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凤
贫民
贫民
  • UID2014428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4
945楼#
发布于:2015-11-15 14: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10课的学习心得:1治疾病要知道疾病的本源在哪里,才好治疗。自然界中所有的阳气累积而成为天阳,所有的阴屯积而成为地阴。比如:我们要喝干净的水,水浊时必须要加热,加热时蒸气向上跑,(就是清阳往上升,所以天阳在上),浊气在下(就是阴气在下)。这就是常态。2阴阳间消长的定律是:当阴静止不动,则阳反生燥,因无阴之津液来润泽。阴要盛则必先令阳气生,阳—旦受损则阴必内藏,寒冷到极点反生热,热到极点时反生寒。都是极不平衡时产生的现象。如热病吃寒药不发汗,可以洗冷水(因寒极会生热),热气就散开了。寒生浊,才会生瘰积,所以所有的肿瘤都是寒症,不能开寒性药。寒性生浊,热气会升清。3人体的四肢未梢就是阴经的极限点,阴经到了末点就会转化为阳经,这就是阴极生阳,反之就是阳极生阴。中医把人比作天地自然界定律,—般的认为人之清阳必出上窍目,口,鼻,耳,浊废之阴则由下窍尿道,肛门离开身体。如清气在下会泄痢,浊气在上会伤脏。阳是气,是动能之源,阴有味可察觉出为津液,来滋养全身,津液则形体成,但形体又靠气之动能来维持。气为人身之精华,此精华乃由食入体中之高单位营养所化生出的,故人之精神靠气之足,人之形体靠阴之津液维持。如吃蔬菜,味轻,为气,肉类,味重,为形。过食厚味之物,人体无法完全代谢消化形体会变。气不足则人精神精力必因而受损。人太热会伤到气,太寒伤血,这是长年累月在同一个环境之下产生的。4食物之味重者为阴,较淡者为阴中之阳,食物营养高的为阳,营养差的为阳中之阴。味食过厚重则生泄下,清淡的则消化为身体所受用,阳气过于清薄则易离开身体,过于厚重则引起发热,阳盛则气衰,阳火太少则气盛,所以要吃助气的物使火降,火过盛则气易散,要想办法使火下降,因火小气乃生。5气味中属辛辣,味甘的易于发散为阳,味酸苦重的属满泄为阴,体内阴过盛则阳必病,阳过盛则阴必病,阳极盛生热,伤气,阴极盛生寒,伤形。气受损则生病痛,形受损则生肿痛。比如:扭到脚,脚肿起来,就是伤到形,如又痛又肿,就是形气都伤。先痛后肿,就是气先伤再到形。6风盛而动。打个比方:以肚脐为中心,如肚脐左边有动气是肝风,右边有动气是肺风,脐上是肝风,脐下是心风。如人的眼晴常莫名其妙动,就是肝有问题。7五脏化五气,实际上就是人的情志问题。人常暴怒则伤阴之津液,过度喜则伤阳气之动能,气—旦离经叛道必向上行,血脉过满则体形必伤,因必有不洁之物屯积脉内而致。阴太盛伤阳,阳太盛伤阴,所以我们在各个时节必须遵守各个时节的养生之道,以免疾病缠身。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946楼#
发布于:2015-11-15 18: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5日.
.内经.第8—10课的学习作业
*如果要喝干净的水,水浊时必须要加热,加热时蒸气向上跑,此时清阳往上升,天阳在上,浊阴在下,这就是常态。横膈膜的功能是分清浊。浊阴在下,清阳在上。
*阴阳间消长的定律,当阴静止不动,则阳反生燥,因无阴之津液来润泽。阴阳要平衡。阴要盛则必先令阳气生,阳若受损则阴必内藏。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都是极不平衡时产生的现象。如热病吃寒药不发汗,可以洗冷水,是因寒极会生热,热气就散开了。寒生浊,才会生瘰积,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症,不能开寒性药。寒性气生浊,热气升清。寒形瘦,热形胖。
*人体的四肢未梢就是阴经的极限点,阴经到了终点就会转化为阳经,这就是阴极生阳,反之就是阳极生阴。四肢为阴,肚腹为阳;阴经在内侧,阳经在外侧。中医把人比作天地自然界定律,
人之清阳必出上窍(目、口、鼻、耳);而浊废之气则由下窍(尿道、肛门)排出身体。如若清气在下会泄痢,浊气在上会伤脏。清阳是气,是动能之源,阴有味可察觉出为津液,来滋养全身,津液生则形体成,但形体又靠气之动能来维持。气为人身之精华,此精华是由食入体中之高单位营养所化生出的,故人之精神靠气之足,人之形体靠阴之津液维持。
*如吃蔬菜,味轻,为气,肉类,味重,为形。过食厚味之物,人体无法完全代谢消化形体会变。气不足则人精神精力必因而受损。人太热会伤到气,太寒伤血,这是长年累月在同一个环境之下产生的。
*味食过厚重则生泄下,清淡的则消化为身体所受用,阳气过于清薄则易离开身体,过于厚重则引起发热,阳盛则气衰,阳火太少则气盛,所以要吃助气的物使火降,火过盛则气易散,要想办法使火下降,因火小气乃生。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阴中之阴,肺为天幕
*气味中辛甘为阳,酸苦为阴,体内阴过盛则阳必病,阳过盛则阴必病,阳极生热,热伤气,阴极生寒,寒伤形。气受损则生病痛,形受损则生肿痛。如果扭到脚,脚肿起来,就是伤到形,如又痛又肿,就是形气都伤。先痛后肿,就是气先伤再到形。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太寒会伤到形,形有两种:及胖和及瘦之人。热伤气,气伤痛,形伤气则肿,先肿后痛者是气先伤后伤形,热甚则肿,燥甚则干,寒甚则浮,思甚则动泻,风甚则动。
*风甚而动,肚脐左边有动悸,为肝风;上有动悸为肾风;左动为肺风;南有动悸为心风。
*寒暑燥湿风-五脏化五气-怒喜思忧恐-肝心脾肺肾-木火土金水。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过怒伤肝,过喜伤心。忧平怒,恐胜喜。暴怒阴,暴喜伤阳,情志不安,则寿不长。
*如人的眼晴常莫名其妙动,就是肝有问题。
*阴太盛伤阳,阳太盛伤阴,所以在各个时节必须遵守各个时节的养生之道,以免疾病缠身。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必泄沥,秋伤于湿冬必有咳,万病皆有源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肝,天为玄,风捍木,因此人活在自然界。
*肝主筋,主握,肝病手无力;肾属骨,牙为骨之余;夏季流汗是常态,不流汗需用发表的药。也可洗冷水,会生热,阴盛生寒,阳盛生热,里寒盛很危险了。
*调整阳阴,女七男八,靠生长收藏来调理,4O岁阳阴各半,60阴阳不利九气不出,上实下虚,人走路会飘,不好,因此补肾很重要。
*中医是同症同治。保持平常心,无欲无望,则能长寿。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947楼#
发布于:2015-11-15 20: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8、9、10课心得:
1.阴阳与寒热
人是圆形,阴阳要平衡,一个不平衡就会影响另一个。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四肢末梢是阴经和阳经的交汇处,阴经到极点的就到阳经,阳经的极点是阴经。
人体中的阴极生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肺为天幕,心藏产生的热进入小肠,膀胱是阴之极,水被汽化进入肝脏(水生木)清理肝脏,清理出的残渣从大肠出来,大肠中的水被蒸发出来上升至肺。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寒气在身体里呆太久就会生浊,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热气生清;清气在下,泻痢,浊气在上,鼓胀。
一般情况下,瘦为寒、胖为热;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药;但有些热极的病,越用寒药越热,必须用热药才可以去其热,因为热极生寒。(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假热真寒、外热里寒?)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向上,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地的雨就是人身的汗;清阳出上窍(眼耳口鼻),浊阴出下窍(二便);
清阳走表、走四肢、运动,浊阴走里、五脏六腑、营养;四肢为阳,身体为阴;脏为阳,腑为阴;

2.阴阳与气味
阳为气,阴为味;蔬菜味淡为阳为气归精,肉食味厚为阴为味归形
气薄发汗发表,味厚则泄、发热。
常年累月热伤气,寒伤血(寒去血生)。人体很精密,不会瞬间发生问题,但可以从睡眠、手脚温度的变化知道身体的变化
小火(热)气壮,壮火食气,平时身体壮热的人吃清淡些,气比较少的人可以吃味厚的。
辛甘发散是阳,酸苦涌泄为阴;阴盛阳病,阳盛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气伤痛,形伤肿。有痛是气通不过去了,肿是形伤,又肿又痛是形和气都伤,先痛后肿是先伤气再伤形,先肿后痛是先伤形再伤气。



3.五气对人的伤害
风太过产生动症,热太过产生肿胀,燥太过就干,寒太过就会颜色很清淡,湿太过就会大便洞泄
以肚脐为中心,脐左为东,为肝,则动悸因肝;脐下为南,为心,则动悸因心;脐右为西,为肺,则动悸为肺;脐上为北,为肾,则动悸为肾。
一个眼睛在动,肝主目,动为风,是肝风内动,祛肝风。
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风暑湿燥寒,怒喜思忧恐。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冬天被寒伤,春风会生温病;春天被风伤,夏天会下痢;夏天被暑伤,秋天易发咳疟;秋天被湿所伤,冬天易发咳嗽。
5.阴阳平衡
阴在内是因为阳卫外,阳动是因为阴的控制。
阳盛,如常年夏天吹空调,体表闭塞,不出汗,能冬不能夏,就会呼吸困难。流汗是常态,解表的药即汗解法,如果没有药或吃解表药还不出汗,洗冷水,用寒极生热来汗解。
阴盛,出冷汗,腹满,易昏厥,能夏不能冬。

6.调整阴阳:,
一般人四十岁阴阳各半,五十岁。行动不灵活,耳不聪,目不明;六十岁,阳气大虚,上实下虚。
同症同治,不管内症是否相同。智者察同,愚者察易。
按生理七损八益的生长化收藏调理身体,五十岁后吃保肾的药,保持平常心、恬淡无欲。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948楼#
发布于:2015-11-15 20:25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报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张兴平申请签到,1015年11月15日《黄帝內经》第8~10节学习心得:    我们平时烧开水,蒸气就往上跑,这是清阳往上升,所以清阳在上,浊阴在下。这是正常的。我们人体的横隔膜上是心和肺,这里是清阳呆的地方,横隔膜是专门分清浊的,它的下面是浊阴呆的地方,如里哪天反过来,浊在上,清在下,这就是病态。
  寒与热:    寒极能生热,热极能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会下痢,浊气在上会古胀,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寒到了极点也会生燥。阴,阳,寒,热,到了极限都乞回逆回来。中医认为我们人体是圆行的,所以到了极限都会回逆。肿瘤癌症都是寒,因寒不动,热动,热性体质的人不会得癌症。
   蔬菜跟肉类:   蔬菜味淡,是湿气。肉类味厚属于行,人的精神要吃淡味的东西,形体要吃厚味的东西。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之阴。平时身体比较壯热的人,吃的比较清淡一点的,气少的人就吃味比较厚的,这是一个大原则。
   心脏是阳中之阳(热),肺是阳中之阴,胸员阳,肺是阳里的阴,所以肺法象天。人的膀胱在身体的低部,这就是阴之极,膀胱受小肠热的蒸发,气水进入肝脏,肝脏用这水来清理残渣,残渣排出,这就是阴极生阳的一种现象。
  气味:   肺跟大肠是表理,辛,甘发散阳,酸味和苦味的药为阴。这是用气和味来决定。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十节: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太寒伤行,这个形有两种,一个是极瘦的人,一个是极胖的人,胖人多是热症,也有寒症。热伤气,气伤痛,气受伤就会产生痛症。
  风症: 风太过就会产生动症,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浮就是颜色很清淡),湿盛,大便有动泻的现象。如:  肚脐左边有动悸是肝风,肚脐下方有动悸是心脏,肚脐右迄有动悸是肺脏,肚脐上方有动悸是肾脏。风盛则动,动可用去风的药。热盛是肿,燥湿是干。可用润燥的药。去热的药。寒盛则浮,可用去寒的药。湿热会有泻痢的现象,可用去湿的药,这是药物的取舍。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土肝,肝生金,金生心,肝主木。
  化生五味,因为有肝脏,道生智,智慧产生。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所以风和木是自然界的东西。中医的关点认为,我们人会话在地球上,适合生长在这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不的就象人,才可以生存。在体为金,在脏为肝,在色为青色(正青色是青中带一点点黄)。在生为呼,在变动为握,开窍为目,在味为酸,在智为怒,这些都是固定的形式。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味,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口中的精液都是脾脏在管。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阴阳律,阴在里面是因为里面有阳固着,阳在外面是因为里面有因在支持他,这两个是互相制衡的。
    女人以7字为主,男人以8字为主,人在生长,收藏的壮态之下,能够了解这个状态,按照这个状态来调理身体,就能长寿,不知道就会老化很快,所以人最主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态,甜炎无欲,开心愉快,过些都是长寿之道。
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949楼#
发布于:2015-11-15 20: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9、10课心得
1、要喝干净的水,水浊时必须要加热,加热时蒸气向上跑,清阳往上升,天阳在上,浊阴在下,这就是常态。浊气最多到达横膈膜。
2、当阴静止不动则阳反生躁,因无阴之津液来润泽。如人在髙空飞行必生躁,因无地阴之滋润。阴要盛则必先令阳气生,阳一旦受损则阴必内藏,阴阳要平衡。阳如化气而出,则内阴必成一形体而堆积,无法分散到全身。
3、寒冷至极点必反生热,热到极点时反生寒,都是极不平衡时产生的现象,例如热病吃寒药不发汗,可以洗冷水,是因寒极会生热,热气就散开了。寒生浊,寒气也就是不为身体所受用之废弃物,停留身体过久不出,则必生污秽。
4、人体的四肢未梢就是阴经的极限点,阴经到了终点就会转化为阳经,这就是阴极生阳,反之就是阳极生阴。
5、清阳必出上窍目、口、鼻、耳,浊废之阴则由下窍尿道、肛门离开身体。清阳能使肌肉强壮,混浊之阴进入五脏,由五脏来生化,清阳能充实四肢,浊阴进入腑来排泄。阳如气,是动能之源,阴有味为津液,来滋养全身,津液足则形体成,但形体又靠气之动能来维持。气为人身之精华,人之精神靠气之足,人之形体靠阴之津液维持。
6、过食厚味之物,人体无法完全代谢消化,形体乃变。气不足则人之精神精力必因而受损,人体摄取食物之精华乃化生为气,气之清浊又受味之厚重影响,味厚则气必伤。人体代谢出的浊物,必须完全离开身体自下道而出,阳气之尽头必在上窍气满而出。
7、过食厚味之物,味厚则气必伤。味食过厚重则生泄下,清淡的则易消化为身体所受用。阳气过于清薄则易离开身体,过于厚重则引起发热,阳火过盛必造成气衰,阳火之气较少则气必强盛,故太过的火也就是太干燥,津液必不足必反蚀气,所以此时必食助气之物使之火降,火过盛则气易散,火小气乃生。
7、气味中属辛辣味甘易于发散为阳,而味酸苦重为阴。阴过盛则阳必病,阳过盛则阴必病。阳过盛生热,阴过盛则生寒。寒重至极则反生热,热重至极反生寒象。寒盛则外形损伤,热盛则人精气散而易伤。一旦气受损,生病痛;形受损,则浊物堆积而生肿病。
8、风强大则万物动,以肚脐为中心,肚脐左边有动悸是肝风,右边有动悸是肺风,脐上是肾风,脐下是心风。太过则生肿胀膨满,过于燥则必干,寒冷太过则必浮于表面如冰雪,湿太盛则必流动而泄走。
9、人有五脏如同天地之有五气,其产生情志上的喜、怒、悲、忧、恐。喜怒太过必伤人之元气,常暴怒则伤阴之津液,过度喜则伤阳气。喜怒不知节制,就如自然界之寒暑太过,所以阴太盛则阳伤,阳太过则伤阴。
10、肝脏管筋,筋方化为心脏,开窍于眼目,肝之性如风,在地如木一様,人手之能握肝是主,风太过必伤筋,燥能胜风止风。过酸之味伤筋,辛辣之味能制酸。
11、夏季流汗是常态,不流汗要用发表的药,也可洗冷水,会生热,阴盛生寒,阳盛生热,里寒盛很危险。调整阳阴,人走路会飘,是因为上实下虚。
贾付民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09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11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950楼#
发布于:2015-11-15 20: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11月15日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5/11/15  8—10集学习心得:

阴阳应像大论:
1、  世间万物离不开阴阳,万物的变化就是阴阳的此消彼长。横膈的主要作用是分清阳和阴浊。如果清阳和阴浊的位置互换,人就会生病。
2、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人体的阴经和阳经交汇在指端和趾端的井穴处,就是这个道理。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热伤气,寒伤血。寒气是不为身体受用的废弃物,在身体停留久了,就会生污秽。热气是生命动能的来源,其清且受用于身体,如果肠胃不吸收,且停留在体内不向下行,就发生胀满气闷的病症。
4、  清阳走四肢,浊阴归六腑,所以四肢为阳,脏腑为阴。闻到烤肉的气味很香,这为阳,吃起来味道很好这是阴。味薄者为阳,味厚者为阴,气壮的人吃味淡一点的食物,气弱的人吃味厚一点的食物。
5、  从气味形色方面来讲,辛辣味甘易于发散的属阳,味酸苦重的为阴。体内一旦阴过盛必生阳病,阳过盛必生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气受伤痛,形受伤肿。又肿又痛,是形气都受伤。先痛后肿,先伤气后伤形。先肿后痛,是形受伤影响到气的运行。
6、  自然界的五气为,风、热、燥、寒、湿。风大了则万物动,热过了则肿,燥过了则干,寒过了则浮,湿过了则泻。
7、  人体缩小成一个点,上动是肾病,左动是肝病,右动是肺病,下动是心病。
8、  天有四季五行,人有五脏五气。春夏秋冬阴阳五行之消长,生长收藏为原则周流不止,人有五脏如同天地之有五气,情志上的喜怒思忧恐,不能太过,过怒伤阴之津液,过喜伤阳气动能,喜怒不知节制,如同自然界寒暑太过,生命力必不强固。冬天伤于寒,春天必生温病,春天伤风,夏天必出现下痢和消化不好的疾病。夏天伤于暑热,秋天就会咳嗽,秋天伤于湿,冬天就会咳嗽加重。这就是疾病的因果关系。
9、  春天,多东风,肝之性在天上如风一样,在地上如树木一样,在身体上是筋连贯全身,其色为青,味为酸,开窍于目,怒伤肝,风太过伤筋,过酸也伤筋,辛辣之味制酸。
10、              夏天,南风,心脏,属火,开窍在舌,味苦,主喜。过喜伤心,恐能制喜,过热伤气,寒能制热,过苦伤气,咸能制苦。
11、              中央交替的空当为长夏,脾脏,主湿,湿能生万物,能生出甘味的食物,甘味食物能助长脾脏,脾主肌肉,肉壮后肺脏能收藏脾脏津液,主口内湿,其色黄,开窍于口,情志为思念,怒能压制思念。思太过伤肌肉,风能散湿,食过甜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甜之味。
12、              秋天,西方,肺脏,开窍在鼻,主皮毛,味是辛辣,情志是忧,过忧伤肺,喜能胜忧,过热伤皮毛,寒能胜热,过辛味也能伤皮毛,苦能胜辛。
13、              冬天,北方,寒,肾脏,开窍于耳,味是咸,情志是恐,有变化是战栗,恐伤肾,思念能胜恐,寒过盛血必伤,燥能胜寒,过食咸味也伤血,甘能胜咸。
14、              天地之道,是万物上下交流循环的道理。阴阳如同男女不同性,水火是阴阳外显的表象,阴阳的消长,是万物的消长的原因。阴能停留在体内生长循环,是因为有阳在外面固守的原因。而阳能在外面固守,是因为有阴在里面提供能源,在里面控制的缘故。
15、              热伤气,寒伤血。如果一个病人贫血,你在开寒凉的药,就不对,只有去掉寒凉,才能补血。
16、              阳盛则体热,如毛孔开热气外泄,就不会有问题,在夏天,毛孔闭塞,热散不出去,就会呼吸粗大,情绪烦躁苦闷腹部胀满,严重的会死亡。如在冬天,因外寒可以保住生命。阴盛则体寒,毛孔闭塞,阳气不外出,无大问题,若汗流不止,阳气不固守随汗出,就会战栗恶寒,冰冷麻木,致腹阴盛胀满而死。如发生在夏天,借助自然界的阳气维持体温,无大碍,在冬天就可能致生命垂危。这是阴阳遇盛时,疾病的外在表现。
17、              圣人的保养之道,明白自然的消长道理,并能把损益的道理用到人体。人要做到上虚下实,肾脏在主管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及时对肾脏进行保养,并保持乐观的情绪。
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951楼#
发布于:2015-11-15 21: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511158,9,10:清阳在上,浊阴在下为正常,横膈分清浊,反过来则为病态。基础医学要强,疾病再怎么变也能治好,哪怕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病。阴阳要平衡,不平衡会影响到另一个。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四肢末梢是阴经和阳经的交会,井穴在四肢末梢,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阳经到底会转为阴经,阴经到底会转为阳经。寒热到极限也会回逆回来,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在人体呆太久会生浊,癌症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医生治症时不断用寒凉的药病人会死得很快。我们人身上的汗就是天上的雨,眼泪是清的,人与天地是相通的。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肺法象为天,心是火,产生的热气会往下进和小肠,小肠是身体的底部,即阴极生阳,膀胱的水累积到一定阶段,膀胱里的水会汽化,进入肝脏,所以水生木,水可以清洗肝脏,清完以后残渣又出来。如果一个人长年累月生活在一个环境里,热伤气,寒伤血。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本草的药性就出自这里,气、味、形、色:辛甘为阳,酸苦为阴。寒伤形,热作气,气伤痛,形伤肿。我们扎针时,把痛去掉了就是气通了,但是形还是肿,得慢慢退掉。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五脏。如果冬天伤于寒,春天会得温病;如果春天伤于风,夏天会洞泄;夏天伤于暑,秋天必定会咳疟;秋天伤于湿,冬天会咳嗽。人有情志,喜怒思忧恐不能太过,太过则会生病。如果人的情志不稳定,又不知避寒暑,生命会受到影响。喜怒伤气。如果太怒了,忧可以胜怒;如果一个人太喜,恐可以胜喜。情志之间也可以互相制衡。肝主筋,主握,肝当令的季节,脸色是青色,正青色是青中带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运化不好,脾胃中有陈寒再加上新食,脾胃没办法消化就会产生打嗝,即哕(念月音)。热伤气,寒伤血,如果一个人贫血,你给他开寒凉的药就不行,因为贫血本来就是寒症,要先把寒去掉,血才有机会恢复。世界万物都在天地之间。阴阳律:阴在里面好好的呆着是因为有阳固在外面,阴才不会散失掉,阳那么听话地固在外面是因为有阴的支持。阳热太盛,皮肤毛孔发汗可以散掉,如果皮肤毛孔不发汗,里面很热,遇到天气冷没有关系,如果是夏天又不出汗,那可以用发表的药。一个人如果长年不出汗,夏天总是呆在冷气房里,到二十来岁就是呼吸短促,我们人要适应四时,夏天是要出汗的。如果有时没有发表的药在身边或用发表的药还不流汗,可以洗冷水澡(寒极生热)。中医的观点:同症同治,处方开的是治风湿关节炎,而实际是骨癌(当时没有告诉是这病),结果也治好了。中医的养生之道:五十岁以后,肾气衰,开始吃些补肾的药,保持平常心,开心愉快,不要每天争什么什么的。听了倪师的课现在的我无欲无求,领导叫我兼职可以多一份工资,我都不想去做。我只想学好中医。
任红超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952楼#
发布于:2015-11-15 22: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51114日第8-10节学习心得:
  1. 清和浊
    1、清阳在上,浊阴在下,清气在横膈膜以上,浊气在横膈膜以下,这是常态,是正常。
    清浊在下,会下利;浊气在上,会胀满气闷,这是病态,不正常。
  1. 清阳出上窍(目、口、鼻):性往外走。
    浊阴进下窍(尿道、肛门):性往五脏走。
    气不足则人之精神精力必因而受损,人体摄取食物之精华乃化生为气,气之清浊又受味之厚重影响,味厚则气必伤。人体代谢出的浊物,必须完全离开身体自下道而出,阳气之尽头必在上窍气满而出。
  2. 以身体来分阴和阳:四肢为阳,身体为阴。
    以脏腑来分阴和阳:消化系统为阳,五脏为阴。
    4
    二、寒与热
    1、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经和阳经交会点在四肢末梢(井穴),阳在表,阴在里,当阳经从胳膊下来到手指末梢,就会转到内侧变成阴。
      阴极生阳的现象:当膀胱的水累积到一定程度,膀胱水会被挨着的小肠之火汽化,进入肝脏,去清理肝,清理后的残渣排出。
    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到了极限就会生寒,寒到了极限就会生热。
      寒的人形比较瘦,热的人形比较胖。有人看上去热症,其实真寒假热。
  1. 在常年累月在一环境下,热伤气,寒伤血。
    热太盛会伤气,寒太多会伤血。气壮的人吃味淡一点的食物,气弱的人吃味厚一点的食物。
  2. 寒气在身体呆时间过长就会生浊,就会有累积,所有的肿瘤和癌症都是寒所致。热气是身体能量的来源。
     阳如气一样看不见,但却是动能之源,阴有味可察觉出为津液,来滋养全身,津液足则形体成,但形体又靠气之动能来维持。气为人身之精华,人之精神靠气之足,人之形体靠阴之津液维持。
    5、味淡为气,味重为血。
    人的精神要吃味淡的东西,如:蔬菜;形体要吃味厚的东西,如:肉。
    三、气味定阴阳
    1、辛味和甘味放在一起就会产生阳;酸的和哭的放在一起就会产生阴。
    2、阴胜则阳并,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风。
    3、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行伤气也。
     有痛感是气不通,外形受伤就会肿。如果是先痛后肿为气伤,先肿后痛为形伤者。
    四、天有四季五行,人有五脏五气。春夏秋冬阴阳五行之消长,生长收藏为原则循环不已,人有五脏如同天地之有五气,情志上的喜、怒、悲、忧、恐,不能太过,过怒伤阴之津液,过喜伤阳气动能,喜怒不知节制,如同自然界寒暑太过,生命力必不强固。冬天伤于寒,春天必生温病,春天伤风,夏天必出现下痢和消化不好的疾病。夏天伤于暑热,秋天就会咳嗽,秋天伤于湿,冬天就会咳嗽加重。这就是疾病的因果关系。
    五、四季、五脏的关系,五脏的功能
    1、春天,多东风,在身体上是筋连贯全身,属木,其色为青,味为酸,情志为怒,发音嘘,开窍于目,怒伤肝,风太过伤筋,过酸也伤筋,辛辣之味制酸。
    2、夏天,南风,心脏,属火,其色为赤,开窍在舌,味苦,情志为喜,发音征。过喜伤心,恐能制喜,过热伤气,寒能制热,过苦伤气,咸能制苦。
    3、中央交替的空当为长夏,脾脏,属土,其色为黄,发音宮,主湿,湿能生万物,能生出甘味的食物,甘味食物能助长脾脏,脾主肌肉,肉壮后肺脏能收藏脾脏津液,情志为思念,怒能压制思念。思太过伤肌肉,风能散湿,食过甜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甜之味。
    4 秋天,西方,肺脏,属金,其色为白,味是辛辣,开窍在鼻,主皮毛,情志为忧,过忧伤肺,喜能胜忧,过热伤皮毛,寒能胜热,过辛味也能伤皮毛,苦能胜辛。
    5、冬天,北方,寒,肾脏,属水,气色为黑,开窍于耳,味是咸,情志是恐,有变化是战栗,恐伤肾,思念能胜恐,寒过盛血必伤,燥能胜寒,过食咸味也伤血,甘能胜咸。
    六、天地之道,是万物上下交流循环的道理。阴阳如同男女不同性,水火是阴阳外显的表象,阴阳的消长,是万物的消长的原因。阴能停留在体内生长循环,是因为有阳在外面固守的原因。而阳能在外面固守,是因为有阴在里面提供能源,在里面控制的缘故。
    热伤气,寒伤血。如果一个病人贫血,你在开寒凉的药,就不对,只有去掉寒凉,才能补血。
七、阳盛则体热,如毛孔开热气外泄,就不会有问题,在夏天,毛孔闭塞,热散不出去,就会呼吸粗大,情绪烦躁苦闷腹部胀满,严重的会死亡。如在冬天,因外寒可以保住生命。阴盛则体寒,毛孔闭塞,阳气不外出,无大问题,若汗流不止,阳气不固守随汗出,就会战栗恶寒,冰冷麻木,致腹阴盛胀满而死。如发生在夏天,借助自然界的阳气维持体温,无大碍,在冬天就可能致生命垂危。这是阴阳遇盛时,疾病的外在表现。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953楼#
发布于:2015-11-15 22: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9.10课笔记: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用经络介绍,天阳地阴,雨出于地气,云生于天气。人的手脚未稍有阴经和阳经的交汇点。寒极生热,阴极生阳;热极生寒,阳极生阴。阴阳和寒热,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人体内有寒气就会生浊,所有的肿瘤之类的都是寒症。四肢为阳,身体为阴,人流眼泪是清水,因为它属于膈上,清气所致;人的大小便是浊气,因为它属于膈下,浊气所致。
蔬菜是味淡的东西,形成气,人的精神来源;肉类是味厚的东西,形成形,人的形体的来源。体热的人要吃味淡的食物,气少的人吃味厚的食物。热伤气,寒伤血,这种情况是在长期的持续才会伤及的。
用气来介绍,最初本草的药性出处在此。阴至会生阳,阳就是气,肺和大肠是表里,气味,形色。辛甘发散为阳(如果长期只吃酸苦的东西,阴会太盛便伤阳气,阴太过阳会病),酸苦涌泄为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热即寒。如果气伤会痛,形受损了会生肿病,又肿又痛就形气俱伤。
风盛而动,以肚脐为中心,动悸在左为肝风,在右为肺风,在上为肾风,在下为心风。热盛即肿,燥盛即干,寒盛即浮,湿盛即泻痢。
情志若过分,会伤身,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病因与病果,冬伤于寒便春有温病;春伤于风便夏有下痢;夏伤于暑便秋有阂疟;秋伤于湿便冬生咳嗽。
人是随环境而来,人的生长和健康都和自然规律相关。内经中说的就是人要按男女的不同生长状态来调理生活规律,饮食。
有很多疾病看是不一样的表现,但是通过病因分析,可以做到同症同治的方法。比如说有肝病的人,他的手是握不了拳头的。人走路有飘的感觉他就是上实下虚的问题,不好。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954楼#
发布于:2015-11-16 00: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韩辉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9、10课学习心得:
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篇
1、横膈分阴阳,分清浊。清阳在上,浊阴在下为正常,阴阳要平衡。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泻痢,浊气在上,则生口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2、正常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如眼泪是清的,大小便是浊。清阳发肘理(肌肉),浊阴走五脏。四肢为阳,身体是阴。消化系统是阳,内脏是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闻),阴为味(吃)。味归形(肉类),形归气(蔬菜)。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淡味的食物),形食味(厚味食物)。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气厚为阳,薄为阳之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火是指身体里的热,太热的人会是伤气,寒伤血。身体壮热的人吃清淡,气比较少的,可吃味厚大热食物。寒的人瘦,热的人胖。
3、心脏是阳中之阳,肺是阳中之阴。心脏的产生的热,即搏动,热气往下可进入小肠。男人下面是摄护腺,女人阴部前面是膀胱,膀胱里的水累积后会气化,进入肝脏。肝脏用水清理后排出残渣,是阴极生阳的现象,阳就是气。大肠的津液食物往上升,会到肺,大肠和肺相表里。
4、气味中属辛辣、味甘的易于发散的为阳。味酸、苦重的属满泻为阴。阳生热,阴生寒。寒气是不为身体所接受之废弃物,停留太久会累积,生浊。热气是生命之动能来源,其清受用于身体,如一旦高营养物向下行,必生胀满气闷。
5、气受损,通行无力,则生病痛。形受损,则浊物堆积而生肿病。又肿又痛,形气皆伤。病人先痛,后生肿胀为气伤而使形伤。如先生肿而后生痛,属形受伤而影响到气之行。风盛则动,热盛则肿。
6、冬是寒,夏是暑,秋是燥,长夏是湿,春是风。人五脏化五气。五气是喜、怒、悲、忧、恐。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动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泄泻。夏伤于暑,秋必咳虐。肺的津液不足,会咳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7、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主心。怒伤肝,悲盛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肝外色为青,五音为嘘,开窍在眼。肝主筋,有肝病的人握不起来。咸过剩,用甜治,才不会伤肝。热伤气,寒伤血。
8、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脾五音律中发征音,即呵声,表现人体上为笑声,精神上为忧虑。开窍在舌,味道极苦,情志上为喜悦。
9、长夏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中之湿,在自然界中为湿气,色黄,五音中为宫,发为呼。开窍在口,味道甘甜,情志为思念,怒能治。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
10、秋燥来自西方。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色白,音为商,声为哭。味辛辣,情志上为忧郁,喜能胜,过热伤皮毛,寒能制。辛味伤皮毛,苦能制。
11、冬季寒冷由北方南下。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管耳窍,色黑,味咸,五音为羽音,即吹声。呻吟、战栗,情志上为恐惧,思可胜。寒胜则血伤,燥能胜。甘能治咸。
12、阴阳互相牵制。阳胜身热,皮肤毛孔发汗散掉即好。正常人都要流汗,人有36000个毛孔。阴胜身寒,汗出来很清。
如何调整阴阳:女人七为主,男人八为主。不治自然消长之理,过度损耗,则必提早衰老。年过四十,阴气自行衰为一半;过五十,身重,耳目不聪;过六十,阴气必大衰,即上实下虚为飘。人知此理必强盛,淡泊名利、心中无欲,方能长寿。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955楼#
发布于:2015-11-16 00: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9、10课学习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篇》
1.治病必求本
中医基础学透了才能应对各种疾病。
2.阴阳的常态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这是阴阳的互动关系,阴阳要平衡。
上焦心肺为清阳为天,下焦肝脾肾为浊阴为地,常态如此。如果清气在下就会生利,浊气在上就会生胀满。
四肢末梢是阴经和阳经的交汇点,所以阴经和阳经的井穴窦在四肢末梢,阴到极点就生阳,阳到极点就生阴。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真寒假热,假寒真热,要分清楚。
寒气太久就生浊,生累积,所有肿瘤都是寒。
热气生清,热有动能,不会累积。
4.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所以眼泪是清的,大小便是臭的。
清阳发腠里,浊阴走五脏
指清阳外走,浊阴内走。
清阳实四肢,浊阴走五脏。
指四肢为阳,身体为阴。
阳为气,阴为味。
如闻到东西的香味为阳,吃到嘴巴里的味道为阴。
5.精食气,形食味
蔬菜等味淡,属气;肉类味厚,属形。
精神要吃淡味,形体要吃厚味。
气厚,气薄,味厚,味薄,中草药是以此为取舍。
6.热极伤气,寒极伤血
壮热的人吃清淡些,气薄的人吃味厚些。
肺法象天,天阳在上,把心的火下到小肠,小肠前面是膀胱,膀胱是阴之极,阴极生阳,阳就是气,膀胱的水被小肠气化后进入肝脏,也是水生木的道理之所在。
7.气味
草药从气味形色来区分。
辛甘发散的为阳,酸苦涌泻的为阴。
8.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因为寒热胜会伤形,极瘦的人多寒症,极胖的人多热症。
热伤气,气生痛,气受伤产生痛,形受伤就肿,先痛后肿是气伤到形,先肿后痛是形伤到气,又肿又痛是气形都受伤。
9.风胜则动:风太过产生动症。
热胜则肿
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浮指颜色清淡。
湿胜则濡泻:大便洞泻。
脐诊法:神阙为中,如左有动悸,肝风;如下有动悸,心风;如右有动悸,肺风;如上有动悸,肾风。
只要是动症,就是风。
10.情志:心喜肝怒脾悲肺忧肾恐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11.病因与病症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12.四时阴阳,尽有经纪
(1)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2)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3)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打嗝,陈寒新食一起就会打嗝),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4)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5)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13.阴阳律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4.如何法阴阳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956楼#
发布于:2015-11-16 00: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清阳在上浊气在下,为正常,横隔主要分清浊,阴阳要平衡,阴尽A阳燥,阳尽阴散,阳化气阴化行,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发于肌肉,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蔬菜为淡味,实气,肉类为厚味,实形,壮火之气衰,身上火多,身热的人伤气,寒伤血,热盛伤气,寒盛伤血,阴极生阳的现象,肺法相天,因为天阳很冷,会把心得热导入小肠。小肠吧膀胱的水气化,进入肝脏,清理肝脏,,草药以气味行色为主,气味,甘腥发散阳,酸味和苦味放一起是阴,阴太过会伤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热则寒,重寒则热,产生动症的时候不管形是什么样的,风盛则动,热盛则肿,寒盛则浮,燥盛则干,湿热则泻利,天有四时,春夏秋冬,五行,木火土金水,管声养收藏,易生寒暑燥湿风,五脏化五气是情致,人病的原因,怒喜思忧恐,太过会伤,情致太过会伤,不知避开寒暑,生命就会受到影响,寿面变短,发病的病因,春伤于风夏生泻俐,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天就会咳嗽,打嗝,的行成,是胃和脾里的陈寒和新食两个碰在一起就会打嗝,治疗方法,去新食,去陈寒,贫血是寒症,把寒去掉血才能恢复,天地之间是万物生长,阴阳像男女不同性别,水火是心脏在线的变现,阴阳消失,药物就会消失,阴停留在体内是阳在固外,阳能固外是因为阴提供能量,肌肉和毛孔长期闭塞的时候就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天热时可以用发表的药,人要顺应四时生养收藏,夏天要把汗发出来把热跑掉,新的精液吧旧的精液取代是变态,如果从小不流汗到二十多岁会呼吸困难,女人以七为主,男人以八为主,按生养收藏调理身体会很好,五十岁强肾身体会很好,同症同治不管内症如何,不管病的名称先从表症入手,保持平常心,恬淡无欲,有益健康,
林金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7577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957楼#
发布于:2015-11-16 01:07
@深圳-娄北京 中医魔鬼特训班1班林金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9,10节课学习心得                                               一、阴阳应象大论中医一定要懂阴阳,不懂阴阳没有办法看病,黄帝说:阴阳者天地之通,万物的纲记,变换的父母,生杀之本,生命之辅,治病一定要求本,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阳要有一个想法:如煮水,水很脏,煮沸的时候,蒸汽就往上跑,清阳就往上升,清阳在上,浊阴在下是个常态,正常的。人体横隔上就是肺,心,这两个脏属于清阳的地方,横隔模最主要功能能够分清浊。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寒生浊,热生清。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待在身上太久就会生浊,所以人体有寒气出现的时候才会生浊,才会生累积。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阴阳区分:四肢是阳,身体就是阴。脏腑来区分的话:消化系统就是阳,内脏就是阴。水是阴,火是阳。阳为气,阴为味。 辛味和甘味这两个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是阳气,酸味和苦味这就是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二、春主东方,阳气上升而生风,风气促进草木生长,木气可以生酸味,酸味能煦养肝气,肝气又能滋养筋,筋柔软能生发心气,肝气上通于目。例如有肝病的人不管是肝硬化或者怎么样,你叫他握手握不起来的时候,没有力气了,因为肝主筋,肝主握,如果能够握证明肝脏还好,病人危险时就握不起来。
郑永丽
贫民
贫民
  • UID2018114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3
958楼#
发布于:2015-11-16 02: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报道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申请签到
2015年11.15日《黄帝内经》第8--10课学习心得:
横隔膜是分清浊的地方,清阳在上,浊阴在下。如果两者反之,清阳在下就会生洞泄,下痢。浊阴在上就会腹胀满气闷。
中医基础知识要强,病态再怎么改变,也能把它解决掉,因为原理是一样的。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阴。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四肢末梢是阴经和阳经的交合点,也是井穴,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阴经到头回不去了就生阳。
热极生寒,例如一个胖子想减肥,给她开寒的药物(石膏加到1斤),她越吃越胖,胃口越大,怎么都减不掉,开热药(申附子1斤),热极了就生寒,肥慢慢减掉。
阴极生热,心脏是阳中之阳,肺法像天,心脏把热气导向小肠,当膀胱(膀胱是阴之极)里的水累积到一定时间后,水被小肠气化进入肝脏(水生木)。即为阴极生热。
寒的外形比较瘦,热的外形比较胖。
寒气在身上呆久了就会生浊,所有的癌症,肿瘤都属寒。如果一个肿瘤癌症越吃寒的药,他的肿瘤越大,脸色会由青变黑再变白死掉,治病应该是脸由白变黑变青再变红色就会康复。
正常的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往上走是云,天气下来是雨,人流的汗就是天气的雨。
正常的人清阳出上窍,目(眼泪是外外走),口,鼻,耳。清阳能使肌肉强壮。浊阴出下窍大小便离开身体。混浊之阴进入五脏,由五脏来消化。
四肢为阳,身体为阴。
消化系统为阳,五脏为阴。
火为阳,水为阴。
气为阳,味为阴。
味归形,形归气。
形食味,吃蔬菜是食气,‘’精神‘’要吃清淡的东西。肉类属于味厚是形,要长的很壮要吃味厚的东西。
药气薄的用于表发汗,药气厚的用于发泄。
壮热的要吃清淡一点的。气比较少的要吃味厚的,这是大原则。
热伤气,寒伤血。这是长年累月在一个环境里才会受伤。例如在冷库工作。
气味,形色。
辛味和甘味放在一起的时候为阳气,酸味的药和苦味的药涌现为阴。阴阳互相制衡,当阴太盛时,阳就会生病。例如:只喜欢吃苦的就是伤到阳了,喜欢吃辛的和甜的说明伤到阴了。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重寒则热,很严重到了极限的时候反而会产生寒症,它是会回头的,不是无限到底的。
重热则寒,阴到极限的时候就会产生热症。
寒太冷了会伤到形,形有两种,1是极瘦的人。2是极胖的人(极大多数是热症,但也有寒症)。
热伤气,气伤痛。气受到伤的时候就会产生痛症,有痛就是气通不过去了。
形受到伤的时候就会肿起来,例如,脚踝裸肿起来了,扭伤了形。又肿又痛就是形气都伤了,若扎针痛是去掉了,但形还要两三天才能好。
先痛后肿是气伤到了形。先肿后痛是形伤到了气。
风太过会产生动症,热太过会肿,燥太过会干,寒太过则清淡,湿太过会洞泄。
肚脐:北方,左边,有动是肝疾。
             下方,南,有动疾是心。
               西方,右边有动疾是肺。东,上方有动疾是肾。
一只眼睛在自然的漂是肝病。
天有春夏秋冬,五行有木火金水土(常夏)来管生长收藏。所以会有风(春),暑(夏),燥(秋),湿(常夏),寒(冬)。
人有五脏化五气,讲的是情志。不要过恐,过怒,过喜,过思,过忧。任何情志太过都会伤它所在的脏。
忧制怒,恐制喜。
一个人的情绪不稳定,波动很大,也不知道避暑避寒,生命就不会长寿。
冬天的时候伤到寒春天就会的温病。春天伤于风,夏天会有下痢。夏天伤于热会造成津液伤到,冬天会有咳疟。秋天伤于温,冬天就会咳嗽。
肝主筋,有肝病的人,手握不起来。
胃生哕,胃里面本来有陈寒,又有新的食物进入,胃里面太冷了,没有把新食物消化掉,就会打隔。两种方法治疗,1去新食物.2去胃寒。
热伤气,寒伤血。贫血是寒症。
阴能停留体内生长循环,是因为外面有阳固守,而阳能随心所欲在外固守,是因为有阴在里面控制,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阴阳和病的形态
阳太盛,身体过热,皮肤毛孔闭塞不出汗,则呼吸就会变的粗大而府仰不定,会造成牙齿干燥,会苦闷,烦躁腹胀而死。
冬天不出汗不会有威胁,夏天一定要流汗,让新的津液代替旧的津液,用发表的药,吃了还不流汗,就洗冷水澡。即为汗截法。寒极生热。
阳盛则生寒,夏天在外的环境是热的没有危险,冬天就会有威胁。汗出来是很清的汗。
女人以7为主,男人以8为主,按这长理来调节身体就会长寿。人到40阴气会衰为一半,人到50会耳目不聪要补肾。人到60阴气大衰,下部阴虚,阳气上浮不好。
中医讲只要症状相同,同症同治。我们要保持平常心,无欲无求,开心愉快就会长寿。
冯慧
会员
会员
  • UID2017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2
959楼#
发布于:2015-11-16 08: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冯慧申请签到
2015年11.15黄帝内经,8-10课学习心得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记,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也。神明之府。清阳在上,浊阴在下。横膈膜可以分清浊,上为清阳,下为浊阴,所以如果颠倒过来就是病态。
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飱泻,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有寒气的东西才会生浊。才会累积。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
3.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味厚则泻,薄则通,气厚则发热,薄则发泄。
4.热伤气,寒伤血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比较壮热的人可以吃一点平淡的,气比较少的可以吃味比较厚的。
5.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
6.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湿盛则濡泻。风盛则动。神阙左边有动悸是肝脏,右边是肺脏,上为肾脏,下为心脏。
7.打嗝时,一个是有宿食,一个是胃有寒。
8.如果没有发表的药,或者吃了药不发汗的话怎么办,洗冷水澡。寒极生热。病人会得汗解。
9.人一定要下面实,上面虚,所以像一些人走路很漂,就是上实下虚。
@深圳-娄北京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