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楼#
发布于:2016-01-04 14: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3日《针灸大成》第66节课心得:
治疗心脏病要兼顾肺。心痛有9种。 青春痘,可以在合谷、曲池下针。 中医阴阳律就是阴生阳降。 灸,会行阳。硫磺是中药里最热的药,生在火山口,热不会很燥。阴在里,所以有脓、溃疡。灸,阳气就会走动,病人胃口就会很好。 胆结石 胆在肝的下方,跳动,胆汁一阵一阵出来。胆结石,在阳陵泉下一寸会有压痛点。胆堵住了,病人全身发黄。治黄有名的穴道,至阳穴。 肝和脾生病,都会发黄。肝的黄接近于青黄,脾是土黄。肚脐以下称少腹,脾主少腹。肝脏络阴器,肝病小便就很黄,大便不好。中医遇到肝病病人不分急慢性、A.B.C肝,依症状来治。如1-3点醒来,针肝经的俞穴,痛下肝关,再下奇穴肝一、肝二、肝三,肝俞。 阴阳五行治法,肝是木,木火土金水,相生的正常关系。所以肝有问题,要去强土。针胃的募穴中脘,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同时强水,消导,使小便通利。(肝硬化、肝癌后期小便没了。)针肾的募穴金门穴,加天人地三皇足三里。 针灸疗程 一般的病,隔天做。一三五,二四六。 针后禁忌 1,不要喝酒2,不食辛辣食物3,不吃麻油 至少两天后。 脾肿大 脾肿大症状:脸色发黄、没胃口、肚子大、少腹满、肚子圆、身重。肝病的人,肚子大,肌肉萎缩。因为肝克到脾脏,脾肿大,所以肌肉会萎缩掉。 病在脾,先固肾。 病人身重,下肢浮肿,针三皇穴,章门,脾俞。 固肾,强水。用补法(迎随法或提插法)针京门,肾俞,复溜穴。灸,关元、中枢、肾俞。 人有三大痛,头痛、胃痛、牙痛。 上牙痛,是手阳明大肠经,用合谷。下牙痛,是足阳明胃经,近取翳风、颊车、下关。 胃痛,分寒热。针对热证好,灸对寒证好。面部正面是阳明胃经,后面到脑是太阳,耳朵鬓旁是少阳。面色红是热,苍白是寒。一般来说,胖人是热,瘦人是寒。寒证用灸,灸胃的募穴中脘。如果有水,隔姜灸足三里,可以止呕。胃有湿热,针中脘,胃俞,足三里。也可以用四花灸或者梅花灸。 血症 出血分两种,一是外伤出血,一是脏腑出血。 胸腔内出血,在然谷放血(对脑溢血、脑部外伤、脑震荡都好),若还有胸痛,在三毛放血。在冲阳脉放血,如果醒来还有痛,说明还有俞穴,再下肩井活血化瘀,再下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 |
|
1276楼#
发布于:2016-01-04 15: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4日《针灸大成》第67节课心得:
内脏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 腑是中午,脏是半夜。治腑病,好转,白天中午会感觉饿。治脏病,好转,半夜会感到饿。 发烧,在少商、商阳、大椎放血。第二天中午就退烧,胃气恢复。 朝食暮吐,在中脘灸或针。无论临床上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处方有差异,但是针灸一样。只需记得寒热,什么时候灸,什么时候针即可。 胆病,身上两个地方容易传染腹膜炎。一是胆堵了,胆破掉了。二是阑尾。如果里面化脓了,手摸到会很热。针经外奇穴,肘尖穴。在肘尖穴灸,直到灸到肚子里面有肠鸣。脓血会从大便排出体外。 胰脏包含在脾脏里,脾脏管胃口,胰脏管东西吃下去的味儿。 糖尿病消渴,燥渴。在天突下针,针/灸关元,针天枢。中府、云门、肺俞、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1.5寸,手上的阳池穴。都可以治疗消渴、口渴。 痞块 如果是圆滑,可能是良性。如果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可能是癌。 痞块形成原因,中医认为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在里面。所以治疗有一选择,固胃,行阳。 肝有痞块,在第十三椎外开3寸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隔姜灸,再下针。有痛,虚证或病久,再下肝关、太冲。如果痛得厉害,下行间、肝俞、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强土。 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为中正之官”,在肝脏下方,下腹到大肠。这里有条血管,允许血到大肠。胆总管拿不掉,慢慢胆汁会在此累积,变成肝结石。 任何肋间痛,下对侧肝关。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日月、肝俞、胆俞、期门。 在1-3点发病,针荣穴,可去症也可止痛。再把大肠舒畅,让它慢慢消。如果痛得厉害,隔姜灸,行阳。 |
|
1278楼#
发布于:2016-01-04 21:03
2016年1月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廖尹萍 申请签到
腹痛:如果是便秘造成的腹痛,下焦的便秘,我们分寒热。如果便秘是实,实就是有东 西在里面,一两天不上厕所 就很难过。寒就是没有蠕动,病人一个星期不上厕所,也不难过。 便秘 :如果在小肠里面,小肠有便秘,放屁就很多,针小肠的募穴关元。如果说是堵在大肠,刚好是寒实,大肠没有蠕动,灸比针好, 灸天枢关元、中脘,四花灸,一灸下去,一热肠就开始蠕动,病人在灸的同时,会感到肠子不断在动,灸足三里,这是去寒实的方法。当然下针在支沟照海,不管寒热,只要是实症,下支沟照海 盲肠炎:第一个在阑尾穴下 针,然后在足三里下针,急性阑尾炎的时候,在足三里下一寸,会摸到像豆子一样的东西,像绿豆那么大。把针拿起来,一针下去,当场痛就没了。 腹膜炎:大便带血可以炙它,第二个是长瘰疬或淋巴结肿,都可以在肘尖来炙。 大肠癌:一般有癌症的病人,脚一定是冷的,因为小肠是属火。心脏的火移热到小肠里面来,成为小肠的火,小肠就是热的,脚是温热的。 大肠癌,大便不出来,下痞根、消积。 月经寒实症:如病人每个月提前两个星期来月经,都属于热症。有人刚好相反是延 后来,人家四周来,我六周才来,或三十天、三十二天才来,这就是寒症。寒症的时候,月 经会延后,热症的时候会提前。中医要辨寒热,如果是寒,我们用灸的。灸合谷、三阴交、 中极、关元,这是很好的穴道。那下针当然也可以。 怀孕:助孕的方法很多,灸三阴交、关元、中极,都 是在助孕。要常常灸,在灸的中间如月经来,也照样灸,都没问题,气血会更流畅。灸到什么时候,恢复正常二十八天来。 痛经:在月经痛的时候,尤其是第一天 痛。痛的时候下手,三阴交、血海一下去就不痛了。如果还有一点痛就扎血海,中医的观念是这样,痛经是因为小肠的火太弱,所以 生理期中间,生冷的不要吃。要吃比较热的,还有生理周期的时候,中医不赞成在生理期行 房。因为那个时候气血正往下走,你在行房,可能会让气血堵在那,造成妇科问题,所以不 赞成在生理期行房。灸三阴交、中极、关元,也很好。针和灸都可以用,痛经是一个很好治 的症状,用药、用针都可以治。 下血不止:月经停不了,下隐白。 白带:中医有句话,十女九带,十个女的中,九个女人有赤带、 白带 。赤带颜色深,味道重,是湿热。如果是白带就是寒湿。白色的较清 淡的,没有味道。湿热的味道就比较重,遇到湿热的时候,不要用灸,要下针。穴道为隐白穴 |
|
|
1279楼#
发布于:2016-01-04 22: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2016年1月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1、 外伤出血: 比如脑溢血、脑部外伤、或者脑震荡。 治疗:在然谷放血。如果然谷放血后,还是有胸痛的时候,可以在三毛上放血。可以在胃经脚上的冲阳脉下针放血都可以。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我们最常用的是肩井。胸腔有内出血,针肩井时,一定要扎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这血出来,一定是由大便出来。肺跟大肠表里,它会渗透下去,从肺的下方进入三焦油网,再从大肠排出来,这是胸腔内出血治疗的方式。 针灸可以止痛,外伤痛的时候,按照经络来决定,胸前是胃经或肾经,正面是任脉,诸如此类,按经络来取穴,如果是一整块,公孙、内关,很灵活的。 2、 内脏出血 内出血最常用的是下针肩井穴,在下足三里,大便是黑色的,淤血就排出来了。 止痛方式:按照经络来取穴。公孙内关都可以用。 内脏出血一般不扎本穴。比如胃癌,足三里不扎,因为胃出血,扎本穴阳行的更快,出血量会增加。扎公孙内关。脾脏出血下针商丘、内庭穴。 腑:中午——腑病治疗之后胃气恢复,都是在中午会感觉到很饿。 脏:半夜——治疗脏病,胃气恢复都在半夜,会感觉到很饿。 治疗小孩子的病,开天河水,根据经络来用手膜筋经,第二天胃气恢复,烧退了就说明对了,没有对,就说明还没有好。 2、朝食暮吐:如果胃堵到了,食物停留在下面还没有消化,就会朝食暮吐。一般会在中脘穴上面下针。下针或者灸,病人就会感觉到食物在往下跑,效果就会很好,所以穴道一定要准确。 腹膜炎:食物的残渣跑到腹腔上面去了,一动就会很痛。诊断的时候摸着身上的皮肤是冰凉的,但是有个地方是热的很烫,就说明是腹膜炎破裂了,食物的残渣都跑了出来。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肘肩灸,隔姜。灸到病人的肚子开始叫,然后想去上厕所,排出来的都是脓血。 3、糖尿病(消渴): 脾脏:管的是胃口 胰脏:管的是味觉。 病人燥渴——天突下针,灸或针关元穴,小肠热增加的蠕动会增加,灸天枢穴(下痢便秘都可以下针)。大肠的水分就会被小肠蒸发,之后进入肺。 糖尿病特效穴:第八椎至阳穴外开一寸半,手肘上面的阳池穴——治疗消渴。 4、痞块: 比如说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正面上可以摸到硬块、肿瘤等。 如果表面圆滑的是良性的,凹凸不平是很硬是恶性的。中医认为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在那边的时候,会造成痞块,所以我们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用灸,针,绝对会有帮助。 在痞块上面隔生姜灸,然后下针,肝经的奇穴,俞募治疗。 肝有痞块:在背后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姜灸,然后下针。有痛虚症下肝关、太冲。痛得很厉害,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期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治法都一样。 5、任何肋间痛: 对面的肝关,肝关可以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遇到这种情形,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他的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如果痛得很厉害,拿生姜灸也有用,反正是行阳。 |
|
1280楼#
发布于:2016-01-04 22: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新乡-冯秀琴申请签到2016年1月4号《针灸大成》67课学习心得
可以在胃经的冲阳脉放血,脚上的冲阳脉下针放血都可以,三毛上放血。在这上面会看到青筋,用三棱针放血出来,自然醒过来, 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我们最常用的是肩井,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血由大便出来。肺跟大肠表里,它会渗透下去,从肺的下方进入三焦油网,再从大肠排出来,这是胸腔内出血治疗的方式。 内脏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比如胃出血,一般不扎本穴,公孙内关可以 用,胃的募穴也可以用。 脾脏破了,内出血,本穴太白也不能用,实症一样,实则泻其子,脾脏出血, 就针商丘,胃经的内庭,当然也可以下。诸如此类,不管多严重的病,一般来说就是这样处理。 腑跟脏不一样。腑大部分是中午,脏是晚上。 治胆病时,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 ,第一个是胆堵到了,胆汁排不 出来,胆破掉了。还有一个是阑尾。当盲肠被堵到,无论是慢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都没问题。但如果盲肠就破掉,感染了腹膜炎,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个生姜灸,手肘的尖端,三焦经过的地方,灸到肚子里面肠鸣。病人会跑厕所,排出来的都是脓血, 血一排出来,就好了。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病人燥渴时,一般在天突下针。再下针天枢、关元,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面去,水才会上来。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用来治疗消渴 、口渴。 遇到痞块时,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正面上可以摸到硬块、 肿瘤,它是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如果是很圆滑,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 肝有痞块在背后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着生 姜灸,然后下针。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如果是痛得很厉害, 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 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是如何先固胃,让他胃口好,同时行他的阳气。当气机一流畅, 就算肿块还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阳气没有堵住,可以睡得很好。 胆在肝脏的下方,如胆没了,开完胆十五年,总胆管拿不掉,总胆管还是在这,它会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 ,会很痛。任何肋间痛,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肝关可以止痛, 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 慢软化。 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如果痛得很厉害,拿生姜灸也有用。 |
|
1281楼#
发布于:2016-01-04 22: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0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十七、针灸治症系列:Page184--186 12)脾肿大与胃病治疗: 3、胃出血:黑便,吐血。 ①胃内出血:不针本穴(针本穴会行阳,加快血液循环,血会出更多),针公孙,内关,中脘, ②胃外伤出血:然谷,三毛(有胸痛时),冲阳脉,放血,有痛加针肩井,足三里。 补充:治好腑病,白天感到饿,治好脏病,半夜感到饿。 13)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1、朝食暮吐:胃下方不蠕动,针或灸中脘。 2、腹膜炎:胆堵住破掉,盲肠堵到破掉,残渣到腹腔引气发炎。灸肘尖穴(三焦经),隔姜灸,灸后排脓血。 补充:脾管想吃什么,胰管食物进嘴的味觉。 14)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1、消渴:燥渴,嘴巴少津液(津液来自大肠),针天突(大肠经),针或灸关元,天枢,中府,云门,肺俞,糖尿病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阳池。 2、痞块:先固胃,再行阳。 3、肝结石:针肝关(止肋间痛),天枢,期门,日月,肝俞,胆俞。 |
|
1282楼#
发布于:2016-01-04 23:03
@教官-成都-李玲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丁燕 申请签到 2016年1月4日《针灸大成》 第67课学习心得 血症 两种血:1、脏腑出血,是病出血; 2、外伤病出血。 脑溢血、脑震荡、脑部外伤在然谷放血治疗,胸痛时在三毛、冲阳脉放血;胸腔内出血,针肩井、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外伤时按经络取穴治疗。内脏出血不扎本穴,实症泻其子穴。 朝食暮吐:早上吃的早餐到旁晚没消化会恶心吐,在中脘针、灸都可以。 腹膜炎:胆堵-胆汁拍不出,盲肠堵-阑尾炎。阑尾炎-针、灸肘尖都可以,灸-隔姜灸,灸到肠鸣止。 消渴-糖尿病-针天突-针、灸关元、天枢。中府、云门、肺俞、阳池、糖尿病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针灸治疗。 痞块:先固胃再行阳。 结石:肝结石-在天枢、箕门、日月、肝俞、胆俞治疗。 |
|
1283楼#
发布于:2016-01-05 00: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2.4日针灸大成第.67节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12.4日针灸大成第.67节课心得:
血症: 外伤病的出血和脏腑里面的出血, 脑溢血然谷放血,胸痛三毛放血,也可在胃经的冲阳脉放血或下针, 胸腔有内出血,扎足三里和肩井,不管是单纯的胃出血还是胃癌,扎胃的募穴公孙内关均可,不可扎本穴足三里,扎后会蠕动的更快,出血会更多。 脾脏出血,就针商丘,胃经的内庭。 腑跟脏不一样;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治腑病的时候,一定是白天中午的时候,脏病通常在半夜,治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内科病, 小朋友发烧的话,少商、商阳、大椎放血, 朝食暮吐,早上吃的早餐,没消化,要到黄昏夕阳西下,会很恶心,一吐早餐就出来了,扎中脘穴速效 腹膜炎;胆堵到和盲肠破掉容易感染腹膜炎,盲肠破掉扎奇穴肘肩穴,也可隔姜艾灸肘肩,灸到肚子里面肠鸣开始叫为止 消渴 、口渴:脾脏在管胃口,胰脏在管味道,糖尿病人燥渴时,在天突下针,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阳池穴 痞 块:比如说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有痞块的时候,中医的观念认为阴会累积,我们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可针可灸。肝有痞块,隔姜灸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肝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扎肝关、太冲,虚症或病很久。如果是痛得很厉害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也可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治法都一样。痞块出现先固他的胃,同时行阳 少腹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胆是中正之官,胆在肝脏的下方,下腹到大肠的交接的地方,有一条血管,全身的血管都有瓣膜,可预防血液回逆,只有这个血管没有瓣膜,它允许血进入。人有膈膜,吸气时候,膈膜会下来,浊气往下导,身上的浊气不会过膈膜,膈膜是一个分清浊的地方,上面是清,下面是浊,正常人的浊气只能到这里,浊气冲上去,人会发狂。 肝结石:任何肋间痛,扎对面的肝关,肝关可以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让它慢慢软化往下消导。 |
|
1284楼#
发布于:2016-01-05 08:40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6班周喜平申请签到,2016年1月4日《针灸大成》67课学习心得:
内脏出血: 胸腔积血,最常用的穴位是肩井穴,再用足三里穴消导下来,大便是黑色的就证明有效了(瘀血排出来了)。 内脏出血一般不扎本穴(扎本穴会使阳气行得更快,不利于止血)。如脾破裂太白穴就不能用。 脏和腑治疗好的表现。胃气恢复,脏:晚上半夜会很想吃东西。腑:白天中午胃口会变好,会很想吃东西。 指针是用手轻轻地摸,如小孩发烧,开天河水。同时大椎也可以放血。效果好 朝食暮吐: 胃下方有一个小袋子(宿食),宿食过多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可以下针或灸中脘穴。胃就会蠕动,就有食物往下跑的感觉。对于胃酸多,胃胀,胃溃疡针,灸的治法是一样的。 胆病及腹膜炎、阑尾炎:可在三焦经经过的肘尖处(奇穴)隔姜灸,灸至肠鸣叫,就会解脓血便,将体内脓等排出去。 脾、胰、痞块:阴垒积在一起形成的,治疗时要行阳。(加快速度)针灸都可以。在痞块上隔姜灸,痛得厉害,痞块出现先固胃气,再行阳。气血流注就是阳气循环。,在足后跟上3寸的地方,还有13椎旁3寸的地方下针及灸都可以。在太冲、曲泉、行间、期门、都可以下针,再强土效果会更好。 糖尿病及消渴症:口水津液来自大肠,针灸关元(小肠热增加就把大肠的水份份蒸发上升入肺变清气),在8椎下外开1寸半、阳池穴多灸可消渴。天枢,天突、关元穴下针效果更好。 少腹病痛: 中医不主张摘胆,否则15年左右会有肝结石肝硬化出现。肝与大肠之间有一条血管,无瓣膜,(金与木的关系)。正常人的浊气只能到膈膜,吸气时肝的血就被隔膜压到大肠去,吸气时慢慢回到肝脏。胆结石,一是要强心加强动力,痛可下肝关,在期门、日月、肝俞、胆俞、下针。 |
|
1285楼#
发布于:2016-01-05 08: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6年1月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心得。
(接昨) 【血症】 胸腔内出血最常用的是肩井,针肩井时,一定要扎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血从大便出来就好了。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血会渗透下去,从肺的下方进入三焦油网,再从大肠排出来,这就是治疗胸腔内出血的方式。 针灸可以止痛,外伤痛时,按经络取穴,胸前有胃经、肾经,正中有任脉,诸如此类。如果胸前一整块痛(阴维阳维在管),可取公孙、内关。 内脏的出血,不扎本穴。比如胃出血病人,不管是单纯的胃出血还是胃癌,出血时不扎足三里,扎后会蠕动更快出血更多(足三里让阳行的更快致出血增加),此时公孙内关可以用,胃的募穴也可用。 同样,脾脏破裂内出血,本穴太白不能用,实则泻其子,脾脏出血针商丘、胃经的内庭也可下。 腑和脏不一样。腑大部分是中午,脏是半夜。治腑病(腑包括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时,病人恢复时会感到中午好饿;治脏病(脏包括肝、心、脾、肺)时,病人在恢复期间会半夜醒来感到好饿,想吃东西,这表示病人阳气回来了;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胃口才恢复,比如发烧的话,在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开始退,第二天中午退烧,胃气恢复,病就好了。 【朝食暮吐和腹膜炎】 1)朝食暮吐 胃的下方,平时都有宿食在里面,一般来说新吃的食物会把旧的导下去,新食物取代旧食物,所以有点宿食在胃下方没关系。但胃的下方蠕动没有了,食物在胃的下方就会造成朝食暮吐。早上吃的,黄昏时恶心并吐了出来。 治疗在中脘穴下针。中脘穴针下去或灸,病人就会感到胃开始动。 取穴一定要准确,无论是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针灸都一样治疗,只要辨别寒热,什么时候用灸,什么时候用针就可以了。 2)腹膜炎 胆堵住了,胆汁排不出,胆破了;或阑尾炎,盲肠被堵,无论慢性盲肠炎或急性盲肠炎,针灸都可以治疗。阑尾破了,感染了腹膜炎,用手去摸时身上冰凉,局部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治疗用经外奇穴肘尖穴(三焦经过的地方),在肘尖隔姜灸艾草,灸到肚子肠鸣,之后病人跑厕所排出来的都是脓血,血排出来就没事了。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1)消渴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脾包含了胰。如果要严格区分,脾脏管的是胃口,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在管;食物味道是胰脏在管。 中医认为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在天突下针。嘴里的津液来自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蒸发上肺部,在关元灸或针都可。针大肠的天枢穴,可让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下利时或便秘都可在天枢上治疗。下针天枢、关元,水分就往上到肺里。肺受纳吸收水份,水才会上来,所以取中府、云门、肺俞、糖尿病特效穴(第八椎至阳穴外开一寸半)及阳池穴,都可用来治疗消渴、口渴。 2)痞块 比如说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摸起来是不规则的,像岩石一样硬;而很圆滑的则可能是良性的,比如脂防瘤。中医认为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的时候会造成痞块。因为阴会累积,所以治疗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用灸针可行阳。 肝有痞块,治疗可灸背部上的痞根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和消积穴(脚后跟上三寸)。也可在肝痞块处,隔着生姜灸,然后下针。有痛症的话下肝关,奇穴肝一、肝二、肝三及太冲皆可。有虚症或久病则下曲泉。痛得厉害,下行间、肝俞、期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 痞块出现的原则,先固胃,让胃口好,同时行阳气。气机流畅时,就算仍有肿块,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 十二经、十二络的气血流注讲的是阳气的循环,阳气没堵住,就可以睡好。治疗肝硬化时,夜间一点到三点可以睡觉时,肝的阳气就开始运行了。痞块还在的话就要不断做疗程,就不会恶化,会慢慢好起来,结合用药,速度就会加快。 3)肝结石治症 胆在肝脏的下方,下腹到大肠交接的地方有一条血管,这个血管没有瓣膜,允许血在肝和大肠间循环,也就是金和木之间的关系。人有膈膜,吸气时膈膜将浊气往下导,浊气不会过膈膜(膈膜是分清浊的地方),上面是清,下面是浊,若浊气上冲,人会发狂奔走(若只到膈膜就不会精神失常,冲上隔膜就会发狂奔走、登高而歌,便秘造成)。所以正常人浊气、沼气到膈膜为止。 吸气时肺扩张,膈膜下降,肝血从血管流到大肠,大肠得到血,就有力量蠕动,把宿食排出。吸气、吐气,横膈上、下,血就会回到肝脏不断循环。 如遇病人手术提胆后,总胆管还在并和肝连在一起,总胆管会慢慢累积胆汁变成肝结石。针灸治疗方法就出来了,任何肋间痛,下肝关止痛;取天枢、期门(肝募)、日月(胆募)、肝俞、胆俞,往下消导,慢慢软化,改善一点到三点睡眠,让病人大便舒畅一下。痛得很厉害,生姜灸行阳也可。 (未完) |
|
1286楼#
发布于:2016-01-05 09: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6年1月4日《针灸大成》第67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胸腔内出血:针刺肩井、足三里。将阳气往下导,由大便排出。 外伤痛:按照经络来取穴。如果一整块,公孙、内关针刺效果好。 内脏出血,一般不针本穴。本穴会导致机体的阳气运行速度更快,出血更多。 胃出血,足三里不针。脾破裂,一般本穴太白不用,针刺商丘、内庭。 脏病:中午恢复;腑病:半夜脏气恢复,恢复的标志是睡眠好,吃饭好,有胃口。 胃 1.朝食暮吐:胃内一般会存有少量宿食。吃饭后宿食会排出。如果胃的下方蠕动没有了,食物在下面,早上吃的东西,傍晚会排出来。 治疗:针刺中脘穴 2.治疗胃部的任何疾病,处方差异,针灸一样。记得寒热,分清何时用针或灸就可以了。 胆 1. 腹膜炎: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 (1) 胆赌到,排不出来(2)阑尾炎 当发现病人原来痛-不痛时,证明破掉,进入腹膜里面。手摸上去温热,其余凉。治疗:肘尖灸:肘尖尖端隔姜灸。 胰 一般胰包含在脾脏里。 脾-胃口;胰-味觉 津液一般来源于大肠。治疗燥渴,一般针刺天枢,针灸关元。 痞块:阴会积累导致。一般行阳。 思路:(1)调好胃口(2)行阳气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阳气运行顺畅,睡眠好,不顺畅,堵到睡眠困难。 正常人,浊气冲到隔膜为止,隔膜分清浊。便秘,浊气冲到隔膜上,人容易发狂。 肝与胆 肝脏血管和大肠相连。吸气,肝血进入大肠,促进宿食排出。吐气,大肠的血回流回肝脏,循环。 胆切除,胆与肝有胆总管相连,胆汁依然会累积,15年肝结石。 针刺期门、日月、肝俞、胆俞。同时注意畅通大便,从大便中排出。 |
|
1287楼#
发布于:2016-01-05 09: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孙煜第67课学习分享,申请签到
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 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 血症有两种血,一种是脏腑里面的出血,这种是病的出血,还有一种是外伤病的出血。治症上,都是在然谷放血,不单单是脑溢血,对脑部外伤、脑震荡都很好。然谷放血不够,还是有胸痛的时候,可以在这个三毛上放血。就会醒过来。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可扎肩井,同时一定一扎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血出来是由大便出来。肺跟大肠表里,它会渗透下去,从肺的下方进入三焦油网,再从大肠排出来。 针灸可以止痛,外伤痛的时候,按照经络来决定,胸前知道是胃经或肾经,内脏的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比如胃出血,我们一般不扎本穴。胃出血,不管是单纯的胃出血还是胃癌,出血的时候,足三里不要扎,因足三里是本穴,扎后会蠕动的更快,出血会更多。足三里会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增加。可下公孙内关,胃的募穴。若脾脏破了,内出血,本穴太白也不能用,实症一样,实则泻其子,脾脏出血,就针商丘,胃经的内庭。 脏与腑的区别:腑大部分是中午,脏是半夜。治腑病,在中午会比较好。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治腑病时,一定是中午,白天的时候,会感到好饿。治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治内科病的时候,病人在恢复时,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饿的要死,想吃东西,就表示这病人阳气回来了。脏病通常在半夜。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小孩子开天河水。好了以后第二天会主动要求进食。第二天没好,继续做。发烧的话,我们知道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开始退,第二天中午退烧,胃气恢复,病就好了。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朝食暮吐:胃的下方有个小袋子,是藏宿食的。如堵到,胃不蠕动,食物在下面时,就会造成标准的症状是朝食暮吐。朝食暮吐是早上吃的早餐,要到黄昏夕阳西下,会很恶心,一吐早餐就出来了,在中脘穴下针。针一下去,或者是灸,病人会感到胃开始动。胃的治症,无论临床上是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 处方上虽有点差异,但针灸是一样。 治胆病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还有一个是阑尾。盲肠被堵到,无论是慢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都没问题。但如果盲肠破掉,感染了腹膜炎,食物的残渣、粪便,就会跑到腹腔里面。 诊断方式:病人来时很好,一动就很痛。因为盲肠破掉了,用手去摸时,你手是温热,但身上是冰凉的是对的,摸到那一块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遇到破裂化脓了。 针灸的处理:用经外奇穴,也叫肘尖穴。叫病人把手肘放在上面,用隔姜灸三焦经过的地方,灸到他肚子里面肠鸣,病人会跑厕所,排出来的都是脓血,血一排出来,就没事了。这时很危险,一般遇到,西医会叫病人不用动,躺在这边,打抗生素,让自己慢慢恢复起来。但针灸的效果最好。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包含了胰在里面,严格的区分,脾脏管的是胃口,吃东西是脾脏在管;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糖尿病人燥渴时,针灸的处理:在天突下针。嘴巴里面的津液,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在关元灸或针都可以,热会加起来。针大肠的天枢穴,让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下利时,针天枢灸天枢;便秘时也可以在天枢上做。中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慢了天枢让你加快,太快了,天枢让你慢一点,他会有调节的做用。下针天枢、关元,这个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面去,肺受纳吸收这个水,水才会上来。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治消渴 、口渴。 痞块,如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正面上可以摸到硬块、肿瘤,它是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如果是很圆滑,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有痞块的时,中医的观念认为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会造成痞块。因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就用灸或针。肝有痞块在背后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着生姜在上面灸,然后下针。一样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虚症或病很久。如果痛得很厉害,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治法是一样。只是多一个痞块。痞块出现先固他的胃,让他胃口好,同时行阳气。当气机一流畅,就算肿块还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十二络的气血流注,讲的是阳气的循环,阳气没有堵住,可以睡得很好。治疗肝硬化,一点到三点变成可以睡觉。阳气开始运行了。痞块可能还在那,要不断做疗程,连续好几个礼拜,帮他扎针,就不会恶化,会慢慢好起来!会用药话,就好几个礼拜,速度会加快。 如病人胆没了,开完胆十五年,总胆管拿不掉,因为跟肝连在一起,拿了很危险,所以总胆管还是在这,它会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 ,会很痛,我用处方就可以解决。针灸的处理:任何肋间痛,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肝关可以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针荣穴把时症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他的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如果痛得很厉害,拿生姜灸来行阳。 |
|
1288楼#
发布于:2016-01-05 14: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6年1月3日《针灸大成》第66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包小花 申请签到 2016年1月3日《针灸大成》第66课心得
一、肺积水 乳癌末期灸法治疗 1. 由于肺跟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脸上很多青春痘,可在肺经或大肠经下针,比如合谷,曲池,对治疗青春痘很好。 2. 肛门痔疮,肺和大肠表里, 下肺经。 3. 阴阳律:灸的时候,要行阳,阳一行,气血就动了。硫磺是中药里面最热的药,生在火山口, 热不会很燥。它是热,行阳的力量很强,里面的脓、脓疡,都是因阴在里面,阳不行才会积。所以,灸它阳气就会走动,只要阳气一走动,阳气就会一直在流行,病人胃口就很好,这是基本治疗的手法。 4. 瓣膜闭锁不全是因为吃西药伤到了。吃风湿关节的药、减肥药、女性荷尔蒙造成瓣膜损伤。 二、胆结石与肝病治症 1.心脏的跳动,产生振动,心包跟胆是连到的,所以心脏在跳动,造成不断的活动刺激到胆,所以胆汁会喷射出来。它的力量跟心脏是一样的。 2. 胆结石,在阳陵泉下一寸,有压痛点。在背后第十椎下,胆俞的地方,一按感觉痛,就确定了。晚上十一点到半夜一点睡眠不好。针胆石点,或巨阙,小肠的募穴关元穴。背后下心俞跟胆俞。胆堵住了,病人全身发黄针至阳,第七椎下的至阳穴。 3. 最有名的治黄的穴道就在这督脉的至阳穴。 3. 肝、脾、胃的辩证:肝和脾病变时,都会发黄。肝的黄比较接近于青黄,带点青色。脾本来就黄色,是土黄色。脾有黄,会没有胃口,而肝病也会没有胃口。但肝多一个恶心呕吐,脾脏还好,肝脏会有恶心的现象。少腹是脾在管。肝脏是络阴器,肝病的小便很黄。脾脏小便还好,没有像肝脏那么不好。脾主少腹,小腹堵在这边,大便会不好,肝病的人大便也会不好,这两个很接近,肝病的人,半夜一点到三点,这个没有办法睡觉。 4. 半夜一点到三点会醒来,针肝经的俞穴太冲,痛的话下肝关,再下经外奇穴肝一肝二肝三,背后下肝俞。 5. 肝病的阴阳五行的治症方法,肝有问题,影响到土,胃口就没了,所以治肝病,一定要强土。 所以除了肝经的穴位,下针时,腑会中脘,就针中脘。脾的募穴是章门,脏会章门,肝募箕门,背后再下俞穴。同时去强他的水,水是肾脏,要消导,让小便很通利。肝病时小便不好。肝硬化,肝癌到后期小便都没了。背后的肾俞,肾的募穴金门穴,加上天人地三皇,足三里,是很好选的穴道。 三、针灸疗程与针后禁忌 1. 针灸治病的疗程。一般的病,都是隔日,一三五、二四六,去做疗程。有的病一次就好了,有的要好几次,扎一次,去掉了八成,那隔天就再扎。要让它完全去掉才能停止。 2.下针的禁忌,有几个禁忌:第一个不要喝酒。辛辣的东西不要吃。麻油不要用,不小心吃到,就再扎。 3. 做疗程的中间有这些禁忌,三天以后,才可以再喝酒,不能说当天完全好了,马上就喝。 4.脾肿大:脸色发黄、没有胃口、肚子大、少腹满、肚子圆通通的,而且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有问题的人,身体会很沉重。肝病的人,肚子大,肌肉萎缩,是因为肝克到脾脏,脾脏肿大,所以肌肉会萎缩掉。 四、脾肿大与胃病治疗 1. 当脾脏 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到肾,先去固肾, 2. 病人身重,全身重,下肢又肿,针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以及脾的募穴章门(脏会章门)、背后脾的俞穴。强水,肾的俞穴京门穴,正面下复溜(肾的母穴),用补的手法,迎随法或插提法都可以。灸正面的穴位,关元、中极,背后的肾俞,用灸的很好。没事可以灸灸复溜。 3.胃出现问题,大部分是饮食不正常,没有办法按时吃饭。 4. 当胃有问题, 病人的眉毛间有悬针纹时,表示胃不好,因为胃很痛,痛的时候会皱眉。 5. 牙痛:上牙是手阳明大肠经在管,用合谷,下牙是足阳明胃经在管,近取穴有翳风、颊车、下关都可以用来治牙痛。 6.胃痛 :第一个分寒热。寒症,舌苔白厚。热症,舌苔比较黄湿。脸上红红的,是热。脸是苍白的,是胃寒。一般来说,胖的人比较热,寒的比较瘦。针对热非常好,灸对寒非常好。 7. 胃寒:灸中脘,胃的募穴,效果比针还好。 8.胃心胸:下针公孙跟内关去痛,有寒症时,隔生姜灸足三里可以止呕,治疗恶心,公孙也是止呕非常好的穴道。 9.胃有湿热症,在中脘下针,在背后胃的俞穴,足三里下针。用四花灸,梅花针、梅花灸都可以,下针梅花针,效果非常好。 10.碳酸饮料,咖啡都对胃不好。天然的都好,比如说柠檬,柠檬是酸的,但它是天然的酸,本性是碱性的。 11. 胃里面出血,最常见的是在胃的下方,胃的下口。大便都是黑的,常常一天二三次,下利都是黑的,是远血。若看到是鲜血,是大肠癌或十二指肠。 五、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 1. 血症 ,有两种血,一种是脏腑里面病得出血,另一种是外伤病的出血。 2.病的出血, 治症上面,都是在然谷放血,不单单是脑溢血,对脑部外伤、脑震荡都很好。然谷放血不够,还是有胸痛时,可在三毛上放血,也可在胃经的冲阳脉放血。在三毛上会看到青筋,用三棱针放血出来,自然醒过来,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最常用的是肩井,胸腔有内出血,针肩井时,一定要扎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血出来,一定是由大便出来。 |
|
1289楼#
发布于:2016-01-05 19: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刘本红申请签到,2015年1月3日-4日《针灸大成》第66、67课学习心得
接上课 治疗心脏时要兼顾到肺。特殊治症时会用到:如青春痘,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可在肺经或大肠经下针,如合谷、曲池都较好;如痔疮要下肺经才好。中医有个阴阳律,就是阴升阳降,阳往前,阴就跟着退。灸的时候是行阳,阳一行,气血就会流动。 胆结石与肝病治症 胆在肝的下方,心包跟胆相连,心脏的跳动会刺激胆排出胆汁。胆结石诊断:在阳陵泉下一寸,有压痛点,在后脊第十椎下胆俞的地方,也有压痛点。发病多在晚上十一点到半夜一点。下针巨阙、关元,后背下心俞和胆俞。胆堵塞全身发黄可针至阳穴。肝病发黄较接近青黄,沒胃口、恶心,小便黄;脾病发黄转接近土黄,沒胃口。下针可用肝经的俞穴太冲,痛下肝关,经外奇穴肝一肝二肝三,后背下肝俞。五行治疗方法肝有问题会影响到脾,所以治肝病一定要强土,可下针中脘,章门、箕门、背后下俞穴;同时还要强水,让小便通畅。 针灸疗程与针后禁忌 针灸疗程:一般的病是隔日做如一三五、二四六疗程。禁忌:1不要喝酒,2忌辛辣的东西,3忌麻油。酒和辛辣会影响到阳气行走,麻油会让气乱。最好是在三天后才可服用。 脾肿大与胃病治疗 脾有问题时会影响到肾,要先固肾。强水目的是让病情不在恶化。强水可下肾的俞穴京门穴、复溜,也可以灸关元、中报,背后的肾俞。平时灸复溜可强身。 人有三大痛:头痛、牙痛、胃痛。牙痛:上牙足阳明大肠经在管,用合谷,下牙足阳明胃经管,近取穴翳风、颊车、下关都可以治疗。胃痛分寒热,寒症如舌苔厚白,用灸较好,可灸中脘,隔姜灸;热症舌苔较黄湿,一般用针较好,公孙、内关、足三里都比较好。湿热症在中脘下针,后背胃的俞穴,足三里都可以,也可用四花灸,梅花针,效果都非常好。 血症 分两种:1脏腑里面出血,2外伤出血。大都在然谷放血,不够有胸痛时可以在三毛上放血。内脏出血一般不扎本穴.如胃出血不扎足三里,可下公孙内关。脾破裂可针商丘、内庭。腑表现在中午,脏表现在半夜。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 朝食暮吐是早上吃的早餐到黄昏时会恶心把早餐吐出来。这种情况可在中院下针。 腹膜炎感染有两种情况:1胆道堵寒,胆汁排不出,胆破掉,2阑尾炎破掉,食物残渣、粪便会跑到腹腔。可用经外奇穴:肘尖穴隔生姜灸,灸到肚里肠鸣,会排出脓血就没事了。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 糖尿病会消渴、燥渴时在天突下针,关元针或灸都可以。特效穴有中府、云门、肝俞、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等。 痞块,中医认为阴会累积就会成为痞块。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肝有痞块可在背后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和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姜灸。有痛可下肝关、太冲。痞块治疗原则,先固他的胃,同时行他的阳气。让气机流畅。 胆是"中正之官"胆没了,胆汁会累积到胆总管,变成肝结石。可在肝关、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背后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下针往下消导、让它慢慢变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