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9、10课学习心得: |
|
1051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贾英然: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清阳在上浊气在下,为正常,横隔主要分清浊,阴阳要平衡,阴尽A阳燥,阳尽阴散,阳化气阴化行,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发于肌肉,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蔬菜为淡味,实气,肉类为厚味,实形,... |
|
1052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林金兰:@深圳-娄北京 中医魔鬼特训班1班林金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黄帝内经》第8,9,10节课学习心得 一、阴阳应象大论中医一定要懂阴阳,... |
|
1053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郑永丽: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申请签到 |
|
1054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冯慧: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冯慧申请签到 |
|
1055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冯慧: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冯慧申请签到 |
|
1056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曾从芬: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曾从芬申请签到 |
|
1057楼#
发布于:2015-11-16 17:03
请签到
郑其赛: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
|
1059楼#
发布于:2015-11-16 18: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佩凤申请鉴到,2015年11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12课学习心得。1阴阳调和论:人体的上面是阳,代表北方,下是南,是阴,左边是阳,代表东方,右边是阴,代表西方。西北方属阴,所以人的左耳比右耳好,东南方属阳,所以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当你专心做事,读书时,手脚不太灵活,是因为阳气在头部。当手足很强时,耳目会不便。容易弱的地方比较容易受到病毒入侵,下半身左边比较容易受到病毒入侵。这是天地阴阳不能全,人身阴阳左右之不同,邪气就能乘虚而入。2天之纪,地之道: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人体的头部为天,下部的足为地,中部的五脏来比人事以调养身体,天通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嗌(人的喉咙部),风木之气通肝,雷火之气通心,溪谷之气通脾,雨水之气通肾。如果我们调养身体而不取法于自然的道理,那么疾病就要发生了。3诊断方法:A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辨别病症的阴阳,B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C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D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腑的病。E诊察寸口的脉,它的浮,沉,滑,涩(脉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4治病法则:A初病用刺法,病盛,待其稍微衰退,然后刺之而愈。B病轻,用发散轻扬之法治。病重使用消减之法治。C气血衰弱,用补益之法治,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D病在上的用吐法,病在下,用疏导法。病在中为胀满的,用泻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如病在皮毛,只是用手指轻碰患者的皮肤,就摸到脉了,说明病只在表层,下针时不要太深,在皮肤刮一下,病人出汗就好了)。E病势急暴,可用按得其状,以制伏之(如急病下针时,针下去,用手按摩针部位附近,然后再拔针,再下针,同时按摩,反复三次)。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阴有病,首治阳,阳有病,先治阴。(如肝疾引起的便秘,先治大便通后到肝,这样病不会进)。左病右治,右病左治。G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适宜用泻血法,气虚宜用导引法。5七十五难:当身体有一个臟出问题时,需要剩下的臟去平衡它。当治症碰到东方(肝)实,西方(肺)虚时,要泄南(火)补北(水),用金平木,治法用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如肝有重病,因为肺(金)虚,用脾(土)补(土生金),因为肝太实,补脾的力量不够时,我们要泄南补北(泄火补水),水克火,泄火了,木就会去补火(母能令子虚),水旺时,水生木,但本来木已经很盛了,就用水去灭火。6三阳的离合: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为阴中之阳,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主运输。三阴的离合:太阴为阴中之阴,主开,厥阴为阴之绝阴,为阖,少阴为阴中之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7阴阳别论:脉分阴阳,如阳脉就是胃气之脉,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三阴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一般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一致的,左脉管血,女人主血,女人右脉比左脉大,男人主气,左脉比右脉大,寸脉不能过手腕线,超过就溢。(超过就到喉部)。如摸脉时,脉超过手腕线了,就是溢出去了,说明他的喉部有问题(上焦有问题),如喉部长有肿瘤,肿瘤越长越大时,这时脉气不会往中间走,只会往左或往右走,当你治病时,病人吃了—个礼拜药了,脉气越来越歪时,代表你的药方错了,如脉气向尺处游走,说明患者正在恢复中。右手关脉是胃,标准的胃脉是吸入为阴(肝,肾),吐出为阳(心肺),—吸—吐中间是5(脾)。心脉和胃脉一样,心脉在上,浮—点点这是常脉。
|
|
1060楼#
发布于:2015-11-16 18:43
对我这初学者,感觉就像天书一样
![]() ![]() 灸友7989:2015年10月20日,徐州杨诚57、58课心得: |
|
1061楼#
发布于:2015-11-16 21: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11,12:我们可以把人的头方向看成为北,脚为南,左为西,右为东。左边为阳,右边为阴。天气不足于西北,西北为阴,所以人的左耳比右耳好,东南比较平窄,所以左手不如右手强。东方属阳,所以人的精气集于上部,因此上部耳聪目明,手足不便也,西方属阴,所以人的精气集于下部,因此上部耳目不聪,手足便也。
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天有四季,地有五味,人有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喉,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如河流,肠胃如大海,下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阳气发泄的汗,像天的雨;人身的阳气,像天地的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气,像阳热的火。所以人要靠天地之气在生养,如果违背于自然,那疾病就要发生了。 外感致病因素会伤害人体,善于治病的医生,病在皮毛的时候在皮毛治,针头在皮毛刮刮就可以了;在肌肤时治肌肤,在筋脉时治筋脉,在腑时治腑,当病进入五脏时,医治就很麻烦了,生死一半一半了。善针者,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善诊者,察色按脉,浮滑的脉为阳,沉涩的脉动为阴。 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金平木也。七十七难:上功治未病。 泻南补北:如肝有病先实脾。如果肝大实,金很虚,补土的力量很有限,于是我们就去补水,水能制火,火虚,木要生火(木有实变虚),肝病也就治好了。这里有个治疗法则: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补水一举两得。夏秋之间有长夏,长夏是脾的王时,有时治病要等待时机,脾王时,你用药再怎么样都不会伤到脾。 治疗法则:汗法、吐法、泻法。病在表,采用汗法。病在下,攻下,病在中满,攻下。如痛风可以采用按摩推拿、针刺,如果手掌处痛,针下去,轻轻在手掌上往手指方向上按,针拿掉,连续做风次痛就去掉了。虚实辨证:实者剧痛,持续痛采用按或下针子穴可以去掉痛;虚痛: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阴阳是相辅相成的,阳有病,如大肠便秘先去治阴,病在阳就不会进;阴有病,会影响阳,如肝病,大便便秘,应该先调大便,病才不会进,因为肝病到后来大小便都没了,如果到那时再去调大小便,那就太慢了。要先让大小便通畅,把阳固好,再慢慢推他的阴。手臂、脚上有青筋,那是血实,我们可以采用放血的方法,如果青筋很多,可以找大的青筋放,瘀血放掉,再开药,效果会很好。当气不足时,用针灸来导引它,这就是虚则补其母。 三阳:阴阳可以分得很细,分的大原则是:地底下为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我们可以把人的横膈当地表,地表下的肝脾肾为阴,肾是根,脾是土,肝是木,生木,往地上长,生出筋膜,生出心脏。心肺为阳,身上所有东西会生长是因为有春天,长高是因为夏天,收藏是因为秋冬,因为有生长、收藏,可以计算数。人的正面为广明,后面为太冲,肾在后面,肾上面称为太阳,太阳的经是足太阳膀胱经,井穴是至阴,横膈以下都要是地底下,阳经从地底下开始生。阴中之阳,到了胸前上来为广明,广明之下为脾,太阴之前为阳明是胃,井穴为厉兑,肝经的表是少阳,井穴为窍阴。三阳是相辅相成的,统称为一阳,太阳主开,少阳是枢,阳明主合,所以如果不能睡觉就是阳明有问题。 三阴: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太阴为脾,井穴为隐白,少阴是肾经井穴为涌泉,少阴之痛为厥阴,井穴为大敦,肝经阴之绝阳。 中医的观念:中药不会累积,而西药不一样,身体不能沉积东西。自然界没有一样东西是纯营养的,纯营养的东西都会累积,西医的营养剂就是纯营养的东西,所以中医不赞成吃营养剂。 阴阳别论七:首先我们要知道常脉:上面阴中间阳下面阴称为坎,阳有阴固着,这就是常脉,阳不在乎多,阳要潜,如果阳往外走,力气就没了。如果阳阴阳称为离。脉动有阴阳,高骨为关,关上为寸,关下为尺;人的左手为血脉,右手为气脉,女人主血,以血为主,肺气旺,产生奶水是白色,阳气会化身为血,血往下沉为有经也。诊脉:左脉比右脉大。男人气很轻会往上升,诊脉:右脉比左脉大。寸脉不能过手横纹,超过就相当于到喉部,因为喉部有人迎脉,脉的走向分叉走,这说明喉咙有问题。吸入为阴肝肾,吐出为阳心肺,正常脉一呼一吸之间跳五下,河图里五为脾的数。脉的浮快为阳,沉深为阴。以胃脉为标准:关上脉很细很小说明心脏有问题,而正常阴脉(肝肾)跳动比脾胃还大,说明肝肾告急,收不到脾胃的营养。真脏脉:阴太盛,阳往外走,直冲到横纹上面。 |
|
1062楼#
发布于:2015-11-16 22: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11月16日11-12集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5/11/16 11—12集学习心得:
1、 人体如同自然界,太阳出自东方,落在西方,所以东方为阳,西方为阴。人体左侧耳目强于右侧,左手不如右手有力。眼睛专注于上时,手脚就不够灵活。当病邪侵入时,上肢右侧和左侧下肢就易被病邪侵入。阳为敏锐力、动力、能量。 2、 因天有精阳之气,地有浊阴之形,天有八方之纪律以生四季,地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生克,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3、 天之阳气入通于肺,地之阴气入通于咽,风气通肝脏,雷电通于心,山谷之气通脾脏,雨气通于肾脏。用天地来比喻人体内的阴阳,雨就如同人体的汗,属阳,阳气化如同疾风一样,人的暴怒,如同天上的雷。人和天地相通,治病要遵循法则,不然就会生灾害。 4、 最好的医生治在皮毛,也就是病刚起的时候,及时治疗,不要等病入筋骨,内脏再去治疗。病初期好治,比如儿童生病拿针在他皮肤上划以下,他吓的汗就出来了,根本不用针和药,就好了。 5、 天气不正常伤人五脏,水谷寒热不适伤害人的消化系统,湿气过盛伤人皮肉经脉。明白的医生知道对称治疗。用健侧治患侧。通过望闻问切,知道病在何处。 6、 浮、滑属阳脉,沉、濇属阴脉。邪气在上用汗法,若邪病在四肢,可以用按摩的方式来缓和,若邪坚实就先击散在泻出。阳有病先固其阴,阴有病先固其阳。有淤血要先放血。 7、 难经75、77难,讲上工治未病。如一个病人肝有病,先去实脾,脾实了,肝病就不再发展了。脏不平衡时,要用所剩的脏来平衡它,要用金来平木。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肝有大实,金很虚不能制衡木,补土,土生金,肝太实,力量不够,75难提出来,泻南补北。泻火,木去救火,木就有实转虚,补肾,水大了,火弱,木救火,有实转虚。治疗的法则: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阴阳离合论第六: 8、 出地的为阳,未出地的为阴。人体的横膈,就好比地。横膈以下都为地。足三阳,太阳主开,少阳主输,阳明主阖;太阳就好比早上醒来,人与自然交界的地方,阳明是晚上闭眼睡觉,把自然界的食物收合分解各取所需的场所,少阳是白天的活动,运输养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管道。太阴主开,受纳有阳明进入的精华,厥阴主阖,为营养供应的最末端,少阴是枢纽,主管太阴和厥阴的能量贯通。体内不可有任何物质的沉积,阴阳互相作用在体内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9、 阴阳别论第七:四经,十二从是指肝心肺肾为四经,十二从为十二正经。四经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从对应一年十二个月。 10、 常脉,脉隐在下,阴包住阳,阳潜在里面。阳要潜不要高,阳向外走,人的力气就没有了。 11、 寸脉主阳,尺脉是阴,关在中间。关就是横膈的位置。左手管血脉,右手管气脉。男人右手脉应比左手脉大,女人不同于男人,应左手比右手的脉大,女人主血。寸脉不能过横纹只有9分的位置,溢出,表示喉部有病,此时脉会往左或右走。知阴知阳。右手的脉,以胃脉做主,看哪个脉和他相抗,知道病在哪个脏。胸腔是阳的位置,心肺脉应该大,阴脉应该小一点。如果脉弱,就表示胃气的滋养没接受到。 12、 吸入为阴,吐出为阳,吸入表是肝肾,吐出表示心肺,一呼一吸,脉跳五下,五的数代表为脾胃。溢脉和覆脉是真脏脉,摸到真脏脉就表示活不久了。 |
|
1063楼#
发布于:2015-11-16 22:52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5.11.16黄帝内经11-12课学习心得 : 天不足西北,阳不足则必阴生,西北方属阴,阳气(敏锐力、动力、能量)足的敏感性要强于阴,故人的右耳不及左耳敏感;地气是不足于东南方(平原及海河纵横)的,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黄帝问道,为什么这样呢?歧伯说:东方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气神集合于上部;如果精气神集合于下部则下部强盛而上部虚弱,此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如虽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两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气就能乘虚而居留了。 故有坐禅于菩提树下之真人,背依大树,观想本体如树,吸天地日月之精华,僻谷食气而生。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溪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五官九窍(2眼+2鼻孔+2耳洞+1口+1谷道+1水道)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之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生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为纲纪,而能始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把人体上部的头来比天,下部的足来比地,中部的五脏来比人事以调养身体。天的轻清之气通于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嗌,风木之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溪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如以天地来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发泄的汗,象天的下雨;人身的阳气,象天地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气,象阳热的火。所以调养身体而不取法于自然的道理,那麽疾病就要发生了。 所以外感致病因素伤害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起初邪在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病在表者,如风寒束表伤阳,用针在外关或者合谷表面浅刺或者刮刮,汗出即愈;技术较差的,至邪在肌肤才治疗;又更差的,至邪在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传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只有50%成功治愈把握。 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气,侵袭了人体就能伤害五脏;饮食之或寒或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感受了就能损害皮肉筋脉。 所以善于运针法的,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巨刺,缪刺?),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太过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时进行治疗,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 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沉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何腑的病,诊察寸口的脉,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没有过失了。 难经77难:上工治未病。肝病先实脾。难经75难:东方实(肝木)则西方虚(肺金);泻南补北。内经云:一臓不平,所胜来平。如肝木不平,可用肺金平之。治法: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刺法而愈;及其病势正盛,必须待其稍微衰退,然后刺之而愈。所以病轻的,使用发散轻扬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减之法治之;其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 治病当看天时与肝脏相应之机。如每当季节变换点的前后各1周为脾脏之王时,此时脾气最旺,不用担心脾胃之气受伤。可以大胆攻伐病盛之脏所患邪气。 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导之法;病在中为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危急的,可用按得其状,以针收而制伏之;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虚痛隐隐作痛。观察病的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实宜用泻血法,如果全身气虚宜用针灸补之导引法。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麽道理?歧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化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因太阳(足太阳膀胱经)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阴阳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协调统一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阴阳别论篇第七 常脉 阳脉要潜 阴要包住阳 在八卦为离卦 病脉 坎卦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麽意思?歧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左手诊脉察血,右手察气。男主气上升,右手脉较左手大;女主血下沉,右手脉较左手小。 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麽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阳脉较阴脉稍大。吸入为阴(肝肾),吐出为阳(心肺),呼吸之间的间断脾胃,即一息约5秒。溢脉(阴盛阳越)与覆脉(阴极度不足)为真臓脉,死脉也! 阳脉有五种: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阳脉。 溢脉(阴盛阳越)与覆脉(阴极度不足)为真臓脉,死脉也! 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 (湖北-郑其赛) |
|
1064楼#
发布于:2015-11-16 23: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12课心得
1、西北为高山,天势较低窄,阳不足,所以西北方为阴。东南方为低洼之地,阴不足而阳盛,所以东南为阳方,东方为日出地,故东方为阳也。阳气轻故清浮于上,西方为日落之地,故属阴。人体的上面是阳,代表北方,下是南,是阴,左边是阳,代表东方,右边是阴,代表西方。西北方属阴,所以人的左耳比右耳好,东南方属阳,所以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当你专心做事,读书时,手脚不太灵活,是因为阳气在头部。当手足很强时,耳目会不便。容易弱的地方比较容易受到病毒入侵,下半身左边比较容易受到病毒入侵,这是阴阳不能两全。
2、贤能之人,养头而顺天道;下足如地,以养地之道来养足,中则从人事来养五脏。天阳气入通肺,地阴气入通于咽,风气通肝,雷电通心,山谷之气入通脾脏,雨气通于肾脏。如用天地来比喻人体内阴阳,雨就如同人身上的汗属阳,阳的气化就如同天地间之疾风一样。 人跟天地相通,所以治病之法如不遵循天地间之纪律,疾病就要发生。 3、最好的医师,能治病之始在皮毛,再次是待病入肌肉施治,更次的邪入经脉去治疗,再次的邪入腑后去治疗,最差的是病已入脏再去设法补救的,这时生存机率只有一半。善于用针者,能从阴中引阳出,能从阳中引阴出,利用健侧治患侧。 4、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金平木也。例如肝有病先实脾。肝有大实,去补土,肝太实,力量不过,此时泻南补北,泻火,肝去救火,则肝由实变虚,补水,母能令子虚;肝木疏解,子能令母实,所以金气旺,去制木,补水一举两得,肝病也就治好了。夏秋之间有长夏,长夏是脾的王时,治病要把握时机,脾王时,再怎么样都不会伤到脾。 5、初病用刺法,病盛,待其稍微衰退,然后刺之而愈。病轻,用发散轻扬之法治。病重使用消减之法治。气血衰弱,用补益之法治,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病在上的用吐法,病在下,用疏导法。病在中为胀满的,用泻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急暴,急病下针时,针下去,用手按摩针部位附近,然后再拔针,再下针,同时按摩,反复三次,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阴有病,首治阳,阳有病,先治阴。如肝疾引起的便秘,先治大便通后到肝,这样病不会进。病邪在气在血,用泻血法,气虚宜用导引法。 6、地下为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把人的横膈当地表,地表下的肝脾肾为阴,地表上心肺为阳,足三阳,太阳主开,少阳主输,阳明主阖,太阳就好早上醒来眼睛打开,阳明是晚上闭眼睡觉,少阳是白天的活动,三阳搭配的很好,统称一阳。太阴主开,厥阴主阖,为营养供应的最末端,少阴是枢纽。体内不可有东西沉淀在里面,不要吃纯营养的东西,要吃纯天然的东西。 7、阴阳别论脉诊坎卦,阳有阴包着,阳要潜在身体里面,如果往外走,人元气就无。人的左手为血脉,右手表气脉,女人主血,以血为主,肺气旺,产生奶水是白色,阳气会化身为血,血往下沉为变月经,女人左脉比右脉大。寸脉超过手横纹,脉的L形走,说明喉咙出问题。右手的脉,横隔是胃的地方,上下的脉要以胃脉做比较。 8、吸入为阴肝肾,吐出为阳心肺,一呼一吸之间跳五下,呼吸中间为脾。脉的浮表快为阳,沉深为阴,以胃脉为标准,关脉细小一点点说明心脏有问题,而正常阴脉肝肾跳动比较大,肝肾有问题。 9、真脏脉溢脉是阴太盛,逼阳往外走,冲到横纹上面;溢脉覆脉都是真脏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