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楼#
发布于:2015-11-13 16: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3日《黄帝内经》第4—5课学习心得1以高骨处为关,关以上为阳,阳盛,向上溢出叫溢脉,关以下为阴,超过1寸为覆脉。如外在环境过热,体内阳气外溢,毛孔开,过量汗流出,造成体内水份不足而燥热,因成喘渴。人生活起居不规律,碰上外界寒盛时,人的阳气会上浮,无法正常运作,寒邪容易侵体。2人吸气进入后是沿着督脉进入命门,然后折入关元,呼气从关元沿着任脉向上呼出来,这就是通天。3正常的阳是固外的,如人在潮湿的环境下,受到湿气侵体,阳气又无法固体,湿和阳气混合在体内无法散开,就停留在大筋,造成大筋缩短,细筋分布在肌肉间。湿热停止,肌肉就会萎缩无力。人看不见东西,耳朵听不到,是因为肝阳气受伤。一个人阳气本身停滞不前,使脉气受伤,则身体会肿。人会昏厥中风是因为人在大怒之下,神经绷紧,怒目发张,阳气受损,血冲到脑部,令筋无法随意控制,而成松驰状态,失去自主力造成的。人在流汗时遇见湿,汗和湿停留在皮肤一段时间,不能外散,会变成疣。人阳气很精纯时,能养人之元神生命,柔和时能养全身之筋。5腑主渲泄,是阳,脏主收藏,是阴,阴会累积,是因为阳不行。中午是阳最旺的时候,阴也开始生,半夜,阴到了极限,阳开始回升。因此五脏六腑要协调好,才不会生病。如果平时暴饮暴食,消化系统过量负荷,会使筋脉驰缓,食物无法消化而成下痢或生痔。大量饮酒,胃受损,过度提举重物,伤肾气,腰骨生病。阴阳平衡之重点在不可过饮,过饱,过劳,过于暴露于外在不良环境中,一切适中,生活规律。心情平静。则阳能固外,阴安于内。6风是百病之首。冬天伤寒,春天才会有瘟病。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如过食酸物,肝中津液过胜伤脾。食太碱,肾气过大,造成骨大脾气易怒,肌肉较短,皮肤粗糙,伤到心。食过甜,则胸内苦满胀闷,皮肤生黑,肾气受制而功能不正常。食过苦,脾脏无法运化营养,肌肉因之衰退,使胃气滞。食过辛,人的筋脉会失去力量,变为弛缓,精神受损。所以人食五味必柔和,不可太过,则骨能正,筋能柔,气血流畅,肌肉毛孔密合,人能如此则精神与肉体必祥和无灾。
|
|
901楼#
发布于:2015-11-13 17:35
中医经典特训班张兴平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张兴平11月13日学习心得: 内经第4节: 三难: 在我们左手撑横纹下,高骨下为关,关上为寸,关下为尺,把关画一条钱,寸的定义是,上面为阳,是9分,关下为阴,是一寸,这是阴和阳的极限,用手去摸脉,食子到处为阳,这是9分,中间为关,关下为阴,是1寸。如超过这里为太过。这就是从脉象上找阴阳的平衡点。太少阳不及,太过阳太盛。
呼吸: 吸入(阴)肝肾,吐出(阳)心肺。呼与吸中间就是脾, 中医的关点很简单,就是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人的吸气是由鼻子吸入,顺着督脉往下走,到命门的地方(14椎),这是吸,吐的时候,由关元走任脉出去。当氧气吸入命门,就会产生热,肾是先天之本,跟天气相通,这就是神气通天论。 当食物进入胃里,经过胃的消化,进入小肠,(小肠的火来至心脏,),小肠吸收了营养,残查跟水进入大肠,大肠的水经过小肠火的第二次气化,就进入肺,全身上下的精液都是来至肺,肺里的气来至大肠。如果阳气失掉,湿度很寒,里寒很盛的时候,称为里寒。太热会伤到精液。第一,伤到阳的是: 阴与寒。二,伤到阳的是,阴与暑。三,伤到阳的是: 阴与湿。湿伤肌肉会萎缩。 生气通天论: 疣: 当运动出大讦后,又遇到很多湿气,这就容易产生疣。遇到寒气会起脓胞,红疹。 中医的卫,就卫气,营就是血。气与血都是平衡的。摸脉,脉外是气,脉里是血,脉要柔和最好,这是阴阳很调和的表现。脉中空,是虚,不空是实。 肺藏→魄,肝→魂,心→神,神管魂和魄。 背面的俞穴就是阳气走的地方,前面的募穴是阴气走的地方,所以阳和阳本身是互相连贯的,互相至衡的。如俞气不及,阳气不行的时候,风动。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始,也是百病之终。 我们身体的腑和脏,腑是泻,脏是收藏,这两个都要靠阳气行才能够生养收藏。阳气很正的时候,浊物才能通通排掉,好的菅养会收藏起来。人体24小时是一个循环周期,在这个周期內,如阳不行,人身体的浊物就沒办法排出。身体就开始产生病了。就会产生阴积。 清晨阳气开始升,日气当中时阳气最旺,太阳开始西下时,阳气开始哀,这时是少阴,到全是阴时就是太阴。过了子时就是少阳,过卯时是太阳,道家说是四象,这是一天的循环。如果阳不盛阴,內脏开始作乱了。 我们出大力抬东西时是靠肾脏,肾主骨,抬太重了会伤肾气。 阴和阳在我们身上是相互牵制的,缺一不可。 我们在饮食上都有酸,苦,甘,辛,盐。不能太过与不及,过食酸,会伤脾,过食盐,会伤心脏,过食甘,念伤肾。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这些都是藏在体内的,如果受伤,营养就往外散,所以我们吃东西味口要调和,不能太过与从及。 吃酸可以预防胆结石,吃青盐可预防肾结石。 |
|
902楼#
发布于:2015-11-13 19: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4,5:吸入肝肾,吐出心肺,寸脉是阳,心肺,尺脉是阴,肝肾,呼吸之间为脾。人要通天气,吸气顺着督脉,下到命门,命门和关元之间,顺着任脉吐出,肾脏是先天之本,与天地相通。食物进胃消化以后进入小肠,小肠是火(来自心脏),食物和残渣进入大肠,经汽化,水从大肠回到肺里,肺主皮毛,皮肤里的津液来自肺,大肠里的水来自食物。如果说里寒(心脏、小肠火不够),阳气不走表,神气浮动。如果太热,津液不够,话比较多,病在阳明,属纯
|
|
903楼#
发布于:2015-11-13 19:45
刘艳娟(接上面)一天24小时是一个周天循环,阳气受阻,本来好的营养在身体内呆太久了,也会变成不好的东西,浊物就排不出去,肿瘤、病变就是这样形成的。阳不行,阴累积。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中午阳气最盛,阴也开始生(阳极生阴),进入少阴,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减弱,进入太阴,子时阴极,此时阳开始生(阴极生阳),进入少阳,卯时阳气开始活跃,进入太阳。顺着24小时运作,阴阳慢慢转换,阴低,没法掌握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如金和木互相制衡,如果大便不通,晚上一点到三点醒来,则木和金不和,三点到五点醒来,则和肺有关系。中医是看腑可以看到脏,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正常(哪怕是吃中药),不要乱发脾气。肝是风脏,风邪进入人体伤肝;吃太饱,而筋脉输送力量不够,生痔疮;抬不动的东西硬抬,会伤到肾。阴阳两者不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如果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春天伤于风,会发生泄泻;夏伤于暑,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伤到湿,会发生咳嗽;冬伤于寒,春天会发生温病。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的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五味,不能太过,过与不及。过食酸味,会伤到脾;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伤到肾,会看到面色黑;过食苦味,脾无法运化营养;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因此五味要调和。
|
|
904楼#
发布于:2015-11-13 2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2日《黄帝内经》第4、5课心得
1、从脉象上找阴阳的平衡点,阴脉太甚,阳往外散,溢出来,往上走,是溢脉;阴虚脉会加长,超过1寸的距离,是覆脉。这两种脉,胃气已无。
2、吸入是肝肾(阴),吐出是心肺(阳),寸脉是阳,尺脉是阴,呼与吸之间为脾。 3、人和自然是相通的,吸气由鼻子吸入,顺着督脉往下走,到命门的地方,吐的时候,由关元走任脉出去。当氧气吸入命门会产生热,肾是先天之本,跟天气相通。 4、食物经胃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是火(来自心脏),小肠吸收了营养,食物和残渣进入大肠,经气化,到肺里,肺主皮毛,皮肤里的津液来自肺,大肠里的水来自食物。里寒(心脏、小肠火不够),阳气不走表,神气浮动;太热,肺里津液不够,阳明症,属纯热。 5、伤到阳阴与寒,阴与暑,阴与湿,湿伤肌肉会萎缩,阴与气,形肿。汗出遇湿生疣,皮肤遇寒生脓胞、红疹,青春痘。 6、卫是卫气,营是血。气与血平衡状态最好。摸脉,脉外是气,脉里是血,脉柔和最好, 俞穴是阳气走的地方,募穴是阴气走的地方,阳和阳是互相连贯互相制衡的。俞气不及,阳气不行,风动。风为百病之始,也是百病之终,外在的风,刚开始的时候很好治,治脏治腑的时候,出现风症,则病在退,人要心静,安和,宁静,节气变化不会受伤害。 7、腑宣泄,脏是收藏,阳气行才可以。阳气正,浊物才能排掉,好的菅养会收藏起来。人体24小时是一个循环周期,周期內,阳气受阻,浊物就沒办法排出,就会产生阴积,病变就形成了。阳气不行,阴有累积。 8、清晨阳气开始升,日中阳气最盛,阴生,阳极生阴,进入少阴,太阳偏西时,阳气减弱,进入太阴,子时阴极,阳开始生,阴极生阳,进入少阳,过卯时阳气活跃进入太阳,阳不盛阴,五脏气争。例如如金和木互相制衡,如果大便不通,晚上1点到3点醒来,肝的原因,3点到5点醒来,肺的原因。肝是风脏,风邪进入伤肝,吃太饱,筋脉输送力量不够,生痔疮,喝太多,泻痢,出大力抬东西靠肾脏,抬太重了伤肾气。 9、阳强要密,不耗阴,阴阳牵制,阴平阳密,阴阳两者不协调,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0、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表面热症,里面寒,不能吃寒凉的药。 11、阴精来源于饮食的五味。五脏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伤脾,过食咸味,伤到骨骼,影响到心,过食甘味,伤到肾,面色黑。多吃酸如醋可以预防胆结石,青盐可预防肾结石。 |
|
905楼#
发布于:2015-11-13 21: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3日《黄帝内经》第4.5课笔记:
难经第三难,阴阳脉诊,寸关尺。以关为线(手掌处高骨为分界线)(主脾胃),寸在上为上焦,9分位为阳的极限,主呼(主心肺);尺在下为下焦,1寸位为阴的极限,主吸(肝肾)。阴太盛阳会溢出,比9分长的叫溢脉;阳太强阴会下沉,比一寸还长叫复脉。不管溢脉还是复脉都说明胃气已完。呼吸之间是脾胃。 第三篇:生气通天论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是相通的。呼吸的过程:从鼻子或口腔吸气,气会顺着督脉从后主往下走,到命门第十四椎处,过到关元经小肠处,从任脉往上走,再从鼻子或口腔吐气。 如里寒很盛之时,阳气不能固表;如里太热,肺里的津液不够了,人就会表现得话多,出现阳明症。因为里面是纯热状态,纯热伤及阳明的大肠和胃。 伤及阳气有四因:一因于寒;二因于暑;三因于湿;四因于气。 脉气受伤形会变肿,形受伤也会伤到气。所有五官能正常运作因为有阳气。 湿热与疣,当汗流出来应当尽快用干毛巾擦干,不要让汗在皮肤停留太久与外面的空气里的湿气相遇太久会产生疣(皮肤病);如遇空气的寒气会产生疱(皮肤红疹)。 阳气之开合:阳气是包括卫(指气,脉外,)、营(指血,脉里)。摸脉的感觉像摸葱,脉实是葱白处的感觉,脉虚是葱叶处的感觉。 心为神主导肺藏魄,肝藏魂。风为百病之始(此风为外因所来),也是病之终(此风为出现在表症时,代表病要退了)。腑为泻,脏为收藏,这一切都要阳气运行才能发挥功效,人体以24小时来运行循环,这是正常的新陈代谢。阴如果太盛,会在身体里积聚很多毒素,产生瘤或石之类的东西。人出力是靠肾,背有大杼,脚有承山,绝骨,是用骨的力量来完成。 阴阳,如太极图像平分为四分一样,道称为四象。阴阳若不合,就像有春无秋,有冬无夏一样的反常。阴阳平衡的重点在于不可过饮,过饱,过劳,过于暴露于外在不良的环境中。饮食上如过与不及,肝属青喜酸,心属红喜苦,脾属黄喜甘,肺属白喜辛,肾属黑喜咸,如若咸太过伤及肾,肾属黑而营养得不了分解便显脸色,黑而暗哑就有肾问题。因为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发现了青盐可以防肾结石,多吃醋可以防胆结石。 |
|
906楼#
发布于:2015-11-13 21: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5/11/13 4—5集学习心得
1、 溢脉:阳虚,阳脉向上走,超过手腕横纹。 2、 覆脉:阴虚,阴脉超过一寸向下走,称之为覆脉。溢脉和覆脉都是表明胃气已无的脉。 3、 呼吸:吸入属阴是肝肾在管,吐出属阳是心肺在管,呼吸之间是脾胃。 4、 真气通天论:肺里的水来自大肠,大肠里的水来自食物,由于胃处在心和小肠之间,温度很高,单喝的水到体内就气化了,往往走不进大肠。 5、 阳气走表,固外。里寒是因为小肠的火不够,太热伤津液,纯热的病症病在阳明。 6、 人的生命活动是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生命的根本来源于天地间的阴阳之气。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变化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湿、燥、寒三种阴气和风、署、火三种阳气。所谓“生不离五”,“气不离三”。经常违反这种常数、定数,邪气就会伤害身体。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7、 脉有脉气,脉气受伤形会肿胀,形受伤也可伤到气,气伤可以伤到形。 8、 阳气受到伤害的四种情形:1、受寒气侵袭,意志会消沉,起居不宁,神气不能内守。2、受暑气所伤,就会多汗,烦躁,甚至喘促,喝喝有声,平静下来,有多言多语。身体发热,必须出汗,热才能退。3、伤于湿邪,会头部沉重,湿邪不能及时排出,会出现大的筋脉收缩变短,小的筋脉松弛变长,缩短的为拘挛,松弛的为痿弱。4、由风气所伤,可导致浮肿。如果上述四种邪气相互交替伤害人体,就会导致阳气衰竭。 9、 人的五官有阳气在,才会发挥各自的功能,如果受到伤害,功能就失调。伤到眼,视力就受影响,伤到耳,听力就下降等。四肢也是如此,指挥行动的靠的是阳的作用,阳受伤,运动功能就会影响。 10、 运动出汗要及时擦去,汗流出来遇到湿气会形成疣。阳气不守,寒气侵于内脏时,佝偻不能直立。 11、 卫是气,营是血,脉内是血,外是气。 12、 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神管魂魄。 13、 风是百病之始,所有的病都来自风,来自外面,治症到表,表示病将好,风是病之始,同时也是病之终。 14、 两极生四象:阴阳生少阴少阳太阴太阳。阴会累积,行阳很重要,阳行,阴就不会累积了,24小时为一个周天,大肠的残渣要及时排出。 15、 一个人便秘,如果夜里1-3点睡不好,金木不合,是肝有问题造成的,如果3-5点就醒,说明是肺的问题。 16、 保养之道:就是有不正常的地方,要及时想办法让其正常,并时时保持好心情。 17、 肝是木,是风脏。风邪侵害人体,肝脏易受伤。当肝脏受伤的情况下,吃的过饱,就会得痔疮。饮酒过度,肺气就会上逆,出现气喘。搬抬东西靠的是肾脏,背上有大杼,腿上有承山,不是靠肌肉而是靠骨头。 18、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对饮食无味的摄取,五脏有可因为过食无味而受到伤害。东南沿海的人爱吃酸,所以当地人很少有胆结石的患者,青海人食青盐多,当地人很少得肾结石。所以应当慎重的调整饮食五味,使五味调和,就符合养生的道理。 |
|
908楼#
发布于:2015-11-13 23: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3日《黄帝内经》第4、5课学习心得:
一、脉诊看阴阳 正常关部到寸部为九分,为阳。 关部到尺部为一寸,为阴。 溢脉:阴太盛把阳外顶,阳就外散,往上走,超过腕横纹,阴太盛,阳就虚。 覆脉:阴脉往下走,超过一寸。 这两种都是没有胃气的脉。 寸部的脉是上焦心肺,因为呼出心肺。 关部是脾胃 尺部的脉是下焦肝肾,因为吸入肝肾。 二、生气通天论 1.六合:天地上下,左右四方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是相通的。吸入的气沿督脉到命门,命门和关元之间假想一条线,呼出的气从关元沿任脉一路上来完成一个周天,所以腹式呼吸时小腹是振动的。 2.伤阳气的原因 (1)因于寒 里寒很盛,心和小肠的火不够,阳气不能固表,不能定在身体里,神气就会浮动。 (2)因于暑 如果太热,肺里面的津液不够了,会出现纯热症,病在阳明经上,就是阳明症。 (3)因于湿 阳气受到湿伤,头上如戴了个帽子,这就要去湿。 (4)因于气 脉有脉气,脉气受伤,人的形就会变变臃肿。有的人形受伤了也会伤到气。 3.阳气受损时的表现 人体是圆形,一段受伤,阳气就会停滞,阳气不行阴就累积。如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清都是阳气受损了。 生气会消耗很多阳气。 4.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出汗受冷,受湿就会得皮肤病。 如阴雨天跑步出汗,汗和雨水混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生成疣。 久坐,流汗,屁股上就生疮。 5.开闔不得,寒气从之 白天阳气要开,晚上阳气闭合,如果开合不好,寒气就会趁虚而入。阳气也就是人体的卫气。 6.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腧以闭,发为风。 肝藏魄,肝为木,木遇风就动,风就是动,就会产生风疾。肝是风脏。 风是病之始,风是病之终(指脏腑病治到最后病就发到表了,表现为风症) 7.阳气当隔 腑是宣泻,脏是收藏,都是阳气在推动。正常人能宣泄浊物,收藏精华,阳不行,浊物就累积形成肿块。 8.阳气的生发闭合时间 四像图:阳盛(阴生)-少阴-太阴-阴极(阳生)-少阳-太阳-阳盛。 阳气到中午最盛,同时阴也开始生成,然后阳逐渐减少,阴逐渐增多,到子时阴极,同时阳开始生发,然后阴逐渐减少,阳逐渐增多,到中午完成24小时人体的阳气循环。 9.阴阳的关系 阴阳要平衡人体才健康。 阴阳如同夫妻,脏腑,只有协调才能和谐共处。 阳要强到密,阴才不会耗损。 阳伤了,阴就耗散。 阴伤了,阳就不守。 阴阳绝离,死期将至。 10.不良生活习惯 过饱筋脉运送不动就会得痔疮;喝酒太多会气短;硬抬重物会伤肾,腰椎会受伤。 1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寒有两种,一种是里寒,多是饮食不洁引起;一种是从外而来的寒。 表面的热症其实是寒症,如果吃寒凉药看似症状缓解,过几天病又会卷土重来。 12.五味入五脏,对应五色 肝-酸-青 心-苦-红 脾-甘-黄 肺-辛-白 肾-咸-黑 吃东西味道要适中平均,不能过。 江浙人喜欢吃醋,很少人的得肝结石;青海人多吃青盐,很少有人得肾结石。 正常人的五色藏于五脏,人病脏的颜色会反逆到脸上,如肾病的人脸就发黑。 |
|
909楼#
发布于:2015-11-13 23: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冯慧申请签到2015
![]() ![]() 1.关上为阳,关下为阴。寸为九分,尺为一寸。溢脉,阴太盛,阳虚了。覆脉,阴太虚,尺脉过长。吸入肝与肾,呼出心与肺,吸吐之间是脾,谷味。寸为阳,是上焦心肺,尺为阴,是下焦肝肾。 2.吸气时天阳顺着督脉下行,到达命门。吐气的时候顺着任脉走,所以一直是小腹在震动。天阳进来得时候在身体里面会产生热。 3.肺主皮毛,所以全身上下的皮肤里面的津液是来自于肺,肺里的水是来自于大肠。大肠里的津液是来自于食物。但是如果平常喝的水,直接在胃里就气化了。 4.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5.伤到阳的可以是寒,可以是暑,湿,气。形伤,气伤。 6.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7.所有官能上五官上面,我们的耳朵能听,嘴巴能够味道,鼻子能够闻香臭,都是因为有阳在里面。汗出见湿,乃生痤梻。 8.阳不行,阴就累计。腑是宣泄,脏是收藏。 |
|
910楼#
发布于:2015-11-13 23: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3日内经之4-5课集作业 *寸关尺脉中,关以上为阳,阳盛,向上溢出叫溢脉,关以下为阴,超过1寸为覆脉。二脉均为死脉,系胃气绝之相。如外在环境过热,体内阳气外溢,毛孔开,过量汗流出,造成体内水份不足而燥热,造成喘渴。人生活起居不规律,碰上外界寒盛时,人的阳气会上浮,无法正常运作,寒邪容易侵体。 *人吸气进入后是沿着督脉进入命门,然后折入关元,呼气从关元沿着任脉向上呼出来,这就是通天。腹部最为重要。 *正常的阳是固外的,如人在潮湿的环境下,受到湿气侵体,阳气又无法固体,湿和阳气混合在体内无法散开,就停留在大筋,造成大筋缩短,细筋分布在肌肉间,湿热停止,肌肉就会萎缩无力。伤阳气时人会有水肿现象。阳气累积不动时会使人惊厥,人看不见东西,耳朵听不到,是因为肝阳气受伤。一个人阳气本身停滞不前,使脉气受伤,则身体会肿。人会昏厥中风是因为人在大怒之时,神经绷紧,怒目发张,阳气受损,血冲到脑部,令筋无法随意控制,而成松驰状态,失去自主力造成的,昏厥现象。人在流汗时遇见湿,汗和湿停留在皮肤一段时间,不能外散,会生疣。皮肤病,红疹,青春痘亦是受湿受寒所致。人阳气很精纯时,能养人之元神生命,柔和时能养全身之筋。开合不好,寒气侵之。 *早做运动晚则不运动。褥疮是因阳气不行阴累积所致。 *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魂憾魄,阳气不行时则风动,风为百病之始。治病时去风即可,脏腑疾病后期为风症,提示有好转,即风为病之始亦为病之终。 *腑为宣泻,脏为收藏,阳气行才可泻可藏,五脏六腑要宣泄收藏,必须阳气行,不行则阴累积(肿瘤出)。 *24小时为一个循环,有大便排出为正常。一天之中午时阳气最胜阴始升,日落西下时阳开始衰,子时阴极阳始升。 因此五脏六腑要协调好,才不会生病。如果平时暴饮暴食,消化系统过量负荷,会使筋脉驰缓,食物无法消化而成下痢或生痔。大量饮酒,胃受损,过度提举重物,伤肾气,腰骨生病。阴阳平衡之重点在不可过饮,过饱,过劳,过于暴露于外在不良环境中,一切适中,生活规律。心情平静。则阳能固外,阴安于内。 *风是百病之首。冬天伤于寒,春天就会有瘟病。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储藏阴精的五脏,亦会因五味而受伤。如过食酸物,肝中津液过胜伤脾。食太咸,肾气过大,造成骨大脾气易怒,肌肉较短,皮肤粗糙。食过甜,则胸内苦满胀闷,皮肤生黑,肾气受制而功能不正常。食过苦,脾脏无法运化营养,肌肉因之衰退,使胃气滞。食过辛,人的筋脉会失去力量,变为弛缓,精神受损。因此人食五味必须柔和,不可太过,则骨能正,筋能柔,气血流畅,肌肉毛孔密合,人能如此则精神与肉体必祥和无灾。 厚味(青盐)的人不会得肾结石,常食酸的人不会得胆结石。 |
|
911楼#
发布于:2015-11-13 23: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从脉象上找阴阳的平衡点,阴脉太甚,阳往外散,溢出来,往上走,是溢脉;阴虚脉会加长,超过1寸的距离,是覆脉。这两种脉,胃气没有了,吸入是肝肾(阴),吐出是心肺(阳),寸脉是阳,尺脉是阴,呼与吸之间为脾,通天气的原因,吸气由鼻子吸入,顺着督脉往下走,到命门的地方,吐的时候,由关元走任脉出去。当氧气吸入命门会产生热,肾是先天之本,跟天气相通食物经胃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是火来自心脏,小肠吸收了营养,食物里的水和残渣进入大肠,经过小肠加热把水气化,送到肺里,肺主皮毛,皮肤里的津液来自肺,因于寒,里寒心脏、小肠火不够,阳气不走表,神气浮动因于暑,太热,肺里津液不够,阳明症,属纯热因于湿伤到阳 阴与寒,阴与暑,阴与湿,湿伤肌肉会萎缩,阴与气,形肿。出汗后皮肤表面会有一层油,是汗和湿气停留在皮肤表面就是油,所以流汗后马上用毛巾擦掉,流汗时遇到湿气和寒气,遇湿气生疣,遇寒气生脓泡和青春痘,气与血平衡状态最好,摸脉,脉外是气,脉里是血,脉柔和最好,阴阳调和,俞穴的阳气不行,风动。风为百病之始,最开始的时候来自外边,把风病治好了不会有后边的病,治脏治腑的时候,出现风症,则病在退,所以风也是病之终人要心静,安和,宁静,节气变化不会受伤害,腑宣泄,脏是收藏,阳气行才可以生养收藏阳气浊物才能排掉,好的菅养会收藏起来,人体24小时是一个循环周天,的循环,浊气应该离开身体,阳气不行浊物就沒办法排出,24小时内在身体里是好东西,在身体里太久就会产生阴积,肿瘤,病变就形成了,清晨阳气开始升,日中阳气最盛,阴开始生,阳极生阴,进入少阴,傍晚阳气减弱,进入太阴,半夜阴极,阳开始生,阴极生阳,进入少阳,早晨生阳,阴不胜其阳,阳腑作乱,阳不胜其阴,五脏作乱,金和木互相制衡,如果大便不通,晚上1点到3点醒来,肝的原因,3点到5点醒来,肺的原因。肝是风脏,风邪进入伤肝,吃太饱,筋脉输送力量不够,生痔疮,喝太多,呼吸,出大力抬东西靠肾脏,抬太重了伤肾,重物是由骨的力量抬起来的阳强到密,不耗阴,阴阳牵制,阴伤阳不行,阳伤阴耗散,阴走阴,阳走阳,阴阳绝离,人会很危险,五味太过或不及都不好,过食酸味伤脾,咸味重,气劳短促,影响到心,味过甘,伤到肾,面色发黑,过食酸如醋可以预防胆结石,过食青盐可以预防肾结石, |
|
912楼#
发布于:2015-11-13 23: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3日第4-5节学习心得: 一、难经第三难(脉者看阴阳): 1、在我们左手撑横纹下,高骨处为关,把关画一条钱,关以上为寸,为9分,为阳;关以下为尺,为一寸,为阴,这是阴和阳相平的极限,把中指搭在关食指在阳底部无名指在阴顶部摸脉,阴盛顶到阳并溢出,为溢脉,行走方向向上;阴虚,长度就会超过一寸距离,为覆脉行走方向向下。当摸到溢脉或覆脉时又称为胃气已无(胃气没有的脉)。 2、把这1.9寸分为上面中间下面,则吸入是因为肝肾,下焦为阴,位置在下面;呼出是因为心肺,上焦为阳,位置在上面;呼与吸之间是脾胃,则在中间。以后还会讲到浮、沉、滑、涩脉。 反顺为逆,是谓内阁。格就是溢或覆。 二、生气通天论: 1、为什么天气相通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五脏六腑经络都和天气想通。 呼吸的过程:吸气时,气会从后面顺着督脉向下走,到命门第十四椎处,过关元穿小肠而过;呼气时,从任脉往上走,再从鼻子或口腔吐气;在呼吸之间一直都是小腹在振动,由于天阳(氧气)在进来时产生热,肾脏是先天之本,与天气想通。 2、食物经胃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是火(来自心脏),小肠吸收了营养,食物的残渣和水进入大肠,经气化,到肺里,肺主皮毛,全身皮肤里的津液来自肺,大肠里的水来自食物。 阳气受伤的原因: a、因于寒:阳气失掉时,就会出现(心脏和小肠的火不够时)里寒,阳气不走表,不固表,就会神气浮动; b、因于暑:太热,肺里津液不够,人就会话多,阳明症(胃和大肠),属纯热。 平时喝得水到胃里后,胃比较热水就直接蒸化了。(因胃在心和小肠之间热的传导,所以胃是热的。) c、因于湿:湿非常盛的时候伤阳气,阳气无法正常运行,湿热停在大筋,肌肉会萎缩 d、因于气:表现为肿,外形发生变化(变臃肿)伤到气或是形受伤伤到气。 3、阳气受伤后的症状: 阳气是周天循环,不停留,当阳气受到伤害后出现情况:a阳气就会在身体内累积,就会发生断路,这样就会造成晕厥、不出汗、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到。这种情况下只要把阳气补回来就行。b、无法控制筋,行动不便。c、爱出汗且不止,肌肉萎缩 阳气还有一个特性:就是生气时,阳气会往上冲,冲到头部,会出现昏厥、中风的现象 三、1、疣:大汗后要及时擦去,如不擦汗液遇到湿气就会形成疣;遇到寒气就会产生疱;遇寒气则生疱。 提示:久坐时,间隔一小时,活动,屁股上就不会气红疹。 2、早上适合运动,晚上不适合运动。把阳气练得很纯,就会有神。褥疮是阳气不行走,阴积累所致。 3、阳气不守虚时,寒气趁机侵于内脏时,佝偻不能直立。阳气不守,邪气进入体内,造成肾脏受伤。 4、中医里面,卫是气,营是血,脉外是气,脉内是血,脉外感觉强度、弹性,柔和最好。 四、金匮真言论: 1、是病之始,同时也是病之终。 2、两极生四象:阴阳生少阴少阳太阴太阳。阴会累积,行阳很重要,阳行,阴就不会累积了,24小时为一个周天,大肠的残渣要及时排出。 3、一个人便秘,如果夜里1-3点睡不好,金木不合,是肝有问题造成的,如果3-5点就醒,说明是肺的问题。 4、保养之道:就是有不正常的地方,要及时想办法让其正常,并时时保持好心情。 5、肝是木,是风脏。风邪侵害人体,肝脏易受伤。当肝脏受伤的情况下,吃的过饱,就会得痔疮。饮酒过度,肺气就会上逆,出现气喘。搬抬东西靠的是肾脏,背上有大杼,腿上有承山,不是靠肌肉而是靠骨头。 6、阴精的产生,来源于对饮食无味的摄取,五脏有可因为过食无味而受到伤害。东南沿海的人爱吃酸,所以当地人很少有胆结石的患者,青海人食青盐多,当地人很少得肾结石。所以应当慎重的调整饮食五味,使五味调和,就符合养生的道理。 |
|
913楼#
发布于:2015-11-13 23: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5年11月13日,《黄帝内经》4、5课心得:
1.脉诊判阴阳: 三难:关以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此阳乘之脉也。阳乘阴位,则清气不升,故下覆于尺;阴乘阳位,则浊气不降,故上溢于鱼。溢者,浮之太过而曰阴乘;覆者,沉之太过而曰阳乘。 左手高骨处为关,为阴阳平衡点,向上近腕处为寸,向下为尺 关上为寸、为阳,寸脉正常长9分,太少为阳不及,太过为阳太盛, 关下为尺、为阴,尺脉正常长1寸,太短为阴不及,太长为阴太盛 当阴脉太盛,阴脉顶着阳脉向外散,使寸脉超过9分,即寸部脉超过腕横纹头称为溢脉,即阴盛阳虚。 当阴脉太虚,阳脉顶着阴脉向外散,使尺脉超过1寸,即尺部脉超过关下一寸称为覆脉,即阳盛阴虚 溢脉与覆脉是阴阳相隔的脉,都是胃气已无的脉。 吸入为肝肾、为阴、为尺脉;吐出为心肺、为阳、为寸脉;呼吸之间为脾胃,为关脉。 2.呼吸周天: 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所以要顺应自然 人吸气顺着督脉一路向下至命门,命门与关元中间假想一条线,吐气时从关元走任脉一路向上。吸气、吐气一个周天一直是小腹振动。天阳进入身体会产生热,与人体肾脏的先天之本相应。 3.阳气、津液何来: 食物进入胃里进入小肠,因为小肠很热(小肠火来自心脏,是由于肺的收敛作用,使心火沉达至小肠),食物的残渣与水(这个水是食物里的水,而不是直接喝到嘴里的水,直接喝的水在胃里就蒸发了)进入大肠后,水就被汽化进入肺,肺气即来自大肠。肺是气之所在,肺主皮毛,津液靠肺的功能疏布全身。所以全身的津液都来自大肠。同进阳气因而上,卫外。 4.伤阳原因: 1)寒太盛,即里寒很盛(小肠火温度不够),阳气就不能固表卫外,神气就会向外浮动。 2)热太盛,肺里津液不够,容易话多,病都在阳明,是阳明症,纯热症,大肠和胃都是阳明。清除掉干燥的食物残渣,津液就会疏布全身。 3)湿太盛,久坐湿地,湿盛,诸阳之会是头,头像戴帽子似的。长时间会伤筋,大筋缩短,肌肉萎缩。去湿阳气就会恢复。 4)气太盛,人会肿 *十二经脉有脉气和脉形,脉气受伤,体形就会变肿,利水即可;形受伤后会伤到气,先痛后肿。 5.伤阳表现:形体在但功能失去就是阳气受损 1)阳气不够时,会在身体里累积、停滞下来。五官有作用是因为有阳气的作用,如果阳气受伤,突然功能失去,但生理功能正常,只要恢复阳气功能就可以恢复。 2)生气时,阳气过分上逆,会产生昏厥的现象;伤到筋骨时,会出现肢体不能动的现象。 3)出汗后受湿,生疣;遇到寒气生红疹;吃太好就会生疔疮。 【提示】早上做运动,晚上不要做运动。 阳气很纯精,就会很有神,筋脉柔韧灵活。阳气不守,即过度的情智问题传到内脏,就会伤内脏。情智问题是内脏在管。 6.何为营卫 卫——气;营——血。二者平衡。 脉外是气,即动能、强度、弹性,柔和最好(代表阴阳很顺,调和很好),刚强不行 脉内是血,有虚有实,如葱白和葱叶。 7.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神管魂和魄。白天看到鬼是魄力不守,是肺的问题。 8.风为百病之始 背后俞穴走阳气,前面募穴走阴气,阴阳互相制衡。如果俞穴的气不足,即阳气不足,就产生风,风就是动,风为百病之始。 风为百病之始的理解:1)所有的病最初都是由风引起;2)当病治到有风症时,代表病要痊愈。 如果人保持心情愉悦,阳气就会把人封闭起来,外邪就不会伤害到人体。。 风邪伤肝;再吃太饱就会生痔疮;过度饮酒肺气上逆而气喘;过度提举重物,伤肾脏。 人要健康,必须阴阳协调,才能阴平阳密。 春天受风邪,夏天泄泻;夏天受暑邪,秋天得疟疾;秋天受湿邪,冬天引发咳嗽;冬天受寒邪,春天生温病。 9.腑,宣泻,为阳;脏,收藏,为阴。阳气受阻时,宣泻不正常,就会有累积。阳气行,阴就不会累积。正常人体代谢时间24小时。 10.四象: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午时阳最盛,阴开始生,是少阴;从酉时到子时是太阴;子时,阴极,阳开始生;子到卯时,是少阳;卯时到午时,是太阳。 11.阴不胜阳,就会发狂;阳不胜阴,五脏失调。脏腑间要协调,阴阳要制衡。 由腑发生的问题联系到与其对应的脏也会有问题,是他们的不协调才产生的病症。 【原理】金和木互相制衡, 【病例1】大便不通,晚上1点到3点醒来。 【原因】肝的原因导致便秘,在通便的同时疏肝 【病例2】大便不通,晚上3点到5点醒来, 【原因】肺的原因导致便秘,在通便的同时补肺气 12.五味之伤: 过酸,肝气盛,克脾脏; 过咸,骨质受伤,心气抑郁; 过甜,心烦气喘,肾气受制; 过苦,脾气受伤; 过辛,伤筋伤神。 *五味调和,气血充盈,肌肉丰满,身体健康。 吃青盐不会得肾结石,常食酸不会得胆结石。 |
|
914楼#
发布于:2015-11-13 23: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15.11.13号曾从芬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曾从芬申请签到 黄帝内经第四和五节课
脉的诊断方法 左手为例 高骨是脾胃 手心方向是心肺 手肘方向是肝肾 心肺的脉跳九分为一寸 超了是溢脉 手肘方向 超过一寸是覆脉 不管以前那种都是没有胃气的死脉 人为天之本 天地之间 前后左右上下六方中医观念人和自然相通 什么叫阳气 小肠接收大肠的水分 然后蒸发上至大肠 大肠把水分送到肺这个时候阳气就散了 寒气 如果小肠的火不够里面有寒气 阳气不走表 不固表 不留身体神气就会浮动 阴与热 如果太热 伤到肺 肺的津液不够 纯热症 病在阳明 胃和大肠都是阳明 让肝脏的残渣 清理了 津液就回来了 阴与湿 湿伤到阳 头重如捆绑 把湿去掉阳气就回来了 伤到气 会产生肿 人为不当的扭伤撞击产生的肿都是 伤到气了 让阳气恢复就好了 补阳气 阳气受阻有的人会眼盲 耳聋 阳气恢复 自然就好 还有的人会肌肉萎缩 汗出不止 手不能动 也是阳气受阻造成的 疣 出汗时候遇到湿气造成疣的产生 皮肤病一般都是出汗遇到湿气 人不要在湿气和冷的地方呆久了 会伤阳气 肺藏魄 肝藏魂 心藏神 背部俞穴行阳 前任脉穴位行阴 阳发不出来的时候风要动 可用行阳的穴位和药方 风为百病之始 有的病在愈合期会出现风的症状表示好转 腑 排泻浊物 脏 收藏好的东西 阳气受阻 腑不排泻浊物 阴会累积 阳不行 要让阳行走阴就没有了 太极两仪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中午阴气慢慢上升 到了夜里 阴气占据了凌晨阳气慢慢升起 晚上属阴白天属阳 这就是伏羲当年创造的太极两仪 一点到三点醒来是大肠(金)克肝 (木) 三点到五点醒来是肺克肝 吃的太饱 伤肝 用不上太大的力气 人的力量是跟肾有直接关系 肾好力量就大 冬天如果出汗大了 春天容易发病 因为受寒了 吃的太咸了伤心 因为肾喜欢咸的 肾属水 心属火 水大克火 胃过于食甘的东西会伤心 胃属土 土多压制火 是实邪 面部黑色是肾的问题 东南沿海地区 爱吃酸的他们几乎没有的胆结石 青海地区爱吃咸的 几乎不得 肾结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