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楼#
发布于:2016-02-25 22:34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2-25《黄帝内经》第27课心得把脉须安静心无杂念方可。春天脉须如鱼游在水面上一样浮,只须稍加一按即可得之;夏天脉须升于皮表,手指与皮肤接触即可得到;秋天摸脉时须稍重压至里肉际方有脉,好像将冬眠之虫即将入土不出状;冬天的脉须按至骨边才有脉跳,此脉附在骨边如冬藏之虫一样。心脉呈现搏动坚硬且脉形长者,此阳亢在上而无阴津,人必有舌卷不能说话的毛病,如果脉软且形散状,表示病人口渴饮食量大,然此类消渴必自愈。肺脉呈搏动坚硬且脉形粗大而长,此亦阳亢在肺,血热过盛必离经叛道,而病人则吐血。如肺脉变成软弱而脉形分散状,则病人必已大汗出尽,今日则已无汗可发了。肝脉若搏动坚硬且长大,病人面色不青,必受坠伤或跌打内伤等,若脉为软弱而形散,病人面色润泽必有溢饮之病。如胃脉呈坚硬且形大,面色发赤红,此人必有骨盆如折断之痛。若脉软弱无力且形散就是胃阳不足,故消化不好,饮食停在胃中过久而痛或呕吐。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必生喘息不止的病,如脉呈软弱无力状,面色又不润泽而黄黯,必足跗肿胀,像水肿样。若肾脉搏动强而坚硬而形长,病人面色黄而赤杂,必然有严重的腰痛,如果脉为软弱无力而形散,必有贫血现象且尚未复原。如果心脉跳得很急,为心疝病。因为心脏为里之脏,小肠为它的表腑,因其表里关系,脉数必有积,故会在肠募穴关元处出现硬块。风邪之病形成就会出现寒热的现象,如果内热不去,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饮食再多都会消瘦的消中病。手足厥冷的病不去,日久就会变为癫痫一样的疾病。长时居于风吹之处,必引起慢性下痢,风邪进入经脉中久而不去,则会成为皮肤粗糙化脓的病。因四季不同而发生的疾病,只要依据五行的法则,采用克制其时邪的方法,即可治愈。
|
|
106楼#
发布于:2016-02-26 19:32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丁春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20课心得。 五脏有五色,五色在外面只看到一点光泽,是正常色,当内脏出问题时看到的非常强烈,是为病色。五色代表五脏,原因是五脏中藏五色营养,五脏有疾,营养进不去,会上至面部,显现原色。 正常肺主肃降,属金,肾为水,金生水,肺气会进入肾,肺有问题,气不能下,停于上焦,造成喘。 脉象左右弹动,脉形长,脸色发青,脉左右弹动代表积气在心下(胃),造成腰痛、脚冷、头痛等症状,脉形长,是指脉超过了寸脉九分、尺脉一寸,此为长脉。 正常脾脉是缓脉,如脾脉大而虚脉,是有积气在腹中。女子腹部太寒则不能怀孕。汗出当风:在出汗时受风,太阳主表,主开,出汗时,太阳经打开毛孔,此时如果受风,风邪会入侵。 脸色发暗,脉坚而大,是有积气在小腹。肾脉主沉,如浮上来代表肾有问题。面部气色是胃经在管,可看眼袋周围的色辨明病症。胃气足病人不会有危险,如面色胃气之色不见,青色为肝经,赤色为心经,五色主五脏之病。在诊断时,要辨明有无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府均属阴。 脑主收藏,脑部有实证,男女不同。如脑受撞击有积液,男子较安全,女子危险。反之如脚肿,男子危险而女子较安全。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天气之所生,宣泄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消化系统,不泄就便秘了,跟脏的性相反。五脏之气也从肠胃而排。表里关系,大肠得到肝血有力量排便,肝的浊物通过大肠代谢出来,不能久留。 脉属手太阴肺经,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脾胃经气表现在肺的气脉上,是由脾土胃气化生而来,而五脏六腑之气均由胃气化生,因此脉象可显五脏气脉。治病一定要知道大小便的情况、脉象、情志,才可查病的源头。 |
|
107楼#
发布于:2016-02-26 22:30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2-26《黄帝内经》第28课心得病人久病色才会变,尺脉部位可分为三处,尺之中部侧属胁肋位,尺之外侧为肾臟之位,尺之内里为腹中之位。关脉部位左右手不同,左手关部偏外是肝脏,关内侧是横膈膜位。右手关位外侧是胃,内侧为脾。寸脉左右手亦不同。右手寸脉外侧为肺,内侧为胸,左手寸脉外侧为心臟,内侧为纵隔膜位。脉愈向前则病在前面,脉愈向后则病越后。寸脉向鱼际位伸展为胸上喉咙位,尺脉向尺泽位延伸超过一寸以上则必在少腹腔的底部或足胫部位生变。脉呈粗大形,则必阴之津液不足,造成阳热有余,此为中焦有热的征候,脉形来时速去时慢,且寸脉实而有力,尺脉虚而无力,表示阳气盛于上,下焦阴却不足,这是手足冰冷癫痫的疾病。脉来缓慢去时速,寸脉上弱尺脉强实,此人胸阳不足必会恶风。所以人会厌风吹乃因阳不足。所有的脉如果同时都出现沉而形细且数时,是肾脏引起的手足冰冷症,若又出现脉散状,则必寒热并结。出现脉浮而散,必生目眩而易倒的病。脉形俱浮但不见烦燥之脉,此病必属热症,且在消化系统或血脉中。如果有烦燥之脉,则病在手部,所有脉形细而沉骨,必病在里脏,出现骨痛。如脉属静者,则病在足。脉形出现脉数有时又一停者,是表示病在阳在腑,会有下便脓血的现象或下痢。所有病症在脉中都能诊察出来。濇脉即是脉中气血有不流畅的感觉时,这是阳气有余,阴津不足。脉呈滑动如珠转时,则为阴津有余的现象,阳气有余,则会感觉身体热但汗却不出;阴津有余则必汗多身冷;阴阳皆太过时,病人会无汗且恶寒。手按脉时,用手指推脉向外,但脉不动且附骨,此必胸腹中有积聚。重按脉时,如向里推,脉会反弹朝外,此为身有热病。如寸口脉较尺部脉强,乃腰部以下发冷。如寸脉不足尺脉反盛,病人必生头痛项强之病。重按脉至骨边,脉出现无力感,此脉气不足象,病人必腰椎痛而且身体有麻木的现象。
|
|
108楼#
发布于:2016-02-27 12:08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丁春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19日《黄帝内经》第21课心得。 同样的病有不同的治法,因地域不一样。 东方之地,乃日出之地,是天地阴阳始生之地,靠近海岸,人們的食物以鱼和盐居多,鱼类多食使人中焦气热,热中指阴不足阳有余。食盐多容易伤血,使血液变得粘稠,生活在這裡的人们皮肤黑且纹理粗糙,所得病大部分是痈疡之类的病症,适合用针灸來治疗。 西方之地为日落之地,天阳地阴始收之所,出产金玉,沙石居多,人们住在山岭上,多风吹,穿皮衣吃肉类较多,所以脂肪层较厚,外邪不能伤其身体,生病内发。适合用毒药(中药)來治疗。 北方之地,天地闭藏之所,地势较高,日光较少,天寒地冻,人们居住在帐篷中,饮食上多食奶类和肉类,容易得藏寒生满病,适合用艾灸來治疗。 南方之地,天高地广,万物茂盛。其地柔软湿润,常年多雾多露水,人们喜吃酸及发酵之食物,所以人们大多皮肤细腻,皮肤成赤色,易的痉挛麻痹之症,适合用九针來治疗疾病。中央者,其地平和湿,物产丰富,人们食杂而不劳,故多病厥寒热,适合用导引按矫來治疗。 移精变气论:上古之人劳逸结合,无欲无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算身体有病症的出现,只要用祝由之数,转移情致,然後加强锻炼,身体很快就好了。现代的人,不知持满,患得患失,不顺应四季的生长收藏,不锻炼身体,内忧外患,一旦病邪数至,就会深入人的身体,甚至到达内脏。 看病要观察病人的色和脉,色是望诊,脉指摸脉。配合五运四时八风六合,变化以观其妙。色应日脉应月。肝青弦,金克木,贼邪严重,肝摸到肺脉,心赤洪,太大是正,如果摸到缓脉,脾土反辱到心脏。 汤济分为外洗和内服,中古医生治病,先用汤药十天,去八风五痹之病,十天不好可用根茎果实类,吃不下的用外洗,药气。看病人有神就好治,保护好他的隐私,知道病情发展。 汤液与作酒,用粳米,糯米最好,火用稻梗最好,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至坚之物。 |
|
109楼#
发布于:2016-02-27 17:20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丁春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0日《黄帝内经》第22课心得。 上古之人少有过度伤神伤津之事,即使有病,亦必很浅,用祝由之术即可治愈,圣人制造酒和汤液只是為了预防萬一。 中古之人道德秃废,纵欲过度,且繁杂事多,人一旦感染病邪,必很深入,必須用汤药治之。 今世之人,人心以乱,环境污染,违逆四时,日夜颠倒。必須用毒药攻其中,砭石针艾治其外,否则不能治愈。 用强药攻病时,病邪未消,反而造成病人血虛形衰,因为病人不相信医生的医术太差造成的。 针灸之理,是要把不正常的氣血回归正常,如果病人精神不佳,意志上又不配合,就会造成疾病无法治愈。 疾病进入人体的是先由皮毛而入,而后五脏阳气衰弱产生的,如人身津液充满,但肺阳不足,无法分配营养到五脏里去。正常人肺主肃降,在人体少腹津液很多,肺气无法下降时,气会向四肢走,造成气居于内,日渐消瘦。肺主皮毛,治疗时用缪刺法,在四肢井穴放血,或在四肢有青筋处点刺放血,此为开鬼门,可让肠胃、膀胱通畅,阳气通畅全身,使其自愈。 揆度是教人如何度量诊断病之深浅的书,揆度法把天分成24个节气,12个月。12个月对应到人体12经络。节气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人体也一样人的经络,也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奇恒是一部专门讨论特殊疾病的书。五行图东南西北中对应肝心脾肺肾,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如果把人的头部也看成一个五行图的话。左面为肝,右面为肺,上面是肾,下面是心,中央是脾。从肚脐上看也是对应的, 人体内氣血的变化都可以在脸上显现出來,若见病色浅,淡,用汤药十日可愈。 病色较深,就必须用很多药材配合來治疗,可以在二十日之内愈。病色深而暗,则需要把药材和酿制的酒來煮,百日左右方可愈。病人面如尘,面部无油光,且精神不振,则必不治,病人百日之内死。 病人出现脉短,是死症。寸关尺,寸脉为阳为九分,尺脉为阴是一寸。当寸脉小于九分,尺脉小于一寸时,称为短脉。当寸脉大于九分,尺脉大于一寸时,称为长脉。寸脉为阳,阳性浮,气比较长,尺脉为阴,摸上去沒有脉,气比较短。阳脉浮阴脉沉是正常,阴脉浮而阳脉沉,是阴阳反逆,病人烦躁口渴,却不喜饮水,不恶寒,其脉如中空一样极为虚弱,此乃色脉不和,脉症不符就难治,死脉。表症脉,病人会有皮肤病等表症。脸上的气色以胃气来说,由下往上走,为凶,阳之极,阳极生阴,气向下降,头面是冷的,为正常,男左为逆右为从,女是反的。 |
|
110楼#
发布于:2016-02-28 00:14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2-27《黄帝内经》第29课心得健康的人每吐一次气脉跳两次,每呯一次气脉跳两次,再次呼吸之间有停息叫定息,此时脉又跳一次,一呼一吸加上定息脉共跳五下。如医生吐一次气,脉跳一次,吸一次气脉跳一次,这是阳气不足的现象。如医生吐一次气,病人脉跳三次,吸一次气脉跳三次,表示有急躁现象,如果尺部之皮肤较热,就是温病,也是津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病。如果尺之皮肤不热,脉虽速但感觉脉内气机有加速象,此为风病,也就是外感病。如同样如此而脉内出现流动不畅感,就是涩脉,则病人必有痹病,即麻木不仁。人的一次吐气,脉跳四次以上者必死。脉已不跳动时亦死。脉形忽快忽慢者亦死。正常人身上的阳气都源于胃,所以胃气的正常人就健康。人一旦无胃气必死。诊断胃有无胃气如下:春季时脉稍弦状表有胃气,如脉多弦,表示胃气已少,就是有肝病了。如果脉呈全弦状,表示胃气已无,病人必死。胃气之脉中如察到有如细毛一样的脉,表示病人在秋季会发病,如毛脉已强表示金气甚强,在春季为木,为金克木之象,即肝气不足而致金盛,故必有肝病。所有身上的筋都源自于肝脏。夏季脉较洪大,若脉前微后又居之乃为钩象;洪中带微钩为正常。如胃气充足,一旦钩甚表示胃气已少,就是心臟有病,脉呈全钩状乃示胃气已绝,病人已无生机。夏季胃气之脉如杂有石服,表示冬季必生病,如果脉皆呈石脉,则为水气甚强,夏季为火时,故火气弱以致水气过强,故为心脏病。长夏为土时,胃气正旺,脉呈微软弱为正常。如果过弱乃胃气灭少现象,就是脾有病,此时节如果出现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状,则为死脉。如果软弱之脉杂有石沉之脉,表示在冬季发病,微弱至比较严重时为现在即有病。长夏之季五脏之气禀受于脾。即脾主五脏内之肌肉,脾脏气盛,则脉呈现有微弱之土脉。秋季时节,有胃气之脉为微毛脉,也是正常人之脉。如果毛脉盛多,则是胃气减少的现象,是肺有病。如果脉呈全毛脉,表示胃气已失,病人必死。如果呈微毛脉中杂有弦脉,则表示一到春天就会发病。当脉出现脉很盛时,表示现在肺就有问题。因为秋季为肺金之气,如果木气过盛,必是金气不足导致。胃的大络又名虚里,其上贯穿横膈膜而与肺相连,现出表面居于左乳下,其脉动甚而隔衣可见。这是宗气所聚这所,为气之总汇,也是胃气根之所在,一旦病人喘息剧烈,造成左乳下宗气脉位时常停止就是病在胃之大络中,病邪聚此而积留不去造成的。宗气脉停止即是心脏已停止。寸口脉过与不及所表现出来的病可依以下规则来看:一、寸部脉出现短脉,此人必然头痛,因为寸口为胸阳之所在,如果脉短则胸阳不足,阳气无法入头,头是诸阳之会,今阳气不足,故头痛。二、寸脉如出现过长之脉,病人必有足胫之病,此阳盛于上百不下。三、寸脉坚而搏出表面时,病人必有肩背痛,因背肩为胸阳之腑,此阳欲不出受阻之象。四、脉沉而坚实,其病在中在内部,此为阳气受阻于中无法出表之象。五、寸脉浮在皮表且盛大时,这是病在表也,因病人有表症,阳气尽出与之相抗。六、寸脉如沉百微弱,表示病人里阳不足即免疫系统较弱,就会往来寒热体能与病邪相抗,时胜时败,或肠子下坠或下腹疼痛。七、寸脉如沉而左右两侧横跳,此必肠下有积聚不去,胸阳无法下达。或出现腹中有瘀积凝阻之病。八、寸脉若沉而急缓不定,这也是往来寒热之表现,如第六条,者是胸阳不足造成。九、手部脉出现盛大且内滑而坚搏者,此病必在外,是阳气出现与病邪相抗之象。十、手部的脉如出现小而坚实之状,此必病生内也,其邪阻阳不使出状。十一、手部脉呈小面微弱,重按则四散,此病已久,病人已至气血两虚。十二、手部脉如浮且滑而快者,是新得之病,病人免疫系统受病激而壮盛之自卫能力表现。十三、手部脉如急状,此病乃疝气或脐之部位疼痛。此阳气受阻于下焦腹部,多因寒致。十四、脉出现滑动上下状,此为风病,风中于表也。十五、脉形重按即散出,表示病人有麻木不仁病,因气血不足,无法润养皮肤关节乃致。十六、脉形呈缓慢但滑动上下状,病人必有内热之病。十七、脉如盛大而紧,此必胀满之病。举凡脉象顺从阴阳之变化,此病易治,脉反逆阴阳不合于四时,此病必难治。脉不合四季之变化,又有五脏相克之现象,此病难治。
|
|
111楼#
发布于:2016-02-28 13:24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丁春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1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女人左面为阴,右面为阳,左面部为肝,右面部为肺。在观察病人气色时,如肝的青色一直从左向右边去,是阳上加阳(重阳)。当右部肺的白色一直从右向左边去,是阴上加阴(重阴)。重阴重阳都是病情加重,是阴阳失衡。 诊脉时尺为阳,寸为阴,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是阳往外走,为搏脉,此时病在表,因有外邪侵袭,体内阳气会出来与之对抗,对抗时会产生寒热交合相争的现象。仅有寸脉,表示阴气消减,仅有尺脉,表示阳气消退,为独脉。脉中空而无力,是血不足。从尺脉到尺泽处如有很多青筋,是贫血。孤阳之脉或孤阴之脉都是重病。脉有虚实,虚脉好治,实脉难治。 诊要经终论 正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規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此时人之气在脾。五月六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时人之气在头。七月八月时,阳气开始受损,此时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地气开始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时人之气在肾。 治疗时,要按照四时节气,掌握针刺的深度、力道,如病在皮肤,浅刺即愈,病较重应留针,夏季针刺时,要刺孙络腧穴。 下针时,春夏要浅,秋冬要深。如违背了四时下针的深浅,下针深度不足为不及,过深则为过,这样不会有什么效果,反而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心藏神,神分阴阳,阴为魄,阳为魂,魄为静,魂为动,因此明辨阴阳非常重要。 针刺胸腹背时要避开五脏, 如误扎到心脏,一日死,扎到脾脏,五日死,扎到肾脏,七日死,扎到肺脏,五日死,扎到中膈者,必损中气之管道,病虽愈,但不足一年必死。 短刺止痛法:胸痹疼痛,可在痛点处假想一条直线,在前后各下一针,用短针即可。天冷时下针要注意保温。要严肃手不要抖,如遇到肿症下针出针时要摇针,为泻法,经络上的穴位不可以摇动针柄。 |
|
112楼#
发布于:2016-02-28 23:00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2-28《黄帝内经》第30课心得诊尺脉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一、凡手臂多呈现青色之血管,表示病人失血过多;二、尺部之脉缓而散,易疲劳倦怠。三、人安卧于床,但脉形却盛大,此即脱血现象,人必极虚。四、尺脉如按而形散且上下滑动,必因津液不足,故知病人必过量出汗而致。五、尺部之肤如冰冷且脉形细小,为里寒已盛,病人必下痢不止。六、尺部之肤若热,且脉又较粗大,此即热中,也就是中焦内热壅盛状。病人脉为纯弦之象,此为肝绝,因金克木,故病人必于庚辛之金日死。见到纯钩之心脉,心脏已衰,病人易死于属水之壬癸日。见到纯代之脉,病脾气已绝,病人常于木气最旺之曱乙日死。见到纯毛之肺脉,此肺气已失,病人常于丙丁火气最旺之日死,因火克金。见到纯石之肾脉,为肾气已绝,病人常于戊己之土日死。举凡见真臟之脉皆为必死之象,且由脉状可知何日死。人所食之五榖为生命的本源,所以一旦水缺乏则人必死。脉中无胃气者,即是肝呈全弦无缓之象,肾呈全石无缓之象。人体之阳脉盛时,如见脉形洪大且长形,此为太阳脉,如脉现忽快忽散,时长时短,此为少阳之脉。如现浮大而形短者,则为阳明之脉。平常的心脉,其来时滚滚如珠状,触按时如圆珠子在转动状,这名之为平。春脉就是肝脉,是肝气最旺之时,其属东方属木,天地万物自春季始生也。因为生之始,故其气较软而虚滑轻松,形如弓弦一样较长且直,故名弦脉。与此相反之脉,则为病脉。如果脉气来时坚实且强,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体外。如果服气来时空虚而微小,这就是不及,表示体内有病。脉呈太过表示病人善忘,头脑不清昏昏然,眼目发黑而晕厥。如为不及,会令人胸痛牵引背部,向下发展为两膝位胀满等症状。
|
|
113楼#
发布于:2016-02-29 22:44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2-29《黄帝内经》第31课心得夏季为心脉,心属南方属火,万物因热而盛长,所以脉气必来时盛大去时衰弱,此为钩脉。与此相反表示有病也。如果脉来时盛大去时亦大,这就是太过,病生于外,如脉来不盛,去时反盛,这就是不及,也可说是寸脉微弱,尺脉盛大亦同,其病在体内。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如果太过时,今人全身发热而皮肤痛,甚而出现皮广化脓红肿的浸淫疮(丹毒)。不及时,会今人心情烦燥,热上入肺则生咳嗽吐涎,热向下则生气泄或下血等症。秋季之脉为肺脉,肺属西方属金性,此时为天地万物收成之时节。故此服气来时必轻浮于皮表,且其势来急去而散,这就是浮脉之意,与此相反者病。出现太过的秋脉,中央坚硬雨边虚空,这就是太过了,病生体外。脉形如羽毛一样但应手则微弱,这是不及,病在体中。出现太过的秋脉,病人会气上冲胸而背痛,胸中不舒服而欲吐。若是不及的秋脉,则会发生气喘。呼吸急促且咳嗽不断。气若上冲不止,会咳血,气若下降病人会气喘咻咻不止。冬脉者为肾脉,北方水也,万物收藏之所,故其脉沉且博动有力,反者为病。冬季脉太过使病人出现极易疲劳的症状,背脊痛且呼吸很浅,病人不喜发言,若是不及之脉,则令人胸中空空如悬,好像饥饰饿一样。腰部寒冷,脊椎酸痛下腹胀满,小便淋沥不畅。脾脉是中央土,位四脏之中央,主要功用在对肝心肺肾脏贯注胃气,这是动能之源。脾脏正常时,为人之常态,一般无法知道,但脾一但失去作用,则脉会明显的反应出来。脾脉太过会出现像流水一样,连续状而不停止,主病生体外了,表示病人四肢不举且有沉得感。脾脉不及则脉如鸟之啄物,跳跳停停。这表示病在体内,病人的五官及大小便必丧失功能闭塞不能,会使五脏之气混乱,又名重强。
|
|
114楼#
发布于:2016-03-01 12:29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丁春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2日《黄帝内经》第24课心得。 太阳经脉气绝时,病人目必上翻,角弓反张手足紧抓不放,面色苍白,此时津液已亡,只有皮毛上有少许津液尚存,如再汗出如油,乃津液尽,病人必死。 少阳经脉气尽时,病人必有耳聋现象,全身关节松弛无力,眼目怒睁,无法闭合,等到病人眼睛无法转动时,必会一天半内死,死前病人色会先成青白色,然后死去。 耳聋分两种,一种是外來的压力造成的,一种是从内脏发出來的。 阳明经气尽时,病人会口眼乱动,易受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想突然一时之盛大是回光返照,手足麻痹时脾主四肢,是死亡之时。 少阴经脉气绝时,病人脸黑无光肾的颜色反逆到脸上,齿龈退缩而生黄垢,腹部膨胀,食不下咽,大小便不通而死亡,肾主大小便。 太阴经脉气绝时,腹会胀满,呼吸不畅,会有噫气和呕吐,一旦呕吐剧烈时,气必上升,病人脸上会出现赤色状,如呕吐不出秽物而积留体内,就会造成食物不入,大小便不通,面部就会出现黑而无光,皮肤干燥枯萎,而终致死。 我们常用的汗吐下三法,汗法用在表症上,吐法总在病邪较高,下法用在大小便不通。当病在经络治疗或内脏之间,或筋骨之间我们用和解法。 当病人有便秘时,要先找出真正引起便秘的原因,如病人便秘同时脸色发黑,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肾脏功能不足引起的,要从肾上治疗。当便秘是因为大肠干燥引起时,病人面部会成赤色,可用下法。 厥阴经脉气绝时,病人会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心情烦躁,严重时舌向上卷,睾丸上缩,入腹而死。 十二刺法 偶刺:治心痹,正面一针后面一针。短刺:治骨痹,哪点痛在骨头上下针直针。 治病要分辨阴阳,如青春痘为阳病,阳病好治,阴病(凹进)不好治。 脉的诊断方法:诊脉一般在清晨日出之时最为恰当,因人初醒,阳气尚聚于体内,未向四肢运行,人也还没有吃饭,身体此时经脉最正常,气血平稳。 清晨阴气未动,阳气未散,可喝一杯冷水,冷水入腹,身体所有的阳气会聚集在胃,好像对胃按摩一样,不会得胃病。也可以在冷开水里面放一点海盐,躺在床上时,不起来,先打开盖子,坐起后立即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吸收到最好的营养。 |
|
115楼#
发布于:2016-03-01 23:49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3-01《黄帝内经》第32课心得人体五脏互相运贯,且依其相生的顺序而运作。五脏中,一旦某一脏有病,会影响到被其所克的脏,如果无法施予正确之治疗,常态时有三个月,有时则六个月,急性病的短则三日,慢则六日,其传入五脏不治而死。从诊脉上能察出胃之阳气盛衰者,就可察出病因。病从何来,能从脉上察出五脏阴气之盛衰者,就能断出病人生死之期,这就是因为时节属性与所病之脏腑,依五行相克的法则知道何时会受到病邪最强力的伤害,终致运转停止而死亡。五脏皆受气于胃,胃为五臟津液能源之所在。五脏之气,不会来自手太阴肺经,都是因为有胃气,而后再输送到肺中。五脏各有其气血流注之时,但都来自手太阴肺经之运送,一旦病邪严重则人之精气必衰弱。所以严重的病人,其胃之气必然无法与脏气同时贯注于手太阴肺经中,于是就使真脏之气独现。凡独见真脏之脉,此必病邪已完全破坏其脏之功能,故其必死。
|
|
116楼#
发布于:2016-03-02 13:18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丁春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3日《黄帝内经》第25课心得。 脉短则气病,一呼二至一吸二至,中间有一停,人的呼吸脉动是五下,超过就为太过,没有就是不及。瘦子脉大,胖子气少脉细,脉变大的时候病会越来越严重。 关部是人体中间横隔的地方。代脉:气衰,摸上去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浑浑革至如涌泉:阳气没有办法进去,往回逆,脉变的很大。 当一个脏出问题的时候,颜色就会跑到脸上来,如红的很鲜红,是心脏有问题。如果春天看到脸上青色是正常,如果是白色,就是贼邪。看病看眼睛要看眼神,如果眼神没有了就说明精衰,中医一开始接触病人就先用耳朵来听。人要保持情志很好,不要被吓到,神失掉了就不好。 五脏者中之守也,脏的性要能够守,要强。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吃东西太多了,会胀满中焦会比较湿热,气太盛了会伤肾恐。每天讲重复的话,是气被夺了。吃完就吐掉,代表胃里面有东西堵到。胃没有消化代表小肠太冷了。中医辩证不准,就容易开的药太多,也没有效果。汗尿是同源,冬天没有流汗,小便次数比较多,是正常。发汗不停小便过多,不正常,表阳虚。人呈现头歪双目无神,头上有天柱穴,天柱倾,神要离开了。如果背驼肩缩,伸展不开状,表示心肺必衰弱。腰部为肾外卫,如果病人无法摇转腰部,肾要出问题。膝部是筋所聚之处,膝无法自由屈伸,是筋的问题。人如无法久立,是骨有问题。强骨的方法,可以炼功夫,打坐。脉症要合,不合就比较危险,摸到真脏脉就是死症。 |
|
117楼#
发布于:2016-03-03 11:46
@教官—藁城—贾英然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丁春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4日《黄帝内经》第26课心得。 如何根据四季节气看脉 人体的三焦系统连接人体所有的脏和腑,三焦正常,人的气脉就会随着节气走。春季之时阳气始生,天气渐温,人体内的阳气也与天同步开始从地底生发。春季应肝,肝脉玄,此时脉应像出土的小苗一样,如破土之势。夏季之时天气炎热,阳气非常盛,人的阳气也生发到表,夏季应心,心脉洪,此时脉相应是强而有力之像。秋季主肃杀,阴气始生,阳气始收,天气渐凉,人身之阳气也渐渐的收回体内,秋季应肺,肺脉浮,此时的脉像应如秤尾一样,摸上去是浮在表面,但重按即退。冬季之时,阳气全部潜藏在地下,地面上十分冰冷,人体之阳气也藏于肾中,冬季应肾,肾脉沉,此时之脉相应像沉在河底的石头一样。 二十四节气,冬至以後的四十五日,是自然界阳气微出,阴气微退的状态。夏至以後的四十五日,是自然界阳气微退,阴气微出的状态。自然界的陰陽消长之变化,与人体脏腑的陰陽变化和脉相都是吻合的。如果节气改变,而脉相不变或和脉相与季节不合,就知道病之所在。 判断疾病发生时间 实则泻虚则补,这是常态,天地也是这样,水满则溢,不足则补。 从梦里也可以知道,阴盛则梦见大水,快要淹死,阳盛则梦见房子烧着了,阴阳都盛则梦见两人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坠,年轻时在长,下盛天癸来,吃太饱就会梦见施予,饥饿时会梦见拿人家的东西,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身体里有小的很细的蛔虫则梦人聚,体内有长虫就会梦见相冲突打架。 一个人面色发黑,但能吃能睡,提示有灾发生。如发生的时辰在9-11点,可调节成晚上9-11点,晚上在家睡觉,灾会从梦里过去。人是周循环的,可利用梦来避灾。上工治未病,上工还以避免准备发生的灾。中医医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世。 |
|
118楼#
发布于:2016-03-03 20:19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3-02《黄帝内经》第33课心得凡治病必细察于外形、精神与气色之润泽,按其脉知何脏为主病,及病情是新病还是陈年旧疾。切不可失去治疗时机。外形气色皆未失真,这是可治之病。如果病人病色很浅,此病易治,按脉时脉与四季相合时,此病可治,如脉微弱但内里气血流畅,这是有胃气的征兆,可称为易治的病。如果外形消瘦精神不振,上即难治之病,正常之气色已失,面皮无光,这是很难痊愈的病,脉变为坚实且盛大,这代表病越深,如果脉形已反逆四季节气时,此已为无法治愈之病。五种实症主死,五种虚症主死。脉壮盛,皮肤炙热,腹胀,大小便不通,目昏气闷,此为五种实症。脉细小,皮肤冰冷,呼吸短促,大小便失禁,不吃食物,此为五种虚症。五虚症者,食物入胃,仍可吸收,且下痢止,可存活。五实症者之病人,其身汗出,且大小便亦通畅,亦可存活。天地至数其始于一,而终止于九。一者为天,二者为地,三者为人,如上三倍三数而有九候,来决定生死,来治疗百病,来调合虚实,来去除病邪。三部分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各有三候,此三候又以天、地、人三位来区分。必须用手指来指示方可知其真位。上部之天部位在两额侧足少阳胆经上之悬厘,曲鬓位为足少阳脉气所在。上部之地部在两颊下之人迎脉处,为足阳明脉气所行之处。上部的人部在耳前动脉位处,为手少阳三焦气所行之处。中部也分天、人、地三位,其天部在手太阴肺经经渠位,为肺气所在。地部在手阳明经的合谷位,为大肠脉气所在。人部位在手少阴心经之神门位,为心脉之所在。下部也分天、人、地三位,其中下部的天位,在足厥阴肝经之太冲位,为肝气之所在。下部之地部在足少阴太溪脉之处,为肾气之所在。下部之人部在足及阴脾经的箕门位或足阳明胃经之冲阳位,因此下部之天位以诊察肝藏,地部以诊察肾藏,人部以诊察脾胃之功能。中部也是有天、人、地三位,天位以察肺,地部诊察地气如保,人部可诊断心臟。天部来诊断头角内的循环,地部来察口齿的运转,人部来察耳之功能。病人体形大而脉反而细小,兼之呼吸短促者病危。病人体形消瘦脉反而大,兼又胸中胀满者必死。凡外形与脉气相符者生,参差不调和者乃病。
|
|
119楼#
发布于:2016-03-03 20:2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9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6-03-03《黄帝内经》第34课心得三部九候之脉,如果都呈细小若有若无时,就是阴脉,如冬天一样,一旦如此则病人必于半夜死亡。如果脉呈盛大急躁,呼吸短促者为阳脉,如夏日一样,则必在中午死亡。所以往来寒热的病,都是在早晨死,中焦热盛及但热不寒之病,都死在中午,得风病死者,都在黄昏死。得水肿病者,都在半夜死。脉形呈忽快忽慢,时强时弱者为脾气已绝之脉,病人会在辰、戊、丑、未四个时辰转换处死亡。体消肉脱时,即令三部九候之脉正常,病人亦死。脉如为大、小、速、迟、陷下等七种脉,若九候脉之同时出现此类之脉,有时亦不会死。这是因为是外感风寒之病,或女人月事之病,其像七诊的病,但并非真的,才会如此不会有危险。若有以上七种之病脉,而脉中又无胃气,此乃必死,此际会出现打嗝与噫气等症,表示胃气已绝。举凡脉速者必无病,脉气来迟者必病,脉气不来者必死。皮肤无油光润泽,摩擦时会涩手指者,此为阴阳俱绝之征,亦主死亡。病在经上则治其经,用补泻手法去虚实之症,病在表面孙络上,可在其部位放血。血液循环有障碍时,造成身体疼痛,治在其病的经络上。若病邪停在奇邪之经脉,可利用刺在井穴上放血,及四肢青脉处放血之缪刺法。病人为瘦弱体力不足的人,其病没有产生变化时,须用很恰当的刺法去病邪又不伤正气。上实下虚的病人,须延着经脉察诊,找出瘀结所在,针刺放血,以通其气血,眼珠吊者,表示太阳经脉气不足状。这些者是决定生死的要件。举凡人情志上的变化与劳动状况,只要有关系到日常生活起居的,脉都会改变。诊病之法须视人胆大胆小,从骨肉皮肤的状况即可察知病人属何种人,此法为诊断之要法。凡人于饱食时,汗大量流出,其汗乃出于胃之津液,受惊吓而让人冷汗直冒,此汗乃出于心之液。人持重物远行,所出之汗是由肾脏而出的。人因恐惧而奔走,所生之汗来自肝脏之津液。人因运动或过劳其所生之汗来自脾脏之津液。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人之所病乃起因于过于耗损内脏之津液,这是常见之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