱,使胃气足. 任脉和督脉: 任脉在人体阴面正中线,任脉是阴脉之海。起于小腹,止于眼眶,任,女子妊也,主要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的作用, 督脉在人体阳面正中线,督脉是阳脉之海。 |
|
79楼#
发布于:2015-11-12 09: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 《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中医为何可以治疗癌症? 很简单,因为心脏很热,癌细跑经过心脏,像飞蛾扑火一样。若把全身从头到脚变成像心脏一样,很热,癌细胞就没有了。 地支歌的精神,就是从时间和时机和判断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和验证。我们有专门时辰发病,我们下时针,就是时间的针,把他治好。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肺寅(凌晨3-5点)手太阴肺经 大卯(凌晨5-7点)手阳明大肠经 早上上大便,证明身体健康 胃辰宫(早上7-9点)足阳明胃经 脾巳(早上9-11点)足太阴脾经 心午(中午11-1点)手少阴心经 小未中(下午1-3点)手太阳小肠经 申胱 (下午3-5点) 足太阳膀胱经 酉肾(下午5-7点)足少阴肾经 心包戌(下午7-9点)手厥阴心包经 亥焦(下午9-11点)手少阳三焦经 子胆(晚上11-1点)足少阳胆经 超过11:30发生病痛为胆结石 丑肝通(晚上1-3点)足厥阴肝经 (脸黄手掌暗红,晚上这个时候睡不着就是肝出了问题,如果冶过后,还通宵不能睡,就是越治越坏。怎么知道肝胆治好了,很简单,好不好睡?答,现在很好睡,不用X光去照,人纪是站在外面就知道里面,这就是需要地支歌的原因) 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的颜色为:青赤黄白黑,阴为里,表为阳。对应的十二经络图整合如下: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正经有十二条(六阳经、六阴经),都会去到井荣俞经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阴经的五行排行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他的井穴通通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 阳经的五行排行属性是金水木火土。他的井穴就是金。 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经上面都有一个络,叫络穴,什么叫络穴,这两条不交接,平行,是经,横向联连的地方就是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是原穴。 四、病在脏取井穴① 所谓病在脏取井就是病在越深的地方,我们要在指头末稍,井穴通通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稍,非常的敏感。比如说,足阳明胃经的井穴,我们叫厉兑,位在第二个脚趾头。我们下针的时候,“井主心下满”,临床上,在动脉血管堵塞,用一寸针,刺一点点即可。所谓堵塞,西医讲的动脉血管堵塞,中医是讲心剧烈的疼痛,这个针一下去的时候,痛马上去掉,就是所谓的实症。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 《黄帝内经》指出病变在颜色上,青色为肝,红色主的是心,脾主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了,一看见到发黄是脾病,发红是心脏病,这个人脸色发黑是肾脏病。遇有颜色出现,我们选取穴道的时候用荣穴。 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这个俞穴,你们可以叫它shu穴,治时间的病。每一条经都有他的俞穴所在。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天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按地支歌去判断。 过去有的是用荣穴,例如有的人每天晚上因发气喘起来,或每天晚上三点钟起来,要五点才能睡,我们要下他的肺经的俞穴。这出自《针灸甲乙经》③,用俞穴的效果非常好。也可以用荣穴,也有效果。我的方法是:亲人用俞穴,敌人的话就选荣穴,比较痛。两个穴道都有效。所以按照时间发的病,要如何治疗,现在讲完地支歌,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嘛。按时间上扎,针灸是非常灵活的,中医比较接近哲学。 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者。相法中,女人面大声沙骨粗,这是孤单到老,声沙就是象,骨头很大,肉看不到,脸又很大,这个女生一辈子孤单到老。如果是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声音是从那器官发出来。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胀满的病就用合穴。讲到饮食,真正对身体最好的,是吃完还要有一点饿的感觉,一年四季保持有一点饿,只要七、八分饱就好,因为这样不断训练你的胃气。治病时,只要病人饿,有一点胃气,病人就救回来了。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原穴是安五脏的,五脏不平衡时用的,阳经都有原穴。 十、与四季的关系 井穴主冬天,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夏天出问题,我们一样取他的俞穴。声音主长夏。长夏的概念:节气在转换或季节的交换。合穴《针灸甲乙经》指出,味主秋; 阴是看得到的皮肤、肌肉、血管,是有形的。阳是无形,但存在的,力量有多大就是阳。所谓春天夏天要养阳,秋冬主收敛要养阴。针灸的穴道是可以用在保养的。 十一、五行 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一、任脉与督脉 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无论如何不要让别人碰你的脊椎骨,督脉不能碰,脊椎骨像龙骨一样。(写到这我发现我错了一件事情,生孩的时候不该打无痛分娩,如果早四年看到这,绝对不会在脊椎打针) 女人怀孕全靠任脉。督脉走在后面,诸阳之会,脊椎骨上面,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中这边。简单的概念,舌头顶到上颚的时候,任督二脉是通的。你们在听课时,是把舌头顶上去的,脑筋会很清醒,阴电阳电相通。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穴在那呢? 男人呢,把睾丸翻起来,在肛门和睾丸下方的中间。女人呢?在阴道和肛门的中间是穴。 假如要下针在手上的少商、鱼际,病人偏偏手指断了没有少商穴,就从别的角度进去。 我们要从很多角度进去,经方为何叫经方,处方要治那个地方就会到那个地方,百发百中。 所以切入的角度很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诸位从头到尾要有这个观念。 我常常讲这个穴道可治这个病,其它穴道也一样可以治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疑问是:十二经络手足各六条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以“太”和“少”作为第二个命名?比如足少阴肾经,为何不是足阴肾经,“少”字有何意义和典故?足太阳膀胱经,为何不是足阳膀胱,“太”字有何意义和典故? 我的收获是: 1、身体要保证温度不能太寒,但凡身体有寒就容易生病;比如感冒,为什么风寒感冒就占了80%的比例,一旦发生风寒,都市熊老师说这是“足太阳膀胱经”受寒,需要通过出汗解决,比如经方桂枝汤,食疗姜葱粥,姜糖茶,晚上泡脚等,发了汗病情就不会往里走。 我曾经不明白表里的关系,也不知道往里走,是往哪里走?结合倪师昨天讲的表里的关系,阳水为膀胱经,阴水为肾水,那就是处理好了足太阳膀胱经受寒问题,病症就不会走到肾水里面,产生别的病变。(这是现在的思考,我不太确定理解是否正确,先放这里,后续学到后面我再回顾;在这之前我也有一直在想“病情走到里”如何处理的问题,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至少可以通过针灸来处理。)。 2、通过一个人脸部的颜色去判断生了什么病,比如我们一个同事老是脸黄,就是脾胃 出了问题,食疗的方式就是小米粥,也可以通过拍打经络的方式处理:早上拍胃经。也可以通过病变于色取荣穴来处理,找脾经的荣穴。 3、病在时间者取俞穴,半个月我前,我打电话问爸,问到睡眠问题,他说每天凌晨2点会醒来,眼睛现在不舒服。我判断是肝的问题,让爸买金钱草喝,同时吃胆宁片。今天的学习让我悟到,原来针灸取俞穴,针对我爸的这种情况,就找肝的俞穴下针。 4、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原来我的理解是治没有发生的病,而不是治已发 生的病;理解的层面在于保健;通过今天五行相克的学习,木克土,当出现肝病的时候,先去抢救还是正常的脾,把脾调好了,肝病就不会往下走。当肺出现问题,比如肺癌,金克土,就去抢救肝。肾有问题,水克火,火代表心,就要把心脏调好,睡好觉。 针对个人情况,五行里面,我肺弱,金克木,我要先处理肝的问题,肝现在很好继续保护,肝脏在1-3点排毒,我现在必须在11点前睡觉,从情绪方面,要少恼,放宽心。 肾不好,水克火,火代表心,我的心虽然可以睡整觉,但是经常手脚冰凉,也是心不强的表面,解决方案食疗为多吃枸杞、红枣,颜色搭配可选红色,注意冬天穿长衣长裤,避免受凉,多晒太阳(天之阳)、艾灸(地之阳),经络拍打为心包经。 心弱,火克金,金代表肺,肺现在已经弱了;心弱方面多吃莲子百合汤;我现在首要做的是:补土,让土生金。食疗方案为小米粥,颜色搭配多选黄色。 |
|
80楼#
发布于:2015-11-12 16: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 《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切入病原所在的角度很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不同穴位可以治疗同一个病,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八纲,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用于了解脏腑间关系、协助诊断、治疗、判断病人是否痊愈及病情变化,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的后果。 中医把事情简化,虽然变动很多,但原则很简单。依原则来治,都可以治好。 任脉是阴,所有的阴经最后都会回归到任脉。任脉是阴经汇合的地方,它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气血的流注:后升前降,就是督脉升任脉降。人的气血,从会阴出发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回来,所以叫后升前降。道家练气时,有人意守关元,有人意守气海。内视的时候要把耳朵、眼睛、嘴巴闭起来、鼻子闭起来,心很定的时候,气息慢慢降到鼻子的时候就可以内观。产生的津液,是最好的津液,慢慢吞下去。以中医的理论来说,打坐应该是意守关元。 脖子的作用:冷却的枢纽。小肠是相火,肾在小肠的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来自心脏,肺主肃降,把心脏搏动产生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大动脉,血流下去,热也跟着下去。肺导引心脏的热顺着大动脉一直传到小肠。热到了小肠,会产生一样的速度(心脏跳,小肠蠕动),一样的温度。津液从肺里面进入肾脏时是冷水,小肠会把肾脏里面的水气化。水和营养液会进入督脉,进入脑部滋养。水气很热会把脑烧坏掉,所以脖子要先把热气冷却了。冬天脖子一缩就比较热一点,因为把冷却系统关掉了。冷却系统有问题时人就会发烧。水气最后再从前面回到小肠,回到关元,形成后升前降。 ②曲骨穴 曲骨穴一般不灸,可以在这下针,治疗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 小腹部的取穴方法:采用等分法。耻骨上方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五等分,每一段为一寸。曲骨上一寸,就是中极穴。中极再上一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上一寸是阴交穴,这两个中间(脐下一寸半)是气海穴。任脉穴位要找准,因为其他经的穴位要以任脉为参考点取穴。不然就会心到手却没有到。 近取穴:即穴位可以治疗附近的疾病。在下针时不管虚实寒热,都可以治,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比如曲骨可以治疗白带等妇科病。 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面去以后,左转右转次数相同。病人感觉酸、麻、胀,就说明气至。针的周围可以看到一圈粉红色,就是气,瘀血则是青黑色。没有红色说明气很虚。红色一大圈说明身体好。 ③中极穴——膀胱之募穴 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中极穴是膀胱开口的地方。有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即选择俞穴和募穴同时来治疗。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小便频数、失精绝子、月经痛、产后胎盘没有下来、转脬不得尿(膀胱扭曲导致小便排不出来),都可以用中极穴 中极穴针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太深,过了皮层差不多一寸的地方。捻针气到了的时候,病人会感觉酸麻胀。 平常留针二十分钟,小孩不留针。中医是一个平衡的观念,小便不出来、小便太多都可以用膀胱的募穴中极穴,针和灸都可以用。一般来说,除了被虫蛇咬伤直接在伤口灸外,灸多用于寒症。热症时,小便很痛、膀胱很痛。 寒热辨证: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隐隐作痛、按到了比较舒服,都是寒。燥热、鲜红的、比较痛的、剧痛的,都是热。切脉:寒的脉比较沉、慢、细。热的脉比较洪、大、速。像多动症都是热症,自闭症都是寒症。中医是辨证,不是看病名,我们按症状开处方下穴道 ④关元穴——小肠之募穴 小肠是第二个心脏,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小肠由关元穴来管,有上纪、下纪,下纪是第二个心脏关元,上纪是心募巨阙穴。 灸关元:关元是练气的所在,气降下去累积的地方,生精的地方。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如果月经痛,痛经都是因为寒。灸关元、中极,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因为痛是有寒,久火最好,慢慢灸。灸了几次,双脚发热,血块就去掉了。平常多灸关元,最好是隔姜灸。不孕不育、精子太稀都可以灸(针)关元。 双脚热代表子宫血块去掉:受到肺的影响,心脏的热力往下走,余热走到手掌上。小肠的热走到脚掌上面,所以热气是往下沉到脚。简单讲,心脏就是管动脉,小肠管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就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小肠的火,没有办法下达到脚。所以血液系统分成两个,血液流向四肢是心脏在管,从四肢流回心脏是小肠在管。所以经常做腹式呼吸,会让小肠的热不断在增加,热不断透到脚上去。脚热的人没有心脏病、没有中风。脚是冰的,表示脚的血管有寒, 24小时不断在制造血块。西药全是寒药,越吃越冷,寒不断上升,当血块到了心脏,就发心脏病。由于心脏的热是集中在中间的血管再向下走到小肠。 血管破裂:表示里面有寒(里寒),和表寒是不一样的。就像冬天水管没有放掉水就会破裂,是太冷的原因。病人有里寒,可以马上推测到病人会发生血管破裂。遇到里寒时,用针把血管堵塞去掉,用灸把里寒去掉,关元上通通可以。 穴位应用:①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妇人妊娠都可以取关元穴。怀孕时腹部不针下,男人针灸都可以。②心脏病急救(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心律不整、心脏快停了,针关元,心脏立刻就跳起来了,脉立刻就起来了。③动脉血管堵塞时,先下关元,非常好用。④脐下结血,绝大多数是妇女,男人除非阴部被踢伤,子宫在这个地方,子宫里面有血块、或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⑤肌肤甲错,发生在小腿下段,皮肤会剥落、干落,像蛇皮一样,拍一拍还有灰落下来。一般是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是在小腹的地方。⑥孕妇下针,会落胎,这是禁忌。 ⑤石门穴——三焦之募穴 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石门是三焦的募穴。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三焦: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就是三焦。 穴位应用:①三焦的病。②阴囊缩入小腹。③奔豚抢心(肚脐的周围的动脉跳动很快,叫奔豚),在石门上也可以摸到。④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小肠叫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如果小肠消化食物不好时,水就会排到大肠里去。 《针灸大成》中说妇人禁针禁灸石门穴,犯之绝子。在石门、关元中间,有个奇穴,叫做绝孕穴,针灸就不会生小孩。结扎的方法:灸绝孕穴,没有把握灸到绝孕,就灸石门。灸关元会不断的生小孩。 ⑥气海穴 脐下一寸半,气海穴是男人的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更好,因为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和关元针灸都很好。 ⑦阴交穴——三焦之募穴 有两个三焦之募,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都可以,不一定要限制在哪里,募是开口的地方。 穴位应用:“阴汗湿痒”,阴部有很多汗,很多津液就会痒,可能是有寄生虫或者湿热很多,灸阴交穴就可以。 |
|
81楼#
发布于:2015-11-12 16: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 《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任脉与督脉 一、 中医之八纲 中医的八纲包括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可用于诊断,治疗,事后对治疗效果的验证,以及对病症发展的预测。中医治病是看症,是通过辨症论治,不要被病吓到。 二、 任脉及相关穴位 任,妊也,诸阴之海。任脉没有井荣俞经合,位于身体的腹部,共有24穴。确定任脉的穴位是用独立的寸即腹寸来定位。 1. 会阴穴,任脉的第一穴,前一节课已介绍。 道家练气时需内观,即关闭耳目口鼻,可以看到身体内部的穴位,产生的津液是最好的,气汇聚于关元穴,也有说是气海穴,实际关元穴比气海穴更有用。 人体气循环:肾脏在小肠的后面,小肠的火源头来自心脏,产生的热将汽化肾脏里的水,这些水汽将沿着督脉到达脑部,这些水汽在进行脑部前通过脖子处对其进行冷却,避免烧坏脑部。气再经过脑部从人体的前面回到腹部的小肠即完成一个气的循环。 2. 曲骨穴,曲骨穴位于 耻骨上的骨缝处。不灸可针,过去该穴不灸不针因针太粗可能造成出血,不好复原。通过近取穴的方式,可治疗妇女的白带等问题,不管其寒热。平补平泄在进针后左右转相同的圈,当患者感觉酸麻胀时说明气已经到达即气至就可停止,在扎针处会出现一圈粉红色,圈的大小和部分以及患者的气有关,气不足时可能不会出现粉红色。 神阙穴,即肚脐处。将神阙穴与曲骨穴间的距离平均分为五段,即四个点,从曲骨上一寸即为中极穴,中极穴再往上一寸即为关元穴,关元穴再往上一寸即为石门穴,石门穴往上一寸即为阴交穴,在石门穴与阴交穴的中点处即为气海穴。 3. 中极穴,是膀胱之募穴。募就是开始的地方。以后将会在俞募治疗法中用到。任何膀胱的问题均可在中极穴上解决,此穴可针可灸。灸的目的多数都是寒症。寒症,小便滴答,任何清淡,冷清,隐隐作痛,按到比较舒服的即是寒,脉比较沉、慢,热症反之。 4.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是第二个心脏,任何腹部的病,小便不好,妇人妊娠,可针可灸。是控制生精的地方,可以每天灸。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痛经灸关元灸中极均可,当热力进到身体里面时,痛经马上就消失了。痛经是寒症。 心脏多数的热力都到达小肠,剩下的余热会到达手掌,如果心脏功能良好,手掌会是热的。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身体上半部分的血液循环,小肠主管下半部分的血液循环,如果没有小肠的热,血液循环无法到达脚。如果脚是冰的,就意味着血管里有血块,血块数量随时间增加,总有一天会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血管破裂是因为病人有里寒,所有的西药基本都是寒性,可用灸,针去掉里寒,用灸关元穴的方式即可达到去里寒的效果。针对心脏病可以采用针关元穴的办法,可迅速让病人恢复心跳。孕妇不可灸关元。 脐下血水,一般多见于妇人身上,子宫位于此处,子宫里面有血块或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我们一定会发现“肌肤甲错”的现象,在小腿段的皮肤会像蛇皮一样,一开始还有白白的灰掉下来,说明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多半出现在左少腹的地方。 5. 石门穴,是三焦的募穴,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在关元穴与石门穴的中间有一绝育穴,比石门穴的效力更强。阴囊收入小腹,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症均可用石门穴来治疗。三焦:焦之古体字是膲,相当于人身体的油网。 6. 气海穴,脐下一寸半,是男人生气之源,实则关元穴比气海穴更好。 7. 阴交穴,又是三焦之募,因为三焦是整个身体的油网,有两个开口也正常。 8. 神阙穴。 |
|
82楼#
发布于:2015-11-12 18: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晴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一、穴位 1、正穴(经穴):共365个 1)12条正经上的穴 2)任脉上的穴 3)督脉上的穴 2、奇穴(经外穴) 二、任脉与督脉 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背面中央有督脉。任脉是所有阴经汇集之地,督脉是诸阳汇集之地,两脉交会于鼻子人中处。 三、任脉经穴:24个 1、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 2、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在脐下四寸。募是开口的地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 3、关元穴:是小肠之募穴,在脐下三寸。 4、石门穴:三焦之募穴,在脐下两寸 5、气海穴:在脐下一寸半,是男人生气之源。 6、阴交穴:三焦之募穴,在脐下一寸 7、神阙穴:在肚脐上,禁止针灸,用隔盐灸。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四、寒与热 寒比较清淡、苍白,热是燥热、鲜红。寒症用灸,热症用针。 |
|
83楼#
发布于:2015-11-12 19: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 《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八纲,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任脉是阴,所有的阴经最后都会回归到任脉。 气血的流注:后升前降,就是督脉升任脉降。人的气血,从会阴出发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回来,所以叫后升前降。道家练气时,有人意守关元,有人意守气海。内视的时候要把耳朵、眼睛、嘴巴闭起来、鼻子闭起来,心很定的时候,气息慢慢降到鼻子的时候就可以内观。产生的津液,是最好的津液,慢慢吞下去。以中医的理论来说,打坐应该是意守关元。 脖子的作用:冷却的枢纽。 ②曲骨穴 曲骨穴一般不灸,可以在这下针,治疗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 近取穴:比如曲骨可以治疗白带等妇科病。 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面去以后,左转右转次数相同。病人感觉酸、麻、胀,就说明气至。 ③中极穴——膀胱之募穴 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中极穴是膀胱开口的地方。有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即选择俞穴和募穴同时来治疗。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小便频数、失精绝子、月经痛、产后胎盘没有下来、转脬不得尿(膀胱扭曲导致小便排不出来),都可以用中极穴 中极穴针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太深,过了皮层差不多一寸的地方。捻针气到了的时候,病人会感觉酸麻胀。 平常留针二十分钟,小孩不留针。中医是一个平衡的观念,小便不出来、小便太多都可以用膀胱的募穴中极穴,针和灸都可以用。一般来说,除了被虫蛇咬伤直接在伤口灸外,灸多用于寒症。热症时,小便很痛、膀胱很痛。 ④关元穴——小肠之募穴 小肠是第二个心脏,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小肠由关元穴来管,有上纪、下纪,下纪是第二个心脏关元,上纪是心募巨阙穴。 灸关元:关元是练气的所在,气降下去累积的地方,生精的地方。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如果月经痛,痛经都是因为寒。灸关元、中极,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因为痛是有寒,久火最好,慢慢灸。灸了几次,双脚发热,血块就去掉了。平常多灸关元,最好是隔姜灸。不孕不育、精子太稀都可以灸(针)关元。 双脚热代表子宫血块去掉:受到肺的影响,心脏的热力往下走,余热走到手掌上。小肠的热走到脚掌上面,所以热气是往下沉到脚。简单讲,心脏就是管动脉,小肠管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就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小肠的火,没有办法下达到脚。所以血液系统分成两个,血液流向四肢是心脏在管,从四肢流回心脏是小肠在管。 穴位应用:①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妇人妊娠都可以取关元穴。怀孕时腹部不针下,男人针灸都可以。②心脏病急救(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心律不整、心脏快停了,针关元,心脏立刻就跳起来了,脉立刻就起来了。③动脉血管堵塞时,先下关元,非常好用。④脐下结血,绝大多数是妇女,男人除非阴部被踢伤,子宫在这个地方,子宫里面有血块、或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⑤肌肤甲错,发生在小腿下段,皮肤会剥落、干落,像蛇皮一样,拍一拍还有灰落下来。一般是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是在小腹的地方。⑥孕妇下针,会落胎,这是禁忌。 ⑤石门穴——三焦之募穴 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石门是三焦的募穴。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三焦: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就是三焦。 穴位应用:①三焦的病。②阴囊缩入小腹。③奔豚抢心(肚脐的周围的动脉跳动很快,叫奔豚),在石门上也可以摸到。④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小肠叫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如果小肠消化食物不好时,水就会排到大肠里去。 ⑥气海穴 脐下一寸半,气海穴是男人的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更好,因为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 ⑦阴交穴——三焦之募穴 |
|
84楼#
发布于:2015-11-12 20: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 《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
|
85楼#
发布于:2015-11-12 20: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 《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一、八纲:阴阳、 表里、虚实、寒热。 以任督为标杆,这样选穴会非常准。如果我们按照“同身寸”来找任脉的穴道就会错掉,因为它有个独立的寸法。我们昨天介绍的是会阴穴,今天开始讲第二个,正面的穴道,肚脐叫神阙,那下面耻骨的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要先找到这两个穴位。 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各位可以看腹部有条隐隐约约的黑线,这条线就是任脉。 把神阙和曲骨分成四段,要用观想的。先把他分成四个点后,这空间是五段,四个点切入,当然有五段,实际上有四点。往上第一段,就叫曲骨上一寸,就是我们的中极穴。 中极再上一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直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往上一寸是阴交穴,这两个穴中间,人家说肚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半的地方,我们叫气海。 气血的流注。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什么叫后升呢?背后是督脉,前降呢,前降的是任脉。道家练气,内视的时候要把四个东西闭起来。耳朵闭起来、眼睛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最后到鼻子闭起来,这样心很定的时候,产生的津液,是最好的津液,慢慢吞下去。以中医的理论来说,练关元。 二、穴位: 1、曲骨穴:一般我们不灸,可以在这下针,功用是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以前是针灸都不可以,因为这里血管很多,而且以前九针粗,容易出血,瘀血会闷在里面。现在针很细,所以可以下针。这是所谓的近取穴。何谓近取穴?读中医的书要有点常识,白带等妇科的问题,在下针时不管它虚实寒热,都可以治。手法: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面去以后,我们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就可以了。转多少就要回来多少。病人说:“好酸、好胀、好麻”,所以“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针下去了以后,气会到,气到以后,病人会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这个粉红色就是气。扎到瘀血是青黑色而不是粉红色。红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跟身体状况。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因为气很虚。扎下去红圈一大圈,这身体很好。 2、 中极穴:又是膀胱的募穴。膀胱募,正在膀胱的上方,募就是开口的地方。我们以后有治疗法则,其中有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选它的俞穴及募穴去治疗它。中极穴上就可以灸了,针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太深,肚子很大的,当然可以深一点。肚子比较平的,针就比较浅。一捻针病人就感觉得到,气到了的时候,病人会有酸麻胀的感觉。中医是一个平衡的观念,小便小不出来用这个穴道,小便太多也是用这个穴道。小便频数、失精绝子,月经痛、产后胎盘没有下来都可以用。还有呢中间有个很重要的转脬不得尿,是指膀胱扭曲了以后,小便排不出来,所以我们都可以用中极穴,因为他是膀胱的募穴。 3、关元穴:中极再往上一寸,在书上可以看到肚脐下三寸,曲骨上二寸,这是我们的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个心脏。是由关元穴来管。关元穴在临床上面,由于是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啊、妇人妊娠时不下。一般来说妇人怀孕时不针下腹部,因为怕伤到胎儿。男人针灸都可以 4、石门穴: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是石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古体字“膲”,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针灸大成》说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在右门穴、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这叫做绝孕穴。 5、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6、阴交穴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那怎么有两个三焦之募呢?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你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通通可以。不一定要限制在哪里,募是开口的地方。像“阴汗湿痒” ,灸阴交穴就可以了。 |
|
87楼#
发布于:2015-11-12 22: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号,《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一、针灸医治观念:多角度可切入病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不要局限,病症不是只有一个穴位可医治。 二、任脉经穴 所有阴经最终汇入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1、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八纲用途:了解肺腑之间关系;协助诊断;治疗;确认病人是否康复;查看病情进展;预测病情发展。 2、任脉穴道的找法: 以任督二脉为标杆选穴会很准,不能用同身寸选任脉穴位。耻骨的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肚脐的位置是神阙穴,神阙和曲骨之间的腹部黑线就是任脉。将其插入四个点均分为五段,往上第一段,就叫曲骨上一寸,是中极穴,中极再上一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直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往上一寸是阴交穴,两个穴中间,即脐下一寸半的地方是气海。 扎腹部针的时候,要病人平躺,一个手找肚脐,一个手找曲骨,用观想的按照比例来找穴道。 气血的流注。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后升是指背后的督脉上升,前降是指任脉下降。 3、曲骨穴,不灸,可针,治疗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古时穴不可针,因此处血管多,且古时针粗,现代可针,因针细。此即为中医治疗中所谓的近取穴,就病灶附近取穴治疗。 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面去以后,左转右转,不可一直同向转动。下针后病人的酸胀麻的感觉是说明气到,针周圈呈粉红色,即为气。红色大小说明病人的气的大小。 4、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膀胱募,正在膀胱的上方,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中医的一个治疗法则:俞募治疗法。任何的膀胱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此穴可针可灸,灸一般用在寒症。 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即为中极穴。 小便频数、失精绝子,月经痛、产后胎盘没有下来都可用。 5、小肠之募穴—关元穴 ,下纪,关元,小肠募穴。上纪,巨阙,心之募。临床上,关元穴是近取穴,男人可针可灸,小便问题及女人妊娠时不针。 保养身体,男女均可灸关元穴;痛经灸中极穴、关元穴,寒走痛消。 血管破裂,说明里寒,关元穴针通血管,灸,去里寒。 小肠与心脏为表里,关元为心脏急救穴位。 心率不整,针关元 女性不孕,灸关元,也可针 男性精稀,灸关元。 灸关元,最好用隔姜灸。 孕妇不可针,会落胎 脐下血水,妇女居多,子宫血块或者腹部血块,淤血一般在左少腹,男性少见,除非下阴受伤。 6、三焦之募穴—石门穴 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中医三焦的观念,古体字“膲”,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即是三焦。 《针灸大成》说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顾名思义叫石门,门像石头关住了,从此不生小孩,这穴道还不是很强,在右门穴、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这叫做绝孕穴。结扎的方法绝孕穴灸,但务必穴道要找对。所以夫人忌针灸石门穴。 医治案例:奔豚症(阴囊缩入小腹);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 平时石门穴禁针禁灸。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7、三焦之募穴—阴交穴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阴汗湿痒,可能里面有寄生虫,可能湿热很多,灸阴交穴即可。 8、神阙穴 神阙禁针,可灸,隔盐灸。 神阙用处很多,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
|
88楼#
发布于:2015-11-12 23: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 8课心得
针灸的观念 找到病原所在,不管从何位置从何角度进针,目的都是要达到病原的中心。 一个地方可以治这个病,其他穴道一样可以治,因为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 经方就是处方要治哪个地方就会到哪个地方。 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任脉经穴 任者,妊也,为诸阴之海。 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八纲的作用: 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分析病因,协助诊断,治疗,确定病好与否,看病情转好转坏,以及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的话将来会怎样。 中医简化事物,变动再多,原则很简单,所有未知的可能,都可依原则来治。 经络: 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之为络。所有阴经像河流一样,总有一天要回到任脉。 任脉有个独立的寸法,肚脐到耻骨联合上缘(骨缝的位置叫曲骨)分五段,每段是一寸。 扎腹部针的时候,要病人平躺,一手找曲骨,一手找肚脐,用观想的按比例找穴道。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后升的是督脉,前降的是任脉。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上面出来,所以叫后升前降。 内视的时候要把耳朵,眼睛,嘴巴,鼻子闭起来,这样心定的时候产生的津液,是最好的,慢慢吞下去。 脖子可以冷却热气。因小肠是相火,肾在小肠后面,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水火同源的地方。心火由肺之肃降降于小肠,小肠把肾中之水气化,营养物质进入督脉,上输于脑,脖子在热气进入脑之前先把热气冷却掉。 曲骨穴 可针不灸,治疗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是近取穴。白带等妇科问题,在下针时不管他虚实寒热,都可以治。 平补平泻,针扎到穴道里,左转转右转转就可以了,转多少要回来多少。 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气至后可在下针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这个粉红色就是气。扎到淤血是青黑色。 中极穴 中极,曲骨上一寸,膀胱的募穴(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上治疗。可针可灸,灸的目的多半是寒证。留针20分钟。小孩不留针。小便不利及小便过频都是用这样个穴。 辨寒热可看小便。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都是寒。燥热鲜红的是热。痛的大部分是热证。隐隐作痛,按之痛减的是寒。寒的脉沉,热的脉洪大数。热症时,小便很痛,膀胱很痛。 辩证论治,按症状开处方下穴道。 治疗法则:俞募治疗法,会郗治疗法,原络治疗法。 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小便频数,失精绝子,月经痛,产后胎盘不下都可用,转脬不得尿,都可用。因是膀胱之募。 关元穴 关元,中极上一寸,小肠募穴。小肠是第二个心脏,由关元来管。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都可用。妇人怀孕时不针,男人针灸都可以。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 女人痛经,灸关元,中极。痛经都是因为寒,久火最好。双脚一热,血块就去掉了。因热往下走,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要靠小肠的热,没有小肠的热就没办法下到脚,脚是冰的,表示脚的血管像冬天的河流一样结冰,表示在不断制造血块。 所以脚热没有心脏病,没有中风。 血管会破裂,表示里面有寒,遇到有寒 |
|
89楼#
发布于:2015-11-12 23: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 《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中医治病切入的角度很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这个穴道可以治病,其他穴道也可以治,这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一、任脉经穴 任,妊也。中医的八纲指的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的作用:帮助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预测以及知道病是否好没。 任脉是阴经,身上所有阴。任脉本身没有井、荣、腧、经、合。督脉是阳经。经络直走的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成为络。 肚脐叫神阙,趾骨上方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就是腹部的黑线,这条是任脉。把神阙和曲骨之间用观想分为四个点后,这空间就有了五段。如上图所示。气海在阴交合石门之间。 找穴道的最标准的一个方式:扎腹部针时,病人平躺,一个手肚脐,一个手找曲骨,用观想按照比列来找穴道。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督脉)前降(任脉)。按中医 理论来说,练气的时候应该练关元,内视的时候要眼、耳、嘴巴、鼻子闭起来。这让我想起,打坐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关闭六根,甚至胎息,身体的气脉运行是一个循环的周天。气感强烈的人能明显感受到气从督脉运行到任脉,形成循环。 脖子:是一个冷却系统。小肠产生的热会把肾脏的水气化,津液从肺里面进入肾脏后,是冷水。小肠的火在下面烧这个水,这个水和营养液会进入我们 督脉,直接进入到脑之前,经过脖子就会先把热气冷却掉。所以冬天缩脖子可以让身体变暖,就是因为关闭了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出问题时,人就会发烧。 曲骨穴:因体毛多,不灸。可下针。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白带等妇科问题,在下针时候不管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 平补平泻:针转多少就要回来多少。“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身体好的人,下针周围是一圈粉红色(身体好),扎到淤血是青黑色。红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和身体状况。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是因为气很虚。 治疗法有:腧募治疗法、原络等治疗法 1、中极穴:膀胱募穴。针灸都可以用。下针看病人胖瘦、体格来下,差不多一寸的地方,不要太深。小便出不来和小便太多都可以用这个穴位。 灸:除了虫蛇咬伤之外,灸的目的多是寒症。 寒症(灸):清淡、苍白、隐隐作痛、脉沉/细。过静儿都是寒症。痛经都是寒。痛经久火最好,慢慢灸关元和中极穴,灸到双脚一热,血块就去掉了。(因为灸产生的热,收到肺影响,热力往下走,余热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面,气往脚沉,脚热,所以痛经就好了。) 热症:燥热、鲜红、比较痛、脉洪大,速度快。小便痛、膀胱痛都是热症。 中医是按照辨症(症状)开处方下穴道。 2、关元穴: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会。代表第二个心脏。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都可以用。孕妇不针下腹部,怕伤到胎儿。男人此穴针灸都可以,治疗“阳不举”。 正常人:手脚温热。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动脉静脉是一样长,这是基本常识。血液系统分为两个,一个上面心脏管,从四肢流回来的是小肠管。做腹式呼吸,会让小肠的热不断增加,这是常识。 西医不分寒热,吃西药会不断的产生血块。脚热的人没有心脏病,没有中风。心脏的热是集中在中间的血管再向下走下去。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青墨老师要我们每天做揉腹,按摩脚,搓热后腰了。人的温度也反映了人的健康情况以及品性德行。修身,真的是一点点在修身体,让身体回复正常的运行。 里寒如何处理:用针把血管堵塞去掉,用灸把里寒去掉,关元上都可以做。心脏病的急救在关元穴。 动脉血管堵塞、心律不整,下关元穴。平常可以多用隔姜灸关元穴。 3、石门穴:三焦募穴。三焦是脏腑之间的油网。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在石门穴和关元穴的中间有一个奇穴,叫“绝孕穴”。 小肠外号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 4、阴交穴:三焦募穴。“阴汗湿痒”可以灸此处。 5、神阙穴:禁针。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隔盐灸神阙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