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1230楼#
发布于:2016-02-04 09: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
23日《黄帝内经》第5课心得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神管魂和魄。魄:白天看到鬼就是魄不守。魄汗讲的就是肺里的汗。肺里的汗该流而没有流尽时,就会出现形体变弱,很干燥。背后的俞穴(是阳气所走的地方)就会闭塞,膀胱经的俞穴都是阳气走的地方,募穴是阴气走的地方。当阳气不行时,会有风虐。
   风为百病之始。最早病是来自外面。《伤寒》《金匮》认为,所有的病都是来自伤风,来自外在。当我们治疗脏或腑的病时,治到后面出现风症,这也是病开始好的表现。
 
     腑为宣泄,脏为收藏,泄与藏均是因为阳气在行。阳气正,浊物排出,营养收藏。当阳气不足时,好的坏的均会累积起来。阳气产生阻隔时,一定要即时将其泻出。正常人
24小时是一个周天循环。每天正常大便,是阳气在走。行阳很重要,阴积是因为阳不行。每天中午阳气盛,阴开始升,日落时,阳气衰,半夜阴气盛,阳开始升。阳盛-少阴-太阴-阴盛-少阳-太阳-阳盛,四相循环。
     阴不胜阳,阴没有办法去控制阳。阳不胜阴,阴主五脏,五脏气争。阴阳平衡,脏腑之间要协调。例:肝为阴木,大肠阳金,互相制衡,互相合作。脏为阴,腑为阳,当阳气不通,会有很多原因造成便秘。肝脏位于右肋处,当夜里1:00-3:00时醒来,则此便秘和肝有关。如果是300-5:00时醒来,是肺导致的便秘。当看到腑的问题时,要想到脏,脏腑是相联的,所以可以通过腑来看里面的问题。


   肝木象,有风都会动,肝(木)是风脏;如果吃太饱,经脉输送力量不够,容易生痔疮;如果喝酒喝太多,气逆,呼吸会短促;人出力抬东西靠的是肾脏。骨会大杼,髓会绝骨,承山是因为肩膀上有大杼,抬东西是用骨头的力量,强行去抬东西会伤到肾。
 
阳强到能把阴密住,不耗阴。阴阳在身体里是相互牵制的,缺一不可。当阴受伤时阳将无法守,当阳受伤时阴会耗散掉。阴阳分离会非常危险。生寒热病是因为身体暴露在风吹、节气的改变,是外来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因为冬伤于寒。温病本不存在,都是因为冬天受寒而致,表面的热症是因为里寒所致,吃寒凉的药不合适,当时可解决,还会反复。里寒多是因为饮食不节,还有就是来自外部的寒。
 
 

   五脏对五色和五味:肝(酸,青)-心(苦,赤)-脾(甘,黄)-肺(辛,白)-肾(咸,黑),肝主酸,心主苦,脾主甘,肺主辛,肾主咸。饮食上,五味不能太过,过犹不及。过食酸味,肝的津液会增加太多,会克到土伤到脾脏,太咸会伤到骨,会克到火影响心脏,同时肾主吸入导致呼吸短促;吃太甜会克到水伤到肾(导致肾的营养色黑色无法进入肾而浮于体表)因而会看到黑色但不亮。吃太苦,会影响到肺。五味要平均。食物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常吃的食物,味道比较淡;另一种是入药用的,味会很厚重。蔬菜原味微苦。
     东南沿海一地人,喜欢吃醋,酸(肝),不生胆结石。青海地区,天气冷,味厚,吃青盐,味厚,不生肾结石,海盐没有这个效果。。不想得胆结石,多吃酸,不想得肾结石,多吃青盐。
不能过食,比如海南岛的五指山上的果农与海边的渔民交换食物都得盲肠炎,均是过食的原故。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1231楼#
发布于:2016-02-04 14: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1.五风与八风
1.1节气与五风

春天,东风,引起肝病,进入位置在颈项;病在头,头痛大部分是因为春天伤于风。症状:易流鼻血。
夏天,南风,引起心病,进入位置在胸肋;病在脏,夏天多汗,脏气向外,受风后,风进入内脏很深,所以病在脏腑。症状:胸胁苦满。
秋天,西风,引起肺病,进入位置在肩背风门肺俞穴;病在肩膀,肩背痛大部分是因为秋天的时候伤于风。症状:风疟。
冬天,北风,引起肾病,进入位置在腰股肾俞穴、四肢骨缝中间;病在四肢,四肢关节酸痛大部分是冬天伤于风。症状:麻痹晕厥。
长夏,节气交换,引起脾病,进入位置在脊背十一、十二椎俞穴;脾主少腹、主湿,所以少腹有很多津液(湿),脾受到风寒伤害,阳不能固湿,湿就会从小肠、大肠排出来,发生洞泄。症状:里寒下痢。
【引申】长夏:按黄历,春季自清明后的十三日至立夏为止共十八日;夏季自小暑后的十三日至立秋为止共十八日;秋季自寒露后的十三日至立冬为止共十八日;冬季自小寒后的十三日至次年立春为止共十八日,合为“长夏”,故长夏是季节在交替时的中间地带。
四季养生:冬季收藏时节不过度运动、消耗体力,则春季必不生鼻衄;春季时保护好颈项不使生病,则夏季不病胸胁,长夏季则不生洞泄里寒,秋季则不得疟疾,冬天则不会延伸出麻木痹病,下痢而汗流不止。冬季善于藏精气不外泄之人,春季不生热病。夏季炎热,当汗出散热,不汗出者,秋季必成疟病。
这是一系列的,一旦某个节气受伤,后面的节气也都会受影响。了解这个是为了能够找到病因所在。
1.2四时之胜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者。如图示:
1.3八风

天地有八方,风向依四季的变化而有不同,命名如下图所示。人们随时都浸润在八风之中,当环境突变或起居不正常时或情志郁结不畅或饮食不节,身体内阴阳消长不平衡时,病邪就趁虚而入,渐渐进入五脏,即五风造成病变。
八风图示


弱风
大弱风
谋风
西
婴儿风
 
刚风
凶风
大刚风
折风

2.人的阴阳(男女不同)
(1) 人身:男人胸为阴背为阳,女人胸为阳背为阴;(原则:颜色淡为阳、颜色深为阴);
(2) 脏腑:脏为阴(主收藏转化之功),腑为阳(主消化排泄);
(3) 表里:表为阳,里为阴;
(4) 五脏:横膈以上即上焦肺、心为阳,为清,横膈以下即下焦肝、脾、肾为阴,为浊。冬春病在阴(肝肾),夏秋病在阳(心肺)。
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对应诊脉,膈为关,关上为寸,为阳脉;关下为尺,为阴脉;阴阳脉中间有个交界的地方,就是长夏——脾脏。
【引申】横膈膜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清浊,正常人浊物上到横膈膜即止,超过界限为反常,横膈膜对阴阳协调至关重要。
【应用】大肠的浊气本来只能上到横膈膜,由于燥热,沼气冲到横膈膜之上,顺着阳明经上冲到头面后,到达印堂,所以阳明经头痛扎中脘穴,就是让浊气下去,清浊分离。
3.五脏与五行
东方:青色,肝脏,开窍于目,味酸(天然酸,如柠檬),肝藏魂,病发惊骇,像木、要疏,其畜鸡,其谷麦,上为岁星(木星),气集中头部,其音角(嘘声),洛数为八(阴数之极),其病必连到筋,水果为李,其味臊。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32楼#
发布于:2016-02-04 16: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60204日《黄帝內经》第6课心得
*食之过急过饱,阳气不行则会得急性盲肠炎
1. 节气与五风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春气者,病在头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夏气者,病在脏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秋气者,病在肩背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冬气者,病在四肢。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脾主少腹,脾有问题生湿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春天时吹东风,人伤于东风,病在肝,病的管道是颈项,受病时先犯头,易生鼻衄。
2.八风
如附图

3.阴阳:
外为阳内为阴,男人胸为阴背为阳,女人胸为阳背为阴。如溺水尸体,胸朝上为女尸,背朝上为男尸。脏为阴腑为阳。
冬春病在阴,夏秋病在阳。横隔以上(心肺)为阳,清。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横隔以下(肝脾肾)为阴,浊。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阴中之至阴为脾。对应诊脉,寸对应阳脉,关对应横膈,尺对应阴脉。
4.五脏五色五行
东:春主青色,味酸,肝脏,开窍于目,肝藏魂,病发惊骇,其畜鸡,其谷麦,像木,要疏,数8,在音为角,水果为李,其味骚。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33楼#
发布于:2016-02-04 16: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1.四时气候与五脏
春天,东风,引起肝脏生病,反应在颈项,保护好脖子;春天
夏天,南风,引起心脏生病,反应在胸肋,保护好胸肋;夏天人要多出汗。
秋天,西风,引起肺脏生病,反应在肩背;
冬天,北风,引起肾脏生病,反应在腰股、四肢骨缝中间;冬天不要出汗
长夏,节气交换,引起脾脏生病,反应在脊背,容易发生洞泄(脾主少腹,脾主湿);
冬春病在阴,夏秋病在阳。

2.人的阴阳:
男人胸为阴背为阳,女人胸为阳背为阴;
脏为阴,腑为阳;外为阳,里为阴。
横膈以上即上焦肺心为阳,为清,黄膈以即下焦肝脾肾为阴,为浊;中间是由横膈膜分清浊。
对应诊脉,膈为关,关上为寸,为阳脉;关下为尺,为阴脉。
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如果大肠的浊气太过,就会顺着阳明胃经上至面部,不会停留在经络上,而是引起印堂附近头痛,即阳明头痛扎中脘,让浊气下去。
灸友84311
贫民
贫民
  • UID202243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1
1234楼#
发布于:2016-02-04 19: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05 《针灸大成》第2课心得
针灸的使用时机
1.针灸的使用时机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为什么要灸?
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因为艾本性向下,它的本性是属阳的。
2.针灸的禁忌
除了体力不够,不下针。有一个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我们对称治疗,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1. 隔姜灸

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感觉温热,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若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洒上一些硫磺粉及大黄粉就可以了。
b.隔盐灸
精盐不能用,要用青盐,先将盐炒熟。凉了,再倒在神阙穴上,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c.隔蒜灸
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
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
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
疱疹: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用干棉花,不用有酒精的棉花。我们放点凡士林在上面,轻轻一烧,烧完就会整个干掉。我们平常用全蝎,去药房买全蝎粉。
D.米粒灸
我们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
灸的大原则:
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06 《针灸大成》第3课心得
二、针灸的急救法
1.先针人中
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
2.就是十宣放血。
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捉五个手指,一下子就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
3.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
4. 涌泉穴。
将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
5. 百会放血。
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
伤口烂了,里面化脓,火罐可以吸脓,还有瘀血,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我们会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出来。
四、火罐的用法
用真空的来吸。火罐用的时候就要拿火罐枪将空气吸出来,拿的时候后面的尾巴一拔,气就放出来了。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
乳头,多汗, 头部的地方不上火罐。痔疮,现在是用放血针,刺完以后,就用火罐把它吸出来。。在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 受伤时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同身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
  1. 针刺的深浅讨论
  1. 有受季节的影响,春夏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
  2. 受病情的影响,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
  3. 身体不同位置的,按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1.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1. 针只能扎一次,穴道一定在两条肌肉中、肌与骨中间、筋和肌之间、筋和筋之间、筋与骨中间、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07 《针灸大成》第4课心得
  1.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 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我们叫单刺。指头放在穴位皮肤上,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个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针头很利,不能用挑勾出力的方式。
  2. 。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做为标准,十四岁以下,单剌不留针,十四岁以上,就留针。
  3. 下针时,病人采用卧姿。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就是晕针,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先叫病人躺平。将胸腔的扣子打开。
  1.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1. 常用的针3215,32是针号,数目字越大,越细, 15是一寸半
  2. 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指头旁常用一寸针来扎,三寸针用来透穴。
  1. 黄帝时代九针型式

下针都会留一点针身在外面,不会整只插下去。只有针身跟针柄接合处容易折断,若一段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一下压旁边的肉,针就出来了。
第三章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它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戊己是土,庚辛属金。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要用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每一个脏都相对应于一个腑,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08 《针灸大成》第5课心得
寅时开肺,是凌晨三点到五点。大肠开卯时,是五点到七点。胃开辰时,七点到九点。脾脏开巳时,九点到十一点早上,心开午时,十一点到下午的一点,小肠,是一点到三点。膀胱,是三点到五点。肾脏,是五点到七点。心包经,七点到九点。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是三焦经。九点到十一点再回到胆,胆经是凌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肝经,一点到三点。
在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又可分成青赤黄白黑。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十二正经有六阳经、六阴经。
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十二正经中,所有的阳经及所有的阴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经合,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阴经五行的排行,叫做木火土金水,阳经属性是金水木火土。每一条经有它的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就是原穴。
四、病在脏取井穴
病在越深的地方, 要在指头末稍下针,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
遇有颜色出现,我们选取穴道的时候用荣穴。
  1. 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按照时间发病的,。按地支歌去判断。要下他的的俞穴。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09 《针灸大成》第6课心得
  1.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
  2. 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的,还有胀满的病,我们大部分选用合穴来治疗。
  3. 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五脏不平衡时用的。
  4. 与四季的关系
    长夏的定义,是节气在转换或季节的交换。看得到的都是阴,阴就是有形的。力量有多大,那就是阳。冬天的时候刺井穴。只要有味道的问题治在合穴,主秋,秋天。

十一、五行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一、任脉与督脉
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诸阳之会! 会阴穴男人,在肛门和睾丸下方的中间。女人在阴道和肛门的中间是穴。在溺水时让病人采用趴着的姿式,小腿跪着。用三寸长针。针进入会阴时要对着心脏的方向下针。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0 《针灸大成》第7课心得
二、任脉经穴
任呢,妊也。八纲观念,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曲骨穴功用是治疗一般的赤白带,用平补平泻。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
  1. 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
    除了被虫蛇咬伤外,灸的目的多半是寒症。
    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燥热、鲜红的是热。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1 《针灸大成》第8课心得
  1. 小肠之募穴关元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所有腹部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疗。女人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心脏就是管动脉。小肠管静脉。
    心脏病,急救在关元上面。
    妇人想怀孕生小孩,就灸关元。男人精子太稀也可以灸。孕妇不要动它肚子。
    肌肤甲错的位置是在小腿段, 是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多半是左少腹的地方。
  2. 三焦之募穴石门穴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石门禁针灸。门穴、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这叫做绝孕穴。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3. 三焦之募穴阴交穴
    阴交是三焦之募,阴汗湿痒灸阴交穴。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2 《针灸大成》第9课心得
  1. 神阙穴
    神阙禁针,中风、肠炎、肠鸣 都可以隔盐灸。
  2. 水分穴
    水分应该是小肠的上口。肠鸣腹泻、水肿,灸针灸水分。
    糖尿病的人上消口渴,中消肚子饿,下消阳不举。
    鬼击鼻出血,四岁以下,流鼻血这叫做正常,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去治。
  3. 下脘穴
    下脘正好在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常常容易发炎。
    痛根本是来自压力,而不是来自发炎。
  4. 胃之募穴一中脘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胃病治此。在心蔽骨与神阙的正中间。
    a: 会郄治疗法
    八个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
    B: 梅花灸,是以中脘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一梅花型,统治一切胃病。出血的时候,不要去灸。
  5. 心之募穴巨阙穴

    巨阙是心之募,是心脏的募穴。心脏病巨阙、关元,一下针痛就没有
补泻手法
a: 提豆许,往上拉一点,就结束,这就是补。往前推一点就是泻。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3 《针灸大成》第10课心得
  1. 鸠尾穴

   鸠尾还没有到心蔽骨。不可灸,可以针。
11、膻中穴与天突穴
天突和鸩尾穴中间是玉堂穴,玉堂下来一寸半才是膻中穴。气会膻中,气病治此,呼吸短促,气喘在这里治,但禁针,要用灸的。
心脏三针,病人躺平后,下针巨阙、关元、天突,病人的心痛就会去掉。
天突呢,在喉咙旁边,甲状腺肿,喉咙肿痛等,都可用近取穴天突来治疗。
12、廉泉穴
手握拳,用大拇指指尖顶到下巴处是穴,大拇指指尖去压它,指尖到处是穴。针下去的时候,要对着舌根,治舌头的病
13、承浆穴
  承浆用在中风,面部中风。治疗完面部中风后,面孔回正以后,我们一般来说会下承浆及人中。蔗糖是碱性的,嘴巴是碱性的就不会痛
三、督脉经穴篇
1、长强穴
  长强穴在尾椎骨的下方,肛门与尾椎骨的中间。主要是治痔疮。
内痔时,是先血后便不会痛。外痔,先便后血,外痔会很痛。外痔时用三棱针来刺它放血。用小火罐吸。
2、腰俞穴
腰俞可治月经不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4 《针灸大成》第11课心得
3、命门与阳关穴
,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是第十四椎。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命门上治疗。
4、悬枢穴
悬枢,在第十三椎下,凸的才是椎下。悬枢,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
5、脊中与筋缩穴
脊中十一椎下这个穴道只能下针,不可以灸。这穴道主要是治黄疸、便血。背后两个肩胛骨,两个三角形的底端画条线,交错过去的就是第七椎。第九椎是筋缩。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可以治疗,任何的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都可以治。
癫、痫、狂之眼诊法
我们把眼角切开来分一半看,
1. 可以看到血丝在眼珠的上面,如鸡的脚。
2. 上下都有血丝。
3. 是血丝在下面
6、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至阳穴治我们的腰脊痛。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取穴位上面就是至阳,下面就是阳关。
第六椎下,这是灵台穴诊断用的。灵台穴有压痛,就是标准的血癌。灵台这个穴道禁针。
神道任何的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神道主要用来诊断,下针很少。
第三椎叫身柱。假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
平时常感冒的小孩子,灸身柱后,五壮七壮九壮都可以,阴症,可以灸灸第三椎身柱及第九椎的至阳。
7、大椎与陶道穴
在第一胸椎之上,这个穴道大椎。第一椎之下,是陶道。头椎是会转动的,但胸椎不动。所以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的就是大椎穴。
发烧感冒时,用三棱针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5 《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8、哑门与风府穴
摸到脑骨,在脑骨下方半寸,是我们的风府穴。风府下半寸,只有一点点,就是哑门穴。
哑门专治声音都发不出来。。哑门跟风府下针手法都一样,对着舌尖下。
病人中风舌强,正面的时候下廉泉,趴过来就下哑门。
哑门跟风府都不灸,风府是中风的大穴。
脑户、强间,一般都不灸的,都会让喉咙失掉声音,都是用下针的。
9、后顶与百会穴
看头旋的时候,凡顺时钟转的,顺为同性,逆转的话就是异性。
百会穴百病皆治,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扁鹊典故扁鹊就是医生
  1. 前顶、顖会与上星穴

百会很好找,百会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顶,前顶再往前一寸半就是顖会,顖会再往前一寸半就是上星,上星跟神庭只差五分。在治鼻窦炎、治鼻子发炎时,在上星用米粒灸。
神庭穴一般来说不针,可灸。
  1. 素髎、兑端、龈交穴
    鼻头的地方就是素髎。常用点刺放血治酒糟鼻,水沟就是我们的人中,主消渴饮水无度
    兑端,上唇上面正中间。龈交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用放血的,扎针不留针。

四、手太阴肺经
1、相傅之官:肺
那肺藏魄。肺主皮毛,也就是皮肤毛孔是肺在管。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6 《针灸大成》第13课心得
五脏逼毒法
辛辣的东西,金会生水,肺是燥金。肺在声为哭,哭的声音是肺来的,在变动为咳。
2、阴经之井荣俞经合
正常的肺脉是浮脉,轻轻就能摸到脉就是正脉。人参非大剂不补,少则凝滞。吃得多会伤到肺,以薤白粥加羊肾空心补之。
3、肺法象天幕
正常的皮肤、毛孔、头上通通是冷的,但手脚要是热的。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7 《针灸大成》第14课心得
4、中府穴至经渠
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在肌肉跟锁骨下方的凹洞,就是云门穴。隔一个肋骨,就是中府穴。治疗久咳、气喘。手法是一针透两穴。从中府刺到云门,不要刺到肋骨。顺为补,逆为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实拒按,虚喜按。。顺着经气走,中府,云门,顺气扎针,叫补,如果逆气扎就是泻。
    云门是肺的募穴。
天府穴穴道专治流鼻血,左鼻右治,右鼻左治,采对称治疗。天府下去血没有止,再针侠白,大人流鼻血或外伤在天府治疗。
尺泽穴是肺经的合穴,又称肺经子穴。新病,刚开始的初病就是实症。久病为虚,虚,就不能扎尺泽。
孔最穴是肺经的郄穴。郄穴一般是发炎的时候用的。孔最有一个特别的治症,专治痔疮。平常咳嗽带血,咳血表示有炎症,很热嘛,舌苔都黄的,口渴,这些都可以用孔最穴。
列缺找法是把手叉起来,这两个指头,食指尖到处是穴。
高骨之下,我们叫经渠。经渠后五分叫列缺,经渠前靠近手横纹的地方,我们叫太渊。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8 《针灸大成》第15课心得
5、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母穴
太渊脉之会,列缺主任脉,任脉有问题下列缺。喉咙痛时针列缺。
6、反关脉与经渠穴
寸关尺的脉不见,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反关脉没有病的。
经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经穴。尺泽禁灸,必须要实症才下,虚症不下。
太渊是俞穴。心律不整,病治此。太渊是母穴,肺虚在太渊下针。
7、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呢,是荣穴,属火。治乳癌。少商穴是井穴平常是点刺放血,放血用的。
少商就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主要的治症是治扁桃腺发炎。扁桃腺发炎时胀大像荔枝,在少商穴放血。扁桃腺放血完,再下列缺、照海,喉咙就不痛了。
小孩子发烧在在大椎放血,少商也放血,这可以退烧。
五、手阳明大肠经
阳经的五腧穴的阴阳五行的性叫做金水木火土。
  1. 商阳穴
    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大肠是白肠。商阳也是井穴,少商跟商阳都是井穴。
    点刺放血,少商商阳放血,大椎也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去掉。
  2. 二间与三间穴
    二间大肠经的荣穴,手没办法前抬,就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了,是三焦经。
    从二间穴进手掌的关节缝,这个缝就叫做三间。三间透劳宫,主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19 《针灸大成》第16课心得
  1. 合谷穴
    虎口高起来的地方,最高点就是合谷。合谷穴就是阳经的原穴,原就是病经,就是指表经或里经的络穴。
    面部的病,口部的病,都可以在合谷下针。下合谷有麻醉作用。先下合谷,下完合谷后再去透。

虚实症之诊治
灸合谷生姜灸,用在脸上青春痘很多,灸了以后会再出油,用在油性皮肤上,气很旺,灸合谷。皮肤会变很好。牙龈肿胀很大,龈交放血,刺破放血出来。
合谷穴,怀孕不可下针,可泻不可补。
黑的青筋,风关这边。病在浅,在表,很好治。到了气关的时候,病就比较重。
  1. 阳溪穴
    手握起来,两个筋的凹洞,这凹洞叫阳溪。,阳溪很少用过,有对称的痛点,才会用。
  2. 四关穴
    有四个关,合谷是两个关,。脚上两个穴道太冲穴。开四关目的做诊断用。
  3. 偏历与温溜穴
    偏历穴,偏历穴是手阳明的络穴,偏历穴治症肩痛牙齿痛、耳鸣。
    温溜穴就是偏历上两寸。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所以大肠经的炎症用它。
  4. 曲池与手三里穴

。曲池就是大肠经的合穴。在曲池下针,本身就有补的效果。落枕或脖子突然不能动了,赶快针手三里。
捻转针手法
捻转法一般用在不方便使用迎随的地方。上半身的皮肤痒,可以下曲池,治疗是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20 《针灸大成》第17课心得
目录无做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21 《针灸大成》第18课心得
手三里穴
一旦受伤时,要保持那个姿势不要动,让身体去适应那个姿势,再慢慢站起来,就不会受伤。
  1. 肘髎至巨骨穴
    肘髎可以下针,也可以放血。肘髎穴往上三寸,就是五里穴禁针。手臂上有个凹洞,那个凹洞就是肩髃穴。主瘰疬、臂痛不得举等等。
    中风八大穴
    肩髃,这是我们中风的大穴。中风有八大穴,百会,肩髃穴,曲池穴,风府穴。治疗中风合谷透后溪,
    肩髃穴主中风,倒数第三段,风病、半身不遂,不能张弓射箭。肩膀的问题,肩髃穴非常好。肩髃透极泉是治疗狐臭的方法。
    巨骨穴很好找,从肩髃上来,这两边骨头有个缝,这就是巨骨穴。
  2. 天鼎、扶突穴
    天鼎就是在一个大筋跟肋骨交接的地方。
    扶突就是从廉泉一路下来到大筋的外侧,很少下,属大肠经。
  3. 禾髎与迎香穴
    禾髎穴,左右各两个。禾髎穴可治鼻子的问题,如鼻窦炎、鼻子不通。外迎香透内迎香
    鼻旁开五分,迎香穴。脸上都是下针,不用灸。

六、足阳明胃经
1、头维穴
在凹角的地方进去,你用摸就可以摸到一个凹洞是头维。头维穴是足阳明跟足少阳之会,是禁灸的。
正常人他的脉息是一息四至。
胃是肾之关,肾关门的地方。严重的肾脏病、尿毒症,除了极度的晕眩以外,就是恶心,不断的吐,是因为水太重,害到胃,并不是有胃病。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22 《针灸大成》第19课心得
2下关与颊车穴
下巴脱臼了,扎下关。治症包括,中耳炎,牙科。下关不灸,有头发的穴道都不灸。
下巴这边,这边有个肉,咬牙时,肌肉会起来。肌肉会跳动的地方就是颊车穴。颊车穴可治疗中风、口歪眼斜。用地仓透颊车。
3、承泣、四白与巨髎穴
承泣禁针。用在辨证治疗眼睛、内翳 的问题
4、地仓、大迎与人迎穴
地仓在嘴角旁边
脸都是胃经,所以很多年轻男女有青春痘,青春痘都在胃经上面。
水突治疗瘰疬,治甲状腺肿大。
5、缺盆穴至膺窗穴
缺盆穴在琵琶骨、锁骨正中间不下针。下针的时候不是直下,要斜剌。
6、乳中穴与乳根穴
膺窗,屋翳、乳根,是治乳房硬块的地方。乳中禁针也禁灸。初次喂母乳,奶水不来。葱白涂一下,葱背后的毛扎一下
乳癌之针灸治疗
产生硬块后,直接放生姜上去,用艾绒去烧。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23 《针灸大成》第20课心得
7、不容与承满穴
巨阙外开两寸是不容。就是食物不容纳
承满就是上脘旁开两寸吃一点就饱了,关门穴,不想吃东西,吃东西就想吐,隔盐灸神阙,灸完后,肠鸣腹泻还有就可以配合天枢穴。太乙和滑肉门都可以用在长高,下针,灸都可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24 《针灸大成》第21课心得
8、天枢穴
天枢这个穴道,正在神阙外开两寸。便秘时肚子痛就叫热实。大肠的募穴天枢,按天枢,惨叫,这是燥矢,就是病人有宿便。
寒的定义是大肠没有蠕动了,没有蠕动了就累积很多了啊,但病人不会感到难过。
腹四针(中脘关元天枢)
肚脐,中脘, (胃的募穴),关元(小肠的募)天枢(大肠的募),是这四个穴道一起治。
9、外陵穴至气冲穴
水道,肠鸣、腹泻都可以治。水分跟水道常合并在使用。中极外开两寸,我们叫归来。睾丸不见啦,睾丸上缩到腹部,下针归来就好了。从曲骨外开二寸是气冲。气冲这个穴道平时可以用灸的
  1. 髀关穴至梁丘穴
    伏兔穴管的像脚膝冷。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我们在炎症时用来消炎用的。手上是少府穴解穴就是当你下针后的针感、很痛、很难过,包括下针肿起来,一下解穴,压力马上就去掉了。

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
治疗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的时候,有五穴四针。在双膝眼上下针时,要呈八字形。下针速度很快,不要左右转,五穴但用四支针,可治所有膝盖的问题,
足三里穴:胃经合穴
足三里是非常常用的大穴,所有胃病都可以治(但吐血除外)。疗病人有血压上升的时候。灸和针都可以用,灸百壮都没有关系。虚症、实症都可以在这治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0225 《针灸大成》第22课心得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
补的时候,补是单数,健康的定义不是没有癌细胞,而是它无害。
12、奇穴阑尾穴
足三里找到后,在它下一寸的上、下都找压痛点。如果有压痛,就是盲肠炎。痛去掉以后,为确保从大便清出来,可以下大肠募穴天枢,小肠募关元。如果痛,都可以下针,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阑尾,都可以下针。腹膜炎是原本肚子剧烈痛,到后来痛突然瞬间消失了,大便都跑到腹腔了,实际上散开来,但一动就痛,就是腹膜炎了。
  1. 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
    上巨虚穴顾名思义,对我们乳房的硬块很好,把上面巨大的东西虚掉,肚脐以下硬块,可以在下巨虚治疗下巨虚治女子乳房硬块,腹部硬块都可以。

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
条口可以治脚麻
治糖尿病时1.是把水补足,2.是把陈旧的糖导引回身上。
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从对侧条口穴下去,拿三寸针,一路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
  1. 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丰隆穴最有名是用在去痰。针扎到丰隆穴以后,左右转捻针,气到了后,针慢慢起来,针不要出来,只要提到皮层。再把它倒过来,斜针45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又到皮层,再往下45度下去,下去以后,针就留在那边20分钟。就是导痰术。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35楼#
发布于:2016-02-04 20: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04号,《黄帝内经》第06课心得
 生气通天论二
 东南沿海一带,嗜食酸,如江浙人喜食酸味,无人得胆结石;西方,如青海吃青盐,天冷,饮食味重,无人得肾结石,青盐有此效果,海盐不行,不能预防肾结石。
 金匮眞言论
 五风与八风
 八风
天地有八方,风向依四季的变化而有不同,人们随时都浸润在八风之中,当环境突变或起居不正常时或情志郁结不畅或饮食不节,身体内阴阳消长不平衡时,病邪就趁虚而入,渐渐进入五脏,即五风造成病变。
八风
南方为大弱风;东南为弱风;西南方为谋风;西方为刚风;西北角为折风;北方为大刚风;东北角为凶风;东方为婴儿风。
东风生于春天,引起肝病,进入位置在颈项;病在头,头痛大部分是因为春天伤于风,症状为易流鼻血。
南风生于夏天,引起心病,进入位置在胸肋;病在脏,夏天多汗,脏气向外,受风后,风进入内脏很深,所以病在脏腑,症状为胸胁苦满。
西风生于秋天,引起肺病,进入位置在肩背风门肺俞穴,病在肩膀,肩背痛大部分是因为秋天的时候伤于风,症状为风疟。
北风生于冬天,引起肾病,进入位置在腰股肾俞穴、四肢骨缝中间,病在四肢,四肢关节酸痛大部分是冬天伤于风,症状为麻痹晕厥。
中央是土,伤在脾脏,长夏时期,节气交换,引起脾病,进入位置在脊背十一、十二椎俞穴,脾主少腹、主湿,所以少腹有很多津液(湿),脾受到风寒伤害,阳不能固湿,湿就会从小肠、大肠排出来,发生洞泄,症状为里寒下痢。
四季养生:冬季不过度运动、消耗体力,则春季必不生鼻衄;春季时保护好颈项不使生病,则夏季不病胸胁,长夏季则不生洞泄里寒,秋季则不得疟疾,冬天则不会延伸出麻木痹病,下痢而汗流不止,冬季善于藏精气不外泄之人,春季不生热病,夏季炎热,当汗出散热,不汗出者,秋季必成疟病。这是相依存的,一旦某个节气受伤,后面的节气也会受影响。
 人的阴阳(男女不同)
 人身,男人胸为阴背为阳,女人胸为阳背为阴;(原则:颜色淡为阳、颜色深为阴),判断浮尸男女很准确;
 脏腑,脏为阴(主收藏转化之功),腑为阳(主消化排泄),此讲法最早即出自皇帝内经;
 表里,表为阳,里为阴;
 五脏:横膈以上即上焦肺、心为阳,为清,横膈以下即下焦肝、脾、肾为阴,为浊。冬春病在阴(肝肾),夏秋病在阳(心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者。
 横膈膜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清浊,正常人浊物上到横膈膜即止,超过界限为反常,横膈膜对阴阳协调至关重要。大肠的浊气本来只能上到横膈膜,由于燥热,沼气冲到横膈膜之上,顺着阳明经上冲到头面后,到达印堂,所以阳明经头痛扎中脘穴,就是让浊气下去,清浊分离。
 例:如果大肠的沼气透过隔膜,顺阳明经冲到上部,会阳明头痛,阳气过盛,扎中脘穴,如果没有过,就不会头痛。
 五脏与五行
 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对应诊脉,膈为关,关上为寸,为阳脉;关下为尺,为阴脉;阴阳脉中间有个交界的地方,就是长夏——脾脏。
 东方:青色,肝脏,开窍于目,味酸(天然酸,如柠檬),肝藏魂,病发惊骇,像木、要疏,其畜鸡,其谷麦,上为岁星(木星),气集中头部,其音角(嘘声),洛数为八(阴数之极),其病必连到筋,水果为李,其味臊。
[灸友刘炳环于2016-02-05 19:51编辑了帖子]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1236楼#
发布于:2016-02-04 20: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60204 《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1.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1.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1. 八风:东南方为弱风,南方为大弱风,西南方为谋风,西方为刚风,西北方为折风,北方为大刚风,东北方为凶风,东方为婴儿风。
  2. 东风伤肝伤在颈项,病在头;南风伤心病在胸胁,伤在脏;西风伤肺伤在肩背,病在肩背;北风伤肾伤在腰股,病在四肢,会发生痹症;中央受风伤脾,病在脊中,会发生洞泄。
  3. 夏天热多汗,受风时会深入身体内部即伤到脏。
  4. 春天容易得鼻病,如流鼻血;夏天容易得胸胁的问题;长夏容易得洞泄的问题;秋天容易得风疟;冬天容易发生痹症。
  5. 脾主土主湿主少腹,土因为有湿才能生万物,少腹有问题都和脾有关。当脾受风时,阳不足无法固湿,导致湿从大肠和小肠中排出,发生洞泄的现象。

  1. 故冬不按踽,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冬天不要做太多的运动就不会受到风寒,春天就不会出现鼻子、颈项的问题,夏天就不会得胸胁的问题,长夏就不会得洞泄的问题,秋天就不会得风疟,冬天就不会发生痹症,是一系列的问题。
  2.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1. 精指人的精神、精华所在。
  2. 懂得收藏精的人,春天就不会得温病。夏天不出汗,秋天就会成为风疟。

  1.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

  1. 男人背为阳,胸为阴;女人胸为阳,背为阴。颜色淡者为阳,颜色深者为阴。女人的奶水是白色的,为阳。男人没有奶水所有胸为阴。男尸面朝下,女尸面朝上(天阳地阴的概念)。
  2. 脏(肝心脾肺肾)为阴,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阳。

  1.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 上焦(心肺位于此)为阳,以下为阴,包含肝、脾、肾。肝的一部分位于横膈之上,所以肝为阴中之阳。
  2. 以膈为分清浊,膈以上为清,以下为浊。
  3. 常人的浊气只能到横膈,如果超过横膈即不正常,需要治疗。比如大肠的浊气正常情况下只到横膈,当其太燥热冲破横膈到达面部,脱离经络聚在印堂造成头痛。阳明头痛的治疗法则是针中脘。
  4. 阴症、寒症,出现在冬春时节,阳症、热症出现在夏秋时节。
  5. 五脏分阴阳主要用于脉诊,手脉有尺关寸,关格以上为阳脉,以下为阴脉。阴阳交界处就是长夏。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1237楼#
发布于:2016-02-04 22: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04日 《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八风:东南方为弱风,南方为大弱风,西南方为谋风,西方为刚风,西北方为折风,北方为大刚风,东北方为凶风,东方为婴儿风。
    东风伤肝伤在颈项,病在头。南风伤心病在胸胁,伤在脏。西风伤肺伤在肩背,病在肩背。北风伤肾伤在腰股,病在四肢,会发生痹症。中央受风伤脾,病在脊中,会发生洞泄。
  
    春天容易得鼻病,如流鼻血;夏天容易得胸胁的问题。夏天热多汗,受风时会深入身体内部即伤到脏。长夏容易得洞泄的问题。秋天容易得风疟。冬天容易发生痹症。
    脾主土主湿主少腹,土因为有湿才能生万物,少腹有问题都和脾有关。当脾受风时,阳不足无法固湿,导致湿从大肠和小肠中排出,发生洞泄的现象。
 
    冬天不做太多运动就不会受到风寒,春天就不会出现鼻子、颈项的问题,夏天就不会得胸胁的问题,长夏就不会得洞泄的问题,秋天就不会得风疟,冬天就不会发生痹症。懂得收藏精的人,春天就不会得温病。夏天不出汗,秋天就会成为风疟。
    男人背为阳,胸为阴;女人胸为阳,背为阴。颜色淡者为阳,颜色深者为阴。女人的奶水是白色的,为阳。男人没有奶水所有胸为阴。男尸面朝下,女尸面朝上(天阳地阴的概念)。脏(肝心脾肺肾)为阴,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阳。
    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上焦(心肺位于此)为阳,以下为阴,包含肝、脾、肾。肝的一部分位于横膈之上,所以肝为阴中之阳。以膈为分清浊,膈以上为清,以下为浊。常人的浊气只能到横膈,如果超过横膈即不正常,需要治疗。比如大肠的浊气正常情况下只到横膈,当其太燥热冲破横膈到达面部,脱离经络聚在印堂造成头痛。阳明头痛的治疗法则是针中脘。
    阴症、寒症,出现在冬春时节,阳症、热症出现在夏秋时节。
    五脏分阴阳主要用于脉诊,手脉有尺关寸,关格以上为阳脉,以下为阴脉。阴阳交界处就是长夏。即脾脏。
    五脏与五行
东方:春主青色,味酸(天然酸,如柠檬),肝脏,开窍于目,肝藏魂,病发惊骇,像木、要疏,其畜鸡,其谷麦,上为岁星(木星),气集中头部,在音为角(嘘声),其音角洛数为八(阴数之极),其病必连到筋,水果为李,其味臊。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1238楼#
发布于:2016-02-05 00: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2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很久没吃过的东西,吃太过太急会压抑到阳气,得盲肠炎。
 
金匮真言论(一)
 五风与八风:

天有八风,筋有五风。八风图示
 东南脚弱风
 南方大弱风
 西南角谋风
 西方刚风

西北折风
 东方婴儿风
 东北角凶风
 北方大刚风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穴在颈项;春天保护好脖子,免受风伤。
病在头,头痛大部分是因为春天伤于风。春天容易流鼻血。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进入位置在胸肋;病在脏,夏天多汗,脏气向外,受风后,风进入内脏很深,病在脏腑。

 
西风生于秋,易引发肺病,进入位置在肩背风门肺俞穴;病在肩膀,肩背痛大部分是秋天的时候伤到风。风疟。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进入位置在腰股肾俞穴、四肢骨缝中间,病在四肢,四肢关节酸痛大部分是冬天伤于风。易麻痹晕厥。

 
中央长夏,节气交换,引起脾病,进入位置在脊背十一、十二椎俞穴;脾主少腹、主湿、主土,少腹有很多津液(湿),脾受到风寒伤害,阳不能固湿,湿就会从小肠、大肠排出来。里寒下痢。

冬季收藏时节不过度运动、消耗体力,则春季必不生鼻衄;春季时保护好颈项不使生病,则夏季不病胸胁,长夏季则不生洞泄里寒,秋季则不得疟疾,冬天则不会延伸出麻木痹病,下痢而汗流不止。冬季善于藏精气不外泄之人,春季不生热病。夏季炎热,当汗出散热,不汗出者,秋季就会成风疟。
 一旦某个节气受伤,后面节气也都会受影响。


人的阴阳(男女不一样):
 男人胸为阴背为阳,女人胸为阳背为阴;男女是反的,颜色淡为阳、颜色深为阴;
 脏腑的阴阳,脏为阴腑为阳,脏也分阴阳,横膈以上是上焦心、肺为阳,清,横膈以下是下焦肝、脾、肾为阴,为浊。冬春病在阴(肝肾),夏秋病在阳(心肺)。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横膈膜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清浊,正常人浊物上到横膈膜即止,超过界限为反常。如大肠的浊气只能上到横膈膜,由于燥热,沼气冲到横膈膜上,顺着阳明经上冲过胃经到头面后,到达两眉之间印堂,阳明经头痛时扎中脘穴,就是让浊气下去,清浊分离。阴阳区分跟脉有关系,关膈为关,关上为寸,为阳脉;关下为尺,为阴脉,阴阳脉中间有个交界的地方是长夏(脾脏)。


五脏与五行,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
 东方的青色,肝脏,开窍于目,味酸,肝藏魂,病发惊骇,其畜是鸡,其谷是麦,上为岁星(木星),气集中头部,其音角(嘘声),其数是八,其味臊。


东应肝青,南心赤,西肺白,北肾黑。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1239楼#
发布于:2016-02-05 01: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果农和渔民,在交换的季节,得急性盲肠炎,吃东西不能过实,不能太急,要细嚼慢咽。太饱了,阳气压抑,不能清走。
    天有八风:
                    南
弱风 大弱风 谋风
婴儿风 刚风
凶风 大刚风 折风
        
                                                                                                        
     东西

                    北
经有五风:春天受到风寒的时候病在头上。夏天是多汗的季节受风就会伤到心脏。秋天病是在肩背。冬季病在四肢,腰部,骨缝,关节之间。长夏,在四季交换的中间十八天易患脾病,在背第11、12椎。
春天易得流鼻血。夏季的病在胸胁。长夏主脾,脾主少腹,阳不固湿的时候易患下痢。秋季生病必成风疟。冬季生病易患麻痹,昏厥。
    精是生命之源泉,身体的根本所在。冬天知道藏精,春天不生热病。夏天不让汗透发到了秋季会有风疟疾。所以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的说法。
男人,背为阳,胸为阴。浮尸背朝上为男人。
女人,背为阴,胸为阳。浮尸面朝上为女人。
    颜色淡的统统为阳,颜色深的为阴。表为阳,内里为阴。肝,心,脾,肺,肾主收藏转化功能都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排泻系统皆为阳。
    横隔膜分清浊,心肺在横隔膜以上,属于上焦,是阳,为清。肝,脾,肾在横隔膜以下,是阴,为浊。下焦大肠的浊气只能到横隔膜,现在穿过横隔膜顺着阳明经到印堂了,就会头痛,下针中脘让浊气下去。
阴阳可以无限的切,无限的切,皮表为阳,皮里为阴。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至阴。
    五脏对应五色:肝青色。心红色。脾黄色。肺白色。肾黑色。
相生吉,相逆凶。脸发青病在肝。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色为寒。黑色转青色为好转,转为白色为恶化。
    所有的水果淡的味道入气分,味厚的入血分。春天来时脸上带一点点青色是好的现象,当令的节气一定要看到当令的颜色。五脏之间是相互制横的,拉力平均才能相安无事的生存,不平均产生问题时就是病因,那么把它变成正常就是治疗方法。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1240楼#
发布于:2016-02-05 01: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果农和渔民,在交换的季节,得急性盲肠炎,吃东西不能过实,不能太急,要细嚼慢咽。太饱了,阳气压抑,不能清走。
    天有八风:
                    南
弱风 大弱风 谋风
婴儿风 刚风
凶风 大刚风 折风
        
                                                                                                        
     东西

                    北
经有五风:春天受到风寒的时候病在头上。夏天是多汗的季节受风就会伤到心脏。秋天病是在肩背。冬季病在四肢,腰部,骨缝,关节之间。长夏,在四季交换的中间十八天易患脾病,在背第11、12椎。
春天易得流鼻血。夏季的病在胸胁。长夏主脾,脾主少腹,阳不固湿的时候易患下痢。秋季生病必成风疟。冬季生病易患麻痹,昏厥。
    精是生命之源泉,身体的根本所在。冬天知道藏精,春天不生热病。夏天不让汗透发到了秋季会有风疟疾。所以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的说法。
男人,背为阳,胸为阴。浮尸背朝上为男人。
女人,背为阴,胸为阳。浮尸面朝上为女人。
    颜色淡的统统为阳,颜色深的为阴。表为阳,内里为阴。肝,心,脾,肺,肾主收藏转化功能都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排泻系统皆为阳。
    横隔膜分清浊,心肺在横隔膜以上,属于上焦,是阳,为清。肝,脾,肾在横隔膜以下,是阴,为浊。下焦大肠的浊气只能到横隔膜,现在穿过横隔膜顺着阳明经到印堂了,就会头痛,下针中脘让浊气下去。
阴阳可以无限的切,无限的切,皮表为阳,皮里为阴。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至阴。
    五脏对应五色:肝青色。心红色。脾黄色。肺白色。肾黑色。
相生吉,相逆凶。脸发青病在肝。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色为寒。黑色转青色为好转,转为白色为恶化。
    所有的水果淡的味道入气分,味厚的入血分。春天来时脸上带一点点青色是好的现象,当令的节气一定要看到当令的颜色。五脏之间是相互制横的,拉力平均才能相安无事的生存,不平均产生问题时就是病因,那么把它变成正常就是治疗方法。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1241楼#
发布于:2016-02-05 01: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果农和渔民,在交换的季节,得急性盲肠炎,吃东西不能过实,不能太急,要细嚼慢咽。太饱了,阳气压抑,不能清走。
    天有八风:
                    南
弱风 大弱风 谋风
婴儿风 刚风
凶风 大刚风 折风
        
                                                                                                        
     东西

                    北
经有五风:春天受到风寒的时候病在头上。夏天是多汗的季节受风就会伤到心脏。秋天病是在肩背。冬季病在四肢,腰部,骨缝,关节之间。长夏,在四季交换的中间十八天易患脾病,在背第11、12椎。
春天易得流鼻血。夏季的病在胸胁。长夏主脾,脾主少腹,阳不固湿的时候易患下痢。秋季生病必成风疟。冬季生病易患麻痹,昏厥。
    精是生命之源泉,身体的根本所在。冬天知道藏精,春天不生热病。夏天不让汗透发到了秋季会有风疟疾。所以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的说法。
男人,背为阳,胸为阴。浮尸背朝上为男人。
女人,背为阴,胸为阳。浮尸面朝上为女人。
    颜色淡的统统为阳,颜色深的为阴。表为阳,内里为阴。肝,心,脾,肺,肾主收藏转化功能都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排泻系统皆为阳。
    横隔膜分清浊,心肺在横隔膜以上,属于上焦,是阳,为清。肝,脾,肾在横隔膜以下,是阴,为浊。下焦大肠的浊气只能到横隔膜,现在穿过横隔膜顺着阳明经到印堂了,就会头痛,下针中脘让浊气下去。
阴阳可以无限的切,无限的切,皮表为阳,皮里为阴。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至阴。
    五脏对应五色:肝青色。心红色。脾黄色。肺白色。肾黑色。
相生吉,相逆凶。脸发青病在肝。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色为寒。黑色转青色为好转,转为白色为恶化。
    所有的水果淡的味道入气分,味厚的入血分。春天来时脸上带一点点青色是好的现象,当令的节气一定要看到当令的颜色。五脏之间是相互制横的,拉力平均才能相安无事的生存,不平均产生问题时就是病因,那么把它变成正常就是治疗方法。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1242楼#
发布于:2016-02-05 06: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何谓天之八风
       南方大弱风,西南为谋风,西方刚风,西北折风,北方大刚风,东北凶风,东方婴儿风,东南弱风。
        八方不正之邪风,发为五经之风,触人五脏,则邪气在内而发病。

何谓经之五风
       东方生于春,病在肝,腧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腧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腧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腧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腧在脊。
      故春病在头,夏病在脏,秋病在肩背,冬病在四肢。
     故春病善鼽衄,仲夏善病胸肋,长夏善病洞泻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脾主少腹,少腹有问题责之于脾,脾在中央生湿,主土,脾内有湿方可生万物,这是正常,如受风寒,风阳无法固,津液就从大小肠排出,故洞泄。
       所以冬天不做太多运动,没有受到风寒,春天就不会发鼻衄。
      夫精者,身之本也。此精为精神所在,精华所在。宜藏。

人身之阴阳
       男人胸为阴背为阳
       女人胸为阳背为阴
心肺在上,上焦为阳,肝脾肾在下,都为阴,中间有隔。
       阳是清,阴是浊。浊气只能到隔。清在上浊在下,此为常人。超过则为反常,需治疗。
      例:大肠沼气只能到隔,如太热冲过阳明经到隔膜上后可跑到印堂,所以阳明经病要扎中皖,因为太过了。
       用五脏应天阳,用于脉诊,关为隔,关上为阳,心肺,关下为阴,肾,阴阳交界处是长夏即脾。

       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
      冬春病在阴,夏秋病在阳。
      五脏中阴中之阳为肝,阴中之阴为肾,脾为阴中之至阴,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教官-徐州-杨诚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1243楼#
发布于:2016-02-05 07: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6课心得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间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八风:东南方为弱风,南方为大弱风,西南方为谋风,西方为刚风,西北方为折风,北方为大刚风,东北方为凶风,东方为婴儿风。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东风伤肝伤在颈项,病在头。南风伤心病在胸胁,伤在脏。西风伤肺伤在肩背,病在肩背。北风伤肾伤在腰股,病在四肢,会发生痹症。中央受风伤脾,病在脊中,会发生洞泄。
   故春善病鼽,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春天容易得鼻病,如流鼻血;夏天容易得胸胁的问题。夏天热多汗,受风时会深入身体内部即伤到脏。长夏容易得洞泄的问题。秋天容易得风疟。冬天容易发生痹症。
    脾主土主湿主少腹,土因为有湿才能生万物,少腹有问题都和脾有关。当脾受风时,阳不足无法固湿,导致湿从大肠和小肠中排出,发生洞泄的现象。
       冬天不做太多运动就不会受到风寒,春天就不会出现鼻子、颈项的问题,夏天就不会得胸胁的问题,长夏就不会得洞泄的问题,秋天就不会得风疟。男人背为阳,胸为阴;女人胸为阳,背为阴。颜色淡者为阳,颜色深者为阴。女人的奶水是白色的,为阳。男人没有奶水所有胸为阴。男尸面朝下,女尸面朝上(天阳地阴的概念)。脏为阴,腑为阳。
        上焦(心肺位于此)为阳,以下为阴,包含肝、脾、肾。肝的一部分位于横膈之上,所以肝为阴中之阳。以膈为分清浊,膈以上为清,以下为浊。常人的浊气只能到横膈,如果超过横膈即不正常,需要治疗。比如大肠的浊气正常情况下只到横膈,当其太燥热冲破横膈到达面部,脱离经络聚在印堂造成头痛。阳明头痛的治疗法则是针中脘。
    五脏分阴阳主要用于脉诊,手脉有尺关寸,关格以上为阳脉,以下为阴脉。阴阳交界处就是长夏。即脾脏。
      @教官-徐州-杨诚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1244楼#
发布于:2016-02-05 14: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6年2月5日《黄帝内经》第7课心得
3.五脏与五行
3.1五脏的属性

(1) 肝脏
①肝主筋,其畜鸡,抽筋的时候可以吃鸡肉,鸡不会抽筋,鸡是属木的动物。
②肝开窍于目,肝经直接络到眼睛的后面。
③肝藏魂,病发惊骇,很容易受到惊吓说明肝脏有问题。
④肝像树木,不能太密,要疏,天然的酸味可以疏肝,酸味既滋润肝脏又排除浊物。如柠檬切片,连皮泡水使其津液出来,这样泡不酸。
【引申】中医讲究的是神和形,比如瀑布的急流水煮中药可以使风湿性关节炎,药性直达脚部;阴阳水(井水+河水)可以治疗食物中毒,正常人喝了也吐,这里取的是吐法。
⑤其谷麦,其音角(嘘声,柔和而长),上为岁星(木星)。
⑥肝数为八。阴数为二、四、六、八;阳数为一、三、五、七、九。八为阴的极数,九为阳的极数。人体最深的脏就是肝脏。
【引申】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每一个数字都有五行属性。很多中药名称里也有数字,皆出自于此,如八角、五香、三棱、三七。
⑦木有曲有直(筋),自然界有此象的东西都属肝脏。
⑧肝脏的果实是李子(春天的果实),很多用于治疗肝病上,如李根白皮、郁李仁。
⑨其味臊,食草动物的味道为臊。
(2) 心脏
①心开窍于耳,是指天地之气从耳朵通到心脏。
②心主血,心有病时五脏都会有影响。
③其味苦,东西煮熟后全部是苦味。
④其畜羊,羊肉之热对心脏有滋补的力量。
⑤其谷黍,指红米;其音徵(呵声,柔和,发音时舌头抵住牙齿),上为荧惑星(火星),病在血脉,其臭焦,其果杏。
⑥心数为七,在天上为火的象,到地上才成为心的形状,所以为七。
(3) 脾脏
①脾开窍于口,病在舌本。嘴里会有津液是因为脾开窍于口。舌头是心脏,而舌根是脾脏,火生土。
②其味甘。临床上遇到病人嘴巴有甜味,就是脾脏问题。所有的厚味都属于阴,阴本来应当是收藏的。任何脏都会有阳在控制,如果阳包围住阴,阴不会外泄。正常人的甜味应当藏在脾脏里,反逆出来表示脾有问题。
③其畜牛,其谷稷(小米),上为镇星(土星),病在肉,其音宫(呼声,像牛叫),数为五,其臭香,其果枣。
 (4) 肺脏
①其色白,其谷稻,入肺,肺不好吃米饭。望诊:白色有两种,一种是苍白如枯骨,一种是白的很光鲜。只要有光亮的都有神,有神就是有气在。头发很油说明气旺,人去世前头发干的捧起来,说明没有气,神已经离开了。
②开窍于鼻,肺藏魄,病在肩背,味辛,其畜马,其谷稻(大米),上为太白星(金星),主皮毛,其数九,其音商(嘴巴张开叫),其果梨,其臭腥(鱼类)。
(5) 肾脏
①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二便。问诊时常用,如下利,说明阳不够。肾病很严重时,大小便排不出来,这时整个人是黑色的,因为毒素在身体里排不出去。
②病在溪,指病在关节的缝里。
③其味咸,,咸味入肾,可以把药物导入肾脏里去。必须是天然盐:内陆盐、海盐。吃人工盐会造成积水,成瘾。
④其色黑,肾藏志,病在关节,其畜黑猪,其谷豆,主骨,数6,其音羽,其果为坚果(如栗),其臭腐。
3.2五脏五行五色关系

3.2.1五色望诊
(1) 五色望诊
【辨证】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
【病情进退】五行相生为吉,相逆为凶。
【案例】肝病,脸发青,治疗后如果脸色变红,是相生的方向,表明治疗方案正确;如果治疗后脸色变黑,治疗方案错误。
(2) 四季颜色
【原则】当令的季节要看到当令的颜色,相生颜色为微恙,相克颜色不好。
【原理】五脏相生相克(相互制衡)使其平衡,人的生病的原因是五脏的不平均,把不平均变成平均就是治疗的方法。
【应用】春天脸上带一点青色是好的现象,呈红色为微恙,呈白色为不好。
3.2.2食物与五脏的关系
(1) 五色入五脏;
(2) 味淡的入气分,如蔬果;味厚的入血分,如肉、中药。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