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1260楼#
发布于:2015-11-24 21: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4日《黄帝内经》第21课学习心得:

一、《异法方宜论》
治病之法,各有异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地势不同造成的。
1.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
(1)东方:天地始生之气源于此,鱼盐之地,海滨傍水,民食鱼嗜盐,鱼使人热中,即阴不足阳有余,所以如果有人阴盛阳虚,可以吃鱼食疗;咸味胜血,但不能过量。此地的人易得湿热病,治宜用砭石。
(2)西方: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天地收降之气之所在。民陵居多风,金气肃坚,水土刚强,其民穿衣很厚实而且多皮衣,饮食以酥酪膏肉为主,所以表强,外邪不能伤其表,病从内发,治宜用毒药。中药的毒药剂量时机都很重要,用对了就能把浊排出。西药的毒性很发,破坏性强,吃了之后无法控制去向。
(3)北方:天地所闭藏之地,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脏寒生满病,治宜用艾灸。
(4)南方:天地所长养,阳盛之处。地陷东南,低下则湿,雾露所聚。民嗜酸食腐。病多痉挛麻痹,治宜用九针。
(5)中央:地平以湿,气溉四方,所生万物广众。民食杂而不劳,病多痿厥寒热,治宜用导引按蹻。
所以治病要随天之气,合地之宜,杂合以治,各得其宜。

二、《移精变气论》
1.古人和今人治病之不同
古之人,居山野之间,与禽兽为邻,四季寒暑都能调节适应,无欲无求,恬淡虚无,邪不入五脏骨髓,外邪不伤空窍肌肤,所以可以移精变气,以通神灵。
今之人,心志忧虑,伤神,苦形劳烦,伤精,逆四时,伤气,所以贼风虚邪易入侵。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不能移精变气。
2.如何做一个好医生
望色,查脉,知五行,四时八风六合。综合以上,要知道何为正常人,以此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如肺为白,为金,为浮脉,肝为青,为木,为弦脉,如果摸肺脉为浮脉,春天面色惨白,那就是金克到木了。
如夏天,脸黄,脉为缓脉,就是脾反侮到心了。
3.治病的要点
古人治病,病到了才治,吃十天汤药就可。汤剂可以内服,如果药不能入口,也可以闻气味从鼻进入;汤剂也可以治疗皮肤病。
今人治病,不本四时,不识阴阳色脉,不别标本顺逆,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治病要点就是无失色脉,如果逆从倒行,标本不得,则亡神失国。治之要道,总归于一,即神。得其神,色脉精气皆得;失神者则亡。

三、《汤液醪醴论》
1.五谷:黍稷稻麦菽。
五行之谷,以养五脏。中央之稻米,即糯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按照季节生长。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1261楼#
发布于:2015-11-24 22: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异法方宜论,热中是阴不足阳有余,鱼的性是阴不足阳有余,病人阳不足时可以多吃鱼,吃太多咸的咸味能胜血,吃太多皮肤会比较黑,容易得皮肤发脓化脓,因为湿热甚治疗用针灸所以针灸起源于东方,西方盛金玉,人们都居住在高山,的地方风比较多,水土刚强,居民都穿动物皮毛,吃的东西很丰盛,所以他们的外表都很刚强,生病都是从内脏发,内发的病要用毒药治疗,所以毒药从西方来,但是毒药的计量很重要,北方其高地领居,高山林立的地方,风寒冰裂,非常冷,当地人民吃乳酪食品很多,都住在荒郊野外,藏会比较寒,会生满病,用热灸治疗,所以灸治从北方来,南方是夏天长养的地方,地下水土弱所以比较容易有雾气,南方人比较喜欢吃酸和发酵的食品,皮肤都比较细腻,面色红润,因为南方是阳热,所以容易发痉挛,麻痹的病,用针治疗所以针是从南方传过的,中央者其地平,什么作物都能生长所以人们比较懒,所以病都是萎厥寒热,治疗采用练功夫劳动,所以导引按娇从中间传来,所以好的医生治疗病症会因时因地至宜,,古人生活居住简单,同时注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内心恬静,没有过分的欲望和压力所以病不能入体内,所以只要精神安慰一下病人病人安心就会好的,现世,忧患在其内,苦行伤其外,没办法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保护自己,这时就会有賊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这时祝由的力量就不够了,当个好医生一定要分清色脉,奇伯的老师很擅长望诊,同时配合五行,四时,入风六合,都按正常的道理来看,了解正常就知道什么是不正常,重要的是色脉,就不会有错了,颜色的变化对应四时之脉,肝青弦脉为正常金克木是比较严重的侵邪,也就是摸肝脉时却摸到肺脉,春天时正常的脸上带点青色如果看到病人脸上惨白就是脉色还有四季的节气不符。中古时治病要等到病发了才开始治疗让病人喝十天汤药,可以去八风五痹,如果十天不好可以用一些草类,根茎类,果实类,外洗或内服,外洗主要针对,皮肤病,和病人不能服药,外伤等,通过皮肤或鼻子进入体内,近代人治病不会这样做,不按四季的生养收藏,也不管日月的盈亏,和病人的起居情况,造成病情一再延误,这时扔用针灸或药在体外造成后果很严重,中医治病要把望闻问切弄的很清楚再下手,病人说自己的病情再多,也不要忘记病人的色脉,看病人的眼睛有神无神,有神好治无神很难治,要保护病人的隐私一对一问诊,让病人没有顾虑,把实际的情况说出来,了解病情真正的发展,但是有人平时没人聊天医生问诊时会说一些无关的话,讲不到重点,当医生临症要有耐心,酿酒或用药用稻米也就是糯米最好,因为糯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复合四时味最完整,点烧火时用稻梗最好,因为稻米发甜稻梗坚硬
郑永丽
贫民
贫民
  • UID2018114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3
1262楼#
发布于:2015-11-25 0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报道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申请签到
2015年11.24日《黄帝内经》第21课学习心得:
不同地方的人,我们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东方天地阴阳始生之地,人民在海边经常吃鱼,使人产生热中,即阴不足阳有余(如果一个人阴太盛了阳不足可以吃鱼),而且吃盐但盐不能太过,太过会使血变粘稠,并且居民的皮肤都比较黑,湿热比较多患多为痈示痈伤之类的病症,多用针灸。
的西方是天阳地阴收藏之所,是砂石的地方,产金属和玉石的地方,风雨比较多且风比较刚强,多穿皮毛的衣服,人民喜肉类与奶酪,因气候的关系表比较强,邪气很难入侵,由体内发生的病比较多,多用毒药治病。毒药有两种中药的毒和西腰的毒,两者不一样,毒药表病不用,内科用。中医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毒药的剂量和时机,一剂药下恰到好处,马上会药到病除,精神恢复的很快,效果很好。西药的毒非常的毒,虽然小但破坏力很大,它不但没有治疗的目标还会造成其他的后遗症,不受人控制,中药的毒能控制到好处。病没有办法治了就吃胆固醇,吃了胆固醇脸就会变大,因为脸是六阳交会的地方,阳都被破坏了。西药看起来精细实际上非常粗糙。中医非常的简单非常的精细,就是我们了解内脏非常精细,所以用药就变的非常简单,治理也非常简单精细。
北方,天寒地冻是天阳地阴所闭藏的地方,都居住在荒交野外的地方,比较寒易生满病,用灸。
南方,属于夏天,长的所在,阳所胜之处,水土弱,雾露水多,人民喜欢吃酸的和发过酵的东西,皮肤纹理比较细腻,因为是阳热的地方,皮肤呈红色。容易生筋挛麻痹症,适合微针治疗,九针也是由南方传入,在太弯用针的很多。
中央,地平,以湿,各种产物都有,居民食杂而不劳动,故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交矫,故导引按矮者亦从中央出。
综上所述真的很好的医生杂合以治,各的其所宜,依病情治疗,做医生要因时因地地治异。
移精变气论
人民以前居住在野兽森林之间,冬天以运动来避寒,夏天躲在山洞里避暑,心里没有野心,没有贪恋欲望,澹泊名利,故邪不能深入到身体里,病比较浅,你只要精神安慰一下就好了。病人有时候就要开安慰的药。摸脉,脉是浮脉病很浅,拿针轻轻的刮皮肤,使病人受惊,阳气就起来了,一发汗病就好了。
现在的人患得患失,不能按照春生夏长秋收的冬藏来
保养自己,这时候固阳的力量就不够了,病邪随时会入侵身体,深时会到五脏髓骨,外部则入松然的肌9肉之间,所以只靠火神绝对不够。
摸肝脉脉的时候摸到浮脉了,也就是賊邪,金克木,肺的问题影响到肝了,补肾泻心。补母泻子。
摸心脏脉摸到弦脉了,
为虚邪,肝的问题影响到了心,虚者补其母。
摸心脉的时候摸到了脾脉缓脉,脾反辱到金是实邪。
色应于日属阳,脉应于月属阴。给病人看病时要知道什么是常态,要知道色脉是什么,要知道病人的病情。
过去用汤剂内内服和外洗,外洗有两种1病在皮肤表面,瘙痒,有皮肤病。2汤药不入,用皮肤毛孔渗透进去。
什么叫‘’一‘’望诊的时候,看病人有神无神,有神好治,无神不好治。
‘’得神‘’除了望神外必须要知道病情的发展。
用糯米酿酒,用稲梗来烧火。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1263楼#
发布于:2015-11-25 00: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4日内经第21课作业
*不同地方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
*东方是天地阴阳始生之气缘于此方,海边傍水,民食鱼嗜盐,鱼可使人热中,(即阴不足阳有余)所以如果有人阴盛阳虚,可以吃鱼食疗,咸味胜血,但不能过量。此地的人易得湿热病,痈瘍治宜用针灸。
*西方是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天地收降之气之所在。民陵居而多风,金气肃坚,水土刚强,其民穿衣很厚实而且多穿皮毛之衣,饮食以酥酪肉类为主,所以表强,外邪不能伤其形体,病从内发,治宜用毒药。毒药从西方来,中药的毒药剂量时机都很重要,用对了就能把浊排出。西药的毒性很强,破坏性强大,吃了之后无法控制其去向。且看起来精细,实际很粗糙。
*北方是天地所闭藏之地,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脏寒生满病,治宜用热治艾灸。
南方是天地所长养,阳盛之处。地陷东南,地下则湿,雾露所聚。人民嗜酸食腐,皮肤纹理细腻,病多痉挛麻痹,治宜用九针法治病。
*中央是地平以湿,气溉四方,所生万物于广众。其民食杂而不劳,病多痿厥寒热,治宜用导引按桥。比如河南有少林寺习武。
所以治病要随天之气,合地之宜,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要因时因地而制宜。
*古人和今人治病之不同是
古之人,居于山野之间,与野兽为邻,四季寒暑都能调节适应,无欲无求,恬淡虚无,所以邪不能入五脏骨髓,外邪不伤空窍肌肤,所以可以移精变气,以通神灵。
*今之人,心志忧虑,伤神,苦形劳烦,伤精,逆四时,伤气,所以贼风虚邪易入侵,内至五脏骨髓。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且不能移精变气。
*做一个好医生要望色,查脉,知金木水火土五行,四时八风六合(上下前后左右)。综合以上,就要知道何为正常人,以此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颜色之变化对应四时之脉像。
*比如肺为白,为金,为浮脉,肝为青,为木,为弦脉,如果摸肺脉为浮脉,春天面色惨白,那就是金克到木了,为贼邪。春天本应面色青色而非惨白。
*如夏天,脸黄,脉为缓脉,就是脾反侮到心了。本应红色。为实邪。
*古人治病,病来了才治,吃十天汤药就可。汤剂可以内服,如果药不能入口,也可以闻气味从鼻进入,汤剂也可以治疗皮肤病。不好了再治疗就可。
*今人治病,不应四时,不识阴阳色脉,不别标本顺逆,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治之要点就是无失色脉,如果逆从倒行,标本不得,则亡神失国。
*治之要道,总归于一,即神。得其神,色脉精气皆得;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有神好治,无神不好治。
*五谷为黍稷稻麦菽。如何做酒?
五行之谷,以养五脏。中央的稻米,即糯米(粳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按照季节生长,是最好的谷类。
秦战强
会员
会员
  • UID2017602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2
1264楼#
发布于:2015-11-25 01:50
中医经典特训1班秦战强:
2015年11月24日《黄帝内经》21讲
1、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黄帝问道:医生医疗疾病,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痊愈,这是什麽道理?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条件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
例如东方的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盛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水,所以该地方的人们多吃鱼类而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鱼盐为美食。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因为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西方地区,是多山旷野,盛产金玉,遍地沙石,这里的自然环境,象秋令之气,有一种收敛引急的现象。该地的人们,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而他们的生活,不堪考究衣服,穿毛巾,睡草席,但饮食都是鲜美酥酪骨肉之类,因此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形体,他们发病,大都属于内伤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药物。所以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北方地区,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地形较高。人们依山陵而居住,经常处在风寒冰冽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好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胀满的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艾火炙灼。所以艾火炙灼的治疗方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南方地区,象自然界万物长养的气候,阳气最盛的地方,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因此雾露经常聚集。该地的人们,喜欢吃酸类和腐熟发酵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易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疾病。对其治疗,宜用微针针刺。所以九针的治病方法,是从南方传来的。
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多潮湿,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的食物种类很多获取容易,生活比较安逸少操劳,这里发生的疾病,多是痿弱、厥逆、寒热等病,这些病的治疗,宜用导引按跷的方法。所以导引按跷的治法,是从中央地区推广出去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一个高明的医生,是能够将这许多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患者得到适宜治疗。所以治法尽管各有不同,而结果是疾病都能痊愈。这是由于医生能够了解病情,并掌握了治疗原则大法(因时因地人而有针对性)的缘故。
2、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时治病,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在医病,要用药物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疾病还是有好、有不好,这是什麽缘故呢?岐伯回答说:古时候的人们,生活简单,巢穴居处,在禽兽之间追逐生存,寒冷到了,多活动生热以除寒冷;暑热来了,就到阴凉的地方避免暑气,在内没有眷恋羡慕的情志牵挂,在外没有奔走求官的劳累形役,他们处在一个安静淡薄、不谋势利、精神内守的意境里,邪气是不可能深入侵犯的。所以既不须要药物治其内,也不须要针石治其外。即使有疾病的发生,亦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精神安慰之术),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代人内心常为忧患所牵累,外则为劳苦所形役,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常常遭受到“虚邪贼风”的侵袭,正气先馁,外邪乘虚而客袭之,内犯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这样轻病必重,重病必死,此时单独用祝由的方法就不能医好疾病了。

黄帝道:很好!我想要临诊病人,能够察其死生,决断疑惑,掌握要领,如同日月之光一样的心中明了,这种诊法可以讲给我听吗?岐伯曰:在诊法上,色和脉的诊察方法,是上帝所珍重,先师所传授的。上古有位名医叫僦货季,他研究色和脉的道理,通达神明,能够联系到金木水火土以及四时、八风、六合,从正常的规律和异常的变化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65楼#
发布于:2015-11-25 06: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4日《黄帝内经》第21课笔记: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同样的病,为什么却有不同的治愈方法?那是因为各地方环境不同而造成的。
东方之地-是日出之地,是天地阴阳开始的地方,因为近海边,常以鱼食和盐作为食料。鱼吃多了能使人中焦气热,因鱼的性是阴不足,阳有余;反之也可以利用鱼来调理阴太性而阳不足的问题),咸味吃多了会使血变粘稠。也造成了这地的人皮肤黑而且纹理粗糙,经常得到的病大都是痈疡(湿热),治疗的方法是靠针灸(针灸技术来自东方)。
西域之地-是日落之地,天阳地阴收隐的地方,出产金属和玉器之类的。因居中在山陵上,多风吹,土质水份少而坚硬,穿皮毛之衣而坐在地上,喜肉与酥酪,造成脂肪层较厚所以邪气自外入侵身体内的病较少,体内的病较多,这个时候治病用药就要用较强烈,带有毒性的汤药内服入体。(毒性较烈的药来自于西方)
北部之地- 天寒地冻的地方,天阳地阴所闭藏的地方。地势较高,处处山陵,因日光较少, 天寒地冻,人民乐于居住帐棚中,以奶酪这些油脂类的食物为主,这种地方造成寒气深入体内,面呈胀满之病,治疗以艾灸热熏。(艾灸热熨来自北方)
南方地域-天阳高广,万物茂盛,地处水份多,地势低洼的地方,常年多雾及露水,人民食酸味及发酵后的食物较多,所以皮肤纹理细密,皮呈红色给太阳晒过的色,发生的病多数是痉挛麻痹,较适合使用细针治疗。(世传九针之术来自南方)
中央地区-地势平坦,湿气适中,物产丰盛,是天地交气最和的地方,产物多而杂,因食物较杂,劳动较少,多出现肌肉痿缩、往来寒热之病症,治法就宜用呼吸导引活动四肢等功夫方法,要混合各地方的医疗法用以治疗,看病人状况各取所宜,所以要因时因地选择治疗的方法。
移精变气论第十三
古人用情志治疗可行,为什么现人要用强烈的汤药呢?其实这和情志,物欲关系很大,古人想法简单,易于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会利用运动来避免寒冷,会找阴凉的地方来避免暑热,若有病只要给于祭祀来安定心神便可。可现人处处思虑,心态不平衡,作息混乱,怕热怕寒,饮食不当,身体的抵御力就差,一得小病也很严重,这种就必须试用汤药,如用祭祀是不能救之的。
要想更快更好的去诊病治病,必须先要学会看色脉,只要知道面上气色与脉状,这是最合乎自然的诊断方法。要知色脉偏差在哪里就必须知道,正常的色脉是如何的,以此来作标准。
病来了,就先利用十日的汤药来治疗内攻,如若十日不能治好,就再加外用药。其实汤药有两种,一种是外洗的,有伤口或不能内服时,用蒸或煮也来的蒸汽来让皮肤和鼻孔来吸收药效;一种是内服的。在。察看色脉时要细察病人,不为病情的描述而困惑自己的观察,提倡合于自然的医术。简单来就看色脉就看一点,就是望病人有无神气,同处一个小室,以一对一的了解病况,医者问得仔细来分析病情,观察病人的意识神情,这种就叫“得神”。
汤液醪醴论篇十四,五谷汤(麻,麦,米,黍,大豆等)和醪醴有什么区别?要做汤液或酒,最合适用的是粳米即糯米,取火燃烧的材料直用稻草。因为糯米的毂味完整,而稻梗是很竖硬的,适合燃烧来用。稻米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合乎天地四时之顺序,其身首向阳,根在水中,是火水调和之物,本身又具五味中之甘味,营养丰富,在秋季收割,梗于冬季时受寒霜浸结,所以是至坚之物。
灸友40017
会员
会员
  • UID201800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1266楼#
发布于:2015-11-25 07:14
关元
任红超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1267楼#
发布于:2015-11-25 08: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51124日学习《皇帝内经》21节学习心得:
  1. 不同地方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治病时,同样的病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治愈,是因为各地环境不同而造成的。
  1. 东方之地,是日出之地,是天地阴阳始生之地,靠近海岸线,是鱼盐之地,居住在此地的人都喜欢吃鱼类且爱吃咸味的,鱼类食物能使人中焦气热,咸味能使血变粘稠,所以当地人民皮肤黑且纹理粗糙,所得病大都是湿热的痈疡之病,用针灸治疗,所以针灸是从东方发展来的。
    热中:阴不足,阳有余。
  2. 西方之地,是日落之地,砂石比较多,是出产金属和玉器的地方。人们居住的地方多风,且土质水分少而坚硬,人们多穿皮毛之衣,喜欢吃肉食,造成脂肪层比较厚,邪气不能入侵到身体,多是内发的病比较多,治病多采用带有毒性的汤药服用,所以毒药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3. 北部地区,是天寒地冻的地方,地势较高,山陵较多,照日光时间较少,人们居住在帐篷中,喜欢吃奶酪油脂类食物,常因寒气深入体内,致腹部胀满,用艾灸驱寒,艾灸是从北方传来。
  4. 南方:该地区水份多且地势低,土质柔软湿润,常年多雾和露水,人们喜欢吃酸味和发酵后的食物,皮肤会出现纹理细密,皮肤是日晒后的红色,容易发生痉挛麻痹的病,适合用针来治疗,所以针是由南方传入。
  5. 中央:地势平坦,湿气适中,物产丰富且品种比较多,食物获取方式便利所以平时劳动少,人们多出现肌肉萎缩、寒热之症比较多,采用导引术和按摩来治。
    借用治病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定。
  1. 移精变气论
    1、古人与现代人生活观念的不同
      古人天冷利用运动来取暖,天热去阴凉处避暑,情志方面没有让自己烦恼的事情,也没有为了名利利益奔波,身心安逸淡然,所以外邪不能侵入人体,治疗是用最古老的祝由方法来解决。现在人患得患失,不懂得节制,不懂得根据四季变化来调节自己,过多的去追逐名利,不顾息自己的身体,伤害自己的身体,所以身体抵抗力弱,外邪很容易进入身体伤害到身体,小病很容易发展成大病,大病一得就很容易发展成重病乃至死亡。
    2、中古时期治症方法
     中古时期病在表用药外洗;能口服的用汤药,汤药不能入口,通过热熏通过皮肤和呼吸被身体吸收。
    3、色脉与五邪
         面青  弦脉
         面红  洪脉
      长夏  面黄  缓脉
         面白  浮脉
         面黑  沉脉
      四季有自己的脈象,当春天本应是弦脉,但摸到洪脉,是虚邪。
    4、看病的环境及要点
    环境:看病时门诊只有医生和病人,不允许旁听者,这样有利于了解病人的真实情况。
    要点:看病人有没有神,有神可治,失神的病人无救。
      诊点:病情的准确描述,面相,脈象。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268楼#
发布于:2015-11-25 13:47
请签到
刘艳娟: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9日16:节气:立春和雨水之间还是比较冷的,雨水以后阳开始生长,开始走春天。当还在冬天却春令,这是太过,就会产生木气太旺,木克土,本来金克木,会反侮到金。太过的现象医生没法查到,到头来会...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269楼#
发布于:2015-11-25 13:47
请签到
贾付民: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5/11/19  16集学习心得:
 
1、  立春到雨水两个节气相差两周,春天到来,一般应该是在雨水过后温度才开始回升,如果温度过早回升,气至过早,称冬行春历,如果雨水过后,温度仍然很低,就为不...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270楼#
发布于:2015-11-25 13:47
请签到
李焕:1、未至而至春之至,以雨水之日做为基准,如果尚未到雨水之日前,提早发生阳气,天气温和,就是气至过早,即太过。例如春季如果提前在冬日而至,金本为克木不使太过,但木气过旺,反侮到金;木气过旺,会克土,土会受到更强盛的压力而受限。这种现象称为之气...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271楼#
发布于:2015-11-25 13:47
请签到
任红超: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8日学习《皇帝内经》16节学习心得: 过与不及
 天气的过与不及与脏腑的关联:
过:未至而至。
    雨水之后是春天,天气开始变暖,阳气开始生,但春天却提前在冬日到了,就是过。木本克土...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272楼#
发布于:2015-11-25 13:47
请签到
慕利敏: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9日内经第16课作业
冬行春令,未至而至,雨水过后阳气才开始升,如果尚未到雨水之日前,提早发生阳气,天气温和,就是气至过早,即太过。金本为克木而不使太过,但木气过旺,反侮到金,木气过...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273楼#
发布于:2015-11-25 13:47
请签到
徐佩凤: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9日《黄帝内经》第16课心得:1如何运用五行胜气:运用五行胜气只须留意气至即可(只要知道春季自何曰而始就可以了)。春之至,以雨水之曰为基准,自该曰起凌晨零时,少阳气就开始生了,气太过就是...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274楼#
发布于:2015-11-25 13:48
请签到
郑永丽: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9日《黄帝内经》第16课学习心得:
春胜常夏,即木克土。如果说脾脏有问题了,我们去制所胜之脏肝脏。即一脏不平去平所胜之脏。
未之而至,称为太过。立春完了是雨水,从雨水开始阳开始生长...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