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贫民
贫民
  • UID20184211
  • 粉丝2
  • 关注1
  • 发帖数4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0楼#
发布于:2015-11-10 20: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张鑫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1.米粒灸:用香点
2.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疗。病进:症状由四肢向躯体走,反省,改方。病退:症状由躯干向四肢走,方不改。
二、1.针灸用于急救的方式:(1)针人中,下三分之一处斜向上入针。(2)十宣放血:五指合拢抓起逐一刺破放血。(3)足十宣放血(4)针涌泉(5)百会放血:平躺头下垂,针刺后有清凉感,凉到哪儿哪儿可以活动。
三、火罐:多用于化脓性感染,也可用蚂蟥吸取脓汁。吸取淤血。适应症:外科急性扭伤,四肢,痔疮。禁忌症:乳中部位,多汗处,头部不可火罐。
四、丈量穴位的方法:同身寸量法:中指弯曲中间部分为一寸;三个手指为两寸;四个手指为三寸。
五、下针的深浅:春夏针浅;秋冬针深。2.与病情有关:肺管皮毛,脾脏管肌肉,心脏管血脉,肾脏管骨。皮毛有病,针到皮毛;肌肉有病,针到肌肉;血脉有病,针到脉旁边;骨头有病,针扎到骨头旁。大致腹深似井,背薄四饼。
六、针入穴方法:1.穴位:肌肉之间,肌骨之间,肌和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2.入学方式:(1)成人:留针20分钟以上(2)幼儿(14岁以下)单刺,针进入后捻几下拔出。
七、拔针:慢慢平直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停留三四秒钟,再慢慢出来。
八、晕针:1.发生机制:药不瞑眩疾弗缪。2.处理。躺平,宽衣,施针急救。
九、针号:针号越大针越细,如3215,32是针号,15是一寸半(用得最多,肌肉四肢身上都可用),手指用一寸针,三寸针用于透穴。
十、1.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2.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天干10个,地支12个,干支合起来,60个,成一甲子循环。甲乙是木,丙丁是火,戊己是脾,庚辛属金,木火土金水又分阴阳,阴木肝、阴心火、阴脾土、阴肺金、阴肾水。五脏是收藏,属阴,腑是消化系统,属阳,阳木胆、阳火小肠、阳土胃、阳金大肠、阳水膀胱。心脏属火,产热,热上升,遇肺,肺属金,火克金,两个相互制衡。让气下降到小肠,由小肠储存。因此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
王岩龙
贫民
贫民
  • UID2018324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21楼#
发布于:2015-11-10 20: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1.针灸急救 :人中→十宣(五指同时)→足十趾→涌泉(1.5寸)→百会(病人躺下头靠床沿下垂,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必要时可以做人工呼吸。以上按次序做,直到患者醒过来即可,不一定都做。
2.火罐的使用   火罐可以吸脓(可以试用蚂蝗嗜腐)、拔淤血。痛点刺血拔罐,急性扭伤、痔疮、被竹子或海胆刺到等都可以拔罐。乳中、头部、多汗的地方不宜拔罐。
3.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同身寸法(多用在四肢)、三个横指头是两寸、四个横指头是三寸。这些都是以患者本人的手指为标准。
4.针刺的深浅  春夏针浅,秋冬针深。理论基础(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病在皮毛针到皮毛,病在肌肉针到肌肉,病在血脉针到脉旁,病在肾脏针到骨旁。病情决定下针的深浅。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要靠手摸。“腹深似井,背薄似饼”即腹部宜深刺,背部宜浅刺。
5.成人与幼儿的刺法不同:成人要留针(起针方法有讲究),幼儿(14岁以下称之为幼儿)不留针,用单刺法(进针后只需稍做捻转即可出针) 。
6. ,所谓“药不瞑眩疾弗缪”,出自《后汉书》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是治疗过程中反应治疗效果的良性晕针,有别于真正的晕针。真正的晕针需要正确处理 ,先扶病人平躺,按急救处理,同时将胸腔的扣子打开,保证空气流通即可,急救处理最好不要急躁,不要太过。
7.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及皇帝时代九针型式(略)
8.、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次序不重要,心包就是癸,三焦就是壬,甲是胆,乙是肝,丙是小肠。
9.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五行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一个
行的中间,我们再分阴阳。阳木,还有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木火土金水刚好都有分阴阳。脏——藏,收藏的意思。腑——消化系统。五脏属阴,五腑属阳。西医看外形,中医看神,小肠很聪明是人的第二心脏。中医是物理医学—爱因斯坦研究计算黑洞,注重时间速度温度压力。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站到外边能看到里面。
王进
贫民
贫民
  • UID20185696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9
122楼#
发布于:2015-11-10 20:52
针灸大成第三 四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进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3  4课学习心得

说老实话我对针灸急救, 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我们的中医几千年的发展 沉淀,解决无数的疑难杂症,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一 中医急救法:
中医急救可以应用于很多疾病引起的昏迷,比如心脏病 中风 溺水,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昏迷,我们都可以先针刺人中,人中具有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等功用,人中的位置在于,鼻子的下方,嘴唇的上方,把鼻沟分成三段,取中间段的三分之一处下针,针要向上斜刺。如没有针可以用手指掐。
如仍没有醒,可以针刺十宣穴,十宣穴具有清热开窍醒神的作用,十宣就是十个手指的指尖,我们可以用手一起抓住5个手指,用针1 2 3 4 5一起针刺 ,用手一挤一起放血。
如仍没有醒,可以针刺足的十个趾头尖,针刺放血,如仍没有醒,可以针刺涌泉穴,将脚掌握起就可以看见人字纹,纹字头就是涌泉穴是我们急救的大穴。如仍没有醒,就要针刺百会穴放血,当病人中风面部红色,就可以在百会穴放血。
百会穴在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在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
放血时让病人仰卧位头靠床沿往下垂,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
在急救时我们要争分夺秒的恢复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是呼吸心跳骤停,一定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病人的自主呼吸。
二 火罐的使用:
火罐可以吸脓 吸瘀血,比如膝盖扭伤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时,当血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或海胆刺到都可以火罐吸出来。还有痔疮用针刺后也可以用火罐吸。
如乳中 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上火罐。
三:针灸穴位的丈量方法
    1 同身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你看的时候要看病人的手,不能自己的手,大概就可以了。
    
    2   针刺的深浅:下针有深有浅,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下针就要比较深。
    
肺管皮毛 脾脏管肌肉 心脏管血脉 肾脏管骨。如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针就下在肌肉,如病在血脉上面针就下在脉的旁边,病在肾脏就下针下在骨头旁边。
腹深似海 背薄似饼,腹部的针就可以深扎,背部的针就要浅扎否则就会伤到内脏。
胖子和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

 3 针刺入穴的方法:
   一般穴位在1肌肉之间
              2肌和骨之间
              3肌与筋之间
              4筋与筋之间
              5筋与骨之间
4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要留针一般留20分钟,幼儿不留针采用单刺的方法,14岁以上的就可以留针,14岁以下的补留针用单刺。起针的时候要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停个30秒左右,再慢慢的出来,这样就不会出血。下针的时候采用卧姿,如遇晕针安慰病人不要怕,喝杯温开水,可采取头低足高位,静卧几分钟一般都会恢复正常。如晕针严重的可针刺人中,十宣放血。


四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
   1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甲乙属木,丙丁属火,脾胃属土,庚辛属金。
木 生 火 生 土 生 金 生 水。里代表臟,臟者藏也代表阴,表代表腑,腑是消化系统代表阳性。
木分阴阳,阴木代表肝,阳木代表胆。
火分阴阳,阴火代表心,阳火代表小肠。
土分阴阳,阴土代表脾,阳土代表胃。
金分阴阳,阴金代表肺,阳金代表大肠。
水分阴阳,阴水代表肾,阳水代表膀胱。
程晓平
新手
新手
  • UID20186214
  • 粉丝2
  • 关注3
  • 发帖数79
123楼#
发布于:2015-11-10 21: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程晓平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高明的医者,治好病但不伤元气。
一、针灸用于急救之方式
    针灸是非常好的急救方式,遇昏迷病人,如心脏病、中风、溺水等,下针次序:
   1.针人中下三分之一处,斜刺向上往脑部方向,如无针,手掐人中,用大拇指往脑部推,不要捏。
   2.十宣(十个手指头尖)放血。放血针刺破放血,急救时5个手指头同时握住放血。
   3.足十宣放血。
   4.涌泉下针(1寸半针)。涌泉是急救大穴,握脚时在“人”字纹头。
   5.百会放血。百会不下针,一般放血用。
   取穴:鼻子向上至后脑勺连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再向后半寸,有一个小凹洞,即为百会。
   例:刚脑中风的病人,因血压上升,整个脸呈红色,此时血管未破,就在百会放血。
   方法:百会放血时,病人平躺,头沿床边下垂,三棱针刺百会,血往下滴时,病人感到一阵清凉,凉到眼睛,眼睁;凉到嘴巴,说话;凉到四肢,可活动。
 
二、火罐
    古时疡科用蚂蟥吸脓,同时有麻醉作用。
    1.用途:
    ①吸脓;
    ②放血:如扭伤时,要活血化瘀,在痛点用火罐放血,放血时血的颜色由黑变淡,鲜红时停止。
    ③被刺刺到时,可用火罐抽出来。
    2.火罐宜、忌
       宜:①四肢、外科急性扭伤:受伤后马上在伤处火罐;
           ②痔疮:针刺放血后,用火罐吸出。
       忌:①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非常容易腐烂。
           ②多汗处
           ③头部  
 
三、针灸穴位丈量方法:基本上以同身寸为主
同身寸:中指弯曲,两个横纹为一寸;三个手指并拢为二寸;四个手指并拢连接手掌端为三寸。
同身寸:大多用于四肢、经络之间的丈量。
均等法:用于胸腹部的丈量。
 
四、针刺的深浅讨论
    1.下针有深有浅,一般受季节影响,着重节气:春夏下针较浅,秋冬下针较深;
    2.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肝主筋,痛在哪则在哪下针;
    3.病情轻重决定下针深浅;
    4.“腹深似井,背薄似饼”:指针刺的深浅
       腹部可深针,但也有度;背不可深针,否则会刺到内脏,如:刺到肺则会引起肺气肿。
    5.胖瘦不同,下针深浅也不一样;
    6.穴位深浅不同,下针也不一样。
 
五、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穴位在①肌肉之间;②肌肉与骨之间;③肌肉与筋之间;④筋与筋之间;⑤筋与骨之间。
    穴位绝对不会分布在肌肉、筋、血管上。
 
六、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 成人要留针,一般20分钟,中风可20-1、2小时;
       幼儿(14岁以下)不留针,只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
       幼儿针刺见效很快,如发烧感冒、拉肚子等,所以不留针。
    2.起针时,手指按在针旁,慢慢拨出来,出毛孔时略停30秒钟,再慢慢出来,则一点血都没有。如果用挑勾的方式,会把血带出来。不要一直用力拨。
    3.下针一般采用卧姿,站立时一般不要下针。
    4. 晕针
       ①“药不瞑眩疾弗缪”
          若有晕针,起完针,病人会感觉很好。
       ②姿势不对导致晕针,站或坐都易晕针,卧姿最好。
         处理:同针灸急救法,针刺人中(很痛),病人平躺,衣领打开让空气流通。
 
七、现代常用针号
3215:32是针号数目越大针越细,平常多用32号,28号多用于刀口结缔组织硬,脚肿、有瘀血块时。
      15指1寸半,有的最多,肌肉、四肢、身上均可。
      10指1寸,用于手指、脚趾。
      30指3寸,,用于透穴:手脚关节痛、扭伤、剧烈头痛等,立竿见影。
 
八、黄帝时代九针
    毫针:用的最多;火针:用于肿瘤的治疗;铍针:放脓血。
    注:下针时留一点针身在外面,不要整只插下去,万一断针,两指同时一压针就出来了。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结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60一甲子循环。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再分阴阳:阳木-胆、阴木-肝;阳火-小肠、阴火-心;阳土-胃、阴土-脾;
                  阳金-大肠、阴金-肺;阳水-膀胱和三焦、阴水-肾和心包。
    脏:收藏,为阴为里。
    腑:消化,为阳为表。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西医只看到外形,没有神。而中医是要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
    例: 体温来自于心脏。心脏与小肠相表里,心脏产生热,热性是上升的,但光上升不行,人会过热,所以有肺,心为火,肺为金,火克木,两者相互制衡。正常肺它的功能是让热往下走,而丹田(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因此小肠的温度就变得非常热,小肠的热是来源于心脏。因此,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温度和压力。(心脏产生热,热往上走至肺,肺将热向下导入小肠。)
 
游南
新手
新手
  • UID2018506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5
124楼#
发布于:2015-11-10 21: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1、米粒灸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2、针灸的急救方式:
①针人中:向上斜刺鼻中沟下三分之一处人中穴
②手十宣放血
③足十宣放血
④针涌泉:针刺双脚
⑤百会穴放血
古代中医用蚂蝗吸脓、也有麻醉作用
3、火罐之用法
传统火罐:竹罐、玻璃罐等
现在火罐:真空火罐
不能拔罐部位:乳中、多汗部位、头部;
急性扭挫伤可针刺疼痛部位,然后拔火罐放血,直到流出血液由黑转淡,起罐;
痔疮可针刺后拔火罐放血;
4、针刺的丈量方法
     同身寸:
一寸:患者中指弯起,两个横纹头的两个点之间为一寸,是为同身寸;
同身寸用于四肢和经络之间,胸腹部还有其他的丈量方法。
5、针刺深浅的讨论
①春夏浅,秋冬深
②中医认为:皮毛肺管、肌肉脾管、血脉心管、骨是肾管;所以,病在皮毛针刺皮毛,病在肌肉针刺肌肉,病在血脉针刺血管旁,病在肾脏针刺到骨旁;
③背薄似饼,腹深似井;说明背部浅刺,腹部可深刺;
④根据体型瘦胖,针刺深浅不一。
6、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①穴位所在:㊀肌肉间㊁肌肉与骨间㊂肌肉与筋之间㊃筋与筋之间㊄筋与骨之间
7、成人与幼儿不同的入穴方式
①成人留针:一般20分钟,或根据病情可20分钟以上
②幼儿单刺:14岁以下单刺不留针
一般病人采用卧姿
③晕针急救:病人平卧,解开胸部衣服扣子,流通空气,掐人中
④“药不瞑眩疾弗缪”说一种治疗方法,没有产生瞑眩,这个病就治不好
8、现在常用针号概念
①数字越大针越细
②透针不但不伤筋、不伤骨、不伤血脉,而且效果明显
9、黄帝时代九针
10、十二经纳天干地支
①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❶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
❷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脏主收藏,是阴;六腑主消化,是阳。
五行再分阴阳:阴木是肝,阳木是胆;阴火是心,阳火是小肠;阴土是脾,阳土是胃;阴金是肺,阳金是大肠;阴水是肾,阳水是膀胱。
❸心和小肠会产生一样的速度、温度、压力;
中医是物理医学,注重时间、速度、温度、压力。
②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刘人中
新手
新手
  • UID2018734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2
  • 社区居民
125楼#
发布于:2015-11-10 21:36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刘人中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人纪糸列                                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1 针灸急救  (1)针人中 在面部,鼻唇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斜向上刺,若没针,也可指掐人中。 (2) 十宣放血  就是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3)  足十宣放血   将脚的十个趾尖放血。(4) 涌泉穴  将脚掌握起来,看到“人”字纹的纹头便是。这是急救大穴。(5)百会穴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两耳尖联线中点,一般放血用。不下针。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急救时也可以嘴对嘴人工呼吸。
2 火罐的使用   火罐可以吸脓,还可以吸瘀血。比如膝盖扭伤,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拔罐。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如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出来。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火罐。急性扭伤、痔疮都可以拔罐。
3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1)同身寸  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以患者的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个指的宽度为三寸。
4 针刺的深浅  一般言,受季节影响,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如果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针就下到肌肉,病在血脉,就扎到血脉的旁边,病在肾脏,下针就下到骨头的旁边去。穴位的位置 在肌肉间、肌骨之间、肌与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病情的程度,决定下针的深浅。“背薄似饼,腹深似井”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腹部宜深针,背部宜浅刺。
5 成人与幼儿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及14岁以上儿童留针,14岁以下及幼儿不留针,单刺。起针方法  指头放在那,慢慢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以下,停30秒钟,在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因针头很利,不能用挑沟出力的方式,会把血带上来。下针是宜采用卧姿。  晕针  “药不暝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暝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晕针处理 就是刚才的急救方式,先刺人中,会很痛。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平躺,将胸腔的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
6 现代常用针号常用32号 28号针,1.5寸用的最多,3寸一般用于透针,还有放血针,针刺时,针柄下要留一部分,以防断针。                 7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分阴阳,阴木代表肝,阳木代表胆。火分阴阳,阴火代表心,阳火代表小肠。土分阴阳,阴土代表脾,阳土代表大肠。水分阴阳,阴水代表肾,阳水代表膀胱。
梁翠英
贫民
贫民
  • UID201474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4
126楼#
发布于:2015-11-10 22:12
@教官-南京-李宁 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翠英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针灸急救法:病人昏迷、发病(中风,心脏病,溺水)等急救1.先针刺人中:人中具有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等功用,人中在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取唇上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往上刺;无针,可直接掐:2.十宣放血:十宣穴具有清热开窍醒神的作用,十宣就是十个手指的指尖,五指齐抓,一下子刺完。3.还没有苏醒就足十宣放血:脚十趾尖放血;4再不醒涌泉放血:将脚掌握起看见人字纹的纹头就是涌泉。涌泉是急救大穴;5.最后百会放血:百会穴不下针,病人脸呈现红色,刚中风,百会放血。百会穴-从额头往上到顶,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安排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放血后,病人会感到清凉,凉到嘴巴,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紧急情况,可以嘴对嘴呼机救援,尽快让病人苏醒
,自助呼吸
火罐用法:
罐可以吸脓 吸瘀血,过去用竹罐,火罐放血时,血由黑变淡起罐。被竹子或海胆刺到都可以用火罐吸出来。还有痔疮用针刺后也可以用罐。罐有大小用于手指、脚趾、手臂、肩、腰等。罐分吸真空和火燎两种方式,不宜用火罐:乳中(乳头易流黄水、腐烂);多汗处;头部等。
第二篇一、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1、同身寸:
一寸是中指弯曲,横纹末端长度;二寸是三指并拢;三寸是四指并拢
2、针刺的深浅
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肺管皮毛 ,脾脏管肌肉, 心脏管血脉 ,肾脏管骨。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针就下在肌肉,病在血脉针就下在脉旁,病在肾脏下针下在骨头旁边。腹深似海 背薄似饼,腹部的针就深扎,背部的针要浅扎,否则会伤到内脏。
二、针刺入穴的方法
1、肌肉之间
2、肌和骨之间
3、肌和筋之间
4、筋与筋之间
5、筋与骨之间
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留针,即针下穴道留20分钟或以上,留针之后会做补泻;
幼儿:14岁以下单刺,即针扎入后捻一捻拔出,不留针。起针的时候要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停个30秒左右,再慢慢的出来,不会出血。下针采用卧姿。如晕针严重的可针刺人中,十宣放血。
四、常用的针号概念
数字越大针越细,如3215,32是针号,15是一寸半,通常在肌肉,四肢,身上扎针。
第三篇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与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同归入癸方 。 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与三焦,癸为肾与心包。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甲乙(阳木是胆,阴木是肝,)属木,丙丁(阳火是小肠、阴火是心) 属火,戊已(阳土是胃、阴土是脾)属土,庚辛(阳金是大肠、阴金是肺)属金,壬癸(阳水是膀胱、阴水是肾脏)属水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再分阴阳:阳木-胆、阴木-肝;阳火-小肠、阴火-心;阳土-胃、阴土-脾; 阳金-大肠、阴金-肺;阳水-膀胱和三焦、阴水-肾和心包。 脏:收藏,为阴为里。 腑:消化,为阳为表。
西医看形,化学医学;中医看神,物理医学。
连永刚
贫民
贫民
  • UID2018667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9
127楼#
发布于:2015-11-10 22: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连永刚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灸的时机   时者,势也。顺势愈强,逆势自损。灸本为扶强扶阳,如果灸的时机不对,不仅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所以艾灸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气血大虚、重病、失血过多、行完房事、醉酒大汗皆不宜灸,因其元气大伤而不足,势衰而不可逆也。
针灸(针法和灸法)作为中医中与中药、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治疗手法之一,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和认可。艾灸,利用了艾烟上热下蹿的特性,将纯阳热力传输至病灶及全身经络穴位。尤其是能迅速遍及针力汤剂所不及之处。
1. 隔姜灸
生姜切片,牙签戳洞。换艾不换姜,灸单不灸双,,若灸后有水泡,可用消毒针平针刺破,不可直刺,免得留疤。
2. 隔盐灸
青盐炒熟(不用精盐),晾温,填满神阙穴(肚脐眼),寒利或热利,盐灸神阙效果尤为明显。
3. 隔蒜灸
方法同隔姜灸,毒蛇蝎子蜘蛛咬伤、疱疹等病症,驱毒效果明显。
4. 米粒灸
艾绒捏成米粒状,涂凡士林于欲灸之处,用香火点燃,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鼻窦炎,急眼效果明显。
热证少灸,汗处不灸,针勿灸,灸勿针。针灸齐施,患者如炮烙。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病救人因时因人而异,无常法,亦无定法。
戴春蓉
贫民
贫民
  • UID2018448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7
128楼#
发布于:2015-11-10 22:21
8班戴春蓉2015年11月10日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号《针灸大成》第三四集学习心得。一,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意思是在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止,不痛的地方一直灸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会痛。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的同时还不会伤到元气。二针灸的急救法                                   不管是由于心脏病,中风,溺水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昏迷过去,第一都是针人中(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取上面三分之一处)针要斜刺往上,没针时就用手掐。若未醒十宣(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最快的方式,一次捉五个手指,一下子挤刺完,五个手指一起放血。若还没醒,再10脚趾头尖放血。再没有就涌泉穴放血,这是急救大穴,不可以深扎,还是不醒就百会(额头往上到顶,俩耳尖直上,俩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的一个凹洞)放血,如病人脸色呈红色时,就是刚中风。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去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三火罐的使用时机及使用              火罐古时候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一样,把杯子先用火烧一下,就罩在要拔的地方,现在已有竹子材料,玻璃材料,还有真空的来吸(相比操作安全,方便)。火罐除了可以吸脓(以前的医生会带各样的火罐,里面放只蚂蟥,起到吸脓,麻醉的作用)还有淤血,在活血化淤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关节扭伤,可以在痛处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出来。                                 不能拔罐的地方,乳中、多汗的地方、头部。                      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还有痔疮,放血,用火罐吸出来。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第一个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都不一样,造成每个人的寸也不一样,所以要用自己寸对应自己的身体)中指头弯起来,俩个横纹头,点和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三个指头是俩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小孩要看小孩的手,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                                  针刺的深浅:1受季节影响,如春夏季下针浅,秋冬下针深。2“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肚子可以深针,背部不可以,不然容易扎到内脏,3胖瘦也不一样。4有的穴位就在浅处,不要扎深5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下针时以病在哪里,就扎哪里(如病在皮毛,就针在皮毛,病在肌肉,就下在肌肉等)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以前的 针如火柴粗,扎进去会痛,用咳嗽,一咳,针就下去了,比较不痛,现在的针管直接拍去就可以。穴道都在1俩条肌肉中2在肌肉和骨之间3肌肉和筋之间4筋和筋之间5筋和骨之间。成人留针,幼儿不留针.一般20分钟,特殊情况时间不一样如中风病人留20.30.40分钟一俩个小时都没有关系。起针时要用指头放在下针处,慢慢拔出,出毛孔时停30秒,可以有效防止针孔出血,严禁用挑勾出力的方式,把血带出来。幼儿感冒发烧生病时,针刺不留针(单刺)幼儿的定义以14岁做标准,以上为成人,以下为幼儿。《后汉书》“药不暝眩疾弗缪”讲的就是针灸中的一种治疗,没有产生晕的话,病不好。要是客人产生晕针现象,效果好,还有一种因为姿势不对造成的,第一时间人中急救,躺平,胸部透气。扎针躺着最好。针的型号,数字越大,针越细,一寸半的针使用最多,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手指头一般用一寸的针,常用针型号3215.3230等不同的针有不同的使用方向。针身和针柄接合处容易折断,下针时要留一点针在皮肤上,万一断在里面,俩指同时一下压旁边的肉,针就会出来。第三章.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一个行的中间再分阴阳。比如木分为阴木.阳木,木火土金水刚好都有分阴阳。木是肝,心是火,脾是土,肺是金,水是肾。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阳。阴木就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阴土就是脾,阳土就是胃,阴经就是肺,阳经就是肠。阴水就是肾,阳水就是膀胱。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
赵芳芳
新手
新手
  • UID20183122
  • 粉丝2
  • 关注3
  • 发帖数8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9楼#
发布于:2015-11-10 22: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米粒灸用香来点,看病情决定数量
灸的大原则:
痛灸到不痛为止(病在里,艾的力量到达真正的患处,会感觉到疼痛),不痛灸到痛为止(病在外,艾的力量穿够患处到达无病处时,会感觉疼痛消失



好的医术是治好了病而不伤到元气。

针灸的急救方式
昏迷急救(依次操作)的方法:
1.针人中(鼻下唇上三分之一处),向大脑方向斜刺进去;或用大拇指向大脑方向推按。
2.十宣放血:用放血针握住手指关节露出五个手指,连续刺破挤血(用力一握)
3.足十宣放血
4.刺涌泉穴(双脚,用一寸半针刺下)
5.百会穴放血
脑中风脸发红时血管壁还未破,立即放血(人仰卧,头放低)。


火罐的使用时机
多用于外科急性扭伤。可用于吸脓、淤血(膝关节、脚踝扭伤,在痛点放血,拔罐吸血从黑色变成鲜红即可)
蚂蟥可吸脓
乳中、多汗的地方、头部不用火罐
多用于四肢,外科伤。
治疗痔疮,可直接放血,再上火罐。

针灸穴位的丈量方法
同身寸,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来量,用于四肢上、经络之间。而腹部和胸部有其他方式丈量。
中指弯曲两关节之间的距离为一寸。三个手指宽度是两寸,四个手指根宽度为三寸。
下针有深浅,和季节相关。春夏下针要稍浅、秋冬下针较深。深浅和病人的胖瘦也有关。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因此病在哪里,针就下到哪里,深浅也随着病而变。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因此扎针在腹部较深,背部较浅。

现代的针配有针管,更容易帮助控制深浅。
进针的原则:穴位一定在肌肉间、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

成人与幼儿
成人留针(一般二十分钟),14岁以下的儿童单刺(不留针)。
起针
保持针竖直,慢慢提高到皮肤表面,停留几秒钟再迅速拔出,不易出血。
病人躺平后下针,不容易晕针。(药不瞑眩疾弗缪)
晕针的话先躺平,扣子打开,可扎中穴。

现代常用的针号
数字越大的针越细,3215:32号1寸半。28号的针较粗,用于特殊情况。3230:32号3寸长,用于透穴。
一寸半用的最多,常用于四肢肌肉、身上。
一寸的针通常用于手上。
针灸做得好是立竿见影的。 做得不好, 就没有感觉, 但也不会坏事。

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干支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中医五行:木、火、土、金、水,再分阴阳,对应十个天干。脏腑,脏者藏也,属阴;腑乃消化,属阳。
阴木是肝;阳木是胆,阳火是小肠;阴火是心脏,阴土是脾;阳土是胃,阴金是肺;阳金是大肠,阴水是肾脏;阳水是膀胱。
表为阳,指腑;里为阴,指脏。因此每对的阴阳都互为表里。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人体温的源于心脏的不停跳动,心属火。有肺的制衡,会把心的热输送到小肠,因此小肠也属火。心和小肠相表里,心和小肠的温度、运动速度都是平

衡的。

中医是物理医学,注重时间、速度、温度、压力。通过这些就能从外面看到身体里面的变化。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130楼#
发布于:2015-11-10 22:50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张君娴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 针灸的急救方法
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可能是心脏病、中风、溺水。不管什么原因应采用以下方法:
1、 第一个先针“人中”,在鼻唇上三分之一处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掐人中,朝上推掐。
2、 若未醒,“十宣”放血,可以五个手指一起针刺,一起挤放血。
3、 若仍未醒,再在脚的十个脚趾头放血
4、 若还没醒,就再下针涌泉穴,用1.5寸针
5、 还不醒,可在百会放血,当病人整个脸都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让病人头靠床沿下垂,地下放一个桶,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可以说话,凉到手脚,四肢就可以动了。
二、 火罐的使用时机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过去的郎中用竹子或各式火罐,里面有蚂蟥,来吸血吸脓,还可以麻醉。
三、 火罐的使用
1、 可以吸脓,也可以吸淤血,如膝盖扭伤 ,可在痛点放血,并观察血的颜色,变淡后起罐。目前发现痔疮也可以放血,用罐吸出来。
3、 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如乳中、多汗(腋下)之处及头部。
第二章  针灸穴位的丈量方法
第一种叫同身寸法
    所谓同身寸,因每个人高矮不同,故应用病人自己的手来丈量尺寸。
①一寸是中指头弯起来,连两个横纹头,点到点的之间定义为一寸。②三手指拿起的宽度是2寸。3.四手指拿起的宽度是3寸。切记一定是看病人的手。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和经络之间。腹部和胸部,另外有独立的丈量方式,如任督二脉,基本是以同身寸为主。
一、 针刺的深浅
1、季节影响:下针有深浅之分,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较深。
2、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故应根据病情决定下针的深浅,病在哪一层,针就下在哪一层。
3、古人云“腹深似井,背薄似饼”,指的针刺的深浅。胖瘦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这就是下针也要有度,既不能太深也不可太浅。
二、 针刺入穴的方法
   要知道穴道,针如何进入,就要用手去摸质感,一般穴位会在:
1、肌肉与肌肉之2、肌肉和骨之间3、肌肉和筋之间4、筋与筋之间5、筋与骨之间6.血管旁边。
三、 成人与幼儿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可以留针,14岁以下幼儿不留针。
2、成人留针20分钟,留针后可做补泻,但像中风病人,可留1、2小时没关系,幼儿“单刺”(针进去后捻一捻就出来)即可。
3、 出针毛孔处稍停留,再出针,这样不出血。
4、 病人针灸时应取卧位,如遇晕针,先叫病人躺下,将胸腔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后汉书》“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一种治疗方式。
四、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3215,32很细15是一寸半,一寸针居多。3寸针用于透针透穴,立杆见影,放血针。一般1.5寸、3寸以及放血针常用。透针,一般不伤筋骨血脉,见效快。
下针不用全部下去,留一些,以免断针。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一、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葵属肾,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葵水。
二、 十二地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是六十个,一个甲子循环。甲乙是木,丙丁是火,戊己是脾,庚辛是肺。中医分五行,每一行中再分阴阳。木主肝,肾主水,肺主金,脾主土,心主火这都是阴,藏者藏也属阴。腑者消化属阳,胆阳木,小肠阳火,胃阳土,大肠阳金,膀胱阳水。藏属表,腑属里,脏腑为表里关系,井-病在藏者取之。荣-病变于色者取之。五脏是肝心脾肺肾,六腑是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胆。心脏的火上炎到肺,相互克制,火下行到小肠,对食物进行消化,因为有了这个温度热。
灸友47671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7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31楼#
发布于:2015-11-10 23: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
 

8班 丁敏学习心得      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个          
一米粒灸  我们把一点点捏成米粒大小艾绒点燃,用凡士林涂在被灸穴道上,将他放在上面灸。用香点燃,灸3至5个。艾灸,痛灸到不痛,指从病灶位置灸到好的地方后就自然不痛了,比如肿瘤。不痛灸到痛,是指从好的地方灸到病患处自然
              会痛。                                  
二针灸的急救法     1. 第一针人中:从鼻子最下方到嘴唇上面分三段,针从下面的一段斜向上扎到鼻子底部的位置,如果没有针,用手指按住人中的下半部往上顶;
                            2 若仍未醒,第二个是“十宣”放血:即十个指尖放血,一次性抓住5个手指,迅速扎5个手指,然后一起挤5个手指一起放血
                           .3 第三个,若还没醒过来,十个脚趾头放血。
                          4   . 第四个涌泉穴:脚掌握起来,看到人字纹的顶端,用一寸半的针扎进去,两个脚都要扎,急救大穴。
                           5     还不醒,百会放血。取穴:从鼻子往上到头顶,两耳尖往上,两条线交点往后半寸,会有个凹洞,就是百会穴。病人躺下,头靠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病人会觉得清凉,清凉到眼睛,可以睁开眼睛,清凉到嘴巴, 就                                                          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                              
三  火罐                1.用途:
                            ①吸脓;
                            ②放血:如扭伤时,要活血化瘀,在痛点用火罐放血,放血时血的颜色由黑变淡,鲜红时停止。
                             。
                     2.火罐宜、忌
                     宜:①四肢、外科急性扭伤:受伤后马上在伤处火罐;

                       ②痔疮:针刺放血后,用火罐吸出。
                     忌:①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非常容易腐烂。
                         ②多汗处
                          ③头部  

四       针灸           一、针灸穴位的丈量法则  
                                 1、同身寸:   所谓同身寸, 把病人中指头弯起来, 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
                                 2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
                          二      针刺的深浅讨论1、春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所以针下的比较浅,秋冬的时候比较冷针下就比较深。
                                                          2“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胖瘦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还要看穴道的深浅。
                          三    一般针刺入穴的方法。成人与幼儿的刺法不同:成人要留针(起针方法有讲究),幼儿(14岁以下称之为幼儿)不留针,用单刺法(进针后只需稍做捻转即可出针) 。
                                                               .穴位:肌肉之间,肌骨之间,肌和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2.入学方式:(1)成人:留针20分钟以上(2)幼儿(14岁以下)单刺,针进入后捻几下拔出。
                                                                 晕针:1.发生机制:药不瞑眩疾弗缪。2.处理。躺平,宽衣,施针急救。    
五十二经纳天干歌               1、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2、心包-癸,三焦-壬,甲-胆,乙-肝,丙-小肠。
                                        3、地支: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    
                                      4、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就是取它的五行。中医的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仍要用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一个
                                           行的中间,我们再分阴阳。阳木,还有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木火土金水刚好都有
                                            分阴阳。所以有十个天干数,代表十个天干。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同样的,水又分阴阳,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
                                       5   脏,就好像收藏的藏。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
                                           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小肠是一个。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                                                                          
                                          肺脏是阴,阳是大肠,水就有阳水跟阴水。如果我们讲脏的话,就是阴,腑的话就是阳,所以肾脏的话,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陈兴
贫民
贫民
  • UID2018744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17
132楼#
发布于:2015-11-10 23:30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新疆-陈兴申请签到,20151110《针灸大成》第34心得:
1、针灸的急救法:①人中,上三分一斜刺向上,没针掐人中;②手十宣放血③脚十宣放血。④涌泉,脚板人字纹⑤百会放血,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
2、火罐:①火罐一般用在急性扭伤(马上拔罐)、吸脓、活血化瘀(痛点放血,颜色由黑变淡,起罐)、伤口化脓、痔疮、风寒等表症时。②头部、乳中、多汗等处不上火罐。
3、同身寸:①中指弯起来,两个横纹头一寸②三个指头是二寸③四个指头是三寸。主要用在四肢和经络之间,腹部和胸部另有独立的丈量方法。
4、针刺的深浅:春夏下针浅,春夏阳气浮于表;秋冬下针深,秋冬阳气潜藏在体内。









血脉

肌肉

皮毛


下针位置


血脉

肌肉

皮毛


5、穴位的位置:①肌肉与肌肉之间②肌肉和骨之间③肌肉和筋之间④筋与筋之间⑤筋和骨之间。
6、成人,留针,根据病情决定留针的时间(一般留二十分钟,中风可延长);十四岁以下为幼儿,单刺,不留针。
7、肌肉、四肢和身上一般用一寸半针,手上用一寸针,透穴时用长针。
8、纳天干歌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

-

+

-

+

-

+

-

+

-













小肠




大肠


膀胱


 
9、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戊,亥焦子胆丑肝通。















小肠




大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23-01

01-03

03-05

05-07

07-09

0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谢谢老师!
路顺利
贫民
贫民
  • UID20187346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48
133楼#
发布于:2015-11-10 23: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路顺利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针灸是非常好的急救方式
1、 针人中。鼻子下方到嘴唇上方,分三段,靠嘴唇上方三分之一处下针,方向斜向上。
2、 十宣放血。五指抓住病人手指,闪电下针五指,然后松手。
3、 足十宣。
4、 涌泉穴。握住脚,人字头处,一寸半针。
5、 百会穴。脑中风,百会放血。人仰卧,头后仰在床边放血。

火罐的用法
现在的真空火罐有不同的尺寸规格。用于吸脓,放淤血(颜色变鲜红就停止)。
不能上火罐处:乳中、多汗处、头部。
外科急性扭伤用较多,直接吸在痛处。
痔疮,可先用放血针扎,然后上火罐拔脓。

丈量穴道的方法
1、 同身寸法。
食指弯曲,内侧两横纹长度为1寸;食、中、无名三指并拢约2寸,四指并拢为3寸。要看病人的手。同身寸法多用在四肢穴道取穴。

下针的深浅
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
皮毛属肺,肌肉属脾,血脉属心,骨属肾。扎针要扎到病症所属位置,病多深下针多深。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一般针刺入针方式
过去的针粗,都要咳嗽时进针。现在针细不需要。
穴位在肌肉与肌肉之间,或肌肉与骨之间,或肌肉与筋之间,或筋与筋之间,或筋与骨之间。绝对不会再肌肉、骨、筋、血管上面。

成人与幼儿出入针的不同
1、 成人留针,下针后留20分钟以上。
2、 幼儿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14岁以下都单刺。
3、 针平直进出,拇指、食指捏针,慢慢取针,到毛孔时停留一下,再取出。这样不会带出血。
4、 病人采用卧姿下针。坐姿、站姿易晕针。晕针时扎人中;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比如3215,数越大针越细,32号很细,15是一寸半。平常用32号,有时有淤血块等硬物,也会有28号扎。一寸半的针最常用,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手指头常用一寸针扎。
现在的针多是不锈钢的,不容易断,要断也是在针身与针柄结合处。下针都会留一点针身在外面,即使断也好取出。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要看其五行属性,木火土金水,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每一行还分阴阳,有阳木阴木,阳火阴火等等。所以有十个天干数,肝指木,心指火,脾指土,肺指金,肾指水。
脏通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就是所谓的阳。阳木是胆,阴木是肝,阳火是小肠,阴火是心脏,阳土是胃,阴土是脾,阳金是大肠,阴金石肺,阳水是膀胱,阴水是肾脏。
心脏一直跳动,体温来自于心脏,故为火。小肠消化食物,与心脏是表里关系。中医讲表,指的是腑;讲里指的是脏。心脏是火,热往上走,制造了金。所以肺是金。如果心脏是引擎,肺就是水箱,肺与心脏相制衡,肺让热往下走。丹田是小肠的募穴,所以炼气练到丹田,所以小肠有热,小肠的热来源于心脏。
中医就是物理医学,站在外面看里面。小肠因为热,才会消化食物。食物然后会进入大肠,大肠环绕小肠,会把水取走。大肠的水因为很热而汽化,大肠与肺相表里,水汽会回到肺,变成正常的津液,排出残渣。
梁玉英
贫民
贫民
  • UID2018633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6
134楼#
发布于:2015-11-10 23:45
@教官-南京-李宁 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玉英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灸的原则                              从痛灸到不痛,从不痛灸到痛二针灸急救穴位                        1人中  2十宣放血   3足十宣放血   4涌穴     5百会放血                 三急救穴位适应症                    1人中   病人昏迷 中风   2十宣放血:开窍醒神的作用,十宣就是十个手指的指尖,五指齐抓,一下子刺完。3足十宣放血:脚十趾尖放血  4涌泉放血:将脚掌握起看见人字纹的纹头就是涌泉。涌泉是急救大穴   5.百会放血:百会穴不下针,病人脸呈现红色,刚中风百会放血                                  
四火罐用途
罐可以吸脓 吸瘀血,还有痔疮用针刺后也可以用罐。罐有大小用于手指、脚趾、手臂、肩、腰等。罐分吸真空和火燎两种方式                                   五火罐禁用:乳中(乳头易流黄水、腐烂);多汗处;头部等。
六针灸取穴方法
1、同身寸:一寸是中指弯曲横纹末端长度;二寸是三指并拢;三寸是四指并拢2、针的使用。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肺管皮毛 ,脾脏管肌肉心脏管血脉 ,肾脏管骨。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针就下在肌肉,病在血脉针就下在脉旁,病在肾脏下针下在骨头旁边。腹深似海 背薄似饼,腹部的针就深扎,背部的针要浅扎,否则会伤到内脏。
七针刺入穴的方法
1、肌肉2、肌和骨3、肌和筋
4、筋与筋5、筋与骨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要注意
八针号概念
针可用数字来表示如3015,3o是针号,15是一寸半,通常在肌肉,四肢,身上扎针。九   十二经纳天干歌与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i,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同归入癸方 。 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与三焦,癸为肾与心包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十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再分阴阳:阳木-胆、阴木-肝;阳火-小肠、阴火-心;阳土-胃、阴土-脾; 阳金-大肠、阴金-肺;阳水-膀胱和三焦、阴水-肾和心包。 脏:收藏,为阴为里。 腑:消化,为阳为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