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会员
会员
  • UID201887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6
1365楼#
发布于:2015-12-25 16:55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5-12-25《针灸大成》第56课学习心得:
1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这两个是相对的,烧山火和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阴中引阳是另一组。阳中引阴就是先寒后热。阴中引阳就是先热后寒。实际上就是先补后泻和先泻后补。寒比较多,热比较少,先补后泻。酸多痛少,也是先补后泻。当热多寒少,或是痛少酸多就先泻后补。这是补泻的手法。
2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留气法: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的,不管肿瘤是生在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皮肤表面上的积瘤、脂肪瘤等等。只要有硬块,我们通通用留气法,这是消痞块的方法。下针的时,如足阳明胃经处乳房硬块,行纯阳的数九,你可以一边捻转、一边插提更好。插提法是九次,采紧按慢提。做完了以后,把它提起来,稍微提上来一点,针放那边不要动。再做完九次以后,把针再提起来一点,原本针在底下,稍微提提个豆许起来。提豆许以后,因为这是强补,气冲上去的时候,力量很强,会冲到胸部去将痞块冲开来。冲开来以后,我们可以用泻,再把气导引出来,你可以在同一个穴位行六数;不用天人地,这是我们的留气法,专门治疗痞块。留气法先阳后阴,阳就是九,阴就是六,推过去以后,再把它带出来。心里面观想就好,做完六后,再往下插一点,这是最早相传的方法,专治疗痞块。取针的时候,不按针孔,直接拔出来,这是我们治痞的远取穴法。
3治痞:烧针(脂肪瘤 黑痣  化脓):最长使用的时机有二:第一个,用在脂肪瘤、黑痣 ;第二个时机是当里面有化脓  的时候,脓血很多,我们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如果伤口很大,我们就用大的罐子,我们的罐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抽出来以后再用烧针。一般比较浓稠的话,就用铍针刺进去。铍针就是九针中间扁的那根。如果化脓的比较大,我们是真接烧针,如果是治脓的话,无所谓补泻。手法就是直接在伤口下针,病人不会痛,这是烧针。所谓三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刺完以后,第二针从前面往后刺,第三针再从后往前刺,刺这三针。烧针的方式就是斜烧。所谓斜烧,就是针沾麻油后斜下来直接在针上面烧,会看麻油这样滴下去,烧三次后使用。
4治痞:报刺针法:用来治良性痞块,采用报刺法,又称为飞针引气法。从肿块上方看的,只用一针,把皮拉起来,针扎到肿块上,直接下到底部,下到底部以后,再左右捻一捻,叫捻针,然后提到皮层,再往前刺一针,再拉起针来向下面刺一针,然后再拉起针向左边刺一针,再拉起针向右边刺一针,(还有另外四个方向);顺序倒无所谓刚好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刺完以后就回头,再回到原点。所以刺的方法很重要,用九时,提六时,这是飞针引气的方法,就是补泻同时出现,治痞块的方法是留气法。
5运气法与四种痛症:运气法是专治疼痛用的,治非常强烈的疼痛;痛分四个层级,第一个层级痛,实症,泻之;第二个: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第三个: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第四个:酸、麻,纯补之,是最不好治的第四阶段。运气法是专门治疼的,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运气法是一种强泻的手法。运气法,就是采阴数六,针扎到皮肤以后。左右转以后,病人感到酸、麻的时候,气就到了。泻的数是六,补的数目是九。逆气而泻,很快的转过去,让它慢慢回来。意思就是让气回头,这是逆气而泻。当做完六次以后,就把针转过来,针尖的方向对着痛的地方;
6提气法与中气法:提气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又冰又麻;虚症,补法;下针的时,按照经络取穴。扎他的原穴或本穴。提气法也是阴数六,看起来是泻的手法,轻轻的做六次,一样采阴数的六。做完以后,因为我们知道冷麻在皮肤表面,所以针头对着冷麻的方向 。
韩玲
会员
会员
  • UID201887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6
1366楼#
发布于:2015-12-25 17:08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5-12-25《针灸大成》第57课学习心得:
1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这两个是相对的,烧山火和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阴中引阳是另一组。阳中引阴就是先寒后热。阴中引阳就是先热后寒。实际上就是先补后泻和先泻后补。寒比较多,热比较少,先补后泻。酸多痛少,也是先补后泻。当热多寒少,或是痛少酸多就先泻后补。这是补泻的手法。
2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留气法: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的,不管肿瘤是生在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皮肤表面上的积瘤、脂肪瘤等等。只要有硬块,我们通通用留气法,这是消痞块的方法。下针的时,如足阳明胃经处乳房硬块,行纯阳的数九,你可以一边捻转、一边插提更好。插提法是九次,采紧按慢提。做完了以后,把它提起来,稍微提上来一点,针放那边不要动。再做完九次以后,把针再提起来一点,原本针在底下,稍微提提个豆许起来。提豆许以后,因为这是强补,气冲上去的时候,力量很强,会冲到胸部去将痞块冲开来。冲开来以后,我们可以用泻,再把气导引出来,你可以在同一个穴位行六数;不用天人地,这是我们的留气法,专门治疗痞块。留气法先阳后阴,阳就是九,阴就是六,推过去以后,再把它带出来。心里面观想就好,做完六后,再往下插一点,这是最早相传的方法,专治疗痞块。取针的时候,不按针孔,直接拔出来,这是我们治痞的远取穴法。
3治痞:烧针(脂肪瘤 黑痣  化脓):最长使用的时机有二:第一个,用在脂肪瘤、黑痣 ;第二个时机是当里面有化脓  的时候,脓血很多,我们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如果伤口很大,我们就用大的罐子,我们的罐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抽出来以后再用烧针。一般比较浓稠的话,就用铍针刺进去。铍针就是九针中间扁的那根。如果化脓的比较大,我们是真接烧针,如果是治脓的话,无所谓补泻。手法就是直接在伤口下针,病人不会痛,这是烧针。所谓三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刺完以后,第二针从前面往后刺,第三针再从后往前刺,刺这三针。烧针的方式就是斜烧。所谓斜烧,就是针沾麻油后斜下来直接在针上面烧,会看麻油这样滴下去,烧三次后使用。
4治痞:报刺针法:用来治良性痞块,采用报刺法,又称为飞针引气法。从肿块上方看的,只用一针,把皮拉起来,针扎到肿块上,直接下到底部,下到底部以后,再左右捻一捻,叫捻针,然后提到皮层,再往前刺一针,再拉起针来向下面刺一针,然后再拉起针向左边刺一针,再拉起针向右边刺一针,(还有另外四个方向);顺序倒无所谓刚好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刺完以后就回头,再回到原点。所以刺的方法很重要,用九时,提六时,这是飞针引气的方法,就是补泻同时出现,治痞块的方法是留气法。
5运气法与四种痛症:运气法是专治疼痛用的,治非常强烈的疼痛;痛分四个层级,第一个层级痛,实症,泻之;第二个: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第三个: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第四个:酸、麻,纯补之,是最不好治的第四阶段。运气法是专门治疼的,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运气法是一种强泻的手法。运气法,就是采阴数六,针扎到皮肤以后。左右转以后,病人感到酸、麻的时候,气就到了。泻的数是六,补的数目是九。逆气而泻,很快的转过去,让它慢慢回来。意思就是让气回头,这是逆气而泻。当做完六次以后,就把针转过来,针尖的方向对着痛的地方;
6提气法与中气法:提气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又冰又麻;虚症,补法;下针的时,按照经络取穴。扎他的原穴或本穴。提气法也是阴数六,看起来是泻的手法,轻轻的做六次,一样采阴数的六。做
刘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209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4
1367楼#
发布于:2015-12-25 20: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集心得。

9)提气法与中气法
1.提气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又冰又麻。
2.下针的时候,一样按照经络取穴
3.在头痛的地方麻,在山林的地方麻,我们知道是在胆经,我们就在侠溪穴上补,因为麻是虚症。也可以在胆经的原穴或的本穴,例如临泣上面下针。当在母穴上治疗时,针下去就已经是补 了,不需要再去强化它了。所以,平常我们做这个运气法、提气法,都是子母穴道下去以后,病痛还在那边,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去加强它的效果,我们扎他的原穴或本穴。
4.提气法:提气法阴数是六下。一样是泻的手法,轻轻的做六次。做完以后,针头对着冷麻的方向。
5.病人左边头麻的时候,一样在本穴上面做捻转法,做六次,做完以后,我们把针提到皮层,因为它在皮肤表面。你把它提到皮层后,把针倒过来,对着病的方向,让它顺进去,让它停在那 边就好了,这一个是提气法
6.对冷麻的现象,需要泻的手法,效果很好。
7.中气法是专治累积,治积
8.积:就是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
9.这个冷麻,记得是虚,就是中间没有东西,经脉是扁的。中气法是专门治积,积就是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中气法刚好跟提气法相反
10.中气法下针,一样做这六数阴,一样是用泻的数。六数阴做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扎像病痛的反方向
11.比如说我现在要清大肠,我们知道支沟、照海是可以活络大肠的,那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下巨虚也都可以,因为它是胃经。大肠的募穴天枢,或在胃经上的足三里穴。这个叫临症,看 病人那个穴道比较方便。或者你在照海上面做。那一样,阴数泻六,泻完以后呢,针不要对着大肠的积,因为这是实,我们要反过来,对身体外面走,跟病的位置是相反的方向,这是去积
12.病例:丰隆穴在胃经上面是针灸里面治痰的名穴。可去痰、化痰。痰就是积。用中气法。要病人平躺,脚放平,人平躺以后,我们针丰隆,左转右转引到气后,把针提出来,提到皮肤表 面,再对着病灶的方向下针,这样可以引动痰气。针采斜刺四十五度,斜刺进去以后,用泻的手法,逆针而转,用泻六的手法。泻完以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不要拔出来,把它立起来后, 转反方向下四十五度,对着下方刺,能把寒引下来。那两腿都可以做,左边丰隆做完,再做右边丰隆

10)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1.五门十变(以下穴道是本穴)
  甲(胆、临泣)     乙(肝、行间)       丙(小肠、阳谷)     丁(心、少府)       戊(胃、足三里)
  己(脾、太白)     庚(大肠、二间)     辛(肺、经渠)       壬(膀胱、通谷)     癸(肾、阴谷)
      合化                合化                合化                  合化                合化
       土                  金                  水                    木                  火
2.病例:手酸在小肠经。因为小肠经属火,扎后溪。如果病人没有后溪,可以找临泣,临泣是木,(木生火嘛)临泣穴本身是胆经的本穴,它的属性是木,临泣就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同样 临泣穴也可以泻膀胱经实症。
3.病例:膀胱经痛两天。下膀胱经的子穴束骨会很痛,就用临泣穴,下对侧。因为下临泣的时候,身体会产生木,那水的实症,就可用木来泻掉。所以,遇到膀胱经的实症,我们就可以下临 泣。小肠经的虚症,同样可下临泣,就这个意思,这是本穴治疗法。如果下一针临泣,背还在痛,又是膀胱经的实症,膀胱经是水,木是它的子,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去壮木、强木,丁壬合化 木,丁壬呢,是手的少府穴,还有脚的通谷穴,这两个穴不是很痛。
4.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
5.第一,就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
6.肝有问题了,去强土,再强水,这叫做缓治。先去强土,甲已合化土,所以你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嘛。扎完再灸,都是很好的动作。灸足三里可 以强土。壮水时,金生水,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有金产生,就可以生水。要生水可以取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水会去生木。
7.急治:肺里面积水,肚子里面也积水,水要先排掉。因金会克木,肝硬块长的很多,要取它的金,就把肺里面清干净,肺里面没有积水的话,病人就不会积水,这是急治。那我们要生金, 我们就下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所以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这个时候,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要再去强土,强土是固定的。我们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 复。
8.膀胱经背痛,感觉好酸,不方便下委中穴,因为是膀胱经的虚症,用金生水,下行间,二间。
9.做五门十变的时候,因为下本穴,然后左转右转引到气就已经开始补了。但是二个穴道都要下。

11)飞经引气
1.绍飞经引气四种手法,它是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2.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
3.病例:足阳明胃经的虚症,要扎母穴解溪穴不好下,可在足三里上面做,足三里是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用。我们要用青龙摆尾做补。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这叫捻针)以 后,将针柄左右摇
4.病人会很热,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所以,我们用细的针去摇,你摇粗的针的话会更痛。
5.针在身体里面,你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在经络上面,用飞的方式,这是补的手法。你可以摇九下,这是青龙摆尾
6.白虎摇头是泻法。歌诀四个字,退方进圆。
7.白虎摇头:。做补泻的时候,针尾成方形的慢慢出来。出来到了顶了以后,要进针回去的时候,圆形的进针
8.苍龟探穴是一退三进,是个补的手法
9.这针扎到穴道,然后左右转,气到了,先退到皮肤表面。再进去的时候,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最后一下刺到穴位
10.有硬块或痞块。我们用报刺法,如果刺完了,硬块虽还在,没有变小,但变软,针拉到皮层的时候,一进、二进、三进,然后再拉到皮层,一进、二进、三进。
11.赤凤摇头或者赤凤迎源,这是泻的手法
12.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但是在退方进圆的时候,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
13.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1368楼#
发布于:2015-12-25 21: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五门十变】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土        |金          |水          |木          |火
胆(临泣)|肝(行间)  |小肠(阳谷)|心(少府)  |胃(足三里)
脾(太白)|大肠(二间)|肺(经渠)  |膀胱(通谷)|肾脏(阴谷)

如:临泣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木生火),同样也可以泻膀胱经实症(水生木)。
丁壬合化木,丁壬是手的少府穴。
 
五门的二种变化的方式:
第一,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
第二,两个穴道加在一起,会生成另一个属性出来,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

肘后歌:只在手脚上下针。

缓治:如肝木有问题,去强土,再强水。缓治就是正常的手法。
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扎完再灸,灸足三里可以强土。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有金产生,金生水。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壮水生木。

急治:如肺积水,当树木长得太密了,可以用斧头砍,木要疏,金克木。肝硬块长的很多,要取它的金,就把肺里面清干净,肺里面没有积水的话,病人就不会积水。生金,下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这个时候,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要再强土固定。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

膀胱经的虚症:二间或行间二个穴道一碰在一起,金就出来了,一起下针。

因为是本穴,无所谓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者泻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

【飞经引气】飞经引气四种手法:青龙摆尾(苍龙摆尾)和白虎摇头、苍龟探穴和赤凤摇头(赤凤迎源)、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
青龙摆尾(苍龙摆尾)和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补的手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症用补。扎针引到气以后,将针柄左右摇。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针在身体里面,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摇九下。
白虎摇头:泻法。退方进圆。针扎到穴道做插提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进针是圆形摇铃状进。
这种补泻的手法,一定是用在肌肉很多的地方,而且是用在原穴或本穴。

苍龟探穴和赤凤摇头(赤凤迎源)
苍龟探穴:一退三进,补法。扎到穴道,然后左右转,气到了,病人感到很酸,先提出来退到皮肤表面;再进去的时候,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一进以后先等一下,等一下再进一次,然后再第三进。去积块,去痞块都可以用。
赤凤摇头: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在退方进圆的时候,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

一般做完手法是不留针的。补的话针孔按到。泻的话,针孔不要按,都不留针。用手法来让它很快的完成,可以缩短我们留针的时间,做完就可以起针。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
龙九、虎六。龙是纯阳九,老虎是阴数六。
龙虎交战:龙虎交战在天、人、地三部,一补一泻。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
沈莉红
新手
新手
  • UID2018737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4
1369楼#
发布于:2015-12-25 22:11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1、中气法
中气法专门治疗积、实。寒引起的淤血块,水停肺里,大便不通、专门清除这种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下针后,六阴数,做完把针提起来,逆着病的位置。
丰隆是祛痰大穴。痰就是积,针丰隆引到气后,提到皮肤表面,对着病灶,引动痰气,斜刺45度,用泄的手法,逆针而转,泄六,泄完提到皮肤表面,立起来,对着下方刺,把寒引下来。两腿都要做,丰隆也可以丰胸。 '
2、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己一组,乙庚一组,丙辛一组,丁壬一组、戊癸一组。从丁壬化木依次、戊癸化火,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胆经本穴临泣,脾经是太白,肝经是行间,大肠是二间,小肠阳谷,肺经经渠,心经少府,膀胱经通谷,胃经足三里,肾经阴谷。
如果小肠经上的手臂酸,小肠属火,虚症,应本经母穴后溪,不取后溪,可以取木性胆经的临泣或木性肝经的行间。一定下对侧。第二种变化方式,就是取穴不方便时,或第一种方法欠佳时,就取两个穴和一起化的性。加强五行的力量。所以五门,第一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泄,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一起。 所以治疗可以用各种方法,重在临症。
肝有问题,我们就先强土,实脾,接着壮水,这是缓治法。强土可以甲己合化土,下胆经的临泣和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接着壮水,扎小肠的阳谷和肺经的经渠,会生水。以上是虚症缓治。
急症,如肺里、肚子里有积水,要排水,金克木,可以疏散木积。先生金,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的二间,金去制木来排水,再强土,强土是固定的,治急症时,一定要让病人胃气恢复。
治病临症时,病人脱衣不方便,或者前后都扎没时间,可以用五门十变,因为是本穴,无需补泄,效果立竿见影。
飞经引气
飞经引气四种方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青龙摆尾是补法。胃经的虚症,乳房太小,乳房长东西是实症,。足三里是本穴,虚实都可以做,扎足三里引到气后,将针柄左右摇,摇九下,在摇的时候已经是补了。这就是青龙摆尾,补的越强,病人越热。
白虎摇头是泄,退方进圆。做提插时,退是方形退,退针出来做补泄,出来到顶时,再圆形进针进去。这一定在肌肉多的地方做。在本穴、原穴做。
苍龟探穴是补法。一退三进,针到穴道,气到,先退到皮肤表面,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可以去积、去痞。
赤凤摇头是泄,退方进圆的同时摇动针柄。
以上手法不留针,补的话按针孔,泄不按针孔。
张文杰
贫民
贫民
  • UID2018806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7
  • 社区居民
1370楼#
发布于:2015-12-25 23: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集心得

一.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    乙    丙     丁    戊
胆    肝   小肠  心    胃
木    木    火     火    土
临    行    阳     少    足
泣    间    谷     府    三
                                里

己    庚    辛     壬     癸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土    金    金     水     水
太    二    经     通     阴
白    间    渠     谷     谷

            合      化
土     金     水     木     火

以上称之为五门十变,也就是该经的本穴做子母穴的补泻
   举例:如果今天需要木,遇到虚证,如小肠经部位酸,扎后溪,对称扎临泣,可以泻膀胱经的实证,如膀胱经的头痛2天,用小针扎即可,如果下临泣后还背痛,就应该加强,强木,下少府
    两五行相加就生成另一个五行,强化五行的力量
    a.例子:肝有问题,需要抢土,强水,肝有问题,克土,所以实脾壮水,就是正常的治法,也叫缓治。甲己合化土,胆经临泣加脾经太白,再加足三里,胃口也开了,小肠的阳谷和肺经的经渠壮水后生木,
    b.急治:病人来了肚子大起来,水先排,金克木,要疏木,就清肺,肺没有积水,水就退,肝经行间,大肠经二间强土,无论如何让病人先恢复胃气
有人膀胱经背很痛,一路下来很酸,就下二间,行间产生金,同样是补
    针灸就是要立竿见影,用阴阳五行做补泻,
二,飞针引气
  1,青龙摆尾,补法
用于虚证,胃经虚证在足三里穴做补泻,下针后引到气,左右转针(燃针),左右摇针柄,左右摇就是补,越摇越热,摇9下就是补的手法,
    2.白虎摇头   泻法,退方进圆,摇翎,
针尾出针是做方行慢慢出来,出针再进针是圆形进针,
   3.苍龟探穴:补法,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气到后,退到皮肤的表面,进去的时候分三次进针,一次比一次深,
    4.赤凤迎源    泻的手法,进方退圆的同时摇动针柄,一般做完手法不留针,把针拔出
三,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为阳数9.虎为阴数6.龙虎交战,天地人三部一补一泻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1371楼#
发布于:2015-12-25 23:15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戌胃已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 壬属膀胱葵肾脏~胆的本穴是临泣~脾(隐白)~肝(行间)~大肠(二间)~小肠(阳谷)~肺(经渠)~心(少府)~膀胱(通谷)~胃(足三里)~肾(阴谷),这个就称之为五门十变。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有两种变化方式:本穴上可做子母经上的补泻;第二个是两个穴位加在一起,可强化五行的力量。如:膀胱经痛,痛两天,实症,针临泣(对侧),下后仍有痛,那么思路应是去壮木和强木,那么就是丁壬合化木了。临泣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木生火),同样也可以泻膀胱经实症(水生木)。第二个是两个穴位加在一起,可强化五行的力量,如肝有问题,就要先去强土,再强水,这叫缓治,强土是基本治疗,就是实脾,实了脾后再去壮水,所以,甲已合化土,下胆临泣和太白脾,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扎完再灸。急治举例:如肺积水,就取金,下针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再去强土,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先恢复病人的胃气。主要是要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是泄五行。关键是熟悉经络~穴位和五行,活学活用。
三 飞经引气有四种 青龙摆尾 赤凤摇头龙虎交战 龙虎升降
四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下针左右转针,引到气后,将针柄左右摇,胃补,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一般摇九下。
白虎摇头是泄法,退方进圆 下针后,做插提,退是方形的退,进针时圆形的进。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苍龟探穴是一退三进,下针气到后,再退到皮表,再分三次下去,一次比一次深,每次进针要停一下,去积块~痞块都可以用,是补的手法。
赤凤迎源 泄的手法,退方进圆 进圆的时候同时要摇动针柄,也叫赤凤摇头。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龙虎交战在三部,下针引气后,把针引到天部,先顺时做九次补,再做六次泄,然后到人部~地部如此做,都用捻转法,主要用于止痛,是镇痛的手法。
龙虎升降的方式就是插提法,天~人~地部各做一次,主要目的是过气,使用时机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气机堵到时,才用。
丁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7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372楼#
发布于:2015-12-25 23: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中气法
中气法是专治累积,治积。比如说寒在里面,或瘀血块叫积。水停在肺里面,水停腹部、少腹,也叫做积。大便不通也叫积。那我们这中气法,能够除积。就是专门清除这种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
中气法是专门治积,积就是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那我们下针下去,一样做这六数阴,一样是用泻的数。六数阴做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是用逆的方向。比如说我现在要清大肠,我们知道支沟、照海是可以活络大肠的,那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下巨虚也都可以,因为它是胃经。大肠的募穴天枢,这些都无所谓,或在胃经上的足三里穴上做。这个叫临症,看病人那个穴道比较方便。或者你在照海上面做,都可以。那一样,阴数泻六,泻完以后呢,逆着针头,比如说我们要去掉大肠的积,我们针不要对着大肠的积,因为这是实,我们要反过来,对身体外面走,跟病的位置是相反的方向,这是去积。专门治疗积,这是去积的方法。
我们很有名一个穴道,叫丰隆穴。丰隆穴在胃经上面是我们针灸里面治痰的名穴。可去痰、化痰。这个痰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积。有时病人会听到胸腔里面很多痰声。我们怎样去这个积呢?就是用中气法。要病人平躺,脚放平,人平躺以后,我们针丰隆,左转右转引
到气后,把针提出来,提到皮肤表面,提到表面的时候,再对着病灶的方向下针。下针为什么要对着病灶的方向,因为这可以引动痰气。针采斜刺四十五度,斜刺进去以后,用泻的手法,逆针而转,用泻六的手法。泻完以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不要拔出来,把它立起来后,转过来向下四十五度,对着下方刺,能把寒引下来。那两腿都可以做,左边丰隆做完,再做右边丰隆。所以丰隆穴除了可以丰胸以外,也是去痰的名穴。
很多病人都有痰,小孩子感冒发烧也有痰,病人中风也有痰,还有人卡在喉咙里面吐不出来,不用开喉管,我们用丰隆穴去痰。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照我的方式写(甲乙一组、丙丁一组,往下写)。你们学五行的时候,你们比较会记得木火土金水,因为一天到晚在用,就是记得木火土金水。这是一个取巧的方式,(把木火土金水分别排到天干上)。当你去看书的时候,它说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那这个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的本穴是临泣,所以我们的临泣就代表胆。脾的本穴就是太白。临泣是木,胆经是木,所以胆经的本穴是临泣。脾经是土,脾经的太白穴,就是它的本穴,因为太白属土,就是这样来的。那肝呢?肝是行间,大肠是二间穴,小肠是阳谷穴,肺是经渠穴,心是少府穴,膀胱是通谷穴,胃是足三里,肾是阴谷穴,这些是他们的本穴。我们有一个名称,称之为五门十变。有十种变化在里面。
“。
这五门十变,你一定要熟,要看熟,不要用错。不要在需要时,再去想、再去翻书。
当你在用本穴的时候,因为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像临泣就是属木。甲乙都是木嘛。所以,你只要扎进去以后,它的五行穴性就出来了。所以,这五个门呢?第一个,就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
现在肝有问题了,我们希望去强土,再强水,这叫做缓治。因肝木有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木去生火,有问题的时候木去克土。所以我们先强土,强土就是实脾,要先把脾强壮起来。这是基本动作。实了脾以后,再去壮水,让水强起来,这是缓治法。缓治就是正常的手法。我们先去强土,甲已合化土,对不对!所以你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嘛。扎完再灸,都是很好的动作。灸足三里可以强土。
那我们要壮水时,金生水对不对?我们就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有金产生,就可以生水。要生水可以取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水会去生木,这是缓治。
急治呢。这个人来,肺里面已经积水,肚子里面有很多的积水,水要先排掉啊!那怎么办。因金会克木,当树木长得太密了,我们可以用斧头砍,木要疏嘛!肝硬块长的很多,我们要取它的金,就把肺里面清干净,肺里面没有积水的话,病人就不会积水,这可以用,这是急治。那我们要生金,我们就下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所以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这个时候,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要再去强土,强土是固定的。我们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
所以这是我们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无所谓补泻,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者泻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


飞经引气  我们要介绍飞经引气四种手法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什么叫补的手法,我们针下进去,你会用到补,是虚症才会用到补。我们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对不对?虚症我们会用这个手法。比如说,我现在是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如乳房太小是虚症,太大有硬块就是实症,或者是脸颊痛,偏偏要扎母穴的时候,解溪穴不好下,或者是解溪穴没有了。那你可在足三里上面做,足三里是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用。我们要用青龙摆尾做补。病人正面对着你,他的经络是这样子走的哦。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这叫捻针)以后,将针柄左右摇。当你在左右摇时,就已经是在补了。这就是青龙摆尾。病人会很热,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所以,我们用细的针去摇,你摇粗的针的话会更痛。针在身体里面,你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在经络上面,用飞的方式,这是补的手法。你可以摇九下,这是青龙摆尾。
再来是白虎摇头,白虎摇头是泻法。泻的时候我们有歌诀四个字,退方进圆。这个白虎摇头,是摇铃状。当针扎到穴道去以后,做插提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我们现在做白虎摇头。做补泻的时候,针尾成方形的慢慢出来。出来到了顶了以后,要进针回去的时候,圆形的这样进去。会用到这种补泻的手法,一定是用在肌肉很多的地方。而且是用在原穴或本穴。因为当经的子穴或当经的母穴,都在手脚边。所以不需要什么青龙摆尾、白虎摇头。否则,你摇完病人也痛死了,要找肉多的地方,我们在本穴、原穴上做补泻。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就是龙九、虎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龙虎交战呢?个龙虎交战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在这三部上面呢,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这个是皮,这个是骨,这个是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我们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这边,如果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然后做完以后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那平常在做九、做六真的很复杂,我平常做一啦,一个补完一个泻。这是最快速的方法。你看书上写三部都是一补一泻,但真要做就做九次跟六次。那平常你做一个补、一个泻。天部做完,做地部,然后一补一泻,再人部,一补一泻。这样天、人、地都一补一泻。在龙虎交战上,都是用捻转法
在龙虎升降法呢?就是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通通可以用龙虎交战,这是镇痛的手法。
龙虎升降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气要经过关节,关节卡住了,气过不去。比如说,有人脱臼或是骨头断了,气过不去。我们的关节有堵塞,我们就会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所以,这个使用时机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都是气机堵到的时候,我们才会用这种方法。一般龙虎升降的方式就是插提法,天部、人部、地部各用一次的插提法。龙虎升降是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用的。龙虎交战就是捻转法。主要目的是止痛用的。是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就可以了。麻醉的效果会很强
戴春蓉
贫民
贫民
  • UID2018448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7
1373楼#
发布于:2015-12-25 23: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集心得。

中气法是专治累积,治积,比如说寒在里面,或瘀血块,水停在肺里面,水停腹部,少腹,大便不通都叫积。中气法就是专门清除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
冷麻是虚,就是中间没有东西,经脉是扁的。
中气法下针,一样做这六数阴,一样是用泻的数。六数阴做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是用逆的方向.比如说我现在要清大肠,我们知道支沟、照海是可以活络大肠的,那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下巨虚也都可以,因为它是胃经。大肠的募穴天枢,或在胃经上的足三里穴。这个叫临症,看 病人那个穴道比较方便。或者你在照海上面做。那一样,阴数泻六,泻完以后呢,针不要对着大肠的积,因为这是实,我们要反过来,对身体外面走,跟病的位置是相反的方向,这是去积
比如:丰隆穴在胃经上面是针灸里面治痰的名穴。可去痰、化痰。痰就是积。用中气法。要病人平躺,脚放平,人平躺以后,针丰隆,左转右转引到气后,把针提出来,提到皮肤表 面,再对着病灶的方向下针,这样可以引动痰气。针采斜刺四十五度,斜刺进去以后,用泻的手法,逆针而转,用泻六的手法。泻完以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不要拔出来,把它立起来后, 转反方向下四十五度,对着下方刺,能把寒引下来。那两腿都可以做,左边丰隆做完,再做右边丰隆,丰隆可以丰胸以外,也是去痰的名穴。如,小孩感冒发烧有痰,中风有痰,卡在喉咙里面吐不出来,都可以用丰隆穴去痰。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胆、临泣)     乙(肝、行间)       丙(小肠、阳谷)     丁(心、少府)       戊(胃、足三里)
  己(脾、太白)     庚(大肠、二间)     辛(肺、经渠)       壬(膀胱、通谷)     癸(肾、阴谷)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比如:手酸在小肠经。因为小肠经属火,扎后溪。如果病人没有后溪,可以找临泣,临泣是木,(木生火嘛)临泣穴本身是胆经的本穴,它的属性是木,临泣就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同样 临泣穴也可以泻膀胱经实症。
比如:膀胱经痛两天。下膀胱经的子穴束骨会很痛,就用临泣穴,下对侧。因为下临泣的时候,身体会产生木,那水的实症,就可用木来泻掉。所以,遇到膀胱经的实症,我们就可以下临 泣。小肠经的虚症,同样可下临泣,就这个意思,这是本穴治疗法。如果下一针临泣,背还在痛,又是膀胱经的实症,膀胱经是水,木是它的子,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去壮木、强木,丁壬合化 木,丁壬呢,是手的少府穴,还有脚的通谷穴,这两个穴不是很痛
第一,就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在一起,会生成另一个属性。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
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像临泣就是属木,甲乙都是木。
肝有问题了,去强土,再强水,这叫做缓治。先去强土,强土就是实脾。甲已合化土,所以你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嘛。扎完再灸,都是很好的动作。灸足三里可 以强土。壮水时,金生水,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有金产生,就可以生水。要生水可以取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水会去生木。这是缓治。
急治:肺里面积水,肚子里面也积水,水要先排掉。因金会克木,肝硬块长的很多,要取它的金,就把肺里面清干净,肺里面没有积水的话,病人就不会积水,这是急治。要生金, 就下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所以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这个时候,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要再去强土,强土是固定的。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 复。
膀胱经背痛,感觉好酸,不方便下委中穴,因为是膀胱经的虚症,
王芬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1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11
1374楼#
发布于:2015-12-26 00:1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个取巧的方式, 把木火土金水分别排到天干上,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这个天干歌,
本穴治疗:
胆经的本穴是临泣,临泣是木,胆经是木,所以胆经的本穴是临泣。
脾的本穴就是太白。脾经是土,脾经的太白穴,就是它的本穴,因为太白属土,
肝是行间,
大肠是二间穴,
小肠是阳谷穴,
肺是经渠穴,
心是少府穴,
膀胱是通谷穴,
胃是足三里,
肾是阴谷穴,
这些是他们的本穴。我们有一个名称,称之为五门十变。有十种变化在里面。
临床上非常灵活,这是第二种变化的方式。第二种变化的方式,就是两个穴加在一起,会生成另一个属性出来。
用本穴的时候,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像临泣就是属木。甲乙都是木嘛。所以,你只要扎进去以后,它的五行穴性就出来了。
五个门呢?
第一个,就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
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有个病人来了,穿了一身盔甲,手肘以上通通被盔甲盖住了,你下背后也不行,这个病人是肝硬化、肝病,那肝募期门也没有,肝俞也扎不到,就只能在手脚上下针,这就是我们的肘后歌,只能在手脚上下针。
要用各种的方法去解决。病在这,你要用各种方法达到病的位置,才是好医生。
我们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
当在做五门十变的时候,因为下的是本穴,本穴针扎下去,然后左转右转引到气就已经开始补了。
但是二个穴道要一起下。
  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无所谓补泻,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
火,或者泻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
飞经引气

《针灸大成》上面,它是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第一个是青龙摆尾。这个飞经引气,跟刚才的飞针引气不太一样。
第一个原名叫青龙摆尾,《针灸大成》上面写苍龙摆尾,这无所谓,
第二个白虎摇头。原名是青龙摇头,只要手法对就好了。
第三个叫苍龟探穴。
第四个叫做赤凤迎源。这四个是飞经引气的法。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是虚症才会用到补。我们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症我们会用这个手法。用青龙摆尾做补。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这叫捻针)以后,将针柄左右摇。当你在左右摇时,就已经是在补了。这就是青龙摆尾。病人会很热,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用细的针去摇,针在身体里面,你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
白虎摇头,白虎摇头是泻法。泻的时候我们有歌诀四个字:“退方进圆。”这白虎摇头,是摇铃状。当针扎到穴道去以后,做插提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做白虎摇头。做补泻的时候,针尾成方形的慢慢出来。出来到了顶了以后,要进针回去的时候,圆形进去。会用到这种补泻的手法,一定是用在肌肉很多的地方。而且是用在原穴或本穴。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苍龟探穴:苍龟探穴像乌龟进入泥土里面的“象”我们是一退三进。比如说,这是皮肤表面,我这针扎到穴道,然后左右转,气到了,病人感到很酸。这时候你要做苍龟探穴,就是补。先退到皮肤表面。再进去的时候,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你先扎到穴道,再提出来。针先下到穴道后,第一个动作先提到皮肤表面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一进、再进、三进。的手法。
赤凤摇头,又叫赤凤迎源,是泻的手法。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但是在退方进圆的时候,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退出来的时候。针是方的出来,进去是圆的进去。同时在下针的时候,要摇动针柄,这就是赤凤迎源,也叫赤凤摇头。
大部分做完手法是不留针的。补的话针孔按到。泻的话,针孔不要按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
龙虎交战:龙虎交战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一补一泻。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这边,如果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做完以后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升降法:就是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通通可以用龙虎交战,这是镇痛的手法。
一般龙虎升降的方式就是插提法,天部、人部、地部各用一次的插提法。龙虎升降是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用的。龙虎交战就是捻转法。主要目的是止痛用的。是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就可以了。
游南
新手
新手
  • UID2018506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5
1375楼#
发布于:2015-12-26 00: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一、中气法
1、中气法专治累积、治积(实),寒在里面、淤血块叫积,水停腹部、少腹,大便不通叫积,下针后,六阴数(泻数),做完把针提起来,逆着病的方向。;
2、要清大肠:支沟、照海可活络大肠,足阳明胃经上巨虚、下巨虚也可以,大肠的募穴天枢,足三里也行,下针,阴数泻六,泻完后,逆着针头,跟病的位置是相反的方向,去积;
3、丰隆是治痰名穴,可祛痰、化痰,痰就是积,针丰隆引到气后,提到皮肤表面,对着病灶,引动痰气,斜刺45度,用泻的手法,逆针而转,泻阴数六,泻完提到皮肤表面,立起来,对着下方刺,把寒引下来。两腿都要做,丰隆也可以丰胸;
二、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己一组,乙庚一组,丙辛一组,丁壬一组、戊癸一组;
2、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3、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本穴临泣,脾经是太白,肝经是行间,大肠是二间,小肠阳谷,肺经经渠,心经少府,膀胱经通谷,胃经足三里,肾经阴谷;
4、如果小肠经上的手臂酸,小肠属火,虚症,应本经母穴后溪,不取后溪,可以取木性胆经的临泣或木性肝经的行间。一定下对侧。第二种变化方式,就是取穴不方便时,或第一种方法欠佳时,就取两个穴和一起化的性。加强五行的力量。所以五门,第一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泄,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一起。 所以治疗可以用各种方法,重在临症。
5、肝有问题,我们就先强土,实脾,接着壮水,这是缓治法。强土可以甲己合化土,下胆经的临泣和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接着壮水,扎小肠的阳谷和肺经的经渠,会生水。以上是虚症缓治。
6、急治,如肺里、肚子里有很多积水,要排水,因金克木,可以疏散木积。先生金,下针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的二间,金去制木来排水,再强土,强土是固定的,治急症时,一定要让病人胃气恢复;
7、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无所谓补泻,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者写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
三、飞经引气
1、飞经引气四种方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2、青龙摆尾是补法。胃经的虚症,乳房太小,乳房长东西是实症,用本穴足三里,扎足三里引到气后,将针柄左右摇(摇时已在补),摇九下;病人会很热,补的越强,病人越热;
3、白虎摇头是泻法,泻字歌诀:退方进圆;白虎摇头,是摇铃状;针扎到穴道,做提插时,退是方形退,退针出来做补泻,出来到顶时,再圆形进针进去;一定在肌肉多的地方做,用在在本穴、原穴做;
4、苍龟探穴是补法;一退三进,针到穴道得气后,先退到皮肤表面,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可以去积、去痞;
5 赤凤摇头(赤凤迎源)是泻法,泻法是退方进圆,进圆同时摇动针柄。
6、大部分做完手法不留针,补的话按针孔,泻不按针孔;
四、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1、两种是相反的,使用时机不同;龙当九,虎当六;
2、龙虎交战在三部:天、人、地;在天部做一补一泻,先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三部都有一补一泻,都是捻转法;针灸麻醉、止痛、镇痛的手法;
3、龙虎升降:提插法;在天、人、地三部用提插法做一补一泻;使用时机:在骨伤、外伤很严重的痛,气机堵到时用提插法;如关节脱臼、关节肿大,气过不去;
程晓平
新手
新手
  • UID20186214
  • 粉丝2
  • 关注3
  • 发帖数79
1376楼#
发布于:2015-12-26 00: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程晓平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八、提气法与中气法
(一)提气法:专治顽固冷、麻。当母穴补虚后仍然有病痛,才采用提气法来加强效果,运气法用在本穴、原穴、或络穴上。采阴数六。捻转法。
例1:头部胆经位置麻:针侠溪(胆经母穴)补之,在丘墟(胆经原穴)或临泣(胆经本穴)用提气法加强疗效。手法:原穴或本穴下针,引气后,左右捻转,6次,再将针提到皮层(冷麻在皮肤表面),针倒过方向,对着病痛的方向进针,留针。
气血走到冷麻处会停滞不前,呈现里虚状态,此时的经脉是扁的,里面是麻的。用提气法泻之,泻的时候经气非常旺,气血进入经脉,将冷麻冲散,效果很好。
(二)中气法:中气法专治累积,如:里寒,瘀血、瘀块,胸、腹水,便秘,痰饮等都是积。采阴数六。捻转法。
中气法与提气法相反:冷麻为虚,中间没有东西,经脉是扁的;中气法专门除积,积就是实,有东西在里面。
手法:下针引气后,左右捻转,六次,提针至皮层,背向病的方向。
例1:清肠积:针支沟、照海、上巨虚、下巨虚、天枢、足三里等均可,下针后,泻六次,泻完将针头背向病的方向,去积。
例2:丰隆治痰积:中气法:平躺,针丰隆,左右捻针,气至后,提针至皮层,对着病灶方向斜45度角刺进后,逆经而转,泻六次,泻完后,针提到皮层,倒转方向,背对病灶方向斜45度刺进,引寒。
九、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木火土金水对应天干: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1.本穴治疗法: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临泣(胆经本穴),太白(脾经本穴),行间(肝经本穴),二间(大肠经本穴),阳谷(小肠经本穴),经渠(肺经本穴),少府(心经本穴),通谷(膀胱经本穴),足三里(胃经本穴),阴谷(肾经本穴)
例:小肠经上手酸:酸为虚,母穴后溪补之。当病人没有后溪穴时,找临泣,临泣是木,小肠是火,木生火,故临泣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同样临泣穴也可以泻膀胱经实症。
例2:膀胱经上头痛新症:为实,下子穴束骨泻之,但针束骨穴会很痛,可下对侧临泣,临泣是木,膀胱是水,水生木,水的实症,可用木来泻掉。
2.五门十变: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用阴阳五行做补泻,为平补平泻手法,利用穴性,取本穴,故左右捻转就是补。二个穴位要一起下。
如果本穴治疗法后,病痛还有,则用五门十变法。
例:前例2中,膀胱经实症下临泣后痛仍在:膀胱经是水,水生木,则木为水之子,所以要去强木;丁壬合化木,故针少府和通谷穴。
3.缓治:例如现肝有问题,则先强土(实脾),再强水,叫做缓治。强土:甲已合化土,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再针/灸足三里开胃、强土。壮水:要生水取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水会去生木。这是缓治。
4.急治:例如病人胸腹水时,要先排水。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金去制木来排水。再去强土。治症时,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
例:膀胱经上背酸,可委中补之;亦可五门十变法,因金生水,而乙庚合化金,故针行间、二间。
十、飞经引气
飞经引气:用于肌肉多的原穴或本穴上。一般不留针。
《针灸大成》:青/苍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针灸聚英》:青龙摆尾、白虎/青龙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摇头。
(一)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1.青龙摆尾:补法,治虚症。
例:足阳明胃经虚症,如乳房太小是虚症,或脸颊痛,针母穴解溪穴,也可针本穴足三里。用青龙摆尾做补。足三里下针后,左右转针,气至后,将针柄左右摇晃,此为补。补的越强,病人越热。可以摇九下。
2.白虎摇头:泻法。手法:退方进圆。摇铃状。进针后,插提时,针尾成方形慢慢出来,圆形进去。
(二)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1.苍龟探穴:补法,一退三进。除积。手法:下针后左右转,气到了,将针提至皮层,再进针时分三次进针。
有硬块或痞块时用报刺法,刺完了,硬块还在,没有变小,但变软了,可用苍龟探穴手法行报刺法。
2.赤凤摇头/迎源:泻法,退方进圆,进退时摇动针柄。
路顺利
贫民
贫民
  • UID20187346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48
1377楼#
发布于:2015-12-26 00: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路顺利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9、天干歌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的本穴是临泣,所以我们的临泣就代表胆。脾的本穴就是太白。临泣是木,胆经是木,所以胆经的本穴是临泣。脾经是土,脾经的太白穴,就是它的本穴,因为太白属土。肝是行间,大肠是二间穴,小肠是阳谷穴,肺是经渠穴,心是少府穴,膀胱是通谷穴,胃是足三里,肾是阴谷穴。总称为五门十穴。
五门十变,要熟悉。有时需要木,是因为火虚。像手酸在小肠经,那就扎后溪穴。无法扎时,及就可以扎临泣穴。临泣是胆经的本穴,但需要木,也可以用来治疗小肠经虚证。同样也可以治疗膀胱经的实证。膀胱经初痛,下子穴束骨穴很痛,就可以下临泣。临泣属木,木可以泻水。这就是本穴治疗法。
两个穴加在一起,会生成另一个属性出来。五个门,第一个就是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强化五行力量。
肝硬化,无法下背后,可以强土再强水,这叫缓治。没有问题时木生火,有问题时木克土,强土就是强脾,强脾后就是强水,就是缓治法。强土时,甲乙合化木,所以下胆经临泣穴,脾经太白穴,就是强土。再下足三里,胃口就好了。扎完也可灸。
壮水时,金生水,就可下肝经的行间穴和大肠经的二间穴,会产生金,就会生水。也可直接生水,可下小肠的阳谷穴和肺经的经渠穴。水会生木,就是缓治。
急治:肺积水、腹积水,要先排水。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再去强土。强土是固定的。在治疗急症时,一定要胃气充足胃口好。
膀胱经背痛,无法下委中,可以用金生水,下行间穴、二间穴。
本穴不用手法,捻捻就可补。但要两穴一起下,两针会碰在一起,新的属性就出来了。行间穴二间穴一起下。
10、飞针引气法
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青龙摆尾是补,虚证用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足阳明胃经虚证,如乳房太小是虚证,太大有硬块就是实证,或脸颊痛,解溪穴不好做,就扎足三里。足三里是本穴,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后,可以青龙摆尾左右摇9下,就是在补了。细针摇,摇时引动气,就是飞经引气。
白虎摇头是泻,歌诀退方进圆。作摇铃状。针扎后,做插提时,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作补泻,针尾成方形的慢慢出来,出来到顶后,圆形的进针回去。用在肌肉多处,本穴原穴作补泻。
苍龟探穴。一退三进。进针,左右捻转气到了。苍龟探穴来补。先退针到皮肤表面,然后进针分皮层、骨层、穴道。一层进后停一会儿,再进下一层。报刺法使用苍龟探穴手法,对痞块硬块有效果,是补的手法。
赤凤迎源,是泻。退方进圆。进圆的同时摇动针柄,
大部分做手法不留针,补按住针孔,泻直接拿出。手法可以缩短留针的时间。
11、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
两者相反,使用时机不一样。龙为九,虎为六。
龙虎交战在三部,天人地,在三部上一补一泻。
张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83028
  • 粉丝2
  • 关注1
  • 发帖数88
1378楼#
发布于:2015-12-26 01:27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57课学习心得

中气法
中气法是专治累积。寒在里,或瘀血块叫积。水停在肺里,腹部、少腹,也叫积。大便不通也叫积。那中气法,能除积。是专门清除累积在身体上不必要的东西。
中气法是专门治积,积是实,是有东西在里面。下针,一样做六数阴,用泻的数。六数阴做完后,把针提起,用逆的方向。要清大肠,知道支沟、照海是可活络大肠,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下巨虚也可,因它是胃经。大肠的募穴天枢,或在胃经上的足三里上做叫临症,看那个穴道方便。或在照海上做,都可。去掉大肠的积,针不要对着大肠的积,因是实,要反过来,对身体外走,跟病的位置是相反的是去积。专治积,是去积的方法。
丰隆穴在胃经上是针灸里治痰名穴。可去痰、化痰。痰就是积。有时会听到胸腔里很多痰声。就是用中气法。平躺,脚放平,后针丰隆,左转右转引到气后,针提到皮表时,再对着病灶方向下针,这可引动痰气,针采斜刺四十五度,进去后,用泻法,逆针而转,泻六法。泻完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不要拔出,把它立起来后,转过来向下四十五度,对着下方刺,能把寒引下来。两腿都可做,左边丰隆做完,做右边。丰隆穴除了可丰胸外,去痰也可。
小孩子感冒发烧有痰,中风有痰,还有人卡在喉咙里吐不出,不用开喉管,用丰隆穴去痰。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照(甲乙一组、丙丁一组,往下写)方式写。学五行时,会记得木火土金水,因在用,这是个取巧方式,(把木火土金水分别排到天干上)。看书时,说的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的本穴是临泣,就代表胆。脾的本穴就是太白。脾经是土,肝是行间,大肠是二间穴,小肠是阳谷穴,肺是经渠穴,心是少府穴,膀胱是通谷穴,胃是足三里,肾是阴谷穴,是他们的本穴。称为五门十变。有十种变化在里面。
五门十变,要看熟,不要用错。
用本穴时因其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像临泣就是属木。甲乙都是木。只要扎进去后,五行穴性就出来了。五个门第一个是该经的本穴可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一起,可强化五行的力量。
肝有问题,去强土,再强水,叫缓治。因肝木有问题,没有问题时木生火,有问题时木克土。先强土就是实脾,把脾强壮起来。后再去壮水,让水强起来是缓治法。缓治是正常手法。先强土,甲已合化土,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是强土。扎足三里,胃口会开。扎完再灸,都好。灸足三里可强土。
要壮水时,金生水,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产金,就可生水。可取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水生木是缓治。
急治,肺里已积水,肚子里有很多积水,要先排掉,因金克木,树木长太密,可用斧头砍,木要疏,肝硬块长很多,取它的金,把肺里清干净,肺里没积水的话,就不会积水,可用,是急治。要生金,下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这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金制木来排水。再去强土是固定的,在治急症时候要想尽办法让胃气恢复。
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手法,无所谓补泻,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者泻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

四种手法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针下进去,是虚症才会用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症用这个手法。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如乳房太小是虚症,太大有硬块是实症,或脸颊痛,扎母穴时解溪不好下,或解溪穴没了。可在足三里上做,足三里是本穴,虚症、实症都可用。用青龙摆尾做补。正面对着你,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这叫捻针)以后,将针柄左右摇时,就是在补了。这是青龙摆尾。病人会很热,补的越强就越热。用细针去摇,摇粗针会更痛。针在身体里,摇时是引动气叫飞经引气。经络上,用飞是补的手法。可摇九下是青龙摆尾。白虎摇头是泻法。泻时有歌诀四字,退方进圆。白虎摇头是摇铃状。针扎到穴道后,做插提时,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做白虎摇头补泻时,针尾成方形慢慢出来。到顶后,要进针回去时,圆形这样进去。会用到这种补泻的手法,一定是用在肌肉很多的地。用在原穴或本穴。当经的子穴或母穴,都在手脚边。不需要什么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你摇完病人也痛死了,要找肉多的地方,在本穴、原穴上做补泻。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两种是相反的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就是龙九、虎六。这是针刺手法。龙虎交战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三部上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这个是皮,这个是骨,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做六次泻。做完后再到人部,做九次补、六次泻,再到地部做九次补,六次泻。这是三部都有一补一泻。平常做九、做六很复杂,一个补完一个泻。是最快速的方法。看书上写三部都是一补一泻,就做九次跟六次。平常做一补、一泻。天部做完,做地部,一补一泻,再人部,一补一泻。这样天、人、地都一补一泻。在龙虎交战上,都用捻转法.
龙虎升降法就是用插提。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后,用插提法完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等,让气一直在那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痛,或是意外的痛,都可用龙虎交战,是镇痛的手法。
龙虎升降就是气要经过关节,关节卡住,气过不去。有人脱臼或骨头断了,气过不去。关节有堵塞会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使用时机在外科、伤科,很才会用一般龙虎升降的方式就是插提法,天部、人部、地部各用一次的插提法。龙虎升降是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用的。龙虎交战就是捻转法是止痛用的,是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就可以了。麻醉的效果会很强的.
梁海霞
会员
会员
  • UID2014766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379楼#
发布于:2015-12-26 01: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5日《针灸大成》第五十六课学习心得
提气法与中气法
下临泣穴是胆经本穴,提气法阴六数,看起来泻手法,轻轻用六次一样采阴数,冷麻在皮肤表面,所以针头对着冷麻方向,比如女病人躺着,左边头麻时,一样在本穴上做捻转做六次完后,把针提到皮层,因它在皮肤表面里,把它提到皮层后,把针倒过来对着病人顺进去,让它停在那就好,这是提气法。
冷麻一直在这地方,气血一直在这边走,走到这里过不去,这是虚的状态。经脉是篇,里面是麻,这是运用针提气法下针,泻它时经气非常旺,气血会进胆经因泻它所以冷麻现象效果很好。
中气法是专治累积,治积,比如寒在体内或瘀血块叫积水停在肺里面,水停腹部,少腹也叫积,大便不通也叫积。中气法专门清除这种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下针,做六数阴泻做完后,把针提起用逆方向,比如说清大肠,支沟,照海,活络大肠,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下巨虚,因它是胃经,大肠募穴天枢,或在胃经的足三里,做临症。
看病人的情况而方便取穴道,引在照海做都一样阴数泻之后,逆着针头,大肠的积是实反过来对身体外面跟病的位置相反方向,这是去积,专治疗去积方法。
丰隆穴在胃经治痰的名穴,痰是积,胸腔里面有很多痰声用中气治,针丰隆穴左转右转引气到,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再对病灶方向下针。因为引动痰气,针采斜刺四十五度,斜刺进去用泻手法,逆针而转用泻六手法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不要拨出把穴,打穴立起来转向四十五度,对着下方,刺能把寒气引下来,治疗丰胸,祛痰化痰,小孩感冒发烧有痰,病人中风也痰,在喉咙里有痰咳不出来。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乙一组,丙丁一组,戊已一组,庚辛一组,任癸一组。甲是胆属木本穴临泣穴;
乙是肝经属木本穴行间穴;
丙是小肠属火本穴少府穴;
丁是心经属火本穴阳谷穴;
戊是胃经属土本穴足三里穴;
已是脾经属土本穴太白穴;
庚是大肠属金本二间穴;
辛是肺属金本穴经渠穴;
壬是膀胱属水本穴通穴;
癸是肾属水本穴阴谷穴。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天支歌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这天支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的本穴临泣穴,脾经是土太白穴,……等有一个名称为五门十变,有十种变化里面,五门十变一定要熟,做五门十变时下本穴。比如下针临泣穴,背还在痛,一看是膀胱经的实症,膀胱经是水,本是子穴。所以想办法去壮木强木,丁壬化木,丁壬是手的少府还有脚的通谷穴,都很痛,在临床上非常灵活运用。第二种变化的方式,就是两个穴加在一起,会生成另一个属性出来,用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如像临泣穴是属木,甲乙都是木,只要找五行穴就出来,所以五个门第一个就是该经的本穴可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两穴加在一起,可强化五行的力量,如果身体不方便时扎针,可扎手与脚,这就是肘后歌。
肝有问题强土,再强水,这叫缓治。因肝木没有问题时去生火,有问题时木去土,先强土,强土就是实脾,要说把脾强壮起来,这是基本,实了脾后,再去壮水,让水强起来,这是缓治法。先去强土,甲已合化土,所以下胆经临泣穴,脾经的太白,金生水,扎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有金产生,就可以生水,因金会克木,当树木长得太密了,用斧头砍木要疏,肝硬块长的很多,要取它的金,把肺里面清干净,肺里面没有积水,病人就不会积水,这就是怎治,要生金在行间,二间,两穴道左右共下四针,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要再去强土,强土是固定治急症的,一定想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本穴,络穴,原穴,运用非常广,比如有人背部膀胱经痛,酸很久是虚症。因大冬天遇到穿衣很厚不方便脱衣这
游客

返回顶部