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凯
会员
会员
  • UID2018163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3
1050楼#
发布于:2015-12-22 20: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六班方凯申请签到   2015.12.22   《针灸大成》第五十四课                              肝主酸       病人吐酸,呕酸                 心气止于膈      心气郁结,扎天突,巨阙,关元 ,再让病人反过来,在第十椎下针                            肾主先天   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                                外      风,寒,暑,湿,燥,热    内   情志  喜,怒,思,悲,恐       饮食                                                任脉络―鸠尾         督脉络―长强    脾之大络―大包   统领诸络                 手少阴的别络―通里                        厥阴的别络―内关                             手阳明的络―偏历                        足少阳的络― 光明                             阳明的络―半隆穴                                足少阴脾经的络―公孙                        足少阴的别络―大钟                       肝经的络―蠡沟                                   阴经,阳经都有络                           实症  手掌过热        用泻                      虚症 打哈欠   频尿  用补                  当络有病时,全身痛                       络脉虚,有节尽纵,手都没办法握拳                                                    任脉   有里和表   里走督脉,诸阴之海                                                督脉    全身阳气   源头在曲骨       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             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女子子宫,男人精宫)                              络过五脏      腑是消化系统            三焦是运送动力                               女人所有妇科 的问题,在子宫里面的问题,或里面长什么东西,都属于任脉                                    冲脉是公孙在管                            督脉是后溪在管                                  任脉时列缺在管                              带脉    临泣在管      带脉行于季肋(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位)   主要症壮是肚子胀满        阳蟜脉  起于跟中    申脉在管         阴蟜脉  照海管     阴缓而阳急    
张一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649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3
1051楼#
发布于:2015-12-22 22: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51222日《针灸大成》第55课心得
呼吸法引气法
针刺手法很多,我们下针以后,要等气到了,再去做补泻。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知道气到。针下去以后,还没有补泻,就是捻捻针放在那边,过几分钟,你就会看到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就表示气来了,一定要把气引到才有效果。引气就要有引气的手法。下针时,若病人气没有到,就要用自己的气把病人的气引出来,这是用在病人严重虚弱的情形之下。施气的人握到针时,要轻轻握着,关节要放松,丹田慢慢的吸气,然后吐气。当你吐气的时候,就是灌气的时候。吐气的时候,心里面要想,气从针穿到病人身上。
五行里面肺是金,所以要用金属针导气
还有,在下针时,如果碰到动脉血管,比如说,有时太阳透率谷,一拔后太阳穴肿起来、肿成很大一个包,我们用手掌,轻轻的按着那个包。因你的阳气在手上面,阳气一行,血就跟着行。
大概六呼,慢慢的整个都平掉了。引对方的气,是针左、右捻转,病人感觉到酸、麻,胀,就是。有一种人,他天生的体质,没有酸、麻、胀,可是你看到了粉红色,就是气来了。如果你捻转了,气还是不到,就表示这个人气脉很弱。比如说,复溜穴,大家都知道复溜穴是肾经的母穴。若针一下去以后,却引不到气,那你就针上下戳二下,这个针会有被吸入的感觉。气到了以后,你会感到针很沉,会有吸入的感觉。若捻转法也引不到气,你在上下的穴道,用手去戳它,稍微推它一下,慢慢推,你的气会跟他的气感应到,皮肤上戳它一下,气就来了。气来了以后,再开始捻转,这样气就到了。用你身上的气去导引他的气,这就是引气的方法。如果引了半天。气还是没到,就表示这个人太虚,那我们就用呼吸法来引气,让病人吸气,就拔针,吐气,慢慢进针,出针很慢,但是,是在皮层里面做。用这个病人的呼和吸,来做引气的动作。病人会有酸的感觉就是气到了。如果病人还是没有气就用灸,因病人元气大伤,重病的时候,就引不到气。
烧山火与透天凉

烧山火、透天凉,是我们大补和大泻的手法。顾名思义,烧山火是补,透天凉是热症。病人大热的时候,我们用透天凉的手法。病人里寒很盛的时候我就用烧山火的手法。
烧山火的方式,皮层到骨差不多一寸的距离,一寸分三段,就是天、人、地。你针扎到皮层以后,因在皮层引不到气,你就把针扎深一点,还引不到气,你就再深一点。所以,第一个先引气。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在天部的时候进针,我们数是九。补就是紧按慢提,就是很快速的下去,然后慢慢、慢慢的起来,要做九次。九次做完了以后,再把针扎到人部,在人部又是三分之一寸的地方,再做九次。再到地部,在这个地部再做九次。比如胃家的寒症、胃痛、呕酸,可以在中脘上可以做烧山火。如果人很瘦,肚子是平的,中脘就不适当,你就在足三里,胃经的本穴做,你要找肉多的地方做。
下针的人,一定要胆大心细。神经是在皮下五分的地方,赶快穿过去就不痛了。烧山火完后,再给它灸,对身体很好。
透天凉,是大泻。同样的我们用下针,一定要先引到气,我们在做泻的时候,动作是相反的。一样针先引到气以后,先扎到底下,从底部开始做,很快的提起来,慢慢、慢慢回去,让气往上走,做六次。病气、邪气在底下,你把它从地部提到人部,到人部时,再做六次,做完以后,到天部,再做六次。在天部做时要小心,不要一提,针就出来了。如果不幸,提针出来了,那就不要按针孔,先让气不断的往外走。透天凉,壮热的时候用的。比如说中消,就下中脘、下足三里,反着做。燥渴、大渴、病人发烧,都可用透天凉。这个发烧咳嗽是实症,尺泽就是很好的穴道。原则是要找肉多的地方做。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
再来是看阳中引阴,还有阴中引阳。这两个是相对的,烧山火跟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阴中引阳是另一组。
所谓阳中引阴的意思,寒比较多,热比较少,先补后泻。酸多痛少,也是先补后泻。当一个人热多寒少,或者是痛多酸少,就先泻后补。
比如感冒发烧,这是经络的痛。例如病人说:我背痛。你看是膀胱经的实症,我们就下束骨。膀胱经的虚症,我们就下委中。实症是痛,虚症是久病是酸。有时候,一个穴道可以同时补泻完。一针两个穴道,同时可以做两边。所以,针灸非常的活,一定要会活用啊。
灸友李晓静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3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8
1052楼#
发布于:2015-12-22 22: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期门穴——
胸胁胀满、肋下痛,肝脏痛,近取穴,肝的墓穴,都可以下针。可以直接灸期门,需要看一些赏心悦目或者比较悲的东西一起灸。
妇人月经来了,正好得了伤寒表症,感冒顺着奶水就往下走,直接进入子宫,就会热入血室,可以用小柴胡汤,也可以扎期门穴。
一、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1、人的身上有经也有络,有十二正经,经与经之间有络穴在联系。
2、肾主先天,肾像两个根,因此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中医认为第一个脏是肾脏。
3、病因:
1)一个是外因:当人身体或受到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热,这种由于自节气上的变化是来自外在的变化,是由络先感受到再传到经上,然后传到腑。是由外往内的。如果每天早上起来用五音来固脏,那么病之会传到腑。如果树根(肾)有问题了,就会影响到树枝(脏);如果树枝有问题了,也会影响到树根。常常的运动、活动,让四肢强盛,病就不会往里走。
2)另外一种:是情志,喜,怒,忧,思,悲,恐这些情志造成的病,还有一种饮食造成的,吃了有问题的蔬菜或者是肉类,病由口入。这是由内而外的。
3)把肾固好了,人就会长寿,因经络的根都是在肾脏。
4、十五大络
心气止于隔。扎天突、巨阙、关元,然后心气会集中在隔上,再扎背后的隔俞,心气就散出来了。
手太阴肺经的别络是列缺,治疗尿频,不管虚实都可以治疗,阴经阳经都可以治疗。
手少阴心经的别络是通里,心经直络心中,系在舌本,实则支满,虚则不能言,心气虚的时候不能讲话。
厥阴的别络是内关,心实则心痛,胸口痛,虚则头项强痛。
手太阳的络是支正,支正主要的治症是生疣。
手阳明络偏历,手少阳络外关。
足太阳的络是飞扬,足少阳的络是光明,阳明络丰隆,足太阴是公孙,公孙也主冲脉,由于冲脉直接往上走,所以任何的胃痛,肠痛,恶心胃病,都可以用公孙。
足少阴的别络是大钟。肝的络是蠡沟。
任脉的别络是鸩尾,督脉的络是长强,脾的大络是大包。
络有病的时候,全身都痛,实证可以下大包。
二、奇经八脉
督脉:脊椎骨下来,一直到尾椎,全身的阳气都在这里,它的源头在曲骨——男女小便的这个地方。任脉有里和表,任脉的在里的时候是走督脉,所以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
任脉:为诸阴之海,所有的阴,通通可以管。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胞就是女子胞女人的子宫,男人的精宫。膀胱和小肠有个间隙就是精宫的所在。
冲脉:冲脉跟任脉都起于胞中,冲脉起于气冲,其实源头也是胞中。女人子宫的问题,通通是任脉在管。冲脉是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冲脉沿着两边上来,直接包到心脏,经过胃,心脏,肺,所以胃心胸的问题,可以治疗,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都可以在冲脉上治,可以下针公孙。

带脉:起于季胁,围身一周,看起来好像有三条,下针手法就是扎临泣穴。的足临泣在管。主治肚子胀满,腰像坐在水里面。
阳蹻脉:起于跟中,从外踝裸上来。申脉在管,郄穴是跗阳。荞麦阴缓,阳急,脚会外翻。外八内八也是蹻脉的问题。一路从申脉上来横跨在胆经跟膀胱经的交接上,一路到背后,再到头部。
阴蹻脉:从内踝裸到咽喉。照海在管。治喉咙痛,扁桃腺发炎,慢性喉炎,都可以直接下列缺和照海。往前走一步退两步,是阳急,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
灸友44761
贫民
贫民
  • UID2018476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6
1053楼#
发布于:2015-12-22 22: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聂君芝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54课学习心得
外因:风寒暑湿燥热由络传到经,再传到腑。
外因:情志,喜怒悲忧思恐惊。
十五大络(虚实都可在络穴上下针)
手太阴肺经:列缺
手少阴心经:通里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手太阳小肠经:支正
手阳明大肠经:偏历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足太阳膀胱经:飞扬
足少阳胆经:光明
足阳明胃经:丰隆
足太阴脾经:公孙
足少阴肾经:大钟
足厥阴肝经:蠡沟
任脉:鸠尾
督脉:长强
脾之大络
奇经八脉
任脉:起于胞中,此经为阴脉之海,络喉咙
冲脉:起于胞中,冲脉与肾经相交,由公孙在管,主要可以治疗咳嗽,气喘,心绞痛等一些心胸疾病。
带脉:起于脐肋,络腹部,由临泣在管,主要可以用于少腹肚子胀满。
阳蹻脉:起于跟中,附阳是阳蹻脉的㕁穴,由申脉在管,当出现足外翻时,阳急阴缓可在此治疗。
阴蹻脉:主要由照海在管,抬腿,左转右转都靠阴蹻脉。阴急阳缓可在此治疗。照海加列缺可以治疗任何喉咙方面的疾病。
丁燕
贫民
贫民
  • UID20182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5
1054楼#
发布于:2015-12-22 23:04
@教官-成都-李玲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丁燕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2日《针灸大成》
第54课学习心得
肾主先天,经与经之间有络联系彼此,全身十二正经的根都来自肾脏。
人患病有两种原因:1、由外而内,2、由内而外。
经常运动、活动强四肢、经脉、经络,这样就不会生病。
心经直接络心在舌的根部;实则之满,虚则不能言。
手少阳的络是外关;外关是搭生死桥的,虚实症都可以在外关下针。
足太阴脾经是公孙,公孙主冲脉,冲脉是往上走的,任何胃痛、肠痛、腹痛公孙都可以治疗。
络有病时全身都会痛,虚实症都可以在络脉上下针。
奇经八脉
督脉:诸阳之会,诸阳之海。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
任脉:诸阴之会,诸阴之海。有表和里,任脉在里时走督脉。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
任脉和冲脉都是起于胞中,胞就是女人的子宫、男人的精宫。每个月的奶水是往下走,排出来的残渣就是月经;精经提炼过会有残渣,残渣就顺着任脉往上走,走到口唇边形成胡须。真正的精血是非常纯浓,会累积先进入三焦系统。
公孙管冲脉,后溪管督脉,列缺管任脉;冲脉跟任脉都起于胞中。
打坐时产生的津液吞下会进入肾脏,冲脉沿两边上来,直接到心脏,经过胃、心、肺。胃有问题都可以治疗。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在冲脉都可以治疗。
临泣管带脉,临泣专治带脉病。
申脉管阳蹻脉。照海管阴蹻。列缺、照海任何喉病都可以治疗。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阳维是跟腑相互沟通,阴维是跟内脏相互沟通。在外关和内关下针时,在外关引到气再透到内关,阴阳脉打开生死桥,阴阳就交合在一起。阴阳分离时可用外关透内关。
灸友45619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19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55
1055楼#
发布于:2015-12-22 23: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第54课学习分享,申请签到
十五、足厥阴肝经
9、章门穴与期门穴        肝主酸,呕酸、吐酸都是肝脏的问题,都可灸之。热入血室,男子则由阳明而伤,下血谵语。妇人月水适来,邪乘虚而入,扎期门。可配喝小柴胡汤喝之。
第五章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经与经之间有络联系。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整个经络学的重心就在脏和腑。把肾脏固好,人就会长寿。络有十五,十五个络。十二经各有一个络。再加上任脉的络,就是鸩尾,督脉的络是长强。脾之大络大包,由大包统领诸络,合为十五大络。心气最多到膈。当心气有郁结的时候,就扎天突、巨阙、关元,扎完后心气会集中到第十椎下,然后在第十椎下针,因为第十椎后面,正是心气终止的地方,郁气会从这散掉。横膈膜包膜属于三焦跟心包。
      手太阴的别络是列缺穴。络,不管它是虚症、实症,都在络穴找。阴经、阳经都有络。实证,手掌过热,用泻;虚则打哈欠,频尿,用补。手少阴的别络是通里穴,心经直接络心中,系在舌本,舌的根部。舌头底下有个脉管在下面,属于心系,实则支满,虚则不能言,心气虚的时候不能讲话,口不能开。厥阴的别络是内关。心实则心痛,胸口痛,虚则头项强痛。手太阳的络是支正穴,支正穴主要治症是生疣,身上皮肤上生很多疣,在支正下针。手少阳的络是外关。外关是搭生死桥的地方。虚症、实症都在外关下针。足太阳的络是飞扬,足少阳的络是光明。阳明的络是丰隆穴。足太阴脾经是公孙,公孙也主冲脉,由于冲脉直接往上走,所以任何的胃痛,肠痛、腹痛、恶心胃病,通通可以用公孙穴。足少阴的别络是大钟穴。肝经的络是蠡沟穴。任脉的别络是屏翳
奇经八脉     全身的阳气都在督脉。督脉的脉气,源头是在曲骨。曲骨中极关元石门阴交气海是表。督脉只诸阳之海,统管所有的阳;任脉是诸阴之海,统管所有的阴。脉把经脉连在一起。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胞是女子胞,是女人的子宫,也是男人的精宫。膀胱和小肠的中间袋状的缝隙就是精宫的所在。真正的精血,是非常纯浓度的精血,是先进入三焦系统。络过五脏,五脏的津液及好的东西将腑消化以后的营养交给脏。真正生成精子是在冲。冲和任脉都起于胞中,就是子宫。冲脉是沿着肾经往上,与肾经相交。女人所有的妇科及并购都属督脉。冲脉管公孙,督脉管后溪,任脉管列缺。冲脉跟任脉起于胞中。冲脉顺着脊椎骨里面,在正面上、表面上,是肾经。冲脉者,起于气冲。来自胞中。在冲脉可治胃的问题,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
      脚临泣管带脉,起于季胁。脚临泣可治肚子胀满,腰像坐在水里面。专治带脉的病。阳蹻脉起于跟中,申脉管阳蹻,阳蹻脉的郄穴是跗阳。蹻脉横跨在胆经跟膀胱经的交接上,一路到背后,再到头部去。当病人说不清时,就胆经、膀胱经、蹻脉一起治。申脉在管阴蹻脉,照海在管阳蹻脉,阳蹻脉治阳急,阴蹻脉治阴急,可针可灸。列缺、照海,喉病都可以治疗。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1056楼#
发布于:2015-12-23 00:30
签到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1057楼#
发布于:2015-12-23 00: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十四、足厥阴肝经:Page147--150
 4)中封穴:解溪内旁,经金穴,内侧大筋边,少用,治症和上面几穴差不多。
 5)蠡(li)沟穴:内踝裸上5寸,络穴,治疗肝经实症,如阳挺(也可冰敷)。
 补充:①肝经虚症,皮肤痒。  
       ②穴名带“沟”“谷”都可用于治疗腹胀满,少腹有积块淤积,如水沟,蠡沟,阴谷,阳谷等。
 6)中都穴:内踝裸上7寸,郗穴,治妇人产后恶露。
 7)膝关穴:指膝盖横纹头上5分,主治膝盖风湿关节炎。
 8)曲泉穴:大腿骨骨头与大腿大筋间,合水穴,母穴。
  a--治疗肝经虚症,皮肤痒,
  b--治疗阴挺不下(肝主筋),小便困难,阴痒。
 9)阴包穴:膝关上4寸,治小便困难(膀胱结石,肾结石,小肠太寒),月经不好。
 奇穴:治肝三穴——膝盖头与腹股沟连线,正中间,肝一穴,正中间往后一寸,肝二穴,正中间往前一寸,肝三穴。治疗肝硬化,肝癌。此穴有压痛点有肝实(肝硬化,肝癌),用1.5寸针


左右腿各三针。同时有腹水,加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水分,水道;肋骨痛,加肝关,加中都(郗穴阵痛消炎);没胃口,针完后灸中脘,关元;灸膏肓(一百壮)。
       治愈后,小便颜色变了,睡眠好睡,胃口好,身上黄疸褪。
 10)足五里穴:在曲骨外开2寸(气冲),下3寸,求子穴,隔姜灸。
 11)足阴廉穴:在曲骨外开2寸(气冲),下2寸,求子穴,隔姜灸。
 12)章门穴:胸肋骨最下方,脾之募穴,脏会章门,脏病治此,不能重击,重击打乱脏气,针或灸此治疗奔豚,针斜刺,前后都可以。
 补充:奔豚——肚脐上下周围,摸到脉跳很快,或病人感觉气从天枢冲到心脏(肠子痉挛,使得大便沼气,从大肠下方进入肝脏下方血管,然后跑到心脏里面,此时心脏跳得很快)。
 13)期门穴:不容穴外开1.5寸,从下往上,第二个肋骨与第三个肋骨间,募穴,俞募治疗,针此如八字胡方向,近取穴治疗胸胁苦满,胁下痛。
 补充:治疗肝病时,强土可防止病恶化。强土强水,病人嗝气(打嗝),病情恶化。
苹果肌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5
1058楼#
发布于:2015-12-23 01:0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6班黄萍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54课学习心得: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十二经络都学完了,对经络有了简单基本的概念,在中医观念中,肾为先天之本,肾是人体这颗大树的跟,全身就是整颗树开满的树枝、树叶,遍布全身上下,肾也是第一个形成的器官。人要长寿,一定要树根好,如果树根都烂掉了,身体肯定有问题。我们人体患病,有三个原因:
1是外因,如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在的变化会通过敏感细小的络,传入里,到葬。如果你每天早上起来,五音疗法各来一遍,病就只会到腑,不会到脏,
2是内因:如七情六欲,过忧过喜过悲过恐都不好。
3是饮食的原因,吃的不够健康,吃的不卫生病从口入,都不好。整个中医经络学的重心就是脏和腑。把肾固好就会长寿。以肾为主根,长出12条正经,15条主要的络。
十五络:
肺经列缺;大肠偏历; 胃经丰隆;脾经为大包,心为通里,小肠为支正,膀胱飞杨肾为大钟,心包三焦内外关,胆光明,肝(榽沟)全身的虚实症都可以在络脉上下针。
奇经八脉:
任督带冲,阴阳跷、阴阳维脉。合8.
任主胞宫,所有的妇科病,子宫的问题,都是可以找任脉;列缺管;
督脉为一身之阳气,后溪管;
冲脉与肾经同行,起于胞宫,公孙管;
带脉环腰一圈,有3穴,带脉五枢维道,临泣在管;
阳维管胸外一圈,阴维管胸内一圈。
申脉管阳蹻脉。照海管阴蹻。列缺、照海任何喉病都可以治疗。
林晶
侠客
侠客
  • UID201868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059楼#
发布于:2015-12-23 07: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1.十二经络与十五脉络的一些概念
1)人体身上有经有络,十二正经里经与经之间是有络彼此联系的。
2)中医观念里肾主先天,肾像两个根,十二正经的根都来自肾脏。肾脏像树的根,人体就像一棵开满树枝、树叶的树,分布全身上下。所以中医认为初期胚胎发育出的第一个脏是肾脏,由于肾脏管先天,它成长的枝叶,遍布到全身。
3)人会患病有两种原因。
外因:人体受到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热,这种来自节气上的变化,络最先感受到(因络最细),再传到经上,经会传到腑上,由外往内。如果每天早上起来“呼、嘘、吹、呬”可以让脏气变强,病只能到腑,进不了脏。就像树枝有问题会传到树根去一样,如果常常固肾,不让根部烂掉能让四肢、经脉、经络非常的强,就不容易生病。
内因:从内往外走,就是情志,喜、怒、忧、思、悲、恐也会让人生病。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都不好。饮食致病由口入也是致病因素。
4)树茎有十二棵大的主干,旁边有很多小支干,以十五条为最主要的支干,这就是十五络。十二经各有一个络,再加上任脉的鸩尾,督脉的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大包统领诸络,合为十五大络。
5)鸩尾到后面的第十一椎就是横膈,心脏在横膈的上方,中医认为心气止于膈(心气最多到膈)。心气郁结时,扎天突、巨阙、关元,扎完后心气会集中到第十椎下,再在第十椎下针,郁气便会从这散掉。
6)十五个络脉
在络穴上治疗,不分虚症、实症。
1)'手太阴的别络是列缺穴。实证,手掌过热,用泻;虚则打哈欠、频尿,用补。
2)'手少阴的别络是通里穴。实则支满,虚则不能言(心气虚的时候不能讲话,口不能开)。
3)'厥阴的别络是内关穴。心实则心痛、胸口痛,虚则头项强痛。
4)'手太阳的别络是支正穴。主要治症是生疣,皮肤生疣在支正下针。
5)'手阳明的别络是偏历穴。
6)'手少阳的别络是外关穴。注意外关是搭生死桥的地方。虚症、实症都可以在此下针。
7)'足太阳的别络是飞扬穴。
8)'足少阳的别络是光明穴。
9)'阳明的别络是丰隆穴。
10)'足太阴脾经的别络是公孙,公孙也主冲脉,由于冲脉直接上行,所以任何的胃痛、肠痛、腹痛、恶心胃病,都可以用公孙穴。
11)'足少阴的别络是大钟穴。
12)足厥阴肝经的别络是蠡沟穴。
13)'任脉的别络是屏翳,就是鸩尾穴。
14)'督脉的别络是长强穴。
15)'脾之大络是大包,合为十五络。
络有病时全身都痛;络脉虚时,百节尽纵,手没法握拳,全身松弛。

2.奇经八脉
1)督脉和任脉
从脊椎骨下来,一直到尾椎,全身的阳气都在此。督脉脉气的源头在曲骨(男人、女人小便的地方)。
任脉有里和表。任脉在里的时候是沿着脊椎骨走督脉的。而曲骨、中极、关元、石门、阴交、气海这条是它的表。所以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
任脉是诸阴之海,管所有的阴。膀胱经上的心、肝、脾、肺、肾俞,下针可以通到任脉,这是阴和阳互动的关系。
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女子胞)中,即女人的子宫或男人的精宫(在膀胱和小肠中间的袋状缝隙)。
五脏里的津液及好的东西,是腑消化后的营养藏于脏,靠三焦系统传递入脏。三焦是行阳的,是运送的动力。
任脉直接络到喉咙,冲脉从胞中上来(冲脉起来的时候是沿着肾经上来,它与肾经相交)。
女人所有妇科的问题、子宫里面的问题,或里面长什么东西都属于任脉,因为任脉起于胞中。冲脉与任脉源头一样,所以治疗时可在任脉和冲脉选穴。
2)冲脉
冲脉是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
冲脉跟任脉都起于胞中。
任、督二脉源头都在胞中,所以在打坐、练气的时候,要让气到胞中,而打坐时会产生很多津液,将此津液吞下,它会入肾脏(强先天),树的根就会更强壮。
冲脉沿两边上来,经过胃、心、肺包到心脏,所以胃心胸有问题可在此治疗,如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
3)带脉
带脉是临泣在管。临泣专治带脉的病。
带脉起于季胁,主要的症状是肚子胀满、腰像坐在水里面(回身一周如带也)。
带脉有三个穴道:带脉、五枢、维道,而治疗带脉的病就只有临泣穴。
4)阳蹻脉
阳蹻脉起于跟中,从外踝骨上来。
申脉在管阳蹻,阳蹻脉的郄穴是跗阳。
蹻脉阴缓而阳急:阳蹻脉在外面,脚向外翻时,阴蹻松下来,阳蹻在绷紧。
阳蹻脉横跨在胆经跟膀胱经的交接上,一路到背后,再到头部。所以治疗时可以胆经、膀胱经、蹻脉一起治。
连续不停地讲同样的话是虚证。
5)阴蹻脉
阴蹻脉跟阳蹻脉,正好是一个内一个外。
阴蹻脉是照海在管。
抬腿、左转、右转,都靠蹻脉。
人往前行就是阳,往后退就是阴,阳急的时侯就阴缓,走路会往前三步再后退二步。阴急时走一步退二步。阳急在阳蹻脉上治疗,阴急在阴蹻脉上治疗,或针或灸都可。这种病在正经上不会有,在奇经上面才会有。
阴蹻脉从内裸上来,一直到咽喉,中间与冲脉有相交的地方。所以喉咙有任脉和阴蹻脉经过,治疗可下列缺、照海,任何喉病都可在此治疗。
6)阳维脉和阴维脉
阳维脉把所有阳经维在里面,所以可控制、可维持。
维在里面的就是阴维(维在内脏上);维在经络上、骨头上的就是阳维。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1060楼#
发布于:2015-12-23 08: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期门穴是肝脏痛等疾病的近取穴,多灸,用来治疗吐酸。
 月经来时患上感冒,多灸期门。
                        总结
 经脉与络脉:经脉有12正经,根源于肾。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由络-经-腑-脏;(活动导致气血经络旺盛)
 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
 饮食;
以上三个方面是疾病的产生因素。学习经络学重点在于固肾。
  络脉有15络脉:12经各有1络,加上任、督二脉各有一络和脾之大络。
                         奇经八脉
1.  督脉
起于曲骨,阳气之会聚。
2.  任脉-诸阴之海
任脉与冲脉都起于胞宫、精宫(膀胱与小肠之间的带状间隙)
“精血同源”女人的精往下走,奶水自上流到胞宫;男人的精顺着任脉上所
以会有黑胡子。
腑的营养是通过三焦布于脏。
小肠火不够,排精是红色的;小肠热,才能将精宫的温度传到睾丸,排出白色精液。平日里,精存在三焦里。
女人妇科,子宫问题-任脉(冲脉也可治疗)
3.  冲脉
公孙穴通冲脉
一般与肾经同样走行。
4.  带脉
环绕肚子一圈。临泣通带脉。
5.  阳跷脉、阴跷脉
一般治疗睡眠不好。腿上除了正经经过的地方,其余则是跷脉的走行。
6.  维脉
维系全身的经脉。
周喜平
会员
会员
  • UID201848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2
1061楼#
发布于:2015-12-23 09: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周喜平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 54课学习心得:
    期门穴对胸肋胀满,吐酸(肝主酸),肋下痛,肝脏痛,可以 下针,也可以叫病人回家灸。心情舒畅,和悲伤对肝脏有好处。
   女人月经来的时候正好感冒了(表寒症),可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直接扎 期门穴,效果好。
奇经八脈(任,督,冲,带,阳蹻,阴蹻,阳维与阴维脈)
肾主先天,人体就像一棵树,肾就是根,生病有两种因素,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外界的风,寒, 暑,湿,燥,热,这种节气上的变化侵袭人体。络是最细 的首先受侵,络—经—腑—脏。经常锻炼身体,脏器功能很强,邪气就进入不到脏。
情 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和饮食也会导致五脏受损。
      人体最重要是十五络,十二经各有一个络,再加上任脉的络—鸠尾, 督脉的络—长强,脾之络—大包,大包总统经络,合起来就是十五络。人体前 面络到鸠尾,后面络到第十一椎上面第十椎下,下针就要下到第十椎下,这个横膈心脏正在横膈的上方。心气有淤积时扎针天突,巨阙,关元,扎完以 后心气会到第十椎下。再在第十椎下一针气就顺了。
   任脉的别络—鸠尾,督脉的络—长强,脾之大络何维。
       督脉起源在曲骨。
      女人的子宫,男人的精宫在膀胱和小肠中间有个缝隙处,带状的间隙就 是精宫。女人的每个月的奶水是往下走,形成月经。女人的精是往下走的。男人是生成精以后任何东西都有残渣顺着任脉往上走走到口舌形成津液。所以吞津液对身体有好处。
男 人的精血进入精宫的时候变为黄色,温度下降以后会变成白色(排出的精液是白色的)。精 和血一样的,源头就是小肠的火不够。平常我们人的精是存在三焦里面的。 冲和任脉都起于胞中。女人就是支沟。
        任脉直接络到喉咙。从胞宫上来的时候任脉走中间。冲脉和肾经是相交的。冲脉属阴经的这两个经上到身体是不同 的走向,但是因为源头是一样的,都起于胞宫。
子宫有病的时候都可以用任脉穴。任起胞中。冲脉 穴公孙在管,督脉穴是后溪在管,任脉穴是列缺在管。冲脉和任脉都起 于胞中。冲脉沿着两边上来包围着心脏,经过胃,经过心脏,经过肺,胃有 问题。肺有咳嗽,心脏有绞痛,都可以用冲脉去治。
      带脉是临泣穴在管。带脉刚好在第十四椎,围绕腹部一圈,扎临泣穴主治少腹胀满。临泣穴专门治疗带脉的病。
脚外翻是阳桥脉的问题。脚内翻是阴桥脉的问题。
      列缺和照海,任何的喉病都可以治疗。扁桃腺发炎,甲状腺肿瘤辩,喉咙的病都可以治疗
      
包小花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8
1062楼#
发布于:2015-12-23 10: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2日《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第五章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一、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1. 十二正经,经与经之间还有络彼此联系。
2. 肾是主先天。肾像两个根,因此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肾脏像树的根,全身就像整棵树开满的树枝、树叶,分布到全身上下。
3. 人的第一个脏是肾脏。
4. 人会患病,有两种原因。一是外因,是人身体或受到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热。这种来自节气上的变化,这是来自外在的变化,络感受到,因络是最细的,再传到经上面,再传到经后,再会传到腑上面。练习呼、嘘、吹、呬让脏气变强,病最多只能到腑的位置。
二是内因,病到脏,人因为有病,就好像人是树,树根有问题了,就会影响到寿命。
5.树枝有问题了,也是会传到树根。
6. 防病:从外到内的方法:常常去固肾,就是不要让根部烂掉。常常运动、活动,让四肢、经脉、经络,非常的强,这样就不会生病。由内而外:从内往外走,就是我们的情志,喜、怒、忧、思、悲、恐这些情志也会造成人生病。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都不好,也会造成人生病。
7. 饮食,不好的空气等都是致病因素。
8. 经络学的重心就在脏和腑。把肾脏固好,人就会长寿。把肾固得很好,会由肾脏来决定
人一生的寿命有多长。
9. 肾脏是根,12经是树茎,主干,还有15条最主要的支干,即十五络。
10. 十二经各有一个络。再加上任脉的络,就是鸩尾,督脉的络是长强。再来脾
这是侧面,前面的络到鸩尾,后面络到第十
11.心脏在横膈的上方,心气止于膈。所以心气最多到膈。当心气有郁结时,扎天突、巨阙、关元,扎完后心气会集中到第十椎下,再在第十椎下针,因为第十椎后面,正是心气终止的地方,所以郁气会从这散掉。
12.横膈膜包膜,心包,内脏的三焦油网,都属于三焦跟心包。心包和三焦络到五脏六腑。
13,手太阴的别络是列缺,穴。
14在络穴上治疗时,不管它是虚症、实症,通通是在络穴找,都可以。
实证,手掌过热,用泻;虚则打哈欠,频尿,用补。
15.手少阴的别络是通里穴,心经直接络心中,系在舌本,舌的根部。所以舌头底下有个脉管在下面,属于心系,实则支满,虚则不能言,心气虚的时候不能讲话,口不能开。
16.厥阴的别络是内关。心实则心痛,胸口痛,虚则头项强痛。
17. 手太阳的络是支正穴,支正穴最主要治症是生疣 ,身上皮肤上生很多疣,在支正下针。
18. 手阳明的络偏历穴。
19. 手少阳的络是外关。外关是搭生死桥的地方。虚症、实症都可以在外关下针。
20. 足太阳的络是飞扬。
21. 足少阳的络是光明。
22. 阳明的络是丰隆穴。
23足太阴脾经是公孙,公孙也主冲脉,由于冲脉直接往上走,所以任何的胃痛,肠痛、腹痛、恶心胃病,通通可以用公孙穴。
24.足少阴的别络是大钟穴。
25.肝经的络是蠡沟穴。
26.任脉的别络是屏翳,就是鸩尾。
27.督脉的络之长强。
28.当络有病的时候,全身都痛。
二、奇经八脉
1.第一条,督脉:脊椎骨从这下来,一直到尾椎。督脉,全身的阳气都在这里。督脉的脉气,它的源头是在曲骨。
2. 任脉有里和表。任脉在里的时候是走督脉,沿着脊椎骨里面。曲骨,中极,关元,石门,阴交,气海,这个是它的表。所以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任是诸阴之海,所有的阴,通通可以管。
3. 在膀胱经上面,有心肝脾肺肾。所以五脏的俞都在这个地方,在这下针,因为可以通到任脉。这是阴和阳互动的关系。络脉把经脉连在一起,彼此相辅相成。
4.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胞就是女子胞,讲的是女人的子宫,也讲的是男人的精宫。
5.腑是消化系统。消化以后将营养的交给脏,传递就是靠三焦系统入脏的。三焦是行阳的,就是运送的动力。
6. 人常常要藏精。当小肠的温度下降,温度不够时,那时下来就是血,不是精。因为精和血是一样的。源头是因为小肠的火不够。所以平常人,精是存在三焦里面,随时都会排出体外。
7.真正生成精子是在这个地方,这就是冲。
8.冲脉是从胞中上来的。冲脉起来的时候是沿着肾经上来的,它与肾经是相交的。
冲脉和任脉的源头一样,都是起于胞中,女人所有妇科的问题,在子宫里面的问题,主选任脉穴道,冲脉穴道也可以辅助。
9.冲脉是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冲脉顺着脊椎骨里面,在正面上、表面上,是肾经。所以说冲脉者,起于气冲。
10. 由于冲脉沿两边上来,直接包到心脏,经过胃、心、肺,所以胃心胸。胃有问题,也可以治疗,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通通可以在冲脉上治。
11. 冲脉是公孙穴在管,它跟肾经有同样的穴道。
12、带脉,带脉是临泣在管。带脉起于季胁。下针的手法,都是扎临泣。主要的症状是肚子胀满,腰像坐在水里面。治疗带脉的病就一个穴道:临泣穴。
13.阳蹻脉。阳蹻脉起于跟中,从外踝裸上来。申脉在管阳蹻,阳蹻脉的郄穴是跗阳。蹻脉:阴缓而阳急,当脚向外翻,阴蹻松下来,阳蹻在这边绷紧,使这脚掌向外翻过来,这是中风。有人脚是外入或内入,也是蹻脉的问题。蹻脉横跨在胆经跟膀胱经的交接上,一路到背后,再到头部去。它不在正经上,是在两经中间,在腿上,就是蹻脉。
14.阴蹻脉。阴蹻脉跟阳蹻脉,正好是一个内一个外。一个是申脉在管,一个是照海
在管。抬腿、左转、右转,都是要靠这个蹻脉。
15.走路会往前三步再后退二步,这阳急阴缓。也有人是阴急,他走一步就退二步,等于是倒着走,这是阴急。阳急在阳蹻脉上治疗,阴急的话我们在阴蹻脉上治疗,针,灸都可以。这种病在阴蹻脉走内裸一路上来,一直上到咽喉。喉咙这边有任脉经过,阴蹻脉也经过。所以下列缺、照海,任何的喉病都可以治疗。
16.维脉,有阳维和阴维。阳维脉把所有阳经维在里面。因为有维脉,所以可以控制、可以维持。17. 正经与维脉的比喻:正经在走的时候,就像你用竹子做个鸡的笼子,你竹子只插了直的,没有做横的。所以你把笼子做好了,你还要把它旁边用个横的围起来,固定它的形状,这个横的就是阳维和阴维。维在里面的就是阴维,维在内脏上面。维在经络上面、骨头上面的就是阳维。
18.阳维脉是外关穴在管。所有的腑都跟阳维是互通声息的。阴维脉是跟内脏随时在沟通的。阴维脉是内关在管。在外关和内关下针时,从外关引到气,再透到内关去的时侯,阴阳脉生死桥打开了。阴阳就交合在一起。所以,阴阳分离的时候可以用外关透内关。
19.由于阳维脉它是管外面胸腔这一圈,沿肋骨外面。而下焦这边一圈是带脉在管。
20.腰痛、胸痛,就下外关+临泣。
21. 穴位组合:外关+临泣为一组,列缺+照海一起。后溪管督脉与申脉成一组,是专治项强、脖子僵硬的穴道。
22.阴维它围绕着阴脏,就是我们的内脏。阴维脉在控制内脏里面的协调。内关穴管阴维,阴维
脉有问题时,就下内关。有时病人胸痛,肋骨里面是阴维,外面是阳维。若讲不清楚,就外关透内关。
成都 廖尹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4458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72
1063楼#
发布于:2015-12-23 11:44
2015年12月20日《针灸大成》第52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廖尹萍 申请签到

2015年1220日《针灸大成》第52课心得

太冲穴:是肝经的俞穴,中医观念里面,合谷主气,太冲主血,病人在一点到三点不能睡,可以针行间也可以针太冲。最有名的就是治疗妇科女人漏下、滴漏不止、大量的下血、出血、月经不停、睾丸痛、阴茎痛,或是女人阴道的问题,都可以下行间和太冲。太冲很重要,同时针左右两边的合谷跟太冲的时候,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开四关”。人的左侧是血,太冲是管血的,右侧是气,合谷是气脉。全身痛,气血不和,可能是一条经或两条经引起的气血不和,太冲合谷同时下针,气血兼顾。
补充:脚上有三个血脉,第一个是太冲脉,第二个是冲阳脉,在足阳明胃经,第三个是太溪脉,太溪脉在脚后,内踝裸后方。太溪脉是管肾脏,冲阳是管胃气,冲阳脉是管血管肝脏。有脉则生,无脉则死。

中封穴:是肝经的经穴,用得不多,主治疝气等病症
蠡沟:肝经的络穴,肝经虚实症都可以下针。
膝关:是常常使用的穴道。医书上是指膝盖横纹头,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效果非常好。
曲泉穴: 肝经的合穴,主水。因为它主水,肝是主木,水生木,所以曲泉是肝经的母穴, 虚症都可以在这里治疗,肝经皮肤痒  就下曲泉,阴挺不下等症状。
阴包:可治小便困难,膀胱结石,或肾结石,小肠太寒了,尿道感染,小便有困难、女人月经不好,通通可以在阴包穴上取穴
平时很少登录贴吧。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的微信1446613417交流哈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1064楼#
发布于:2015-12-23 15:03
签到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