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楼#
发布于:2015-12-13 23: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一.手少阳三焦经 1.关冲穴至阳池穴 关冲穴:手无名指外侧,指甲旁开0.1寸 井穴,用于急救,昏迷 液门:第四五指骨近掌骨处突出来的地方,荥穴,属水,液门往后1寸叫中渚,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荥穴,由于三焦经贯通全身,它是行阳的,所以说寒热往来,忽冷忽热,就在三焦经上找穴位。 中渚:夏至到冬至,它是母穴,俞穴,属土,虚证可下针, 眼科如白内障,四肢取穴可以用液门,中渚 关节痛不能转动,一般的话用三间透劳宫,严重的话用合谷透后溪。 阳池:手背靠近手腕处有个凹陷叫阳池,治疗糖尿病,可以阳池透大陵。如果阳池处痛可以扎解溪,解溪处痛也可以扎阳池 2.外关穴 阳池穴上2寸为外关穴,外关对面为内关,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 通生死桥:病人壮热,大热,在外关下针,左右捻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感到酸痛)后,慢慢把针推到内关,针下去后就好比针打了个洞,阳就往下走。所以,针一下去,烧就退了。 3.开天河水 小孩高烧时,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然后往下推到四指末梢,顺着指头往下顺,然后就进入手掌内部就把天河水散了。然后再找到心包经的间使穴,一揉,天河水就散去了。在天河水散掉之前做手法:用指针,小孩握拳,中指前推,指头往前推时,指头就会弓起来,中指下刚好是劳宫穴,心主液。 一般男孩用左手女孩用右手,如果遇到重症,烧没有退,男孩子有寒热,嘴青脸白为寒证,面红一般为热证。寒证顺着身体方向推,可以去寒,反过来就是热证,就往回推。 4.耳轮 治小儿惊吓 肾主耳 小孩手惊吓后眉宇之间有青心(肠胃有问题也是),哭闹不止,晚上惊叫,严重时眼珠会动,就揉揉他的耳轮,揉动到睡过去或者笑了就可以停了,如果黑睛往上掉就往下拉一点,向耳垂方向,如果往下掉,揉耳轮上,如果眼睛斜就拉耳朵,(双龙抢珠) 一般初证在风关;在腑,气关;在脏,命关 5.三种背痛的诊治 痛在督脉用后溪,痛在两边,虚证用委中,实证用束骨 如果横的方向痛,如果肚脐或命门以下都是带脉痛,背横的痛,肋间痛针外关,常常配合临泣, 外关手少阳经的络穴,不分虚实寒热。 6.支沟穴 外关上1寸为支沟,治疗便秘,配合照海 寒证便秘一星期不大便也不难过,热证便秘一天不大便就很难过,还可以配合,关元天枢,中脘,神阙(隔盐灸) 还可以治疗难产,胎衣不出,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能怀孕 7.会宗 支沟平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支沟上1寸为三阳络 当热到经筋时,惊厥,抽搐,就揉三阳络,让气血往下走 声音哑,耳聋都可以用 四渎:手肘骨尖下5寸,这个穴位知道即可 |
|
1096楼#
发布于:2015-12-13 23: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四十五课学习心得 关冲穴至阳池穴 在无名指指甲外侧穴道是关冲穴,关冲穴是三焦的井穴,属性是金,井穴是急救及昏迷的大穴。第二穴道是液门。 从井穴到凸起来的两个骨头的后方,即是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间,靠近这骨边,这穴道是液门穴,液门往后一寸叫中渚穴,在骨缝中间,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荣穴,属水,由于三焦经是通全身行阳,因为三焦经连贯脏与腑,还有沟通协调都是靠三焦经。身体为什么往来寒热,忽冷忽热,当阴阳在相抗争时,或内脏在抗争时因病想进入到内脏,而内脏不让病进来,所以身体会忽忽冷忽热,这些症状都可以在三焦经上找穴道。 第三个穴道是中渚,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就所以中渚在夏至到冬至的中间是三焦经的母穴,三焦经的虚症,在中渚下针,液门,中渚都可以治疗眼科。这都是油网,焦膜的问题。它们是三焦经的虚证。严重的中风患者,从合谷透到后溪。若一般关节不能动,扭曲,用三间透劳宫。阳池在手背,手腕关节正中间有凹洞这个穴道称阳池。治疗糖尿病,分上消中消下消,从阳池透大陵穴,治糖尿病消渴穴道。因汗多不灸可针。左脚胃经解溪穴痛,扎右手阳池穴釆对称治疗。 外关穴,(通生死与天河水) 阳池往上二寸外关,外关对面是内关,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在针刺的手上面,所谓通生死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时,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后,阳往下走,所以针一通到内关,这热当场就去,十四岁以下可单刺,从外关左捻右捻,烧就退了速度快,这是通生死桥的地方。 三关 幼儿治症(指针法) 所谓三关的指针,用手指头来的“开”会开会关,开天河水,小孩高烧,壮热时将手指头按到小孩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从阳经往不推下来,天河水就会从这样出来,然后进入手掌内部把天河水散,再找心包经间使穴,只要按揉天河水就会散。开天河水的目的就是用指针,不是真针。最好手法,小孩手握拳,中指头往前推时,它的指头就不要改变,让他指弯起来,弓过来。其它在后面,揉几下烧就退了。刚好是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 指针男左女右方这是基本手法,第二种手法是内比较重的症状,例如烧没退,开了天河水,男孩有寒与热症,病在用退寒手法,往上推,从三关开始,三关有三个地方。食指,中指,无名指,所谓三关刚好是指头的三个关,男孩寒症时往上推,然后顺着身体的方向推,可去寒,反过来是热症。就往回推,这热就去掉,孩子脸色苍白,嘴唇青,这是寒症;一脸桃子红脸就是热症。从三关往下推,这是男孩寒症往内推三关是去寒去热,女孩正好反过来。简化男孩往前推,往内关方向推,治寒往指尖方向推是去热。把指头三个都用到,一起往前推。推天河水前,揉一揉它的外关往下拉几下,气就到这边,小孩气很强,从掌内侧到间使穴,揉按一下,天河水就散了,这是小孩子常用的指针。 耳轮 治小儿惊吓 耳朵外面一圈称之为耳轮,中医观念肾主耳,小孩受到惊吓,胃寒时眉宇青筋,知道小孩是惊吓,常常会哭闹不停,首先确定他是舒服,小孩晚上惊叫很大声,受惊吓很严重时,眼珠会动,把孩子的手指头,在耳朵耳轮外侧边,轻轻揉耳朵,小孩会很安静,揉耳朵用手指头当针,两只手按照上面手法,叫双龙抢珠(这是调整眼珠子的方法) 临床上是到壮热大寒时,在三关往手掌上班推,从手掌三关正是内侧的手,这三个指头有三关,正常人是这样,如有黑线青筋在上面,两个指头都很好治,如果青筋或黑线在面后的指头,就非常难治,这是一种辩证法,靠近身,横纹青筋在这边(风关),初症表示在表初,第二关气关,没有治好到气关 |
|
1097楼#
发布于:2015-12-13 23: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经|| 手臂上三焦经位于大肠经和小肠经中间。 阳经与五行 井 荣 俞 原 经 合 金 水 木 火 土 三焦经联络全身的脏腑,行阳,可治疗身体忽冷忽热(脏腑和病抗争的表现) 从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 关冲穴-井穴-属金 无名指甲外侧 液门穴-荣穴-属水 治疗眼科病 中渚穴-俞穴-属木 从夏至到冬至是三焦经母穴,可治疗三焦经虚证。 治疗眼科病 阳池穴 治疗糖尿病,阳池透大陵穴。不灸。 若左脚解溪穴痛可下右手阳池穴(对称治疗-左下右上),反之伤在阳池穴也可用对侧解溪穴。 外关穴-三焦经络穴(虚实寒热都可治疗) 手臂背面,阳池穴上两寸。对应手臂内侧的内关穴。 外观穴管阳维脉,内关穴管阴维脉。 通生死桥用于病人壮热、大热、高烧的退热。 在外关下针引到气后慢慢将针推到内关穴(把热从阳引到阴使之平衡)14岁一下儿童可单刺。 可配合临泣穴 下针前后,手部放松,手指不能乱动以免弄弯针。 婴幼儿治疗发烧‘开天河水‘ ,男女手法相反,男左女右。 手指按小孩的外关穴揉揉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从阳经推下来天河水就会出来然后进入手掌内部,多推几下。让小孩手握拳,推其中指(按揉劳宫穴) 以男孩为例,若开天河水仍没退烧,可从三关开始往上推(指尖到手掌方向)来祛寒,或从手掌方向向指尖推来去热。女孩儿相反。 寒症看起来脸色白、嘴唇发青;热症连发红。 烧退掉后再关掉天河水,用心包经间使穴揉一揉即可。 小儿惊吓 当小儿受惊吓哭闹不止时(眉宇间有青筋,也可能因为肠胃较寒) 肾开窍于耳,小儿受惊时可轻轻按揉两个耳朵外侧(耳轮)直到小儿安静或开心微笑。 若因受惊吓小儿眼球位置偏上,则揉耳轮时在耳唇处重揉,反之眼球偏下,则重揉耳轮上部。若斜一边,则对侧用力按揉等。 【三关望诊】: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三个指节 从指头到手掌方向依次是风关、气关、命关。青筋出现在风关表示病在表,出现在气关表示病入腑,出现在命关表示病入脏。 【三种背痛诊治】 若背痛在督脉可下后溪,痛在膀胱经(虚证下委中、实症下束骨穴)。病是横的痛,在命门以下是带脉痛,命门以上是阳维脉痛可针外关穴。 支沟穴-治疗便秘(配合照海穴) 外关穴上一寸 无论寒症、热症的便秘都可以下支沟穴+照海穴,24小时内会排便。 也可以配合再下关元、天枢(大肠经募穴)、中脘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然后再下关元、支沟、照海。 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者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上做。 会宗穴 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 三阳络 支沟上一寸 遇到严重的筋的病如痉挛、癫痫、抽搐、角弓反张等,用筋经。 在三阳络揉开始揉(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男左女右,男女不同。男性从手臂内侧从下往上推去寒,让筋松掉。反之向手掌方向为去热。女性则相反。 治疗声音哑掉,耳聋,都可以用。 四渎穴(少用) 手肘骨尖往下五寸 |
|
1098楼#
发布于:2015-12-14 00: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程晓平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 (二)关冲穴至阳池穴 1.关冲:无名指指甲外侧。三焦经的井穴,五行属金。井穴是急救、昏迷的大穴。 2.液门:第4、5指掌骨间,靠近骨边。三焦经的荣穴,五行属水。治:眼科疾病。 3.中渚:液门向上(手臂方向)一寸的骨缝中。三焦经的俞穴,五行属木。夏至到冬至期间,三焦经相火,此时中渚为母穴,虚症治此。如白内障、眼翳,都是三焦油网的问题,是三焦经的虚症。治:眼科疾病。 三焦连接及脏和腑并沟通协调,当阴阳相抗或内脏抗病时,身体会忽冷忽热,可以在三焦经上找穴位。 例:手指不能屈伸时: ①严重中风患者,手指不能屈伸,治:合谷透后溪; ②一般性关节不能活动,治:三间透劳宫。 4.阳池:手背腕关节正中的凹洞中。治:糖尿病,阳池透大陵。对称治疗,如左脚胃经上的解溪穴处痛,可针对侧右手的阳池。 (三)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1.外关:阳池向上二寸。外关的对面是内关。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三焦经的络穴,不分虚实寒热。实则肘挛,虚则手张,均可外关求治。外关常配合临泣。下针后不要动手指。常用。 2.通生死桥:病人高热时,外关下针,左捻右捻,无需补泻,引到气后,将针慢慢推到内关。针一通到内关,热就去了。十四岁下单刺。 3.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开天河水:小儿高烧,用手指头揉小儿外关穴(男左女右)2、3下,再向手指方向推几下,从阳经推下来,天河水就出来进入到手掌内部。 散天河水之前: ①基本手法:小儿手握拳,将小儿中指(男左女右)弓着往前推到劳宫后,轻揉几下,烧退。 ②病情较严重时手法:推三关去寒退热,病在寒,去寒;病在热,退热。 男孩向上从指尖向手臂方向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三关,去寒;相反方向,则为退热。 女孩与男孩方向相反。 寒症:嘴唇青、脸色白;热症:脸红色。 散天河水:揉心包经的间使穴,天河水则散去。 4.耳轮:双龙抢珠,治小儿惊吓 小儿受惊或胃寒,眉宇间会有一条青筋;受惊吓很严重时,眼珠会动。 治小儿惊吓:用小儿的手指头轻轻地揉两侧耳朵耳轮外侧,直到小儿睡着或笑时。 眼珠向上:揉耳轮时,将耳垂向下拉重一点,眼珠就会慢慢回正; 眼珠向下:揉耳轮时,把上面的耳轮揉重一点; 眼珠斜向:揉两侧耳轮时,把与眼珠斜向方向相反的一只耳朵向相反方向稍重一些拉一拉。 5.小儿三关 ①三指三关: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有三关,如果食指、中指三关上有青筋或黑线,很好治;如果无名指的三关有青筋或黑线,非常难治。 ②单指三关:由手掌向指尖,分别为风关、气关、命关。青筋或黑线:在风关时,在表,初症,非常好治;在气关时,入腑,可治;在命关时,入脏,会有生命危险。 6.三种背痛诊治 ①痛在督脉,针后溪。 ②痛在后背的膀胱经上,虚症:针委中;实症:针束骨。 ③痛是横着背痛:命门以下的痛是带脉痛;命门以上的痛是阳维脉痛,如胸肋痛、胸膈痛等,针外关。 (四)支沟穴至四渎穴 1.支沟:外关上一寸。治:便秘,难产、胎衣不下,滴漏不止,任脉不通、不孕等。一般支沟配照海(管阴蹻脉),治便秘,不分寒热。常用。 便秘:寒症:肠子不蠕动,病人没有感觉难受;热症:肚子胀、绞痛。 2.会宗:支光平移至骨头边。 3.三阳络:支沟上一寸。气脉很强。治:声哑,耳聋等。 ①一般的寒热、高烧:开天河水、退天河水,推三关。较少用。 ②经筋病:病情严重时,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等,此时推天河水、推三关,力量不够,要推手六经筋。 手法:在三阳络揉一下,男,向上(手臂)推,去寒,筋松开,抽筋就好了;向下推,去热。女孩与男孩方向相反。 寒:往上抽,绷的很紧;热:全身松弛。 4.四渎:手肘骨尖下(手指方向)五寸,在骨头的阳侧。很少用。 |
|
1099楼#
发布于:2015-12-14 00:30
1、关冲穴至阳池穴 无名指侧外侧就是关冲 三焦经的井穴,是急救昏迷的大穴;液门在第四指掌骨及第一掌骨间,是三焦经的荣穴;液门往后一寸是中渚穴,三焦经的俞穴,属性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所以中渚穴为母穴,用于治疗三焦经上的虚症。液门、中渚都可以治眼科,像白内障这些病症都是三焦的虚症。三焦行阳,连贯脏腑,也有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所以三焦当阴阳在相抗挣时,或内脏抗挣时,身体忽冷忽热,这些症状都可以在三焦经上找到很好的穴道治疗。
遇到中风患者,像手指不能屈伸,合谷透后溪,若是扭曲到不行,用三间透劳宫。 阳池在手背腕关节正中间,阳池透大陵治疗消渴很有名;对称治疗--如果胃经上的解溪痛,可以扎对侧的阳池。 2、阳池穴往上二寸叫外关。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在针刺的手法上面,所谓通生死桥,讲的就是这里。病人壮热、大热、高烧的时候,在外关下针,左右捻针,不需要补泻,引到气后,再慢慢把针推到内关(外关下针行阳)针下至内关,热就退掉了。小孩可以用单刺,婴儿不要下针,从外关捻针就好。 3、三关 中医有所谓三关的指针,用手指来做,首先叫“开天河水”——小孩高烧壮热时,如果是男孩,将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推到手掌内部,找到间使穴,按到,一揉,“天河水”便散了,推几下就好,最好的手法是小孩的手握拳,将他的中指头往前推,刚好对着劳宫穴,轻轻揉几下,烧就退了(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开始退)男左女右。男孩有寒和热,退寒的手法是往上推,从三关开始,三关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这三个指头的三个关节处,男孩寒症往上推,顺着身体的方向,热症往回推。若小孩嘴唇发青,脸色发白,为寒症,脸蛋壮红,为热症,男孩子往内关的方向推是治寒,往指尖的方向推是去热,推之前先开“开河水”按住外关穴揉几下,再往下推几下,气就到了,推完后从掌内侧到间使的地方,按到间使揉一下,就散了。如果是女孩子,就反过来做。 4、耳轮:治小儿惊吓 耳朵外面一圈叫耳轮,中医观念里认为肾主耳。小孩受到惊吓时,眉宇会有一条青筋,小孩子胃里面比较寒冷时,眉宇也会有青筋。遇到小孩哭闹不休,先摸孩子的尿布,摸衣服和床,看看有什么异物让孩不舒服引起的哭闹,先确定孩子是不是舒服,孩子晚上惊叫,叫很大声,显然是受到惊吓,严重时,孩子的眼珠会动,这时一般用手指在耳轮外侧轻轻揉它,重量均衡,揉到孩子安静,睡着或着开笑就好了。如果孩子眼珠是往上吊的,揉耳轮的时候,将耳垂往下重一点拉一拉,眼珠慢慢会回来,如果眼珠吊下面,就是耳朵上面的耳轮揉一揉。如果眼睛是斜的,就在对侧的耳朵揉一揉,拉一拉,让它回来。临床上,遇到壮热、大寒时,可以在三关往手掌上推,加重都没关系。一般来说,从三关看症,如果有黑线青筋在上面两个指头时,就表示好治,如果在下面指头时就表示非常难治;还有一种单指法,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个叫气关,第三个叫命关,刚出现问题是横纹青筋会在风关,没治好才会到气关,再没治好到命关,到了命关就会有生命危险,在风关表示病在表,在气关表示病入腑,到命关表示病入脏。 5、三种背痛诊治 痛在中间是督脉,针下后溪;痛在两条经上面是膀胱经,虚症扎委中,实症扎束骨;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的痛,是带脉痛。上面痛是在阳维脉上,胸肋骨痛就是阳维脉,针外关,外关穴同时是三焦的络穴,无谓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针下去的时候叫病人不要乱动,手是张开的,手握起来针就弯掉了,所以要叫病人放松。 6、支沟至四渎穴 在外关上一寸是支沟。支沟在临床上治疗便密很好,支沟下针后再配照海穴(照海管阴蹻脉),便密分寒热,寒症就 |
|
1100楼#
发布于:2015-12-14 01:09
@助教-中山-吴泳茵@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2、关冲穴至阳池穴A.关冲穴:无名指指甲外侧的穴道就是关冲穴。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属性金。井穴是我们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B.液门穴:在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间,叫液门。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荣穴,属水。三焦经由于贯通全身,它是行阳,忽冷忽热。因为它连贯脏和腑还有沟通协调,这靠三焦来做。所以,三焦当阴阳在相抗争的时候。这些症状你都可以在三焦经上面找到很好的穴道。 C.中渚穴:液门往后一寸叫中渚穴,中渚穴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三焦 的俞穴属木,所以是中渚穴。在夏至到冬至的中间,它是三焦经的母穴,三焦经的虚症,在中渚下针。包括我们的眼科很多穴道,液门、中渚都可以治眼科,我们可以在四肢上取穴,像白内障。这都是油网、焦膜的问题。它们是三焦经的虚症。 严重的中风患者,合谷透后溪。若是一般关节不能动,如扭曲,用三间透到劳宫穴。 D.阳池:阳池在手的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有凹洞,这个穴道我们称阳池穴。治疗糖尿病,分上消中消下消。阳池穴透大陵穴。一般在这个穴道不灸,因为多汗。如有病说:他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你可以扎右手阳池穴。用对称治疗。同样的,病人伤到阳池,你就下对侧的解溪,采用对称治疗。3、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A.外关:阳池穴往上二寸叫外关。外关的对面就是内关。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何谓通生死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的时候,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把针慢慢推到内关。从外关引到气以后,因为它是行阳的,就好像这个热水停在那边,针直接下去就好比现在打个洞,阳就往下走。所以,针一通到内关,这热当场就去了。小孩子你可以用单刺。小儿不下针,十四岁以下单刺。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所谓三关的指针:用手指头来做,首先我们叫要开就要会关哦。开天河水,小孩发高烧壮热时,询问是男还是女,将手指头按到小孩子的外关穴揉一揉,揉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从阳经推下来,那天河水就会从这出来,然后进入手掌内部。把天河水散了。再找心包经的间使穴。在散之前,我们要先做的手法,不要开完又散,散完又开,这样病还在那,没有去掉。指针就是不用真的下针。所以,一开天河水的时候,它就过来了。你推几下就好了。最好的手法是让小孩子的手握拳,中指头往前推,你这指头往前推的时候,指头弯起来,弓过来,其它指头还在后面。这是小 baby 弓过来以后,再把手指头放上去,轻轻揉它。女孩子,是男左女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手法。第二种手法是用在比较重的症状,男孩子有寒跟热。如果病在寒,小 baby 是男的,我们往上推!从三关开始。三关有三个地方,食指、中指、无名指,所谓三关刚好是指头的三个关。男孩子是寒症时往上推,顺着身体的方向推。可去寒。反过来是热症,回推,热就去掉了。男孩子,寒症往内,推三关是去寒去热。女孩子正好反过来,男孩子往前推,往内关的方向推,这是治寒,往指尖的方向推,是去热。因为小 baby 它的指头比较小,可以把指头三个都用到,一起往前推,推之前要先开天河水,揉一揉它的外关,往下拉几下,气就到这边了。耳轮:治小儿惊吓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肾主耳,小孩子受到惊吓的时候,眉宇会有一条青筋,小孩子胃里面比较寒冷,眉宇间也会有青筋。怎么知道小孩子受到惊吓?要先确定他(她)很舒服。小孩子晚上在惊叫,叫很大声,就是受到惊吓。受到惊吓很严重时,眼珠会动。把小孩子的手指头,在耳朵耳轮外侧轻轻揉它,重量一样,当你揉耳朵的时候,小孩子就很安静了。你揉得很久,揉到小孩子睡过去,或这小孩子开始笑,就可以停下来了。如果小孩子眼睛是往上吊,黑珠子是往上吊的,揉耳朵的时侯,将耳垂往下拉重一点,它就会慢慢回来。如果眼球吊在下面,耳朵上面的耳轮揉一揉。眼睛斜视。你就把他对侧的耳朵,揉一揉、拉一拉,让它回来。拉的时候,比较用力一点的揉这个耳朵,眼珠子会回来。当你眼珠子朝这的时候,你在这边比较用力,他的眼珠子会自己回来。这个动作是用两只手,按照这上面的手法来做,我们叫双龙抢珠。遇到壮热、大寒的时候,你可以在三关往手掌上推,把小孩子的手指头拉起来一看。横纹青筋在这边(风关),表示在表,到这(气关)时是入腑,到这边(命关)就入脏。这是我们诊断上的一种方式。三种背痛诊治A.痛在中间是督脉,就扎后溪。B.痛在两条经上面是膀胱经,虚证我们扎委中,实证我们扎束骨。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病人有痛的时候,是带脉痛。上面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4、支沟穴至四渎穴A.支沟穴:在外关上一寸就是支沟。这个穴道叫支沟。支沟穴在临床上,治疗便秘很好。支沟穴下针以后再配合照海穴。照海管的是阴蹻脉。支沟、照海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便秘有分寒、热。寒症的便秘就是肠子没有蠕动了,病人没有感觉,一个礼拜不大便也不难过,这是寒症。热症的便秘,病人只有一天不大便就会很难过,肚子很胀,绞痛得很难过。针支沟、照海,并无谓寒热,下针后,二十四小时就排便了。支沟照海下去,可以再帮他下关元,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中脘再来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者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上做。B.会宗穴:从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穴。C.三阳络:支沟上一寸,三焦经在这弯了一下,这个穴道叫三阳络。一般的寒热、高烧。严重的时候,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啊,天河水不够用!用经筋,在三阳络开始揉一下,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 D.四渎穴: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骨头的阳侧。 |
|
1101楼#
发布于:2015-12-14 01: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5.12.13 《针灸大成》第45课学习心得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的穴位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 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荣穴,五行属水,位于第四指掌骨与第五指掌骨骨缝间。用于治疗互来寒热,忽冷忽热等。 中渚穴:是三焦经的俞穴,五行属木,三焦经在夏至到冬至间属火,此时段中渚为三焦经的母穴,治疗三焦经的虚 阳池穴:位于手腕关节正中的凹洞处 外关穴:主阳维,是三焦经的络穴,位于手横纹上两寸,与内侧的内关相对。三关辨症法,婴儿正常时三关只看到横纹,当三关出现青筋时,说明有病。从指根到指间依次为风关、气关、命关。风关为初症,说明病在表;气关说明病已入腑;到命关说明病已入脏,入脏很难治。“背痛”分三种,一是痛在督脉,下针后溪;二是痛在膀胱经,虚证下针委中,实症下针束骨穴;三是横向背痛,以命门所在的十四椎为界,命门以下为带脉痛,命门以上为阳维痛。阳维痛下针外关穴加临泣。 支沟穴:位于外关穴上一寸处。用于治疗便秘,下针时配合照海穴用于治疗寒症和热症的便秘。寒症便秘是没有上厕所的意愿;热症便秘有每天不上厕所都会难受。同时考虑下针关元,天枢,以及中脘,天枢,神阙的四花灸均可治便秘,可根据情况进行加减。 会宗穴:支沟穴平行向内开一寸。 三阳络:位于支沟穴上一寸处。用于治疗经筋的病。婴儿高烧严重的时候,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等,天河水不够用时,先揉三阳络,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再在内侧的六个经筋进行推,男婴寒症往身体方向推,筋经会松掉,抽筋的现象就会去掉,症往下手指方向推,女婴反之。 三阳络下针时要尽量避开动脉,摸到脉后在旁边下针,如果针下得很好,会看到点头针。三阳络的气脉很强,用于治疗声音发哑,耳聋等。 四渎穴:位于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骨头的阳侧。 |
|
1102楼#
发布于:2015-12-14 02: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丽申请签到 2015年
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一)2.三焦经有23个穴道,晚上9点到11点亥时气血流注到三焦。阴经会有一个原穴。 (二)关冲穴至阳池穴 1.无名指指甲外侧旁的穴道是关冲穴,是三焦的井穴。心包经的气血到指头边,会顺着指头再流回第二个指头,即无名指的外侧。关冲穴是急救治昏迷大穴。 2.第二个穴道是液门,在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中间,靠近骨边,液门往后一寸是中渚穴,在骨缝中间,液门是荣穴,属水。 3.三焦经贯通全身,行阳,连接脏腑负责沟通协调。在阴阳抗争时,身体就忽冷忽热,可在三焦经穴道治疗。 4.中渚穴是三焦俞穴,属木。夏至到冬至,三焦属火,这时中渚穴是三焦母穴。三焦虚症,可在此下针。液门中渚可以治疗眼科白内障疾病。 5.严重的中风患者,用合谷透后溪。一般关节不能动,如扭曲不行,用三间透劳宫穴。 6.阳池在手背腕关节正中间凹陷处,治疗糖尿病,从阳关透到大陵穴。这个穴道不灸。病人左脚胃经的解溪痛,可扎右手阳池穴。是对称疗法。同样,病人伤到阳池,下对侧解溪。 (三)外关穴 1.阳池穴往上2寸,是外关,外关的对侧是内关,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针刺手法,通生死桥,就是从外关透到内关。病人壮热,高烧,从外关下针,左右捻下,引气到,针慢慢推到内关,热就会退。婴儿不下针,十四岁以下单刺。 2.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小儿高热不退,男孩,按左手,在外关揉2,3下,往指头方向推,天河水进入掌部。这时小儿手握拳,手指弓起。用手指按住弓起的部分来回推动,因为小儿弓起的手指正好对着劳宫穴,心主五液,汗出烧就会退了。如果热没有退,男孩寒症的,往内关方向推,推手指三关部位,热症,往指尖方向推,女孩方向相反。推完后,揉揉间使穴,天河水就散了。 耳轮:治小儿惊吓 中医认为,肾主耳。小儿受到惊吓,眉宇间会有青筋,胃里有寒,眉宇也会有青筋。小儿晚上惊叫,就是被吓到了。惊吓严重时,眼珠会动,这时揉小儿耳轮外侧,轻揉,孩子就会安静下来。 如果小儿眼睛往上吊,揉耳轮就将耳垂下拉一点重一点,眼睛就会回来。如果眼珠吊在下面,就在耳朵上面的耳轮揉。如果眼睛是斜的,就把他对侧的耳朵揉拉下,让他回来。这是指针法。用两只手操作,叫双龙抢珠。 手指有三关,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关叫气关,第三关到手指头叫命关。有小儿壮热大寒,可以在三关往手掌上推,加重推没关系。青筋在风关,表示病在表,到气关表示入腑,到命关就表示入脏,就很难治疗了。这是一种诊断方法。 三种背痛治疗 一种痛在中间督脉,扎后溪。一种痛在膀胱经,虚症扎委中,实症扎束骨。一种是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在这以下,病人的痛是在带脉,胸肋痛是阳维脉,扎外关,配合临泣穴。外关同时是三焦经络穴,不分虚实寒热,下针病人不能乱动的。 (四)支沟穴至四渎穴 1.外关上一寸是支沟,在临床上治疗便秘,一般配合照海穴。寒症便秘是肠子不蠕动,病人没有感觉。热症便秘病人肚子胀,绞痛。下支沟照海,再下关元天枢,中脘四花灸。或者中脘天枢加神阙隔盐灸,下关元支沟照海也可以。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孕,都可在支沟下针。 2.支沟平移到骨边是会宗穴,会宗穴再跳回支沟上一寸是三阳络,下针三阳络,尽量避开动脉。小儿发烧痉挛,推三关或天河水力量不够,再用经筋。男女方向相反。往上推去寒,筋经会松,可解抽筋。发热,往手掌方向推去热。三阳络气脉很强,声音哑掉,耳聋都可用。3.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 寸,在骨头阳侧,很少用。 |
|
1103楼#
发布于:2015-12-14 07:58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学习心得
三焦经有二十三个穴道。三焦经跟心包经相表里。亥时乃晚九点到十一点。气血流注到三焦经。阳经会多一个原穴出来。阳经是金水木火土,对到井荣俞经合穴上。 关冲穴至阳池穴 在无名指指甲外侧是关冲穴是井穴。属金。是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 从井穴到凸起来的两骨头后方是液门穴. 内看第四指及第五指掌骨间,靠近骨边叫液门。液门往后一寸叫中渚穴,在骨缝中间。是荣穴,属水。三焦经贯通全身是行阳,往来寒热、忽冷忽热。连贯脏和腑,脏有肝、心、脾、肺、肾、心包,腑有大小肠、胃、胆、膀胱。它连接腑和脏沟通协调,是靠三焦来做。三焦当阴阳或内脏在抗争时,因病想进到内脏,而内脏不让病进,身体会忽冷忽热。可在三焦经上找到好的穴道。 中渚穴是三焦经的俞穴,属木。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三焦的俞穴属木,是中渚穴。在夏至到冬至的中间,是母穴,虚症在中渚下针。液门、中渚都可治眼科,可在四肢取穴,像眼生白内障是油网、焦膜的问题是虚症。手指不能屈伸不扎这个穴。遇到严重的中风,从合谷透到后溪。一般关节不能动,扭曲不行,用三间透到劳宫穴。在手的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有凹洞称阳池穴。治糖尿病,分上消中消下消。从阳池穴可透到大陵穴是治疗糖尿病消渴有名的穴道。这个穴道不灸,因多汗。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可扎右手阳池穴。用对称治疗。伤到阳池,下对侧的解溪,采用对称治疗。 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阳池穴往上二寸叫外关。外关的对面是内关。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在针刺的手法上通生死桥讲的就是这里。在壮热、大热、高烧时在外关下针左右捻捻,不需补泻,引到气有酸痛后把针慢慢推到内关。从外关引到气后,因它是行阳,就像热水停在那边,针直下去就好比打个洞,阳往下走。针一通到内关,热就去了。小孩子可用单刺。小宝宝不下针,十四岁以下单刺,从外关左右捻捻,烧就退了,速度很快,是通生死桥之地。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三关的指针,用手指头来做,叫“开”,要开就要会关。开天河水,这小孩发高烧,要问妈妈是男是女。小孩高烧壮热时,将手指头按到外关穴揉一揉,揉个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四肢末梢,因小宝宝的手很小,指头是这样摸,从阳经推下来,天河水就会从这出来进入手掌内部。把天河水散了。找心包经的间使穴,按到它,一揉,天河水就散掉了。在散之前,我们要先做的手法,让小孩子的手握拳,中指头往前推,你这指头往前推时,指头会弓,不要让他这样。让他指头弯起来,弓过来,其它指头还在后面。这是小宝宝弓过来后,把手指头放上去轻轻揉它。不动它手就是捏着的,把它往前推。揉几下,烧就退了,这是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就退了。 在指针上来说是男左女右,最基本的手法.。第二种手法是比较重的症状,烧没有退开了天河水以后要走这边,男孩子有寒跟热。病在寒,有退寒的手法,小宝宝是男的,往上推从三关开始,三关有三个地方,食指、中指、无名指,三关是指头的三个关。在三个关的地方,男孩子是寒症时往上推,顺着身体的方向推可去寒。是热症,往回推,热就去掉了。小孩子来时嘴唇是青的、脸色白是寒症。脸红,不是可爱而捏他脸的红,是热症。小孩子桃子脸是热症。天河水开了后,从三关往下,是男孩子,寒症往内,推三关是去寒去热。女孩子反过来,男孩子往前,往内关的方向推,是治寒,往指尖的方向推去热。因小宝宝的指头比较小,把指头三个都用到,一起往前推,要先开天河水,揉一揉外关,往下拉几下,气就到这了。小孩子的气很强,这是开天河水。推完后把天河水散掉,不然气就一直在那边,按按间使穴,从掌的内侧到间使按到揉一下,天河水就散了。这是小宝宝常用的指针。 治小儿惊吓这耳朵外面一圈称之为耳轮 中医的观念里,认为肾主耳,小孩子受到惊吓时,眉宇会有一条青筋,如胃里面比较寒冷,眉宇间也会有青筋。小孩子晚上在惊叫声音很大,是受到惊吓。惊吓很严重时,眼珠会动。一般,会把小孩子的手指头,在耳朵耳轮外侧这边,轻轻揉它,重量一样,当揉耳朵时,揉得很久,揉到小孩子睡了或开始笑,就可停了。如小孩子是眼睛往上吊,黑珠子往上吊那揉耳朵的时侯,将耳垂往下拉一点重一点就会慢慢回来。眼球吊在下面,在耳朵上面的耳轮揉一揉。如看到小孩子眼珠是这样子,眼睛斜那边的或斜这个地方。就把他对侧的耳朵,揉一揉、拉一拉,让它回来。反之,如在这边的话,拉这个耳朵,就拉对侧。这个动作是用两只手,按照这上面的手法来做,叫双龙抢珠。 临床上,遇到壮热、大寒的,在三关往手掌上推平桥区。 加重它都没事。一般从手看三关,这是内侧的手,三个指头有三关。三关正常是这样,如有黑线青筋在上面两个指头都是很好治的,那如果青筋或黑线在下面的指头的话,就非常难治,这是一种辨证法。还有一种单指法,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个关叫气关。第三个到手指头是命关。这三关,如初症,刚开始有问题时在风关,没治好才会到气关,再没治好会到命关。到了命关会有生命危险。看儿科时,把小孩子的手指头拉起来一看。横纹青筋在这边(风关),表示在表,到这(气关)时是入腑,到这边(命关)就入脏。 三种背痛诊治 背痛。这是头发后脑勺,曰“那痛在哪?”痛在中间是督脉扎后溪。痛在两条经上是膀胱经,虚证扎委中,实证扎束骨。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有痛时是带脉痛。奇经八脉的带脉,还没介绍。上面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就针外关。 外关穴也是三焦经的络穴。原穴跟络穴是不分虚实寒热,都可治。靠近手腕这边,针下去时,不要乱动。像实则肘挛,手挛急,虚则手张开不能握拳。都可外关来治。外关的治症上,常会配合临泣治疗. 支沟穴至四渎穴。 支沟穴在外关上一寸。治便秘。便秘分寒、热。肠子没有蠕动,没有感觉,一个礼拜不大便也无不适是寒症。热症是一天不大便就会很不舒服,肚子胀,绞痛得很。照海管阴蹻脉。支沟、照海这两穴并在一起,可治便秘。针支沟、照海时,并无寒热,下针后二十四小时就排便了。支沟照海下去,可下关元,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中脘再来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下关元、支沟、照海,会好的。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在支沟上做。 会宗穴是从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 三阳络是从会宗穴再跳回来到支沟上一寸,三焦经在这弯了一下。遇到经筋的病。开天河水,退天河水,只对一般的寒热、高烧有用。严重时,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天河水就不够了,这时会用到经筋,在三阳络开始揉一下,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很强。针下去时,尽量避开动脉,摸到脉后在旁下针,如针下得很好,会正好下在脉旁边,会看到点头针,针会跳动。平常用指针,遇到小孩子发高烧、痉挛了,在推三关或天河水时力量若不够,用经筋。从三阳络把气导回来。从内侧六个经筋下手。男女不同,男的,从内侧六个经筋往上推去寒,筋经松掉了,抽筋的现象就会好,热症时,全身好像软掉似的,往手掌的方向去推是去热。女孩子反过来。三阳络的气脉很强,可治疗声音哑掉,耳聋。 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骨头的阳侧。很少用。 |
|
1104楼#
发布于:2015-12-14 09: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经有二十三个穴道,三焦经和心包经是表里经。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亥时,气血流注到三焦。阳经会有一个原穴。阳经是金木水火土,对应井荣俞经合穴上。 关冲穴至阳池穴 当心包经的气血,走到指头边,关冲穴的时候,就会顺着指头再绕回来到第二个指头,也就是无名指的外侧。 无名指指甲外侧旁的穴道是关冲穴,是三焦的井穴。关冲穴是急救及治昏迷大穴。 第二个穴道是液门,在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中间,靠近骨边。 液门往后一寸是中渚穴,在骨缝中间,液门是荣穴,属水。 三焦经贯通全身,行阳,连接脏腑负责沟通协调。在阴阳抗争时,身体就忽冷忽热,可在三焦经穴道治疗。 中渚穴是三焦俞穴,属木。夏至到冬至,三焦属火,这时中渚穴是三焦母穴。三焦虚症,可在此下针。液门中渚可以治疗眼科如白内障疾病。 严重的中风患者,用合谷透后溪。一般关节不能动,如扭曲不行,用三间透劳宫穴。 阳池在手背腕关节正中间凹陷处,治疗糖尿病,从阳关透到大陵穴。这个穴道因多汗故不灸。病人左脚胃经的解溪痛,可扎右手阳池穴。是对称疗法。同样,病人伤到阳池,下对侧解溪。 外关穴 阳池穴往上二寸,是外关,外关的对侧是内关,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针刺手法,通生死桥,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的时候,从外关下针,左右捻下,引气到,不需要补泻,针慢慢推到内关,热就会退。婴儿不下针,十四岁以下单刺。从外关左捻右捻,烧就退了,速度很快,这是通生死桥的地方。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开天河水,小儿高热不退,男孩,按左手,在外关揉一揉,揉个二三下,往四肢末梢推,天河水散了。最好方法小儿手握拳,中手指弓起。用手指按住弓起的部分来回推动,因为小儿弓起的手指正好对着劳宫穴,心主五液,汗出烧就会退了。如果热没有退,从三关开始,三关就是食指,中指,无名指,所谓三关就是指头的三个关。男孩寒证往身体方向推,热症,往指尖方向推,女孩方向相反。嘴巴青,脸色白是寒症,桃子脸是热症。推完后,揉揉间使穴,天河水就散了。 耳轮:治小儿惊吓 中医认为,肾主耳。小儿受到惊吓,眉宇间会有青筋,胃里有寒,眉宇也会有青筋。小儿晚上惊叫,叫得大声就是被吓到了。惊吓严重时,眼珠会动,这时把小孩的手指头,在揉小儿耳轮外侧,轻揉,孩子就会安静下来。揉很久小孩睡去,或对你笑就可以停止。 如果小儿眼睛往上吊,揉耳轮就将耳垂下拉一点重一点,就会回来。如果眼球吊在下面,就在耳朵上面的耳轮揉。如果眼睛是斜的,就把他对侧的耳朵揉拉下,让他回来。这是指针法。用两只手操作,叫双龙抢珠。 遇到大寒,壮热时,可以在三关往手掌上推。手指有三关,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关叫气关,第三关到手指头叫命关。横纹青筋在风关,在表,到气关入腑,到命关入脏。表示很难治。这是一种诊断方法。 三种背痛治疗 一种痛在中间督脉,扎后溪。一种痛在膀胱经,虚证扎委中,实证扎束骨。 一种是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在这以下,病人的痛是在带脉,胸肋痛是阳维脉,扎外关,配合临泣穴。外关同时是三焦经络穴,不分虚实寒热,下针病人不能乱动的。 支沟穴至四渎穴 外关上一寸是支沟,治疗便秘,一般配合照海穴。寒症便秘是肠子不蠕动,病人没有感觉。热症便秘病人肚子胀,绞痛。下支沟照海时没有寒热。再下关元天枢,中脘四花灸。或者中脘天枢加神阙隔盐灸,下关元支沟照海也可以。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孕,都可在支沟下针。 支沟平移到骨边是会宗穴。 会宗穴再跳回支沟上一寸是三阳络,下针三阳络,尽量避开动脉。小儿发烧痉挛,推三关或天河水力量不够 |
|
1105楼#
发布于:2015-12-14 20: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号《针灸大成》第46课学习心得
、1支沟穴至四渎穴 再来是支沟穴,在外关上一寸就是支沟。这个穴道叫支沟。 支沟穴在临床上,治疗便秘很好。支沟穴下针以后再配合照海穴。照海管的是阴蹻脉。支沟、照海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我们便秘有分寒、热。寒症的便秘就是肠子没有蠕动了,病人没有感觉,一个礼拜不大便也不难过,这是寒症。热症的便秘,病人只有一天不大便就会很难过,肚子很胀,绞痛得很难过。在针支沟、照海时,并无谓寒热,下针后,二十四小时就排便了。支沟照海下去,可以再帮他下关元,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中脘再来四花灸。中脘、天枢和神阙用隔盐灸,然后再下关元、支沟、照海,那肯定会好的嘛。 支沟穴呢?我们所谓的开沟渠,如人中、支沟,女人的阴道就是沟。有了这个观念,所以妇人难产、胎衣不出,或者是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上做。从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穴。从会宗穴再跳回来到支沟上一寸,三焦经在这弯了一下,这个穴道叫三阳络。 当我们遇到经筋的病。我们开天河水,退天河水。这只是一般的寒热、高烧。严重的时候,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啊,天河水不够用了!这时候我们会用到经筋,我们在三阳络开始揉一下,让气血往下走,力量会非常强。 三阳络我们不扎针的,因为里面有动脉,如果针下得很好,刚好会下在脉旁边,这时会看到点头针,针会跳动。平常我们用指针,遇到小孩子发高烧、痉挛了,你在推三关或天河水时力量若不够,这时我们用经筋。我们从三阳络把气导回来。我们从内侧六个经筋下手。这边三关不够,就要到经筋上面。 这个时候,男女不一样,往上推去寒,筋经会松掉,抽筋的现象就会去掉,那女孩子反过来,男的往上,女的往下。寒一定是往上抽,这个绷得很紧。男孩子往上,如果是热症的时候,就全身好像软掉一样,你就往手掌的方向去推,这是去热。寒往身体走,这是男孩子,女孩子反过来。 三阳络的气脉很强,所以你声音哑掉,耳聋,都可以用。 四渎穴和天井穴,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这个骨头的阳侧, 是大肠经,这是小肠经,中间就是三焦经。。问“痛多久了?”痛几天,那就是三焦经的实症。痛了四、五个星期,就是虚症,酸,那就是三焦经的母穴。所以我们肩膀痛是循着经络去做'. 肩膀痛就取曲池,那只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肩膀痛而已。 2、天井穴与清冷渊穴(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支沟穴这个穴道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我们现在讲的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在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三焦相火,合穴属土,所以合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在夏至到冬至的时候,要下天井穴。天井穴怎么找,很常用哦。手弯起来,手伸直时没有天井穴,要手弯起来,这个手慢慢爬过来到关结后面,你一摸,在两个筋的中间,那个凹洞就是天井穴。下针天井穴就下在两个筋的中间。这样下没有天井的哦。一定要拱手取,要弯才能下针。一般是让病人采卧姿,躺在床上手是弯的,从这边这样下进去。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 对称治疗时,如果一个病人来是因左边的膝盖头痛,那你可以下右边的天井,因为天井正好对到膝盖头。右边膝盖头痛就扎左边天井穴。你找到正位的天井穴后,从天井直上一寸,就是清冷渊。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来说。是不能梳头。病人告诉你,他怎么不能梳头了,就是三焦经的问题还有一种症状很好玩,病人用筷子夹菜,夹到嘴巴、这个筷子一闪,食物就掉了,这也是三焦经。就是三焦经。你问多久了?三天,是子穴。好几天、一个星期,母穴。但一般是子穴。。 不能举是侧面,侧面这是手阳明大肠经。病人告诉你手肘不能往后,往后搬不上去了,就是小肠经。 清冷渊呢?顾名思义,三焦是行阳的,我们在清冷渊上下针也可以治发烧。 3消泺穴至翳风穴 清冷渊再往上五寸,就是消泺,这个穴道我们很少用。消泺再上三寸,就是臑会。臑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我们都可在臑会上下针。臑会在清冷渊上五寸。 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这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这就是三焦经的肩髎。如果你从肩髎往下走三寸,这就是臑会。所以怎么找都碰得到臑会。那一般来说,我们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这个淋巴结、甲状腺的肿,一般来说是找天应。 \我们知道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是三焦在管。淋巴结通通属于三焦..在三焦经上按,若找到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所以你知道经络这样走,你不一定要对着穴道上下针。而是找到天应,最痛的那一点下针。对于淋巴结肿,临床上不管是淋巴癌,或是甲状腺肿瘤,通通可以使用的。 肩髎顾名思义,在肩膀附近是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啊,通通可以用近取穴肩髎。 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这两个大筋外侧是天柱。这边还有一条大筋。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三焦经的地方,我们很少下针,也不能让人家灸,头后面的地方都不灸的。然后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这是翳风穴。一般西医来说,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所以白内障他们都在这治疗。你下针的时候,可以看到骨头,我们的下颚骨,顺着中间扎,扎这些后脑的针时,我们下得很浅,直针进去。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在治耳鸣耳聋 ,还有下巴脱臼,还有牙关很痛。有的人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你下针的时候下下关、颊车。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3、瘈脉穴至丝竹空穴 我们把耳朵翻过来,这后面有个骨头,这个骨头叫智慧骨。这智慧骨很高很凸,越凸越高越聪明,越平的越笨。我头痛”,那问那里痛,我这儿痛沿着耳朵一圈。只要是沿着耳朵一圈,你马上就要想到是三焦经。那三焦经痛多久了?痛好几个月,就下中渚,这是夏至到冬至嘛。如果是痛的二、三天,就下天井。 所以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所以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这耳后,临床上治症很多,中风在急救的时候,耳朵翻开来看,有很多青的鸡爪,这因血脉都在耳朵后面,你拿三棱针,在血脉头放穴,这也放,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有的是在耳朵后面,可以找到。放完血,人就会醒过来,这也是一个急救的大穴。癫痫也在这放,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这样弯折过去,也在这个地方治疗。 从翳风这个穴道开始,沿着耳朵旁边,在耳朵跟发际中间后面是耳沟,耳朵中间这一条就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瘈脉,可以刺出血。在这里不下针也不灸,大部分是放血, 骨头上方凹洞的地方,就是颅息。所以颅息跟瘈脉刚好隔一个智慧骨,叫做大骨头。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耳朵后面的问题,你只要耳朵翻过来,看一下,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你就在上面点刺放血。因为你一把血放掉,压力一去掉,人就醒过来了。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再来是角孙。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这个地方,是我们的角孙穴。 丝竹空在眉毛的后方。在眉毛尾端是丝竹空,眼睛旁边五分的地方是太阳。后面有个凹洞是太阳。在眼科,我们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说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你把耳朵拉起来,用三棱针刺破,再挤两滴血,你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尤其是眼睛红肿。湿热的时候,你一放血,它就很轻松,清凉的感觉就下来了。中医采放血的方式。脸上的穴道我们一般都是禁灸,我们用下针、放血。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睫毛倒长西医用开刀很难过,放血就可以了。 4、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病人说“我头痛!”,问:“痛那里?”,在两眉中间,最常见的就是胃痛,我们下针下中脘,一针下去,印堂痛就去了。有人痛在眉棱骨上,在眉毛下方的骨头上。我在这一条骨头上痛,就扎阴陵泉下一寸,阴陵泉在脚的内侧,介绍脾经的时候有讲过阴陵泉。阴陵泉下一寸有个奇穴,叫眉棱点。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有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左边的眉棱痛,我们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我们下左边的眉棱点。若正面痛是胃经,我们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我们下次会介绍胆经。所以你们现在知道,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管他的,就下百会。 5指针术 手六筋,右手从上到下,可以看的很清楚,这手掌有六根筋。这边是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经渠,列缺,这条的筋经是管心和小肠。在这两条筋的中间,就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筋的上面这条经管的是脾胃。心包筋的下面管的是三焦,然后再下去是手少阴心经这边,阴郄通里灵道到神门,这边有个大筋,这个筋是肾和膀胱,在这两条筋中间是管肺和大肠。 小孩子一生下来有黄疸,中医会在肝胆下手,轻轻的推它。小孩子手很嫩,轻轻的推,在皮肤上面推都有效.当小孩子吐奶,你就在脾胃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推的时候,大家知道由下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中医指针分寒热,小BABY一抱到手上,一看脸是赤红色的,热。脸是青淡暗的,就是寒,由这可以分的出来。 小BABY小便不顺或者是咳嗽,咳嗽就知道在这条筋经上面可以做。这条经也可以治大小便的问题。指针都是手指头轻轻在皮肤上摸就好了。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5和髎穴与耳门穴 ,,两个穴道和髎和耳门。在耳前有一个骨缝,你手按在这,嘴一张开来,就出现一条骨缝对不对?骨缝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穴道是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 现在讲耳门,耳门是属于三焦经,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眉毛后面这个点,我们称之为丝竹空。从丝竹空到耳门这边,这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在靠近耳门前,这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你摸有个动脉在跳,这就和髎穴。 |
|
1106楼#
发布于:2015-12-14 21:44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1、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在手关节后面两个大筋中间,在夏至到冬至时,三焦属火,天井是子穴,实证泄之。同时天井穴用于对称治疗,对侧的膝盖头痛可相互用。 天井上一寸是清冷渊,三焦行阳,治发烧可清冷渊。 手不能梳头,筷子碰不到嘴巴,是三焦手臂痛,实证子穴,虚症母穴。手臂不能侧举,大肠经问题,手臂不能后举,小肠经问题。 2、消烁穴至翳风穴 清冷穴往上五寸就是消烁穴,很少用。消烁上三寸是需会。需会可治疗甲状腺亢进。所有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三焦在管,在三焦经上找痛点,临床不管淋巴癌,甲状腺癌,通通可治。 肩隅穴可以就近治疗肩膀痛。 天鳙穴,在颈后大筋和骨头交接处,不针不灸。翳风在耳朵后方骨头下一寸,下针浅,治疗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牙关痛,一般先对侧合谷,再下关、颊车、翳风。 3、契脉穴至丝竹空 一般沿耳朵一圈痛,就是三焦经。夏至到冬至,痛久下中渚,新痛、下天井。耳朵后面只有三焦经通过,中风急救,耳朵翻开,在血脉头放血,人会醒来,癫痫,小孩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也在这治疗。 翳风上来一寸半是契脉,跳过大骨是颅息,是治疗耳鸣、流耳脓。只要耳朵后面的问题,看到青筋在,就点刺放血。 耳朵最上方发际是角孙。治疗白内障、青光眼。 丝竹空在眉毛后方。后面的凹洞是太阳穴,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廖,还有耳尖放血。近取穴,眼睛往上吊,睫毛倒长,都可以放血。 4、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眉棱骨痛下阳陵泉下一寸,也称眉棱点,正面痛,下胃经中脘,沿耳头痛是三焦经,两边的膀胱经,实证束骨,虚症委中。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就近穴下百会。全头痛下百会,不行,下涌泉。 5、指针术 手上六根筋,从上到下,心和小肠、肝胆、脾胃、三焦、肺和大肠,肾和膀胱。根据孩子病症及寒热在相应经上推做完一定在天河水散掉。 6、和廖穴与耳门穴 张嘴耳前有个骨缝,骨缝三个穴道,上中下依次耳门、听宫、听会。耳门三焦经,听宫小肠经,听会胆经。耳门斜的半寸到一寸有个动脉在跳,这就是和廖穴。像和廖、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治疗耳朵流脓、发炎、耳鸣、耳聋,轮刺扎。一般按哪个点特别痛,就痛点下针。一般儿科治疗耳朵流脓用麝香矾石散喷剂,保持干燥。下针张嘴单刺,小孩子。耳鸣,无论什么声音,已强肾为主要治则,其他临近穴道,随机对症取穴,禁灸。 |
|
1107楼#
发布于:2015-12-14 21: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肩膀痛是循着经络去做的。 1、手少阳三焦经:->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 (手臂) 天井:手弯起来,关节后面两个筋的中间的凹洞。合穴,属土,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夏至冬的子穴。下针天井穴,一般是让病人采卧姿,躺在床上,拱手取穴,下在两个筋的中间。对称治疗:鹤顶。 清冷渊:天井直上一寸。治发烧。 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是不能梳头、筷子碰不到嘴巴。 消泺:清冷渊再往上五寸。很少用。 臑会:消泺再上三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 2、手少阳三焦经:->肩髎->天牖->->翳风-> (肩颈部) 肩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臑会上三寸。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手臂痛。 天牖:后颈大筋后侧和骨头交接的地方。很少下针。 [淋巴结、甲状腺肿]一般是找天应。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是三焦在管。在三焦经上按,若找到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只要知道是一般腺体的问题,如内分泌、淋巴结肿(临床上不管是淋巴癌,或是甲状腺肿瘤),通通是属于三焦。 3、手少阳三焦经:->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头部) 翳风:耳朵后下方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用于眼科麻醉、白内障、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不能咬合食物。下针下颚骨和筋之间,顺着中间扎。扎这些后脑的针时,下针很浅,直针。 [牙痛]下针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耳后智慧骨:智慧骨跟智慧就有关系,越凸越高越聪明,越平的越笨。 三焦经沿着耳朵一圈,在耳后耳沟和发际中间,就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 三焦经放血:急救,中风,耳朵翻开来看有很多青的鸡爪(因血脉都在耳朵后面),拿三棱针,在血脉头尾放血,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人就会醒过来。癫痫、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身体反张(弯折过去),也在这个地方治疗。 瘈脉:翳风上来一寸半。不针不灸,大部分是放血,还有是摸愚笨、聪明。 颅息:跳过智慧骨上方凹洞。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点刺放血,压力一去掉,人就醒过来了,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 角孙:耳朵最上方到发际中间。 在越靠眼睛的穴道,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像白内障、青内障。 丝竹空:眉毛的后方,眉毛尾端。禁灸,用下针、放血。近取穴,治症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 [角膜炎,眼红肿]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耳上顶端)放血。 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尤其是眼睛红肿。湿热因为里面有血堵着,有很多病毒,放了很多瘀血,新的血就补过来并带来很多白血球,抗体一来,病就去了,把炎去掉就很轻松,清凉的感觉就下来了。 【经外奇穴】眉棱点:治症眉棱骨痛。阴陵泉下一寸。 痛在两眉中间,最常见的就是胃痛,下针下中脘,一针下去,印堂痛就去了。 痛在眉棱骨上(眉毛下方的骨头):找到眉棱点,在附近按到有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左边的眉棱痛,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我们下左边的眉棱点。 正面痛是胃经,扎中脘穴;旁边沿耳的头痛是三焦经;头痛在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还痛的话就下涌泉。 【指针术】指针都是手指头轻轻在皮肤上摸就好了。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新生儿黄疸]在手六筋的青筋肝胆下手,小孩子手很嫩,轻轻的在皮肤上面推都有效,因为气在皮肤表面,非常敏感,不要去按它,要沿着皮往上推。 [小孩子吐奶]在手六筋的黄筋脾胃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由下往身体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 [小便不顺或者是咳嗽]在手六筋的白筋肺大肠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 耳门:耳前骨缝最上面这个穴道。治症耳朵耳鸣,不管是蝉鸣或各种耳鸣的声音,有的像鸟叫,有的像火车开过来的声音。 和髎:丝竹空到耳门靠近耳门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有个动脉在跳的地方。和髎穴在脉的下方,下针的时候,先用指甲把脉推开下。 丝竹空:眉毛后面。 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遇到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临床上要轮流刺,不要老是扎一个穴道。最好的穴道,用指头去按它,那点特别痛,就是阿是穴,就在那个痛点下针。 [儿科耳朵里化脓] 外用药:麝香矾石散的喷剂。矾石用白矾,防腐,麝香通利九窍。喷到耳朵或鼻子里面,可以保持它的干燥。 下针:和髎,小孩子采单刺,下针时要把嘴巴张开来,不要让它嘴巴闭起来刺进去,否则骨头会把针夹住。 治耳病大原则:肾其华在发,开窍在耳朵。以强肾为主要的治法。其它临近的穴道,随机对症取穴。附近穴道汗比较多,一般都是禁灸。 |
|
1108楼#
发布于:2015-12-14 21: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续三焦经 1、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这个属性是指当年的夏至至冬至的时候。找天井穴的方法是——手臂弯起来,穴道就在关节后面,在两条筋中间,下针一定要拱手取,一般是让病人采卧姿,躺床上手是弯的,三焦经的实症在天井穴上泻。 对称治疗法:如病人左边膝盖头痛,就可以下右手边的天井穴,因为天井穴正好对着膝盖头。从天井直上一寸是清冷渊穴,清冷渊上下针也可以治疗发烧。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来说是手不能梳头;还有一种症状是病人用筷子夹菜,怎么也送不进嘴里,手一闪,食物就掉了,用叉子也一样,遇到这种现象都是属于三焦经的问题,实症下天井泻之,虚症下支沟补之。手臂不能举侧面,病在大肠经上,手肘不能往后病在小肠经。 2、消泺穴至翳风穴 清冷渊上五寸,就是消泺穴,很少用;消泺穴再上三寸是臑会,臑会可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肿瘤等。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弯起来会有一个凹洞,是肩俞穴,从肩俞跨过一大筋后面就是肩髎,从肩髎往下走三寸就是臑会,一般来说,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淋巴结和甲状腺肿,找天应治疗方法较多。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都是三焦在管,淋巴上的病在三焦经上找压痛点下针,最痛的那一点下针最好,所谓天应穴。肩膠是肩膀上的近取穴,治臂膀不能抬举、手臂痛,都可以用。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大筋外侧是天柱,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一般很少下针;从天牖到耳朵后方是翳风,西医治疗眼科时在翳风下针麻醉,这个穴道大部分治疗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等症,直针下,很浅。下针时先下对侧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就好。 3、瘈脉穴至丝竹空 耳朵后面只有一条三焦经经过,临床上治症很多,如中风时,耳朵翻开来,有很多青的“鸡爪”状脉络,拿三棱针放血,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人就会醒过来。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瘈脉,可刺血,颅息跟智慧骨刚好隔一个智慧骨,叫大骨头,是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朵流脓、脑越靠近眼睛的穴位都是用在眼科的治症上,如白内障、青光眼等;角膜炎、眼睛红肿在丝竹空、攒竹、童子髎点刺放血,加上耳尖,挤几滴血就好。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睫毛倒长等,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 4、奇穴 眉棱点 治眉棱骨痛。常见的是胃痛,下针中脘,印堂痛就去掉了;痛在眉棱骨上,就扎阴棱泉下一寸(叫眉棱点),找到眉棱点后在穴道附近找压痛点,就在痛点上下针;头痛在两边是膀胱经,实症下束骨,虚证下委中,正中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下百会,再痛下涌泉。 5、指针术 小孩出生时的黄疸,中医在手臂肝胆筋上下手,轻轻推它,在皮肤上轻推都有效,孩子太小,骨头软,一定注意手法轻柔,沿着皮往上推。 6、和髎穴和耳门穴 在耳朵前有一条骨缝,嘴张开来,就出现了骨缝,这有三个穴道,最上面的是耳门,中间的是听宫,下面的是听会。耳门是属于三焦经的,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靠近耳门前摸到有个动脉跳,就是和髎穴,下针的时候把动脉用指甲拔开来,治疗耳聋、耳鸣、耳朵发炎等,采用轮刺法。 |
|
1109楼#
发布于:2015-12-14 22: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一、四渎穴 1、四渎穴:手肘尖(尺骨鹰嘴)往下五寸(阳侧); 2、肩膀痛循经取穴,曲池只能治疗手阳明大肠经的肩膀痛; 二、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1、天井穴:手弯起(屈肘),尺骨鹰嘴上一寸凹陷中;三焦经合穴,在今年夏至到今年冬至,三焦属火,合穴属土,所以天井是三焦经子穴;三焦经实症在此泻; 2、对称治疗:如果病人左膝盖头痛,就可以下右边天井穴(天井穴正对到膝盖头); 3、清冷渊穴:屈肘,天井穴上一寸,三焦经行阳,清冷渊下针可治疗发烧; 三、消泺穴至翳风穴 1、肩髎穴:肩峰后下方,当臂外展,有两凹洞,前面为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后面凹洞就是三焦经的肩髎穴;肩膀近取穴,治疗肩膀不能抬、手臂痛; 2、消泺穴:肩髎穴与天井穴连线上,清冷渊穴上三寸;少用; 3、臑会穴:肩髎穴下三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有肿瘤; 4、三焦经散布全身,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三焦在管,淋巴结通通属于三焦经;在三焦经上找到压痛点,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 5、天牖穴:乳突后下方,大筋(胸锁乳突肌)和骨头交接的地方;少针少灸; 6、翳风穴:耳后乳突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西医眼科麻醉在翳风下针,直针,下浅针;治疗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很痛; 7、牙关很痛,不能咬合食物,先下对侧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 四、瘈脉至丝竹空穴 1、沿耳朵一圈的头痛,即三焦经痛,痛好几个月,下中渚(夏至到冬至);痛二、三天,下天井穴; 2、耳后就一条三焦经,临床上治症很多,如中风急救,在耳后很多青的鸡爪,三棱针刺放血,放完血病人醒来,急救大穴;小孩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也在这治疗; 3、瘈脉穴:翳风穴上一寸半,针刺放血,不针不灸; 4、颅息穴:跳过智慧骨(乳突)凹洞的地方,刚好隔一个智慧骨,耳朵肿的近取穴、耳鸣、耳流脓; 5、丝竹空穴:在眉尾端凹陷处;眼睛旁边五分凹洞处是大阳穴; 6、越靠近眼睛的穴道,都用在眼科治疗:如角膜炎、眼睛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刺破挤几滴即可; 五、奇穴:眉陵点(眉陵骨痛) 1、眉陵点:阴陵泉下一寸; 2、痛在两眉中间,最常见是胃痛,下针中脘,一针下去,印堂就不痛了; 3、有人痛在眉陵骨上即眉毛下方骨头上,就扎阴陵泉下一寸的奇穴眉陵点,找到眉陵点附近按压痛点,就下针痛点;左边眉陵骨痛下右边眉陵点,反之; 4、头痛在两边是膀胱经,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下近取穴百会; 六、指针术 1、手太阴肺经❶上面一条管心和小肠❷下面一条管肝、胆; 2、手厥阴心包经❶上面一条管脾胃❷下面一条管三焦; 3、手少阴心经❶上面一条管肺、大肠❷下面一条管肾、膀胱; 4、小孩子刚生下来黄疸,中医会在肝胆下手,轻轻推它,在皮肤上就有效;向心方向推:去寒(寒:脸色青白);离心方向推:去热(脸色赤红);吐奶推脾胃这条筋,推完后,散天河水即按揉间使穴; 七、和髎穴与耳门穴 1、耳门穴:耳前有一骨缝,嘴张开来凹陷处; 2、骨缝上面是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耳门属三焦经,听宫属小肠经,听会属胆经; 3、和髎穴:在靠近耳门前,斜半寸至一寸的中间,有一动脉,动脉下方是和髎穴;下针时,先用指甲把动脉推开来;治疗牙科病如牙痛、头痛、耳朵流脓; 4、和髎穴、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耳朵流脓、耳朵发炎、耳鸣、耳聋都采用轮刺; 5、采轮刺的方法:耳朵旁边,三焦经很多穴道,用指头按压到特别痛的点(阿是穴),就下针痛点; 6、治疗儿科耳朵里面化脓用麝香矾石喷剂,保持它干燥,这是外用;小孩下针采用单刺,下针时张开嘴巴; 7、耳门:治疗耳鸣(各种耳鸣声音)治症法一样,汗多禁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