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肌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5
900楼#
发布于:2015-12-13 22: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黄萍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3日学习《针灸大成》44、45课心得:
九、手厥阴心包经:
5、间使穴:手腕横纹上3寸,治手麻,一针见故。
6、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可以止呕,可以催吐,看当时情况,再结合心神意念的力量,就很有效果。这是一个大穴,胃的、心脏的、气喘的问题,都可以下针。
内关+公孙的神奇效果常年气喘、气胸、心口痛,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一个人如果喘的很厉害,内关+公孙下去,喘就会了一大半了,再加中府云门肺俞,很快就好;
心脏痛时,也是内关+公孙下去,痛也会去一大半;
胃痛时,针下去时,就止了。如果再加上中脘穴,足三里就一路去了。
心脏痛,心肌梗塞,内关+公孙+关元+巨阙天突穴。
很好用。
7、大陵穴:手腕横纹上,与神门相对。有人脚后跟痛,可以下大陵穴。是心包的俞穴。属土,如果女人的胸部有硬块,痛在天池,那是实症,就可以下子穴下。
8、劳宫穴:手握拳,中指处就是,是心包的本穴,不灸,汗多
9、中冲穴:可以退烧,心包会络到喉咙舌后,五脏都会开窍于目舌口鼻耳,这是因为有心包和三焦让内在脏腑和外面相连接。
六脏:肝心脾肺肾心包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三焦的概念:是一个很大的腔,也是脏腑之间,肌肉之间的筋膜。你去买牛腱,外面包一层白色的筋,这个白色的就是三焦。主行阳。过去几百年,为它吵了很久,其实不用吵,让能治好病的人说话。
中冲是井穴,也是母穴,阳经补井当补合。三焦心包需要配合节气做转换(夏至到冬至就是属火,冬到到夏至就是属水)

十、手阳明三焦经:
三焦运行在晚上9-11点,共有23个穴位。
中医你要有个观念,有正确的观念,疾病就会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上焦如雾:小肠在下火烧,把身体的精微气化上升,所以说上焦如雾,雾很清,很干净;
中焦如沤:中焦有肝胆脾胃,当中焦没气时,就是一直打嗝,很不好。
下焦如渎:下焦的比较脏。有浊气往下降。
内经上讲,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有人腹胀,腹部有水,需要用行阳的手法,水就不会累积。我们说水道,你从高空往下看时,水道密布,很美,流动不息,水道就是要这样子,通行条达。三焦贯通全身,脏和腑之间的协调沟通就是三焦在管。
1、关冲穴:井穴,无名指外侧,属金,是急救治昏迷的大穴。治手不能屈伸,一般不扎针,严重的中风,可从合谷透劳宫;关节不能动则三间透劳宫;
2、液门穴:第三节骨头边上缝隙处。
3、中诸穴:液门穴上1寸。
4、阳池穴:手腕正中间有个凹洞,糖尿病的人,可从阳池透大棱,是一个很有名的消渴穴。也是不灸的。也是多汗不灸。也可采用对侧治疗。
5、外关穴:阳池穴上2寸。
这个地方称为通生死桥,如遇壮烧,大热,高烧,从外关通到内关。
开河水:对发烧,退烧效果好
1)按压外关穴,揉一揉,往下推到四肢末梢
2)心包经的间使穴,再揉它,天河水就散掉了。
3)再握拳从中指指关节沿着骨头面推上来(让中指对着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会开始退烧。揉揉每个骨头就可以了。
推三关退寒:食、中、无名指,顺着往身体的方身推指面,就是去寒,去热,反过来,从身体推出来,就是退热(寒则面白唇青,热则脸红)
以上方向是男孩,女孩所有的方向相反。
推耳轮:
肾主耳,小孩受到惊吓,则会在眉宇间会有青筋,胃寒也会有。这样,孩子总会哭闹不止,你就帮她捏耳朵,慢慢就会笑着睡着了。
双龙抢珠:如果眼珠往上翻,耳垂就往下扯,如果眼珠往下翻,就可以往上扯。如果往右斜,就左边耳朵用力等可以把眼珠调回来。
三关辨识:三关有黑线,青筋时,在食中指还好治,到无名指就很不好治了。
单指法:食指有三截,从根部到指尖分别为风关气关命关,如果青筋走到命关了,也是很不好的象。
三种背痛治疗法:
1)痛在督脉---下后溪穴
2)痛在膀胱经---虚证则下委中,实则下束骨
3)痛在带脉
4)痛在肋间,外关可调,主阳跷脉。
这些,都可以外关+泣临穴治疗。外关是三焦的络穴,虚实可治。
6、支沟穴:又是一个沟穴,像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易孕,都可下支沟。
支沟穴+照海穴,治疗便秘非常有效,下针,24个小时会有排便。便秘有寒热(寒则无蠕动,热则一天不排很难受)
7、会宗穴:从支沟平移至骨头边,则是。
8、三阳络穴: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等,天河水不够用,就会用到经筋。
9、四渎穴:手肘骨头上5寸。
灸友李晓静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3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8
901楼#
发布于:2015-12-13 22: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集心得。
 
一、 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 晚上七点到九点
阳经:金水木火土
井荣腧金合 原(阳经多了个原穴)

1、关冲穴——无名指指甲外侧的穴道,是三焦经的井穴,属性就是金。急救、昏迷都可以用。
2、液门穴——在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间,靠近第四指骨边。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荣穴,所以它属水。往来寒热、忽冷忽热。
三焦经连贯脏和腑,脏有肝、心、脾、肺、肾、心包,腑有大小肠、胃、胆、膀胱。
三焦经连接腑和脏还有沟通协调。当阴阳在相抗争的时候,或内脏在抗争时候,因病想进到内脏,而内脏不让病进来,所以身体就忽冷忽热。这些症状你都可以在三焦经上面找到很好的穴道。
3、中渚穴——液门往后一寸叫中渚穴,在骨缝中间。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三焦的俞穴属木,所以是中渚穴。在夏至到冬至的中间,它是三焦经的母穴,三焦经的虚症,在中渚下针。液门、中渚都可以治眼科。 眼生白内障。这都是油网、焦膜的问题。它们是三焦经的虚症
关节不能伸曲,遇到严重的中风患者,从合谷透到后溪。若是一般关节不能动的话,如扭曲不行的话,我们用三间透到劳宫穴。
4、阳池——在手的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有凹洞的位置 。从阳池穴可以透到大陵穴。这是治疗糖尿病消渴很有名的穴道 。阳池穴不灸,因为多汗。
如果病人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可以扎右手阳池穴。用对称治疗。同样的,伤到阳池,下对侧的解溪。
5、外关穴——阳池穴往上二寸叫外关(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外关的对面就是内关。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 。通生死桥。
通生死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的时候,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把针慢慢推到内关去,然后停了。 从外关引到气以后,因为它是行阳的,就好像这个热水停在那边,针直接下去就好比现在打个洞,阳就往下走。 14岁以下小孩子用单刺扎到外关以后透到内关就取出来。小baby不要下针。
5、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发烧退热,分三步;第一,开天河水;第二,推三关;第三,散天河水。
第一种方法:
开天河水:小孩高烧壮热时,将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
推三观:开完三河水,小孩的手一般是握拳状态,大人的手指推着小孩的中指(小孩的中指依然保持弯曲状态,这样推中指,小孩中指指尖正好对着劳宫穴),天河水就会从这出来,然 后进入手掌内部。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
散天河水:找心包经的间使穴,你只有按到它,一揉,天河水就散掉了。
   男左女右
   第二种方法(比较重的症状):
   开天河水:同上
   推三关:男孩:退寒症(脸色发白嘴巴发青),食指,中指,无名指,从指尖往手心推三关;退热症(脸上发红),三关从手心往指尖推 。女孩子反之。 推完以后按到间使穴,揉一下,天河水就散掉了。
6、耳轮——耳朵外面一圈称之为耳轮。肾主耳,小孩子受到惊吓的时候,眉宇会有一条青筋,小孩子胃里面比较寒冷,眉宇间也会有青筋。小孩晚上会惊叫,叫的很大声,严重的时候睡觉眼睛会露出来。
小孩受惊吓,在耳朵耳轮外侧这边,轻轻揉它,重量一样,当你揉耳朵的时候,小孩子就很安静了。你揉得很久,揉到小孩子睡过去,或这小孩子开始笑,就可以停下来了。 如果小孩子是眼睛是往上吊,揉耳朵的时侯,将耳垂往下拉一点重一点,它就会慢慢回来。如果眼球吊在下面,就耳朵上面的耳轮揉一揉。你如果看到小孩子眼珠斜右上边的,就把他左侧的耳朵,揉一揉、用力拉一拉,让它回来。
7、三关:
A、如果有黑线青筋在上面两个指头(靠近手掌)都是很好治的,那如果青筋或黑线在下面的指头的话,就非常难治,
B、单指法,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个关叫气关。第三个到手指头是命关。
如果是初症,青筋刚开始出现有问题时是在风关(表示在表),没有治好才会到气关(入腑),再没治好会到命关(入脏),到了命关会有生命危险。
8、三种背痛诊治:
比如病人背痛
A、如果痛在中间是督脉,就扎后溪。
B、如果痛在两条经上面是膀胱经,虚证我们扎委中,实证我们扎束骨;
C、如果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病人有痛的时候,是带脉痛。上面胸膈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就针外关。外关的治症上,常常会配合临泣这个穴道。

外关穴同时是三焦经的络穴。诸位知道原穴跟络穴,都是不分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 靠近手腕这边,针下去时,要病人不要乱动。 像实则肘挛,手挛急,虚则手张开不能握拳。都可以用外关来治。
9、支沟穴——外关上往身体放向一寸就是支沟
支沟穴下针以后再配合照海穴(管的是阴蹻脉)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
便秘:
A、寒症的便秘就是肠子没有蠕动了,病人没有感觉,一个礼拜不大便也不难过,这是寒症。B、热症的便秘,病人只有一天不大便就会很难过,肚子很胀,绞痛得很难过
在针支沟、照海下针治疗便秘的时候时,并无谓寒热,下针后,二十四小时就排便了。
支沟照海下去,可以再下关元,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中脘再来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然后再下关元、支沟、照海,便秘肯定会好
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者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上做
10、 会宗穴——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穴
11、三阳络——支沟上一寸
当我们遇到经筋的病:
开天河水,退天河水。这只是一般的寒热、高烧。严重的时候,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啊,会用到经筋,三阳络开始揉一下,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针下去的时 候,尽量避开动脉,摸到脉后在旁边下针,如果针下得很好,刚好会下在脉旁边,这时会看到点头针,针会跳动 。平常用指针,遇到小孩子发高烧、痉挛了,推三关或天河水时力量不够,用经筋。我们从三阳络把气导回来。我们从内侧六个经筋下手。这边三关不够,就要到经筋上面治疗。
经筋治疗寒热病:
寒症,身体会 绷紧,推经筋从手掌横纹往身体方向推;
热证,浑身瘫软,推筋经往手指方向推,女孩反之。
12、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902楼#
发布于:2015-12-13 23: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2日《针灸大成》第44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4.郄门穴-心包经郄穴
 手臂内侧,两条筋之间上5寸。
 镇痛效果好。
5.间使穴-经穴
 腕横纹山3寸。
6.内关穴
 腕横纹上2寸。
 一般治疗呕吐效果好。无论是怀孕呕吐还是晕车呕吐,配合意念,意念不吐,掐内关或针刺内关都可。
 内关通阴维脉,肋骨里面是阴维脉,肋骨外面是阴维脉。公孙通冲脉。一般公孙穴配内关穴治疗胃、心、胸的疾病。
7.大陵穴-俞穴
 腕横纹中间处。
 一般对着手掌心直刺。
 左脚脚后跟痛,一般针刺右手大陵穴。
8.劳公穴-荣穴(本穴)
  手掌正中心的位置。
  三焦经完全行阳气,心包经行阴气。
9.中冲穴-井穴
                        手少阳三焦经
一、概述
三焦是全身的网膜。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周喜平
会员
会员
  • UID201848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2
903楼#
发布于:2015-12-13 23: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周喜平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
第45课学习心得:
阳经多一个原穴,井—荣—俞—原—经—合所对应的是,金—水—木—火—土。
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属金。在无名指指甲外侧边。井穴是治疗急救,昏迷,晕厥的大穴。
液门穴在从第四,五掌骨间,两个凸起的骨头后方靠近骨边。是三焦经的荣穴,属水。
中渚穴在液门后一寸,骨缝中间。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木。夏至到冬至之间中渚是三焦经的母穴,三焦经的虚症在中渚下针。液门、中渚都可以治疗眼科疾病(白内障),可以在四肢四肢取穴;眼生白内障是膜网、焦膜的问题,是虚症。
脏有(肝、心、脾、肺、肾、心包)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腑和脏的沟通协调很多是靠三焦在做。
阳池穴在手背面的手腕关节正中间凹陷处。阳池透大陵可治疗消糖尿病(消渴症),此处不灸,因为多汗。
外关穴在阳池往上二寸,内关的对面是外关;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
通生死关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时,在外关下针,无需补泻;引到气后再把针慢慢推到内关;阳是往下走的,针通到内关烧很快就退了。
三关: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头的三个节。小孩嘴唇是青的、脸色是苍白的是属寒症;脸色是红的是实热症。
开天河水—男左女右,大拇指压住外关,往手指末梢推去,然后把小孩的手指握拳中指正好压住劳宫穴,再用力揉几下。
男孩寒症从三关往内关方向推去;热症往手指末梢方向推去;女孩刚好和男孩子相反。
耳轮:治小儿惊吓。肾主耳,小孩受到惊吓时,眉宇间会有一条青筋,胃里寒冷眉宇间也会有青筋。受惊吓严重时眼珠会动。耳朵耳轮外侧轻轻揉,揉到孩子很安静睡着在笑时就可以停下来了。如果小孩眼睛、眼珠子是往上吊的,在揉耳朵时将耳垂往下拉重一点,就会慢慢回来。眼球吊在下面,就在耳朵上的耳轮揉。眼睛是斜的就在对侧耳朵揉拉。
靠近手掌的叫风关,第二个叫气关,第三个到手指头叫命关。
初症:刚出现有问题时在风关,没治好才好到气关,再没治好就到命关。
横纹青筋在风关,表示在表;到气关时是入腑;到命关就入脏。
三种背痛诊治
痛在中间督脉就扎后溪。背横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以下痛是带脉痛。上面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扎外关。
外关穴同时是三焦经的络,虚实都可以治(虚症是不能握拳,实症是握拳不松)。靠近手腕下,下针后不能动,一动针就会弯,肌肉一拉扯就会很痛。
外关上一寸是支沟穴,配合照海治便秘无所谓虚实都可以。妇女难产,任脉不通,不孕,胎衣不下也可以用支沟。
支沟平行是会宗穴,再跳回来延伸是三阳络。治筋经病(此处在动脉边,一般不扎针)声音沙哑,耳聋都可以在此下针。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904楼#
发布于:2015-12-13 23:46
签到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905楼#
发布于:2015-12-13 23: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心脏外膜):戌(7:00--9:00pm),Page122--124
  简述:共9穴,俞穴是膻中,今年夏至冬至,属火,今年冬至到来年夏至,属水,子母穴跟着变,表三焦,络会膻中,下络石门。
  4)郄门穴:手腕横纹上5寸,两筋间(黄筋与三焦筋间),郄穴。
  补充:手上6筋,如图1:
 
  5)间使穴:手腕横纹上3寸,两筋间,经金穴,母穴(今冬至,明夏至),主治手麻,用针,(导引法治疗)。
  6)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两筋间,络穴,管阴维脉。
   a--止吐,晕车孕吐时,手压内关,心想,我不吐。
   b--催吐,手压内关,心想,我吐。
   c--治胃,心,胸,气喘,肋骨内痛,下针配合公孙。
   d--例:动脉血管堵塞、心肌梗塞,针公孙内关,再针关元,巨阙,天突,还有气喘,针公孙,内关,再针中府,云门,肺俞。
  补充:肋骨,外阴维,内阳维。
  7)大陵穴:手腕横纹处,两筋间,俞土穴,子穴(今夏至,明冬至)。
   a--左右对称治疗,心包经上麻,用针。
   b--上下对称治疗,脚后跟痛,附近找压痛点,大陵对到压痛点下针。
  补充:指针(指头当做针)——用在天河水(手腕横纹上三穴),治小孩,退烧,退热,受惊,眼歪。
  8)劳宫穴:手轻握拳,中指无名指缝所对处(第三与第四掌骨间),荣火穴,本穴(今夏至,明冬至),汗多不灸。
   a--小儿推拿,退烧。
  9)中冲穴:中指尖端,井穴(补井当补荣,配合节气变换),火穴(今夏至,明冬至),络到喉咙的舌后。
  补充:①心包络跟三焦连接内脏和外面器官。
        ②心包靠近心脏,偏阴,三焦行阳(全身上下布满油网)。
 十二、手少阳三焦(膲)经:亥(9:00--11:00pm)共23穴,上中下三焦,如图2:里心包。Page124--124


  间述: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管水道,腹水胀满,堵在三焦,阳行则水顺。
        ①上焦如雾:轻,干净
        ②中焦如沤(ōu):中焦气无则“嗝”,危险。
        ③下焦如渎(dòu):重,脏,
灸友45619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19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55
906楼#
发布于:2015-12-14 07: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第45课学习分享,申请签到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
 1、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常用行阳手法,不管是下针或用药,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三焦经有二十三个穴道,跟心包经是表里经。晚上九点至十一点是亥时,气血流注到三焦经。阳经会多一个原穴。
2、关冲穴至阳池穴          心包经的气血,走到关冲穴的时,就会顺着指头再绕回来无名指的外侧。关冲穴,无名指指甲外侧的穴道。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属金。井穴是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荣穴,属水。三焦经贯通全身,是行阳的,所以,三焦当阴阳在相抗争的时候,病想进到内脏,内脏又不让病进来,身体就忽冷忽热。这些症状都可以在三焦经上面找到很好的穴道。三焦的俞穴属木,是中渚穴。夏至到冬至的中间,是三焦经的母穴,三焦经的虚症,在中渚下针。可治眼疾。中风患者,从合谷下针透到后溪。如关节扭曲不行,就下针三间透到劳宫穴。阳池穴。从阳池穴透到大陵穴。治疗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消渴很有名的穴道。但一般不灸。如果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可以扎右手阳池穴。用对称治疗。同样的,病人伤到阳池,你就下对侧的解溪。
3、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壮热、大热、高烧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把针慢慢推到内关。从外关引到气以后,因为它是行阳的,针直接下去就好比现在打个洞,阳就往下走。所以,针一通到内关,热当场就去。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小孩发高烧,最好的手法是让小孩子的手握拳,中指头往前推,你这指头往前推的时候,它的指头就会弓,让他指头弯起来,弓过来,其它指头还在后面。这是小 baby 弓过来以后,再把手指头放上去,轻轻揉它。小孩子很好玩,你不动它,它手就是捏着的,把它往前推。揉几下,烧就退了,这刚好是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女孩子,指针上来说,男左女右,是最基本的手法。是用在比较重的症状,如说烧没有退。所谓三关刚好是指头的三个关。男孩子是寒症时往上推,然后顺着身体的方向推。可去寒。反过来是热症,就往回推,热就去掉了。若孩子来时,嘴唇是青的、脸色白的就是寒症。脸很红,是热症。热症开天河水了后,男孩子,从三关往下,寒症往内,这推三关是去寒去热。女孩则反之。男孩子往前推,往内关的方向推,这是治寒,往指尖的方向推,是去热。
耳轮:治小儿惊吓         肾主耳,小孩子受到惊吓的时,眉宇会有一条青筋,小孩子胃里面比较寒冷,眉宇间也会有青筋。小孩子晚上惊叫很大声,就是受到惊吓。严重时,眼珠会动。把小孩子的手指头,在耳朵耳轮外侧,轻轻揉它,力度均衡,揉耳朵的时候,小孩子就很安静。揉到小孩子睡过去或孩子开始笑,就可以停下来了。孩子黑眼珠子是往上吊,揉耳朵的时,将耳垂往下重拉一点,就会慢慢回来。如果眼球吊在下面,就耳朵上面的耳轮揉一揉。眼睛斜一边,就把对侧的耳朵揉一揉、拉一拉就回过来了。拉时要用力一些。遇到壮热、大寒的时,在三关往手掌上推。如有黑线青筋在上面两个指头都是很好治的,如果青筋或黑线在下面的指头的话,就非常难治。
          单指法,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然后是气关和命关。初症时在风关,没治好会到气关,再没治好到命关。到了命关会有生命危险。
三种背痛诊治          痛在督脉,扎后溪。痛在两条膀胱经,是虚证就扎委中,实证就扎束骨。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病人有痛的时候,是带脉痛。上面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针外关。外关穴同时是三焦经的络穴。原穴跟络穴,都是不分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
4、支沟穴至四渎穴       支沟穴下针以后再配合照海穴。照海管的是阴蹻脉。支沟、照海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便秘有分寒、热。针支沟、照海时,并无寒热,下针后,二十四小时就排便了。支沟照海下去,再下关元,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中脘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然后再下关元、支沟、照海,就好了。
         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者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上做。当遇到经筋的病。就开天河水,退天河水。这只是一般的寒热、高烧。严重的时,天河水不够用在三阳络开始揉一下,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小孩子发高烧、痉挛,推三关或天河水时力量若不够,这时用经筋。从三阳络把气导回来。从内侧六个经筋下手。三关不够,就要到经筋上面。男女不一样,往上推去寒,筋经会松掉,抽筋的现象就会去掉,那女孩子反过来,男的往上,女的往下。便秘,就下支沟照海。声音哑掉,耳聋都可以用。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907楼#
发布于:2015-12-14 08: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二、三焦经经穴
1.关冲穴-井穴
 无名指末端距指甲0.1寸处。
2.液门穴-荥穴
 四、五掌骨骨缝处。
 腑与五脏之间通过三焦联系。
3.中渚穴-俞穴(母穴)
 液门穴后面骨的缝隙处。
 一般手关节不能动,多用三间透劳宫穴。
4.阳池穴
 手背手腕中点的凹陷处。
 消渴治疗:一般阳池透大陵穴。
 此穴不灸,容易出汗。
 对称治疗法:一般解溪穴对应阳池穴。
5.外关穴-络穴
 阳池穴上2寸。对面对应内关穴。
 外关通阳维脉。
 “通生死桥”一般用外关透内关,多用来治疗小儿发烧。
 “开天河水”法-治疗小儿高烧不退。具体操作方法:从手的外关穴推到手指端,阳气、热气散。同时配合“开三关”,男孩:寒证,从掌心的指尖推到手心;热证,从手心-指尖;女孩相反。
  小孩受惊治疗:小孩受惊,眉宇间有青筋,眼珠会动。治疗方法:揉耳轮(肾开窍于双耳)。若眼睛的黑睛往上吊,则耳垂部重揉;眼睛的黑睛往下吊,耳轮部重揉。
  手指三个指节,从掌指关节到指端,分别风、气、命三关。诊断疾病的轻重,命关最重。
背痛治疗—分类:(1)脊背中间痛-督脉
               (2)脊背两边痛-膀胱经
               (3)脊背横着痛-肋间痛:阳维脉,针刺外关穴。
                              -腰以下横着痛,带脉问题。
针刺手臂上穴位,手指禁止乱动。
6.支沟穴
 外关穴上1寸处。
 便秘,无论寒、热秘,针刺支沟、照海穴,效果好。
                 
 
卢昆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951
  • 粉丝2
  • 关注120
  • 发帖数137
908楼#
发布于:2015-12-14 08: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2.14日针灸大成第45.节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2.14日针灸大成第45.节课心得:
  
       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属性就是金,是我们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
       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荣穴,属性就是水,治疗眼科问题
       中渚穴: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性就是木,它是三焦经的母穴,在中渚下针治虚症,治疗白内障,焦膜等眼科问题;合谷透到后溪治疗严重的中风,三间透劳宫治疗关节不能活动扭曲

       阳池穴:阳池在手的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有凹洞,阳池穴透大陵穴治疗糖尿病消渴,对称治疗,阳池对应解溪穴
       外关穴:阳池穴上二寸叫外关;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通生死桥就是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你把针慢慢推到内关。治疗壮热、大热、高烧
      开天河水:这是用指针。这指针就是不用真的下针,小孩高烧壮热时,将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最好的手法是让小孩子的手握拳,中指头往前推,当手捏着的时候向前推揉几下下,烧就退了,这刚好是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 在指针上来说最基本的手法是男左女右,比较重的症状,开了天河水以后,从三关开始(食指、中指、无名指),男孩子是寒症时往上推,然后你顺着身体的方向推。这可去寒。反过来是热症,就往回推,这热就去掉了;女孩子正好与男孩相反,
        治小儿惊吓:耳朵外面一圈,我们叫做耳轮,中医认为肾主耳,当小孩子受到惊吓,在耳轮外侧这边,轻轻揉它,重量一样,小孩子就会安静下来,壮热、大寒的时候可用单指法,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个关叫气关。第三个到手指头是命关。这三关,初症,问题时是在风关,没有治好才会到气关,再没治好会到命关。到了命关会有生命危险。看诊横纹青筋位置,在风关表示在表,到气关时是入腑,到这边命关就入脏。 如果青筋或黑线在上面两个指头都是很好治的,在下面的指头的话,就非常难治。
       支沟穴:在外关上一寸就是支沟,支沟配照海,可治便秘 ,中脘再来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下关元,支沟,照海加减
       会宗穴:在支沟穴平行移到骨边既是,
       三阳络:在会宗穴再跳回来到支沟上一寸,治疗经筋的病,声音哑掉,耳聋
       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











      
      
      
        
 
包小花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8
909楼#
发布于:2015-12-14 12: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一、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1.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在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所以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
2.  天井穴:手弯起来,手伸直时没有天井穴,手慢慢爬过来到关结后面,一摸,在两个筋的中间,那个凹洞就是天井穴。下针天井穴就下在两个筋的中间。
3.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对称治疗时,因为天井正好对到膝盖头。右边膝盖头痛就扎左边天井穴。
4.  从天井直上一寸,就是清冷渊。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来说,是不能梳头。还有一种手不能夹菜,还有筷子碰不到嘴巴都是。实症,下子穴=天井穴;虚症下母穴。
5.  手臂不能举即手不能梳头,是三焦经的问题。不能举是侧面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往后就是小肠经。
6.在清冷渊上下针也可以治发烧。
二、消泺穴至翳风穴
1.  清冷渊再往上五寸,就是消泺,很少用。
2.  消泺再上三寸,就是臑会。臑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都可在臑会上下针。
3.  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这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这就是三焦经的肩髎。如果你从肩髎往下走三寸,这就是臑会。
4.  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这个淋巴结、甲状腺的肿,一般来说是找天应。
5.  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腺体等都是三焦在管。所以淋巴结都属于三焦。
6.  在三焦经上按,若找到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而是找到天应,最痛的那一点下针。
7.  肩髎:在肩膀附近是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阳明经,或三焦经,或小肠经,还是大肠经。如果说不清楚是哪条经痛,那就下三针。
8.  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这两个大筋外侧是天柱。这边还有两条条大筋。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不针不灸。
 
 
  
  
  
  
  
  
  
  
  
  
  
  
 
 
 

 

9.       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这是翳风穴。
10.   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白内障,西医都在这治疗。下针时,可以看到下颚骨,顺着中间扎,扎这些后脑的针时,要下得很浅,直针进去。
11.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在治耳鸣耳聋
,还有下巴脱臼,还有牙关很痛。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三、瘈脉穴至丝竹空穴
1.  把耳朵翻过来,这后面有个骨头,这个骨头叫智慧骨。智慧骨越高凸越聪明。
2.  痛沿着耳朵一圈,是三焦经。所以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虚症下中渚,夏至到冬至。如果是实症就下天井。
3.  这耳后,临床上治症很多,中风急救(放血大穴)拿三棱针,在血脉头放穴,这也放,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人就醒过来了,癫痫(放血),小孩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都在这治疗。
4.  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瘈脉,可以刺出血。在这里不下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还有是摸愚笨、聪明。
5.  往上差不多一寸到二寸的距离。用度骨法,跳过这个智慧骨,骨头上方凹洞的地方,就是颅息。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一般只要是耳朵后面的问题,耳朵翻过来,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就在上面点刺放血。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
6.  角孙: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这个地方,是角孙穴。在越靠眼睛的穴道,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像白内障、青内障。
7.  丝竹空:在眉毛尾端是丝竹空,眼睛旁边五分的地方是太阳。
8.  在眼科,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说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刺破,挤压几滴血出来就好了。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尤其是眼睛红肿。
9.  脸上的穴道一般都是禁灸,用下针、放血。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四、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1.  眉棱骨痛 。在两眉中间=印堂痛,最常见的就是胃痛,下针中脘,一针下去,印堂痛就去了。
2.  有人痛在眉棱骨上,在眉毛下方的骨头上。,就扎阴陵泉下一寸,脾经的阴陵泉在脚的内侧。阴陵泉下一寸有个奇穴,叫眉棱点。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有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对侧下针。
3.  若正面痛是胃经,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还痛就下涌泉。
五、指针术
 

1.  手六筋:
2.   小孩子一生下来有黄疸,中医会在肝胆下手,轻轻的推它。小孩子手很嫩,轻轻的推,在皮肤上面推都有效,因为气在皮肤表面。
3.当小孩子吐奶,就在脾胃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推的时候,由下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
4.BABY小便不顺或者是咳嗽,咳嗽就在肺经上面可以做。指针都是手指头轻轻在皮肤上摸就好了。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六、和髎穴与耳门穴
1.在耳前有一个骨缝,手按在这,嘴一张开来,就出现一条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穴道是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
2.耳门是属于三焦经,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
3.在靠近耳门前,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摸有个动脉在跳,这就和髎穴。
4.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遇到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 ,到底要扎哪一个。临床上是今天扎耳门,明天扎听宫,后天扎听会。要轮刺,扎太多针皮肤会硬成一块。
5.在耳朵旁边,三焦经有很多穴道,到底那个穴道是最好的穴道,用指头去按它,指头按它的时候,那点特别痛,就是阿是穴,就在那个痛点下针。
6.和髎:牙科病如牙痛、头痛、耳朵流脓。治疗儿科耳朵里面化脓出来是用麝香矾石散的喷剂。
7.耳门:像耳朵耳鸣,不管是蝉鸣或各种耳鸣的声音都有,治症治法是一样的。以强肾为主要的治法。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910楼#
发布于:2015-12-14 14:53
签到
王亚娜
新手
新手
  • UID2018735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0
911楼#
发布于:2015-12-14 15: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亚娜申请签到。201512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四渎穴和天井穴,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骨头的阳侧,很少用。肩膀痛是循着经络去做治疗。肩膀痛就取曲池,只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肩膀痛而已。
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在当年的夏至到当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因此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在夏至到冬至时,要下针天井穴。
对称治疗时,如果左边的膝盖头痛,可下针右边的天井,因天井正好对到膝盖头;右边膝盖头痛就下针左边天井穴。
从天井直上一寸是清冷渊。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 ,一般是不能梳头。 三焦是行阳的,清冷渊上下针也可治发烧。
消泺穴至翳风穴   清冷渊往上五寸是消泺,很少用。消泺上三寸是臑会。臑会可治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
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就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是三焦经的肩髎。从肩髎往下走三寸是臑会。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三焦在管。淋巴结属于三焦,在三焦经上找,在三焦经上按,若有压痛点,此痛点穴位就是最好下针处。
大筋和骨头交接处是天牖,三焦经处,很少下针,也禁灸,头后面的地方都不灸。
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朵下方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处是翳风穴。一般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
瘈脉穴至丝竹空穴
耳朵盖没有经络,将耳朵翻过来,后面有个骨头是智慧骨。西医只知后面有个智齿,有人没有智齿,但智慧还是很好,说明跟智慧没有关系。这也是一个急救的大穴。癫痫也在此放血,小孩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弯折,也在此治疗。
从翳风穴开始,沿着耳朵旁边,在耳朵跟发际中间后面是耳沟,耳朵中间这一条就是三焦经经过处。
翳风上来一寸半是瘈脉,可刺出血,此处不下针也不灸。往上差不多一寸到二寸的距离,用度骨法找最好,因每个耳朵不一样,跳过智慧骨往上的凹洞处是颅息,颅息与瘈脉刚好隔一个智慧骨是大骨头,(近取穴)可治耳朵肿、耳鸣、耳流脓,一般只要是耳朵后面的问题,只要耳朵翻过来,看一下,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就在上面点刺放血。因血放掉后,压力消,人就醒过来了,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
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处,是角孙穴。
越靠眼睛的穴,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如白内障、青光眼。
在眉毛尾端是丝竹空,眼睛旁边五分处凹洞是太阳。治眼科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近取穴)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即可。睫毛倒长时西医用开刀很难过,放血就可以了。
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针阴陵泉下一寸的奇穴——眉棱点,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有痛,就在痛点下针。左边的眉棱痛就下针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就下针左边的眉棱点;若正面痛是胃经就下针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就下针束骨,虚症就下针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就下针后溪;(近取穴)下针百会治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还痛就下针涌泉,下到不再痛。
指针术    手掌有六根筋,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经渠,列缺,这条的筋经是管心和小肠,在这两条筋的中间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筋的上面这条经管的是脾胃,心包筋的下面管的是三焦,再下是手少阴心经,阴郄、通里、灵道到神门,这边有个大筋,这个筋是肾和膀胱,在这两条筋中间是管肺和大肠。
三焦经最后两个穴和髎、耳门。在耳前有一个骨缝,嘴一张开就出现一条骨缝,骨缝有三个穴,最上面这个穴道是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
耳门属于三焦经,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眉毛后面是丝竹空。从丝竹空到耳门这边,这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在靠近耳门前,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摸到有个动脉在跳是和髎穴。
周旸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30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83
912楼#
发布于:2015-12-14 16:00
中医魔鬼特训6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2.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平常人打坐时,心情平稳安定,气会随着三焦布散至全身四肢。有欲望时,三焦的气集中到命门。
关冲穴:无名指指甲外侧是穴,井穴,属金。是急救及救治昏迷的大穴。
液门穴: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间,荣穴,属水。
中渚穴:液门穴后一寸的骨缝中,俞穴,属木。夏至到冬至,三焦经相火,所以是母穴。所有虚证在此治。
中渚穴和液门穴可治眼科,像眼生白内障,是油网焦膜的问题,是三焦经的虚证。
往来寒热,忽冷忽热,是三焦经阴阳在做抗争,可在三焦经上取穴。
严重中风患者,合谷透后溪。
一般关节不能动,三间透劳宫。
糖尿病消渴,阳池透大陵。
阳池穴:手腕关节正面中间的凹陷中。与解溪可用对称治疗法止痛。
外开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外关穴:阳池穴上二寸,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
通生死桥,病人在状热、大热、高烧时,针外关,左右捻转引气,不需补泻。再慢慢把针推至内关。十四岁一下小孩可以单刺。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开天河水:小孩高烧状热时,小孩握拳,(如果是男孩)左手,按揉外关穴,往下推至四肢末梢,再揉心包经的间使穴。推的时候,男左女右。如果是男孩寒证,往上推。如果是男孩热证,往下推。女孩相反。
耳轮:治小儿惊吓
小孩受到惊吓,眉宇间有一条青筋。胃里有寒,眉宇间也有寒。受到惊吓眼珠会动,在耳轮外侧轻柔即可。
如果小孩眼睛黑珠往上吊,揉耳轮时将耳垂往下拉一点。如果眼球吊在下面,就在上耳轮揉一揉,拉一拉。如果眼睛斜在一边,就在对侧耳朵拉一拉,揉一揉,这叫双龙抢珠。
单指法,常用来诊断。靠近身体的是风关,第二叫气关,第三是命关。在前两关有青筋比较好治,在命关就很危险,不好治。
三种背痛诊治
痛在中间,督脉。下后溪。
痛在两条经上,膀胱经,针委中,实证扎束骨。
痛是横背痛,命门以下痛是带脉痛。上面痛是阳维脉痛,胸肋痛是阳维脉痛,扎外关穴。外关穴是三焦络穴,不分虚实。下针时,叫病人不要动。
支沟穴:外关穴上一寸。可治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者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易怀孕。配合照海,治便秘,不分虚实。
便秘,肠不蠕动,一星期一次也不难受是寒秘。取支沟穴照海,再配合关元,天枢,在中脘做梅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隔盐灸。一天不大便就难受,肚子胀,是热秘。
三阳络:会宗穴上一寸。会宗穴,支沟穴的骨头旁边。
癫痫,抽搐,痉挛,角公反张,脑膜炎,在三阳络揉一下。如果针下得好,会看到点头针。可治声音哑,耳聋。
四渎穴:手肘骨尖下五寸外侧。
苹果肌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5
913楼#
发布于:2015-12-14 21: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黄萍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学习《针灸大成》46课心得:
十、手阳明三焦经:
10、天井穴:手弯起来,在两个筋的中间,是三焦的合穴,属土,实症可以在这里下。
11、清冷渊:天井上1寸,可以治发烧。
12、消泺穴:清冷渊上5寸,少用。
13、臑会穴:消泺穴上3寸,可治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等。
14、肩髎穴:在肩俞穴往后跳过一个大筋,可治淋巴结大,甲状腺等,还有手臂痛。不过最好问清楚痛在哪条经上。
15、天PU穴:在颈后方,大筋后方,,三焦经的地方,很少针和灸。
16、翳风穴:耳朵下方,骨头后方,是一个眼科打麻醉的地方。治牙痛牙不能咬,可配合下合谷,翳风下关颊车。
耳后有一智慧骨,越高则越聪明。如果这里痛,则是三焦经痛。如是痛几个月,下中渚穴,如几天则是下天井穴。
中风急救,耳朵要翻开,可以看到有青筋,可以点刺放血,治疗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
17、瘈脉穴:在翳风穴上1.5寸,可点刺放血
18、颅息穴:在瘈脉穴跳过智慧骨,为耳朵处的近取穴,耳鸣,流脓,可以点刺放血,还有脑膜炎也可以。
19、角孙穴:耳朵到发际线最中间的地方。可治白内障青内障。
20、丝竹空穴:眉毛的末端,有角膜炎,眼红肿,可以在攒竹丝竹空,童子髎耳尖放血。这对视力也很有好处。
21、奇穴:眉棱点,在阴陵泉下1寸。对于眉陵骨痛很有帮助。
指针术:如小孩得了黄疸,可以下肝胆的筋经上,轻推。
22、和髎穴:在丝竹空和耳门穴的中间,对牙痛、头痛,流脓很有疗效。
23、耳门穴:张嘴侧面骨缝最高点就是,对耳鸣,各种声响有帮助。多汗不灸。
灸友李晓静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3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8
914楼#
发布于:2015-12-14 22: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如果病人手臂痛,恰好痛在三焦经上,痛几天实症,痛一个月虚证,可以直接扎三焦经的母穴虚实都可以治疗。虽然说肩膀疼都可以扎曲池,但是也要分经络,碰到大肠经的或者肺经的就可以,但是如果碰到三焦经的或者小肠经的痛,扎曲池痛也没有办法去掉,所以要分清经络来治疗。
1、天井穴——手弯起来,手伸直时没有天井穴,手慢慢爬过来到关结后面,一摸,在两个筋的中间,那个凹洞就是天井穴。下针天井穴就下在两个筋的中间。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在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所以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对称治疗时,因为天井正好对到膝盖头。右边膝盖头痛就扎左边天井穴。
2、清冷渊——从天井直上一寸,就是清冷渊。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来说,是不能梳头。还有一种手不能夹菜,还有筷子碰不到嘴巴都是。实症下子穴——天井穴,虚症下母穴。 手臂不能举即手不能梳头,夹筷子食物放不到嘴巴里面去,是三焦经的问题。手不能举是侧面是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往后就是小肠经。 在清冷渊上下针也可以治发烧。
3、消泺穴——清冷渊再往上五寸,很少用。
4、臑会——消泺再上三寸就是。臑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都可在臑会上下针。
5、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这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这就是三焦经的肩髎。如果你从肩髎往下走三寸,这就是臑会。 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这个淋巴结、甲状腺的肿,一般来说是找天应。  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腺体等都是三焦在管。所以淋巴结都属于三焦。 在三焦经上按,若找到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而是找到天应,最痛的那一点下针。
在肩膀附近是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都可以在肩髎下针。阳明经,或三焦经,或小肠经,还是大肠经。如果说不清楚是哪条经痛,那就下三针,全部一起下,如果知道是哪个经络,就直接下哪个经络。
6、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是天柱,旁边外侧还有两条条大筋,在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不针不灸。
7、翳风穴——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这是。 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病人患有白内障西医都在这治疗。下针时,可以看到下颚骨,顺着中间扎,扎这些后脑的针时,要下得很浅,直针进去。 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在治耳鸣耳聋 ,还有下巴脱臼,还有牙关很痛。如果病人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智慧骨——把耳朵翻过来,这后面有个骨头,这个骨头叫智慧骨。智慧骨越高凸越聪明,越平的越蠢。
如果病人沿着耳朵一圈痛,是三焦经。所以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虚症下中渚,夏至到冬至。如果是实症就下天井。
这耳后,临床上治症很多,中风急救(放血大穴)拿三棱针,在血脉头放穴,这也放,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人就醒过来了,癫痫,小孩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都在这里放血。
8、瘈脉——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瘈脉。在这里不下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还有是摸愚笨、聪明。
9、颅息——往上差不多一寸到二寸的距离。用度骨法,跳过这个智慧骨,骨头上方凹洞的地方,就是颅息。近取穴治耳朵肿、耳鸣、耳流脓。一般只要是耳朵后面的问题,耳朵翻过来,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就在上面点刺放血。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
10、角孙——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这个地方,是角孙穴。在越靠眼睛的穴道,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像白内障、青内障。
11、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眼睛旁边五分的地方是太阳。 在眼科,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说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刺破,挤压几滴血出来就好了。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尤其是眼睛红肿。
脸上的穴道一般都是禁灸,用下针、放血。近取穴像眼睛木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12、眉棱骨痛 。在两眉中间——印堂痛,最常见的就是胃痛,下针中脘,一针下去,印堂痛就去了。
有人痛在眉棱骨上,在眉毛下方的骨头上,就扎阴陵泉下一寸,脾经的阴陵泉在脚的内侧。
阴陵泉下一寸有个奇穴,叫眉棱点。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有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对侧下针。 若正面痛是胃经,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还痛就下涌泉。
指针术
A.手六筋:(昨天已讲)
B.小孩子一生下来有黄疸,中医会在肝胆筋上面下手,轻轻的推它。小孩子手很嫩,轻轻的推,在皮肤上面推都有效,因为气在皮肤表面。
C.当小孩子吐奶,就在脾胃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推的时候,由下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
D.小BABY小便不顺或者是咳嗽,咳嗽就在肺经上面可以做。指针都是手指头轻轻在皮肤上摸就好了。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14、在耳前有一个骨缝,手按在这,嘴一张开来,就出现一条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穴道是耳门,中间是听宫——小肠经,下面是听会——胆经。 耳门是属于三焦经,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像耳朵耳鸣,不管是蝉鸣或各种耳鸣的声音都有,治症治法是一样的。以强肾为主要的治法。
15、髎穴——在靠近耳门前,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摸有个动脉在跳。在脉的下方,要把脉推开下针。
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
遇到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 ,到底要扎哪一个。临床上是今天扎耳门,明天扎听宫,后天扎听会。要轮刺,扎太多针皮肤会硬成一块。
在耳朵旁边,三焦经有很多穴道,到底那个穴道是最好的穴道,用指头去按它,指头按它的时候,那点特别痛,就是阿是穴,就在那个痛点下针。
16、和髎——牙科病如牙痛、头痛、耳朵流脓。治疗儿科耳朵里面化脓出来是用麝香矾石散的喷剂。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