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1035楼#
发布于:2016-01-18 23: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心得:
膝五针:屈膝下五针四穴,没有先后顺序。奇穴鹤顶、膝眼、阴陵泉、阳陵泉。阴陵泉透阳陵泉:一针透两穴,膝盖骨两边的骨头心里画三角形,相交点。
膝眼:肿的大用三寸针,平时一寸半即可。膝盖凹陷处,插提法(雀啄术),做5秒左右。鹤顶:奇穴,膝盖骨上方凹陷处。
商丘透丘墟:治脚踝肿,风湿关节、扭伤、痛风。
商丘脾经子穴,丘墟脾经原穴,从大筋底透针。膝关:膝盖变形严重,加针肝经膝关,在阴陵泉后1寸。
膝关无所谓虚实补泻,任何膝盖的病症都可用。病人下背部痛,没有往左右走,左右走是带脉,扎胆经临泣穴。督脉和膀胱经痛久虚症,用补,膀胱经虚症下委中加重效果。先下表里经(肾经)的本穴阴谷,取平补平泻,再下委中。

阳白透鱼腰:阳白在眉毛与额头正中间,鱼腰在眉毛腰部。阳白下针比较痛,先把皮肤拉起来揉一揉,沿皮刺到鱼腰,眼科治症大穴。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都络在上面。

治疗眼睛红肿、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赤热时,在攒竹、丝竹空、童子髎、耳尖、放血。
挤几滴血出来,湿热就会去掉。

胆经侠溪: 痛在胆经,先下肝经本穴,行间下针后,再下侠溪,顺经络为补。

天应下法:整侧偏头痛,从眼睛后方凹洞太阳穴透到耳尖上五分率谷,先下太阳引到气,把针提到皮层,把皮拉起来,顺着率谷方向沿皮刺。

精明取针:直进直出以免引起红肿,留针20分钟,取针时停到针孔几秒钟,手不能抖,就不会出血。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1036楼#
发布于:2016-01-19 07: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心得

膝关节病变

膝五针
        可治疗任何膝关节痛。
奇穴鹤顶:膝盖上方与肌肉交缝点,直针下。
奇穴膝眼:针刺时不捻转只提插,要扎到骨边,用雀啄术,大致5秒左右。
阳陵泉透阴陵泉:阳陵泉在膝盖骨外侧有两个骨,假想为等边三角形的底边,三角形尖端处是穴。
本例病人膝关节变形严重,加针膝关穴。
膝关在阴陵泉后方一寸处,无所谓补泻。任何膝盖病都可下,针下的深是因为膝盖肿的大,一般一寸半针就可以。

踝裸关节病变
        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子穴,丘墟是胆经原穴。治疗踝裸关节扭伤,风湿痛,痛风等。
        商丘穴,在大筋与骨之间下针,从筋的下方透过去到丘墟,不是从骨头之间透过。

背痛
        病人下背部痛,没有左右痛,如果有要下胆经临泣。
        此处有督脉与膀胱经通过,因病人久痛,下针要加重效果,一般下委中,下病经之表或里经本穴。膀胱经里经是肾经,本穴阴谷(腘横纹尺侧大筋靠中间那边),下在筋的旁边,因是本穴,平补平泻就好。
        委中在腘横纹两个凹洞正中间,要做补泻。

眼睛病症
       阳白透鱼腰:阳白在额头与眉毛中间,鱼腰在眉毛中间。
       在阳白处下针,因比较痛,要先把皮肤拉起揉揉,下针后沿皮刺,刺到鱼腰处。
       此为眼科治症大穴,因有三焦经,胆经,膀胱经,胃经,少阳经络在眼部,要让阳经的经气进入眼部。气血循环回来产生治疗作用。
      刺时要把皮肤拉起来,让皮层跟骨头分开,穿过痛的神经在透就不会太痛。

攒竹,太阳,耳尖,眉尾处点刺放血治疗眼睛红肿,角膜炎,湿热等。

偏头痛
        属于胆经的问题,要先下肝经的行间,再下胆经母穴侠溪。顺经为补,再下天应。
       太阳透率谷
太阳在眼睛后方凹陷处,率谷在耳后上一寸,耳尖上半寸。治疗可立竿见影,先在太阳引到气,再提到皮层,针对着率谷的方向,沿皮刺,刺到率谷。

睛明穴起针时要直进直出,手不要抖,针提到皮层时要稍作停留再起针。

临泣穴:找穴时将足小趾向下拉一下,筋会起来,在筋和骨的交接点,直针下不是穴道,要斜着下。
@教官-徐州-杨诚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1037楼#
发布于:2016-01-19 08: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年1月18日、 《针灸大成》第81课心得:
膝五针。鹤顶,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膝眼只能用插提,雀啄术,严禁旋转。一般用一寸半针,如果肿大很严重就用三寸针。膝关节痛严重者可以加两针膝关穴,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任何的膝盖痛都可以在膝关下针。
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的子穴,丘墟是胆经的原穴,商丘透丘墟要从筋下面透过去。治疗踝裸关节扭伤,风湿,痛风。
背痛(督脉和膀胱经经过的地方)。痛很久是虚症,膀胱经的虚症下委中。严重者先下表里经的本穴加强治疗效果,膀胱经的里经的本穴是肾经的阴谷穴。
阳白透鱼腰。治疗眼睛的大穴。所有的阳经都落在眼睛上,阳白透鱼腰是把阳经的气都引到眼睛上。阳白穴下针,把皮肤拉起来沿皮下剌到鱼腰,针要下到皮层以下才透。
由湿热引起的眼睛红肿,角膜炎等,在攒竹穴,眉尾,太阳穴,耳尖这四个地方三棱针点刺放穴。
偏头痛在胆经上。太阳透率谷,先在太阳下针引到气后提到皮肤表层,再斜刺透针到率谷。先下行间再下临泣穴,要注意临泣从外侧斜剌进针。
取针。睛明穴下针取针都要直进直出。取针时针提到皮肤表面停几秒再取出即可
灸友王香香
新手
新手
  • UID2018707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7
1038楼#
发布于:2016-01-19 08: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 2015年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心得
1、膝盖肿痛膝五针,膝五针:治疗膝关节,一般用1.5寸针,有膝盖肿大用3寸针,下针鹤顶、双膝眼,阴陵泉透阳陵泉,商丘透丘虚。严重的中肝经的膝关,在阴陵泉后一寸,无所谓虚实补泻,针对任何膝盖痛,如风湿、痛风。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丘墟:胆经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商丘透丘墟有名的治疗风湿关节治脚踝肿痛、踝关节风湿、痛风、扭伤。从筋骨之间下针,从筋下方透过去。

2、背痛:有向左右延伸的痛,是带脉痛,中间痛是督脉、膀胱经。在下裂骨周围,属督脉与膀胱经,久痛,委中,用表里经的本穴,膀胱经的里经是肾经,肾经的本穴是阴谷,下阴谷、委中,要做补泻,加强委中效果。委中:足太阳膀胱经母穴,膝后区,腘窝正中,腘横纹的中点。阴谷:足太阴肾经本穴,膝后区,腘横纹上。

3、阳白透鱼腰:治眼睛白内障,是眼科大穴,下针较痛,要把皮肤拉起来揉一揉,减轻痛感,眼睛上有胆经、胃经、膀胱经、、三焦经络在上面,当阳经经气进入眼部,气血循环加快就产生治疗作用。眼睛红肿、白内障或结膜炎湿热时,下攒竹、睛明穴,太阳穴、瞳子髎、要直进直出,耳尖放血。取针:如睛明穴要直进直出,提到皮层稍停几秒再拔出,防止出血。阳白:足少阳胆经穴。在额头和眉毛的正中间,瞳孔直上,眉上1寸。鱼腰:奇穴,瞳孔直上,眉毛中。

4、胆经偏头痛:下胆经的侠溪(顺为补)

5、太阳透率谷:治偏头痛,太阳在眼睛后方凹陷处,率谷在耳后上一寸,耳尖上半寸。治疗可立竿见影,在太阳穴引到气,针提到皮层,再顺率谷方向沿皮进针。

6、胆经的临泣穴:在筋的旁边,要把小脚趾拉一拉,筋会起来,在筋与骨交接处,针直进再下戳。
灸友84311
贫民
贫民
  • UID202243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1
1039楼#
发布于:2016-01-19 09: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 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6日 艾灸知识 心得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1-18 19:46 [编辑]  


 

  






通过《艾灸知识》短片,让我重新认识什么是对生体最重要的能量?如何运用神奇的艾草,为什么艾灸疗法如此神奇?从如下几点进行回顾: 1.艾灸的治疗方法、特点、对人体作用的原理



艾灸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遍的草,是中国古代医术重要组成部分;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之火为纯阳之火,太阳是天之阳,艾是地之阳。艾条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通经脉的功能。并且其他多种药物都不能达到艾草的功效。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


人体的阴阳失调是首因,疾病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人体即可痊愈。12条经络和365穴是人体脏腑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生理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体表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针灸泻多补少,主通经络不能通元阳;艾灸补多泻少,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其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四:艾灸适用的范围和在实际疾病中的应






四:艾灸适用的范围和在实际疾病中的应用
        适用体弱多病的慢性病人、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和热性病患者。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络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去除病邪




艾灸在实际疾病中的应用:感冒灸大椎;预防经常性感冒灸温和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足三里、神阙、关元、 胃寒胃热------都可以灸中脘;



十二经脉的募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


肺经募穴是:中府、心包经募穴是:膻中 、肝经募穴是期门、心经募穴是:巨厥
胆经募穴是日月、胃经募穴是:中脘、脾经募穴是章门、三焦经募穴是:石门
肾经募穴是京门、小肠经募穴是:关元、大肠经募穴是天枢、膀胱经募穴是:中极
四大养生热穴------
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



艾灸提升正气,灸后身体会出现排病反应。


中脘穴: 肝区、胃脘部不适,存在隐患;


五、注意事项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艾灸后1小时之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洗澡,艾灸后多和温开水,以协助排毒,绝不能喝冷水冰水。不适宜艾灸的人: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眼睑部分不要灸。


六:艾条艾绒的选择


   从绒色烟味四个方面去判断,新艾颜色发青发暗, 点燃之后会刺鼻;优质陈年艾,色金色或土黄,  烟淡白,味:烟,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有渗透力。






七: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手持移动法和工具支持法。
灸友84311
贫民
贫民
  • UID202243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1
1040楼#
发布于:2016-01-19 09: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 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6日 艾灸知识 心得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1-18 19:46 [编辑]  


 

  






通过《艾灸知识》短片,让我重新认识什么是对生体最重要的能量?如何运用神奇的艾草,为什么艾灸疗法如此神奇?从如下几点进行回顾: 1.艾灸的治疗方法、特点、对人体作用的原理



艾灸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遍的草,是中国古代医术重要组成部分;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之火为纯阳之火,太阳是天之阳,艾是地之阳。艾条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通经脉的功能。并且其他多种药物都不能达到艾草的功效。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


人体的阴阳失调是首因,疾病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人体即可痊愈。12条经络和365穴是人体脏腑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生理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体表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针灸泻多补少,主通经络不能通元阳;艾灸补多泻少,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其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四:艾灸适用的范围和在实际疾病中的应






四:艾灸适用的范围和在实际疾病中的应用
        适用体弱多病的慢性病人、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和热性病患者。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络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去除病邪




艾灸在实际疾病中的应用:感冒灸大椎;预防经常性感冒灸温和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足三里、神阙、关元、 胃寒胃热------都可以灸中脘;



十二经脉的募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


肺经募穴是:中府、心包经募穴是:膻中 、肝经募穴是期门、心经募穴是:巨厥
胆经募穴是日月、胃经募穴是:中脘、脾经募穴是章门、三焦经募穴是:石门
肾经募穴是京门、小肠经募穴是:关元、大肠经募穴是天枢、膀胱经募穴是:中极
四大养生热穴------
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



艾灸提升正气,灸后身体会出现排病反应。


中脘穴: 肝区、胃脘部不适,存在隐患;


五、注意事项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艾灸后1小时之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洗澡,艾灸后多和温开水,以协助排毒,绝不能喝冷水冰水。不适宜艾灸的人: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眼睑部分不要灸。


六:艾条艾绒的选择


   从绒色烟味四个方面去判断,新艾颜色发青发暗, 点燃之后会刺鼻;优质陈年艾,色金色或土黄,  烟淡白,味:烟,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有渗透力。






七: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手持移动法和工具支持法。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1041楼#
发布于:2016-01-19 10: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119《针灸大成》第82
课心得:

中风,口角流涎:地仓透颊车。 透针透过去,像锯子一样拉针,流涎会马上停。
偏头痛有严重的恶心:下面针时要先下对侧合谷止痛,再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止吐 颈项不舒服:大椎放血
    
膏肓痛:最痛点三棱针放血,用火罐,待血液颜色由深变浅即变鲜红色时启罐。
肩项强痛:先下阴谷再下委中,加强委中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证 后溪:去掉小肠经的虚证
  全头痛:下百会,前5分下针。 涌泉,还有太冲。脑部的血就会向下走。
车祸后右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右手拘急:针百会:治疗脑部受伤 。通天:百会外开一寸半向前一寸,排出脑部淤血,治疗脑部外伤,也可治疗鼻窦炎 合谷透后溪:用三寸针,同时逆时针捻针,可以让痉挛的手慢慢打开。 外关透内关:打通患侧手臂阴阳经。 天突: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下针可以让中风失语讲话,方向斜向下,贴着胸腔向下,以防刺到食道。 廉泉: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下巴向下一个拇指关节长度下针,方向指向舌根。有利于口齿清楚。 风府:后脑勺下,两个大筋中间。对着两骨头中间下针,一寸半针。 肾俞:肾主脑,因为脑部受伤。 京门: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 委中:膀胱经母穴,插提法补泻,可以控制四肢。 阴谷:肾经本穴。 承山:两个肌肉中间正对胫骨扎到骨,可以控制脚,让脚掌上下动。
胃痛:中脘,公孙。
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1042楼#
发布于:2016-01-19 15: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9日《针灸大成》82课心得


1.地仓:中风口角流涎,透针透过去,上下像锯子一样拉针,流涎会马上停。严重时可以地仓透颊车(胃经)。
2.病人偏头痛有严重的恶心。下面针时要先下对侧合谷止痛,再太阳透率谷。任脉的中脘、公孙都止吐。
3.颈项不舒服大椎放血拔罐。
4.膏肓痛:唯一治疗方法是膏肓放血,几乎当场就好。
膏肓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旁开三寸,找最痛点三棱针放血,用火罐,待血液颜色由深变浅即变鲜红色时,就可以启罐。
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5.肩项强痛:先下阴谷(肾经本穴)再下委中(膀胱经治病穴道),会加强委中的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证。
后溪:治疗小肠经的虚证。
6.全头痛:下百会(督脉),涌泉(肾经),还可下太冲。脑部的血就会向下走,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从百会前5分沿皮在百会下针。
涌泉:脚部人字纹交叉点。
中医按症状治病,不按病名治病
膝五针治疗膝盖关节痛。鹤顶穴,膝眼穴,阴陵泉透阳陵泉,膝关(肝经,在阴陵泉往后一寸处)治疗关节痛。
7.车祸后右半身不遂,语言有些障碍,右手拘谨。
百会:治疗脑部受伤。
通天(膀胱经):百会外开一寸半向前一寸。排出脑部淤血,治疗脑部外伤,也可治疗鼻窦炎。
合谷透后溪:用三寸针,同时逆时针捻针,可以让痉挛的手慢慢打开。也可以用于中风。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1043楼#
发布于:2016-01-19 15: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9.地仓、颊车下针
【适用】面部肿、中风口角流涎。
【方法】下面针时先下对侧合谷穴,然后下地仓穴和颊车穴。口角流涎时,地仓穴下针直接穿透到嘴巴里去,像锯子一样拉针,流涎会马上停。严重时可以地仓透颊车。
10.偏头痛、恶心
【方法】要先下对侧合谷止痛,再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内关止吐。
11. 颈项不舒服
【方法】大椎放血后拔罐。
12.膏肓痛
【方法】唯一治疗方法是膏肓放血,当场就好。
膏肓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找到最痛点三棱针放血后拔罐,待血液颜色由深变浅即变鲜红色时,就可以起罐。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13.肩项强痛
【方法】后溪;阴谷+委中,阴谷用平补平泻,委中用插提+捻转补法。
【释义】后溪治疗小肠经的虚证。阴谷为肾经本穴,会加强委中的效果,真正起作用的穴位是委中,治疗膀胱经的虚证
14.全头痛
【症状】整个头疼,感觉血管在绷张,头痛时血压会高。
【穴位】百会、涌泉、太冲。脑部的血就会向下走,
【方法】百会: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前面的凹陷处,下针时从百会前5分斜刺。
涌泉:下针前把脚握起来,脚掌出现人字纹,人字纹的交叉点正中间。涌泉是治疗全头疼最好的穴位,下针时很痛。
太冲:行间上一寸,太冲治疗头疼很好,肝经络到眼睛的后面(开窍于目),下针后脑部的血液压力会往下走,对头痛帮助很大。
15.半身不遂
【症状】车祸后右半身不遂,语言有些障碍,右手拘急。中风患者也可以。
【穴位】百会:治疗脑部受伤一定要下百会。
通天:百会旁开1.5寸前0.5寸处。可使脑部淤血排出,治疗脑部意外伤害,平常可治疗鼻窦炎。
合谷透后溪:用3寸针,可以控制手的开合,捻针时紧握的手就会慢慢打开,可用于中风。
外关透内关:打通患侧手臂阴阳经。
天突:贴着喉咙往胸腔下针,不能下直针,否则会扎到食道。可以让患者讲话。
廉泉:任脉上,将拇指关节放在下巴拐角处,弯曲拇指,指尖到处。下针时针尖向舌根方向斜刺。有利于口齿清楚。
风府:对着两骨头中间下针,下1.5寸(根据患者胖瘦)。
肾俞:肾主脑,因为脑部受伤。
京门: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
阴谷:肾经本穴。
委中:膀胱经母穴,插提法补泻,可以控制四肢。
承山:从小腿横纹肌的人字纹中间下针,正对胫骨一直扎到胫骨上,可以控制脚的运动,让脚掌上下动,让脚有力。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044楼#
发布于:2016-01-19 18: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9日 《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1、 地仓:中风口角流涎,透针透过去,上下像锯子一样拉针,流涎会马上停。严重时可以地仓透颊车。

2、病人偏头痛有严重的恶心。下面针时要先下对侧合谷止痛,再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都止吐

3、颈项不舒服大椎放血

4、膏肓痛:唯一治疗方法是膏肓放血,几乎当场就好。
膏肓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找最痛点三棱针放血,用火罐,待血液颜色由深变浅即变鲜红色时,就可以启罐。
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5、肩项强痛:先下阴谷再下委中,会加强委中的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证;后溪:去掉小肠经的虚证

6、全头痛:下百会、涌泉、太冲。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从百会前5分向百会下针,沿皮刺。
涌泉:脚部人字纹交叉点。
太冲:属肝经,肝开窍在眼睛,下了太冲对头痛非常好,脑部的压力可以往下走;;
中医按症状治病,不按病名治病

7、车祸后右半身不遂,语言有些障碍,右手拘急。
百会:治疗脑部受伤,首下百会;
通天:百会外开一寸半向前一寸。平时用在鼻窦炎,其实用在排出脑部淤血,治疗脑部外伤也很好;
合谷透后溪:用三寸针,同时逆时针捻针,可以让痉挛的手慢慢打开。
外关透内关:打通患侧手臂阴阳经。
天突: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下针可以让中风失语讲话,方向斜向下,贴着胸腔向下,以防刺到食道。
廉泉: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下巴向下一个拇指关节长度下针,方向指向舌根。有利于口齿清楚。
风府:后脑勺下,两个大筋中间。对着两骨头中间下针,一寸半针。
肾俞:肾主脑,因为脑部受伤。
京门: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
委中:膀胱经母穴,插提法补泻,可以控制四肢。
阴谷:肾经本穴。
承山:两个肌肉中间正对胫骨扎到骨,可以控制脚,让脚掌上下动,让脚非常有力。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1045楼#
发布于:2016-01-19 19: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9《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针灸实例:
10.【地仓、颊车】治疗中风口角流涎,分别下针地仓、颊车,在此之前先下对侧的合谷用于止痛。下针地仓时针从嘴内透过去,上下像锯子一样拉针,流涎会马上停。严重时可以地仓透颊车。
11.【偏头痛伴随严重的恶心】下针太阳透率谷用于治偏头疼,下针中脘、公孙用于治吐。在下面针前先下对侧的合谷用于止痛。
a. 中脘:位于心蔽骨与神阙连线的中点,是胃之募穴。
b. 公孙:位于脚掌内侧脚面高骨下面骨肉交界处,是脾之络穴。
12.【大椎放血】用于治疗颈项不舒服。
13.【膏肓放血】用于治疗膏肓痛,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几乎当场就好。找到痛点后用三棱针放血,再用火罐吸血,待血液颜色由深变为鲜红色时,就可启罐。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14.【肩项强痛】先下阴谷再下委中,会加强委中的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证;下后溪去掉小肠经的虚证。
15.【全头痛】下针百会、涌泉。也可下太冲,因为肝经络到眼后,下针太冲可使脑部的血往下走。
a.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向前的凹陷处,下针时从百会前5分沿皮刺向百会。
b. 涌泉:脚部人字纹交叉点。
16.【车祸导致的右边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右手不得张】下针百会、通天、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天突、廉泉、风府、肾俞、京门、委中、阴谷、承山。
a. 百会:治疗脑部受伤时必下穴。
b. 通天:位于百会外开一寸半向前五分处。用于排出脑部淤血,可用于治疗任何的意外伤害,通常用于治疗鼻窦炎 。
c. 合谷透后溪:用三寸针,同时逆时针捻针,可以让痉挛的手慢慢打开。
d. 外关透内关:打通患侧手臂的经络。
e. 天突:用于治疗不能讲话。下针时针尖应斜向下,避免刺到食道。
f. 廉泉:用于治疗其口齿不清。下针时针尖对着舌根方向。
g. 风府:位于后脑勺下的两大筋之间。用一寸半的针对着骨头中间下针。
h. 肾俞:由于肾主脑,所以脑部受伤一般治肾。
i. 京门:为肾之募穴,主要用于调理肾,与肾俞同用为俞募治疗。
j. 委中:膀胱经母穴,插提法补泻,可以控制四肢。
k. 阴谷:肾经本穴,加强委中的作用。
l. 承山:使脚有力,同时可以控制脚的上摆动,下针时在肌肉缝间下针扎到前面的胫骨上。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046楼#
发布于:2016-01-19 19: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1. 中风、流涎:下患侧地仓穴和颊车穴各一针。下对侧的合谷穴(止痛作用),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穴。
2. 偏头痛伴恶心:先下对侧合谷,下患侧太阳透率谷(先在太阳下针得气后提至皮层处沿皮刺到率谷穴),中脘,公孙。
3. 膏肓痛、项强痛:找到病人的最痛点用三棱针刺破放血后用拔罐,血的颜色变成鲜红色时起罐
4. 肩项强痛:先下阴谷再下委中,会加强委中的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证
 后溪:去掉小肠经的虚证 。

5. 全头痛膝盖痛:百会、涌泉、膝五针、膝关、太冲
6. 右边瘫痪:百会(脑部受伤一定要下针),通天,合谷透后溪(手紧握着不能松开),外关透内关。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1047楼#
发布于:2016-01-19 20: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9《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地仓、颊车治疗中风口角流涎,分别下针地仓、颊车,在此之前先下对侧的合谷用于止痛。下针地仓时针从嘴内透过去,上下像锯子一样拉针,流涎会马上停。严重时可以地仓透颊车。
偏头痛伴随严重的恶心 下针太阳透率谷用于治偏头疼,下针中脘、公孙用于治吐。在下面针前先下对侧的合谷用于止痛。
大椎放血用于治疗颈项不舒服。
放血用于治疗膏肓痛,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几乎当场就好。找到痛点后用三棱针放血,再用火罐吸血,待血液颜色由深变为鲜红色时,就可启罐。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肩项强直先下阴谷再下委中,会加强委中的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证;下后溪去掉小肠经的虚证。
全头痛下针百会、涌泉。也可下太冲,因为肝经络到眼后,下针太冲可使脑部的血往下走。
车祸导致的右边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右手不得张开,下针百会、通天、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天突、廉泉、风府、肾俞、京门

@教官-徐州-杨诚
巩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19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4
1048楼#
发布于:2016-01-19 20: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6119号,《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如果中风不严重,地仓可以和颊车分开针。
 
地仓----对于轻微中风,口角流涎,可以下针扎透皮肤,来回锯。
在面部下针前,先下合谷穴,有止痛的作用。
 
膏肓穴位置痛的话,只能点刺放血。针灸没有效果,开始出的穴为深红色,当血的颜色变淡,变的鲜红的时候,就可以取罐了。
 
颈椎或者肩膀的痛可以针灸,只有膏肓处的痛,必须放血。
 
治疗肩项强直,先下阴谷,再下委中,阴谷是肾经的本穴,可以加强膀胱经的委中治疗虚证的效果,
 
全头痛,下百会。百会穴是一个凹洞,下针再百会穴前5分的地方,进针以后刺向百会穴。
然后在下涌泉穴,涌泉也是治疗全头痛的一个有效的穴。
 
膝盖处下针,不需要捻转,只要直上直下,用雀啄术就可以。
 
阴陵泉后1寸,是膝关穴。
 
太冲穴对头痛的效果也很好,因为肝经络到眼睛的后面,多以肝开窍于目。下针太冲穴后,脑部的血的压力可以往下走。所以太冲穴对高血压也有好处。
 
百会前5分,在旁开5分,是通天穴,可以排除脑部的淤血,也可以治疗鼻窦炎。
 
手不能张开的时候,例如中风的时候,可以合谷透后溪,此法可以控制手的开合。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049楼#
发布于:2016-01-19 20: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9号,《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地仓和颊车,治中风、口角流涎,严重时地仓透颊车,下之前先下对侧合谷止痛。
 太阳穴透率谷,先下对侧合谷止痛,然后在太阳穴下针,提到皮层,引到气,把皮抓起来沿皮刺至率谷。
 膏肓附近痛,下针没效果,放血效果好,放完血后立马会感觉好。
 膏肓放血,找到病人的痛点,用三棱针去刺破皮肤,火罐放上去,直到血由黑红变为鲜红,拔罐,需注意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肩项强,先下阴谷(平补平泻)再下委中(插提加捻转),即为委中加强手法,两腿都下,再下后溪(两手,治小肠经的虚症)。
 百会针法,需在百会前5分,沿皮刺至百百会。
 针涌泉,比较痛,下针时,按的力大些,一下进入,痛会少些。
 膝盖头被锁住,不能弯动,下膝五针。
 全头痛,感觉血管在绷胀痛,先下对侧合谷(去痛),再下百会+两侧涌泉,涌泉无法用时,可用肝经的太冲(两侧),会减轻脑部血液的压力。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