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楼#
发布于:2016-01-19 20:33
2016年1月19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1.中风、口角流涎 如果不严重,地仓、颊车分开针。严重者地仓透颊车。 在面部下针前,先下对侧合谷,有止痛的作用。 2.膏肓穴位置痛的话,只能点刺放血。针灸没有效果,开始出的血为暗红色,当血的颜色变淡,变鲜红的时候,就可以取罐了。放血时注意保护自己。 3.治疗肩项强直,先下阴谷,再下委中,阴谷是肾经的本穴,可以加强膀胱经的委中治疗虚证的效果, 4.全头痛,下百会。百会在两耳尖连线与从鼻子上延线相交处的上5分凹陷处,下针时从百会上5分处针至百会,不要下直针。然后再下涌泉穴,涌泉也是治疗全头痛的一个有效的穴。 太冲穴对头痛的效果也很好。下针太冲穴后,脑部的血的压力可以往下走。 5.膝五针:详见上节。 6.车祸致偏瘫:百会、通天(可以排除脑部的淤血,也可以治疗鼻窦炎)。 手不能张开的时候,例如中风的时候,可以合谷透后溪。 |
|
1051楼#
发布于:2016-01-19 20: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年1月19日、 《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下面部针之前先下合谷,中风地仓透颊车效果很好。 偏头痛:太阳透率谷穴,3寸针,先下太阳穴引到气,再把针提到皮层,捏起皮肤,将针偷到率谷穴。 膏肓放血:膏肓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肩胛骨打开,在膏肓穴附近找到最疼的压痛点,用放血针刺破,拔罐。在痛点放血,颜色由深变浅,就停下来。膏肓痛只能放血治疗。 肩项强硬,先下阴谷穴,肾经本穴,再下委中穴,有阴谷是为了增加效果,后溪是为了治疗小肠经的虚症,同时对项强痛有效果。后溪主督脉。 百会穴,针在百会穴前五分的地方,连皮刺。头痛下百会穴,同时拳头痛,下涌泉穴。太冲穴可以治头痛,因为肝经络头部,开窍在目。 半身瘫痪,脑部受到撞击,下百会穴,通天穴,排瘀血,可以让鼻子通,同时也是治疗脑部意外伤害的穴道,合谷透后溪,可以控制手的开合。 |
|
1052楼#
发布于:2016-01-19 22: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地仓:中风流口水,针直透穿进嘴巴。 胃经颊车:中风流綖严重时一针透两穴。下针前先下对侧合谷止痛。 膏肓放血: 膏肓附近痛,只能放血。点压痛点处,用三菱针刺破,套火罐挤些血出来,起初血的颜色黑、暗,血的颜色变至浅,鲜红就可以起罐了。起罐时不要碰到病人的血。 后溪:治疗膀胱经上的肩项强,一般先下阴谷,再下委中,膀胱经的虚症靠委中,插提法。 后溪治疗小肠经虚症。 全头痛:针下百会,鼻子正中线与两耳尖交点处有个凹洞就是百会。在百会前五分下针沿皮刺刺到百会。全头痛扎涌泉,治疗全头痛最好的穴道,比较痛,下针用力快一些。 当无法下涌泉是可以下太冲,肝开窍在眼,会减少脑部压力。 车祸导致偏瘫: 下百会、通天。通天可以让脑部淤血排出来,有利于意外伤害。平时治疗鼻窦炎。右侧瘫痪手不能屈伸,用三寸针合谷透后溪,可以控制手的张合。 外关透内关。 |
|
1053楼#
发布于:2016-01-20 04: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病例1:口角歪斜 下地仓,针进去后刺到嘴巴里,像锯子一样锯它,口角流涎就可以治。 颊车,严重时一针透两穴,这是近取穴。 下面针之前先下合谷,有止痛效果。 病例2:偏头痛 下针时,先下合谷。 太阳透率谷,在太阳穴下针,针下去后把针提到皮层,把气肤拉起来一点,沿皮刺到率谷。 因病人有强烈的恶心,下中脘,公孙,内关。 病例3:膏肓痛,后项强痛 膏肓在第四椎下五椎上外开三寸处,病人肩膀打开,找到穴位后点刺并拔罐放血。 放血是治疗膏肓痛唯一的方法。放完血当时就好了。 刚开始,血色较深,慢慢颜色变浅或呈鲜红色就可起罐。 肩项强在膀胱经时,先下肾经本穴阴谷,再下委中,可加强效果,让膀胱经的虚症去掉。再在委中作补泻。 后溪治疗小肠经的虚症,项强可以去掉。 病例4:全头痛 下百会,在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前一点有个凹洞,就是百会,在百会前五分处下针,沿皮刺到百会。 涌泉,脚握起来时人字纹处,是治疗全头痛最好的穴道,较痛,下针要快。 此病人右腿膝盖痛,下膝五针:鹤顶,膝眼(用雀啄术),膝盖处不要捻针,直进直出,两个膝眼下针几乎交接呈90度,呈八字形。阴陵泉透阳陵泉,膝关(阴陵泉后一寸处)。 下膝五针后无法下涌泉,可下肝经太冲(行间上一寸,足大趾与第二趾的中间),对头痛非常好,因肝经络到眼睛后面,肝开窍于目,用太冲针下去以后,脑部的血的压力会往下走,对头痛帮助很大。下涌泉侧也可同时下太冲。 此病人痛起来血压会升高,中医按症状治病,不管有没有高血压。 病例5:车祸后7年,脑部受伤致右半身瘫痪 下针百会,治疗脑部受伤百会穴一定要下。 通天,百会穴外开一寸半,往前5分处,可帮助排出脑部淤血,平时用来治疗鼻窦炎,让鼻子通天。 患者右边瘫痪,右手握住的,用透针术,合谷透到后溪,可控制手的开合,手会慢慢张开,也可用此法治疗中风。 再下外关透内关。 @教官-徐州-杨诚 |
|
1054楼#
发布于:2016-01-20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 2015年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右边面部中风:合谷、地仓透颊车(患侧),日久针双侧、日浅针单侧。如果不严重,地仓、颊车分开针。严重者地仓透颊车。在面部下针前,先下对侧合谷,有止痛的作用。 右脚踝扭伤,痛在脚部脾经上:商丘透丘墟(患侧),商丘(健侧)+大都。 左半边脸痛,平均第三个月发一次,头痛到后项跷脉处:百会(任何头痛)+合谷(对侧)+太阳透率骨(患侧),外关+侠溪+申脉。 右肩痛(喜按):后溪(小肠经母穴)+中渚(三焦经顺扎)曲池(大肠经母穴)。治疗肩项强直,先下阴谷,再下委中,阴谷是肾经的本穴,可以加强膀胱经的委中治疗虚证的效果, 糖尿病引起的视力不好:双侧合谷、晴明、头临泣、太阳(有炎症时可以放血,无炎症用针)、光明、足三里(对侧)、足临泣。 肿块(右腿饿死旁):会动不是癌,报剌。 毒蜘蛛咬伤:患处点剌、拔罐(用手拍击患部周围),针阴谷+委中,敷汉唐红药粉。 |
|
1055楼#
发布于:2016-01-20 11: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0日《针灸大成》83课心得 合谷透后溪:用三寸针,同时逆时针捻针,可以让痉挛的手慢慢打开。 外关透内关:打通患侧手臂阴阳经。 天突: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下针可以让中风失语讲话,方向斜向下,贴着胸腔向下,以防刺到食道。 廉泉: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下巴向下一个拇指关节长度下针,针下的方向指向舌根。有利于口齿清楚。 风府(督脉):后脑勺下,两个大筋中间。对着两骨头中间下针,一寸半针。胖人深针。 肾俞(膀胱经):肾主脑,因为脑部受伤。 京门(胆经):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 委中:膀胱经母穴,插提法补泻,可以控制四肢。 阴谷:肾经本穴。 承山(膀胱经):两个肌肉中间正对胫骨扎到胫骨上,可以控制脚,让脚掌上下动,让脚非常有力。 报刺法治疗肿瘤,肿块、痞块:先用左手把肿块捏住,右手下针,针直接从肿块顶部下针到肿块底部,捻针、提到皮层,再依次向肿块的八个方向(前、后、左、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刺一针,每个方向刺到肿块的边缘后、捻针针转向。最后再回到顶端,再下到底部,捻针;直接拔出针,不要按,留口出点气,表面会有一点点血。 肿块是圆滑的,可以移动的,与癌症不同。癌症不可以用报刺法。 养老透间使:让病人曲肘,手臂上抬,手心向内。左手按间使穴,右手养老下针得气,提针,针与上臂成30度向两筋中间对准间使方向下针,病人会有很强的反应。针不透出来,捻针,不留针,直接出针。 浑身关节痛、红肿痛,脊椎骨痛,经常用到督脉第六椎。 灵台穴(督脉):两个肩胛骨下端与脊椎交点为第七椎,向上一个椎体为第六椎灵台穴(骨头凸起的地方是椎体的交界处,凹陷处就是椎体),用左手拇指、食指抓住第六椎椎体,右手直接下针,针要碰到脊椎骨。 督俞(膀胱经):灵台外开一寸半,统管整个督脉。从督脉外开一寸的地方向一寸半处斜刺。 第六椎有没有压痛点可以诊断有没有血癌,也可以判断治疗情况,没有压痛点血癌就好了。 肾俞(膀胱经):第十四椎下(命门)外开一寸半,下针一寸深。肾主骨,脊椎骨受伤,也从肾经上治疗。从十四椎向下针都可以直刺。 京门:肋骨的尖端处,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不要做补泻。 度骨法找肾俞和京门:膀胱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背后这两条肌肉是鼓起来的,从上向下摸,这两条肌肉从鼓起来到沉下去的地方就是肾俞。从肾俞向两边摸到最后一根肋骨的头的地方就是京门。 委中:膀胱经母穴,经气是从上往下走。捻转(顺快逆慢为补)、插提(快插慢提为补),提豆许(补)。 阴谷:扎委中穴之前,先扎阴谷穴(肾经本穴),扎完本穴再扎母穴,可以利用肾经的经气来增加膀胱经的气血流畅。 治白内障 养老穴:手太阳小肠经,眼科大穴。 臂臑:手阳明大肠经,眼科穴位。 光明:足少阳胆经,外踝上五寸,顾名思义让眼睛光明的意思。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面口合谷收,同时止痛。 头临泣:足少阳胆经,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从前5分的地方沿皮向穴位刺。眼科大穴,也治迎风流泪。 睛明:膀胱经,用左指头把眼珠向外拔开一点,直针下。 太阳穴:在眼睛后凹洞处,下一寸针。 膝盖痛:膝五针最好用。鹤顶,双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用雀啄术。 手关节痛:养老透间使,让病人曲肘,手臂上抬,手心向内。左手按间使穴,右手养老下针得气,提针,针与上臂成30度向两筋中间对准间使方向下针,病人会有很强的反应。针不透出来,捻针,不留针,直接出针。让手三阳的经归位。透针时要胆大心细。 |
|
1056楼#
发布于:2016-01-20 15: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0日《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16.报刺治疗肿块、痞块、脂肪瘤 【适用】后颈肿块,可以移动,表面平滑,为良性。癌症不可以用报刺法。 【方法】①把肿块捏住提起后下针,针直接插到肿块底部;②把针提到皮层,再依次向肿块的八个方向各刺一针,刺到肿块的边缘后提针转向;③最后再下到底部中间;④然后将针拔出,不按压针孔,留口出气,表面会有一点点血。 17.养老透间使 【适用】手关节痛,让手三阳的经归位。 【方法】患者曲肘,手掌在上,手心向内。先在养老穴下针,捻针后提至表皮,然后向两筋中间对准间使穴的方向斜刺(针与手背成30度),针不透出来,捻针后直接起针,起针后按住养老穴。病人会有很强的反应。 18.浑身关节痛、红肿痛、整个脊椎痛 【穴位】督脉第六椎灵台穴、督俞,肾俞、京门,阴谷、委中。 【释义】整个脊椎痛,取灵台、督俞;全身骨节痛,脊椎骨开过刀,可以下肾俞、京门,肾主骨;阴谷是肾经本穴,用肾经的经气增加膀胱经气血的流畅。 【位置】灵台:管脑部。两个肩胛骨下端与脊椎交点为第七椎,向上一个椎体为第六椎灵台穴(骨头凸起的地方是椎体的交界处,凹陷处就是椎体)。用拇指、食指抓住脊椎骨后下针,针直接碰到脊椎骨。 督俞:灵台旁开1.5寸。从督脉旁开1寸的地方向1.5寸处斜刺。统管整个督脉,脊椎骨、头痛、项痛、关节痛都可以治疗。 肾俞:第十四椎下旁开1.5寸,直针1寸深。从十四椎向下针都可以直刺。度骨法:膀胱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背后这两条肌肉是鼓起来的,从上向下摸,这两条肌肉从鼓起来到沉下去的地方就是肾俞。 京门:俞募治疗,不做补泻。度骨法:肾俞外侧摸到最后一根肋骨的尖端是京门。 阴谷:肾经本穴,用肾经的经气增加膀胱经气血的流畅。 委中:膀胱经母穴,补法:一般插提法和捻转法同时使用,快插慢提,提针时捻转,完成后提豆许。捻转(顺快逆慢为补)、插提(快插慢提为补)。 【临床应用】第六椎有压痛点可以诊断有血癌,也可以判断治疗情况,没有压痛点病就好了。 19.白内障 【方法】养老:小肠经,眼科大穴。 臂臑:大肠经,眼科大穴,在手臂肌肉正下方。 光明:胆经,外踝上五寸(绝骨上2寸),腓骨前缘,让眼睛大放光明之意。 合谷:面口合谷收,麻醉面部。 头临泣:胆经,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5寸凹洞处,从前面5分处沿皮刺凹洞处。眼科大穴,也治迎风流泪。 睛明:用左指头把眼珠向外拔开一点,直针下,穴位在眼珠和骨头中间。 太阳穴:在眼角后面凹洞处,比较浅,用一寸针。 |
|
1057楼#
发布于:2016-01-20 16: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20日《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1. 脑外伤或中风致话语不清:针廉泉、风府、肾俞、京门、阴谷、委中、承山。用插提法补泻。 2. 脂肪瘤:在肿块下部用报刺针法,八方各刺一针,最后回至正中心。癌症肿块不能用此法。 3. 手关节痛:用养老透间使撵针后就取出不留针。让手三阳的经归位 4.脊关节痛、红肿:灵台(两手抓住皮肤,下针碰到脊椎骨即可)、督俞(斜刺)、肾俞(直刺)、京门(俞募治疗不做补泻)、阴谷、委中(母穴,用插提和捻转,快进慢提)。 5.白内障,眼见风流泪,下针养老、臂臑、光明、合谷、头临泣、晴明、太阳。(双侧) 。 |
|
1058楼#
发布于:2016-01-20 16: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0日《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脑外伤(中风)致话语不清:下针廉泉、风府、肾俞、京门、阴谷、委中、承山。补泻用插提法。 肿块,脂肪瘤:报刺针法,八方各刺一针,最后针中心,捻针;直接拔出针,留口出点气,肿块是圆滑的,可以移动的,癌症不可以用。 手关节炎:养老透间使,左手按间使穴,右手养老下针得气,提针,对准间使方向下针,针不透出来,捻针,不留针,直接出针。 关节痛、红肿痛,脊椎骨痛:经常用到督脉第六椎。 下针灵台:用左手拇指、食指抓住第六椎椎体,右手直接下针,针要碰到脊椎骨。 督俞:外开一寸的地方向一寸半处斜刺。第六椎有没有压痛点可以诊断有没有血癌,也可以判断治疗情况,没有压痛点病就好了。肾俞(直刺):第十四椎下(命门)外开一寸半,下针一寸深。、京门: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不要做补泻。 阴谷:肾经本穴。委中(插提补泻快提慢插)。从督脉肾主骨,脊椎骨受伤,也从肾经上治疗。从十四椎向下针都可以直刺。 白内障,眼见风流泪,下针养老(手太阳小肠经,眼科大穴),臂臑(手阳明大肠经)、光明(足少阳胆经,外踝上五寸)、合谷、头临泣(足少阳胆经,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从前5分的地方向穴位刺。眼科大穴,也治迎风流泪)。 晴明、太阳 (双侧用一寸针) 。 膝盖痛用膝五针(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 |
|
1059楼#
发布于:2016-01-20 19: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0日 《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1、【病例】报刺治疗肿块、痞块 【治疗方法】先用左手把肿块捏住,右手下针,针直接从肿块项部下针到肿块底部,捻针、提到皮层,再依次向肿块的八个方向(前、后、左、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刺一针,每个方向刺到肿块的边缘后、捻针针转向。最后再回到顶端,再下我下到底部,捻针;直接拔出针,不要按,留口出点气,表面会有一点点血。肿块是圆滑的,可以移动的,与癌症不同。癌症不可以用报刺法。 2、【病例】手关节痛 【治疗方法】养老透间使,让病人曲肘,手臂上抬,手心向内。左手按间使穴,右手养老下针得气,提针,针与上臂成30度向两筋中间对准间使方向下针,病人会有很强的反应。针不透出来,捻针,不留针,直接出针。 让手三阳的经归位。透针时要胆大心细。 3、【病例】浑身关节痛、红肿痛,脊椎骨痛,经常用到督脉第六椎。 【治疗方法】灵台穴:两个肩胛骨下端与脊椎交点为第七椎,向上一个椎体为第六椎灵台穴(骨头凸起的地方是椎体 的交界处,凹陷处就是椎体)用左手拇指、食指抓住第六椎椎体,右手直接下针,针要碰到脊椎骨。 督俞:灵台外开一寸半,统管整个督脉。从督脉外开一寸的地方向一寸半处斜刺。 第六椎有没有压痛点可以诊断有没有血癌,也可以判断治疗情况,没有压痛点病就好了 肾俞:第十四椎下(命门)外开一寸半,下针一寸深。肾主骨,脊椎骨受伤,也从肾经上治疗。从十四椎向下针都可以直刺。 京门:肾募,调理肾经,配合俞穴,是俞募治疗,不要做补泻。 度骨法找肾俞和京门:膀胱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背后这两条肌肉是鼓起来的,从上向下摸,这两条肌肉从鼓起来到沉下去的地方就是肾俞。从肾俞向两边摸到最后一根肋骨的头的地方就是京门。 委中:膀胱经母穴,捻转(顺快逆慢为补)、插提(快插慢提为补),提豆许(补)。 阴谷:肾经本穴。 4、【病例】治白内障 【治疗方法】 养老穴:手太阳小肠经,眼科大穴。 臂臑:手阳明大肠经,眼科穴位。 光明:足少阳胆经,外踝上五寸,顾名思义。 合谷:面口合谷收,同时止痛。地苍透侠车治面部中风; 头临泣:足少阳胆经,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从前5分的地方向穴位刺。眼科大穴,也治迎风流泪。 睛明:用左指头把眼珠向外拔开一点,直针下。 太阳穴:用一寸针。 5、【病例】膝盖痛 【治疗方法】 膝五针最好用。 |
|
1060楼#
发布于:2016-01-20 20: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20《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针灸实例: 17. 【肿块报刺】先用手把肿块捏住,将针下到肿块底部,再提起针向八个方向各刺一针,每个方向最好都刺到肿块的边缘,最后再回到正中心捻针后直接拔出,不压针孔使其留口出点气。癌症不适用于报刺法。 18.【养老透间使】曲肘手臂上抬,手心向内。下针养老穴先捻针再提针使针与上臂成30度方向透向间使,但针不透出皮肤表面,稍捻针即可出针,不留针。 19.【脊椎骨痛】一般在督脉第六椎灵穴和督俞下针。脊椎开过刀,下针肾俞用于强肾。 a. 灵台穴:两个肩胛骨下端与脊椎交点为第七椎,向上一椎即为灵台穴,下针时要碰到脊椎骨。 b. 督俞:灵台外开一寸半,统管整个督脉。从一寸向一寸半处斜刺。 c. 肾俞:第十四椎下外开一寸半,找穴时沿着膀胱经从上往下走,在凹陷处即为肾俞。下直针一寸深。 d. 京门:配合肾俞使用治疗肾脏,不做补泻。找穴时采用度骨法,从肾俞往两边摸到肋骨的尖端到处即是。 e. 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捻转(顺快逆慢为补)、插提(慢提快按为补)再提豆许(补)。f. 阴谷:是肾经本穴,起加强委中的效果。 20.【白内障】常用穴有:养老、臂臑、光明、头临泣、睛明、太阳穴 a. 养老穴:眼科大穴。 b. 臂臑:治疗眼科很好用的穴位。 c. 光明:外踝上五寸,绝骨穴上两寸。 d. 头临泣:位于瞳孔直上发际上半寸处,是眼科大穴,也治风眼,下针时从穴前五分处向穴位方向刺。下面部针前先下合谷用于止痛。 e. 睛明:下针时用手指将眼珠向外拔开一点下直针。 f. 太阳穴:不用深针,穴位很浅。 21.【膝盖痛】膝五针最好用。 22.【手关节痛】养老透间使,病人会有很强的反应。目的是使手的三阳经归位,透针时要胆大心细。 |
|
1061楼#
发布于:2016-01-20 20: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0号,《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讲话舌头不清楚------廉泉穴,对着舌根的方向下针。 脑部的问题可以下膀胱经的肾俞+肾的募穴(京门穴)。阴谷和委中也可以下。 承山穴---在两个肌肉的中间,下针的时候,针尖要对着胫骨下针,才能控制脚的动作,使脚有力。 颈部有肿块,如果可以移动的,表面很平滑的,一般是良性的。良性的肿块可以使用报刺法治疗。 养老透间使穴,不需要留针,捻转几下,拔针。 脊椎骨痛: 在地六椎下的灵台穴+旁开1.5寸的督俞穴下针。 灵台穴管人的脑部。 、 在督俞下针的时候,是从旁开1寸的地方下针,刺到1,5寸的地方。膀胱经上的穴位,需要斜刺的都是这样下针。督俞穴管整个督脉。 灵台穴还可以有诊断的作用,如果压痛,说明是血癌。 肾腧穴------膀胱经是多气多血的,一般是隆起的,从上往下摸的时候,如果突然沉下去了,就是肾俞穴。 从肾俞穴开始,下针都可以直刺。 肾的问题可以用俞募治疗,肾俞穴+京门。 治疗白内障: 养老穴,臂臑穴(眼科的大穴),光明穴(外踝尖上5寸,在胫骨的外侧,往胃经的方向,有个凹陷) 头临泣穴----眼珠正上方,入发迹1.5寸的地方,有个凹陷。对眼科疾病,特别是眼睛流泪有效。 |
|
1062楼#
发布于:2016-01-20 20: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20号,《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病例:17年前车祸受伤做脊椎手术,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已经针灸三周,每周两次,右边受伤严重,但下针右边会痉挛,所以只下左侧。 治疗: 1、针百会加通天穴(通天穴平时治疗鼻窦炎,此处对脑部淤血散开很好,因为通天是很好的意外伤穴道), 2、合谷透后溪(手瘫痪不能伸), 3、外关透内关, 4、下天突,1寸针斜刺,可以让中风失语讲话,去痰(病人久坐伤气,必痰多),方向斜向下,贴着胸骨向下,以防刺到食道, 5、下廉泉,针对着舌根进入(治疗中风、言语不清,)用于帮助讲话,直针会扎到喉咙。 6、风府穴,对着中间的骨缝下,1.5寸,胖的人可以下深一点。 7、肾俞+京门(募穴)+委中(插提法)+阴谷,肾主脑(脑部受伤),让病人可以控制四肢。 8、承山,从人字纹处的肌肉缝中间,朝着对侧胫骨的方向下针,直接抵到胫骨,这样才可引到肾气,让脚有力,病人才可能够控制脚。 肿块,可以移动的,圆滑的肿块,应该是脂肪瘤之类,不是癌症,癌症是表皮粗糙,肿块坚硬,形状不规则的,不可以用报刺法。 脂肪瘤类肿块,报刺法,手抓住肿瘤,正中下针,刺到肿块底部,捻针、提到皮层,再向肿块的八个方向各刺一针,每个方向最好刺到肿块的边缘,捻针,针转向,最后再回到顶端,再下到底部、捻针出针,针孔不要按,留口出点气。 养老透间使,下针养老穴,引到气后,透向间使穴,针与上臂成30度向两筋中间透向间使方向,针感反应很强,针不可透出皮肤,捻针后直接出针。 浑身关节痛、红肿痛,尤其是脊椎骨痛,扎督脉第六椎灵台穴,用手抓住第六椎椎骨,直接下针,深要碰到脊椎骨,再针灵台外开一寸半的督俞(管督脉运输),一寸处斜刺进针。 通过按压第六椎有无压痛感,可以诊断有没有血癌,也可以判断治疗情况,没有压痛点,病就好了。 肾俞,第十四椎下(命门)外开1寸半,也就是背部脊椎两侧鼓起肌肉突然凹下去的位置(因为膀胱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背后这两条肌肉是鼓起来的),直针入1寸,再针京门,肾俞+京门,俞募治疗(不做补泻),治肾脏内科。 委中穴的补泻,扎委中前一般会先扎阴谷穴来加强委中的治疗效果(肾经经气补膀胱经),委中再做补法,下针引气捻转顺快逆慢为补,插提快按下针慢提边捻转为补,再不针后提豆许留针为补。 治白内障: 1、养老穴,直针入,治眼病,手部受伤或者主妇手时采用养老透间使,眼科时直针入。 2、臂臑,治疗眼科很好的穴位。 3、光明,足少阳胆经,外踝上五寸,治疗眼病。 4、合谷,面口合谷收,有镇痛,麻醉的作用。 5、头临泣,胆经,瞳孔直上,入前发际一寸半的凹洞,从前5分刺向穴位,治眼病大穴,也治迎风流泪。 6、扎睛明穴,用手指头把眼珠拔开一点,直针下。 7、太阳穴,用一寸针浅刺。 膝盖痛,用膝五针;手关节痛,用养老透间使。 |
|
1063楼#
发布于:2016-01-20 21: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0日《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车祸导致脑部受伤(中风)舌不能语:下风府、肾俞、京门、阴谷、委中, 用插提补泻。承山下准,可以控制脚有力。 报刺治疗痞块、肿块、脂肪瘤:肿块是圆的,表面平滑,良性肿瘤, 与癌症不一样,癌症不可以用报刺法。用手把痞块捏住,针直接从肿块顶刺到肿块底部,捻针提到皮层,依次向肿块八个方向各刺一针,每个方向刺到肿块边缘,最后再回到顶部下到底部,捻针拔出,不按,留口出点气,表面会有点血。 养老透间使:病人曲肘,手心朝面手臂上抬,先在养老穴下针,捻针后提至表皮,30度方向对准间使斜刺,捻针后直接起针,按住养老穴,病人反应会很强。 脊椎关节痛、整个脊椎骨痛、红肿:下灵台,督俞,肾俞、京门、阴谷、委中。 用手抓住督脉,下灵台直接刺进督脉。灵台外开一寸半督俞。管整个督脉,脊椎骨、头痛、 项痛关节痛都可以治。 第六椎按有压痛点,一般是血癌。治疗到压痛点消失,就好了。 肾俞,第十四椎旁开一寸半,十四椎以下可以直刺。配合京门就是俞募治疗。 不做补泻。 扎阴谷前常先下委中,委中慢提快插为补,一般插提法和捻转法同时使用。 白内障:养老、小肠经,臂臑、手臂,光明、胆经,外踝裸上五寸,眼科的大穴。 下合谷麻醉,面口合谷收。 头临泣:也治风吹流泪,精明:用手指把眼珠掰开,轻轻下针。太阳穴:不用深针,学位很浅。 |
|
1064楼#
发布于:2016-01-20 21:56
2016年1月20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灸大成》第83课心得
1.讲话不清楚:廉泉,对着舌根的方向下针。 2.脑部问题:肾俞、京门、阴谷、委中。 脑部问题所致脚无力:承山,在两个肌肉的中间,下针时针尖要对着胫骨方向。 3.颈部肿块:如果可以移动,表面很平滑,一般是良性的。良性的肿块可以使用报刺法治疗(先下针到肿块底部后再分别从8个方向下针,要下到肿块的边缘,最后回到正中,出针时不按,让它出点血)。 4养老透间使:曲肘手臂上抬,手心向内。下针养老先捻针得气再提针使针与上臂成30度方向斜刺向间使,针不透出皮肤表面,不需要留针,捻转几下,拔针。 5.脊椎骨痛:在灵台、督俞下针。在督俞下针的时候,是从旁开1寸处下针刺到1.5寸的地方。在灵台下针时要先将皮肤捏起来,下到骨边就行。 6.白内障:养老、臂臑、光明、头临泣、睛明(下针时要拨开眼球)、太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