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120楼#
发布于:2015-11-30 00: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9日《针灸大成》第31课心得
肠关,把肠关掉,下利时压肠关,男左女右,也可以下针,防止下利。少腹的痛,如肠绞痛,下三阴交(主腹),公孙、关元、中极,但还痛,就下肠关。
肝关,如肝癌后期的痛,痛在右就下左边的肝关,针下去平补平泻;右边的痛,如踢到、摔到或肋间痛,下对侧的肝关,胸胁处痛、肝病也可下肝关。
心关,治心脏病,无论虚实,平补平泻。这三穴为经外奇穴,无所谓补泻。
7、支正穴与小海穴
阳谷穴上五寸骨头外侧为支正,为小肠经的络穴,虚实都可,实则节弛肘废,手臂没力气,泻之,虚则生疣,用支正。
小海穴,小肠经的合穴,也是小肠经的子穴,小海的位置,手肘弯起,肘处两个骨头为底,正三角顶为小海,实症治此,身上生疣可用。手部的针用一寸半,但小海用一寸足够。
8、肩贞穴与臑腧
手抬平弯起,肩头凹进去的地方为大肠经的肩腴穴,再向上的直到骨头内侧为臑腧,臑腧下三寸为肩贞,如果痛在臑腧,新病下小海,久病下后溪。臑腧是手太阳、阳维脉、阳礄脉的会穴。
9、天宗穴至秉风穴
肩胛骨的正中间为天宗。肩井直下三寸为曲垣。曲垣再下两寸为秉风。帮助诊断。
10、肩外俞与肩中俞
肩外俞在陶道外开四寸,肩中俞是从大椎开二寸,左右都有,下针方向从身体内侧对身体外侧下针,呈八字形,膀胱经通通这样下针,在前一寸或半寸30度角下针。
这两穴为肩膀酸痛的近取穴,所有病的项强均可用此穴。
11、天窗、天容与颧髎穴
脖子两侧大筋人迎脉外开三寸为天窗,中间一寸半为扶突。天窗治疗喉咙的问题。
天容在耳朵正下方的线上,头部的穴道下针要浅,半寸,用指甲切从指甲旁边下,甲状腺肿、脖子里有肿瘤、硬块,天容可治。
颧髎在太阳穴下三寸,偶尔用来治上牙痛。
12、听宫穴(耳鸣耳脓中耳炎)
耳朵前面凸起的骨头叫耳屏,张口后耳朵与耳屏间有骨缝,分上中下,上为耳门,中为听宫,下为听会。三焦经、小肠经、胆经经过耳朵,听宫是小肠经经过,耳朵化脓、发炎、耳鸣可以下听宫,下针时让病人嘴张开咬东西,留针五分钟,直接下一寸深,左右捻捻,平补平泻,插提均可,耳朵流脓为实症,用泻,用麝香矾石散,保持耳朵干燥。三个穴位都可用,交替用。
十、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是最大、穴道最多的经络。
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121楼#
发布于:2015-11-30 00: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2015--11-29《针灸大成》第三十一课学习心得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2015-11-29《针灸大成》第三十一课学习心得                                          手太阳小肠经续                                    7、支正:阳谷上五寸,小肠经络穴,虚实皆可,实则节驰肘废,手臂无力,虚则生疣,去疣可下支正;小海:小肠经合穴,子穴,压小海穴很麻,子穴治实症。                                                    8、臑腧:臑腧在肩髃后凹陷处,三阳经会穴,小肠经的实症找小海,虚症找后溪;肩贞:臑腧下三寸,小肠经和大肠经的中间是三焦经。                           9、天宗穴:肩胛骨中间三角形处,肩胛骨旁边的痛,都属于小肠经,大肠经在前面,小肠经在后面,中间是三焦经。肩井穴不能重击,可下浅针,肩井痛是胆经,后面肩胛骨周围是小肠经。曲垣:肩井后直下三寸;秉风:曲垣旁开二寸。                                         10、肩外俞:督脉第一椎为大椎,大椎下是陶道,肩外俞就是陶道外开四寸;肩中俞:大椎开二寸。背针:背针的下针方向是从身体内侧对身体外侧方向下针,呈八字型,后面膀胱经都是这样。肩中俞和肩外俞都可以治疗肩膀酸痛,近取穴,也可治各种原因的项强,斜刺,旁边一寸处下针。下针30度角,只要扎对穴道,会出现粉红色。                                                  11、天窗:人迎横开三寸就是天窗,可治喉咙问题;中间一寸半处大筋后是扶突;天容:在耳朵正下方,可治甲状腺肿,脖子里面的肿瘤,硬块,都可找天窗。觀髎:童子髎下三寸,治牙痛。    12、听宫:耳鸣耳脓中耳炎:耳屏前骨缝依次是耳门听宫听会,三焦经小肠经胆经都经过耳朵,经过听宫的是小肠经,专治耳脓发炎耳鸣等,下听宫是张嘴,塞毛巾,平补平泻。常用的治耳脓喷剂是麝香矾石散,可以保持耳朵干燥,炎症就消了,再下针,很快即愈。
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2楼#
发布于:2015-11-30 16: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511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十、足太阳膀胱经
1、州都之官:膀胱
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五行里面属火,膀胱是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三焦是油网,泌也,水是渗透进去的。
人身体上也蒸馏二次,身体上不会浪费一滴水。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所谓命门的地方。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这是给脑袋用的。蒸发了以后不是有残渣吗,残渣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还有好的营养在里面,会再气化第二次,所以水到了膀胱以后,会经第二次气化。第二次气化以后,水就顺着三焦油网再进入肝脏。当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当在气化的时候,膀胱会膨胀。当水在膀胱里面累积时,由于膀胱是紧贴着小肠,所以这水被气化以后,整个尿液是全部顶在膀胱的上面,所以膀胱就像是热气球往上的状态。因为往上升,所以虽带着很多水,但却不重,正常人就不感觉到膀胱很重。 水被气化了。所以,像蒸气机一样,蒸气产生压力,压力产生速度。所以可以很强的把尿排出去。然后把尿排出去以后,还可以收敛。怎么知道小肠火衰了,就看病人脚是不是冷的就知道了。
我们人身上一定要有水,所有的细菌、癌细胞、肿瘤都喜欢冷水,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他的水排掉。可是排水的同时,又不能伤到好的水,要把坏的水排掉。所以要想尽办法把水气化,水一气化以后,因为所有健康的组织细胞都喜欢热气,病毒都喜欢冷水。寒水是会滋养细菌病毒的。当你把水气化掉,让环境改变后,病毒就没有水分的供应。中医的观念认为水化生万物,地球上任何的生物没有水就没有办法生存。
如果膀胱小便无力,光灸就帮助很大。中极是膀胱之募。在《黄帝内经》里说,膀胱为“州都之官”,它是第二次气化才到这里来的。水道出焉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
2、睛明穴与攒竹穴
第一个穴道是睛明穴。
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 、青光眼 、白内障 ,都可以在睛明上下针。 那所有眼睛的病,都可在这治疗。
第二个穴道呢,我们叫攒竹。攒竹穴正在眉头,眉头平常有几根毛翘起来的点就叫攒竹,如果你手摸下去,你可以压在一个骨缝,那个骨缝是横的,那个横的骨缝就是攒竹穴。
攒竹透鱼腰---鱼腰,就是眉毛像鱼,从这边刺下去,沿皮刺,刺到鱼腰。
攒竹穴,除了下针以外,最常用的是放血治疗。
四穴放血:治视力
第一个就是攒竹。第二个在眉毛尾巴,眉尾,鱼尾的地方。第三个,眼外的瞳子髎,就是俗称太阳穴的地方。第四个在耳尖,耳尖就是,你把耳朵一折,最尖的那一点就叫耳尖。
放血的手法----放血针拿右手,攒竹穴一刺,挤两滴血出来就好,其它也是一样。
攒竹穴跟睛明一样,都是近取穴。治我们眼睛的问题。这个放血尤其是角膜炎 、眼红肿 ,当场放血出来,就不痛了,很舒服。
3、眉冲穴至玉枕穴
足太阳膀胱经跟督脉差的距离就是一寸五分。
鼻子冲到脑部的地方,很多鼻科病在这里可治。
神庭后五分就是上星,上星过来一寸半,就是五处。都是治疗眼科的问题。承光就是眼看不到光,或对光很敏感,所以叫承光。承光往后一寸半叫通天,鼻子要通天。像有人鼻窦炎 ,鼻塞 ,下通天也可以。所以我们可以先下合谷,再来迎香,再下通天。下通天时像扎百会,用一样的方向,这是通天。
从络却往后一寸五分是玉枕穴,头上的穴道都是近取穴,。下针时,一定是在头皮和头骨中间。你不要想尽办法,下在头里面,
后面有个骨头叫玉枕骨,这跟玉枕穴很接近。头部的穴道都有骨缝,一摸就摸到了。
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
后脑有两个大筋,可以摸到,这脑骨头刚好在这。两个大筋的中间呢,就是我们的督脉,风府、哑门就在这。 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天柱是近取穴,后项强痛也可以下天柱。
从天柱外开一寸的地方,在这个骨缝边有一个奇穴,贴在骨边属于经外奇穴,专治失眠 ,穴名安眠。
如果晚上睡都睡不好,可以压压安眠穴,揉揉安眠穴。你不要揉到天柱,越揉精神越好。
发根越长越近脖子,是忠肝义胆。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23楼#
发布于:2015-11-30 16: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
《黄帝内经》云: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出焉”,膀胱的水有两部分来源,1.三焦的油网渗透进膀胱,2.从肾里来。进去膀胱的水通过小肠的加热,所以正常膀胱的水都是气化的。当到达一定量时(一般400cc),人才有力的往外排尿。进去膀胱的水气化后一部分有用的进入肝脏,帮助肝脏的运作。入出现尿频,尿不尽等泌尿系统疾病,就是膀胱里的水不能气化,冷的。这时可以灸中级,关元。
精明穴:在眼睛内侧,下针时扒开眼球,在骨和眼球中间,直进直出。治疗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禁灸。
攒竹穴:在眉头,平时下针和放血,禁灸,下针方式攒竹透鱼腰。 
四穴放血:可以治辽视力 ,攒竹、眉尾、瞳子髎、耳尖,放血时取同侧。
眉冲:眉头直上入发际五分,治鼻科病;上星过1.5寸,五处穴,治眼科。
承光穴:五处后1.5寸,治眼看不到光,对光敏感。
通天穴:承光后1.5寸,治鼻窦炎、鼻塞。也可以下合谷、迎香、通天。再后1.5寸络却穴,治头晕、耳鸣。再后1.5寸为玉枕穴。
注:头上下针时,一定在头皮和头骨中间。 
天柱穴:大筋和后脑骨交接处,天柱倾命在旦夕。天柱外开一寸,奇穴安眠穴,可以安眠。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124楼#
发布于:2015-11-30 18: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十、足太阳膀胱经(续)
6、风门穴(发背脓疽)
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有个穴道,叫风府。胆经还有风池。脑后的穴道很多用风来定名。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也就是说因为这个穴道最常有风进来。肾脏的津液经过小肠的蒸化以后,进入命门,命门的火跟小肠是相通的,蒸气是很热的,一路往上冲、没有脖子当冷却器的话,脑部就烧坏掉了。所以经过这边要凉快一下,所以这有很多风进入,一缩脖子风进不去,就不冷。
男女不一样。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因为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所以女人奶水从前面出来是白色的,白色在前面,所以胸部为阳。男人反过来,胸部是阴。所以女人如果溺水的时候面朝上。
风门下针是近取穴,脖子强硬,也可以灸,拔火罐也可以。
在野外,砍个竹子来,磨一磨,用火烧空气,也可以拔火罐。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来,就会流汗,痛就会去掉了。
医书上叫痈。背上常常长很多脓块,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
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是风引起的。前二种如果用灸的,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脓泡凸起来,艾在烧的时候,一开始会痛啊,因为病在这边,会一直痛痛痛。一时之间不痛了,代表艾的力量已经到了正常肌肉的位置,到了正常的位置代表脓去掉了,所以痛要灸到不痛。那白色无脓头一般来说也是用灸,我们有烧针,燔针就是烧
针,就是燔针术。
第二个也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因为他不痛,不痛
的话,我们用灸,就灸到他痛为止。因为原来这个肿脓它底下还有一个根,病是在这个地方,一开始灸的时候不痛,灸到痛了,表示这个气已经透出皮表,就可以停了。
第三个是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的,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
风门穴是很好的治疗的穴道。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这个褥疮,你不要在褥疮上面烧,要在风门上面烧。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125楼#
发布于:2015-11-30 21: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1、州都之官:膀胱
膀胱紧贴小肠,小肠的热将膀胱的水气化,膀胱会膨胀上升,虽有尿液但不会感觉重,等达到400CC时会感觉胀并有尿意,膀胱的蒸气产生压力,压力产生速度,把尿排出。如果有一天,小肠的火不够了,膀胱的水没气化,冷水停在底下,就会频尿,西医说括约肌无力,中医要把小肠的火救起,如果知小肠火衰,表现为脚冷。
所有的细菌、癌细胞都喜欢冷水,健康的组织细胞喜欢热气。
2、睛明穴与攒竹穴
第一个穴道睛明穴,内眼角旁,下针直进直出,治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
第二个穴道攒竹,眉头横的骨缝处。攒竹透鱼腰,沿皮刺,刺到鱼腰,鱼腰在眉毛正中间,或从攒竹向鱼腰方向下针一点。
四穴放血:治视力,攒竹、眉尾、眼外瞳子髎(太阳穴)、耳尖(耳折起的顶尖),手捏起穴位一刺,放两滴血出来就好,近取穴,角膜炎、眼红肿,效果很好,同侧治疗。
3、眉冲穴至玉枕穴
眉头直上入发际五分,与督脉神庭外开一寸五曲差的中间,为眉冲,头顶的穴位鼻子冲到脑部的地方,很多鼻科病可治。
神庭后五分为上星,上星外开一寸半,为五处,五处后一寸半为承光,对光敏感或看不到光,治此。承光后一寸半为通天,鼻子通天,鼻窦炎、鼻塞,下通天。络却在通天后一寸半,头眩、耳鸣治此,极度眩晕,下络却、中脘、公孙、内关。络却后一寸半为玉枕穴,近取穴,下针在头皮与头骨中间,头部的穴道都有骨缝,督脉外开一寸半为膀胱经。
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
天柱,脑后两个大筋与脑骨相接的外侧,近取穴,后项强痛下天柱。
天柱外开一寸的骨缝边属经外奇穴,专治失眠,可揉、压。
5、大抒穴(专治骨病)
大抒在陶道外开一寸半,大抒穴是骨之会,骨病治此。用来诊断和判断病情,针灸都可。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126楼#
发布于:2015-11-30 21: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会郄治疗:郄穴消炎、止痛,如手骨裂开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上,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大肠经郄穴温溜,肺经郄穴孔最。病在经络上用子、母穴,内科或骨伤用会郄治疗,法则使用时机不一样。
骨头的起点在环跳骨,髋关节的寺方,终点到四肢末梢,每两年骨骼换一次。刚开始有骨病时会膝盖痛,大多在左膝,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
“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从高处跌下,受了伤害,脉乱,要把五脏给平下来。平常灸身柱、大杼,身体会强壮。
6、风门穴(发背脓疽)
二椎下外开一寸为风门,与风府、风池,风进入的地方,伤风感冒有项强的症状。
男背为阳,女正面为阳,溺水时,男背朝上,女面朝上。
背后有痈分三种:一是白头红肿,二是白色无头,三是凹陷的。长在躲在身上四肢都可用风门治,前两种如果灸,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在上面灸,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第三种的非常不好,直接用灸,褥疮不要在上面灸,要在风门上灸。
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127楼#
发布于:2015-11-30 23: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2015-11-30《针灸大成》第三十二课学习心得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2015-11-30《针灸大成》第三十二课学习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1、膀胱:州都之官,五行里小肠属火,膀胱属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一是三焦,三焦是油网,主渗透,二是通过输尿管,从肾脏流到膀胱。人纪就是人要遵守人身上的纪律:肾是水,肾水来自肺脏,肺水下达到肾脏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水就气化后进入命门,因为小肠不断加热,这热气就顺着督脉到脑部,这是第一次气化,很纯净的给脑袋用,蒸发后的残渣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到膀胱,再进行第二次气化,然后这个水顺着三焦油网再进入肝脏(因肝属木,水生木,所以肾和肝是母子关系),帮助肝脏代谢,废物进入胆,所以胆汁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送至全身(小便若清白就是小肠寒),气化时膀胱会膨胀。膀胱就会像热气球往上升的状态,满400毫升才有便意,排出去,当小肠火不够,膀胱里水就会冷却,停在底下,形成尿频,把小肠火救起来,灸中极关元即可。                                  2、睛明穴与攒竹穴:睛明在内眼角外凹陷处,下针时起针很重要,要直进直出,可治:眼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等。可针不可灸;攒竹在前眉头骨缝处,可放血禁灸。攒竹透鱼腰。四穴放血:指攒竹眉尾童子髎耳尖,治角膜炎,眼红肿,同侧治疗。     3眉冲穴与玉枕穴:眉冲:眉毛直上入发际线五分,督脉旁开一寸半,在曲差和神庭上星可治鼻科病。上星旁开一寸半是无处,都是近取穴,治眼科问题。承光在五处后一寸半。承光后一寸半是通天可治鼻窦炎,鼻塞,通天下针要先下合谷,后下通天。络却在通天后一寸半,治头炫耳鸣。内耳不平衡,极度晕眩,找三焦中的中膈,是管人体平衡的!头部下针都要在头皮和头骨中间。督脉在正中间,外开一寸半是膀胱经,再外开是胆经。                            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调天柱在脑骨与两大筋交接处,有人头弯过去,天柱顷则命在旦夕,下天柱近取穴可治项强痛。天柱外开一寸骨缝处的奇穴专治失眠,叫安眠穴,摁揉皆可。下针五分,禁灸。后发际线越靠下,就是忠肝义胆之士,靠上则是破坏背叛之人。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28楼#
发布于:2015-12-01 19: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
大杼穴:陶道穴左右外开一寸半,为大杼穴。八会穴为骨之会。肾主骨,骨头有起点,也有终点,从我们的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为骨头的起点,到四肢末梢,是骨头的终点。若在大杼穴有压痛点,就代表骨有问题,可用于诊断。
会郄治疗:若病人骨头裂开了,刚好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若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郄穴是消炎,清热,止痛,也为麻醉穴。平时灸身柱,又灸大杼,可以长的高大,骨头硬。
风门穴:督脉第二椎下方外开1.5寸,风门可用于近取穴,如脖子强硬,可以灸,也可拔火罐。
痈的类型及治疗: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用烧,褥疮不要在上面烧,要在风门上烧,因褥疮口很大。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中医认为是风引起。但这三种不一样:①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治疗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由痛灸到不痛。②白色的,没有出头。可用灸,也可用燔针术。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由不痛灸到痛,表示气已经透出皮表,就可以停了。③凹陷的。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直接用灸,不用针。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9楼#
发布于:2015-12-01 19: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512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十、足太阳膀胱经
5、大杼穴(专治骨病)
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做陶道。 大杼穴在陶道穴外开一寸半。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
会郄治疗,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
五十肩,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我们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这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
人在生骨的时候,新骨细胞在这,从这个地方到脚趾头及手指头间,一共要两年。
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所谓引到气,针下去会酸就好了。
“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
中医观念,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
骨会大杼,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6、风门穴(发背脓疽)
第二椎下方叫风门穴。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 这个穴道最常有风进来。是我们的冷却系统,肾脏的津液经过小肠的蒸化以后,进入命门,命门的火跟小肠是相通的,蒸气是很热的,一路往上冲、没有
脖子当冷却器的话,脑部就烧坏掉。所以经过这边要凉快一下,所以这有很多风进入的地方,一缩脖子风进不去,就不冷。
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
风门下针是近取穴,脖子强硬,也可以灸,拔火罐也可以。
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来,就会流汗,痛就会去掉了。
在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
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
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这三种不太一样,前二种如果用灸的,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在灸的时候,痛要灸到不痛。
白色无脓头一般来说也是用灸,我们有烧针,燔针就是烧针,就是燔针术。 也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就灸到他痛为止。不痛的话,灸到痛。
第三个是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的,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风门穴是很好的治疗的穴道。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
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130楼#
发布于:2015-12-01 23: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南阳李欣2015-12-1《针灸大成》第三十三课学习心得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2015-12-1《针灸大成》第三十三课学习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续:5、大杼穴( 专治骨病)督脉第一椎是大椎,大椎下是陶道,陶道旁开一寸半是大杼,大 杼是骨之会,全身骨头的问题都可在大 杼治,督脉左右旁开一寸半是足太阳膀胱经。骨头有病时按大 杼很疼,就是骨裂了,没感觉就是没裂,可针可灸,针灸配合骨疼恢复得快。大 杼是会穴,配郄穴就是会郄治疗法,可加强会穴的治疗效果。郄穴是消炎清热止痛麻醉。如果病人骨头伤到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上,大 杼有压痛点,可下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温溜和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恢复。如果五十肩,手不举,病在大肠经上,不下大 杼,久病下曲池,新病下二间,子穴母穴是扎经络多,内科病或骨伤用会郄穴多。肾主骨,全身骨骼起点在环跳穴,髋关节处,终点在四肢末梢,每两年全身骨骼新生一遍。有病人膝关节断,粉碎性骨折,吃钙片没治住病,反而增加了肾结石我们来分析,脚胫骨的问题是足阳明胃经,找郄穴梁丘,配合针灸大 杼,会慢慢把断骨长好,还会清掉肾结石。当骨有病时,大 杼会压痛,而且初病都是从左膝盖开始痛,会穴治病,无所谓补泻,得气有酸感即可。膀胱经下针都是30度往外,两侧膀胱经呈八字形,“五脏气乱,天柱大 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 ”。五脏气乱就是一个人从高处跌下来,受伤,脉象乱,要先平五脏。五脏气血不断循环,形成十二经络“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通”,十二经络气血不断循环,气带着血动,气走六寸,血才开始动。平时多灸身柱,大杼,孩子健康高大健壮。   6、风门穴(发背脓疽):     风门在第二椎下督脉外开一寸半,风门治项强,可针可灸可拔罐 ,风门风府风池都可治伤风感冒和项强。女人正面是阳,男人背面是阳,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女人奶水是从前面流出来,白色在前面,所以胸部为阳,男人反过来胸部为阴,女尸都是正面向上,男尸都是背面向上。背上有脓痈,全身四肢的脓痈都可以在风门治,中医认为痈是因风起,红色白头的痈和无头白色的痈可以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然后灸,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即止;当见到凹陷的痈是很凶险的,很不好,同样也是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全身各处的褥疮都可以在风门灸治。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131楼#
发布于:2015-12-02 23: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为肺俞,肺主皮毛,变动在咳,治气喘、咳血等,后面的俞穴治疗时不分虚实寒热。肺的募穴为中府,从中府下针到云门,再下肺俞约二十分钟,叫俞募治疗法则,大部分用在内科,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如果是肺经病,用子母穴,子母穴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俞募治疗法治内科病,如用后病人还痛,再用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
忧伤肺,忧郁症用俞募治疗法。
正治法,木有问题先去强土再去强肾,同样,肺有问题第一个会影响到木,所以先去强木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脏,让金去生水,同办法克木,相生的现象出现,这为正治。
肾主二便,肺功能不正常,去治肝治脾,若肺功能恢复,大小便变正常。
小儿龟背,肺里有很多痰,俞募治疗法。
8、厥阴俞与心俞穴
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又称心包。第五椎下为心俞。这些都可以帮助诊断,如果压下去闷痛为心虚,压下去刺痛就是堵到了,有瘀血在,俞募治疗法,心的募穴巨阙。
治疗心脏问题一下六针,心俞肺俞肝俞,治完金再去治木。下针时从一寸的地方向一寸半下针。
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神不守、健忘,针灸心俞都可。
9、红斑性狼疮
第五椎有压痛点,心其华在面,针灸下心俞、肺俞、肝俞。
10、督俞穴(血癌)
第六椎下为督俞穴,专管督脉,血癌在第六椎会有压痛点,可帮助诊断和治疗情况的验证,可以下针可以灸。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132楼#
发布于:2015-12-02 23: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十、足太阳膀胱经(续)
7、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肺俞。意是输,运输气血。肺主皮毛,变动在咳。所有的俞穴,在治疗时,是不分虚实寒热的。肺的募穴是从中府下针到云门。如果再下针在背面的肺俞,约二十分钟。这个治疗法则,叫俞募治疗法。大部分都
用在内科的,面对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都可以用俞募治疗,大部分是用在治内脏病。如果是肺经痛,比如痛一个星期,就用子穴,好几个月了就用母穴,子母穴大部分是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若用后,病人还会痛,还有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灵活运用。当肺有问题时,“肺瘘、皮肤痒欲自杀”,就是忧郁症。忧会伤肺。针灸用的时候,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可以了。
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有一种我们叫正治法,当肺有问题时,第一个会影响到木,所以要先去强木。要先去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脏,让金必须要去生水,让金没办法克木,这种我们称之为正治。
肾主二便,大小便是肾脏在管。当我们肺的功能不正常,你去治肝、治脾,若肺的功能
一一恢复,就可以看到肾脏管的大小便会变正常,这马上就可以知道是否恢复了。小儿龟背就是肺里面有很多痰在里面,可以用肺俞下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太阳少阳并病,项强痛如结胸,当刺太阳、肺俞、肝俞。
8、厥阴俞与心俞穴。
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又称为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面。平常也是一样下针、用灸通通可以。可治疗心脏病。心脏本身正常应该不受病,有病都在心包上面。
第五椎下这个穴道是心俞。所以在诊断上面要知道第几椎,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当用手指头压的时候,如果有心脏病,压第五椎就会痛。肺有问题时,压第三椎就可以感觉出来。当你压痛点压下去有闷痛,这是心虚,就是虚症。当你压下去是刺痛,剧烈的痛时,那就是堵到了。心脏有问题,可能是有瘀血在那边。灸也可以,下针也可以。扎心的募穴巨阙,背后就下心俞,这就是俞募治疗。心脏一有问题,第一个会影响到肺。要同时扎第三椎的肺俞,强金。用灸用针,通通可以。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健忘在心脏上治疗会有帮助。因为心藏神,神不守。
9、红斑性狼疮。
有一种病叫 SLE,西医叫红斑性狼疮。第五椎有压痛点。第五椎是心脏, “便秘,月经 不好!”。睡觉也不好, 也失眠。心脏有问题时,影响到土,伴随而来的是关节肌肉痛。心其华在面,心脏有问题的时候,两个脸颊很红润,有红斑性狼疮。在治疗心脏的时候,针灸下心俞、肺俞、肝俞。
10、督俞穴(血癌)
第六椎下,为督俞。督俞,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看血癌的时候,在第六椎可以找到压痛点。每一个进来,男女都是痛在第六椎,也就是说是督脉受到伤害,白血球增加那么高,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如果营养逆流从第六椎进入督脉,本来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形,就叫做血癌。治疗之前,第六椎有压痛点,但治疗完以后,再去压第六椎就知道了。
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133楼#
发布于:2015-12-03 17: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2015-12-03《针灸大成》第三十五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2015-12-3《针灸大成》第三十五课学习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续:                                6、肺俞穴(俞募治疗法):肺俞在第三椎下外开一寸,俞在这运输气血。手太阴肺经,肺主皮毛,变动在咳,症见气喘、咳血,俞穴治病不分虚实寒热。俞募治疗法用在肺经上就是,肺募中府,中府下针从中府下针透到云门,再下针在肺俞,留针二十分钟,就是俞募治疗法,可治咳、慢支、肺结核、肺癌等。肺经痛实症下子穴尺泽,虚症下母穴太渊,子母穴大部分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内科病用俞募治疗法,除此之外,还有会郄治疗法。当肺有问题,肺俞可治“肺瘘、皮肤痒、忧郁症”,下肺俞及募穴中府即可,这就是针灸治忧郁症的方法。        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有一种正治法,木有问题时先强土再强肾;肺有问题,要先强木,所以治肺病要先治肝再治脾,让金生水,让金没办法克土,这就是正治法。肾主二便,二便归肾管,当肺功能不正常,治肝治脾,若肺功能是否恢复,只看二便是否正常即可。当小儿龟背(整个背弯起来),龟背就是肺里痰多,可用俞募治疗法针灸皆可。当太阳少阳并病,项强痛如结胸,当刺太阳、肺俞、肝俞,头项痛针大杼或后溪,肺正常时,肺气很旺,叫卫气,阳是卫,阳退则阴进,阴就是能看到的东西,营养都是阴。肺忧的时候,奶水就停在肺里,形成痰,若每晚三点到五点易醒,持续两年就是肺癌,所以中医能查出早期肺癌,西医查出的肺癌就中晚期了,所以奶水逆流就是肺癌的早期,指压脊椎骨到身柱,痛就是肺癌,可下肺俞、中府,加上好心情,喜能胜忧,就治愈了。抽烟伤金克木,所以伤肝。                                      8、厥阴俞与心俞:第四椎下旁开一寸半是厥阴俞,又称心包,可针可灸,可治心脏病,心脏本身不会有病,心脏病都是心包的问题,很多医药止痛药减肥药,维生素,女性激素药都会让心脏受损。第五椎下是心俞,指压痛就是心脏病。整晚失眠就是心脏不好,心俞压痛就是心脏造成的失眠,闷痛是心脏虚症,刺痛是心脏动脉淤堵,可针可灸,俞募治疗法下巨阙和心俞。在五行里,心脏有问题第一影响到肺,如果火能生土就没事,如果火克到金,可针心俞和肺俞,强心同时强肺,让病不移转。治心脏病下针一下就是六针:心俞肺俞肝俞,可针可灸。小儿心气不足,不语,可针或灸心俞。健忘就是因为心不藏神,神不守,强心!灸心俞即可。                                                           9、红斑狼疮:在第五椎下有压痛点,便秘,月经不好,失眠,火生土,心脏不好就伤脾,就会关节肌肉痛。心其华在面,脸颊红润,当有红斑狼疮时,会有赤色蝴蝶斑,治疗心脏,针灸心俞肺俞肝俞,心调好了病即愈。                      10、督俞(血癌):第六椎下是督俞,主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有血癌时督俞穴会压痛,血癌,白血球高到几十万,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即营养从第六椎逆流进入督脉。督俞可针可灸,督脉很重要!是诸阳之会。若阴阳协调,整个督脉就没有压痛点,不协调就有压痛点,所以,人身上有痛的反应就是身体告诉你某些健康讯息,我们可以解读出来,表示切入点是对的,可以防病治病。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134楼#
发布于:2015-12-03 18: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2月4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十、足太阳膀胱经(续)
11、膈俞穴(贫血、瘀血)
第七椎下,膈俞叫做血会膈俞。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腑会中脘,脏会章门,气会膻中,脉会太渊。血的会穴,血病治此。贫血,瘀血,内伤打击造成内脏出血,大便是血,小便是血,通通可以
 
 
用。用灸,用针通通可以。“我口渴,但想不喝水”说明身体里面有瘀血。膈俞就是活血化瘀的穴道。
12、经外奇穴:消渴穴
第八椎下,有个经外奇穴,消渴
穴。下针或灸的都可以。消渴分上消、中消、下消。上消是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在胸隔以上。肚脐到胸膈是中消,中消是饥饮百碗不能解饥,这是中消。下消男人会阳不举,女人则完全没有性欲,是下消。针、灸都可以。
13、肝俞与胆俞穴(胆结石、肺痨)
第九椎下,叫肝俞。肝脏的部位,就是肝脏的后方。肝有痛,肝病治此,同样可用俞募治疗,下肝经的募穴,再下肝经的俞穴,任何的脏腑
都有募穴与俞穴。俞穴可以用灸的,也可以用针,在左、右两侧外开一寸半。下针的时候或 灸的时候,都是两边一起灸,一起下,不管是肺、心、肝,都是两边一起做。治疗中风,写先针健侧,再扎患侧。肝俞可以用来诊断,也可以用来治疗,也可以确定肝病好了没有。
第十椎、十一椎、十二椎、十三椎、十四椎,依次为肝胆脾胃三焦肾。肝经会经过男人的阴器睾丸,或经过女人的阴部,就是。所以阴部有病,可以在肝病下针。睾丸疝气,可以在肝俞下针,而不单单只治内科病。小肠坠下去时,很痛啊!你下脾经的隐白,及肝的井穴,因井穴很痛,你一下针,马上会痛得缩回去了。在针井穴时,病人会抽一下因
为是初病,疝气、坠肠的地方,脱肠都会缩回去,效果很好。“积聚痞痛”,就是讲肝里面有肿瘤,有硬块。治症都可 以在肝俞上面治疗。
在第十椎外开一寸半是胆俞。按时间的时症,晚上十一点到半夜一点,它有问题,可以在胆俞穴上下针。
14、四花灸(膈俞、肝俞)
中医过去有一种病,痨瘵,是西医的肺结核,在胆经上可以治疗。因为
金克木。 光吃杏仁一味病就好的案例。在治结核病的时候,胆俞是一个很好的大穴。所谓四花灸就是两个胆俞、膈俞,同时在灸。治疗肺结核非常好用的穴道。
15、脾俞穴与胃俞穴
再来是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脾主四肢,
四肢上的问题,不管是肌肉,还是关节痛、风湿痛都可以在脾俞下针。这个土是治水的,脾 主少腹,少腹讲的就是肚脐以下,腹部这边的水肿胀通通都可以用脾俞,用强土来治水,就可以解决水的问题。用灸、用针都可以,效果都会很好。由于脾主肌肉,主四肢。所以脾脏有问题的时候,很明显的表症就是身重,身体会非常沉重。脾主开胃,小孩子不吃东西,你都可以灸脾俞,再灸身柱,小孩会长得又高又大,肌肉又发达,骨头又大,人又高大。
第十二椎,是胃。第十二椎开在胃上面,胃病治此。如果胃有病,不管是西医讲的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都没关系。扎胃俞,用俞募治疗,胃的募穴是中脘穴。有胃痛,足三里、梁丘郄穴可以止痛。足三里也可以止呕。俞募治疗、会郄治疗都可以。
16、三焦俞与肾俞穴
第十三椎外开一寸半是三焦俞,第十四椎命门,正面是肚脐。临床上扎背针,要叫病人趴着,手从肚子摸下去,就是摸肚脐,然后前后找到穴道。
三焦俞,三焦的募穴,就是肚脐下二寸的石门穴。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是水道,三焦这个地方有问题时,可以用俞募治疗。三焦俞也是讲水道。像水的问题,下利、大便带水、排水,水肿,吃东西不消化、都可以用三焦。治肚子胀满,三焦俞也用得很多。用了俞穴,就应会用募穴。肚脐以下二寸,也就是神阙下二寸的石门穴。石门穴是三焦经的募穴。
再来是肾俞。肾主骨,骨头要长的好,是肾脏在管。肾又藏志。所谓藏志,就是当肾气很旺时,人就有志。肾气不旺,志不藏,没有大志。肾其华在发,是肾气旺。肝主的是生发,是让头发往上长,这两个不太一样。肾脏管耳朵。所以耳鸣、耳聋、听力不好,通通是肾脏在管。肾又管记忆,通通是在肾治疗。
糖尿病下消就是在肾脏方面着手。肾管大小便,肾脏功能衰落的时候,常常有多便的现象。肾阳不够的话,就阳不举了。下半身积水的话,也是肾在管。如果是两个脚平均的肿起来是肾脏。如果只是脚踝裸关节肿是心脏有问题。
肾俞痛,怕针的话,用灸。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