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惠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9015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1
120楼#
发布于:2015-11-14 20:32
2015年11月14日17班惠州-赖惠平《针炙大全》11.12课心得
(接上)
3.命门与阴关穴   命门是第十四椎下(第二腰椎下),肚脐正后面的穴位。命门下两椎为阳关,阳关少用,针炙都可,腰腹痛可用。
命门:生命之门。针皆可,剧烈头痛,角弓反张,脑膜炎可治疗。
4.悬枢   第十三椎下(第一腰椎下),三焦经会经过的地方。
5.脊中   第十一胸椎下,只针不炙。第十一胸椎下是脾,故黄疸.便血可用。
6.中枢
7.筋缩   第九胸椎下,正在肝脏后方,癫狂可用,任何抽筋.吐白沫都可用。
           癫.痫.狂的等症可通过观察眼分别易治.难治.不治。

8.至阳   第7胸椎下,近取穴,血会之处。
9.灵台   第6胸椎下,有助诊断血癌。此穴有压痛时,标志着有血癌,治疗至没压痛时说明血癌治愈。一般疗程4周左右,小朋友2.3周。
10.神道  第5胸椎下,任何心脏疾病都可在神道有压痛。一般只针。主要用于诊断,治疗少用。
11.身柱  第3胸椎下,如第三胸椎骨裂,可至终身瘫痪。小孩炙身柱,可助长高.长壮。可用隔姜炙。
12.大椎与陶道  大椎:第一胸椎上,动骨与一不动骨间为大椎,解热退烧好用。
               陶道:第一胸椎下,
13.哑门.风府   先找风府,用度骨法,在脑骨下方为风府。风府下0.5寸为哑门,哑门不炙,一炙即哑。风府:风之府,近取穴。风易进的地方,是中风的大穴。
14.脑户.强间都不炙。
15.后顶   在百会后1.5寸。
16.百会   在头顶两耳尖连线与鼻子垂直线交点后约5分。百会,诸阳之会,头部只有阳经,没有阴经。头痛.癫痫.中风皆可治。
17.前顶   百会上1.5寸。头部进针时要斜刺。针百会时从百会上5分处进针,斜刺至百会。切莫直刺。
18.囟会   前顶上1.5寸
19.上星
20.神庭   不针,只炙。
21.素髎穴   鼻头正中,与女人会阴相对应。近取穴。酒糟鼻放血最好。
22.水沟   人中沟内
23.兑端  
24.龈交    要拉开上唇,两门牙上牙龈处。不炙。治牙龈肿痛。
25.印堂
                       手太阴肺经
    中医认为肺为伟导之官,治节焉。藏魄。魄者,白天见鬼也。肺为气之本,气指热气.蒸汽。肺主皮毛,开窍在鼻。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121楼#
发布于:2015-11-14 21: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1114 《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2.督脉
督脉是诸阳之海。阳气在流行完全身之后.就会回到督脉。每一个穴道几乎都络到一个脏。要知任督二脉之功,先将四门关闭,耳、目、口、鼻先闭起来。
头部穴道都有个凹洞,大部分都是治精神病、发狂奔走、癫痫,采用近取穴。
背部穴位定位涉及椎下,椎下是指触诊摸到的凸的位置才是椎下,凹下的位置是脊椎骨,凸的位置是两脊椎骨的连接处,穴位之所在。下针要在软骨下, 不是在骨头上。

 长强穴(主治痔疮)
【位置】在尾椎骨的下端与肛门的中间。
意义】足少阴、少阳之会。
方法】下针时采斜刺,无谓补泻,引气到就好,下针一寸左右。
功用痔疮:分内痔和外痔。内痔是先血后便,不痛。外痔是先便后血,很痛。长强穴都可以治疗。下针时内痔看不到,外痔肿得很大,用三棱针放血,放血时,可以用火罐把脓血抽出来就不痛了,因为痛是瘀血累积产生的。
肛门那是浊物经过的地方,很不容易收口,开刀后容易形成瘘管,就会跟女人阴部连在一起,阴部就会排大便,而且滴漏不止。
 腰俞穴
【位置】脊椎骨在尾椎上是成三角形的,在尾椎骨上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为腰俞。不常用。
功用】月经不来、月经不顺。
  命门穴
【位置】第十四椎下,肚脐正对面。
意义】顾名思义是生命之门。
功用】剧烈的头痛、角弓反张(脑膜炎)。
方法】针和灸都可以。
练气方法:将关元和命门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线往下沉到会阴。吐气时线往上升,升到顶的时候,提肛门同时吐出最后一口气(这才是功夫的所在),这时这条线会再往上提。
小便方法:男女皆可,要等到饱满时,忍不住了才去。小便时,要大力地尽量排出来,养成习惯,每天都在运动下焦,就会长命百岁。
 腰阳关
【位置】第十六椎下,命门下两椎。
功用】腰痛。
方法】针灸都可以。
 悬枢穴
【位置】第十三椎下。
意义】三焦经会经过的地方。
功用】腰疼,水谷不化。
 脊中穴
【位置】第十一椎下,在脾的正后方。旁开一寸半,是脾俞。
功用】黄疸、便血。
方法】禁灸,可以针。
 筋缩穴
【位置】第九椎下,在肝的后方。肩胛骨下角连线与脊柱的交点是第七椎。
意义】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
功用】针和灸皆可。
方法】癫痫狂、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痫病多言(自言自语)。
癫、痫、狂的眼诊法:左右眼皆可。①癫:黑眼珠的上面有三条血丝连到黑眼珠上,像鸡爪子,易治;②痫:黑眼珠上下都有血丝,难治;③狂:血丝在黑眼珠下面,不治。癫症、痫症、狂症,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粪去掉即可治疗。血丝消失即治愈。
 消渴穴(经外奇穴)
【位置】第八椎下。
意义】用于诊断是否糖尿病及是否治愈,有压痛为患有糖尿病。
功用】糖尿病。
方法】针灸皆可。
 至阳穴
【位置】第七椎下。
意义】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用于诊断是否患有血癌。
功用】腰脊痛(近取穴)。
腰脊痛:分很多种,十四椎为分界线,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着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在正经上选的穴道不一样。对于督脉上,上面就是至阳,下面就是腰阳关、命门。一般是是近取穴。
 灵台穴
【位置】第六椎下。
意义】诊断用,有压痛即是标准的血癌。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就是白血球增加,灵台有过实的现象。
方法】禁针。
 神道穴
【位置】第五椎下,从七椎往上找。
意义】诊断用,任何的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主要用来诊断,都下旁边膀胱经穴道。
方法】一般用针。
 身柱穴
【位置】第三椎下。
意义】假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完全没办法治。只要第三椎骨还在,第二、第四、五坏,都有办法救回来。小孩子常灸身柱,可以长高、身体壮、不易感冒。五壮七壮九壮都可以。
功用】阴症(不喜欢看到人、火,可灸身柱及至阳)。
方法】灸。
 陶道穴
【位置】第一椎下。
意义】大椎穴的辅助穴。
 大椎穴
【位置】第一椎上。头椎是会转动的,但胸椎不动。转头时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即是。
意义】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
功用发烧、感冒、门牙躁、项强、心下痞硬者。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眩冒、时如结胸,当刺大椎。太阳少阳并病就是小柴胡汤症。
方法】三棱针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
 哑门穴
【位置】风府下半寸。
意义】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络到舌头的后跟。
功用】喑哑(声音都发不出来),中风舌强(正面下廉泉,背面下哑门)。
方法】禁灸(人会哑掉)。下针手法:病人俯卧面朝下,对着舌根的方向下针。下针很深,到已经到颈椎骨旁边。到位的时候,病人舌头会吐出来。
危险的地方下针,如脑部,只要方向是对的,都不会有问题。
 风府穴
【位置】度骨法定穴。后脑脑骨半寸处。
意义】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风府就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风府,旁边有风池,下面风门,冬天时缩脖子就不会冷。
功用中风(大穴)、头项强痛(近取穴)
方法】禁灸。下针方法同哑门穴。
 脑户穴和强间穴
【位置】在后脑枕骨(突出的骨头),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穴道,一个是脑户、一个是强间。
 前、后顶穴
【位置】百会前、后一寸半。
意义】百会的辅助穴。
功用】头痛
方法】针。下针的时候,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
 百会穴
【位置】头的正中线与两耳尖直上的相交点往后半寸有一凹洞就是百会穴。
意义】诸阳之会。“头”部,人称六阳之首,头上没有阴经,全是阳经。
功用】百会穴百病皆治,头痛、癫痫,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方法】下针时,病人躺着,从百会前五分入针斜刺到百会穴。在头部下针是下在头皮和头骨之间,不能直扎进去。
旋毛方向判断下一胎的性别:顺时针为同性,逆时针为异性。
 囟会穴
【位置】前顶前一寸半。
21上星穴
【位置】囟会前一寸半,神庭后半寸。
功用】鼻窦炎、鼻子发炎
方法】米粒灸。把头发分开来,头发用夹子夹住,在上星的凹洞上放点凡士林,艾绒放上去,香一点,一下就烧完,做7911壮。灸的时候,会有麻感通到鼻子,效果不错。灸出疤搽外用伤口的药膏。
眉毛的相:额头比较小的比较笨,眉毛长在发际跟眉毛中间是大官,眉毛太短的是师爷。
22神庭穴
【位置】顺着督脉摸上去,超过发际(前额和头骨交接时最突出的地方)上去的第一个凹点。
功用】精神病。
方法】一般用灸,不针。
23素髎穴
【位置】鼻头的正中间,鼻头的地方。
功用】酒糟鼻、鼻窦炎、鼻息肉。
方法】点刺放血,不针不灸。
判断处女之身:素髎穴跟女人的会阴穴是相对的,女人如果是处女之身,素髎这会有一片骨头,如果不是就变成两片骨头。
24水沟穴(人中)
【位置】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
功用】消渴饮水无度、口歪眼斜、面部中风、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面肿。
方法】针时斜往上刺。
水沟面相:平的代表没有儿子,有水沟代表有儿子。
25兑端穴
【位置】当上唇的尖端(上唇上面正中间)。
功用】米粒灸
26龈交穴
【位置】在门牙肉正中间
意义
功用】牙痛,牙周病、牙龈肿、腐烂。
方法】扎针时嘴巴拉开来,针扎上后,捻捻针就出针,不留针。
放血的观念:旧的血去了,新的血就来,新的血会带来新的白血球,对消炎很好。
3.手太阴肺经
肺的功能: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在管。
①肺藏魄就是白天见鬼。看到不应该看到的东西,就是魄不守。一个人白天不喜欢出来,而是躲起来,就是魄已失。有魄在肺上,才知道治节,才知道进退,才会自律。这是魄的定义。
②肺是气之本的定义,就是热气、蒸气。气可以表现在很多地方,如头发出油,就是有气才会出油。快死掉的人,头发没有油。有的人油太多说明气太旺了也不好,要多运动把气用掉。
③肺主皮毛,也就是肺管皮肤毛孔。所以中医治皮肤病从肺下手。皮肤好不好=肺好不好。眉毛也是肺脏在管,剃掉后不容易长。肺是治节之官,一个人年纪大了,生活非常有规律,这种人长寿。所以到了年纪大了,眉毛就会开始长,所以长眉等于长寿。有的人眉毛掉了,就是魄不守。
④肺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都属于肺管。
灸友刘炳环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58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5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22楼#
发布于:2015-11-14 21: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刘炳环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4号,《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1、命门与阳关穴
 命门是第十四椎,肚脐正对面,从命门下两椎就是阳关,即命门是第十四椎,阳关是第十六椎。阳关穴很少用到,针灸均可,治腰痛时可用。
  命门穴可针可灸、可医:1)剧烈的头痛;2)中医讲的角弓反张,就是脑膜炎。
  2、悬枢穴
 在第十三椎下。督脉穴位都是指第几椎下。在触诊摸背后的时候,会摸到一个凸,两个凸的。这个凸的才是椎下,针要在软骨下,所以凸,所以凸起来的才是椎下。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水古不化等等。三焦经会经过。
  3、脊中与筋缩穴
 脊中在第十一椎下,可针禁灸。周围是脾脏,位于脾脏正后方。主要是治黄疸、便血。
 第九椎是筋缩在肝的后方全身上下,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
 第九椎找法:病人趴到且手肘垂直上举背后两个肩胛骨三角形的底端画条线,其与脊椎的交线是第七椎,再往下两只椎即是。
 筋缩可针可灸,可治癫痫狂,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
 督脉的穴道除了治病以外,还可帮助诊断。
 4、癫、痫、狂之眼诊法
 主要看眼珠。分三种:1)黑眼珠上方三个血丝(鸡脚)串穿到黑珠,此种好治;2)上下都有血丝,难治;下方有血丝,不治,就是无法治。
 一般来说,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粪去掉之后,再来会有很多种治疗方法。
 在第七椎、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我们叫消渴穴。糖尿病的人可以在这治疗,治到压它时不痛就是好了,可针可灸,也可以用来诊断糖尿病是否好了。
 5、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至阳穴,第七椎下,治疗腰脊痛,属近取穴。腰脊痛分很多种,如果是上部十四椎为分界,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痛,是阳维脉的地方。所需要选的穴道不太一样。在督脉上面,上面就是至阳,下面就是阳关。要看个穴道是近取穴
 第六椎下,这是灵台穴七椎是血会的地方,都是诊断用的,例,病患血癌时第七椎会压痛。第六椎灵台是现在血癌判断的标准地方。灵台穴在书上说“第六椎下,铜人缺”,治病的缺掉了、遗失掉了灵台这个穴道禁针
 神道,在第五椎下,从七椎往回找,任何的心脏病此点会压痛,可针,神道一般用来诊断,很少下针。
 身柱,第三椎,孩子灸身柱增长身高,且身体非常壮,不容易感冒。脊椎受伤导致的瘫痪,只要第三椎不损,即可挽救。
 6、大椎与陶道穴
 第一椎,在第一胸椎之上,叫大椎。第一椎之下,就是陶道陶道穴,是头椎和胸椎的区分点,一个病人背对你的时候,你手按着那个骨头,头椎会转动的,但胸椎不动。所以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的就是大椎穴
陶道穴是大椎的助手,大椎穴是真正的大穴。烧感冒时,用三棱针放血,挤点血出来烧就退。因为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我们在退烧时可以用大椎穴。
大椎可医:两个门牙躁、项强,心下痞硬者,“太阳少阳并病(小柴胡汤症),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大椎的主力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7、哑门与风府穴
 哑门跟风府需要用度骨法来找度骨法是用骨头来丈量。在我们的后脑,可以摸到脑骨,在脑骨下方半寸,是我们的风府穴。风府下半寸,只有一点点,就是哑门穴
可针,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已经到脊椎骨旁,碰到头椎到位的时候,病人舌头会吐出来哑门专治声音都发不出来病人中风舌强,正面的时候下廉泉,趴过来就下哑门。哑门跟风府下针手法都一样,着舌尖下。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
哑门跟风府禁灸,会哑。
风府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灸。风府就是风之府,风容易进去的地方。所以,是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近取穴
后脑有个枕骨,有点突出的一块骨头在突骨的下方,这些穴道我们很少用,知道位置即可,突骨的上方跟下方各有一个穴道:脑户和强间,可针,禁灸,灸会失声。
8、后顶与百会穴
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后顶跟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用来治疗头痛。
百会穴百病皆治,完全无发时,就治百会。因为百会是诸阳之会。手足有三阳均会于百会,阴经只到脖子,不到头。所以“头”部,人称六之首,头上没有阴经,头部是阳经。百会是六条阳经过的地方,所以百病皆治,癫痫也可以治。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9、前顶、顖会与上星穴
 从百会往前找一寸半就是前顶
 平时下针时,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头下针是下在头骨和头骨之间采斜刺的角度下去,不是直的下去,针百会时一般是在百会前五分采用斜刺到百会。
 顖会
 找法:1)从直线往上,顺着督脉,一路摸上去,当弧度转上去会有感觉过去我们的发际实际上就是在这个交接凸起来的角这边就是发际度转上去的第一凹点就是神庭2)百会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顶,前顶再往前一寸半就是顖会,顖会再往前一寸半就是上星,上星跟神庭只差五分
 这些穴道很少用,上星穴可用来治疗鼻窦炎。采用灸。
 灸上星的操作方法:采用米粒灸,把头发分开来,头发用夹子夹住,找到上星穴的时候,一般督脉的穴道都有个凹洞,在上星这个凹洞上放一点凡士林,艾绒用细细小小的放上去,香一点,一下就烧完,做七壮,九壮,十一壮。灸的时候,会麻麻的一条直接到鼻子效果不错。那灸到头上有个疤也没关系搽一点外用伤口的药膏即可。
神庭穴不针,灸比较多,一般很少用针的,脑部或部的穴道,大部分都是治精神病,近取穴就对
10、素髎、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鼻头的地方就是素髎。这个素髎穴跟女人的会阴穴是相对的。可以判断女子是否是处子,是,一片骨头,否,两片骨头。不针不灸,一般通过点刺放血,用于治疗酒糟鼻,另可治鼻窦炎、鼻息肉。
水沟就是我们的人中,书上:“主消渴饮水无度”,可医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面肿,早起脸肿。有人没有水沟,平的代表没有小孩,没有儿子
兑端,上唇上面正中间,属近取穴平时很少用。
龈交在门牙肉正中间,,属近取穴,,扎针时,需嘴巴张开,捻捻针就出针,一出针血就出来,不留针,不灸。
  可医:牙龈肿、腐烂,牙周病
  十二正经之手太阴肺经
 1、相傅之官:肺
 岐伯说,皇帝就是心脏,君主之官就是心脏。那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
肺藏魄是气之本。头发出油是气旺的状态。肺主皮毛,所以中医治皮肤病,在肺上面治疗。肺开窍在鼻。所谓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
巩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19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4
123楼#
发布于:2015-11-14 22: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1113号,《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督脉穴位:
1.命门:第十四椎下,肚脐正对面的穴位。可针可灸,剧烈的头痛,可用命门穴治疗。将关元和命门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线往下沉,吐气时,线往上升,吐到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在提纲,把最后一口气逼出来,平时小便的时候,要大力排出,最后在提肛门,相当于每天在锻炼下焦。
 
2。阳关:第十六椎下,可针可灸。
 
3.悬枢:第十三椎下,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治疗腰痛,水谷不化等疾病。
 
4.脊中:第十一椎下,可针不可久。十一椎下周围就是脾脏,一般黄疸,便血用的较多。
 
5.至阳:第七椎下,肩胛骨底端和脊椎的交点,为血会,如果病人有血液方面的命,此处会痛。
 
6.筋缩:第九椎,此穴在肝脏的后方,中医认为肝主筋,全身的筋由肝脏管理。督脉的穴道协助我们诊断病情。有抽筋,癫痫等病可用此穴,可针可灸。
眼诊:一:上眼皮有血丝像鸡足贯穿到黑睛。
      二:上下眼皮都有血丝像鸡足贯穿到黑睛。
      三:下眼皮有血丝像鸡足贯穿到黑睛。
 
癫症、狂症大多数都有便秘的。将燥屎祛除,就可以好。
不断讲重复的话,一个人自言自语,可以用此穴。
 
7。消渴:为经外奇穴。在第八椎下,糖尿病患者按压此处会痛,治疗好以后再按压不痛。
 
腰背痛的分类:
1.在肚脐以下痛,为带脉的名。督脉命门以下的穴位可治
2.在肚脐以上痛,为阳维脉的病。督脉命门以上的穴位可治。
 
9.灵台:第六椎下。此穴位有压痛点的时候,可诊断为血癌。
 
10.神道:第五椎下,任何的心脏病在神道都有压痛点。可针。一般用于诊断,下针一般在膀胱经上。
 
11.身柱:第三胸椎下。若第三椎骨若受伤,瘫痪无法治。
小孩子可以多灸身柱,增强体质。
 
12.陶道:第一胸椎下
 
13.大椎:第一胸椎下,发烧,感冒时,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泄热很快。
14.哑门:风府下半寸。风府穴下针时要对着舌根的方向。中风的病人,舌强不语的,前面针濂泉,后面针哑门。
哑门不可灸,会哑。
 
15.风府:头骨下缘中间凹陷处。和风有关,容易进风。
后颈部还有风池,风门,都可进风,冬天的时候一缩脖子就觉得很暖和。所以说脖子是一个冷却的功能。
 
16。脑户和强间:在后脑勺枕骨凸起的下方和上方凹陷。
 
17.后顶:百会后1.5寸处.
 
18.百会:两耳尖和鼻尖的交点,有一个凹陷。百会百病之会.
阴经只到脖子,头上只有阳经,所有冬天头露在外边不会冷.
中风的病人,百会是必用的穴道.
百会上下左右各一寸处为四神聪.
百会穴下针时,应在穴位前5分出下针.
 
看头旋测男女:
顺时针旋,下胎为同性. 逆时针旋,下胎为异性.
 
19.上星:发际线正中上摸,在凸起处的后凹陷中。有鼻窦炎的可以在上星穴进行米粒灸,灸时上星到印堂有麻的感觉。
20.神庭:
头部的穴道均可治精神方面的疾病。
 
21.素髎:鼻头正中央。素髎和会阴穴相对,处女的素髎摸上去是骨头。
酒糟鼻可在素髎点刺放血,效果很好。
 
24.水沟:即人中穴。可治面部疾病。若水沟处为平的,不会生儿子。
 
25.兑端:上嘴唇边缘正中间。
 
26.银交:把上嘴唇往上翻。门牙正中上方。牙龈肿,腐烂,可在银交穴放血。
中医的刺血疗法对炎症的效果很好。
 
手太阴肺经:
肺的功能:中医认为肺为传导之官,治节出焉。肺藏魄,魄指的是白天见鬼,看到不应该看的,魂不守舍。白天喜欢躲在暗处,不能见光,此人魄已退。
肺为气之本,气指蒸汽,热气。头发出油代表气很足。但如果头发出油太多,可以运动耗气。
肺主皮毛,指皮肤毛孔都是肺在管。所以一些皮肤病都是在肺上做治疗。
肺开窍于鼻。
若人年龄大了,生活起居都很正常,这类人在老年时,眉毛会长的较长。
王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608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2
124楼#
发布于:2015-11-14 23: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晴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4日 《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一、督脉经穴
1.阳关穴:在脊椎第16椎处,正对着神阙穴,可针可灸。腰痛可针此穴
2.命门穴:在第14椎处,可针可灸,可治头痛、脑膜炎等。
3.悬枢穴:在第13椎下面,三焦经通过的地方,可治腰痛、水谷不化等。
4.脊中穴:在第11椎处,可针但不可灸,因为挨着脾脏,针此穴可治疗黄胆、便血。
5.筋缩穴:在第9椎处,肝主筋,在此穴之后就是肝脏,可以治疗抽筋、癫痫狂症等。
癫痫狂有不同的情况,通过眼睛来诊断属于哪一种:1)第一种:将眼睛切开来看,在眼珠上方看到像鸡足一样的血丝;2)第二种是眼珠的上下方均有鸡足一样的血丝,比较难治;3)第三种是眼珠下方有鸡足一样的血丝,不能治,但是当血丝消失后癫症就治愈了。
6.至阳穴:在第7椎处,可治疗腰背痛。腰背痛在脐下痛为带脉的问题,在脐上痛为阳维脉的病。根据背痛的位置选择相应督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
7.灵台穴:在第6椎处,是血汇的地方,可用于判断、治疗血癌方面的病,白血球增加即血癌。当压痛消失时血癌治愈,一般治疗为四周左右,小孩两周。
8.神道穴:在第5椎处,任何心脏病在此穴处均有压痛点,有心脏病的人扎针后痛感减轻,完全治愈时痛感消失。一般采用针的方式。
9.身柱穴:在第3椎处,任何非第3椎损坏的瘫痪都有治愈的可能。隔姜灸可以让人长高长壮,不容易感冒。
10.陶道穴:在第一胸椎处,是大椎穴的副穴
11.大椎穴:位于第1胸椎之上,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发高烧时可用三棱针在大椎穴放血,可迅速退烧
12.哑门穴:采用度骨法确定穴位,首先找到头骨,在头骨下半寸的位置是风府穴,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半寸。对着舌根的方向下针至脊椎骨旁边。可针禁灸
13.风府穴:能针不能灸,中风、舌强不语等,躺着时可针廉泉穴,趴下针哑门穴。
14.脑户穴:在枕骨下方,可针不可灸,使用较少。
15.强间穴:在枕骨上方,可针不可灸
16.后顶穴:是百会穴的辅助穴位。
17.百会穴:是六条经的交汇点,百病皆治,如头痛、癫痫、中风等取此穴。
1)下针方法:病人平躺,在穴前五寸的位置斜刺进针,不能直刺。
2)放血:直刺百会穴处的头皮即可放血。
18.前顶穴:百会穴的辅助穴位。
19.囟会穴:小孩出生后头顶洞所在的地方。
20.上星穴:米粒灸此穴可治疗鼻窦炎
21.神庭穴:用灸不用针,大多用于治疗脑部的疾病。
22.素髎穴:在鼻头正中间的位置,与女人的会阴穴对应。可治疗酒糟鼻、鼻息肉、鼻窦炎等。
23.水沟穴:就是人中穴,主治消渴、饮水无度等。早晨起床有水肿现象可针此穴。
24.兑端穴:在上嘴唇上面中间处。
25.龈交穴:在前门牙肉的正中间,下针时需要拉开嘴,可治疗牙痛、牙周病、牙龈肿痛、鼻窦炎等,进针后捻动即可出针,达到放血的作用即可,不留针,此穴不灸。
二、手太阳肺经
1.肺的作用:中医认为肺是传导之官,起治节的作用,管辖整个身体的节度和规矩。肺藏魄,心藏神,肝藏魂。
2.肺是气之本,真正的气是热气、蒸气,表现在油,比如头发出油。                                             3.肺主皮毛,可通过皮毛的情况判断肺功能好坏。眉毛也是由肺管,生活有规律比较长寿,相应的眉毛长。
4.肺开窍在鼻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125楼#
发布于:2015-11-14 23:1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3日 《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1、命门穴:第十四椎。侧面,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中医讲的角弓反张就是脑膜炎,在命门上都可以治疗。命门穴:生命之门。练功夫的人在肚脐下三寸的关元和命门,先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这条线往下沉,这条线沉到会阴的地方。吐气时这条气往上升,升到顶的时候,再吐最后一口气,再提肛门。肛门在医书叫榖道,说起来比较优雅。
2、阳关穴:第16椎,很少用到,针灸都可以,治腰痛。
3、悬枢穴:第十三椎下。讲督脉时都是指第几椎下。在触诊摸背后的时候,会摸到一个凸,两个凸的。这个凸的才是椎下。因为骨头是这样子的,下针要在软骨下,所以凸起来的才是椎下。悬枢呢,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等等。三焦经会经过。
4脊中穴: 第十一椎下,周围是脾脏,只能下针,不可以灸。治黄疸、便血。
5、筋缩穴:第九椎,肝的后方。针和灸都可以,治癫痫狂。
6、至阳穴:第七椎下,是近取穴,治腰脊痛,如果是上部。在十四椎为分野,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我们选的穴道不太一样。在督脉上面,上面就是至阳,下面就是阳关。
7、消渴穴:在第七椎、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治糖尿病,治到压它时不痛就是好了,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用来诊断糖尿病好了没有。
8、灵台穴:第六椎,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像病人血癌时,在第七椎都会有压痛点。而第六椎灵台穴进入脊椎骨,是现在标准血癌可以看到的地方。灵台的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实际就是白血球增加。在灵台这边就会有过实的现象。灵台穴有压痛,就是标准的血癌。反过来,治到没有压痛,血癌就好了。。禁针。督脉是诸阳之会,每一个穴道都络到一个脏。
9、神道穴:在第五椎下,在任何的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压的时候不痛了,就是好了。一般用下针。也可以诊断,然后下旁边膀胱经的穴道。
10、身柱穴:第三椎。假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只要第三椎骨还在,第二、第四、五坏,都还有办法救回来。灸身柱可以长的高大,身体非常壮,不容易感冒。
11、大椎穴:在第一胸椎之上, 动骨和不动骨之间,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主力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12、陶道穴:是头椎和胸椎的区分点,大椎穴的助手。
13、风府穴:度骨法是用骨头来丈量。在我们的后脑,可以摸到脑骨,在脑骨下方半寸, 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不能灸。风府就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所以,是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你看这个风府,旁边有风池,下面风门,所以冬天时,你缩脖子就不会冷。因为脖子它根本就是一个冷却系统。
14、哑门穴: 风府下半寸,督脉阳维之会, 哑门专治声音都发不出来。 病人中风舌强,正面的时候下廉泉,趴过来就下哑门。哑门跟风府下针手法都一样,对着舌尖下。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在脑部那边下针,你只要方向对,都不会有问题。一般来说,哑门跟风府都不灸,灸哑门的话,一灸就哑了。
15、后顶穴:强间后是后顶,后顶从百会开始找。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后顶跟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我们以百会为主,都是治疗头痛
。 百会穴百病皆治,癫痫也可以治。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16、前顶穴:百会往前找一寸半,平常下针的时候,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
17会穴:前顶再往前一寸半,囟会穴往前一寸半为上星穴,上星穴往前五分为神庭穴。这些穴位均较少使用。
 
18、上星穴:顖会再往前一寸半,上星是用米粒灸治鼻窦炎、鼻子发炎。
19、素髎穴:鼻头的正中间,鼻头的地方就是素髎,通常用点刺放血治酒糟鼻,不扎针也不灸用放血的,这是近取穴,作用就是鼻窦炎,鼻息肉。
20、水沟穴:即人中穴,主治消渴,饮水无度。早晨起床有水肿现象可下针。
21、龈交穴:近取穴,治牙痛,牙周病。不留针,不灸,这是督脉最后一个穴道,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用放血的就好了。放血的观念很好,旧的血去了,新的血就来,新的血会带来新的白血球。放血对消炎很好。
四、手太阴肺经:十二正经第一条经。
1、肺:皇帝就是心脏,君主之官就是心脏。那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肺藏魄。
  肺是气之本。气可以表现在很多地方,像头发出油,就是有气才会出油。快死掉的人,头发都蓬起来。所以头发出油也是气的表现。
  肺主皮毛,也就是皮肤毛孔是肺在管。治皮肤病,在肺上面治疗。这个人皮肤好不好,也可以看肺好不好。
  肺开窍在鼻。所谓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
  眉毛也是肺脏在管,所以眉毛跟头发、胡子不一样。把眉毛剃掉,不容易长,但头发很好长。肺管治节,治节之官,一个人年纪大了,非常有规律。治节嘛,就是非常有规律,每天按步就班的这种人长寿。所以到了年纪大了,眉毛开始长,所以长眉等于长寿。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126楼#
发布于:2015-11-15 01: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4日 《针灸大成》第10、11课心得
一、督脉穴位
昨天讲了长强穴(主治痔疮)和腰俞穴(主治月经不调),督脉一共有28个穴位,今天我们接着介绍剩下的穴位。
1、命门与阳关穴
    命门是第十四椎,肚脐正对面的穴道,从命门下两椎就是阳关。阳关穴很少用到。阳关穴针灸都可以,像治腰痛时。
    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在命门上都可以治疗。命门穴顾名思义是生命之门。练功夫的人在肚脐下三寸的关元和命门,先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这条线往下沉,这条线沉到会阴的地方。吐气时这条气往上升,升到顶的时候,再吐最后一口气,再提肛门。提肛在练功是最后一步。
    平常小便,男女都可以用,从小就要教你的小孩子,不要随时跑去小便,你要等到饱满时才去。在小便时,要大力地排出来,每天都在运动下焦,就会长命百岁。
2、悬枢穴: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等等。三焦经会经过。
3、脊中与筋缩穴
    脊中这个穴道只能下针,不可以灸。这穴道主要是治黄疸、便血。因为它在脾的正后方。
    筋缩穴,全身上下,肝主筋。这个穴道正在肝的后方。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可治癫痫狂。
癫、痫、狂之眼诊法
癫、痫、狂,这三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在诊断上要看眼睛。我们把眼角切开来分一半看,第一种呢,可以看到血丝在眼珠的上面,如鸡的脚。这三个血丝串穿到黑珠。第二种呢,上下都有血丝。第一种是最好治的,非常容易治。若是这样子的血丝就难治。第三种是血丝在下面,不治,就是无法治。过去的医书分三种诊断的方式。怎么知道治好了,看鸡脚,没有了鸡脚,就好了。一般来说,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粪去掉之后,再来会有很多种治疗方法。这个在筋缩可以治疗,任何的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都可以治。
 4、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至阳穴是经外奇穴,我们叫消渴穴。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在这治疗,治到压它时不痛就是好了。至阳穴还可以治我们的腰脊痛。实际上腰脊痛分很多种,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在十四椎为分界,上面就是取至阳,下面就是取腰阳关。
    第六椎下,这是灵台穴。是帮我们诊断用的。一般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像病人血癌时,在第七椎都会有压痛点。灵台的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穴有压痛,就是标准的血癌。反过来,治到没有压痛,血癌就好了。灵台这个穴道禁针。
    神道,任何的心脏病在这里都会有压痛点。在初诊时压它,在治疗后再压它,压的时候不痛了,就是好了。
    身柱,假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只要第三椎骨还在,第二、第四、五坏,都还有办法救回来。实务上,身柱骨很好用,小孩子没事就灸身柱。灸灸身柱可以让人家长的高大,身体非常壮,不容易感冒。不喜欢看到人、火,这就是阴症,可以灸灸第三椎身柱及第九椎的至阳。
5、大椎与陶道穴
    大椎跟陶道,在头部的地方。陶道穴是大椎的助手,大椎穴是真正的大穴。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我们在发烧感冒时,用三棱针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书上后段有讲到前面两个门牙躁、项强,心下痞硬者,在大椎穴治疗。。大椎的主力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6、哑门与风府穴、脑户、强间
    哑门跟风府。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专治声音发不出来。病人中风舌强,正面的时候下廉泉,趴过来就下哑门。哑门跟风府都不灸,灸哑门的话,一灸就哑了。
    风府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风府旁边有风池,下面有风门,所以冬天时,你缩脖子就不会冷。因为风不进来了,风府是治疗中风的大穴。
    脑户、强间,一般都不灸的,都会让喉咙失掉声音,这些穴道我们很少用。
7、后顶与百会穴
    百会穴是大穴,所有的阳经都会在这个地方。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
后顶跟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可治疗头痛。
    百会穴百病皆治,也就是当你完全想不到怎么办时,就治百会。因为百会是诸阳之会。我们有六条阳经,手有三阳足有三阳。阴经只到脖子,不到头。百会是六条阳经过的地方,所以百病皆治,癫痫也可以治。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8、前顶、顖会①与上星穴、神庭穴
    前顶穴:百会辅穴。
    顖会,小孩子生下来头上的凹洞,长大才会慢慢长起来。就是常说的囟门。
    上星,治鼻窦炎,在上星用米粒灸,
    神庭穴一般来说不针,你大概知道位置就好了。
9、素髎、人中、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素髎穴跟女人的会阴穴是相对的,女人如果是处女之身,素髎这会有一片骨头,如果不是就变成两片骨头。通常用点刺放血治酒糟鼻,效果非常好。作用就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
    人中,有的人人中是一个缝,像个水沟。有人没有水沟,平的代表没有儿子,有水沟代表有儿子。
    兑端在嘴唇的地方。平时很少用。
    龈交在门牙肉正中间,这是督脉最后一个穴道,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用放血的就好了。
二、手太阴肺经
1、相傅之官:肺
    黄帝问岐伯,把内脏对到官位,把身体当成国家时,内脏的官位各是什么?岐伯说,皇帝就是心脏,君主之官就是心脏。那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肺藏魄。魄就是白天见鬼,这个人看到不应该看到的东西,大家都看不到,他却看到了,就是魄不守。看这个人在大白天,不喜欢出来,怕见到阳光,躲在衣柜里面,看到你很惧怕,就是魄已失。有这个魄在肺上,我们才知道治节,进退,才知道客气、态度。肺是气之本。真正气的定义,就是热气、蒸气。气可以表现在很多地方,头发出油就是气的表现。
    肺主皮毛,中医治皮肤病,在肺上面治疗。肺开窍在鼻。所谓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脸上的眉毛也是肺脏在管,肺管治节,治节之官,一个人年纪大了,非常有规律。每天按步就班的这种人长寿。所以到了年纪大了,眉毛开始长,所以长眉等于长寿。那有的人眉毛掉了,就是魄不守,
    在五行时,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经主忧,肾管恐。我们不能过怒、过喜、过思、过忧、过恐。太过就会伤到,就要用情志去化解。忧能伤肺,所以用喜能胜忧。让病人很开心,咳嗽就慢慢好了。
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127楼#
发布于:2015-11-15 07: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4日 《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三、督脉经穴
 上一课讲到督脉的第一个穴道长强穴(主治痔疮),今天接着学习督脉的其他穴道。
参看下图。
2腰俞穴:脊椎骨在尾椎上是成三角形的,在尾椎骨上,在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可治月经不来。
3命门与阳关穴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从命门(十四椎)下两椎就是阳关(16椎)。
阳关穴针灸都可以,可治腰痛。
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治疗:剧烈的头痛,中医讲的角弓反张就是脑膜炎,在命门上都可以治疗。
4、悬枢穴在第十三椎下。在讲督脉时都是指第几椎下。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等等。三焦经会经过。
5脊中与筋缩穴脊中这个穴道只能下针,不可以灸。第十一椎下周围是脾脏,这穴道主要是治黄疸、便血。膀胱经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脾俞。第九椎是筋缩。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像治癫痫狂。
督脉的穴道除了治病以外,还可帮助诊断。
癫、痫、狂之眼诊法:在诊断上要看眼睛。这是眼睛,这是眼珠,左眼右眼都一样。我们把眼角切开来分一半看,1、可以看到血丝在眼珠的上面,如鸡的脚。这三个血丝串穿到黑珠。2、黑珠上下都有血丝。第一种是最好治的,非常容易治。第2种血丝就难治。3、血丝在下面,不治,就是无法治。
怎么知道治好了,看鸡脚,鸡脚就是血丝,没有了鸡脚,就好了。癫症、痫症、狂症,一般来说,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粪去掉之后,再来会有很多种治疗方法。
筋缩:任何的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都可以治。
至阳穴:第七椎下。
消渴穴:在第七椎、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可针、灸。用来诊断糖尿病好了没有。(治到压它时不痛就是好了)
6、至阳、灵台、神道、身柱:至阳穴也是近取穴,治我们的腰脊痛。腰脊痛分很多种,1、如果是上部。在十四椎为分野,脐下痛都是带脉。2、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
灵台穴:禁针,第六椎下。血会穴:第七椎下。这两个穴道都是用来帮我们诊断用的。
病人血癌时,第七椎会有压痛点。第六椎灵台穴进入脊椎骨,是现在标准血癌可以看到的地方。
标准血癌:灵台有过实情况,有压痛点。治疗的话就反过来治疗:治到没有压痛点,血癌就好了。一般疗程四周,没有人动过的情况下。小朋友两周。
神道穴:第五椎下。在任何的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神道主要用来诊断,下针很少下,倪师都下旁边膀胱经的穴道。
身柱:第三椎。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
小孩子没事就灸身柱。灸灸身柱可以让人家长的高大,而且身体非常壮,不容易感冒。
7、大椎与陶道穴:大椎跟陶道,在头部的地方。大椎在第一胸椎之上。第一椎之下是陶道穴。
陶道穴,是头椎和胸椎的区分点,一个病人背对你的时候,你手按着那个骨头,头椎是会转动的,但胸椎不动。所以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的就是大椎穴。
发烧感冒时,可用三棱针在大椎处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大椎穴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在退烧时、门牙躁、项强,心下痞硬者,可用大椎穴。仲景曰“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当刺大椎……”。 太阳少阳并病就是小柴胡汤症。大椎的主力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8、哑门与风府穴:哑门下针对着舌根方向,治疗声音发不出来。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哑门跟风府都不灸,灸哑门的话,一灸就哑了。
风府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也不能灸。风府就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所以,是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风府是中风的大穴。
9、后顶与百会穴:百会。所有的阳经都会在这个地方。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
后顶跟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我们以百会为主。一般来说,都是治疗头痛。
百会穴百病皆治。百会经过人体的六条阳经,手有三阳足有三阳。而阴经只到脖子,不到头。所以“头”部,人称六阳之首,头上没有阴经,头部是阳经。
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10、前顶、顖会与上星穴:百会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顶,前顶再往前一寸半就是顖会,顖会再往前一寸半就是上星,上星跟神庭只差五分,平常这些穴道我们很少用。
上星:治鼻窦炎、治鼻子发炎时,在上星灸。上星是用米粒灸,做七壮,九壮,十一壮。灸的时候,会麻麻的一条直接到鼻子,效果不错。
神庭穴一般来说不针。灸比较多,一般很少用针的,脑部或头部的穴道,大部分都是治精神病,你想近取穴就对了。
11、素髎、兑端、龈交穴:鼻头的地方就是素髎。这个素髎穴跟女人的会阴穴是相对的。少扎针在素髎的,通常用点刺放血治酒糟鼻,鼻子很红,效果非常好,不扎针也不灸用放血的,这是近取穴,作用就是鼻窦炎,鼻息肉。
兑端在嘴唇的地方,上唇上面正中间。这是近取穴,平时很少用。
龈交:在门牙肉正中间,扎针时嘴巴拉开来,一般来说是近取穴,治牙痛,牙周病。这个针你扎上去,捻捻针就出针,一出针血就出来,不留针。不要去灸。这是督脉最后一个穴道,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用放血的就好了。
中医放血的观念:旧的血去了,新的血就来,新的血会带来新的白血球。
四、手太阴肺经
1、相傅之官:肺
君主之官就是心脏。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
肺藏魄。不喜欢太阳,喜欢阴的地方的人,一般心肺功能弱。肺是气之本。真正气的定义,就是热气、蒸气。以头发出油也是气的表现。

张倩
贫民
贫民
  • UID201879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
128楼#
发布于:2015-11-15 08: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张倩申请签到
2015
1114日,《针灸大成》第1112课学习心得
长强:治痔疮

命门:生命之门,肚脐正对的脊柱上(第14椎下),再向下二节椎是阳关(第16椎),针灸均可,剧烈头痛、角弓反张针命门。
心想关元与命门间有一条线
,吸气时想像这条线到会阴,吐气时到最后提肛会排出最后一口气。小便时要等到快忍不住再去,而且腹部用力排出。

练功夫的人在肚脐下三寸的关元和命门,先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这条线往下沉,这条线沉到会阴的地方。吐气时这条气往上升,升到顶的时候,再吐最后一口气,再提肛门。提肛在练功是最后一步。
   平常小便,男女都可以用,从小就要教你的小孩子,不要随时跑去小便,你要等到饱满时才去。在小便时,要大力地排出来,每天都在运动下焦,就会长命百岁。
椎下是指突起来的地方。
脊中——第十一椎下,周围是脾胃,黄胆、便血。一般下针少灸
背后看,两肩胛骨底端连线与脊椎交接是第七椎,向下摸两节是第九椎下——筋缩穴,肝主筋,正肝脏后面,除了治病,帮助诊断。抽筋、癫痫针灸都可以。
癫、痫、狂之眼诊法
癫、痫、狂,这三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在诊断上要看眼睛。我们把眼角切开来分一半看,

第一种,可以看到血丝在眼珠的上面,如鸡的脚。这三个血丝贯穿到黑珠。好治
第二种,上下都有血丝。难治。
第三种,是血丝在下面,无法治。
过去的医书分三种诊断的方式。怎么知道治好了,看鸡脚,没有了鸡脚,就好了。一般来说,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粪去掉之后,再来会有很多种治疗方法。这个在筋缩可以治疗,任何的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都可以治。
痫:多言
至阳:第七椎下,可以治我们的腰脊痛。
腰脊痛分很多种:在十四椎为分界,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上面就是取至阳,下面就是取腰阳关。近取穴
至阳穴是经外奇穴(消渴穴):第七椎与第九椎之间。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在这治疗,治到压它时不痛就是好了。
灵台穴:第六椎下,是帮诊断用的。一般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像病人血癌时,在第七椎都会有压痛点。灵台的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穴有压痛,就是标准的血癌。反过来,治到没有压痛,血癌就好了一般四周,儿童三周。灵台这个穴道禁针。
督脉:诸阳之会,每一个穴道都落到一个脏
神道:任何的心脏病在这里都会有压痛点。在初诊时压它,在治疗后再压它,压的时候不痛了,就是好了。下针下在膀胱经
第四椎没有穴道,第三椎有穴道。
身柱:第三椎,假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只要第三椎骨还在,第二、第四、五坏,都还有办法救回来。实务上,身柱骨很好用,小孩子没事就灸身柱。灸灸身柱可以让人家长的高大,身体非常壮,不容易感冒。
不喜欢看到人、火,这就是阴症,可以灸灸第三椎身柱及第九椎的至阳。
大椎与陶道穴
大椎:第一椎之上
陶道:第一椎之下,
病人背对着你,手按下,转头,颈椎不动,胸椎动,动与不动椎之间是大椎。主力在大椎,陶道穴是大椎的助手,大椎穴是真正的大穴。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发烧感冒时,高烧时用三棱针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椎的主力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书上后段有讲到前面两个门牙躁、项强,心下痞硬者,在大椎穴治疗。
哑门与风府穴、脑户、强间
发跟很长:忠臣
发跟在上面:背叛
风府穴:脑骨(后脑勺)下方
哑门:风府下半寸  
病人趴下,头放直,(设计枕头面枕),下针时,对着舌根的方向。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专治声音发不出来。病人中风舌强,正面的时候下廉泉,趴过来就下哑门。哑门跟风府都不灸,灸哑门的话,一灸就哑了。
   风府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不能灸,风府旁边有风池,下面有风门,所以冬天时,你缩脖子就不会冷。因为风不进来了,风府是治疗中风的大穴。
   脑户、强间,一般都不灸的,都会让喉咙失掉声音,这些穴道我们很少用。
后顶与百会穴
   百会穴是大穴,所有的阳经都会在这个地方。从百会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顶。
后顶跟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可治疗头痛。
   百会穴百病皆治,也就是当你完全想不到怎么办时,就治百会。因为百会是诸阳之会。我们有六条阳经,手有三阳足有三阳。阴经只到脖子,不到头。百会是六条阳经过的地方,所以百病皆治,癫痫也可以治。中风时,百会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前顶、顖会与上星穴、神庭穴
   前顶穴:百会辅穴。
   顖会,小孩子生下来头上的凹洞,长大才会慢慢长起来。就是常说的囟门。
   上星,治鼻窦炎,在上星用米粒灸,
   神庭穴一般来说不针,你大概知道位置就好了。
素髎、人中、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素髎穴跟女人的会阴穴是相对的,女人如果是处女之身,素髎这会有一片骨头,如果不是就变成两片骨头。通常用点刺放血治酒糟鼻,效果非常好。作用就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
   人中,有的人人中是一个缝,像个水沟。有人没有水沟,平的代表没有儿子,有水沟代表有儿子。
   兑端在嘴唇的地方。平时很少用。
   龈交在门牙肉正中间,这是督脉最后一个穴道,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用放血的就好了。

手太阴肺经
相傅之官:肺
   黄帝问岐伯,把内脏对到官位,把身体当成国家时,内脏的官位各是什么?岐伯说,皇帝就是心脏,君主之官就是心脏。那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肺藏魄。魄就是白天见鬼,这个人看到不应该看到的东西,大家都看不到,他却看到了,就是魄不守。看这个人在大白天,不喜欢出来,怕见到阳光,躲在衣柜里面,看到你很惧怕,就是魄已失。有这个魄在肺上,我们才知道治节,进退,才知道客气、态度。肺是气之本。真正气的定义,就是热气、蒸气。气可以表现在很多地方,头发出油就是气的表现。
   肺主皮毛,中医治皮肤病,在肺上面治疗。肺开窍在鼻。所谓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脸上的眉毛也是肺脏在管,肺管治节,治节之官,一个人年纪大了,非常有规律。每天按步就班的这种人长寿。所以到了年纪大了,眉毛开始长,所以长眉等于长寿。那有的人眉毛掉了,就是魄不守,
在五行时,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经主忧,肾管恐。我们不能过怒、过喜、过思、过忧、过恐。太过就会伤到,就要用情志去化解。忧能伤肺,所以用喜能胜忧。病人做到开心,咳嗽就慢慢好了。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129楼#
发布于:2015-11-15 08: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1114日《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督脉经穴:
  1. 命门与阳关。
    神阙正对面的腰部是命门,命门下两椎是阳关。
    命门第十四椎,阳关第十六椎
    剧烈头痛,灸针命门都可以。
    命门是生命之门,练功时,吸气气往下沉至会阴,提肛逼气出来。
    小便等到很满,直到憋不住,后大力排出来,练习下焦,会长命。
    针要扎在椎下。
  2. 悬枢穴。在第十三椎下。
    治腰痛。三焦经过的穴位。
  3. 脊中。
    第十一椎,不可以灸,只能下针。
    治黄疸、便血。十一椎下周围是脾脏。
    两手上举,两肩胛骨最低点横线与脊椎相交的地方是第7椎。
    第九椎是筋缩。
    肝主筋,筋缩在肝脏后面。
    抽筋、癫痫狂可以针灸此处。口吐白沫、发狂奔走。
    第七椎与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叫消渴穴。糖尿病的可以在这治疗。
    治到压时不痛就好了。下针,也可以灸。
  4. 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第十四椎为分界,脐下痛是带脉,脐上的痛是阳维脉,采取近取穴。
    第六椎下是灵台。诊断用。
    第七椎是至阳穴。也可以帮助诊断。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是血癌的痛点。
    灵台压有痛点代表营养过多,就是西医讲的白血球增加,在灵台压痛,就是血癌。
    无手术的情况下,一般四周就好,小孩两周。
    灵台禁针。
    第五椎下,神道。
    任何的心脏病压神道都有痛。一般下针,常用于诊断。
    第三椎,身柱。
    若脊椎产生的瘫痪,在第三椎裂掉,无法治疗。其他第二、第四坏还有办法救治。
    灸身柱可以长的高。孩子常患感冒,灸身柱就会好。
  5. 大椎、陶道穴。
    第一胸椎上是大椎,第一椎下是陶道。
    陶道是大椎的助手。
    感冒高烧,用三菱针放血,挤一点血出来,退烧很快。
    大椎主力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6. 哑门与风府。
    还有一种丈量方法是度骨法。
    下针时病人趴着,对着舌根的方向,扎的很深,病人中风正面扎廉泉,
    背面扎哑门。只要方向对,一般没问题。
    哑门不灸,一灸就会哑。
    风府不能灸。容易进风的地方。中风的大穴。
  7. 突骨下方有一个穴位是脑户,上方是强间。
  8. 后顶与百会。
    后顶跟前顶是百会的辅助穴,治疗头痛。
    头上都是阳经,没有阴经。百病皆治。
    癫痫、中风大穴。
  9. 前顶、囱会、上星。
    前顶从百会找好找,百会前一寸半。
    平时下针是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
    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
    头针病人平躺,摸到凹洞,从凹洞前斜刺进去。
    从发迹找上星不准。从百会往前摸上去第一个凹洞。就是神庭。不针,常灸。
    头部一般治精神方面的病。
    就近取穴。
    10、素髎、兑端、龈交。
    素髎在鼻头正中间,鼻头的地方是素髎。
    素髎跟会阴相对。
    通常用于点刺放血治酒糟鼻,不扎针也不灸用放血治疗鼻窦炎、鼻息肉。
    酒糟鼻效果很好。
    水分:就是人中,用于急救。主消渴饮水无度。
    可治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脸肿。
    兑端:上唇正中间。龈交:拉开嘴唇,在门牙肉正中间。
    治疗牙痛、牙周病。扎针不留针,捻一捻。
    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放血就好。
    放血对消炎很好。
    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
    肺是相傅之官,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都是肺脏在管。
    :肺藏魄,心藏神。
    怕光、怕人,失魄。
    肺是气之本。真正的定义气:蒸汽、热气。
    头发出油,是气的表现,快死的人头发蓬松。
    肺主皮毛。开窍在鼻。
    人年龄大了,生活很规律,到年龄大了,眉毛就会长长。
    所以长眉等于长寿。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130楼#
发布于:2015-11-15 08: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0,11课心得

                         命门穴
   在第十四椎,即第二腰椎,肚脐正对面。针灸都可以,可治疗剧烈头痛,角弓反张脑膜炎。
     命门即生命之门,将关元跟命门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线往下沉,沉到会阴的地方。吐气时线往上升,升到顶时再吐最后一口气,再提肛。吐到最后没气了,要到最后没气时,再把肛门提起来。
    
                      阳关穴
    命门下两椎,针灸都可以,治疗腰痛。

                     悬枢穴
     在第十三椎下,触诊摸背后时,会摸到一个凸,两个凸,凸的才是椎下。治疗腰痛。

                     脊中穴
    第十一椎下,只可针不可灸,治疗便血,黄疸。外开一寸半是脾俞穴。
  肩胛骨的下角平第七椎。

                    筋缩穴
    第九椎下,针灸都可,治疗癫痫狂。抽筋。

             癫,痫,狂之眼诊法
     癫,痫,狂在诊断上要看眼睛。第一种如鸡爪样血丝在眼珠上面,三个血丝串到黑珠,非常好治。第二种黑珠上下都有血丝,较难治。第三种血丝在下面,不治。
   癫痫狂证,只要精神上有问题,一般都有便秘。燥粪去掉后,会有很多种治疗方法。
    在筋缩可以治疗,任何的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都可以治。
    痫病会不断讲重复的话。

                      消渴穴
    第七跟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消渴穴,按压有痛就是糖尿病,可以在这里做治疗,治到没有压痛就好了。

                      至阳穴
    第七椎下,近取穴,治疗腰脊痛。
   腰脊痛分多种,以十四椎为分野,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在督脉上面,上面灸是至阳,下面就是阳关。按近取穴。

                        灵台穴
   第六椎下,做诊断用。第七椎是血会,血癌时,此两椎有压痛。
   灵台有压痛,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即西医的白血球增加。治到没有压痛,血癌就好了。一般疗程四周,小孩两周。
   本穴禁针。

                     神道穴
   第五椎下,在任何的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压时不痛了,就是好了。因汗水较多,只针不灸。主要用于诊断,下针很少。

                        身柱穴
    第三椎下。
    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其他都还有办法救回来。
    不喜见人,火者是阴症,灸身柱及至阳。

                        大椎穴
    第一胸椎上,为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三棱针放血可退烧。前门牙躁,项强,心下痞硬者,在大椎穴治疗。仲景曰:  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当刺大椎。
  太阳少阳并病是小柴胡汤症。

                         陶道穴
    第一胸椎下,大椎的助手。
  
                        哑门穴
     风府下半寸。下针时,病人面朝下,对着舌根的方向下针,下到脊椎旁边。到位的时候,病人舌头会吐出来,专治声音发不出来。
    病人中风舌强,正面下廉泉,趴过来下哑门。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只要方向对,都不会有问题。
    一般不灸,会至音哑。

  
鞠文盈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7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48
131楼#
发布于:2015-11-15 08: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4号,《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二、督脉经络
1、长强穴
【定位】尾椎下面,肛门与尾椎骨之间,督脉第一个穴道,也是个大穴,足少阴少阳之会。
【主治】主治痔疮,是痔疮的根本,下针采取斜刺。

2、腰俞穴
【定位】督脉第二个穴道。在尾椎骨上与脊椎交接的地方。
【主治】可治月经不来。
3、命门与阳关穴
【定位】先找命门(肚脐正对面,第14椎),治剧烈头痛,脑膜炎。阳关穴,在命门下两椎(第16椎)。此穴针灸都行,治腰痛。养生窍门:平常小便,要等到憋不住了再去。排便尽量用力,可运动下焦,长命百岁。
4、悬枢穴
【定位】三焦经过之处。在第十三椎下。脊椎骨的凸起才是椎下。
【主治】下针要在软骨,治腰痛等。
5、脊中与筋缩穴
【定位】脊中,在脾的正后方,病人取趴位,手肘垂直上举。在人体背后肩胛骨的底端观想连线,线与脊椎骨交叉处是第七椎。第七椎往下第九椎处为筋缩。
【主治】脊中主治黄疸、便血。只针不可灸。筋缩,在肝的正后方,故肝主筋。可治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癫痫狂症。针灸均可。
6、癫痫狂之眼诊法
癫、痫、狂,用眼诊法辨别,要看眼睛,左、右眼都行。
第一种:三条血丝贯穿到眼珠,呈鸡脚状,此种易治。第二种:眼珠上下都有血丝,难治。第三种:血丝在眼珠下,不治。
不断讲重复的话,自言自语,就是痫病。
癫、痫、狂症,一般如精神有问题,绝大部分都便秘。
7、至阳穴
【定位】近取穴,在第七椎下。
【主治】治腰脊痛。
在第七椎和第九椎中间,有一消渴穴,可治糖尿病,也可助诊断(当压此处不痛时就好了)。针、灸都行。
腰脊痛的分别:以十四椎为分界,脐下痛属带脉。脐上横着痛,属阳维脉。在督脉上,上面是至阳,下面是阳关,就近取穴。
8、灵台穴
【定位】第六椎下,和至阳穴一样都可协助诊断。此穴禁针。
【主治】血会于此。血癌时,在第七椎会有压痛点,在第六椎有压痛,就是标准的血癌。灵台有压痛点,说明营养过剩。治到不痛时,血癌就好了。
9、神道穴
【定位】从七椎往上找,在第五椎下。
【主治】助诊但很少下针,如心脏病在此都会有压痛感,不痛了就好了。
10、身柱穴
【定位】在第三椎下。
【主治】如脊椎骨受伤,第三椎断裂就会瘫痪。第三椎骨在就有救。常灸身柱可让小孩儿长地高大,且很壮。
11、大椎穴与陶道穴
【定位】让病人背对自己转脖子。颈椎会动,胸椎不动。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的就是大椎穴。陶道穴,在第一个大骨之下,是大椎的助手。
【主治】感冒高烧时,在此放血可退烧。
12、哑门与风府穴
【定位】用度骨法。在脑骨下方半寸,是风府穴。风府下半寸,就是哑门穴。
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专治声音发不出来。
【主治】风府,可治中风、头项强痛。病人中风舌强,正面针廉泉,趴过来下哑门。二者下针手法相同。
 让病人取趴位,对着舌根方向下针,下到已经碰到头椎。到位时,病人舌头会吐出来。
【注意】一般来说,哑门跟风府都不灸,脑户、强间也不灸,会让喉咙失声,要用针。
13、后顶与百会穴
【定位】两耳尖连线与头部中线的交点下五分左右的凹洞是百会穴,此为阳经之会,一般用来放血。百会后一寸半为后顶,是百会的辅助穴。
顺时钟转的头旋,为同性,其母生的下一胎与其同性别;逆时针的头旋则相反。
【主治】头部又称六阳之首,没有阴经只有阳经,故百会穴百病皆治。癫痫、中风都可在此治。
14、前顶、顖会与上星穴
【定位】前顶,从百会往前一寸半处。顖会穴: 从百会回头找,在前顶的前一寸半处为顖会。
上星,顖会再往前一寸半处,跟神庭差五分。
【主治】以百会为主,在其前、后、左、右各一寸半同时针,能更好地治头痛 。神庭穴一般灸多于针。
治鼻窦炎、鼻炎时,可用米粒灸灸上星。
【注意】下头针时,要病人平躺。从百会前五分处,即凹洞的前五分,斜刺到百会穴。针下在头骨缝隙间,不能直刺。灸法:在上星涂一点凡士林,放一点艾绒,用香点着灸单数。
15、素髎、兑端、龈交穴
【定位】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跟女人的会阴穴相对。处女,素髎这里是一片骨头,反之就变成两片骨头。人中,鼻子下的水沟里。兑端在上唇上面正中间。龈交,在门牙肉正中间,
【主治】素髎通常在此放血治酒糟鼻,对治鼻窦炎,鼻息肉。水沟穴,妇人早起脸肿,在此下针可治。龈交督脉最后一穴,治牙龈肿、糜烂,牙周病。
【针法】下针时把口唇拉开,近取穴,治牙痛、牙周病。下针后捻一捻就出来,不留针。一般不灸只放血。
三、手太阴肺经
心脏是君主之官,好比皇帝。肺为“传导之官”。
肺藏魄。一个人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就是魄不守。
肺为气之本。如头发出油,就是有气的表现。
肺主皮毛。故可治皮肤病。
肺开窍在鼻。
眉毛也由肺管。眉毛剃掉不容易长,故长眉等于长寿。
灸友王香香
新手
新手
  • UID2018707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7
132楼#
发布于:2015-11-15 08: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4日《针灸大成》第11、12课心得
 
1、命门与阳关穴
    命门是第十四椎,肚脐正对面的穴道,从命门下两椎就是阳关。阳关穴很少用到。阳关穴针灸都可以,像治腰痛时。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在命门上都可以治疗。
2、悬枢穴: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等等。三焦经会经过。
3、脊中与筋缩穴
    脊椎这个穴只有下针不可灸,主要是治黄疸、便血。因为它在脾的正后方。
    筋缩穴,全身上下,肝主筋。这个穴道正在肝的后方。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可治癫痫狂。
4、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至阳穴是经外奇穴,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在这治疗,治到压它时不痛就是好了。可以治腰脊痛。实际上腰脊痛分很多种,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在十四椎为分界,上面是至阳,下面是腰阳关。
    第六椎下是灵台穴,一般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灵台的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穴有压痛,是标准的血癌,灵台这个穴道禁针。
身柱,灸灸身柱可以人长的高大,身体非常壮,不容易感冒。
5、大椎与陶道穴
    大椎跟陶道,在头部的地方。第一椎是大椎,之下是陶道。陶道穴是大椎的助手,大椎穴是真正的大穴。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
6、哑门与风府穴、脑户、强间
    哑门跟风府。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专治声音发不出来。
    风府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
    脑户、强间,一般都不灸的,都会让喉咙失掉声音,这些穴道我们很少用。
7、后顶与百会穴
    强间后是后顶,两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顶中心点,再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一个凹洞,是百会穴,所有的阳经会在这个地方。                                  
8、前顶、顖会①与上星穴、神庭穴
    前顶穴:百会辅穴。
    顖会,小孩子生下来头上的凹洞,长大才会慢慢长起来。就是常说的囟门。
9、素髎、人中、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的正中间。素髎穴跟女人的会阴穴是相对的,女人如果是处女之身,素髎这会有一片骨头,如果不是就变成两片骨头。通常用点刺放血治酒糟鼻,治疗鼻窦炎,鼻息肉。
    兑端在嘴唇的地方。平时很少用。
    龈交在门牙肉正中间,是督脉最后一个穴道,治疗牙龈肿、腐烂,牙周病,用放血的就好了。
二、手太阴肺经
1、相傅之官:肺
   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肺藏魄。肺是气之本。真正气的定义,就是热气、蒸气。气可以表现在很多地方,头发出油就是气的表现。
肺主皮毛,中医治皮肤病,在肺上面治疗。肺开窍在鼻。所谓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脸上的眉毛也是肺脏在管,肺管治节,治节之官。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3楼#
发布于:2015-11-15 12: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5日《针灸大成》第13、14课心得


肺主忧,忧太过就会伤肺。用五行相克的喜能胜忧,让病人很开心,咳嗽就慢慢好了。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肺在志为忧,变动上面为咳,在五音主商声,在声为哭,在五行是金(阴金),在五味为辛,肺在干支里面是辛寅。
肺脏排毒动作要领:手臂前伸,两手交叉,掌朝前,随即上举至头顶,上下牙齿闭起来,舌尖顶在齿间,嘴巴开一点从两边拉开来,呼气并发“呬”音,同时提起脚跟。当气发完时,提起谷道(肛门),完全脚尖着地,并把最后无声的“呬”音发出。通过肋骨的挤压来运动排出肺脏里面的浊气
可以做五次、六次,在做逼毒的时候,会通过咳、吐,眼泪来排肺毒
练功之前,把身体的毒逼掉,练功才能把大气的精华吸收进来。
肺部健康的判断:
1.寅时(3-5点)能熟睡
2.开心没优郁
3.浮脉。正常的肺脉是浮脉,轻轻就能摸到脉就是正脉
补气:补气时要大剂(1-2两)的人参。过食瓜果会伤到肺,以薤白粥加羊肾(或猪腰)炖汤补之功效等同人参。
肺脏法象天。肺主皮毛,天是冷的,所以皮肤、毛孔、头上通通是冷的,这是正常的,但手脚要是热的。
肺经歌诀: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1、    中府 和云门
云门----肺的募穴

下针:一针透两穴。由中府透下去沿着肋骨上面往上刺,从中府刺到云门。治疗久咳、气喘 。
补泻手法:顺着经走是补,逆着经走为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实:实拒按,虚喜按。比如肩膀痛按的时候很舒服,就是喜按,也就是虚。有人说不要碰!不要碰就是实。
2、天府穴
天府穴位于人体的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天府穴专治流鼻血 。左鼻出血扎右侧天府穴,右鼻出血扎右侧天府穴,采对称治疗。扎的穴道很正确,差不多五分钟就完全停掉了。
3、侠白穴
侠白在天府下一寸。扎天府就不用扎侠白。但我们有一种针法叫随寸针。比如说天府下去血没有止,再针侠白,因为差一寸像加强效果,变成两倍效果,增强它的效果。这两个主治都是流鼻血、鼻咽癌。
4、尺泽穴---肺经的合穴、子穴,属性是水
位置:手肘上面有大筋,大筋的外侧,手弯曲的就是尺泽穴。
必须要实症才能在此穴下针,虚症不下。治疗内科病、神经痛。
*初病为实症,久病为虚症。对应用相应的补泻手法。
5、孔最穴---肺经的郄穴。(郄穴一般用于发炎)
从尺泽下三寸,压下去在两个肌肉中间,就是孔最。
孔最在两个肌肉中间,可针可灸。
孔最专治痔疮。
压痛点可帮助我们诊断治疗。找到压痛点,阿是穴是那边痛扎那边。
平常咳嗽带血,咳血表示有炎症,很热嘛,舌苔都黄的,口渴,这些都可以用孔最穴。
6、列缺---络穴
列缺找法是把手叉起来,食指尖到处是列缺穴。
列缺主任脉,任脉有问题下列缺。在针列缺经渠时,要用指甲拨开动脉,下针到穴道后,针下的很好,针会点头。
喉咙痛时针列缺,列缺管任脉,喉咙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虚症小便多,实症会手掌过热。
经和经之间有络,这个络从手太阴肺经络穴络到手阳明大肠经。
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有反关脉非富即贵,这是象。
7、经渠—本穴,属性为是金
位置:横纹上1横指,高骨之下。
穴道跟这个经属性相同的,我们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补也可泻
8、太渊穴—肺经母穴,脉会,俞穴
太渊是俞穴。太渊属土。土生金,土是妈妈嘛,手太阴肺经的母穴就是太渊。

图片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4楼#
发布于:2015-11-15 13: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5日 《针灸大成》第13、14课心得

三、        手太阴肺经
1 、相傅之官:肺(藏魄),肺主皮毛; 心主神,肝主魂
肺是气之本,真正气的定义,就是热气、蒸气。肺开窍在鼻;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经主忧,肾管恐。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化解就是用相克,忧能伤肺,所以用喜能胜忧。苦胜辛,用苦的东西可以化解辣。
五脏逼毒法
肺:发呬   直立在那边,脚是踏平吸气,然后手往上抬,脚尖着地,手往上升时,肋骨会往上升,一上升就压到肺脏,发呬那个音,发到没有气的时候提肛垫脚发最后一个无声的气。

2、阴经之井荣俞经合
肺气凌晨3点到5点,从左往右走。不要相信仪器,要相信自己; 人纪,就是人身体上的纪律,大家都知道内观,人人可以当自己的医师。

正常的肺表现如下:1、能每天睡过凌晨3点到5点,不醒; 2、秋天,脉气在皮毛之上,浮脉即正常;3、心情无忧
过食瓜果,会造成轻微的下利,静息二日。吃得多会伤到肺,用薤白粥加羊肾空心补之。

3、肺法象天幕
法象天幕,天是凉的,比喻人身体上的皮肤是凉了,除了手脚是温热的。
4、中府穴至经渠  
穴位位置中府:肌肉跟锁骨下方这边,这凹洞,就是云门穴(肺的募穴),在云门穴下一个肋骨就是中府,肺经第一个大穴。
天府穴:手腕内侧和手臂中间的位置。
侠白穴:在天府下一寸
尺泽:肺经的合穴,属水,为子穴;实症才下针;
孔最:曲泽下三寸。

歌诀: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顺为补,逆为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中府云门:下针方向:从中府直接刺到云门,一针透两穴;一般这个穴是治疗久咳 、气喘 。俞募治疗,肺的募穴是云门穴。俞募治疗,取俞穴以及募穴。
天府穴:专治流鼻血 ,左鼻右治,右鼻左治,采对称治疗;侠白下针增强止血效果;
孔最:是肺经的郄穴,用于炎症。平常咳嗽带血,咳血、舌苔都黄的,口渴;
常用于治疗痔疮,用阿是穴(前后一点按,痛的位置即为正确的点);

5、太渊穴

太渊:经渠前靠近手横纹的地方,寸口脉会太渊,为母穴;
列缺:经渠后五分叫列缺,也是络穴;
这里摸上去有个脉,叫寸关尺;上面叫寸,中间叫关,下面叫尺。摸脉的时候,右边的寸是肺脉。
太渊呢又名脉之会,脉会太渊,气会膻中。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是并列的
太渊:下针角度是斜下进针,用一寸针。久咳 为虚,咳好几个月了,为虚症,在太渊下针。(对着大拇指方向为补。)穴性是母穴,只要针扎到就是补。
列缺管任脉,喉咙到阴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

6、反关脉与经渠穴
反关脉:寸关尺的脉不见,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
经渠:是经穴,经渠属性是金,本穴上可补也可泻。
[罗红梅于2015-11-16 17:34编辑了帖子]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