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艺英
会员
会员
  • UID2018742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
105楼#
发布于:2015-11-16 02: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戴艺英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3-14集心得
手太阴肺经:
一、相傅之官:肺,肺为气之本。头发出油也是气的表现,气越旺,头发出油越多,气旺时要多运动把气用掉,头发才不会出太多油。
肺主皮毛,也是皮肤毛孔是肺在管,肺开窍在鼻,眉毛也是肺在管,肺主忧,咳嗽很久不好的人,让他开心就会好起来。
二、阴经之井荣俞经合:肺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肺经流注的时间是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肺气从左向右走,有个病人每天四点半咳嗽,就是肺偏右出问题了。肺下方是肝脏,一点到三点是肝脏。秋天脉气在皮毛上面,这种脉叫浮脉,是正常的肺脉。
三、肺法象天幕:秋当温足凉头,正常人要头面身体冷,手脚是热的,这是正常。《黄帝内经》肺脏法象天,皮肤像天幕把人体所有的器官包起来,肺主皮毛,天是冷的,所以皮肤,毛孔,头上通通是冷的,这是正常的,但手脚要是热的。
四、中府穴至经渠:肺经第一个穴道叫中府,歌诀是“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云门当肌肉跟锁骨下方的凹洞。云门穴下一寸半隔一个肋骨就是中府穴。云门是肺的募穴,扁鹊针灸手法是一针透两穴,由中府倒着往上斜刺到云门,治疗久咳,气喘。
下针的方式,是顺着经走,顺为补,逆为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实拒按,虚喜按。
天府穴,古人用墨在鼻头素髎穴点一下,然后手过来,这样手臂上就有一个黑点就是天府穴,下针时扎在两个肌肉中间。天府穴专治流鼻血,对称治疗。
侠白在天府下一寸。侠白和天府都是治流鼻血,鼻咽癌。天府穴下针时血没有止再针侠白。
尺泽穴当手肘上大筋的外侧,手弯曲的就是尺泽穴。
孔最从尺泽下三寸。炎症时肺经郄穴都可以用,孔最专治痔疮。
列缺把手叉起来,食指尖到的地方是列缺穴。
经渠当手高骨之下。
手横纹的地方叫太渊。
五、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母穴。名脉之会,脉会太渊,气会膻中。列缺经渠太渊三个穴道并列的。
六、反关脉与经渠穴。人会有寸关尺的脉不见,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经脉气不够,络脉气很强。
经渠穴在高骨之下,肺经的本穴。
七、鱼际穴与少商穴。鱼际穴下针到骨头与肌肉的缝中,治乳癌。少商穴在指甲旁边旁边。常用于点刺放血,治扁桃腺发炎。




邓小兰
侠客
侠客
  • UID201870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06楼#
发布于:2015-11-16 08: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年1115日《针灸大成》第1314课心得
手太阴肺经(阴金)
木(怒)、火(喜)、土(思)、金(忧)、水(恐),情志不能太过。过了就会伤到,也可以用相克的情志去化解,喜胜忧,在音:为商,商声为泗干支为庚,五行中属燥金,金生水,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过热伤皮毛。任何东西在经过烧过之后都会很苦,苦能胜辣在五味中金主辛辣,蔬菜都有些淡淡的苦味,所以很辣的菜加些蔬菜,菜就不会辣。
五脏逼毒法
发“泗”声:发音要领:上下门牙闭合,上下嘴巴微闭,气流从胸腔用力发出。
动作要领:双手十指交叉举过头顶,脚随着声音的发出由双脚着地慢慢到脚尖踮起。
最后一步:提肛,再发泗声。
阴经手肘以下有井(木)、荥(火)、俞(土)、经(金)、合(水)
(3:00-5:00PM)气血流注此经,多气少血,从左边肺走到右肺。正常人秋天的脉气在皮毛为浮脉(正脉)没有忧虑、晚上寅气睡得好,肺就没有问题。
人参可补肺气。瓜果吃多伤肺,白粥加羊肾(猪腰)炖,补的力量比人参强,秋当温足阳头。
肺法象天幕
肺像天一样把所有的事物都包在里面,肺主皮毛把内脏、器官等都包在身体里面。
云门、中府穴
云门为肺的募穴,锁骨凹陷处,中府穴在云穴一寸半(下一肋骨)
治久咳嗽、气喘。下针方法:一针透两穴(从中府斜刺到云门,在肋骨上面,不是直针,顺着经脉的走向。
天府穴
主治流鼻血,左病右治对称治疗,侠白穴在天府下一寸,加强效果的作用,如流鼻血没有止住在侠白穴再下一针。
尺泽穴
实则泻,虚则补。实(拒按、有物、初病);虚(喜按、无物、一周以上的病)顺着经脉扎针为补;逆着为泻;直刺无补泻。
肺经的的合穴属水性、又为子穴,肺经的实症此处下针。
孔最穴
尺泽下三寸两肌肉中间的位置,是肺经的郄穴,有炎症也在此治。下针比灸好,灸也可以

治咳血、口渴痔疮,痔疮除了在长强上治,孔最也可以,(如病人无法说出是内外痔时,在孔最穴附近找痛点,在痛点处下针)。
列缺穴
手高骨之下为经渠,高骨前为列缺,高骨之后太渊穴,三穴为寸、关、尺
摸肺脉时摸右手“寸”的地方,穴在脉的下面与骨头中间下针时先用手指摸到脉后,用指甲把脉拨开一点,针就下在指甲的旁边,然后松开手,脉就贴到针的旁边,脉在跳动针也跟着在动即“点头针”。下手上的针用一寸针,下针的方向根椐手的方向,稍斜一点。

列缺主任脉,任脉上自喉咙,下到阴部出现问题,都可以在列缺上治,如阴茎痛、小便多。列缺上补泄时,向上顺经为补,向下进针则逆经为泄。直行都是经,旁出的都是络,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穴为肺经与大肠经之络穴。
关脉博动弱,向后摸到反关脉是从列缺到阳溪见者。反关脉没有病,命相学认为反关脉非富即贵。手太阴经是阴金。经渠在五输对应金行和手太阴肺金经是属性相同,故称经渠为本穴,针刺可补可泄禁灸。手太阴肺经母穴太渊、子穴尺泽、本穴为经渠。每个经络都有子母穴。阴经是木火土金水。阳经是金水木火土。
江陈敏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7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6
107楼#
发布于:2015-11-16 15:46
@教官-孝感-郑其赛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
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手阳明大肠经
   一、内经: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云白肠。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 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二、循行路径
1、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手阳明大肠经 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
2、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
3、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铡前边(手五里、臂臑),
4、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
5、下入缺盆(锁骨上窝),
6、散络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上行的一支:
7、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
三、五俞穴
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四、大肠经穴位歌诀
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
商阳食指桡侧去,二间握拳节前方,
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
温溜腕后上五寸,此前四寸下廉乡,
池下三寸下廉穴,三里池下二寸良,
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内廉旁,
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
肩髃肩峰举臂取,巨骨肩尖骨陷当,
天鼎环骨肌后缘,扶突肌中结喉旁,
禾髎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五、穴位主治
1、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与肺相表里,为传导之官化物出焉传导化物通腹气。大肠又可通调腹部气机,其端魄门亦为五脏使
2、商阳主刺卒中风,商阳有开窍泄热之效,治中风、热病汗不出,胸满暴仆痰昏蒙,亦治昏厥、喘满
3、咽喉肿起牙齿痛,大肠经贯颊入下齿,治咽喉肿痛、牙痛、痄腮
4、指麻耳聋面颊肿。本经为阳明多气多血,可通经治手指麻木及耳聋
5、二间三间治颌肿,二间三间可疏阳明经气,治颌肿、目痛
鼽衄齿喉睡蒙胧。亦治牙痛、喉痹、鼽衄、多卧喜睡及手肿痛
6、合谷退热主镇静,合谷为镇痛镇静之要穴,亦为泄热要穴
头面疹汗刺之宁,头面五官、下颌关节等病皆可取之,亦治皮肤病、汗症,解表通经滞难产,可解表清热治表证,亦治滞产、经闭、痛经,肠痈偏瘫惊风平,为大肠原穴,治胃肠之配穴,亦可祛凤定惊,治中凤、惊风
7、阳溪主治诸热证,阳溪为经火穴,有清热安神之功,治诸热证,瘾疹腕痛目咽肿。亦治咽喉肿痛、头痛、耳鸣、目赤及手腕痛
8、温溜消肿安神腑,温溜有清热消肿、安神通腑之功,治肠鸣腹痛面肿痫舌吐。亦治喉痹、面肿、头痛及癫痫吐舌
9、三里消胀穴在手,手三里弹拨可消针感后遗,亦可清热明目
腹胀不仁瘫难走。本穴善于理气通经,治腹胀吐泻、半身不遂、手臂不仁
10、曲池退热调营卫,曲池善于调和营卫,为退热要穴,可清阳明经热、腑热皮病风疹半身痿,治诸皮肤病,如风疹、瘾疹,又可通经活络头痛眩晕膝肿痛,治头痛、牙痛及半身不遂、肩痛、膝肿,癫狂善惊调肠胃。亦有清头明日之功,治癫狂,又为治肠胃病之要穴
11、臂臑理气兼明目,臂臑有理气消痰、清热明日之功
肩臂疼痛目疾主;主治肩臂疼痛及诸目疾,如红肿、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108楼#
发布于:2015-11-16 16: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一、上一讲讲到太阴肺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手太阴肺经要穴主治歌(11穴)。肺居上焦为华盖,肺居于上焦,为一身之华盖。泻肺通经降气逆,本穴属水,为肺金之子,可泻肺之实,兼以通经活络。咽喉肿痛咳失音,肺失宣肃之咽喉肿痛、咳喘、失音皆可用之。太渊通脉补肺气,太渊为肺之原穴,有通脉止痛、益肺降气之功。清肺泻热利肺功,鱼际为荥火穴,有清肺热、泻肺火之效。以下重点讲诉。
二、太渊(手太阴肺经穴;俞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位置: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主治:肺气虚,烦满,胸、背痛,掌中热,缺盆中痛,喉痹,腹胀,噫气,呕吐,妒乳,无脉症,手腕无力、疼痛,桡腕关节病。
鱼际(手太阴肺经穴;荥穴)位置: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上方凹陷处,约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咳嗽,咯血,失喑,喉痹,咽干,身热,乳痈肘挛,掌心热。
少商(手太阴肺经穴;井穴)位置:手拇指未节桡侧,指甲角外展0.1寸。主治:喉痹,鼻衄,心下满,中风昏迷,小儿退烧,小儿惊风,扁桃体炎。
三、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记述,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穴计有: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共二十穴。

阳经五行的排行(属性):金水木火土。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中医讲吸气是肾管,吐气肺管。
商阳(井)穴: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治疗(少商、商阳、合用放血)退烧,扁桃体炎。
二间(荥)穴(大肠经的子穴):微握拳,在第二掌指关节前缘桡侧,当赤白肉际处取穴。治疗大肠实症。手不能梳头三焦经、手不能往前抬大肠经,手不能往后小肠经。
三间(俞)穴: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治疗手指肿痛。实症与虚症:实症:痛,时间一周之内,用子穴泻它;实中带虚——酸少痛多,先泄后补;虚中带实——痛少酸多,先补后泄;虚症:酸,补它。
合谷(原)穴(病经):拇食二指合拢,肌肉隆起最高处是穴。“合谷虎口歧骨间”。隔姜灸合谷治疗脸多油和青春痘,下针治疗牙痛。面部和口部的疾病优先下针合谷治疗,面口合谷收。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左食指:食指的基部开始第一段为风关,第二段气关,最后一段是命关。
阳溪(经)穴:伸掌,拇指上翘,于两筋间定位取穴。“阳溪腕上两筋陷”使用较少。
开四关穴:下针双合谷和双太冲。治疗周身痛。
偏历(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治疗肩痛、头痛、耳鸣。
温溜穴:偏历穴上两寸,大肠经的郄穴。手阳明大肠经的炎症都可以治疗。
曲池(合)穴: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属土,大肠经的母穴,治疗大肠经的虚症。肚脐以下下针捻转法:快速过去,慢慢回来。补是采阳术,旋转5下,泄是采阴术,旋转6下。合谷、曲池止痒效果很好20分钟见效。
手三里穴:又称扭伤穴,治疗所有扭伤均可针这个穴道。所有受伤是事后不是事前:摔下去之后是起来得太快,如摔下去后保持同样的姿势3分钟,让身体身体适应这个姿势就不会受伤。
髎穴:常常打网球受伤的地方,可惜下针和放血。
手五里穴:有大动脉,禁下针。
臑穴:肩髃穴下两寸,治疗中风的大穴。
髎穴:鼻孔与嘴唇的中点。
迎香穴:治疗鼻窦炎。脸上只针不灸。
王淑芬
贫民
贫民
  • UID2018463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8
109楼#
发布于:2015-11-16 18: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肺经的鱼际穴,少商穴
鱼际为肺经荣穴,属性火,可治乳痈(乳癌)。
少商穴,为井穴,属性木,一般用来治疗扁桃体发炎时放血用,同时也可以作为退烧穴,与商阳,大椎等放血用。退烧效果很好。
对于很严重的扁桃体发炎,可以针刺扁桃体,左右各三针,然后放血少商,再针列缺与照海。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也叫白肠,黄帝内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经走向为从手走头。入上齿。因此如果上牙疼,可以针合谷上面的一点的牙疼合谷穴,按照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原则治疗。
大肠经的五输穴与原穴。
商阳穴,井穴,性属金,多用于退热放血。
二间,荣穴,性属水,也为大肠经子穴,如果是大肠经实证,多泻此穴。
如何区别实证与虚症?
手臂大肠经疼,一周内者为实,一周以上者,为虚。但很多时候是虚实夹杂,怎么判断?问病人,
如果痛多酸少,则实多,虚少。要泻多,补少。
如果痛少酸多,则实少,虚多。要补多泻少。
如果只痛,实。要泻。
如果只酸,虚。要补。
根据对应的虚实,可以采用对应的补泻手法。

三间
握手取穴,一般可采用三间透劳宫,还有三间透合谷。用来治疗双手不能握拳等的关节疾病。

小儿的病症判断
左手食指,从指跟到指端,分为三段,分别对应风关,气关,命关。
如果小朋友手指青筋在风关,表明病浅,好治。在气关,病深,可治,在命关,病危,不治。当然在实际临床中,还是要采取一切办法治疗的。

还是食指,在孕妇要临盆生产时,从合谷起,会有脉动,一直跳到食指顶端。如果还没有脉动,表明孕妇临盆时间没到。

合谷穴。
为大肠经原穴。原络治疗法,即取病经原穴和其相表里经的络穴配合治疗。比如大肠经病,可以取合谷穴和列缺穴治疗。
孕妇针合谷,只能泻不能补。
合谷也为气穴,如果头面出油严重,长痘痘。可以隔姜灸合谷。
同时可以根据一个人合谷处肌肉的丰满程度来判断她的气是否足。

开四关。用来确证用。四关,即双手合谷和双脚太冲。如果一个人全身痛,无法判断具体疼痛部位,下四关,之后病人就能告知准确疼痛部位。

阳溪穴,临床用的少。

偏历穴,大肠经络穴,与列缺络脉通到肺经的列缺穴上。用来治疗身体炎症。

温溜穴,大肠经郄穴,用于消除炎症。

曲池穴。大肠经合穴,属性土。也是大肠经母穴。虚症可补。
曲池穴取穴时要屈肘,在横纹到肘骨连线中点处。
曲池也是上半身的消炎大穴。
如果身体上半身过敏发痒。针曲池和合谷。马上可以止痒。

下针的补泻手法之捻转法。
迎随法和插提法。
如果用迎随法很痛时一般用捻转法来做补泻,补取奇数(阳),泻取偶数(阴)。

易岚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9
110楼#
发布于:2015-11-16 19: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集心得
鱼际。下针时要下在骨头和肌肉之间的缝隙中。是荣穴,属火。治乳痈,也就是乳癌。
少商。是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是井穴。扁桃体发炎,点刺放血。也可下针,十三鬼针,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严重的扁桃体炎,先在扁桃体上放血,再下列缺、照海,喉咙不会痛了,再在少商上放血。
当肺经上有实症时,可以扎俞穴,也可以扎荣穴。
手阳明大肠经。阳经,五腧穴的属性: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大肠是传导之官,运行时间是早上5点到7点。顺时针方向揉肚子,可帮助排便。走向:由手走头。
商阳穴。井穴。肺是阴金,大肠是阳金。商阳、少商、大椎放血,可退一切发烧,也可治扁桃腺。
二间。大肠经的荣穴,属水。大肠金生二间水,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治大肠经实症,泻手法。
手没法前抬,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西医统称五十肩,我们分别在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上治疗。
三间。三间透劳宫,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肿痛。三间透合谷。
合谷。是大穴。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作用:隔姜灸,用于青春痘,油性皮肤,改善皮肤。合谷上靠近骨头交叉的地方,是牙痛合谷,治牙痛,左病右治,牙门痛,下两边。牙龈肿胀,龈交放血。扎牙痛合谷时,不要扎到青筋。孕妇不可下合谷。
原络治疗法:原是病经,络是表径或里经的络穴。例:大肠经又酸又痛,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再扎肺经的络穴列缺。
虚实症的诊治。实症,痛。超过一周,会实带虚,痛多酸少。再久一点,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只酸不痛,是虚症。实症,用子穴去泻。实中带虚,先泻后补。虚中事实,先补再泻。虚症,用补手法。
肩痛:针扎合谷引到气后,把针提起到皮肤表层,逆着大肠经下针,泻。如果痛没了,有酸,提针到皮肤表层,再顺着大肠经一针,酸就去掉了。
合谷脉动。产妇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起来,就是假性的阵痛。如果合谷有脉在跳,一路跳到食指这边,表示要生了。
用在小儿科,看食指指根到指尖的地方,依次是风关,气关,命关,生病的时候有一个黑的青筋,到风关时,病在浅,在表,很好治。到了气关,病比较重。到了命关,就是病危。
阳溪穴。是胃经的经穴,属火。很少用,除非有对称痛点。
四关穴。合谷是两个关,太冲是两个关。当病人说到处都痛时,在合谷和太冲。下完后病人就会知道哪里痛了。合谷是气穴,合谷穴越大越高气越足。中风病人的合谷是凹进去的。
偏历穴。是大肠经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治疗:肩痛,牙齿痛,耳鸣。虚则齿寒,怕冰冷,怕风吹,补之。络穴和原穴可以做补泻。
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治疗大肠经上的炎症。
曲池穴。是人身上的大穴,是大肠经上的合穴,在五行里属金,土生金,合穴是土穴,曲池是大肠经的母穴。大肠虚症在这里补。是上半身的消炎穴。皮肤痒,曲池和合谷同时下针,二十分钟即可止痒。
捻转法。下针感觉气到了,用捻转法,很快转过去,慢慢转回来,转过去多少也转多少回来,不然肌肉会缠在针上。补是采阳数,泻是采阴数。常用补五下,泻六下。
莫维春
贫民
贫民
  • UID20185656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4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11楼#
发布于:2015-11-16 20: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莫维春
2015-11-16作业第15第16课学习心得


1 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肚子,骨头和肌肉中间,下针向这方向下去,下在骨头和肌肉的缝中。鱼际呢,是荣
穴,属火。鱼际第三行,治乳痈。井穴,也就是少商穴。少商穴平常是点刺放血,放血
用的。少商也有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
主要的治症是治扁桃腺发炎。


2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我们遇到阳经的时候,我们的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了,变成金(井)水(
荣)木(俞)火(经)土(合)。肺主皮毛.


3 商阳穴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肺脏是里,大肠是表,这两个互为
表里。 商阳也是井穴,少商跟商阳都是井穴。我们放血在少商和大肠经的井穴商阳上面



4 二间与三间穴
第一个穴道是大肠经的荣穴,我们叫二间。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它。它在指头弯起来
这个地方,在这横纹头这里。
实症是痛是拒按,从二间穴跳过来,进入手掌有个关节缝,这个缝就叫做三间。
很有名的三间透劳宫,手掌的中心是劳宫,讲到心经时会再介绍,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
治风湿关节炎 的肿痛。当手不能握拳,针下去,二十分钟,起针,就可以握了,隔天会
更好。


5 合谷穴
把病人手一握,虎口高起来的地方,最高点就是合谷。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
有井荣俞经合属性。前面我们有治疗法则就是原络治疗法。这个“原”就是病经,“络
”就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6 虚实症之诊治
如果说纯虚症,就不痛,只有酸。实症很简单,用子穴去泻它。实中带虚就先泻后补,
因为痛比较多嘛,后补,后面补它。虚中带实,先去补它,再去泻它。纯虚症,用补的
手法。所以,病人是纯实症或纯虚症时,有的时候用一个穴道就好。
痛比较多酸比较少时,先泻后补。第二种呢,扎原穴,扎病经。
这合谷用法非常多。第一个如果你灸合谷,没事用生姜灸,用在脸上青春痘很多,效果
最好。上牙痛 在大肠经治,我们下合谷穴。合谷穴妇人怀孕时不可以下。可泻不可补。
合谷是气脉之所在。病在浅,在表,很好治。到了气关的时候,病就比较重。


7 阳溪穴
阳溪穴很好找,手握起来,这边有个一个凹洞,有两个筋的凹洞,这凹洞叫阳溪。那阳
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


8 四关穴
我们身上有四个关很重要。有四个关,合谷是两个关。脚上还有两个穴道,就是太冲穴
。太冲就是脚的合谷,在脚大指跟二指中间。
合谷还可以做诊断用,因合谷是气穴,所以合谷穴越大越高,气愈足。病人久病的时候
,合谷肉都没了,凹进去了。中风的人一堆都是这样子,肉都没了,所以合谷很重要,
可以看到气的兴衰。


9 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这也是反关脉的地方,大肠经络穴
。偏历穴治症很多,像肩痛啊。像牙齿痛 、耳鸣 。虚则齿寒,怕冰冷、怕风吹,我们
补之。所以络穴和原穴可以做补泻,一个穴道就可以做补泻。
温溜穴就是偏历上两寸。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因为大肠经的郄穴,所以大肠经的炎
症,我们都可以用它。


10 曲池与手三里穴
将手肘弯起来,曲池一定是拱手取,在这个纹头与肘骨中间,不能下太靠近手骨,要过
来一点,不然会很痛。直针进去。曲池就是大肠经的合穴。而曲池的穴性,在大肠经的
阴阳五行里属于金,那土生金,而合穴是土穴。变成曲池这个穴道呢,是大肠经的母穴
。所以大肠经的虚症在这补之。


(1) 捻转针手法
 不好用迎随,因为顺啊逆啊的迎随很痛, 所以我们可以做捻转。
气到了开始做补泻,我们可以用捻转法。
曲池穴除了是大肠经的母穴以外,曲池也是上半身,肚脐以上的消炎穴。
上半身的皮肤痒最好的治疗是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因为曲池也有消炎的做用,皮肤痒
时,针下去约二十分钟后,病就好了。
先下合谷,下完合谷后再去透。要透这边的时候,记得下对侧。可治肩膀痛、皮肤痒等


等。
张帆
新手
新手
  • UID20184716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1
112楼#
发布于:2015-11-16 20: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2015.11.16第15.16讲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传导司职官,变化出焉云白肠。大肠阳经肺阴经,寅肺大卯胃辰宫。

丹田关元顺时肠,肺外筋骨按不到,肺主皮毛别忘了,按摩皮肤肺气扬。

诸穴……

商阳井穴首大肠,阳经金水木火土,是为井荣俞经合,金穴商阳是为井。

肺与大肠表里金,表里因由功能协。吸气主管是大肠,呼气主管是为肺。

吸气困难病 ?,  呼气困难病在肺。吸气隔肌下压肝,肝血脉动入大肠,

大肠蠕动小肠蒸,大便排除津液升。津液入肺天云彩,肺金大金夹肝木。

食指点刺商阳血,加之大椎烧尽退。扁桃腺体可医治,主退发烧协作体。

二间荣穴水子穴,大肠实症泻子穴。指弯纹头骨头边,压压不疼慢下针。

臂不前抬是大肠,手不梳头是三焦,臂不后摆是小肠,虚症对侧子母穴。

三间著名透劳宫,风湿肿痛关节炎。手拳难握或不能,透针合谷二十分。

合谷握拳虎口高,阳经原穴大肠阳。原穴不属腧穴属,原络治疗原病经,

络指表经或里经,大肠实症七天痛,痛则实来渐渐虚,再带实酸多痛少,

纯虚不痛只是酸,实症子穴经脉泻,实虚先泻后去补,虚实先补后去泻,

纯虚纯补一穴好。大肠痛酸用原穴,再加表里肺络穴,此乃原络治疗法。

合谷祛痘隔姜灸,牙痛合谷上牙齿。顺补逆泻调气血,孕妇合谷只可泻。

肩抬不起扎合谷,引气提起逆泻痛,引气提顺补酸虚,合谷脉动食指头,

临产在即痛无关。食指儿科风气命,三关青筋病深渐,命关解救实为难。

阳溪伸掌背凹洞,经穴火穴用太少。合谷太冲开四关,诊断合谷气兴衰。

偏历阳明络列缺,肩痛牙痛实耳鸣。齿寒怕冷怕风吹,络穴原穴可补泻。

温溜郗穴治炎症,炎症是指本大肠。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拱手往回循。

曲池合穴金土穴,大肠母穴治虚症。肩痛年余捻补法,顺逆补捻顺快行,

逆回慢行阳数补,阴数逆顺泻捻法。针若卡住上下针,气引它处可出针。

捻转法用否迎随,迎逆随顺泻补里。二间曲池迎随痛,插提捻转脐上炎。

皮肤奇痒肺大肠,表里同治上半身,合谷曲池同下针,曲池消炎合谷气。

中风面口合谷收,合谷先下麻醉剂,对侧透针记得清,曲池肩痛皮肤痒。

曲池下二手三里,又名捻捻扭伤穴,腰扭落枕三分钟,慢慢扭转气血还。
张莉
侠客
侠客
  • UID20187482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9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13楼#
发布于:2015-11-16 21: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一、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是荣穴,属火。针要下在骨头和肌肉的缝中。治乳癌。
少商,是井穴,肺经的最后一穴。在大指甲旁边。平常放血用。治扁桃体发炎,主治退烧。少商可下针(十三鬼针,第一个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
肺经,从中府、云门一直到少商穴,最后回到大肠经上面。
补充:治症时,可扎俞穴,也可扎荣穴鱼际,两个都行。
二、手阳明大肠经
阳经的五腧穴属性: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
《内经》说大肠是传导之官。大肠经卯时气血流注到这边。在揉丹田的时候,顺时针方向揉,可助排便。
三、商阳穴
是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井穴,属阴金。大肠经也是金,是阳金。
肺跟大肠相表里。肺是里,大肠是表。
中医认为吸气是肾在管,吐气由肺在管。
在少商、商阳和大椎上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退掉。
四、二间与三间穴
二间是大肠经的荣穴,属水。因为大肠经是阳金,金生水,故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治大肠经实症。
找穴:左手食指指头弯起来,在第三个横纹头(由上至下数)这里。在纹头上面一点点下针,不能直接下在纹头上,因为那里有痛神经。
下针:将病人手指弯起来,一手压着下针。大肠经的经穴走向是由手走到头。
辩别:1、手不能前抬,是大肠经的问题。2、手不能梳头,三焦经的问题。3、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的问题。据病情判断虚实,在对应经的子穴或母穴上下针。
三间,从二间穴进入手掌的关节缝隙处,属性为木。
有名的三间透劳宫。三间穴下到劳宫穴(手掌的中心点),主治风湿关节炎肿痛。当手不能握拳,用此针法,留二十分钟起针,效果很好。
三间也可透到合谷穴。
五、合谷穴
把病人手握起来,虎口的最高点就是合谷。
合谷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
原络治疗法:就是取它当病经的原穴。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所谓的原络治疗, “原”是病经,“络”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大肠经的原穴合谷,虚症、实症都可治。
其他功效:隔姜灸合谷,治脸上青春痘,油性皮肤控油,还可美白皮肤。
在大拇指和食指骨头快到交叉点的地方有个穴道,叫牙痛合谷穴,可止牙痛。
这个地方有脉,要用指甲把它移开一点。下针不要太贴近骨边,会伤到骨膜。
大肠的脉走到上牙,故上牙痛在大肠经治,可针合谷。右边上牙痛扎左边,左边牙痛下右边。门牙痛,两边都下。
牙龈肿胀,在龈交放血,下针也行。
妇人怀孕时不能下合谷。孕妇在合谷上可泻不可补(补了会落胎)。
大肠经是从四肢末梢往身上走,顺着此方向下针,就是补,逆向下针为泻。
若手臂酸痛,肩抬不起来。可下针到合谷穴引到气后,提针到皮肤表层,再逆着大肠经的经下针,就是泻。如果不痛了还有酸,就再提起来到皮肤表层,再顺着大肠经下针,就不酸了。
孕妇临盆时,如果合谷有脉一直跳到食指边,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起来,就是假性的阵痛,因为合谷是气脉所在。
六、虚实症的诊治
大肠经的实症,主要表现为痛,大概一周以内,用子穴去泻它。
一周以上为实带虚,痛多酸少,就先泻后补。
时间再长点儿变虚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再泻。
纯虚症,只酸不痛,用补。
纯实症或纯虚症时,有时用一个穴道就好。
大肠经又痛又酸时用原穴。在对面的原穴下针,再下表经或里经的络穴,病就去掉。
左食指正面,从下至上分别为风关、气关、命关。
古医书参考:给小孩看病时,若在其左手食指侧见有一条黑色青筋通往风关这边,说明病在浅表,很好治。通到气关时,病就比较重。通到了命关,小孩子就没治了。
七、阳溪穴
找穴:手张开,在大指根部两条筋的凹洞处。
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对治目风赤烂,寒热疟疾,往来寒热。
临床上阳溪很少用。
八、四关穴
身上有四个关很重要。手上的两个合谷穴,脚上的两个太冲穴(脚的合谷,在脚大趾跟二趾中间),即为四关。
开四关的目的:若病人不知什么地方痛时,就下合谷、太冲这四关。下完后病人就知道痛在哪儿了,然后再取穴施治。
合谷穴越大,人的气越足。
九、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相通。有络穴存在,所以阴阳才互相平衡。治症:肩痛、牙齿痛、耳鸣等大肠经实症。虚则齿寒,怕冰冷、风吹,需补之。
络穴和原穴均可做补泻,一个穴道就可补泻。
温溜穴,在偏历上两寸处,针此穴要从骨缝下针。
肺经一定在骨头的下面阴侧,大肠经在骨头的上面阳侧。
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治大肠经的炎症。
十、曲池与手三里穴
找穴:将手肘弯起来,在纹头与肘骨中间。
下针也要曲肘,不能太靠近肘骨,直刺。
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属金,土生金,故为大肠经的母穴,大肠经虚症在此补之。
十一、捻转针手法
下针引到气至,用捻转法做补泻:逆时针方向快速过去,很慢回来,重复此动作几次(通常补五下,泻六下)。不能一直过去,针会卡在里边。卡针时,在曲池上下一寸处各下一针,就可以出来了。
捻转法一般用在不方便使用迎随的地方,如二间、曲池穴。迎就是逆着气血流注的方向扎针,为泻。随就是顺着它,为补。
补泻还可用插提法。
曲池还是肚脐以上的消炎穴。如皮肤痒,曲池合谷同时针,效果很好。
陶圆红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33
  • 粉丝3
  • 关注9
  • 发帖数85
114楼#
发布于:2015-11-16 22: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时心得。
太渊穴是脉之会,脉的病都在这里治疗,这个穴道在筋和血脉的中间,不要扎到筋上否则会很痛,太渊是母穴,肺虚都在这里治疗,久咳为虚,在太渊下针。
鱼际穴,在骨头和肌肉的中间,是荣穴,属火,可以治乳癌症。
少商是井穴,多用于点刺放血,十三鬼穴第一个穴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只要治疗扁桃腺发炎,少商放血效果很好,小孩子发烧在少商和大椎放血,退烧很好。
扁桃腺发炎放血后,在下针列缺、照海,喉咙就不痛了,再在少商放点血。
当有时症发生的时候,扎俞穴,也可以扎鱼际。
手阳明大肠经,遇到阳经的时候,五腧穴属性发生变化,变成了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
大肠是属腑,属于阳,所以揉的时候顺时针方向,顺着大肠的方向,有助于排便。大肠经第一个穴位是商阳,是井穴,属金,肺跟大肠互为表里,吸气的时候是肾脏在管,吐气是肺脏再管,呼吸困难,吐气和吸气困难的话病在的地方不一样,吐气困难病在肺脏,吸气困难病在肾脏。
商阳是井穴,在左手食指旁,点刺放血少商、商阳、大椎三处,几乎所以的烧都可以退去;扁桃腺发炎也可以治疗,主要在退烧方面。
大肠经的荣穴叫二间,大肠经五行属金,阳经的荣穴属水,,因为大肠是阳金,所以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可以治大肠经的实症,大肠有实症,就可以泻它。
肩膀抬不起来,不能往前抬是因为大肠经,不能梳头是三焦经,不能往后抬是小肠经,虚实证就看病多久了。
二间过了是三间,三间是木穴,三间透劳宫很出名,手掌中心是劳宫,治疗风湿关节炎肿痛效果很好。
合谷穴,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原络治疗法,原就是病因,络就是表经或者里经的络穴。
虚实辨别:实症是痛,差不多一周之内,超过一周就会实中带虚,痛多酸少,虚中带实,酸多痛少,如果是纯虚证就是只酸不痛,实症就是泻子穴,实中带虚就先泻子穴后补母穴,虚中带实就先补母穴后泻子穴,纯虚症就只补母穴。
大肠经的原穴合谷,虚症实症都可以治疗。
合谷用处:灸合谷用于脸上油很多的人,隔姜灸效果很好,美白也可以灸合谷,有一个神穴,牙痛合谷,大肠的脉走在上牙齿,牙痛下针合谷穴,左边痛下针右边牙痛合谷穴,右边痛下针左边牙痛合谷穴,门牙痛两边都下。
怀孕的人不下合谷针,孕妇可泻不可补。
中医接生就看合谷脉,如果合谷脉跳到食指就是要生了。
看儿科是看左食指,由下到上三节分别是风关、气关、命关,有一条青筋,如果在风关病在表,很好治,如果到气关,病比较重,如果在命关小孩子就不行了。
阳溪,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于火。
四关穴:合谷是两个关,太冲就是脚的合谷,叫做开四关,浑身疼就下针四关,其他的痛都没了,病根就出来了,合谷穴是气穴,合谷穴越大越高,气越足,久病的人合谷就凹进去了。从合谷可以看到气的兴衰。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偏历穴可以治疗肩痛、喉痛。如果大肠经遇到实症的时候可以用偏历穴,像牙齿痛、耳鸣。虚则齿寒,怕冰冷、怕风吹,我们就补偏历穴。络穴和原穴都可以做补泻。
温溜穴,偏历穴上两寸是温溜穴,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大肠经的炎症都可以用它。
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属土,大肠经属金,土生金,所以曲池是母穴,虚证可以补曲池穴。必去肩膀痛半年了是虚证可以下针曲池穴。
捻转针手法,补是采阳数,泻是采阴数,补是五下,泻是六下。捻转法用于不方便使用迎随的地方,迎就是顺着它,逆着扎就是泻。
皮肤痒,因为大肠与肺表里,上半身痒可以同时下曲池、合谷,因为曲池可以消炎,皮肤痒是针下去20分钟后病就好了 ,下针的同时痒也去了。
邓小兰
侠客
侠客
  • UID201870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15楼#
发布于:2015-11-17 00: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1116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一、鱼际少商
鱼际(荥穴,属火。针要下在骨头和肌肉的缝中。乳痈乳癌。
少商井穴,属木) 肺经穴。在大指甲桡侧1。放血治扁桃体发炎退烧。
肺经,从中府、云门少商穴,联络到大肠经。
补充:治症时,可扎肺之五输太渊或者荥穴鱼际。
二、手阳明大肠经
阳经的五腧穴属性:金(井)水()木(俞)火(经)土(合)。
大肠是传导之官。大肠经卯时气血流注到这边。顺时针方向揉,可助排便。
三、商阳穴
大肠经井穴,属阴金。大肠经也是金,是阳金。肺跟大肠相表里。肺是里,大肠是表。
吸气是肾在管,吐气由肺在管。在少商、商阳和大椎上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退掉。
四、二间与三间
二间 大肠经荥穴,属水。因为大肠经是阳金,金生水,故二间是大肠经的子穴,治大肠经实症。
找穴:弯曲食指在第三个横纹头(向心数)。在纹头略下进可少痛
下针:将病人手指弯起来,一手压着下针。大肠经走向是由手走头。
辨症1手臂不能外展平举过肩是大肠经病2、手不能梳头,三焦经3、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据病情判断虚实,在对应经的子穴或母穴下针。
三间,从二间穴进入手掌的关节缝隙处,属性为木。
针刺三间透劳宫。三间穴下到劳宫穴(手掌的中心点),主治风湿关节炎肿痛。当手不能握拳,用此针法,留二十分钟起针,效果很好。三间也可透到合谷穴。
五、合谷穴
把病人手握起来,虎口的最高点就是合谷。
合谷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荥俞经合属性。
原络治疗法:取病经原穴。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 “原”是病经,“络”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大肠经的原穴合谷,虚症、实症都可治。
病之虚症和实症的区分:1.实症   7天内,痛而拒按,子穴泄之即癒;2.实中带虚一痛多酸少,先泄后补,3.虚中带实一酸多痛少,先补后泄。4.虚症一不痛,只有酸,喜按,母穴补之。有酸有痛用原穴治,原穴可补可泄。原穴当做病经,如上肢大肠经又酸又痛,病在大肠经,直取大肠经之原穴-合谷。如果病在肺经,可针肺经与大肠经之络穴-列缺。此即为原络治疗法。
常灸合谷穴(隔姜灸),可治面部青春痘,改善油性皮肤,美白肌肤。奇穴牙痛合谷在第12掌骨近心端中间。这个地方有脉,要用指甲把它移开一点。下针不要太贴近骨边,会伤到骨膜。
大肠的脉走到上牙,故上牙痛在大肠经治,可针合谷。右边上牙痛扎左边,左边牙痛下右边。门牙痛,两边都下。
牙龈肿胀,在龈交放血,下针也行。
妇人怀孕时不能下合谷。孕妇在合谷上可泻不可补(补了会落胎)。
大肠经是从四肢末梢往身上走,顺着此方向下针,就是补,逆向下针为泻。
若手臂酸痛,肩抬不起来。可下针到合谷穴引到气后,提针到皮肤表层,再逆着大肠经的经下针,就是泻。如果不痛了还有酸,就再提起来到皮肤表层,再顺着大肠经下针,就不酸了。
孕妇临盆时,如果合谷有脉一直跳到食指边,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起来,就是假性的阵痛,因为合谷是气脉所在。
六、虚实症的诊治
大肠经的实症,主要表现为痛,大概一周以内,用子穴去泻它。
一周以上为实带虚,痛多酸少,就先泻后补。
时间再长点儿变虚带实,酸多痛少,先补再泻。
纯虚症,只酸不痛,用补。
纯实症或纯虚症时,有时用一个穴道就好。
大肠经又痛又酸时用原穴。在对面的原穴下针,再下表经或里经的络穴,病就去掉。
儿科指纹诊法 左食指正面,从指根指尖分别为风关、气关、命关。风气命三关定病之轻重与预后。古医书参考:给小孩看病时,若在其左手食指侧见有一条青筋通往风关这边,说明病在浅表,很好治。通到气关时,病就比较重。通到了命关,小孩子就没治了。
七、阳溪穴
找穴:手张开,在大指根部两条筋的凹洞处。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对治目风赤烂,寒热疟疾,往来寒热。临床上阳溪很少用。
八、四关穴
双合谷双太冲为全身之四关。全身痛用开四关法(左右合谷,左右太冲)。合谷穴可诊断疾病,可以看到气的兴衰。如久病的病人,合谷的肉没了,凹进去了。中风经年的病人,合谷没有肉。合谷穴越,人的气越足。
开四关的目的:若病人全身,无法准确告知最痛点时,就下合谷、太冲这四关。下完后病人就知道痛在哪儿了,然后再辨病取穴施治。
九、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相通。有络穴存在,所以阴阳才互相平衡。治症:肩痛、牙齿痛、耳鸣等大肠经实症。虚则齿寒,怕冰冷、风吹,需补之。
络穴和原穴均可做补泻,一个穴道就可补泻。
温溜穴,在偏历上两寸处,针此穴要从骨缝下针。
肺经一定在骨头的下面阴侧,大肠经在骨头的上面阳侧。
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治大肠经的炎症。
十、曲池与手三里穴
找穴:将手肘弯起来,在纹头与肘骨中间。
下针也要曲肘,不能太靠近肘骨,直刺。
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属,土生金,故为大肠经的母穴,大肠经虚症在此补之。如半年以上肩膀酸痛。不便使用迎随补泻可以捻转法补泻(快进慢转回,取阳数为补)。
十一、捻转针手法
下针引到气至,用捻转法做补泻:逆时针方向快速过去,很慢回来,重复此动作几次(通常补五下,泻六下)。不能一直过去,针会卡在里边。卡针时,在曲池上下一寸处各下一针,就可以出来了。
捻转法一般用在不方便使用迎随的地方,如二间、曲池穴。迎就是逆着气血流注的方向扎针,为泻。随就是顺着它,为补。补泻还可用插提法。
曲池还是肚脐以上身体的消炎穴。如皮肤痒,曲池合谷同时针20分钟痒即止
戴艺英
会员
会员
  • UID2018742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
116楼#
发布于:2015-11-17 01: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戴艺英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6日《针灸大成》第15-16集心得
手阳明大肠经:
一,商阳穴  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吸气是肾脏管,吐气是肺脏在管。当食指桡侧指甲角下。
二,二间穴,微握拳,当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三间穴  ,微握拳,当第二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三,合谷穴  握拳虎口最高点就是合谷。用生姜灸祛痘,美白,皮肤变好。气旺油性皮肤灸合谷。牙疼穴在拇指食指两个骨头快到交叉点的位置。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四,阳溪穴   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与拇长伸肌健之间的陷处。
五,四关穴  合谷太冲四关穴。
六,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腕横纹上3寸,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曲池连线上。治肩痛,牙齿痛,耳鸣,偏历上两寸是温溜穴
七,曲池与手三里穴   曲池屈肘,纹头与肘骨中间,直刺治肩膀疼,皮肤痒,上半身止痒曲池加合谷最有名,二十分钟病就好了。面口合谷收。
曲池下二寸是手三里,也叫扭伤穴,治疗腰扭伤,落枕。

周永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70
  • 粉丝1
  • 关注4
  • 发帖数16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17楼#
发布于:2015-11-17 02:18
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5.16课心得。
7、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穴→为什么叫做鱼际。大拇指扣起来像个鱼肚子,骨头和肌肉中间就是鱼际。
下针下在骨头和肌肉的缝中。
鱼际→是荣穴→属火。鱼际治病→治乳痈→中医讲乳痈就是乳癌。
少商穴→大拇指指甲根部外侧就是少商穴。
少商穴→是井穴。
少商穴针方法→平常是点刺放血,放血用的。少商也有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个
是人中,第二个是少商。
常识:井穴一定在指头旁边,所以井荣俞经合,从指头到手肘。
少商穴→就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
少商穴→主要的治症是治扁桃腺发炎。治小孩子扁桃腺发炎的时,在少商放血,一下就好很多。小孩子发烧在少商放血。在大椎放血,少商也放血,可以退烧。
扁桃腺→嘴张大,舌头根部喉咙两边突出来的就是扁桃腺!当发炎是会肿大像荔枝般。治疗扁桃腺有针刺扁桃腺放血法!在放血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等扁桃腺放血完,再下列缺、照海,喉咙就不痛了。然后少商再放点血。这就是针刺的手法。
《针灸大成》写“少商,肺脉之所出”。乳蛾→就是讲扁桃腺。
肺经,从中府云门一直到少商穴,走完少商以后,这气血会回到大肠经上面。当有时症发生,可以扎俞穴,也可以扎鱼际,因为是荣穴,所以两个都有效果。
五、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遇到阳经时→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了→变成金(井)水(荣)
木(俞)火(经)土(合)。五腧穴的阴阳五行的性改变了,叫做金水木火土。
大肠经→《内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云白肠”
生理学的重心:肺是三点到五点。大肠经是上午的五点到七点,在卯时气血流注到大肠。大肠是属于腑,是属于阳,所以在揉丹田的时候,是顺时钟的方向揉,顺着大肠的方向
推,可帮助排便。因为肺主皮毛,所以手掌轻轻碰,气就开始动了。
1、商阳穴
商阳穴→大肠经第一个穴道是商阳。
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
大肠经→是金,跟井穴的属性相同,都是金。肺跟大肠是表里,一个是阴金,一个是阳金。肺脏是里,大肠是表,这两个互为表里。
吸→管肾,吐→管肺,吸气困难病在肾,吐气困难病在肺!
少商穴和商阳穴→都是井穴,放血在少商和大肠经的井穴商阳上面。点刺放血,少商商阳放血,大椎也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去掉。扁桃腺也可以治,但主症是在退烧方面。
2、二间与三间穴
二间穴→第一个穴道是大肠经的荣穴,我们叫二间。
二间穴→大肠经的子穴!由于大肠经这个经络五行是属于金,荣穴是属水,因为大肠经是阳金。所以二间变成是大肠经的子穴。大肠经的子穴,治大肠经实症。大肠有实症时,在此穴泻它。
二间穴定位→左手食指指头弯起来第三个横纹纹头。
二间穴如何下针→将病人手弯起来,不能直的下,要弯曲指头,然后一压,一压肉会比较
多,比较不痛。这是我们下针的手法。
实症判断→所谓实症,大肠经的经穴走向是由手走头。例如,抬手有三个动作,第一个是手没办法前抬→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手上面有三条阳经,手三阳控制三个动作。西医说五十肩,就在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上面治疗,
虚实要看病多久,在该经的子穴、母穴上下针即可。实症→是痛是拒按,从二间穴跳过来,三间穴→食指弯曲指跟横纹处关节缝,这个缝就叫做三间。
三间穴下针→三间透劳宫,手掌的中心是劳宫,三间穴下到劳宫穴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当手不能握拳,针下去,二十分钟,起针,就可以握了,隔天会更好。三间也可以透到后面的穴道合谷穴。
3、合谷穴
合谷穴定位→手握住,虎口高起来的地方,最高点就是合谷。合谷是非常大的穴道。
合谷穴→阳经的原穴。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穴没有井荣俞经合属性。
治疗法则→就是原络治疗法。取它当病经的原穴。合谷穴就是大肠经的原穴,那所谓的原络治疗,这个“原”就是病经,“络”就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虚实症之诊治
实症→就是痛→一周之内。治法:用子穴泻之。
实中带虚→超过一周以上→就是痛多酸少。治法:先泻后补
虚中带实→再久一点,酸多痛少。治法:先补再泻
虚症→就不痛,只有酸。治法:用母穴补之!
所以,病人是纯实症或纯虚症时,有的时候用一个穴道就好。有酸有痛时。痛比较多酸比较少时,先泻后补。第二种扎原穴,扎病经。大肠经又痛又酸,就用原穴,对面的原穴下针,针原穴就像你跟身体讲话,我知道你的病在大肠上面,这时候扎肺经的络穴,表经跟里经的络穴,肺经的络是列缺。下原穴,再下表经或里经的络穴,病就去掉。这样就是原络治疗了。阴经没有原穴,阳经才有。那大肠经的原穴→合谷→“虚实皆拔之”意为虚症或实症都可以治疗。
合谷用法:非常多。①治脸上痘痘!用生姜灸!用在油性皮肤上,气很旺,灸合谷。②女人美白灸合谷,皮肤会变很好。
牙痛合谷穴→手的虎口有两个骨头快到两个骨头交叉点有个穴道叫牙痛合谷。
牙痛合谷穴主治→上牙齿痛,因为大肠的脉是走到上面的牙齿,所以上牙痛在大肠经治,下合谷穴。右边上牙痛扎左边,因为左病右治。左边牙齿痛下右边。正好门牙痛,两边都下。牙龈肿胀很大时,龈交放血,刺破放血出来。下针也可以,一般是针刺下去,血出来就好了。
牙痛合谷穴下针方法:此穴是牙痛的止痛穴,这个地方有脉,要用指甲切一下。你表面上可以看到青筋,不要扎到青筋,青筋就是静脉。把它移开一点,穴道很大。扎牙痛合谷,不要太靠近骨边,会伤到骨膜,顺着骨边下去很痛。
禁忌:合谷穴,怀孕不可下针,可泻不可补。
补泻手法→大肠经是从四肢末梢往身上走,顺着气血下针,就是补。同样一个穴道,
逆着下针就是泻。孕妇在合谷上可泻不可补(因补了会落胎)。
例如→肩抬不起来,针扎到合谷穴引到气后,把它提起来,提到皮肤表层,
再逆着大肠经的经下针,这是泻。如果痛没了,还有酸,就再提起来到皮肤表层,再顺着大肠经下针,酸就去掉了。用合谷脉动,判断孕妇生产,孕妇肚子阵痛,如果合谷有脉在跳,一路跳到食指这边,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阵痛而脉没有浮跳起来,就是假性的阵痛。因为合谷是气脉之所在。
大肠经用在小儿科→食指三个指节从指跟向指尖方向分别叫风关、气关、命
关。在诊断小孩子的病时把小孩子的食指拿起来一看,有黑的青筋,青筋到风关病在浅,在表,很好治。到了气关的时候,病就比较重。到了命关,小孩要走了!
4、阳溪穴
阳溪穴→手握起来在靠近手腕横纹处有个一个凹洞,有两个筋的凹洞,这凹洞叫阳溪。
阳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属火
内症“目风赤烂,寒热疟疾,往来寒热”,你们可以参考看看。阳溪很少用过,除非对方有对称的痛点,才会用。以后我会讲到对称治疗。
5、四关穴
人体四个关→合谷是两个关。脚上两个关→就是太冲穴→太冲就是脚的合谷,在脚大指跟二指中间。开四关目的→当病人全身痛时,下针四关查找痛点,然后根据经络在取穴!
合谷→是气穴,所以合谷穴越大越高,气愈足。久病的人合谷肉都没了,凹进去了。中风的人一堆都是这样子,肉都没了,所以合谷很重要,可以看到气的兴衰。
6、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与肺经的络穴列缺是通的。这也是反关脉的地方,
偏历穴→大肠经络穴。由于有络穴存在,所以阴阳是互相平衡的。这是正常人,如果是不正常的人,要想办法让他平衡。
偏历穴治症→肩痛;大肠经遇到实症可以用偏历穴;牙齿痛、耳鸣。虚则齿寒,怕冰冷、怕风吹,我们补之。所以络穴和原穴可以做补泻,一个穴道就可以做补泻。
温溜穴→温溜穴就是偏历上两寸。手肘,肺经一定在骨头的阴侧,而大肠经在骨头的外侧。从偏历穴上两寸就是温溜穴
温溜穴→扎这穴道要手臂棱起来从两个古缝下针。
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因为大肠经的郄穴,所以大肠经的炎症,可以用它。
7、曲池与手三里穴
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都从曲池往回找。
曲池是人身上的大穴。将手肘弯起来,曲池一定是拱手取,在纹头与肘骨中间,不能下太靠近手骨,要过来一点,不然会很痛。直针进去。
曲池穴→就是大肠经的合穴。
曲池的穴性→在大肠经的阴阳五行里属于金,
曲池穴→大肠经的母穴~因为土生金,而合穴是土穴,曲池金穴,所以曲池穴是大肠经的母穴。
曲池穴大肠经的虚症在此穴补之。什么是大肠经的虚症,我肩膀痛,痛半年了、痛三四个月了,就是虚症。在曲池下针,本身就有补的效果。
捻转针手法
捻转针手法→就是下针气到后做补泻,很快的转动再慢慢转回来,泻采阴用六下,补采阳用五下!
捻转法→一般用在不方便使用迎随的地方。迎就是逆着它、迎就是气血这样来,逆着扎就
是泻。随就是顺着它。迎随法要用在可以迎随的地方,如二间迎随很痛,曲池穴迎随也很痛,就用插提法、捻转法。
曲池穴→除了是大肠经的母穴以外,曲池也是上半身,肚脐以上的消炎穴。
皮肤痒治疗→因大肠与肺表里,我们可以下曲池,而合谷是气穴,所以上半身的皮肤痒最好的治疗是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因为曲池也有消炎的做用,皮肤痒时,针下去约二十
分钟后,病就好了。下针的同时痒也就去掉了。止痒的效果非常快,上半身止痒以合谷和曲池最有名。
歌诀叫面口合谷收,所谓面口合谷收的意思是,面部的病,口部的病,都可以在合谷下针。比如说面部中风,下合谷。通常下面针的时候,会先下合谷,因为有麻醉作用,下完合谷后再去透。
曲池穴治症→肩膀痛、皮肤痒等等。
三里穴→曲池穴往下两寸,叫三里。三里穴也叫手三里,另外一个名称叫扭伤穴。
例如:有人腰扭伤,扭伤穴针下去,左右捻捻,叫病人慢慢活动,扭伤就开了。
例如:落枕或脖子突然不能动了,针手三里。
云南—保发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05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27
118楼#
发布于:2015-11-17 14: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7日《针灸大成》第17、18课心得

一、合谷穴
歌诀“面口合谷收”主要治疗:面部、口部、中风、麻醉。合谷透刺对侧。曲池治疗颈肩痛、皮肤瘙痒效果很好。曲池下2寸是手三里(扭伤穴)治疗腰扭伤、落枕。
二、肘髎穴与巨骨穴
上廉和下廉分别在手三里的下一寸和下二寸,用得很少,曲池往上是肘髎穴,这个穴位取穴的,拱手,曲池往后有个大骨头,过了这个骨头边上一个陷下的地方,按着有点酸就是,曲池上后一寸就是。肘髎主要也是治网球肘里配合曲池增强疗效的一个穴位。 手五里,就在曲池上三寸的地方,肌肉与骨头中间,用得也比较少。
巨骨穴很好找,从肩髃上来,这两边骨头有个缝,这就是巨骨穴。我们自己用手按着会有点酸痛,巨骨穴用得不多,有时会配合肩髃穴来治疗肩痛。巨骨禁针
三、中风八大穴
中风八大穴——百会、肩髃、曲池、合谷透后溪、风府。狐臭——肩髃透极泉,肩髃,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取穴。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就是肩髃穴。臂臑到曲池痛,还有可能是淋巴结有问题,我们中医用一个从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的操作方法,有七寸长针这样专治瘰疬,而且效果很好。从曲池下针,得气后回退针到皮下,沿皮透刺一路到臂臑,肩髃主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急性踝关节扭伤。
四、天鼎、扶突穴
巨骨往上天鼎和扶突,这两个都在在颈部的穴位,大家摸自己的食道两边都有一块大肌肉,靠近食道这边的是胃经,另一边的就是大肠经,扶突的位置是平喉结,在那块肌肉边上,应该也很好定位的。天鼎穴在扶突穴下一寸的地方。天鼎穴用用得少,但可以治上肢麻木,肩周炎,扶突用得比较多。
五、禾髎、迎香穴
禾髎穴,鼻孔下方,这就叫禾髎穴左右各一个,用得比较少,最后一个穴位迎香就用得很多了。鼻翼两边旁开五分,这个穴道我们叫迎香穴,用迎香穴治疗鼻炎有两种刺法,一种是迎香透鼻通,一种是迎香朝鼻子平刺,如果病初起就用平刺,如果是久病就透鼻通。
足阳明胃经
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入上齿龈,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内承浆穴(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发际至额(头维),与督脉会于神庭。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会大椎,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胃,络于脾脏。缺盆部直行之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入小腹两侧气冲。胃下口部支脉:沿首腹里向下到气冲处与前脉会合,再由此向下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膑,沿着胫骨前嵴外侧,下经足背,进入足第2趾外侧端(厉兑)。经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足背部支脉:从足背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江陈敏
贫民
贫民
  • UID2018547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6
119楼#
发布于:2015-11-17 15: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7日《针灸大成》第17、18课心得
一、合谷穴    “面口合谷收”,意思是面部的病,口部的病都可以在合谷下针。合谷有麻醉作用。曲池可治肩膀痛皮肤痒等等。曲池往下两寸,叫三里。还有另外个名字叫扭伤穴。腰扭伤了,就下手三里,左右捻捻,让病人慢慢活动,扭伤就开了。也治落枕。
二、肘髎至巨骨穴   曲池直下连至阳溪穴,往下两寸是手三里,手三里往下一寸上廉,再往下一寸是下廉。在阳明经上逗可以直乳痈、硬块活手臂问题,手臂的病。肘髎,这个曲池,在拱手的地方,往后有个大骨,过这个骨头就是肘髎。可下针,打网球受伤,就是这里受伤,可以放血拔罐。肘髎穴往上三寸是手五里,禁针。臂臑从手肘7寸,也可从肩髃穴下两寸,主瘰疠,臂痛不举等等。
三、中风八大穴   百会穴,肩髃穴,曲池,合谷透后溪,风府穴。肩髃透极泉穴可治狐臭。从肩髃上来,这两边骨头有个缝,就是巨骨穴。手阳明阳跷之会。禁针。
四、禾髎与迎香穴   禾髎可治鼻子问题。迎香治鼻不闻香臭,鼻塞下针透到内迎香才有效。透迎香时先扎合谷麻醉。一测时,扎对侧合谷。
五、足阳明胃经  胃者仓稟之官,五味出焉。
1、头维穴在发际转角处。一般针得少。足阳明和足少阳之会。禁灸。
2、正常人的脉息是以息四至。我是摸脉医生,我是一呼一吸,病人奶跳四下,四至五都可以。胃是肾关,肾关门的地方。
3、历兑穴,内庭穴,陷谷穴,冲阳穴,解溪穴,足三里,是胃经的井荣俞原经合。胃经多血多气。胃经的气脉是在右手的关部。尺部是肾脏,子宫胞户。左手的寸关尺分别是心脏,肝胆,肾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