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楼#
发布于:2016-02-15 12: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2016年2月15日《黄帝内经》第10课心得:
1.五气对人的伤害 风太过产生动症,热太过产生肿胀,燥太过就干,寒太过就会颜色很清淡,湿太过就会大便洞泄 以肚脐为中心,脐左为东,为肝,则动悸因肝;脐下为南,为心,则动悸因心;脐右为西,为肺,则动悸为肺;脐上为北,为肾,则动悸为肾。 一个眼睛在动,肝主目,动为风,是肝风内动,祛肝风。 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风暑湿燥寒,怒喜思忧恐。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冬天被寒伤,春风会生温病;春天被风伤,夏天会下痢;夏天被暑伤,秋天易发咳疟;秋天被湿所伤,冬天易发咳嗽。 2.阴阳平衡 阴在内是因为阳卫外,阳动是因为阴的控制。 阳盛,如常年夏天吹空调,体表闭塞,不出汗,能冬不能夏,就会呼吸困难。流汗是常态,解表的药即汗解法,如果没有药或吃解表药还不出汗,洗冷水,用寒极生热来汗解。 阴盛,出冷汗,腹满,易昏厥,能夏不能冬。 3.调整阴阳:, 一般人四十岁阴阳各半,五十岁。行动不灵活,耳不聪,目不明;六十岁,阳气大虚,上实下虚。 同症同治,不管内症是否相同。智者察同,愚者察易。 按生理七损八益的生长化收藏调理身体,五十岁后吃保肾的药,保持平常心、恬淡无欲。 |
|
1276楼#
发布于:2016-02-16 07: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2016年2月15日《黄帝内经》第10课心得
阴阳应像大论篇第五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阳化气,阴成形,寒则阴盛。故伤形,热则阳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 气受伤时会产生痛症,有痛就是气通不过去了,形受伤了病人会肿起来,又肿又痛是形气都受伤,先痛后肿是先伤气后伤形,先肿后痛是形伤到气,治症时没区分那么细。 风症 风太过就会产生动症,热气伤阴,故热盛则肿,。燥伤津液,故燥盛则干。寒气伤阳,故神气乃浮也。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 风热,为天之阳气,寒燥湿为天之阴气。 以肚脐为中心,脐左有动悸是肝风,下是心脏,右是肺,上是肾。两眼动是肝风内动,因肝主目。 四时 生长收藏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地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天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气 怒 喜 忧 悲 恐 五气太过就会伤身,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由内发,故伤阴阳之气,外淫之邪由皮毛而入肌络脏腑,故寒暑伤形。 伤阳则气厥于上,伤阴则血满于脉。厥气就是浊气,阴气不可到横隔以上。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之温病,源于冬寒,故冬伤寒引起的温病,用热药反而治之。 所以,冬天有问题是因为秋天,夏天有问题是因为春天,秋天有问题是因为夏天,春天有问题是因为冬天。这是病的源头。 把自然界的东西放到身体里面去。 肝主筋,主握,一个人手握起来表示肝脏还好。 哕,就是打隔,原因是脾胃有陈寒,再加上新食,就会产生哕。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气没了,就会产生哕声。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热伤气。 伤寒家开经方都是用热药,贫血用寒冷的药更伤血,要把寒去掉,血才可以恢复。(气行则血行?) 燥胜寒,因燥主秋热之令。咸伤血,因咸走血。甘胜咸,因甘为土味。 阴阳之道,在人为男女,在体为气血。 在天地六合,西北为右,为阴,阳为气,故左耳一般教强,东南为左,为阳,阴有形,故右手脚较有力。 火为阳,水为阴,水火有形,故为阴阳之征兆也。 阴在内是有阳固在外面,阳在外固是因有阴在指导,是互相制衡的。 故治病的法则: 阳盛身会热,如果腠理闭,呼吸短促,要利用身体的动作想办法呼吸,汗流不出来,继续发展下去,牙齿都干了,如果阳热太盛,能冬不能夏。 阴盛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则身常清,在里则数栗而寒。四肢为诸阳之本,表里俱寒,则四肢厥冷。四肢厥逆,则腹虚满,乃阴寒偏盛之死症,能夏不能冬。 要调阴阳,当知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按此来调养身体,否则衰老很快。 男子以八为期,故四十而居半,开始衰老,到五十岁,精液血液皆虚,故体重,精气虚不能并于上,故耳目不聪明也。到六十岁,已过七八之期,天癸竭,肾气大衰,阴痿。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水竭而精气衰,故九窍不利也。精竭于下,水泛于上,而涕泣俱出。 知道七损八益,而固守其精,则阴阳俱盛,不知阴阳所生之源,欲竭其精,耗散其真,至半百而衰老。 @教官-徐州-杨诚 |
|
1277楼#
发布于:2016-02-20 22: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0号《黄帝内经》第15课心得: 灵兰秘典论: 心脏的神,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火,就像燃烧的火焰,火焰的心是空的,里面是真水。心脏是地位最高的君主,心脏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的脏腑。心为火,火为离,离中虚,心藏神,神里是真水,真水来自肾脏,所以心脏里的神的源头来自肾脏。因为人从最初最先有的不是心脏,有心脏之前是有筋膜,在筋膜之前是水。 心主的神明的能力或者说动力其实是由肾脏决定的,如果肾脏功能不好的话,心也没办法主神明。 心脏不受病,因为心脏一直不停地跳动,所以温度很高,当血液经过心脏时,所有的癌细胞都会被杀死,如果全身器官都像心脏这样热,就可以杀掉癌细胞。而化学治疗无论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都会被杀死。 肺脏,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脏管理五脏,是君主的老师。肺脏有问题影响其他内脏,如果其他内脏有问题反过来也影响肺脏。节是节奏、节律,人的呼吸是有一定节奏的,内脏的运动也是有节奏的,比如心跳是一息五至,胆囊向外排胆汁的频率也与心跳一致。如果肺功能不正常,内脏也没办法正常工作。 肝脏,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脏,阴木,是将军,有谋略,主目,眼睛视力会退化,有飞蚊症、视物模糊,肝脏出现问题。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阳木,正常时人有胆气,胆气不足没办法决断。胆像个袋子,小孩子剧吐,是因为中焦有水,吐到胆这个袋子反过来了,就会视物会反过来,治胆。 心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仓禀之官,五味出焉。五味出焉,味属阳,比较轻、清,脾胃的初步吸收提取了食物的阳气,五味入五脏,食物在脾胃里被分配好送给哪个内脏,酸苦甘辛咸分别入肝心脾肺肾。 大肠,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五谷轮回之所,充分吸收人体可以吸收的养分和水分,垃圾排出体外;同时,人体的津液是在大肠中的水气化到肺再疏布全身的。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接受脾胃腐熟的食物,分解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并吸收到人体。 肾脏,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作强之官,肾主骨,人的力量来自骨骼和肌肉,骨骼的支撑作用才能使肌肉的力量发挥。 伎巧出焉,肾藏志,一方面指志气,另一方面指智力,聪明与记忆力都与肾有很大的关系。 三焦,源生于肾脏中间第十三椎到关元这一带,横膈向上是上焦,横膈到肚脐是中焦,肚脐以下是下焦。脏腑之间有很多油网,这就是三焦,这些油就来自脾脏,可以让水脾脏有问题时油就没了,水就会停在身体里。膀胱,州都之官,水液集聚的地方,负责气化把水排出体外。 六节藏象论: 人与天地的关系 天的六六之节: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60天一节也就是一个周期。6乘60就是360天为一年,多余的天数每四年多一个闰月。 地的九九制会:地有九个方位:东、南、西、北、中、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人法天法地: 人有365个关节对应一年365天。九窍:人和天地交接的地方为窍,有双耳、双眼、两鼻孔、口加大小便共九窍。与天交接的地方为气。 天地阴阳之气相通生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和三气:表、半表半里、里。 天的三阴三阳:三阴为燥、湿、寒,三阳为风、暑、火 地的三阴三阳:木、君火、相火,三阳为金、水土 人的三阴三阳: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 气与人的关系: 五日一候,三候十五天为一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六气九十天为一季,四时(春夏秋冬)为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年都有的变化是主气;每年干支不同而变化的是客气。说的是每年季节的变化规律相同,但是每年各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小变化。人的身体会根据节气的变化而变化,同样治病也要考虑到节气的变化。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一年中的春、夏、长夏、秋、冬季,五行对应木火土金水。 春胜长夏,就是木克土,长夏胜冬,即土克水;冬胜夏,即水克火;夏胜秋,即火克金;秋胜春,金克木。 治疗法则:一脏不平,治所胜之脏。如果脾脏有问题,木胜土,可以治肝。肝气太旺会影响脾。 |
|
1278楼#
发布于:2016-02-23 06: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2号《黄帝内经》第17课心得: 五脏生成篇(十): 能够抑制心脏的是肾脏,平血也会加补肾的药下去。肝有肺脏控制,脾脏有肝脏控制。 多吃辛味会伤肝脏,肝脏与筋相合,表现在指甲,由肺脏控制金克木,使指甲硬脆易折;青色、酸味与肝合;多食咸味会伤害心脏,心脏与脉相合,由肾脏控制(水克火),血脉凝涩不通畅;红色、苦味与心合;面色红如凝血是死色,红如鸡冠红润是生机旺盛; 多吃酸味会伤脾脏,脾脏与肌肉相合,表现在嘴唇,由肝脏控制(木克土),肌肉粗厚嘴唇向上翘(有先天的);黄色、甘味与脾合;面色黄如枳石是死色,黄如蟹腹壳是生机旺盛; 多吃苦味会伤害肺脏,肺脏与皮肤相合,表现在汗毛,由心脏控制(火克金),皮肤干枯掉汗毛,白色、辛味与肺合;面色白如枯骨是死色,白如猪油是生机旺盛; 多吃甜味会伤肾脏,肾脏与骨相合,表现在头发,由脾脏控制(土克水),使骨骼疼掉头发;黑色、咸味与肾合,面色黑如煤灰是死色,黑如乌鸦是生机旺盛。破坏力量大于建设的力量。 眼诊: 眼睛自然睁开,不管是什么种族的人,眼晴瞳孔都是黑色的,黑主肾;瞳孔外第一圈是脾,外第二圈是肝脏,眼白是肺眼,白越少越聪明。眼袋是阳明经的经过,看脾胃,眼内角晴明穴看心脏。肾是阴脏,阴和阳相通。 用手电筒照瞳孔,瞳孔马上缩小,代表肾阳在;如果照没反应,就是肾阳沒了,人就会要死了。 眼睛里,脾脏占三分之一,肝脏占三分之二,瞳孔最小(肾主藏)。 诸脉属于木,诸髓属于脑,全身的精髓都与脑有关;诸筋属关节的旁边;全身的血液都由心所统率;诸气都由肺统率。 病人瞳孔很小,脾区很大,肝区很小,就是脾土很旺。当脾土很旺就会土反克肝木。当土本身有病的时候,肝木就是微邪。就是消渴病(糖尿病)。 八风八邪: 手上有八风,脚上有八邪。八风是病初始的地方,当四肢末梢有病时(如痛风),药物达到末梢比较慢,可以在八风八邪上直接下针,还痛在手背的骨逢中间再下一针,这是阴阳交会的地方。气伤痛,形伤肿。有痛是气不通,肿是形伤,又肿又痛是形和气都伤,先痛后肿是先伤气再伤形,先肿后痛是先伤形再伤气。形就是看得到的,如拉伤、骨折、扭到。 |
|
1279楼#
发布于:2016-02-26 19: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6日 《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解溪穴与冲阳穴
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昏迷。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是用在急救上面。 针灸之导引针法 针灸家,就是会用导引。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七、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脾脏主四肢,四肢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脾主肌肉,肌肉是脾脏在管。关节没有力时,关节整个感觉很酸软。筋没有力时懒的去握拳。脚抽筋,是肝的问题。肌肉在萎缩是脾脏。小孩子胃口不开用麦芽糖。 |
|
1280楼#
发布于:2016-02-27 17: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7日 《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中风预兆 中风预兆,第一是手前面三个指头麻。麻是出现在足阳明胃经上面,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的时候,灸足三里,灸的时候要灸到他不麻. 脾脏是黄色。手按在左肋脾脏的地方。把嘴唇做“呼”的口形,吹气出来的声音,呼到没有气,时要把肛门提起来,谷道提起来,一提起来把身体的内劲,发出最后一个“呼”的音。 咖啡与胰脏癌 喝咖啡会得胰脏癌。所有的酸味,入肝,酸克土。味有两种,重的入血分,味淡的入气分。胃主气,脾主荣主血。咖啡,味道很厚重又是酸性的,入血分,对脾脏来说是一个负担。2、隐白穴与奇穴:三毛 隐白穴可治尸厥昏迷。病人疝气,肠子下坠,在肝经的井穴上面,脾经的井穴上面,都可以下针。妇人的白带,经漏不止,阴道的问题,通通可以在隐白下针. 隐白上面的区域,叫三毛。灸三毛治失眠 3、大都穴与太白穴 大都穴,扎下去很痛,扎的话把脚趾头弯起来. 蛔虫症判断 脾脏有虚症,四肢无力,唇会比较白。嘴唇拉开,牙龈的下方,很多白点在一起,就是有虫。 眼睛翻开, 眼白的地方,出现很多蓝色的点代表有虫。晚上肛门痒,也代表有虫。脾脏实不会生虫,脾虚才会生虫。 4、公孙穴 “公孙内关胃心胸” 胃病、心脏病、胸部的问题:气喘、咳嗽 、肺病 、心脏肥大,公孙通通可以治。整个冲脉都是公孙在管,整个任脉是列缺在管,公孙可以治妇女怀孕恶心、吐啊,用针灸的话,足三里、公孙也可以治妊娠呕吐。公孙穴主冲脉,腹胀、鼓胀用公孙。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
|
1281楼#
发布于:2016-02-28 17: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8日 《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8日 《针灸大成》第25课心得 5、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 商丘穴是经穴,脾经的经穴。久痛为虚,新痛为实。左病右治, 商丘穴呢,有帮助怀孕的效果. 6、三阴交穴与妇病治疗 三阴交,就是三条阴经的交会处,痛经厉害。有两种,一种是积块,一种是瘀血。有瘀血时,关元穴外开三寸、四寸的地方,会找到压痛点,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子宫、腹腔有瘀血时,在腹部的左边有压痛点。正中央有痛,是有淤块,肿瘤。 孕妇有两种,血旺气衰跟气旺血衰。婴儿都是靠血在滋养. 合谷是气穴,三阴交是血。合谷、三阴交,孕妇来说是禁针的。 脾统血,主少腹,食物营养吸收后是血。小肠的寒热,可以在关元上灸,远取穴就在三阴交上面。所有妇科的病都可以用三阴交。男人遗精、梦遗,灸三阴交,针也可以。滴漏不止,那就下隐白。水肿 ,脚积水,小便不利,也可以用三阴交. |
|
1283楼#
发布于:2016-02-29 19: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29日 《针灸大成》第26课心得
|
|
1284楼#
发布于:2016-03-01 20:01
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1日 《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7、漏谷穴 漏谷禁灸。是脾经的络穴。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 三阴交)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地机是脾经的郗穴。是消炎、镇痛穴。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合穴是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 皮肤表面的病,下在皮表上面。病在中间的地方,就下中间的地方。我们的深浅,是按病人的需要决定的. 内脏的问题要深针, 腑是宣泄,所以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 9、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女人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血海在治疗妇科的时候,在痛时下针最好。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用一寸针扎,扎很浅. 百虫窝我们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在身上。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 10、奇穴:百虫窝 百虫窝我们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在身上。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 12、 箕门穴与冲门穴 箕门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冲门有一个对称治疗法,用的是云门. 胎盘不出来的话,病人会大量的失血,很危险。冲门穴下针.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是近取穴, 可以治疗腹部的病。石门外开四寸,我们这个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就是腹结,大横就是神阙外开四寸,外开二寸就是太阳经的天枢穴,再外开二寸是大横。大部分都是治肠胃方面,常看到这个病人泻利、拉肚子,都可以在这附近取穴。建里外开四寸是腹哀。 13、 食窦穴与天溪穴 乳中穴外开二寸,就是天溪穴。天溪穴在两个骨头中间,再跳一个肋间就是食窦,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直针下去不要下太深。小孩子的话,很浅的,三分就到了。肋骨周围的穴道,沿着肋刺, 天溪穴治乳房硬块。 |
|
1285楼#
发布于:2016-03-01 20:04
7、漏谷穴 漏谷禁灸。是脾经的络穴。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 三阴交) 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于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地机是脾经的郗穴。是消炎、镇痛穴。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合穴是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 皮肤表面的病,下在皮表上面。病在中间的地方,就下中间的地方。我们的深浅,是按病人的需要决定的. 内脏的问题要深针, 腑是宣泄,所以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 9、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女人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血海在治疗妇科的时候,在痛时下针最好。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用一寸针扎,扎很浅. 百虫窝我们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在身上。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 10、奇穴:百虫窝 百虫窝我们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在身上。百虫窝,病人有痛,就是有虫在里面.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是近取穴, 可以治疗腹部的病。石门外开四寸,我们这个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就是腹结,大横就是神阙外开四寸,外开二寸就是太阳经的天枢穴,再外开二寸是大横。大部分都是治肠胃方面,常看到这个病人泻利、拉肚子,都可以在这附近取穴。建里外开四寸是腹哀。
|
|
1286楼#
发布于:2016-03-02 19: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2日 《针灸大成》第28课心得
初期硬块出来的时候,灸比针好,因为灸是“久火”。 有硬块在云门中府出现的话,我们要在肺经上治疗。我们如果有硬块在脾经,我们要在脾经上治疗. 要在天应上,天应就是找到硬块的地方,在那灸比针好。乳房硬块,用灸,自己去按摩,叫自己灸.
在胳肢窝底下,正下六寸,这是大包。大包穴总统全身大络,经与经之间都有络,所以才会有表里的现象出现,络是布满全身的,主干道是经,次要是络。 大包,能把黑色的送到肾脏,白色的送到肺脏,红色的送到心脏,青色的送到肝脏,黄色就留在脾。凡是绷紧的都是实,松开来的称虚。大包穴虚实都可以 手少阴心经 君主之官:心脏
|
|
1287楼#
发布于:2016-03-03 19: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3日 《针灸大成》第29课心得 撞的时候是用后面两个肩胛骨去撞,刚好走三、四、五、六、七椎这个地方。恐是水,恐是肾脏在管。当一个人过喜的时候,就用恐来治它。
|
|
1288楼#
发布于:2016-03-04 19: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4日 《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1、 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在肚脐少腹这边。小肠一样属火,属阳火,阳火来自阴火,来自心脏。心脏移热给小肠。运动时会流汗,这汗是来自心,因为心脏正常。流汗流很多,水份就变少,小便自然而然也会变少。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 1. 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三焦是水道,是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是连在一起。当膀胱一气化以后,膀胱会有很多小孔出现,这个小孔会排出来干净的水出来,这水会流到肝脏,帮肝脏来清肝脏,所以中医叫水生木。 小肠冷了,这个水就变冷的,膀胱也就是冷的,水气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肺受到外面的热,心脏受到热而心主火啊,所以两个火在相争,所以肺的水会变成汗排掉, 没有变汗流掉,肺的津液,慢慢成入肾,进入肾后再排到膀胱出去,所以叫金生水。肾再排到膀胱以后,会经过第二次的气化,好的水会再回到肝脏,而浊水则会排到体外去。 膀胱有上口也有下口,但上口看不到。上口就是三焦进入膀胱。必须在活的人体里面才有,死了解剖就看不到了。 2、 少泽穴与前谷穴 少泽穴的穴性因阳经的关系是火,少泽穴是小肠经的本穴。平常井穴是下针放血,放血用的。 前谷是荣穴,有沟谷山林的穴道名称,像我们的阴陵泉,会用沟谷山林来命名。下针的时候呢,要压一下肉,尽量下在骨和肉的中间。前谷后溪都是要握手取,像二间三间也是,手上二间、三间,都是凹的地方。前谷穴是心经的荣穴,穴性是水,妇人奶水不够,用前谷穴。荣穴也可以用在时症,下午一点到三点可以用。 3、 后溪穴 后溪穴主督脉,身上的督脉是后溪在管。后溪本身是小肠经的俞穴,本身又是小肠经的母穴,小肠经的虚症在这治疗。那小肠经的虚症,肩膀痛,同样是下后溪,小肠经有虚实。如果是小肠经的初痛,用小肠经的子穴。那久病就用它的母穴。 4、腕骨穴与阳谷穴 腕骨手握拳,手这边有个骨头,叫小天星骨。心主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出汗不正常,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没有虚实寒热的区分,所以虚症实症都可以治疗。阳谷穴是我们的经穴,属火,阳谷也是小肠经的本穴。阳谷穴要下很浅,一寸针。 4、 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要手按着这凸起弱骨头反过来,才有养, 养老穴不是养老的病都可以扎。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养老可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 养老穴要下浅,且要把手转过来下针,用一寸针,半寸就下到,这是针养老的方法。本身是小肠经的郄穴。“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间使穴在心包经上面,大陵的地方,再上三寸,它在两筋中间。下养老透间使的时候,手指头先按到间使,用三寸针把针提起来这个角度,从里面穿刺到间使穴,手先按到间使穴这边来,会感觉到针尖到这边来了,不要透出来,感觉针到了就是到了。针穿过去以后,左右捻捻、平补平泻,不留针. 用养老透间使,扎同侧,这边痛透这边,另一边痛透另一边。。支正在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支正。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 它虚实都可以治。 |
|
1289楼#
发布于:2016-03-04 20: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04班王云申请签到 2016年03月4日 《针灸大成》第30课心得
1、 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在肚脐少腹这边。小肠一样属火,属阳火,阳火来自阴火,来自心脏。心脏移热给小肠。运动时会流汗,这汗是来自心,因为心脏正常。流汗流很多,水份就变少,小便自然而然也会变少。 小便的来源有两个。 1. 从肾脏经输尿管传到膀胱里面,三焦是水道,是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是连在一起。当膀胱一气化以后,膀胱会有很多小孔出现,这个小孔会排出来干净的水出来,这水会流到肝脏,帮肝脏来清肝脏,所以中医叫水生木。 小肠冷了,这个水就变冷的,膀胱也就是冷的,水气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肺受到外面的热,心脏受到热而心主火啊,所以两个火在相争,所以肺的水会变成汗排掉, 没有变汗流掉,肺的津液,慢慢成入肾,进入肾后再排到膀胱出去,所以叫金生水。肾再排到膀胱以后,会经过第二次的气化,好的水会再回到肝脏,而浊水则会排到体外去。 膀胱有上口也有下口,但上口看不到。上口就是三焦进入膀胱。必须在活的人体里面才有,死了解剖就看不到了。 2、 少泽穴与前谷穴 少泽穴的穴性因阳经的关系是火,少泽穴是小肠经的本穴。平常井穴是下针放血,放血用的。 前谷是荣穴,有沟谷山林的穴道名称,像我们的阴陵泉,会用沟谷山林来命名。下针的时候呢,要压一下肉,尽量下在骨和肉的中间。前谷后溪都是要握手取,像二间三间也是,手上二间、三间,都是凹的地方。前谷穴是心经的荣穴,穴性是水,妇人奶水不够,用前谷穴。荣穴也可以用在时症,下午一点到三点可以用。 3、 后溪穴 后溪穴主督脉,身上的督脉是后溪在管。后溪本身是小肠经的俞穴,本身又是小肠经的母穴,小肠经的虚症在这治疗。那小肠经的虚症,肩膀痛,同样是下后溪,小肠经有虚实。如果是小肠经的初痛,用小肠经的子穴。那久病就用它的母穴。 4、腕骨穴与阳谷穴 腕骨手握拳,手这边有个骨头,叫小天星骨。心主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出汗不正常,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没有虚实寒热的区分,所以虚症实症都可以治疗。阳谷穴是我们的经穴,属火,阳谷也是小肠经的本穴。阳谷穴要下很浅,一寸针。 4、 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要手按着这凸起弱骨头反过来,才有养, 养老穴不是养老的病都可以扎。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养老可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 养老穴要下浅,且要把手转过来下针,用一寸针,半寸就下到,这是针养老的方法。本身是小肠经的郄穴。“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间使穴在心包经上面,大陵的地方,再上三寸,它在两筋中间。下养老透间使的时候,手指头先按到间使,用三寸针把针提起来这个角度,从里面穿刺到间使穴,手先按到间使穴这边来,会感觉到针尖到这边来了,不要透出来,感觉针到了就是到了。针穿过去以后,左右捻捻、平补平泻,不留针. 用养老透间使,扎同侧,这边痛透这边,另一边痛透另一边。。支正在手腕后五寸,从阳谷穴上五寸是支正。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 它虚实都可以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